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课堂笔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31 16:37:51

普通话课堂笔记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50-02

伴随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普通话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更有助于普通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普通话的丰富性、传统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以及普通话教育所担负的认知功能和育人功能,为电教媒体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才能的领域。电教媒体可以大大加强教与学的双边联系,学生介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学习,进行语音训练、文字朗读等,使阅读和朗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电教媒体还为扩展普通话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电教媒体在普通话教学中的运用。

1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普通话入门”一课时,笔者截取了现实生活中一些片断,包括人们坐在家里打电话拜年,乘公共汽车上班,坐飞机旅游等一些场面,然后配上几段方言土语。当笔者询问学生听懂他们说什么时,学生个个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然后告诉学生,为避免语言混乱现象,国家颁布规范语言文字行为、推广使用普通话的专门文件。接着用多媒体打出“普通话的入门”这七个大字,并用闪烁的方式不间断地让其呈现。这时,教师几乎不用讲一句话,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中来。

实践证明,运用电教媒体进行中学教学,情景交融,视听并举,动静兼备,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把课本中的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电教媒体,动静交互,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会看得认真,听得仔细,从而焕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教材的重点

同样以“普通话入门”一课为例,结合导入片断,笔者又播放了一段关于方言土语的相声片段,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方言土语的弊端有了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从而落实教学重点。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最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破教学重点。

例如,笔者在教学普通话的应用一课时,制作了一段精彩课件,把重点、难点展示出来,一边点击鼠标一边进行讲述,这样就把过去难以讲清的音节、读音,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既直观又形象,有效地突出了教材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3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普通话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由于受方言影响,个别读音很难读准,如果死记硬背,往往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视觉、听觉并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生动地再现普通话的原型,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地掌握事物的特点,理解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那些距离自己遥远的普通话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普通话教学中,笔者更多地让学生进入语音聊天室,通过语音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准。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进入网上聊天室与老师、同学通过聊天的形式解决。笔者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声、光、形、色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学生大脑皮层留下很深的印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知识的效率和质量。

4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将大量的课外资料带进课堂,但这样常常会造成授课时间不足的矛盾,而运用电教媒体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普通话入门”一课不仅内容多,头绪多,而且需要大量的课外资料进行辅助教学。为此,笔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择了大量的与课本有关的信息制作成“普通话入门”网站。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轻轻地点按鼠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就能将大量的资料信息呈现给学生;课下,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学习。这样,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信息,就会大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5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普通话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现代教学呼唤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但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真正落实分层次教学。而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在掌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自己的学习。

如学习“普通话的应用”一目时,笔者设计了三类题目。一类针对差生:说说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必须使用普通话?举例加以说明。一类针对中等生: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普通话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一类针对优等生:你认为如果不讲普通话,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会遇到哪些麻烦?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入练习应用阶段,笔者又设计一些色彩丰富、内容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有选择地在计算机里完成,当学生做对时,计算机就会发出“棒极了,你真聪明”的鼓励声。而且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笔者在练习中设计出坡度,学生通过这一关就能自然进入下一关,而这一关未通过的学生可通过按钮或进入网上聊天室寻求帮助。

普通话教学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大教育家孔子强调的“因材施教”在当代教育中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篇(2)

随着中国信息化普及度的逐步提升,信息消费环境愈加成熟,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广泛度也进一步增加。

调查发现,所有受访学生及受访家长现均拥有至少一台移动电子设备。其中,笔记本电脑在家长群体中的普及度最高,基本可视为家长们的标配。与此同时,家长和学生都表示愿意拥有一台学习娱乐两不误的多功能设备。

丰富课堂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返校调查报告》中,调查结果显示移动电子设备之于现代教育的特殊意义。实际上,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应用已逐渐渗透于中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在进行课堂学习时,虽然大多数学生仍使用纸和笔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课堂记录,但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也开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几乎全部的受访学生(约98%)都支持将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带入课堂,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约34%)会使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大约7%的受访学生认为通过平板电脑也能够很好地标记教学重点。

而大多数(约77%)受访家长表示支持孩子在课堂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做笔记,近一半(约45%)的受访家长认为这会带来更高的效率,近三成的受访家长认为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孩子可以更方便地在课堂上从互联网实时获取相关知识。然而仍有两成左右的受访家长认为移动电子设备引入课堂将会让学生分心,因此不赞同使用。

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将近一半的学生(约49%)会首选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完成作业。而笔记本电脑已经超越传统的纸和笔,在受访学生群体中成为首选的完成作业的方式,其使用比例(约39%)略高于传统纸、笔方式(约38%)。

当学生走出课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也充当起“百科全书”成为学生的隐形老师,已有超过四成的受访学生已经开始使用网上视频或其他学习软件来补充完善所学知识,而移动电子设备试听结合、全面丰富的素材使得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在此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认为“移动电子设备让学习更轻松”。

