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研究方向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48

统计学研究方向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1)

社会统计学科研究的早期方向就是国家社会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社会统计学研究发展最初的风向标。发展到今天,社会统计学的学术研究相对于实际的统计工作已经有了明显超前,已能够进行社会统计工作的实际开展。因此,今后社会统计学发展的方向就是丰富相关研究,使实际的统计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一、社会统计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一)统计部门做出的努力

国家统计局为了促进“社会统计学”的繁荣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不仅具有很好的开创性,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1980年到1983年,第一套《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部门的努力之下终于建立起来了。这期间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通过指标的制定,相关研究力量的组织,最终促成了学科的建立,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统计研究的基础理论工作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其次,1983年到1990年,统计部门对指标进行了相关的修订最终对资料做出了整理出版。这期间是社会统计学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阶段,发展的目标以出版相关资料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为主要任务。

再次,1990年到2010年,这期间的发展以统计部门对社会统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主要任务。1999年之前,社会统计学研究的立足点是以完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1999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提出全国性的评价方案《我国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这标志着社会统计研究第三阶段的开始,体现出社会统计学研究的应用性特点,标志着社会统计研究向着综合评价方向发展。其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在21世纪初的近十年的时间,对《我国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进行了多次分析探讨,最终在2008年完成了修订完善。

最后,2010年到现在,统计部门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客观地说,统计工作进行到“全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层面,似乎已是结构完善,达到了“极值点”,但是在社会统计学发展逐步细化的当下,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向统计工作的转化,将会是这一段的主流。

(二)专家学者的努力

首先,在1980年到1983年,学者们的学术研究以“引进”为主,以介绍国外的社会生活的评价指标、国外的社会指标运动、国外流行的社会发展与为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构建社会统计学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其次,在1983年到1990年,学术研究也渐渐繁荣,讨论分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在前一阶段“引入”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指标体系”中国化的问题,使社会统计学研究沿着系统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再次,在1990年到2010年,学者们的研究在各领域的研究逐步得到积累,有些研究领域的内容极大丰富,出现社会统计学分支领域研究上延伸的现象,甚至开始出现一些社会统计学的新研究领域。

最后,2010年之后的发展,社会统计学研究内容的迅速膨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已有领域的研究更新。二是新领域的诞生。三是已有领域向独立学科方向的前进。

二、研究的繁荣局面

(一)繁荣的环境

近年来,社会统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体表现为下:

首先,国际对社会统计的重视。国际社会对社会统计的关注除了对“社会统计数字”的关注之外,还有某些值得推荐的综合评价指数以及专门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国际社会推荐的指标体系,不仅开展较早,并且多由国际组织推荐或使用,同时也不断在不同的新主题中得以延续。

其次,中国大众对社会统计的重视。与中国统计能力与整体统计知识普及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社会对社会统计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关注,不过人们关注社会统计的热情非常高涨。

(二)繁荣的根源和表现

社会统计学存在自己的方法论基础以及内在逻辑性,这是社会统计学迸发生命力的源泉。当下,社会统计研究内容迅速膨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已有研究领域的更新。二是新领域的诞生。三是已有领域向独立学科方向的蹒跚。

三、社会统计实践需要关注的地方

社会统计学早起研究发展的风向标是国家社会统计工作是,但是时至今日,学术研究相比实际的统计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超前。所以,改善相关统计工作,继续繁荣社会统计学领域的研究,最终使其上一个新台阶是今后应做的努力。

首先,继续深化时间利用的官方统计工作。时间利用不仅可以直观反映调查对象的时间利用情况,也能够反映一国调查对象在时间分配上的规律性,通过相关信息的调查挖掘,也可以反映无酬家务劳动统计范畴的内容,还可以反映调查对象生活的福利状况。

其次,积极进行职业分类更新工作。中国职业分类需要更多地反映劳动者以及生产部门的利益需要,在今后的工作要改变分类的视角,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不过这需要很多专家学者及政府人员的努力。

再次,积极进行贫困统计更新工作。需要考察的问题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贫困脆弱性研究。其次是动态贫困测度,在此时贫困购买力平价研究。还要积极进行社会保障统计更新工作。现阶段虽然存在关于社会保障统计的讨论,但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优化。

通过上文论述,对社会统计研究以及学科的建立等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主要分析了我国社会统计学科的发展历程,这是政府部门的政策建立以及学者的学术研究共同的结晶,其次论述了我国社会统计学繁荣的一些表现和原因,最后对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关注的一些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希望上文的论述对未来我国的社会统计学的继续发展完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1—0114—15

1 引言

旅游领域正在经历着一个以商业实践和研究活动为平台的迅猛发展期,对于旅游研究者而言,把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已被研究的内容以及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旅游研究中,针对各种研究主题的综述性研究非常丰富,然而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一词源于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创建的英文形容词: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信息科学是一种横断科学与方法科学,在信息科学所涉及的4个方面研究中:(1)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3)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信息光学与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与技术光学,其中3个方面都与旅游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发生交叉(如旅游博客数据挖掘、旅游推荐系统),且旅游研究也不断采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人工智能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在游憩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特征。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客观存在,且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旅游研究一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吸纳着其他学科的营养;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的交叉与融合为解决旅游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探索新规律、新原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信息时代旅游发展的产物与趋势。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无论对旅游学术研究还是对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进展应得到关注与重视。

已有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进展的综述研究川没有体现出两种研究的“交叉”性,即信息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以旅游为研究对象或者解决旅游领域的问题?旅游研究中涉及哪些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者广泛与深入开展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之间的“交叉性”,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了搜集、筛选、整理、归纳与分析.以期帮助相关研究者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2 系统综述方法

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又称系统评价,起源于医学领域,是指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研究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逐步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图书情报等领域。系统综述可被精确区分为两种类型:(1)定性系统综述,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分析与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2)定量系统综述,又称元(meta)分析或荟萃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若干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在某些不强调或较难实施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直接将定性系统综述称为系统综述,将其作为一种对某研究问题、主题或现象的可获得的所有研究进行评价和解释的方法,目标在于通过一种可信的、严格的以及可审计的方法来提供公正的研究评价。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的交叉研究属于较难实现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系统综述方法,简称系统综述。

本文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的系统综述研究包含如下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与分析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如下系统综述的研究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2)确定文献搜索策略

基于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设计如下文献搜索策略:

①搜索工具与数据库:采用Google Scholar、IEEE Xplore、ScienceDirect;

②搜索关键字:采用关键字组合“tourism”AND(“computer”OR“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旅游”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同时出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反复搜索测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作为关键字与“旅游”进行组合搜索,搜索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实现本文系统综述的研究目标;③搜索的时间范围:2000年之后。

(3)文献搜索

按照上述搜索策略分别在3个工具与数据库进行搜索。Google Scholar显示共有54500条结果(2011年12月22日),其只提供最相关的前1000条;IEEE Xplore(搜索字段为“摘要”)共搜索到4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ScienceDirect(搜索字段为“题目”或“关键字”或“摘要”)共搜索到3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

(4)文献筛选

在上述搜索到的条目中,按照表1所示的文献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文献。

表1所示第一步完成后共有512篇文献入选。第二步经过多次逐步细化筛选,最终确定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入选文献共245篇,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87篇。245篇文献来自106种期刊和58种会议,文献来源分散且涉及领域广泛,有关文献来源、作者等的定量分析结果已另文撰写,本文则侧重对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的回答。

(5)分析与完成报告

根据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对入选文献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见下一章节。

为了分别回答问题1与问题2,本文需要将入选文献划分为旅游研究和信息科学研究两种视角,分别简称为旅游类研究和信息类研究。而事实上,当两种研究产生交叉与融合,进行上述严格区分是较为困难的。为此,本如下处理:

(1)按照文献来源所属学科范畴进行划分,如来源于Tourism Management及《旅游学刊》的文献则划入旅游类,来源于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及《计算机工程》的文献则划入信息类;

(2)按照期刊载文的学科范畴划分,如《华东经济管理》刊载旅游类文章,则归为旅游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信息技术类文章,则归为信息类;

(3)按照入选文献的具体内容划分,一些综合性期刊无法直接确认属于哪一类,则阅读入选文章原文,如果偏重人文社会学视角,则归入旅游类;如果偏重信息科学及技术视角,则归入信息类。

由此,经管类、电子商务、地理类等期刊归入旅游类中,测绘类期刊归入信息类中;两类分别含有入选文献147篇和98篇。

3 综述结果与分析

3.1问题1: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面向旅游”并不特指专用于或专门针对旅游的研究,而是指其研究问题由旅游领域而产生,或者旅游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各个方面,而许多研究领域更是体现了信息科学领域较新及较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如表2所示。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推荐系统以及语义网与本体等;而Web服务、虚拟现实、普适计算、计算机仿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下面对表2排序前10的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3.1.1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指面向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PDA(掌上电脑)、电话等使用者的可用人机交互系统,也包含网站(Web)应用系统。本文为了强调移动应用和推荐系统两类特殊的应用系统,在本类研究主题统计中将其排除,另列类别。应用系统研究占据了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较大比重。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学向旅游研究中进行渗透的最初方式正是其在旅游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是人选文献中我国研究占据较大比重且较集中于该类研究。

应用系统的相关研究可分为:①战略设计或实施建议,如航空业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战术研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旅游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建议;②技术架构设计,如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模型研究;③系统设计与开发,如一种智能旅游行程导航系统,以及四川、山西和赣东北等目的地或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1.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较多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可将相关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推理,即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基于贝叶斯网的旅游行程推理;②数据挖掘,如旅游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消费者特征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旅游博客观点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③主体(agent),如主体旅游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推荐弛;④评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上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⑤决策支持,如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支持系统。

3.1.3地理信息系统

旅行活动是一种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是设计与开发各种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这些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使用接口的重要支撑系统。个性化目的地推荐系统、基于短信服务的餐馆推荐系统、导航系统、位置服务系统、旅游资源监控预警系统以及古建筑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上述“应用系统”主题研究中,几乎所有面向目的地与区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如雅安市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泰山三维(3D)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3.1.4移动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旅游者手持终端(如手机、PDA)的各种移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较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应用较好体现了旅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旅游者服务的信息推送与搜索、导航、实时路线及目的地推荐;并向普适计算的方向进行扩展,如手机电子门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监控与导航以及手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游戏等。除了面向旅游者服务外,移动应用研究还包含面向旅游研究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旅游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如可通过基于手机数据的散客流分析,对目的地住宿的可容纳量进行估算。移动应用中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应用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如位置信息服务、导航以及实时路线推荐等。

