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所有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4 14:34:05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1)

一、问题提出

在教学中,笔者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没有课后主动总结习惯的学生成绩都不太理想。这一部分学生不善于总结反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Copy”初中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由于知识点较少,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就可以考到高分。而高中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课后主动反思总结的学生,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三角函数》那一章,关于诱导公式的记忆,很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掌握的情况非常差,甚至到了高三,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要是善于课后总结的学生,肯定能发现它们共同的规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看象限的方法是“正弦上(x轴上方),余弦右(y轴右侧),切一、三象限”。理解这两句话,可以准确地掌握任何一个诱导公式。

2.对老师的“盲目崇拜着”

这类学生在做题中遇到难题,不是认真思考,主动探究,而是希望老师板演整个过程,结果每次考到同一类型的题目,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所以只有学生学会解题后反思总结题目的类型,总结解题方法才能真正掌握这类题目。

3.课后的自我复习中,没有整理笔记和试卷的习惯。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树立好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必须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建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了解他们学习成长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克服困难的经历。也可以让一些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质疑、思考、归纳、应用和课外学习。如何养成这些习惯呢?可以试着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坚持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前提。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②课堂上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认真听课,思考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做好课堂笔记。③用自己的方式归纳总结新课中的数学方法,将所学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④课后一定要及时的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使知识由会到熟。⑤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续,指的是阅读相关资料,参加学科竞赛,还有和老师交流心得体会等方面。

3.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参与一些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等活动。在学习中多注意问题的不同解法和举一反三的训练。

4.归纳总结常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变换思想等。比如求函数f(x)=lnx+2x-3零点个数的问题,本题考察的就是典型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只需要把函数f(x)=lnx和f(x)= -2x+3的图像在同一个坐标系画出来,观察图像交点个数即可。有了数学思想后,还需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在数列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中:Ⅰ.形如:(函数f(n)可以是项数“n”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或指数函数),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叠加法”;Ⅱ.形如:(函数f(n)可以是项数“n”的指数函数或者关于“n”的一次式的比值),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叠乘法”;Ⅲ.形如:(A≠1,A、B为非零常数),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Ⅳ.形如:(A、B是非零常数),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倒数法”构造等差数列进行求解。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2)

一、西安旅游从业人员分析

1.从业人员的纵向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国际旅游从业人员总数达22691人,比1988年增长了近乎一倍,年平均增长4.9%1)。其中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58.2%、20.8%和2.5%,合计占行业人员总数81.5%,为旅游行业人员流向最集中的部分。西安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基层、院校毕业生或外系统进入。从总体上看,西安旅游人力资源已有一定的规模,从纵向分析, 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图)。

1978年~1988年,西安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其中1986年~1988年年增长率竟达41%。从业人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与改革开放后西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崛起时期相呼应。

1989年~1998年,西安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处于波动性缓慢增长期,年增长率仅有1%。受1989年国内影响,西安入境旅游业该年跌入低谷,从业人员也相应缩减。到1990年,旅游经济有所恢复,从业人员也相应增长,但直到1992年还保持着低水平的增长态势。1992年~1998年之间,从业人员数量波动大,总数下降趋势明显,年均下降8.4%,这与这一时期西安旅游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高有关。由于1995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国内水灾的影响,入境旅游业有所回落,这两年从业人员总量也分别下降到1992年后历史最低水平。

1998年~2002年,从业人数由12868人增长到22691人,年平均增长15.2%,增长速度较快,这与西安入境旅游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一致.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自然导致从业人员的迅速扩张。这一段旅行社、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发展趋势也与总人数变化态势相吻合,规模扩张快。

2.从业人员的横向比较

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1988年~2002年年增长率4.9%,而北京、广州和昆明分别为6.4%、14.5%和15.6%,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最低。相应地西安入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为5.2%,入境旅游收入年递增13%,在四个城市中,西安增长率也最低。而且从2002年从业人员总量比较来看,北京为西安的7.5倍、广州更为18.6倍;就是国际旅游业略逊于西安的昆明,其从业人员总数也是西安的1.1倍多。这说明西安入境旅游业从业人员总量不足,已经影响到西安入境旅游业持续发展。从2002年从业人员行业结构来看,西安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在其总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高于广州,而低于其它两个城市;西安旅行社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北京、广州,而低于昆明;景点(区)管理人员所占比重高于广州,低于其他两个城市;车船公司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低于北京、广州,仅高于昆明。若从与行业规模成比例要求,西安国际旅游从业人员中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景点(区)管理人员和旅游交通从业人员明显偏少,需要补充。

