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根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9 09:10:58

平方根教案

平方根教案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03-02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绝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需促进学生自学。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以“教学案”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1 课前预习,激发自学兴趣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案中的“课前预习”环节能够使学生的预习由无目的、无计划的行为转变为有指导的主动进攻。“课前预习”设计主要是相关旧知识的重现以及新课知识的情境创设,目的是在原有经验和新知之间搭建起“桥梁”,同时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

如《平方根》教学案中,所设计“课前预习”环节的问题有:

(1)2的平方为 ,-2的平方为 。

(2)平方得9的数是 。

(3)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4,那么它的边长为 。

(4)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5,那么它的边长为 。

问题(1)和(2)复习了平方运算,一方面为问题(3)做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而问题(4)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不够用了”以及“数的扩充”源于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又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有:

(1)画出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y的值随x值增大

而______,图像与x轴的交点是_____,与轴的交点是_____。

(2)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经过第 象限,y的值随x值增大而______,画出图象。

(3)在下列两组函数中任选一组,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

① y=■,y=-■ ② y=■,y=-■

通过预习,学生明白“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有联系,如果发现知识遗忘了,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查一查之前的教学案或者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从而做好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和知识的准备。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获得信息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以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如对于一些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预习时动手操作,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勾股定理》教学案的预习设计中,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勾股定理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欣赏数学的优美,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课前,教师必须批改学生的教学案,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所达到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思维障碍等;课上,教师还要提供学生展现自己的部分预习成果的机会。这样,预习认真的学生就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学带来的喜悦,对自己的自学能力就更有信心。

2 课堂合作,积累自学方法

依据我们的教学案,教师要努力把课堂打造成以教学案为剧本的舞台剧,剧中学生是主演,教师当导演。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有意识地展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才华,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如《勾股定理》第一节的教学案中,可以设计活动:在小方格纸中,已知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bc、a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16,计算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体现数学上的化归思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同时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及时引导和点拨,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层面的升华。

3 分层练习,增强自学信心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教师设计教学案的“巩固练习”的重点则是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分层指导上。

3.1分层设计

《平方根》教学案中,“巩固练习”环节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a类为基础题,紧扣当堂课所学的内容;b类是提高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c类是发展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1a. 64的平方根是 ; 的平方根为±6。

2b. ﹙-2﹚2的平方根是 ;17的平方根是 。

3b. -5是数a的一个平方根,数a的另一个平方根是 ,数a是 。

4a.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

a. -(-5) b. ﹙-3﹚3 c. 11.1 d. ∣-6∣

5a.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7是49的平方根; ② 49的平方根是-7;

③ 1 的平方根是1; ④ ﹙-3﹚2的平方根为-3.

6a.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0.81 ② 1■ ③ 10-2 ④ 19600

7b.求下列各式中的的值。

① 4x2-25=0 ② (x+1)2=4

平方根教案篇(2)

(1)教学内容

计算机平面教学主要是进行平面图形、图像的设计方法、设计技巧以及文字的编辑、修饰的教学。

(2)教学方式

计算机平面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以及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教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是计算机平面教学的基础工具。

(3)教学目的

计算机平面教学目的主要是以实际操作、实际应用为主,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是计算机平面教学的重要目标。

(4)教学效果评估

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的评估仍然需要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最终体现为学生计算机平面设计能力的提高,但是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评估难以进行有效量化。

(5)教学基础

计算机平面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决定了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平面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则需要较为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否则根本无法完成计算机平面教学。

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更加适合知识的传授,计算机平面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教学特点差异性较大,直接决定了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计算机平面教学需求。

2.计算机平面教学课程涉及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美工应用等多个领域,使得计算机平面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计算机平面教学更加抽象,学生对于计算机平面教学知识的接受更加困难,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不适应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大大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切实提升计算机平面教学质量,成为计算机平面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论文尝试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计算机平面教学过程中,为计算机平面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3.基于案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就是根据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有助于启发学生,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计算机平面教学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案例教学的特点能够较好的满足计算机平面教学需求。针对计算机平面教学特点,提出如下基于案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模式,具体示意图如下:

基于案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如下三个关键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分析计算机平面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要从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中提取适合教学的案例,计算机平面教学的案例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选择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时要兼顾真实性和典型性,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在准备案例的时候可以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提炼出典型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岗位准备适合案例;平面设计课程可依据情况划分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数码影楼等多个工作岗位;同时由于计算机平面教学较为抽象,教学案例需要难易适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另外,前期准备阶段还包括教师、学生的准备,教师主要需要熟悉教学目标、教学案例以及相关平面设计教学理论;学生则需要熟悉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并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在前期准备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基础、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三个层面,结合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多方面启发学生的创作和设计思路,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证,使学生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考察和社会实践,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任课教师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有效引导学生,最终切实形成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3)案例教学改进提升阶段:主要是在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基础上,对案例教学进行改进提升。计算机平面教学效果难以进行有效量化分析,所以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计算机平面案例教学实施后,需要进行深入的案例教学巩固,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再次练习计算机平面案例。同时,任课教师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案例分析,寻找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教学案例,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相应测试,实现对计算机平面案例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4.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设计

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是计算机平面案例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案例库的设计需要兼顾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深入结合计算机平面教学目标。以计算机平面教学目标为指导.深入分析教学关键知识点以及平面设计操作难点,以案例库的形式整合计算机平面教学设计实践内容,以社会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案例库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案例练习适应实际岗位。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要兼顾教师和学生,教师负责计案例库总体设计方向的把控,并向学生提供典型的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参考,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与针对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3)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要丰富多样不断更新。计算机平面教学的复杂性、学生主体的多样性要求教学案例库要丰富,教学案例需要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案例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学生规模进行自由选择,满足不同场景计算机平面教学需要。同时,计算机平面教学案例库要结合市场需要不断更新,保持教学案例的生命力。

平方根教案篇(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5-02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为一体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它为采集、存储、查询、空间分析、表达、输出和应用空间数据提供了技术方法[1]。GIS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已掌握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利用 GIS工具,主要是GIS软件, 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问题[2]。各大高校的教学方案中虽然开设了大量的GIS实践课程,往往由于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衔接或者实验实施不足等原因,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为适应GIS学科发展需要,提高GIS人才培养质量,GIS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方法设计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本文从GIS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把GIS知识点和实际问题相互结合,在GIS课程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网络平台的软件案例教学法[3]。

1.案例设计与规划

案例的设计结合了GI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以GIS的功能为主线、辅以GIS原理的各个知识点[4]。基本案例和综合案例组成了整个实践课程的案例库,每个案例不仅具有完善的功能,能够覆盖重要知识点,并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根据课程内容,按照GIS基本功能、涉及的GIS原理知识点、基本案例和综合案例的顺序,由浅入深、从基本到综合的原则,建立了涵盖GIS课程理论体系的教学模式。GIS基本功能包括:GIS的概述、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表达、数据输出。首先设计地图与属性信息交互的案例从宏观上了解GIS;在地图数字化理论基础上,设计地图投影等案例;在数据结构和数据编辑理论的基础上,设计要素编辑等案例;在空间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上,设计要素闪烁等案例;在空间数据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设计缓冲区分析等案例;在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专题图制作等案例;在地图输出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图幅整饰等案例。基本案例设计界面如图1。

综合案例是以实际问题为驱动,涵盖了基本案例以及GIS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GIS软件操作基础,包括:自动拓扑造区、最短路径分析等案例。综合案例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对GIS理论知识点的巩固,另一方面可以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中GIS软件的操作流程。以实验室选址为例说明。首先,根据需求分析,将实验所用的数据利用MapGIS Server Manager到软件案例教学平台上,涉及多源地图加载、地图基本操作等基本案例;在充分考虑影响实验室选址的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缓冲区分析功能确定河流等因素所影响的范围,涉及缓冲区分析案例;利用叠加分析功能进行相减、相交等操作,涉及叠加分析案例;利用查询分析功能查询满足条件的候选地址,涉及查询分析案例;最后根据缓冲区分析结果,结合土地的预计价格,利用地图制图功能将合适的候选地址突出显示出来,涉及地图输出案例。

