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19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047-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网络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区域经济在不断变化,人才作为生产要素,在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一切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了政策以及地域、气候因素外,人才及其活跃程度对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区域间人才的活跃程度直接导致了区域间经济活力的差距,反过来区域间经济活力差异的拉大又使得高素质的人才继续向发达地区流动,尤其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使得发达地区人才活跃度继续增强,又能够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活力增强,从而形成马太效应,使区域间经济活力的差异持续增大。本文提出了区域人才活跃度及其相关概念,并试图从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经济活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区域人才活跃度与区域经济活力的互相促进与推动关系。

一、区域人才活跃度(Regional Tal-ent Liveness)

人才(talent)是指那些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专门知识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区域人才活跃度取决于该区域人才现在和将来的存量、质量、创新性和流动性,决定区域价值体系的现实变动,影响区域价值体系的未来状况,因而是该区域竞争潜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一个区域的人才活跃度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多因素决定,是反映区域人才创新能力、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外在“活跃”程度状态的总体表现。它是内化于区域人才群体中的整体人才存量和品质,是区域人才的生命力;它既决定了区域现实发展的活跃程度,也与区域的人才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它是在一定的区域中,整个区域人才群体的存续、发展以及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动力以及整个区域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升一个区域整体发展实力(包括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区域人才活跃度既表现了一个区域人才现实的发展态势,又表现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既决定了该区域现实的经济发展态势,又决定了其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为了找出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影响因素,本文编制了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调查问卷,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关于人才活力系统影响因素并加以整合,最后整合出六大影响因素。

(一)人才存量

即在整个区域内就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为区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总量。人才存量越大,区域人才发展越具备潜力,区域人才的活跃度就越强。一方面,人才越充足,研究与发展成果就越丰富,从数量上保证了人才活跃度越强。另一方面,人才的存量使得知识的产生更有效率,因此促进研究与发展的规模收益。

(二)人才质量

区域的人才活跃度体现在区域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上,区域人才质量越高,人才活跃度则越高。由于人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人才,人才质量对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贡献则相比人才存量要大得多。

(三)人才流动性

经典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社会人才在充分理性流动下,才能达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这种效能的最大化正是人才活跃度的最大化外显。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区域,不断有“新鲜人才”的注入,不断有“不安份人才”的对流,其结果不仅是人才对人才载体的“择优”,更是较强活跃度人才的“涌现”、“过滤”与“识别”。大批活跃人才的集聚与涌动,激发出来的是这个区域高度的人才活跃度和强劲的人才竞争力。当人才流动活跃时,在这个区域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都会比较容易。这样的区域才会吸引著名公司和科研机构落户。

(四)人才创新性

创新力体现一个区域内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区域人才活跃度最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人才活跃度的关键。创新又是竞争的保证,是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前提。创新力是人才创新实现的保证,因为它不受已有事实的局限,也不受逻辑习惯的束缚,它帮助人们拓宽视野,提升事业层次。缺乏创新力,创新之源就会枯竭。

(五)人才环境

即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有竞争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区域的硬环境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区域生活质量;区域软环境包括区域的人才政策和区域的人才氛围。区域在区域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影响着对人才的吸引,良好的人才环境显然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基础因素。区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给区域带来的是大批人才的集聚和人才更多的发展与活力提升机会。

(六)人才年龄

一个区域人才年轻化程度(整体年龄高低)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许多行业人才年轻化的要求也相当显著。区域的年轻人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越大,区域的人才活跃度水平就越高。人才年龄能够体现一个区域人才的成长性。

二、区域经济活力(Regional Eco-nomic Vitality)

“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组织”2004年将经济活力定义为:一个社区的经济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私人企业和公共企业的吸引能力。具有经济活力的社区能够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就业等经济活动以及长期可持续性的生活质量;能够随时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致力于居民福利的增加;能够鼓励和承认社区居民和企业的创新、勤奋、品德高尚,以及参与社区活动。区域经济活力与区域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共同构成了区域活力体系。区域经济活力主要体现区域的经济活动能力。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专家凯文,林奇认为,经济活力主要表现为区域的成长性,而且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方面。区域经济活力的构成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经济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充分就业和可持续的生活质量、创新能力。

三、人才活跃度与区域经济活力

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活力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富于变化、快速成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发展空间会随之发生变化,其经济活力或者增强、或者减弱。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

