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党员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0 04:33:40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1)

为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进学校事业进一步发展,根据上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20xx年发展党员工作提出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加大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力度,适度控制学生党员发展规模,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学校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中央明确要求,未来10年,全国党员数量年均净增1.5%左右,到2022年全国党员数量控制在9600万名左右。省委要求,在20xx年前,完成年均净增1.3%的调控目标。按照中央、省委要求,镇江市委20xx年发展党员数要比2013年下降22.8%。因此,我校20xx年计划发展党员1000名,上下半年各发展计划的一半。20xx年底,学生中党员比例基本保持在14%左右,教职工党员比例达到50%左右。

三、主要措施

1.抓宏观指导,切实保证计划的落实。要建立健全层层抓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建立发展党员工作定期分析和指导检查制度,加强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二级党组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计划外发展和突击发展。

2.抓组织建设,夯实发展党员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努力把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管理,端正动机,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要经常研究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党员计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历史任务提供组织保证。

二、具体目标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严格依照《中国共产程》办事,严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党员发展工作要认真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今年拟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或1名重点发展对象。

三、主要措施

(一)坚持制度创新,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

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宏观把握,建立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谈话,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注重培养教育,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注重在教学业务骨干、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通过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对于高学历、高职称、实绩突出的教师,支部要积极主动引导,进行重点培养。重视发展女党员,全面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要对教师队伍中的党外人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结合,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相结合,与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学校工作相结合,努力把教育战线上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

(三)严格标准和程序,切实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3)

二是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学生递交入党申请至少三个月方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须经学校团支部民主推荐,报校团委推优同意后向党支部推荐,经校党委、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党员大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每季度对其进行一次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且由校党组织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团组织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校党委、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同意方可批准列为发展对象。被局党委批准列为发展对象后,校党组织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同发展对象进行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经审查,发展对象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由校党委、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再报局党委审批。

三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责任制,做到包教育、包培养、保成熟。进一步完善“三级培训”制度,团校负责入党启蒙教育,按照培训人数的50%比例向党组织推荐积极分子;校党组织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围绕党员的条件、如何成为合格党员以及入党常用文书写作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学校党校负责进行发展对象的培训,重点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努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宗旨意识,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端正入党动机,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4)

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实施,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分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应当不断创新高校青年党员再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工作机制,培养符合“卓越计划”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加强高校分党校教育培养工作对“卓越计划”的顺利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卓越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其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志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中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学习成绩好,行动上身先士卒,在各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今后“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然是“卓越计划”的中流砥柱。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高校分党校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育培养工作,对“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高校分党校的教育与培训方式,营造适合“卓越计划”发展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高校分党校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思想政治工作在确立“卓越工程师”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转变高校分党校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分党校作为优秀人才的教育基地,要营造适合“卓越工程师”发展的良好氛围,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教育、培训的落脚点。具体说来,就是要以我们的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本,了解他们的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将大学生们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得“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高校分党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满足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需求出发,在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2.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更新高校分党校教育教学内容。“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并不完全在于其专业知识更丰富,也不仅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更应该体现在具有更高的综合能力,善于用世界眼光来把握时代的潮流。因此,高校分党校在教育教学过程必须紧密联系热点问题,加强大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的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多样性,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现实发展,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3.不断创新高校分党校“实践”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是“卓越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组织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分党校应当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与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

三、充分发挥高校分党校“基地”作用,培养合格的“卓越工程师”

一般认为,“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的“工程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学校、企业的工程教育所获得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想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穿插在工程教育的全过程中。21世纪的工程师面临挑战大多都源于非工程领域。工程能力的培养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专业的教育,而是培养具有人文素质、能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人才。专业能力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工程教育。要在高校分党校对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培训和实践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达到“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校分党校应加强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历史教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志2011年9月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作为未来“卓越工程师”的政治素质培养基地,高校分党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党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教育,让他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完善优良品德,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

2.高校分党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道德教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品德是多方面的,包括“爱心”“尊敬”“言谈举止”“团结友爱”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师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期间的品德教育除了政治理论课教学外,党课的教育也是加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分党校应该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

3.高校分党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教授,培养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创新能力。2008年10月,同志在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各级党校“坚持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领导干部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切实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笔者认为,在高校的教育培养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对于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们开展创造性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的绝佳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即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辩证否定的思想灵魂是创新。高校分党校在教育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时应当是通过哲学思维熏陶和教育,使他们的思维方式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全面地、联系地、动态地、发展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为他们参与竞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

四、“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机制对高校分党校提出挑战

“卓越计划”要求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即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这一要求对高校分党校的教育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在企业学习期间,如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如何调整党支部便于开展组织生活?在企业期间的党员活动由学校还是由企业负责?笔者认为,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是“卓越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分党校,应当积极地去应对,如积极地调整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开展党小组学习,开设网上党校等。

总之,创新高校分党校教育培养、培训的方式、内容、模式,有助于提高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工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分党校在“卓越计划”中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和探索。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5)

