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7 17:29:49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50-2

0 引言

农村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污染源比以前更为广泛,污染速度已经成地毯式迅速起来,所以不得不对其进行研究治理方案。各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威胁农村居民的健康,甚至通过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更加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应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以次为主展开防污染,治理污染开展排污环保等一系列工作。

1 有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染加剧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原本城市中的主要生活垃圾在农村中也大量出现[1]。如装饰材料、废旧电器等,农村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备,使得垃圾不能全部分类回收。这些垃圾随意堆放,通过雨水淋溶,使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物等进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农村环保投资较少,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比较困难,加之经济实惠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短缺,使得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直接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污染物在水体及其他环境中的直接或间接转换也造成了其他农村环境的污染。这些排放污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附近居住人民的健康问题。另外,部分排放污水直接被农民用来浇灌蔬菜、瓜果、庄稼、这些农作物大量污染并直接损伤了居民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农村人民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也是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

1.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为了提高农业产出,增大经济效益,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家肥、农药和农用塑料,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化肥和农家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很多污染物质(如有机类污染物质、含磷物质和含氮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药施用后,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其余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造成水体、土壤和空气环境污染,另外,残留在农作物中的农药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农用塑料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农用塑料很难降解,农用塑料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能和水肥传导能力,长期使用会造成粮食减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是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1.3 工业生产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农村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周边居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短短几年时间,可以从清澈见底的河水变成受纳污水的恶臭水体,污染的速度可想而知。同时乡镇企业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能力相对较弱,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严重,也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国家应在环保方面的宣传要做到位,强调要更具体。

1.4 畜禽养殖的污染不可小视

畜禽养殖业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畜禽养殖业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2]。农村畜禽养殖企业大多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很多畜禽养殖场所布局不合理。首先,很多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水中含有氮、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产生黑臭水体,甚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次,畜禽养殖场所会产生氨气、硫化氢和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再次,随意排放的畜禽养殖废物会超过土壤环境的承载能力,引起土壤环境的污染,土壤环境的破坏慢慢会造成粮食减产,污染的农田产出的农作物也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另外,畜禽养殖饲料中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等,这些物质随着畜禽养殖废水和废物的排放也进入到了环境中,长期积累也会造成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畜禽养殖场所的不合理布局,使得农村很多地区人畜混居,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同时,畜禽养殖场的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因此,畜禽养殖的污染也不可小视。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对策

2.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治理投资

政府方面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应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农村环境治理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供给[3]。要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困难的现状,就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优化各种环境管理制度。更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与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各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2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和监测力度

要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大对我国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强化对农村工业项目的监督检查,严防污染物超标排放;严格落实各项环保制度,对破坏农村环境的单位、行为人和事要加大处罚力度。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让我们了解农村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因此,我们要增加乡镇环保机构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加大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力度。一旦监管力度和惩处力度不够就很容易松懈,从而纵容了一些环境质量监测人员的惰性,使得工作难以开展,寸步难行。所以,加大处罚力度,奖罚明确也起到重要作用。

2.3 培养污染治理人才,加强宣传教育

人才是强国之本,农村环境治理同样需要人才的参与。培养污染治理人才,有利于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治理方案,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村为单元,以民众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使民众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民众自觉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环保培训,使领导干部真正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3 加强法律意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为何环境污染愈加严重,农村环境得不到妥善治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环保意识不够强,或者说了解甚少,缺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法律宣传不到位,人们只有在身体出现严重问题时才稍微重视起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甚至农作物的污染。导致很多地区出现地方病,地区癌症患者增多,所以要从法律开始重视,宣传要做到位,环保知识要普及到位,让每一位居民从心中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有效的把环保工作做好。

4 结语

农村环境的污染现状加剧,其一是大多污染企业迁移到农村,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农作物也因此受到一定污染,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二是农村人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强烈,使得环境污染不但没有被控制,反而加剧。所以,树立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一旦产生污染,就会危机更多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再实施治理方案,达到理想治理效果会难上加难。

参 考 文 献

[1] 毛杰.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8).

[2] 唐兆民.我国农村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的研究[J].环境科技,2011,24(1).

[3] 肖萍.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6).

[4] 黄山松.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工程与建设,2008(02).

[5] 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2)

0.概述

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相对于过去有了质的飞越,随着经济腾飞,农业生产越来越倾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在大规模喷洒农业、化肥及污水等垃圾处理不当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对土地、空气、水资源和生态平衡都产生了影响,对此应从农药、化肥本身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严格把控,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尤其迎从新认识科学化的施肥和喷洒农药技术的重要性,按大自然生态原理与农业技术结合产生有机农产品,科学有效的对农业土地及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是实施都可以阻止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1.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下面分为三点进行分析:

(1)土地资源污染,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这样的数据没能一直维持,因为在2009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退耕、沙漠化和灾化的发生让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在2008年末时只剩下了约18.3亿亩,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 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 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

(2)水资源污染,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一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的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国化肥使用量40.0 t/km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规定的22.5t/km2的上限”[1]这样的用量直接将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其造成这些污物与水源溶解发酵变质,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让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水果蔬菜,但使用后的农膜确实实实在在的白色垃圾,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都让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

(3)空气资源的污染,空气作物我们每时每刻生存的必须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北方地区大面积雾霾就是空气污染的最有利证据,雾霾虽然不是农业生存污染空气导致的主要原因,但是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靠秸秆生活或者喂牛养羊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电器化所替代,所以导致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和焚毁,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一部分会落到河流里,另一部分就会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以上几点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危害到环境的几种主要内容和现状。

2.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从上面的现状来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在“海、路、空”三方面都已经被染指,如果要治疗这种环境污染情况可以分为两方面入手

2.1建立法规改变思想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现状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应当在农村的中小学校里开始普及环境保护常识和知识,还应经常性的的对乡镇尤其是农村的农业生产者宣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2.2改变现有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 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脱离原来的“以多靠量”的喷洒模式,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样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争取早日走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

3.结语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3)

农村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污染源比以前更为广泛,污染速度已经成地毯式迅速起来,所以不得不对其进行研究治理方案。各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威胁农村居民的健康,甚至通过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更加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应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以次为主展开防污染,治理污染开展排污环保等一系列工作。

1 有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染加剧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原本城市中的主要生活垃圾在农村中也大量出现[1]。如装饰材料、废旧电器等,农村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备,使得垃圾不能全部分类回收。这些垃圾随意堆放,通过雨水淋溶,使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物等进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农村环保投资较少,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比较困难,加之经济实惠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短缺,使得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直接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污染物在水体及其他环境中的直接或间接转换也造成了其他农村环境的污染。这些排放污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附近居住人民的健康问题。另外,部分排放污水直接被农民用来浇灌蔬菜、瓜果、庄稼、这些农作物大量污染并直接损伤了居民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农村人民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也是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

1.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为了提高农业产出,增大经济效益,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家肥、农药和农用塑料,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化肥和农家肥的大量使用,使得很多污染物质(如有机类污染物质、含磷物质和含氮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药施用后,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其余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土壤和空气中,造成水体、土壤和空气环境污染,另外,残留在农作物中的农药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农用塑料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农用塑料很难降解,农用塑料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能和水肥传导能力,长期使用会造成粮食减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是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1.3 工业生产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得农村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周边居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短短几年时间,可以从清澈见底的河水变成受纳污水的恶臭水体,污染的速度可想而知。同时乡镇企业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能力相对较弱,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严重,也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国家应在环保方面的宣传要做到位,强调要更具体。

1.4 畜禽养殖的污染不可小视

畜禽养殖业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畜禽养殖业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2]。农村畜禽养殖企业大多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很多畜禽养殖场所布局不合理。首先,很多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水中含有氮、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产生黑臭水体,甚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其次,畜禽养殖场所会产生氨气、硫化氢和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再次,随意排放的畜禽养殖废物会超过土壤环境的承载能力,引起土壤环境的污染,土壤环境的破坏慢慢会造成粮食减产,污染的农田产出的农作物也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另外,畜禽养殖饲料中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等,这些物质随着畜禽养殖废水和废物的排放也进入到了环境中,长期积累也会造成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畜禽养殖场所的不合理布局,使得农村很多地区人畜混居,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同时,畜禽养殖场的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因此,畜禽养殖的污染也不可小视。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对策

2.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治理投资

政府方面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应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农村环境治理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供给[3]。要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困难的现状,就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优化各种环境管理制度。更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与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各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2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和监测力度

要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大对我国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强化对农村工业项目的监督检查,严防污染物超标排放;严格落实各项环保制度,对破坏农村环境的单位、行为人和事要加大处罚力度。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让我们了解农村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因此,我们要增加乡镇环保机构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加大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力度。一旦监管力度和惩处力度不够就很容易松懈,从而纵容了一些环境质量监测人员的惰性,使得工作难以开展,寸步难行。所以,加大处罚力度,奖罚明确也起到重要作用。