3.旅游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

从西安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看,旅游人力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1)层次不合理。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不少是近年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整个旅游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轻、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对西安主要旅游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平均不足20%,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80%以上。要赶上发达地区旅游行业人才学历结构目标,专科学历以上者为3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者15%、研究生学历者5%,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2)专业结构不理想。从专业构成看,多数从业人员非旅游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没有受到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据抽样调查显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总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仅有30%和20%的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类”或“外语类”专业。行业大多数管理人员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他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长期实践的积累,较少来自学校的系统培养。这就使管理上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从经验出发的痕迹,制约了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4.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据国际经验,人均产值达到1000美元,该国旅游业将会旺盛发展,2003年我国已跨入这一行列。且国内居民收入的前景进一步看好,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意识的变化,西安国内旅游发展前景将难以限量。其在今后5年内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渐近成熟期的西安入境旅游业,其在整个旅游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也将出现越来越数倍于入境旅游业的局面。因此,尽管人员需求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但可以肯定,从业人员增长主要出现在国内旅游业领域,入境旅游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出境旅游因对外开放,从业人员会有一定量的涨幅,但主要表现为原有从业人员的流动。

从行业结构看,旅行社人员数量相对饱和,主要是素质的提高,缺的是中高层次人才。饭店由于员工流失率高,加之基数大,所以仍是旅游行业的增员大户,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特种技术人才,高素质服务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需求。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管理服务人才,休闲度假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则十分缺乏。

从地区需求结构看,西安市区的中、低档旅游人才及一般的服务人员相对饱和,高级管理、特种人才还有一定市场缺口。郊区尤其是郊县科班出身的旅游人才缺口很大,旅游人才缺乏在空间上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和条件较差地区紧缺。

二、西安旅游教育发展与人才供给

1.纵向过程分析

西安旅游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纵观发展历程呈现如下特征:

(1)西安旅游教育的整体规模日趋稳定,单体规模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旅游职业学校成立,国家旅游局投资与西安两所大学共建旅游专业,揭开了西安旅游院校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四个层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教育体系。据统计,到2002年底,共有旅游院校17所,其中高校7所,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10所,与1989年持平,趋于稳定。2002年每校平均在校生比1989年增长了370%,远远高于旅游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21.4%,可见,总体规模扩张趋慢,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发展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旅游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

(2)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变化趋势与在校职专生、大学生总数变化态势高度一致,尤其是前两者,均随年代呈波浪形增长。原因是在大部分时间内,在校的职专生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于50%,有时甚至接近80%,所以二者发展的共性更大一点。高校扩招之后,职专生源数量下降,加之旅游服务业吸引力越来越弱,学校虽多方努力,但随着高校扩招的继续,抑制不了下降趋势,在2002年职专在校生大幅回落,高校在校生大幅上升,二者持平。三者前期发展趋势的统一是我国计划体制下教育政策高度一致的产物。

(3)旅游专业学生总数、大学生和职专生数变化明显带有阶段性,基本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吻合,尤其与客流量的变化相吻合,仅涨落略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①缓慢发展时期(1989年~1994年)。1988年西安旅游教育已初步形成体系,有三所大学的旅游系承担全省旅游行业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国家旅游局及西北地区的旅游培训任务。旅游院校由14个减为6个,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缩减了8个,总体规模缩小。虽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年增长率只有5.1%。因西安旅游业这一段处于非常规发展时期,处于低级开发阶段,需要从业人员少。

②波动性增长时期(1995年~1999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由6个增长为9个,高校因合并数目减少了3个,职专校数增长了6个。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年增长率为15.5%。这一段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展较快,而高校在这一段无论总体还是单体规模均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高校在校学生数下降,但由于其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小,总量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因为总体上这一段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需求量增长,职专生主要就业于此领域,所以发展快;国际旅游处于调整提高阶段,业内竞争激烈,对人员素质要求提高,数量需求稳定。高校生主要就业于国际旅游业,因其发展趋缓,在校大学生数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③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2002年)。旅游院校总体趋于稳定,而在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6.3%,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在校生增长较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因高校扩招生源锐减反而在2001年大幅下降。从1999年开始高校生连续3年猛增,到2002年在校学生数量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与职专生平分秋色。主要是这一段国际国内旅游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提高,加之国家重视旅游教育、高校扩招等因素,使得其飞速发展。

(4)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西安旅游院校中不少是转轨而来,对旅游行业了解有限,对行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准,专业教育难免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使得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符合行业用人要求。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内部结构比例不协调,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培训,轻实际操作培训;重业务培训,轻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现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安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从层次结构看, 随着大学扩招,职专学校生源萎缩,西安旅游教育结构在2002年略显不协调,处于塔尖的研究生比例过低,处于塔底的职中、高职生比例也有缩小趋势,不符合旅游业人才需求“金字塔”型的合理结构。能招收旅游博士生的高校仅有一所, 每年仅招几名学生;招硕士生的虽有4所,但每年招生总数也只有近30人,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远不能满足旅游大发展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由于高校扩招,旅游本科生的供给相对宽裕,加之本科旅游教育高度集中在旅游管理、导游专业,特别是民办院校均以旅游自学考试专业为方向,专业同质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开设旅游规划、饭店工程、会展专业的院校很少,电子商务更是空白,人才缺乏。高职、旅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相对多元化,但因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高职毕业生相对紧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可以说西安旅游教育供给是两头不足,中间饱和,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还存在结构性过剩。

