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发展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22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1)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首先推出了“智慧地球”的商业计划。智慧旅游是将服务对象由城市居民向外来游客的内涵式延伸,也是数字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智慧旅游的定义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三、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

应用层:实现智慧的旅游政务、智慧的景区、智慧的旅行社、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酒店等智慧旅游行业应用。网络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实时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感知层:通过各类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储存,为整个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四、杭州市智慧旅游的建设现状

(一)首个旅游应用软件正式上线――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

“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应用里清晰的条目分类和图标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游客只需登录APPStore等各大应用电子市场,下载使用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就可以轻松玩,实现定位、信息、交通、景区导览、语音讲解、导购服务等功能的及时掌握。

(二)搭建了首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西湖游览网

“西湖游览网”(),首期推出西湖概况、门票预订、自助游(景区套票)、餐饮预订、驴友服务版块,住宿预订、休闲娱乐、杭州特产服务版块也将在年底前陆续推出。

(三)改造了首个顶级智慧酒店――黄龙智慧酒店

2009年6月,杭州黄龙饭店与IBM合作以全方位的酒店管理系统与RFID等智能体系启动了中国首家“智慧酒店”建设。

(四)规划了首个智慧景区的建设试点――智慧西溪景区

智慧西溪景区的提升方案目前已在规划中,在完善电子商务、自助导游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西溪湿地智慧旅游系统,达到构建“大西溪智能管理平台”的目标。

(五)批支撑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已投入使用

①萧山“物流e通”:通过配货平台和智能手机整合物流货源信息,为物流司机、物流中介和货源企业三方提供智能化应用。②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出行宝:“基于无线数字电视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经过五年的努力,已经研发成功。通过安卓系统的手机下载“出行宝”客户端进行免费体验。③智慧公共自行车服务――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准备将公共自行车亭升级为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除了能查公共自行车租还记录,还能24小时售卖食品、饮料,支持银行转账,还具备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游戏充值、机票预订等多项功能。未来两至三年,争取建成2000-3000个智能便民服务亭,形成遍布杭州的“智慧公交点”网络。④免费WIFI覆盖全城――i-hangzhou

五、杭州市智慧旅游主体建设

(一)智慧景区

1、景区智慧导览:1)景区应设有广告栏或多媒体服务终端机旅游资讯,且布放合理,显示醒目。应能在自助导游终端旅游资讯。能以短信、彩信等形式向游客的手机中发送信息。2)景区应建有多媒体展示系统,主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和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声光电来展示包括景区景观、自然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古文物再现等。2、景区智慧导购:支持在线预订购买门票,并采用电子门票的形式,配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此外,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应也能实现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3、景区智慧管理:1)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景区,监视界面图像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类操作,如具备闯入告警功能。2)实现入口人流技术统计管理、出口人流技术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人流监控功能。

(二)智慧酒店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饭店内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即是传送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饭店“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溜达要素的电子话、信息化和智能化。

杭州市智慧酒店建设应以黄龙饭店为指导,参考借鉴《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的详细评分标准,从杭州市旅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杭州市智慧酒店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杭州市酒店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其规划建设具有前瞻性。

(三)智慧旅行社

1、信息收集与资源采购:实现对旅游资源供应商的统一在线管理,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要素价格、合同记录及财务信息等。旅游资源供应商主要包括景区、饭店、交通工具以及旅游保险等。2、产品销售:实现旅游产品的在线广告宣传、在线展示与查询、在线预订及在线交易,实现多渠道同步和销售,建议提供电子咨询单和预定单;推荐实现电子合同管理。3、游客服务:应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呼叫中心服务,通过建设各类问题数据库,提供标准的信息咨询,接受意见反馈,并可提供游客关怀。推荐直接实现业务预定处理。

(四)智慧公共服务

1、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分级管理机制。2、开发新型游客体验终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研发新型游客体验终端,并将终端与杭州市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3、旅游执法E通:智慧旅游中的“旅游执法信息管理移动终端查询系统”业务是基于移动网络,适用于普通智能型手机的移动终端所搭建的支持旅游管理需求的应用系统。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只要利用一部3G手机,就能查询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等信息,现场拍摄“取证照片”,录制“取证录音”,并将数据资料传送回后台的数据库中备案。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飞速猛涨,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中国居民旅游的热情高涨,用于旅游消费的开支日益增多。而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加,传统的旅游模式、雷同的旅游景区让旅游者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如今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过去热门的团体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散客游、自助游等模式日益受到追捧,旅游者开始热衷于借助现代信息手段自己规划旅游行程,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标志着智慧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景德镇作为中外闻名的瓷都,四大古镇之一,有着长达 1700 余年的制瓷历史,是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城市、魅力城市,2015更是入选中国景区国际影响力20强之一。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景德镇旅游业发展迅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015年景德镇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3112.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境外旅游人数42.47万人次,增长14.9%。旅游总收入261.32亿元,增长30.1%;其中,旅游创汇1.64亿美元,增长19.9%。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8%。但是景德镇旅游业在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上还是相对滞后的,这将牵制景德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智慧旅游”是一种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而旅游服务是为了实现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组合,是旅游者从离家开始到结束旅游回家过程中,为其提供的娱乐、休息、餐饮、行动等各种服务的总和。所以本文将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出发,对景德镇旅游业智慧化发展现状做出逐一分析。

一、吃

景德镇在“吃”方面颇具特色,尤其是一些小吃,比如冷粉、碱水粑,饺子粑,麻糍等,就算是在江西其他地方也是没有的。但是在饭店布局上却没有统一的规划,特色小吃店分布也较散,缺乏针对游客的特色美食街,许多外地游客找不到正宗的景德镇风味。目前景德镇旅游局已建设完成景德镇旅游网,其资讯版“食在瓷都”这一版块介绍了一些景德镇的特色菜和名点小吃,还推荐了一些代表性的饭店。但是覆盖面不大,一些在本地口碑较好的特色小餐馆没有得到推荐。除此之外,景德镇很多商家也加盟了美团,百度糯米等网站,这些网站也为游客寻找美食提供方便。但是这些网站目标群体较广,没有专门针对旅游者,比如无法帮游客规划在某个旅游线路中的饮食安排,或者是结合不同景区配套推荐一些口碑较好的美食和饭店。而且在智能功能上也有所欠缺,比如没有饭店预定功能,没有来自不同地区的旅游食客评论互动版块等。

另外景德镇的餐饮市场上智慧餐厅的建设也稍显滞后,所谓的“智慧餐厅”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餐饮店量身打造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客人自主点餐系统、服务呼叫系统、后厨互动系统、前台收银系统、预定排号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目前我市只有几家餐饮企业配备触摸屏点菜、服务呼叫系统、前台收银系统和预定排号系统,这些智能化的功能不仅能节约经营成本,也可避免排队时间过长造成旅游食客满意度下降。虽然部分星级酒店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能实现在线预定服务。但大多数的餐饮企业仍是传统模式经营。

二、住

在“住”方面,景德镇的酒店类型多样,囊括各种档次,既有高档的星级酒店,也有经济实惠的快捷连锁酒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农家乐、陶瓷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客栈。而在智慧酒店建设方面主要还是以星级酒店为主,智慧酒店是指酒店拥有一套完善的智能化体系,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实现酒店数字信息化服务技术。目前景德镇星级酒店基本已建设完成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取电开关,电脑网络体系,展示体系、互动体系等智能化功能,但在交互视频体系和信息查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仍较为落后。另外,星级酒店和快捷连锁酒店都建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既能起到宣传和导航作用,又能实现在线预定服务,这为游客提供了诸多便利。而中低档次的特色客栈虽然没有专业的微信公众平台,但在如去哪儿、途牛等旅游APP上也能够实现客房预定服务。

三、行

从出入境交通来看,目前我市航空运输方面只有景德镇罗家机场,已有直飞航线六条,以及多个无缝转机航班,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较为便利;陆上运输方面,客车运输主要有3个车站,其中客运中心站班次最多,以省外长途班次为主,景德镇汽车东站和里村短途车站则以省内班线为主,而景德镇开往婺源高铁站的直达班车三个车站都有,班次也较为频密。火车运输方面景德镇较为落后,虽然皖赣线上的列车均经停景德镇站,但车次仍较少,预计2017年底通车的九景衢高铁能给我市旅游带来新机遇。

从境内交通来看,景德镇没有专门的旅游专线公交,智慧交通发展严重滞后。智慧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目前我市公交公司推出“掌上公交”APP,免费提供景德镇公交车的线路查询及实时信息服务,为旅游者出游提供方便,但我市公交电子站牌稀少,景区停车诱导系统覆盖率极低,城市道路传感终端安装率不高。

