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1:02

体育赛事概念

体育赛事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71-0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体育赛事概念篇(2)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33-05

1、纯洁的奥运会?――来自批评者的声音

从古希腊奥运会到古罗马帝国的角斗盛宴,再到现代奥运会,乃至当下形形的赛事类型,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主义实践形式。毕达哥拉斯代表哲学与理性首先发难,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为荣誉而拼命,赛场外的小贩为金钱而叫卖,唯有坐在赛场上的观众,体现宙斯的意志和哲学的精神,理智地、公正地评审各位裁判和运动会,欣赏竞赛的乐趣。虽说赛会本质同一,目标却不尽相同。古希腊奥运会是泛希腊自由民的娱乐盛会,利益相关者各取所需,为贵族阶层、竞技参与者、观众、商品流通间搭起了沟通桥梁;古罗马角斗盛宴是帝国统治的主要方式(面包和马戏),为维护古罗马政权的合法性和社会等级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杯足球赛标榜裸的商业主义,按赛事贡献大小进行利润分配;现代奥运会是一种柔性的、隐性的、变异的商业主义,以销售奥林匹克精神来牟取各方利益。回顾现代奥运会的坎坷历程(见图1),奉行业余主义原则的奥运会受到世博会、战争与政治的裹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全面转向商业主义,皈依奥运会的赛事本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迈向历史巅峰,升级为一种新商业主义实践形式。

从奥运会历史传统的视角,希腊百年奥运梦想显得苍白乏力。“希腊曾执着于1996年奥运会的申办,憧憬着庆祝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100周年。然而,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奥林匹克的故乡――雅典被绕过了,美国的亚特兰大是那样的难以逾越。那一刻,在痛苦中,我第一次发现,其他民族对于奥运会的第一反应是有别于希腊人的。原因很简单。在希腊,我们始终将游戏和体育运动加以清楚区分。现代奥运会来源于两大体育传统,其一,出于当代意识形态动机,现代奥运会借用了古奥运会比赛形式,打造了一个完全现代化的节日。其二,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和与之对应的古代奥运会之间,人们制造了很多象征性的联系。事实上。所有的证据都表示,现代奥运会在各个方面都与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以及19世纪英国盛行的体育运动有着更具体的联系,比如英格兰的体育比赛。从现代奥运会项目构成亦能说明,一方面是针对田径、摔跤、拳击等古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现代改进,一方面是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现代体育项目。英格兰人不承认现代奥运会的古希腊情结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希腊的观点并不能决定“他者”的立场。

从奥运会经济体系的视角,TOP计划和转播权这两大收益系统已日臻成熟。以TOP计划为例,企业为获得奥运赞助商冠名权不惜重金,冠名企业越来越多,赞助费用水涨船高,悉尼奥运会企业平均赞助费为4000万美元,雅典奥运会则升至5500万美元。相比较实际可见的赞助费,冠名企业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公益事业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时,往往冠以“肯德基叔叔”这类名义,实质上是将产品与活动对象进行捆绑,乃典型的产品或品牌营销行为。以北京奥运会转播权为例,最大东家NBC从中至少获利1亿美元,这明确表明,奥运会已建立成熟的转播权分销体系,处于各分销环节的机构或企业,各得其所、分工合作,实现奥运转播利益最大化。

从奥运会品牌营销的视角,大到奥运会整体形象,仅仅是国际奥委会销售奥运标志一事似乎就已经违背了顾拜旦男爵有关体育非职业化和弘扬骑士精神的倡导。小到奥运会赛场广告,虽然国际奥委会坚决反对赛场广告。但是运动员服装商标问题却真实存在。从产品调研、设计与生产,到品牌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到具体营销活动的开展,再到客户身上的产品标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品销售链。运动员服装商标问题是产品销售的最后环节与高级阶段,是典型的产品符号化、品牌化与商业化行为。

从奥运会信任危机的视角,奥运史上诸多负面事件似乎与奥运会本身没有干系。盐湖城冬奥运丑闻仅被定义为一个独立发生的不光彩事件,但我们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大事件的背后,一股长期提供支撑的幕后力量,及难以彻底清除的残留势力影响。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黑九月事件”,一些真诚的民众会认为,“我们正在进行激动人心的比赛,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而奥林匹克知识体系对此的辩解无非两个样版,一是寻求心灵慰藉,二是战争、政治与商业成为替罪羊,这是典型的信任危机转嫁方式。用聊以的话来说。“奥运会是纯洁无瑕的,只是鸟屎自己掉到我脑门上,我有什么办法”。

从奥运会道德功能的视角,奥运会在建构全球道德体系中发挥了特殊效果,这种新殖民主义式(Neo-colonialism)的全球道德景观,对于后发工业化国家而言是沉重的道德枷锁,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则是一张废纸,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五环旗名义下实行商业法则。以奥林匹克教育为例,有关奥运会的教育超过了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奥运会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形神合一似乎是件艰难的事情,在商业利益的感召下,奥运会的魂魄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现代奥运会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商业气息,种种例证,不多罗列。

2、创造奥运赛事概念――神秘感和纯粹性

惟有回顾消费主义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理解奥运会的商业主义特性。20世纪50年代,资本家普遍认识到出售商品等同于出售观念,商品的象征价值和商品的特性突显出来,增加广告投入成为一种营销共识,例如Erickson集团在130个国家建立了200多个分公司,企业形象已深入人心,企业理念认同逐渐取代商品销售的核心战略地位。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和立法改善促使产品外包成为可能,资本家纷纷转向品牌创建而不是产品制造,注重在产品设计与创造概念方面,例如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迪斯尼、苹果等跨国商业集团非常清楚,他们销售的真正产品是他们的品牌。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全球扩张成为无可阻挡的趋势,诸多商业集团尝试解放生产力,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因为任何企业都可以生产出订单上的产品,生产任务可以转包给劳动力

廉价、法律宽松、税收较少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为了生计问题会赴汤蹈火且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

奥林匹克运动紧随消费主义的步伐,惟有创建赛事品牌与概念,才能实现产品增值与可持续发展。二战后竞技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成为价值认识主流,各类赛事迅猛发展,赛事过剩导致产品廉价,挤占赛事产品的利润空间,加之赛事间的组织与技术性因素差异不大,如果奥运会不能有效创建独一无二的赛事概念,将不可能赢得世界首要赛事的地位。尤其是当前各项赛事竞争白炽化,诸如足球世界杯、橄榄球世界杯等国际重大赛事,美国四大职业联赛、世界足球五大联赛等国家职业联赛,高尔夫、网球等单项体育巡回赛,泛美运动会、南美洲运动会等区域综合性赛事,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体操锦标赛等国际单项赛事,极限运动、街舞等新兴体育赛事,等等。奥运会殚精竭虑、穷则思变,致力发展两个赛事概念体系。

其一是奥运会的神秘感,即赛事概念的创造。这是二战后奥运会确立的战略方针,始终坚持并延续下来。旨在建构赛事核心竞争力,维护世界首要赛事的地位。奥运会利益相关者(国际奥委会、政府、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将赛事与古希腊历史中的神秘色彩联系起来,标记为“Prolympism”的理想,在整个20世纪主导了奥林匹克主义和职业精神内容。“神秘的”这一概念正力图描绘那些难以解释的东西,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安逸、平和、宁静和轻松,能解放人的灵魂,能以一种压倒一切的方式使人从负面的紧张和敌意中解脱出来的东西。神秘感让人们在日趋功利化和钢筋混泥土般的现代生活中寻求一方净土,一个英雄主义情结的回潮,把人们从水深火热或精于算计的现实生活中解救出来,这种精神救赎旅程的尾声,是让自己的心灵乃至行动跟着这种神秘感觉走,最终沦为奥运会的忠实客户,建构奥运会的全球影响。从赛事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其他体育赛事并没有像《奥林匹克》那样的申明,或倡导宗教、个人崇拜和政治活动中独特的“思维”或“生活方式”。虽然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试图仿效奥运会华丽的场面以及盛大的仪式等各个方面的特色,但是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达到奥运会的高度。

其二是奥运会的纯粹性,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广泛开展。这是近几届奥运会确立的战略方针,依托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培养未来的忠实消费者,实现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奥运会利益相关者先验的将奥林匹克运动定义为纯洁无瑕的天使,奥运会则理直气壮的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形象人,一个超国家边界和理想主义的人类至善化身,所有的问题与危机被排斥出去,一堆专家学者围绕奥运会制造高深知识的氛围,在安德森看来,社会中的学者与专业人士是为创造神话、诗歌、报纸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奥运会的纯粹性必须经过意义拔高和意识形态改造过程才能建构起来,积极意义的提炼与拔高属于专家学者的效力范围,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改造属于政治精英的职责范畴,并与奥运会真实性之间保持一段距离,登高远眺辽阔的大草原,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奥运会致力于捕捉人类崇高、伟大、高尚、无私的成分,将人性美好的瞬间铭刻在奥林匹克丰碑上,筑造奥运会纯粹性的形象根基。纯粹性为奥运会扫清意识形态障碍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美丽的谎言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与支持,是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实践方式;二是奥运会拥有的公平正义、社会改良、教育青年功能,是各国政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利器。奥运会维持纯粹性形象的外部表现,是在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寻求平衡且保持一定的张力。换言之,奥运会采用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营销策略,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不能做得太露骨,不能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劣势反倒成为一种优势,所以奥运会不是应该,而是必须走公益性的道路,用纯粹性去赢取全球影响力的最大化,而赛事影响力是造就商业价值的基础条件。

3、奥运会与青奥会的战略营销关系――新路线图计

划的未来

如果将夏奥会和冬奥会视为奥运会商业系统中的拳头产品,那么特奥会和青奥会则是奥运会商业系统中的辅助增值业务(见图2)。由于特奥会和青奥会的赛事产品定位的局限性,一直处于奥运会拳头产品的附属地位,但在推进奥运会整体营销战略中却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与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里设置的儿童娱乐专区有异曲同工之处。快餐店挪出寸金空间建立儿童娱乐专区,以及干净明亮的厕所和赠送给儿童的小礼物,为吸引更多儿童参与进来,以儿童消费带动成人消费,是快餐店增值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奥会和青奥会的商业贡献不明显,但对促进奥运会品牌增值业务的贡献却着实了得,对奥运会品牌发展的潜力无可估量。

