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1 17:18:44

档案管理方法

档案管理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探究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方式较为传统,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众多企业在管理档案方面仍采之前的管理方式,忽视了现阶段电子档案管理的环境与发展趋势,其不注重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各个部门之间对于档案管理方式以及经验较为保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特有建设属性的充分发挥,导致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仍处在不受重视的地位以及寻求合理方式的阶段,使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容易发生二次存档现象。

(二)技术落后,各个部门之间的档案管理方式差异巨大:由于不同企业的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某些企业由于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可凭借此优势直接与社会企业、单位等建立良好的档案管理交流机制,及时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管理效果,而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持的少数企业却无法实现此种局面,由此可见,要想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必须辅以先进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分享电子档案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经验等,逐步缩小企业之间的管理差距,提升整个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水平。

(三)分离管理,违背社会需求目标: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企业的领导及员工出国进行深造、评职称、被举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其所在企业出具相应的档案资料进证明,保证其所说完全属实。但企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浪费,管理较为分散,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缓慢等直接影响档案的及时填充,尽管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已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但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其客户的社会需求。比如,企业每位员工的档案资料,是否属实以及对其价值进行合理估量,这种方式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方法篇(2)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特色管理,它包含了个人身份、学历资质、鉴定考核、专业技术等级、政治审查、奖励处分、工资待遇、职务任免、退休等材料,记载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它具有法律效用,是出境、计算工龄、工作调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升学的重要依据。

一、人事档案特点

1.全面性

人事档案收存个人的履历、自传、鉴定(考评)、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有关材料,因此,它记录了个人成长、发展的历史,能体现个人自然情况、专业情况、家庭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总之,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概括地反映一个人的全貌。

2.现实性

由于个体要步入工作岗位,其人事档案则成为人事(劳动)部门正确了解人才、合理分配人才等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直接为工作服务是人事档案区别于其他档案的重要标志。

3.真实性

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现实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事档案必须做到内容完整齐全,材料客观真实,才能为用人部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4.动态性

人事档案随着个人成长的不断延伸会形成各种各样新的材料信息。因此,人事档案必须做好新材料的收集整理,力求缩短档案与个人实际情况的“时差”,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打孔装订,以便随时补充新材料。

5.流动性

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员工的人事管理相统一,才便于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如果人、档脱节,保管人事档案而不知当事人已调往何处,即“有档无人”,这样的无头档案,保管得再好也无意义。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档随人走”,在员工调走后的一周以内,必须将其人事档案转往新的管理部门。

6.机密性

人事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功过等诸多方面情况,有的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的是个人向组织汇报而不能向他人(包括家庭成员)言及的内心隐秘等等。因此,人事档案属于党和国家的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向社会无条件地提供服务。即使是处于档案管理机构的个人也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

二、人事档案归档类别划分

人事档案由个人成长纵向情况和一定成长时期的横向情况材料组成,较为全面地反映干部实际情况。它分为干部档案、工人档案。

干部档案内容包括十项:第一项,履历材料。第二项,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项,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第四项,学历、学位、成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第五项,政审材料。第六项,加入党团的材料。第七项,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第八项,干部违纪、政纪、法律法规等材料。第九项,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第十项,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工人档案内容包括十项:第一项,履历材料;第二项,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项,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第四项,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第五项,政审材料;第六项,加入党团的材料;第七项,奖励材料;第八项,处分材料;第九项,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等材料;第十项,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三、人事档案鉴别管理方法

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1.把好干部档案材料“入口关”。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的内容。对字迹不清、不能反应干部历史面貌、德才情况和现实表现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对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还给本人。

2.检查核对材料是否齐全、真实。政审材料一般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报批复、主要证明材料、本人的汇报等。处分材料一般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检讨或对处分的意见等。上述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对残缺不全、头尾不清、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不能归入干部档案。对来源、时间和对象不明的材料,要查清注明,补办手续后再归档。对发现伪造篡改的档案材料,要坚决予以清除,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3.审查材料手续是否规范、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注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归档。

4.按时整理干部人事档案。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做到经常性整理与定期整理相结合。新进人员的档案一般应在3个月内整理归档;新收集的补充材料一般每年集中整理一次。