案例的设计通过“总-分-总”式过程实现,即首先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形成总体概念和基本理解; 然后使学生熟练掌握GIS的基本案例,具备各单项GIS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最后能够对GIS综合案例灵活运用,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GIS软件的效率,而且还能引发他们对应用GIS理论、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考。各个GIS功能、知识点、基本案例、综合案例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图2。

2.案例教学平台构建

软件案例教学平台主要通过建设网站实现,在主页内实现教学案例、相关软件、参考书目等资源的上传和更新[5]。该平台是以国产GIS软件MapGIS的应用实训为基础,从辅助资料、案例资源、实验教学、综合测评、网上交流5个模块为师生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交流平台。平台构成如图3。

在软件案例教学平台设计中,各个模块相辅相成。1)辅助资料模块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2)案例资源模块整合了大量的GIS案例,将案例设计为基本案例、综合案例,以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要。根据GIS的功能和实践课程的内容,将GIS的基本功能分解制作成若干个基本案例;综合案例是把GIS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融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基本案例资源。3)在各种辅助资料的帮助下,学生对案例的实现过程进行研究探索,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案例所涉及的GIS理论作进一步的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软件的功能和特性。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进行自动演播模式学习,让学生在每个操作步骤都可以自助得到指导。4)通过综合测评模块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5)网上交流模块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便利。教师对学生的在线咨询、留言等疑难问题进行反馈,学生之间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另外,通过该模块组织学生以不记名形式进行评教,根据评教数据分析结果,对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

软件案例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取教师讲解的知识,而且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全面详细的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6]。

3.案例教学实施与考核

GIS软件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有:理解并掌握GIS的基本原理,熟悉GIS软件的结构、功能、熟练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方法,达到知识向能力的熟练转化[7]。本文利用软件案例教学平台,应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开展案例教学;按照“准备-实施-调查-结束”循环迭代的过程进行教学实践;采用“分散的、阶段式”的考核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3.1案例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案例实施教学过程。按照“准备-实施-调查-结束”循环迭代的过程进行软件案例的实施,其具体流程如图4。

在准备阶段由教师通过讲解GIS理论逐渐引入基本案例以及综合案例所应用的知识点,让学生对GIS原理、知识点有整体的认识。

在实施阶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对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重点进行介绍,使学生理解教学目标,逐步接受教学情境。然后由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案例的实训,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改造拓宽案例。最后教师将综合案例分析分解为多个基本案例后,学生在若干个子问题模式下,由教师引导,逐步完成整个综合案例的实训。

在调查阶段学生对案例实训情况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所用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学生对GIS软件的应用情况。

结束阶段学生对案例的实训情况进行匿名留言,反映案例设计情况,教师根据调查情况发现问题、改进策略,优化案例。

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中实施软件案例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实训反映、课后网上讨论等途径获取学生对案例的掌握情况。系列案例的实训可使学生对GIS概念有全面的认识,掌握GIS诸多功能,找到快速学习GIS软件的方法。

3.2案例的考核

传统的一张纸质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GIS实践课程的概念多、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采用分散的、阶段式的案例考核方式[8]。

课堂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包括:1)课堂提交实训成果:将考核评价与课堂案例教学相互融合,按照教学内容和计划,分阶段地考核学生对各个案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综合案例考查:在学期初由教师根据GIS课程实践的内容,布置学生在学期末提交的一个综合案例成果,为了避免抄袭,案例主题、数据、问题设计等尽量不同。这个综合案例将贯穿整个实践课程,不仅杜绝了学生考试突击等情况,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GIS的能力和案例整合能力。3)优秀作品展示:将优秀的作品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而且能让其他学生有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共同进步。4)上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相关概念定义题、简答题、分析题和案例设计题,这种考核方式,既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强调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无论是课堂提交成果还是贯穿整个学期的综合案例制作的考核方式,都将考核点分散到整个学期中,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使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种考核方式既能及时理解学生对软件的掌握情况,又能确保学生在实践课程的每个阶段都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

