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7:41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

篇(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和重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论述了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协作与配合,阐述了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工程管理的全过程。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述

1.1 工程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同时,工程项目应该是对于业主的需求而言,并无统一的标准。

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1.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为使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技术和方法。

1.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则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即业主方面、政府方面、承建商方面,这里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承建商方面的内部的、自身的控制。

2.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共同性依据是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专门技术性法规。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定额等,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

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

2.4 质量控制的内容与常用方法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对象不同又分为对人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即4MIE)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

3 加强专业协作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4 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我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4.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4.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做好质量管理控制和专业协作,有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作为一名工程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总结,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设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属于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较多,涉及到较多的专业,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品质,就需要多种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如电气、给排水、暖通、土建等专业。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建筑施工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就越多,如监控、电话、电视、宽频网、消防、通风、空调等,在建筑施工中都需要考虑在内。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做好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工作,一旦出现协调不当或配合不合理,将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及品质。在建筑工程中,每一个专业都有着自己独特技术要求及位置空间的特殊设定,同时还需要满足其他专业的空间位置的需求,满足其他专业在施工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所以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全面的专业技术的考虑,综合每个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合理地安排作业工序。尤其是一些交叉部位的施工细节,更是需要高度重视,因为在交叉部位施工,极其容易产生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则会造成返工、误工等现象,导致建筑资源浪费,延长工期并影响建筑质量,提高了建筑成本。为避免这种现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做到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各个专业协调与配合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协调与配合问题:

1.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协调配合问题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由于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没有良好的协调配合,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电气进户管与楼层两碰撞、电气进户管与地梁相冲撞的现象;电器开关设计在自来水管的后面;电气线管被堵塞等现象;

2.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协调配合问题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由于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没有良好的协调配合,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排水管与梁、板发生冲撞;卫生间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的位置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位置不对接等;

3.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协调配合问题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由于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没有良好的协调配合,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暖气管道与梁、板发生冲撞;施工过程中没有合理的预留出空调管线预留孔,造成入住后砸墙现象,破坏了墙体结构;

4.缺少预留位置的考虑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外表面、建筑功能、建筑的结构充分的考虑预留位置,包括预制构件、预埋件、装饰等,如建筑之中没有预留位置,很容易出现二次施工的后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5.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如弱电系统、控制系统之间的协调,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楼面净空是否符合使用功能的标准等。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协调与配合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施工技术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施工技术上需要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工程建设中,每一个专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施工条件、施工技术及特定位置空间,但在一个专业施工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其他专业之间施工时间及施工空间的安排。如果专业技术上没有充分地考虑在施工环节之中,特别是一些专业之间交叉部位的细节,将会十分容易引发问题,严重则会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加上众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这就在施工技术上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地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看不懂设计图纸地安排,将会极大地增加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之间协调与配合的难度,引发一系列的专业不协调问题,导致出现施工混乱,引发质量问题。

2.施工质量的要求

建筑工程属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设计的方面很多,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说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及施工环境等。想要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把关,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设计标准,施工机械满足施工安排,施工工艺符合规范等等,需要众多专业之间进行协调配合,做到各方面的统一安排,合理施工,才可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施工管理的要求

只有通过有效施工管理,才可以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力度,做好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当在目前来看,一个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技术安排及工艺要求不能很好的把握,即使是本专业之中,由于众多技术及新产品出现,也出现了对专业内施工条件把握不准的现象,这就更加需要从施工管理上进行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的方法探析

(一)加强技术协调力度

设计图纸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在图纸之中将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表现出来,加强图纸会审力度,对设计图纸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更改,施工单位则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协调各个专业进行配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设计图纸要求,减少因协调不当引发的问题。

(二)加强施工管理协调力度

进行最优的施工组织安排,确保每项施工工序都符合设计的标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系统,通过管理制度减少各个专业之间协调配合的问题,做好由全面了解、掌握各个专业要求及工序的专人负责,进行统筹安排各专业之间的施工顺序。

(三)加强组织协调力度

加强组织协调能力,明确施工责任,建立惩罚激励机制,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在进行各个专业施工过程中,组织好监督工作,即使发现、解决问题。对于协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解决预案。

(四)以人为本,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建筑施工、管理的主体是人,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以增强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掌握程度,提高人员的责任心,从而让工作人员自觉的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保证工程质量。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出现了众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及品质,需要做好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加强技术、管理、组织系统力度,最终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俊.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问题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2, (1):334.