人事档案是专门档案的一种,记录和反映了人员经历和德才表现等情况,是全面地考察人员,选贤举能、知人善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务必做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来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

档案管理方法篇(3)

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信息资源。正是因为这种档案重要的双重属性,使得档案工作对机关、组织都非常重要。医院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组织,医院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问题。医院的档案一般记录了科研资料,病人的治疗记录等比较重要的对医院工作的开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档案工作对医院来说十分重要。

一、强化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的档案工作对医院的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对档案工作一直都十分重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些医院一直沿用传统的档案工作的管理方法,这种方式不能及时更新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档案工作在工作意识、思路以及人员的综合素质上更新的滞后已经对医院的工作的进度的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新的时期,创新应该成为档案工作的主旋律。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者要从全新的理念和观念出发,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这样,医院的档案工作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创新中不断进步,为医院的进一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二、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处存在的问题

1.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有些医院中,医院的管理者认为档案工作与医院的主营业务的业绩关系不大,所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论是从资金还是技术的支持方面都明显不足。甚至在有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都不能保障,这些都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医院业务部门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够

档案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医院业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资料。但是,在目前的医院的业务活动中,医院业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对档案的收集和归类不是很重视。在业务工作中,不能经常将资料主动讲给档案管理部门。这样的做法很可能造成重要的文献的丢失。

3.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

档案管理人员在医院中不属于主要的业务人员,在上级不重视的情况下,档案工作者人员常常被忽略到边缘地带。档案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的地位下就会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难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工作热情。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地位,档案工作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三、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档案的工作方法

档案工作在目前存在的种种困难以及支援发展的问题,想要彻底的解决这些问的存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笔者认为,在医院中,做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档案管理环境的创新

管理环境是管理工作的土壤,要做好档案管理这项工作,首先要从培育它的土壤开始。要培养良好的管理环境。首先从管理者自身要更新观念,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为应用的今天。档案管理者从观念上自觉接受新型的挑战,在挑战中学习新的知识。用新型的科技手段增强档案管理的业务水平。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还要加强硬件管理设备的建设,促进管理方式朝着现代化发展。随着医院其他硬件设施的完善,医院的规模的扩大,病人的增多以及病情的复杂化,如果档案管理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以及很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所以档案管理室也要加快建设现代化设备的步伐。与此同时,更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更熟悉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医院的档案进行更好的管理。

2.加强档案管理系统的创新

医院的档案管理要想有良好的发展,除了创建良好的档案管理环境之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创新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我国的档案管理最先进的管理体系就是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参照这个管理体系的一些标准,甚至将这套体系直接应用于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也是完全可行的。这套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正规、科学。除了在技术层面上的引进,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操作进行硬性规定。减少档案处理的随意性。将档案的日常工作纳入到医院工作议事日程,让档案的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的道路。最后,对档案管理体系的创新还要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技术,对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保管。

3.加强服务工作的创新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医院的主营业务进行服务,利用档案的内在价值来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的档案部门的以往的服务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加强档案工作服务方式的创新最终要的是加强档案工作对医院主营业务的主动服务,要想达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首先就是要扩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范围,医院的档案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奖档案的管理工作向一个更深层次的方向进行延伸,在保密医院秘密档案的前提下,更多的向各部门甚至社会公开档案,发挥档案的价值。医院的档案部门还应该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利用档案医院,从多个角度实现对医院各部门人员进行充分的服务。

四、小结

综上所述,医院的档案工作对医院甚至是社会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医院的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都应该摒弃传统的对档案管理不重视的观念。树立牢固的档案意识,重视医院的档案建设,主要从创新档案管理的方面来加强医院的档案工作的建设,促进档案为医院更好的发挥服务的作用。

档案管理方法篇(4)