结束语

本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GIS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理念。案例教学平台提供的辅助资料和网上交流模块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设计案例库,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GIS理论,把单纯的操作训练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利用GIS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组织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整个实践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

软件案例教学是以GIS功能为主线,具体问题为驱动,案例实训为重点,交流、考核为辅助。随着基本案例到综合案例的实训,所选案例内容的综合性、软件操作的复杂性逐步增强,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改善GIS教学现状,促进学生GIS知识结构的完善,GIS应用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7-41.

[2]田雨,郑文华,卢秀山, 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11): 1426-1428.

[3]王志恒,胡卓玮,国巧真.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中的组件式开发案例实现[J]. 测绘科学, 2015, 40(7): 164-168.

[4]刘国栋,王政霞. 案例教学法在GIS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矿山测量, 2011(2): 90-92+4.

[5]潘少奇,李亚婷.基于Web2.0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 38(10): 7-9.

[6]刘民士,郑朝贵,何桂芳. “GIS概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J]. 测绘工程, 2012, 21(2): 77-80.

[7]胡卓玮. 基于案例分析的“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设计[J]. 测绘通报, 2013(12): 122-125.

[8]尹淑欣,许楠,文春杰. 基于案例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考核方法探究与实践 [J]. 现代计算机, 2013(21): 37-39.

作者简介:

平方根教案篇(4)

课前预习设疑,能帮助学生正确、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学案中,设立一系列问题,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预习时思之有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使他们在听课时觉得有章可循,一些学生在认真品味教材的同时还能提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想不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讲授“立方概”一节,学生预习时的学案中提出下面一系列问题

(1)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

(2)任何负数没有平方根,那么任何负数有没有立方根?

(3)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为什么“如果a﹥0,那么 ”是立方根特有的性质,而平方根并不具备?

无论在传授式还是在启发式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环节。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析、师生互动,使预习中的疑问得到分析、解决。同时调动学生拓展、创新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再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分析、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归纳能力的局限性,分析问题较肤浅,且缺乏一定的深度、力度,但对他们的回答要及时给予鼓励。下面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师: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那么一个正数有几个立方根?为什么?

生:因为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是同一个正数,所以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正数的立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是负数,因此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立方根。

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设立这样的问题

师:结合实际,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哪条路最近?

生:有直路、弯路、折路,当然走直路最近。

师:(析疑拓展)直路即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果走折路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从而可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问题可由设疑、析疑得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学生容易接受)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围绕目标在学案的练习巩固部分加入一些隐含条的题目,以激发学生思维深度,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计算 的值,当 时,得到的答案不同。

甲:

乙:

哪位同学的做法正确,为什么?

平方根教案篇(5)

一、新型集体备课模式的流程

1.确定课题和中心发言人,形成粗案。

备课组长提前确定课题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提前研究教学内容,钻研教材,明确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根据现代教学观念设计出教学思路。最后,就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形成教案、学案、课件、同步练习、章节测试题,并上传链接在科海网络上供本备课组成员共享。本备课组成员在共享平台上下载粗案认真研究,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会议上提出,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研讨,形成细案。

在集体备课会议上,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以说课的形式给全组教师讲解教学设计流程和每一步的设计意图。其次,本备课组教师根据中心发言人的讲解意图进行讨论交流,讨论怎样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教材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更能吸引学生、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用什么方式展示更有效等。最后,由中心发言人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改,形成细案。

3.个性化研究,形成个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各班学生学情不同,本备课组的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所形成的统一资源做深入的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知识点的解释,教学方法的更换,也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最后形成适合学情、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案。

4.进行教学实践,加强反思,确定终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三次备课所形成的备课成果应应用于自己的课堂。课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瞬间的灵感及困惑等,和本备课组教师进行交流,并记录在教学案上,对使用过的教案进行再次修正、补充,提供更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以利于传承和积累。这些困惑心得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新的动力,真正做到“以研促教”。