篇(3)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着,出现了更多的、更新的、更先进环保的建筑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科技与新材料在给建筑工程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施工各个专业的协调配合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各个专业协调配合工作的重视。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现代建筑工程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施工上,其技术含量都在不断地提高,所应用的知识也越来越高深,涉及到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专业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共同为促进建筑工程保质、按时、顺利完工而努力。但是,一旦这些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度不高,专业交叉部分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出现施工漏洞或者误差问题,则很可能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进而影响建筑工程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造成建筑工程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损的情况。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中常见的问题

各个专业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工作,但是有时候也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工作,以完成专业交叉部分的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常常会出现各个专业不能协调配合工作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出现误工、返工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此,笔者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土木工程专业与电气工程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现代化的建筑中,电气设施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对建筑功能的发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电气管线等的安排与安装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就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配合。如果这两个专业的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则很容易引起电气管线与建筑结构相冲突,电气管线被堵塞的问题,不仅影响电气设施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建筑结构的布置与优化。

第二,土木工程专业与给排水工程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与电气工程建设施工问题相似,都存在管线与建筑结构相互冲突的问题。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须要考虑给排水管道的预留孔洞的位置等问题,如果没有与土木工程专业人员相互协调配合,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受阻,管道预留孔洞与设计位置不符等情况,影响相关卫生设施的安放。

第三,土木工程专业与暖通工程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建筑的取暖问题也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详细考察工程实际情况,以设计出适宜的工程图纸;在施工过程中,两个专业的人员也必须积极协调配合,这样才不会出现暖通管道与建筑结构相冲突的问题。一旦两个专业协调不好,在建筑使用中则需要破换墙体改造暖通管道以提高暖通管道的供暖性能,这样的改造工程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四,其他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除了以上四个主要专业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会涉及到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消防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之间也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工作,如果协调配合不好,那么,也会造成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的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以上问题,多是由于施工管理不严、施工技术不适宜、施工人员安排不合理等造成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各个专业协调配合工作重要性的人员,进而详细分析各个专业之间的工作类型与性质,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专业施工顺序与人员,从而达到协调工作、最大化各专业优势、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第一,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管理人员必须建立严格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建筑工程管理高层人员必须了解施工设计图纸、工序、工艺技术等,能够进行合理的施工指导,与各个专业的人员有效沟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各个专业人员能够将企业目标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另外,还应该加大岗位责任制与薪酬激励制度等的实施力度,以督促各个专业人员协调配合工作。

第二,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技术。适宜的施工工艺、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工程各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另外,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与依据,各个专业人员对其的理解也是相当重要的。各专业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对图纸的不足进行弥补与改正,并深入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施工工序,有利于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建设交叉环节的失误,提高协调配合的效率。

第三,提高各个专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在这里,不仅是要提高各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培养各个专业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能够积极地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地协调配合,最大化地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的特长进行了解,以安排施工人员到合理的工作岗位,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专业,必须是协调配合工作的,良好的协调性与配合性将有效地调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保质、按时完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个专业协调配合工作的管理,对常见的协调配合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尤其是对一些交叉细节问题,更是要提高重视,提出严肃的、合理的、有效的管理策略,以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进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伟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11,(08).

