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质量评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7 16:16:10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1)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方法较为单一,评估工作随意,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评估结果真实性较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力企业资产评估需求的缺乏、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资产评估攻击失效以及产权交易的非市场化。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导向,提高对高质量资产评估的需求,同时要求相关利益者加强对资产评估质量的重视;引入竞争机制,培养高质量的评估团队,不断提升资产评估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评估质量监管体系,全方位提高电力企业资产评估质量水平。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及特点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介绍。资产评估即专业人员根据某种目的,以企业资产当前的状况作为基础,根据其功能、使用效益和企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某个特点时间点的企业资产价值做出评定和估算,提出专业意见的过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资产评估工作涉及多种行为,例如:产权转让、破产清算、资产纳税等等,都需要将资产的价值作为参考的依据,其资产价值并不是指账面的历史价值,而是企业资产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市场价值,为了对现行市价进行判断和估算,就需要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工作。

(二)资产价值的特点。其一:现实性。将评估基准日作为参照时间,根据这个时间点企业的资产状况对资产进行评估,由于资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其数量、结构、价值不可能长期处于相同的状态,其评估工作不会受到历史业务及其记录等约束。其二:市场性。资产评估是一项专业的中介活动,它来源于市场,并且服务于市场,它的根本目标是根据不同的资产,通过模拟的市场条件进行资产的估算和评定,估算的结果需要得到市场的检验。其三,公正性。其公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需要按照相关准则和规程进行的,需要具备公允行为规范以及业务操作规范,这是保证其公正性的基础;第二:评估工作人员和企业资产业务无利害关系,这是公正性组织的建设基础。

二、电力企业资产评估质量的现状

我国资产评估监管部门为了有效地提高资产评估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2001年制定了资产评估准则,为企业开展评估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同时多年来对资产评估人员进行统一的考核,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电力企业的资产类型包含: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投资等。对电力企业资产进行评估需要从整体和局部来考虑,从整体进行评估时,可以采用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从局部进行资产评估时,通常采用重置成本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重置成本法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评估方法需要将企业的资产化整为零。形成独立的单项资产,在对这些单项资产的成本进行重置,电力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的特征,对于其中一部分资产,需要人为的分割才能进行评估,所以容易常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针对含阀门等材料的管道系统和包含电缆、照明器材等材料的电气系统而言,有的时候却很难进行分割,甚至无法进行分割,若将企业整体资产分割成多个单项资产来评估,其结果出现失真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第二,重置成本法中功能性损耗和经济性损耗很难做到量化,特别是经济性损耗,它受到内部、外部、现实及未来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进行估量;第三,针对有价证券和无形资产中土地的使用权等,不宜使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

三、提高电力企业资产评估质量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对电力企业的治理和完善具体事项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制衡公司内部权力,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内设控制体系,强化治理结构,促进资产评估质量工作和治理结构的互动。

(二)改善财务治理手段。在一个企业中,控股权和控制权是不同的,财务控制权与这二者又有不同,如果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合理的体制和机制,那么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财务控制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财务监督以及财务激励机制进行治理。反映了“股权―资本”的控制关系。同时还反映出“委托―”的控制关系,同时,还体现了内部会计对会计人员的控制和监管。

(三)培养评估人员的资产评估意识。想要有效的提高企业资产评估质量,其关键是要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资产评估意识,针对大多数领导的资产评估意识低下的问题,应该加大对其资产评估教育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其一:提高全民资产评估意识,为评估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借助媒体对资产评估进行大力宣传,并做到及时有关资产评估的信息及取得的有效成果,加深大众的资产评估意识;其二,资产评估人员不仅需要认真对待评估工作,同时还需要向其他工作人员宣传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扩大其社会影响;其三,开设专门的资产评估教育课程,提高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及资产评估人员的理论基础以及道德水平,增强其实务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电力企业资产评估质量以及解决资产评估的供求失衡状况,需要从思想上提高电力企业领导的资产评估意识,提升高质量评估的需求;引入竞争机制,建设专业的资产评估团队,提高资产评估的信息化水平,促进资产评估质量的供给;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和相关法规,追究资产评估结果失实责任,无论是企业领导、财会人员、办事人员还是评估人员的失实责任,都需要严格进行追究,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大资产评估协会的监管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资产评估质量,为资产评估工作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腾飞.浅谈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现状与思路[J].技术与市场,2012(11).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2)

电大开放教育内涵建设中构建教学评估机制的意义

教学评估工作是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的一项基本教学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授课能力;另一方面,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运行情况(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考试等)进行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和依据。构建教学评估机制是电大加强内涵建设的有效保证,有助于电大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竞争力。在电大开放教育内涵建设中,构建教学评估机制具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电大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平时面授课时较少,主要依靠学生自学为主,对教师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归纳概括和把握课程重点难点能力、督促学生做好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构建教学评估机制,特别是构建听课、评课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制度,通过分析评价、总结奖惩,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能力。

(二)促进学校提供周到服务

由于电大学生都是在岗在职的,集中机会少,管理工作难度大,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要更加周到、细致,否则就有可能由于疏漏而影响学生的毕业。同时,电大的开放教育正处于改革的阶段,特别是基于网络的课改课程的教学和考试更是需要教学和教务两个部门密切配合。因此,构建有效的评估机制,可以加大对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的检查,让教学评估机制发挥填充与连接作用,促进教学和教务两大主要部门加强常规管理,有效进行沟通、反馈,把学生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和完善。

