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的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45

农业企业的发展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1)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农牧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求新求变的过程也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必须以持续发展为目标,认真总结过去,分析认识现在,规划将来,抓住和利用好一切有利于本企业的机遇。对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而言,应该把“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认清本身的发展状况

农牧企业的发展状况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企业近年来在前进中取得的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抓住有利机遇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生产突飞猛进,各项改革管理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还要科学地看待我们在前进中还存在着差距:我们的发展与同行业的个体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企业的管理机制还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我们的生产管理还是粗放式的,这几年来生产规模上去了,但我们的效益还没有实现最大化,这个差距就差在管理上,差在制度上,我们的管理还不能够做到更有效控制,我们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我们的发展还不是很和谐,企业的观念、机制、规模、产品结构等还很难与社会大市场、大环境取得和谐,企业的管理机制、人才机制、创新机制、技术水平和企业文化等也还没有达到相互融为一体。

二、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本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农牧企业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是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农牧企业的产业结构需做大的调整。这就要求农牧企业要对本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进行科学安排自身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品结构。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企业未来有一个清醒的思考

面对现实的一系列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创新。企业要求生存,要持续发展,要在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加快调整与优化资本结构的关系;二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发展速度、改革力度与员工承受能力的关系 ;五是资产增值、企业增效与员工增收的关系;七是加快改革与保持企业稳定的关系;八是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互动的关系;九是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与变化当中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等等。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树立业绩观

一是要看取得的管理效益与规模效益,在保证适度规模条件下,压缩成本管理空间。要通过开源节流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是考核企业与领导业绩的主要指标。二是要严格收、支、贷考核,保证盈利的真实性,把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和选拔任用与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到真正创造了效益的标准上来。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方针,把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建立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长效机制。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2)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08-01

随着国家对农业企业的政策导向作用,兴安县农业企业依托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一大批竹木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崛地而起,发展迅速。农业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兴安县毛竹产业、葡萄产业、柑橘产业、甜玉米产业、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农民的收入得以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农业企业也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展示了农业企业与农业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 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1 带动农民增收

兴安县农业主要是种植业,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主要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来获取收益,由于市场的波动,农民收入极不稳定,而且收入水平较低,到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 404元,随着农业企业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建立了“企业 +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订单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随之增长,一方面农民的产业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发展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空间,农闲季节农民可到企业打工获得收入,到2014年,兴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1 726元,名列广西自治区前茅[1-3]。

1.2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企业可以带动产业发展。随着桂林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兴安县食用菌产业由单一的蘑菇生产发展到集金针菇、反季节鸡腿菇、反季节香菇、黑木耳、灵芝生产的多品种种植,促进了食用菌品种结构调整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兴安县华江乡竹制品加工企业群、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兴安日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兴安县毛竹、甜玉米和柑橘产业的发展。到2014年,兴安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8 500万m2;甜玉米产业从无到有,种植面积逾6 666.67 hm2;柑桔种植面积逾8 000 hm2,使兴安县农业产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4-7]。

1.3 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产值很低,而通过农业企业进行加工、包装,做成礼品或进驻超市销售,能大幅度提高产值。如兴安县农业企业,对毛竹、甜玉米、柑橘、食用菌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产值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特别是兴安县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对食用菌进行加工和包装后,其“宏旺”牌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2 制约因素

2.1 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农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但涉农企业在融资方面却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农业企业固定资产不多,信贷额度低;另一方面由于各级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农投入所占比重低,在财政贴息、低息、定项定额补贴上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农业企业在组织生产、建立基地、引进新设备等方面均存在着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2.2 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缺乏科学联结机制

订单农业是企业和农民在力求保障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种契约。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双方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和企业客观上存在着利益矛盾。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的农户在市场供不应求时,将产品销售于市场,导致企业缺少充足的加工原料;而市场供过于求时,部分企业又压质压价,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双方违约的行为,不仅使相互间的诚信度大为降低,而且也损害双方的利益,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

2.3 企业人才缺乏

农业企业大多为私人企业,受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私企就业,导致企业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多数企业高层次的专业科技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普通员工大多数是本地的临时季节工,文化素质参次不齐,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

3 对策

3.1 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

政府部门一是要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向农业企业投入,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逐步实现资金筹措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二是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诚信教育,开展企业信用度评估,成立市、县两级信用担保机构,解决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允许企业利用所取得的土地经营权、获林权进行抵押贷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2 建立良好的利益同盟关系

农业企业和农民之间不能是简单的契约关系,而是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因发展阶段和产业的特点而不同,但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企业应大力开展订单农业,积极采用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确保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同时增强企业、农户的法律意识,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间的订单行为,使农户放心种、企业原料有保证。鼓励和允许龙头企业牵头组织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健全“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体系,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对接,使龙头企业和农户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3.3 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发展兴安县农业企业,一是强化区域品牌意识,坚持质量为先,以企业产业优势为依靠,以“专、高、精”为重点,努力打造顶级品牌。在品牌建设中,要突出农产品的特色,充分体现绿色、无污染、纯天然等要素,“不求其多,但求其特” “不求其全,但求其佳”,以此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二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市场信息点,多方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切实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加工。三是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和网上交易,扩大产品贸易。

3.4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视程度。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员工利益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高薪聘请并留住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组建一支有战略眼光、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善于培养人才,建立员工学习和培训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4 参考文献

[1] 徐海斌,王丽平.农业龙头企业的成因类型及在产业化中的作用[J].中国种业,2006(5):15-16.