档案收集工作是贮存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档案管理其他业务环节的基础,是决定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促进档案学理论发展、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实现有重要作用。收集工作在档案管理中处于特殊地位。收集是档案业务首要环节,是档案室工作的起点。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把分散在各部门和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按照规定集中保存起来。收集工作是为了解决文件形成后的分散状态与利用要求集中的矛盾,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一项重要和基本的内容。其内容主要是档案室对本单位需要归档的档案的接收;其指导思想是:归档档案应齐全完整;加强室外调查和指导;推行入室档案的材料化;保持全宗和全宗群的不可分散性;把一个机关、单位的档案全部收集完整。要深入广泛地宣传《档案法》使大家知道对档案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是档案室的职责是依法进行的,使他们认识到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档案归档的质量,增强各有关部门对文件、材料收集、移交的自觉性。尤其是要争取领导的支持,领导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档案工作得到重视和支持,那么档案收集工作中所遇到一切问题就好解决。为了搞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的收集质量,各室、科可明确一人负责本部门、科室的文件材料的平时归档工作,到来年归档时,由各部门的档案负责人统一交档案室归档保管,从而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

二、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零散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档案系统化的工作。档案整理解决的是档案由零乱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问题。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和利用。档案整理是发挥档案作用的重要条件。档案数量庞大,成分复杂,如不经过系统整理,处于零乱状态的档案,查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只有经过系统整理,才能使保存的档案条理化、系统化,为档案的管理和提供利用创造良好条件。档案整理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整理,可以全面了解和检查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促进其改善和提高,并为全面确定档案的价值和建立检索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又为档案的保管、统计和查找提供了单位和完整体系,有利于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整理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档案利用、开发、发挥档案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档案室和档案馆重要的基础工作和业务建设,它为档案的鉴定、保管、统计、编目提供基本保管单位和完整的体系。档案整理科学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优化具有直接、广泛的影响。

三、档案保管

档案保管工作,是为了解决档案的不断毁损和需要长远利用的矛盾。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原因,档案总是处于渐变性的自毁过程或者可能遭到突变性的破坏。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了解和掌握档案损坏的规律,通过经常性的工作,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的物质安全。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档案库房管理,包括库房内档案科学管理的日常工作;(2)档案传递、流动过程的保护,即档案在各个管理环节和利用过程的安全防护;(3)保护档案的具体措施,即为延长档案的寿命而采取诸如复制、数字化和修补等各种专门的技术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有的要与收集、整理和利用等工作的有关业务项目同时结合进行,有的则须单独组织进行。因此,档案的保管,既是整个档案管理业务的一个方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环节。

四、档案利用

档案管理方法篇(5)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61-0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档案中记录中大量信息资源,记录着各方面的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意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化管理方法,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其他工作夯实基础。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概述

所谓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指的是借助现代化设备与技术,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通过科学管理理论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点:

1.数字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数码摄影技术、缩微摄影技术逐渐被广大民众接受,为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摄影技术、信息技术等将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存储方便、空间小,节省空间,降低难度。档案资料实现电子化后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实现智能化检索,避免出现直至档案腐蚀、虫蛀等问题,提高档案保存效率。

2.虚拟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使得档案保存方式新颖化、多样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方向就是电子储存方式,这种变化也让档案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促进档案管理的虚拟化与无纸化。

3.市场化

档案资料主要记录单位发展历程、变化等内容,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档案作用与价值,通过联合等方式实现档案资料共享,带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与问题

1.利用效率偏低

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堆叠、存放历史资料文件即可,而是一项有着极强专业性与机密性的工作。按照规范标准保存档案,直接影响单位与企业发展。目前大多数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资料仅用于收藏而不是利用,严重浪费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2.专业人才不足

档案管理县现代化的主力军就是档案管理人员,这些人员既需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又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开展工作,不断更新与维护设备,此外还必须具备较高文化素养与管理技能。但目前档案人员素质不理想,缺乏专业性人才。

3.信息程度不足

大部分当官管理人员档案意识不足,加行管理层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加上资金短缺导致无法购买现代化设备,技术落后且延迟,信息化程度偏低。待遇偏低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入,甚至出现人才流失情况,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4.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水平整体偏低,部分档案部门并没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集中处理档案资料,严重者连起码的装订、防火及防蛀设备都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时依然依靠传统手工方式装订与保管档案,费时费力效率偏低,还影响后期档案查阅与使用。这已成为限制我国档案事业进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档案管理中现代化管理措施分析

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性的给出完善措施,从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推动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四方面入手,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1.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在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领导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直接掌握着单位或地区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要加快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首先要转变领导层观念,强化领导层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其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依靠科技发展,将档案管理中封闭式、被动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和主动式服务;同时,对固步自封、等用户上门的传统旧观念进行革新,顺应时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有流程、有规划、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建设。