二、新型集体备课模式的优势

1.使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成熟和深化,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科海网络平台集体备课,打破了过去那种各自为战,无法发挥全体教师优势的局面,使各个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使年轻教师能够很快地站稳讲台,较准确地把握教材和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也能够从年轻教师那儿吸收新鲜的思想和方法,对于自己的一些陈旧的思想、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取代。而且通过大家的集体讨论、反思,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成熟和深化,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2.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利用科海网络平台集体备课,一些大家平时感兴趣的课题经过讨论往往会得到理性的升华,获得的理论又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这是在实践中创造教育科学的道路,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平方根教案篇(6)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时期,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学案导学法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方向,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构知识体系。接下来笔者着重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学案导学法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

一、正确编写和设计学案

学案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能力,总结和设计的具有教学导向的学生自学材料,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学习。利用优秀的学案进行导学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

(一)创新教学设计,在形成学案后设计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只有在形成教案后,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新颖的学案;才能根据设置的教学环节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导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准确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水平,对教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设计学案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能力,布置不适合学生水平的导学内容。在设计化学学案时,教师要注意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方法和知识合二为一,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三)编写学案时运用教学法。

在编写学案时可以与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随即进入教学等方法相结合,促进学案形成科学化。结合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笔者在讲解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时,就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在进行学案的编写时,笔者通过构建问题启发学生。笔者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空气中的成分么?第二个问题: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具有哪些特点?第三个问题:你能举出现实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么?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建设,引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案学习中。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学案导学法

运用学案导学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形成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法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一)运用学案导学法明确教学目标,形成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运用开门见山、导入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有目标的学习行为和无目的的学习行为相比,更具有操作性。在学生第一次应用学案导学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根据学案进行学习。学生熟悉方法后,就可以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自行学习。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应用更多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学案内容是每一课时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对学案导学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记忆和迁移。

(二)自主学习,教师启发。

学案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1.自我学习

自我学习是学生独立学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看教学视频、请教同学、实验、假设、推理等众多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试验得到学习结果。

2.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可以是学生自我组队或者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学习。在团队学习过程中,多种想法相碰撞,往往能激发学生创造力,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团队学习的观念。

3.集体辩论

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学生,让学生在班级积极开展辩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以优带差,重点教学。

对于学生根据学案整理出的疑问,教师可以采取以优带差的方法,选取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学生进行讲解,或者采取小组汇报方式讲解。对于学生都把握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踩到”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满足学生自我需要。

(四)呈阶梯状总结,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总结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进行总结,尽量兼顾学生差异性。对于学生接受度高的知识进行知识延展,对于学生掌握困难知识,只需要达到教学目标即可,可不用进行课外拓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以免挫伤学生积极性。

(五)教师对学生情况及时进行巩固和反馈。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反映出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并根据情况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通过自己观察,总结和发现问题。二是学生通过教学媒体。例如学生制作幻灯片展示学习情况等。

在进行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案导学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平方根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80

一、在“学案导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同一年级的学生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同样的学案,这就使得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无从谈起,也就迫切需要英语教师摈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等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法,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优差生的悬殊的日渐加大。而如何在“学案导学”模式中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这又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所谓“导学”,即“指导性学习”。而导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的设计和指导。在“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任务的设计者,又是任务的组织者。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贯彻因人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出既符合教材内容又与学生认知过程相协调的学案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案,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使每一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表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三、分层教学在学案导学中的具体实施

1. 给学生分层,确定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在学案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差异。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优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在设计学案时,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1)基本性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适用于C级学生;(2)提高性目标:把基本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于B级学生;(3)高水平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技能与技巧。适用于A级学生。

2. 力抓小组建设

给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都分别由A、B、C级学生组成,构成由优等生帮助并带动差等生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循环模式。在小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组长的指导与培训。对于组长应该着力从组织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2)组内科代表的使用与培养。根据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分配不同学生担任组内课代表,既能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减轻组长的压力。(3)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4)适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5)鼓励各小组自主管理,民主制定组纪组规。(6)倾力打造动车小组(即每人都是发动机,推动小组前进),避免传统列车小组(即一个组长带动整个小组)。(7)建设小组文化。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