戴尔大中华区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先生表示:“高中和大学时段是发现新兴趣并利用好奇心探索世界的最佳时机,戴尔希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扩展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让他们不再死记硬背课堂上的内容,而是利用学到的知识去做更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当子女远离家乡在外求学时,此次的调查报告还显示,分隔两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趋势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近八成受访家长表示其子女与自己的沟通变得更少了,而与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沟通频率则变高了。但是,让家长们感到放心的是,距离并不再是和孩子沟通的障碍,移动电子设备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除了电话、短信等,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进行视频聊天是受访家长(约59%)最倾向的一种交流方式。

而在认为自己与子女的谈话时间变少的受访家长中,大约79%的父母认为通过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社交应用,可以增加自己与子女的沟通。几乎全部受访家长(约99%)都进一步表示他们会考虑学学电脑知识,赶上这个时代,通过新型方式来与子女进行沟通。约18%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会鼓励自己的父母通过移动电子设备上的社交应用与自己交流。

学生和家长的购买习惯

篇(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27-03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农村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小学教师是农村孩子接受起步教育、获取知识信息的直接影响源。相比较大城市而言,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口语表达这一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先从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入手,为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然而,据我校《农村定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在对湘方言区的永州市各区县300多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少数教师不能使用或不使用普通话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用普通话对学生教学时存在“说不准、道不明、沟不通”等问题……这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使得承担着为农村培养定向小学教师任务的中职学校,必须致力于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课程普通话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根据湘方言区普通话的发音特点,结合我校定向小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在普通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了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目标激励,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积极性

强调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以后的生活交际、学习和工作。特别是毕业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和师范生五项技能(即兴演讲、书法、写作、备课、上课)要达标,这是定向小教班学生非常重视的,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对普通话的兴趣,自然就会激发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为此,笔者首先尝试着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普通话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普通话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的习惯,这是搞好普通话教学的第一步。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学生的发音不管对与错,都以微笑面对。发音准确,掌声鼓励;发音错误或语音有缺陷,微笑着说:“好,你再思考一下!”或者“好,回答得不错!对比一下标准的语音,有没有谁愿意再帮他完善一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说,消除恐惧感。只要发现自己还行、能行,开口说话的学生就会不断增加,良好的氛围就会渐渐形成,这更有利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音问题;其次,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且能针对发音问题的趣味绕口令、词语接龙、儿歌、故事等语言游戏的形式进行指导教学。这样,学生感到兴致盎然、身心愉悦,自然积极参与到普通话练习当中,不知不觉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说好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掌握好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定向小教班的学生大多来自永州市不同的地区,学生的语音基础参差不齐,语音面貌也各不相同。永州市属于湘方言地区,湘方言地区大多没有翘舌音和后鼻音,边音和鼻音也不分。因此,永州地区的学生大多有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边鼻音等语音问题,很多学生翘舌音、后鼻音不准,或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边鼻音混淆不清,如陈(chen)程(cheng)不分。永州市不同区县的学生所显现的语音问题也有少许差别。冷水滩区、芝山区和东安县都是后鼻韵母ang不准,习惯把后鼻韵母ang发成前鼻韵母an,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说“我姓唐(tang)”结果却说成“我姓谭(tan)”;祁阳县的学生就习惯把zh、ch、sh翘舌音的声母发成j、q、x舌面音,或变成平舌的z、c、s,如猪(zhu)――居(ju)、书(shu)――需(xu)、出(chu)――区(qu),桌(zhuo)――作(zuo)、春(chun)――村(cun)、山(shan)――三(san);新田县的学生往往是将前鼻音的an和后鼻音的ang互相混淆。这些复杂的情况,要求口语教师在讲解正确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发音时的舌位、唇形、动程)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语音问题,逐一纠正发音,更正学生错误的语音习惯。例如,教学生学习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时,先用《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三只……十一只……)这首儿歌检测学生是否存在平翘舌音的问题。别看这首儿歌很简单,但其实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并且能够很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平翘舌音问题。因为学生在算数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到平翘舌音字(只、张嘴、四、十四、四十、四十四……)的发音,所以平常错误的语音习惯便能很真实地暴露出来。这时,详细地记录下学生错误或有缺陷的语音问题,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正音训练。另外,在普通话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发音。譬如,口形展示法(教师展示正确的语音发音时的口形)、对比辨音法(让学生听标准和不标准的语音并作出判断,训练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手势法(教师运用手势展示发音时舌位和口形的变化过程)、模仿法(教师作示范,学生模仿正确的发音)、个别辅导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正音训练)等。通过教师精准细致的理论讲解,再联系生动直观的实践演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纠正他们在口语表达中的问题。

三、多听多读多记多讲,指导学生运用普通话的基本途径

1.多听多比较,指导学生辨音正音,形成语感。在讲“普通话的语音”这个内容时,让学生明确说好普通话首先要学好发音,方言区的人学普通话往往受到方音的干扰,影响普通话的准确性,因而需要进行方言辨正。在笔者所教的定向小教班级中,不同地方的学生说普通话时,分别存在着不同的方言问题,尤其是新田、蓝山、金洞、羊角塘等地的学生方音浓厚,顽固难改的方言土语等发音习惯成了他们取得普通话等级证的绊脚石,也直接影响到他们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从业资格。因此,针对我校地处湘方言区、南方口音较重的问题,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多比较,听标准的录音示范,听教师正确的发音,听广播电视播音员纯正的发音,听各种优秀的朗诵、演讲、讲故事等节目规范的发音,等等。多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发音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的区别,然后进行模仿训练以达到辨音、正音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流习惯。

