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分策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3 14:58:09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1)

1.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文综历史卷突出对学科内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选取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如怀素书法、唐三省六部制、严复、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十二铜表法、巴黎公社、不结盟运动、中西经济发展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甘地等。

2.考核目标基础与能力并重,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1)试题在整体设计上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体,既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又不是对主干知识的简单重复。选择题基本上考查“阅读和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强调分析与思考,注重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相当多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如选择题第15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第18题考查了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第21题考查了巴黎公社。试题还注重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6题“名人陵墓”、第20题“研究性活动宣传海报图”、第23题“华盛顿邮报”等重点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第17题“史学观点”考查史学理论与方法;第41题C考查通过提取材料中甘地经济思想的信息并加以评价的能力。(2)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营造新的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第14、15、16、18、2021、23、24题;从主观题来看,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阅读材料,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信息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如38题、41题A北魏孝文帝改革;41题B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1题C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采用了新素材。(3)适度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如选择题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在选项中糅合了地理知识,第24、25题用上海世博会与中国茶文化为载体形成题组,分别考查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第20题更是融历史、地理、物理学知识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第38题以经济学图表资料为素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解读、分析,在巩固2009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交叉。

3.试题注重“新材料、新情景”,凸显新课程观。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而非惟一资源。新课程高考依托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此次试题设置了大量的新情境题。如第13题“书法家”、第14“唐三省六部制”、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第16题“名人陵墓”、第17题“史学观点”、第18题“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第20题“研究性活动宣传海报图”、第21题“巴黎公社”、第23题“华盛顿邮报”,主观题38题中国与西欧对比、41题A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41题B选修2――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1题C选修4――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也采用了新素材。

4.注重对史学新范式的考查,整套试题渗透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如选择题第13题,“日本平假名与中国草书”考查中华文明的扩展与传承,第16题“名人陵墓”是对严复的维新思想的考查;第18题“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展示新中国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所秉承的“求同存异”原则;第19题“十二铜表法”、第21题“巴黎公社”、第22题“不结盟运动”是对政治文明的考查;第38题既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又从全球视野看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历程。选考题都体现了对政治文明的关注,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选考题41题A、41题B、41题C,从问题的设置上,第一问往往是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第二问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内容考查上,三道选考题蕴含着对民族关系、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

5.增加乡土气息,体现福建特色。许多试题都体现了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试题巧妙挖掘反映我省区域经济特色和宝贵精神遗产的命题素材,为考生营造出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如第如选择题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第19题“名人陵墓”、第24题“福建茶叶”。这些试题体现了命题者力图结合福建省的历史与现状,从乡土历史的角度命题,反映福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概况,引导考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福建特色题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一是学习历史既要关注国内外时事,又要重视省内的时政热点及有关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学习历史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做到对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进行现实的思考,以现实中的社会问题进行历史的联系、分析;三是地方元素可充分反映整体历史的发展,考查考生对整体历史发的认识和理解。

6.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试题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和重大现实问题为素材,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第18题“尼克松访华”,体现的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也展示新中国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所秉承的“求同存异”原则,200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三十周年。“巴黎公社”题考查的知识点之一是公社产生的背景,即普法战争后法国的状况,2010年是普法战争爆发140周年。第24题“福建茶叶”题则直接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第38题既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又从全球视野看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第(4)问要求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更凸显了时代性;选考题“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实际上是对当前如何处理好我国民族关系的一种思考。选考题“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蕴含着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试题巧妙地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现实热点有机结合,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充分体现了历史高考命题的时代性、现实性。

7.选修模块单独设题。与2009年福建文综卷一样,福建文综卷历史试题的选修模块单独设题。如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的是专题北魏孝文帝改革;41题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的是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1题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查的是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从问题的设置上,第一问往往是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第二问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内容考查上,三道选考题蕴含着对民族关系、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从能力的考查上,则涉及了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即再认和再现历史知识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二、2011年历史高考复习的策略

1.重视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因素,它们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或知识板块。因此在复习中必须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主干知识网络,力求做到“点透、线通、面全”。