2.3 培养污染治理人才,加强宣传教育

人才是强国之本,农村环境治理同样需要人才的参与。培养污染治理人才,有利于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环境治理方案,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村为单元,以民众为主体,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使民众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民众自觉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环保培训,使领导干部真正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3 加强法律意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3-0042-01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 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 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 水质污染问题

水|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 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 治理措施

2.1 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

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 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 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x5;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78-09

1研究背景

1.1政策背景

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2—1986年,中央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11年,中央又连续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1-4]。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分别下发了湖北省委、政府1号文件,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Ww.133229.COM

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湖北是农业大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突出。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农村生态环境频遭破坏等现象在农村依然存在,这都成为制约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解决好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1.2研究范围

1.2.1农村环境。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农村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乡村等。

1.2.2农村环境保护。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

1.2.3农村环境污染。指由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乡镇企业生产以及农村商业经营中的不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等。包括水质(地表水、地下水)变差、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农村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规划共绘,设施共建,责任共担,环境共保,资源共享”为原则,按照建设全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湖北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湖北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4研究目标

通过对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力争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2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2.1是实现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以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8.4%的稻谷、6.3%的棉花、10.3%的油料、5.4%的猪肉和18.0%的淡水水产品,并为全国5.2%的乡村人口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但是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2.2是促进全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保障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526.67 m2,居全国第21位,而且耕地总量呈下降之势。湖北又是水稻种植大省,水资源消耗大。湖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北水资源总量1 027.8亿m3,只占全国的3.5%,列全国第10位。同时,生产化肥、农药所需的石油、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湖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很大,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粮食增产方式,以土壤肥力、水资源、化肥、农药的大量消耗来确保粮食安全,不但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而且会破坏农村的自然资源。因此,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化肥、农药的消耗和需求,既是缓解资源紧缺矛盾、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又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3是减轻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据资料显示,2005年,湖北被列为全国15个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省市之一,全省农村地区氨氮排放量为4.74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2.09倍;化学需氧量排放24.28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1.40倍;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9.09万t和3.31万t。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指标已经超过全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仅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6%的第一产业地区,却排放了超过全省50%以上污染物。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强植被保护和动、植物疫情防治,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3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全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多次整治,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乡镇企业污染监管力度,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与修复等工作上,使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湖北发改委采取实地踏勘、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专程到荆州、襄樊、咸宁、潜江、丹江口市(区)等地,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荆州沙市区皇屯村等11个乡镇村等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滞后,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据资料显示,全国农业每年的化肥施用量超过4 000万t,但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变劣,肥力下降,使农业环境遭到污染。全国农药生产能力约76.7万t/年,其中约有80%农药直接进入农村环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药生产大国。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耕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棉花生产中超过50%[5]。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较低,在耕地中的残留又成为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城市转移的污染等,严重污染和毁损了农村土地。在调研中发现,全省农村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

3.1.1化肥、农药污染严重。一是为追求农作物高产的短期经济效益,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存在。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化肥施用量达4 766万t,其中氮肥施用量达2 200万t,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而湖北的化肥平均施用量也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 kg/hm2,年化肥施用量为283.6万t,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据估算,湖北省每年流失的化肥约24.6万t。如沙市区皇屯村,该村平均每户耕地为0.60 hm2,平均化肥施用量为1 891.5 kg/hm2,远远高于全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水平(400.5 kg/hm2)。木桥村也存在该现象,该村每季施用碳铵超过1 125.0 kg/hm2,磷肥超过750.0 kg/hm2。二是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害虫抗药性愈来愈强,导致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病虫害防治成本也逐年提高。由于农药过量使用,致使农村耕地、水体、农产品等污染加剧。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药年使用量在4.3万~4.8万t之间,单位面积使用量已达4.5 kg/hm2。目前,全省农药使用量随着田间害虫耐药性增强而上升,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化学除草剂用量已达到每年0.78万t,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已达每年250多t,未来还将呈发展趋势。

3.1.2大量废弃农用地膜处理不当。一是全省农用地膜的推广使用,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膜生产量达176万t,农膜残留量高达45万t。近几年,湖北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大棚农业逐步成为各地市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农用地膜广泛推广并大量使用。但是大棚农业的副产品地膜的回收和处理却相对滞后,随着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逐年增加,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给农村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二是农用地膜的残留,降低了耕地的渗透性,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影响了耕地的抗旱能力。在地膜处理中,没有认识到农膜残留的危害,只处理大块残膜而忽视了小块薄膜。

3.1.3城市部分垃圾向农村转移,填埋处理无规划。一是城市固体垃圾向农村转移严重破坏了农村环境。农村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原材料产地,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为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城市生活生产废弃物向农村输出,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据统计,每年有约90%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填埋或堆放在郊外农村。2006年,我国垃圾填埋量31 384万t,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城市污物无序排放,污染农村土壤和水体。由于目前城市污物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全省垃圾还没有完全做到分类收集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垃圾中有用物回收率更低,90%的城市垃圾采用运往郊区农村进行填埋、堆放和焚烧等方式处理,造成对城市周边农村耕地的侵占、污染和毁损。

3.2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调研发现,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改善湖北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大农产品与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沼气、坡改梯等工程,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农村水体污染的压力。但是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3.2.1农村水体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一是目前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体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除长江、汉江外,主要水体水质恶化逐步加剧。全省11个省控湖泊中,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的湖泊仅占26.7%,处于富营养状态的占46.2%。全省100 km以上40余条河流中,由于水量小而沿河城镇迅速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大多数河流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目前,除鄂东北黄冈地区污染较轻,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二是近5年来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质污染程度不断恶化。据统计,武汉、黄石、鄂州、荆州、襄樊、十堰、荆门7市内湖和11条纳污河渠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水质绝大部分为ⅴ类。水质状况与2004年相比,ⅱ、ⅲ类水质的湖泊减少了14.2%,ⅴ类水质的湖泊增加了14.3%。

3.2.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养殖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目前,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性资料,使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制订、流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流域水环境容量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源,致使全省农村县城以下生活污水处理不足3%,97%的污水则随意直排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二是畜禽养殖业超规模迅猛发展,造成水污染。目前,全省农村由于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农业环境,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据统计,全省畜禽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6%,同时,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大量畜禽粪便未加无害化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渠或渗入地下,污染地表水、地下水[6]。如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存栏量肉牛9.23万头,猪3.34万头,肉鸡325.61万只。将60只鸡折算成1头猪、1头牛折算成5头猪,按标猪废水日排放强度1.2 m3/(百头·d),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17.9 g/(头·d),氨氮排放量3.6 g/(头·d)测算,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养殖业废水排放量达372.41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66.66 t,氨氮排放量达13.41 t,这些排放物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污染农村水体。三是水产养殖业超规模发展,带来的农村水污染。据统计,全省水产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0%。由于水体污染源的扩散,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湖北是淡水水产品生产第一大省,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水质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

3.2.3污水大量灌溉且严重威胁耕地、地下水和农产品质量。一是乡镇企业盲目发展,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无序排放,污染农村水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逐年增加[7],许多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化工、冶炼、矿产、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如咸宁市八把刀村位于咸宁市赤壁镇东南部,调研发现该村没有任何工业企业,但是城市企业污染的转嫁仍对村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长江支流陆水河流经该村,在陆水河上游的一家大型纸厂每天向河里排放大量污水,以致陆水河受到严重污染。二是大量农田因污水灌溉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菌、有害物、重金属等污染。调研中发现,由于农村农业灌溉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水资源掠夺式使用等,已导致全省农业灌溉用水面临枯竭、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给污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造成危害。

3.3大气污染严重

3.3.1部分地区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造成大气污染。据调查,农村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秸秆、薪材和煤等[8]。农村农作物秸秆类型较多,随着农作物单产提高,秸秆总量迅速增加,而直接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大幅度减少。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6.5万t,但有40%未被有效利用,多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带来大量烟尘,污染环境。如在荆门沙洋县荆南村调研发现,由于该村工业不发达,68%的村民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活能源,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大量剩余秸秆被焚烧,或被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有关数据显示,湖北每年夏、秋2季秸秆产生量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70%~80%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不待秸秆彻底干燥即进行焚烧处理,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浓烟弥散在空气中,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空气,而且还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如2010年5月29—30日,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丫角段因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使能见度降低为20~50 m以内,沪渝高速被迫关闭3 h;同日,二广高速荆门段因焚烧秸秆发生交通追尾事故。

