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信息化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5:54

地质信息化建设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1)

长久以来,地质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而地质资料正是地质工作的成果价值体现和主要信息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资料与信息化已密不可分,作为国家宝贵的知识财富和基础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成为摆在我们每个地质资料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地质资料信息化的内涵

地质资料信息化是依据相应的标准,按照一定的规范,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手段,对地质资料进行著录、编目等加工处理工作,将地质资料所蕴涵的信息开发形成能在信息设备中运行的矢量化、标准化、结构化、数字化等产品,通过搭建共享平台以在线查询、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提供给终端用户的行为。究其本质,就是地质资料管理模式的转变升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最终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实现地质资料的共享。

2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不断纵深拓展,累积了种类繁多的海量地质资料,但我国地质资料管理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缺乏合理规划、资金渠道不畅、地质资料信息分散且纸质信息载体比例较大、开发能力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很多问题,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与信息高度发达时代不相适应,无法为社会提供便捷快速的地质基础信息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先行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地质信息的需求,提高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开发出通用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标准统一的数据库,构建起合理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加速管理人员的职责转变,最大限度的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资源共享,加快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3 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整体考虑,制定长期和短期建设规划,从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入手,采取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资金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引入目标考评、运用需求导向等有效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

3.1 健全规章制度,推动规范建设

严谨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规范建设的有力保障。根据当前的地质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制度,并适时修订和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做到去陈推新。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强化地质资料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建设,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管理性、业务性、技术性标准规范制度,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保障;建立地质资料共享制度,正确界定地质资料利用范围,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地质资料信息载体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保障;建立信息化建设监督管理制度,增加刚性要求,完善监督体系,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监督保障。

3.2 完善资金保障,加快硬软件设施建设

经费的预算和投入贯穿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其基础和必要条件。在信息化建设这个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中,服务器、扫描仪、刻录机、路由器、计算机等硬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软件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预算,加快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上要具有持续性和适度超前性,做到有的放矢、万无一失。建设单位要吃透信息化经费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充分保证建设资金的连续投入和工作运转费用的充足,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

3.3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关键,在信息化建设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新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开发利用形式的多元化,对信息化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一定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技能。因此,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常态化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单位要加快转变认识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完善地质资料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制定人才规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储备,为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3.4 引入目标考评,促进良性发展

目标考评是推进工作的指挥棒和主要抓手,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在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引入目标考评,这将会极大地提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单位要紧贴实际,坚持客观全面、长短结合、定性与定量形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目标和对应奖惩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明确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明晰工作要求,将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过程监督,实时监控,对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的要及时预警,充分发挥考评的作用。根据信息化建设目标考评情况严格兑现奖惩,要达到奖惩的刚性化,避免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使考评具有科学性、激励性和导向性。建立起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特色目标考评体系,对有效促进工作的良性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3.5 运用需求导向,提高服务能力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采取以调查问卷、参考咨询等方式充分挖掘用户需求,以次作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积极利用地质资料资源,开发系列服务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精品化服务,提高服务用户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地质资料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打好基础。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2)

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已成为当前时展的重要资源,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重视。地质档案作为地质勘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其不仅地质单位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地质工作的长期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水平,确保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快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一、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以信息化技术为重要依托,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信息系统,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设备、网络及数据库来对地质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化管理,并为用户提供快速检索,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地质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利用传统的载体保存时档案资料查找和翻阅都不便利,因此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型的载体来对档案进行储存、保管、查找和利用,可以为利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地勘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设备,同时还要具备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能够对先进设备进行操作的专业人才,另外还要搞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做好档案信息的接收、加工、存储、开发、检索和传输等工作,加快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现。

二、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重视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地质档案管理水平都较为落后,档案人员思想守旧,在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快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观念中及时脱离开来,加快以信息化形式来推进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储存和保密观念中走出来,树立服务用户的现念,能够在档案工作中时刻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还要树立资源共享的观点,充分的借助于网络和科学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有序整理,加快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使地质档案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及共享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只有在具备完备的基础硬件设施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将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发挥出来。在地质档案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并考虑到前后衔接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采用逐年添加的方式来完成硬件基础设施的配置,使投入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三)加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建设

研究城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和社会共享机制,集成各类地质档案资料,挖掘潜在价值和社会需求,建立城市地质钻孔数据库、城市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城市水工环地质数据库,开发其管理系统;探索三维地质结构与地质环境的链接,研究三维地质结构与地下空间的耦合,实现地质环境变化过程模拟与预测,实现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利用与地质环境的有机结合和最佳利用;建设与完善城市地质三维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咨询系统服务平台。