教师在历史复习中要做到:(1)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对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的掌握。(2)以课标、考纲为基准,掌握教材。凡是课标、考纲中没有的,阅读即可;以所用版本教材为主,根据课标、考纲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以求全面、准确理解课标内容。(3)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和复习中,应该将小而灵活的专题教学渗透到新课教学、单元复习中,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联系。(4)在教学中要强化记忆,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平时记得住,考试时用得上。(5)形成完整复习体系。注重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像上新课一样,把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讲透,形成点、线、面的历史立体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要“基于考纲,重整教材”,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整合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要针对热点有机联系。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在历史教学中主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概念的阐释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语言和教材语言的互译能力,做到“论从史出”。(3)加强历史资料收集、整理、提炼、分析能力的训练,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4)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树立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5)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的训练,充分利用《考试大纲》提供的样题和以往的高考经典题型,反复练习,熟悉和掌握高考的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积累答题的经验和技巧。解题要力求做到:行文规范,用学科语言答题;行文简洁、清楚,行文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做到答得少,点要全。提前按高考答题模式训练;问答题答题要求做到:审题、组织答案、打腹稿、简单草稿,最后答题。

3.运用新的史学范式进行历史复习。高考按新的史学范式来考查学生,这就对历史复习的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吸收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变化、新观点,融入历史的复习备考中。(1)按整体史范式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2)按现代化范式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3)按文明史范式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三种范式中我们进行历史复习时可适当选择一些较典型的内容进行归纳、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这三种体系有所了解。这三种史学范式相互联系,现代化范式和整体史范式更多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属于文明史范式所强调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可根据特点有选择地运用构建知识体系,如有关世界近现代史可突出运用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中国古代史可用文明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中国近代现代史则可兼顾几种史观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2)

一、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及对策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考查试题类型分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类。其中选择5小题共15分,材料解析一题12分,问答一题11分。总计分值38分,与去年的44分相比略有降低。

1.具体涉及的知识点对照教材体系结构分析

(1)先秦史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盘庚迁殷、牧野之战、葵丘会盟、吴越争霸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再认,特别强调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2)秦朝的统治:考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史实。以问答题中一小问的形式出现,能力要求除对基础知识掌握准确外,还涉及考生是否具备简洁有序的表述问题的能力。

(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西汉元帝昭君出塞、东汉光武帝倭奴国奉贡朝贺历史事件基本史实的再认。

(4)秦汉时期的文化: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史实再认。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手工业史中几个基本史实的再认,包括吴国、蜀国的丝织业地位,建业、扬州是著名的造纸中心,青瓷技术的成熟。

(6)短暂的隋朝:考查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及对其的评价。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出现,要求正确理解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说明、论证历史观点;运用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分析历史、揭示本质、阐述规律。

(7)隋唐制度的革新:选择题考查了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两件史实的再认。问答题考查了唐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8)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隋唐造船业能造推进器的战舰这一基本史实的再认。

(9)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选择题考查了北宋科举制发展的一个基本史实――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问答题考查了北宋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10)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上普遍使用基本史实的再认。

(1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题考查了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科举试卷仅从儒家四书五经中命题基本史实的再认。问答题考查了明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2.今年《古代史》考题的特点

(1)试卷设计平实,范围和题型稳定。如今年所考查的知识点没有超纲或冷僻知识点,预示着给中学教学一个宽松的前景,覆盖面广且均匀地按顺序分布在各单元中。在继续坚持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适当发掘教材的内涵,灵活设问,如问答题虽然不避猜题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古代史最基本的专题上,但却巧妙地进行了内容的裁剪:只考其中历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内容,注重考生的分析、推理、归纳,以及知识的迁移。

(2)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材料提和问答题考查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步史学研究能力,体现了坚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如今年给出的历史上三位诗人对大运河评价的材料,让考生评判材料的观点。要求考生看懂,会分析,会评论,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教材的依托不多,体现考题的科学、灵活、开放。

(3)继续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这显然是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如“吴越争霸”、“隋朝大运河”。

3.在今后的古代史高考复习中应该注意

(1)重要的学科主体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才是根本的。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透彻、深入理解和训练,合理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基础知识的理解因素,减少盲目记忆的时间消耗。同时加强对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训练,训练要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复习过程中,以单元为体系,做好单元过关。注重对重要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尤其是有关地理方位的学习。注意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少做偏题、怪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考查试题类型分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类。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10小题共30分,材料解析1题14分,问答1题16分。总计分值60分,与去年的55分相比有所升高。