长久以来,奥运会仅仅是特奥会这一条腿在行走,在极力维护奥运会神秘感和纯粹性的概念体系,已无法适应奥运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有两条腿才能飞驰奔跑,增设青奥会成为夯实奥运会品牌基础的迫切事件。是奥运会整体营销战略的结构性调整方向,动机要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奥运会产品创新的需要,如增加青奥会赛事产品,增设高尔夫、橄榄球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等。二是为奥林匹克教育提供真实可见的、仪式化、景观化的载体,使奥林匹克教育形神合一。三是对盐湖城冬奥会贿赂丑闻危机公关的有力回应,正如联合国主导实施的“2005年国际体育运动年”(IYSPE 2005)活动,对于机构发展而言,更多的是以发展公益事业的名义,推进联合国机构的合法化进程。国际奥委会在合理运用奥林匹克教育及其载体――青奥会转移公众视线,重建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性权威地位。稳定奥运会神秘感和纯粹性概念体系。如奥运会概念体系中纯粹主义者的历史贡献,青奥会亦在历史溯源、价值目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与文化计划、等维面创造新的神话历史与纯粹性,与奥运会概念体系保持战略式的同步发展状态,从新加坡申办首届青奥会的文件概览中得以证明,“我们的概念(行动)将全面拥护奥林匹克价值观,完全结合体育、教育和文化计划进行,以激励年轻一代。可以直言不讳的指出,青奥会是奥林匹克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揭示奥林匹克教育的政治经济本质,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奥运会与青奥会的战略营销关系。

体育教育这个概念一直处于争论与模糊的状况,它至少可分化为两个概念体系,即身体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和运动教育(Sport Education)。如果将身体教育理解为更广泛意义上有关身体的教育活动,那么运动教育当属身体教育概念体系的分支,是身体教育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偏向于职业教育范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奥林匹克教育是运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便这样简单的做出区分,在体育教育概念的认识上尚需投入更多的努力,但绝不会妨碍体育教育实践问题的讨论。

后顾拜旦时代,奥林匹克教育战略日益成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轴心,究其原因,实有政治经济动机。现代奥运会历来重视营造神话魅力,奥运神话体系涵盖国际主义、、自尊自信、和平友谊等纯粹性的概念。这让奥运会区别于

体育赛事概念篇(3)

关键词:足球比赛;技术基础 ;结构要素;制胜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3-0126-03

A Research of Technical Winning Factors in Football Matches WANG Xiangd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Hebei China)

Abstract: As football sport is a social activity, we analyze the concept of foot ball techniques in view of philosophy and probe into its base and elements of it s structure in a systemic way. The paper reflects the pertinent rule of football technical structure in a macro way, so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us know more about football techniques, enrich the content of football technical theory and p rovide more theory guide for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of football techniques.

Key words: football match; technical basis; structure elements; winning factors

近几年,我国足球比赛技术概念的内涵已经从行动和动作方法向比赛技术运用能力和技巧拓 展。只有把竞技比赛技术有关的新理念运用到足球竞技比赛技术系统,构成足 球比赛技术理论体系,才能放大足球竞技比赛技术的整体功能,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比赛技术 的质量和效益。本文探索足球比赛技术基本结构不是从生物性 学科或社会学科等,某一学科出发,而是从足球竞技技术系统宏观的角度出发,并借鉴前人 先进的研究成果,探索竞技比赛技术应用系统中,具体的、相互联系的、具有决定性的制胜 要素。

1 对竞技足球技术概念的认识

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的构 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足球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合 理完成各种动作的方法,可独立在比赛之外。我们可以称其为技术动作。足球技术的社会属 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环境中,动作运用能力和技巧,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心 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即比赛技术。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运动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性比赛技术,竞技运动就难以发展和形成 现实性的竞争力。“竞技运动比赛,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是人的社会性反映,是人与 人在竞赛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群体属性。不断的竞赛,就是强化这种群体关系。这是 竞技的人性化。竞技不仅具有生物性(自然性)竞争的一面,还有人性――社会性竞争(公 平竞争)和社会性协作的一面。"[1]

通过上述分析,竞技足球技术可以定义为:足球运动员以自然技术为基础,以动作目标为起 点和归宿,通过比赛控球过程,人与人之间联系关系的协同和竞争,比赛技术结构、功能和 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认知性技能(知道做什么)、运动性技能(正确的去作) 和开式技能(执行动作技能)。“开式技能是指在变化和不可预见的环境中执行的运动动作 。”[2]是自然性技术和社会性技术的结合,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极其复杂 的动作行为变化表现的总合,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以上对竞技足球技术概念所下的定义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技 术所作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逐渐深化的。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物发展而发 展的。足球运动竞技技术这一概念也将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得到拓展。

2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结构分析

长期以来,在体育研究中,受简单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复杂的现象加以简化或还原 ,在局部静态的审视问题。事实证明,体育科学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体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 变,复杂性思维超越还原性思维,实现体育竞技项目整体化的研究。它“把体育视为一个学 科系统,然后,归并到一种可供分析的更大系统中,从而给出在变化的环境下对体育的 分析 、理解和认识。” 复杂性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研究把竞技技术作为子系统,然后,把其放到 竞技技能母系统中,在足球实践情景中,综合与比赛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在不断变化的时 空下对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的动态分析和认识(图1)。

竞技能力是构成竞技运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下属单元子系统。技能即竞技技术能力是构成 竞技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下属单元子系统。操作技能是构成竞技技术的核心要素,也是 其下属单元子系统(图2)。

3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要素分析

技术动作应用活动是构成比赛技术应用系统的表面层次,是人们可以大量观察到的踢、停、 顶、运等实践活动。这些技术应用活动是人们容易发现和认识的现象,是比赛场上大量进行 着的技术实践。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遵循竞技比赛制胜规律,它是竞技运动的 核心问题。制胜规律组成包括2个方面:1) 制胜因素;2) 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制胜因 素是竞争双方取胜对方的要素。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指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 式。足球比赛技术环节结构要素链接(图3)。比赛技术环节制胜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图 示可以看出,足球运动员比赛技术成功动作表现是外界信息的内化过程,是感知动作能力、 决策和专门动作技能多种因素有机组合的结果。不论是技术要素还是技术环节必须以人为本 ,解决好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充分显示人的主观能动的 作用。

3.1 控制

3.1.1 球的控制

球的控制是实现有球技术目的,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是动作的有效性和完成控制球目的的 核心要素,它体现动作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主要心理过程。这里必须掌握球的特性和球感。

3.1.2 动作控制

动作控制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做出理想的比赛技术动作。良好的比赛技能是更加有效的动作控 制水平和一个控制系统的所有独立部分(如肌肉和关节)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 。

3.1.3 视觉控制

足球比赛最主要的外源信息来自视觉。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我们的视觉尤其是深度视觉在确定 比赛环境和人、球活动结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首先视觉为我们提供了人与球活动的信 息,如人的活动位置、球的飞行路线和速度,其次使我们了解自己做出的动作的时间和空间 的特点。视觉控制在控制人的动作行为方面有两个视觉系统和功能,一是中央视觉――专门 确认物体,二是周边视觉――专门控制动作。

3.1.4 情绪控制

“情绪是反映竞赛活动对一种特殊态度的体验。运动员的情绪对于他们参赛获胜十分重要。 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情绪的体验最为深刻,来自内外环境变化的种种刺激都会使运动员的情绪 发生变化。优秀运动员能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并能沿着积极地从挫折中迅 速解脱出来。又能把注意力从情绪波动中转到竞赛上。运动员若不具备这种能力,就很难在 比赛中控制其比赛行为。”“运动员情绪的两极性使运动员行为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消极 的减力。增力能使之运动行为表现更出色,反之运动员行为将会失常。情绪高涨也能激发运 动 员灵感,促使他们在比赛场上创造新的运动行为和新成绩。因为运动员情绪的适度高涨,神 经支配处于理想状态,可以有节奏地把身体各部位的积极性全部调动出来,产生超常的比赛 技术技能和运动行为。”

3.2 预测

预测是足球比赛制胜要素之一。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根据场上比赛环境的变化现实的情况 ,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发生,以便能够提前进行信息处理,预先做 好准备。更快地做出需要的适宜的反应动作。

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无论是空间预测还是时间预测或者时空同时预测,都需要对比赛环境条 件变化规律有清楚的了解。动作的规律性是影响运动员有效的预测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例 如:某个运动员总是以一种形式过人、传球,对手就能预测出他的动作规律性,从而阻止他 的进攻,反之,动作无规律性,使对手对自己的动作无法预测。

比赛中的预测总是有利弊两方面,成功预测和错误预测。因此对预测利弊的利用常常是设计 比赛技战术的重要因素。例如:运动员通过动作时间和空间特性的变化,迷惑对手的预测活 动,促使对手改变策略,放弃预测,就要求运动员具有比赛动作的随机化,使对手对自己的 动作无法预测或做出错误的预测进而利用他的预测错误设计各种动作,引诱对手做出错误的 反应,从而创造更多的制胜机会。

3.3 概念模式

所谓“概念模式”是指运动的知识结构和比赛经验整体化的一种形式,它是足球比赛技术的 基础,对正确认识赛场,指导思维和实施行动,发挥比赛技术功能起着决定作用。在足球比 赛技术与形成过程中,“概念模式”是环节的一个关键制胜要素。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赛场信 息的分析往往以“概念模式”为依据,经过瞬间的判断迅速做出“概念模式”的反映行动, 体现出高度与预见性和目的性。

概念模式就是在头脑中形成方案并在比赛中实现这些方案。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模式,才能在 赛场中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足球比赛技术中的概念模式也可理解为一种策略,运 动员头脑里只有具备各种策略才能对付赛场上的千变万化而克敌制胜。因此,加强概念模式 的培养和训练,对提高足球比赛技术有重要意义。

影响概念模式形成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结构。运动员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概念模式形成的重要因 素。认知结构是指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一切新的知识掌握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 的,不受认知结构影响的新事物的学习与掌握是不存在的。在概念模式培养中,足球教练员 一定要注意运动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理论知识,熟悉专项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为 概念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运动员如果没有合理的认知结构就很难发挥思维潜力,难以形成 概念模式。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攻守速度越来越快,比赛负荷越来越大,技术运用难度越来越高 ,一句话,就是高速度、高难度、高强度对抗条件下准确地完成每次攻守任务。因此,在攻 守中建立丰富的概念模式,并在教学与训练中不断强化并储存于记忆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

概念模式的建立是足球比赛技术发挥的“物质”保障。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应有意识地 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强化已建立的概念模式(图4)。