3.3.2垃圾处理工艺落后,污染空气质量。据统计,湖北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610万t,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居住分散,由于距离垃圾收集设施远而不愿将垃圾送入垃圾桶中,仍按传统习惯就近倒在房前屋后、庭院旁边或沟渠之中。如玻璃瓶、饮料罐和不可降解的薄膜塑料袋随处可见,且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其处理方式为“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这种现象既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又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垃圾呈现出3个明显特点:一是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已习以为常;二是垃圾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不仅是生活垃圾,农村的建筑垃圾量也在迅猛增加;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除农村自产的垃圾外,城市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且有扩大之势。例如桂花镇位于咸宁市南大门,明星村则紧挨镇中心,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平坦。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265户,原有的池塘既可养鱼又可供周围的居民饮用,但现在池塘已经被垃圾填满,恶臭弥漫、蚊蝇孳生,空气质量差。

3.3.3农村乡镇企业环保处理设施落后,废气、烟尘等污染农村环境。目前,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能耗高、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特点,多数企业没有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大,乡镇企业每年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量排放量较大,直接污染严重,对农村群众健康危害大。例如咸宁咸安区桂花镇明星村现有21个采石厂、1个电石厂、1个茶砖厂、1个胶板厂,工厂排放出大量烟尘,严重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

3.4生态环境频遭破坏

生态环境的稳定是一个地区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局部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生态调节作用减弱,各类自然灾害频发。

3.4.1耕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退化。由于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厂房、住宅、交通道路等建设,大量耕地被占用,再加上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荒地等,使湖北原有的湿地面积缩小,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了蓄洪、湖水自净、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湖北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为506.67 m2,不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最低警戒线。目前,湖北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扩展、工业建厂、居住地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流失后的潜在性生态功能退化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处于典型丘陵地带的木桥村,坡度在15~25°之间,土地的使用率达到100%,许多坡度较大的旱地也常年连续耕种,遇到雨水季节,土壤因受雨水浸泡而变得松软,经常发生水土流失。

3.4.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影响生态环境平衡。资源与生态密不可分,资源枯竭会引发生态危机。湖北省境内沉积地层完备,各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铁、铜、石膏、岩盐、汞、镍等储量大,水力资源居

4.1.3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监管不力。一是部分基层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兼”多“专”少。在调研发现,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专职的比例很小,由此导致环保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环保工作上,同时农村基层还存在环保人员变动快、业务不精等问题。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使刚刚启动的乡镇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4.2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滞后

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而建立的,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已建立的农村环境保护体制也不够完善。湖北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也是如此。

4.2.1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匮乏,管理职能交叉。一是湖北农村地区环保管理机构还普遍匮乏。据统计,目前大多数村镇政府没有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县级环保部门基本上没有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农村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属于空白。极少数乡镇设有环境监督部门,由于工作人员配备少、经费不足,难以支付行政管理开支、履行环保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据调查,目前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缺陷,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部门较多,有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且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责、权、利”不统一,有利则相互争权,无利则相互推诿,造成“管理重合”和“管理真空”现象,损害了规章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加上农村环境治理范围大,相关部门职能分割,致使农村环境管理协作难、漏洞多,从而导致农村基层监管工作困难,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4.2.2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一是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监管力量难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难以适应管理要求,难以遏制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二是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滞后、不配套。国家虽然也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的现实与需要的法规不配套,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现有的涉及到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对损害环境的民事赔偿无法律依据可循,一些重要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等都无法可依。

4.2.3缺乏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治理技术。一是农村环境治理措施和模式缺乏。目前国家针对城市和大型企业污染制定了许多相关治理办法和措施,还设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供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相关治理办法、措施及政策。二是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滞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沿用城市和大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末端治理法。末端治理适用于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单一点源污染的防治,而在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会受到农村治污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规模小以及折旧率高等客观因素限制,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

4.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使治理无保障

农村环保属于公益性事业,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长期以来国家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企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湖北地方财政实力不充足,大部分乡镇财政比较紧缺,难以支持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求。社会闲散资金由于没有适宜的政策引导,还无法顺畅流入农村环保事业中,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进程。

4.3.1资金来源缺位且投入不足。一是用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实际经验证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5%可以基本控制污染,达到2%~3%可以逐步改善环境[10]。实际上中央财政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负担普遍较重,用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严重缺口,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二是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够。许多乡镇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全,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场所。

4.3.2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市场机制引导。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融资渠道不畅。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实质上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主要是政府投入、机构扶持和企业投入3种方式,其中乡镇企业自身投入是主要的,但大部分乡镇企业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环保建设,这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治理的直接原因。二是缺乏市场机制引导。目前政府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有限,优惠扶持政策少,贷款授信程度低,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尚未建立起市场引导和激励机制,银行、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缺乏政府正确引导,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融资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4.3.3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一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导致农业环保支出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意味着资金的投入,1979年以来,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虽然有所缩小,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农业税被取消,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从而导致用于农业环保支出的资金严重不足。二是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利益和价值关系上,农民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改变贫困是农民目前最大的渴望和利益,但农村环保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制约了农民对环保资金的投入。

4.4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和“城市”2个部分。在这种“二元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环境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成为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成因。

4.4.1户籍制度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居民分成2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如,1953年修改的《劳动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而农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虽然我国农村正在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农村一直沿袭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人口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加剧了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4.4.2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产生不对等污染源。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异导致无形的污染在城乡之间发生和损害农村环境的原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0 493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 255元,二者之比为3.22[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非货币性收入,包括城镇人口享受的公费医疗及各种实物性补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6倍[12]。城乡收入差异必然导致消费水准的悬殊,最终会影响到农村环境。一方面是资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是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而城市没有因为其污染转移行为而得到适当的经济处罚,农村因资源过度开发、污染转移而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补偿,而且还要用贫困、健康的损害来替城市承担后果。

4.4.3城乡承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获取自然资源产生的利益不对等。资源的消费往往伴随与资源开发总量相应的污染物的产生,资源消耗量越大,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农村对于城市来说是作为原料输入地而存在,支撑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需要的资源主要来自农村,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来供养城市,还为城市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一方面将矿产资源及自然资源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地力衰竭、生态退化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城市人均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农村,城市作为资源消费方,并没有支付和其资源消费量等比例的环境污染费用。农村相对来说较少使用资源和产生环境污染,却承接了城市转移的生活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农民把自己应享有的环境及资源使用权无偿过渡给城市居民。农民的环境资源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影响了农民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

4.5农村环保技术滞后使治理难度增大

农村环境问题治理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环保技术落后,现有的污染防治技术跟不上实际需要。目前,农村普遍粗放耕作,农家肥减少,施肥、施药的配套技术和器械也不完备,严重缺乏技术指导,不仅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还直接污染了土壤和环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病虫害的天敌种群数量锐减,生态食物链受到破坏,导致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严重。

4.5.1农村环境问题研究部门和力量薄弱。农村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污染源分散、种类繁多,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全省各级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政府、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目前,国家和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虽然成立研究机构,但科研力量薄弱,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研究不够,由此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停滞不前。

4.5.2农村生产和种植技术落后。农民根深蒂固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根治。同时,农民长期沿用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又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导致土壤有害物质残留严重。

4.5.3技术推广应用不深入。农业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不够,可应用推广的实用技术少,从事农村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的末端治理法,难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及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等问题。

5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问题也引发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要达到城乡经济发展、生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点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重点,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14]。

5.1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必须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其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环境资源价值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尤其要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5.1.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是要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从宣传《环保法》入手,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法规的认识。二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科教片等形式,逐步让农民树立农业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劳动经营者对农业科技知识、技能、管理方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要转变工作职能,增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从法制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做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有制度、有投入、有考核、有人负责抓落实。

5.1.2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技和环保素质。一是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要从小培养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二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模式。如组织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下乡普及环保知识,采取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宣传教育形式,重点是乡镇和村一级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帮助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环保常识。使广大农村群众和各级基层干部了解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时组织力量编写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技术简易手册,以提高农村群众、各级基层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文化、科技、环保素质水平。

5.1.3转变工作方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方法。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纳入基层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对照新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分年度目标,精心组织各种全面性和专项性相结合的教育和督查活动,并培育一批有说服力、有推广意义的镇、村、组和农户典型;在编制村镇规划时,融入环保知识和加强生态保护等内容,建立完善实用的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示范技术体系,为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力支撑。二是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创先评优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预算保障的重点。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15]。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灵活高效、协调有力的联席会议制度。