2.旅游教育横向比较

(1)整体规模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来比较,截至2002年底,西安市共有旅游院校17所,而北京市拥有旅游院校多达105所、广州50所。西安旅游院校总数与昆明市持平,在四大城市中最少。从最能反映整体规模水平的在校学生总量来看,2002年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1万人,而北京市在校学生总量最多,是西安5.5倍;广州近乎西安的2倍;西安旅游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仅高于昆明。可见,西安旅游教育整体规模适中,与西安入境旅游业在四城市中所处地位相当。

(2)发展速度比较。从旅游院校总量增长来看,12年间西安旅游院校总数增加了11所,约每年增加一所;而北京院校总数约每年增加4所,广州约每年递增两所,就是昆明市旅游院校总量发展速度也高于西安,西安旅游院校总数的增长速度是四个城市中最慢的,但西安高校数量增长超过了北京,职校数量发展速度也高于昆明市。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3)

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可以说问题是数学的关键,问题是促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背景下,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要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重点关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教学中的某一环节,都应对数学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合理有效地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刺激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1]

例如,教师在讲“函数的应用”一节时,就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以较好地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知识的兴趣。如教师可以设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函数吗”“函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学习函数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探讨。探讨的过程就是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合理的指点,以引导学生更快地接近相关教学内容。但要重视的一点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通过探究解题思路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题目是数学最主要的构成形式,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解题思路的探究来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高中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太注意对题目进行有效的分析,通常都是拿来就做,做过之后很快就忘记,因而只要题目发生改变就要重新思考。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给学生一些新颖的、典型的题目,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并指导学生探究解题思路的方法。[2]有的题目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的题目需要巧妙的解题思路,这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类题目来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刺激学生寻找最佳解题思路的欲望,从而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双重提高。

比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一节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对其中某些题目解题思路的探究分析,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讲“画出不等式2x+y-6=0表示的平面区域”一题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这一知识,还没有建立起相关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探讨解题思路,再画出其平面区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三、借助教学内容的反思总结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合理地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了解,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反思总结是数学教学中思维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核心,学生只有对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反思与总结,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使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3]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对每一种类型的例题都要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找出科学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规律,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保证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快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优化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排列”的时候,教师讲完该教学内容,就要及时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反思与总结,使学生通过总结排列数的定义、排列数与一个排列的区别以及排列数的公式,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更好的掌握排列的基本原理,进而使其能够顺利解决排列的应用题。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回忆性的思维方式促进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4)

“注意总结”是解题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总结”最直接的功能是将解法简化,认识升华。因为过于详细的解答反而淹没了主要的思路,弊多益少。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应当从解答中提炼出主要步骤。其次,“总结”也是掌握解题规律、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据此,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习惯的培养。

一、养成解后总结的习惯

如果多做题是“由薄到厚”的学习、接受的过程,那么勤总结就是“由厚到薄”的消化、提炼的过程,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增识过程。多做题,就可以多见、多知、多学;勤总结,便可以见而识之,知而识之,学而识之。这样,便能从解题和解后总结中,获得见识、知识和学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做题,勤总结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生成一个良好的解题知识网络,这一知识网络的系统化、条件化、策略化和自动化的程度越高,解题者表现出来的解题能力就越强。而有些学生平时不善于进行概括和总结,他们的脑海中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解题知识网络的系统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时无法自觉、顺利地进行检索和提取。正是基于对解题总结的重要性的认识,波利亚也特别把“总结”列为了解题四环节之一,并指出:“工作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就是回去再看一下完整的解答。通过考察他的工作过程和最后的解答形式,他会发现要观察认识的东西真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反思与总结,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多做题、勤反思、尚总结,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比如章节小结等,因为只有小结才能理出头绪,提炼出规律,才能引发新一轮的思索,才能产生疑问,从而解决问题,透彻明悟。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它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若能从中悟出驾驭知识的认识规律,则必能学出高水平。因此,要学会高度概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样就能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三、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

