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品牌策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3 09:25:19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1)

 湖南省要根据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市场客源等因素,从整体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总体规划、突出特色,进行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和品牌定位。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十三五”期间,全面启动湖南省各县市区休闲农业资源普查与规划设计,做到各县市区休闲农业管理有机构、发展有规划、工作有成效。全力打造长株潭中心区、湘中南区、湘北湖区、湘西山区四大特色休闲农业板块,构建湖南省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新格局。二是突出地域特色。总体规划上,要引导企业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定位,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的理念,打好民族牌、文化牌、生态牌,要在“土”和“特”字上做文章。将富有民俗特色、农业功能拓展特色的休闲项目引人农庄,精心设计、规范发展、创新卖点、增加效益,打造特色招牌。在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上,要坚持在乡村景观化、业态多样化、项目创意化、布局集群化、投资多元化、营销信息化、企业品牌化上下足功夫。

2 打造品牌,融合发展   

品牌是特色、品质、形象、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对休闲农业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纵观湖南省的休闲农业项目,仍缺乏跨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产品,因此应采取政府扶持等措施加以引导,发挥龙头产品的影响力和集聚力,将不同类型的项目和产品聚合起来,通过集群集聚、转型升级促进休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形成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的全省现代休闲农业集群和组织体系,打造休闲区域品牌和整体品牌。  

 休闲农业要通过农业内部融合、农业产业融合、多业态融合,实现融合发展。一是休闲园区内农业内部的融合,实行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产加销统一,培育推动传统种养殖业调结构、降成本,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和生态化综合利用的新型业态。二是农业产业的融合,休闲农业促进产业链延伸,形成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农庄经营业主有机地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农村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多业态的融合,在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与农村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复合型的新型业态,真正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

3 创建示范,引领发展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2)

1.2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效益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不断发展,打造了诸多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绿色食品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涌现了一大批绿色食品知名品牌,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目前,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不仅已在国内第1、2、3、5、29~33类等以食品为主的九大类产品上注册,而且在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葡萄牙、芬兰、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认知度超过80%;在国际上已有法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4个国家的7个企业、2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使用我国绿色食品标志商标,2009年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62亿元,出口总额达21.6亿美元,在国际市场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1.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了引导和规范绿色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建立了认证管理基本制度。目前农业部绿色食品相关标准102项,地方标准235项。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经济以品牌带动龙头企业、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绿色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各省市陆续培育了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其中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490多家,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190多家,湖北省绿色食品企业140多家。目前,江西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最大的绿色茶油基地、最大的绿色食品脐橙基地和最大的绿色水产基地。湖南省的天龙米业有限公司和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形成了现代化精米生产线和国内最大的集生产、研发、销售茶籽系列高档植物油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河南、山东、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因地制宜推进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体系。

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2.1有利形式

2.1.1政策支撑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和国家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于2003年正式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省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国务院从2000年开始每年出台政策引导和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并把扩大绿色食品生产,推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国务院2007年通过《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09年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2010年通过了《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黑龙江省出台了全国第一部绿色食品的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河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河北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视和政策推动为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1.2市场需求旺盛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对安全、优质、环保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在国内,居民逐步倾向于将绿色农产品作为消费的首选;在国外,有机食品也已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伴随国际“绿色壁垒”的日益强化,绿色食品将在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发展国际贸易的主力军。现阶段,绿色食品市场总体供不应求的形势以及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显示出绿色农产品非常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1.3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受到的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农业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发展更加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这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2007年国务院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生态保护的重点方向。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要求;将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切实减少面源污染,严格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和农村环境统计等作为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2.1.4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也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2.2存在问题

2.2.1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中的农资、生产、销售、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网络体系还不完善。区域及行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市场流通体系发展滞后,营销网络不健全,绿色农产品市场欠发达,绿色食品市场发育还未成熟,整体相当落后。此外,对市场具有引导规范作用的各类认证、认定管理不健全,存在生产标准多样化且执行不力,市场准入机制不规范,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甄别机制不健全,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对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及消费者的保护不足,企业侵权和假冒绿色食品的行为时有发生,部分绿色食品企业不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产品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扰乱和影响了绿色农业经济市场的整体形象[8]。

2.2.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条件缺乏。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在政策上缺乏有效推动绿色农业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当前相关政策通常停留在支持、鼓励发展阶段,缺乏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实质性扶持政策。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政策的惠泽。总体上财政投入不足、政府支持不力,尚未形成多元化市场投资体系[9]。二是技术储备、转化不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绿色农业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并存在供给与发展需求不配套现象,形成无效供给;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科技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不能适应绿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业环境质量保护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绿色农业经济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网络信息服务不到位。

2.2.3绿色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偏低。我国绿色农业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较低,且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产品多以植物类产品、野生采集产品为主,动物性产品相当缺乏,地域也比较分散,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绿色农业产业技术含量低,绿色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多为A级产品,AA级绿色农产品的比重偏小,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10-12]。

2.2.4绿色农业经济发展龙头带动能力弱。近年来,虽然我国绿色农业企业总量大幅增加,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缺少有实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尚达不到绿色农产品标准,产品档次低,加工链短,精深加工能力弱,初级产品较多,深加工产品较少。企业和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品牌少,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缺少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和知名品牌[9],缺乏带动能力。

3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绿色农业经济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离不开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以及投入资金大力扶持。各地区应继续加大绿色农业投资和示范区(基地)建设力度;结合实际需求,在现有财政扶持政策基础上,在绿色农业立项、技术和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信贷、税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加强在生产技术、物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组织协调农业、环保等部门力量,形成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合力。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3)

二、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的问题

(一)主题创意不明

由于生态农业观光园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处于规划、投资、建设不同阶段的项目渐次增多。以安徽省17个地市为例,21世纪以来,农业生态观光园呈加快增长之势。观光园主题脱胎于乡村旅游模式,主要分为观光休闲度假类、科技展示教育类和综合类。研究表明,安徽省内农业观光园缺乏主题创意,产品重复雷同现象明显,地级城市观光园多数为郊区依托型,游客吸引半径有限。