5.2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和规划编制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环境规划,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之一,它可以解决乡镇企业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防止城镇污染向农村蔓延、扩散,保护农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2.1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订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分步骤、分阶段抓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各级应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机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队伍建设,乡镇应明确主要领导主抓此项工作,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村级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达标,使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面源、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乡镇组织领导、村组织具体负责、服务队定岗定位、群众参与监督”的管理体制。制订和完善农村环保法律规章,如制订和实施农村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专项管理制度,制订防治城市企业污染转嫁农村的管理办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办法、农业废弃物堆存处置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制度等。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测站点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2.2因地制宜,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环保管理体系。一是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完善管理体系。要结合“两型”社会建设,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编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规划编制要强调系统性和实用性,要和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供水、供电、交通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相适应。二是要有效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以规划先行、靠规划调控、按规划执行,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从规划入手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的高度出发,务求小城镇环保规划和农村环保规划共同修编、衔接融合、相得益彰,形成城乡一体化环保规划体系。

5.2.3上下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环境管理政府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领导逐级负责制。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逐级分解任务,落实具体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村镇行政负责人为首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基层应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全村环境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要制订奖惩办法,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对保护环境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把环境整治工作与年终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逐步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农村环保的执行力。乡镇特别是行政村要制订村规民约、责任制度、保洁执法、奖惩办法等制度。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划分,建立集成管理体制和联合执法制度,推行重点环境问题市级挂牌督察、督办的方法,促使污染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从重从快实施处罚,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巡查、联查、督查和抽查,切实提高农村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水平。

5.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融资机制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公共投资重点向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引导乡镇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同时要引导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入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坚持 “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资金保障。

5.3.1改革财政、金融对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村环保投入、补贴和配套。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建设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国家必须突破“二元”体制束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二是完善农村环境质量资金扶持、补偿、奖励、补助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部门责任、落实资金用途、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还要拓宽农村环保治理投融资渠道。

5.3.2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环保投入和支出平衡。一是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消除农产品的地区分割,促进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形成;增加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促进农资工业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逐步缩小和消除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增加政府对农业和支农产业及机构的投资,使农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大体持平。二是使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在资金投放上,要重点支持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产业和采用环保工程的农业产业。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兴办农业生态重点工程,兴办废物利用的环保产业等,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5.3.3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市场对农村环保工作资金的配置作用。一是建立多结构多层次投资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级政府要协调建设、农林、水利、卫生等涉农部门整合财力,扶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把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把单项建设变为综合建设,发挥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建立开发基金、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等多种筹资形式。除了国家财政投入、省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外,还应出台税收、信贷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农民、社会资本、国际、国内金融组织等参与农村环保事业,对积极主动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项目立项、银行贷款、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同时还要建立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机制。

5.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农村环境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全省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差别较大,总体上是山区优于平原。目前还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环境问题的切入点,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保科技支撑[16]。

5.4.1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促进农村环保科技创新。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构建新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使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生力军。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各级政府作为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应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加快优质品种的引进和示范,大力开发无公害优质品种,在农产品集中产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开发一些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治理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5.4.2推进农村环保科技攻关与推广工作,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一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农村污染。研究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和方法,对生活垃圾、粪便进行及时清理、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制订农村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完善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处理集成和工业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办法;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防污治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改革农业生产方式。二是研发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产品,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环境压力。同时,优化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5.4.3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农村组织兴办农业环保企业,实行有偿服务。一是建立多元农村发展组织形式。积极培育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培育社区合作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统购统销;大力扶持龙头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培育以资金、劳动力、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吸纳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或产品入股,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会和农民协会,从组织和制度上赋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话语权和维权平台,更有效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筹建农村协会组织。研究探讨成立“农村安全用水协会”,实行农村用水有偿服务,由其负责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工作,承担农村安全饮水、水源保护、用水管理、节水管理、污水治理、沟渠河塘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制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实行有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环保产业化市场经营活动。

5.5探索新生产模式,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目前全省农业生产状况,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进灌溉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合理种植、推广复合肥、防止水土流失等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管理和治理,这些将对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5.1加大治理力度,做好农业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一是研究制订与国家相配套的农村环境污染措施和办法。如制订《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办法》《农村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定期开展农业环境质量调查,正确评价农村环境基本要素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二是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制订农业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规章制度。建立农村废弃污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系统,加强农村生态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并举,做好农村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农村垃圾处理、水污染处理集中管理和收费制度,将交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费用规定为广大群众应尽的义务,专款专用,明确责任和义务,从源头上杜绝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5.5.2依法加强农村环境和乡镇企业的环保监督管理,控制 “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农村环保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制度。各级环保、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努力加快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建设一批绿色水产品基地;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建设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开展河道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定期对河道清淤;杜绝乡镇企业“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积极创建生态村镇,努力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5.5.3建立农村农业发展和生产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并且对减少农业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建设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面上生态农业,如农田改造、滩涂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植物合理布局、立体种植等。其次是点上生态农业,主要指生态村建设、清洁养殖、综合利用秸秆,如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炭、秸秆厌氧制沼气[15]、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以及农牧林结合的生态农业等。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和经验。实施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有机肥多施的耕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膜残留量,提倡农牧结合,清洁养殖,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二是加快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一场一厂”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模式、发展“畜禽—沼—果(草、渔)”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同时结合各地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林业、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走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农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整理

6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求实,2006(5):3-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30(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8-01-31(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9-02-03(1).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6)

中图分类号x5;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78-09

1研究背景

1.1政策背景

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82—1986年,中央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11年,中央又连续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1-4]。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分别下发了湖北省委、政府1号文件,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湖北是农业大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突出。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农村生态环境频遭破坏等现象在农村依然存在,这都成为制约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解决好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1.2研究范围

1.2.1农村环境。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农村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乡村等。

1.2.2农村环境保护。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

1.2.3农村环境污染。指由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乡镇企业生产以及农村商业经营中的不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等。包括水质(地表水、地下水)变差、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农村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规划共绘,设施共建,责任共担,环境共保,资源共享”为原则,按照建设全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湖北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湖北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4研究目标

通过对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力争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2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2.1是实现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以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8.4%的稻谷、6.3%的棉花、10.3%的油料、5.4%的猪肉和18.0%的淡水水产品,并为全国5.2%的乡村人口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但是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2.2是促进全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保障

湖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526.67 m2,居全国第21位,而且耕地总量呈下降之势。湖北又是水稻种植大省,水资源消耗大。湖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北水资源总量1 027.8亿m3,只占全国的3.5%,列全国第10位。同时,生产化肥、农药所需的石油、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湖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很大,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粮食增产方式,以土壤肥力、水资源、化肥、农药的大量消耗来确保粮食安全,不但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而且会破坏农村的自然资源。因此,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化肥、农药的消耗和需求,既是缓解资源紧缺矛盾、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又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3是减轻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据资料显示,2005年,湖北被列为全国15个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省市之一,全省农村地区氨氮排放量为4.74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2.09倍;化学需氧量排放24.28万t,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1.40倍;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9.09万t和3.31万t。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指标已经超过全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仅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6%的第一产业地区,却排放了超过全省50%以上污染物。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强植被保护和动、植物疫情防治,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3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全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多次整治,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乡镇企业污染监管力度,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与修复等工作上,使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湖北发改委采取实地踏勘、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专程到荆州、襄樊、咸宁、潜江、丹江口市(区)等地,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荆州沙市区皇屯村等11个乡镇村等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滞后,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据资料显示,全国农业每年的化肥施用量超过4 000万t,但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变劣,肥力下降,使农业环境遭到污染。全国农药生产能力约76.7万t/年,其中约有80%农药直接进入农村环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药生产大国。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耕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棉花生产中超过50%[5]。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较低,在耕地中的残留又成为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城市转移的污染等,严重污染和毁损了农村土地。在调研中发现,全省农村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

3.1.1化肥、农药污染严重。一是为追求农作物高产的短期经济效益,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存在。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化肥施用量达4 766万t,其中氮肥施用量达2 200万t,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而湖北的化肥平均施用量也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 kg/hm2,年化肥施用量为283.6万t,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据估算,湖北省每年流失的化肥约24.6万t。如沙市区皇屯村,该村平均每户耕地为0.60 hm2,平均化肥施用量为1 891.5 kg/hm2,远远高于全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水平(400.5 kg/hm2)。木桥村也存在该现象,该村每季施用碳铵超过1 125.0 kg/hm2,磷肥超过750.0 kg/hm2。二是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害虫抗药性愈来愈强,导致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病虫害防治成本也逐年提高。由于农药过量使用,致使农村耕地、水体、农产品等污染加剧。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药年使用量在4.3万~4.8万t之间,单位面积使用量已达4.5 kg/hm2。目前,全省农药使用量随着田间害虫耐药性增强而上升,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仅化学除草剂用量已达到每年0.78万t,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已达每年250多t,未来还将呈发展趋势。