(四)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地质数据资源的整理和建设,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从而使地质档案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地质档案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开展重点区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并对外提供服务工作,加快推动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开发,并地质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树立“大服务”的意识

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多领域、多功能、专业性、时效性强等特点,建立馆藏机构的常规服务与专业机构的专题服务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大服务理念,变过去“仓库保管员”为现在的“超市促销员”,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分类分级,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服务反馈机制。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

(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依赖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于地质单位来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第一,注重人才建设。地质单位可根据需要引进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能仅限于对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选用。第二,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或者专题培训等形式对科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适应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第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地质单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往往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改变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很重要。

三、结束语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地质单位的不断努力,档案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管理标准化水平等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同时地质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够更好的完成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需求,为推动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3)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力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使用,节约了工作时间,减少了由于员工失误而造成的管理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加之,地勘单位所要管理的档案信息覆盖面广,工作量极大而且复杂,对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1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已取代了历史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重要地位,成为了当下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推动力,走信息化建设道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质档案作为推动地质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着地质单位内部的管理成效,还对我国地质工作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实现了地质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地质档案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为社会的生产发展做出贡献[1]。

1.2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建立一套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系统,它主要是在运用了现代科技的基础上,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盘刻录机以及扫描仪等硬件,借助于网络和数据库的使用,对地质档案进行综合管理。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一般包括对地质资料的接收,加以分析后进行编目和著录,最后对其进行统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档案信息系统内进行快速检索,找到需要的信息资料。

2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载体在档案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复印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缩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地质专业的档案主要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如:勘察报告、图纸、计算稿、施工日志、野外工程地质资料等内容)、工程勘察的批复文件以及工程竣工资料等,查找翻阅非常不方便,如果采用光盘和多媒体技术,利用缩微胶片、光盘、磁盘、磁带等新型载体,这对于档案的储存、保管、查找、复制、利用等都将是新的突破。只要用现代信息化的方式和手段管理地勘档案,就能在几分钟内、十几分钟内把馆藏档案迅速查找一遍,并可以随时复制出利用者所需要的档案资料,这样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实现地勘专业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很多,最主要、最基本的有3个。一是必须具有先进的设备。比如缩微机、计算机、录像机、复印机、光盘机等,有了先进设备才能使费时费力的手工劳动变为省时省力、简便易行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二是必须具备一批有知识、有文化并能操作先进设备的专业人才。随着先进设备和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大量使用,档案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性能,熟练的操作设备,对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科学管理,这就要求现职档案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尽量用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以适应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需求。三是要搞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档案的整理,信息的接收、加工、存储、开发、检索、传输手段,要做到有目可查、摆放有序、完好无损、上机能用,逐步走向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3 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对地质信息化建设加强重视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思维观念的碰撞是必然的,如何让管理人员接受现代创新理念才是关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就是由传统的对档案进行实体管理转变为以信息化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一些新突破:一方面,管理理念要更新。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从注重储存和保密的传统观念里走出来,接受注重服务用户的现念,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树立信息资源共享的观点。借助网络和科学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有序整理,在遵守相关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共享,发挥地质档案的有效价值。

3.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要想提高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应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实现整体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一,注重人才建设。地质单位可根据需要引进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能仅限于对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选用。第二,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或者专题培训等形式对科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适应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第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地质单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往往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改变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很重要[3]。

3.3 加快信息设备建设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立足长远,合理的购买、更新必要的设备。首先,对计算机和数据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新。其次在档案馆内配备空调和其他防尘、防霉、防光、防火、防盗等高科技设备,提高档案馆的安全系数和档案的使用寿命。只有相应地完善现代化办公设备建设,再加上现代科技的有效利用,才能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4 结语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像档案信息化建设受到体制约束,信息化技术水平差,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水平较低等。为此,地质单位应该想办法转变管理人员的传统理念,加强对他们的信息技术培训,满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寇宁.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3,S3:60-61.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4)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86-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地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中迫切地需要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地质勘查效率的新突破。某些行业和系统已经逐步运用了先进的云计算、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而且也已经有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可以说,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使得相关行业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在地质勘查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地勘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化地建设,不断地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建设,保证地质勘探信息化健康快速地进行,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支撑。

一、地质勘查信息化的意义

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勘查部门内部的管理信息化,也包括勘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人们对地质勘查信息化和数字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地质勘查的实践中去,而且发挥出巨大的现实意义[1]。