[2] 周中林.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J].求索,2005(4):25-27.

[3] 朱瑞军,王福泰.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5(3):43-44.

[4] 黄学群.天津市农业龙头企业概况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34-38.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3)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56-02

一、引言

农业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依托一种或者几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头连接农民,并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另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具有带动农产品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延长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的农产品加工或者流通企业。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是农户生产的带动者和服务者,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主导性。

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模式为“合作社+农户”,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有限,合作社实力和管理水平有限,所以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分散生产、势单力薄的弊端,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但这种模式下的合作社在开拓市场、保障产品品质、树立品牌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能力依然有限。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加入,催生了“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新模式,很多企业甚至成为合作社的发起人、领办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四条规定也确立了企业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的法律资格,合作社的领办主体不断由政府向企业变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按照双方签订的契约界定权利与义务,合作社中的农户按照契约约定进行指定品种和数量的农产品生产,而龙头企业则按照契约约定,专门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并为农户生产提供相应服务,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前,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已经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重要模式之一。

农业企业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学界和业界都持有不同观点,很多人对其带动合作社发展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也有人认为农民、合作社和企业三者动因和利益诉求终究难容,要警惕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的异化行为并加以规制。

二、农业企业对合作社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是增强信心。农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加入或者领办合作社,一方面企业更重视宣传且深谙宣传之道,能更快更好地让农民了解和信任合作社;另一方面,加入者或者领办者凭借规模和声誉优势,对处于弱势的农民具有示范和号召作用,实力会员的加入会让农民感觉多了一份保障,对合作社未来发展抱有更高期待。

二是壮大实力。企业具有资金等资源禀赋优势,其加入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合作社投入,充实了合作社资本,扩大合作社规模;另一反面,会对同类或者关联企业产生带动作用,吸引其他实力会员的加入,间接增加合作社投入,壮大合作社实力。

三是强化服务。传统的合作社只能在产品销售方面为社员提供一定服务,虽然让农户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联结,但合作内容、服务范围和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有限。企业加入或者领办合作社后,可以通过开发高品质客户扩大和优化合作社销售渠道;可以在供应商处为社员争取更大利益;可以通过提供种苗和培训技术让农民生产安全更有保障;可以通过赊销回购和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为社员解决资金难题。这样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将由传统的产后环节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四是改善管理。企业的加入借助商业资本下乡的力量提高了传统合作社的组织化能力、规范运行机制和科学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高于传统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民,他们参与合作社管理不仅有利于合作社决策科学化,也能刺激其他管理人员和农民提高参与合作社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培育新型合作社管理人才和新型农民。

五是提升效益。企业能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规范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农产品品牌,从而改变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弱势,提升合作社经营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三、农业企业加入(领办)合作社的异化行为

(一)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

企业和合作社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了激励社员踊跃出资,同时防止合作社异化为与公司制度无异的资本企业。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对可分配盈余采取按照交易量(额)和出资额分配两种不同方式相结合,一种是按照社员与所在合作社之间的交易量(额)进行分配,即惠顾额返还,且返还的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余额的60%;第二种是股息分配,分配比例要受到严格限制,且分配顺序在惠顾额返还之后。然而,现实中,大股东和核心社员倾向于第二种分配方式,而且凭借资源禀赋优势掌握了更多话语权,全社员民主治理难以实现,进而形成体现少数大股东和核心社员利益诉求的利益分配机制,股息分配比例过高,普通社员惠顾额返还比例低,经济利益难以保障,全体社员做不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际控制合作社或社员

农民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不会因为加入了合作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然对企业加入合作社的数量、作为特殊社员享有的投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了规定和限制,但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中的强势主体,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禀赋和政府扶持优势,仍可能对合作社或社员进行实际控制,甚至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让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更加边缘化。这不利于全员民主控制治理机制的建立,农民利益诉求难以实现,合作社的经济社会功能也难以有效发挥。

(三)其他异化行为

当前我国合作社成立门槛相对较低,法律对于合作社建立和运行的规制也有不力之处,有些政府部门会出现监管的错位、缺位。农民等普通社员参与监管合作社的积极性和能力有限,导致有些企业社员或者领办者存在“钻空子”行为。以海南为例,2013年,《海南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海南八千五百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七成无实质业务,大半未正常运行。很多合作社缺乏运行规范,内控机制形同虚设。一些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链条脱节,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并未建立。出现了套利式、避税式、空壳式、家族式等多种形式的“合而不作”,合作社服务社员承诺不兑现,进一步失信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更松散,导致合作社组织绩效十分低下,根本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四、不同农业企业对合作社影响的差异

一是战略地位。不同战略定位的企业对农业产业的忠诚度和对合作社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农业为主业的企业比以农业为副业的企业忠诚度和重视程度更高。一部分企业以农业为名取得上市资格,后来就转到其他产业去了,就是发展战略异化的表现之一,即利用农业企业较低的门槛谋求上市。