(三)维护良好教学秩序

具备良好教学秩序才能保证电大开放教育正常运转,提高教学质量。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秩序中存在一些细微环节,如选购教材并及时发到学生手中、有效的考勤、教师的备课、师生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布置批改作业、考试及阅卷等各个方面,这些环节如果没有有效的检查与评估,很容易出现忽略现象,影响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构建教学评估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电大建立良好开放教育教学秩序,深化内涵建设。

电大构建开放教育教学评估机制的基本策略

从内涵建设出发,电大需要构建自身的开放教育教学评估机制。一般认为,教学评估的要素主要包括评估主体、对象、内容、指标体系、方法、程序、时间或周期等。因此,电大构建开放教育教学评估机制要做好选择评估主体、制订指标体系、确定评估程序和时间三个环节。

(一)选择教学评估主体

一项制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好的制度执行人是关键。构建教学评估机制首先要选好评估人员,组成高质量、高效率的评估队伍。实践表明构成评估队伍的人员应当熟悉电大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拥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熟悉教学评估的流程,并且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观念。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拥有广阔的视野、端正的工作态度、清廉的工作作风,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以保证教学评估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从而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二)制订评估指标体系

制订科学的指标体系是确保开放教育教学评估取得实效的根本。制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详尽设计。

1.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1)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师教学实践的体现。开放教育要求教师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办学理念确立教学思想。因此,评估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整个教育教学评估的首要环节。在评定教师教学思想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开放教育观念的评估。具体评估指标见表1。(2)教师的教学过程相对于传统教育,开放教育教学过程开放,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估来提升教学质量。事实上,教学过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确保评估具备可测量性与可评估性,就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制订评估指标,重视学生的评估。具体评估指标见表2。

2.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要加强开放教育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做好教学管理的评估,通过抓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这里的教学管理涉及到教务管理活动及制度建设,如:通过编班管理来方便学籍管理,每个学生都建立相应档案,安排专门班主任来保管[3];通过建立巡考制度来实现考试公平、公开及公正;通过建立作业管理机制,对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态度和质量进行考评;建立机房使用、维护、保管等管理制度。具体评估指标体系见表3。

3.教学条件建设通常,教学条件包括人、财、物等几个方面。由于电大开放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为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需要的条件,也是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条件之一,也是教学评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校除了要加大设备设施建设,开通本系统的学习在线、电子图书馆、校园网等,为学生提供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外,还要严格检查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及网页,确保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导学材料。具体评估指标体系见表4。

4.教学效果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教学属于育人的活动,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来体现,开放教育中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终结性的考试成绩及学习能力来体现。因此,教学评估中要加强教学效果的评估,具体指标体系见表5。

(三)确定评估的程序和时间

电大教学评估的程序,笔者认为应采取上级电大抽查和本级电大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全国的电大系统有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分校和县级电大工作站四个层级。教学评估工作,首先应由上级电大制定出具体的评估方案和实施细则,交由下级电大执行;其次是下级电大根据方案和细则进行自查,形成书面的自查材料和报告呈报上级电大;最后是上级电大根据下级电大的材料和报告进行书面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对下级电大进行抽查。至于教学评估的时间或者周期,笔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所以评估的时间或者周期以一个学期为宜。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3)

在电力应急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事故的发生原因、性质、实际规模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处理过程中应体现基本情况清楚、职责分工明确、指挥决策统一、信息渠道通畅、重视灾后恢复几方面的指标要求。电力事故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在突发事故发生的状态下,发挥着应急纲领和指南的作用。因此,在编制电力事故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遗漏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应急措施要量化具体、行之有效,责任的边界要明确清楚。对于通过评审的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实践性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发现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常情况下,电力突发事件可分为红橙蓝黄四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特别重点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比较重大突发事件和一般突发事件。电力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对突发事件等级做出迅速的判断,启动相应等级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保障事故抢救的顺利进行。在电力突发事故的救援过程,应做好人员救助、电网抢修和医疗救助三方面的相应,控制电力事故的发展。电力运行应急恢复完成后,需立即组织人员评估损失,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建措施,修订应急预案中存在的缺陷,以提高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效性。

电力应急体系的预评估是借助相应理论和方法评价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是指对应急管理实施的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善后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具体包括电力生产环境、电网设备及电力机具的防护、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预评估是电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发现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电力应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应急体系在初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与电网实际建设情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周边电力资源,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置,从而提高应急体系建设的效率,获取最可靠、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在应急体系建设完成后,一定要经过反复的演练和细节的具体量化,确保应急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在电力应急体系预评估过程中,确保人员、设备、制度等各应急阶段的全面评估,不断完善应急体系中不足之处,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电力应急体系评估阶段宜制定一系列评估指标,量化相关指标数据,更好的衡量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应急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指明方向。灾害预评估属于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中的决策评估部分。对于自然灾害的评估是全面反映灾害,确定防灾、减灾目标,优化抗灾、救灾措施,评价减灾效益,制定减灾、救灾策略的基础依据,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参考。灾害预评估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为主导,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化和层次化、评价方法与技术的综合性以及信息利用多元化,将灾害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理论作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力灾害损失预评估的内容,建立电力灾害损失评估体系,以适应电力企业突发事件顺势评估的客观需求。灾害预评估作为灾害评估时间维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具体分为短期预评估和中长期跟踪评估。其中中长期风险跟踪评估是对一个地区或潜在危险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

