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管理研究3篇

时间:2023-01-04 10:52:37

摘要:单位要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配备专业的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内部交流平台,由专人负责更新营销知识、业务流程等内容,使员工随时接受知识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实力。

电力营销管理研究3篇

电力营销管理研究篇1

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对客户服务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营销工作中践行客户关系管理方案,能在准确了解客户需求的同时,贴合客户关系维护的基本标准,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和谐统一。

1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1.1定义客户关系管理本身是一种客户运营管理模式,若是从管理目标进行分析,客户关系管理要实现客户资源价值最大化,并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维持企业和客户的双赢。客户关系管理是基于优质服务建立的管控模式,更直观地了解和感知客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依据服务质量改进相应的营销管理行为,确保服务效果的最优化。

1.2意义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用户服务质量是维持其长远发展的根本,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就要秉持优质服务的原则,开展更加科学的管控工作。1)在电力营销中应用客户关系管理模式能积极推进电力企业市场化发展进程,践行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管理方针,真正意义上打造扁平化管理体系,从而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损耗,为工作效率的优化创设良好的平台。并且,只有提升服务的基本质量,才能更好地“聚拢”更多的潜在客户,从而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维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2)电力营销体系中运行客户关系管理机制还能强化大客户的过渡价值,为客户忠诚度、满意度的优化予以支持,减少客户流失造成的风险,配合新型的管理机制有效减少客户风险转嫁等问题的出现,确保管理者能从繁琐的管理内容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经历放在综合分析经营活动方面,维持良好的管理效果,也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1]。综上所述,电力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电力营销中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体内容

要想充分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势,就要结合电力营销的管理要求和标准,落实更加可靠的管理方案,确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及时性,并全面开展科学规范管理工作。建立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流程的应用系统,从客户保持管理、客户响应管理、客户分级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研讨几个方面落实具体工作。

2.1客户保持管理1)要从电力客户满意度出发,建立定量研究指标模型,在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电话人工回访、系统自动回访等方式有效收集客户对相关服务的认可度和意见,从而更好地辅助客服中心进行调查工作。2)要对客户的主观价值有明确的了解,电力客户的主观价值是电力客户对供电企业能源供应商以及使用电能收益成本的相对评价,在了解客户保持管理工作内容的过程中,要对具体评价细节予以评估。

2.2客户响应管理对于电力营销工作而言,决定阶段性营销策略好坏的基本标准中,客户响应效果较为关键,尤其是体现在用电负荷调整、用电量变化以及用电满意度方面的相关参数。1)用电负荷调整,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发电容量要结合高峰段最大负荷予以设计,用户负荷的时间段分布会对系统运行状态以及成本产生一系列影响,结合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这种成本差异会反映到用户的用电成本中,基于此,就形成了峰谷分时电价和尖峰店家等,用户对调整内容的具体处理方式就体现出客户响应的质量。2)用电量的变化,任何电力营销过程的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都要将扩展用电市场作为关键的目标,尽量地增加用电量,因此,策略实施后对客户用电意愿是否会产生影响,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对客户响应效果予以集中的分析。3)用电满意度变化。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为了更好地提升客户满意度一般会优化产品服务策略,并且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建立多元化服务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培育客户的忠诚度。基于此,要从电力客户满意度变化、抱怨度变化、满意度指数变化等方面对用电满意度变化情况予以评估。

2.3客户分级管理基于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要求,电力企业要结合电力客户的消费特性以及消费历史记录开展相应的管控工作,并且为电力营销工作的精准性优化予以支持,按照不同类别和等级落实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为辅助营销和客户保持提供良好的保障。1)结合现行的客户划分标准落实相应工作,并且结合客户的基础用电性质和所属行业的特点,将电力客户分为商业客户和居民客户,并结合类别中客户的基础价值和客户信用等级划分为高级客户、普通客户、低级客户等。本文以工业客户分级过程为例,划分类别是低级客户、普通客户和高级客户;划分的依据是客户价值和客户信用;客户价值包括当前价值(电费收益率、用电量比重、用电量增长率等)、增值潜力(电力消费所占比例、其他能源可替代率等);客户信用包括品德(近5年欠费频率、近5年欠费金额率等)、能力(产品总产值占该产品社会总产值的比率)、资本(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担保(有无担保及担保人性质)以及条件(行业市场前景)。2)在划分具体客户等级的基础上,就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落实相应的营销策略,从而提升营销工作的时效性,建立健全、更加可靠且规范的营销模式,减少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损耗,维持良好的营销管理模式,并最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2]。