[2]魏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篇(4)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包括工业、民用核公用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可以分为建筑管道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以及消防工程和通风与空调工程等。建筑管道工程在质量要求、施工程序和原则以及专业间的配合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施工技术要点。在建筑管道工程中,按安装部位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管道工程,按输送介质可以分为给水管道、采暖管道、热水管道以及排水管道等。民用建筑中机电管道设施的布置中,各个专业管道安装都应按照一定安装程序以及相关的安装原则进行,如此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以及合理性。

一、 民用建筑中机电管道安装程序和原则

1.1 民用建筑管道施工程序

对于在民用建筑中机电管道安装中,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程序:(如图1-1)

1.2 民用建筑管道安装布置原则

在民用建筑管道安装布置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由于管道的安装布置基本上是按照设计图纸而进行的,由此,笔者认为在设计阶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各个专业在进行各种管道布置设计时,应事先考虑到设计布置方案对日后施工安装时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提交专业条件时,不仅要从自身专业因素考虑,而且还要从本专业管道设备的空间分布会不会对其他专业的要求和需要产生不利影响的角度考虑。例如,各类管道应该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分散布置管道,对于用电量集中的设备应尽量靠近配电房,从而减少配电线路长度等等。②各专业设计人员应做好沟通与交流,对各类管道设施在建筑空间的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在设备管线交叉布置较多的地方,各专业遵守约定的规则后,就显得不是难题了。③各个专业间应注重建筑空间布置沟通调整的重要性。

二、 民用建筑机电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民用建筑机电管道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施工阶段,对于机电设备的布置规划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总承包单位要指派相关专业的人员对管线布置的图纸进行审核校对,同时还要了解管道设备布置安装的要点以及重点,保证在对预埋管道做标记的准确性。②对于预埋在剪力墙或者是楼板内的强弱电线管以及冷热水管道等预埋的管线,都要按照施工图纸严格进行,同时要预埋在钢筋面层内部,从而保证预埋管线有着足够的保护厚度,减少日后再墙身以及楼板打钻时破坏了预埋管线。③在电气工程中,凡是非带电的可接近的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同时还要保证链接可靠且不能中断。④交接试验是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结束后全面检测测试的重要工序,只有交接试验合格,建筑电气工程才能受电试运行。⑤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中,空调水系统管道安装施工以及风管和空调设备防腐绝热施工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例如,空调水系统和制冷系统管道的绝热施工,应在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⑥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可从招标文件中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然后依据智能化产品进行工程深化设计。

当然,在管道安装后还要进行各专业管道的试运行。特别是作为电气工程管道以及给水排水管道的试运行,前者要进行通电试运行,这时变配电所、电动机单机空负荷、布线系统受电、电气照明等通电试运行要以电气专业人员为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并付诸实施。排水系统安装完毕,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应分系统进行通水试验,以流水通畅、不渗不漏为合格。生活给水管道在交付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使用。采暖管道冲洗完毕后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三、 高层民用建筑机电管道安装特点及施工技术要点

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由于管道集中、材质多样、种类繁多和支管附件复杂以及施工作业条件差等特点,造成高层民用建筑机电管道安装于布置较为复杂和困难。

3.1 高层民用建筑机电管道安装特点

高层建筑对防噪声、防震等要求较高,保证管道安装牢固、坡度合理,并采取必要的减震隔离或加设柔性连接等措施。同时,高层建筑由于给水排水、电气等各种管道设备繁多,要做好综合布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避免管道打架现象,便于后续保温、装修及日后维修工作。并且,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必须有可靠的消防水系统,保证发生火灾意外时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扑灭火宅。对于管道井以及穿墙套管的封堵应使用阻燃材料,还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另外,高层建筑结构重量大,易产生沉降,应合理安排出墙管道的安装时间,防止因建筑物下沉使管道受剪断裂或出现倒坡现象。

3.2 高层民用建筑机电管道施工要点

由高层民用建筑机电管道安装的特点可以知道,高层建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有机整体,只有各个专业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才能保证管道布置安装的合理与高质量。首先,外部协调与配合: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层民用建筑中,管道专业阶段性较强,其周期也长,而电气专业的阶段性较弱,并且通风专业阶段性周期较短。在技术方面,应从书面资料着手,同时对相关的专业图纸以及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加以了解,比如电气专业与通风专业共用管道时,各自管道位置和走向等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在施工进度方面,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

在外部协调和配合方面,从技术角度讲,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轴线、标高、层高,乃至砌体厚度、楼板厚度、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同时,要全面了解各个专业的进度计划,以便于及时合理的调配人员及相关生产要素。另外,由于各环节的施工进度、插入时间及在各阶段的工程量均不尽相同,根据动态组合原理,结合各专业阶段特点,合理组合各生产要素,才能达到整个工程有理、有序协调与配合。