写数学学习心得,就是记载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领悟数学的思维成果。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学生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平时的“随笔”,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水平,防止今后的重复错误;而且也是教师的“好参谋”,我们从中看到不少问题:比如,复习课上,以往的经验中认为的“难点”,在这些学生中也许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可是学生能轻易理解的知识,他们却“转不过弯来”。学生这些记录的内容,还有许多应该深挖的东西,且每个学生写出的内容也应是不尽相同的。可以在课前练习中产生的问题列举下来,在课上订正时将错题改正过来,在课后复习中将答题出错的教训和得分的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像日记一样,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通过独立答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相应技能的掌握,从而加强对学生毅力的考验,使所学知识由“会”到“熟”;通过解决疑难,使受阻的思维变得思路畅通,使易错的地方得到强化,并在长期坚持中培养了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悟”;通过系统小结,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学习心得与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经常性、多层次的小结能使所学知识由“悟”到“通”。

尽管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是优生不自傲、差生有信心,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往老师上课提问很少,能回答问题的同学更少,所以到后来老师也就不提问了,整节课都在讲,学习差的同学越来越跟不上。以致于听不懂的、没兴趣的同学干脆就看其他科目的书,也有趴桌子睡觉的。可见,写数学学习心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也能促使学生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学生提升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其学习态度,进而相应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5)

【摘要题】体育研究

1前言

在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从总体上来研究我国体科所科研工作发展的问题,《中国体育报》2002年1月10日第7版已有报道,但以人才问题为视角,专门研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却尚未见诸报道。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与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所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同的是,它是一支专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中的专职队伍。本研究拟结合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整体状况,从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展开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今,其内在的涵义已得到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学者们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辩证的发展观。在对人才资源的看法上,该发展观注重人才资源与人才成长环境、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育发展、科技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具体到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则指伴随体育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当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要走优化结构之路,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推进体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为重要使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科研人员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更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36所体育科学研究所。虽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还没有严格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去实施,科研工作与运动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与科技创新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欲建设好这支队伍,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优化队伍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并努力营造有利于这支队伍茁壮成长的环境。只有科研人员队伍成功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预定目标,才能促使体科所的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进而提高这支队伍对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率。因而,对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发展状况的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研究,对其作出合理规划。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国体育科学研究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将其科研人员(专职)作为调研对象,共计178人。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读了我国体科所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了解了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状况;从INTERNET网上浏览了朝鲜、韩国、德国体科所科研人员若干方面的情况;参阅了我国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专著,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论文。

(2)抽样调查法。从全国体科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科所,通过函调的方式,了解这些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承担课题研究的状况,为探讨如何优化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作好准备。调查从2002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03年元月上旬结束。

(3)比较研究法。为了研究的便利,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系、三峡大学体育系等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状况。将研究对象即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与上述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同类情况进行比较,于比较中评价其队伍结构之优劣。

(4)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众多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科研人员的数量状况

1985年,我国共有2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共计729人。至2000年,体育科学研究所增至36所,科研人员则增至1700人,见图1。

附图

图1科研人员的数量统计图

3.2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状况

3.2.1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学历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1可知,8所体科所中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有3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21.4%;学历为本科的有92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51.7%;学历为专科的有3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9.6%;学历为中专以下的有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3%。本科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共占73.1%,居主体地位,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与科研出成果需要较高比例的高学历人员的趋势不甚相符。中专以下学历的科研人员虽只占7.3%,但这部分人员学历太低,难以适应科研上水平的要求。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基本上合理,但远不够理想。

3.2.2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职称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2可知,拥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42.7%;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42.7%;初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26人,占14.6%。显然,高级职称人员与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持平,略显稍高;而初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则略显偏低。这种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宜为1.5:2:1,即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稍大于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约为初级职称人员的2倍。

3.2.3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3可知,所学专业为体育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15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84.3%;所学专业为理工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2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1.2%;所学专业为文科的科研人员共计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5%。8所体科所中除湖北体科所科研人员的专业结构(比值为9:6:1)较合理外,其他均不够合理。总局体科所中虽有4名理工科专业人员和4名文科专业人员,但与其科研人员总数相比,比值显得太小。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虽不算单一,却不够合理。

3.2.4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年龄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处于30~50岁年龄段的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5.7%,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分别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8.0%和16.3%。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信息表明,国外著名的体育科研机构中,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至少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5,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中通常有1/4的为学术骨干。与之相比,这两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显得稍低一些。人才群体的最佳年龄结构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最佳年龄区”将向高低年龄两个方向延伸,各国将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年轻化。因而,这种年龄上的比例搭配就显得不够科学。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协作攻关、和谐发展的角度考虑,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这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

3.2.5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8所体科所中男性科研人员共计1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3.5%;女性科研人员共计6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6.5%,超出科研人员总数的1/3。这种性别上的比例搭配比较合理,有利于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合作研究。

3.3科研人员承担课题(省部级以上)研究的状况

从表6可见,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最多的为总局体科所,共17项,其次为辽宁体科所,共4项,其他体科所均为2项。反映出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能力上,总局体科所与其他7所体科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东、福建等7所体科所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量为16项,不及1所原总局直属体院1年承担该级别课题的数量,说明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