2.4客户关系研讨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落实旨在提升电力营销的精准性,从而维持营销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而对于客户关系而言,若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其进行划分,主要分为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要充分结合客户关系的具体情况和时期开展更加合理的工作。1)考察期。主要是对目标客户的价值和信用情况进行初步的信息评估,全面了解供需关系的同时,确保供电公司能承担相应的义务并明确拥有的权利,从而建立指标考察方案,进一步了解客户的基础信息和情况,以便于与客户形成多元营销管理。2)形成期。在考察阶段结束后,电力企业对客户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配合一段时间的关系维护,供电公司就能对客户进行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的综合评估,从而了解客户带来的收益情况。若是客户带来的收益超出公司的期待值,则公司需要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的营销机制,一般是应用让利优惠、特殊化服务等,从而有效培育客户。若是客户带来的利益低于公司的预期,则一般是借助无为策略维持现状,亦或是采取积极的措施解除关系。3)稳定期。指的是供电公司和客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需关系,双方获取了初步的信任和了解,并且客户对于供电公司也具备了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时,供电企业要想继续维持客户关系,就要积极弥补短期损失,有效强化阶段性营销策略的管控效果,并且将“安全供电、优质服务”作为营销核心,确保能建立更加稳固的供需关系。与此同时,可适当采取“一对一”服务管理,利用更宽松的缴费时限维持共赢[3]。

3电力营销中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化建议

在明确电力营销中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基础结构和应用要求的同时落实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从而提升电力营销的水平和质量,为电力企业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3.1创设优质服务空间电力企业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客户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确保电力营销体系中能针对客户业务内容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并且为企业精准化营销予以支持。1)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明确电力营销中优质服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以便于营销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为客户提高企业认同感提供保障。2)结合用电管理的控制要求,定期进行电网的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生故障问题要及时抢修,减少断电问题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创设良好的供电服务空间,维持客户的满意度,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电力营销的实际效果。

3.2落实快速响应机制相较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电力营销中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就是要建立精准化营销控制体系,配合快速响应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回复,全面落实信息化管理平台,针对企业管理资源予以多元应用和控制,实现客户需求的及时性响应管理,就能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为电力营销水平的优化予以支持。除此之外,要完善客户个性化增值服务内容,无论是电力使用还是电网改造方面的增值业务,都要匹配客户数据库分析工作,配合信息化建设机制,最大程度上满足服务要求,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利用多元管理维持良好的管理效能,保证电力营销水平全面优化[4]。

4结语

客户关系管理对于电力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价值,企业要积极落实相应工作从而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同时,为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智 单位: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茂南供电局

电力营销管理研究篇2

1智能电网的特点和意义

1.1智能电网的特点智能电网是以自动控制作为核心技术,有较强的技术支撑体系,可提高电网在调度及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智能电网还是现代化技术的有效融合,可实现对电网运行的监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可实现电网的全面覆盖,一旦检测到情况会及时进行电路切断工作,同时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台,有效缩短电路整修时间,降低停电问题造成的影响;其次智能电网是信息的高度集成,可建立不同的数据库进行相关信息的存储、传递及共享,可为管理者及用户提供完善的精细服务,对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1]。此外智能电网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交互性,可将电网平台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人们不需通过进入到营业厅、直接到相关网站就可查询到具体的用电信息,加强了不同功能上的用电服务。

1.2智能电网的意义它的出现推动了智能交通、智能小区等理念的发展,可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还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将电网与实际的用电设备结合到一起,实现自动的调度和规划,帮助用户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电力企业,智能电网的研发和应用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构建全新的电力系统,通过对故障的排查和监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对现有的电网容量进行调查,不需人工干预就可实现电网的分配,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双向互动。对于社会来说,智能电网的应用带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能源转换工作的展开,可根据资源需求进行具体分配,满足发展中的均衡性,降低各方面的损耗,也可提高电网发展中的环保特性,需要有关人员加强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从长远的眼光进行优化[2]。

2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的问题

2.1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功能不健全在智能电网的大环境下,其主要特征是实现电网的自我诊断功能、用户参与到智能电网平台中获得信息资源,提高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而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功能上的缺失,没有真正达到智能管理目的[3]:对管理人员来说,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平台上存在登录难问题,在代码编制过程中有不同检测机制,管理人员需由特殊的计算机进行登录,且系统不具备兼容性,无法实现信息和工作内容的转移,影响管理效率;对营销人员来说,他们在管理系统平台的操作过程中无法实现对信息的追踪,与电力调度人员缺少沟通交流的平台,无法对实时的节点信息进行编辑[3]。出现这种情况的主因是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从综合方面进行考虑,没有意识到不同部门工作人员各自的工作需求,使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功能面狭窄,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2.2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设计理念的问题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工作系统,是对原有营销手段的一种颠覆,主要目的是实现电力企业营销的一体化发展,满足智能电网环境下各方面的协同进步,它在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兼容性、实用性等特点。目前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设计理念上存在一定问题,受传统电力营销管理影响严重,无法对所有的客户端进行综合管理,这加大了系统运行的难度,使得工作模式得不到具体的解决[4]。对于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来说,它不仅是面向企业内部人员的,还应在智能电网的作用下实现与用户的连接,面向消费层进行不同的信息传递,为其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这也是电力营销管理的先进理念,但目前这种理念在实际设计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进。