2.推动管理系统建设

档案管理系统指的是传递、收集及促进档案信息应用的系统。首先设置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权限。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的数据存储、维护等内容,记录档案管理系统人员的措施,详细记录各方面内容;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功能,支持不同存储类型的信息文件及不同格式的信息文件,信息存储量加大;构建快捷、便利的信息浏览网页。建立完善的信息网页浏览,为用户提供高效、快速的档案信息服务。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力度。想要实验档案管理现代化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投入,划分专项资金改进硬件设施与档案案卷质量,建设专门的档案存储房间、购置档案专用密集架,并配备相关的打印、计算机等设备,同时安装全天安全监控报警系统;其次收集各项资料。认真整理每年生成的文化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及物档案等,录入微机管理;强化数据库建设。建立全部档案案卷级数据库,实现了档案微机检索,对录入档案数据实行了光盘刻录及备份。

4.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

提高档案利用率,首先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按规范修编档案目录,实行计算机与手工相结合的检索方式,便于档案资料的查阅和使用。其次,加强档案编研,在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立足于阅览服务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最后,狠抓档案服务,开发档案利用实效。围绕“抓服务,促实效”,为来访对象免费提供现场查、来函代查等服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提高档案服务、利用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想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系统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进而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挖掘档案管理新型人才,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档案管理工作进步完善贡献一份力量,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侯晋丽.如何做好办公室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7(01):23.

档案管理方法篇(6)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档案中记录中大量信息资源,记录着各方面的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意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化管理方法,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其他工作夯实基础。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概述

所谓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指的是借助现代化设备与技术,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通过科学管理理论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点:

1.数字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数码摄影技术、缩微摄影技术逐渐被广大民众接受,为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摄影技术、信息技术等将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存储方便、空间小,节省空间,降低难度。档案资料实现电子化后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实现智能化检索,避免出现直至档案腐蚀、虫蛀等问题,提高档案保存效率。

2.虚拟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使得档案保存方式新颖化、多样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方向就是电子储存方式,这种变化也让档案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促进档案管理的虚拟化与无纸化。

3.市场化

档案资料主要记录单位发展历程、变化等内容,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档案作用与价值,通过联合等方式实现档案资料共享,带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与问题

1.利用效率偏低

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堆叠、存放历史资料文件即可,而是一项有着极强专业性与机密性的工作。按照规范标准保存档案,直接影响单位与企业发展。目前大多数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资料仅用于收藏而不是利用,严重浪费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2.专业人才不足

档案管理县现代化的主力军就是档案管理人员,这些人员既需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又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开展工作,不断更新与维护设备,此外还必须具备较高文化素养与管理技能。但目前档案人员素质不理想,缺乏专业性人才。

3.信息程度不足

大部分当官管理人员档案意识不足,加行管理层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加上资金短缺导致无法购买现代化设备,技术落后且延迟,信息化程度偏低。待遇偏低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入,甚至出现人才流失情况,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4.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水平整体偏低,部分档案部门并没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集中处理档案资料,严重者连起码的装订、防火及防蛀设备都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时依然依靠传统手工方式装订与保管档案,费时费力效率偏低,还影响后期档案查阅与使用。这已成为限制我国档案事业进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档案管理中现代化管理措施分析

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性的给出完善措施,从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推动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四方面入手,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1.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在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领导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直接掌握着单位或地区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要加快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首先要转变领导层观念,强化领导层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其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依靠科技发展,将档案管理中封闭式、被动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和主动式服务;同时,对固步自封、等用户上门的传统旧观念进行革新,顺应时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有流程、有规划、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建设。

2.推动管理系统建设

档案管理系统指的是传递、收集及促进档案信息应用的系统。首先设置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权限。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的数据存储、维护等内容,记录档案管理系统人员的措施,详细记录各方面内容;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功能,支持不同存储类型的信息文件及不同格式的信息文件,信息存储量加大;构建快捷、便利的信息浏览网页。建立完善的信息网页浏览,为用户提供高效、快速的档案信息服务。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力度。想要实验档案管理现代化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投入,划分专项资金改进硬件设施与档案案卷质量,建设专门的档案存储房间、购置档案专用密集架,并配备相关的打印、计算机等设备,同时安装全天安全监控报警系统;其次收集各项资料。认真整理每年生成的文化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及??物档案等,录入微机管理;强化数据库建设。建立全部档案案卷级数据库,实现了档案微机检索,对录入档案数据实行了光盘刻录及备份。