《世界近现代史》选择8小题共24分,材料解析1题13分,问答1题15分。总计分值52分,比去年的51分略有所升高。

这两部分的考查难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明显高于中国古代史,不再像古代史那样基本上以章节知识体系为框架,几乎完全依托教材出题,而是从选择题开始即涵盖专题内容。如考查了列强侵华史中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中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与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两个阶段出现原因的比较;中国共产党史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时期的比较;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三次科技革命,等等。材料题考查了中美关系史;战后法德关系史;战后欧美关系史,等等。问答题考查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各阶级的土地政策;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专题。

1.试题在各单元分布情况

(1)《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2)《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3)《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2.试题特点及对策

(1)选择题:①有6道比较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②重视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强调高考与高中教学较强的相关性,以及中学教学的基础性特点。考有关事物本质或实质的只有1道题。③单纯考查识记能力的试题分值比较多,旨在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档次的题目7题共21分。④强化现代意识、凸显人文意识,第10题要求准确掌握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历史人物的肖像。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做一个具有独立、成熟与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此题轻轻一点即带出了人文精神在文本的呈现,体现了人文素养的考查、人本关怀的疏导。

(2)材料解析。①不回避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如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1931年中共土地政策;近现代历史上中美关系,等等,有的甚至成为近年命题热点;②注重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对策:①注重联系时事政治;②注重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③注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④注重文字表达的简洁。

(3)问答题:①以小切口深分析的题为主,分布在同一单元中(29题);②问题明确,结构清晰;③与各地的信息题密切相关(28、29题)。对策:①加强单元知识体系的复习,如把握每一单元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②平时注意做题的规范(如段落化、要点化);③少做或不做大跨度、高难度的题目;④注意收集和整理各地的信息。

二、整个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深入掌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结构,上述每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还应注意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应是灵活的、开放的,可以根据问题情境进行联想、迁移或重组,用以说明新的问题。

(二)重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过程,切实提高历史思维的质量。学习历史切忌只会背观点,生套理论,关键要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以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论证历史观点,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从根本上提高运用理论独立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有:

1.正确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这是极为关键的,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2.史论结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3)

对比与归纳是复习好历史最常用的两把历史“思维之剑”,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时间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演变对比、民族对比……正是在这一连串史实对比中才能比较历史进程的异同,归纳总结历史规律,评论分析历史史实。史实对比就是历史事件的相互碰撞,在碰撞中才能产生历史思维火花。

历史小专题复习法

小专题复习法是提高历史应考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高考卷面中,专题考查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说是“无历史专题不成卷”。通过精心拟定某一特定专题将中外古今有关史实梳理归纳在一起,既有利于记忆又有利于应考,还可拓深历史辩证思维水平。

例如:可把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用图表形式梳理成近代侵华小专题,把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拳运动等内容整理农民战争小专题。每一个小专题就是历史知识经纬之网中的一颗彩珠,先结网后育珠。用小专题形式复习历史,可双啄深历史备考知识。做过的试卷、订正过的错题,也要分类剪辑成历史不专题保存下来。

其他历史复习方法:六要素复习法、图表复习法、关键词复习法

复习任何章节的历史知识,均可从时间、地点、国家、人物、内容、评价六大要素入手,这六大要素如同六大缤纷色彩描绘出一幅幅历史画卷。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4)

生活是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总和。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引入生活内容,把日常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尊重历史事实。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遵循历史教学基本原则,把握高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实现历史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切不可把生活化情境强行引入教学。

作为一门实事求是的学科,高中历史严格遵循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还原历史事实,真实展现历史发展过程。

例如,在教学“的十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对“”进行客观的研究,分析“”发生的原因、过程,引导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思考问题,客观看待“”。

2.适度开放课堂。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既要遵循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历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在教学“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前后的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变化进行调查,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3.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学生判断能力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使命感,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深刻的研究,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课外引导等方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5)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广东(历史)》可知,高考考查范围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改革、民主两个选修模块,共99个考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考试能力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可见,历史高考内容上横贯中外,历经千年,人事繁杂,在能力要求上涉及阅读材料与信息提取、文字表达提炼、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虽然整体难度比X科有所降低,但要拿高分也不容易,很多学生在复习中有畏困情绪,主要表现有几方面。