3.1.5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为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如信息、服务以及商品等,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目前,推荐系统在旅游中的典型应用为旅游行程规划,可面向旅游电子商务用户,也可面向互联网用户;可规划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等全套行程规划引,也可推荐旅游目的地、餐厅以及住宿等。推荐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语义网、移动应用、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关研究还涉及用户个性语义模型、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3.1.6语义网和本体

语义网(semantic Web)是传统网站的一种扩展。在语义网中,信息具有明确的含义——语义,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对于人而言可用的信息,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顺畅。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网络文档中术语的明确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技术,能够实现语义网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网站搜索的准确性以及网站服务质量。旅游领域是语义Web与本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与典型应用对象,如基于语义Web与本体技术的旅游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换、动态生成客户供给的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网站信息系统、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以及旅行推荐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旅游领域知识进行本体表达,从而集成对于用户有用的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语义信息;其中,旅游知识域的本体表达、行程规划的语义信息推理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

3.1.7Web服务

Web服务(Web services)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是解决Web上各种应用系统高维护与更新代价的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Web服务在旅游中主要用于信息集成、交换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Web服务技术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企业之间以及目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集成。Web技术还是Web推荐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获取推荐系统所需的动态与实时的万维网数据。

3.1.8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市场营销。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景区及景点等的虚拟展示,如西安市360度全景虚拟旅游系统、北京妙峰山古建筑群的网络虚拟漫游系统、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郑鹏等认为这是一种旅游产品的虚拟试用体验。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游客的现场体验,特别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与遗迹,如意大利的PEACH(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active cultural heritage,个性化体验活动的文化遗产)项目针对提升游客在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体验以及马来西亚凯利城堡(Kellie’s Castle)的虚拟旅游原型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还包含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如十三陵景区的虚拟复原。

3.1.9普适计算

普适计算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普适计算在旅游研究中非常活跃,如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基于旅游本体的信息广播与推送方法研究,用以解决传统移动终端对于旅游者需要花费昂贵的“漫游”网络连接费用以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等问题;一个面向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游客的移动终端游戏的设计与应用,游客可以通过在空中晃动手机来与游戏中的历史人物沟通,该游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雷根斯堡的历史。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之一。

3.1.10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包含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上海旅游服务系统顾客满意度进行仿真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度假制度对城郊旅游的影响进行仿真等。

3.2问题2: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表3显示本文入选文献中归入旅游类的研究主题共有43种。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评估以及在线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在旅游中受到了相应重视。旅游网站空间、系统评价、网络营销、应用系统以及正在大范围普及的Web 2.0互联网应用模式也受到了旅游研究的重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某些前沿研究也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如计算机仿真、推荐系统、Web服务、语义网与本体。

进一步对表3各类主题的文献内容进行剖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以下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6个研究范畴:

3.2.1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又分为现状研究、作用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

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上,集中表现于电子商务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新型电子中介(供应商、互联网门户网站、拍卖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商务等)对传统电子中介(计算机订座系统、全球分销系统等)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分销渠道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企业,如电子商务在北京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土耳其旅行社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爱尔兰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微型住宿业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南非中小旅游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状况研究。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作用研究既包含旅游企业整体层面,如信息技术对埃及中小接待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知识管理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作用等;又包含旅游企业的某项具体功能,如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泰国酒店运营效率的作用;还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对于泰国古建筑重建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旅游业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包含:①电子商务的应用影响,如泰国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酒店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②网络营销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互联网广告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③旅游企业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如希腊旅行社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与态度;④旅游者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态度,如游客在度假时是否愿意使用基于技术的信息、影响旅游者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规划的因素。

3.2.2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营销以及Web 2.0。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开发计划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研究等。

网络营销是除了电子商务之外信息技术在旅游中最主要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研究多围绕网站展开,如英国农村接待企业网站营销现状研究、塞尔维亚旅游网站网络促销现状和形式研究、美国旅游官方网站网络营销使用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客户需求研究。此外,在线葡萄酒旅游以及在线客户关系管理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 2.0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了旅游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营销,即基于Web 2.0的网络营销方式,这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方面,如Web 2.0对克罗地亚旅游产品的营销作用研究、博客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的中介作用;②旅游者行为与服务,如Web 2.0下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研究、基于Web 2.0的用户个性化定制研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博“旅游情感”数据挖掘;③网站分类,如Web 2.0旅游网站的分类机制研究。

此外,面向产业价值网络的四川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模式和机制是一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模式的有效探索。

3.2.3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评价

网站评价是信息技术应用评价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从评价对象上看,相关研究涉及官方旅游网站、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各国及地区旅游网站;从评价内容上,包含有效性评价、可用性评价、使用分析、功能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旅游本体分析、游客价值以及网站访问者分析等;从评价方法上有调查法、启发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网站日志分析法、领域本体分析法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在旅游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应用系统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从用户角度对移动应用进行评价、各种移动旅游者指南功能与可用性评价。

3.2.4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

较传统旅游研究对象,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发生了扩展,如从旅游者的地理时空变化扩展到了在线旅游者行为变化,从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扩展到了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等。

在线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研究,如消费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忠诚度与推荐行为、在线分享行为。随着社会网络的形成,在线旅游者的情绪研究得到关注,如通过旅游者在论坛、博客(微博)上的评论分析旅游者情绪,相关方法包含内容分析、统计与语言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一项研究还将旅游者的博客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用来辅助其他旅游者的旅行计划。此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旅游者在线行为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的地地理尺度的旅游网站空间结构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包含方法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有统计方法以及网络拓扑图方法等;案例包含欧洲、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及河北省等。

旅游虚拟社区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部分旅游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关注,如针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芒果社区网(Mango)的综合性研究。

3.2.5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传统旅游研究方法可借助社会信息化背景进行扩展,如网络调查方法扩展了传统现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追踪系统扩展了传统旅游者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方法,并提高了数据的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可提高旅游资源监测的准确性等。

二是指旅游研究方法对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借鉴。人工智能是旅游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需求预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旅游时间序列预测、遗传算法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模糊时间序列及灰色理论在短时间序列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②在线行为分析,如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③基于主体(agent)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对多层面、多地理尺度旅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探索旅游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如基于多主体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旅游者在目的地以及景区范围的动态性研究。

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测,如旅游收入预测;②旅游经济研究,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③旅游主体行为研究,如上述人工智能研究中基于主体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旅游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或工具,主要被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3.2.6旅游领域中的信息科学研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旅游者中的普及,旅游研究者对移动应用的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关注,如上下文适应的移动应用体系框架设计、上下文相关的信息推动服务系统设计以及用于博物馆导游的多媒体技术研究。语义网与本体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但由于其对于提升面向旅游者的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如用于搜索引擎的旅游域语义表示研究。智能系统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在旅游研究中也受到了关注,除了综述性研究外,还出现了有关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

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议与系统结构设计是旅游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研究,如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目的地管理系统设计。而其中以我国的相关研究为最多,如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上饶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数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叉研究主题,在我国旅游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既包含了偏重技术的研究,如数字旅游的体系框架,也包含了围绕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如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

3.3问题3: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尽管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在近12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需要相关学者更为广泛与深入的探索研究。在本节,笔者在对最近12年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捕捉旅游类与信息类研究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表4),以及基于笔者对信息科学以及旅游研究趋势的把握,找到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中的研究重点,其反映了两类科学的交叉发展趋势,或者研究者们重新认识某些对该交叉领域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下分别对它们进行阐述:

3.3.1人工智能在旅游领域的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旅游需求预测最为成熟,然而其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并没有在旅游领域中得到充分应用。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旅游数据、信息与知识,深入挖掘旅游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决策支持,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较为迫切与前沿的问题。

3.3.2基于语义网与本体的旅游推荐系统

语义网与本体研究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领域,是海量网络信息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面向旅游者的“线下”服务扩展至“线上”,包含以传统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新兴各种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线上”服务,“线上”服务质量对于信息时代的旅游者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的旅游推荐系统正是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工具,如何将语义网、本体技术以及旅游推荐系统进行理论、方法以及应用上的有效集成,使其对旅游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的另一个前沿问题。

3.3.3

普适计算与旅游(物联网、移动互联与旅游)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55-03

一、学术界的概念分歧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基本特性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安娜・布朗和认知学家爱兰・克林斯在1992年提出的“设计实验”(design experimentation)一词转化而来。由于该研究尚处初期发展阶段,且相关阐释者的学术背景与研究视角各有不同,目前学术界在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方面尚未达成统一。仅就可获得的资料看,目前国内外学界便已提出了“王锋―韩纳芬定义”、“泰瑞・安德森定义”、“梁文鑫―余胜泉定义”、“杨南昌定义”等多个版本。王锋等称“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系统而又灵活的方法论,其目的是在真实情境中,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写作为基础,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反复循环,来改进教育实践,并提炼对情境敏感的设计原则和理论”[2]。泰瑞・安德森则认为,它是“一种从事教育研究的方法”,“侧重系统的、多侧面的对运作的教育进行干预的开发和评价”[3]。杨南昌认为,它是“一种探究学习的方法论,旨在设计一些人工制品(如软件、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教学干预或革新应用于实践,以潜在影响自然情境之中的学与教”,并“产生新的理论支持持续的教育革新”[4]。