2.多读多练习,训练学生口齿灵活,吐字发音。由于所处地域各异,生长环境、个性特点也不尽相同,定向小教班学生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根据对不同学生具体问题的分析,采取多读各种语言艺术形式作品的方式来培养他们口语表达的单项能力,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节奏的转换变化、语流的顺畅通达。多读的目的,就在于训练学生咬字器官(口腔和舌头)的灵活度,使他们普通话发音标准。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练出来的,练习绕口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口语训练方法。绕口令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一种口头文学形式,俗称“口腔体操”。它主要是利用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词,使之或交叉或重叠或颠倒,组成一些短小、有趣的句子或段子,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等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经典句段。绕口令说快了难免会出错,加强练习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口齿灵活、发音准确、吐字流畅、字正腔圆。例如,《山桑和桑山》这首绕口令,帮笔者在普通话教学中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平翘舌音问题和前后鼻音问题。通过绕口令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巧,加大咬字器官的力度,锻炼发声器官的灵活性,而且能增强气息、口腔的控制能力,提高用气和吐字的功力。多读绕口令,是很多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影视话剧演员都提倡使用的方法,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矫正发音,锻炼口才,提高说话的能力。

3.多记多积累,要求学生改缺纠错,学以致用。我校定向小学教师专业的学生,是直接从永州市各区县乡镇的初中招考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也许这些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都相对较好,但从小到大耳濡口传的方言环境,十几年根深蒂固的用语习惯,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使得他们在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时,或多或少地会出现系统的语音缺陷和语法毛病。因此,给学生上第一堂普通话课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口语记缺集错本》,记录自己平常容易读错的或不认识的字音、记容易混淆的难点字词、记音变的基本规律、记轻声儿化词等,随时积累学习普通话的知识和经验,改正口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湘方言区的学生,大多受家乡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不标准,很多字词的读音会本能地读错。例如,很多学生将“山、水、桌”等翘舌音时总是习惯发成“三、髓、作”等平舌音。此外,湘方言的习惯用语中基本上没有儿化音节,如“滋味(儿)”、“有劲(儿)”等。这些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都需要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多记、多积累,并将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学以致用。

4.多讲多交流,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表达自如。学习普通话的最终目的是说话,是交流。在普通话教学实践中,经过前面对学生听和读两项能力的训练,善于“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无时无刻都得讲普通话,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包括课外的日常生活,这也是新时代对农村定向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于是,笔者结合普通话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一轮切实有效的训练:白天利用课前10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讲故事、讲笑话,训练学生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晚上利用自习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自己当天看到的事物或介绍某一门专业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说话的条理性及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经过训练,学生胆大了,气壮了,音也亮了,从原先的“脸红心跳、目不正视”转变为“气定神闲、娓娓道来”。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这在事实上也证明了,要学好用好普通话,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对笔者所教的几个定向小教班的调查中,发现平常坚持讲普通话的学生相比不能坚持的学生而言,普通话水平进步相对较大,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相对要快。因此,要使学生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定向小学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坚持讲普通话,多给他们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和平台。

总而言之,作为农村定向小学教师的培养基地,着手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敢说、想说、言能达意;提供广阔的锻炼空间,激励每一位小教学生自信迈向三尺讲台,成就他们光辉的教师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77-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重要媒介,中职学生说好普通话是未来职业的需要,也是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中职卫生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卫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把加强普通话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抓。具体而言,中职卫校语文课程教学开展普通话训练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卫校中,多数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自己只需掌握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因此,他们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或漫不经心,或敷衍了事,缺乏浓厚的兴趣。但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整个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认知普通话,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激发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沿袭老一套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朗诵作品,使学生领略到普通话朗诵艺术的美感,使其身有所感、心有所动,从而激发对普通话浓厚兴趣,产生学好普通话的愿望。

在学生获得感官美感的同时,笔者还多方举例阐明普通话在人际交往、促进沟通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结合本校历届毕业生在求职应聘推销自我的实际情况,列举了普通话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毕业生品学兼优,但拙于表达,尤其是普通话水平过差,因而当××医院到本校招聘护理人员时,原对该生的书面材料感到满意,可在面试时,却因其令人费解的普通话而放弃,另挑人选。这一实例,起到了前车之鉴的警戒作用,使新生们在替别人惋惜之余,触动自我,对普通话与自身的前途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普通话的紧迫感,为下一步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奠定了基础。

二、抓实践,重个体,拟定最佳教学方案

普通话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中“说”的一个基本环节,应在小学启蒙阶段学习汉语拼音时即已进行,但长期以来囿于传统语文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观念,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用标准普通话表达的能力重视不够,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一现象到了中职阶段也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例如,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虽然安排了部分口语训练内容,却没有普通话语音方面知识的要求。没有教材为依据,这就给教师在中职阶段开展普通话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