3. 分层设计学案、教案,分层练习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同一进度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学案的设计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激疑释疑。分层培养学生思维与解题的能力,分层进行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得。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的每一个单元的学案设计分别由1号Intensive Reading学案、2号Language Study学案、3号using Language学案、4号Extensive Reading案、5号Writing学案组成,各个学案分层设计,内含A级基础知识学习,B级综合能力培养,C级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技能与技巧等三个设计层次。以一次看图作文为例:其中的一幅图中展现的是学生们兴高采烈地一路欢笑着去郊游。在审题到信息生成的过程中,A级学生要求写出有复合结构的句式而B、C级学生则要求写出结构单一的句式,这样在展示课中,既有高级句子,如:Laughing and talking excitedly,our class were going for an outing in a sunny day.也有简单但完全正确的句子,如:It was sunny.We were going for an outing.学生们在相互讨论、比较,教师讲评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共同进步。

4. 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课内分层辅导主要针对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对优生辅导则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

5. 分层进行周清达标测评

平方根教案篇(8)

一般情况下,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相关规定、政策等;由教学计划、教学进程、试题库和参考资料等组成的师生教材;由教学规划、总结等组成的教学材料;由教研计划、教研成果和教研刊物等组成的教学研究资料;由学生档案、教师评价资料和学生成绩等组成的学籍资料;以及与教学教材、教学实践、教学设备等相关的材料,贯穿整个中职卫校的教育过程,在中职卫校的长远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由此可知,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1 促进教学秩序规范化发展

在中职卫校的日常管理中,教学档案根据不同情况将各种资料归类,使教师教学计划更加全面,可以对学校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跟踪,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给中职卫校长远发展提高可靠保障。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有效管理,为中职卫校领导层作重要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使教学程序得到优化,促进教学秩序规范化发展,有利于中职卫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2 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整理、归类,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卫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不断的总结和创新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得到不断增强,使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促进中职卫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3 促进中职卫校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职卫校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教学档案的有效管理,是提高中职卫校教学质量的可靠保障,对于促进中职卫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对中职卫校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考核标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管理,对于提高中职卫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根据中职卫校的发展情况来看,中职卫校教学档案具有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性

在中职卫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档案的整理和管理是根据各个专业来进行分类的,不同的档案内容需要按照实际专业情况进行归纳,由于专业较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不一样,因此,中职卫校教学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对教学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维持中职卫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2 时间性

在进行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时,要根据档案的实践进行合理的排序,便于对不同时期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只有根据各个专业进行不同时期的教学档案分类整理,才能在短时间内对教学计划、教案材料和学生成绩等进行快速查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使整个中职卫校的教学档案更加完整、有效。

2.3 凭证性

中职卫校从成立开始到现在的发展期间,代表学校实力的凭证、教学水平的凭证和管理质量的凭证等,都在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范围内,因此,中职卫校教学档案具有凭证性,是中职卫校整个发展过程的有利鉴证。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料包括教师长期的教学经验、学校办学方针政策等,是衡量中职卫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凭证。

2.4 多样性

在中职卫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中,教学档案的内容较多,包括的方面比较全面,档案分类的形式较多,档案的载体包括电子、实物等几种,因此,中职卫校教学档案具有多样性。在实际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作用和价值的高低等来进行不同形式整理和储存,以保证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的时效性。

3 加强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增强意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中职卫校必须提高对教学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学档案管理意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教学档案管理机制,制定教学档案管理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在日常管理工作过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在实践过程中,快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中职卫校教学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促进中职卫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例如:在中职卫校的日常管理中,教学档案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教学档案信息的安全,与中职卫校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制定责任制,增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2 加强培训,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在中职卫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都有待提升,因此,中职卫校领导层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招聘懂档案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吸收优秀信息网络技术人才,以提高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有效性,防止档案盗窃事件发生,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例如,在档案管理培训的过程中,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参加技能比拼大赛,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提升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中职卫校教学档案管理有效性不断提高。