3.4 决策

足球比赛竞争策略之间存在着策略依存的特征。因此,科学决策的思路应该是针对对方每种 策略或策略组合,选择出自己的策略或策略组合。对对方策略选择的判断,包括对方对自己 的策略判断的判断,预测竞争结果和确定自己的可行最优策略(决策)。比赛可行最优策略 ,视其对方策略而变化,是竞争策略的根本特征。决策和行为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决策是 行为的控制者,而行为是决策的执行者,两者产生于对比赛目标的追求。比赛中,运动员根 据现实情况选择一种策略,可以在对抗的空间中每次运用,反复运用,也可以交换运用。在 比赛对抗中,决策选择正确与否,决定比赛行为实施的结果。正确决策取得成功和胜利,错 误的决策导致挫折或失败。

在比赛中运动员做出的决策带有非常理性的特点:1) 紧迫性;2) 具体性;3) 灵活性;4)

战术性;5) 执行性;6) 能动性;7) 创造性。

总之,足球比赛技术的一切行动是在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决策要做到科学化的决策, 决策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决策,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决策。

3.5 准确

动作技巧的准确取决于肌肉运动感觉和知觉以及专门化知觉的高度发展,球的感觉、时空感 觉等。由于有球技术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完整的形式,它的技术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及时 而准确地反应外界环境的刺激。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比赛中,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表现在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反应选择阶段和反应程序阶段。

在现代科学中,运用信息这个概念,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如果一个系统有确定的有序结构 ,就意味着已经包含着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叫做结构信息,可表示有序性。结构信息量愈 大,系统愈有序。反应不论是反应选择还是反应程序,是有意识的应答行动。足球比赛有球 技术的动作反应是复杂的反应,是对处理信息多项刺激做出回答的反应,也就是准确地处理 信息过程的反应。

4 结 论

1) 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 的构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足球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 中合理完成各种动作的方法,可独立在比赛之外。我们可以称其为技术动作。足球技术的社 会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环境中,动作运用能力和技巧,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 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也即比赛技术。

2) 竞技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实践的操作必须来源于决策。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应 用也不例外,技术应用实施受技术应用决策的驱动。技术应用决策是指足球运动员在比赛竞 争的战略目标、策略和战术实施中,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是途径、手段的制定和抉择,是运 动员行动时的即时思维活动,是一种视时间、区域的要求,来恰当选择技术动作的能力。从 比赛的技巧性而言,足球比赛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判断的较量。人们所进行踢、停、顶 、运等实践活动,依据于自身的决策而做出判断和选择。

3) 比赛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其系统结构是指构成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一种固 定和必然的联系、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由足球运动规律决定的足球比赛 技术微观结构的五个基本环节:判断、选择、移动、触球、还原环节,也是技术运用原理, 它们同其他一些制胜要素组成一条链锁,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使比赛过程始终保持系统状态的确定性,优化组合和控制实施。实践就能最大限度地 发挥比赛技术结构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继新,著.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46,74.

[2] 张英波,著.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2.

[3] 伍绍祖,主编.系统科学与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47.

[4] 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7.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233.

体育赛事概念篇(4)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和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不管是从国家体育投入侧重点的转移、经济条件的允许,还是人民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财力来看,发展群众体育已是水到渠成、势在必行的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原创体育赛事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补充,在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当前原创性体育赛事在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开展起来,但这一赛事对于广大群众而言仍属于新鲜事物,理论研究非常匮乏,甚至于什么是“原创性体育赛事”都没有统一的概念。本文从原创性体育赛事概念的界定入手,对我国原创体育赛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帮助大众更加清楚的认识原创体育赛事。

1、原创体育赛事概念的界定

本文所谈及的“原创体育赛事”,是指区别于国际、国内现有的竞技体育运动赛事,它是根据当地文化、地理以及体育项目相结合,以体育赛事为形式,以教育、娱乐、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之所以要在“体育赛事”之前加入“原创”二字,是为了与国内外现有的竞技体育赛事相区别,强调体育赛事的原创性。在这一定义中,将排除那些以传统方式举办的体育赛事:因为这些赛事经过多年的积累无论是模式、特征等都已经定型,不能称之为原创。

2、原创体育赛事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2.1 萌芽与初步阶段(2000年-2005年)

原创体育赛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赛事形式,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复苏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复苏和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结合地区特色开展了一些新颖的体育赛事,这种赛事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原创体育赛事的特点,只不过当时这种赛事形式并没有引起重视。我国原创体育赛事的真正萌芽与孕育要追溯到新世纪以后。

2000年8月,在北京市团委、中国泳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活动中,我国游泳健将、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老铁山镇陈岬角下海至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东海滩上岸,在不借助任何漂浮物的情况下,历时50小时22分钟完成了横渡渤海海峡的壮举,此次横渡的海域直线距离为109公里,实际游程123.58公里,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记录。这次活动获得了包括北京市政府,以及活动上、下水点的大连市旅顺口区、山东省蓬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上百家媒体的关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及在国内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引起了部分体育专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关注横渡背后的市场及原创体育赛事的巨大效应,敏锐的意识到了原创体育赛事深厚的群众基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及广阔的市场前景。2002年,张健的随队教练苏文强在北京正式成立“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这张牌开始探索开发横渡市场,并在此后数年内举办了多次横渡活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了“特色景观赛事”,将体育赛事与以往的竞技性体育赛事区分开来,后期逐步发展成为本研究所指的原创体育赛事。随着“特色景观赛事”理念的逐步深入,我国上海、广州等地区地都陆续开展了此类赛事,特别是我国上海地区,一系列原创的特色景观赛事陆续开展起来,如金茂大厦举办的国际高楼跳伞表演赛、梅龙镇商场的世界花剑系列赛、“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的沙滩排球比赛等。

2.2 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迄今)

该阶段原创体育赛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虽然“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顺应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打造“特色景观赛事”的理念,但由于赛事运作经验、群众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探索直到张健横渡队成立之后才开始逐渐开展起来。2006年,“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清江举办第一届“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被认为是早期最为成熟的原创体育赛事,之后又陆续开展了中国莒南红色运动会、张健横渡队兴凯湖挑战赛等赛事,推动了原创体育赛事在全国各地的兴起。实际上,原创体育赛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常见,这与这些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体育产业发展程度、赛事运作成熟情况等有关。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举国体制下对群众体育的忽视,导致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赛事一直落后与竞技体育的发展脚步,这一现象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才有所改观。有研究指出,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03年-1949年为自由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战争、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体育运动特别是群众性体育运动处于无管理的混乱秩序下;第二阶段是1949-2008年,这一阶段是蓬勃辉煌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起步与飞速发展,这种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金牌大国的地位,但与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仍有较大差距;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后,为全民健身阶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国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国内体育赛事运作的市场化趋向日益凸显,这些都为原创体育赛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各地的原创体育赛事不断涌现,我国原创体育赛事在经历了该阶段的发展期之后正逐步走向规范、成熟。

3、结语

随着原创体育赛事社会地位及知名度的提高,在体育赛事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深受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目前我国原创体育赛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较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李南筑.体育赛事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9.

体育赛事概念篇(5)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059-04

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从事田径运动课程教学,都会碰到怎样给“田径运动”下定义的问题。给田径运动教科书中的田径运动下定义,是否正确,不仅影响我们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也会影响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当前,高等学校各专业正面临着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体育专业田径运动课程也需要有科学和高质量的教科书。要编写出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田径运动教科书,首先在教科书中应该对“田径运动”下一个真实、科学的定义。因此,有必要来研究田径运动定义的问题。

1 田径运动定义的问题

用“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跑”[1]或“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2]作为田径运动的定义写入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运动教科书,是否妥当,值得探讨。

我国《田径竞赛规则》中的“田径: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3],是从《国际田联章程》中的“Athletics:Track and field,road running,race walking,cross-country running and mountain running.”[4]翻译而来的,是《国际田联章程》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简单解释,是国际田联对其开展和管辖的竞技项目的简要说明,根本不是田径运动概念的科学定义。这种解释和说明,怎么能直接搬过来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科书中概念的定义呢?

定义是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规范的定义,由3部分构成――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而在定义项中,要揭示出被定义项的内涵,即揭示出被定义项邻近的属和种差。定义的公式可写成: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5]。要注意把定义和释义区别开来,不能把“释义”当成“定义”。

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田径教科书中,应该遵循逻辑学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与规则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给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作出规范的定义,而不是简单或不加思索地到《国际田联章程》和《田径竞赛规则》等文件中去搬那些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说明来充当田径运动的定义。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应该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理论性并可成为引以为据的文献。编写现代化的高等学校教科书,要冲破旧思想的禁锢,要学习科学知识,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2 国际田联没有给田径运动下过定义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多个版本的田径运动教科书在其第一章“田径运动概述”中论述田径运动定义时,都写到其依据是《国际田联手册》中的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例如,有的教科书中写道:现阶段比较通用的定义是依据国际田联手册的定义。国际田联手册2006版关于田径运动定义表述是:“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2]。

这里,我们对这种定义的语句是否符合定义的逻辑学规则,是不是田径运动的真实定义且先不说。我们要问一下,国际田联是真的给田径运动下过定义了吗?有人回答说“下啦!你可以到《田径竞赛规则》去查呀!”我们查了我国2006年出版的《田径竞赛规则》,在其译自The IAAF Constition (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Definitions (我国《田径竞赛规则》中译为“定义”)的标题下,确实有包括“田径”在内的21个条目[3]。我们又查了国际田联官方网站,在其《The IAAF Constitution》(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Definitions的标题下,也确实有包括Athletics(我国《田径竞赛规则》中译为“田径”)在内的21个条目[4]。但这些条目中有的词目是英文专用名词的缩写词,如:IAAF(国际田联)、IOC(国际奥委会)、CAS(体育仲裁法庭)等。这些英文专用名词缩写词,只说明它们代表或指称,根本不是下定义。还有,从多数词目的所谓“定义项”的内容来看,违背了逻辑学“定义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给概念下定义的基本规则[6],根本没有魇境霰欢ㄒ逑盍诮的属和种差,仅仅是从国际田联的角度对该词目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如:Constitution――The IAAF Constitution. (章程――国际田联章程);Council――The IAAF Council. (理事会――国际田联理事会);Membership――Membership of the IAAF. (会籍――国际田联会籍)等等。解释和说明怎能成为定义呢?其实“Definition”这个英文词汇在通常情况下,翻译为“定义”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按照外国人的用语习惯,经常把解释、说明之类的词用“Definition”来概括表示也常有所见。但按照中国人汉语的语言学和逻辑学规则,在这里如果将“Definition”翻译为“定义”,并认为其下的条目都是“定义”就成问题了。其实,“Definition”翻译成中文是多义词,不仅可以翻译为“定义”,而且还可以翻译为“解释”、“注释”、“说明”、“解说”等等。一些资深的翻译工作者认为,按照中国人汉语的习惯,“Definition”在这里实际是“名词解释”或“词汇说明”的意思。因此,可以肯定,国际田联在其章程中仅仅是对包括“田径”在内的21个词目作了简明的解释或说明,根本就没有给田径运动下过定义。