四、 结束语

在民用建筑机电管道的布置规划中,不仅要考虑到建筑各个楼层以及各分区的使用功能,而且还要保证管道布置设计阶段各个专业的相互配合和沟通调整,从而做到在设计上保证建筑管道的合理有效布置。由于建筑机电管道布置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泛,而且施工布置也较为复杂繁琐,因此,设计与施工布置时要保证管道布置的合理,在进行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验收时要严格进行。如此,把民用建筑管道布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从而保证管道布置的合理以及管线布置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stand or fall of concrete quality, both to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and also to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st has a great influence, so in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we must be more to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crete requir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focusing on high build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特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运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一、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

1、高层建筑基础深、 层数多,需要混凝土质量高、 数量大,应尽量采用预拌泵送混凝土。

2、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根据不同用途强化某些性能,形成补偿收缩混凝土、 自密实免振混凝土等。

3、列举混凝土工程应符合的主要标准。

4、强调混凝土应及时有效养护及养护覆盖的主要方法。

5、列举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应符合的技术规程。

6、 冬期混凝土受冻的临界强度和高空作业的挡风保温措施。

7、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商议解决。

8、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具置和浇筑应符合本规程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9、如工程需要适当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10、 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主要根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有关规定,其中截面尺寸和表面平整的抹灰部分系指采用中、 小型模板的允许偏差,不抹灰部分系指采用大模板及爬模工艺的允许偏差。

二、 施工的协调与配合

1、内部协调与配合

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 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技术方面。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 会审纪要、 工艺标准、 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 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 工艺等应有所了解。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 认真会审、 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 前者主要是解决各专业内部问题,而后者则是解决各专业交叉配合的问题。相互比较而言,搞好内部协调配合更为重要。

(2)进度配合方面。高层建筑楼高、 层数多、 场地窄、 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 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2、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1)技术方面。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 装修、 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 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讲,土建、 装修专业对安装专业形成了空间限制,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 轴线、 标高、 层高,乃至砌体厚度、 楼板厚度、 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

(2) 进度方面。 既然土建、 装修、 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关系。 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 有序、 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对于安装施工来讲,从整体看,其成品可以说是依附于土建的半成品或成品之上,它们之间的交叉配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且配合密集处主要在 “暗” 处,如砼结构、 砌体内管井等;而装修与安装施工的交叉配合,主要集中在 “明” 处,如墙面、 天花板等。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在砼结构施工阶段,安装主要是电气、管道专业插入配合,其他工种处于准备阶段。

三、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以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为基础, 完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重要性,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将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实现科学的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管理。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为基础, 针对企业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架构进行混凝土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能够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下进行施工,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实现高层建筑设计、 施工、 使用目标。

2、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现代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应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技术特点开展技术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标后的技术交底过程中, 有技术部门与设计单位、 投资单位进行技术沟通, 了解高层建筑设计、施工的技术要点。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工程实际特点进行技术文件的分析与探讨。对于技术文件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 以此提高施工企业对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的了解与理解。在此基础上,高层建筑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工程实际特点对技术文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与编制。 针对高层建筑设计文件的特点、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等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为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针对高层建筑技术要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以此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首先,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搭建、清理进行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模板搭建的垂直线、 水平线的控制为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 高层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进行清理。以模板清理为混凝土脱模等工作奠定基础。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模板搭建后、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清理。通过模板清理工作为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