经济活力成正向支持关系,区域人才活跃度建设就是要通过对区域人才整体活跃度的增强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力体现在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发挥,其劳动是区别于简单劳动的复杂性劳动,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因此,区域人才活跃度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进步具有加速推动作用。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发挥作用的土地、资本的投入可以起到统率与推动作用。而当一个区域人才处在活跃度极高的水平上,这种推动就将在量和质上产生双重的加速作用。

人才活跃度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可持续、全方位的内核支撑力量,其重要任务在于营造良好的区域人才活跃度氛围,使人才加大投入、活跃度得以充分释放。人才活跃度建设不仅表现为微观效应上的个体寻优收益,更表现为宏观社会效应上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区域人才存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就将表现为区域人才的“整体活化”,并随着人才的自我理性流动,区域人才的优化配置也就将得以高质量地实现,并进一步影响和推动着区域价值观念的升级、区域新文化的兴起与进步,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也将最终体现为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

具体来讲,人才活跃度增强对于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影响。

(一)人才活跃度对资本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活跃度对资本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才活跃度能够提升资本产出的收益。人才质量是人才活跃度的一个衡量指标。资本只有通过与人才相结合,资本的潜在力量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而区域人才的状况会直接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如果一个区域人才层次比较高,则该区域更有条件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人才与资本相结合,就会生产出具备高附加值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二,区域人才活跃度的状况还会影响资本的流动。资本的本性决定着资本总是向着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高收益区域流动。区域人才状况的差异将导致区域资本的收益产生差异,这将引起资本从收益低的区域流向收益高的区域。

(二)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数量、人才流动性和人才创新性是决定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三个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分别对区域科技竞争力产生影响,从而对区域经济活力起到提升作用。

知识和技术的一部分是内化在人才内部的。同时,知识和技术又是由人才创造的,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应用也都是通过人才的活动实现的。因此,人才活跃度状况对区域科技竞争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区域人才的数量影响区域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如果一个区域有着数量较多的人才,则该区域不仅相应的知识存量大,而且通过人才的协作实践,该区域的知识将得到更多积累,科技将可能得到更多的发明和更广泛的应用。人才的流动,长期内将影响区域科学技术及知识的存量和增量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将最终提高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因此,人才活力对区域的经济活力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人才活跃度的状况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毋庸置疑,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人才的构成,特别是知识技术的构成则相应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如果区域人才结构表现为大量高比例的非熟练的人才,则这种人才结构既为区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优势条件,也决定区域产业只能暂时运行在较低的水平上。而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区域具备了产业专业化和产业高级化的条件,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

(四)人才活跃度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构成的影响

人才活跃度对区域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人才的数量决定区域基础设施的规模。拥有较大人才规模的区域,其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规模相应较大、范围较广,则需要较大规模的与之相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反之亦然。其次,人才的构成决定区域基础设施的构成。如果在一个区域的人才构成中,高层次人才比例高、规模大,则一方面需要与之配套更多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对优美的风景、清洁的环境、高品质的娱乐场所,以及快捷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等要求比较高,为了便于创新和科研,高层次人才还需要高质量的实验室、大学等基础设施。

区域劳动规模和构成还影响区域在其所在国家或区域内的地位。人才规模大、收入水平高的区域,则区域内最终需求大,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突出,而区域科技人才构成状况又决定了该区域在国家中科教的地位。

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提升是提升区域经济活力的基础,因此,也间接促使区域更加具备经济活力。

(五)人才活跃度对区域产业聚集力的影响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2)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3)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发展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经济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规模化、集成化发展过程当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相关研究学者明确指出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深化源于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无论是从人力资源的构成数量、构成质量、构成结构以及流动分布状态方面来说,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都深受其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以教育投入为前提,人才吸引为中心,技术培训为动力。据此,有关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的论证分析被摆在了中心地位,那么,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如何?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应当以何种人力资源措施的完善为基础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分析

首先,从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状态角度上来说,丰富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总体质量低下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最优化人力资源多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展地区,其次为中部次发达地区,优化人力资源分布最少的为西部区域。这一分布状态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格局是基本吻合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最完善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有着最为密集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从人力资源占有的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上来说,这一地区的人力资源占有的优势均十分显著。

其次,从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角度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我国地势的阶梯型分布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自西向东的倾斜性地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区域经济自西向东的渐发展趋势。虽然从国家政策上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性比较明显,但其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缩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毫无疑问的在于人力资源占有的差异性。