3 田径运动定义要科学和符合我国实际

由于1793年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父”的德国体育家古茨穆茨在其编写的《青年体操》一书及18世纪末在德国形成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的体操体系中,已经将走、跑、跳、投,与悬垂、支撑、攀登、爬越一起,视为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划为基本体操的范畴[7]。因此,当19世纪中叶前后,走、跑、跳、投的比赛重新出现时,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命名,但是很多国家都是以它一开始就以竞技的形式出现、具有鲜明的竞技性特征而命名的(见表1)。后来,国际田联更是将可以翻译为“竞技”的“Athletics”来作为“田径”的代表语词,认为田径就是竞技。因此,可以说外国只有“田径竞技”这个概念,而没有“田径运动”这个概念。外国对非竞技而用于健身的走、跑、跳、投,不视为是“田径(竞技)”,不属于“田径(竞技)”的范畴。

表1 不同国家(组织)对田径术语词汇的表述

国家(组织) 田径术语词汇 中文直译意

英、美 Track and field sports 田径赛(田径竞技)

日 陆上竞技 田径赛(田径竞技)

俄 легкая атлетикя 轻竞技(田径竞技)

法 Athletisme 竞技(田径竞技)

德 Leicht athletic 轻竞技(田径竞技)

国际田联 Athletics 竞技(田径竞技)

在我国,虽然“田径运动”这个概念译自外国的“Track and field sports”(最初翻译为“田径赛”),但发展至今,中国的“田径运动”与外国的“田径竞技”含义已有所不同。在中国人的意念中,“田径运动”不仅是一种竞技项目,也是大众健身的走、跑、跳、投运动。我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两大任务:“一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推动田径竞技水平的提高;二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8]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一般情况下,不用“田径竞技”这个概念。

汉语“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从语言学和逻辑学方面来看都是合理的,又有约定俗成的社会意识基础,应该继续沿用,只是需要用逻辑学的方法与规则给它下个科学、真实的定义。用国际田联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解释或说明给田径运动下定义,无论如何也表明不了我国“田径运动”的概念,更不能成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定义。

一切观念、方法、规章、制度都是随着科学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革、发展和完善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我们有能力按照逻辑学的方法与规则,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给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下个科学、真实的定义。

4 田径运动定义的规范

规范不规范,有其学术上的标准。我们应该按照学术上的标准,来检查以往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使其达到规范的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的多个版本的田径运动教科书,在其冠以“田径运动定义”出现的“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跑”[1]、“田赛和径赛运动、公路跑、竞走和越野跑”[9]、“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2]、“跑道和场地的运动及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跑”[10]、“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11-12]等等诸多田径运动的“定义”,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田径运动的真正的、规范定义。首先,在这些语句中,不具备构成概念定义的逻辑成分,没有表明被定义项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和种差;其次,这些语句仅仅是把田径运动定义为竞技项目,违背了我国田径运动既是竞技项目又是健身手段这一客观事实。因此,这些语句只能是对田径竞技运动所包含项目的解释或说明。

造成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在翻译《国际田联章程》时出现了瑕疵,将“Definitions”简单地翻译成“定义”;其次是我们一些写定义的人在写定义时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做法,把国际田联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说明搬到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运动教科书中来作为我国田径运动定义。这是造成我国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根本原因。

知道了造成我国的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原因,我们才有使田径运动定义规范化的愿望和要求。唯有用现代科学和逻辑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才能使我国田径运动定义规范化。

5 对田径运动定义的看法

对田径运动这个概念应该下怎样的定义,需要慎重研究,认真加以讨论,做到使田径运动定义具有知识性和理性。

田径运动这个概念的定义,应该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而在定义项中,需要揭示出田径运动的内涵,即揭示出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和种差。田径运动是竞技运动项目,也是健身手段。但无论是竞技运动项目还是健身手段,在国际体育和竞技领域都称之为身体运动[11]。因此,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应该是身体运动。而田径运动这种身体运动与体操、球类等其它身体运动的区别在于田径运动是用走、跑、跳、投作为唯一的运动形式和方法。因此,走、跑、跳、投就成为田径运动不同于其它运动的种差。明确了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和种差,完善了定义的逻辑成分,再加上相关的连接词(定义联项),使其成为一个紧密相嵌的语句,这就基本上完成了田径运动的定义。应该指出的是,从逻辑学来看,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给概念下定义;按照某个标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给概念作划分[8]。而真正要把一个概念搞的很明确、很清楚,不仅需要给概念下定义,还需要给概念作划分(见表2)。

田径运动、田径竞技运动、田径健身运动的定义和划分应该是一个很完整、很准确、很精练的语句,具体如下:

田径运动是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包括田径竞技运动和田径健身运动。

田径竞技运动是竞技的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赛跑、竞走、越野赛跑和山地赛跑。

田径健身运动是健身的田径运动,包括一般的走、跑、跳、投和简单与简化了的田径竞技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鸿江. 田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鸿江. 田径[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中国田径协会. 田径竞赛规则(2006)[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4.

[4]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 IAAF Constitution [EB/OL]. http://,2006:

11-12.

[5] 李建华.逻辑学教程[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18-34.

[6] 王海传. 普通逻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52.

[7] 谭华. 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3-135.

[8] 段世杰. 抓住改革机遇 推动项目发展[J]. 田径,1998(1):5-6.

[9] 文超.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0] 文超. 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体育赛事概念篇(6)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城市文化 影响机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

体育赛事是体育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但至今对体育赛事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定义,发现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认识已不仅仅是“运动竞赛”,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生产活动”。该研究是依据投入―产出的线索提炼体育赛事的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的,文中所述大型体育赛事是指以赛事组委会为生产者,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劳动和各类运动设备等资本为投入品,生产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大型生产活动,包括部级各类综合性运动会和洲际、世界性的各类综合性运动会或由世界体育组织举办的有较大影响的单项赛事等。

(二)大型体育赛事的特征

大型体育赛事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能够吸引世界上众多城市争相举办,归其根本,在于它的特殊性。所研究的大型体育赛事被看作为一种生产活动,那么根据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可以提炼出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周期性、综合性、规范性、竞争性、可观赏性等特征。

(三)城市文化的概念结构界定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结合研究,认为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以及在此种意识形态、制度、组织结构的影响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及特征,结合城市文化的内涵,分别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城市制度文化3个方面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

(一)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物质文化的影响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物质成果,包括物质产品丰富程度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情况。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交通、通讯等人工自然环境。

(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影响

城市精神文化是指城市社会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取得的精神成就和观念性成果,以及以此为指导的行为。在价值观方面,大型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会吸引大量观众观看比赛,而竞争性又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培养人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在行为方面,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三)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

城市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城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它们大多以法律或规章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对城市居民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效力。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制度的影响上。规范性是大型体育比赛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给城市带来比赛的经验:更为规范的比赛制度,以及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制度(、群众体育等)的革新。如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务院就相继了《管理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两部行政法规。此外,2009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规章2件,规范性文件4件;地方人大和政府地方性体育法规和政府规章5件。除了章程的修订完善,在俱乐部管理、竞赛组织及开展、运动员注册、裁判员工作等各方面也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逐步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内部规范。这些政策制度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型体育赛事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又共同促使赛事组委会不断更改比赛规则、制度,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纵观乒乓球运动规则的改变历程,可以发现几乎每次赛事规则的改动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20世纪80年代球拍和发球规则的改变,使比赛更为激烈;20世纪90年代改变选手服装、场地器材,改善了乒乓球比赛的场地氛围;21世纪增大“球体”,浓缩“11分赛制”,“发球无遮挡式”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再如,20世纪90年代的NBA越来越强调防守,致使球赛不再像过去那样精彩,球员伤病增多,进球减少。NBA组织了一个包括球员、教练、官员和老板在内的特殊委员会,经过一个夏季的研究,推出了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对犯规的判罚、改动进攻24秒规则、5秒钟规则等。这一系列规则的改变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

三、结论

古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的工程,它波及甚广,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文章以大型体育赛事的性质和城市文化的结构为基础分析得出:大型体育赛事以其周期性、综合性、规范性、竞争性、可观赏性等特性对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举办城市的文化。但是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在某些方面,举办城市文化也会对大型体育赛事产生影响,因此这是一种互动关系。对于举办城市文化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将成为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红光.体育赛事也能成为城市象征[J].经济日报.

[2] 罗建英,丛湖平.商业性体育赛事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关系[J].

[3]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

体育赛事概念篇(7)

运动员国际流动这个概念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首先出现的是运动员社会流动这个概念,再后来演化为运动员“海外兵团”、“海外使团”的概念,再后来有学者界定为运动员国际流动概念,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工作。本文从案例分析的角度,结合不同案例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就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望学界包容。

南非申办两次世界杯的口号都集中于宣传非洲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当然这一口号为南非赢得了成功,但是也为这个国家在非洲大陆上的外交制造了挑战(下面将详细讨论)。发展中国家申办重大赛事或者支持其他国家申办重大赛事受到了资金、投资以及贸易中利益的驱使。在2006年申办的最后投票环节,南非媒体中一个臭名昭著的报道就是在投票之前美国克莱斯特公司、德国汽车公司与韩国现代公司签署了一个重要的贸易协议,足联中的亚洲联盟为德国投了票而不是其他四个候选人。尽管这个例子举得有些极端,但是像足联或者奥运会委员会这些机构中(在公众的压力下,这些机构目前已经开始改变其投票规则来防止类似已经存在很久的潜规则现象)这样的摇摆投票会对这些机构的审议带来影响已经成为这些机构组织中存在的特有现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机构作为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玩家的权威性。

国家政府同样也越来越意识到参与申办重大体育赛事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政治目标中的重要性。申办体育赛事可以使一个国家实现多个目标:增强国际影响力或者向国际社区传达国家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来越多的世界不发达国家申办举办世界重大赛事的尝试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做作的行为,虽然这些国家自嘲说他们是在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有限的目的以此来增加一国的国家地位、实施外交谋略或者进行国家自我营销。在过去的十年间,许多非洲的国家比如说尼日利亚、多哥、贝宁以及加纳都尝试过申办世界杯。由于各种因素,这些国家都未能申办成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没有足够的集资来支持申办活动。但是也有人提出既然资金不足,这些国家何尝不提前退出申办活动,用这些有限的资金来举办专门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上述的例子强调了当代重大体育事件中与外交政策最为密切的两个方面:第一在重大体育事件的经济因素是怎么为全球政治经济带来变化的,而这些变化也许可能会刺激国家采取特定行为来积累国家财富。重大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种连续的政治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节奏。例如,这些赛事为国家的参与提供了舞台,以前这种舞台的作用还没那么突出,但是现在这个舞台使得各国的外交在不同的全球环境下摩拳擦掌。第二,重大体育赛事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了南北国家之间的交流接触,尤其是为南方国家提供了一种途径将自己有限的资源转化成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或者外交资本。因此,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或者只是申办重大体育赛事成为了这些国家可选择的重要政治商品,使得这些国家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体育赛事以及围绕体育赛事所做出的一系列政策为这些国家的外交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样的一种“示范效果”成为南非过去十年间申办和举办体育赛事的一种规律。最开始,南非在1995年成功地举办了橄榄球世界杯,接着在1996年举办了非洲杯,这两项赛事的举办鼓励了南非申办2004年的奥运会以及2011年的橄榄球世界杯(这两项申办都未能成功),最雄心勃勃的是南非申办2006年和2010年的世界杯。此外南非还举办过一些比较重大的体育赛事,比如说2003年的板球世界杯以及总统杯,这些赛事同样增加了南非政府以及其它参与者(比如说国家足球协会,该协会发起了申办世界杯的提议并承担了申办工作,同时一些合作公司旨在通过签订赞助协议来获得利益)的申办信心,这样南非就有能力和条件(历史的、政治的、道德的)使得这个国家比其它国家有竞争优势。而这些特点中道德因素(南非在政治历史中成功地转型,这得益于道德因素的趋势)多次被南非使用于申办权的竞争中。

参考文献:

[1]黄璐,郭超,兰健.应理性看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现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13-1315.