(二)生态实践偏离

“生态”是观光园的生命之源。全国各地农业观光园普遍冠之以“生态观光园”,体现生态理念。但是在规划建设、园区运营中普遍存在“不生态”现象。第一,贪大求全。现在的园区越建越大,千亩以上不足为奇。大面积征地,扰乱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民既有的生活生产秩序,本身就是一种“不生态”的表现。例如,设计单位把园区当作艺术来做,进行功能区划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体育竞技一应俱全,生态园区空间范围的无限加大,超出了其依托乡村环境的承载阈值,自然生态失衡也就在所难免。第二,人为活动载荷过大。由于片面追求客流量,农业生态观光园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因为人类活动密度的加大,能源资源输入增多,废弃物降解载荷加大,一旦超过环境的自我消解阈限,观光园区即会面临光热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图1)。第三,任意嫁接移植外来物种和外来建筑。农业生态观光园总是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然而许多园区不选择当地优质植物品种,而任意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其中,不乏国外物种),外来物种受气候、土壤条件的限制,培植难度大,抑或成为破坏地方原有生态的罪魁祸首;园区建筑也存在形制、体量、风格方面的“不生态”现象。许多园区构建大体量、高密度的建筑,或移植外来建筑形式,譬如,皖中肥西的园区引进徽派建筑,也有直接移植欧式建筑。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了农业生态观光园存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3]

(三)市场论证缺位

农业生态观光园不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单位,大都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所以必须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重组合。而经济效益是投资方持续经营和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及营销策划都要未雨绸缪。有些园区夜郎自大,自认为园区面积辽阔、资源独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但是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投放市场后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其一,区位弱势。尽管有些园区交通便捷,但距离客源市场较远。在产品同构的背景下,吸引半径不会延伸至预测的客源市场。其二,景区遮蔽。由于许多农业生态观光园距离著名景点较近,而自身又未经过精心包装和营销,园区往往未能和著名景区有机连接,仅仅成为其游客过往通道而已。其三,形象遮蔽[4]。同一类型的生态园占领先机,其品牌形象早已深入游客的心中,所以游客对于同质新产品难以产生好感。其四,竞争激烈。由于生态观光园纷纷上马,引致园区竞争异常激烈。

三、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对策———生态实践

安徽和合生态农业观光园(以下简称和合生态园),位于广德县经济开发区赵联路南端广祠高速南侧,距市中心5公里。毗邻浙江省长兴县和江苏省宜兴市;距上海220公里,南京170公里,处于上海3小时经济圈,地域条件十分优越。和合生态园是一家集农、林业种植、特色养殖、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于一体的市级农业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3月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园区内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较好。四周分布着满目青山的森林资源和国家小二型水库一座。目前已完成了大型梅园、128个品种的桃李园,彩色苗木园、玉兰园、无公害蔬菜园、生态养殖区、垂钓中心、竹园等8大游览区域的种植和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建设和运营是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的集成,园区具有集约生产功能、集中旅游功能、综合效益功能。所以,核心是要把规划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理想模式,即立足于“农”与“旅”最佳结合点上,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理论,应用造园的原理和技法,最终实现园区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5]

(一)生态规划立园

1、空间规划

“梅园”和“竹海”是和合生态园用地规划面积最大的两块。而农业生态观光园要彰显皖南独有的自然、人文特色,可以辅之以江南丘陵茶园、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即,合理处置竹海、梅园、茶园、田园等观光景点的用地规划问题。和合生态园内合理配置建筑用地与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是生态园的主体(包括田园、茶园、竹海、梅园、水域等),而建筑用地只是辅助旅游活动、住宿、餐饮、娱乐的场所,二者比例要协调合理。即,用地最终结果不能戕害生态园之“农味”和“生态味”。

2、建筑规划

目前,和合生态园正处于规划建设之中。建筑必须依托自然地理现状和地域文化背景。[6]其一,从和合生态园地形地貌来看,可以因形(地形)就势(地势),遵循自然地形地貌的规律,进行建筑物布置建设。其二,从和合生态园地域文化背景来看,广德地处皖东南,皖、浙、苏三省汇合之处,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徽州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所以建筑物风格的选择应问政于民,而不在于个人偏好或采取自上而下模式,或追求时尚,一味模仿徽派建筑特色的专家模式。其三,材质选择也应该遵循地方文化生态。多选择木材、竹材、石料作为建筑材料,色彩搭配与自然协调,即以原色调为主,尽量规避水泥、钢筋大体量建筑的出现。

3、景观廊道规划[7]

廊道是园林式农业生态园游憩和观景路线。其一,延伸方向遵循自然规律,按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设置线路,忌人为裁弯取直,或随意变通路线。其二,道路与观景有机连接,让道路成为观景的通道(视觉廊道),做到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柳暗花明之妙。其三,宜选择石材作为铺路材料。

4、能源和废弃物规划

新能源使用是和合生态园生态设计的生命供给线。其核心是注意低碳环保设计,严格限制高耗能设施。一方面尽量考虑太阳能利用,包括直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照明利用,特别是景观灯可以采用太阳能灯。另一方面考虑建设沼气站,主要解决有机物垃圾处理问题,同时提供高效有机肥料。沼气可以供应灶具,还可以供沼气站附近照明,也是特色景观。最后,注意污水净化和处理系统的建设。可考虑把园区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融入自然水系;或者另外铺设新的排水系统。

(二)生态文化兴园

1、文化空间规划和合生态园文化载体空间主要在建筑。建筑在文化方面的体现有形制、体量、风格、布局等。建筑形制要求与自然浑若天成,反对大面积平整、开挖原有地貌;建筑体量与生态园协调,以小体量村落房舍为主(包含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建筑小品等);建筑风格采用具有广德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通过民间调查和地方志查阅的综合形式获得;建筑布局宜适当集中,散而有神。反对过分集中、城市化发展的倾向。

2、文化内涵规划和合生态园内涵文化表现形式为民俗活动、农事活动、手工技艺、科普教育等。为彰显文化生态的自然特性,规避人工化痕迹,民俗活动、农事活动、手工技艺表现形式宜与时令吻合,即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与江南物候契合;手工技艺展示与农闲一致;民俗活动与中国和广德地方传统协调;科普教育、现代农业科技和生态园理念协调等。

(三)生态经济强园

1、产品时间、空间策划

竹海、梅园、茶园、田园等观光景点遵循自然规律。从时间考量,梅园———冬、春季;竹海———四季;荷塘———夏季;岁寒三友———冬季。从空间考量,合理规划竹海、梅园、茶园、田园等观光景点。既有空间连续、又有合理分工。

2、产品系列策划[8]