一般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可以核算出灾害期望损失,并以此为依据评价灾害风险水平、评价电力应急体系效益、分析灾害的可防止性,进而提出防灾、救灾的最优方案。电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的预评估主要是在灾害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电力事故所造成的自然生态及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种价值判断,以评估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电力事故评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系统、指标系统、规则系统。预评估理论可作用于电力应急体系防灾、救灾的决策系统,通过防灾、救灾措施系统反馈给承灾系统,从而构成一个环节完整的信息反馈路径,形成电力灾害评估与防灾、救灾相结合的网路系统,指导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电力应急体系功能构建过程中对灾害损失的预评估需要结合电力应急体系实际情况,针对已经发生的电力事故,评价电力应急体系的脆弱性和风险损失。

完善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能够减少突发事件对电力生产的损失。电力应急体系的规划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需要从电力应急体系的本质出发,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电力应急体系评价指标和电力事故预评估指标。在今后对电力应急体系和电力事故损失进行评价时,将各项指标运用其中,以提高电力应急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安全收益。

作者:刘晓东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供电分公司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4)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部,河北 保定 071052)

【摘要】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素质的人才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从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现状,着重根据目前企业培训中广泛应用的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式探讨了如何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http://

关键词 柯氏模型;电网企业;职工培训;有效性

电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进而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电网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到的都是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电网企业的人才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企业及培训机构关注的热点。

1电网企业职工培训效果现状:重培训不重评估

目前,培训机构与企业往往重培训而不重评估,普遍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过程轻结果”的现象,导致有培训、没效果。培训不应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培训评估是监督和检查培训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培训组织者、培训教师、受训职工的监督指导,更是对以后培训工作起到促进和完善作用。企业与培训机构都应关注职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在个人素质、专业技术等方面获得了哪些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柯氏模型在提高电网企业职工培训效益中的应用

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是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唐·柯克帕屈克于1959年提出的,被企业界认为是最经典、最著名的培训评估模型,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模型。四个层次分别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

2.1反应层评估

反应层评估是培训评估的最低层次,也是电力企业目前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价培训工作的方式,在培训结束前进行。主要了解学员对整个培训的看法,包括对培训教师、培训课程、培训环境和条件等的满意程度,以便培训机构根据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后续培训工作。目前电网职工培训中部分学员存在“培训没有太大实际用处”、“培训是为考试服务的”的观点,反馈给培训机构的信息也是消极的,而且大多采用较为主观的问卷调查形式。

为降低问卷调查评估的主观性,最好使用李克特式的五点量表来调查,比如以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来划分满意程度,并以量化的方法统计问卷结果。为了使评估结果更真实可靠,还可以增加其他调查方法,例如:让受训者写出认为培训中哪些内容对他们的工作最有用,哪些内容实用性差,以及对培训课程、教师、环境条件的意见和建议,或者采用访谈法,深入了解学员的内心感受。

2.2学习层评估

学习层评估也是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评估学员对电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常以笔试、技能操练和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在评估时间选择上,不仅仅是在培训结束前,在培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如理论知识一个章节、一项操作技能的结束都应加以评估;在对结果处理方面,需要将培训前与培训后学员知识技能水平进行比较,这样才能获得更为科学的评估结论。

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培训效果,尤其是电力行业,教师除了需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建设一支由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补充培训师资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把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带到培训中心传授给教师和学员,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培训水平。

2.3行为层次评估

这一层次主要评估学员接受培训后行为产生的变化及是否将培训中所学的原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更能体现培训效果,但操作起来比前两个层次更为复杂。对学员行为的评估主体应包括学员自身、其上级与下属、同事,实施追踪评价,评估时间应在培训结束三个月后或更长的时间进行。比如,上级主管领导记录新入职员工参加培训前的知识技能水平,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与培训结束三个月后其登杆、接线、拉线制作、瓷瓶绑扎、导线插接等技能进行对比,评估该员工取得了哪些进步与发展。

2.4结果层评估

这是培训评估的最高层次,也是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主要是指学员经过培训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及对企业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在电力企业中常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产量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长、事故的减少等。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所以进行结果层评估需要注意:尽量设置控制组,与没有参与过培训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贡献进行对比;评估时间选择在培训结束后半年到一年;选择的适当的时机多次评估,以便获得更客观,科学的评估结果。

3结束语

学员有无进步或发展是培训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柯氏评估模型虽然在电力行业员工培训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它只侧重于培训结果的评估。培训前,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目标,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培训中使用先进的培训技术及理念等都能有效的提高培训的效益,在将来的培训工作中企业与培训机构要综合影响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不同的评估方法,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电网企业的整体实力。

http://

参考文献

[1]张庆伟.对电网员工培训反应评估指标分析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5)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程度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就成为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前的重要环节。然而,评价的方法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现阶段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技术要求,规定了评价的总则与内容,但缺少统一的综合评价方法。本文以老黑河水电站为例,通过对评估区的资料搜集、野外调查以及在现状与预测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法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做出了综合性的评价。对于类似的地质灾害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工程概况