以桂林市卫生学校为例,学生多来自桂北、桂东农村,方言多、语种杂,在生活中不以普通话交流,课堂上又缺乏教师行之有效的训练。学校就有不少学生在说普通话时,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语音错误,而且还形成了地域性特点,即不同地方有其“普通话特色”。以桂林市各县为例,兴安、全州、灌阳县,鼻音n和边音l不分,无后鼻音等;荔浦、平乐县,舌面原音a偏前、偏高,等等。正由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复杂,水平各异,给教师在中职阶段语文的普通话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没有教材作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过于复杂的情况下,应设计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做法如下:

第一,设计强化实践的教学方案。普通话作为一种通用语,其实践性极强,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不能过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应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编排,理论方面应以指导实践为宗旨,避免空、泛、杂,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便以此为出发点。实践训练内容的编排,应经过精心周密的构想,并参阅大量的有关资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提高的教学规律,设计训练次序,使整个教学方案内容丰富、循序渐进,呈现训练的系统性、连贯性。

第二,设计突出个体训练的教学方案。在设计强化实践的教学方案时,还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笔者在新生入学之际,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我介绍,课间和学生个别谈心,及时掌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情况。包括来自何地,语言面貌如何,存在的语言错误或缺陷是什么等,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对每一类错误针对性地设计纠正措施,训练计划,拟定最佳教学方案。

三、系统教学,讲求方法多样化

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又便于接受,才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因材施教,多种方法齐头并进,全方位对学生展开训练,以下择其一二略为说明。

模拟情境教学法。普通话作为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际沟通的一种语言,决定了它对语境的要求极高。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由教师虚拟情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学会准确地使用标准普通话,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如,笔者虚设了求职应聘面试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其气氛,启发他们周密地思考,在这样的语境下该说什么、怎么说,然后,指导他们轮流上台演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进入角色,把握语境,有腔有调,展现自我。教师在此期间,及时记录每位同学的语音错误情况,及时点评纠正。此外,笔者还设计了推销产品、介绍等各种情景进行普通话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模拟教学法是普通话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它通过模拟角色和语境,使学生身有其感,心有其乐,言有所练,行有规范,从而达到技能训练和兴趣培养双丰收的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在语言的学习中常常存在所谓的盲点现象,即说话人往往对自己所发出的音是否准确难以断定。对此笔者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采用该法不仅要求教师较为准确地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及字词句的拼写,并且能模仿学生“地方特色普通话”的各种读音错误,深入地分析其错误原因,从而在教学中进行真伪比较。比如,针对持桂柳方言的学生说普通话韵母ai时,a过于靠前的缺陷,笔者先从理论上解释其错误的原理,接着进行演示,模仿错误发音,再发正确音,重复多次,让学生一边用耳朵仔细聆听,从听觉比较二音的不同,一边用眼睛认真观看,从视觉辨别教师口形的差异。由此,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其发音要领,更从视听感官上通过比较,真正的在实践应用中发准这个音。

当然,对于普通话训练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进程、学生实际情况,不同阶段、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法,使教学呈现为一个由初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多种形式教学,使之具有灵活性

普通话训练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然而,语文课作为中职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安排的课时本来就不多,而教学大纲又无该项内容,因而教学中就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应该利用可利用的时间,调动可调动的因素,采用多种形式灵活教学,才能使之全面深入地展开。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课堂上,教师以身作则,运用好教学口语。教师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较高,做到字正腔圆,措词得体,起到表率的作用,学生才会喜欢听、用心听。笔者上课时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力求讲课流畅爽朗,吐字清晰准确。尤其是在朗读课文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并且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用符号在课本上标出朗读停顿、快慢、抑扬的地方,甚至有时台上读得好,台下学生还会认真模仿跟读,从而使学生通过口读、笔记、心想、情投,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既提高了普通话水平,还增强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利用课前五分钟教学进行普通话训练。按座位次序一次轮上两名学生,或练习单音节、双音节发音,或朗读或说话,然后再轮两名学生进行评论,最后教师总评。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训练了4名学生,听说结合既提高了学生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听辨能力。课前五分钟虽短,但坚持不懈地进行,循序渐进,收效甚大。

篇(5)

一、引言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规定,“3+4”专业对于学生的中考分数要求达到当地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作为试点中职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和班主任,笔者发现录取的13级,14级和15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的中考分数仅仅是刚刚达到分数线,甚至有的专业还出现了降分录取的情况。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与四星级高中生相比缺少学习兴趣和动力。“3+4”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以后会明显有懈怠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提问时往往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除了老师要求记录,很少主动记笔记。教师这时如果仍以传统的“满堂灌”或者单纯的知识点讲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话,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不会很高,教师的授课质量也将得不到保证。

二、思考

笔者今年8月份参加了江苏省中职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三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的教学方法令我受益匪浅。他们重视营造语言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他们常常使用夸大的生动活泼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我们交流,甚至把自己容入所讲的故事情节。在这几天的学习当中,我通过身边学员们欢乐的笑声深切的感受到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带来的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