产品系列策划包括观光产品类、休闲产品类和参与产品类。

(1)观光产品类———基础。把握时令特征,有序开放梅园、茶园、荷塘、竹海、田园等主要观光旅游产品。

(2)休闲产品类———提升。包括休闲农庄和生态保护区。休闲农庄是和合生态园高端产品的特色,集商务、会议、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依托亚洲绿色论坛永久会址,吸引高端学术、商务、休闲客户入住。但,同时也可以兼营适合中、低端客户休闲度假需求的产品,如家庭、情侣包租客房等。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区的休闲度假功能。生态保护区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三部分,科学合理安排边缘区的旅游活动项目。包括湿地公园和亲水廊道等,主要吸引客人亲临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愉悦心情。

(3)参与产品类———核心。参与产品是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包括参与式活动和参与式购买。前者通过参与农业劳动、民俗活动体验文化;后者通过劳动参与品尝劳动成果。此二项产品策划应该真实自然,让游客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回到从前的感觉,以文化体验的方式使客人延长逗留时间、增加造访次数。

3、产品品牌化

产品品牌化是一个过程,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营销和品牌反馈修正四个阶段。品牌的表征是文字、符号、图片和影像资料,而品牌的实质是产品的质量。[9]因此,和合生态园产品品牌化应该立足产品,重视营销,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1)产品特色———品牌基质和合生态园品牌基质是“生态”。生态的基质是“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有机互融。即,和合生态园不仅强调农业与自然的生态和合,更彰显农业与地域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有机集成。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4)

(2)优化布局,构筑都市农业新框架。根据《宁波市“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我市都市农业布局仍主要局限于沿绕城高速的市郊环形区域内,城市内部布局基本缺失,因此需要对我市都市农业生产布局和生产分工框架进行优化调整,做到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好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优势。一是融合我市新型都市化规划,按照“一圈多点”的思路,更加灵活机动地筹谋规划都市农业生产布局,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更加适合的用地政策,引入或实施不同的都市农业项目。首先,对于沿绕城高速分布的都市农业圈范围内的较为集中的农地,宜引入资源要素集中、生产经营相对集约化的经济功能较强的都市农业项目。对于此类土地,可探索建立农村耕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跨社置换机制,在符合规划和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对农村耕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允许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参加都市农业项目开发。其次,对于我市“两带三片双心”等城市组团间分片零散的农地,以及城市组团内部的点状分布土地,如道路沿线空地,河川空地,待开发用地,宜引入小微型、孵化型和生态社会功能较强的都市农业项目。对于此类土地,不论其所有权,不论其土地性质,只要适宜于开发利用的土地,均可考虑放宽政策,引入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进行都市农业项目开发。二是按照“研发销售在城区、转化生产在周边”的分工思路,统筹谋划都市农业产业分工框架。首先,推进都市农业生产功能区的转型。着力把甬江南岸现代农业综合区、镇海九龙湖、骆驼、澥浦、江北慈城、东钱湖等重点农业生产功能区建设成为以精品型、服务型农业为核心的都市农业产业的重要集聚平台。其次,进一步强化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提升农产品加工附加值。将孔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北仑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镇海农业开发区及鄞州区、北仑区、江北的蔺草、茶叶和水果加工基地建设成为以创新型、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都市农业与工商业融合的重要平台。再次,提升都市农业创意创新水平。借助我市国家高新区研发园、南、北高教园区、南部商务区等功能区,培育引进涉农创新型、营销型企业和团队,培育打造出我市都市农业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和品牌建设平台。

(3)聚集要素,延伸都市农业产业链。针对我市都市农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大力引导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进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资源要素集中、高效配置功能、区域互相联动的都市农业产业链,将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形态转型为以提供服务附加值为主的产业形态,提升都市农业产业层级,打造都市农业品牌,提振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一是要建立都市农业经营平台。建议由政府主导,直接引入社会信誉较高、经营情况较好、资本较为雄厚、技术较为过硬的平台企业。形成集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产品流通、营销推介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支撑体系,为都市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平台建立后,可将整个我市都市农业圈产业链上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配套服务、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主体吸纳到平台内集聚发展,同时平台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肩负整个农业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保障最终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二是要培育梯次合理、分工精细、合作有序的都市农业经营主体。首先,鼓励积极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庄园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原则,依托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等农村基层组织,选取产业特色鲜明、集体资产所有权清晰、农民参与积极性高的村集体开展试点工作,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开展合作,转变生产方式,将农村股份合作“庄园”做强做大为都市农业的重要市场主体。其次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从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产品加工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探索建立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集中扶持建设和引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增值效益大、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紧密带动农户的都市农业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购置设备、扩大规模等方面加大对都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三是要培育区域都市农业品牌。首先要大力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农业行业组织积极申请、注册和使用农产品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原产地标识。其次要加强有一定知名度的都市农业品牌的二次创意开发。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围绕已有知名都市农业品牌进行多方位的创意挖掘,使品牌以多种形式与不同的产业相融合,最终建立起以品牌为中心的都市农业产业链。最后是要提高都市农业品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会展、网站、媒体、户外广告等传统宣传平台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加强我市都市农业品牌宣传推介。

(4)创意创新,打造都市农业新亮点。我市部分都市农业项目既未充分发掘当地的农业生态、文化,也未开发创意或者创新技术,没有鲜明主题,立意和层次都不高。以我市都市休闲农业产业为例,基本上都是以农事体验、食宿为内容,不同项目之间只是体验内容和食宿服务稍有区别而已,没有专业化的市场差异定位,产品服务雷同,经营模式相同,可持续发展乏力。因此亟需根据区域农业条件,深入挖掘区域农业“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资源,并通过创意创新对其加以整合和包装,使其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可考虑采用如下几种创意方式:一是突出农产品本身特性。如我市现有的各个蔬果花卉精品园区,可考虑引进相关新型品种和新型培育技术,构建以各类蔬果花卉为本体的“新、奇、特”农产品种植、观光等项目,有效增加蔬果花卉等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突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可考虑对我市年糕制作、蔺草编织等进行发掘和创意,构建特色农产品制作体验等项目。三是发掘农业文化内涵的创意。可以考虑对我市“稻米文化”、“海洋渔业文化”相关的农业传统、农事节日习俗等进行深入挖掘和二次创意,定期举行相关商业庆典和文化艺术活动并发展相关衍生产业。