上述定义虽各有侧重且表述不同,但却仍然不乏共性见解,可为后续研究和进一步准确定义这一概念提供参考。对上述定义的分析比较与提炼总结表明,“基于设计的研究”具有真实情景性、迭代循环性、干预主义研究倾向性、应用导向性和理论导向性等五大特征。真实情境性是指整个研究过程都与具体真实的情境相关联。[5]迭代循环性即研究混合使用了设计、评价以及修整等一系列循环的途径。干预主义研究倾向性是“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师职业发展模式”,“从而引发教育干预所带来的良性结果。[6]”应用导向性乃是一个设计的价值,部分可以通过其用户在真实情境中的实用性来衡量。而理论导向性则意味着不仅设计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基于理论命题,而且设计的现场测试也对促进理论建构发挥着作用。简而言之,通过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协同努力,“基于设计的研究”在尽可能真实的自然教学情境中,将科学与技术方法相结合,在循环往复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取得可靠数据和有效设计,进而使人们得以在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实现教育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二、“基于设计的研究”一般过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布兰达・B・瑞特兰德(Brenda Barman Ritland)博士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一般过程。(1)了解性的探究阶段,即全面了解教学的需要,并设计出灵活可变的教育干预,可进一步分为需求分析、文献调研、理论发展、受众特征分析四个步骤。(2)实施阶段,即在实践中收集数据和信息,对初步模型扩展形成教育干预,并进一步阐明与教育现象关键点紧密相关的研究问题,可进一步分为系统设计、建构原型、细化设计三个步骤。(3)具体情境评价阶段,即运用质和量的评价工具来描述、监视和获取预期的和非预期的干预信息,并运用混合评价方法做出客观、有意义的评价,可分形成性测试、理论/系统精化、实施、评估结果四步。(4)扩展影响评价阶段,即将一个成功的教育干预在更多的教育场景中进行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基本原理和理论,具体可分为刊印结果、扩散性适应、得出结论三个步骤。

“希赛可”人工智能系统英语口语教学系统是“基于设计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它既可帮助学习者学以致用,又可通过激发其学习兴趣而提高学习效率。该系统包括“智能口语对话系统”、“智能单词测试系统”、“课程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包括“语法检查”、“文本阅读”、“情境对话”和“自由聊天”模块;第二个子系统包括“语音输出”、“练习/测试”、“反馈”和“总结”;第三个子系统包括“系统登录”、“课程管理”、“用户管理”和“活动报表”。动态试题库及时为单词测试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试题,特有的学习动机激发机制有效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可以在单词测试系统中学习单词,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系统的“场景对话”进行语音强化,同时单词系统还可以通过测试结果为口语对话系统的模块内容提供反馈建议,提高学习效率。[7]

从2002年“希赛可”第一版在网上推出到2006、2007年的两轮教学应用,逐步完成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一般过程。陈维超、贾积有等于2002年推出第一版并放在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以此收集用户意见并不断改进系统。2006年9~12月,系统被应用于某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首轮本地教学应用。2007年3~6月,系统的第二轮教学应用在某重点中学高二英语重点班(学生45名)内进行。首轮试用将最初的设计投入教学,并根据教师课堂观察、师生讨论、学生意见、学期初、末问卷调查来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系统的使用程度,师生对该系统的满意程度及有待改进之处。开发者参照本轮后学生英语口语考试成绩修正和新增系统功能,总结下一轮试用的注意事项。第二轮的教学应用主要是通过开学和期末的问卷调查、使用过程中与师生的交流以及同学生的座谈、研究者的观察等来获得系统改进的意见。[8]

相关总结分析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9]:(1)虽然学生对自身口语水平仍不满意,但迫于作业压力、锻炼机会少等情况而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学习管理能力的不足与教学评价手段的不完善也阻止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2)系统需要加强与教师的配合和自主学习指导,并考虑加入支持学习管理模块。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口语水平的自我评价与学习主动性和自信性成正比。因此,系统可以为不同口语水平者提供不同长度、数量的课堂主题对话,设置对话生词量和对话语速,并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生词解释及自主学习建议,引导其更好地进行学习管理。(3)教师用户应让学习者提前熟悉相关材料,并根据学生水平差异提供相应辅导。系统应根据教师教学经验突出学习重点,并设置字典和记事本功能以便学生能及时解决课堂问题,完成课后复习。(4)此项研究尚未成熟,它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体系来指导干预的设计及其评估[3]。由于评估者也是设计者,因此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遭受诸多质疑[10]。

“希赛可”系统在真实的外语教学环境中,针对口语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在研究者、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循环、评估与修正而逐渐完成。它抓住当前外语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紧密地结合了设计与研究,实现了技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有效统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该系统的优化改进,更有利于外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对于理解和认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内涵及过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上个案表明基于设计的研究对创设“新型学习环境”、“形成情境性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设计与产品开发走向统合;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研究积极性”[11]。

三、“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设计的研究”存在某些尚待处理的问题。由于每一项“基于设计的研究”均建立在“真实的情境”之下,其结论无法体现一般规律,仅适用于特定的具体环境。研究背景的复杂性和客观性导致相关教研方法在不同情境中的重复实验容易产生操作困难,并且“迭代循环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繁多的数据常使研究者无法取舍。该研究在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其哲学根基、操作方式、成效标准也暂存认识分歧。尽管如此,“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一种有力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12],把传统外语教育研究与学习同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教育技术最终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做出创新性和有效性的尝试,并因其显著的功效而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四、结语

在各学科中,外语对课程要素与形态的变化最为敏感,这就要求外语教学不断变革和持续创新。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基于设计的研究” 通过为特定场合设计学习环境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为整合质与量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桥梁”作用,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取向为中国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目前“基于设计的研究”远未形成成熟型研究范式,今后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者、开发者、外语教学工作者密切合作,利用不同真实、复杂的动态外语教育情境探索现实教育问题,“以干预设计的迭代改进方式进行大量的课程设计实践并收集充足的数据进行反复验证与修整,达到构建可用理论、设计干预制品、改善课程实践的三重目的”[13],最终促进外语教学领域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忠磊,卢强.基于设计的研究:从高校教育技术教师的研究视角[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Wang Feng,Michael J H.Research-Design Bas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Environments,Educational Technology[J].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5,53(4):5-23.

[3]Terry Anderson.Design-Based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all Centre Innov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2005,31(2):69-84.

[4]杨南昌.基于设计的研究:正在兴起的学习研究新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7,(5):6-10.

[5]焦建利.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8,(5):5-11.

[6]李朝红,展素贤.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外语教师教育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12,(14):188-192.

[7]贾积有,陈霏,陈宇灏,丁竹卉.从聊天机器人到单词测试和课程管理――“希赛可”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的进一步研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86-90.

[8]陈彦飞,李琴.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164-165.

[9]陈维超,贾积有,向东方.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希赛可”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3(2):109-114.

[10]Cocciolo,A Reviewing Design-based Research [DB/OL].http:///wp-content/dbr.doc.

[11]张文兰,刘俊生.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174(10):13-17.

[12]SQUIRE,K.Resuscitating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Using Game-based Learning Research as a Lens for Looking at Design-BasedResearch[J].EducationalTechnology,2005,45(1):8-14.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经济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数理统计方法这一研究重要工具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学科研项目成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认识数理统计方法作用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其基本应用概念和实际作用过程,来找出该方法作用于经济学研究最佳使用方案。这是实现经济学科学研究成果作用效果和可靠性目标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实现数理统计方法的目标价值。

一、研究数学化经济学结合的重要性

经济学应用实现与高等数学这门学科中的知识是分不开的,如果相关建设人员没有将其重视起来,就难以将经济理论应用到模型建设中去。因此,研究人员应加大经济学与数学结合方面的研究,以实现解释模型作用的结果目标。相关研究表明,数量经济学的数学化是实现其发展应用的重要归宿之一。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增强经济学研究人员的“问题意识”,来将以往的方法导向转变为问题导向,从而使经济学成为数学化的经济学。这样一来,经济学就能依据数学化实现现代化,进而建立起“新范式”的经济学研究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学者分析了数学与经济学结合研究的必要性。此科研内容,通过分析《投入产出经济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过程,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理论实践的作用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出了要将基于“抽象力”的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从而提高科学研究工作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的数学化也要有所节制,不能无限度的覆盖于全部研究历程。此过程,还要应用合理的经济假设、更新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现实性解释以及定性到定量的转换,这些均为满足经济学研究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

针对数学化与经济学结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建设人员还要将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应用进行质量控制。这是解读数学在经济学中意义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应将坚持客观事实以及实现简单解决复杂,作为实际方法应用的原则和目标。从实践的角度讲,相关学者还应提高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建立要点的研究力度。例如,明确数学在经济学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价值,确立实践方法应用的原则等。在经济学数学化的研究人才方面,相关人员应以创新原则作为体系培养的目标原则,这是使科研项目成果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关键。因此,科研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实现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外,还要研究未来经济学科研项目的应用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经济学数学化研究的人力资源力量,从而尽早实现该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作用发挥。此外,在研究经济学项目使用规律的过程中,还要运用数学化的抽象性特点,从而实现具体问题的解决控制。由此可见,经济学在没有数学化支撑的前提下,非常有可能成为经济哲学,即不能真正作用于实际的社会经济建设[2]。

二、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应用概念

在EM算法中数理统计方法的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该时期计算机技术以及EM算法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学研究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方差分析方法虽然实现了应用普及,但其已经难以满足科研人员对经济学快速开发建设的需求。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结合概率论以及统计科学,成功的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技术保证。具体来说,该方法的应用就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来推断关于研究总体的结论。因此,其应用的原理在于归纳。为提高获得信息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总体推断的误差,相关研究人员应充分应用以下数理统计方法,即:追踪数据分析方法(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元分析(Meta-Analysis)以及多层分析方法(Multilevel Data Analysis)[3]。

而从经济学应用的角度来看,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具有社会性作用的科学,其研究离不开定量分析以及信息数据的统计,这就意味着经济学也离不开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的分析。在实现数学化经济学的分析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参数检验法、相关分析法、描述性统计法、频数统计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法、非经济参数分析法、列联表分析法以及结合分析法等。而可供选择的经济数学化计量模型则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联立方程模型、协整毓误差修正模型、离散选择模型、Tobit模型、区间估计模型、卡尔曼滤波、面板数据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ARMA过程与 ARCH 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以及数学空间计量模型。基于经济计量的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来假定数学统计分布形式和未知数学函数的。此外,还可采用非参数分析法和半参数分析法来实现经济计量的统计。值得注意的是,当计量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此研究方法被业内人士称为通径分析[4]。

三、应用数理统计法于检验经济绝对收入的过程分析

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均可采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来进行数学化分析。以居民收入每增加一元,会平均拿出多少钱进行消费问题为例。首先,经济绝对收入的计算需要将消费的实际支出与收入多少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收入的绝对水平直接决定了消费水平。其次,经济绝对收入检验人员要明确几方面内容,即实际的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的稳定函数;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否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消费的倾向是否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里指的实际收入,是现期绝对的收入水平。再次,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经济模型,此过程是一个将经济问题转化为数理化的过程。具体应根据一元回归模型:

