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7 16:34:55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1)

2案例分析———桃蹊农业桃主题公园

2.1项目概况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汪堰等村,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依汪郢干渠,西临东瞿干渠,三面临水。在这样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环抱下的地方开发农业旅游观光园,充分借助了周围环境的优势,保证了园区的客流量,也为以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园区由采摘区、园林苗木栽培区、管理区和停车场组成,采摘区分为A、B、C、D几个区域,主要树种为桃。其中,A区为早熟桃(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摘区,B为中熟桃(6月中旬到8月上中旬)采摘区,C区为百果园区(全年采摘),D区为零星采摘园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了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采摘,使游客们在任何季节都可享受采摘的乐趣。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注重生态规划,构建合理生态格局。它为合肥市西北部地区增添了一片200hm2以上的“森林肺片”,每天吸收消耗工业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200t以上,制造释放氧气和负氧离子145t以上。同时,还可吸收大量粉尘,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涵养水源。生态园对降低合肥碳排放,提高周边地区环境质量,促进该地区居民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尤其是对合肥大水缸———董铺水库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以桃为主题,打造特色园区和现代农业品牌。桃占总规划面积的70%左右,辅以核果类的李、杏等果树树种,营造出200hm2桃花源。同时,果园餐饮部设立特产自选销售专柜,推出具有纪念意义的“桃主题”纪念品、地方特产、名产和玲珑可爱的小工艺品、小挂件等,达到农业经营和文化经营双赢局面,打造自己的农业特色品牌。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依托特色农业,不但发展“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而且发展园区内景观建设,增强休闲设施,让游客既可体验农家乐,还可体验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情趣。同时,该园区结合产销为一体,注入商贸理念,让生产出的果品有市场。园区还积极与安徽省各高校和六安市果树研究所合作,进行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园区科技力量。园区果树新品种的示范栽培对周边形成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合肥近郊等地开发绿色生态果园,栽培高档果树新品种1000—1333.33hm2,对调整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水果种植技术和绿色水平,提高市场水果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园区还是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生态农业素质教育基地,每年可接待合肥各大高校尤其是安徽农业大学等在校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15000人次,接待在校初高中学生素质教育20000人次,意义深远。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在策划理念上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2规划设计方案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依汪郢干渠,西临东瞿干渠,三面临水,分布在合肥市近郊区,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规划设计方案为:①在设计理念上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正是抱着这种理念,园区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入进去,每建设一个园区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学和商贸、销售等因素。②园区走企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商贸的概念,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③规划设计方案注重细节上的推敲。方案中在左侧路边设置了一个主入口,在上下两条路上设置了次路口,满足了园区内的交通流量。在主入口处增加了一个亲水平台,并用浮桥连接了右侧的景区,亲水平台上设置了两道景墙,可刻上与本园区有关的人文信息,增添园区内的人文景观。亲水平台与对面的凉亭隔水相望,在亲水平台周围还增加了一些水上游客项目,如快艇、游船等,这既增添了园区内的园林景观,又增加了园区内的玩赏性。右侧园区分别设置了两块铺装地,靠南边的保留了原来的花架设计,靠北的设置了一个攀岩假山游乐项目,丰富了园区内的游乐活动,让人们来到园中既可采摘、垂钓,还有其他的娱乐项目可供游玩。此外,改进方案中设置了3个可供游玩和休息的区域,分别是亲水活动区、攀岩活动区和休息观赏区。通过这三个区域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原设计中只是一个花架和树木的搭配不足,改善了园区内主要以采摘为主、娱乐活动较单一的窘境,同时提升了园区的档次,创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样不但丰富了园区内的游览项目,而且增添了园区内景观效果,让游客在园中既可高高兴兴的采摘、游玩,又可以享受一份大自然的静谧。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2)

广义的农家乐旅游,则是对农业概念的延伸,其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这种农家乐旅游形式,可以休闲类定位,其旅游主题不仅围绕着民俗旅游,而且还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结合体。借助城郊农民家庭的地理优势,打造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农家生活,吸引游客来此度假游玩和体验劳动的趣味性。

2.农家乐旅游的特色优势。农家乐旅游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其与当地区域环境特点有着紧密的关系。农家乐旅游所具有的优势主要包括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价廉物美,旅游消费低等,而且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特色突出的农家乐旅游群。

由此可见,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条件允可的地区应当大力发展。

二、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农家乐旅游自然环境较为脆弱,一些地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的开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破坏了生态循环,从而为绿色生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农家乐旅游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随着农家乐旅游活动大规模的开展,拥挤的人流和车流,噪声、废气、废物等,不仅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变小,而且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喧闹嘈杂的场面致使当地居民对外来的游人带有敌视,这种不良情绪很容易引起不良的后果发生。

3.农家乐旅游消费缺少理性。在一些地方,盲目的模仿城市旅游,将农家乐办成餐厅酒楼。这种盲目的跟从,忽视了人们到农家乐,并不是追求物质享受,是为了精神享受,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因而,绿色理性消费极其有必要,还要加强消费过程中的环保意识。