从智慧旅行社建设来看,目前景德镇旅游网提到的旅行社有35家,但智慧旅行社系统应用普及率比较低,仅局限于最基础的旅游电子商务,车辆管理调度系统、智能旅游车辆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和导游通系y等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智慧旅行社平台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没有意识,也没有足够能力进行智慧系统的建设。

四、游

“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景德镇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部级景区14个,其中1个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6个3级景区,2个2A级景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要在全国打造1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景区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了,智慧景区是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目前景德镇旅游网已经能实现我市大部分景区的360度全景虚拟游,但主要是图片展示,缺乏文字、视频和声音展现。部级景区内基本实现免费Wi-Fi覆盖,部分部级景区建设了专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比如古窑・民俗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等,除了景区简介、景区指南和微博互拥劝婵椋还提供在线预订服务和文化讲堂。但在二维码的虚拟导游系统、基于游客定位的电子语音导游系统、智能门票系统、游客流量监控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仍十分滞后。

五、购

景德镇最主要的旅游产品就是陶瓷,目前我市有数个规模较大的陶瓷市场,比如国贸广场、中国陶瓷城等。也有定期开市的创意集市,比如雕塑瓷厂、陶溪川等。许多陶瓷企业和陶瓷商铺借助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网店,开拓网络销售渠道。但是至今我市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专门宣传、销售特色旅游产品,实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再者,因为陶瓷产品重量大,容易破碎,不易于游客携带,严重影响游客购买陶瓷旅游产品的欲望和选择,使得一些价值较高的、较大型的陶瓷旅游产品难以销售。虽然部分陶瓷商铺有自己固定合作的物流公司,能提供物流服务,承诺保质保量、及时将产品送至游客指定目的地。但因为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物流服务平台,往往时间耗费较长,到目的地要求客户自提,如果有纠纷也找不到投诉途径。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3)

一、系统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收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外出旅游度假已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使得我国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8年,国内旅游市场已经达到15亿人次,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到4000多万人次,入境旅游市场达到一亿人次,全国旅游总收入已突破一万亿。未来10年间,全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逐步迈向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管理和运营的信息化时代,加快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景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是强化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景区的品牌及声誉、提升景区行业竞争力、实现景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景区智能化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二、景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思路

景区智能化系统将按照“以人为本、服务旅游、强化管理、着眼发展”的景区建设理念,结合景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新技术,充分发挥智能化管理效能。

1、以人为本

景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坚持以游客为本,以游客为重,为游客着想,方便游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智能化系统建设与景区规划、建设及发展相结合,建设人性化的和谐景区。

2、服务旅游

基于宽带光纤网络,集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建设集成化程度高、信息化水平高、具有实用、高效、经济、可靠的景区智能化系统,逐步建立和实现景区内部、各景区之间的智能化管理和综合多业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3、强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景区内的数据联网,采用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智能化系统准确统计经营收入和客流量并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和分析结果,为经营管理及决策提供依据,合理安排日常业务工作,制定新的资金投入和营销计划;通过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实时掌握各景点的状况,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着眼发展

景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克服了时间上和地域上的限制,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和反馈信息,加快了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速度,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是提高景区行业竞争力、实现景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通信自动化系统设计

3.1综合布线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语音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介质,是智能化系统的基础传输平台。

系统采用分层星形拓扑结构。第一层为干线子系统,包括网络中心的主配线架至现场分配线架的干线光缆与配线设备,数据主干采用光缆,语音主干选用光缆或大对数电缆;第二层为水平配线子系统,由网络节点的分配线架至用户终端的配线电缆、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水平配线选用超五类以上电缆。

3.2计算机网络子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整个景区的通信基础,支持所有基于网络的系统和业务。

网络系统由核心层和接入层二层网络构成(可根据需要增加汇聚层形成三层架构),骨干传输网络采用千兆/万兆冗余星型结构。在网络中心设两台核心交换机作为冗余热备,在景区现场网络节点设接入交换机,前端设备就近连接到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通过千兆接口与核心层交换机连接。

核心交换机及接入交换机背板带宽及端口数量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配置,特殊环境可考虑采用无线AP方式。在网络中心通过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接入INTERNET网络,满足INTERNET网络访问需求,同时保证景区网络的安全。

3.3游客应急求助电话子系统

游客应急求助电话系统由应急求助终端、管理主机及程控交换机等组成,求助终端分布到景区的各个区域,并处在现场视频摄像机的监控区域,求助终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与监控中心的程控交换机和管理主机相连,游客通过求助终端实现向监控中心报警及应急求助等功能。

景区各区域的应急求助终端的报警或应急求助,监控中心可马上知情并迅速处理,并可调用现场的摄像机图像,同时存储报警或应急求助信息,包括音频及视频等信息,便于事后的调查取证,在维护游客权益、打击犯罪、提升景区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安防系统设计

4.1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交叉路口、重点部位等处安装摄像机,对景区现场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监控并录像,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服务质量。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图像编码采用MPEG-2/4或H.264等压缩格式,前端摄像机可根据传输距离灵活选用同轴电缆或光缆等方式传输至就近的网络节点,经视频编码器压缩编码后传输至接入交换机,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视频交换、传输功能。

在监控中心设服务器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功能,通过管理终端实现对视频图像的监视、控制、查询、调用和管理,采用视频解码器把数字视频信号转为模拟信号显示在电视墙上,并设置IP SAN磁盘阵列存储高清晰视频图像。

景区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路由器连接到INTERNET网上,世界各地的游客可通过INTERNET网络远程访问景区摄像机,对景区进行远程视频浏览,实现景区对外宣传、吸引游客的目的。

4.2入侵报警子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用于探测是否有人非法进入景区,有效保障景区安全,实现预防性报警功能。

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设备、总线报警主机及管理电脑构成。前端探测设备通过总线扩展模块接入总线报警主机,总线报警主机通过TCP/IP网络与管理电脑连接。当探测设备检测到非法入侵事件发生时,管理电脑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相关管理人员,并以电子地图方式显示报警位置,同时自动弹出相应的监控画面进行存储和确认,还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警。

4.3门禁子系统

门禁系统主要用于对重点区域的出入管理、登记以及员工考勤管理功能。

门禁系统一般采用现场设备、现场管理和中央管理三层结构模式。中央管理层主要由管理服务器及工作站组成;在各网络节点设现场管理层设备,由网络控制器组成;现场设备由现场控制器、读卡器、门磁、电控锁等组成。中央管理层与现场管理层通过以太网通道连接,现场管理层与现场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接。

在正常情况下门禁系统由中央管理层设备实现集中监控,在中央管理层设备故障情况下可由现场管理层设备实现本地自治。

4.4巡更管理子系统

根据景区范围大的特点,一般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4)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09-05

1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旅游行业信息化正式进入“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阶段从2011年开始,是我国旅游信息化的第四阶段,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标志[1]。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评价是科学合理构建智慧旅游框架的基础,科学的评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资源条件是决策层及相关机构更好的把握“智慧旅游”的发展水平及构建智慧旅游系统的必要前提。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各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信息化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由于各个智慧旅游系统开发团队进行智慧旅游系统研发前尚少对旅游目的地现有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一方面导致同一区域旅游信息门户网站、APP等种类繁多,且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开发成本加大与现有资源的浪费。

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乌江两大源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地跨织金、黔西两县,大部分位于织金境内,总面积170 km2,有织金洞景区、东风湖景区、绮结河景区三个景区组成。公园距织金县城22 km,距黔西县城45 km,距毕节市120 km,距省会贵阳市146 km;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05°44′42″~106°11′38″、北纬26°38′31″~26°52′35″。织金洞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虽已有人领先研发了织金洞智慧旅游系统、APP等应用,但由于经费和精力的问题,各个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的实际效果欠佳,用户体验较差,且存在已有功能重复开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智慧旅游框架设计之初,尚未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条件进行评价分析。

针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系统、APP等应用部分功能重复开发、不同功能模块未能整合、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织金洞“智慧旅游”,从而更好地为织金洞智慧旅游框架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了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研究。