3.1.2大量废弃农用地膜处理不当。一是全省农用地膜的推广使用,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膜生产量达176万t,农膜残留量高达45万t。近几年,湖北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大棚农业逐步成为各地市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农用地膜广泛推广并大量使用。但是大棚农业的副产品地膜的回收和处理却相对滞后,随着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逐年增加,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给农村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二是农用地膜的残留,降低了耕地的渗透性,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影响了耕地的抗旱能力。在地膜处理中,没有认识到农膜残留的危害,只处理大块残膜而忽视了小块薄膜。

3.1.3城市部分垃圾向农村转移,填埋处理无规划。一是城市固体垃圾向农村转移严重破坏了农村环境。农村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原材料产地,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为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城市生活生产废弃物向农村输出,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据统计,每年有约90%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填埋或堆放在郊外农村。2006年,我国垃圾填埋量31 384万t,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城市污物无序排放,污染农村土壤和水体。由于目前城市污物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全省垃圾还没有完全做到分类收集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垃圾中有用物回收率更低,90%的城市垃圾采用运往郊区农村进行填埋、堆放和焚烧等方式处理,造成对城市周边农村耕地的侵占、污染和毁损。

3.2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调研发现,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改善湖北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大农产品与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沼气、坡改梯等工程,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农村水体污染的压力。但是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3.2.1农村水体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一是目前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体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除长江、汉江外,主要水体水质恶化逐步加剧。全省11个省控湖泊中,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的湖泊仅占26.7%,处于富营养状态的占46.2%。全省100 km以上40余条河流中,由于水量小而沿河城镇迅速发展,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大多数河流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目前,除鄂东北黄冈地区污染较轻,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二是近5年来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质污染程度不断恶化。据统计,武汉、黄石、鄂州、荆州、襄樊、十堰、荆门7市内湖和11条纳污河渠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水质绝大部分为ⅴ类。水质状况与2004年相比,ⅱ、ⅲ类水质的湖泊减少了14.2%,ⅴ类水质的湖泊增加了14.3%。

3.2.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养殖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目前,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性资料,使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制订、流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流域水环境容量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源,致使全省农村县城以下生活污水处理不足3%,97%的污水则随意直排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二是畜禽养殖业超规模迅猛发展,造成水污染。目前,全省农村由于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农业环境,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据统计,全省畜禽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6%,同时,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大量畜禽粪便未加无害化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渠或渗入地下,污染地表水、地下水[6]。如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存栏量肉牛9.23万头,猪3.34万头,肉鸡325.61万只。将60只鸡折算成1头猪、1头牛折算成5头猪,按标猪废水日排放强度1.2 m3/(百头·d),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17.9 g/(头·d),氨氮排放量3.6 g/(头·d)测算,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养殖业废水排放量达372.41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66.66 t,氨氮排放量达13.41 t,这些排放物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污染农村水体。三是水产养殖业超规模发展,带来的农村水污染。据统计,全省水产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0%。由于水体污染源的扩散,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湖北是淡水水产品生产第一大省,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水质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

3.2.3污水大量灌溉且严重威胁耕地、地下水和农产品质量。一是乡镇企业盲目发展,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无序排放,污染农村水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逐年增加[7],许多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化工、冶炼、矿产、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如咸宁市八把刀村位于咸宁市赤壁镇东南部,调研发现该村没有任何工业企业,但是城市企业污染的转嫁仍对村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长江支流陆水河流经该村,在陆水河上游的一家大型纸厂每天向河里排放大量污水,以致陆水河受到严重污染。二是大量农田因污水灌溉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菌、有害物、重金属等污染。调研中发现,由于农村农业灌溉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水资源掠夺式使用等,已导致全省农业灌溉用水面临枯竭、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给污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造成危害。

3.3大气污染严重

3.3.1部分地区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造成大气污染。据调查,农村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秸秆、薪材和煤等[8]。农村农作物秸秆类型较多,随着农作物单产提高,秸秆总量迅速增加,而直接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大幅度减少。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6.5万t,但有40%未被有效利用,多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带来大量烟尘,污染环境。如在荆门沙洋县荆南村调研发现,由于该村工业不发达,68%的村民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活能源,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大量剩余秸秆被焚烧,或被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有关数据显示,湖北每年夏、秋2季秸秆产生量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70%~80%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不待秸秆彻底干燥即进行焚烧处理,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浓烟弥散在空气中,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空气,而且还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如2010年5月29—30日,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丫角段因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使能见度降低为20~50 m以内,沪渝高速被迫关闭3 h;同日,二广高速荆门段因焚烧秸秆发生交通追尾事故。

3.3.2垃圾处理工艺落后,污染空气质量。据统计,湖北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610万t,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居住分散,由于距离垃圾收集设施远而不愿将垃圾送入垃圾桶中,仍按传统习惯就近倒在房前屋后、庭院旁边或沟渠之中。如玻璃瓶、饮料罐和不可降解的薄膜塑料袋随处可见,且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其处理方式为“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这种现象既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又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垃圾呈现出3个明显特点:一是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已习以为常;二是垃圾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不仅是生活垃圾,农村的建筑垃圾量也在迅猛增加;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除农村自产的垃圾外,城市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且有扩大之势。例如桂花镇位于咸宁市南大门,明星村则紧挨镇中心,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平坦。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265户,原有的池塘既可养鱼又可供周围的居民饮用,但现在池塘已经被垃圾填满,恶臭弥漫、蚊蝇孳生,空气质量差。

3.3.3农村乡镇企业环保处理设施落后,废气、烟尘等污染农村环境。目前,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能耗高、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特点,多数企业没有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大,乡镇企业每年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量排放量较大,直接污染严重,对农村群众健康危害大。例如咸宁咸安区桂花镇明星村现有21个采石厂、1个电石厂、1个茶砖厂、1个胶板厂,工厂排放出大量烟尘,严重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

3.4生态环境频遭破坏

生态环境的稳定是一个地区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局部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生态调节作用减弱,各类自然灾害频发。

3.4.1耕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退化。由于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厂房、住宅、交通道路等建设,大量耕地被占用,再加上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荒地等,使湖北原有的湿地面积缩小,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了蓄洪、湖水自净、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湖北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为506.67 m2,不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最低警戒线。目前,湖北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扩展、工业建厂、居住地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流失后的潜在性生态功能退化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处于典型丘陵地带的木桥村,坡度在15~25°之间,土地的使用率达到100%,许多坡度较大的旱地也常年连续耕种,遇到雨水季节,土壤因受雨水浸泡而变得松软,经常发生水土流失。

3.4.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影响生态环境平衡。资源与生态密不可分,资源枯竭会引发生态危机。湖北省境内沉积地层完备,各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铁、铜、石膏、岩盐、汞、镍等储量大,水力资源居

4.1.3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监管不力。一是部分基层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兼”多“专”少。在调研发现,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专职的比例很小,由此导致环保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环保工作上,同时农村基层还存在环保人员变动快、业务不精等问题。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使刚刚启动的乡镇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4.2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滞后

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而建立的,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已建立的农村环境保护体制也不够完善。湖北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也是如此。

4.2.1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匮乏,管理职能交叉。一是湖北农村地区环保管理机构还普遍匮乏。据统计,目前大多数村镇政府没有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县级环保部门基本上没有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农村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属于空白。极少数乡镇设有环境监督部门,由于工作人员配备少、经费不足,难以支付行政管理开支、履行环保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据调查,目前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缺陷,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部门较多,有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且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责、权、利”不统一,有利则相互争权,无利则相互推诿,造成“管理重合”和“管理真空”现象,损害了规章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加上农村环境治理范围大,相关部门职能分割,致使农村环境管理协作难、漏洞多,从而导致农村基层监管工作困难,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4.2.2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一是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重视不够,导致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监管力量难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难以适应管理要求,难以遏制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二是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滞后、不配套。国家虽然也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的现实与需要的法规不配套,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现有的涉及到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对损害环境的民事赔偿无法律依据可循,一些重要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等都无法可依。

4.2.3缺乏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治理技术。一是农村环境治理措施和模式缺乏。目前国家针对城市和大型企业污染制定了许多相关治理办法和措施,还设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供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相关治理办法、措施及政策。二是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滞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沿用城市和大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末端治理法。末端治理适用于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单一点源污染的防治,而在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中,会受到农村治污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规模小以及折旧率高等客观因素限制,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

4.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使治理无保障

农村环保属于公益性事业,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长期以来国家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企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湖北地方财政实力不充足,大部分乡镇财政比较紧缺,难以支持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求。社会闲散资金由于没有适宜的政策引导,还无法顺畅流入农村环保事业中,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进程。

4.3.1资金来源缺位且投入不足。一是用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实际经验证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5%可以基本控制污染,达到2%~3%可以逐步改善环境[10]。实际上中央财政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负担普遍较重,用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严重缺口,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二是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够。许多乡镇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全,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场所。