1.大量基础知识记了又忘,怎么也记不住。

2.非选择题答题要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得高分不容易。

3.教材以专题呈现,试题则为“通史”体例,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整合,学生常常张冠李戴,掉三漏四,知识十分混乱。面对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困惑,拼时间拼精力,一味死记硬背,题海强化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要寻找新的路径和突破口和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学习策略等理论的指导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复习实效。

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

“知识”是指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对自身及自然的认识(学习结果),它包括事实、信息、技能等,它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现代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把知识进行分类,不同知识(不同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1.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83)的看法,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它是信息输入大脑后形成命题网络,并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则是回答“怎么办”,它是需要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R.M.加涅根据学习生成的不同结果把知识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其中,前四种属于能力范畴。人的能力有天生成分和后天习得的成分。后天习得的能力是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的。这四种成分中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即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第五种即态度,属于情感领域。无论哪种知识分类方法都让我们清楚认识到,知识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对不同知识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吃力不讨好。本文对历史知识的分类主要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

2.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认知心理学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家安德森用信息加工的激活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陈述性知识的获得,①由环境(包括教师和教材)向学生呈现新知。②学生把知觉到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命题的表征。③新命题通过激活的扩散,使原有命题网络中与之相关的命题被激活。④新命题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产生网络联系,新的命题即被习得,或通过精加工过程而生成新命题。⑤所有由外界提供的新命题都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形成紧密联系而被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命题网络,然后陈述性知识在一系列练习中,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概括和分化,规则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3.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促进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也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媒体等。这些外部事件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习素材。前者如教师提供的视频音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后者如在教材中附加问题、引文,以便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信息。陈述性知识习得的方式通常是记忆,常用的有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而程序性知识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习得后如何提取和应用的问题,变式训练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三、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做好历史备考策略的选择

根据知识分类理论,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属于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般方式是“记忆”,在这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即应用习得的概念“具体办事”。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按教材体例进行,侧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第二阶段按“通史”体例进行,强调系统地掌握和巩固知识,而对题目的解答能力培养则贯穿其中,这一复习过程与广义知识学习的习得、巩固、应用和转化的三个阶段完全一致。备考过程中要根据知识分类特点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对知识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作出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具体说,指能按问题条件,不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能超越学习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精加工”表现在具体学习方式上,历史学科常用的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变式训练。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一种主要记忆手段,为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它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有效地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历史学科以事实性知识和陈述性整体知识为主,如人名、地名、事件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掌握复述的方法,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增强记忆并尝试背诵,主要使用意义复述、笔记“留白”、“过电影”的方法。意义复述,要求每个学生对教材的目录进行复核,目的是要把学习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记忆。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目录说出来;第二层次是能说出每课书与所在单元的标题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是对每一课中的一级标题能说出来并能说出它与课文标题之间的关系。对于学优生还要求就一个主题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能进行复述,如“民主制度”,学生能连接雅典民主、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国的尝试、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与发展单元的相关内容。笔记“留白”,学生都有做笔记的习惯,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很多学生只会把老师的话全部记下来,不经筛选,课上记不下来,课后找同学笔记抄一下,往往费时失事,效果不佳。如何做笔记才更有效,笔记“留白”是笔者从复述原理中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复述策略中有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借用一定的线索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取,做笔记时我们有选择地记,刻意不记全,留下空白,课上就不用担心记不完或忙记笔记而听不到老师讲什么了。课后根据笔记中的线索,尝试回忆,把“留白”的地方进行完善,知识通过复述方式进入记忆的通道获得重新提取和巩固。过“电影”,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时光,是知识火炬传递的桥梁,课堂上有声音、动作、视频等,它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传入大脑并形成“图像”。复述策略中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及时复习和试图回忆,过“电影”实际就是应用了相关原理。学生在每天睡觉前放松身体,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所讲的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及时的“复述”和必要的记忆。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6)

高中历史教学既要为学生服务,提升学生历史知识、能力、思维和素养,树立正面的价值观,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又要为学生负责,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实现学生的梦想提供动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非常慎重,先进的教学理念要与实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历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1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高中历史校本研究