3.4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

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也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支队伍的非专职队伍。体科所科研人员则主要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专职队伍。本研究试图将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作一比较,以揭示这两个群体在队伍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此,笔者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体育系、江汉大学体育系、黄冈师院体育系、荆州师院体育系、襄樊学院体育系、湖北师院体育系、咸宁师专体育系、郧阳师专体育系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将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3.4.1年龄结构比较

虽然用于比较的3个年龄段为近似年龄段,但仍具可比性。由表7可知,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超过80%,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近50%,较体科所科研人员在近似年龄段的比例高出31.9%,与体育院系教师中硕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的年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学历人员大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是高校体育院系近年来重点培养与引进的人才。要在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中建设一支年轻的学术骨干队伍,就有必要加大培养与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步伐。

3.4.2学历结构比较

由表8可见,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达到了2.1%的比例,共有14名,而在8所体科所中仅山东体科所有1名博士研究生。这与体育院系近年来出台的优待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才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体科所科研人员中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一学历层次人员所占的比例。体科所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学历层次,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4.3职称结构比较

由表9可见,中、高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均居主体地位,超过80%。稍显不同的是,体科所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体育院系教师中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科所科研人员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初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均在16%左右。

4结论与建议

(1)从总体上说,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应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优化:在学历结构上,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步伐,尽快通过脱产学习或在职进修等途径提高专科以下学历人员的学历层次;在职称结构上,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以1.5:2:1较为合理,应朝着这一目标发展;在专业结构上,科研人员所学专业应以体育专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理工类、文科类专业;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应向着这一方向迈进。

(2)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应注重与体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之间就某一学科或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各体科所的职责、功能虽相近似,但在科学研究上却有着不同的特色,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建议体科所之间就某些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以利于形成合力优势。

(3)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现状及问题[N].中国体育报,2002-01-10(7).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6)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总结通常只会涉及课堂教学的末尾阶段,即对一整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这样的教学总结虽然有着特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但是不太注重与课前、课后的衔接,从而限制了教学总结的有效性. 正因如此,建议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总结方法,运用好教学后记,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一、课前有效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课前总结环节,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总结学生的学情,了解全体学生在前面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常容易犯的错误,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便于数学教师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总结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导入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解答,让学生的课前疑惑不至于保留到课后. 此外,在课前,数学教师要多总结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生活案例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总之,课前总结对于整节数学课的教学来说,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和职能.

二、课中有效总结

初中数学的课中总结,关键是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一些突发的教学灵感进行总结. 初中数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伴随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随之增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会随之增加. 正是因为如此,教学中一些突发状况可以有效激发教师教学上的灵感,教师可能会在瞬间想到一些有效科学的教学手段或互动技巧,所以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免得课后出现遗忘. 同时,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并不是自主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每个教师都要在教学活动之中不断尝试和总结一些新的想法以及思路,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强自己的教学效果. 此外,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喜、怒、哀、乐等课堂表现,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到边总结边调整,有效捕捉促进自己教学改进的这些珍贵信息,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和不足,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引领学生迈入几何的世界,培养学生几何意识以及思维,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遭遇思维障碍并出现表情变化时,数学教师可以及时导入与轴对称图形相关的几何教学工具,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增加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更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课后有效总结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总结中,课后总结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总结时的时间和精力也更有保障. 课后的有效总结,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经验和教学失误的总结,以及学生知识缺陷的总结上.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作为自身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的重要资源. 每当课堂讲授结束时,每个数学教师都能够体会到自己在讲课之中所规划的课堂结构,以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的这些感悟,是对自身教学经验不断总结的结果,也是自身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基石. 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引导教学活动,从而在课堂中做到随机应变,怎样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都应当成为数学教师课后认真总结的地方,对于自己的经验和收获,还要学会及时同他人进行分享,增强与其他数学教师的互动与交流.

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总结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失误,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想获得成功,总会要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工作岗位上,出现纰漏以及失误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只要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纠正和改进,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解决对策,在日后的教学中才能有效规避和减少该类教学失误的再次发生,让失败和失误成为自己成功的铺垫.

最后,一节课下来,数学教师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整掌握课堂所授知识,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在总结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要及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缺陷进行总结,看哪些数学内容和知识点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安排合适的习题教学和复习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地查漏补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结 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总结,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加强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密切课前总结、课中总结与课后总结之间的联系,不断的反思自己数学教学方式与方法,及时总结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成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进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7)

一、概念

“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的概念”可以称之为数学。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划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两大类。我们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所进行的是初等数学学习,步入大学时期以及更高层次的学习时便是高等数学。伴随着高考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越来越得到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初中数学学习是打好数学基础步入更高学府的关键所在。而很多同学都会和家长老师反应在学习数学时,感觉比较吃力,很多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原因就是初中数学相对于浅薄的小学数学来说,难度相对提升幅度较大,知识点和难点也更多一些,所以要想学好初中数学,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关键。