2 智慧旅游资源条件定量评价指标

2.1 评价指标确定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智慧旅游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通过应用创新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服务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智慧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综上概念所述,本文将智慧旅游资源定义为能为智慧旅游的构建提供基础条件的各类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资源、景区信息化资源与景区管理资源等四类。因此,本文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主要从自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景区信息化程度和景区管理条件四方面进行。其中,景区自然资源条件和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是智慧旅游资源的根本条件,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是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和游客最直观的体验来源,良好的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是景区构建智慧旅游的先决条件,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必要辅助设施;景区信息化条件是智慧旅游资源的必要条件,可以提供给游客一个便捷的门户平台,为游客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及了解旅游目的地状况提供便捷;景区管理条件则是智慧旅游资源的重要条件,景区管理有利于更好的景区资源规划,是提升景区工作人员规范化、旅游产品产业化、景区整体形象提升的前提。

2.2 评价指标解读

2.2.1 自然资源条件

(1)资源要素价值。观赏游憩价值,指旅游资源单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和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指旅游资源单体具有世界或全国或一定区域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指旅游资源中具有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的多少。规模、丰度与几率,指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及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疏密度、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的概况。完整性,指旅游资源单体的形态与结构完整性概况。

(2)资源影响力。知名度和影响力,指旅游资源单体在一定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或构成区域承认的名牌。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指旅游景区适宜游览的日期或适宜于游客使用和参与的日期。

2.2.2 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

(1)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是影响旅客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行者旅行时的心情,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易达性,直接影响景点的客流量。医疗,是保障游客出行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求治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医疗条件有助于旅游景点应对突发状况、给予及时求助并减少伤亡人数。卫生,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状况是城市最直观面貌之一,直接影响游客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通信设备,指景区出入口及游人集中场所设有公用电话,移动基站等通信设备,且通信设备布局应合理。其中,公用电话应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手机信号覆盖主要景点,通信方便,线路畅通。电子信息设备,主要指景区主要路段设立的LED显示屏、触摸屏等多种电子信息设备。电子信息设备显示的信息内容主要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方式,由后台统一更新到前端显示设备。

(2)服务接待条件。服务接待是指通过智能化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定制导览终端)等基础设施,配合二维码、GPS定位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全程式的游览服务、丰富的旅游体验、互动的游览方式和拓展的消费形式。游客中心,景区游客中心内一般设置信息触摸屏,提供电子信息与信息查询服务。同时专门设置设备发放点,提供自助导览设备租借服务、咨询服务、旅游消费卡发放等服务。食宿条件,景区周围一般会设置不同级别的酒店和餐馆,用于提供游客休息和餐食服务。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景区设置基于景区资源和文化的游戏产品,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并可实现实体店面购买后网购等方式。保障及应急机制,指针对突发事件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自动获知和告警,同时开展相关部门的联动救援。服务质量,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或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良好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整体印象及评价的有效途径。

2.2.3 景区信息化程度

(1)信息门户。景区设置专门的信息门户网站,且具备电子商务、景区信息实时播报、在线交流、紧急帮助等功能,支持手机、电脑、信息触摸屏等终端设备访问。有利于景区更好的向外宣传和提高游客自由购换票的便捷度及满意度。电子商务,即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景区门票、住宿、景区内交通、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支持多种支付手段,包括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银行转账、电汇、前台POS机刷卡、现金支付等。景区信息实时播报,为游客提供景区当前景区客流量、交通压力、停车场场地状况、环境质量以及旅游专用交通工具空闲情况等实时信息。在线交流,指可以利用在线咨询与投诉、论坛、征文活动等形式增强在线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手机客户端软件 ,指可以在手机端下载安装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并能够提供景区信息及酒店预订、在线帮助等功能的软件,此外,还具备提供附近区域的消费引导信息。紧急帮助,紧急帮助是指当景区内有突发状况发生时,游客可以通过固定按钮或拨打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客户端软件请求救援的一种方式,提供安全呼救功能,帮助游客在紧急情况下一键联系公安、医疗单位。安全呼救功能可以自动提供游客当前的位置。紧急帮助警示牌或按钮应设置合理。

(2)导游。电子信息资料,指经过数字化的纸质资料,该信息可以用在游客中心、导览设备及电子信息设备上展示,其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文字醒目、制作精美并适时更新,展示方式能体现游客互动、便捷或环保的特点。电子导游,指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自助导览移动终端或固定导览终端等设备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的能力。手机和导览移动终端能为游客提供基于位置的电子导览服务,具备游客和景点定位、游览路线规划指引、自动讲解(文字、图片、音频)、多媒体资料点播等基本功能。

(3)导航。导航是指基于移动导览终端或手机客户端为游客提供的电子导航服务,能帮助游客了解景区内部及周边的交通、餐饮、购物、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简要情况,便于游客进行游览路线规划和时间管理。电子地图,景区导航地图能正确标注景区内部主要景点、内部及周边交通道路、服务网点、公厕等游客常用基础设施的位置。

(4)导购。电子支付,景区中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商铺具备为游客提供刷卡消费(银行卡、旅游一卡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的能力,大型旅游场所(饭店、会所、酒店等)能够支持在线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商户在线推广与销售,指景区内商户具备网上交易平台,且该平台能够为其产品提供在线的信息与销售渠道。

2.2.4 景区管理条件

(1)规划和制度管理。“智慧景区”规划,指经过具备专业规划资格证书的规划单位的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制定智慧化建设规划,且正式通过相关部门批准,开发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电子档案,指定期监督检查,对游客客源及数量统计、旅游投诉建议、旅游安全等记录并进行电子档案备案。

(2)资产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指景区内用于消防、防盗、救护、交通、游览、娱乐等设备能够有效通过信息与通信系统进行管理,保障设备齐全、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视频管理,景区内重要景点、客流密集地段、事故多发地等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前端实时视频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后台,由后台进行视频存储,并实时监控。可以采用智能视频技术对视频中的预设目标进行分析(如越界、进入/离开、移走等),为游客疏导、重要物品监控、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保障。能够对景区安保人员进行远程管理和调度。可通过手机、集群通信等设备实现远程通信。火情管理,具有有效的火灾防范和自动报警机制,相关设备运行正常。对于拥有大面积林区的景区,建设有专门的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险情并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具备最高温自动追踪、自动设定温度报警值等功能。车船管理,利用GPS定位技术、电子地图技术,提供对景区内车辆、船只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的监控、调度、导航和防盗功能。车船消费支持旅游一卡通、手机支付、现金等支付方式。利用GPS获得车船位置坐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后台,后台存储数据,完成坐标信息获取并在电子地图中显示车辆位置。具备增加反向通信功能,由后台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车辆发送调度信息,完成指挥调度。对进出景区的车辆能通过信息屏进行指引和疏导,有效保障景区内部交通畅通。

(3)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指景区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天气、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信息。水质和空气监测能够利用相应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定期采集样本,通过分析仪器获取监测指标情况,并作出环境变化情况的评价。环境监测信息,景区能够提供环境信息功能,将前端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后台,并在网上和信息屏上进行,信息能够适时更新。

(4)游客管理。购物点管理,对景区管辖范围内的购物场所进行集中规范化管理,并建立电子档案。游客统计分析,指利用景区电子门禁、智能视频监控、电子门票预订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景区系统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及时上传和智能分析。对超过限度的情况能够自动报警,协助景区管理者进行人员分流。客源统计分析,指利用游客进行电子门票预订是预留的电话号码、IP地址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分析客源来源。手机客户端使用情况统计,手机客户端软件或导览移动终端能够自动记录游客对各种不同功能的使用情况。

(5)系统管理。景区系统管理,对于“智慧景区”下辖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进行统一指挥与调度,实现信息的及时感知、数据的及时更新、系统间的全面互联互通、旅游管理和服务应用的深度开发,最终为游客和管理部门提供集需求、效果反馈于一体的“智慧化”景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景区数据管理,景区管理中涉及的管理系统均可开放接口给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为其自动提供各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与汇总。

综上所述,织金洞智慧旅游评价分为4个方向,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详见表1。

3 评价方法

基于参评指标的确定以及旅游目的地实际调研数据的收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参评指标权重值,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处理智慧旅游资源评价中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解决的问题[4]。其原理是通过把各个参评指标间两两进行比较和判断得到模糊判别矩阵,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值,过程中必须保持参评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即CR

在各参评指标权重值确定的前提下,采用“加权求和法”,即利用参评指标权重和指标的得分值,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出织金县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评价分值。目的是定量反映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成熟程度。

加权求和公式: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AHP方法,建立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根据加权求和计算得到,织金洞智慧旅游条件评价得分6.963分。评价结果表明,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总体条件较好,具备发展智慧旅游的良好条件。具体情况结果如下。

(1)自然资源条件中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较好,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设施中交通、通信设备、电子信息设备、游客中心、食宿条件和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建设条件良好,手机客户端软件和紧急帮助设置方面客户体验整体较差,有待提高。

(2)旅游服务设施空间信息调查与数字化方面,通信设施和电子信息设备较完善,游客中心建设较好,但是导航功能和购物宣传强度功能方面则需提升,电子支付类型有待多样化。

(3)游管管理与服务功能信息化调查方面,手机客户端游客使用情况统计及停车管理、购物点管理和商户在线推广销售等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评价指标的构建与评价可为后期智慧旅游系统构建给出更具针对性且有效的建议。例如,针对评价指标值中得分值较高的指标,如视频管理等已有功能,在后期构建智慧旅游系统时可以通过相关功能模块所预留接口,进行功能调用,避免重复开发,缩短开发周期;此外,针对评价指标值中得分值较低的指标,如电子支付类型单一、APP应用用户体验较差等功能,在后期进行智慧旅游系统开发时,有利于开发人员有针对性的对此部分功能进行重新开发。

参考文献:

[1]李云鹏,胡中州,黄 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5):106~115.