做好上述工作后院,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混凝土浇筑管理。以设备管理工作为基础避免设备因素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根据相应规范要求以连续浇筑为基本原则进行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不能连续浇筑的工程应通过伸缩缝、 连接处的控制等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性, 为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奠定基础。浇筑过程中,应根据浇筑过程的气候情况对混凝土温度、含水量等技术参数进行控制。通过技术参数控制与管理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作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振捣器的充分准备为基础,保障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振捣器的安装中应避免振捣器对钢筋网架的影响,避免振捣器对钢筋网架的振动及振动造成的位移。通知根据预先试验科学的设置振捣时间与振捣强度。通过振捣工作的有效执行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3、 以科学的混凝土养护为重点, 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后的养护对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混凝土养护工作重要性强化混凝土养护工作。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所选用的混凝土特性设计养护工作要点与管理重点。 根据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时间、 养护工作要点等开展养护工作, 为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 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这一管理过程中, 施工企业应由专人进行掩护管理,同时注重质量监控人员的检验与监督。通过混凝土养护技术的控制实现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

总之,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关系到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施工技术应用与技术控制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应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以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作为基础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随着近年来水泥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企业也应针对混凝土技术特点与发展进行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通过针对混凝土技术特点的技术控制与管理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英强.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优化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0,(21) .

篇(6)

1.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管理的普遍性与必要性

1.1 普遍性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工业厂房还是民用住宅,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多种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如土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由于现代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各专业中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运输、装配、存放、通风、给水、排水、对讲、监控、电视、电话、网络等等。这些工作都涉及较多专业,所以说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管理相当的普遍。

1.2 必要性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协调与配合的不当,这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将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与品质。由于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专业、行业要求、特定的位置空间和技术标准,但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合理要求,如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等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与管理上不能给予充分全面考虑,会出现工程施工问题,如工期延误。特别是在一些连接和交叉部位的细节,更容易产生问题,这将会造成误工、返工等情况,严重影响工期和建筑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大量浪费,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协调与配合好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有其必要性。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易出现和产生的各专业协作与配合问题

2.1 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 土建预留管道与电气进户管不相匹配的情况,以及电气开关设置在自来水管的出水口等情况。除此,电气线路管道在土建施工中被堵塞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2.2 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 给排水管与梁和板相冲突的情况,还有厨房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的位置与施工后厨房内洁具的安放位置不相对应,污水排水管接口与施工预留接口不对应。

2.3 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 暖气管道与楼层梁相冲突的情况。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预留空调等专用管线的出墙预留孔,出现入住后砸墙取洞,甚至破坏墙体结构完整性的情况。

3.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和产生各专业协作与问题的原因

3.1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分析 当今建筑工程建科学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所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广,如运输、装配、存放、通风、给水、排水、对讲、监控、电视、电话、网络等等。如果在技术上考虑不全面, 特别是涉及一些专业重叠交叉的部分 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工程的特殊性,个体性,个性化,每个建筑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这都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以至于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协调问题可能性。另外,各种新技术及新发明应用到施工中,这将要求工作人员的及时掌握,熟练应用,这也是技术上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技术掌握方面,由于有的熟练,有的陌生,这也将导致协作问题的产生。

3.2 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分析 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出现分包混乱。同时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自己单位利益最大化,能够掌握更多的工作。注重前者的同时往往易出现工序上的遗漏。如果各部门,各专业之间沟通不到位,则很容易出现各类协作问题。另外,目前各方面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类人员责任不是充分明确,同时有专业工作人员思想麻痹大意,认为小问题不是问题,觉得二次施工是正常的事情,不必在意。加上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的知识水平素,职业技能参差不齐, 这些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作与配合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这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其他专业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很难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甚至有的就是技术管理人员对本专业的问题,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都给协作配合工作带来诸多的麻烦。

4. 建筑施工中各专业成功协作方略

4.1 施工技术协调 施工技术协调的第一步就是要尽量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通常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考虑的较为周密,设计出来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设计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设计上加以解决。另外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此有特别的关注。

4.2 施工管理协调 施工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下管理制度可用于参考:1) 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便专人统一指挥,各专业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2)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做到谁出事故谁负责。3) 建立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是员工有责任感,危机意识,做工作认真负责。4) 建立验收制度。包括隐蔽验收和中间验收,这两个为关键的中间环节,对减少施工中的专业协作配合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4.3 施工组织协调 通过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会议上提出,予以分析讨论解决。另外要强调的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要个性化,有其实在意义。各工作要技术管理人员工作落到实处。承担起各自责任。

5. 结语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工作,广泛存在,要打造高质量高品质的建筑,必须重视协作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获取高质量高品质的优秀建筑。

参考文献

[1] 张检勇. 建筑项目管理指南[M]. 计划出版社,2002.