三、探究与总结

我将这几天以来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了以下四种课堂活动:

1.热身活动。

(1)扮演游戏。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教师将学生按四人一组分组,分别扮演苹果,梨,香蕉和西瓜。每个人要记得自己的水果种类和位置。教师喊出任一水果的名称。相应的“水果”们迅速移动到其他位置。在职业扮演游戏中,学生们三人或四人一组扮演某个职业,例如教师需要三人扮演,一人假装在黑板上写字,其余两人假装记录。

(2)点名。教师在给学生点名时,学生不需要说到,而是说出国外的城市名或者其他有趣的单词。

(3)问卷调查。教师给学生准备一张问卷,上面有大约二十个问题。所有学生需要尽快的通过互问互答来回答这二十个问题。

热身活动组织的意义在于使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思维迅速的活跃起来,从而为下面教师教授新的内容打下基础。组织实施这些活动时应当注意课堂秩序和控制时间。

2.听说活动。

(1)Theft in the Hotel。一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有这个标题。教师让学生猜测时间、地点、人物和可能发生的情节,将相关的词汇写在黑板上。接着,学生分组扮演这一角色,进行交际会话。

(2)Small talk。教师将学生分为内外两圈,学生之间迅速进行交流寒暄,教师喊“change”,学生交换位置和圈外另一个人进行交流。

(3)Listening to a song。听力材料由一般的对话或独白改为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流行歌曲或者电影对白等等。教师可以先呈现材料,然后让学生猜测材料的主题,浏览给定的词汇然后猜测可能的答案。

(4)Listening to a Video。教师让学生听一段没有画面的视频,让学生先猜测想出相关的单词作出预测。接着进行小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由学生按组别进行呈现。

3.音标教学和词汇教学。

(1)三子棋游戏――教师将音标以三子棋的形式呈现出来。

(2)猜词游戏――教师在课件上呈现某个场景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自己已经列出与此图片相关的十个单词。学生分组讨论有哪些相关单词并依次把他们写下来。与教师呈现的单词相同得多的组获胜。

4.Reader’s Theater。教师展示标题并引导学生作出预测。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关于地点,道具,人物,情节的词汇。接着教师呈现文本并带领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感情等等。趣味性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不可缺少。“3+4”的英语课堂更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中职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应该更加功能化,职业化。倘若教师能够调整自身角色,由学生学习的督促者与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转变,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体验性的话,那么我相信“3+4”的英语课堂一定会绽放属于自己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了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语文,是中职课堂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课程,是与专业学习并重的。然而,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薄弱,且进入中职学习后对语文又有了不科学的认识,大多数中职生认为专业学习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不学。其实,语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那么,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可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参与教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多地搜集最新的信息,不断学习与积累,让自己成为一眼源源不断的泉。在备课过程中,笔者经常找一些有趣的、激励性的故事跟学生一起分享,从而提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讲授《好雪片片》之前,笔者给学生讲起了“犀利哥”的新闻,学生们都颇有感触,各抒己见,对流浪者有了新的认识,这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帮助。再如在讲授文章《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就从最近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讲起,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他们看,如地震、洪灾、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在学生目睹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后,再跟他们讨论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时,学生都能各抒己见,活跃参与。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不但很快掌握了文章的主旨,还很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这也正是语文教育的作用,在点滴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知识与文化,还要学会分析社会现象,超越现实生活提升思想认识,所以,通过讲解与讨论,学生才能加深认识,真正实现道德与素养的提升。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笔者在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总是把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锻炼能力、展现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演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小说《项链》时,出乎意料的结局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觉发言,复述故事情节,续写故事的结尾,改写主人翁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说话和听话的能力,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在语文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选用实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与技巧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口才和组织能力的平台。如在讲解《听话与说话(二)》时,笔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晏子使楚”案例,让学生分组扮演其中的角色,体会人物听话与说话的技巧。然后再选用课外实例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不仅要听清内容,还要能把问题阐述清楚。譬如:50年代初,一次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子上,就接受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个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听完后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当笔者问及美国记者和对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时,学生就回想起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也把他们对答的言外之意准确地表达了出来。通过这样的实例教学与训练,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技能,使课堂的教与学真正有效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笔者常开展自我介绍、朗诵比赛、演讲等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使整个活动的收效良好。所以,教师应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准确的定位,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有所成。在检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时,笔者采用了多种方式,写作、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学生都颇感兴趣,特别是口语测试,很多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锻炼胆量、提高口语能力,而且还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应用。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师也要随时改变教法,让语文课堂增添生气,学生也能很快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与技能,并加以运用。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课堂的开展

常言道,“亲其师,信亲道”,在学生面前,除了保持着教师的威严,笔者也不吝惜自己的热情与亲切,与学生和谐相处,彼此亲近,让学生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习性等,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而笔者认为自己却不是一个真正的“严师”,可学生却很尊重笔者的为人、尊重笔者的教学,能够接受笔者的教学方式。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师生总是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实践表明,课堂环境、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课余时间,笔者会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的意见,以便提供更好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对课堂的热情有时候是从一些细节开始的。如教师的板书、教师的普通话,等等。有不少的学生对笔者说,很喜欢笔者的字,那工整、规范、美观的字迹,让他们有模仿的冲动,让他们把精力都集中在听教师讲课、看教师板书上。所以,笔者注意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板书,满足学生的欲望,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篇(7)