拟开发的老黑河水电站位于吉林省漫江镇西南2km,坝址在头道松花江上游漫江左侧支流老黑河上,坝址附近无公路通过,交通不便。地理位置为东经127°36′03;北纬41°55′08。

评估范围确定库坝区两侧以第一分水岭为界,淹没区库尾向上游200m;引水隧洞及尾水渠两侧各100m,尾水渠至水边,评估区面积0.76km2。

2地质环境条件

老黑河水电站位于长白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评估区左岸为低山,右岸为玄武岩台地,沟谷由斜坡和漫滩组成。河水由南西流向北东,河谷多呈不对称“U”型谷。按成因形态,可划分为:漫滩、斜坡、玄武岩台地、低山。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片麻状花岗岩、玄武岩、块石、卵石。评估区区域构造不发育,近期区内及工作区附近无大断裂带通过,属相对稳定地区。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3复杂程度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拟建老黑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50KW,库容为331×104m3,为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和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属一般建设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所示,将该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内仅发现小规模崩塌3处。无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三处崩塌灾害点均为河流凹岸水流切割高陡边坡所形成,顶部为块石,成分多为玄武岩,底部为灰色~灰白色片麻状花岗岩,现状条件下边坡底部零星分布有少量块石,块径以20~45cm为主,方量4.0m3左右。边坡受卸荷作用、风化作用及大气降水侵蚀等外动力作用影响,局部表部岩体松动,加之边坡陡峻,局部表层松动岩体失稳,进而形成崩塌,其表现形式为局部掉块,规模较小,且该崩塌灾害点周边无村庄、道路及工矿企业等,零星崩落块石全部堆积在河岸边,故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2]。

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类型如下:

输水隧洞进出口:该处地形坡度65°左右,覆盖层为厚2.0~3.0m的块石,其下岩体为强风化片麻状花岗岩,呈散体结构,故开挖时受卸荷影响,岩体完整性差,引发崩塌灾害的可能性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调压井:组成岩性表层为块石,厚度在3.5m左右,下伏为玄武岩及砾石夹粘性土夹层。岩石表层相对稳定性较差,卸荷裂隙发育,偶有崩塌掉块,规模较小,随深度增加岩体完整性变好,未见明显构造,附近有地下水流出,但井内有工作人员施工,故存在一定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为小。

压力管道:压力钢管地形坡度30~36°,覆盖层厚2.2~5.5m,由块石组成,块石具架空现象,结构不密实;基岩主要为玄武岩,岩质较坚硬,地下水埋藏于基岩裂隙中,管道震墩易产生不均匀沉陷,同时压力管道边坡为岩土混合陡坡,在陡坡上开挖基坑,存在边坡稳定问题,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为小。

6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法,将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和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行迭加分析,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再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3]。量化公式如下:

G=G现UmaxG预

式中:G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等级;

G现――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G预――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表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表

根据以上评估标准,由于评估区中C区中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无,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小,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故C区土地适宜性为适宜。

7结论与建议

老黑河水电站为小型水利枢纽工程,属于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域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预测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可能遭受的灾害类型为崩塌。根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将整个评估区划分为一个区,即C区为危险性小区,土地适宜性为“适宜”;故评估区适宜修建水电站工程。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6)

电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进而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最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电网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到的都是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电网企业的人才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企业及培训机构关注的热点。

1 电网企业职工培训效果现状:重培训不重评估

目前,培训机构与企业往往重培训而不重评估,普遍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过程轻结果”的现象,导致有培训、没效果。培训不应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培训评估是监督和检查培训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培训组织者、培训教师、受训职工的监督指导,更是对以后培训工作起到促进和完善作用。企业与培训机构都应关注职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在个人素质、专业技术等方面获得了哪些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 柯氏模型在提高电网企业职工培训效益中的应用

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是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唐・柯克帕屈克于1959年提出的,被企业界认为是最经典、最著名的培训评估模型,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模型。四个层次分别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

2.1 反应层评估

反应层评估是培训评估的最低层次,也是电力企业目前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价培训工作的方式,在培训结束前进行。主要了解学员对整个培训的看法,包括对培训教师、培训课程、培训环境和条件等的满意程度,以便培训机构根据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后续培训工作。目前电网职工培训中部分学员存在“培训没有太大实际用处”、“培训是为考试服务的”的观点,反馈给培训机构的信息也是消极的,而且大多采用较为主观的问卷调查形式。

为降低问卷调查评估的主观性,最好使用李克特式的五点量表来调查,比如以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来划分满意程度,并以量化的方法统计问卷结果。为了使评估结果更真实可靠,还可以增加其他调查方法,例如:让受训者写出认为培训中哪些内容对他们的工作最有用,哪些内容实用性差,以及对培训课程、教师、环境条件的意见和建议,或者采用访谈法,深入了解学员的内心感受。

2.2 学习层评估

学习层评估也是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评估学员对电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常以笔试、技能操练和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在评估时间选择上,不仅仅是在培训结束前,在培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如理论知识一个章节、一项操作技能的结束都应加以评估;在对结果处理方面,需要将培训前与培训后学员知识技能水平进行比较,这样才能获得更为科学的评估结论。