[2]邓贤峰,李 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100~106.

[3]李云鹏,晁 夕,沈华玉,等.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花[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4]鲁小波,陈晓颖.基于AHP方法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136~138.

[5]郑耀星.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0,22(6):62~66.

[6]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3):90~97.

[7]张凌云,黎 j,刘 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

[8]李 伟,李慧凤,杨 洁.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景区网站服务功能及其评价――以华北地区10家5A级旅游景区网站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9):1149~1152.

[9]吴 晶,马耀峰,高 军.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6~191.

[10]汪 侠,甄 峰,吴小根.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48~456.

[11]刘利宁.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6):67~71.

[12]黎忠文,唐建兵,刘龙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1):1299~1304.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5)

一、桂林市智慧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旅游行业涉及部门多且广,导致旅游信息难以收集,资源难以整合,进而制约智慧旅游的发展。桂林市旅游信息资源缺乏整合,难以发挥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从而影响并制约了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部分景区景点过度重视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编制,轻视与行业合作的重要性,缺少与周边地方、景点的交流和合作,不能很好的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态势。如桂林漓江,磨盘山码头和阳朔码头段船只多,秩序乱,游船硬件设施设备欠佳,管理不规范,同类游船企业多但缺乏行业间的整合与合作,导致竞争力大利润不高。

(二)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网站不健全

目前,桂林旅游资源信息跨地方、跨行业共享还比较困难,而且在各旅游行业形成的大量数据和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导致信息的再次利用率下降,共享性不高,进而阻碍了智慧旅游的发展。桂林旅游信息的渠道也较传统,游客主要通过旅行社、广告、报刊、景区宣传手册等纸质资料获取。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没有统一的网站,内容也比较杂乱,不可靠也没有针对性。一些网站虽然实现了旅游景区景点营销信息的和旅游服务的在线咨询与预订,但是在旅游产品定制、智能化服务、在线付款和安全隐私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在城市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智能水平还较低,普遍性不高,如桂林旅游红豆网,网页信息更新不及时,目前头版还是去年10月的新闻,页面基本上是一些传统线路、交通设施、食宿价格、旅游图片等信息。网站杂乱繁多,导致信息失真,而各种专业、权威信息网站出现“孤岛”的现象,信息没有统一的网站,进而出现游客查找信息困难的现象。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旅游业牵涉面较广,需要桂林市配备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不仅包括酒店、交通、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所需的设备,同时还有网络覆盖系统、通讯系统、电力系统、安全系统等,以及一些数据库平台、信息网络平台和旅游服务平台。但目前桂林市旅游设施基础还不完善,会导致一些安全[患的出现,如2015年3月19日在叠彩山发生的岩石崩塌事故,景区不能对人流进行很好的监控,疏导人群,及时旅游安全提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

桂林旅游产品品种多样,但随处可见雷同的产品,相对缺乏高端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桂林虽然已经开发了一些如婚姻蜜月一体化旅游的复合型产品,但是“山水观光型”产品仍然占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部分观光型旅游产品存在老化的现象。如漓江部分游船设施老化,解说词呆板,缺乏创新性和知识性,游船活动也较单一。随着散客时代的不断深化,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希望获得的旅游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和旅游线路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目前桂林一些溶洞开发,线路单一,缺乏特色化,复制性高,游客再次旅游率不高,能根据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定制的能力也弱。桂林旅游网站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面而又立体的预订和支付服务的也少,不能满足游客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五)缺乏专业型人才

智慧旅游作为一个新的事物,缺少开发研究的专业人才。目前,虽然桂林市拥有高等院校11所,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6家、培育基地4家,注册导游10000多人,但专门针对智慧型旅游专业技术的却相当缺乏,桂林旅专等相关院校也没有开展有关智慧旅游的课程,旅行社也没有对现有导游人员进行再教育。桂林目前缺乏智慧型旅游人才,特别是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设计、智慧管理的大师级人才,使得难以满足桂林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发展智慧旅游的需求。

二、桂林市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及建议

(一)创建服务平台,推进旅游信息基础建设

建设并完善桂林市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旅游门户网站、手机、电脑、ipad、数字电视、触摸屏等设备,向旅游者提供各种齐全而又立体的咨询和信息服务,并在旅游者自行获取信息和同意的基础上,发展以信息推送为代表的主动式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桂林资讯网、桂林旅游政务网、旅游微信与微博平台、触摸屏等网站与设施的升级。注重提升散客、自助游、自驾游旅游者的信息服务和旅游在线支付的安全性。建设桂林市旅游咨询服务管理系统,让旅游者能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全方位的旅游咨询。如旅游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触摸屏、旅游网站等主动查询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资料,或通过网站在线留言、在线客服咨询,以及广场、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及景区景点周边实体旅游咨询点进行人工咨询等,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建立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完成对旅游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此实现旅游信息的共享。

(二)推动桂林智慧旅游应用体系的建设

智慧旅游应用体系主要有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游客应用系统、酒店应用系统、交通应用系统、景区应用系统、多语言应用服务系统和政府部门管理应用系统等。通过这些旅游应用系统的建设开发一款“桂林旅游助手”APP,让来桂林旅游的游客可以通过电脑、ipad、手机、触摸屏等方式了解桂林景点门票、景区旅游资源、交通情况、客流趋势、酒店客房情况、景区安全预警信息、位置导航、美食等信息,国外游客还可以根据多语言应用服务系统选择自己所需的语言服务。同时,应鼓励桂林现代信息技术企业为旅游业创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在桂林的发展,利用智慧旅游的信息手段,加强桂林旅游业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通过对应用体系的建设,可以完善桂林智慧旅游系统,为游客提供实时更新的桂林市旅游目的地资料。

(三)加大无线网络覆盖率

智慧旅游的实现和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目前,虽然桂林已经建成9000个免费WIFI点,但信号强度和安全方面有待加强。在未来的发展中,桂林市应该注重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等无线网络的覆盖率,扩大WIFI网络覆盖区域,解决无线网络安全连接、收费与隐私保护问题,加强信号强度,充分考虑并解决旅游旺季游客增多网页访问的畅通性。

(四)以游客为中心,整合旅游资源

现代旅游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旅游,而是以游客需求为核心,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的多元素体验,这就需要整合各种旅游资源,采用最新的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将整个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酒店、旅游交通、购物、食宿、医疗、语言、天气等设施设备的物联网系统接入互联网系统,实现旅游行业各部门的连接和融合,为旅游者提供从出发到返程的全部信息服务,还需要整合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优势资源,协同推进智慧旅游的建设。

(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桂林市政府应将旅游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列入到财政预算中,并逐年增加比例,引导旅游企业与网络、电子、通信等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创造行业双赢的模式。同时应鼓励民间投资,鼓励旅游行业的管理部门对旅游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可以通过在景区内建立旅游信息服务屏,如咨询中心LED屏、自助|摸屏等,在信息屏上实现信息的统一与管理,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景区、酒店、交通部门等在经游客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游客身份特征、兴趣爱好、所处地理位置等自动编排并主动推送有关旅游信息,满足游客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进而提高旅游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六)培养并引进智慧旅游人才