一般意义的高中历史校本研究是指结合地方历史和学校沿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开设校本课堂等手段,增强当地历史知识的教育,提升学生对本地历史的了解,让学生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体验历史研究的科学、严谨和乐趣。这种校本研究在理念上是先进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高中历史本身地位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同时,教学成绩的压力是任何一线历史教师无法绕过的话题,因此,在高中开展一般意义的历史校本研究显得有点奢侈,在实践中很难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既要提升学生素质又要提高学生成绩的现实,我们提出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校本探究”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中心,而不以地方历史和学校沿革为基础。因此,这时的校本教材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对高中历史教材和练习等进行二次开发,编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实现在有限的高中历史课中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成绩的教学目标。

1.2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探究式教学

普通意义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探究式教学是基于现成的教材进行的,而我们所说的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是基于历史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开发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进行的。正是二者的基础不同,决定了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要把工作提前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校本教材的开发质量直接影响校本探究教学。我们的校本教材开发具有多样性,基本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三维目标、背景知识、学案导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生成性问题等,涵盖历史学习的全过程。“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具有开放性,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展示也是校本教材不可分割的部分。

1.3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具有浓厚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无定法,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学校的生源、传统、文化不同,教师的特点不同,不同时代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不同,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不同,决定了历史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要有个性。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正是强调历史教学要与校情、学情相结合,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2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

基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提高学生历史成绩的双重目标,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从一开始就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中心,涵盖高中历史教学全过程,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2.1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力求适合校情,提高效率

高中历史课时少、容量大、理论强、跨度大,加上学生对历史学科长期以来的认识,以及各科作业的挤压(以每天五科,每科30分钟作业量计算,一天至少需两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作业),导致高中历史预习少,复习少,上课临时应付多的现象普遍存在。怎样让高中学生喜欢历史?投入适当的时间学习历史?这实际上是高中历史教师最大的魅力所在。要让学生投入历史学习,编订出适合本校学生、让学生喜欢、高效实用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是基本前提。几年来,我们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坚持以下几点:

2.1.1 按需开发,分类修订

我校的生源情况不同于一般的高中学校,我校有成绩较好的宏志生、有占半壁江山的美术生、有学习中等的普通生。每年多达300多人的美术生使我校成为福建省知名的美术特色教育校,美术生校本教材的修订首当其冲,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修订美术生高考文化集训历史校本讲义。美术生高三上学期基本在进行美术专业集训和考试,下学期3月份开始才开始文化集训,只有三个月时间,要完成高考历史复习。根据现实情况,我们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修订了高考复习历史校本讲义,将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压缩成一本讲义,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化繁为简,深受学生的喜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近几年,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美术生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逐渐走向成就,从高一、高二到高三复习形成有一整套历史校本教材。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针对性的实用性的校本教材,例如,针对高一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和学习存在较大的不适应,加上现在多媒体手段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不重视板书设计,为了节约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专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板书,并将历史课堂板书设计整理成册,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受到学生的好评。

2.1.2 突出主干,构建体系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校本教材,我们的校本教材是立足于课程标准,围绕历史教学进行,并不是开发地方史。为了更好地提高校本教材的精确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我们的历史校本教材以最简练的文字,最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行编写。一般情况下将历史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或内容、影响)直接呈现给学生,以主干知识为主。同时,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要科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以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

表1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具体内容略)

2.2 “校本探究”课堂教学大胆改革,力求突破

在信息化时代,历史知识大都在网络上可以查阅和学习,高中学生的疑问在网络上大都能找到答案,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当前,我们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因为容量大,任务重,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同时,又由于高中历史教师大都有高三教学经验,常常会以高考的标准人为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注重理论分析,挖掘知识深度,导致高中历史课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积极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提高高中历史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校本探究”教学策略主要理念,经过几年“校本探究”课堂教学的摸索,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2.2.1 巧设校本预习,激发学生探究

高中历史教师往往不如初中历史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特别在预习环节,常常用完成知识结构的填空或抽象的历史思考题来作为学生预习作业。真正让学生能对历史知识有探究的愿望,如何布置预习是前提条件。在信息化的今天,在学生功利思想严重的时代,巧妙设计校本预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预习的问题。二是预习的人。