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培训效果,尤其是电力行业,教师除了需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建设一支由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补充培训师资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把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带到培训中心传授给教师和学员,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培训水平。

2.3 行为层次评估

这一层次主要评估学员接受培训后行为产生的变化及是否将培训中所学的原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更能体现培训效果,但操作起来比前两个层次更为复杂。对学员行为的评估主体应包括学员自身、其上级与下属、同事,实施追踪评价,评估时间应在培训结束三个月后或更长的时间进行。比如,上级主管领导记录新入职员工参加培训前的知识技能水平,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与培训结束三个月后其登杆、接线、拉线制作、瓷瓶绑扎、导线插接等技能进行对比,评估该员工取得了哪些进步与发展。

2.4 结果层评估

这是培训评估的最高层次,也是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主要是指学员经过培训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及对企业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在电力企业中常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产量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长、事故的减少等。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所以进行结果层评估需要注意:尽量设置控制组,与没有参与过培训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贡献进行对比;评估时间选择在培训结束后半年到一年;选择的适当的时机多次评估,以便获得更客观,科学的评估结果。

3 结束语

学员有无进步或发展是培训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柯氏评估模型虽然在电力行业员工培训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它只侧重于培训结果的评估。培训前,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目标,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培训中使用先进的培训技术及理念等都能有效的提高培训的效益,在将来的培训工作中企业与培训机构要综合影响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不同的评估方法,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电网企业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7)

引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重要的环节,这两个环节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最后形成了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体系,缺一不可。但是长期以来,传统高等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许多完成学业后的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现状与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固有思维模式不无关系。目前,全国各高等学校的理论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有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对于实践型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还没有标准成型的评价体系。目前,一些高校就实践环节的教学评价系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发了一套基于三位一体的金字塔型立体结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并将其用于教学管理中,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探索[1]。湖南工业大学依据计算机模糊数学理论,开发了一套包括综合因素集权重的确定和实践教学计算机模糊评估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对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估[2]。沈阳化工学院教务处也研究了一套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开放的体系,该体系从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几个大的方面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的创新和探索[3]。但是,以上这些探索都属于实验课程后,对实验情况进行评估。本文针对许多学生在实验实施之前对实验准备不足,不能充分做好预习,各高校还没有对课前实验准备情况的评估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估相结合的全面的实践评估系统,并对这种系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一、系统介绍

该评估系统分为课前评估系统和课后评估系统两大部分,属于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估相结合,全面有效地对学生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前期对学生预习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对实验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因为目前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在实验实施前没有对实验进行充分的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实验的进程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虽然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但是由于一直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而那些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又始终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学习心态,因此这种问题和现象一直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实验前的评价系统,采用软件线上随机出题等方式,在实验开始前的一天开放给学生,答题合格者才具有实验资格。不合格者,需继续进行预习工作,直到合格为止。这有利于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督促,进而整个实验的教学质量都会大大提高。后期对学生及实验效果的评估是对实验过程的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对这部分内容,许多高校已经做出了一些针对自己特色的研究,前面已有所论述。本文的研究针对我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制订出一套适合我校办学和学生特色的实验后期评估机制。作者所在的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已经制定出一套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一定的考核和评价。

二、系统结构

1.课前评估。(1)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针对每个实验的预习效果测试题题库,学生在实验前被要求进入题库答题,所有题目都是针对完成本次实验所要具备的前期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实验所要使用的设备情况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图1为本系统中基于戴维宁定理实验的课前评估测验题示例,该套测验题对戴维宁定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察。考查内容可以包括单项选择题,例如戴维宁等效电路的等效电源E的求法、戴维宁等效电路等效电阻R的求法等;多项选择题,例如戴维宁定理验证实验所要求的使用的实验设备都包括什么等;简答题,例如简述如何利用几个实验步骤验证戴维宁定理正确性等问题。(2)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正确题目达到一定比例才可以允许该生进入实验室操作实验,否则将继续在系统中出题考核。且正确率将计入最后的实验成绩。2.课后评估。(1)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建立一套学生评教系统,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评价,甚至可以分项量化打分,并可以提出主管建议,促进今后教师对实验的进一步掌握和改善。(2)建立了全面的评分标准,由原来的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三大部分,增设实验考核项,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三、结论

本文是针对当今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对已有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评估系统进行的探索性创新,并且加入了崭新的课前评估环节。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检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更加流畅,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实际操作能力。课前评估环节属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如果该方法能够顺利开展并推广,这将不仅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提高和突破有显著影响,对其他课程实践环节的创新也具有很有价值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华光,张霞,赵宇.高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8):126-126.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8)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e-government assessment has draw a much attention in many countries. Many research organizations, consulting companies and scholars make a profound research for it and practice on it. On the base of necessity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defects in the practice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in our countries,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assessment: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ssessment system; combiningeconomic benefits with social benefits; introducing the third-party assessment agencies; strengthe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and stuff cultivation so as to offerreferences to the perfection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government; assessment; necessity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其本质、内涵、宗旨与我们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不同只是方法、手段不同。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大量来自纳税人交纳的税费,同时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运营周期长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估是各级政府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以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信息技术、投资均衡理论和资产评估、网络评估等为基础,对电子政务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评估。这种过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包括电子政务“硬件”建设,又包括电子政务“软件”发展的政务活动过程,二者不可偏废。通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或者实施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项目,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就是系统中最关键的反馈环节,通过不断地反馈和校正,实现理想的电子政务治理理念。