二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农业龙头企业具有带动农民增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保障劳工福利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特殊社会责任,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专注于自身发展,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而成熟的企业会更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因此,成熟的企业会约束自身加入(领办)合作社的行为和声誉,更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企业自身实力。根据规模、销售额、行业地位等情况,企业可以分为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合作社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而且能够获得政府扶持。根据政府认定结果,龙头企业又可以细分为部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各地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不同,意味着农业企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也不同。

五、建议

一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大投入并注意后续跟踪,保证扶持资金使用效果。改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的金融环境,改变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入(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异化行为加以规制,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扶持和规范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是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民社员的培训,培养高素质合作社管理人才和新型农民,缩小企业社员与普通社员之间管理才能等资源禀赋差异,提升普通社员参与合作社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实现全社员公平博弈、全社员民主治理。

四是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必须做到法人、资产、管理、财务“四个分开”,使农民合作社成为完全独立平等的市场经营主体,也成为龙头企业最有优势的合作伙伴和原料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机制及其运行绩效研究――基于成员行为的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张照新,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 杨明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理论与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4)

1.龙头企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为稳定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传统的、分散的农业经营与农产品、畜产品等加工业联系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产业链条,是符合当今农业发展规律的新的经营方式。

2.发展重点龙头企业能改善该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湖北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而该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拥有稳定且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环境。

3.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动农业各部门生产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龙头企业生产力技术水平高,能将分散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与商品加工业结合,延伸农业生产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形成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4.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

由于湖北省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龙头企业特别是省级以上重点的龙头企业不仅能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并且能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有效地连接农户与市场,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使农民能得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好处。

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2012年3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全国359家企业上榜。其中,湖北又新增15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力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带动力的市场主体,该省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

1.湖北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分布状况。

按照湖北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重在企业总资产、年销售收入和交易规模的评选机制,该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570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有48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荆州、宜昌、襄阳、武汉四个城市,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代表,龙头企业集中度达45.91%。荆州保持着领先优势,并且优势有扩大趋势。就部级重点龙头企业而言,则主要集中在武汉、荆州、荆门、襄阳,集中度达52.03%。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汉,拥有包括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部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湖北省省级龙头企业的发展成果。

近年来,该省龙头企业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化,由单一产品加工向系列产品加工转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逐步升级。该省最大的优势资源稻谷,在国宝桥米公司加工成优质大米,经稻花香集团酿造成甘甜醉人的醇酒,被福娃集团精心做成糙米卷等高附加值食品,特色资源茶叶,被采花毛尖等公司炒成青茶,发酵成红茶、乌龙茶,在萧氏茶叶公司、梅子贡茶业公司加工成茶微粉等精深加工产品。一只小小的麻鸭,被精武鸭脖公司细分成100多种风味食品。这些企业对产品的成功深加工,冲击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站上一个更高更新的平台。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百万农户,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板块基地辐射带动农户近700万次;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制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户链接,带领农户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龙头企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户产品的流通,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收入突破2 500元。

该省部级龙头企业发展迅速,示范带动作用较强。部级龙头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大,各企业坚持“名牌兴企”战略,创建了一系列精品名牌;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注重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且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通过多种方式建设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企业建立了优质安全的原料供应渠道,有力地促进该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该省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林牧渔各行业的发展壮大。据数据显示,在2008年,湖北省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 100亿元,成为继汽车、石化、钢铁之后,该省第四个跨入千亿元的产业。截至2011年底,湖北省级以上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19家,2012年5月28日,湖北省启动“3832”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241个亿元畜牧龙头企业,畜牧龙头企业年加工产值达到1 500亿元以上。

三、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的问题

对比国内先进省份的龙头企业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进程,该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龙头企业自身综合技术实力不强。

一是与龙头企业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居全国首位的山东相比,该省的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总量偏小;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虽然已经有不少的专利与科研产品,但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尤其是出口竞争力弱,大多数企业主要靠一些高校提供技术服务,市场开拓能力不够。

2.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

企业家特别是优秀企业家的匮乏,绝大多数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缺少懂经营、善管理、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企业的多数员工文化素质较低,专业知识掌握有限,并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管理者的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战略眼光,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使得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几率大大减少。

3.龙头企业存在较严重融资问题。

湖北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历史较短,自由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积累不足,加上扩张较快,常常出现农产品收购资金周转不畅;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均属“吃饭财政”,可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财力非常有限;投资主体分散,使用途径严格,难以集中财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而因为农产品的特殊性——生产季节性强、收购季节短,如不能及时收购,则会导致龙头企业加工量不饱和,加工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也会降低。如天荣集团2001年计划收购油菜籽20万吨,需收购资金4亿元,由于资金缺口,实际收购量不足15万吨。该省龙头企业筹资难、渠道少。

4.龙头企业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该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

5.农业科研创新不足。

该省农业供给能力与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且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体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水平。该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不足,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且农业企业科研开发投入不高,这将会直接阻碍该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长足发展。

6.与国内农业强省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比如山东,是我国农业大省,省政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针,到目前为止,山东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2万多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 120家,销售收入达到1.2万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 170家。这是湖北省的龙头企业所不能比的。

四、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及其分析,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既要充分挖掘内部条件也要积极创造外部环境。

一是要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物流信息、质量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5)