(5)融合社区,凸显都市农业新功能。都市农业对于推进新型都市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应体现在社会、生态效益上。社区支持农业(CSA)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可以兼顾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的都市农业成功发展模式,我国上海、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的CSA发展已趋向成熟,涌现了“小毛驴市民有机农园”等一批成功案例。我市目前的CSA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零星的“农产品配送”、“农产品直销”等一些初级业态,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建议我市大力发展CSA以及其衍生的各种创新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推进都市农业与城市社区融合,与市民生活融合,与城市生态融合,打造产品安全有机、产业与消费者互相支持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凸显都市农业的社会生态效益。一是大力引导发展较大规模的生产型CSA项目,打造有影响力的CAS品牌。鼓励都市农业圈原有的种养殖特色鲜明、基础设施优良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发展CSA项目。并从土地流转、土地租金,产品营销、设备购置、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适当倾斜和补贴。引导优质CSA项目与家庭、社区、食堂进行对接,建立CSA农场农产品进家庭、进社区、进食堂的“三进”的长效机制。提高优质CSA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CAS品牌知名度,解决CSA产品营销这个最大的难题。二是引导发展贴近市民、贴近社区,小微化、体验型的CSA项目。鼓励公共事业机构、企业和农民个人利用城市组团、片区间隙和周边空间的零散土地,以镶嵌式的“农业绿岛”、“农业花园”等形式发展小微化的CSA项目,提供农事体验、种(养)植等服务。对于该类项目,建议在许可情况下应尽量放宽相关政策准入条件,为其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善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其在经营中对市容市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引导和监管。

二、相关工作建议

(1)加强协同,完善机制。发展都市农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协调与都市农业发展相关各部门的机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创新制度建设,完善机制,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此机制下,农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协调服务职能;发展改革部门积极支持规划内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财政部门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补助资金;其他相关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加强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区县政府结合实际,明确发展目标,保障工作经费,扎实推进本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落实。为推动都市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向高端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5)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是在传统农业综合开发基础上的创新,系统整合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把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村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建设、文化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招商引资等完整综合起来;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完美的统一。

二、亮点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策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第一、二、三产业众多的行业中,挖掘主导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内涵:在同质化的产品中,着力寻求区域产品差异化:通过大量调研、评估策划,准确的提出该区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发展战略、定位、核心价值和独特卖点:同时运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理念,加以综合提升,并且导入新型行业产品,优化产业结构,达到农民致富、企业增收、政府增税的目的;重塑区域品牌形象,加强城乡统筹,从而达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该区域经济快速腾飞。

三、地点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是以市(区)县级单位(含乡镇)统一安排

四、规模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策划区域在151000万亩。

五、县(区)政府承办

县(区)政府根据《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具体要求,组织农业、林业、交通、水利、国土、建设、环保、工业、统计、旅游、文化、招商等部门协助。

六、规划策划费用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一般规划策划费用在60-200万。

七、规划策划优势

1、我院拥有中天玫瑰等专利技术优势;

2、我院对农业产业化立项,申请国家有关部门扶持资金给予协助;

3、参与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的专家教授,大多数来自北京有关大学、研究单位、文化传媒和营销策划机构,能够对当地区域经济进行全方位的咨询和指导。

4、各市(区)县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策划

联系人:王平华 手机:13801206637 邮箱:

陈效龙 手机:13720028572 邮箱:xlong929@126.con

单位:时代中国神州时代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strategy studies

一、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扩大网点建设,构建市场营销体系

在巩固、提升原有各自为战营销网点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理念,通过设立专卖店(柜)打阵地战、参加农展会打品牌战(广告战)、与171个扶贫结对单位实行团购打感情战、发挥网上营销功能打电子商务战、季节性产品与超市零距离接触打联手战等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了营销网络平台初步建立起了“农产品营销中心+营销网点+超市、卖场+批发市场+团购”的营销体系。截止2009年10月底,共在市区设立了专卖店(柜)共计51个,其中标准化菜场37个、高档社区6个、购物中心1个。①

2、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生态品牌建设

一是做好生态农产品基地建设。根据生态岛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以及即将召开的世博会的规定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确定、安排了一批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并根据基地的资源禀赋选择适宜的农产品进行种养殖,研究和制定了对生产基地的检查验收标准和方法,全县60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合格率达95%以上。二是做好生态农产品的绿色认证、商标注册及保护工作。至目前为止,我县已取得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2个;取得地理标志保护的证明商标5个:崇明黄金瓜、崇明白山羊、崇明水仙、崇明香酥芋艿、崇明白扁豆;取得原产地保护品牌2个:崇明老白酒和崇明老毛蟹(2009年4月取得证书);取得馥怡(水果类)著名商标1个;获得上海名牌产品品牌3个:绿华镇的“飞岛”牌柑桔、“宝岛”牌河蟹、“老杜”牌鸭鸭。

3、发挥服务功能,推动区县战略合作和农超对接

县委县政府除了通过政策提高营销单位营销积极性外,还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资源,大力推动本县与其它区、超市的生态农产品营销合作。200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牵头下,农委分别与徐汇区经委、静安区经委签订了三年合作行动计划;根据县政府与光明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北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港沿镇齐茂合作社与光明集团下属的上海万事发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550吨有机稻米产销、生产与技术服务的协议,及1500亩粮食示范基地合作协议书;光明集团下属的第一食品店五角场店在优惠的条件下长期建立崇明生态农产品专卖柜;百联集团正在探索建立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的长效机制和运行模式。

4、积极穿针引线,促使“一村一品”产销对接

县农委根据各村发展“一村一品”的实际,认真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穿针引线,使“一村一品”实现了产销对接。2008年有6家营销单位对接了18个村的农产品。

(二)主要成效

1、提高了农产品销售额

2009年前10个月,全县生态农产品在市区营销额为1.1亿元,同比增加15%以上,农产品销售额稳中有升,同比增长明显。

2、打响了崇明绿色品牌

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展示展销和产品进入超市、卖场,设立专卖店(柜),崇明特色农产品在市区有了较好的知名度,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如“金良裕”有机大米、“生态稻田”蟹田米、“崇明白山羊”、“崇明老白酒”、“崇明老毛蟹”、“崇明白扁豆”、“崇明黄金瓜”、“崇明甜包瓜”等。在08年3月份在浦东新区大拇指广场举办的崇明“芦笋节”上,46个农产品精品深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

3、提升了农产品档次

通过农产品绿色认证、商标注册,再加上崇明绿色农产品产销联合会的会标证明,使消费者看不见的农产品品质外在形象化,成了消费者放心食用的安全菜,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崇明生态农产品的档次。前美国微软公司总裁夫人亲自在家现炒品尝,上海电视台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