预习作业要体现校本探究,大胆突破,力求新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多年布置预习作业的效果看,通常的预习学案虽然知识结构完整,思考问题有深度,老师比较喜欢采用,但实际是知识填空大都是课本内容的再现,加上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上课老师还要重复一遍的知识,而思考题的难度较大且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预习作业往往形同虚设。既然学生实际预习效果形同虚设,不如大胆改革,预习作业不求全求深,要体现校本特色和探究性,历史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如荷兰为什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什么是“荷兰病”?从“荷兰病”看荷兰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班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如美术生的作业就要突出基础和有趣,宏志班的作业可以提高深度,校本预习作业就是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预习策略。

2.2.2 深化课堂改革,师生同台探究

校本探究教学课堂一半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授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堂是检验预习效果的主要环节,布置的校本探究预习题要在课堂上解决。预习对象的指向性决定了预习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预习一般都是面向全班同学,但很难检验预习效果,学生是否真正进行预习成为一个难题。我校正在推行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先学”成为“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检查预习效果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上台来分享探究的问题,一般课堂提问采取学生主动回答的办法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实施到最后往往成为几个同学的表演,这是中国高中学生的思维决定的。因些,教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来检验预习效果,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历史学习小组,按照历史成绩分组,以50位同学分成10组为例,按历史成绩名次每10名中抽一位学生组成,每组五人,保证每组的历史成绩基本均衡。历史学习小组之间要形成竞争机制,预习、课堂、作业、成绩等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均要列入评比。为避免课堂成为少数同学的专利,选择那些同学上讲台就考验教师智慧,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办法,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上台,主要的原则是指定与抽签相结合,奖罚分明。假设10个预习问题,每组解决1个问题,每组五位同学选一位在课堂上发言,这时教师就要随机抽取与事先指定相结合,灵活运用,每次发言都要记名(组长记名),保证五位同学都有发言(并非每节课,而是指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全面性和指向性相结合,更有效检验预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网络科技的以达,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获取历史知识,解决一些历史问题,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用课件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也能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想法和有趣的问题,历史课堂不在是沉闷的教师讲授,成为师生同台探究的舞台,教师讲的精,学生学的活,彰显了教师魅力,突出了学生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竞争机制的建立,让“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充满活力。

3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反思

严格地说,“校本探究”应该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应该是覆盖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只有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评价、课外探究性活动等全方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都贯彻“校本探究”策略,才能真正探索出最适合的历史教学策略。在开展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课题实践中,我们梳理出一些感悟和反思。

3.1 突出校本,引领探究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7)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28-02

所谓教学策略或学习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他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学组织形式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由于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增加,在班级授课制中,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程组织形式,也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从座位的编排到小组人员的组合,从教材的运用到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从学生的参与到教师引导的方式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学组织设计中得到整合。

2.教学方法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是历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3.教学媒体

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它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教学要充分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历史年表,文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二、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其学习指导策略的设计

历史学习是一个人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渐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渐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痛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理解,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历史课程标准》描述了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其任务,要求改变课程措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新要求。

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一步是要获取历史事务的信息,而获取信息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集中于所学习的内容。很难设想一个漫不经心、注意力涣散的学生能有效获取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学生注意的因素,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要以他们自己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学习历史任务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他们常常用自己的经验来体验历史事实,常常有将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的要求,否则,他们就会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缺乏感受,缺乏评价的动机。教学实践表明,历史教学中有机地与现实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

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从表象开始,然后形成概念并进一步深化,也可以借助以前形成的概念建立新的新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简单的历史知识或称为简单的史实概念,包括时间、地点、任务和历史事件等内容的学习,教学研究发明,利用不同性质的历史概念记忆图式掌握简单的史实概念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复杂的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学习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有关概念的内部联系,清楚与此概念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能有效的促进新旧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发现新的历史概念的内部联系的方法与技术,都可有效地促进这一类历史概念体系的过程中掌握的,加强同一类历史概念的比较和辨别,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上述历史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也就是说,已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学习的内因,对新概念的学习起着根本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否则,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机械地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的现象就会日益滋长。

历史概念体系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形成历史知识的认知结构,掌握历史知识,实际上就是掌握历史概念体系,那他就无法完整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他所获得的知识将是支离破碎的,也是牢固的。教学实践表明,充分利用教材的体例结构,将教材中的纵向概念系列及其有关概念用图式加以表达,是把握历史概念体系的有效办法。