4.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

档案管理方法篇(7)

档案管理是指把一系列原始的、零散的档案信息条理化、系统化,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的目的。作为重要信息收集、贮存和开发利用的档案部门,面临着信息网络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多样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挑战。作为建筑设计行业的管理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建筑设计、科研、人事管理服务是信息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作为直接接触档案的一线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档案信息的编研工作,搞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应用,提高利用率,使信息资源共享。

1.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建筑设计相关单位(建筑企业、设计院等)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才有了今天建筑事业的发展。在正常的建筑设计管理、运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信息,从事档案管理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信息工作。但多数档案管理是以基本的原始图纸、资料为基础,计算机起到辅助记录作用,无论从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信息工作内容上,均纯的停留在业务、管理统计、记录、存储上,难于发挥信息工作的职能作用。

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对开展的本单位科研项日和新业务、新技术不甚了解,工作处于被动服务状态,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渠道仅局限于本单位,忽略管理单位,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畅,档案利用率低、利用价值不大。尽管档案利用已在建筑设计等相关行业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档案信息没能得到开发利用。

2.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2.1立足档案服务,提升档案利用开发技术创新手段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努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管理模式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档案工作服务方式要创新、档案管理理论要创新、档案服务工作内容要创新、档案服务机制要创新。

2.2拓宽档案编研范围,发挥档案信息作用

档案管理要“上门办公”,拓宽编研范围、内外结合、联合编研。改变原有局促的“室藏格局”。因而,一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彻底打破自编自传编研思想的束缚,拓宽路子,联合编研。要加强纵向沟通,与建筑设计科研单位、建筑企业的联合。这样既有利于丰富编研资料的内容,又有利于通过信息的传播利用,促进系统内的科研工作发展。还要加强同行单位档案室之间的横向联合,借鉴经验,可使资料互补,以达到编研选题具有广泛、综合和全面性的目的。如与组织人事、史志、党史等部门联合编写有关资料,既可弥补编研力量之不足,又可补充编研所需经费,还可提高编研资料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2.3进一步改进、开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方法

目前,大多数档案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使现代化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造成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未被系统地、深层次地开发利用。为此,档案管理应该努力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建立建筑行业的特殊数据库,提高利用率、检索率。

2.4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队伍是建筑学科科技档案管理的主力军。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发档案的前提。尤其是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都应重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同时,基础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编制各种途径的检索工具和编研成果,及时快捷地为建筑行业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通过档案的收藏数字化、传递网络化、操作信息化、信息存取自动化,达到广泛应用建筑行业的目的。

为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使科技档案更好地为建筑设计研究、建筑工程发展服务。

2.5建立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制度,促进开发利用。

档案管理人员在努力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增强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履行档案信息反馈服务。如对档案质量的评价(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职业道德等)、对各种服务方式的评价(如阅览、复制、咨询、汇编、资料服务等)、对服务水平及质量评价(如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等)、对利用效果的评价(对信息的需求和意见,包括今后可能需要利用的档案种类、内容、成分和数量等)。

建筑设计档案的广泛应用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才能使整个档案工作具有生机。只有积极开拓档案管理的途径,才能使档案在建筑设计行业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方法篇(8)

建筑设计相关单位(建筑企业、设计院等)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才有了今天建筑事业的发展。在正常的建筑设计管理、运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信息,从事档案管理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信息工作。但多数档案管理是以基本的原始图纸、资料为基础,计算机起到辅助记录作用,无论从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信息工作内容上,均纯的停留在业务、管理统计、记录、存储上,难于发挥信息工作的职能作用。

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对开展的本单位科研项日和新业务、新技术不甚了解,工作处于被动服务状态,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渠道仅局限于本单位,忽略管理单位,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畅,档案利用率低、利用价值不大。尽管档案利用已在建筑设计等相关行业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档案信息没能得到开发利用。