二、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

首先,从人力资源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结构作为引导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直接反映在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之上。换句话来说,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完善是无法脱离人力资源素质及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而存在的。这也正是人力资源结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动性资源,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势必成为了引导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依赖性资源。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建设发展质量将成为区域经济能否长期有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性因素。

其次,从区域经济管理相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角度上来说,一方面,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局面的计划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微观经济者为确保其参与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稳定,往往会以各种方式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并以健全的技术培训促进这种竞争优化的扩大化与发展,这最终也导致区域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的优化;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管理作用之下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稳定性强化使得人力资源在培养过程当中所需的各类商品资料价格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弹性变化趋势,优质人力资源的整个培养产出成本得到了显著下降与控制,这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促进因素。

三、区域经济发展之下人力资源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高等学校作为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优质人才的最关键培养基地,应当在整个人力资源的开发当中占据最关键的地位。从区域高层人力资源的发展角度上来说,高校的本质就体现于一个包括的人才储存中心,现代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性及专业性人才集中在高校当中,并有着极为有利的开发条件。一旦我们将高校所储存这部分人力资源有效激活,将其参与经济建设开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更为平稳与高效。

(二)完善人才吸引与聚集的社会环境。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健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人力资源培养开发的反作用力。在知识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日益完善的作用之下,我们应当推动包括科教文卫体在内各项事业行业的发展,为各类型人才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自身才华的和谐环境,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所在。

四、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及发展速度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要求。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数量、质量以及构成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管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研究[C]//2011年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11:517-523.

[2]义旭东,戴璇.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区域管理的深化与变迁[J].生产力研究,2003(05):136-137,158.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1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应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2014年,河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缓中趋升等特点。预计2014年我省GDP增长8.7%,居民消费指数CPI上涨2%左右。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实体。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区域经济的概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区域经济可以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充分反映,特别是在合理利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力分布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必须遵循“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发展原则,实现放射性、网络化的发展局势。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进行多个区域的划分,如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中原城市群全覆盖,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经济区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数量为9个,分别为郑州、漯河、洛阳、开封、新乡等。5.88万平方公里为土地总面积,21%为全区土地面积的比例,4 150万人为人口总量,与全区人口总数相比,其比例为28%。该区域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交通极为方便,核心区是高等圆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与产业资源中具有显著优势,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区域相比,其GDP总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经济区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区城市数量为9个,10.76万平方公里为其土地总面积,5 252万为总人口。这个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在北、西、西南等区域油气、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在黄淮区域却十分缺乏矿产资源,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区,在GDP总量、人均GDP方面区较低,以上表1(2011年)为例进行分析,区占核心区GDP总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71.2%与56.2%。特别是黄淮4市,因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为滞后,致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现阶段河南省存在极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在人口、资源及环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显。2009年我省废水排放量达到了33.4亿吨,其中42%为工业废水排放量,7 979.4公里为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其中53.3%为I―Ⅲ类水质。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别为黄河、淮河、海河及长江,通过监控检测,氨氮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从重到轻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列分别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2 185亿立方米为河南省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135.5万吨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万吨为烟尘排放量。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造成了生态破坏。

3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等自然环境是影响中原经济各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区位与资源方面。因核心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资源较为丰富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在测定中原经济区范围过程中,应对各个区域内产业影响力、开放影响力、科技影响力进行充分考虑,通过调整与分析,对其空间范围进行最终确定。

3.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作为经济活动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化、产业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要素存在形态的改善、要素组合联系的优化存在推动作用。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区域经济规模扩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载体,人力资源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中世界各国都会遇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区域位置不同,导致各个经济发展区域存在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给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国民经济增长与中原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4.1.1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中原经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选用科学有效的协调措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核心区域应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实行资金扶持,通过大量投资,完善该区域基础建设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较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虽然中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不足,但我们不能对其优点加以否认。通过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向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区域优势资源,帮助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

区域内各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比例配置为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生产力组织系统中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满足区域内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资源型重化工业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业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为41%。在核心区产业结构优化中,应对其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并对第三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进行长效机制的合理构建,进行区域规划、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重点做好核心区、区发展规划工作,实行《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对各个区域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核心区、区等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合作平台的建立,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合作区的设置。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中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可靠保障。并进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支持集中贫困地区高速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进行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并进行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的编制,为推动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由我国体制所决定,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状,如无法避免该问题的出现等。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必须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大区域合作,为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5.