加强历史专题复习和历史理论概念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历史概念体系的把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指导策略,除上述历史知识学习策略的指导外,还可以从指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等方面的教学策略来考虑学法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要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重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化和活动化,使学生在自我实践深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评价,学会反思,探索学习的规律。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8)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第41题,有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制作了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在这道历史考题里,让学生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这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要求较高,并要求对历史上相关知识有非常熟悉的掌握与识记,同时还可以提炼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凝结成正确的历史观点。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道历史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灵活性,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第41题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思想,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考查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探索,在模式方面,沿袭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传统,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就是考察考生把握与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的能力。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图示的分析上,然后是对于材料的阅读,进行试题作答。可以说,这道题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历史试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近年看,一直占据约25%的高考分值,这一部分得分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成绩。因此,学生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就直接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鉴于此,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我对近几年历史高考材料题的解答与学习进行探索而得出的一些学习策略,以便为更好地提高历史材料题成绩提供帮助。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三步:阅读与思考、分析与梳理、整理与解答。

阅读与思考是解题的基础。能答这类题我们通常要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还有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

分析与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阅读完材料之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材料的中心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信息,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历史问题,梳理问题层次,探究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更要找出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层诱导的递进式;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小论文式材料题。

整理与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一是材料解析题一般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二是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三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四是对小论文式的材料题作答时要注意观点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要表述成文,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解答时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策略,确保高考历史考出满意的成绩。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9)

十二五期间,本人主持了一项市级立项课题“开卷背景下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中考历史开卷考试背景下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不伤害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把握开卷考试的规律,指导学生高效复习,节省学生学习时间,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并为高中阶段更好地学习历史打牢基础。

通过两年多的行动研究,课题组初步总结出开卷考试总复习教学的十项策略。

一、复习进度规划的两个策略

策略一:夯实基础求全面。2011版历史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市中考历史的难易度比例是8:2:0,充分说明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所以复习尤其是首轮复习时,务求全面、扎实,不能挂一漏万。

策略二:首轮“过书”要扎实。因为是开卷考试,课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料,首轮复习的教材梳理,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时间再紧,也不能削减首轮复习的时间。

二、三大复习课型的六种教学策略

总复习阶段有三大基本课型:课本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

1.课本复习课的常用策略

策略三:时序性和主题性相结合的框架策略。2001版课标打破时序,突出主题;2011版又恢复时序,但未抛弃主题;在老教材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比如中国史部分按照时序可以划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而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点,复习时两者结合,先明细单元框架,梳理每一课的基本线索,然后再仔细温习课本,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知识。

策略四:因生而异、因班而异的互动策略。课本复习课很容易枯燥乏味,伤害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了保证复习课的高效,有必要增加互动。互动既可以是师生互动,比如有效提问;也可以是生生互动,比如小组研讨,小老师带着大家复习等。如果学生预习充分,对复习内容比较熟悉,互动可以多一些;如果学生对课本比较陌生,但课堂秩序良好,可以少一些互动,老师充分讲授,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因班而异,讲求实效。

2.专题复习课的常用策略

策略五:新颖性策略助学生融会贯通。专题复习时,学生对教材内容已经比较熟悉,此时要突出线索,重视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如果一味重复单元主题,毫无新意,则不能对学生的有效复习提供帮助。所以要从学生未曾关注的角度切入,有更大的视野,实现跨单元乃至跨课本的整合,让学生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中外改革之比较、中外思想史梳理、三次科技革命比较等等。

策略六:超链接策略助学生触类旁通。网络中的超链接可以让我们不断从任意兴趣点跳转,而专题复习中可以从一些兴趣点进行超链接式跳转,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不同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的链接,从脑科学的规律看,这样做更容易唤醒记忆。

3.试卷讲评课的常用策略

策略七:基于数据统计的典型选讲策略。上课之前要对学生的试卷做充分统计,统计出每题的正答率,错误较多的题目还要梳理典型错误。这样选讲的题目就特别有针对性,能真实发挥考试和讲评的实际作用。

策略八:基于审题、答题能力培养的分析策略。部分学生开开卷之后反而迷茫,不知道如何提高历史成绩。他们的问题往往在于审题不清,答案不规范。在讲评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审题能力的提升,指导学生顺着命题者的意图答题。比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要从两个角度回答,一个从材料出发,一个从课本出发,如果只答一点,就不符合题意;比如“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变化”,就要回答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答出从什么到什么的变化过程。