3.3 加强管理,促进管理信息化发展

平方根教案篇(9)

和谐共生,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活动的根本形态和本质要求。学生作为教学活动进程的重要参与对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度,实施师生互动活动的程度及思维辨析的强度,都对新型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产生积极、深远的基础性、促进性的助推作用。现实教学活动中,师生对立、教学脱离、学教背离的现象和情况普遍存在,学习对象不能获得融洽、适宜、利于自身主体特性展现和发展的学习平台。基于新课改下的生态学习平台创建工作,已成为许多学校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围绕构建生态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各学科教师结合各自学科教学活动,进行专题实践调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笔者现结合自己所任教的高中数学学科,从协调教学要素,促进多元发展这一角度,论述在校本课题探索中的措施方法。

一、以教材为纲领,挖掘教材丰富生动要义,搭建主动学习探知的平台。

教育构建学指出,教师开展的教学讲解活动,学生实施的学习探知活动,都需要遵循和紧扣数学教材这一“根本”进行实践,脱离了“教材”的教学活动,就成为“无线”的“风筝”,“无根”的“朽木”。同时,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基本都是围绕和紧贴教材内容知识点或案例进行活动。笔者认为,所谓生态学习平台,其首要条件应该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师构建生态学习平台,必须紧扣教材内容,紧贴学生实际,凸显数学教材的“纲领性”作用,将数学教材所具有的生动特性、生活意义、趣味特点及激励作用等,进行全面阐释和展示,为高中生形成主动探知求索的内生动能奠定情感“基石”。教师在教材应用进程中,要凸显一个“活”字,体现一个“度”字,不能“啃死书”,应灵活运用,注重方式,确保有效。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中,教师抓住该节课教材所表现出来的“生活应用”特性,对该节课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仔细研究,通过设置“学校需要购置课桌和课椅”、“旅客合住宾馆房间”等典型事例,对教材的丰富生动特点进行充分展示,从而让学生在适宜、积极的学习平台上,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探知的动力。

二、以案例为抓手,利用案例抽象概括特点,搭建解析归纳实践的平台。

案例是数学学科知识要点和深刻内涵及丰富外延等的典型概括和生动展示。案例设置始终要对数学教材的深刻内涵进行体现,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进行呈现。笔者认为,学生生态学习平台构建要素中,数学案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同时,它也成为许多教师培养和促进学习对象多元发展进步的重要抓手之一。教育学指出,典型、精当的数学案例,能够起到展示教学内涵要义的“放大镜”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高中生探究判断案例的学习平台,把学生看做是解析案例的“生力军”,将探知案例条件内涵、探寻解析案例渠道、探求解答案例思路、归纳解答案例方法等关键环节或主要任务交付学生,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探析实践的平台。

问题:有n个首项都是1的等差数列,设第m个数列的第k项为amk,(m,k=1,2,3,…,n,n≥3),公差为dm,并且a1n,q2n,a3n…,ann成等差数列,证明dm=p1d1+p2d2,(3≤m≤n),p1,p2是m的多项式,求p1+p2值。

学生分析:需要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出相应的项数,然后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证出p1+p2的值。

教师指点:在此类案例解答中,需要正确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特别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内容。