[3]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

[4] 赵文亮,丁志伟,张改素,朱连奇.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6)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4-01

文化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人们处于不同地域,而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具特色。这些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更能够全面推动该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后又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都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变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一项社会活动。这种新型“文化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面貌,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就地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上是指人们在长期适应社会环境中所积累的必然产物。由于不相同的地域人群面对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不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的不断积累,地域文化就随之而形成。正是由于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再加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都造就了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它也呈多样性和独立性,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在内容上不仅广泛,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文化交流、行政区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展现多样性,但是在本质内容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体现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故而它能够赋予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群体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环境下的特殊意义。这些从地域性文化的三个明显的特征就能够反映出来。首先是地域文化具有漫长演化史和深厚留存性,能够在文化上留下历史的痕迹,与其它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对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抗拒性;最后,地域文化具有较弱的规范性,在内容的发展上不具备足够的自觉性,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被定义为基础,文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中,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定义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反过来,文化又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起到推进剂的作用。那么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的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它对地域的文化的发展水平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还与地域的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息息相关。以山东省的齐鲁文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给都有大量的资金的注入,这就为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山东省的地域文化的不断趋于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齐鲁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其次是要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这就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譬如山东的泰安就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是要根据具体类型的地域文化,倡导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山东的齐、鲁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发展地域经济和建设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地域文化不断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帮扶,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126-04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明显,2009年我国GDP总量与1978年相比平均增加了71.14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和浙江的GDP分别增加了192倍和174倍,远远高于西部各省的发展速度(金相郁、武鹏,2010)。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十二五”规划要求消除区域间的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区域之间的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通过各地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使区域经济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为此,本文根据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反馈性和涌现性特征,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思路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及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集成了生产制造、市场需求、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体系构建等各类经济活动,涉及到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企业区位选择、产业转移等多层次的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动态变化的复杂性网络体系。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而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在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进行不断的学习和适应性变化,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适应性特征。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在由众多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中进行的。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分布在不同的产业与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进行行为决策。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又存在着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互动作用与业务联系,一定区域范围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具有典型的网络结构分布特征。区域内部的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彼此交错,存在多种网络互动关系结构,形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复杂性特征。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是在一个开放性系统中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要求。外部环境的改变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的运行机制、要素构成、规则标准发生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改变,进一步使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复杂性程度增加。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动态适应性过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而言,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行为规则和资源优势都在持续进行着动态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一些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随之发生持续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时空构成上的多阶段、多层次的动态结构特征和自适应性特征。为了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必须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提升学习能力进行自适应,通过优化运行机制、结构体系以充分利用资源,不断提升应对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整体优化。

第四,区域经济行为主体及区域之间的动态协同特征。区域与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决策行为的自治性特征,有各自的运行机制、规则标准和发展模式。在复杂适应性系统条件下,区域之间或者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既竞争有合作的关系,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竞争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变化,各方将基于一定的契约关系构建一种合作性协同发展的超边界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打破行政界限,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区际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及其行为主体充满着复杂性决定了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能性和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复杂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协同是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作、相互作用和有机地整合的状态,强调在差异基础上实现各要素(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坚持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最终实现整体协同效应。协同发展要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整合度,在相互平等和开放的条件下,共同对外开放,在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和功能有机整合中实现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区域经济组织在结构形态、发展模式呈现出来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组织特征和行为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程度不仅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个体特征,更取决于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状态与机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的产物和效应,是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众多经济行为主体自下而上产生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提升复杂适应性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区域及区域经济组织在开放环境条件下具有耗散结构组织特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可以纳入自组织和协同理论的研究范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协同,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讲,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管理。协调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要素与产业的流动。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使其协同运转,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将区域各经济部门的所有经济行为主体视为复杂系统的要素,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自组织运转或者外部调控产生的涨落机制作用,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实现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资源、要素与产业的合理分配与优化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有效优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的整体功能,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部最优与整体最优的最佳结合。有效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既能够帮助区域各经济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实现预期经济发展目标,也有助于增强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层面,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通过组织和调控,把区域之

间或者区域内部各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而又相对分离的资源、要素、产业及经济行为主体整合为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战略优化布局,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简单相加之和的系统优化效果。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层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要求推动区域资源、要素和产业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发挥区域各经济部门、经济行为主体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的最佳结合。在运行机制上需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机制来增强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战略目标。