桂林市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培训机构应共同打造智慧旅游人才交流平台,完善对人才的激励、岗位培训、考核和监督机制,提升旅游信息人才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能力。对桂林市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让其掌握智慧旅游所需的技能。并充分利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旅专、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智慧旅游的相关课程,专业老师可以把智慧旅游案例应用到课堂案例上,系统性地培养大批合格适用人才,创建桂林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并将实训实习安排到旅游企业中,建立校企旅游实训基地,增强在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实战经验,实现高校学科建设与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良性互动。除了培养相关人才外,更要引进高级的智慧管理和策划人才,做好桂林市智慧旅游人才库的储备工作。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267-03

1概述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从以前的传统旅游时代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智慧旅游时代。虽然旅游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一些宰客、欺客的现象经常发生,主要原因表现为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在此背景下,急切需要一个平台将游客和商家紧密联系起来,为游客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旅游信息,实现旅游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共享。达到旅游管理的全智能化。因此,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

2智慧旅游相关概念

2.1旅游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就是以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其它有关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利用IT技术对旅游各类资源要素等进行深层开发、加工、组织与利用的过程,以达到增进旅游产值、提高产业效率、加快产业提质升级的目的。旅游信息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对旅游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2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为技术基础,以终端上网设备为硬件基础,通过对旅游相关信息的主动感知和利用,及时对旅游计划进行安排和调整,进而将旅行社、景区、游客、酒店、旅游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涵盖在内创造更大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智慧旅游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游客为中心,以人为本,整合旅游信息资源,达到旅游管理的智能化,实现旅游参与方的价值最大化。

2.3智慧旅游平台

智慧旅游平台基于物联网系统结构,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最大程度的满足旅游行业的整体需求,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以感、传、智、用为关键环节进行整体架构的一种全新服务体系。

3智慧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

3.1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主要包括:1)智慧导航:利用LBS技术确定游客所在的地理位置,游客在地图上选择目的地,系统界面会及时显示目的地最新的信息,例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事故、车况等。人工智能导航会进行语音提示,根据所在的位置随时更新导航信息。2)智慧导游:可以在线或通过离线地图查看拟去的景点,主要景点通过3D成像技术放入后台数据库中,当手指点击地图上的某一个景c时,会自动弹出景点的介绍文本,并通过flash进入景点实景图。用户可以在当前的实景图中选择智能导游服务,智能导游以语音的方式为用户进行景点的相关介绍。3)智慧导览:围绕核心景区和旅游分类(如人文类、景观类等)帮助游客导览,如查看旅游景点的分布、规划旅游路线等。智慧导览具备游客定位功能,借助GPS卫星帮助游客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实时显示3D地图中的游客位置。4)智慧导购:为用户提供完备的一站式服务。主要包括:①智能预订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或线下订票、订房服务。②智能导购系统。为用户推荐旅游景区的商品,从吃、穿、住、行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子系统服务。③智能在线互动系统。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体验为目的,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之后的评论和分享等子系统。

3.2智慧营销

智慧营销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游客兴趣点和旅游热点,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从而为游客提供智能的旅游服务。主要包括:1)个性化路线生成。游客输入旅游起点和终点、旅游偏好(景区类别、交通工具等)等数据,通过计算机运算和规则推理生成满足客户要求的个性化路线,并在地图上进行实时标注。2)路线规划。对已经在旅游景点或行程中的游客进行路线规划,分析各种路线方案并提供游客参考。3)最佳路线推荐。基于路线规划(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现行停车场及车位等状况进行分析),再结合游客自身的旅游偏好通过智能分析推荐出一条适合的游客的最佳路线。4)最佳景区推荐。通过视频监控人流技术系统来统计景区旅游的人口密度,人较少时,则可通过一个一个人数点来计算密度,人较多时,则可通过地下空余面积计算密度,人特别多时,通过人的运动轨迹来计算密度,来判断当天某景点是否处于舒适的游览环境,结合天气和当地节日、文化习俗,为游客推荐最佳的旅游路线。

3.3智慧管理

通过对平台运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科学决策,从而实现对游客、景点、旅游企业的智慧化管理。一般来说,智慧管理对象主要包括:1)智慧景区管理,如景区的售票和检票流程管理、景区的安全管理、景区的环境监测系统管理、景区的信息系统管理等。2)智慧旅游行业管理,如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评价、游客信用评价、旅游交易信息有效性评价、旅游行业发展趋势评价等。

3.4智慧政务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作为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务,提高政府的办公水平和效率,推动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同时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高效智能的公共服务。图1为智慧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结构图。

4智慧旅游平台的技术体系

4.1物联网系统结构

智慧旅游平台与传统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应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主要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物联网系统结构分为四层:1)感知层。借助传感器、RFID等采集物体的动态信息,实现全面感知。2)传输层。将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接收和传送。3)支撑层。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4)应用层。接收支撑层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图2所示:

4.2智慧旅游平台整体技术结构

基于物流网系统结构,智慧旅游平台整体技术结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感知层主要实现信息的收集,分为智能终端(如手机、电脑、PAD等)和采集终端(如传感器、摄像头、RFID等);传输层负责传输信息,包括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卫星通信、无线网络等网络设施;支撑层负责处理信息,分为数据处理中心和逻辑处理。数据中心主要对旅游数据进行管理,逻辑处理主要进行各N业务分析,比如景点客流分析、用户偏好分析等;应用层包括运行平台和管理平台;用户层为游客、主管部门以及商家提供各种功能服务。

5智慧旅游平台应用分析一呼伦贝尔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

在国家对智慧旅游建设的倡导和鼓励下,呼伦贝尔建立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了内蒙古首个上线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呼旅政务网、呼旅网、呼旅通。呼伦贝尔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智慧旅游管理和智慧政务通过呼旅政务网实现,主要包括政务信息报送系统、旅行社管理系统、旅游行业监管调度系统等;智慧服务通过呼旅网的相关业务实现,其中包括全民营销平台、旅游攻略分享平台、在线旅游营销平台、第三方平台应用等;呼旅通则负责旅游商品的集中采购。智慧景区建设通过电子门票智能管理系统、智能wifi、自助导览系统等建设,实现与线上全渠道销售的电子票务一码管理、扫码入园,实现与呼伦贝尔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5.1呼旅政务网

呼旅政务网主要由政务信息报送系统、行政审批系统、旅游行业监管调度系统、旅行社管理系统、旅行社诚信管理系统、网络培训系统和旅游资源管理体系构成。在智慧政务方面,通过政务信息报送系统,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政务信息;利用旅游行业监管调度系统,可以实时地对旅游行业进行监管,为旅游行业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通过旅行社诚信管理系统,对旅游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加大对旅行社的监管力度,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通过旅游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对旅游资源的高度整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5.2呼旅网

呼旅网相当于一个旅游产品的分销平台,平台向用户提供所有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同时具有旅游攻略介绍、产品预订、平台营销、在线销售、自助导览等功能。任何旅游产品都可以免费入驻,产品售卖成功后,平台收取少量的佣金作为平台运营管理费用。呼旅网向用户提供了游前、游中、游后全方位的服务。在旅游前用户可以登录呼旅网查看旅游行程信息、旅游住宿信息等,也可以咨询客服,了解更具体的信息。用户找到满意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进行快速预订;在旅游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导航、导览、导游、导购服务;旅游结束后,通过游客对旅游攻略、游记等的分享,将景区资源、酒店资源分销到呼旅网,就可以实现多屏互动、多屏访问,实现二次营销。

呼旅网将产品分销在在线旅游营销平台上,每个营销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验票码,景区通过智能闸机识别各个OTA上的验票码,可以收集大量的旅游数据,为平台的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呼旅网还推出了一个全民营销平台,任何用户可以在上面选择产品,然后可以获得该产品对应的二维码,如果用户将二维码分享到自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并且该用户的朋友通过二维码产生了购买行为,该用户就能获得产品对应的佣金。用户在景区游玩之后,在旅游攻略网站上分享游记并且附上二维码,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简单来说,游客一旦成为全面营销平台的用户就可以分享产品、获取佣金。因此,全民营销平台起到了强大的推广作用。

5.3呼旅通

呼旅通平台主要负责旅游产品的集中采购。平台集合本地的旅行社,形成一个旅游俱乐部,旅游俱乐部成员同时也是平台的会员。呼旅通平台集合旅游俱乐部成员的需求,通过统一采购的方式采购旅游产品,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使双方共同受益。

5.4结论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7)

和北京的其他区县相比较,石景山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等并非属一属二,但由于每个区县的底子不同,也许信息化的运转速度、轨迹会有所有同,但目标却会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智慧石景山,理应受到瞩目,因为我们深入石景山,探究的是一种旧的城市模型向新的城市模型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有多典型,但却有强烈的前瞻意义和实验性质。