我从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角度出发,结合本校的管理特点,将自己在中职学校教学生涯中的感受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

一、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纪律管理要从第一堂课做起

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不一样,他们在初中没有学好文化课,最后没有考上普高。来到职业学校之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要求,因为没有人对他们提出要求。其实,他们在心底里都希望学校能对他们管理严格,能对他们有所要求,能够经常关注他们。对学生的关注要从课堂做起,从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做起。学生成绩单上的总评包括两部分,50%是期末卷面成绩,50%是平时分(包括期中考试)。为管好课堂纪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50%的平

时分。

第一堂课,我就明确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得到这50分。我将平时分列为几大块:(1)期中考试10%。(2)作业10%:Excellent,加2分;Good,加1分;Notbad,加0分;Sorry,重做;不交,减2分;补交,减1分;不订正,减0.5分。(3)背单词10分(可以超出10分):(每个班级按不同情况,每单元默写5~10个,多背一个加0.5分;少背一个减0.5分)。(4)课堂笔记(可以超出10分):每堂课结束后,我都要检查每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是否完整、自己是否清楚来给分;(5)纪律和考勤10分(可以变成0分或者负分):迟到、早退减2分;旷课一节减3分;上课未经教师允许离开位置减1分;上课上厕所背5个单词(指定的单元,或减1分)。(6)附加分n分:平时小游戏、额外可做可不做的作业、整个学期表现良好、自己认为有所进步或者表现良好可以申请加1~10分。

虽然每个教室都有教室守则,但针对班级的特殊情况,我特别强调课堂中随意走动以及以任何理由走出教室这两条。学生也知道自己错在哪,只是一时之间无法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错了要罚,但也要让学生有弥补的机会,因此,附加分就是为了让学生多参与课堂而创设的。

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办法。对于课堂纪律较好的学生要“哄骗”:平时表现优异,你将得到什么?比如,平时分超出100,当然我们要真的说到做到。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教师借分的故事。我想对于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差一点点就能成为优秀的话,我愿意借分给他,并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对于课堂纪律一般的学生要“威胁”:平时表现不尽如人意,你将失去什么?(比如说考试资格)。总之,要时刻提醒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要人为地给他们树立目标。

2.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课堂纪律的管理是分不开的

(1)关于背单词

所有学生都要背单词,提倡大家尽量自己背,但对于能力有限、背不出来的学生,要求抄单词,抄写工整,无错字,也可以加1~2分。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背单词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认为自己达不到教师的目标,可以自己提出要求,并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在教学上,我们也要做到民主平等,而不是一味地强加给学生他完成不了的任务。

(2)关于作业

程度较好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程度一般的可以做一部分,抄写一部分,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至少要把题目及内容所涉及的所有单词都写正确。

(3)关于记笔记

每次讲新内容,我都要求学生记笔记,并在第二节大家做练习的时候进行检查。经过试验大概一年之后,每次上课学生基本都能自动提笔来记笔记了,也不需要再检查了。

(4)关于上课上厕所

上厕所背5个单词或者减1分,让学生养成合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的习惯,不至于一打铃就要上厕所。

(5)关于使用手机

课堂上可以使用手机,但只能用来查字典,如果用手机上网,一旦发现,立即没收,并扣掉相应的平时分。

(6)关于预习

将课前预习改为课堂中预习。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我就将这一任务放到课堂中来。如,阅读理解分组完成,利用手机查新单词。学生在自己能够有些了解并且稍微能够听懂的前提下,就会更愿意去听。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学生出于需求,被动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比如,成人高考的课程就有英语,不管是高起专还是专升本;又如,评职称也要考职称英语。因此,毕业不代表可以不学英语。要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

2.学生出于喜欢,主动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除了单词、语法、阅读理解外,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国外节日(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外国电影、国外美丽的城市和自然风光、外国的教育方式和一些小故事、外国人学汉语的趣事等。将与英语有关的各个方面知识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课堂细节

1.赞扬学生

谁做得好仅仅自己清楚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别人清楚。因为每个学生其实都是希望得到教师表扬的,而这也正是他进步的动力所在。在英语里面,表扬别人的句子通常都很短,比如good,perfect,well-done,goodjob,wow,beautiful等,我们在表扬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口语。

比尔・盖茨说:“管理的艺术就是在不使人们变成经理的前提下提升他们。”一个班级的绩优生总是少部分人,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一时之间也很难变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如果经常表扬他,看到他的进步,就会让他重拾信心,尝试着去学好这门课。

2.利用好黑板

我曾看到过美国一所学校关于“利用黑板”的几项规定:

(1)检查板书字体的大小,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看得

清楚

(2)利用黑板的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的学生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3)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就不要再讲课了