三、如何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文化理念。这种理念指的是在利用科技手段作为推力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与解决好,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不仅做到物质的增长,而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农家乐旅游的生态文化,建立在健康、适度消费以及理性生活之上,那种盲目的消费,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甚至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危害。对于我国发展“农家乐”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决,以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坚持“农业与旅游双合一”的发展模式。农家乐旅游以旅游与农业作为基础,而要发展持续性、生态化的农家乐旅游,前提就是以环境为主,注重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两者的关系。农家乐旅游在保持农业的特性之下,还要以农业生产作为根本开发旅游资源,换言之,农家乐旅游既要重视农业生产,还要关注旅游功能。

其次,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关于生态文化建设,农家乐旅游可以顺应当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现代旅游的潮流,建设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例如一些绿色保障制度,促进社会资源环境的保护。

再次,树立鲜明的农家乐旅游形象。强化建设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的优势,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农家乐旅游与传统的大众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其重视的是让市民游人融入到当地农民的生活之中,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因此,要重视朴素、自然,对原汁原味农家风味的表现。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3)

根据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场是“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及接待服务[1]。陈昭郎(1996)提出休闲农场应综合农业经营与服务业之特性,具备游憩、教育、社会、经济、环保及医疗功能[2]。休闲农场蕴涵台湾乡土特色,郑健雄(2002)认为此类乡土性餐旅服务业具有乡土教育、农业体验、生态与文化等观光农业的意涵[3]。郭笙如(2012)在对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休闲农场要素包括运作中之农场环境、农业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接待设施”[4],意指休闲农场依托于农业与观光,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接待服务,是一种以农村、农民与农业为根本,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服务的休闲生活产业[5]。由此可将休闲农场定义为“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活为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以及住宿接待设施,使之能达成休闲、学习与体验之目的的农业经营场所”。作为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的产业,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早期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主,1984年台湾农业事务最高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1989年台湾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对台湾休闲农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间,台湾农业委员会大力推动并督导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管理办法(1992)》、《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休闲农业发展办法(1999)》等。其中,1990年农委会开始推动“休闲农业区”的概念,并于1996年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做出了区分:休闲农业区是指为供休闲农业使用的地区;休闲农场则是指经营休闲农业的场地[6]。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成为第一个以发展休闲农业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至今已吸纳200家会员农场。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适应其所带来的冲击,台湾农业委员会将永续农业发展作为重要农业政策,提倡农业精致化,从早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并存”迈向“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共荣”,传统农业转型向休闲农业发展。同时政府实行周休二日制,鼓励民众从事休闲旅游活动,带动地方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2003年学术界成立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协助台湾农业委员会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之后台湾农业委员会设立休闲产业科,加强休闲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台湾休闲农业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2009年休闲农业被纳入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成为台湾地区六大新兴产业,以乐活农业作为发展主轴,打造新概念的休闲农场旅游产品。至2010年底,台湾地区从事休闲农业者总数达到1,971家,其中17.7%为休闲农场,在此基础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推行“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为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标准,也帮助中外游客更好地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旅游更有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农产业转型、农产业升级、休闲农业法制化、休闲农业服务化,列入国家重大农业发展政策,将一级农业结合二级加工业与三级服务业,带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时至今日,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的观光主力产业。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现状

(一)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特点

2015年在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网登记许可的休闲农场已达314家,其中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的场家仅有50家,占登记总数的15.9%[7]。根据台湾网络地图,北台湾与中台湾地区农场分布较为密集,分别为北部69家,中部76家;东南地区农场则较为分散,南部30家,东部29家。台湾休闲农场以农为本,结合农业特色与创新力,发展成为独具台湾地区本土特色的行业。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式”体验经营

翁廷?y(2004)在研究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时曾指出台湾休闲农场主题定位不明,“多停滞于周末摆摊促销农产品的短期市场形态,缺乏卖点”[8]。而随着台湾农业转型,休闲农业发展蓬勃,现今休闲农场多采取主题式经营,业者根据其文化背景设定农场主题,为游客提供不同形态的农业体验。如香格里拉农场的果园自由采摘、走马濑农场的牧草料理等,游客不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通过参与农场生活,收获了平日喧嚣都市里无法体验到的经历。

2、差异化发挥资源特色

陈昭郎(2015)认为“休闲农业的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所谓的资源指的是农业、农村景观、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再加入高品质的服务,这就是休闲农场与其他休闲服务最需掌握的竞争优势”[9]。台湾至今拥有的休闲农场数量已超过三百有余,但却未出现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等市场秩序混乱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休闲农场善于利用其差异化的资源特色进行开发,并达到效益最大化。

3、着力于研发绿色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台湾民众对于绿色元素的需求日益递增,除平日里采购生活饮食原材料时增加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节假日出游时对于休闲农场所提供的农产品是否为安心食材的要求也更高了。段兆麟(2007)曾提出休闲农场经营者应致力于维护环境,提供新鲜空气、洁净水、无毒蔬果,设计养生餐饮及健身运动,附合绿色饮食的潮流,以利游客维护身心灵的健康。因此,近几年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纷纷以绿色为经营核心,加强内部职员对绿色饮食指标等相关政策的培训,对外则响应群众对于绿色饮食与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类型