1 信息化的数字采集

地质勘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便是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它一直都是地质勘查的重点和难点。原始数据作为地质勘查的基础数据,对勘查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做好原始数据的准确收集,使之成为决策的基础数据一直以来备受勘查业务员的重视。为了迎战这个挑战,我们利用信息化建立起来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勘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因为其具有实用灵活的采集方式广受工作人员赞赏。

2 信息化的数据处理

影响地质勘查结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数据的处理质量的优劣。众所周知,对勘查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决定了勘查的准确度和能力水平。现阶段,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环境因素的多元化,地质勘查过程中遇到的数据多数是繁琐而复杂的,如果利用传统的处理手段,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精准度不高,如若利用信息化的数学模型,使原始数据中多元的数据转变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使之成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类型,这样就可以实现相关难题的高效、准确性分析和处理,以便项目决策。

3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信息化变革,实践证明,信息化大大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地质勘查也必须尽快加入信息化大军,因为其更加需要统一、快速地信息化处理系统中心。例如,如若利用信息化勘查系统平台,则可方便的进行地质勘查信息地获取、处理、再利用,促进勘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1],大大加快了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地质勘查行业的创新,推动地质勘查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地质勘查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地质勘查也不得不面临着新一代的变革,积极探索地质勘查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行业创新,促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本如下几点归纳:

1 地质勘查项目决策实时化

伴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兴技术地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信息化将变得更加渗透勘探行业。从前利用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大大推动项目实施效率。例如如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搭建起来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来实时对勘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会大大缩短相关项目的决策时间。

2 地质勘查处理趋于智能化

信息化的到来也给地质勘查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勘查行业中随着 MAPGIS和SECTION图形软件与EXCEL表格软件的广泛应用,势必会造成传统处理手段的颠覆性发展。将来用户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方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促进传统手工方式向数字化和半自动化方式转变[2]。为此,在统一的图形系统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研发应用系统下实现数据智能化处理将成为地勘行业研究的必然趋势。

3 地质勘查流程将实现数字化

地质勘查作为国家开发资源的基础力量,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与地质勘查的相关资料繁琐而复杂。目前,地质勘查面临着诸多问题,这造成了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缓慢。主要的问题如下:第一,相关采集数据格式不一致;第二,各环节的业务很难实施对接;第三,没有统一的信息支撑。为此,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勘查系统平台变得极其重要,它可以让整个业务流程变得流畅高效。因此信息化地质勘查系统平台将成为未来勘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

1 重视人才战略

在推进行业建设的过程中,人才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样在推进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考虑到推进地质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融入了地质学、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因此要想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就必须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地质学背景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功底的信息化人才[3]。除此之外,更要加大对全系统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为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2 开拓适合性勘查信息化

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勘查的实际工作,不能盲目大搞信息化建设,要做到战略性规划。目前,在许多行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其成熟技术,由于地质勘查行业与其他技术领域交叉较少,因此需要定位在能够将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地质勘查业务相结合上,挖掘潜力,提出地勘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整合资源,形成特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地勘工作的信息化。除此之外,还应不断整合资源,形成特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实现地勘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地质勘查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地质勘查技术人员提供应用管理、数据资源分析处理的平台,有效改善地勘管理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并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全面提高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推进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融合,无疑对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在人力、财力支持下,必将诞生许多信息化平台,诸如各种地勘应用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人事财务管理系统,地质勘查系统等[4]。这些相关系统需要认真的做好传统理念到信息化理念的过度,在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要着重强调研究成果在社会化应用的程度,确保勘查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流畅。只有各个信息化部门相互顺畅地流通合作,才能为地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其蓬勃发展[4]。

四、结论

国家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地质勘查的努力,努力建设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地勘行业的追求莫过于更好地给国家提供资源保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无疑为其增加战斗力量。虽然现在地质勘查信息化还不是很高,但在各级勘查单位的重视和努力下,将会逐步缩小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差异程度,为国家资源高效开发贡献更加强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香仙,浅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论,2011.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5)

黄石地处鄂东南部的长江南岸,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咸宁―大冶褶断带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结构分布广。特殊的地理地质背景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自然地质和城市建设、土地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双重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图 1所示是2014年黄石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图。由图可见,黄石市地质灾害环境呈现分布广泛、类型复杂、致灾率大、突发性强、隐患多等特点。

《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短期预报、快速响应”,《湖北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覆盖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黄石市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也针对黄石市“矿山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突出,环境治理压力大”的现状,明确指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面对地质环境问题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一严峻形势,加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现黄石市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与现代化,已成为黄石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图1 黄石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图(2014年)