4、促进了种、养殖农民增收

崇明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有了上涨,如崇明白扁豆从原来的每公斤1元上升至3元;“生态稻田”牌蟹田米由原来的每公斤9元上升至12元;北湖“金良裕”牌有机大米由原来的每公斤12元上升至16元;崇明黄金瓜由原来的每公斤1.6元上升至2.5元。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农民的增收,全县140多个农产品涉及了上万户种、养植农户,据不完成统计,受益农民年增加5%以上。

二、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生态农产品品种结构按需调整问题

上海区域范围广、消费者数量众、层次多,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不一,如何按照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及时调整生态农产品品种结构,从而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占据市场制高点,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2、生态农产品内在质量控制问题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农产品是食用必需品,消费者对其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时对农产品质量的把握又远比工业品复杂,因此对质量监管要求也特别高,而目前崇明生态农产品各生产单位内部的质量监管意识还远未达到市场的要求,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也常停留在表面,致使同一品种农产品存在不同的内在质量,再加上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产品的声誉。

3、生态农产品外在形象统一问题

生态农产品的外在形象如何,直接反映其内在质量,并对消费者消费动机起诱导作用。崇明生态农产品在外在形象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有序、规范的包装,存在着名称、包装、用词用语、标准、数量不一的现象,给人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不土不洋的感觉,与国际标准不符。

4、生态农产品的宣传与市场需要之间的差距问题

在生态农产品宣传方面,我们通过广播电视、专卖店(柜)、农展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有了一定的加强,但由于没有专业策划人员和专项策划费用,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策划、宣传,致使消费者对崇明生态农产品还没能形成总体的印象,同时也导致生态农产品之间的无序竞争。

5、生态农产品的扶持、奖励政策缺乏长效性问题

近年来,崇明县委县政府为激发农民、营销单位种、养、加工、销售积极性,配合国家、市有关政策,出台了许多本土化的扶持、奖励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县里政策,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少长效性的,使生态农产品的营销缺少后继之力,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6、生态农产品营销组织化程度低问题

截止2009年9月,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500家,合作社社员已达到120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70000户,②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但总体上存在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发展不平衡,多的乡镇有70多家,少的只有三、四家;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内部运作不规范,一些合作社甚至组织结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三、准确把握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实施全方位营销策略

1、理念支撑――确立积极满足需求并主动创造需求的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是营销主体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有效实现营销目标的基本条件。根据上海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理念,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应确立积极满足消费者现实需求并主动创造消费者潜在需求的理念。以消费者消费需求为出发点,适时地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并以适当的价格、便利的渠道和适合消费者心理的促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千差万别的消费价值追求,将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从而在变幻莫测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实现生态农产品利润最大化。

2、政策支撑――构建一体化、重扶持的生态农产品营销政策体系

农业是弱势产业,又是事关老百姓基本生计的重要产业,必须由政府政策的扶持。在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政策方面,要注重政策的一体化和扶持性。所谓“一体化”,就是要把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放到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层面、放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放到党的重中之重工作的位置上考虑,建立市、区、县相统一的营销政策,市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应通过制定一系列财政、金融等扶持性政策,推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三农问题;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对崇明生态农产品营销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

3、信息支撑――构建网络化的生态农产品营销信息体系

信息是生产者、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信息对于面广而分散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显得更为重要。目前首先以国家农业部开发的全国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系统)为依托,构筑县――乡镇――村三级生态农产品供需信息网络体系,将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有关信息筛选后汇集在一起,为农户提供包括种子、种苗、种养技术,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多方面的实用信息,指导农户进行种养结构的调整。其次,建立一支分布广泛的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信息员队伍,采集、整理、分析农产品信息。第三,根据崇明区域范围广、农民分散的特点,信息网络机构应点多面广,信息网络的触角应向最基层的行政村延伸。

4、市场支撑――构建产销衔接的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市场是生态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平台。在继续巩固和拓展目前已初步建立的生态农产品产销衔接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在以下四方面作努力:一是沿着沪崇长江大桥,以县内主要乡镇所在地和主要交通干线为依托,在生态农产品集散地光建或扩建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能力的专业批发市场,以形成产地与销地、专业与综合、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二是选择几个条件比较好的规模以上的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科技创新和创意开发,发挥多功能的消费导向,建立集生态观光、旅游、体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农产品休闲娱乐市场。三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含量,发展生态农产品加工市场,从而延伸生态农产品产业链,拉长鲜活农产品的上市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5、品牌支撑――构建全覆盖的生态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品牌是生态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证,也是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的标志。当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的情况下,建立全覆盖的生态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是推进生态品牌建设的关键。要在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产品基地环境安全监管制度,严格按照《上海市农药经营管理规定》、《2009年上海市种子、农药、肥料产品监督抽查方案》加强监督,从源头上确保生态农产品的质量;生产经营者要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对农产品进行自检自律,记录好农药化肥的施用情况和日期记录,并定期不定期地对农产品特别是即将上市农产品进行残留农药检测,做到不合格农产品坚决不上市;县、乡镇各有关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部门,严格履行好监管责任,定期不定期的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经销的农产品进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营销部门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抽检,保证进入市场的生态农产品是真正安全、绿色、无毒的。

6、智力支撑――构建复合型的生态农产品营销人才体系

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人才是营销走向成功的保证。目前应根据现代市场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不拘一格招聘人才,只注重其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苛求于毕业学校、资格、资历等;制定培训计划培养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人才,对业绩好、品德高、能力强的人才,给予职务、职称上的破格晋升和收入待遇上的重奖,以留住人才。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7)

1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2004年,农业部在黑龙江省开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近年,全国各省市发挥区域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发展适合当地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据国家农业部网站及中国绿色发展中心介绍,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340个单位建成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标准化基地,种植面积超过0.073亿hm2,生产总量超过1亿t,产品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企业总数达6391家,对接龙头企业1256家,带动农户1686万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8.4亿元以上。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包括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品类产品等四大类57个小类,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仅2010年,全国共有80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产品1387种,成为绿色食品发展的新兴主体,有效加快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1.2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效益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不断发展,打造了诸多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绿色食品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涌现了一大批绿色食品知名品牌,绿色农业经济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目前,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不仅已在国内第1、2、3、5、29~33类等以食品为主的九大类产品上注册,而且在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葡萄牙、芬兰、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认知度超过80%;在国际上已有法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4个国家的7个企业、2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使用我国绿色食品标志商标,2009年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62亿元,出口总额达21.6亿美元,在国际市场日益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1.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引导和规范绿色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建立了认证管理基本制度。目前农业部绿色食品相关标准102项,地方标准235项。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经济以品牌带动龙头企业、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绿色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各省市陆续培育了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其中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490多家,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190多家,湖北省绿色食品企业140多家。目前,江西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最大的绿色茶油基地、最大的绿色食品脐橙基地和最大的绿色水产基地。湖南省的天龙米业有限公司和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形成了现代化精米生产线和国内最大的集生产、研发、销售茶籽系列高档植物油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河南、山东、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因地制宜推进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体系。