(一) 农业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一是行业弱势。目前涉农的中小企业主要有蔬菜脱水、花生、水果罐头、面粉加工等弱势行业,原材料收购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为保证企业原材料的足额供应,企业需要在收购旺季大量购入原材料,库存普遍较大,企业经营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的因素制约较大。二是经营风险相对较大。资金实力弱、管理人员素质差、市场开发能力不足是农业中小企业的特点,加之农业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性,因而对销售商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大部分农业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一般处在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或领域,进入和退出的频率均相对较高。三是企业管理不规范。多数农业中小企业经营不够规范,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少数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完整的会计账簿,银行考察其真实资信状况的难度较大,导致贷款管理难度加大。四是可抵押的资产有限。目前支持的农业中小企业的土地大多是租赁土地,很少有固有出让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虽然有房产证,但由于多数企业集聚在乡镇,房产评估价较低;多数农业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或者专用性强,从而无物可抵。存货主要是农产品,受保存周期等的影响,不宜做抵押。五是违约风险时有发生。农业中小企业容易出现债务风险。虽然银行及时采取措施,化解信贷风险,但这种违背市场经济交易规则的不信用行为,挫伤了银行对农业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

(二)融资中的规模不经济。融资规模不经济既发生在中小企业内部,表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大企业;也发生在外部出资人尤其是银行身上,表现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单位贷款额所支付的管理成本高。据我国有关部门的估计,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是对大企业贷款成本的五倍。过高的成本自然使得银行不愿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三)区域发展的制约。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中小企业分布区域的特点,导致获得金融服务存在不平衡。在资源“富集效应”和“马太效应”的影响下,经济发达区域和经济欠发达区域金融资源占比越拉越大,其外部寻求服务资源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优惠放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如此往复发展中,使得各地区对农业中小企业在产业层次、发展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也就使得各地区对农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存在明显差异。

二、银行支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宣传,架起沟通桥梁。积极向市、县发改局、经贸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和企业宣传银行的农业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采用政府推荐、银企洽谈、实地考察等形式,掌握全市农业中小企业的布局以及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逐步建立起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的协调工作机制。参加金融产品推荐会、中小企业座谈会,积极推广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的支持一批农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成地方知名农业产业化企业。

(二)更新观念,强化考核。为全力支持农业中小企业发展,银行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办贷效率。为提高服务效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多次举办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培训班,对全辖中小企业客户经理进行集中培训;二是设立农业小企业客户服务专门岗位;三是编制《银行农业小企业短期贷款调查指引》、《小企业办贷流程》,规范操作;四是开辟农业中小企业绿色信贷通道,提高办贷效率,充分满足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

(四)降低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是为农业中小企业发放基准利率贷款。二是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有效降低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农业小企业发展壮大。三是为农业中小企业开办国际贸易融资和承兑汇票业务,提供全方位信贷服务,支持农业中小企业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发展后劲。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6)

农业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2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企业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大幅度提高,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对进入企业从事开发管理和研究工作的热情降低。尽管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管理人员比10年前增加了10%,但受当前企业整体研发条件和资金不足的困扰,科技人员主要还是依靠国家的项目资金开展研究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目前,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重点,还是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企业投入相对比较少。因此,大多数科技人员仍然愿意回到研究所、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科研骨干在研究所的待遇也有较大的提高。尽管这些科技人员也为企业从事研究工作,但仍然属于科研院所的人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建立“双创团队”[4],正是在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自有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适宜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一方面,依靠科研单位的条件开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目前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利用政策优势发展科技企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缺少积累,经济实力不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业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种子、农化产品、饲料、农药、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利润率都不是很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也远远低于其他工业产品,因此,企业利润率比较低。二是科研单位创办企业的目的是解决科研单位的发展问题,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水平,弥补发展资金不足。因此,企业的利润主要用于分配,而不重视积累。三是对企业的投入不足,或者投资不到位。特别是早期投资创办的科技企业,以知识产权、房产、土地投资入股,由于不能办理过户,导致投资不到位[5]。院属农业科技企业从创建到现在,销售收入还没有一家超过1亿元。由于科技企业积累少,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不足,因此,企业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没有人才,又何谈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截至目前,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32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为国有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其余21家为控股或者参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策程序,进行股份制企业的管理,已经在农业科技企业中普遍实行。由于国有全资企业的数量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要进一步增加企业领导团队和职工个人股份;对于资金密集型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要适当增加企业领导团队的持股比例。为了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科研院所持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股份,通常可以到达50%~60%。如果科研院所持有的股份太少,在目前的体制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持股过多,又不利于调动企业领导团队和职工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在目前情况下,要依靠研究所的发展,要突出研究所的优势研究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研究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所与许多行业建立了企业创新联盟,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企业联盟,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是公益性研究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从研究所自身的发展和技术的可控性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则体现出研究所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不足。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一项新技术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新兴产业[6]。一个研究所不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本身就说明其创新能力的不足。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