[2]黄璐,兰健.中国体育“海外兵团”开发的战略意义[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29-31.

[3]邹德新.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体育学刊,2012(5).

[4]黄璐.体育政治传播学案例分析[J].新闻知识,2011,(11):41-42.

[5]黄璐.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1):7-9.

[6]尹维增,万发达,张德利.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竞技体育发展的隐性指标探析[J].体育学刊,2012(5).

体育赛事概念篇(8)

一、引言

一般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始于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

纵观国内外的隐喻研究现状,多数学者对于体育比赛中隐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体育即战争“这一隐喻结构,而本研究则试图总结出更多潜在的概念隐喻结构,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分析,引导人们从全新的视角看待体育比赛,同时丰富了概念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

二、语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涉及大量的体育隐喻语料,所用的中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中文网,所用的英文语料选取于ESPNSTAR英文网。ESPN(Entertainment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体育电视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为亚洲地区的观众带来世界各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及重要的地区性体育活动。ESPNSTAR的中英文网站中所包含的体育新闻并非是对同一则新闻的简单对译,因此语料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分析价值。

本文以中英文网站中2010年5月1号至2010年5月6号的主要体育新闻报道为语料。按新闻更新的时间先后顺序取中英文体育新闻标题各50则,共计100则新闻标题。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以考察汉英体育隐喻在映像层面和文化认知层面的特点和差异。

三、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常见隐喻类型及出现频率对比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保留了传统的竞技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等众多特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传媒也纷纷开设专栏,以或严肃、或轻松、或幽默的语言对各种体育赛事进行报道、分析或预测。体育报道中使用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是从人类其他的认知领域映射而来,这些表达方式在展示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特征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用语的隐喻性特征。

笔者对所搜集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根据体育用语始源域的不同,存在隐喻现象的体育用语主要来自军事用语、生活领域用语、财经用语、自然现象用语等几个范畴,探索性地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并对其中所暗含的隐喻类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总结出的隐喻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从表1和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人在语言习惯方面并非是完全不同的,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正如表格中所呈现的,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习惯用战争、旅途、商贸等活动来比喻隐喻,而相似的隐喻类型也同时存在于英文中。除了这些相似的隐喻的类型,当然由于文化或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东西方人对于体育比赛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可以从表中所列举出的隐喻运用方面的不同得到体现。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在下面的章节中总结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各种隐喻出现频率的差异,并试图总结出导致这些相似性及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四、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类型的异同性分析

从上节中可以看出,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式的分析:

1.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相似性

上节中笔者已统计出了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通过观察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相同的隐喻类型,分别为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商业交易隐喻及旅途隐喻。

此后,笔者对每种隐喻类型在各自语言环境下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如果对中文标题中的这四种隐喻类型按照出现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那么得出的结果竟然与英文标题中隐喻类型按频率高低进行排序的结果一致,具体情况参加下表:

通过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汉英体育新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隐喻是战争隐喻。体育比赛是战争这个根隐喻从始至终都贯穿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体育比赛的整个过程被隐喻为战斗的过程,比赛的双方是战斗的双方,比赛的结果是战斗的结果。准备比赛叫做“备战”,迎接比赛叫做“应战”。比赛开始叫做“开战”、“交锋”等等。从汉英体育报道比赛的参与者来看,整支球队经常被冠以“某某军团”,的称号。球队的主教练称“主帅”,“掌门人”等;队员是“小将”、“老将”等等。通过这些战争隐喻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战争隐喻是体育新闻语言的一个重要言特色。

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Deignan(2001)曾著有《隐喻7》一书,书中将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分成了几大类,其中有一类可以说是沿袭了莱考夫对于隐喻的分类,即上文中提到的人类(或人体)隐喻。体育运动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类活动,即便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无法回避这种现实。因此,汉英体育中的人类隐喻都占有极大的比例这一现象就成为一种必然,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

商业交易隐喻(businessmetaphor)也是体育新闻语言中常出现的隐喻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体育比赛中,某些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体育比赛除了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竞争性、观赏性、娱乐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以篮球为例,球员被球队出售是篮球界极为常见的现象。如此一来,体育比赛中大量存在着商贸隐喻就不难理解了。

旅途隐喻也是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的一种常见的隐喻现象。在这一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旅程的起点对应着比赛的开始;旅程中遇到的阻碍对应着体育比赛中遭遇的劲敌或是失误;旅程中所巧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对应比赛中的应战技巧,最后旅程的终点就象征着比赛的结束。借助隐喻强大的认知功能使得人们对体育比赛的理解更加清晰。

2.汉英体育新闻标题的差异性

源域与目标域的概念并非被孤立的理解,而是被认为是处于“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之中。这样,隐喻所转移的就不只是各个概念内在的属性,而是整个认知模型的结构、内部关系或逻辑。这里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文化模型。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运用于理解都不能脱离它特定的文化模型。

对比表1和表2,笔者发现汉英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着一些各自特有的隐喻结构。例如,容器隐喻与自然隐喻是西方文化有的,而机器,机动车辆,动植物及鬼怪隐喻则是东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其中尤以鬼怪隐喻最为明显。

首先,笔者将阐述西方文化中所特有的容器隐喻。众所周知,中西方人是存在一定的思维差异的。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注重事物的性质,进而上升为概念和范畴;而东方人的思维则更关注事物的环境背景以及注重事物和事物的之间的关联性。简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西方人比较善于总结事物所分属的范畴,而东方人则更倾向于探究事物之间的深层次关联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

(1)Pakistan cricket needs to be in ICU?

(2)Vaughan digs deep for England.

(3)Messi facing six weeks out.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西方人往往重视事物所属的范畴,换言之,西方人倾向于用较为具体和形象的概念来使抽象概念清晰化。这一点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三个例句加以解释。例(1)中的容器隐喻主要体现在词汇ICU(重症监护室),这个词向我们传达中这样一个信息,即巴基斯坦的板球出境艰险。至于其艰险的程度本是一个很难定于的概念,而这则消息的记者采用了几位巧妙的叙述方式,用ICU这一普通大众都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报道,使得报道更加形象,达意更为清晰。同时,ICU、deep包括例(3)中的out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但是如果将其视为一个容器,那么它们自身指代的内容则更加清晰明了了,这也正是善用语言的妙处。

其次,多数欧美人相较于东方人更加崇尚自然。以美国的住宅为例,美国人往往要求自己的住宅不仅具有现代城市的一切方便,更要求住宅与环境具有返璞归真的自然景色,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是由于西方人对自然的尊崇,因此,面对体育比赛这种竞技活动时,他们较容易借助于一些传达自然信息的词汇来描述体育赛事,正如例(4)和例(5)中所呈现出的:

(4)Ferguson hails Fletcher

(5)Molinari set to shine at St Andrews

再次,针对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所出现的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类型,机器与动植物类隐喻的存在是必然的。体育比赛是充满对抗性,体现力量的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象征力量的隐喻结构。如例(6)所示,这种类型的隐喻无论是在英文还是中文体育报道中都有存在的可能性。此外,动植物类隐喻在中文体育报道中大量出现,主要是与中国长期的国情有关。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牧业的支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国情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认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比赛中出现大量的动植物隐喻类型也便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了。不仅如此,动植物类隐喻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新闻语言,为其带来一定的生机,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例(7)例(8)来得到证实。

例如:

(6)维特尔错失夺冠良机 爆胎乃是小汉所为?

(7)半年休眠内毒蛇复苏,大因扎吉亮出场上毒牙

(8)玻璃人梅开二度 荷兰2∶1击退墨西哥

最后,笔者通过对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之后发现,在中文体育新闻标题中存在一定的带鬼神色彩的隐喻结构,例如“欧洲列强紧盯巴西妖人红魔亦欲争新卡卡”。鬼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演化发展的同时,鬼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入其中并随之发展。在中国远古,因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无法理解和生老病死的无法制控,以及人死后所归之处的迷茫无知,认为人死后,将处在另一个超越的境界,并由此幻化产生出鬼崇拜和鬼畏惧。在先秦典籍《春秋》、《左传》、中,都有关于“鬼”的记载;到了明代神魔小说盛行,主要有《封神传》、《西游记》等;到清朝,鬼文化的记载更是林林总总,不下数百种之多,其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可作代表作品。在以上关于鬼文化的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以民为本、人定胜天的古朴思想。可以说,这种鬼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体现了人们对超灵异力量的尊崇和向往,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它在体育新闻语言中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五、结语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其研究已经从语言层面步入了认知领域。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推理、想象、创造等诸多活动中,其认知性在于它能够组织人们的思想,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针对先前人们对于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分析都是集中一个侧面,如单一的对战争隐喻结构的分析,笔者试图突破这种研究定式,通过收集大量的语料总结出了其它几种常见的隐喻类型,统计它们各自在使用频率上的情况,并分析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其根源。当然,本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权且作为探路之作,望今后学者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隐喻研究。

参考文献:

[1]Deignan,A.Metapho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2).

[4]胡壮麟.认知语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J].新闻知识,2006,(3).