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2.1有利形式

2.1.1政策支撑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和国家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于2003年正式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省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国务院从2000年开始每年出台政策引导和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并把扩大绿色食品生产,推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国务院2007年通过《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09年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2010年通过了《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黑龙江省出台了全国第一部绿色食品的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河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河北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视和政策推动为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1.2市场需求旺盛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对安全、优质、环保的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在国内,居民逐步倾向于将绿色农产品作为消费的首选;在国外,有机食品也已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伴随国际“绿色壁垒”的日益强化,绿色食品将在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发展国际贸易的主力军。现阶段,绿色食品市场总体供不应求的形势以及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显示出绿色农产品非常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1.3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受到的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农业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发展更加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这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2007年国务院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生态保护的重点方向。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要求;将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切实减少面源污染,严格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和农村环境统计等作为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2.1.4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也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2.2存在问题

2.2.1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中的农资、生产、销售、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网络体系还不完善。区域及行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市场流通体系发展滞后,营销网络不健全,绿色农产品市场欠发达,绿色食品市场发育还未成熟,整体相当落后。此外,对市场具有引导规范作用的各类认证、认定管理不健全,存在生产标准多样化且执行不力,市场准入机制不规范,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甄别机制不健全,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对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及消费者的保护不足,企业侵权和假冒绿色食品的行为时有发生,部分绿色食品企业不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产品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扰乱和影响了绿色农业经济市场的整体形象[8]。

2.2.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条件缺乏。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在政策上缺乏有效推动绿色农业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当前相关政策通常停留在支持、鼓励发展阶段,缺乏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实质性扶持政策。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政策的惠泽。总体上财政投入不足、政府支持不力,尚未形成多元化市场投资体系[9]。二是技术储备、转化不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绿色农业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并存在供给与发展需求不配套现象,形成无效供给;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科技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不能适应绿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业环境质量保护体系不完善,专业化绿色农业经济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网络信息服务不到位。

2.2.3绿色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偏低。我国绿色农业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比重较低,且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产品多以植物类产品、野生采集产品为主,动物性产品相当缺乏,地域也比较分散,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绿色农业产业技术含量低,绿色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多为A级产品,AA级绿色农产品的比重偏小,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10-12]。

2.2.4绿色农业经济发展龙头带动能力弱。近年来,虽然我国绿色农业企业总量大幅增加,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缺少有实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尚达不到绿色农产品标准,产品档次低,加工链短,精深加工能力弱,初级产品较多,深加工产品较少。企业和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品牌少,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缺少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和知名品牌[9],缺乏带动能力。

3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

绿色农业经济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离不开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以及投入资金大力扶持。各地区应继续加大绿色农业投资和示范区(基地)建设力度;结合实际需求,在现有财政扶持政策基础上,在绿色农业立项、技术和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信贷、税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加强在生产技术、物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组织协调农业、环保等部门力量,形成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合力。

3.2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科技创新,针对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问题,加快新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技术指导,为发展绿色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绿色农业产品的标准体系,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产品包装标准等。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完备的基地建设、环境监测,产品质检和市场监督等管理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市场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市场公平和效率。

3.3合理规划绿色农业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国家及各省市应根据各地生态环境和资源特色,制定可操作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明确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并按照规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探索、展示和示范推广功能,依据当地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条件及发展目标,做好绿色农业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品。制定基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规范、技术标准并保障实施。构建严格的基地产品数量、质量、生态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加大指标评价体系的执行力度,跟踪绿色农业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确保绿色农产品执行全程绿色标准。加大绿色农业经济科研投入,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的技术方案,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的示范推广,利用各种途径扩大绿色农业基地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可信度。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8)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16-02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需求不断提高,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业态迅速兴起,它延伸了现代农业产业链,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近年来,大丰市提出“旅游兴市”的战略,在用心打造“麋鹿、湿地、知青、水浒”等旅游品牌的同时,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不断摸索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途径与方向,朝着地方特色浓、生态环境优、经济效益好、运转机制灵的目标努力。

1 发展现状

大丰市在《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 》中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今后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亮点,通过有机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饮食于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不断拓宽农业生产功能,培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整合农业农村现有自然及生态资源,把休闲观光农业与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现代农业示范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生态观光农业园、农业科技园、主题农庄、农家乐专业村和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发展丰收大地、盐土大地、恒北早酥梨生态观光园,荷兰花海、九洲生态旅游农业科技园等一批既具有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功能,又能丰富城乡居民生活,美化环境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丰收大地、大中镇梨园风光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2012年丰收大地还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九洲生态旅游农业科技园评为江苏省乡村二星级旅游景点。希望的田野、荷兰花海等现代农业园区都将打造各具文化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对外展现[1-2]。

2 发展措施

大丰市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与苏南其他一些地区或周边县市相比起步较迟,同时缺乏先进的发展规划理念,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高,赶超速度较快,差距正逐渐缩小。

2.1 行政推动

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提出“以工强市、两海齐抓、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四大战略,重点突出“请到麋鹿故乡来”这一主题形象,整合现有旅游和文化资源,打造湿地、森林旅游品牌和知青文化品牌。但鉴于景点少、分布乱、缺品牌的现状,提出积极推动现有景区创建升级。把长三角(国际)森林旅游度假目的地建成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以部级麋鹿保护区为核心,加快景点开发,2~3年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旅游线,并把乡村游作为重要补充穿插到旅游线路中[3-4]。

2.2 科学规划

为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品味与层次,科学规划是前提。丰收大地、盐土大地聘请国内权威规划设计单位对园区农业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既突出生产示范又体现观光休闲功能。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要求,各镇要建1个规划面积666.67 hm2,核心区200 hm2的现代农业园区,并将休闲、体验、旅游元素融入园区设计中,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实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2.3 宣传推介