台湾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休闲农场主题各异,学术界通过分类以呈现其经营形态,既有利于管理,亦可善加利用资源。郑健雄、陈昭郎(1996)基于资源论,以休闲农场的核心产品之自然或人为资源基础为主要区隔变量,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以人文资源为基础两个角度出发,将“农”作为主要经营形态对台湾休闲农场进行分类。随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休闲场所的经营形态也日渐丰富。结合台湾休闲农场的资源类型与经营形态,主要可分为乡村度假型、观光果园型、农牧体验型、生态教育型以及综合型四类休闲农场,消费者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欲前往观光的农场。以下将通过个案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介绍。

1、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走马濑农场

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而建设娱乐设施,依循“三农四生”原则呈现多样化的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与休闲场所。台南县农会经营的走马濑农场是全台第一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占地面积120公顷,以热带景观为主题,饲有超过150种畜牧与野生动物。此外,农场设置“古农具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天然性。农场广植盘古拉牧草,以牧草生产为主,园内餐饮多以自种牧草为原材料进行加工与烹饪,作为走马濑农场的竞争优势,牧草料理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绿色享受。2013年走马濑农场游客人数总计875,326人次[10]。

2、观光果园型休闲农场:香格里拉休闲农场

观光果园型农场富有传统农业文化特色与景观,拥有多样化的农业资源与生产,开发程度较小,体验活动与农产资源结合良好,消费者可在农场开放的蔬果园中尝试采摘农作物并享受劳动的果实。以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为例,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麓海拔250米处,拥有广袤的原生态环境,装潢朴素。观光果园内依四季种植多种果树,游客可进入园中采摘果实与野菜食用或烹调。餐饮中心提供的料理均来源于农场在地食材,符合现今市场内的绿色餐饮潮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3、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清境农场

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以农牧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多具有较明显的牧场产业文化特质,同时满足游憩功能与生态保育双重需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鼓励游客参与动物饲养以及延伸产品的生产制作,发挥农场设施休闲化的特点,提供与众不同的农场感受。农牧型休闲农场位于台湾中部的清境农场占地共720公顷,规划有各具风情的六大步道,以马牛羊畜牧为主,通过开放蓄养过程参观、销售在地食材加工而成的料理,引导游客了解农牧产业,并结合园内动物表演,生动地展示了畜牧农场风情与牧场产业特色。清境农场是台湾地区最受欢迎的休闲农场之一,2013年农场游客总人数为1,143.287人次,其中2月、7月及8月为游客人数最多的三个月,游客人数分别为122,607人次、124,152人次以及124,399人次[10]。

4、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

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为游客展示自然界动植物及昆虫的成长历程,多为中小学户外教学场所,将丰富自然知识及参与农业体验相结合,帮助入园者在学习中成长。位于阳明山内的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融合农村及生态元素,从自然、人文、科技面向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展现地方特色。同时提倡“以大自然为教室,请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当老师”的理念,致力于休闲农业概念的推广,注重生态保育,并配置相关设备教导青少年将自然资源运用于生活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5、综合型休闲农场:新光兆丰休闲农场

综合型休闲农场资源丰富,融合多类休闲农场特色,具有多元文化特质。以新光兆丰休闲农场为例,其坐落于花东纵谷,占地面积广达726公顷,结合自然景观、农林牧生态及娱乐资源,是全台最大的综合型休闲农场。农场草原广阔,采自然放养式饲养牛只,生产与加工乳制品。农场还分有观光果园、可爱动物园、沙漠植物区、欧式花园等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与人工造景园区。此外,度假区内以富含钙镁离子等健康元素的石材建造而成的温泉区也是兆丰农场的一大特点。园区整体规划有序,园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并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是为台湾地区综合型休闲农场代表。2013年前往新光兆丰休闲农场的游客总人数为222,774人次,由于农场客群主要为亲子旅游家庭以及公司集体旅游的上班族,台湾经济繁荣地区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而新光兆丰农场位于较偏远的东南地区,加之温泉优势,前往该农场的旅客多选择在休假时间较长的春节假日进行旅游活动,是以农场2月份游客人数最多,达37,676人次[10]。

三、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成长时间尚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产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台湾休闲农场较为偏重资源利用,多为独资或合伙经营,忽视市场运作,而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国际化则不可避免要选择产业化道路,形成品牌化经营;其二,中远期规划部分较为薄弱,这也是目前台湾一些休闲农场出现文化内涵缺失、教育意义缺失等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不利于休闲农场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同样也会在后期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其三,人才缺位,现今休闲农场工作人员大多为通才型劳力,涉猎的范围广而不精,缺乏管理人才及高科技农业人才,人力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其四,资源整合不完善,休闲农场的运营应涉及生产、创意、产品、营销、资金、电商等各大方面,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经营者多为老农民,电商方面的能力相对较薄弱,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国际化与品牌化的野心。

虽然现今市场仍有以上弊端,但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学者与经营者在休闲农场的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存在以下趋势:

(一)开发手作产品,推广体验式旅游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协会顾问李益辉(2015)指出“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未来的大趋势”[11],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休闲农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注游客的游憩体验,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和塑造口碑效应才是实现休闲农场可持续收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营业者结合“六级产业化”概念,根据自身农场的特点深度开发手作产品、加强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获得“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大趋势。农产品的DIY体验满足了游客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与参与感的需求,在结束农场旅游之后满载而归的不仅只是特产手伴,更多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流连忘返的回忆。