一、建立健全各种工作机制。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6)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2、认真做好党刊党报的征订,党费收缴及党建信息的采写、上报工作。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041-0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后,长兴县委党校立即行动起来,在对农村党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兴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服务中心”,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县委党校师资队伍为主力军,充分利用乡镇党校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兼职教师的作用,掀开了农村党员全面培训的序幕,大力实施“万名党员进党校工程”。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农村党员的全面培训,很有成效,很有必要。

一、培训农村基层党员的应对动因

长兴县委党校通过政府办公系统对全县部分乡镇(街道)的分管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党员基本情况、党员培训需求、乡镇(街道)和乡镇党校培训党员情况、乡镇(街道)在培训党员中遇到的困难、对开展党员培训的意见建议等方面。通过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1.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尽理想。调查中发现,虽然各乡镇都举办了主职干部、“两委会”干部、创业中心户、普通党员、承包组长、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班,但是存在着几个共性的问题:一是素质教育内容偏少。宗旨、党纪、形势等素质教育内容安排,以会代训、以会为主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培训时间不足。大多乡镇是每年安排1天培训,与《规划》要求的老党员16学时、新党员24学时还有较大的差距。三是培训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整体的安排,年度虽有计划,但也刚性不够,随意性较大,执行不到位。素质教育的缺位,使得许多党员长期得不到经常的、系统的、及时的教育培训,与党组织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非常不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农村基层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不如人意。在素质教育弱化的情况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一是党员意识有所淡忘。较长时间没有得到经常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得有些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逐渐淡忘,宗旨观念逐渐削弱,对自己的言行要求逐渐放松,从而在先进性方面与普通群众没有多大区别。二是乐于奉献的精神有所淡化。正是由于党员意识、宗旨意识的淡忘,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常常发生与民争利,与组织讨价还价的情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民,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逐渐淡化。三是坚持真理的正气有所淡薄。正是由于缺乏学习,思想上、观念上、知识上不能与时俱进,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主张正义,坚持原则,有时甚至与错误观点站在一边,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先锋作用的缺失,造成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党的农村的执政基础。

3.乡镇党校机制建设及师资队伍不符形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承担农村党员培训的主体――乡镇党校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不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组织机制不够科学。目前乡镇党校实行的党校成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党校校长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班子成员兼任,成人学校校长任常务副校长,工作归口由县委宣传部领导。这种组织机制与整个党校系统不相吻合,工作衔接不流畅,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利于党员教育培训的统筹安排。二是履行职能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党委领导忙于经济工作、稳定工作等,投入党员培训的精力不够,成人学校校长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农村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党员的培训基本上处于无计划看着办,或者有计划无落实的状态,个别规模较小的乡镇甚至没有乡镇党校的阵地,党员培训工作被严重地弱化。三是师资队伍不够健全。乡镇党校自身师资缺乏,同时又没能充分挖掘和发挥乡镇党委、党校系统、村干部的师资优势,建立符合本乡镇党员培训特点和需要的师资库,从而使党员培训的开展更加难有成效。所以,要实现中央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县委党校应当承担这个责任和义务。

二、培训农村基层党员的实践探索

1.分层次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我们主要进行五个类别和层次的培训。一是村两委主职干部培训。从2002年以来,每年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的培训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计划进行培训,时间一周,内容涵盖中央最新精神、县政府发展政策、现代农业、现代家庭工业、农村平安稳定、农村民主管理、廉政建设、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方面。二是“两新”① 党员培训。每当村级换届后,将首次担任的村组织部书记或村主任,同样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进行上岗培训,进行党性、县情、工作方法、农村法律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与组织部、人事局共同举办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并以此为抓手,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四是创业能手党员培训。与乡镇联合举办农村创业典型培训,宣传创业政策、表彰先进典型、交流创业经验,进一步提高创业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普通全体党员培训。与乡镇或规模较大的村进行联合培训,进行、形势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一年多来,县委党校与雉城、和平、吴山、白岘、槐坎等九个乡镇共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13期,2 290多人参加了培训。

2.多方式培训,提高培训的经济性。我们在培训中坚持高效经济的原则,开展灵活多样的多方式培训,主要采取四种方式。一是专题培训。县委党校的主体班次,围绕县委的年度工作重点,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培训,做到教学工作为党委中心工作服务。二是联合培训。根据乡镇或村的需求,结合乡镇或村的党员实际、发展实际,确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主题论坛。与县委组织部紧密配合,在村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主题论坛,以乡镇为单位,全体党组织书记参加,以当前较为突出的队伍建设、民主管理、和谐稳定、集体经济等为主题,展开充分的研讨和辩论,统一认识,开拓思路,相互促进。四是送教下村。对较为偏远的村,党校帮助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师,选择乡镇或本村就近进行培训,既保证教学质量,又能做到节约开支,保障安全。