大丰市通过举办麋鹿生态旅游节、麋鹿节和其他农事节庆活动,加快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推介,唱响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丰富城乡居民的休闲生活,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市主要举办的节庆活动有4月的梨花节和郁金香观赏活动、5月的麋鹿生态旅游节和10月的国际麋鹿节,对宣传休闲观光农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2年丰收大地金品苑“城市氧吧”荣获华东赛区创意精品优秀奖。大丰市盐土农业休闲观光一日游线路被评为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3 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丰市休闲观光农业亮点不断呈现,但由于起步晚,体系建设滞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随意性大,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创意元素不多。二是片面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农业主体功能。片面追求人造景点建设,不注重在农产品产、加、销上做文章。三是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开发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多数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的意图,未能从休闲观光农业的内涵上去挖掘价值。五是重建设、轻管理。地方政府投入巨资负债打造,但后续管理费用大无力承受,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生命力不强。六是品牌不响,影响不大,游客不多,收益不高。作为农业部门只能帮助引导,出谋划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4 发展对策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好乡村的客观需要,是集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一是科学规划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对接《江苏省“十二五”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和《盐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开发、统筹发展”的原则,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挖掘资源特色和农耕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二是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田园景观、村居民舍、乡土风情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满足多种类型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融合,打造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包括以生态景观、乡村风光为依托,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城郊休闲型,以特色农作物观赏、采摘、游乐为依托的观光休闲型,以沿海风光渔海一体化为特色的沿海风光游。三是切实加大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农事节庆活动、农产品博览会、大中城市旅游产品宣传活动,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把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串联到周边大中城市旅游线路中去,实现合作共赢。此外,还应积极参加美丽乡村、美丽田园、魅力休闲乡村评选活动,宣传推介一批在省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

5 参考文献

[1] 姚海琴.休闲观光农业从业劳动力现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455-458.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9)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87-03

1 引言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产品经营阶段走入了品牌经营时代。品牌建设,无论是从宏观看,还是落实到一个地区,一个产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项现代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品牌之身之路,也成必然选择。

2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现状

我国自1994年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并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和模式尝试。由于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科研教学单位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目前已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科技园区4000多个,其中部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省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1000余个。

在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下,浙江省充分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1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几年的运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已建智能型大棚6.86万m2,连栋大棚17.25万m2,钢管大棚71.96万m2,多功能仓库3.74万m2,组培用房0.57万m2,工厂化育苗室3.89万m2,保鲜库、展示室、培训管理用房等14.53万m2。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新品种,并通过无土栽培、嫁接育苗等高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选育和推广了适宜我省

生产的优质品种,从而提高了科技含量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园区的发展,各地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等办法,引进业主40个,构筑了市场化运行机制。紧密结合当地资源和经济技术优势,培育主导产业,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真正起到了龙头作用。杭州、嘉兴、宁波、绍兴、金华等园区还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从总体上来看,浙江省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仍然处于产品经营阶段,园区发展存在体制滞后、功能单一、特色不足等问题,亟须通过品牌建设,大力整合资源,向高品位、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实现园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园区概念定位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清

浙江省园区大多处于建园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自有的文化氛围,存在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同一园区,就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农业高科技园区”、“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不同的叫法。相应的,不同的部门,对园区的要求往往不同,导致基层无所适从。同时,园区建设管理与园区项目资金管理职责不清,尚未建立有效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2 园区品牌意识不强,特色不明显

近几年,浙江省虽有部分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如杭州的萧山3.33万hm2滩涂垦区现代化综合农业星火技术密集区(即部级现代农业开发区)、富阳市皇天畈现代农田水利示范园区、西湖区转塘镇浮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蔬菜所乔司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此外湖州、宁波等少数农业科技园区也有较好的品牌意识。但从整体上看,科技园区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不注重培育自身特色,形成知名度不高、品牌企业不多、缺乏吸引力的现状。

3.3 园区配套政策设施不够完善,品牌建设缺少内涵

农业科技园区在初期规划基本以产业技术为主,省主管部门一直强调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与当地资源和产品优势结合起来,但对园区的配套政策上不够完善。如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税收、货款、用电、用地、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农业科技园区能否享受,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如针对后期的休闲旅游开发,度假及自驾车旅游的游客的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宾馆及康乐健身休闲中心,以及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宾馆外部自然环境,特色观赏景区和景点道路的容量设计等。对园区的品牌建设应从技术性向特色休闲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不够明显,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3.4 有特色品牌的产品少,能提供特色产品的园区景点不多

园区建设内容雷同,科技含量不高。一是生产经营内容单一;二是层次低,缺少对农业园区产品细分市场的规划和开发。在实际建设中逐步成为“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农业大观园”,多以瓜菜花果的种子种苗繁育及竹林培育为主,主导产业不突出,生物、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的环境调控等高新技术运用较少,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技术的应用上,与上海孙桥、苏州西山园区的档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园区产品开发上,因缺少专业的研发人员,对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难以形成园区产品特色,档次不高。这样既不利于园区整体的吸引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园区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这势必影响园区的人才吸引、资金管理、投资理念、管理体制、创新意识等,从而影响农业科技园区的自身发展和产品的效益增值。

4 关于浙江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

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要结合自己的特色,在品牌建设方向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整合园区资源,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开发形式多样、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农业科技园区特色的品牌。

4.1 围绕生态建设,树立绿色环保园区形象

浙江省农业园区应崇尚生态文明,在建园初期,即把绿色生态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产业,始终坚持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一是在符合园区基本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坚持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作为引进园区落户的一项重要标准,严格把关。二是逐步把不符合园区功能定位、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影响生态环境、生产能力落后的老园区迁出。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近年来的环境整治工作和产业发展延续,也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农业园区按照十七大报告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升级园区功能定位。如宁波市农业科技园区由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荪湖休闲风景区、生态景观园和保国寺森林公园等“二园二区”四大部分组成,其中生态景观园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成种苗繁育区、苗木生产区、花卉盆景区和苗木引种试验区。

4.2 围绕文化建设,提升园区文化品牌

园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塑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形成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态度,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的园区创新文化。浙江省的一些农业科技园区资源独特,产品特色明显,地理位置也很好,有些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为什么许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呢?关键是我们的农业科技园区内涵不丰富,没有开拓创新,没有对园区项目深究细挖,拉长产业链,提升园区的文化品牌。又比如说“农家乐”,城市居民去农村观光、休闲、度假,其目的是要观新赏异,体验清新、洁净的乡村生态环境和新奇的农耕文化,感受淳朴的乡情乡味。因此,个性鲜明的农耕文化是我市“农家乐”生命力之所在,开发建设中便应充分揭示、发展最富有个性和吸引魅力的传统的农业景观、原汁原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没有文化内涵的“农家乐”,是做不大的“农家乐”;而变了味的“农家乐”,更是做不久的“农家乐”。