三、我国区域经济难以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使地区利益协调困难、基础建设重复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导致商品和生产要素区域之间难以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区域比较优势难以体现、区域经济未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等。区域之间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程度过高,缺少特色经济,有研究表明,我国中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高达93.15%,中西部之间工业结构相似度达到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身是建立在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等基础之上的,需要国家对各区域的协调管理和区域内各级政府机关及产业部门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对各区域子系统的协同管理的难度系数很大。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机制,在全国大系统中进行运作也可能存在滞后效应,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效果很难在短期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运行效果评价也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期内难以实现协同发展,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梯度因素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区域协作困难。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大,经济发展梯度层次多,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特征还存在交叉分布,各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观念差异显著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较为困难。由于缺少合理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各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在工业结构中没有体现出来,其促进作用就更不用提了。再加上根深蒂固的保守文化思想和落后的发展理念的存在,与现代开放性市场经济发展理念要求不适应,导致区域经济交流与协调的障碍较大。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加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难度。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也叫区位粘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如果在某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初始选择了特定的发展路径,在以后较长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当时的多种因素和行为方式适应了这种发展路径,短时期难以改变,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被锁定。由于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或者锁定效应的存在,除非有强大的外生冲击,单靠这一区域系统的内生力量是很难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状态的。也就是说,当某区域经济发展处于路径依赖的稳定均衡状态时,短期的政策变动或修补是不可能改变这种状态的,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力实施力度很大且持续的经济政策才能奏效。

三是不合理的政府干预加大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难度。不合理的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机制所倡导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打破了基于上述原理而形成的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导致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降低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由于各区域之间是平等的经济发展和行政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在中央政府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各区域之间反复磋商、相互让步才能实现。在强制性且不合理的政府干预下,很难形成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导致区域之间处于无序的自然状态。

四是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难以实现协同发展的原因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框架,提出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三种力量的产业聚集力的存在决定了可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和强度,可流动生产要素的持续流入能够持续强化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强势地区的循环累积过程。循环累积效应的存在使初始资源禀赋对称区域之间开始分化最终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等。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的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或分散,进而产业集聚的变化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五是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分割是区域经济难以协同发展的根本性体制原因。我国的中国行政区划、财税体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的结合决定了各区域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体,地方政府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和市场分割现象趋于更加严重。市场分割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积极追求GDP政绩过程中,忽视市场规律,采取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本地弱势产业阻止外地商品进入,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使本地工业化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求在中央政府指导下加强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具有一定意义的自组织内部各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是在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实现各区域功能整合发展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完善超越地方利益的区域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种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制度框架。实施跨区域协调操作。在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有调控能力的协调机构和组织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约束;推进各区域协调互动,建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信息沟通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系统;打破市场分割,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在各区域之间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模糊各区域的行政区划界限,培育密切的区域空间协同关系,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各区域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发挥全国经济的整体优势最大化。

第二,建立跨行政区的点轴开发与增长网络体系。在进行跨区域协同和合作过程中,要结合点轴开发理论,注重充分发挥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空港等具有较强的跨区域带动辐射能力的经济增长“点”,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健全由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江海航运干线等“轴”连接起来的经济协同发展的“点轴体系”。积极对“点轴体系”进行科学开发一方面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点轴体系”的跨区域联动机制有助于冲破区域合作中的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行政藩篱”的特殊作用,建立具有实质意义的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第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国整体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各区域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子系统,必须构建有效的不同层级有效衔接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和相互促进与带动机制,各区域子系统扮演好基于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角色和作用,通过城乡统筹机制和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为各区域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序参量,进而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高效协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推进中心城市或增长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要积极防范回流效应导致的中心城市在近期可能不利于邻区发展。在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要注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建设中小城镇,发挥市县对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而在防止回流效应的基础上发挥中心城市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会扩大的特征,积极实施“跨区域城乡统筹”战略。