CONSP=α0+α1GDPP+μ,来进行实际数理化问题的计算[5]。其中CONSP指的是,人均居民消费的常数项,用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而GDPP则指的是,人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边际消费的倾向在0到1之间。最后,研究人员就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散点图来观察CONSP和GDPP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与消费支出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研究人员应采用计量软件来模拟上述数据内容,并通过建立模型,来获取回归分析法的应用结果[6]。

四、数理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方法

前文内容分析了经济学问题研究采用数学计量方法,对绝对收入过程进行检验。此过程,数学化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要点,在于回归分析结果以及散点图的作用状态。这两方面内容,通过几秒的计算机统计软件即可实现,但其中却包含着助弱隐性的数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7]。例如,数学化经济学研究人员先要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来对研究对象的参数进行估算。具体估算的内容有常数项和边际消费倾向。此过程,研究人员要根据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极值,来实现作用原理的可靠性。对于参数估计值的计算方面,由于很多计量软件均是根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设定的,这就意味着经济学问题研究人员要采用矩阵知识进行代码编写,即利用线性代数知识。此外,在对回归模型和经济学统计对象参数进行统计检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和概率论知识。对模型结果进行经济解释,需要经济学知识。而收集数据,研究人员要对数据内容进行预处理,这则需要应用到数学中的统计学知识。有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经济学问题的准确分析,相关研究人员应将统计学、理清数学以及经济学三方面知识内容结合起来[8]。

相关研究表明,数学化经济学研究的进程中,经济学、数学以及统计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集关系。如图1所示,为数学化经济学研究涉及学科的交集关系。

如图1所示,每个交集均有一门特定的学科。因此,研究人员在提升这三门学科的知识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顺序。即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不同的知识,这就避免了替代与混淆研究问题的出现[9]。具体来说,科研人员要将经济学理论作为学习与自身提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数学方法和相关统计方法则是服务于经济学理论。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统计学方法和数学方法服务并服从经济理论。据研究人员对以往的经济问题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无论是经济学、数学还是统计学,均是认识和厘清现代化社会建设所带来的经济生活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只要将其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对经济生活变化规律的准确研究目标。事实证明,只有在此情况下,人们才能更好的消化快速经济建设所带来的不适应性,从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快速稳定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学反映的是当前社会的演变问题,其目的是为人们构建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经济生活环境[10]。就目前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较为复杂,研究人员要考虑现象产生背后的诸多因素后,才能得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和理性的答案。这一过程,是一个需要精确推理、逻辑严谨的过程,研究人员必须通过数学手段,来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作用影响。其中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数学是掌握这种科学思维方式与运算基本技巧的关键。虽然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最为枯燥、抽象,但其应用所带来的系统性、精确性,又是经济学问题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因此,经济学初学者和入门研究既要学些理论知识,又要懂应用。从宏观的角度讲,数学有基础数学(在这里也称之为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用数学之分,而经济学同样也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之分。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将知识的必须和够用两大因素作为提升自身能力的学习原则。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直接决定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可持续性。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快数学化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从而提高经济学科研成果的作用效果。具体要完善的内容包括: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其中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效果,要通过追踪数据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项目反应理论、元分析以及多层分析方法来进行实现。事实证明,对经济学问题研究对象应采用计算机技术中的统计学知识,来提高数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而数学知识则是用来计算统计数据信息与经济性问题的关系,从而找出经济变化问题的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1]洪永淼. 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J]. 统计研究,2016,05:3-12.

[2]王柱,李晓东. 近30年中国旅游经济学文献分析――10种旅游学和经济学主要期刊发表的旅游经济类论文研究[J]. 旅游研究,2013,02:14-22.

[3]潘永明,贾学学,魏永军. 我国团体融资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主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J]. 贵州社会科学,2013,06:102-108.

[4]解月.统计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14,01:206-207.

[5]韩兆洲,王科欣. 《统计研究》之统计研究――《统计研究》创刊30周年回眸和展望[J]. 统计研究,2014,09:11-19.

[6]臧雷振,黄建军. 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现状及趋势――新世纪初的新争论、挑战与反思[J]. 政治学研究,2014,04:73-89.

[7]王庆芳,杜德瑞. 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取向――来自2012至2014年度1126篇论文的分析报告[J]. 南开经济研究,2015,03:140-153.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5)

1概念

面向Agent软件工程,其工作原理是将Agent看作为模型的构成条件,同时围绕对应的基本条件有条不紊的开展与系统相关的系列活动,被认为是目前技术性较强的软件开发模型。不管是软件系统还是应用系统,它的内部构成都包括多个Agent,Agent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自发性、反应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属于行为自控的行为实体。Agent与Agent之间表现出来的结构关系较为复杂,其作用是由高层相互交换来实现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达到系统设计的预期目标。面向Agent软件工程针对系统研发来讲,不仅为其构建了系统平台,同时还完成了理论的提供和技术环境的提供。它主要通过系统的模块分解,数据建模和抽象理论完成系统数据的阐述和管理,达到了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这样更可以促进系统难度的提升和灵活性的增加,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维护性特点和重用性特点。面向Agent软件工程包括的基本思想与定义在理论论与软件工程整体规划处于同一个轨道线。以往的数十年间,软件工程始终在探索一套能够促进其研发能力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基本特点要体现出来自然抽象和功能强大,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帮助系统建模工程的完成和技术改进。面向Agent软件工程侧重反映出来软件的抽象特点和研发技术水平。

2研究现状分析

(1)技术方面。面向Agent的需求工程不仅融合了Agent同时还融合了Agent系统定义自身携带的特性,这些特性为系统的建模及研究创造了研发条件。相关领域的分析涉及到的学科不仅有认知学,同时还兼具有社会与组织两个学科。常见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的框架是i3框架、ALBERT、Tropos、NFR、RoMAS等。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研究者找到了大量面向Agent的建模语言其目的是为Agent系统描述提供支持,为系统描述等工作提供帮助,常见工作内容包括AgentUML,AML,MAS2ML,OrgS,CAMLE等。因为软件Agent具备的特性和内部构造模块的其他特点,面向Agent软件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侧重点是其应用部分。通过使用面向Agent的软件的工作形式,面向Agent软件开发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与其相对应的系统模型,所以前提是技术手段必须具备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系统规定的精益求精的要求。(2)管理方面。当前通过使用面向Agent软件工程进行项目研发的成果较少,人们对来Agent软件工程内在需求知之尚少,同时也不了解该软件在实用过程中具体要求是什么,所以未深入开展相关的探索。(3)工具方面。处于工具状态下的面向Agent软件表现出来的状态较为灵活。一直到现在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域推向市场的Agent的CASE工具有数十种之多,在此基础上可以为面向Agent软件工程各个研究环节创造更多的研发条件。

2.1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

基于Agent以及其他相关概念、借助于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思想对系统进行工程化开发的方法学是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包括面向MicrosoftAgent的分析方法、面向Agent的设计方法。它提供了相应的建模语言以及结构化和良定义的过程对基于Agent系统(包含应用系统以及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描述与建模,支持软件寿命使用中软件设计和需求分析(从大众化需求的分析)两个过程的软件开发工作。到现在人们已经提出了近百种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并且陆陆续续有新的方法出现。大部分方法是通用的,不限定实现技术平台和应用领域;小部分方法是专用的,专门针对某个平台、特定的应用和某个实现技术。按照现有方法所需求的差异性和主要技术背景,可以将所有的面向Agent设计方法和软件分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实际上基于Agent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是以各种技术手段集成在一起来进行的。(1)基于对象技术。该类别的方法依靠于面向某种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将Ag-ent视为一种特殊的对象建模语言(尤其是UML)的扩充以及用现有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来支持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和设计。(2)基于知识工程。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进行依靠于知识工程(如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逻辑概念、思想和技术。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Agent视为由各种认知部件所组成的意向系统,比如信念、目标、意图等。代表性工作包括Tropos,DESIRE,MAS2CommonKADS,Styx,AAII等。(3)基于组织思想。这种办法的思想基础就是社会学和组织学,并且用这两门学科中不具体的定义来叙述描绘基于,在此前提下再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这些抽象的定义包括社会角色、社会组织以及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该办法的典型性工作有Gaia,AALAADIN,Ro2MAS等。①几乎所有的建模方式对软件开发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对开发的过程和程度协助,但是因为不同的建模方式运用的定义和语言都是不同的,所以这种帮助的程度也不会一样。对于基于Agent系统来说,每种建模方式都具有独特的理解认识。②如果用户面对的是Agent的开发方法,那么就很难全面详细的掌握所有方法的优劣、之间存在的不同以及适合使用的场所等等。从而导致根据特点确定合适的开发形式的难度大大增加。③虽然每一种形式都有优势,但是几乎没有一种形式能集中所有的优势,有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劣势。④软件开发者之间和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之间要想随时实现即时有效的沟通很难,因为虽然大部分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都差不多,可是其实质还具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形成一个保准统一、具有很大优势,还能被所有相关人员认可的方式,将是整个学术范围和工业范围内的努力方向。当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必须要把各个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集中所有的有点,去掉所有的缺点。