(二)提升服务质量,高效化品质认证

为实现农业转型,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农业委员会“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的重要政策,包括改善休闲农业环境、提高休闲农场服务品质及发展农业主题游程与强化行销等手段。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结合了农业与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在于服务品质,为推动台湾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2010年台湾农业发展协会建立了“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确立了认证评鉴标准细则,同时从农场、餐饮、住宿三个方面纳入专家评鉴与暗访体验诊断,以达专业、公正、客观的标准。早期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多为对外开放经营的私人果园,未在休闲农业协会通过登记,也没有参与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近年来在政府及公会的呼吁下,农场经营者逐渐理解了认证的重要性,通过认证即意味着休闲农场具备在地环境教育资源、积极维护产业与人文风貌、提供专门对口教育人员等重要元素,是提供民众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对农场业者有着监督与鼓励作用,推助农场的永续经营,为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一套有效地检验标准。台湾地区通过认证并较具规模的休闲农场现已超过了50家。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4)

一、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发展

(一) 休闲农场定义

根据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场是“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及接待服务[1]。陈昭郎(1996)提出休闲农场应综合农业经营与服务业之特性,具备游憩、教育、社会、经济、环保及医疗功能[2]。休闲农场蕴涵台湾乡土特色,郑健雄(2002)认为此类乡土性餐旅服务业具有乡土教育、农业体验、生态与文化等观光农业的意涵[3]。郭笙如(2012)在对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休闲农场要素包括运作中之农场环境、农业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接待设施”[4],意指休闲农场依托于农业与观光,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接待服务,是一种以农村、农民与农业为根本,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服务的休闲生活产业[5]。由此可将休闲农场定义为“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活为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以及住宿接待设施,使之能达成休闲、学习与体验之目的的农业经营场所”。作为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的产业,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早期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主,1984年台湾农业事务最高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1989年台湾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对台湾休闲农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间,台湾农业委员会大力推动并督导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管理办法(1992)》、《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休闲农业发展办法(1999)》等。其中,1990年农委会开始推动“休闲农业区”的概念,并于1996年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做出了区分:休闲农业区是指为供休闲农业使用的地区;休闲农场则是指经营休闲农业的场地[6]。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成为第一个以发展休闲农业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至今已吸纳200家会员农场。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适应其所带来的冲击,台湾农业委员会将永续农业发展作为重要农业政策,提倡农业精致化,从早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并存”迈向“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共荣”,传统农业转型向休闲农业发展。同时政府实行周休二日制,鼓励民众从事休闲旅游活动,带动地方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2003年学术界成立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协助台湾农业委员会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之后台湾农业委员会设立休闲产业科,加强休闲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台湾休闲农业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2009年休闲农业被纳入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成为台湾地区六大新兴产业,以乐活农业作为发展主轴,打造新概念的休闲农场旅游产品。至2010年底,台湾地区从事休闲农业者总数达到1,971家,其中17.7%为休闲农场,在此基础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推行“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为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标准,也帮助中外游客更好地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旅游更有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农产业转型、农产业升级、休闲农业法制化、休闲农业服务化,列入国家重大农业发展政策,将一级农业结合二级加工业与三级服务业,带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时至今日,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的观光主力产业。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现状

(一)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特点

2015年在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网登记许可的休闲农场已达314家,其中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的场家仅有50家,占登记总数的15.9%[7]。根据台湾网络地图,北台湾与湾地区农场分布较为密集,分别为北部69家,中部76家;东南地区农场则较为分散,南部30家,东部29家。台湾休闲农场以农为本,结合农业特色与创新力,发展成为独具台湾地区本土特色的行业。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式”体验经营

翁廷y(2004)在研究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时曾指出台湾休闲农场主题定位不明,“多停滞于周末摆摊促销农产品的短期市场形态,缺乏卖点”[8]。而随着台湾农业转型,休闲农业发展蓬勃,现今休闲农场多采取主题式经营,业者根据其文化背景设定农场主题,为游客提供不同形态的农业体验。如香格里拉农场的果园自由采摘、走马濑农场的牧草料理等,游客不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通过参与农场生活,收获了平日喧嚣都市里无法体验到的经历。

2、差异化发挥资源特色

陈昭郎(2015)认为“休闲农业的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所谓的资源指的是农业、农村景观、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再加入高品质的服务,这就是休闲农场与其他休闲服务最需掌握的竞争优势”[9]。台湾至今拥有的休闲农场数量已超过三百有余,但却未出现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等市场秩序混乱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休闲农场善于利用其差异化的资源特色进行开发,并达到效益最大化。

3、着力于研发绿色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台湾民众对于绿色元素的需求日益递增,除平日里采购生活饮食原材料时增加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节假日出游时对于休闲农场所提供的农产品是否为安心食材的要求也更高了。段兆麟(2007)曾提出休闲农场经营者应致力于维护环境,提供新鲜空气、洁净水、无毒蔬果,设计养生餐饮及健身运动,附合绿色饮食的潮流,以利游客维护身心灵的健康。因此,近几年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纷纷以绿色为经营核心,加强内部职员对绿色饮食指标等相关政策的培训,对外则响应群众对于绿色饮食与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类型