第四,通过“政策梯度”,推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可流动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不断流向发达地区、持续强化聚集力较大区域的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是导致区域发展难以协同发展的核心因素。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有效构建合理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政策梯度”,在落后地区实施与发达地区不同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选项。这些政策包括差别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安虎森、李锦,2010)。构建“政策梯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商品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特别是有效实现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终实现代表区域协同发展最重要的形式的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五,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科学合理的要素投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来自发达地区和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对于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特别重要。由于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长期累积效应,尽管在小尺度中出现了劳动力和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缩小情况,但在中长尺度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呈现出扩大趋势,因此。各区域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时要注意保持人才引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在积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实现良性互动,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转移机制。促进东中西之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带动相关经济区域共同成长,缩短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积极承接符合本地要求的产业的转移,也是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能够有效的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五、结语

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某一个方面着手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过程。区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提高了产业的发展活力和效率;区域间的合作有助于推动要素流动和区域产业转移,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国家经济系统整体的发展效率和水平。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显著,迫切需要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转移。并且要在转移过程中,帮助中、西部地区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中部地区需要积极探索对内搞活、开发本土市场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接纳能力。西部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当然,对建立在竞争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参考文献:

[1]Haken 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fion:AMacroscopic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ns[J]Journalof Management,1988,(11)

[2]金相郁,武鹏20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0,(1)

[3]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

[4]谢志忠,赵莹,刘海明,黄初升,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安虎森,李锦,适度的“政策梯度”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J],学术月刊,2010,(1)

[6]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7]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8]柯善咨,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J],经济研究,2009,(8)

[9]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2010,(4)

[10]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11]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8)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9)

 

    a comprehensive and evaluative study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co-development 

                       

    [abstract] as a long-lasting pursuit theme of present tim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is a large, interactive and mutual influencing system constructed by a series of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hains, and links between these chains. it is the organic conformation of four levels of the degree of regional economies, of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regional ecology, of relativeness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cology, and of diffusion of pollution in regions that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athway to constru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conomy. furthermore, the degree of harmony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cology is not moving-less but changing all the time.

    [key word] regional economies;eco-development; degree of harmony;comprehensive index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产经营活动,而生产经营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背景的环境下进行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而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既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急需深入探索的重要实践范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是否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怎样?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性态如何?以往人们大多只是根据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来进行单方面判断,既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又缺乏判断操作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判断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不高。本文试图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就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1.  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1.1  300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自从联合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来,世界各国都迅速作出积极的反应,一致表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1.2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1.3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运动变化具有5个特性。

1.3.1  综合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

1.3.2  整体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等诸多方面优劣程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总体评价。

1.3.3  层次性。它是由多层次构成的,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也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和效率水平,还包括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

1.3.4  过程性。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1.3.5  运动性。它是运动变化的,即随着经济与生态发展运动时空的位移变化,与之相并行交替的经济与生态发展及其质量优劣水平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既有可能变强,也有可能变弱。

2.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1  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

2.2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而统计指标的设置又必须服从于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动变化的特殊规律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究竟应该选取哪些指标,建立什么样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才能既有利于计量评价,又有助于严密监测和科学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现实课题。我以为,综合评价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6项原则:

2.2.1  客观性。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

2.2.2  完备性。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运行态势。

2.2.3  科学性。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应该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应当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的直观结论。

2.2.4  系统性。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2.2.5  可比性。评价指标既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也要便于进行横向比较;既要可用以进行时序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延续性、综合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2.6  实用性。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2.3  根据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综合评价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与生态两大领域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及其若干分支项目的和谐指数系统(见表1)。

表1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区                   域                   经                     济                   与                             生                           态                         发                                展                                      和                                谐                                              度

 

 生态                       保护                       与修                复度

 

 植被损毁率(逆指标)

 

水土流失率(逆指标)

 

水质污染率(逆指标)

 

食物污染率(逆指标)

 

酸雨率(逆指标)

 

飘尘覆盖率(逆指标)

 

有害气体覆盖率(逆指标)

 

水资源缺乏率(逆指标)

 

自然灾害率(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单位工业产值固废排放量(逆指标)

 

“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经济            发展                     度

 gdp增长率(正指标)

 

人均gdp(正指标)

 

人均gdp增长率(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正指标) 

 

单位土地面积gdp增长率(正指标)

 

经济与              生态关              联度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增长率(正指标)

 

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占gdp比率(正指标)

 

绿色gdp占gdp总量比率(正指标)

 

周边区域          生态恶流             度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逆指标)

 

周边区域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逆指标)

 

周边区域“三废”治理率(正指标)

 

 

3.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3.1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就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指标越重要,其权重就越大。权重一般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之介于0与1之间,各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主观赋权法是一类根据人们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决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就是依据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进行自动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这里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