体育赛事概念篇(9)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10-0069-04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gnition Complexity of GymnasticsAthletes with Different

Athletic Ability, Age and Gender

GU Chang-jiang1,LIANG Cheng-mou2,WANG Chang-sheng2,LI U Gai-cheng2

(1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317000,Zhejiang China;2.Beiji 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ymnastics athletes from provincial professional teams, provincial PE s chools, andPE schools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is paper uses BTL -RG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ognition compl exity of the gymnastics athletes with different athletic ability, age and genderThe research results on life, study and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various ath letes indicate that: 1)there is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ymnasts wit h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non-gymnasts in the life, study and self-constructi on; 2)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gnition difference among the players at differ ent athletic levels.3)The cognition complexity between genders is not rema rkable and it i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athletic cognition ability and theathletic level

Key words: cognition complexity; gymnastic level; life construction; stu dy construction; self-construction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凯利(1905-1967)创建了利用认知结构来解释个体行为差异的 理论[1],提出个体的人在认识任何一件事物中都有相应的结构,揭示了个体信 息 加工的内 在机制(思维的二重性 ),并得出对于同样一个情境的认知时,由于个体之间认知复杂性 高低的不同,形成人们在解释和预测事件的结构上存在差异。认知复杂性是指一个人其自身 系统在对事件的解释和预测中所建构概念的精述或简化程度,其最直接的指标是一个人的自 身系统中建构概念的数量。1955至今凯利认知复杂性理论[3] 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 的研究 和应用,在体育领域中以认知复杂性理论研究运动员认知训练方面也应引起重视和应用。

影响认知复杂性的主要因素是个体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是由表象开始沿着两条思维 (形象和抽象)途径向前发展的过程。如果失去或不能合理运用抽象思维调解行动的人,他 们的行为是不准确的、盲目的,很少有创造性[2]。在访谈和现场调研中了解到 的体操训 练方法上多以表象为主,对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训练的意图不明确,使运动员对训练内容的认 知结构不完整,制约体操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与运动技能水平的协调发展。提高认知复杂性训 练意义是:掌握其运动的规律,使训练手段更加合理;弥补运动员依靠本体感受器提供的经 验建立的主体动作概念不足;利用外周感受器提供的信息,使掌握的知识和策略运用于实战 。

本研究对体操运动员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三个方面所建构的概念情况进行研究: 1)以体操运动员对一般问题的认知复杂性为目标,自创测量手段(BTL-RG认知问卷)测量 运动员在对事件的解释和预测中,自身建构概念的数量情况(设对照组),判读体操运动员 对问题的认知程度;2)发展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对体操运动员文化学习环境 ,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进行考量,分析讨论其对培养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中的影响,制 定出在训练或比赛中克服认知不足的措施,完善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训练的理论和训练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浙江省各训练级别体操队的运动 员90人为实验组,并随机抽取浙江省不同地域学校同年级、同年龄段的普通学生作对照组90 人(表1)。

投稿日期:2009-11-05

作者简介:谷长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

体操运 动员训练级别性别组男 女年龄(段)男女相同/岁训练时间

a省专业运动员151514~158~9省体校运动员151512~137~8业余体操运动员151510~116~5非体操训练水平运动员(对照组)3×153×15同三个组别运动员人数及年龄相 匹配0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北京体育大学梁承谋教授创编设计的认知复杂性测量问卷(BTL-RG) 进行测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回收率95.5%。该问卷设计依据凯利的个 人建构理论,以被测试者在生活、学习、自身构念三方面问题建构概念系统,将测试对象所 使用的概念的数量作为评价依据,对生活、学习、自身构念三个方面问题的解释和预测来判 读对问题的复杂认知情况。

1.2.2 口语报告法深入各级别运动队与一些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的管理者进行访谈,在了解运动员 的文化学习和体操训练情况的基础上,初拟访谈问题条目。在运动员问卷调查完后,有针对 性进行口语报告。

1.2.3 数据处理1)依据本研究内容设计需要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表3、4、5)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6、7、8)的统计方法;所有数据运用SPSS软件12.0统计分析;2)本研究在设计采用专 业年龄组(4)×年龄组(3)×性别组(2)混合准实验设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2发现:三个级别的体操运动员分别在得分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方面均明显低 于非体操训练水平的对照组。同年龄的体操运动员和同年龄非体操运动员的心理认知机能发 展不同步的情况非常突出。

表2 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描述性统计结果

运动员训练

级别生活建构概念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数学习建构概念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数自我建构概念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数专业队运动员1337.11137.81117.6非水平运动员175121831322 1015.6省体校运动员1106.21237.31127.4非水平运动员22513.723413.420413.1业余校运动员1316.21726.91316.4非水平运动员15410.61639.61549.6体操三个级别运动员由低到高分别使用建构概念数的平均值是6.5个、7个、7.5个(即生 活建构+学习建构+自我建构/3),而相应的对照组平均使用建构概念数量平均值是9.9个、 13个、14个,说明年龄越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距越大,运动员15岁使用建构概念数量达不 到对照组10岁使用建构概念的数量,同时还反映省体校和省专业队的运动员使用建构概念数 量平均值均没有达到各自对照组的基本水平,这一数字反映了三个体操专业水平运动员在使 用建构概念来解释和理解问题的现状。

由于一个建构概念数量有限的人是会影响其怎样看待世界的,运动员所拥有使用建构概 念的能力情况,对教练员给予练习内容的理解和其对自己接受信息内容后的解释,直至控制 动作的目的性和比赛的发挥,以及教练员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授信息,传授什么样的信息对运 动员在训练中的认知影响应当引起教练们重视。

2.2 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比较因素分析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生活、学习、自我构念等三方面对比发现,专业体操运动员 与非体操运动员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等三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表3)。接着分 别对专业体操运动员、省体校体操运动员和业余体校体操运动员与相应的对照组进行t检验 ,也发现三个训练级别的体操运动员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在认知复杂性上差异均具有高度显 著性(数据略)。这一结果同表3的统计结论相一致。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可能是多方面因 素造成的,对此应引起有关的各个方面重视。

表3 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比较

生活学习自我设计体操运动员6.54±2.571*7.38±2.498*7.17±2.33*非体操运动12.13±3.614*12.16±3.917*12.80±4.368*注:*表示t检验p

2.3 不同运动水平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多重比较因素分析 对不同运动水平体操运动认知复杂性因素进行多重比较(表4),两组间差异均达到 非常显著结果。

表4 不同训练级别运动员在生活、学习和自我构念上的

单因素方差 分析

平方和自由度均值F Sig.生活组间差异1 423.0283474.34348.1650.000组内差异1 733.3001769.848学习组间差异1 035.5393345.18031.8380.000组内差异1 908.12217610.842自我构念组间差异1 452.5173484.17239.4800.000组内差异2 158.43317612.264表5是四个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生活方面的认知复杂性测试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统计结 果。体操运 动员三个级别中的任意两个水平相互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而无水平级别与三个 不同级别运动员任何一个级别的比较中,其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结果。

表5 不同训练级别运动员在生活构念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 运动水平(J)运动水平均值比较(I-J)标准误Sig.生活业余运动员省体校水平0.0 0000.72 1381.000专业运动员-0.9 3330.65 1730.644非水平-5.9 000*0.65 8820.000省体校水平业余运动员0.0 0000.72 1381.000专业运动员-0.9 3330.60 6040.564非水平-5.9 000*0.613 6600.000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0.9 3330.65 1730.644省体校水平0.9 3330.60 6040.564非水平-4.9 667*0.53 0040.000非水平学生业余运动员5.9 000*0.65 8820.000 省体校水平5.9 000*0.61 3660.000专业运动员4.9 667*0.53 0040.000*p

表6是四个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学习方面的认知复杂性测试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统 计结果。三个体操训练级别中的任意两个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具显著性;无水平级别与三个 不同级别运动员任何一个级别的比较其差异均非常显著。

表7是四个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自我构念方面的认知复杂性测试结果进行多重比 较统计结果。三个体操训练级别中的任意两个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显著,而无水平级别与 三个不同级别运动员任何一个级别的比较中,其差异均非常显著。

表6 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学习构念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 运动水平(J)运动水平均值比较(I-J)标准误 Sig.学习业余运动员省体校水平-0.4 3330.6 9340.990专业运动员-0.9 3330.69 0940.702非水平-5.2 222*0.71 1330.000省体校水平业余运动员0.4 3330.69 3840.990专业运动员-0.5 0000.53 6520.928非水平-4.7 889*0.56 2540.000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0.9 3330.69 0940.702省体校水平0.5 0000.53 6520.928非水平-4.2 889*0.55 8950.000非水平学生业余运动员5.2 222*0.71 1330.000省体校水平4.7 889*0.56 2540.000专业运动员4.2 889*.55 8950.000表7 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自我构念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运动水平(J)运动水平均值比较(I-J)标准误 Sig.自我构念业余运动员非专业水平5.2 000*0.73 8280.000省体校水平-1.0 3330.60 1560.437专业运动员-1.1 6670.62 1980.335省体校水平非专业水平-6.3 667*0.65 7260.000业余运动员1.0 3330.60 1560.437专业运动员-0.1 3330.555 7110.000专业运动员非专业水平-5.3 333*0.59 4940.000 业余运动员1.1 6670.62 1980.335省体校水平0.1 3330.555 7110.000非水平学生非水平-5.2 000*0.615570.000业余运动员6.3 667*0.65 7260.000省体校水平5.3 333*0.59 4940.000专业运动员5.2 000*0.61 5570.000以上结果反映出受体操训练的影响,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发展受到制约:从描述性统 计结果可以说明,从县、市体校到体工队三个水平的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几乎没提高;在 方差统计结果上已反映出三个年龄段差异均不显著,进一步证明这一结果。出现了对事件的 认知能力与自身的运动实践要求不协同,表现出其知能获智的作用不能提高,建构起的概念 不完整、接收和预测事件盲目、动作的目的性受到影响等。

2.4 不同性别体操运动员对认知复杂性的因素分析 表8是男、女性别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性别对生活、学 习、自我构念影响的统计结论是: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三个方面显示出差异均不显著( Sig.分为0.196、0.206、0.108)。

表8 性别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均方和 自由度均方FSig.生活组间差异29.606129.6061.6850.196组内差异3 126.7217817.566学习组间差异26.450126.4501.6140.206组内差异2 917.2117816.389自我设计组间差异52.272152.2722.615.108组内差异3 558.6817819.993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在10~15岁之间的男、女儿童少年。他 们几乎都有相同的学龄时间、生活经历,相似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语言描 述问题的共同特点等[4],所以出现了性别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中使用建构概 念程度差异不具显著性的结果。