4.3.2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市场机制引导。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融资渠道不畅。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实质上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主要是政府投入、机构扶持和企业投入3种方式,其中乡镇企业自身投入是主要的,但大部分乡镇企业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环保建设,这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治理的直接原因。二是缺乏市场机制引导。目前政府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有限,优惠扶持政策少,贷款授信程度低,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尚未建立起市场引导和激励机制,银行、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缺乏政府正确引导,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融资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4.3.3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一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导致农业环保支出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意味着资金的投入,1979年以来,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虽然有所缩小,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农业税被取消,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从而导致用于农业环保支出的资金严重不足。二是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利益和价值关系上,农民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改变贫困是农民目前最大的渴望和利益,但农村环保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制约了农民对环保资金的投入。

4.4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和“城市”2个部分。在这种“二元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村环境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成为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成因。

4.4.1户籍制度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居民分成2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如,1953年修改的《劳动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而农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虽然我国农村正在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农村一直沿袭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人口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加剧了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4.4.2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产生不对等污染源。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异导致无形的污染在城乡之间发生和损害农村环境的原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0 493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 255元,二者之比为3.22[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非货币性收入,包括城镇人口享受的公费医疗及各种实物性补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6倍[12]。城乡收入差异必然导致消费水准的悬殊,最终会影响到农村环境。一方面是资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是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而城市没有因为其污染转移行为而得到适当的经济处罚,农村因资源过度开发、污染转移而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补偿,而且还要用贫困、健康的损害来替城市承担后果。

4.4.3城乡承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获取自然资源产生的利益不对等。资源的消费往往伴随与资源开发总量相应的污染物的产生,资源消耗量越大,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农村对于城市来说是作为原料输入地而存在,支撑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需要的资源主要来自农村,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来供养城市,还为城市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一方面将矿产资源及自然资源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地力衰竭、生态退化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城市人均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农村,城市作为资源消费方,并没有支付和其资源消费量等比例的环境污染费用。农村相对来说较少使用资源和产生环境污染,却承接了城市转移的生活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农民把自己应享有的环境及资源使用权无偿过渡给城市居民。农民的环境资源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影响了农民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

4.5农村环保技术滞后使治理难度增大

农村环境问题治理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环保技术落后,现有的污染防治技术跟不上实际需要。目前,农村普遍粗放耕作,农家肥减少,施肥、施药的配套技术和器械也不完备,严重缺乏技术指导,不仅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还直接污染了土壤和环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病虫害的天敌种群数量锐减,生态食物链受到破坏,导致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严重。

4.5.1农村环境问题研究部门和力量薄弱。农村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污染源分散、种类繁多,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全省各级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政府、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目前,国家和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虽然成立研究机构,但科研力量薄弱,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研究不够,由此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停滞不前。

4.5.2农村生产和种植技术落后。农民根深蒂固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根治。同时,农民长期沿用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又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导致土壤有害物质残留严重。

4.5.3技术推广应用不深入。农业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不够,可应用推广的实用技术少,从事农村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的末端治理法,难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及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等问题。

5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问题也引发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要达到城乡经济发展、生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点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重点,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14]。

5.1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必须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其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环境资源价值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尤其要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5.1.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是要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从宣传《环保法》入手,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法规的认识。二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科教片等形式,逐步让农民树立农业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劳动经营者对农业科技知识、技能、管理方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要转变工作职能,增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从法制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做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有制度、有投入、有考核、有人负责抓落实。

5.1.2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技和环保素质。一是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要从小培养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二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模式。如组织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下乡普及环保知识,采取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宣传教育形式,重点是乡镇和村一级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帮助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环保常识。使广大农村群众和各级基层干部了解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时组织力量编写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技术简易手册,以提高农村群众、各级基层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文化、科技、环保素质水平。

5.1.3转变工作方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方法。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纳入基层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对照新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分年度目标,精心组织各种全面性和专项性相结合的教育和督查活动,并培育一批有说服力、有推广意义的镇、村、组和农户典型;在编制村镇规划时,融入环保知识和加强生态保护等内容,建立完善实用的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示范技术体系,为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力支撑。二是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创先评优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预算保障的重点。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15]。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灵活高效、协调有力的联席会议制度。

5.2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和规划编制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环境规划,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之一,它可以解决乡镇企业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防止城镇污染向农村蔓延、扩散,保护农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2.1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订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分步骤、分阶段抓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各级应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机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队伍建设,乡镇应明确主要领导主抓此项工作,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村级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达标,使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面源、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乡镇组织领导、村组织具体负责、服务队定岗定位、群众参与监督”的管理体制。制订和完善农村环保法律规章,如制订和实施农村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专项管理制度,制订防治城市企业污染转嫁农村的管理办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办法、农业废弃物堆存处置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制度等。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测站点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2.2因地制宜,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环保管理体系。一是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完善管理体系。要结合“两型”社会建设,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编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规划编制要强调系统性和实用性,要和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供水、供电、交通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相适应。二是要有效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以规划先行、靠规划调控、按规划执行,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从规划入手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的高度出发,务求小城镇环保规划和农村环保规划共同修编、衔接融合、相得益彰,形成城乡一体化环保规划体系。

5.2.3上下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环境管理政府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领导逐级负责制。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逐级分解任务,落实具体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村镇行政负责人为首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基层应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全村环境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要制订奖惩办法,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对保护环境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把环境整治工作与年终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逐步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农村环保的执行力。乡镇特别是行政村要制订村规民约、责任制度、保洁执法、奖惩办法等制度。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划分,建立集成管理体制和联合执法制度,推行重点环境问题市级挂牌督察、督办的方法,促使污染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从重从快实施处罚,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巡查、联查、督查和抽查,切实提高农村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水平。

5.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融资机制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公共投资重点向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引导乡镇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同时要引导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入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坚持 “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资金保障。

5.3.1改革财政、金融对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村环保投入、补贴和配套。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建设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国家必须突破“二元”体制束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二是完善农村环境质量资金扶持、补偿、奖励、补助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部门责任、落实资金用途、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还要拓宽农村环保治理投融资渠道。

5.3.2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环保投入和支出平衡。一是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消除农产品的地区分割,促进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形成;增加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促进农资工业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逐步缩小和消除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增加政府对农业和支农产业及机构的投资,使农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大体持平。二是使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在资金投放上,要重点支持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产业和采用环保工程的农业产业。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兴办农业生态重点工程,兴办废物利用的环保产业等,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5.3.3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市场对农村环保工作资金的配置作用。一是建立多结构多层次投资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级政府要协调建设、农林、水利、卫生等涉农部门整合财力,扶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把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把单项建设变为综合建设,发挥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建立开发基金、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等多种筹资形式。除了国家财政投入、省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外,还应出台税收、信贷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农民、社会资本、国际、国内金融组织等参与农村环保事业,对积极主动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项目立项、银行贷款、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同时还要建立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机制。

5.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农村环境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全省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差别较大,总体上是山区优于平原。目前还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环境问题的切入点,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保科技支撑[16]。

5.4.1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促进农村环保科技创新。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构建新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使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生力军。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各级政府作为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应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加快优质品种的引进和示范,大力开发无公害优质品种,在农产品集中产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开发一些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治理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5.4.2推进农村环保科技攻关与推广工作,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一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农村污染。研究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和方法,对生活垃圾、粪便进行及时清理、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制订农村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完善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处理集成和工业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办法;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防污治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改革农业生产方式。二是研发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产品,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缓解农村环境压力。同时,优化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5.4.3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农村组织兴办农业环保企业,实行有偿服务。一是建立多元农村发展组织形式。积极培育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培育社区合作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统购统销;大力扶持龙头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培育以资金、劳动力、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吸纳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或产品入股,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会和农民协会,从组织和制度上赋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话语权和维权平台,更有效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筹建农村协会组织。研究探讨成立“农村安全用水协会”,实行农村用水有偿服务,由其负责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工作,承担农村安全饮水、水源保护、用水管理、节水管理、污水治理、沟渠河塘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制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实行有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环保产业化市场经营活动。