建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用技术研究所的发展方向。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地位正在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创新能力快速提升[7]。据统计,在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5802亿元中,企业支出份额已超过70%;在近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67%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核所20世纪90年资创立的某农业科技企业,近年来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用企业的人才优势和国家的支持,共获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同时,该企业也具有强大的研究创新能力,净资产从成立时的1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万元。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宝贵的财富,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11年重奖科技精英。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多地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提出,“再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大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深入落实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发挥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8]。农业科技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培养、学历培养,提高企业管理人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属于科研院所的企业科技人员或者管理骨干,纳入全院的统一管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都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宝贵人才,要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科研院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解决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晋级、晋升问题,以调动在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9-10]。对于农业科技企业来讲,发展的动力是科技人才。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的人员减少了50%,而高学历、高技术职务的人才增加了10%。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农业科技企业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不仅肩负着为全省提供农业技术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承担着追赶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重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科研单位,仍然按照这种运行机制,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研究机构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所通过投资入股建立科技人员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方式。这种股份制企业既可以利用国家推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和资金,也可以有效利用研究所长期积累的科技资源。最重要的是,能够形成研究所和企业稳定协调的发展格局,能够平衡研究所、企业、科技人员的利益。科技体制改革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农业科技企业要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在科研院所的支持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加快企业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支撑我国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阚能才工作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7)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农牧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求新求变的过程也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必须以持续发展为目标,认真总结过去,分析认识现在,规划将来,抓住和利用好一切有利于本企业的机遇。对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而言,应该把“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认清本身的发展状况

 

农牧企业的发展状况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企业近年来在前进中取得的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抓住有利机遇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生产突飞猛进,各项改革管理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还要科学地看待我们在前进中还存在着差距:我们的发展与同行业的个体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企业的管理机制还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我们的生产管理还是粗放式的,这几年来生产规模上去了,但我们的效益还没有实现最大化,这个差距就差在管理上,差在制度上,我们的管理还不能够做到更有效控制,我们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我们的发展还不是很和谐,企业的观念、机制、规模、产品结构等还很难与社会大市场、大环境取得和谐,企业的管理机制、人才机制、创新机制、技术水平和企业文化等也还没有达到相互融为一体。 

 

二、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本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农牧企业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是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农牧企业的产业结构需做大的调整。这就要求农牧企业要对本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变化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进行科学安排自身的生产模式、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品结构。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企业未来有一个清醒的思考 

 

面对现实的一系列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创新。企业要求生存,要持续发展,要在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加快调整与优化资本结构的关系;二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发展速度、改革力度与员工承受能力的关系 ;五是资产增值、企业增效与员工增收的关系;七是加快改革与保持企业稳定的关系;八是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互动的关系;九是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与变化当中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等等。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树立业绩观。 

 

一是要看取得的管理效益与规模效益,在保证适度规模条件下,压缩成本管理空间。要通过开源节流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是考核企业与领导业绩的主要指标。二是要严格收、支、贷考核,保证盈利的真实性,把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和选拔任用与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到真正创造了效益的标准上来。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方针,把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建立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长效机制。 

 

五、农牧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8)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一、何为大农业

传统农业即我们常说的农业,亦称小农业,是狭义的农业概念,指通过培育动植物来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传统意义上农业单纯针对有生命的动植物,并直接从有生命的动植物身上来获取农业产品。另外传统农业主要存在于第一产业,是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部门。这使得其对动植物的科技开发和综合利用不高。

大农业即相对于单纯作用于农业经济小农业的广义上的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种产业形式,涉及到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而其中的“农”即狭义上的农业。大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工业生产资料、科学规范社会管理方法的农业。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可同时应用于一二三产业,指在保障第一产业顺利运作的情况下,加速扩大农村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比重的产业,例如第二产业中的食品、药材、天然肥料加工;第三产业中的花卉农业、农家乐、旅游观光农业,使得种植园田化,耕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农业技术化和农村城市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大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1)农业侧重于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并形成生态循环系统。(2)大农业更注重生物的二次利用。(3)大农业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

这是顺应市场需求以及利于工业迅速发展的农业,是将现代化发展的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下的农业以及摒弃科学发展规律的计划经济下的农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向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大农业已经逐渐形成多种发展模式,其中主要涉及到新型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人工定向研制开发新物种、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微生物发酵产品、海洋航空等新领域的拓展等方面。大农业已经发展为高科技的知识型农业。

二、传统农业模式下的农企

传统农业企业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结合当今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分工协作,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直接相关,它包括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以及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流通、销售等环节。

(一)现存形式。

按农产品的生产运作流程,农业企业主要可分为:

1、农产品生产企业。

农产品生产企业是指涉及农、林、牧、渔等多种产业,以生产农产品为主要目的,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产品生产对象,采取多种方式对产品进行环境分析、组织规划的企业。它的主要特点为生产环节要求严格,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流程;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生产风险较大。

2、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是指对农产品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加工制作以及现代规模作业从而产生市场所需产品的企业,既包括原料的加工、运输、储存等基础环节,又包括产品的设计、包装、研制等技术环节。它的主要特点为充分结合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以提供消费者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产品需求大;企业对技术需求高,产品加工方向由科学的研究实验确定。

3、农产品流通企业。

农产品流通企业是指促使农产品进行商品流通即商品买卖的企业,由企业规模可分为销售企业、分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等。它的主要特点为对交通条件、地理位置要求高;对市场需求信息敏感,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有巨大的存储空间;有健全的运输分销网络。