3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3.1软件平台架构的优化设计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其本质是实现电力营销业务运营、服务监控以及统计分析的功能,设计人员为解决传统遗留问题,应对其中的软件平台架构进行具体的优化,满足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在操作上的要求。首先,设计人员需明确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需设置不同的平台类型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营销人员是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核心操作者,在软件架构设计的过程中需满足从电力营销的不同业务入手建立相应的体系,实现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等方面的整合;其次,软件平台架构的优化设计需满足扩展性、可靠性等功能,设计人员可提前根据电力营销的流程进行逻辑视图的设置,对主系统和子系统的组织形式进行设计;另外,软件平台架构设计还应满足不同的功能,实现营销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具备的特点,加强在不同操作页面上的控制功能,简化现有的流程。

3.2硬件平台架构的优化设计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中,硬件平台架构实际上就是要满足软件在应用过程中所需的一些物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光驱、主机等多个方面。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需具备不同的功能,不管是面对用户还是内部管理人员都需实现大量信息的同时存储和共享,这就对硬件有了更高需求。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为适应时展的需求,软硬件协同设计逐渐被应用到体系结构中,它最大限度的挖掘了软件和硬件间的关系,协调传统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在硬件平台架构的优化设计中处理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软件功能的核心硬件设备,可执行不同的复杂指令,需设计人员对此方面进行优化选择[5]。

3.3优化设计思想对于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来说,有关人员需用发展的眼光对营销手段进行创新,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保证其兼容性,可与调度系统等进行互联共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客户端的统一发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现代化智能电网的需求。

作者:唐慧莹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电力营销管理研究篇3

1电力营销概述

电力单位要想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整体的经济效益,需要制定合理的电力营销方案,以此协调电力供求关系。电力营销的本质在于调整电力市场的需求水平和时间,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通过开展高质量的营销业务,引导用户改善个人的用电形式和消费习惯。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电力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结合用户的需求组织与市场相关的营销活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完成经营目标。

2电力市场改革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大变革,电力营销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发展成为买方市场,这就意味着电力市场从传统的垄断市场变成自由竞争市场。电力单位要跟随市场的发展趋势,对电力营销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许多机构的重视,对许多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电力行业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要提高环保意识,在日常经营中要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另外,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售电侧逐步放开,业务形式发生改变,电力单位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为了开拓市场,电力单位要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优化服务模式,使其向着多样化发展,不断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3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许多电力单位都是由国有单位改制而来,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观念,这极大限制了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许多方法和制度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另外,电力单位在建立营销管理机制时,未能全面分析各类需求,导致整体机制不完善。尤其是在薪酬方面,许多电力单位的薪酬制度不合理,努力工作的人和态度懒散的人获得的薪酬一样,这样会极大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逐渐失去主动性,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3.2营销基础缺乏精细化管理目前,许多电力单位在营销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管理,特别是风险防控方面,缺少健全的管理体系,在实际业务中容易出错。另外,对单位的计量资产全寿命及电力营销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经常出现“量价费损”、防控不当等问题,使电力营销项目的收益率降低,进而影响单位的整体竞争实力。

3.3用户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供电机构的产品质量、服务体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获得电力”的水平还不充分、不平衡,依然面临较大的业扩“三指定”风险。另外,电力单位的营销人员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很少主动联系用户,为其提供上门服务。此外,服务模式和手段等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

3.4营销业务转型进度较慢电力市场的改革,对节能环保、服务品质、需求响应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许多电力单位电力营销业务转型的进度非常缓慢,主要表现在单位对屋顶光伏、新能源、可调节负荷建设等方面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对能源服务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而且类型较少,也未建立完善的商业模式。另外,营销管理技术手段老旧,没有积极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导致数据信息处理效率较低。