2.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2.1立足档案服务,提升档案利用开发技术创新手段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努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管理模式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档案工作服务方式要创新、档案管理理论要创新、档案服务工作内容要创新、档案服务机制要创新。

2.2拓宽档案编研范围,发挥档案信息作用

档案管理要“上门办公”,拓宽编研范围、内外结合、联合编研。改变原有局促的“室藏格局”。因而,一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彻底打破自编自传编研思想的束缚,拓宽路子,联合编研。要加强纵向沟通,与建筑设计科研单位、建筑企业的联合。这样既有利于丰富编研资料的内容,又有利于通过信息的传播利用,促进系统内的科研工作发展。还要加强同行单位档案室之间的横向联合,借鉴经验,可使资料互补,以达到编研选题具有广泛、综合和全面性的目的。如与组织人事、史志、党史等部门联合编写有关资料,既可弥补编研力量之不足,又可补充编研所需经费,还可提高编研资料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2.3进一步改进、开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方法

目前,大多数档案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使现代化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造成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未被系统地、深层次地开发利用。为此,档案管理应该努力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建立建筑行业的特殊数据库,提高利用率、检索率。

2.4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队伍是建筑学科科技档案管理的主力军。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发档案的前提。尤其是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都应重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同时,基础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编制各种途径的检索工具和编研成果,及时快捷地为建筑行业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通过档案的收藏数字化、传递网络化、操作信息化、信息存取自动化,达到广泛应用建筑行业的目的。

为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使科技档案更好地为建筑设计研究、建筑工程发展服务。

档案管理方法篇(9)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已经将整合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再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这种大环境下,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转型,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开发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档案查阅的速度,增强档案管理的效果,促进信息公开化,促进档案管理的安全,使得档案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借鉴资源,为国家建设补充源源不断的动力。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及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而言,实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弥补传统档案管理中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如下优点和特征:

1.1 档案保存更加方便

信息化档案的主要载体是电子文件,与传统的档案类型相比,更加便于保存。因为纸质档案体积较大,对储存环境的要求有非常高,所以在开展保存工作时具有一定的难度。空气天气温度、档案室的防火功能和防水能力都有可能成为造成档案损坏的问题,一旦发生保管不利的情况就会对档案的完成性造成破坏。而电子档案通常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中就可以实现储存和管理,不会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能够实现档案的完整保存。

1.2 有利于档案信息的查询

网络连接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丰富,信息量迅速增加,出现了信息爆炸的情况。如果技术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对信息实施管理将会给档案查询带来很大困难,纸质档案数量庞大,在进行信息查找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寻找档案,而如果将档案信息向信息化转型可以将档案信息存储与电子设备当中,在进行档案查询时只需要在查询系统中输入想要查找的档案信息就可以迅速找到想要查找的档案信息,大大缩减了查找档案的时间,市档案查询效率得到提高。

1.3 从本质上改变了档案管理途径

档案信息化使得档案信息的载体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纸质档案无论是制作环节还是保存环节、甚至是查询环节都是由人工操作来完成的。而信息化档案从形成到利用,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系统设备的统一管理来完成的。这就使得档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节省了很多时间,避免了经历浪费,大大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而言,部分单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太重视,从而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严重地影响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档案信息化平台使用较低,在建设档案信息化平台时,就是为了有效地减少档案管理成本,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3 了解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数据的异构性。由于档案馆接受的移交电子档案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各个单位之问的数据库往往是异构的。这些各种各样的数据来源、特殊的属性、复杂的内部结构以及特殊的处理方式使得入馆档案资料显得极为复杂。

3.2 管理的滞后性。国外经验表明,档案事业的信息化,关键在“档案管理”而不在“电子”,即档案事业的信息化的核心在对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的精简、优化、重组。这是推进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与挑战。延续以往的管理体制,档案管理明显滞后,每十年一次的档案移交,一年一次的档案目录汇集,对于更好的服务公众,提高对社会及公众的适应性与反应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4 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几个主要因素

4.1 认识问题。对信息化给档案管理服务理念带来的变革缺乏认识。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分为三类,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单个部门的职能效率;提升组织效率。技术专家从技术角度出发,构造出精致的技术框架和信息模型,他们往往考虑如何配置、信息如何流动,而忽略用户获取、共享信息的渠道方式及接受或提供信息时的心理感受。