篇(7)

高层建筑的显著特性是“高”,由于其“高”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

1 高层建筑的类型及施工特点: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类型多为宾馆、写字楼、商场综合楼、住宅等。从其建筑功能特性来看,高层建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部分:(1)地下室(设备层、人防);(2)裙房(公共场所);(3)转换层(技术层);(4)标准层(写字、客房、库房等);(5)非标准层(楼顶餐厅、屋顶机房等)。从工程特性来看,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1)施工场地及作业面狭小;(2)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3)预埋、预留作业量大;(4)吊顶、管井内施工多;(5)材料、设备吊运量大。

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一般由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安装施工几大项目组成。其中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2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从高层建筑的各种特点可以看出,高层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离开各专业、各部门周密有效地协调与配合是不行的。这里的协调与配合可划分为内部协调与配合;外部协调与配合;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2.1内部协调与配合高层建筑安装施工一般涉及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四大专业工种,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阶段进行。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

一般来说,管道专业阶段性较强、周期较长;电气专业阶段性较弱、系统性强、周期长;空调通风专业阶段性强、周期较短;设备专业区域性强、周期短。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2.1.1技术方面

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 如在竖井施工中,管道专业有时与通风专业共用管井,各自所占位置、分支管开支位置、走向 等在各自图上表示,并无一张综合设计图,所以须在图纸上先进行综合考虑,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考虑,把一部份图纸设计矛盾及不合理处在施工前加以消除和更改。按现行设计图纸,一般管道专业诸管路及设施均有较明确的纵横位置规定,通风专业管道一般体积较大,坐标规定不尽详细,而高层建筑为提高使用面积占有率,留给各专业管井、管廊、吊顶空间等位置极 为狭窄,所以常常造成“水”、“风”专业管道“打架”。电气工种管路、托盘、线槽等在设计图中均未明确规定其坐标位置,且电流、电信号的传送不受高差变化影响,其走向自由度较大。也许正由于这种不确定性,设计中也常常出现与其他专业“打架”现象。另外,还有各专业内部系统间设计矛盾等。解决此类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图纸会审,仅此还不够,还须在施工前结合现场情况组织内部各专业交叉会审,对于专业交叉密集区域,绘制综合施工图(布置图),必要时,可做局部试验,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设计图纸、土建施工 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前者主要是解决各专业内部问题,而后者则是解决各专业交叉配合的问题。相互比较而言,搞好内部协调配合更为重要。

2.1.2进度配合方面

高层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2.2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2.2.1技术方面

就高层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砼结构施工;砌体建筑施工;初级装修施工;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讲,土建、装修专业对安装专业形成了空间限制,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轴线、标高、层高,乃至砌体厚度、楼板厚度、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

2.2.2进度方面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对于安装施工来讲,从整体看,其成品可以说是依附于土建的半成品或成品之上,它们之间的交叉配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且配合密集处主要在“暗”处,如砼结构、砌体内管井等;而装修与安装施工的交叉配合,主要集中在“明”处,如墙面、天花板等。

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在砼结构施工阶段,安装主要是电气、管道专业插入配合,其他工种处于准备阶段。对于这两个专业来讲,此阶段与土建专业配合最为密切和频繁。

2.3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篇(8)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的衔接要着眼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需求,整合区域内行业、企业、政府和学校的资源,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层次结构,明确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及规格。中职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熟练的一线工人和初中级人才。高职生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上要比中职生有进一步的提升,不仅要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并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院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内同时开办中职。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建筑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成败。我院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材料试验、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及加工、工程资料管理等工作,也可协助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等工作。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需要,掌握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施工技术与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建筑(市政)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和技术资料管理等工作。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体现了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不同和职业能力水平要求的差异。