1 现状和问题

1.1 业务和现状

黄石市地质环境工作包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四个方面[1],主要由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进行业务管理,湖北省黄石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提供地质环境管理技术支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质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地质环境信息管理、预警预报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不过经前期“金土工程”建设,“一张图”管地、“一张图”管矿、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已初步建成,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大部分已实现省、市、县三级专线联网,全市已建立了市县两级视频会商系统,各区县地环管理部门已采购基础性软硬件和安全管理设备,都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信息化机房。数据资源方面,已经建成全市水文、地质环境、地灾调查与区划、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数据库。动态监测方面,已建300多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覆盖主城区的1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以及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铜绿山等十几处矿山企业监测点。

1.2 现有问题分析

经过对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现状开展深入研究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量大且标准不一,数字化质量不高。由于缺乏符合黄石本地实际的各类技术和操作标准,数据采集、汇交、检验的标准并未完全一致,使得在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数据既无法保证质量,又不能保证异构数据的有效兼容,严重影响到地质环境相关业务的进展和综合分析等工作的进行。

(2)数据分散,共享性不高。黄石市已建省市县三级联通模式,但地质环境数据尚未纳入到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中,缺乏统一有效的数据管理、共享服务机制,制约了地质环境相关业务工作的发展。

(3)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建设发展滞后,综合分析和应急指挥能力较弱。黄石市尚未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和业务应用系统,难以满足政府部门的辅助宏观决策需求,也难以满足专业人员的综合分析需求。

(4)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落后、监测设备稀缺,地质环境监测系统不完善。地灾监测主要依靠群测群防,群测群防点虽达356个,但无长期专业监测,且耗费人力,漏报率高。仅有的少数专业监测点也存在监测周期短、可延续性不足等问题,工程验收后监测工作即停止,监测效果差。地下水监测点则仅余7个,数量少、获取数据周期长、覆盖面低、可用性不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多为中央拨款专项监测,但因资金、管理、体制、技术等多种原因,整体上处于停滞或者进展缓慢状态。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就黄石市本级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业务系统应用扩展、监测系统完善等内容进行探索,搭建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总体建设框架,对数据获取的感知层、数据应用的业务层、地环管理的用户层等多项内容开展具体研究。

2 信息化总体框架的设计

依托地质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环境,以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与人才队伍为保障,将地质环境数据纳入到黄石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于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应急技术支持平台、地质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围绕黄石市基本地质灾害监测与信息管理、地下水监测与信息管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恢复治理、地灾预警预报与应急响应四大业务,建设统一的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地质环境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与现有相关系统的衔接和继承,为政府单位、技术专家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应用和信息服务,全面提升面向领导决策、政府管理、地环调查、公众服务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2]。

系统总体框架涵盖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业务层、应用层、用户层六大模块,架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基础层以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支撑环境为主,依托传感器、视频等监测设备,结合移动通讯网络、单兵设备、大屏显示设备、GPS等设备,是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数据管理体系、地质环境信息服务体系、应用体系的基础,如图3所示。基础层依赖地质环境网络,进行网络系统整合是实现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地质环境信息交换、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的基础。纵向连接省市县三级,横向连接市政府其他部门和相关单位。地质环境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与整合,就是要保证监测、调查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保证数据信息的汇集、综合处理和分析应用[3]。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单兵设备使用3G、4G、WCDMA、GSM等格式的移动通讯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线路进行信息实时传输,各部门间则通过国土资源专网进行通讯。

图 2 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数据层主要包含各类地质环境数据,主要分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数据。地质监测数据的获取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恶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实现对黄石全市范围地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建设事业支撑一条线”[4]。针对黄石地区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点多面广的特点,对规模大、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经济影响大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对其它的进行一般监测,同时开展覆盖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监测,建成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具体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图 4 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技术路线图

目前,黄石市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在对各监测点进行地形地质图测绘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环境专项调查,同时充分收集以往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 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形成机制,并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勘查工作成果,确定监测的范围及对象,制定针对性强、经济、合理、有效的监测措施。

(3) 在监测点布置后,要及时采集数据,保证监测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对采集后的资料及时分析,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监测成果,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

(4) 加强预警监测工程竣工后的后期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宣传监测设施的重要性和监测的意义,防止人为对治理工程的破坏。