台湾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休闲农场主题各异,学术界通过分类以呈现其经营形态,既有利于管理,亦可善加利用资源。郑健雄、陈昭郎(1996)基于资源论,以休闲农场的核心产品之自然或人为资源基础为主要区隔变量,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以人文资源为基础两个角度出发,将“农”作为主要经营形态对台湾休闲农场进行分类。随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休闲场所的经营形态也日渐丰富。结合台湾休闲农场的资源类型与经营形态,主要可分为乡村度假型、观光果园型、农牧体验型、生态教育型以及综合型四类休闲农场,消费者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欲前往观光的农场。以下将通过个案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介绍。

1、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走马濑农场

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而建设娱乐设施,依循“三农四生”原则呈现多样化的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与休闲场所。台南县农会经营的走马濑农场是全台第一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占地面积120公顷,以热带景观为主题,饲有超过150种畜牧与野生动物。此外,农场设置“古农具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天然性。农场广植拉牧草,以牧草生产为主,园内餐饮多以自种牧草为原材料进行加工与烹饪,作为走马濑农场的竞争优势,牧草料理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绿色享受。2013年走马濑农场游客人数总计875,326人次[10]。

2、观光果园型休闲农场:香格里拉休闲农场

观光果园型农场富有传统农业文化特色与景观,拥有多样化的农业资源与生产,开发程度较小,体验活动与农产资源结合良好,消费者可在农场开放的蔬果园中尝试采摘农作物并享受劳动的果实。以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为例,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麓海拔250米处,拥有广袤的原生态环境,装潢朴素。观光果园内依四季种植多种果树,游客可进入园中采摘果实与野菜食用或烹调。餐饮中心提供的料理均来源于农场在地食材,符合现今市场内的绿色餐饮潮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3、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清境农场

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以农牧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多具有较明显的牧场产业文化特质,同时满足游憩功能与生态保育双重需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鼓励游客参与动物饲养以及延伸产品的生产制作,发挥农场设施休闲化的特点,提供与众不同的农场感受。农牧型休闲农场位于台湾中部的清境农场占地共720公顷,规划有各具风情的六大步道,以马牛羊畜牧为主,通过开放蓄养过程参观、销售在地食材加工而成的料理,引导游客了解农牧产业,并结合园内动物表演,生动地展示了畜牧农场风情与牧场产业特色。清境农场是台湾地区最受欢迎的休闲农场之一,2013年农场游客总人数为1,143.287人次,其中2月、7月及8月为游客人数最多的三个月,游客人数分别为122,607人次、124,152人次以及124,399人次[10]。

4、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

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为游客展示自然界动植物及昆虫的成长历程,多为中小学户外教学场所,将丰富自然知识及参与农业体验相结合,帮助入园者在学习中成长。位于阳明山内的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融合农村及生态元素,从自然、人文、科技面向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展现地方特色。同时提倡“以大自然为教室,请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当老师”的理念,致力于休闲农业概念的推广,注重生态保育,并配置相关设备教导青少年将自然资源运用于生活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5、综合型休闲农场:新光兆丰休闲农场

综合型休闲农场资源丰富,融合多类休闲农场特色,具有多元文化特质。以新光兆丰休闲农场为例,其坐落于花东纵谷,占地面积广达726公顷,结合自然景观、农林牧生态及娱乐资源,是全台最大的综合型休闲农场。农场草原广阔,采自然放养式饲养牛只,生产与加工乳制品。农场还分有观光果园、可爱动物园、沙漠植物区、欧式花园等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与人工造景园区。此外,度假区内以富含钙镁离子等健康元素的石材建造而成的温泉区也是兆丰农场的一大特点。园区整体规划有序,园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并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是为台湾地区综合型休闲农场代表。2013年前往新光兆丰休闲农场的游客总人数为222,774人次,由于农场客群主要为亲子旅游家庭以及公司集体旅游的上班族,台湾经济繁荣地区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而新光兆丰农场位于较偏远的东南地区,加之温泉优势,前往该农场的旅客多选择在休假时间较长的春节假日进行旅游活动,是以农场2月份游客人数最多,达37,676人次[10]。

三、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成长时间尚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产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台湾休闲农场较为偏重资源利用,多为独资或合伙经营,忽视市场运作,而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国际化则不可避免要选择产业化道路,形成品牌化经营;其二,中远期规划部分较为薄弱,这也是目前台湾一些休闲农场出现文化内涵缺失、教育意义缺失等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不利于休闲农场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同样也会在后期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其三,人才缺位,现今休闲农场工作人员大多为通才型劳力,涉猎的范围广而不精,缺乏管理人才及高科技农业人才,人力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其四,资源整合不完善,休闲农场的运营应涉及生产、创意、产品、营销、资金、电商等各大方面,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经营者多为老农民,电商方面的能力相对较薄弱,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国际化与品牌化的野心。

虽然现今市场仍有以上弊端,但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学者与经营者在休闲农场的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存在以下趋势:

(一)开发手作产品,推广体验式旅游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协会顾问李益辉(2015)指出“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未来的大趋势”[11],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休闲农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注游客的游憩体验,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和塑造口碑效应才是实现休闲农场可持续收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营业者结合“六级产业化”概念,根据自身农场的特点深度开发手作产品、加强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获得“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大趋势。农产品的DIY体验满足了游客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与参与感的需求,在结束农场旅游之后满载而归的不仅只是特产手伴,更多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流连忘返的回忆。

(二)提升服务质量,高效化品质认证

为实现农业转型,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农业委员会“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的重要政策,包括改善休闲农业环境、提高休闲农场服务品质及发展农业主题游程与强化行销等手段。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结合了农业与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在于服务品质,为推动台湾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2010年台湾农业发展协会建立了“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确立了认证评鉴标准细则,同时从农场、餐饮、住宿三个方面纳入专家评鉴与暗访体验诊断,以达专业、公正、客观的标准。早期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多为对外开放经营的私人果园,未在休闲农业协会通过登记,也没有参与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近年来在政府及公会的呼吁下,农场经营者逐渐理解了认证的重要性,通过认证即意味着休闲农场具备在地环境教育资源、积极维护产业与人文风貌、提供专门对口教育人员等重要元素,是提供民众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对农场业者有着监督与鼓励作用,推助农场的永续经营,为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一套有效地检验标准。台湾地区通过认证并较具规模的休闲农场现已超过了50家。

(三)绿色健康发展,施行“六级产业化”

在全民养生时代,“有机”与“绿色”已然成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休闲农场的绿色有机化是不可逆的潮流,游客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可能会为台湾休闲农场带来新的商机。基于此现象,近几年台湾休闲农业协会开始提倡“六级产业化”的概念。“六级产业化”概念于2012年由日本KOSO经营研究所所长后久博引介至台湾,指的是以传统的三级产业概念为基础,为农产品添加附加价值所以出的概念性公式:一级×二级×三级=六级产业化。陈昭郎对此解释:“‘1’为农业,是优势融合的基础,没有了‘1’变成‘农业是零’,什么都没有了,再相乘结果都是‘0’”[9]。六级产业化的核心便是农产品,通过加入商业、工业、服务等其他元素,对农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进行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收益,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进而创造工作机会,从专业的角度达到产业升级,使休闲农业得以健康地发展。

综上所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现正处于黄金时期,且游客的来源较为多元,市场成熟度较高,同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以提升业界整体的平均水平,进而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台湾休闲农业学会. 休闲农业场家全面性调查计划期末报告[R]. 台湾农业委员会,2004.

[2]陈昭郎. 休闲农业概论[M]. 中国台湾:全华图书,2007.

[3]郑健雄,陈昭郎. 休闲农场经营策略思考方向之研究[J]. 农业经营管理,1996,(12):123-144.

[4]郭笙如. 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研究[D]. 中国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观光休闲游憩学系,2012.

[5]游文宏. 以社会网络理论观点探讨非营利组织在产业发展过程扮演之角色――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个案研究[D]. 中国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2013.

[6]休闲农业辅导办法[S]. 台湾农业委员会,1996.

[7]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OL].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2010.

[8]曹绍徽. 走进优质休闲农场 奠定环境教育之基[0L]. 台湾农业委员会辅导处,2011.

[8]翁廷y,李自如. 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72-74.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5)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具有“三先三保一个提高”的鲜明特征,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先”就是将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农业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一个提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追求的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绿色农业强调安全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把优质、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

绿色农业核心理念是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变事后监督为过程控制,强调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我国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比较全面、科学、内涵丰富。

二、积极推动绿色农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农业是真正的贸工农一体化。绿色农业把农产品按产业关联度,拓展为一个系列,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强调产前的环境监测,又强调产中投入品的标准,还强调产后的绿色加工、销售,既具有种养业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又有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生产标准和环境标准,通过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保证加工原料的品质划一,质量达标。

其次,由于绿色食品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常规农产品(一般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40%左右),绿色农业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绿色农业倡导以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为核心,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农业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现代农业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酷现实;三是农产品安全性不够等问题凸显。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已无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农业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解决。因此,大力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只有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示范区,就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优势包括有利于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是不断加重的,为此从“九五”开始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同时对造纸、乳品、糖甙、制药行业的污染以及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烟、放出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这些措施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2、促进”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以来,人们先后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种子、化肥、农药及产品质量、运输、储存等内容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2项;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四大作物化学灭草,防治病虫害的26种二元、三元配方。规定了节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制定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化肥的使用标准,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物浓度作了具体规定,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6)

关键词:环境 绿色农业 意义 途径

 

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实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绿色、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涵养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自从有农业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日益加剧。然而,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在最近50年来迅速扩大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在建设生态省的工作中将保护黑土地,合理退耕作为一顶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在现代农业的架构下,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50多种农业模式。现行的这些农业模式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都是从某一方面、某一技术层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绿色农业则站在现代大农业的高度,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相互和谐的理念贯穿到绿色农业的全过程之中,因此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具有“三先三保一个提高”的鲜明特征,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先”就是将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农业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一个提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追求的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绿色农业强调安全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把优质、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

绿色农业核心理念是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变事后监督为过程控制,强调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