二、课程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的关键是课程整合设计。要打破中高职分段格局,设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就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针对企业对应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推进课程模块化建设。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严格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确定能力递进的标准和层次结构。按照职业技能由浅入深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中职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给学生初步职业概念;高职课程注重实践研究与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中高职阶段分别完成知识技能的培养,实现地方产业所需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中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知识结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了解房屋的墓本构造,学会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较强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掌握房屋结构组成,材料的选择及做法,并具备较强的建筑施工图会审能力。中高职教学重复的部分为投影知识和制图基本规范。高职教育阶段只需花少量课时进行复习整理,重点应放在房屋的结构组成上,添加中职教育阶段未作要求的构造设计规范知识。通过采取综合实训、实习实践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投形基础、制图规范、构造知识等知识结构进行融汇贯通、综合运用。

三、课程内容的衔接

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根据中高职建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中高职课程标准之间的接口,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路线。中职学生学完相关的中职基础课程后又去读高职,只需要追加学习高职的相关基础课程,就可以获得整个高职阶段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这样既避免了重复的职业课程内容,而且还扩大和深化了课程内容,真正整合了中高职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有效解决中高职课程的内容重复及掉链的问题。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能力与课程衔接体系,中专主要培养建筑施工与技术人员,大专主要培养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人员。中专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有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用CAD(或天正)软件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及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能力、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的能力、钢筋放样加工的能力、墙体砌筑抹灰的能力、脚手架模板支撑的能力、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施工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工程量计算的能力;大专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基本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及检测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工种操作能力。中专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量计价、建筑CAD绘图等;大专的核心课程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建筑设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中专对应的职业资格证有测量放线工(中级工)等;大专对应的职业资格证有施工员、预算员、测量员等。从培养方向到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再到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对毕业生职业资格证的要求,都是由浅入深的层递关系。

四、教材编写的衔接

篇(9)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类型多为宾馆、写字楼、商场综合楼、住宅等。

从其建筑功能特性来看,高层建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1.1 地下室(设备层、人防);

1.2 裙房(公共场所);

1.3 转换层(技术层);

1.4 标准层(写字、客房、库房等);

1.5 非标准层(楼顶餐厅、屋顶机房等)。

从工程特性来看,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

1.5.1 施工场地及作业面狭小;

1.5.2 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

1.5.3 预埋、预留作业量大;

1.5.4 吊顶、管井内施工多;

1.5.5 材料、设备吊运量大。

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一般由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安装施工几大项目组成。其中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2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

从高层建筑的各种特点可以看出,高层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离开各专业、各部门周密有效地协调与配合是不行的。这里的协调与配合可划分为内部协调与配合;外部协调与配合;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2.1 内部协调与配合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一般涉及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四大专业工种,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阶段进行。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

一般来说,管道专业阶段性较强、周期较长;电气专业阶段性较弱、系统性强、周期长;空调通风专业阶段性强、周期较短;设备专业区域性强、周期短。

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2.1.1 技术方面

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

如在竖井施工中,管道专业有时与通风专业共用管井,各自所占位置、分支管开支位置、走向 等在各自图上表示,并无一张综合设计图,所以须在图纸上先进行综合考虑,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考虑,把一部份图纸设计矛盾及不合理处在施工前加以消除和更改。按现行设计图纸,一般管道专业诸管路及设施均有较明确的纵横位置规定,通风专业管道一般体积较大,坐标规定不尽详细,而高层建筑为提高使用面积占有率,留给各专业管井、管廊、吊顶空间等位置极 为狭窄,所以常常造成"水"、"风"专业管道"打架"。电气工种管路、托盘、线槽等在设计图中均未明确规定其坐标位置,且电流、电信号的传送不受高差变化影响,其走向自由度较大。也许正由于这种不确定性,设计中也常常出现与其他专业"打架"现象。另外,还有各专业内部系统间设计矛盾等。解决此类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图纸会审,仅此还不够,还须在施工前结合现场情况组织内部各专业交叉会审,对于专业交叉密集区域,绘制综合施工图(布置图),必要时,可做局部试验,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设计图纸、土建施工 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前者主要是解决各专业内部问题,而后者则是解决各专业交叉配合的问题。相互比较而言,搞好内部协调配合更为重要。