三、整理与使用复习资料的两个策略

策略九:多搜集、少印发。书店和网上的历史复习资料是海量的,教师要认真研究,仔细甄别,做好精选、精用,以减少学生的重复学习时间。

策略十:查教材、不冲突。在2011版新教材出台之前,现在仍然是一标多本,我们搜集来的很多资料是基于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的,其整体体例乃至部分知识点的表达与本市所用教材未必一致,不能轻率使用,人为增加难度,造成毫无必要的困惑。在选编练习时更要注意这一点,要保持印发资料的前后一致性,不能彼此冲突,让学生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高分策略篇(10)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精细加工策略;应用

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是指对学习材料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进行记忆的学习策略,换言之就是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头脑中已用的知识进行串联,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使之担负起新的使命。

一般来说,精细加工策略包括数字记忆法、主线学习法、课后做笔记法、分解法、知识联系实际等具体的精细加工策略方法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记忆法

当历史知识琐碎零散的时候,进行记忆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往往也都是短暂性记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应用精细加工的策略,来促进记忆的长久性,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记忆策略,这些精细加工的策略就称为记忆法。

(一)数字记忆法。学习知识是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但同时也是为应试而做准备,因此,有效抓住历史教材中的考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近十年的历史试卷分析与研究,命题老师喜欢命致大纲中具有特征的知识点,诸如,句中带有“第一次提出、本质要求、根本原因等”词汇的知识点,都是命题的热点,因此,我们就要掌握数字记忆法来高效记忆知识点。例如: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口诀记忆法。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需要学生们记忆的知识点就相对来说较多一些,因此,记忆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口诀具有很好的韵律、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因此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些互相不联系或联系不多的知识点很快地记忆下来。在运用口诀法的时候,除了可以利用已经成形的、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口诀以外,还可以自己改编,使之牢牢的记在脑海里。例如: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二、主线学习法

历史学科虽然有较多的内容需要记忆,但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其方法可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弄清楚这些知识点之间的来龙去脉,把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这样学习起来就不会感觉知识点凌乱,而且容易理解,脑海中有了明确的线索再进行记忆就不会那么生硬和机械了,这些精细加工的策略就称为主线学习法。下面以两个主线为例来理解主线学习法的精妙之处。

(一)时间轴和事件轴为主线。例如:1840鸦片战争――1895甲午中日战争――1919――1921中共成立――1924一大――1925五卅运动――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1945抗战胜利――1949新中国成立――1953社会主义改造开始――19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8进入改革开放――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二)不同时期“土地政策”为主线。太平天国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主张“耕者有其田”――1928井冈山土地法――1929兴国土地法――减租减息――1946“五四指示”――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解放区进行――1979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课后笔记法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会学习的学生都是牢牢抓住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紧紧跟随着老师的进度,重要的知识点都在教材上勾画和记录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强调的精细加工策略便是课后笔记法。我们都知道,记笔记是阅读书籍和课堂听讲时最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的策略,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策略。近年来,经研究发现,学生自小学高年级就逐渐开始有了记笔记的习惯,一直伴随着他们随后的整个学习历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和便于课后做笔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讲课的速度不易太快,重要的部分要讲的慢一些并加以重复;②在黑板上呈现出重要的信息;③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④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并提供笔记样例;⑤课后学生整理好笔记之后,教师要进行审阅并在笔记空白部分加以编注、评语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所记内容进行修改。课后笔记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理解,还会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清晰线索。

四、分解法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若想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这是非常困难的。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不断学习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完全行不通的,即使我们背诵了好多遍,时隔不久也慢慢遗忘了,这就需要分解法的帮助。中学历史教材中,学习古代史部分我们要分清各朝各代的基本特征,针对知识点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学习,这些精细加工的策略我们可以称它为分解法。运用分解法我们就可以分块记忆,而且更加便于各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答题时也会得心应手一些。

历史是一个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学科,但它需要非常严谨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态度。历史可以训练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备求真和讲证据及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积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在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应用精细加工的策略,它会使教学得到更加有效的进行。(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P251

上一篇: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 下一篇: 大学生的自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