3.菜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方面。党校将教学内容形成两份菜单,一是课堂教学菜单。针对农村党员实际,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形成党建理论、争当先锋、当前形势、党风党纪、农村县情、农村稳定等课堂教学专题菜单。二是现场教学菜单。将城乡发展展览、现代农业基地、家庭工业基地、新村建设基地、革命传统基地、生态建设基地、民主建设基地等形成现场教学菜单。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两份菜单供各乡镇、村制订培训计划时参考,同时根据各乡镇和村实际,安排特色的专题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培训者培训,提高培训的高效性。我们分别选聘自身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创业成效大、特色建设好的村书记或主任作为党员培训的兼职教师,请他们给党员上课和互动,用身边的典型人物鞭策身边的党员,用身边的典型事迹感染身边的党员,用身边的成功案例教育身边的党员,使党员们切身地体会到榜样就在身边,先进就在身边,激发党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三、培训农村基层党员的显著成效

1.强化了党员意识。通过培训,广大党员对自身的身份意识、角色意识更加增强了,从而强化了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一是强化了党员标准意识。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标准与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应当以党员的八条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二是强化了党员组织意识。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是先锋队的一员,应当以维护党组织的利益为己任。三是强化了党员责任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应当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为党工作。四是强化了党员先进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党员在群众面前就是一面旗,应当时时刻刻在群众当中树立闯在前、冲在前、干在前模范形象。正如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党员所说的:这是我近十年来第一次坐在县委党校教室,第一次住进县委党校,第一次听党校老师讲党课,不学不知道,学了吓一跳,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不学习真要落后啊,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再来党校学习提高。

2.强化了发展意识。通过培训,广大党员更加明确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党员的第一责任。作为党员,首先要带头发展,带头创新,带头承担风险,为群众树立一个带头发展致富的榜样。其次更要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在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和相互交流,先富一步的党员发展意识更强了,并且涌现了更多的带头发展、带领发展的先进典型。

3.强化了大局意识。通过培训,广大党员更加明确了个人与组织、小家与大家、小局与大局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小家利益与大局利益相冲突时,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为大局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作出牺牲和奉献。当遇到与自己“无关”的利益冲突时,同样能够宣传政策,秉公说话,耐心说服,努力帮助完成中心工作。有个党员说得好:谁叫我是党员呢,党员就得要吃亏,顾大局。

4.强化了党纪意识。通过培训,广大党员的法规纪律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特别是党员村干部,在听取了廉政教育课,参观了红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展览,以身边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激励自己,同时以昔日共事今日分道扬镳的反面教材来警示自己,党纪观念、廉政意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进一步认识到党纪党规是党员言行的准则,必须时刻牢记于心,付之于行,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否则,将会愧对于党,愧对于百姓,有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不少党员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后感慨万端:过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实在可惜,我们一定要警惕啊。

四、培训农村基层党员的几点启示

1.规划先行是基础。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工程,同时又是一项务虚工程,它与其他工作相比,有着基础性、长远性、综合性的特点,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蕴涵在各项工作之中。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落实。长兴的实践体会是:理念要靠规划来部署,规划要靠计划来落实。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可能有好的规划和计划。换言之,如果有了好的理念,而没有规划和计划加以落实,再好的理念也是一句空话,永远不能成为现实。

2.领导带头是关键。规划和计划能否得到切实执行或者能执行到何种程度,领导是关键。长兴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县主要领导亲自审定村主职干部培训班计划,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全体县委常委和副县长都到主职干部班上为学员上课,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在联合办班上给学员讲课,分管领导亲自带班,县委组织部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到论坛发表演讲和参与交流,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为推进计划落实和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学以致用是根本。教育培训的成效如何,归根结底要落实到组织是否满意和党员是否满意。长兴的做法可供参考:教育培训全过程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原则,一切从“三需求”①出发,力求“三满意”②结果。只有在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上紧跟县委的工作中心、紧扣学员的迫切需要、紧贴学员的岗位实际,培训才能得到取得实效,才能得到学员赞成的欢迎,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同,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4.确保经费是保障。确保培训经费的充足来源,是党员培训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长兴的安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作出不同的费用负担安排,村主职干部和“两新”党员参加培训只承担食宿费用,大学生村官党员、党员创业能手和普通党员培训费用由县或乡镇(街道)承担,既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又减轻了经济压力,县和乡镇(街道)也都有承受能力,各方都较满意。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8)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9)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篇(10)

1、始终把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牢固地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和乡党委关于健全党建工作先进县活动的文件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新一轮党建规划和组织建设规划,认真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计划,月份工作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

2、完善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制度。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的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研究落实学校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汇报。

3、健全和完善支部班子、支委、党员抓支部组织建设责任机制,坚持开展“双创、双带”活动。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1、认真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始终保持1~3名入党极积分子常数,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健全“推优”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跟踪管理,确保新党员质量,本年度我校支部新发展党员二名。

2、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组织部门印发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有关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好“入口关”,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记录详细、建档完整。

三、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班子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抓好学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关键,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各项会议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认真制定学校中层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考评、奖惩三落实,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师的管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支部与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我支部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2、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载体强化了师德教育,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了务实、高效、奉献的工作作风。

3、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十无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五爱”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水平,努力营造了一个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四、扎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的管理制度。坚持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贫困生,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切实用规范党员行为,强化党内监督。

上一篇: 直销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 书法社团活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