3.5营销团队综合实力有限电力市场的改革,对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许多电力单位在建设营销团队时缺乏科学有力的手段,导致许多环节缺少专业人才,在业扩报装和用电检查中人才断档现象非常明显。另外,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员工缺乏学习热情,没有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此外,部分员工依然保持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不积极的工作状态,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4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4.1优化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电力单位在开展营销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项工作,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综合考虑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据此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营销目标。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工作人员了解市场营销的作用,从心理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每项任务。同时,要不断完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对各细节进行改进,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整体机制流程更为科学完善,为后续工作顺利展开奠定基础。为了保证各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交流,要建立专门的沟通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并且积极收集员工和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有关环节,提高服务质量。此外,在制定电力营销机制时一定要从全过程考虑,明确营销目标,坚持服务理念,积极学习并引入先进的技术装备,在确保供电安全的同时提升营销效果。

4.2做好电力市场调研工作电力单位要想在电力市场的改革中保持竞争力,必须加强对营销管理的重视,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不同用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电力产品方案,优化营销服务流程。为了充分发挥市场调研的作用,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调研方式,扩大调研范围,从多种途径收集各层次群体的需求和意见,再根据单位的周期销售状况,对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改进电力营销方案。

4.3创新电力营销理念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大环境下,单位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营销管理理念和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其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全面调查分析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过程的营销理念。同时,找到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不断提高全员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把用户需求放到第一位,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优化和创新组织结构,根据营销管理的内容和流程等方面的要求建设人才队伍。同时,重点关注组织协调、服务体验、监督管控等内容。其次,加强市场和技术创新,对于电力市场中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电力单位要对大型工厂和高耗场所的用电市场进行分析,优化供电模式,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最后,电力单位管理人员要提升品牌意识,提供用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相关人员要结合行业的特征及单位的实际情况,打造自身品牌,从电力设计、设施安装、后期维护、售后抢修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例如,一些用户不会正确使用设备或设施产品,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去现场进行指导。

4.4树立电力营销品牌在经营管理中,电力单位要提高电力营销品牌意识,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成效,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实力。对于品牌来说,在用户群体中主要代表单位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树立良好的营销品牌,可以留住更多老用户,同时开拓新的用户群体,从而扩大单位的经营范围。另外,为了充分挖掘品牌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在实际开展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单位的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宣传,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有力配合,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群体了解单位的营销产品。例如,电力单位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账号,将单位的文化、产品、服务等制作成图文、视频等到平台上,让更多人了解单位,从而吸引更多用户。

4.5开发新的电力营销业务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加大了电力单位之间的市场竞争,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单位要加强营销管理,开发新的业务。在实际开展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完善电力营销网络平台。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办公,从而随时解决用户需求。其次,建立电脑客户端、手机APP、智能终端等服务平台,让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线上缴费、用电查询等。与传统业务办理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并且可以缓解营销人员的工作压力。最后,电力单位要开拓新型电力服务业务,构建以电力销售为主、其他业务为辅的综合性营销体系。例如,可以将电力保修、故障申报等内容放到电力APP、微信公众号中,这样后台接收到信息之后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从而可以使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尽快解决用户问题。

4.6规范精细化管理流程电力单位要综合分析电力市场改革对营销管理工作的影响,优化各项管理流程,使其更加精细合理。在实际工作中,营销管理人员要根据电力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及用户的诉求,细化各项工作内容,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范围。另外,电力单位要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根据电力营销的情况,对管理流程、模式等进行优化。同时,要尽量简化业务流程,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此外,电力单位要制定合理的营销管理目标,明确各环节的完成时间和关键点,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掌握营销要点,并且要推动业务纵向与横向转换,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增加单位的营销效益。

4.7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电力单位在营销管理过程中,要以电力市场为基本,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管理层人员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的营销管理人员,并根据工作内容配置科学的岗位和人员,尤其是市场调研分析、用户群体分层、设计产品需求计划等重要内容要有专人负责。同时,要加强对营销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各类活动,不断丰富全员的专业知识,为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有力支撑。此外,电力单位要和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能够及时收集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据此调整营销管理方案,树立品牌服务。

4.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电力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是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整体的管理成效。在各项工作中,电力营销管理非常重要,对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组建专业的团队利于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创新,进而可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许多电力单位的营销人员综合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改善这种情况,培养更多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同时,完善人才招聘和晋升制度,为单位引进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其次,单位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教育活动,并且要丰富培训内容,开拓培训方式,吸引员工热情参与。在实际开展中,可以聘请优秀的专家前来举办讲座,分享案例及交流指导。最后,单位要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配备专业的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内部交流平台,由专人负责更新营销知识、业务流程等内容,使员工随时接受知识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实力。

5结束语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正面临巨大改革,电力单位要想增强核心竞争力,就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和创新,以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寒君.浅谈电力营销管理创新路径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20(32):73-74.

[2]李小缤.发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管理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5):111-112.

[3]顾一帆.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7):158-159.

作者:杨泽材 马嘉慧 单位:国网吴忠供电公司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思考3篇 下一篇: 现代经济管理研究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