2.2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

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模型,它的基础是Agent软件系统的开发,基本编程是Agent,而设计的目标就是Agent的运行单元。程序语言对于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程序语言是程序员对编程改写目标系统软件的基础。目前来看,相关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几十种能帮助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的程序语言。通过分析这些语言技术层面上的不同,的一个必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该程序设计的语言。程序设计员可以通过它对目标软件系统进行编程和改写。到现在,人们总共提出了数十种。依据这些语言技术层面的差异性,可以大致对其进行如下分类: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笼统的分为以下几类别。(1)以LISP技术为基础。这种程序语言以运用了LISP的语法形式而得名,它就是采用和LISP语法形式差不多的句子对Agent的组成部分进行表达,也包括对Agent系统的行为或者系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运用这种理论系统比较严谨的语法系统来进行编程和改写,对于提高Agent系统的功能性有很大的帮助。运用LISP的语法形式的工作分类有Shoham开发的AGENT20、还有Thomas开发的PLACA、以及Davies和Edwards提出的AG-ENT2K1。(2)基于逻辑技术。逻辑系统包括一阶谓词逻辑以及时序逻辑等等,逻辑系统也可以作为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来使用,在程序编写的时候,就用逻辑系统来对Agent系统的各种方式以及内部组成里进行表述和定义,例如相关知识、意图和信念、原子动作和规则等都可以用逻辑技术来表述定义。逻辑技术的理论系统和语义定义都相当严谨。因此运用了逻辑技术的Agent系统可以作为定理证明器来使用,Agent系统的工作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证明定理的过程。它的典型代表有由Fisher提出的并发METATEM、由Giacomo和Lesperance等人提出的CON-GOLOG、由Hindriks等人提出的3APL等等。(3)基于对象技术。此项面向Agent程序设计的语言是在对拓展原来程序语言的基础上,运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部件技术而形成的一种Agent系统程序语言。它属于在语言级上对Ag-ent系统程序语言提供支。通常情况下,这项技术都是把Agent系统当成一个特有的对象,用Agent内部功能的预定义软部件来编程和实现Agent系统,它的前提是使用的软部件必须是一组已经封装的特殊类。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利用预编译生成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所描述的程序代码了,也可以把用户编程直接表述成能运行的代码,并且实现其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目的。最终生成能够运行的目标代码,还要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对其进行编译。到2000年为止,面向Agent系统程序语言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活跃到沉寂的过程,影响研究现状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问题。到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又再次掀起热潮,因为人们已经清楚程序语言的设计是软件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Agent系统系统本身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提高,也必须要建立在程序语言的不断更新换代上。到目前为止,相关人员研究制定出的Agent系统程序语言,通常都有下面几个特征:①原型化。程序语言本身就是已经固化的知识系统,实用性小。②研究性。程序语言并不能为人类工业化具体服务,只是用来检验一些理论是否正确可行。③非商业性。程序语言语言目前的开发系统环境都有待改善,其可行程度和简便程度方面的指标还不高。

2.3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

我们把帮助软件开发者更加快速有家高效的完成Agent系统的一组软件,称作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它能够有效支持Agent系统在原有的定义和技术的基础上,对Agent系统进行开发,比如它可以为开发提供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系统实现和验证等等。最近几年年,有关这项技术的研究逐渐升温,到现在为止,学术范围和工业范围已经公布了数十种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而且其种类还正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虽然其种类繁多,特点也各有不同,可是总体来看AgentCASE工具和环境可以分成下面这几类:(1)开发包和可重用库。开发包与可重用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软件开发成本。对于Agent软件开发也是一样。对于当下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如针对于软件语言开发类的Java、C++等。其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包和可重用库如JATLite,MicrosoftAgent实现二次开发。实现创建Agent的软件系统(包括Agent类、Agent接口)的软件重塑,从而集成可用的软部件系统。(2)体系结构框架。面向Agent的体系结构框架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是非常普遍的,而针对于CASE工具环境的结构数目也是非常多的(如OpenAgentArchitecture,JAFMAS等)这类工具框架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软件运行机制,实现内部体系的运作,构建快速通道Agent。(3)开发工具集。开发工具集工作环境通常只有独立一个,这样是为了后期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主要代表有AgentBuilder,Zeus等,其主要价值是用以支持软件开发人员对目标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实现、部署和测试等。(4)基础设施和平台。基础设施和平台主要是为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提供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安全服务、目录服务、移动服务等在类的基础服务,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主要有Voyager,ADE,Grasshopper等。综上所述,在对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的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远的立足,但是就使用价值和使用情况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我们就要避免当下基于Agent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①人机交互的困难;②对象混乱,没有实现一对一的使用模式;③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支持;④市场通用价值。

3问题和挑战

面向Agent软件工程远未成熟,离工业化、大规模的应用尚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为广大软件开发人员所接受,尤其是要成为一种主流的软件工程化开发技术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

3.1基础理论

人们很早以前就认识Agent理论的重要性并于1963年开始萌发了Agent理论研究的研究思想,但是知道20世纪90年代年后人们才真正意义上上的重视起来并着手开始研究。自从人们认识到Agent理论的重要性以后,大量的科研人员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Agent的理论还是具体的实际应用人们丝毫不放过任何可以进行研究利用的方面。鉴于整个软件系统的质量的好坏受Agent的性能的影响,在我们实际通信中就要按不同的要求设计出高性能和高品质的软件系统。对于用户的不同要求的用户安装不同大小和功能的系统。因此,对于Agent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掌握得非常牢靠才行。早期人们研究的这个Agent理论模型对原理进行了合理详细的解释,它主要的基本理论基础就是他把微带辐射单元看成了一个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变化的线状的BDI逻辑和模型,而在长度的方向上,电场进行的时余弦变化。我们这样就可以把他看做是拥有两个开路端的原型化语言AGENT20及其解释器。对于这个等效的解释器,我们可以把贴片表示为,且他们做的是相同方向的激励并且都是向地面上方的半空进行辐射的缝隙。不仅如此,科学家还给出了进行这个简单计算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只适用于工程上的计算,但是只能够运用意图理论和自主计算理论这两种类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面向Agent软件工程而言是极为重要,他们将为面向Agent的工程实践技术以及工具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2关键技术

(1)软件开发方式。通常情况,软件开发方式主要是语言建模与过程开发的有机融合的过程。针对建模语言来说,如果技术标准进一步统一,那么我们可以完善对应的针对Agent的建模语言。这要在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简洁性之间做出考量,包含形式化以及半形式化的语言表义基础,展露多视角、多非具体方面的思维,给予适当的语言设备以表示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特性,比如自然抽象和封装这两方面,可以在维持繁琐Agent系统基础上进行效果性显著的建模。针对建模过程来说,必须给予明确的释义过程以维持针对Agent系统的软件开发项目。特别是因为在软件开发中常常会出现非同一抽象层次、非同一视角的该系统模式,但是众多系统模式从内在逻辑上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必须给予科学的技术援助以维持模式的转化,必须针对模式间是否一致做出抽查测试。(2)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当前,我们对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软件模式层次探讨还不够深入。一些针对Agent系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与Agent类系统的技术方式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基础模板来实现的。如果用对象类和对象来比喻Agent类和Agent的话,那么对象类是Agent类,对象是Agent。可以这样说,在Agent系统软件模板和Agent基础之上的两者关系不但是实际比例关系,还可以包括动态绑定之间的关联性,来切实显露Agent的相关特性、展现Agent技术优点和适应非静态、非封闭系统研发的需求。除此之外,我们更要通过其他科学方法以探讨、设计规划与阐释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软件整体层次,还要凝练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设计规划模板。我们在探讨设计规划模板和软件重新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Agent软件开发建设产业,这样的广泛运是十分重要的。(3)程序设计思想和语言。目前,针对Agent系统设计开发的语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数不多的受众是理论界的学者和研究员。同时,使用针对Agent程序设计开发的语言系统在消费市场上并不多见,远远跟不上C++与Java的使用程度,它还是不成熟的技术,因而吸引不了许多软件工作者的青睐,也无法打入软件工程的广阔发展空间。我们对Agent系统设计开发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现在无论是理论界和生产中还没有出现针对Agent程序设计开发理念的系统,以控制Agent设计语言开发和编写结果软件系统进的程序。一些系统设计语言的开发是根据人工智能专家的理念产生的。虽然该语言在具体使用功能上可以稍微适应针对Agent程序设计的需求,然而针对系统自身的简易实用性没有注入很多精力进行研究。针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究需要尽可能吸收自主研发的Agent执行机制和该系统的整体层次的相关经验。

4结论和进一步研究

针对Agent的软件设计开发展现了和现在不同的主要采用的技术思想方法。将此用在维持繁琐系统的工程设计研发上,既是软件开发技术的全新尝试和典型模式,同时也为网格、普适计算与语义Web等相关研究给予了良好的范例。所以,这几年理论界与其他科学界十分青睐针对Agent软件工程的研究工作。有的人断言,这是一次全新的工业技术革命。针对Agent软件工程设计研发的理论研究,Agent软件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其主要贯穿了其他学科的很多知识。在技术手段上融合了当下研究最为热门的学科。例如社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认知科学等。使得Agent软件工程复杂的运算系统得到了简易处理。随着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Agent软件工程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学科价值优势。比如,在虚拟计算机研究领域,就利用到了Agent的概念和思想。其起到的作用将更加将计算机的分布资源实现按需整合。这极大的将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价值推向市场化。一方面,计算机等计算与Agent软件工程的有机融合将会拓宽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除此之外,计算之间的搭接显露了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缺口和使用价值定向。使得今后的Agent软件工程研究更加趋于方向化,目标研究。这将会使得为面向Agent软件工程走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提供广阔的应用背景。

参考文献:

[1]潘卫华,潘卫红,孙淑琪.移动Agent技术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1).

[2]尹章才.一种新的编程方法——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J].信息技术,2002(3).

[3]王昱,周成平,丁明跃.基于多的网络图像下载模型的设计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4]何卫平,蔡鸿明,秦忠宝,李冰.面向工业造型设计的产品设计定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

[5]党辰,王嘉祯,王素贞.基于组件的移动Agent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

[6]周文军,刘斌.面向Agent技术[J].微处理机,2009(1).

[7]赵少东.面向对象与面向Agent的比较[J].现代计算机,2005(11).

[8]刘霞,吕翠丽,赵鑫.Agent软件技术应用实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9]潘卫红.移动Agent技术及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

[10]张宇晴.Agent在分布环境中的工程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

[11]黄达安.基于MobileAgent的K-WebService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6.