设n个评价u1,u2,…,u4的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ω1,ω2,…,

                               n

ωn,0<ωi<1,i=1,2,…,n,且∑ωi=1,则称ω=(ω1,ω2,…,

    i=1

ωn)t为u个评价指标u1,u2,…,un的权重向量。

为了确定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由评判者(多人背靠背的方式)将n个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建立判断矩阵=(aij)n×n,aij是评价指标ui与uj对于评价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之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其取值按下列各种情况处理:

若ui与uj同等重要,则取aij=1;

若ui比uj稍微重要,则取aij=2;

若ui比uj较明显重要,则取aij=3;

若ui比uj明显重要,则取aij=4;

若ui比uj很明显重要,则取aij=5;

若ui比uj非常明显重要,则取aij=6;

若ui比uj极端明显重要,则取aij=7。

显然,判断矩阵u满足aij=1/ aij,aij>0,i,j=1,2,…,n。

当判断者的判断确实真正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时,矩阵u满足aik·akj=aij,i,j,k=1,2,…,n,此时称u为完全一致性矩阵。将u的任意一列归一化后则为所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ω,

  n               n

如取a的第一列归一化得ω=[a11/(∑ ai1),a21/(∑ ai1)  ,…,an1 

 i=1           i=1

   n

/(∑ ai1) ]

 i=1

3.2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分指标达标系数值的量化计算

计算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u1、经济发展度u2、经济与生态关联度u3、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u4)共24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

根据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u1的13个分指标u11,u12,…, u1i(1≤i≤13)的达标系数值h1i,其方法为:

若u1i为正指标(其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记u1i的基准值(即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大值)为u01i,则h1i=u1i/u01i;

若u1i为逆指标(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此时u1i的基准值u01i取u1i所有可能取值中之最小值,则h1i=2-u1i/ u01i;

若u1i为适中指标,取值越靠近其最优取值u01i(称为u1i的基准值)越好,则h1i=∣1-(u1i-u 01i)/ u 01i∣。

为防止个别指标特好或特差,导致评判结果的不合理性,特别约定0≤h1i≤1。

同理,可以计算出经济发展度u2的5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2i(1≤i≤5)、经济与生态关联度u3的3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3i(1≤i≤3)、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u4的3个分指标的达标系数值h4i(1≤i≤3)。0≤h2i≤1,0≤h3i≤1,0≤h4i≤1。

3.3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四个层面得分系数的量化计算

采用通常的加权合成评价法,分别计算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四个层面评价指标(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得分系数。

3.3.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1。

mi

h1= ∑ω1i h1i       (1≤i≤13)

    j=1

式中,h1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1i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1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1i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层面的1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1≤1。

3.3.2 经济发展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2。

mi

h2= ∑ω2i h2i       (1≤i≤5)

    j=1

式中,h2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2i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5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2i表示经济发展度层面的5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2≤1。

3.3.3 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3。

mi

h3= ∑ω3i h3i       (1≤i≤3)

    j=1

式中,h3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3i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3i表示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达标系数值,0≤h3≤1。

3.3.4 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得分系数h4。

mi

h4= q ∑ ω4i h4i       (1≤i≤3)

      j=1

式中,h4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得分系数,ω4i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h4i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层面的3个分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达标系数值,q表示周边区域生态污染对评价区域的扩散系数, 0≤q≤1,0≤h4≤1。

3.4 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计算与分级

前面所述的4个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4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反映有关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的状态特征。如果要总括揭示和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的运行状况,还需合理设置各项指标的比较标准,将各项指标与比较标准进行对比,并将结果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整体状态的评判模型,即:

h=ω1h1+ω2h2+ω3h3+ω4(1-h4)

其中,h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ω1,ω2,ω3,ω4依次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权重系数,且ω1+ω2+ω3+ω4=1;h1,h2,h3,h4依次表示生态保护与修复角度、经济发展度、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的得分系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h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相对越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综合指数h的数值越小,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相对越差,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弱。

为了便利地将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的综合指数应用于综合评判和管理决策,有必要根据综合指数,对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的等级进行粗分处理。可以将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状态划分为7级:综合指数h=1(通常不会出现),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85,1],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很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70,0.85],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较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60,0.7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基本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45,0.6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较不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30,0.45],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很不和谐的状态;综合指数h∈[0,0.30],则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处于完全不和谐的状态。