二、学习方法

1.积累知识,运用规律

其实数学学习并不困难,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很轻松的学好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要掌握正确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首先,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有时我们在做题中遇到难题时,我们会去问老师答疑,老师看过题目之后,就会知道这道题应该用某些方法去做,好像并不用经过太长时间思考,便可以立即解答出来。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出题人也是按照规律来进行提出问题的。因此,只要能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好规律所在,在发现问题时也就会迎刃而解。用最少的“东西”去证明最多的事物,那些最少的“东西”就是最精华的基础知识,正如建造大厦混凝土架构一样。而基础知识都在课本之中,因此如何利用好课本,总结吸取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本上的许多知识都是前人研究并且总结出的精华,因此我们要接受消化并且读懂他们,有些时候甚至需要死记硬背。其次,重视课堂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养成做学习笔记的习惯。将课本内的一些重要概念、公式、难点等记在笔记上,并且经常温习。每天在做习题之前,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预先预习,养成习惯。尤其是做练习题遇到困难时,作业中往往不会出现课本中的例题类型,因为课本中的例题一般都是最基础的类型题,有时不能完全做到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进行落实,日子长了就会造成损失和遗漏知识的后果。每做完一个类型的习题之后要加强反思。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不一定是考试的题目,而是要运用现在正做着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来解开更多的习题。知识和规律运用的多了,便灵活了。熟悉并贯穿知识,就能找到规律的基础,总结知识经验。

2.合理规划,调整状态

初中的学习节奏也是很紧张的。每个学生都要投入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要想能够迅速的学好数学,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详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微量调整。

在学习中,要善于利用课上的学习时间,认真听讲,做好课上学习记录,对于不懂或者不是很透彻的问题和知识点,要及时通过同学或者老师进行学习并做好课后复习。在回家后和复习的时间中,要合理利用分配好,确保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及时调整状态。

在课余时间,要精心挑选课外学习资料,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初中数学考的是学生解决新题的能力,不论自己老师的水平有多高,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善于使用课外读物,积累更多的知识。从练习册中获取其他的学习和做题方法来充实自己。当然,不能选择知识点太偏的学习资料,倘若可以独立脱离校内教学和自己老师的局限性,定会事半功倍。

3.主动复习,善于总结

在学习中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老师会给学生做总结,做得很详细、深刻和完整。而初中生,学习的知识会更深入,更丰富,所以步入初中我们更要给自己做好总结,该干些什么,准备做些什么,老师并不会一一具体指明,不会给你做太多的总结,而是讲到哪就考到哪,节奏比较紧迫,学生复习的时间也较为紧张,因此初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要加强。

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主动性,善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并且完成习题之后要加强反思。善于反思自己做过的题,总结经验,举一反三。类型题一般都会为做题者留下一条路,通过规律,可以找到它。把它作为一条基础路,然后去寻找一条更广阔的新路,要懂得随机应变。

要善于做好总结,因为题目会做了,但也不一定完全做得准确,有时会因为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对此我们做出总结,比如一看到求值域,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定义域,就会减少犯错的概率。学习的同时,总结出自己的规律并铭记于心。规律是需要靠自己总结出来的,就算别人给你总结好了,你也应该再总结一次,这样它才会成为你自己的经验。我们的数学就建立在许许多多总结出的规律之上。熟悉它,掌握它,拓展它。通过做题和复习,重点总结出,这道题目内容中蕴含的类型以及使用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科学联系的网络系统。

三、结论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有心理压力和顾虑。任何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的,是一个慢慢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但要记住一点,这个过程是我们能否学好数学的重点过程。除了本文中所提的学习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自己优质的学习兴趣,掌握和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并很好的应用到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8)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效应用

一、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就是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所有的数学概念都是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抽象过程;所有的数学规律都是通过个别现象到常见现象归纳的过程。假如要把这些概念规律变得简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不断分析探索,从概念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入手研究其形成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概念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抽象概括和归纳思维,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思维素质。所以,概念的形成,结论的推导和规律的总结都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好的方法方式。

1.延伸概念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节点,是知识点的精华总结,是由感性到理性认识发展的成果。想要获得这类成果就需要通过分析研究,综合论证,互相比较,抽象思考,总结概括等多种思维进行加工,按照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得以实现。

2.延迟判断

知识链压缩之后可以形成判断,高中数学定理,概念,性质,规律,公理等都是具体的判断内容。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探索,发现推理的过程,要分清不同内容之间的因果联系,保证学生在实际判断的时候,可以回想起自己锻炼探索时的积极状态,由此记起相关知识点。