我国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比较全面、科学、内涵丰富。

二、积极推动绿色农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农业是真正的贸工农一体化。绿色农业把农产品按产业关联度,拓展为一个系列,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强调产前的环境监测,又强调产中投入品的标准,还强调产后的绿色加工、销售,既具有种养业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又有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生产标准和环境标准,通过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保证加工原料的品质划一,质量达标。

其次,由于绿色食品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常规农产品(一般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40%左右),绿色农业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绿色农业倡导以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为核心,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农业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现代农业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酷现实;三是农产品安全性不够等问题凸显。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已无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农业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解决。因此,大力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只有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示范区,就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优势包括有利于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是不断加重的,为此从“九五”开始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同时对造纸、乳品、糖甙、制药行业的污染以及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烟、放出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这些措施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7)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al)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W.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际学界的热烈讨论。随后,许多与之比较相似的概念也开始广泛出现,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综合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目前对于生态农业的定义已基本达成统一。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农业生态的前提下,以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管理学等作为理论指导,运用系统的工程方法,以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发展当地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

生态农业注重多种方式的混合经营,科学组合。通过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各种资源之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步共进。通过各种资源的调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农业的特征

(1)生态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要义。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业生产方式,它要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将农业生产纳入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中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的使用,侧重于有机肥的使用和生物链的培植。

(2)生态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产业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作为支撑,综合运用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自然界的食物链等,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多种效益的共赢。生态农业是各个不同的生产要素的高度集约化,包括生产资本的集约化、生产技术的集约化和劳动力的集约化。生态农业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理论的支持,更离不开劳动力的全身心经营与管理。

(3)生态农业追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点在于它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协调与可持续,拒绝竭泽而渔式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强调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生态农业的构建上也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土地、信息、技术等资源,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各个类别,搭建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系统。

二、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英美等国起步较早。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之后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到1960年已经开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可,并开始广泛传播和推广,从欧洲大陆开始向亚洲大陆扩展。到了20世纪末,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菲律宾的玛雅农场、瑞典的生态农业循环、德国的生态农产品以及以色列的节水生态农业模式都是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典型代表。随着全球绿色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扩展,生态农业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探索实践贯穿于数千年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吕氏春秋》中就曾明确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殖者天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种植)中,人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保证。这段话就深刻的阐明了农业生产中各项要素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以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的提升,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开采过度、过度垦荒、滥滥伐以及超载放牧等也使得土壤沙化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开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且开始进行相关农业生产实践,生态农业随之在我国兴起。1992年,我国提出要增加生态农业投入,推广生态农业,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之一。199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会议,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对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的扶持政策,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制度保障。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20世纪人们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业等,导致农产品残留超量的农药、化肥等,严重的影响了食品安全。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副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开始从原来的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向如何吃的健康,吃得安全转变。人工繁育的农牧产品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天然的、绿色的食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农产品销量的增加源于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群众的购买偏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2、有助于应对全球环境变化

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全球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已从地方性的、局部性的问题扩展为全球性的难题。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娜、酸雨、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这些环境危机的出现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业产品的质量。20世纪3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研究出来,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这些农药、化肥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又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土地沙化、土地肥力下降、地下水位越来越低,这一切都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陷入恶性循环。生态农业侧重于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利用生态环境中食物链条来增加产量,有助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有助于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七。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难题。只有做好三农的发展安排,使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才能保证我国尽早实现小康社会。不能解决好农业生产的问题,就不能在农村实现小康,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在农村实现小康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科学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立足于综合开发,生产效率较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经济收益好,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同时实现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环境好起来,建设农民安居乐业,村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人文环境、历史发展、民俗特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推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模式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的建设主要依托于传统的农业主产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自然调剂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某种农产品明显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在这些农业主产区,要积极传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通过兴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等方式,来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粮油基地、渔业基地、畜肉基地、禽蛋基地、茶叶基地等。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区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主动进行牵头协调。前期做好当地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研,摸清当地农业发展的产品优势。可以借助第三方科研机构对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进行专业的测验分析,给出发展方向的建议。在做好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申请专项扶持资金,开始项目的发展规划,力争做到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达到优化。

第一,加强对于特色产品的扶持和技术指导。在特色产品的定位上,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基础、地区交通区位、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特色产品,避免盲目上马,草率决策和产品的同质化。制定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督和质量标准分级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

第二,指导产销组织机构建设。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现状,采取合理的产销组织形式。对于过去农业发展较发达的可以采取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对于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培育区域农业产销龙头企业。

第三,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地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特色农产品的仓储和物流基地。通过设立大型专业化的集贸市场,形成产品聚集效应,打造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联系大型超市、企事业单位食堂,形成定向供销协议,实现超商对接,降低物流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发展城郊农业园观光旅游区模式

对位于城市附近的交通距离在10-30千米以内的农村主要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模式为主。农业园观光旅游区模式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以传统农业中的生产劳动、民俗文化、物质生活等为依托,承接城市居民的休闲体验需求。在农业园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休闲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优化整合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精美乡村生态,是城市居民和当地村民共同感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体验和民俗文化体验等具体类型。

农业生产体验型观光主要是依托当地的农业生产特色,种植特色农产品,多以时令水果、无公害蔬菜、特色花卉为主。组织方式上可以一家庭为单位,利用自家集体土地上的果园、菜地苗圃等开展,亦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做出品牌,提升服务水平。让市民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在体验中发挥生态农业的价值。