[12]於蓓蓓.溪洛渡水电站场内交通系统层次多系统及其决策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3]高雅田.基于Agent的油井作业施工总结智能分析系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6)

二十世纪的最后三十年,产品设计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相对于之前设计时只考虑功能和造型,现在的设计逐渐把“人”放入首要考虑的因素中。用户对产品的情感需求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趋势也渐渐从功能实现转向情感化设计。

感性工学是设计工程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设计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感性工学刚刚兴起时,依据相关理论设计出来的产品基本都获得了用户和市场的认可。在中国,感性工学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深入地、系统地进行整理。本文拟在此方面作初步的探究,为设计领域产品研发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理论支持。

1.感性工学

1.1 感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性”的定义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 和‘理性’相对。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是两个有相对含义的词,这就不难理解“感性”含义。感性是最初认识事物的阶段,理性却是一个对于判断的过程。众所周知,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上升阶段。

1.2 感性工学的定义和本质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把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只有满足了底层的需求才会对更高一层的需求渴望满足。在产品设计中,在满足了消费者基本低层次的需求后,就要像向更高层次提出要求。要满足消费者心理喜好和精神的需求,就要针对产品的材料、外观、操作方式等要素来进行设计。这样,消费者会渐渐将将注意力转移到感性层面的需求,从理性消费转到感性消费。

感性工学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运用它可将用户难以量化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形态要素。它是一种产品开发技术并由消费者来导向,结合感性信息和设计要素,所呈现出来的产品以量化的方式出现。感性工学主要的成就在于,用定量的方式和理性的思维研究感性的原理。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感性工学主要是讨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用户心中产生的意象或概念转换成可以量化的设计参数。主要按照以下几步进行设计:1)将人们所产生的感性用工学理性的方法加以量化;2)根据数据通过电脑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3)量化出的数据所能代表的感性,可以作为以后设计的参考;4)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感性的产品。

感性工学运用先进的现代工具和精确技术将消费者的感性量化成设计参数,可以帮助消费者表达他们的感性——甚至是一些连消费者本身都无法意识到的感性。比如超市收银员对操作机器的感受;写字者对笔的使用感受,进而帮助他们表达对产品的需求。对设计师来说,感性工学不仅是设计过程中的工具,还是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人们感性的工具。设计师因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出不同的产品,来平衡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制造成本。

1.3 感性工学的研究范畴

一般学科都有各自的理论和原理,很少会有学科与学科的协作,而设计学就是一种复合学科。设计领域十分广泛,由很多学科的整合和交叉而成,所以它的研究范畴也是综合性的。感性工学研究人机交互之间认知的感性,它的基础是心理学和认知学,感性工学的研究范畴包括:1)对人类的感觉、情绪、知觉、表象的研究形成了感性工学的理论基础;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3)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的感性。4)产品语义学的研究有助于研究产品语义和分类产品意向;5)设计学和制造学有助于研究感性与产品色彩、材料、形态、工艺和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

感性工学的研究,要在各学科中寻找原理和知识及与此相关的理论。

2.感性工学研究方法

感性工学属于工学范畴,实施过程中要具体化产品中可以让使用者感到的非确定因素。根据运用方法类型的不同,可将感性工学划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阶层类别分析法、感性工学支援系统、复合式感性工学系统、感性工学数学模式、模拟感性工学和交互感性工学。本文具体分析三种研究方法。

2.1 阶层类别分析法

阶层类别分类法和其他方法区别较大,不需要牵扯到具体的数学运算,是各种分析法中最简单、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分析法,这一方法是从产品感性方面进行层层分析的。将阶层类别分析法运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所研究出的成果直接指向产品属性,将其运用到到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去,能够最大程度上反映用户的情感需求。

在此分析法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针对目标产品做感性市场的调查。调查的主要手段是,用户访谈、市场调研、资料收集等。其次,研究小组成员间充分讨论并详细表达每个人的想法,将讨论结果聚成的产品概念作为0阶感性概念。再次,考虑到0阶感性概念既难懂又抽象,有必要将其转换成比较具体些的1阶感性概念。采用的方法是层次递推,向下拆解用户感性认识并形成1阶感性概念。最后由1阶感性概念逐层次分解推论子概念,每个衍生子概念分别再向下拆解展成树状结构。这个树状图关系,就是贯穿阶层类别分析法的主要脉络。

2.2 感性工学支援系统

感性工学支援系统是利用特定系统来联系产品属性的电脑化系统,是种辅助方法。支援系统主要工作方法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几何方法等的运用,建立推理系统。同时,这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通过调整数据库,将新的感性数据输入数据库以适应新的变化。这个系统既可以是设计师的工具,也可以作为消费者的一种参考。

一个标准的感性工学支援系统包括四个资料库:感性词汇数据库,意象数据库,知识库和设计与色彩资料数据库。

2.3 复合式感性工学系统

上文所述的感性工学支援系统也可称为“顺向型感性工学”,因为它的出发角度是设计师。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都会将手绘草图交给产品使用者来评判。虽然感性工学支援系统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但却要耗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十分必要建立一个系统通过前期草图来预测使用者会产生的感性评价。这种类型的系统就称为逆向型感性工学系统。这个系统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可以转译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工作。这是一种辅助系统,主要把设计方案转译为感性评价,从而使设计师可以掌握产品属性,分析得知其与消费者感性评估结果的关系,以确定这些评估是否符合设计师最初的设计意向。顺、逆向型感性工学通常被结合使用,所以,将这两种系统放在一起,就可变为双向转译的混合系统——复合式感性工学系统,同时服务于设计师和消费者。运用此系统,设计师可以不用向用户阐明产品的理念,也不用在前市场调查中投入很多的精力财力,就可以很快地知道用户的感性评估结果。

3.感性工学情感设计方法

感性工学可以用来量化用户的感性需求以系统的研发新产品,也可以作为改进产品的工具。感性工学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如何准确掌握使用者的产品感性;2)在产品中如何反应使用者的感性;3)如何创建设计一套技术系统一感性为导向

3.1情感化的量化

其实,“量化”是一个过程——把特定范围内的数值变化表现出来。在科学领域的范畴中,“量化”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在感性工学领域的范畴中,“量化”是呈现数字的过程——使用者的情感和设计元素的的关系。

3.2情感量化的方法

3.2.1 语义差异分析法

二十世纪上半叶,定量化测量工具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其被研究者运用在如何把词汇和它们的含义联系起来的研究过程中。语义差异分析法最初用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渐渐在其他研究领域得到推广,目前该方法在文化比较研究中运用较广泛。

3.2.2 联合分析法

联合分析是对人们购买决策的一种现实模拟。因为在实际的抉择过程中,由于价格等原因,人们要对产品的多个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往往要在满足一些要求的前提下,牺牲部分其他特性,是一种对特征的权衡与折衷。

3.2.3 眼动追踪技术

眼球追踪技术,指的是通过跟踪瞳孔中央窝的视觉路径和关注点以及停留时间等相关的指标,来分析人们的视觉偏好和视觉浏览习惯,得到直接、客观的视觉感官方面的数据,眼动追踪技术应用于产品包装的测试,在帮助企业优化产品包装设计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们能够获得目标消费群的行为习惯、喜好等信息,从而为企业制定准确的营销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撑。还可以帮助他们精准确定新产品最佳概念及表现形式等等,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优势,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4.结语

本文阐述了了感性、感性工学的定义及其本质,分析了感性工学的研究范畴,详细介绍了阶层类别分析法、感性工学支援系统、复合式感性工学系统等主要研究方法。针对用户情感较难量化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语意差分法、联合分析法、眼动追踪技术等量化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志勇.移动通讯终端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9:1.

[2]汤凌洁.感性工学方法之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08.

[3]李卓,杨威等.感性工学方法指导下的农场车设计(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4):35-38.

[4]苏建宁,李鹤歧,李奋强.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定位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2):40-43.

[5]杨琦.基于感性工学理论的携带式水壶形态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10(4):438-442.

[6]周美玉,李倩.神经网络在产品感性设计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11.8:509-514.

[7]B.Joseph Pine与James H.Gilmore,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8]SHEDROFF Nathan.Experience Design [M].Indiana:New Riders Publishing,2001.

[9]牟峰.基于用户目标体验的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6:4.

[10]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40.

作者简介: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7)

[中图分类号] R18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152-03

队列研究又称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及纵向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以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1]。这里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等)、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及遗传因素等)或行为(如吸烟等)[2]。观察的结局主要是与暴露因子可能有关的结局。队列研究中先因后果的时间顺序相对明确,受一些偏倚的影响小,是观察性研究方法中验证病因能力最强的研究方法[3],其证据等级仅次于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尽管我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也陆续开展了一些队列研究[4]。如果这些研究未能正确使用该研究方法,不但不能有效验证病因假设,还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收集并分析了近年国内公开发表的队列研究论文,发现其中存在的统计学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旨在引起作者、编者和审稿专家的重视,提高期刊论文的质量。

1队列研究文献的检索

以“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纵向研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14~2015年公开发表的队列研究文献共1874篇,剔除重复文献和非研究性文献后,获得研究性文献929篇(表1)。

2 载文量及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

根据李康等[5]主编的《医学统计学》和Cochrane推荐的Newcastle-Ottawa-Scale(NOS)工具[6]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评判,评判结果在文献评价表中登记并复核,采用Excel管理和分析数据。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队列研究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约占82.0%;而使用了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仅占13.0%(表2)。

3常见统计学问题

3.1研究对象描述不清楚或不确切

研究对象的选择是随访研究的首要问题,因此文中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必须准确清楚,根据研究属于总体研究或是抽样研究,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应加以区别[7]。目前我国队列研究中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描述中对总体研究或抽样研究未加以明确说明;抽样研究中的描写模棱两可,未说明具体抽样方法。从统计学上讲,总体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而抽样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例如,就“某高校教师肥胖率及其对糖尿病发病影响的研究”而言,首先要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研究的纳入标准为“某高校在编、在职且未患糖尿病的教师”,排除标准为“妊娠期、哺乳期女教工”。如果研究为总体研究,其研究对象应是该高校的所有在编、在职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师;如果研究为抽样研究,则其研究对象是该高校所有在编、在职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师的一个随机样本,研究对象描述中还应具体说明所使用的抽样方法,如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或分层抽样等,同时写明随机抽样的具体实施方法。

3.2结局事件及其判断标准描述不全面

随访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结局事件,其指随访观察中将出现的预期结果事件,研究中既要记录是否发生了结局事件,还应记录是否存在失访及失访原因(失去联系、因其他疾病死亡、研究终止)。分析我国2014~2015年已发表的队列研究文章发现,大多数研究均未描述是否存在失访,部分研究对结局事件的判断标准描述不全面。按照队列研究的设计要求,结局事件要有明确统一的判断标准。例如,2型糖尿病结局的判断标准[8-9]:确诊糖尿病,即自我报告医生诊断糖尿病和(或)正在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治疗者;未确诊糖尿病,即未诊断糖尿病但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 mmol/L者;对于随访期发生死亡者,如果其死亡原因中含有糖尿病也认为是随访期发生2型糖尿病。