4.   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的综合评判方法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是指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量变状态之特征。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具有运动变化之特征。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那么,一个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程度究竟是向好的或更好的方向运动变化,还是向差的或更差的方向运动变化,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我认为,应该建立判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性态的数学模型,据此来进行定量评判。 

判断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运行过程中量变状态的特征,具有以下数学模型: 

p=ht/ h0                                                                    

式中,p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指数;ht表示报告期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h0表示基期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 

公式的经济意义是:当p=1时,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行中其程度没有变化;当p>1时,表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在运行中其性态从差的(或较好的)向着好的(或更好的)方向运动变化;当p<1时,表明在运行中其性态从好的(或较差的)向着差的(或更差的)方向运动变化。

本文研究所完成和揭示的是关于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综合评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更重要的是将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证研究分析并据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刊物所允许容纳的篇幅所限,笔者将另文就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综合评判中国及其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2:136~14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10)

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协助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陆续实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方针的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覆盖、开放程度不同,在国家投资倾斜的过程中,各地经济呈现出很大的差距。为了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从十五大开始就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推行现代化,对于欠发达地区,必须努力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在资源开发与基础建设中,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各地和谐发展。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历史背景、发展程度、社会条件不同,区域经济存在差距,不仅是一种正常现象,更是历史的必然存在。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部与东部的工业化城市与产业结构处于不同的阶段;两个区域的对外开放与发育程度不同,从而让经济体制的程度与转换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中西部与东部存在严重的梯度差,虽然中西部的资源比东部丰富,但是经济技术远低于东部;经济发展速度让人均生活和人均产出存在很大差距,并且以上升趋势呈现。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努力让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总趋势可以概括成:三驾马车、三大阶梯、三种病灶、四大板块。三大阶梯是从经济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是中部居中、西低、东高的现象。三驾马车,则是从拉动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环渤海、珠三角与长三角。三种病灶,主要是目前区域经济中的各类没矛盾,东三省表现为结构与体制的双重矛盾,西部地区的欠发达,东部的资源环境束缚。四大板块从地域角度来看,主要是西部的12个省市与自治区、中部6省、沿海10省、东北3省。

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不断扩大的发展差异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二)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拉大,对区域差异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热门话题,学术界一般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制度与人力资本。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发展体制共存”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的改革进度存在很大差异。从政策支持力度来看,我国各级政府也相继采取了对应的梯度推进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为东部沿海带来了明显的优势,也很大程度的抑制了内陆地区发展积极性。

从人力资本来看,区域劳动者素质会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生产率。我国专业技术、大中专人员在西、中、东三个地区的分布情况是:西部最少、中部居中、东部最多。这种分布差异也就直接造成不平衡的经济发展。

(2)区位与历史条件影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主要使用梯度推进的方式,让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既和韩国、日本、台湾、港澳相邻,又有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作为依托。虽然我国西部也开设了一定的对外贸易,但是和西部接壤的国家没有任何优势,从而很难带动边疆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历史差异,由于初始条件不尽相同,从而让构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历史发展中,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而不同的自然因素、社会风俗、传统风气与经济状况,都让经济结构和人文状况发展不一。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再均衡的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加入WTO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对加快国际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都有很大作用。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渐由被动变成主动。在全面预测和分析全球化走势的过程中,让中国顺利度过了适应、调整全球化的阶段,建立了一体化的区域经济。

从全球范围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作为不断变化的问题,为了让各地经济和谐发展,必须以流动区域为核心,使用各种行政手段;以间接调控为主,通过与企业间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这过程中,综合手段包括:税收、财政、贸易、信贷、社会保障、土地等。在遵循市场市场规则的同时,让其充分发挥鼓励、诱导与限制作用。

为了增强区域经济实施力度,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必须使用对应的干预措施;如:实行许可证制度,让不符合发达区域的企业直接迁出该区域,或者控制外地企业向内部地区的集中,让企业在区域中实现合理布局。

在实施与编制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时,必须格外注重立法程序,让经济法律化、政策化,让区域经济更具有权威性。为区域经济创设对应的立法保障,是将国家实施的总体方针与手段,给予明确的界定,在保障政策稳定性的同时,避免政策突变对区域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束语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再均衡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任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从各方面强化再均衡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曾小平,冯志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再均衡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7.

上一篇: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下一篇: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