3 讨 论

3.1 文化教育环境制约着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发展体操运动员所建构概念反映出其对一般事物的认知情况,建构概念取决于对问题的分析 和理解,而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的基础是文化知识,文化素质影响着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 景中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从体操运动员对概念的建构到调查访谈中获得的情况反映出,体操 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矛盾突出,体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环境制约其对认知一般事物能力的发展 。主要有:1)各级别的体操运动训练学校,对体操运动员文化教育爱莫能助,只能让运 动员任其发展,事实上形成了只对训练负责没能尽到对文化素质培养兼管的义务。2)来 自教练员训练理论和方法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没有意识到把体操动作训练工作做为一种教 育手段,来培养运动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培养运动员认知能力与提高运动技 能同步发展的重要性。3)家长方面的影响:把取得运动成绩作为是一种资本的不正确想 法,忽略文化素质对其未来发展的必要性。4)体操运动员的角色变化的影响:从以学习 为主转移到以训练为主,经过体操训练的10~15岁运动员文化水平没有差异。忽视文化教育 因素,不但影响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到退役后运动员的生存发展,同时也制约 着竞技体操运动事业的发展。

3.2 提高其认知复杂性尚需完善以人为本的训练体制以人为本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目标的根本出发点,由体育训练管理体制决定的,体 操比赛成绩关系着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利益甚至项目的发展,进而形成体操训练工作在各级组 织管理、训练保障上都为争取金牌服务,运动员因此失去了较多接受文化知识学习精力和时 间,种种原因等于放弃了孩子们未来发展所必须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 制实施的出发点是将参加比赛作为为国家争光的一种手段。而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精神实质是 :使参与者自我发展和完善人格为目的,是以人的自我意志和努力达到满足个体自我发展需 要的一种教育活动。两种体育思想指导下,导致体操运动训练的价值取向不同。以人为本是 个人的自我意志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应是以组织保障和为其提供服务 为己任。影响体操运动员认知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最本质的问题是体操各级培养目标与社会 需要以及未来发展不符造成的,而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有待于国家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不断完 善。

3.3 体操训练和比赛中克服运动员认知不足影响的措施作为优秀教练员的标准之一,能够洞察一个运动员的理解水平,然后选择适合这种水 平的表达方式顺利的与其沟通,用其所能理解的方式实施体操训练。具体表现在体操的训练 中、比赛前、比赛后三个方面所应采取的措施,以克服认知不足对体操训练效果和比赛发挥 带来的不良影响。

1) 在体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对信息接收、加工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动员的训练质量 和效果,其取决于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理想的作用方式是:交流 ――理解――沟通相结合的方式。使运动员明确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的动作习得过程 ,以达到运动员建构动作概念的系统性和正确性,实现以模仿为主的动作练习,转向以模仿 与建构概念实施自我控制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使体操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主训练能力 得到培养,达到由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训练的目的。

2) 在体操比赛前因运动员面对意向不明的情境或无法预期的比赛压力时,即克服想赢怕 输心理,教练员及时帮助其调整赛前状态,一般所采取的措施是:压力来源――问题表征― ―应对策略。面对复杂的认知环境首先确认压力来源,明确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情况与比赛情 景要求。然后分析比赛对手和比赛内容,并对建构概念系统的复杂性来加以表征和描述,共 同建构比赛概念系统,引导运动员正确认知自身的实力定位,并设置出挑战目标。针对挑战 目标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进行应对,设计比赛场景,操守比赛程序,实践挑战目标,在问题 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变比赛压力为比赛动力。

3) 在比赛后因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或动作久练不成等造成运动员习得无助时 应采取的措施:解释诊断――预测目标――控制自我。自我认知能力有限的个体在经历了比 赛失败或动作久练不成易出现一蹶不振,而导致习得无助感,可能引伸到不可控制的新的情 景中去。教练员通过归因分析帮助运动员对无法达到的结果做出解释和诊断;依据存在的问 题,重竖运动员的认知结构,并形成新的预测目标;在实施新的体操动作训练过程中,训练 措施的选择以恢复训练和比赛的信心为主,摆脱习得无助的影响,化消极自我,为积极自我 ,使体操动作训练向运动员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不同运动水平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的认知复杂性差异均具高度显著性,并且随 着运动水平提高差距加大,限制了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操运动员三个运动水平之间认知复杂性多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而与非体操 水平的多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会影响体操运动员发展竞争力。

3)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在10~15岁龄段中,男、女性别间差异不具显著性,在运动水 平、年龄、性别三个变量中运动水平决定了体操运动员的认知水平。

4.2 建议 1)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认知能力,应落实以人为本的训练思想,保障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 、内容和质量,完善体教结合训练体制,是我国竞技体操事业发展的基础。

2)体操训练工作要做到认知经验与发展理性相结合,直至经验与理替循环发展,实施 认知―情感―价值变量共同作用的训练策略,使运动员对训练内容的认知结构合理发展。

3)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培养要融入到体操训练与比赛的全过程中,发挥运动员主体性 作用,才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切实提高体操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认知的综合能力。

4)体操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乃至影响体操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体操各级别训练单位培养目 标与社会和家庭需要不符造成的,需要改革现行的训练体制缓解现存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A•凯利.郑希付译.个人结构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 出版社,1998.

[2] 曲宗湖.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1.

[3] 〔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0.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邓远龙.认识经验训练.发展理性训练[J].体育科学,2004,(9):41-47.

[9] 邵斌,黄玉斌.中国体操队大赛前压力控制的原则及方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6):15-19.

[10] 刘晓茹,段再复.情绪影响认知研究新视点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36-38.

[11]梁承谋.运动学习的分类层次及心理模式[J].体育学刊,2001(5):38-40.

[12]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 刘改成.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J].西安体育学报,2004, 21(4):102-104.

[14] 赵青山,崔铁成,王卓,等.竞赛的胜负比率与运动员心理自信心的建立[J].沈阳体 育学院学报,2008,27(6):71-73

[15]Martha shumway ,Tetine sentell George unick, Winifred Bamberg. Cognitiv e C omplexity of self-administered depression measures[J].Jourmel of affective Di sorders,2004,83:191-198.

[16]Travis Hinze, Joseph Doster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ervatism and Cogni tive Complexity[J].SO191-8869(96)00171-7.

[17]Glend Andrews and Graeme S.Halford.A Cognitive complexity Metric appli e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J]. Cognitive Psychology,200245:153-219.

体育赛事概念篇(10)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112-04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of the Theory of Sport Training

GUO Kelei

(Department of P.E.,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 000,Shanxi China)

Abstract: The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stic analysis t o review, summarize and question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control, periodic ar rangement, speed fitness, reaction speed, kinematic velocity, and rate of moveme nt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capacity and playing co ndition.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framework and content of the theory of s p orts training. It finds that the above issues are controversial. There is no s ta ndard and universallyaccepted definition to these issues. As these basic theo ri es form the framework of training theories, the vagu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 hese theories remain to be a big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ciplineand training. The author proposes his unique ideas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 di fferent schools and current theories.

Key words: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 definition; speed fitness;competi tive sports; training principles;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capacity; spor ts performance

人们相互交流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 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即给出它们的定义。

1 定义与概念的区别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1 ]。 逻辑学的定义方法:属加种差。所谓下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 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 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 的最小的属概念。确定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需要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属概 念。

定义的规则:1) 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外延要相称;2) 不应循环;3) 一般不应是否定的 判断;4) “属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 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1]。

定义是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规定,概念有内涵与外延,定义一个概念也就是规定概念属性 ,可以通过对内涵的规定(但不必指出所有内涵),也可以通过对外延的规定。有些学者把 概念与定义混淆了,概念与定义是有区别的。

2 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的定义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2]。周期安排原 则 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2]。这两个定义明显违反了不应循环 的定义 规则,定义项包含了被定义项的内容。有效训练控制原则是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 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 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以实现运动训练的科 学化[3]。这里不仅把概念与定义混淆了,而且定义不简要。综上所述,有效控制 原

投稿日期:2009-11-13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KRM94)。

作者简介:郭可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则是 指掌握运动训练活动使其朝着预期目的方向发展的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而复始地 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3 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定义

关于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定义总结如下: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 速运动的能力[2-4];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 种运动的能力[5];速度泛指快慢的程度[1]。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2,4]; 反应速 度是指人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应答能力[3];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 反应的快慢[5]。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4];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速完 成某一动作的能力[3];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的 能力[2];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5]。

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项目运动中,单位时间里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4];是 指在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位移的能力[3];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2];是指周期性运动(如跑步和游泳等)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5] 。

以上学者对速度素质的看法为:快速运动的能力;对反应速度的看法归纳为:1)快速 应答的能力;2)发生反应的快慢;对动作速度的看法归纳为:1)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 度;2)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3)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对移动速度的看法归纳为 :1)单位时间里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2)位移的速度;3)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鉴于 此,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如果说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是一种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的话,那么中速和慢速运动的能力算不算是速度素质呢?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 速度本身是中性词,有快慢之分,如果加入极性词“快速”,概念的外延就会缩小。

第二,移动速度和位移速度是否等同?有些学者把二者混用。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 量;位移是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而路程是路径的长度。例如:一个做圆周运动的人,从 一点出发,经过一圈回到起点,这时,此人的位移为0,位移速度自然为0,而此时的移动速 度却不一定为0。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移动速度才与位 移速度相等。理论上说体育运动都是曲线运动,所以,体育实践活动中用移动速度比用位移 速度好。

第三,移动速度是否是仅存在于周期性项目运动中?如果仅存在于周期性项目运动中, 那么非周期性和混合性运动项目中难道就没有移动速度了?显然,除了游泳、跑步等周期性 运动项目外,跳跃、投掷、各种球类等项目中也存在移动速度。

第四,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邻近属概念(即最小的属概念)应该是速度而不是能力。

综上所述,速度素质是人体运动快慢的能力;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 速度;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移动速度是指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距离。

4 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定义及构成

竞技体育包含“社会性层面”和“运动性层面”,“竞技运动”可用来指后者。从一般 用法来看,“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二者似乎可以通用,但是,严格意义上,应对它们 予以区分。“竞技运动”隶属于“竞技体育”的身体性活动、运动方面,竞技运动是竞技体 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6]。

竞技运动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认识。从广义看,群众性的各种竞赛活动,也 即“非正式竞技运动”和“半正式的竞技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理解为是竞技运动的组 成部分。但从狭义看,竞技运动则应由“正式的竞技运动”和“职业竞技运动”两部分组成 。马特维也夫也认为:“现代竞技运动应由‘大众型或普通型竞技运动’和‘高成绩竞技运 动’两部分组成[3]。”其不同的层次与水平分别涵盖了不同的对象、领域、行业 ,高水 平的竞技运动只不过是竞技运动诸类型之一。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有理由说,现在的训练 学没有顾及到非正式和非职业人群的训练和竞赛是一个遗憾。