(5) 加强预警监测设备的维护工作,对出现问题的监测设施及时维护,杜绝因维护不及时造成监测资料的中断。

目前黄石地区地质灾害点共356个,其中省级监测点2个、市级监测点19个、县(区)级监测点89个,其它监测点246个。经过实际调研分析,拟对2个省级监测点和16个市级监测点建立专业监测网络,对其它监测点本着节约原则,继续进行群测群防。地下水监测则以完善为主,增加地下水监测孔。拟设计增加监测孔35个(其中城区8个、大冶市15个、阳新县12个),初步实现地下水监测网络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的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则由相关管理部门督促矿山企业负责实施。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矿山以及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则由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测。矿山监测点的建设需要请有资质的单位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计,方案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县监测机构审查后方可进行监测点建设和实际监测工作。

平台层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完整的用户管理、数据接口、服务配置、请求服务管理、应急方案管理、信息共享管理等平台功能。

业务层则根据黄石市当前具体的地质环境管理业务进行定制。

应用层是在平台层的基础上,围绕具体的业务而进行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

用户层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技术专家、社会公众三大类,是地质环境信息化成果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政府机构一般通过政务专网提供服务,技术专家则依靠VPN或者政务专网提供服务,社会公众主要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6)

Abstract:the geological work is a basic work, its main task i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servic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ll walks of lifepromp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geological department. This paper will simply discuss geological data files management.

Keywords: geological data;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档案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地质勘探业发展的全过程,是地质勘探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档案以地质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包括文书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干部档案和其他方面的档案。做好地质档案工作,提升地质档案管理水平,对促进地质勘探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质勘查技术部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地质部门档案管理的责任

地质部门档案管理有四个方面的责任: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归档制度,统一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和归档工作方法和做法,使各个技术部门在档案管理和归档工作中有所遵循;经常深入各个技术部门,督促与协助他们做好立卷归档工作。密切与各个部门立卷人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贯彻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深入了解和熟悉各部门技术文件材料的内容和成份,具体帮助各部门做好立卷工作;经常宣传技术档案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档案工作方针和档案业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做好立卷的物质条件准备工作,随时为各立卷单位提供立卷所需要的卷皮、袋、盒、目录、工具等。

1.2部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部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来分析:技术文件材料实行技术业务部门档案管理,就是“一个单位的内部各机构,都必须将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加以系统整理,根据技术档案保管期限的有关规定填写保管期限并组成保管单位(卷、册、盒),随时或定期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技术部门熟悉技术文件材料的形成过程,了解内在联系和保管价值,由他们档案管理效率高,又能提高案卷质量和增强技术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感,有助于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和准确;技术业务部门档案管理,必须坚持技术文件材料平时的形成、积累和管理,确保技术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和准确。实行技术业务部门档案管理,必须建立必要的文件形成和修改制度:设备的检修、设计的变更、施工中的更改、科学试验等等,都要作纪录并形成必要的文件,确保实物与档案相符和反映生产过程的历史面貌。为了保管和利用这些技术文件材料,还要建立平时的积累和管理制度。例如,可以设立“文件积累袋”,对于一项工程的设计、一个专题的研究、一台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都要随时装入袋内,等任务完成后加以系统整理,随时或定期归档。平时的利用和借阅都要有手续,确保技术文件材料不丢失;通过档案管理使技术业务部门和有关人员熟悉了技术档案的组成情况,便于以后查找利用;技术部门经过对技术文件材料的系统整理,也就对技术活动成果进行了一次检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工作的改进;档案室通过协助技术部门的档案管理归档工作,了解了技术业务,熟悉了档案内容,有利于开展档案室的工作并能使档案人员集中力量做好档案室的其他各项工作。

2.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保管状况的问题

地质档案资料,按照其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以传统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地质档案资料和以磁、光盘为存储介质的电子地质档案资料两大类。相当一部分地质档案资料由于保存时间较长,纸质老化、产生退色,文字和图件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造成信息丢失而无法正常使用。成果资料、原本档案以及岩心等实物地质资料的可利用程度极低,保管和维护条件有恶化趋势。

2.2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定位不准

长期以来,档案资料工作给人的印象都是“钢笔抄抄、浆糊刷刷、绳子扎扎”,只要档案资料不丢不坏、不发生重大事故,似乎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这项工作。档案资料部门长期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这种传统认识导致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合理的定位,造成了各级档案室、资料室人才配备不合理的现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这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兴趣、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不足、安于现状、懒于学习、对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能力不足等等。

2.3对地质资料工作管理力度不够

地勘单位的领导阶层主要考虑其单位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对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这类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重视不够。这种不重视具体表现在配备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工作经费和资料人员的待遇等方面。