学生解题略。

教师点评学生解题过程,并与学生一起归纳解题思路,向学生指明该问题的解析方法及策略。

三、以评价为桥梁,展现评析互动沟通作用,搭建深度评价交流的平台。

教育学认为,学生不仅是数学知识探索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思辨者。高中生在阶段性的学习实践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主辨析、自我评析、自我提升的良好学习素养。但笔者发现,许多高中生由于在高强度的学习活动中,巨大的学习压力下,高期待的学习期望中,疲于应付,忙于学习,深入反思、深刻剖析的评判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和实践,其思维辨析能力未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师生双边式的互动评价活动,不仅为师生交流学习心得、互换观点见解提供了时机,还为学生深入反思、深刻辨析提供了良好平台。因此,教者在生态学习平台建设上,将互动评价平台创建作为一个途径,围绕某一数学知识点、某一数学案例、某一解题过程、某一解题方法等,设立互通评价的讨论话题或“焦点”,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大胆发言,表达观点,促进高中生在深度思索、深入辨析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如在“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椭圆的短轴端点和焦点所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两准线间的距离为l.(Ⅰ)求椭圆的方程;(Ⅱ)直线过点P(0,2)且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当AOB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案例解答中,教师围绕“直线的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图像,直线与椭圆方程的应用”内容,组织学生建立讨论评价小组,开展辨析讨论活动。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小组内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解析此类案例是需要正确利用直线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求法以及韦达定理等内容。”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次评判活动,其他学生个体自我反思后教师进行指导点拨,总结概括。高中生在互动讨论、深入辨析的实践活动中,思考更有深度,思维更科学,在评价讨论学习平台上,获得思维辨析的再进步。

平方根教案篇(10)

一、教学档案的重要地位

教学档案是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系教学秘书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档案工作是秘书工作的起点,通过对档案的利用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系部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档案工作是秘书工作的终点,各种办理完毕有价值的文件最终都会作为档案信息加以整理和保存,并通过各种途径服务于各项工作。因此,掌握档案工作理论和技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档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系统性、周期性、分散性等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其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重大。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讲授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

1.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是具体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前提。

2.自编教材、讲义和全国统编教材,采用外来教材的目录和间接、典型教案、试题试卷分析、专家来校讲座、录音、录像等材料,这些材料能够真实反映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3.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定、规定、规章制度、系部有关教学工作的批示等指导性文件。

4.教学研究活动计划、总结、典型材料、重要经验交流材料、教学检查等材料,本校出版的学报等,这些都是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真实反映,并对今后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招生、学生的名册、学生成绩表、学籍变动、毕业、结业等资料,学生实习报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等资料的收集,这些都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的情况。

6.学生、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的荣誉及奖项等资料,这些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教学档案的整理

教学档案整理可以分为专业建设和管理、课程建设和管理、教材建设和管理、实验教学、实践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务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改革、教学奖励、招生管理、上级文件、其他需要保存的档案等大约10余大类,100余小项。其中,根据档案的存放年限又分为永久性、长期性和短期性。根据上述总体原则及日常整理归档的习惯,我将档案归档周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以一学期为一周期。平时的教学管理等档案大多数是以某一个学期为一周期进行整理归档,如学生的学期成绩、试卷、课程设计报告、试验报告等。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开始整理归档。2.以年度为一周期。有些档案主要是一些按照年度编号的文件等基本是按照年度进行归档的,即该档案的整理要贯穿两个学期。如教务处或其他相关部门下发的一些执行性、指导性文件等。我一般是按照学期整理好但暂时不装订,等两个学期都整理好后就按年度进行装订存档。3.以完成某一事项为一周期。这一特殊周期可以从几个月到几个学期不等。如国家或省市等统一的大型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我一般是按照考试周期归档,即从考试报名开始一直持续到考试成绩公布。而有些科研项目及教学改革等档案的周期则是从准备开始之时一直跟踪到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周期。

关于平时档案的收集方法,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但是如何做到,需要平时做“有心人”。举例说,我将日常工作文件所用的文件夹按照归档的要求分门别类,按每个文件夹单独成档,平常相关文件就放在相应的文件夹内,到一定周期后即可整理归档。这样既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又节省了档案整理的时间。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制订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及实施方案。把教学档案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系内档案工作相关制度,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工作制度包括:档案的编目分类制度,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档案的存储借阅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奖励制度等。

2.转变观念,强化全员档案意识,切实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性,改变片面抓教学而忽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局面。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系部各项工作和改革中发挥作用,是为了服务学校教学工作。教学秘书作为系部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予以重视。

3.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对传统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数字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方便广大师生迅速检查和查询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校及系部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上一篇: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 下一篇: 开幕式策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