竞技的狭义和广义理解。狭义上把竞技看作是纯竞赛活动,即历史上主要从体育领域中 分化并形成的竞赛形式的活动,作为规范对抗性地提示、比较和评价在这一活动中人的可能 性(力量、能力、善于利用这些能力实现成绩目标的技能)的方式,并作为使这些可能性达 到最高程度的有效手段。从广义上,竞技概念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 成绩的训练过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7]。

竞技运动的狭义和广义理解。从狭义上可以把竞技运动定义为纯竞赛活动,它的特殊形 式是历史性主要在体育领域中形成的比赛系统,作为揭示和统一比较人的可能性(力量、能 力、合理利用他们的技能)的专门领域[7]。

从总体上无论如何不能把竞技运动的本质仅归结于达到纯竞赛目标,它实际上要宽得多 。作为一个多方面对人本身产生作用的活动和作为一个以多种形式进行人际间接触的领域, 竞技运动也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最终取决于该项活动所在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总和。广义上, 竞技运动是人通过专门化的培养和系统地参加与克服不断增加的难度有关的比赛,及扩展自 己可能性界限的不间断的追求,是在这一道路上由成功和失败所引起的完整的情感世界,是 复杂的人际关系综合,是最普及的观赏场面,也是现代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作为一个多方位 的社会现象,竞技运动是体育教育最有效的因素,是培养人参加劳动活动和社会需要的其他 活动类型的一种主要形式,此外,也是伦理教育和美育、满足社会的精神需求、巩固和扩展 国际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7]。

从上述这个意义上,我们可把狭义的竞技运动称之为竞技运动,把广义的竞技运动称之 为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 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3,4]。显然,这一概念定义把大众型或普 通型竞技运动排除了。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的定义为:是经专门化训练和系统参加比赛,及扩展自己可能的界 限,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综合,也是现代群众性的社会活动。此定义即包含 了“社会性层面”又包含了“运动性层面”,即包含了“大众型或普通型竞技运动”,又囊 括了“高成绩竞技运动”。

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 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 育管理学,这四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3,4]。这 里是把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概念混为一淡了。

有关竞技体育的理论结构就复杂多了(另文叙述),竞技运动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 练和运动竞赛[3]三个部分。

对竞技体育结构的质疑:传统的运动训练主要是指与教练员有关的、在运动场上从事的 各种教练活动,它是对运动训练的一种狭义的认识和解释。而现代运动训练则是把与提高运 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有关的所有的过程均称之为运动训练。也就是把运动训练定义为“提 高和保持运动成绩的一切因素和措施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训练不仅是指运动场 上的身体性练习活动,而且也指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心理、 智力和思想教育活动,以及恢复和营养等一切与提高和保持运动成绩有关的全过程。这是现 代训练对运动训练的一种广义的认识和解释[3]。由此,我们可知,竞技运动的结 构应该 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这里一定是指狭义的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运动管理和 恢复五个组成部分(图1)。

图1 竞技体育的结构

5 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的定义一直以来是运动训练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1986年版《运动训练学》专 著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 、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0年版体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1992年版《教练 员训练指南》都沿用了同样定义。张洪潭教授对此定义提出了质疑,有效地参加是能力,那 么低效地参加算不算数?极性词进入定义项,概念的外延就会被无理割让,而“训练本领” 与“比赛本领”并不类同,定义时本应避免无端扩大其涵盖范畴[8]。张洪潭教授对 “竞技能 力”的定义为: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具备的参赛夺标 的主观条件。

田麦久教授认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 有“理想的期望”[9]。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一书中,已经将极性词 “有效地 ”剔除,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能力。1994年版的《运动员 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这一改进的定义。运动 员通过学习和训练所具备的参赛的主观条件[10],这一定义显然把先天的遗传的竞 技能力给排除之外了。

2000、2006年版本的《运动训练学》以及2000、2002年版《体育科学词典》对“竞技能 力”的定义: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 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 作风能力的综合体[11]。

以上学者对竞技状态的看法分别可归纳为:1) 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2 ) 专门训练而具备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3) 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能力;4) 学习和训 练所具备的参赛的主观条件; 5) 参赛能力;6) 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 运动能力。

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1) 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能力两部分。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继而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其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如果 把竞技能力解释为参加比赛的能力,那么除了参加比赛之外运动员就不具有参加其他事情的 竞技能力了吗?

2) 如果竞技能力是指取得优异成绩的所具备的运动能力?那么群众性竞技运动员就 不具备竞技能力了吗?

3) 到底是参加比赛的能力还是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能力呢?广义的竞技概念包括纯粹 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成绩的训练过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 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拥有运动能力但未必拥有竞技能力,运动能力是比竞技能力大一级的 概念,某人具有运动能力但他未必就具备训练和比赛的能力。

4) “运动能力”应该是“竞技能力”的邻近属概念。

综上所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运动能力。

6 竞技状态的定义

竞技状态一直是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关注的焦点,关于它的定义也众说纷纭,莫衷一 是。普拉托诺夫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达到最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12]。马特 维也 夫最早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的台阶上,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 的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后又定义为“运动员在训练大周期范围内形成,在一定时间限 度内保持和规律性变化的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13]。延烽指出,“竞技状 态即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14]。徐本力认为,“竞技状态是指赛 前为参加比赛所需 要的,由较高训练程度所形成的高水平运动状态;最佳竞技状态是指为参加重大比赛所需要的 最高水平区段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赛前各项训练活动的直接结果”[15]。叶羽 则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参与竞技的过程中身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阶段性的综合状态 ”[16]。熊 焰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而最佳竞技状态则是运动 员创造优异成绩所处于的适宜的准备状态”[17]。刘建和将竞技状态定义为,“运 动员经过 一定时期的训练形成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时间维度上指比赛前的特定时间至比赛结束,在 空间维度上则为训练学、心理学及生物学指标的集合[18]。运动员在身体、技术、 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形成的最适宜的运动状态[19]。

与前面学者相比,哈雷等人在定义竞技状态时有所不同。哈雷是比较注重于其所论述的 范畴的,他把运动员的状态锁定在训练上,所以是“训练状态”,而不是“竞技状态”。他不 仅提出了“训练状态”,还提出了“最佳训练状态”[20]。博姆帕不仅提出了“竞 技状态 ”,也重点提出了“最佳竞技状态”。他认为,“最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他 说,竞技状态是运动训练向最佳竞技状态发展的基础。而且,博姆帕是把“竞技状态”和“最 佳竞技状态”同归于“训练状态”之下的[21]。阿纳托尼•博达丘克对竞技状态也 是以“ 最佳竞技状态”来定义的,即指“身体、技术、心理以及战术上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并且这 一状态只能够应用于一个主要的训练周期。不过,他特别强调说,比赛中的成绩是运动员的根 本状态,在训练中的成绩只是运动员训练中的实施性状态[22]。

以上学者对竞技状态的看法分别可归纳为:1) 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2) 达到最 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3) 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4) 高水平运动状态;5) 一种 阶段性的综合状态;6) 准备与现实状态;7)状态;8) 最适宜的运动状态。笔者以为,为将 竞技状态的讨论导向深入,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第一,竞技状态是高水平或创造优异成绩的状态还是训练状态?若是达到最高水平或创 造优异成绩的状态,那么群众性竞技状态就不是竞技状态了吗?

第二、竞技状态究竟是指“准备状态” 、“现实状态” 、“赛后状态”? 还是三者兼 有之? 抑或直接就是“运动状态”?

第三,竞技状态的定义中是否应当加入“最佳”、“最适宜的”、“高水平的”之类的 形容词?从汉语的表达习惯看,“竞技状态”是个中性词,这个词语的关键在状态上。“竞技 ”对“状态”的修饰是“性质”的限定,而不是“程度”的限定。在实践中也是如此,训练、 比赛的前、中、后期,运动员、教练员都有对状态的自我描述和他人描述。所以一般有今天 或这段期间的“状态”是“很好”、“还可以”、“一般”、“较差”等几种大致的分类。 笔者认为应慎用“最佳”,如果只有“最佳竞技状态”才能称为竞技状态,那么,处于其他情 况的状态又该怎么称呼?

第四,从广义上,竞技概念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成绩的训练过 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竞技”是“指向性”的限 定,即所说状态是对于运动员竞技而言的,是指运动员参加竞赛活动,当然也应该包括训练活 动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心理和训练方面的准备状况和状态,它可以有不同程度高低之分。无 论是与竞技能力获得与表现过程相对应,还是从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身体变化来分析判断,应该说竞技状态究竟既是“训练状态”也是“比赛状态”,发展竞技状态的过程具有时相 性的特点,依次交替三个时相:竞技状态获得相、竞技状态保持相和暂时消失相。从过程上 就有“训练状态”、“赛前状态”或“临赛状态”、“赛中状态”和“赛后状态”之分。竞 技状态都有至少这样不同的三个阶段或者形式,即赛前状态、赛中状态和赛后状态。实际工 作中,人们较多的是关注于赛前状态,并且极容易将赛前状态与竞技状态混用。可以这样认 为,竞技状态是一个上位概念。

第五,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运动状态”是“竞技状态”的邻近属概念,如若是“状 态”则外延太大,表达不太准确。这样“竞技状态是…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竞技状态就是指运动员通过相应的训练所形成的一种阶段性的运动状态。最 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区段的最高水平竞技状态才是运动员比赛 中全力追求达到的目标。

7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 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 领域的研究性专著。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运动训练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还有很 多的知识体系与理论尚且亟待解决,本文所辩析的几个理论问题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对这 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索,将有助于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1-24.

[4]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009重印).

[5]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6] 张泽刚.“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 (2):31-35.

[7] [俄罗斯]列•巴•马特维也夫著;姚颂平译.竞技运动理论[M].哈尔滨:黑龙 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3-4.

[8] 张洪潭.重建运动训练理论初探[J].体育与科学,1999,(1):17-22.

[9] 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 45-148.

[10] 聂臣高.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7:7.

[11]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12] 弗•纳•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出版社,19 86:271.

[13] 马特维也夫,著,姚颂平,译.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 97:459.

[14] 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69.

[15] 徐本力.关于竞技状态最优调控原则体系的初步构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 4,20(2):25-27.

[16] 叶羽.论竞技状态[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02-105.

[17] 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J].体育学刊,2004,11(3):128-129.

[18] 刘建和,姜涛,李林.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7,27(7): 70-85.

[19]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157.

上一篇: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 下一篇: 独立能力的培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