2.4地质资料汇交工作难度大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滞后,新时期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因法规不适应、不配套而产生了许多问题,导致不少汇交单位担心成果资料外借后,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而推迟或不汇交资料。

3.加快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除派送管理人员进行新方法、新理念的科学培训外,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学成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氛围,造就一批敬业、勤业、精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3.2做好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工作

档案人员应对评审合格的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目录,在数字化档案中汇交。每个季度对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情况进行清查核对,使应交的成果地质资料全部汇交齐全,合格为止。年终将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且每年及时完成对口各单位成果资料汇交任务。因为地质档案与原油生产联系紧密、单井档案形成过程长等特点,加之油田各地质单位分散,相距路途较远,形成单位多,使用频率高,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地质档案资料汇交中心,行政上是档案室的一个业务组,受油田地质处领导。中心主要任务有三条:第一,执行地质档案资料分发汇交规定。每年由地质处组织对各单位需要归档材料和有关资料的份数,进行平衡确定,制出分发份数表,交中心执行。各有关单位按分发份数,将自己单位形成的材料按汇交时间期限进到中心,由中心负责组织各单位交换。第二,承担向中石油、省地质资料局及兄弟油田、本单位领导、研究室等上报、转送符合要求的地质档案资料。第三,对地质档案资料的分发、汇交、报送等情况,及时进行统计、总结和情况反映,以便改进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3.3建立本地检索数据库

建立原本地质档案目录检索数据库,进行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地勘单位可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著录要求,结合原本地质档案的具体构成,尽快对原本地质档案进行著录,以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开发适合本单位原本地质档案目录检索系统,实现原本地质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检索系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只要输入任意一项关键词,如资料名称、类别、矿种、勘查程度、编著者或几项关键词的组合等,均可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计算机技术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地质勘查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料也应运面生。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数字国土工程”建设的要求,地质勘查单位应加强对这些数据库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尽快建立完善的基础地学资料数据库。同时可根据《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格式》等标准要求,对新的地质勘查项目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除收集保管纸介质资料外,还应收集与之相对应的电子文档,实现新地质项目原本地质档案的双套制管理,为计算机检索奠定基础。

3. 4档案保密管理

地质档案资料通过网络技术传输,可以实现网上查阅,起到快速,便利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地质资料泄密的安全隐患。如何做到地质资料的安全高效服务,是地质勘查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此,可实行密级管理,根据地质资料的密级程度,分类分级分层次进行设密管理,建立查阅人员的访问权限,对需要复印下载的地质资料履行申报手续,达到规定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才能解密放行。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手段也必须更加现代化,必须不断更新设备,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武装地质档案资料工作人员的头脑,以求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方法管理、利用地质档案资料。

参考文献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7)

一、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预报预警难度大,防范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当前我国的防灾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 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基础。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 各地出现暴雨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 局地突发性强降水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地震趋于活跃, 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加大;二是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工程活动的大量开展也进一步的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使的地质灾害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造库蓄水等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剧烈;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紧张,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同时全国各地采矿挖掘形成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 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人员伤亡也在矿区和矿业城市时有发生。三是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 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 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 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 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对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可以减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二是地质灾害防治可减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三是地质灾害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信息化建设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能是单单做好基础防范工作就好,在信息传播方面也更为重要。信息化不能仅仅是地质环境工作附属的技术手段,要使灾害防治工作做到及时、有效,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点,创造新的工作流程和新的应用服务。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种新型的、先进的施工工艺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如何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限监管,提高监管水平,这是所有工程质量监管人员需要面临的任务和压力。我国目前每年新增的建筑体量居全球之首,但是面临的质量问题同样层出不穷,一系列的建筑事故不绝于耳,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严重危及了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参与单位众多、统筹协调难度大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需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这给质量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加强各部门、各施工环节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对于管控工程建设质量大有裨益,同样地,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将使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事半功倍,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中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原有管理中的资源浪费,保证质量监督的实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完整性等。

1加强质量监督工作信息化的意义

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推动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住建部于1998年颁布《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规划纲要》为始,我国的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稳步向前推进,这项工作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体量惊人,给质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例如:许多省份的质检工作量成倍增长,质检人员的平均监管面积从以前的几万平方米,一下子跃升到几十万平方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还是采取以往的监督手段,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纰漏和疏忽,因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系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可以对工程项目实现及时的信息掌握和差别化的质量管理,在同等人员配置下,降低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供了便利,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为信息的记录、处理、分析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极大地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可以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信息的流转和分享也变得更加容易,这无疑将为建设单位处理施工中的问题提供极大的借鉴,为其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也可以加强质检工作的针对性;其次,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将监督的结果予以公开,可以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一方面使工程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暴露在人民大众的眼前,另一方面质量监督部门也需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建立互联网信息化系统,也可以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上传、评定等,减少人为干扰,更加确保真实、有效、公正。