民俗文化体验型观光主要适合于一些地方文化积淀较深的地区。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和积累下来的关于民间饮食、婚嫁习俗、名人奇士、特色建筑等各个方面。这一类型的生态农业要注重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整理当地的历史演进资料,固定当地特色土特产品和传统食物。在建设的过程中避免大拆大建,应以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作为主要体验内容,打造地域土特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8)

县域是以行政区划分出的地理区间,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县级政权。由于县域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行政结构划分中,都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不仅关系着县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更关系着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对上承接着城市经济,对下引导着农村经济,对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建设工作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保障县域经济的发展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发展县域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以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策略。以建筑业为例,目前绿色生态建筑这一全新的理念,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两者的统一和谐发展。

一、生态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行业不仅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建筑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建筑设施,如公路、铁路、车站、通讯建筑等等,这些基础建筑设施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必须要建设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建筑行业的发展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比如任何建筑工程都要修建地基,而修建地基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当地的植被造成破坏,影响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甚至对地下水脉也会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粉尘、噪音等污染,建筑材料如果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会污染周边的应用水、农业耕地等等。因此建筑与生态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行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表,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存,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二、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

所谓的绿色生态建筑,目前我国业内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的概念定义是节约型建筑。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是健康、节能节水节地、循环利用以及制污。随着工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生态建筑,必然会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有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建筑综合症的出现,让人们提出了健康建筑的概念,而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健康,完全符合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健康要求。建筑综合症主要是由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用具等造成的。这是因为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用具等物品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甲醛、氡气、石棉等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1]。除了这个因素之外,厨房燃料在燃烧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焦油等,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绿色生态建设应运而生,将人们的健康融入到建筑要求之中,为人们赢造出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

(2)有助于节约土地。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占用了农业耕地,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使建筑更加节约占地面积,是建筑工程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绿色生态建筑通过科学的设计以及对新材料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节约。比如在墙体的建设施工中,使用新型的空心砖来降低墙体的厚度,从而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3)有助于节约水资源。淡水资源短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北方城市普遍存在着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即便是在水资源分布较多的南方,部分城市也存在着水质性缺水的问题,甚至已严重到直接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既有水量的问题,也有水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节水就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共同努力解决的生存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节水功能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大力发展建设。首先,绿色生态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水的大循环概念。水的大循环概念不仅包括对自来水的循环,还囊括雨水、地下水、污水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水的大循环系统。其次,要采措强制性节约措施,以确保节约效果,如分段、阶梯式水费计算法,对特耗水量较高的设备或器具,要尽量使用新型的节水设备来代替。再次,管道直接饮用水进入小区这种新型输水方式的出现,使建筑的供水渠道由原来的单一渠道变为双渠道,将直接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区分开来,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饮用水,还起到了节约用水的作用。最后,绿色生态建筑建立了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对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大大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

(4)有助于节约能源。工业化发展让全球的能源被快速消耗,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高耗能以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让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刻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威胁。在我国,建筑耗能在全部耗能中大约占四分之一,由此可见,绿色生态建设的节能功能,对实现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有助于减轻污染。绿色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融入到了建筑理念之中,因此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工作都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形成了废物循环利用的环保节约系统,最大限度的达到了减轻污染的目的。

三、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9)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 “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篇(10)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具有“三先三保一个提高”的鲜明特征,并且强调人和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三先”就是将先进的工业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农业的概念融合;“三保”就是确保农产品平安、确保生态平安、确保资源平安;“一个提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农业主导模式具有三大内涵。一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追求的是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二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提供营养合理、卫生平安、数量充足的食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功能,绿色农业强调平安但不拒绝农药、化肥的合理应用,符合我国食物平安战略。三是积极倡导和贯彻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把优质、平安、营养的绿色食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

绿色农业核心理念是科学、平安、高效、和谐。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变事后监督为过程控制,强调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我国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比较全面、科学、内涵丰富。

二、积极推动绿色农业模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农业是真正的贸工农一体化。绿色农业把农产品按产业关联度,拓展为一个系列,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既强调产前的环境监测,又强调产中投入品的标准,还强调产后的绿色加工、销售,既具有种养业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又有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生产标准和环境标准,通过企业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保证加工原料的品质划一,质量达标。

其次,由于绿色食品的收购价明显高于常规农产品(一般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40%左右),绿色农业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绿色农业倡导以保护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平安优质产品为核心,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农业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非凡强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现实背景摘要:一是源于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现代农业环境的污染逐年加重,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酷现实;三是农产品平安性不够等新问题凸显。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等新问题,已无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农业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解决。因此,大力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只有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示范区,就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的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优势包括有利于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丰富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是不断加重的,为此从“九五”开始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同时对造纸、乳品、糖甙、制药行业的污染以及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使排出的烟、放出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积极植树造林。这些办法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2、促进”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以来,人们先后制定了四作物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种子、化肥、农药及产品质量、运输、储存等内容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2项;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四大作物化学灭草,防治病虫害的26种二元、三元配方。规定了节制使用的农药品种;制定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化肥的使用标准,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物浓度作了具体规定,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功能。

上一篇: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环保专业毕业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