3.3统计分析不充分或错误

3.3.1基线特征描述不全面 队列研究中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基线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方向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解释,因此基线特征的描述是队列研究资料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而目前国内的队列研究文献中存在较严重的不按暴露有无分组描述基线特征的现象。此外,如随访过程中存在失访,则失访者与随访者基线特征的比较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解释。在查阅的929篇研究性队列研究文献中无失访情况描述,无失访者与随访者基线特征比较者达90%以上。

因此,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应首先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基线特征的一致性,以分析基线特征的差异对研究结果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方向,同时也可确定多因素分析中需要调整的混杂因素。如果研究中有失访,还应比较失访者与随访者的基线特征是否一致,以判断失访对研究结果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方向。

3.3.2统计推断方法选择不当 统计学方法的选择一向是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队列研究中主要涉及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χ2检验、Logistic回归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此三种方法的误用和混用在队列研究文献中较严重,包括误用χ2检验代替Logistic回归、误用Logistic回归代替Cox回归等。由表2可知,929篇研究性队列研究文献中应用了Cox回归的仅占13.0%,且2015年的比例与2014年基本相同(13.1% vs 13.0%),可见这一方法的正确应用近两年内并未引起作者以及编辑足够的重视。

队列研究中统计学方法选择的正确思路为[10]:若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基线特征一致,则可以直接应用χ2检验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以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事件是否有关联,同时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区间,进一步说明两者的关联强度。相反,若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基线特征存在差异,应采用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如果数据资料中无时间变量,可采用Logistic回归,并在模型中调整组间存在差异的基线特征变量;如果有时间变量,则应采用Cox回归,并在模型中调整组间存在差异的基线特征。

3.4其他问题

国内公开发表的队列研究文献存在的其他问题:①应用Logistic回归或Cox回归时,分类变量或等级变量无赋值说明,造成结果解释的混乱。例如,只有在明确“男性=1,女性=0”或者相反的情况下,才能正确解释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②误用χ2检验公式:应该使用校正公式时,却应用了非校正的通用公式或专用公式;不能应用χ2检验时,却计算了χ2值。例如,两组率比较时,只有满足总例数n≥40且理论频数T≥5的条件下,才能采用非校正的四格表χ2检验的通用公式或专用公式;如果n≥40且1≤T

4队列研究医学论文作者及编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队列研究医学论文的统计学方法应用基本正确,编辑人员也比较重视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情况,但是仍有部分论文在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的研究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信性。为使作者、编辑和审稿者高度重视统计学的正确应用,进一步提高队列研究医学论文的质量,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4.1提高对统计学知识的认识,强化统计学意识

目前,国内医学科研工作者未认识到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要加大“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科研中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对医学统计学的认识;在医学科研工作中普及医学统计学知识,强化医学统计学意识,促使其在科研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中正确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11]。

4.2加强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专家审稿工作

医学研究,包括队列研究,其统计分析都是以科学研究设计为基础的。研究设计不科学、有缺陷,即使应用了高级的统计学方法也于事无补。所以,审稿专家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知识,能够做到从研究设计到统计分析,系统地审核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确保论文质量[12]。此外,如果条件允许,所有稿件应先通过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专家的审核,然后再由各专业学科专家审稿,以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可靠[13]。因此,医学期刊编委会应增设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专业的专家委员,严格审核论文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不合格的论文坚决不发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稿件质量和水平。

有计划地定期聘请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专家对期刊编辑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知识培训[14]。通过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选派编辑人员参加专题培训班、定期组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奖励等措施,以提高编辑人员学习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知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论文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啸飞.前瞻性队列研究及生存分析[A]//2014浙江省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2014: 15.

[2]李立明.流行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59.

[3]李立明,吕筠.大型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1):1187-1189.

[4]王慧,陈培战,张作文,等.我国人群队列研究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11):1016-1021.

[5]李康,贺佳.医学统计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4-150.

[6]何琼,黄渊秀,康文婧,等.2001-2010年我国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0):913-916.

[7]王芳,戴国华,娄昊.循证中医药队列研究的随访设计[J].山东中医杂志,2016,(1):14-17.

[8]樊森,陈纪春,黄建凤,等.中国成人看电视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 29(5):372-376.

[9]李卫东,傅坤发,连燕舒,等.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 18(28):3426-3429.

[10]韩梅,陈薇,曹卉娟,等.比较效果研究常用方法之二:队列研究设计[J].现代中医临床,2015,22(3):20-23.

[11]沈洪兵.重视大型队列研究的人才梯队建设和技术储备[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7):547-548.

[12]高永,张中文,石德文,等.基于Excel的统计分析系统在期刊编辑部审稿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13,25(5):478.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8)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3―04

引言

南国农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本科专业224个,硕士点83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门槛,考试内容对人才的选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初试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需要按照教育学的招生考试方案,但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与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因此在招生考试科目方案设置上,出现了分歧。[1]部分高校改变此前的自主命题方式,采用了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卷,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代码04),另外一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自主命题方案,按理学(代码07)招生。从2007年至2009年,这种新的考试方案已经实施了三年,那么这两种方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学综合的考试方案是否适应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1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07―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7年全国内地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共有85个(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的硕士点按不同单位计),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招生单位有40个,占总数的47.06%,自主命题的有45个,占总数的52.94%。2008年招生单位是84个,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42.86%,自主命题的有48个,占总数的57.14%。2009年招生单位数量与2008年相同,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4个,占总数的40.48%,自主命题的单位有50个,占总数的59.52%,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与自主命题单位数量之比约为3:5。整体趋势如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减少,而自主命题单位的数量则在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学综合考试方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笔者统计了西北地区七所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高校2007-2009年的招生情况。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是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从招生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2007-2009年间,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实际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没有满足招生计划,个别学校只能通过调剂争取一部分生源,有的学校实际招生人数甚至为零。而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这三年间实际招生人数较为理想,有些学校甚至爆满,单从数据上看,实行自主命题的学校实际招生结果比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普遍要好,这与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改革前各高校基本都能招满计划,录取余地相对较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诚然,招生数量受学校知名度、学科实力、导师团队能力、地理位置、就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招生考试科目是筛选优秀学生的过滤器,也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这两种考试方案产生的不同招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

二 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原因分析

1 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轨

教育技术学虽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八门主干课程,即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同时允许根据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本科培养方案。[3]而教育学综合所考察的四个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技术学本科主干课程差异明显,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仅在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公共课开设,而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这两方面内容一般不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教育学综合中基本没有体现教育技术本科的主干课程,与本科教学严重脱轨。

2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不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

由于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节,导致考生备考时,基本放弃了教育技术本科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了取得成功,从大三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育学知识,这无疑是削弱了考生对本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也加大考生的应试难度。[4]而通过初试的考生,也无法从成绩上体现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用说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了。因此,许多考生放弃考教育学综合,选择自主命题的硕士点报考,使生源在院校间出现了不均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育学综合内容,直接放弃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深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本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十分不利。

3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制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对西北地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访谈,发现有一大部分该专业的研究生来源于教育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这一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是应试型,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一点技术背景,而这些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偏向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类为主的理工类课程,从本科到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差异明显,思维习惯并不一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存在学习困难,无力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显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要体现考生对本专业本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体现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因此科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研究生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教育学综合考卷难以选拔教育技术学优秀人才,迫切需要新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

三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选择方案

笔者对2007-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参考AECT94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分为教育技术学本体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艺术,教育信息管理与评价四个大方向,[5]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方向。然后对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四大方向的具有一些公共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自主命题学校所有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统计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原则,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的两种考试方案,即:教育技术学统考或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两种方案。

1教育技术学统考方案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客观性,顺应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趋势,笔者认为部分交叉学科应该突破二级学科按照所属一级学科统考的试行模式,体现两个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采用部分交叉学科统一命题方式选拔人才。教育技术学可以按照本科主干课程设置统一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六门初试必考科目,自主考察的科目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放入复试环节。这种统一命题方案使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具专业性,同时也能兼顾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使通过教育技术学统考选的优秀人才更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

2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

笔者将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归纳为四大类,依据现有自主命题单位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如图2所示,矩形框内的科目为必选科目,椭圆形内的科目为可选科目,招生学校可根据自己具体招生方向灵活选择初试科目。

其中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方向,其必考科目包括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则作为可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化教学应用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web及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数学为必考科目,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教育传播学则为可选科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方向来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必选科目,而教育传播,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则为可选;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技术方向,电视编导,影视音乐制作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则为必考科目,而普通物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三维建模三门则可作为选考科目;其它方向,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小结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教育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6],因此,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不仅要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更应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教育技术专业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媛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汤苗苗,王琴,王良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0-12.

[3]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谈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0.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15-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of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2010-2020)on strengthening the guiding spiri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facing with college graduat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graduate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s aimed at how to solve college graduate management problem on condition of the graduate student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uch as the quantity of graduate student and their type become more and more, the scope and content of graduate student management are increasingly complex.