(二)发展规模。

尽管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迅猛,产量逐年增收,但传统农业模式下企业却发展缓慢。以河北省为例,2000年全省约有512.2万户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符合河北省统计标准的对其他企业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却只有604个,其中年销售额上亿的农业企业更是不到100个,大规模农业企业在所有农企中所占比重过小。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企业数量多,普及较广,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企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规模没有形成科学体系,缺乏竞争力,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三)发展前景。

对于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来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以及供应链,其工作已进入相对稳定模式。若是按照传统农业中仍坚持生产对象为动植物且企业不开发新领域的话,企业只会维持现有规模,在未来甚至会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被新的企业所取缔。

对于小规模的农业企业来说,企业各项环节的不完善使得其很难去开拓新的市场,争得更多的客户来源。随着农业运作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必将合作化,小企业无法贮存并生产大数量农产品,又很难寻得小数量的农产品来源,企业的生产堪忧。

三、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企发展

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业企业在传统农业企业生产运作的基础上加入农业在微生物等行业领域的运作,充分利用农业原材料同时开发动植物的新功用,生产医药、新能源、生物材料等新产品,从而使资源合理化、产业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企开始涉及工业、信息服务业,基于大农业的农企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网上商城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食品,一些专门经营农产品的网站开始出现,易特商城便是其中的代表。同时一些经营传统农产品的企业也逐渐投身到电商行业,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以经营枣类食品闻名的好想你企业也加入到互联网行业,在团购和加盟店中大展身手。但是,农企主要发展模式仍为传统农业,要实现大农业的农企的大发展还仍有许多困难要克服。

(二)大农业的优势。

与传统农业相比,大农业下的农企有几处优势:

1、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的大农业环境下的农业企业发展尚处于初期,这也决定了农企的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农业生产、加工、包装、流通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并且农村与城市乡镇的产业发展已基本实现一体化。因此,我国的农企发展有良好的范本。

2、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近些年,国家已逐渐意识到建设现代农业的必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鼓励农企发展的措施。农业企业发展将减少严苛冗杂的手续过程,从而使企业办公更高效,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三)投资环境发生变化。

一方面,我国对农企贷款的要求放松,以及国家对农企发展有一些财政补贴,更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农业发展已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认准了中国这块快速发展的市场,未来必然会是中国农企技术及资金快速涌入的时代,农企在经济上的发展将更顺利。

(四)大农业的劣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有几处劣势:

1、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人才缺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大农业起步较晚,且因为国家政府相应的鼓励政策实施力度不大,使得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同步度不高,产品生产具有盲目性,造成企业效率、效益较低。这也造成了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和国家重视度不够,银行贷款难也使得大农业企业没有获得巨大的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人才。此外农业企业多靠近农田,远离市区,使得企业的电力、网络等办公需求得不到满足,办公效率低下。因此,先进农业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足。

2、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据。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农民小农经济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多种农业体制的建立,我国现有农业制度较为复杂,与国外有极大的区别。这使得我国大农业的农企发展要自己摸索规律。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资金以及国家扶持,使得建立相关制度、理论体系的人少之又少,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没有科学的制度引导,便无迹可寻,对农业的发展只能盲目进行,企业发展缓慢。

3、土地问题众多。

首先,近年来中国耕地逐渐减少,耕地面积已逐渐逼近耕地红线,加之我国水资源,大气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袭来,使得我国土壤质量逐渐降低,土地资源减少。这对于尚处于依赖土壤的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来说是极其严重的影响。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企业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解决增加土地肥力,处理废弃物等问题。在生产成本已较高的前提下,再次增加了成本,企业的收益受到巨大损害。

此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造成农民土地转让出现转出转入差价过高,农民权益受损;农民法制意识不强,出现违约状况;部分组织强迫或诱骗农民出租土地等问题。加之近年来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农民还是属于国家这一问题争执不断,更为土地流转增加了阻碍。这不仅对农民是一种伤害,更使得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来源无法得到保障。

4、供应网络不健全。

企业缺少先进的管理发展经验,不注重与农户、与经销商的沟通,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网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同意识不强,不会与合作对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造成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稳定性不高。由于市场变化迅速,企业很容易受到损失,农民也很难从中获取长期收益。

(五)发展前景。

大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综合多种资源的农业,是传统农业顺序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虽然目前我国的大农业农企尚处于较低层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国际上人才、资金和技术的不断流入,我国农企必然会取得巨大的竞争力。

四、对大农业模式下的农企发展建议

要发展大农业模式的农企,就要强化“大农业”的概念,使农业与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结合,摒弃以往小农业中单纯依靠手工的模式,使农企的产业运作更科学高效。

(一)加强科技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个行业甚至国家的崛起都源自科学技术的突破发展。目前,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较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大农业农企的生产运作主要采用较低层次技术,使得农产品利用率不高,农业与新技术、新领域的结合不贴切,大部分农企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而加强科技研发,就要吸引高技术人才,有设备完善的研发机构,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懂得学习改良国外先进技术。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到东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促使农企发展的本质措施。