5.5探索新生产模式,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目前全省农业生产状况,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进灌溉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合理种植、推广复合肥、防止水土流失等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管理和治理,这些将对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5.1加大治理力度,做好农业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一是研究制订与国家相配套的农村环境污染措施和办法。如制订《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办法》《农村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定期开展农业环境质量调查,正确评价农村环境基本要素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二是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制订农业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规章制度。建立农村废弃污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系统,加强农村生态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并举,做好农村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农村垃圾处理、水污染处理集中管理和收费制度,将交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费用规定为广大群众应尽的义务,专款专用,明确责任和义务,从源头上杜绝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5.5.2依法加强农村环境和乡镇企业的环保监督管理,控制 “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农村环保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制度。各级环保、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努力加快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建设一批绿色水产品基地;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建设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开展河道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定期对河道清淤;杜绝乡镇企业“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积极创建生态村镇,努力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5.5.3建立农村农业发展和生产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并且对减少农业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建设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面上生态农业,如农田改造、滩涂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植物合理布局、立体种植等。其次是点上生态农业,主要指生态村建设、清洁养殖、综合利用秸秆,如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炭、秸秆厌氧制沼气[15]、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以及农牧林结合的生态农业等。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和经验。实施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有机肥多施的耕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膜残留量,提倡农牧结合,清洁养殖,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二是加快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一场一厂”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模式、发展“畜禽—沼—果(草、渔)”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同时结合各地实际,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林业、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走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农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整理

6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求实,2006(5):3-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30(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8-01-31(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9-02-03(1).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7)

1 武夷山崇阳溪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及粪大肠菌群现状和趋势

根据武夷山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的统计知道,2000年至2005年,6年来武夷山崇阳溪面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年均值,见表1

从表1,可知这六年来崇阳溪武夷山段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粪大肠菌群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高锰酸盐指数也应呈上升趋势。崇阳溪武夷山段六年两者变化完全反映了这一趋势,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这些还原物质主要包括各种有机物质、亚硝酸盐等。而一般水体受有机污染极为普遍,因此它可以做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而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粪大肠菌群是总大肠菌群中的一部分,主要来自粪便。粪便中存在有大量的大肠菌群细菌, 总大肠菌群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是适合的。在44.5℃温度下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造成不利于来自自然环境的大肠菌群生长的条件,使培养出来的菌主要为来自粪便中的大肠菌群,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情况。

武夷山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崇阳溪的总量会直接影响崇阳水体有机污染状况。根据武夷山环保据的环境统计显示2000―2005年武夷山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市区废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数也从2000年的 96 % 上升到2005年的98.1% ,见表2。

这些年武夷山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这与武夷山市做为全国甚至世界蓍名旅游度假城市密切相关。武夷山市作为国际蓍名旅游度假城市,这些年来发展非常快,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大量涌入武夷山旅游名胜古迹,武夷山市的宾馆、酒店、旅馆如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出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也涌入武夷山寻找发展机会。因此,外来人口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武夷山市的房地产也迅速发展,许多乡镇的居民纷纷到市区购房置产,而且许多的外地人员也在武夷山市区购买商品房,市区常住人口逐年上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势必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餐饮业(包括酒楼、宾馆、快餐店、招待所、旅馆)迅速发展起来。武夷山环境监测站每年对50家较大型的宾馆酒店所排放生活污水进行监测,并对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两个污染项目指标进行统计平均列表,见表3。

以上这些饮食企业的生活污水一般排入市区下水道后进入内河,有的沿河边的饮食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内河或崇阳溪中。排水量平均在100~200吨/日之间。从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企业的化学需氧量或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排放。目前,武夷山市区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或内河,然后进入崇阳溪,有少量宾馆有自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对其所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但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未经处理排入崇阳溪的生活污水逐年上升,同时水中的大肠菌群逐年增多,水中含微生物可分解的有机物越多,五日生化需氧量也日益上升。武夷山市区的生活污水的大致情况见表4

由表3与表4的化学需氧量年均增量相加得:99.5+(-4.5) = 95.0 (吨).

经过计算可知进入武夷山崇阳溪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为每年递增95吨。

从表1可以看出崇阳溪化学需氧量呈逐年上升,是因为这六年间武夷山市区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每年排入崇阳溪的增加大于工业企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每年排入崇阳溪的减少的量。武夷山市区五日生化需氧量排入崇阳溪也是逐年增多。从表4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生活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排放量平均年增量为:77.8吨.

综上可知随着武夷山市旅游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区不断增加的生活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是以每年77.8吨递增。工业废水占武夷山市区废水排放量从2000年的14%下降到2005年的12%,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的逐年减少,工业废水处理率逐年上升,排入崇阳溪中工业废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也逐年减少。我们可以估计占整个武夷山市区废水量90%的生活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迅速递增势必占主要地位。

就目前武夷山市区尚未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只有少量宾馆、酒店建有地埋式无动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武夷山市正在建设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解决市区的污水污染问题,但距投入使用尚需时日,因此生活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迅速递增的情况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崇阳溪最主要的污染项目。

对于2000―2005年期间武夷山市崇阳溪中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大肠菌群逐年上升的情况,我认为环境保护部门除了继续抓好工业企业废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要严格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由于武夷山市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饮用水源―三菇自来水厂的水质已受到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建议武夷山市政部门立即更换三姑旅游度假区的饮用水源地,将三菇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迁移到未受污染,水质良好又离三姑旅游度假区较近的武夷山市梅溪河。

2 治理措施

在当前武夷山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内河或直排崇阳溪,而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式投入使用及相应的污水管网建设尚需时日,因此现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加强酒店、宾馆等餐饮企业的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和治理工作

酒店、宾馆、餐饮企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尤其是宾馆和旅馆的卫生间有大量的粪便污水产生,这些污水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大肠菌群产生,严重污染环境,但这些企业的业主的环保意思不强,企业污水排放不够规范,污水防治措施疏于建设和管理。因此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业主的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业主的环保意识,使广大业主自觉依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法经营,妥善处理经营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使进入河道之前的污水达标排放。

2.2 要加快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

武夷山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时建时停,建设速度不够快,因此,现在必须加快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尽快结束武夷山市区许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崇阳溪的局面。在抓紧建设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还应抓好一些建有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的宾馆、酒店的环保管理工作,因为有些宾馆为节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往往让污水处理设施处于停用状态,当环保部门检查时再让其运转,因此,环保部门应抓好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工作,使这些污水处理的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减少企业生活污水对环境尤其是对崇阳溪的污染;还武夷山市人民和下游人民一个洁净的河流和水资源。在建设好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后,应尽快建设武夷山市三姑旅游度假区的污水处理厂,并尽快将三菇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迁移到未受污染,水质良好又离三姑旅游度假区较近的武夷山市梅溪河。

参考文献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8)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46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大自然正遭遇巨大的破坏,尤其是现代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尤为突出,这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自然生态的保护。

1 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废水排放与固体废弃物增多

随着自来水在农村范围的普及,农民日常生活用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一些日常农业生产与生活废水都是直接排入到附近的农田与河流中,这给土地和水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固体材料的使用量增加,日常生活用品的直接丢弃与垃圾的天然堆放,对附近水质的影响也加重。

1.2 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肉类与蛋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农村畜禽业的发展迅速。很多农村在养殖畜禽上呈现分散状态,畜禽数量多、种类繁,圈养地点多且不定,并且畜禽生活粪便也是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气污染与环境污染,还会引起地表水质的富营养化。而在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的乡村,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养殖场管理人员经常将粪便随意乱倒,畜禽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

1.3 农业化肥使用与农药大量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化肥的使用量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化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并进入自然水中,使水环境受到污染,化肥的大量流失会使农田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扩散到河流湖泊中,成为水体污染的主体。而在农药使用方面,随着农作物害虫抗药基因的增强,造成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药的喷洒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农药的实际使用率却低于20%,大部分农药挥发到空气与土壤中,对当地水环境造成危害。

2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2.1 农村生活污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

对于人口较密集的农村群体,在生活废水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上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通过构建类似城市排水系统的方法利用管网将污水收集起来,并建立设施完善的污水处理场,污水经过具体处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或者保证水排放达到标准。而对于无法集中处理的农村,可以推广使用高效藻类塘技术与厌氧沼气池的技术,实现废水的集中处理,高效藻类塘处理能够净化大量富营养化水质;而厌氧沼气作为我国农村最经济、最有效的污染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2.2 在农业生产中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对于农村大型畜禽养殖业生产而言,实现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农业的建设,针对农村分散养殖的情况,推广生态养殖的理念,比如利用畜禽粪便为果树提供养料。对于大型养殖场,可以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大型畜禽养殖涉及到温度、光照等能源的使用,可以利用畜禽粪便再生能源的方式,为养殖场提供必须的能源,一方面降低了粪便对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使资源、能源得到有效利用。

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应提倡循环经济与农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农业生产对水环境产生的危害,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要合理使用有机化肥,尽可能使用生物肥料来替代有机肥料,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在农业病害的防治上,通过生态平衡施肥与生态养殖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建立生态养殖系统,实现功能循环,比如在畜禽养殖农村,可以利用家禽农田放养的方式,对农业病害进行生态控制,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2.3 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措施