【Key words】School Graduate Student Management of School Graduat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一、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背景

1.适应研究生管理模式变化的需要

随着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门类的不断增多,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的不断加宽,学生培养类型的迅速扩充,研究生管理模式必然由学校管理为主向学院管理为主转变。然而,目前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仍然是服务于校级研究生管理的系统,不适用于院级研究生事务处理。而且,在各高校采用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性问题较为重视,对其他研究生管理工作没有支持或支持不够,加上信息化水平较低,很多数据依然依赖手工录入和操作,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

2.校级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对院级研究生管理工作支持不足

在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校级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立足全校研究生,以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籍、学位授予和毕业管理等过程性环节为核心,难以兼顾研究生学术科研活动及成果、评优获奖信息、培养过程信息、学位授予信息以及各种分类汇总信息等统计性环节的管理需要,也不能有效地支持各学科、各导师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校级研究生的信息化平台涉及全校的研究生和所有的学科,在形式和内容上难以满足学院信息的需要。因此,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学校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补充。

3.院级研究生管理精细化的需要

当前,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导师、任课教师、研究生、学科负责人、研究生秘书、主管院长等角色的认定过于僵化,功能划分太过明确,缺乏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如导师、任课教师和学科负责人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但在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条件下,却分割成三个角色,只有换三个身份登录三次系统,才能分别管理自己的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和学科所有研究生的情况。因此,用户统一管理平台的缺乏为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深入以及学科和教师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当前很多学院都没有专门的研究生信息平台,信息网络渠道缺失,与研究生相关的新闻只能混杂在本科生信息化平台的海量信息当中,缺乏实际效果。随着学科类型、研究生数量与种类的增多,学院如何规划和指导研究生工作,研究生办公室如何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促进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更有效地提供信息服务,学科和导师如何更好地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进度,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4.研究生管理职能转变的体现

研究生是管理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又是研究生管理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生管理工作要求从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工作重心由管理为主向以促进研究生发展为主转变。而院级研究生信息平台建设,可以让研究生办公室由以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为主向为研究生提供培养信息服务,促进研究生自主管理为主;向为学科和导师提供研究生动态信息,促进导师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进程管理为主,充分发挥研究生办公室与研究生、学科、导师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院级研究生管理业务分析

在研究生管理的实践中,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培养全过程的控制管理、面向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统计和研究生信息。

1.面向培养全过程的控制管理业务

面向培养全过程的控制管理业务是指从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开始,到日常管理、学籍管理和培养环节管理,到申请答辩、学位授予、毕业离开学校为止这一系列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控制和管理工作是当前高校研究生管理普遍重视和花精力建设的工作,一般通过校级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规划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监控,具体的日常工作则由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承担,因此,面向培养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是学院研究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但不是学院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业务。

2.面向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统计业务

面向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统计业务是指研究生在学期间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参与课题情况、科学研究成果、培养环节完成情况、获得荣誉情况、学科招生录取及毕业情况等的统计汇总工作。校级研究生管理工作对信息统计业务不够重视,这一部分业务主要以学院的需要为主,相关数据可以用来支撑学科建设、项目申报、评优、学术科研成果统计、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研究生日常管理和学院研究生工作计划的制定等的顺利开展。在没有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手工劳动对历年的相关情况进行搜集、核实和汇总整理,最后形成报表,以供领导查阅,极大地阻碍了院级研究生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对导师、学科、学院及时全面掌握研究生的培养动态、培养质量、培养效果以及培养过程的跟踪监督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因此,面向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统计业务是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3.研究生信息业务

研究生信息业务按主体可以分为校级研究生信息业务和院级研究生信息业务。校级研究生信息业务主要是对全校研究生进行公共性、通用性信息的。院级研究生信息业务主要是对全院研究生进行专门性、针对性信息的,主要包括学院与学科的学术活动、获奖类信息、培养环节通知、答辩与毕业通知、招生就业信息、院研究生会活动等更资讯的。由于对象的范围不同,两者侧重点明显,内容区别较大,因此校级研究生信息业务不是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的任务,可以通过校级研究生信息平台来解决,而院级研究生信息业务只有通过院级研究生信息化平台来解决。

通过对研究生管理业务的分析可看出,院级研究生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面向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统计业务和院级研究生信息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为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设计

1.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面向信息统计业务和信息业务进行设计,按照前述研究生管理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设计见图1。

图1 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

2.各子系统的功能分析

(1)院级新闻子系统。院级新闻子系统主要以与学院研究生相关的新闻和校级通用性新闻为主,内容包括:学院最新动态,学院的各类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与毕业相关信息,研究生日常管理信息,研究生课程调整公告与课程考试通知,本校、本院、其他高校等的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信息,出国留学信息,学院、导师与学科建设等信息,就业招聘和就业指导等信息,评优和思想政治管理等信息。一般包括最新动态、招生公告、培养动态、毕业与答辩、学术交流、就业信息、学科建设、评优、文件下载和院研究生会等多个栏目。学院研究生管理秘书负责院级新闻子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各学科负责人、导师、教师和院研究生会相关负责人都可以通过平台相关栏目的新闻,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审核后公布在系统前台。

(2)学院科研管理子系统。学院科研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管理、统计与汇总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的各类学术会议、、主编或参编教材或专著、主持或参与项目、获各类成果或奖励等情况,以便为学院、学科与导师跟踪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活动动态提供支持。同时,也能为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和评优活动等提供汇总材料。为了便于对全院科研情况的掌握,也可以将教师的科研管理工作融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当中。学院科研管理子系统主要包含学术活动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信息统计和其他荣誉管理等功能。通过平台,研究生可以实时更新其学术科研活动及成果,导师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学生和其他导师学生的科研学术近况,学科可以对系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而院级领导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可以及时掌握整个学院、每个系和每个导师的研究生科研学术情况。

(3)文件管理子系统。文件管理子系统用来支持学院、导师和学生对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各类红头文件的查阅。可以按照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将其分成招生文件、培养文件、学位文件、毕业文件、学籍管理文件以及学科建设文件、学术活动等其他类型的文件。文件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文件级别管理、文件分类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功能。根据文件级别的不同,可以按照相应权限在研究生、教师、导师、学科负责人、研究生管理秘书和院级主管领导之间进行共享。

(4)培养全过程信息管理子系统。培养全过程是指从研究生招生开始到毕业离校的培养历程。在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中,会形成各种阶段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导师和学院掌握研究生的培养情况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子系统就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跟踪、统计和管理,主要包括招生信息统计、培养环节完成情况统计、学位授予统计、毕业信息统计、留学信息统计、结果统计等信息的汇总功能。根据研究生管理工作和学院工作的需要,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培养全过程的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扩充培养全过程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5)用户信息管理子系统。用户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研究生、教师和用户权限的维护工作。每年研究生的数据可以采用导入系统的方式以避免手工添加的繁琐。而教师信息由于每年变动不大,可以采取逐条添加的方式补充基础数据。用户权限的不同,享有信息共享的程度不同,对系统的操作权力不同,由于教师的身份每年都会发生变动,如普通教师晋升为导师、导师变动为院级领导等,因此,用户的权限随着身份的变化也要及时做出调整。

由于院级研究生管理业务的繁杂性,对于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分析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关的功能也未在系统结构图中一一列出,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技术结构

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运用开源的MVC三层结构,即表示层(V)、控制层(C)、模型层(M)三层结构,底层运用JDBC的方式连接Sql Server提供的数据服务。具体结构见图2。

图2 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技术结构

表示层主要是通过JSP方式来实现数据的显示和输入。运用JavaScript校验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同时运用JQuery等AJAX技术,改善用户体验。由于需要控制不同权限的访问范围,在前段运用Session技术,控制不同的访问权限,阻止非法用户的访问。

在控制层主要运用Servlet技术,用于中层的数据交互和前端页面传输到后台的数据。

模型层主要是用JavaBeans封装的对象和运算的模型,系统中的每一个事件,均通过模型封装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JDBC主要用于连接数据库以及对数据表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每个事件模型在数据库中都有具体体现,对应其属性名和属性类型在数据库中建立表。在程序中,所有数据库的控制类均在DB包中。其中DBConn负责数据库的链接,DBSqlServer负责数据库的处理,通过Servelt调用DBSqlServer中的方法,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主要通过图3所示的系统流程来进行实现。

五、结束语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指导精神,在基于研究生管理实行二级分类管理以及研究生数量和类别越来越多的条件下,结合近年来在研究生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实践,通过开展实践工作经验的梳理、总结和调研,构建一个适合院级研究生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弥补校级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的不足、实现院级研究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研究生管理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传送和、方便统计与汇总研究生相关管理信息,为学院领导进行研究生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院级研究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

图3 院级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流程

参考文献

统计学研究方向篇(10)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大数据时代快速到来,大数据是堪比黄金石油的致富新思路,会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很深远的影响和变化,在生活中,农业工业等很多领域都会运用到统计学,统计学之于现代社会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重构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1.是前沿科研领域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科研的进步会带来很多领域的发展和超多超复杂的数据,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就统计学而言,这门学科应该具有分析这些庞大数据的能力,并且通过分析能够研发出合理的分析工具以及相应的分析研究理论,来通过科学的理论解决一些更为前沿、复杂的现实问题[1]。显而易见,当前很多造诣深厚的学者都将研究领域转向了数据分析上来。

2.是交叉科研领域

统计学是一个与众多学科都有交叉的一个学科,比如与数学有交叉关系,与经验科学如天文学中假设估计参数有关系。在现代社会,统计学的使用已经不止局限在政府或者国家事务中使用,而将应用领域延伸到了商业、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来,由于统计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深厚的历史,因此,它不只是与数学有亲密的关系,更是与数学本身的哲学有着亲密的联系。伴随着领域的增多和数据的复杂程度的加重,统计学家一直进行着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随着研究数据的不断增多,所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统计学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统计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同时,统计学的发展也推动着很多前沿科学的发展。

3.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们可以在进行统计学研究时形成一套完整的统计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推动大数据时代多元复杂数据分析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可以将数据化研究理论成果运用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比如可以运用在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上;还有很多金融领域的人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市场信息,据此判断市场走势,会获得高收益,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中统计学在发挥作用[2]。

4.抢占制高点

国外很多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工程需要从各个领域挖掘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融合,提取出有用的因素,发展相应的研究理论。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现如今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和理论已经相对成熟,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不畏挑战,迎难而上,尽快研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具有创新性的数据分析理论和软件,为我国的数据分析发展提供动力。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重构的热点问题研究

1.大数据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

过去的统计主要将重心放在概率分布的指数族方面,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指数族分布研究及其在高维贝叶斯和像图模型的应用中的研究居多,我们知道,由于指数族包括了所有已知概率的分布,因此,指数组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统计学的核心,并且在概率论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这一研究方向旨在运用指数族来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初步的简化,利用Bootstrap方法对大多数统计和概率方面的贝叶斯数据进行应用[3]。

2.大数据数据建模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线上算法被研究出来,大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因为多样化的应用、庞大的数据和针对大数据所开发的技术,这项研究会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该研究的方向是将数据建模相应的领域进行推广,将这些数据能够统一运用在大数据中,运用理论和公式对实际应用进行辅助。

3.并行迭代蒙特卡罗方法

上一篇: 基层工作管理的基本方法 下一篇: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