一、我国开展电子政务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电子政务评估是从多个角度对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可包括从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到投资,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的全过程的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评估,本质是谋求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绩效。归纳起来,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特点,在网上传播信息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与土地密切相连的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行使空间被打破,没有空间的限制和国界的壁垒,各国被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这个支撑平台,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开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电子政务信息涉及大量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政务信息的社会化、公开化同时也为不法之徒开启了“入侵之门”,如黑客、间谍、好事之徒都对政府的资料虎视眈眈。 如果电子政务不能保证政务信息免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则谈不上电子政务的使用与推广。因此各国要维护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和自身利益,就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安全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坚持对涉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二)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衡量巨大资金投入后的效益回报

电子政务的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相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在资金投入方面所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使用、推广、维护、更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从2002年开始,国家用5年时间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国电子政务市场达2000亿元左右,其中软件市场将达300亿元以上[1];另外我国在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中,至少需要建设6 000个网站,如果每个网站的建设费用按平均50万元计算,每年运营费用按平均10万元计算,此项工程将至少带来30亿元投资和每年6亿元的费用开支。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财政的损失。因此降低电子政务运营成本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实际意义。对于电子政务的投入到底能给政府、企业和公众带来什么回报是政府决策者必须关心的问题。政府财政来源于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应以效益为本,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不要使电子政务成为增加政府预算开支的又一负担。因此,必须对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进行最终的实施效益评估。

(三)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电子政务统筹规划与统一标准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建设了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体系。以往的信息建设不重关联,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以致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整体应用。同时,在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哄而上,大而全,小而全,盲目重复建设的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及时制止,可能会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要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出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状态。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政体、政府职能、城市功能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其做法无法照搬。进行电子政务评估可以使政府和广大公众了解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运作和发展状况,找出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促使政府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而趋利避害,建设好中国的电子政务。

(四)电子政务评估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其特点是评估过程透明和信息公开,对电子政务的表现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电子政务的工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向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同时,展示电子政务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新型的电子政务的监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还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扩大电子政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和巩固对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政府系统的信任。为我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计划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们提供参鉴比较的机会,优化和改进方案。

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对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一) 缺乏科学、正确的评估理念

不少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没有足够重视,认识不清,没有意识到进行绩效评价的意义。有的地方电子政务评估只是源起于个别政府领导人的一时兴起,并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认识和品质,其实践缺乏持久的生命力。有的地方认为电子政务评估就是对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认为它是由项目实施单位或其上级主管单位主导的,以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为宗旨的内部评估。这种评估主要考察资金投入与实际产出,并不重视项目本身的使用效果与政务价值,所使用的指标与方法也比较简单。这种评估通常是伴随着项目验收进行的,一旦验收完毕,评估也就结束了。

(二)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电子政务所追求的经济、效率、效益、服务质量、公民满意程度等都应从公民的立场和角度来衡量。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没有权威和标准,没有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过程,导致部分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无据可依,无章可循,难于操作。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电子政务评估理论的研究,并不成熟,往往局限于网站的技术性评估,而对电子政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评估研究却很少见到。

(三)评估指标不统一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既包括评估“电子”的指标,也包括评估“政务”的指标;还涉及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理念和设计模式等。目前我国对电子政务的评估还缺少系统、科学和全面的方法,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差异非常大,根本分歧表现在究竟是评价其是否改进了政府管理还是改进了对公众的服务。国内的评估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工程做了哪些工作,而国外的评估则是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哪些更方便的服务。像布朗大学、爱森哲公司等也是基于政府网站的评估,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关于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因此,可以认为国内侧重于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而国外不仅注重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也注重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

三、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但是必须具有统一的评估理念和准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急需制定出一个公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通用框架和标准,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方法、绩效确定方法。在设计电子政务评估指标时,可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尽量做到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式来衡量电子政务的运作状况。应充分考虑所用指标的可操作性,在采集过程中的可获得性;评估模型主要包括评估对象及其范畴,有综合评估模型和项目评估模型;指标体系是对评估模型的具体细化;评估方法包括一套最佳实践的调查问卷、现场考察、专家评估法、综合评估法等方式来获取具体指标值的数据采集方法。

(二)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电子政务的高投入理应带来高产出,但是由于电子政务项目所具有的政治性、行政性、公共性等特征,并不能完全按照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电子政务的投入与产出,而需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电子政务的绩效问题。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的可衡量性本来就弱,很难对其社会效益进行客观、准确地测量,很可能成为有些政府部门掩盖其低效益和粉饰其政绩的借口。因此,政府在设定电子政务目标时就应该考虑目标的评测标准,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目标的可测量性。对于不直观的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应该提出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统计与调查办法,通过某些正面、侧面的方法测出效果,使电子政务走上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的正确轨道。