3.强化推理

重视推理就要从激活推理入手,要保证判断能够实现上下贯通,前后联接,要尽量从现有的判断当中获取更多的思维,不断活跃思维运转。

二、在解题过程中深化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要重视对解题的正确引导,带领学生重点概括解题的思想方法。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化归,建模,数形结合,类比等多种思想方法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题目内容,确定解题思路之外还能够带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正确的思想意识。学生掌握其中一些思想方法之后,就能够加以转换运用掌握新的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渗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朝向合理的方向发展,更能使其思维变得科学灵活。

三、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是要重视思考,由问题入手展开心里思考,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通过思考和探索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除了重视问题的结果外,还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对其整个思考环节的发展也比较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依照一定的思维对策展开思考的过程,在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抽象思维,归纳总结,类比分析等思维形式,更是运用了直觉,感觉等非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课程中的关键内容,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不断变化命题和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观念性成果,它始终存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数学问题的不断改变,一直都遵循着数学思想方法指导方向进行。所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能够锻炼数学意识,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可以展开数学想想。这样结合实际操作就能形成创作动机,能够将数学和思维活动相结合,高中教师要重视在数学课堂上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获取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数学思想,强化数学能力的综合素质。

四、通过小结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结和复习内容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它能够总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总结知识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结总结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温习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新知识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结果。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的实质,锻炼其实际应用的能力。小结复习是深化数学知识,总结并概括高中数学内容的过程,它需要充分结合手脑双方面的特性通过活动得以实现。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高锻炼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是数学思想渗透的绝好途径。

五、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反思能够活跃数学思维,引发学习动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构建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反思,让学生主动提出数学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带领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可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重点步骤,自己思考的不足,最佳的解决方法,解题方法的实用简便性等多种问题,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寻找答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得反思,这种经过思考讨论的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本质特点,进一步使其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中来。

结论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的都有积极意义,可以由知识形成,解题方法,解题指导,小结总结渗透和反思总结多种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些不同方法的应用在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的同时也为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整个数学教育领域的综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参考文献

[1]蔡妙通.数学教学中重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3期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9)

一、数学口诀式细节总结

数学是理科学科,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发现许多规律,但是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并记忆这些规律、定理是非常难的。如果配上简短顺口的口诀,这些规律的记忆就会变得简单一点,学生花费在记忆上的时间就会减少,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都知道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时候需要位对位,从个位开始,满足10的时候就向前进一位,而不满足的时候就向后退一位。之前学习的是整数之间的减法,但是这些数都是不含零的数。所以,在教授减数与被减数至少有一个含零的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之前教学的结论,帮助学生学习减法中含零的知识:“零减几,需注意,前者借一再减几。”学习这个口诀之后,学生就知道在有零的时候需要向前一位借一,然后再运用减法。而借一位的则需要减一,最终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口诀帮助学生掌握了减法的本质,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提升,他们在完成课堂布置的数学作业时也很少出现错误。正是因为运用口诀给学生进行小结,学生才能够轻松理解这些知识点,所以口诀法课堂小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通过口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比式总结可以收获奇效

学过数学的都知道,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从小学数学到大学数学,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一环紧扣一环,学好一环的知识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样的,如果一个部分的数学内容没有掌握,那么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就会困难很多。正是因为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性,所以对比法可以运用到课堂小结中。小学数学前后两个章节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来进行对比,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的时候,结合长方形的知识给学生讲解正方形的知识,正方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宽是相等的,所以正方形完全可以使用长方形的公式计算周长、面积,它有着与长方形相似的结论,但是却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对比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为了充分提高对比教学的效率,教师最好运用表格对比法,在一张表格上将要对比的事物展示给学生,在前面标注需要比较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表格对比会更加直观,除此之外,表格对比会更方便学生记笔记。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这张表格就是他们记忆的框架,一旦遗忘,他们可以很好地进行复习,记忆效率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总结概括式教学

高中数学所有总结篇(10)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也随影视、音乐作品加入了信息化的大潮,“电子书”就是在这个大潮中涌现出的产物。1999年,电子书并被列为当时最新的十大科学技术之一。2000年美国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第一次以电子图书的方式公开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The Bullet),随后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可以说是全面拉开了电子书籍的序幕。发展到眼下,电子书及相关产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大踏步飞跃性地发展。

电子书商在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后,发现校园是一块具有潜质的“宝地”。据湖北大学读书俱乐部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放弃”传统的纸质书本,而倾向于阅读电子书。在国外,也已经出现将电子书作为课本使用的现象:据报道,2009年6月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宣告了学生使用印刷版书籍的终结;有消息称,韩国也将在2012年让所有学生放弃纸质书本,以电子书包取而代之。诸如此类的报道充分证实了电子书已经在校园占有一席之地,并以很快的速度蔓延开来。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在高职院校内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对师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什么状态,是值得调查和研究的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为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合理选择电子书的使用,提供方向性的指示。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高校电子书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师生对电子书认识和态度,对我校电子书推广进行深入分析,在充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在于将校园内电子书对师生教学的影响现状用科学的方法,将各项数据呈现出来,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师生对电子书的使用接受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及过程,首先设计问卷;其次调研数据,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再次建立模型,得出结论。