(二)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城镇普及化程度不高、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使得农民对农业商品经济并不重视,只单纯遵循传统农业模式。同时,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较慢,多数农企负责人均为农民本身,农企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局限。要大力发展大农业农企,就要让农民提高对农业知识的了解,对大农业下农企的认知,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农业商品经济重要性。因此,国家应该采取多项措施以达到效果。首先应是大农业、现代农业等概念深入人心,是公众了解更多的科学农业知识和技术;其次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减免现代农业企业的税收,减少农企发展的门槛障碍,鼓励农民、农企发展新型农业;鼓励科技创新,组织相应的科技创新比赛或创立科技创新基金;严打倒卖农作物,恶意提高差价的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食品价格体系。调动农民对农业商品经济积极性,使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投身大农业当中。

(三)企业加强新领域的开发。

目前大农业主要以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若想发展更大,需要企业对更多领域进行开发,尤其是现在告诉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领域。加强农企与网络科技的结合,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又是对农企未来发展的新领域的探索。还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微生物和其他小生物的研究,并使得他们的研究得以产业化发展、批量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吸引技术人才以及研发资金的基础上,还应积极与研发机构沟通合作,找到企业想要同时适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企业要具有持续发展的眼光,对新技术新行业有敏锐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又不至于盲目投身未知行业,准确且快速地做出判断。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业产业已基本步入信息化管理。农业的运作采用大型机械播种、收割等,同时可对作物最适宜的温度、湿度、习性做出判断,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科学有效的反应。这使得企业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中国大多数企业则仍处于无计算机的生产运作模式,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的企业,这使得我国企业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较落后,不能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产品与市场不对口,损害企业受益。由此可知大农业的农企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农企若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

(五)企业及时总结、借鉴经验。

对于大农业模式下的农企发展,应在取得一定成果时,对比以往策略,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据此为以后发展制定相应计划,严格实施。总结农业企业发展经验时要注意我国实际情况,以建立协调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对我国农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一定实地调查后,做出总体的安排。此外,发达国家对农企发展从观念普及到技术革新、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对我国存在极大的参考价值。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国情、自然条件、国家历史及政策的不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适合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农业是万业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使我国大农业下的农企得到迅速发展,就需要对我国传统农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探索新技术,开发新领域,同时学习外国现代农业,加强科技研发,加强信息化建设,国家加强扶持力度,企业加强新领域开发。农业企业的发展是对农村经济的有效推动,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一步。

(作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生系副主任,副教授、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及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柏振忠,王红玲.基因利用限制技术的潜在影响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11(04)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9)

该公司所处浩江湖,位于沅江市郊,周围植被茂盛,无工业及生活污染,其水系通过堤防涵闸与洞庭湖连通,水深适宜,水中浮游生物、小型野杂鱼及螺、蚌、蚬等资源丰富,水域生态条件良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公司依据这些优势,立足水生资源合理利用、养护和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养殖。主要放养品种为鳙、鲢、鳜、黄颡、青、鳊、鲫鱼等,每公顷放4200尾。采取合理密养和混养,冬季一次放足,常年轮捕,不投饵施肥,利用天然生物饵料养鱼,保持春、夏、秋季全年各时期湖泊载鱼量与饵料生物量之间的平衡,养殖“生态鱼”。2008年,公司湖泊“生态鱼”产量达2291吨。

根据浩江湖养殖容量和生态容量适度合理布设名贵鱼网箱,推行健康养殖,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湖中共设置网箱1480口(每箱面积20平方米),养殖加州鲈700口、鳜鱼200口、大口鲶150口、青鱼100口、斑点叉尾330口。网箱总面积仅占湖泊总面积的0.37%,保持网箱规模在湖泊水体自净力和承载力的允许范围内。箱内设置食台,科学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每隔两三年将网箱移动一次,以减少病害发生,并避免污染水质,高温季节每20天左右在网箱及其周围水体施用水质或底质改良剂等,以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保持较好的水质环境。2008年,网箱各种生态名贵鱼产量达1309吨,其中加州鲈697吨,鳜鱼52吨,大口鲶106吨,青鱼116吨,斑点叉尾338吨。

严把“六关”品牌化管理

质量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该公司在养殖生产管理上严把“六关”。一是严把苗种关。从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符合无公害苗种生产要求的单位购入苗种,并加大检疫力度,保证苗种质量。二是严把投入关。严格执行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制度,认真填写《水产养殖用药投料记录册》,按照规范标准投料用药。三是严把生产关。养殖期间认真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册,遵守市前休药期制度。四是严把监管关。建立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公司生产技术部常年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与养殖员工签订水产品安全生产责任书。五是严把检测关。坚持“检测为先、检测从严、突出重点、严格把关”的原则,每年多次送鱼样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确保各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六是严把销售关。在销售时填写水产养殖产品销售登记表,严把水产品上市最后一关。

由于质量过硬,该公司获国家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湖南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证明书”,湖南“出境加工用水产养殖场备案证书”,通过ISO9000认证。注册了“光正”商标,并进行品牌建设,“光正牌”系列水产品获2007年第二届中国湖南畜牧渔业暨饲料工业博览会“金奖”,系列鲜鱼及其鱼制品、渔饲料获2008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金奖”和“上海最受欢迎水产品奖”。“光正牌”水产品备受消费者信赖,销往美国、欧盟、港澳,畅销上海、南京、成都、广州、武汉、长沙等市场。