顶层设计

一个城市认定了一个方向,只有依靠制度才能保证确定的行动轨迹不偏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开始着手制定《智慧北京发展纲要(2011―2015年)》,谋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用政府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着手酝酿,并于近日由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正式对外,这也因此成为了全市第一个区县级政府制定的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智慧石景山从现实世界脱胎换骨而来,自然也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景山区经信委主任李元涛指出,“智慧石景山”,其实是“数字石景山”的延续和高级发展,是未来十年石景山信息化发展的主题。

根据《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设想,石景山希望到2015年,初步建成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发展环境,智能应用全面普及,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世界主要城市的一流水平,从“数字石景山”向“智慧石景山”全面跃升。

石景山也是全市第一个把系列智慧指标量化的区县,区政府提出2015年的石景山,城市安全运行、环境生态、节能减排、公共服务的智能应用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75%、60%;8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关键业务信息化,超过一半的规模以上企业使用电子商务;产业提升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物联网产业园和智能交通产业园,形成一批高端产业群和新兴服务产业,培育出一批重点产业,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家庭用户网络固定接入速率能力达到100兆,社区和商务楼宇网络固定接人速率能力达到1000兆,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接入率达到90%以上,3G、WLAN无线宽带网络100%覆盖。

“这是一个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指导着今后五年石景山深化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的方方面面,决定着石景山能否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李元涛指出,因为有了一个这样的大框架,推动今后五年的智慧城市构建,才会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关于近年来在多个论坛上频繁出现的“顶层设计”一词,一位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语:顶层设计处于竹子的上端,如果目标和任务设计得好,能够做到顺利实施,未来的一切将势如破竹。

这一评语同样适用于智慧石景山建设,外界也相信因为有了《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政策保障,石景山势如破竹的一天终会到来,但李元涛很清楚这一天不会很快到来,智慧石景山还需要慢慢打磨。“智慧石景山不是一蹴而就的,起码需要三五年才会有明显的改变。”

李元涛将今后五年的打磨过程归结为实施三大重点工程任务,即城市运行与管理智能化工程、产业提升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根据这些重点任务,建设智慧石景山需要遵循“创新引领、融合渗透、统筹集约、安全可信”的原则,主要围绕智慧应用体系的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智慧发展环境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开展。

未来的基础设施

从经济角度考虑,智慧石景山是为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而对于社会发展的体现,则主要是通过政府服务效率的提升,更加便利民生。

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其实加快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时机已经到来。

包括整个石景山区在内的京西地区,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于石景山而言,首钢搬迁调整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转型,除了去首钢之后的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确立,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矛盾。

可以说,本届石景山政府在开局之年就一直在谋划石景山的转型发展问题,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近年来,石景山从经济上下大力度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数字娱乐产业,石景山也因此争取到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等等改革发展试点,几年下来,现代服务业在石景山的迅速崛起,正在逐步弥补因首钢关停带来的经济损失,石景山的转型已经到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时期。

在转型期中,如何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对首钢腾出的8平方多公里的空间,和1060万平米的建筑体量,以及整个石景山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智慧石景山也被看作是未来几年重中之重。“石景山的转型不同于其他一些地区的产业提升,而是产业的重新转换,转型并非传统工业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现在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数字、文化创意、高新技术、软件产业等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而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李元涛说。

在工业时代,石景山因首钢而成为首都经济重镇;在信息时代,同样因为重工业企业首钢的存在,石景山的发展略显迟滞;而在未来的智慧时代,“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中抢到先发,政府创造的智慧环境至关重要。”李元涛认为,智慧石景山其实是一个区域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谁动作早一些,快一些,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对于这个未来的基础设施,有人曾用“三化”加以概括,即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而在李元涛看来,近年来,联通、移动、歌华等运营商在石景山逐年加大投资,使得石景山有线、无线的网络基础具备了良好的环境,未来的智慧石景山仍将依托这些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其实,在专业网络的建设上,石景山也已经先人一步,目前已构建了两大专业网络,一个是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数据专网,一个是基于视频传输的歌华有线网络。

如今,无线数据专网已于2010年

下半年建成,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北京市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目前还只有石景山一家。在便民方面,歌华有线对全区14万户居民有线电视的数字改造,除了首钢部分社区受制于双向改造无法实现之外,其余10万户均拥有了高清机顶盒,这一覆盖率也在全市各区县中首屈一指。

不经意间,智慧石景山的骨架已经悄无声息地快速生长延伸。

智慧应用的切入点

虽然石景山量化了系列的“智慧”指标,但市民们不会去理会硬指标,他们只会感受身边的小事是否让人舒服。让人舒服就是“智慧”的体现。交通出行是否更加智能?城市区域是否精细管理……

什么是“智慧城市”?多年居住于石景山的一位居民对于记者口中所说的“智慧石景山”显然没有感觉,但对于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却大加赞赏,“环卫车辆不再像以前那样呼啸而过,清扫车开始注重每一个细微之处,洒水车也尽可能地做到全路面覆盖,垃圾清洁站严格地实行分类垃圾管理……尽管这些问题从整个城市建设角度来看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心,更重要的是这些‘小事’也给人们的居住品质带来了提升。”

居民们并不清楚石景山的环卫工作如何实现的转变,其实这是石景山区别于国内诸多区域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而是以物联网应用为切入点,促进智慧应用服务城市运行管理而迈出的第一步。

2010年,石景山区经信委和环卫中心共同出资近200万元,购买了GPS定位导航设施,建立了环卫数字化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尽管现在看起来资金不算太多,但这一项目从调研到实施却是一波三折。从2001年,石景山便开始启动对这一项目可行性的调研,但当时因为3G网络不健全,GPS定位系统的造价又非常高,整个预算下来接近1000多万元,这一当时信息化建设领域庞大的数字也将这个项目打回了原地。2006年,相关部门又做了一次方案设计,虽然应用成本降下了一大部分,但预算仍有600多万,这一项目被再次搁置。2010年,由于该项目所需硬件设备大多实现了国产化,不足200万的预算终于让石景山区下定了决心。

环卫中心通过指挥平台,运用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将车辆定位、实时监控、油料监控、考勤管理、作业质量、应急响应等功能汇集在网络上运行,指挥中心相当于人体的大脑,指挥整个系统的运作;操作人员相当于五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收集信息;GPS和3G网络相当于躯干,承担着连接各方的桥梁作用;而各种环节车辆相当于臂膀和手指,负责处理问题。

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石景山环卫中心,智能技术使其以往管理中的漏洞得到了有效堵塞。据说,此前环卫中心有个别作业车辆,曾经在工作时间根本不上马路,作业车从单位出门径直开回家睡觉,等估摸着路面的作业时间差不多了,再把作业车开回单位,由于中心对车辆及人员不可能实现全程监控,即便这种问题真的存在,环卫中心也无法实现有效惩罚。

应用了物联网,也就杜绝了此类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指挥中心可以对所有的作业车辆进行适时监控,对每辆车都会有行驶路线、油料损耗、行驶里程等的详细记录,并可以随时通过作业车辆配备的摄像头进行画面拍摄回传指挥中心,可以说指挥中心动动手,就可以对每一辆作业车的位置、运行状况、作业质量等等了如指掌,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环卫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还可降低雇佣大量监督员对环卫质量监督的成本,而且还将增强环卫一线职工服务的自觉性,主动去改善城市环境。

这就是智慧应用对城市管理传统痼疾的切除和革命。

其实,智慧的城市背后,需要的是一个智慧的政府。以物联网为例,其主要的作用是服务于政府的行政决策和效率,使其能更透彻地获得来自民众、来自城市每个角落的信息,并运用综合信息形成智能的洞察力和决策,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城市的运行及应急管理。

从这个意义上看,环卫中心200万元的投入,让石景山的城市运行管理有了智慧的感觉,同时也开启了智慧的梦想。李元涛告诉记者,下一阶段石景山的智慧应用,还将以物联网为切入点,逐步将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水、电、气、环境监测等领域,未来还会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街道、应急管理等方面广泛探索。

产业由市场说了算

智慧产业包括多少细分领域,恐怕没人能够说的清楚,因此这个产业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更不会有人给出确切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因此但凡在智慧产业某一领域有点知名度的企业,都会成为诸多区域努力招商的对象。

由于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石景山始终保持领先,李元涛因此也结识了众多的智慧企业。接触时间一长,李元涛发现了一个特点,因为智慧产业包罗万象,产业链非常长,几乎每家企业做的产品都不一样,有做方案策划的、有专门提供研发服务的、有设施制造厂商、有应用产品推广的、也有传统的仪器仪表制造行业的,但即便几家企业做同一种产品,做出来的东西也特色各异。