三、电子书高校市场现状分析

2009年1月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中18岁~2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5.2%;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比例约为51.8%。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网民群体。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开始更多的应用互联网。由于该群体对新事物接受力较强、学习压力较小、时间充裕等则成为网络阅读的最大市场之一。近10年来,在校大学生数量猛增,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国内大学生的数量已突破3000万。分析这一重要阅读群体的阅读习惯与现状,对于互联网络阅读终端器生产商开拓大学生市场意义重大。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阅读。由此可见,网络阅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这一比例仍将持续增大。

四、高校电子书使用状况的调研数据

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形式进行调研,具体步骤为设计问卷、检验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共计300份。

(一)学生受访者结构显示。

学生结构显示,有效问卷286份,受访者女生占总数的52.6%,男生占总数的47.7%。

(二)信度效度分析

为使收集资料能够精确反映出真实现象,分析结构具有意义,必须在全面调查前,对问卷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即验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其结构如表所示,问卷的阿尔法系数均在0.7以上(如图1),说明问卷具有可信度。

图1 Cronbach’S Alpha系数

(三)数据分析

学生电子书使用情况分析,按照调研程序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6份,结果如下:

1.非常喜欢用电子书的占总数的1%,经常使用的占总数的26.2%,使用一般的占总数的29.7%,不经常使用的占总数的27.2%,很不经常用的占总数的15.9%。

2.获取工作或学习所需的信息主要渠道主要有五种,其中馆藏资源占总数的14.4%,搜索引擎占42.6%,学术报告占总数的2.6%,同学或同事占总数的14.9%,其他占总数的25.6%。

3.非常喜欢用电子书阅读的占总数的5.6%,喜欢的占总数的26.2%,一般的占总数的52.3%,不喜欢的占总数的10.3%,很不喜欢的占总数的5.6%。

4.每天使用一次的占总数的23.6%,每周一次占总数的16.4%,每月一至二次占总数的24.6%,每半年一至二次占总数的1%,其他占总数的34.4%。

5.使用电子书的原因有五种,其中更新及时占总数的20.5%内容前沿占总数的9.7%,提供全文检索占总数的11.3%,提供专业性检索占总数的13.3%,其他占总数的45.1%。

6.使用电子资源的主要目的有四种,其中教学或辅导占总数的18.5%,完成作业占总数的38.5%,撰写论文占总数的8.2%,其他占总数的34.9%。

7.很同意电子书让你的学习过程更容易的占总数的4.6%,同意的占总数的43.1%,一般的占总数的45.6%,不同意的占总数的4.6%,很不同意的占总数的2.1%。

8.很同意电子书能带来学习的乐趣的占总数的3.6%,同意的占总数的51.3%,一般的占总数的39%,不同意的占总数的3.1%,很不同意的占总数的3.1%。

9.认为电子图书对学习非常有用的占总数的4.1%,有用的占总数的62.6%,一般的占总数的30.3%,没用占总数的1%,很没有用占总数的2.1%。

10.认为电子资源对科研、教学和学习非常重要的占总数的3.1%,重要的占总数的71.3%,不太重要占总数的8.2%,没想法的占总数的16.4%,其他的占总数的1%。

11.认为电子图书所搜信息非常方便的占总数的3.1%,方便的占总数的50.8%,一般的占总数的46.2%。

12.认为环境很可能影响使用电子书的占总数的4.6%,可能的占总数的40%,一般的占总数的40.5%,不可能的占总数的13.8%,很不可能的占总数的1%。

13.认为电子图书非常简单的占总数的8.2%,简单的占总数的50.8%,一般的占总数的36.4%,不简单的占总数的4.6%。

14.很同意电子书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资料的占总数的2.1%,同意的占总数的51.8%,一般的占总数的46.2%。

15.在各类电子资源中使用电子图书的占总数的25.6%,电子期刊占总数的16.4%,文摘数据库占总数的13.8%,学习论坛占总数的16.4%,其他占总数的27.7%。

16.很同意电子书可以提高利用所有资料效率的占总数的2.1%,同意的占总数的53.3%,一般的占总数的43.6%,不同意的1%。

17.了解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主要渠道共有四种,其中图书馆主页占总数的19%,学校论坛占总数的11.8%,同学占总数的28.7%,其他占总数的36.9%。

18.使用电子资源的主要地点主要有五种,其中图书馆占总数的26.7%,宿舍占总数的35.9%,办公室占总数的3.6%,网吧占总数的11.8%,其他占总数的22.1%。

五、研究结论

上一篇: 教师师德自评总结 下一篇: 平方根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