2.1.2 进度配合方面

高层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2.2 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2.2.1 技术方面

就高层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

(1)砼结构施工;

(2)砌体建筑施工;

(3)初级装修施工;

(4)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讲,土建、装修专业对安装专业形成了空间限制,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轴线、标高、层高,乃至砌体厚度、楼板厚度、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

2.2.2 进度方面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对于安装施工来讲,从整体看,其成品可以说是依附于土建的半成品或成品之上,它们之间的交叉配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且配合密集处主要在"暗"处,如砼结构、砌体内管井等;而装修与安装施工的交叉配合,主要集中在"明"处,如墙面、天花板等。

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在砼结构施工阶段,安装主要是电气、管道专业插入配合,其他工种处于准备阶段。对于这两个专业来讲,此阶段与土建专业配合最为密切和频繁。

2.3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有共性必有个性。在高层建筑安装施工中,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必须紧紧围绕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各项特性来进行。为此,必须了解各专业施工形象进度计划,以便及时、合理地调配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

篇(10)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撑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组成部分。建筑项目是一项十分专业、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项目的支撑体。它涉及的部门有施工部门,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物资管理部门等等。建筑工程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管理保障,管理水平的优劣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也从侧面展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全面进行,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也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扰与挑战。发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众多问题,并且找出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加以改善是保证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的重要环节。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实践工程中的经验总结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描述。

1、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1)、随着社会大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工程管理的实际要求,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是对管理对象的约束性较差;

(2)、原有的建筑管理方法以及陈旧的管理方式,不能够保证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工程管理团队缺失,没有足够的专业性,不能够形成针对具体项目的有效管理体系。这就不能够形成专业、规范以及科学的管理团队,这也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能否保证该阶段能够顺利进行,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主要的管理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工程人员管理问题,一个是建筑施工机械管理问题。

(1)、工程人员问题主要有: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技术较低;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员不足,并且这些人中对于各种新的管理模式的大胆创新的意识不足;

(2)、建筑施工机械问题主要有:机械新旧程度过低,不能够保证足够的生产效率;机械数量严重不足,且性能没有保证;由于没有专业技术较强的技术人员作支撑,一些高端的机械设备不能够在建筑施工中的到利用。

1.3、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问题。

如果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系统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打造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建筑管理团队,必须强化对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策略的学习。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不只是关系到工程的完成质量,同时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支撑。现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管理还不完善。一些技术管理人员并不能把握自己的管理职责,不能够做到严谨的管理与监督,对于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不能够严格把关。意识不到建筑技术要求的重要性,这也是造成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技术管理的要求就更加严格,这也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建筑管理的旧模式以及管理程度都有待改善,这都是阻碍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阻碍因素。

2、为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不足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面叙述的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对阻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旧体制加以改善。

2.1、改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对其加以完善。

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我们国家现代建筑行业的内在需求。

(1)、加强对原有法律法规的改进。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现在告诉发展的建筑行业管理体系,对于更加细致的管理问题应该在法律法规中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针对一些细致问题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管理的重要环节;

(2)、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改善管理方法与管理方式,同时管理人员应该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记住先进的管理手段对原有的旧模式加以改善,让现行的管理体系更加专业化、更加规范化。

2.2、加强各种人员的专业素养。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这是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意识,同时也能够使得管理人员更加熟练的掌握管理体系,降低了建筑施工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这也是保证建筑施工项目能够安全、顺利、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举措。

(2)、强化管理土堆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管理团队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不断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要开阔眼界,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始终处在最前端,促进建筑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2.3、对建筑工程中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优化建筑工程中的人力资源是改善建筑工程密集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减少建筑成本的有效途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每一个建筑部门的人员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统计与预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员配置,保证各部门人员的合理流动,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

3、探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实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十分复杂的建设项目成分。在我国近些年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大量私营建筑企业的出现,也为建筑管理带来来的极大的挑战,加之我国建筑管理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这些严重阻碍了建筑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所以本文对于这些问题提出的有效改善策略对于保证我国建筑管理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看文献:

上一篇: 中医基础手法 下一篇: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