(4)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

(5)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

(6)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再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总之,我相信,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找到一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每一个课堂都可以创造出精彩,激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胡涛.拿什么调动学生:生态课堂的情绪管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http://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其实,语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那么,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1.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笔者在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总是把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锻炼能力、展现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演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小说《项链》时,出乎意料的结局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觉发言,复述故事情节,续写故事的结尾,改写主人翁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说话和听话的能力,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在语文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选用实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与技巧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口才和组织能力的平台。如在讲解《听话与说话(二)》时,笔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晏子使楚”案例,让学生分组扮演其中的角色,体会人物听话与说话的技巧。然后再选用课外实例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不仅要听清内容,还要能把问题阐述清楚。譬如:50年代初,一次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子上,就接受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个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后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当笔者问及美国记者和周总理对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时,学生就回想起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也把他们对答的言外之意准确地表达了出来。通过这样的实例教学与训练,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技能,使课堂的教与学真正有效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笔者常开展自我介绍、朗诵比赛、演讲等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使整个活动的收效良好。所以,教师应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准确的定位,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有所成。在检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时,笔者采用了多种方式,写作、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学生都颇感兴趣,特别是口语测试,很多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锻炼胆量、提高口语能力,而且还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应用。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师也要随时改变教法,让语文课堂增添生气,学生也能很快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与技能,并加以运用。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课堂的开展

常言道,“亲其师,信亲道”,在学生面前,除了保持着教师的威严,笔者也不吝惜自己的热情与亲切,与学生和谐相处,彼此亲近,让学生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习性等,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而笔者认为自己却不是一个真正的“严师”,可学生却很尊重笔者的为人、尊重笔者的教学,能够接受笔者的教学方式。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师生总是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实践表明,课堂环境、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课余时间,笔者会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的意见,以便提供更好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对课堂的热情有时候是从一些细节开始的。如教师的板书、教师的普通话,等等。有不少的学生对笔者说,很喜欢笔者的字,那工整、规范、美观的字迹,让他们有模仿的冲动,让他们把精力都集中在听教师讲课、看教师板书上。所以,笔者注意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板书,满足学生的欲望,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谓“为人师表,德高为重”,笔者不断学习相关的师德规范,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与技能,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素质涵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凡事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作用,拉近师生距离,给教与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课堂的每一秒钟都不浪费,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有效课”,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把教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任务意识和时效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李心刚.中职语文教学探析[J].安徽教育.2013年08期

篇(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三维目标,以此检测教学效果。但分析整堂语文课,以其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始终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种教学形式。事实上,这四个字做好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叙述,以供大家讨论。

第一问:学生听了吗?听了,听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听是语文最底层的基本功。虽语文试卷中极少有听力题,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听是多么重要,看电视、开会、与人交流……哪一样能离开听呢?课堂上,听也是举足轻重的。语文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日积月累,才能知识渊博。听,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只有认真听讲了,上课才能“言听计从”,有所“作为”。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呢?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专心听同学发言。要培养学生听课的兴趣,真正跟上老师的思路。其次还要会听,上课不能仅仅只是记录老师、同学的讲话,沦为记录器的作用。边听边思考,有选择地做笔记,才能有所收获。此外,我要求学生在课余“听书”。听的内容可是课文朗读,还可以是故事、诗歌、小说、新闻等课外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增长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利于学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第二问:学生说了吗?说了,说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说是多么重要啊!对一个人的印象,对一个人能力的评判,很大程度上看这个人会不会说,其次,人的表现的欲望、人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在各种场合就有自信心,他就可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就有可能吸引人的注意。在语文教学上,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教师来说,从学生的发言可以判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字音是否能读正确,课文内容是否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是否丰富等。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说是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化为声音表达出来。心里怎么想的,有时是需要修饰一下才可以说出来的。所以私下里说和在公众场合说是不一样的,口头的表达也不同于书面表达。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在课堂里让孩子多开口,可采用“指名讲”,也可采用“自言自语”、“同桌讨论”、“四人小组交流”等形式,大大增加孩子们讲的机会。在讲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让孩子们讲完整的话,讲普通话。老师更要有耐心,不能一听学生发言声音小、不流利,就让学生坐下,这样此种学生将永远失去锻炼的机会。练习说,还可以创设演讲、辩论等说话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辩才。

第三问:学生读了吗?读了,读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读,是一个人重要的语文能力。一个连新闻都读不通、读不懂的人,能说他的语文素养高吗?读,还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加强有效的语言训练。读可以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呢?课内外都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课堂上要因文而异,选择恰当的读书方法。如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慢慢地就要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读书方法,再花上一定的时间,才能读懂,读出感情来。

第四问:学生写了吗?写了,写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基本的技能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写”的层面。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从本质上讲,它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读的吸收外化。它既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丰富、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

什么是写?就是能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写的内涵较为丰富,包括让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抄写词语,让学生写自己的体会、感想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6-02

一、化学课堂笔记的功能

记课堂笔记是指对课堂上的知识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外国学者认为记笔记主要存在两种功能:贮藏功能和编码功能。贮藏功能强调的是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习,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体现笔记的价值。编码功能的核心内容是记笔记活动本身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有利于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认为课堂笔记有以下的作用:

1.课堂笔记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将自己多年来总结出的、很实用的内容补充进去,学生很有必要记录在笔记本上;

2.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3.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自我复习时把握重点与难点,一份亲手做的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的笔记,常能使自己记忆犹新;

4.记课堂笔记能稳定学生注意力,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

5.课堂笔记的后期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帮助学生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己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有助于新信息的迁移。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容量大,逻辑思维要求高,知识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做好课堂笔记,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文字记录,留下思考的痕迹,促进记忆和理解,课后再对笔记进行二次加工,学生又可以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材料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有利于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对化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建构。

二、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具体行为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等以下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做课堂笔记时不主动也不认真,一般都是应付教师,这种情况高一年级尤为严重;

2.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内容多,速度快,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记什么东西,也来不及记录;

3.大多数学生只有在化学考试前才开始复习化学课堂笔记,平时将课堂笔记束之高阁;

4.学生的课堂笔记只是教师板书的复制品,在细节修饰,二次加工方面普遍做得不理想。

三、化学课堂笔记的基本方法

1.教师层面

(1)教师在高一年级或新学年的开始讲述化学课堂笔记的作用及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这两句话都是说笔记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大学生们学习的材料为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学习成绩最差。因此在第一节课上应提出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将笔记纳入学习成绩考核中,明确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定期检查评分,展览学生的优秀笔记,这对学生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鞭策,可以激励同学们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好。在一次化学教研活动中,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马文龙老师充分强调了化学课堂笔记的作用,认为课堂笔记可以衡量学生听课的效果。为激励中下生也积极做课堂笔记,马老师曾说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一些题目,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作课后思考,在平时测试出题时加入这些题目,当学生知道测试中有部分题目来自课堂笔记,他们就会更加主动记课堂笔记和复习课堂笔记。

(2)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握课堂节奏。现在的化学教师上课一般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增,当材料呈现速度过快或信息密度过高时,记笔记活动与集中精力接受需处理的知识活动相矛盾,记笔记妨碍了有效的编码,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给学生留下知识缓冲的时间,便于学生思考、记录与整理。同时,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不知道哪些该记,哪些不用记,哪些是重点,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上有一定的经验,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的做法可供参考: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告诉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上的颜色分类记笔记。例如:黑色字体为普通陈述的内容,仅供阅读,无须记录;蓝色字体为应该记录的内容,其中黄底蓝字为重点知识,红底蓝字为难点知识;红色字体为补充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配合语速和声调,学生就很容易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记课堂笔记时也能做到条件反射,不须教师反复强调哪些该记,哪些是重点了。

2.教师指导学生层面

(1)指导学生面对不同的化学课型采用不同的笔记策略。

实验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是由教师组织指导并由学生独立实践的教学活动,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设计好记录格式,然后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整理后书写实验报告。

习题课:习题是一种在某一层面上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与用的初级过程。教师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推理、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不能只记下例题就完事了,应当再批注核心知识点,反思解题过程。通过化学习题课笔记实现自己的不断反思、总结、提升。

复习课:复习课是知识的规律化、条理化,重点、难点、考点的深度剖析。所以,复习课类型的化学笔记学生应当详细记录,并且要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复习笔记之中,在提高自己总结能力的同时实现全面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复习来说吧,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上,而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等,做进一步深化处理,从中掌握元素化合物间的联系、相互转化关系,尽可能使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2)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二次加工。

1)修正补充法。先将笔记阅读一遍,然后对笔记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使之正确完整。

2)归类法。把所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例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

3)比较法。比较材料的异同的方法。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例如下表:

4)列表法。即用列表的形式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杂乱无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列表法常和比较法、归类法综合使用,这样做既可以使知识记得清楚,提取方便,又可以培养自己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例如整理化学笔记时,可以把同族里不同的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加以比较,用列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5)知识树法。按照知识的体系,把学习的内容用树干派生出树枝,树枝派生出分枝的形式,把知识的体系画出来,使之条理化的方法。

(3)指导学生注意书写的速度,用简单的符号代替文字。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影响听课的效果。指导学生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不必将每个字写得工工整整,可以快速书写;指导学生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比如用“白”代表“白色沉淀”,用“”代表“生成气体”,用“E生”代表“生成物的总能量”等等,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

(4)指导学生采用灵活的笔记格式。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建议学生购买版面较大的活页笔记本。版面大是为了减少记录过程翻页的次数,可以使笔记内容一目了然;活页是为了方便以后补充内容或二次加工。

(5)指导学生交流笔记。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笔记交流的平台,学生乐于将笔记中的内容在整理和复习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各种有效媒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笔记互助氛围,全面提升化学课堂笔记的利用效率。

课堂记笔记和其他学习策略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得到提高的,但是要取得最佳的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为学生设想,坚持定期的检查督促,还要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方法、技巧,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加工整理。

参考文献:

[1]胡进. 关于记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J]. 心理学动态. 2001年01期.

[2]周洁. 中学生如何做好化学课堂笔记[J]. 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 2009年08期.

上一篇: 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下一篇: 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