(三)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评估以官方自身为主,缺乏专家的参与评估,也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估。由于政府也是“理性人”,在自身组织绩效评估中常常会从政府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使评估结果失去公正性与客观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应该包括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任何一个业已确定的评估主体都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同时,具有特定身份的评估主体亦有自身难以克服的评估局限[2]。选择第三方机构作为绩效评估主体的好处是其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并能够保证评估的公正性[3];选择社会公众作为绩效评估主体的好处是社会公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按照社会公众的主观需求、愿望、价值观,并根据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效果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估,以充分衡量电子政务对公众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满意度,体现电子政务“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四)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能否顺利运行不能仅依赖于领导者的一时心血来潮或个人认识,必须通过一系列正式的政府文件和规章制度来确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地位,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制度基础。

同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相应的评估技术人员。由于电子政务评估绩效工作是由评估人员具体操作的,评估风险、评估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人员本身的素质、立场与责任心。因此,加强电子政务评估人员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评估人员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原则,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完全按照评估的目的,遵循法定标准和操作规范,独立地进行评估估算和判断。其次,评估人员必须掌握必备的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特别要注重评估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评估人员素质水平。

四、结束语

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的失败率相当高,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质量,提高其成功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必须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把电子政务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并在评估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同时加强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9)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e-government assessment has draw a much attention in many countries. Many research organizations, consulting companies and scholars make a profound research for it and practice on it. On the base of necessity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defects in the practice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in our countries,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assessment: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ssessment system; combiningeconomic benefits with social benefits; introducing the third-party assessment agencies; strengthe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and stuff cultivation so as to offerreferences to the perfection of e-government assess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government; assessment; necessity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其本质、内涵、宗旨与我们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不同只是方法、手段不同。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大量来自纳税人交纳的税费,同时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运营周期长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估是各级政府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以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信息技术、投资均衡理论和资产评估、网络评估等为基础,对电子政务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评估。这种过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包括电子政务“硬件”建设,又包括电子政务“软件”发展的过程,二者不可偏废。通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或者实施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项目,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就是系统中最关键的反馈环节,通过不断地反馈和校正,实现理想的电子政务治理理念。

一、我国开展电子政务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电子政务评估是从多个角度对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可包括从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到投资,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的全过程的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评估,本质是谋求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绩效。归纳起来,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特点,在网上传播信息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与土地密切相连的国家疆界和国家行使空间被打破,没有空间的限制和国界的壁垒,各国被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这个支撑平台,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开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电子政务信息涉及大量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政务信息的社会化、公开化同时也为不法之徒开启了“入侵之门”,如黑客、间谍、好事之徒都对政府的资料虎视眈眈。 如果电子政务不能保证政务信息免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则谈不上电子政务的使用与推广。因此各国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自身利益,就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安全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坚持对涉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二)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衡量巨大资金投入后的效益回报

电子政务的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相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在资金投入方面所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使用、推广、维护、更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从2002年开始,国家用5年时间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国电子政务市场达2000亿元左右,其中软件市场将达300亿元以上[1];另外我国在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中,至少需要建设6 000个网站,如果每个网站的建设费用按平均50万元计算,每年运营费用按平均10万元计算,此项工程将至少带来30亿元投资和每年6亿元的费用开支。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财政的损失。因此降低电子政务运营成本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实际意

义。对于电子政务的投入到底能给政府、企业和公众带来什么回报是政府决策者必须关心的问题。政府财政来源于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应以效益为本,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不要使电子政务成为增加政府预算开支的又一负担。因此,必须对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进行最终的实施效益评估。

(三)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电子政务统筹规划与统一标准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建设了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体系。以往的信息建设不重关联,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以致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整体应用。同时,在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哄而上,大而全,小而全,盲目重复建设的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及时制止,可能会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要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出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状态。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政体、政府职能、城市功能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其做法无法照搬。进行电子政务评估可以使政府和广大公众了解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运作和发展状况,找出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促使政府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而趋利避害,建设好中国的电子政务。

(四)电子政务评估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其特点是评估过程透明和信息公开,对电子政务的表现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电子政务的工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向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同时,展示电子政务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新型的电子政务的监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还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扩大电子政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和巩固对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政府系统的信任。为我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计划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们提供参鉴比较的机会,优化和改进方案。

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对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一) 缺乏科学、正确的评估理念

不少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没有足够重视,认识不清,没有意识到进行绩效评价的意义。有的地方电子政务评估只是源起于个别政府领导人的一时兴起,并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认识和品质,其实践缺乏持久的生命力。有的地方认为电子政务评估就是对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认为它是由项目实施单位或其上级主管单位主导的,以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为宗旨的内部评估。这种评估主要考察资金投入与实际产出,并不重视项目本身的使用效果与政务价值,所使用的指标与方法也比较简单。这种评估通常是伴随着项目验收进行的,一旦验收完毕,评估也就结束了。

(二)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电子政务所追求的经济、效率、效益、服务质量、公民满意程度等都应从公民的立场和角度来衡量。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没有权威和标准,没有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过程,导致部分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无据可依,无章可循,难于操作。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电子政务评估理论的研究,并不成熟,往往局限于网站的技术性评估,而对电子政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评估研究却很少见到。