对于乡镇企业水污染的有效防治,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乡镇企业建设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并完善其污水处理功能,同时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中,要重视生产废水的污染治理工作,使企业污水排放始终达到标准。为此,可以参照以下设计思路:一是要对乡镇企业适度引导,使生产企业集中在同一工业园区,实现污水的统一处理与排放;二是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的标准,加快乡镇企业技术更新速度与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使乡镇生产废水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2.4 完善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机制

农村污水治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运行资金缺乏等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是实现污水治理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也是避免污染处理设施闲置、无人管理的关键手段。实行统一的污水管理时,要以政府为指导力量,基层干部实现分村实施的方法,确保机制运行的有效性,考虑到目前农村经济状况,短期内污水处理资金仍然以政府补助为主,但可以对较大污染的处理实行收费制,确保污染处理经费的充足。

2.5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造成的,因此相关乡镇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普及生态养殖、生态农业。这样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又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要重视水环境的污染处理与预防工作,改善当前农村水环境现状,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构建并不断完善农村水环境管理体系,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冯欣,师晓春.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5).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9)

引言

 

通过对我国海洋区域环境的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可知,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针对我国海洋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及政府单位理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污染治理工作,不仅仅对污染情况进行治理还需要对海洋环境内诸多不合理开发情况进行管理和约束,通过区域化的治理与管控,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研究

 

20世界末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得不断提升,国内主要江河海域都已经被大量污染物所影响,国内重要城市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也已经受到营养盐污染[1]。通过国内相关部门的整体调查可知,国内辽河入口、胶州湾、长江入口、大连湾区域、杭州湾、闽江口、珠江口以及乐清湾等海域环境的污染情况较重,且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率的不断加快,这些重点海域的污染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大部分海湾以及河流口的海域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经过海洋污染调查相关部门对我国主要入海口的海域污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入海口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直接导致其将会受到沿江、沿海居民城市生活污水、人畜粪便、造纸工业废物以及食品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影响。其中造纸工业废物等富含有机物的污染物对于入海口海域的污染影响较重,是导致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2]。

 

从2004年至2012年我国海洋沉积物质质量检测结果表明,国内大部分海洋区域环境的沉积物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部分海域在持续性的海洋污染治理工作下仍旧保持着较好的生态样貌,但是,仍有部分海域环境及近岸海域遭受着较为严重的沉积物与污染物的影响,一些重要海湾与河口更出现沉积物污染严重的危害性情况。

 

通过对我国近海、近岸以及远海海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查可知,海洋沉积物主污染海洋环境的主要危害性因素之一,其中所包括的铅、砷、滴滴涕、汞、铜、镉、、石油类、硫化物、多氯联苯以及有机质等物质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我国锦州湾、珠江口海域以及大连湾,近几年来都出现了严重的沉积物污染情况,并且污染情况仍在持续加重,部分区域内残留的铅、镉、砷、滴滴涕以及大肠菌群更达到较高的层次,严重危害海域附近的生态环境,更会对海域附近居民造成极大的影响[3]。

 

2.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案研究

 

2.1提高海洋环境的监测水平

 

有关部门及政府监测单位应当积极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化技术,在海洋环境探测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利用新型遥感仪器,实现水生探测以及卫星遥感遥测,在传统海洋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的监测水平。

 

针对我国传统的探测方式,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对技术手段进行改进与创新,实现自容式、直读式、拖曳式、坐底式以及船载式的水生探测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探测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与回收,利用这些先进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对区域环境内的垂直剖面上的海流分布进行监测,为今后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2加强海洋污染治理试验区的建设

 

海洋污染治理试验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重点污染区域的管理与整治工作,对于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充分提升海洋污染治理的复合性与累积效应。针对我国不同海洋污染环境的治理情况,相关部门及政府污染治理单位应当抓住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的海洋环境内积极建设海洋污染治理试验区,通过治理实验以及关键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加强有关部门对不同污染情况的治理效果,通过对重点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区域环境进行封闭保护,建立海洋污染治理试验区,以此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2.3健全海洋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

 

自1987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多个涉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务院也相继出台了多项行政法律法规的保护措施,通过对涉海领域进行资源与环境保护,充分提升了我国海洋环境的整体安全性。

 

促进了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管理工作的综合治理。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法律法规所未曾涉及到的问题内容,这就导致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很多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在海洋环境资料的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与破坏,严重影响着我国海洋环境的整体平衡,致使沿海居民与重要港口海岸遭受污染问题的影响,严重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国政府单位及相关组织部门应当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区域内的海洋污染情况及企业单位违法开采与生产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改革与处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保证实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进一步提升我国法制工作的实施力度。

 

3.结语

 

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篇(10)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此也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环节还是要解决资金和环保之间的矛盾,设计者在设计时要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促进工程建设的完善。这也是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向。企业在经营时也要注重对自身实力的完善,注意培养人才,将保护环境真正作为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

一、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现今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助力,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运用生产,但是与之配套的环境治理工程缺没有跟上脚步,使得环境污染成了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时,环境污染工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进行相关探讨。

1、注重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道路

环境污染发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环境污染的步伐,如果没有及时治理对于人类来说将是一场灾难。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也成了国际社会及国内各行业积极探讨的重点话题。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而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都没有明确的认识。而环境污染治理的工程设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的环节。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是从在工程设计的早期对工程建设中或工程建设完后期会造成的污染进行预防及设计相关的治理措施。从工程建设中开始进行提前防治,也能从侧面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2、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能促进工程建设市场的完善,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对工程建设的市场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对治理工程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随着工程污染治理设计的制度健全,不仅能有效促进污染治理工程市场的完善,而且能增强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其发展空间的扩大。各治理工程企业应当增加自身的实力,不断创新,为污染治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国情提出对应的措施,治理工程企业在面对强烈竞争市场的情况下,更是加强对工程的监控,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不足之处

1、无法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评估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工程发展较国外相对尚未成熟,相关的环境因素评估系统未完善,尤其对于重大的环境因素,其评估指标不确定,也不够全面,而这种存在缺陷的环境因素评估系统在较长时间内未获得有效改进,因此造成某个具体的环境污染治疗工程在确立治疗目标、制定治理效果评估标准时,无可靠的参考标准。项目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也会由于评估指标缺陷,致使资金投入标准、治理办法、机构配置、职责分配、监督办法等相关的实施细则无法落实,因此,相应的配套措施也不能按标准进行完善。

2、缺乏高新复合型环境工程管理人才

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环境保护宣传及教育,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但是因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起步较晚,大部分公众对环境管理的认识不深,对其重要性、实施过程、目标效果均无明确的看法,因此,社会上投身于环境工程管理的人少之又少。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环境工程学等相关专业,但是环境工程管理却不是独立的专业,这种现状,不利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高素质人才培养。

3、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缺乏上岗后的继续培训

因为环境变迁较快,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办法也要随之更新,特别是目前信息化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飞快,环境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也要更上发展步伐。然而,因为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大部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人员上岗后,缺乏培训机会,使其环境管理相关知识结构,管理水平无法提升,甚至停留在一二十年前的状态。这种陈旧的知识结构,落后的管理观念,十分不利于整个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

4、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当前,社会的发展仍然偏向于经济发展,因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虽然国家早已提出保护环境的理念,但一部分人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给环境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公众及政府对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监督、监管不到位,导致社会对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视不够,在资金投入、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岗位设置等方面并不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也未能制定完善。即便有部分成形的制度,但是也因可操作性太差,根本无法执行。例如,环境管理中设置有“一票否决”制,但实际管理中往往还遵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做法,该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实际的效果。

三、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有效对策

1、建立并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市场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国家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污染工程治理市场,并通过对该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整体质量,借此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健全政策法规、建立市场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等途径,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管理对于政府而言,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其职能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而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建立及完善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带来的弊端,如责权不明、以及管理不到位等等,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使市场运作更加高效和规范

2、建立健全与市场运作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现阶段,随着我国环境工程市场日趋国际化,这就要求环境管理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而在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应借助经济手段来促进环境工程市场化为此,环保部门应在原有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借此来提高行政效能首先,政府可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来强化对环境工程市场中主体的管理,如减免税收、财政补贴以及贷款优惠等等;其次,通过建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及验收制度等,调节市场运行机制,规范市场运作;再次,加大对市场运作中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于一些在市场运作中威胁到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应当运用法律及相应的行政手段对其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终止,若是已经造成危害,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建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标准体系

工程标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规范市场和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并遵循宽严适度的原则进行如果标准制定的过于宽松,极有可能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留下隐患:若是标准过于严格,则会使市场发展受到制约对于我国而言,最佳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标准应当是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适应市场竞争,并且能够起到强制性行政措施无法起到的作用。

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水平与国家的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鉴于此,我们要努力去除目前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公众环保管理意识,大力培养高素质环境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切实提高环境工程的管理水平,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上一篇: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下一篇: 高新财务审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