4.3 围绕园区的综合效益,打造园区整体品牌

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不仅要创立一个个产品品牌,更要创建园区整体品牌,做到大小品牌相互带动,使园区高科技、高质量的形象深入人心,以品牌求发展、拓市场、创效益。根据园区产品特点进行准确定位,使我省农业科技园区产品具有地域性、鲜活性、竞争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决定着浙江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的不同,更与许多人按照农产品市场特点所想象的产业化经营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也应制定细分市场规划,并加强个性农业市场的开发,以满足不同的旅游人群。如针对休闲农业度假旅游,需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度假旅游设施开发,包括农业度假村建设,休闲农业活动配套工程等。要重视农业产品的开发,在对农业产品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农业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供游客精心选购。让游客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4.4 围绕提升园区吸引力,打主题品牌

从农业科技园区经营本身的特征出发,以休闲农业为主,打造主题性的品牌。如将主题公园建设规划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就可以成为未来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创建的一个重要方向。提到主题公园,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美国迪斯尼乐园,其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为地方创造了9万个就业岗位和高达1.7亿美元税收。在我国,主题公园建设同样方兴未艾,目前,全国已拥有大约400个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主题公园。当前,在欧洲和北美等地区,人们对大自然和人类文化的体验具有相当强烈的兴趣,并已成为一种休闲时尚(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基本相同)。浙江省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就可以充分利用我省的生态和文化优势,精心策划,将建设符合当地地理和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融合进园区,提升园区的品位。

参考文献:

[1] 顾柏松.衢州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衢州发展在线,2008(7).

生态农业品牌策划篇(10)

扬州市是传统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和畜禽水产品的主产区,为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我们把发展县域特色农业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深入基层摸实情。为因地制宜,培育区域特色,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扬州市多次专题部署,深入调研。从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民人均增收千元、“再干三五年、实现新跨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村”等综合调研,从而摸清了实情、明晰了思路。

二是制定规划定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3年,制定了《扬州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农民人均增收千元、全面奔小康”的计划,提出3-4年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今年初,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制定了推进“全面小康村”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09年全市80%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美元。

三是各擅其长求发展。全市各地围绕总体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特点,各打各的优势仗,加快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宝应县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和良好的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巧打有机牌,大力发展“有机四水”(水产、水禽、水稻和水生蔬菜),荷藕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20多万吨。高邮市做足“绿”文章,大力发展“绿色五业”(鸭业、鹅业、米业、渔业和林业)。高邮鸭的饲养量达到400多万只,年加工蛋品10亿枚。仪征市依托山丘资源,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经济林果、食草畜禽,特种经济林果面积达到5万亩、扬州鹅饲养量达300多万只。邗江区推进沿江开发,大力发展江鲜水产和无公害蔬菜。江都市明确了“生态五特”(花木、粮油、蔬菜、水产和畜禽)的发展目标,花木发展到10万亩。

二、坚持龙头带动,集聚产业强特色

扬州市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县域特色农业的关键。

一是围绕特色建园区。高起点规划:全市市、县、乡三级着力推进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各类园区123个,其中,核心区面积在500亩以上的64个。高科技入园:充分依托农业科研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提高园区科技含量。仪征丘陵山区科技示范园聘请十多位专家进行科技指导,已形成核心方1000多亩,辐射面积近万亩,带动农户2000多户。多元化投入: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唱戏,不断加大园区的资金投入。江都万亩现代花木产业园吸引台湾杨林园艺科技开发公司、香港建得企业公司等20家单位和100多花木大户进园投资1亿元,成为国家标准化农业科技示范园。

二是依托优势引“三资”。包装项目引资:全市市、县两级建立了农业招商项目库,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去年以来,全市新增“三资”开发农业项目700多个,实际利用“三资”30多亿元。打造平台引资:三年来,全市组织和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农业招商活动十多次,落实签约项目160多个。依托资源引资:发挥我市农业和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农业沿江和沿河开发。宝应县发挥荷藕特色,引进台湾永庆置业有限公司等投资2000万美元发展荷园生态旅游观光项目、荷藕特产加工项目。邗江区吸引连云港客商投资6000万元,建成集长江水产开发、垂钓、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基地。

三是做大龙头兴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建成江苏高邮鸭集团、江苏荷仙集团等4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连续三年增长20%以上。拉长农业产业链条: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全市形成以高邮市双兔米业、宝应宝泰米业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链,以江苏高邮鸭集团、扬州馋神食品公司为龙头的禽类加工产业链等特色农业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形成“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全市已建成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12个。

三、坚持市场拉动,打造名牌扬特色

扬州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运筹农业,组织实施了农业“三品三创”(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

一是瞄准市场需求创新品种。推广主打品种:全市重点推出了优质水稻、弱筋小麦、扬州鹅、高邮鸭、罗氏虾等30个主打品种。推广主推技术:全市重点推广应用了麦套稻轻型栽培、畜禽安全高效饲养、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等50项实用技术。推进短平快项目:围绕“五增”(增产、增养、增值、增效、增收),大力发展35个市场好、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和品种。

二是立足质量安全创优品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全市制定了粮油、畜禽、水产、蔬菜、林果、特种经济作物等6大类40项主要农产品的市级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建立了罗氏沼虾、无公害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等26个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14万亩。强化认定认证:全市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68个、绿色食品89个、有机食品15个。今年7月,宝应县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内首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

三是突出市场开拓创响品牌。创建品牌:扬州市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引导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农产品商标300多个,高邮鸭蛋制品、宝应莲藕成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整合品牌:按照“县有特色、乡有特品”,加强品牌的整合力度,全市注册了“高邮鸭”、“宝应荷藕”、“绿杨春茶叶”等集体品牌。放大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参加知名商标评比,扩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宝应湖”大闸蟹获得全国十大名蟹称号;“双兔”牌大米荣获优质稻米十大金奖;仪征市“绿杨春”茶叶多次荣获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高邮“红太阳”鸭蛋多次获中国农博会金奖。

四、坚持政策推动,强化服务扶特色

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上一篇: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下一篇: 毕业设计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