李元涛意识到,由于智慧城市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出于竞争的考虑,各个企业都在闷头做自己的应用开发,很多东西不希望与别人分享,行业内彼此间的交流几乎没有,其实这对于整个智慧产业的标准制定和规范管理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大家都在做各自的加密和接口,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彼此之间无法进行运算处理和传输,这将制约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将来这个产业的发展必定是个十字发展的格局,一个是横向的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园区的形式将相关企业聚到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另一个是纵向的产业链纵伸发展,因为这个产业合作大于竞争,面产业细分的内容又相当之多,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有较大的空间。”李元涛指出,作为政府,一方面要推动这种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有序地引导,否则最终可能确实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却没有一个衡量考核产业发展层次的标准。

一家从事导航技术研发的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其实当前与智慧产业相关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企业很清楚一家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且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任何一家企业全面铺开地发展也不太现实,这需要政府的引导,把各家企业的优势产品整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个针对性强的专业产品或解决方案,现在做出来的产品,可能只是石景山的试点,但将来很有可能向全国其他城市去推广。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8)

[2]上海市政府网站.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EB/OL].http:///2016-02/16/c135102946.htm.2016-2-16.

[3]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 互联网+交通:万亿级新经济,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智能交通体系[EB/OL].http:///index.php?c=msg&id=828&,2016-3-8.

[4]贺珊.浅谈广州市地铁导向系统的设计[J].美术大观,2009,(07):32-35.

[5]刘德礼.地铁乘客导向标识的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9,(05):63-65.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9)

传统的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的方式是以浏览器的方式,各个网站的信息由客户去主动获取,从而可以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搜索、缓存、索引展现和引导跳转。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口,这阶段的人机交互,是一个个独立的APP,分别完成各自不同内容的服务。信息和服务的获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搜索APP来提供,而需要安装对应的APP来完成。虽然互联网的信息继续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获取和使用,但遗留的网页设计风格和输入使用不方便的障碍,决定了这种方式逐渐被遗忘。

以上的结果,导致了在社交、新闻、购物、工作等方面各有头部的APP分流了不同场景下的流量。虽然有象微信等超级APP以平台化的方式提供跨场景的综合入口,但是无法覆盖全部的应用场景,因此没能象搜索引擎一样,构建成面向所有信息和服务的统一入口。

场景割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穿透APP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需求

目前各个APP负责完成特定的服务和信息提供,因此经常会出现在日常使用时,一件完整的事情,却需要人为主动去各隔裂的系统中获取信息并下达指令,以一种低效的方式来完成。比如一个工作的约见,需要以下的操作:

如上所示,一个连贯场景的会面,其信息散落在不同的APP。在进行不同阶段的操作时,操作繁琐不连贯、安排不及时、记录不准确等情况,导致未能提供便利的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各系统专业分工,各成入口,目前仍未有合适的解决方案,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智能助手,被认为将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

以Siri为代表的智能助手,由于实现了以下的功能,一定程度解决了需求分散在不同APP的问题。由于它可以实现多种服务的发起,从长远上看,具备成为统一服务入口的可能:

1. 信息收集:天气、日期、热点新闻等使用者关心信息的搜集

2. 语音交互:通过云计算对输入语音进行解析,并进行应答

3. 互动问答:能进行简易算术、时间温度等日常问题的回答,能进行初级聊天对话

4. 应用唤醒:识别收到指令中的特定关键字,唤醒相应的APP进行服务,比如导航、设置闹钟、电话拨打、微博等

5. 信息搜索:针对非结构化的问题,在互联网进行内容检索并回答,在中国是与百度百科合作,回答比如“北京面积有多大”之类的问题

但是,目前的智能助手由于受使用场景的覆盖不足、智能化协助不高等因素制约,更多时候是以一个好玩的小工具出现,未能起到真正的助手作用,离成为流量入口还有较远的距离。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催生智能的AI助手

制约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为使用者提供穿透场景的服务,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的限制:

1.APP间的交互未形成规范和标准,因此相互之间的配合存在困难,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渐成熟,将在平台性应用的推动下慢慢完善,比如微信的小程序,钉钉的企业应用平台

2. 隐私保护需要针对全场景托管带来的中心化,进行相应的规划。近期,以微信为代表的整合了个人财务、社交、生活服务等综合性应用,将会引导用户接受并习惯数据的中心化托付。但未来仍需把握各服务APP间数据交换的边界,使用者隐私的合理保护需要更好的技术手段

3. 智能化水平的约束。在语音解析、知识运算、自学习和周边信息整合加工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更好地发展来匹配进行智能化安排的要求

随着运算能力和技术能力继续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以上的障碍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被解决,届时,将会产生具备以下能力的智能化虚拟助手,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贴身到位的服务:

身份代入:统一使用者在各APP的认证和登录,并最后发展成使用者的个人在网络世界的投射,应用于社交和其它虚拟场景中

信息处理:用户可以按自己意愿授权其获得APP的信息并进行响应

事务提醒:安排日历类事务,环境参数可作为触发的条件,并能引导登录至其它APP进行处理

智能安排:基于用户设定的场景,通过网络获取的周边环境数据,结合使用者的偏好进行事务安排,协调已授权的APP进行协作完成特定的综合性任务

记录学习:记录相关活动产生的结果数据,支持跨APP的事务引导和协调。在用户同意情况下,记录行为数据,修正偏好设置并用于自学习

社交及分享:通过各自的AI助手进行交流,并将信息在社交平台

后面将概要说明以上各个功能。

成为身份识别及应用入口

微信登录/微博登录已行之有年,将来要做的,是往前的更进一步,发展成将来统一的身份识别。

基于安全的识别手段,升级身份登录为身份识别服务,并作为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入口:

身份识别:基于指纹、脸部等生物特征识,提供安全登录服务,进行APP的统一身份认证登录,解决大量用户名/密码记忆及更新难题

信息归集:在授权之后,获得指定APP的消息推送,驱动智能化协助工作

应用入口:基于场景/事件的安排,唤醒相应的APP应用,并提供参数协助定位至现场,比如:已选好的购物车,已检索完的新闻列表

成为使用人的现实投射,应用于虚拟场景

身份识别之后的往前一步是身份的投射,可以视同使用者在虚拟世界的分身,用于代入各个应用的角色,并成为各种状态的统一展现和快速入口:

投射出已授权应用的状态:

未完成事项提示

理财/还款 变动提示

游戏的进度/角色状况

已关注商品的优惠情况

各阅读书目进度/更新提醒

流媒体观看断点画面…

在统一展示的界面,可快速进入相关应用并定位到列示的状态中,继续未完成的事情。

以及,作为使用者的分身,代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基于地图应用的社交、第二人生等应用中。比如AI助手间可相互通信,实现沟通和社交,以下是一个场景例子:

寻人:选定好友/具备特征失联朋友,通过AI助手自己在其一定地理范围/时间段里,可被邀约;也可主动响应其它AI助手已的邀约,自己符合条件的邀约。

事项的安排,可以不再只是闹钟提醒,而是有相关性的协助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带有事务协助类的应用,对于任务事项的协助基本就是设置一个闹钟。而对于使用者,真正到位的协助是,集合主流的APP应用,进行智能化的安排,比如:

对于不需要线下进行复杂活动就能完成的、基本通过线上沟通交流的事项,用户省心的体验,是把准备工作完成后,由一个智能助手协助把事情做完后返回结果。因此需要智能助手能够:

授权获得应用的好友信息

设定响应的信息内容

与日历引擎挂钩,自动触发

经实名授权并在安全环境下,完成预定的动作,比如:自动还款、自动预订、新股抢筹、邮件发送等

能够实现以上的协助,才是一个智能化的助手,一个我们能类比现实助理的人工智能。

比如,有人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法掌握手机技能的老人家,是最大的弱势群体。街边等过了一拨拨去接滴滴订单的出租车,无法抢票而去求黄牛帮忙买车票等,就是他们无奈的写照。但是如果有了足够聪明的智能助手,晚辈帮他们做了初始的设置之后,可能情况就不一样,可能以下的场景会是他们所乐见的:

智能化的协助,需要能基于场景进行安排

智能助手需要内置场景化应答,基于常用生活场景的大概率事项顺序,进行提前安排设置,由AI结合具体发生时的环境参数,按设定的不同动作组合来进行响应。

比如,对于一个假期出游的协助,需要基于端到端的关联场景进行响应,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安排。首先在确定一个假期并做提前安排时,支持一连串的沟通、预订和提醒事项的进行:

与工作伙伴/家人日历同步

提醒确定安排目的地

跳转至设定的APP,并引导至行程安排确定页

自动记录已订行程,增至日历事项及后续安排列表

同步知会共行人员行程安排

设置证照票据列表备忘

完成了前期的设置之后,是在旅途中协助进行相关的安排:

根据路况/航班状况提醒出发并发起叫车服务

证照票据携带提醒

唤醒导航/航班值机

值机柜台/登机口提醒

值机时点提醒

起飞后自动下单接机叫车

记录双地时间/时差

使馆信息/保险信息推送

唤醒导航到宾馆…

在旅途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各种活动内容和相片等信息,事后可进行记录分享结算等操作:

基于主题/位置/时间的相片及游记或事项整理,后续随时可按照行程、地点、时间进行寻找,也可在手机中按照发生的经过进行重温

轨迹记录及分享:飞行的轨迹、徒步的过程、吃喝玩乐等信息、相片记录后,可进行同行人间的交换共享,以及推送至社交媒体

全程记录开支:从线上预订系统获得各项开支的情况,支持编辑购买的人员,方便进行整体费用的计算和不同个体间的分摊计算

结算:按照各参与人帐单整理,进行自动结算发起,唤醒支付系统进行点对点或群组内的收/付款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们对于智能助手的期望,是一个虚拟的有一定智能的助理,能够进行人性化的、基于场景的安排协调、记录和信息整理的协助。

智能助手的场景化安排,还必须是基于可编辑可组合的一系列事件的有机组合,比如,系统同时存在两个内置的场景式任务:

1. 预设的前往医院的复诊,内置了预约、资料准备(病历、检查报告等)、通勤几个事项。

2. 预设的规避限行场景,在特定的时间,接近特点的区限,则触发将进入无法退出的限行区域。因此上一个场景在产生作用,并在通勤阶段时,规避限行的场景也同时产生作用。

综合性的场景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协助

被授权接收多种信息来源,形成自动化的场景驱动

智能助手可被允许按提前设计好的步骤调用APP,根据获得数据,结合行为数据,环境变化作智能应答/安排,比如:

重要邮件跟踪:设定发件人/关键字后,一收到相应邮件,发送已设定的自动应答内容,或是紧急提醒

邀约管理:在邮件、短信、即时通信收到邀约时间地点,列入提醒列表。能匹配到已安排约见事项的,立即搜索相应出行类订单,提醒进行更改

行程管理:在邮件、短信、即时通信收到出行类订单信息,根据是否为新行程,从而新增/更新出行的安排,包括出行提醒的时间,以及判断后续航段、酒店订单是否受影响而给出提醒

结合了各种通知的智能助手,才能变得耳聪目明,及时响应。但同时会带来用户对于隐私的担忧。合理的应对方法是,只读取并分析对于进行场景辅助有关系的信息,并坚决保存在本地。

为提供聪明程度可被接受的应答,需具备大数据获取、知识搜索和学习能力

很多智能助手的应答,其水平难以保障。之前微软聊天机器人就曾被诱导出种族歧的言论而受非议。而象华为手机的情景助手,经常会无法合理匹配机票的预订、改签和退票信息,从而设立有误导性的日历提醒事项。

为了使智能助手足够地“聪明”,需要通过云端进行交互,云端的后台能够访问相关的互联网信息,进行大数据获取分析并做知识搜索来优化判断。

1. 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的数据访问,不止是你的移动终端里安装的那几个APP才能提供的。传统的互联网里的信息一样保持着互联互通,可以访问各种行业数据库、政务及公共设施服务信息来支持智能助手对于合理的建议。比如,读取南北半球各海湾和岛屿的温度信息,建议你适合潜水的假期目的地。甚至,物联网的信息也在考虑之中

2. 知识搜索:对于各种百科、时事等信息,进行优化检索,提供答案

3. 学习能力:对用户使用习惯、兴趣取向、口音的适应和学习;对于大样本量交互过程中,获得良好反馈的应对选择进行记忆,对于上下文关系的语义和命令要求进行更好的解析应答等

足够聪明的智能助手,需要能读懂你用词及语气里的情绪波动;能够在你的可装戴设备记录你连续几天加班后刚入眠时把背单词的闹钟提醒给设置无效。

目前尚没有发展出具别以上概念的智能助手

现在的流行的智能助手、超级APP和平台化工具,他们本身为用户提供了必要的服务,从而广受欢迎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通过一个智能助手来唤醒、登录并按命领完成任务的解决方案,目前仍未有与之方向完全一致的应用。以下是对各流行应用的对比情况:

相信未来终将出现智能化的助手,来有效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最终成为网络世界的入口和化身。

我们理解,未来的一个贴身的助手,将采用智能化的方式,服务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贴身:围绕着使用人的生活/工作需求,进行预备/提醒/应答

安排:按照场景发展状况,唤醒相应APP并交换现场信息

记录:记录事项安排的完成情况,支持分享/推动下一任务/偏好修正

智能:根据偏好/状态/供应情况,做出建议及推荐

入口:通过可扩展的场景,持续扩大支持事务;通过开放的接口,连接更多的应用

最后,形成可跨越多种智能设备的AI助手,并一直伴随着用户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物互联和更多的智能终端进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助手将在多种终端上,分身无数地多场合提供服务

适用多种设备:以云端同步方法,支持车载/PAD/移动电话/移动电脑等多设备统一使用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篇(10)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71-02

1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信息化指的就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过程,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进行利用的整体水平的高低。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我们运用信息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系统的规划组织,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在目前形势下,信息化对推动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交通信息化的含义就是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手段,将各类交通信息从采集、处理到提供服务嫁衣系统化,共享其资源,为最佳营运与管理交通、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简称ITS)以及新产业。交通信息化对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就是将交通运输中的用户、车辆以及道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是在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一种比较先进和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之所以是智能的,是因为它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说,能够更有效、更经济地促进人与货物的流动。

2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的意义和必要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交通问题或困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更加拥挤的局面,而交通拥挤一方面会加重环境的污染,一方面则造成了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在我国,由于交通拥挤,城市中车辆的行驶速度过慢,这就导致车辆排放的尾气增加,使大气环境遭受更严重的污染,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和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不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而交通问题在发达国家中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开始了对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新形势的推动下,我国政府对交通信息化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重点支持,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交通信息化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实施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运输进行管理,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从传统的只依靠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张为唯一手段的粗放型产业,逐渐完成向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的、核心目标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集约型产业的进步和转变。并且对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我国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3.1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在北京市首次利用计算机对交通信号的控制开始了对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工作,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提高,我国对于交通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步伐逐渐开始加快,国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沈阳等,引进了国外比较先进的交通信息化技术成果,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开始大力开张自主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比如由国家计委和科技委员会组织研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等。到了90年代以后,一直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系统才开始逐渐变得比较成熟,目前正在实施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光缆电视监控技术、GPS车辆定位系统、交通广播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都逐渐趋于完善,但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的交通信息化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地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用用前景。

3.2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我国未来的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应用上的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运输综合管理。在原有的技术前提下,把运输工具、人或货物、道路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部门紧密联系起来的同时,使道路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将采集到的各种交通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综合集中处理之后,将处理的结果传送给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以及用户,有利于驾驶者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以及路线出行,大大节省了时间;有利于交管部门对交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处理;有利于运输部门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的调度等;

2)实现汽车智能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逐渐由发达国家传入我国,智能化的汽车主要包括了自动导航、驾驶、控制以及监测系统,汽车能够根据安装在车内的计算机采集到的各种交通信息完成行车、加速、减速等功能。

3.3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1)合理规划,协调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信息化系统,由于我国发展水平的限制,该系统在我国仍处于不平衡、不完善的状态。我们在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同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基础国情,考虑到我国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在交通中所占的重大比例,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协调行人、道路和车辆的发展关系;

2)充分投资,创造条件。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国在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上投入了十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我们要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应该从简易入手,逐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取得经验和效果之后,进而再大范围推广使用。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标准和使用规范,发展交通信息服务,改进城市交通管理,为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技术条件和环境。

4结论

当今高新科学技术的代表就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它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大力实施和发展信息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产业,是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应继续紧跟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策略,大力发展适合国情的信息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孜,林晓丽.基于ITIL理念的交通信息设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4).

[2]郭亮.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D],2010.

上一篇: 法律文化的传承 下一篇: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