舞活龙头产业化经营

联合农户,带富一片。该公司先后组织了“洞庭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洞庭湖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刘光正董事长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目前合作社有团体和个体社员568个,养殖面积2万公顷,社员广及安徽、湖北、浙江、江苏和本省岳阳、益阳、常德等洞庭湖区。

带民致富发展合作社

合作社实行“四统一”、“两管理”、“一服务”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统一”,一是统一提供苗种,根据合作社掌握的市场信息,提供市场对路的苗种,解决养殖户(社员)“养什么”的问题;二是统一饲料供应,并对经济困难一时拿不出现金的养殖户实行“赊购”,为提高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三是统一技术指导,在养殖过程中,合作社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解决“怎么养”的问题;四是统一产品销售,商品鱼上市时,组织经销商到养殖户塘头拉鱼,解决社员“如何卖”的问题。

农业企业的发展篇(10)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工业反哺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业部门既要为农业发展直接提品,也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以深化两大生产部门的内在联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反哺农业”说到底是一种外部动力,是一种“输血”过程,中国农业有自己的特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关键在于内部因素,在诸多内部因素中乡镇企业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人片面地认为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是对乡镇企业作用的超越,乡镇企业可以退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舞台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一、乡镇企业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先行者

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于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困境,缓解农业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压力发挥了重大作用,邓小平讲到“在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实践表明,什么地方的乡镇企业多,实力强,什么地方的农业发展就比较快。在原有的农业税收体制下,许多地方农业的资金积累绝大部分来自于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显示,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直接在农村社区内部支援农业投入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基金高达二千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村投入的80%。其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乡镇企业支农力度最大的时期”。当时的苏南模式就是典型代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乡镇企业以工建农,以工补农的优势已不鲜明,但是它仍然是发展中国农业重要的支撑力量。“据统计,2005年底,我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4.6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2万亿元,上交国家税金4200亿元,就业职工超过1.4亿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1100元。”与“工业反哺农业”的“输血”功能不同,乡镇企业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造血者”,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乡镇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设备落后,科技开发能力差,资金有限,管理水平低的通病,没有成为城市工业化在农村的延伸,而是简单重复了城市的工业结构,这就造成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先天不足,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缩小了工农收入之间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差距,但是最终没有能起到扭转“农业弱势发展”的作用,反哺农业的能力有限,潜力不足。

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同样需要乡镇企业的大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不是工业出钱,农业受益的简单过程,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工业反哺的力度不同,农业基础不同,反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首先,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决定着对农业的反哺还不能是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前提是工业应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深厚的科技创新能力。工业以自身对国家税收的贡献间接支持农业,用高附加值的产品来装备农业。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众多工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正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业已经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尚不十分坚实,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资源短缺,技术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不高的困境。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在艰难地进行中。这就决定了我国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实施对农业的反哺。因此农业部门内部自身的发展依然重要,乡镇企业的发展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其次,“三农”的客观状况制约着工业反哺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有长足发展,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手工劳动仍然是主要方式,靠天吃饭的地区依然存在,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路依然漫长。农村劳动人口约4.8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农民人口素质不高,受教育年限短,劳动技能低。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可耕地逐年减少,中低产田比例较高,土地沙化现象还没有完全遏制。广大农村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差距较大。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表现得十分鲜明,中国农村的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近几年来国家支农资金数额连续增大,仅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支农资金就高达3397亿元。尽管国家投资农业的力度非常之大,相对历史欠账过多的“三农”问题,仍显不足。

再次,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延伸工业反哺农业的触角,为反哺农业奠定基础。“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调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45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0592亿元,实现利润3025亿元,上交税金1236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3286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322元。”乡镇企业转移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民离土不离乡,缓解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压力,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技能,转换着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加了农村公共积累,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一种直接的反哺形式,为政府推行大规模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提供了基础保证。乡镇企业涉及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等多个与“三农”直接相关的领域,借助乡镇企业的作用可以将“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更为深入、有效地推进。

三、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为乡镇企业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体现在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上,还体现在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上,工业生产布局调整、规模扩张对农村工业发展的支持上,也体现在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上。

首先,给乡镇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乡镇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农村工业化形式,在初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农业而生,反哺农业。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短缺经济逐渐消除,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需求日前提高,加之不少乡镇企业管理不善,资金困难,缺少科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一度较为沉寂。“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既表明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也反映了我国化解“三农”问题的能力在提升,这次调整不光有政策保证,更有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其次,可以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根源于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农民,乡镇企业既担负了农村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也担负着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责任,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两个两翼。长期以来处于第二产业部门的乡镇企业比重过高,在低层次上重复着城市工业的结构;而农业产业化的比重过低,乡镇企业涉“农”力度不够,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不够。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要逐渐降低过高的工业比重,在农业上做文章,建立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组建一批农产品商贸企业,培植外向型的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再次,对乡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工业反哺农业”可以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服务。乡镇企业有集体所有制、股份制和个体所有制等形式,资金短缺是困扰乡镇企业的痼疾,农民手中有资金,可以投资办厂或者入股分红。既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更有利于在资金上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2]吴群反哺农业: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J],《求是学刊》2005年第9期

上一篇: 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下一篇: 化学工程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