4.2 水平问题。档案部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档案馆很早就引进了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工作,但也有不少档案馆还采用单机操作,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网络技术的优势没有发挥,而且办公人员对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普遍偏低,有些人只会编辑、打印文档或传输文件。

4.3 观念问题。对运用信息资源的观念要转变。档案资料接收入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档案馆能否将这些信息化的资源为社会、公众更好服务,带来效益。把注意力从取得、存放入馆转移到取得并充分利用使用权上来。

5 加强信息化档案建设管理的策略

5.1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其素质和能力会对档案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新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对档案人员的集中培训工作加以重视,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奖励奖励机制,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工作理念发生转变,充分适应新的档案管理模式。

5.2 加快信息化档案管理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相关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因此,在新时期,还应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加大对相关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平台,从而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5.3 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规划。在新环境下,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规划,对档案管理进行统筹规划,以此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需求,构建一个经济、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且要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可扩展性、灵活性,这样才能满足今后发展的实际需求。

6 总结

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档案的管理质量非常重要,合理利用和管理档案资源能够为我国国家发展提供借鉴,指导我国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档案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重视档案信息化转型工作,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及工作态度,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高,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档案管理方法篇(10)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为贯彻执行同志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加强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事业单位需要重点执行对档案管理办法的改进和提高。为适应目前经济化、信息化的国际形势,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对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通过执行方案优化和技术提高使档案管理过程更加准确、高效,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保证各项工作的准确实施。

1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

档案是了解人们过去的主要参考资料,记录了过去人类活动的真实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客观社会规律。因此,档案管理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正常进行、发展的重要部分,具有强大的历史使命感和国家责任感,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执行内容。另外对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也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现代化水平高低,如果不注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认识到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同时,还应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创新,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也应同步进行,强调准确执行档案法、增强法制教育观念、加强档案管理和服务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管理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思路。

2提高单位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对档案的利用,它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因此最重要的是保证档案的真实性,这是建立档案最重要的原则,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在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有关职能部门应遵照管理标准,遵守管理章程,坚定执行准则,增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确保按正规程序进行,保证档案文件质量。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还需要有效做好依法治档工作。目前我国社会基层群众对档案和档案法制观念的认识还很欠缺,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要贯彻执行“立足档案,面向社会”的方针,利用广泛的资源对《档案法》不断加大力度宣传,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单位内部网络的工具、举办展览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观念,使单位内部人员和人民群众更广泛的了解档案,并自觉遵守法制管理,还可通过对反面案例的分析,立案说法以期更直接的警世效用,为档案管理工作依法治理提供保障。

另外,为了加大对依法治理档案的工作支持和投入力度,档案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寻求上级有关领导的支持,通过对档案管理实际情况的分析,制定新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办法与工作准则,对工作过程加强监督,进行有效统筹管理,以适应现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求,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依法治档政策,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建设

现代档案管理依法治档的工作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的执行来落实的,因此要保证依法治档工作更有效的被执行,就需要保证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档案法的相关管理规定,通过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可有效提高在依法治档工作中执行的效率和执行标准。

除了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相关教育之外,还应培养档案工作人员拥有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通过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培养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能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不辞辛苦的工作态度,全心服务于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以热情的态度做好对来访人员的接待工作。

4加强档案室的安全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最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档案的安全保管。

首先,要保证档案在收集、整理、鉴别、保存、归类、利用等基本步骤进行时不出任何意外,就应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对安全监控设备的使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保障档案保管安全性。

其次,通过对电路系统和电器设备使用情况的定期检查,及时排除火灾隐患,保证消防设施设置齐全,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杜绝,保证档案存放安全。

最后,对档案的保管采用科学手段和防护措施,通过利用高科技的先进设备、专业的安全防护和先进技术,保证档案存放环境的无霉、无蛀、无尘和空气洁净,使档案在保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5结束语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着部分问题,为保证档案在各项工作中能发挥自身的重要利用效果,非常有必要对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用现代化和科技化手段改善管理方法、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建设和档案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的优化,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莉.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282283

上一篇: 输变电工程监理规划 下一篇: 学校管理合理化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