2当前推进质量监督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2.1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缺乏重视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本是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但是面对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大潮,许多质检人员缺乏重视、观念落后,他们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东西,不愿意去改变固有的工作习惯。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是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将质量监督工作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会给自身的工作带来大的便利,不了解最终的受益人其实是自己,因此往往对信息化的推动持观望或者抵触的态度。我国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的制度已经有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固有的工作模式或者陋习已经根深蒂固,建立信息化的质量监督系统是一场革命,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建设需要相关的领导扶持,但是现在很多身在其位的领导同样不能认识到信息化的大趋势,这同样来源于对信息化技术的不了解,这就导致信息化的建设成为一种噱头,例如:某县质量监督站虽然已经实施信息化建设长达一年之久,但是其主管领导只是迫于形势,对于这件工作并不是真正了解和上心,相关配套资金也迟迟不能到位,导致现在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都不能到位,由于缺乏了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举步维艰,陷入僵局。

2.2信息化建设资源欠缺

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同样需要各种配套资源的到位,这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方面,由于传统工作模式已经在质检机构中根深蒂固,单位中熟悉网络科技的人才稀缺,很多从事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或者维护的人员都是兼职,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他们工作起来往往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可以这样说,建设稳健、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是一笔高投入、高产出的投资,因此需要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持,但是许多地方单位由于认识不到这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不敢冒这样的风险,或者确实是资金有限,导致系统建设搁浅,另外,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同样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支持,包括设备的维护、人才的培训等,同时监督费的取消可能使得单位对于信息化的资金支持出现缩减,进而影响信息系统发挥其效用。

2.3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

各地信息化建设的热情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往往各自为政,各干各的,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因此就不能对信息化建设从立项、论证、兴建到维护形成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事情干到一半却与初衷不同,或者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变得更加繁琐,与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导致许多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系统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功能缺失,在许多公共服务平台上,新闻动态、领导讲话等成为展示的重点,针对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不能得到公开,服务群众、展示给群众的信息少之又少,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办事说明和流程上,这就起不到让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受到阻碍。

3推进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领导带头,制度健全

一方面,各地质量监督部门的领导应当加强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视,以身作则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作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同时积极组织大家讨论和学习应用信息化系统给工作带来的便利,从根本上消除人员的抵触和排斥情绪,为以后工作的展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需要制度的保障,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不断建立和健全长期的、广泛的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不仅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包括各基层县市的质检人员,要求他们信息化办公;其次,建立层次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县、市到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同时各层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配合,分工明确,省级质监部门在信息化系统中应当监督各地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市县级质检部门应当努力完善当地的质量监督资源库和局域网络的建设;最后,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检查和落实工作。

3.2完善资金和人才配套

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当地质检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资金情况,因地制宜地逐步地发展和完善。由于各地的资源配套情况千差万别,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也不必苛求步伐一致,对于资金较为充裕的地区,可以一步到位购置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并引进专业的管理和应用人才,对于那些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首先利用总站已有的公共平台,购置核心设备,以期满足核心需求,然后再逐步完善设备和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要素便是人才,在信息化系统建立的初期可以适当引进专业的、有经验的人员,协助单位完善系统建设。然后,各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队伍。省、市、县各级部门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和学习,上级工作人员对口指导下级人员。

3.3建立相互关联的动态资源库

通过建立相互关联的动态资源库,完善信息从搜集、处理、分类等的信息化程度,减少人为造成的误差,使得相关数据分类明确、记录清楚、真实性高,能够反映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同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之间通过互联的局域网能够实现资源库数据的共享。在此基础之上,同步建立起公开的电子政务平台,将质量监督的情况、业务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等公布在政务平台上,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信息的应该动态、及时。

4结语

面对日益繁杂的质量监督工作,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对质量监督部门来说势在必行,这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动态共享,保障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对于提高我国建设行业整体的质量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晋萍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9)