(三)评估指标不统一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既包括评估“电子”的指标,也包括评估“政务”的指标;还涉及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理念和设计模式等。目前我国对电子政务的评估还缺少系统、科学和全面的方法,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差异非常大,根本分歧表现在究竟是评价其是否改进了政府管理还是改进了对公众的服务。国内的评估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工程做了哪些工作,而国外的评估则是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哪些更方便的服务。像布朗大学、爱森哲公司等也是基于政府网站的评估,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关于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因此,可以认为国内侧重于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而国外不仅注重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也注重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

三、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但是必须具有统一的评估理念和准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急需制定出一个公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通用框架和标准,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方法、绩效确定方法。在设计电子政务评估指标时,可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尽量做到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式来衡量电子政务的运作状况。应充分考虑所用指标的可操作性,在采集过程中的可获得性;评估模型主要包括评估对象及其范畴,有综合评估模型和项目评估模型;指标体系是对评估模型的具体细化;评估方法包括一套最佳实践的调查问卷、现场考察、专家评估法、综合评估法等方式来获取具体指标值的数据采集方法。

(二)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电子政务的高投入理应带来高产出,但是由于电子政务项目所具有的政治性、行政性、公共性等特征,并不能完全按照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电子政务的投入与产出,而需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电子政务的绩效问题。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的可衡量性本来就弱,很难对其社会效益进行客观、准确地测量,很可能成为有些政府部门掩盖其低效益和粉饰其政绩的借口。因此,政府在设定电子政务目标时就应该考虑目标的评测标准,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目标的可测量性。对于不直观的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应该提出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统计与调查办法,通过某些正面、侧面的方法测出效果,使电子政务走上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的正确轨道。

(三)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评估以官方自身为主,缺乏专家的参与评估,也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估。由于政府也是“理性人”,在自身组织绩效评估中常常会从政府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使评估结果失去公正性与客观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应该包括第三方机构和社会 公众。任何一个业已确定的评估主体都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同时,具有特定身份的评估主体亦有自身难以克服的评估局限[2]。选择第三方机构作为绩效评估主体的好处是其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并能够保证评估的公正性[3];选择社会公众作为绩效评估主体的好处是社会公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按照社会公众的主观需求、愿望、价值观,并根据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效果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估,以充分衡量电子政务对公众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满意度,体现电子政务“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四)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能否顺利运行不能仅依赖于领导者的一时心血来潮或个人认识,必须通过一系列正式的政府文件和规章制度来确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地位,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制度基础。

同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相应的评估技术人员。由于电子政务评估绩效工作是由评估人员具体操作的,评估风险、评估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人员本身的素质、立场与责任心。因此,加强电子政务评估人员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评估人员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原则,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完全按照评估的目的,遵循法定标准和操作规范,独立地进行评估估算和判断。其次,评估人员必须掌握必备的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特别要注重评估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评估人员素质水平。

四、结束语

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的失败率相当高,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质量,提高其成功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必须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把电子政务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并在评估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同时加强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质量评估篇(10)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14-02

引言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它是理论转化为实践、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关键步骤[1]。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验证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信工程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应用型通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2]。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自建院以来,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系对实践教学一直非常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初步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较大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跟不上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要求。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实验教学上。对独立学院来说,实验设备多数为独立的实验箱,且台套数不足,设备多年不更新换代,设备落后,仅能满足基础实验要求,且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实验指导书步骤一步步做下去,看看实验现象,或者通过示波器测一下波形,记录、处理数据,符合实验理论原理即可完成实验。一旦实验数据有误或出现故障,学生就不知所措了,整个实验处于“老师在教,学生一步步跟着做”的状态,这种传统的实验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学生不做实验、应付实验、抄袭报告。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设备数不足,多人用一台设备,导致部分学生得不到动手的机会。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师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精力进行新实验开发,而且受实验箱电路结构设计的限制,能够开出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较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也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习机会少。

学生没有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仅要求在大三暑假自行寻找公司实习,开学后带回实习报告和单位考勤表。这不能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甚至部分学生弄虚作假,不去实习。即使有实习单位的学生也不能保证在通信公司实习。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未见过真正的通信设备,只能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效果不理想。

(三)实践教学缺乏详细的、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二、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本文依托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重新整合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分为实验与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实习、职业技能认证、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六个模块,实行大学期间不断线实践训练,同时把通信工程专业能力细分为专业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7],并把这些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中。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能力分析如图1所示。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2]。当前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少,有的文章仅对实践教学体系中某一方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如文献[3]从课堂教学角度、文献[1]从毕业设计角度、文献[4]从企业实习角度、文献[5]从校企合作角度、文献[6]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分别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做了研究。

本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引进企业全员管理理念,把学院、系、任课教师(或导师)、辅导员、学生共同纳入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样可以建立预防性过程管理制度,使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主要环节、各个因素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整体实践教学质量。本文参考文献[7]和其他文献研究成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为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教师授课质量,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深深的感到,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评估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衡量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而且体系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精心论证,使体系更细化、更科学、更完善、更具有操作性,以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平.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28(5):103-104

[2] 胡永祥,杨伟丰,蒋鸿.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25(3):105-108

[3] 陈红. 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6):159-161

[4] 边林洁.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通报. 2013,29(6):229-233

[5] 马瑞,陈元新,何纯芳.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54-156

[6] 朱幼莲,钱志文,贾中宁.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5(4):58-61

上一篇: 自然科学课堂 下一篇: 民间借贷法律常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