“坚持以人为本,牢记服务地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队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几年,地质系统的找矿有所突破、发展形势突飞猛进,矿业开发行业热情极高,为了紧紧抓住“数字化地质档案”这一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建立地质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依托我队二级单位,扎实推进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全面建设步伐,现已初步具有“数字化档案馆”的基本雏形,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地质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地勘队伍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利用信息化建设对我队各类地质档案资源整合是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对地勘队伍的历史负责,为突破找矿的现实服务,替单位的未来着想。因此,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开发利用应当成为地勘队伍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三项基本任务。这三者之间,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就是要把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生产经营计划建设发展的重要范畴,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和促进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工作。

2、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地质档案资源的一种战略储备。作为核工业基础性的战略信息资源,地质档案资源只有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管理和资源整合,建立起规范化、可内部共享的基础数据库体系,依托地质系统局域网,实现面向大队机关、二级单位、面向核电站、环境辐射保护等社会化服务,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地勘单位改革生产经营服务。只有通过信息化,建立起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灾难备份体系,才能确保在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安全,确保在各种灾难发生时提供档案信息的及时恢复与应用服务,充分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战略贮备作用。地质档案事业的发展只有朝着信息化的发展目标迈进,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数字化管理为基础,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实现地质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价值。因此,把档案信息化作为地勘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实践与做法

1、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对于档案部门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档案工作一次质的飞跃。面对信息化,档案部门既是面临发展机遇又是挑战。近几年来,我队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紧紧跟踪档案现代化管理发展方向,努力寻求建设符合地质找矿需求的信息化建设平台的路子。我队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队党政领导先后多次到档案室进行指导工作、听取汇报。2010年队领导决定拨出专项资金对我队档案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研发地质找矿钻孔自动成图软件,购置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经过研发试用,钻孔自动成图管理系统投入了运行,并在当年通过了验收。已在大队及兄弟单位展开应用,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钻孔数据、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

2、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加大数据录入、扫描进度,更好地发挥档案现代化管理设备的效率。为了尽快实现队领导提出的使二九一大队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要求,做到有投入就有产出、有回报,队档案科全体人员为此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经过两年多的数字化扫描、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目前实现一部份文件、图纸、照片等档案材料的数字化转换。其中,完成1950-2005年普查、勘探项目的全部纸质图件、原始记录本等档案的电子扫描;文书、财会、科技、基建档案详细目录均有电子查阅系统,供员工查询利用,从而使我队档案现代化管理从此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几点启示

地质信息化建设篇(10)

1.2忽视开发建设我国的很多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较早,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会计信息化建设一直发展较为缓慢,但是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开始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逐渐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但是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设还不完善,会计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一些财务活动仍然采用人工记账的方式,并且只是将需要保存的会计档案信息进行打印然后再保存,一些事业单位中重要的会计信息,没有在相应的信息化平台上用光盘或者磁性介质进行存档备份,造成会计档案保存不力。并且一些事业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忽视开发和建设适合自身单位的会计信息化体系,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和效率都很差,失去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真正作用。

1.3认识不全面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认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事业单位没有全面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融合事业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简化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为事业单位管理层提供更加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1.4信息不对称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管理和监控,并且难以辨别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通常是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调整业务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管理和监控各层部门运行。这些财务信息主要是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平台中得来的,离开了这样的信息化平台,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不能准确地判断当前的财务运行情况。通常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只能在财务信息采集和产生的过程中,用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缺乏技术上的严格监管。2.5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没有优厚的经济效率驱动,使得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工作热情,在追求改进工作方式方面,缺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并且很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自身不具备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能力,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财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2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首先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会计信息化建设放在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给予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应用和创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加快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积累丰富的经验,推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2.2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满足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还需要规范的软件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很多财务管理活动不是仅仅依靠信息化建设手段能够解决,它需要规范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管和约束。因此事业单位要从财务管理的全局出发,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3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了推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合理地、科学地、全面地进行规划,建设具有统一要求的会计信息化体系,为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提供准确的、有效的财务信息,避免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建立先进的、规范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平台。

2.4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建立会计信息化建设研讨中心或者领导小组,将会计信息化建设落实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对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时,要全面结合自身的财务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创新,逐渐将会计信息化建设融入到事业单位的所有业务活动中。另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全面融合网上银行、财务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等,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效率。

2.5提高会计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会计信息化人才是推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核心,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会计信息化人才方面的投入。首先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人员的专业培训,激励会计信息化人员学量的电子信息化知识,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丰富会计信息化专业知识,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信息化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高专业、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团队。另外,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员的物质奖励,对于工作出色、做出突出贡献的会计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充分调动会计信息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 常规教育 下一篇: 基层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