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2 16:50:31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1)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02-02

引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但是湖北省的人口基数大,资源约束矛盾较突出,并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同时,省内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包含众多子系统的复杂巨系统工程,湖北省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个子系统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认真分析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表现形式,并根据这种差异对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区域划分,对进一步探讨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各地区均衡、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反思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就自己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是文明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和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方向。它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政治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社会人文发展程度等几个方面。那么,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就可以概括为资源条件差异、生态环境差异、经济效率差异和人文发展差异。

一、资源条件差异

所谓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各种要素的总称,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社会资源。资源短缺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需求来看,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最严重的制约因素。

(一)水资源差异

湖北是水资源大省,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素有“洪水走廊”、“千湖之省”之称。但是,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河谷少,且相差悬殊。南部年径流量深最大为1 200—1 400mm,北部不足200mm,相差6—7倍。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区域人口、耕地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极不符。根据2010年度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2010年水资源最丰富的神农架林区,亩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8 298立方米和21 192立方米,而水资源最匮乏的襄阳市亩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别才843立方米和947立方米,相差20多倍。

(二)耕地资源差异

人口的增长和耕地总量的减少使得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湖北省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2010年,耕地总面积4 985.88万亩,全省总人口6 176万,人均耕地0.81亩,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形地貌、人口聚集、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耕地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也极度不均。鄂西山区地势高、切割深、坡度陡、起伏大、经济较落后,耕地发展受到限制。耕地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和鄂北岗地。这三个区域的耕地集中连片,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就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来看,荆门、荆州、神龙架林区较高,而武汉、黄石、鄂州较低,尤其是武汉,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1亩,不到荆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三)矿产资源差异

湖北省矿产资源种类多,总量较丰富。截至2009年底,湖北省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分别占全国已发现171个矿种和237个亚矿种数的87.13%和79.32%。其中,磷矿石、硅灰石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铁、铜、石膏、岩盐、金等2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位。湖北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全省13个市(州)和4个省直管行政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但是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度较高,区域特色明显。鄂东南及鄂南地区集中产铁、铜、金、钨、钼、钴等矿产,江汉盆地及南襄盆地集中产岩盐、石膏、芒硝石油等矿产,宜昌、襄阳地区集中产磷、硫、铁矿、赤铁矿、建筑石材等矿产,鄂西北地区集中产金、银、钒、稀土元素等矿产。

部分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地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力发展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很好地带动了本地区乃至湖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储量总是有限的,随着几十年来对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开采,部分地市的矿产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其中最严重的是黄石、大冶、潜江、钟祥4个市县,黄石的铁矿、铜矿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3.03%、39.68%和24.25%;大冶的铁矿、铜矿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8.6%、27.4%和25.6%;而潜江的石油资源和钟祥的磷矿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均不到20%。

(四)人力资源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会比较高,因此,劳动者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都有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集聚的趋势。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由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鄂东南的武汉、黄石、鄂州以及鄂西的宜昌等地区凭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等优越条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高地。经济优势使得这些地区吸引了大量其他地区的人才向本地区聚集,从而在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恩施自治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区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洼地,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大量地流向省内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陷入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境地。

二、生态环境差异

湖北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

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为沿长江分布的酸雨控制区,涉及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等七大地区,工业污染重点监控区为鄂东冶金电力工业走廊、以宜昌、荆州、襄樊为重点的磷及磷化工基地、云(梦)应(城)与天(门)潜(江)两地区的盐及盐化工基地、十堰一襄樊一武汉汽车工业走廊等地区。

(二)水土流失的区域差异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湖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7.88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42.6%,在长江流域各省中,水土流失面积仅次于四川居第二位。水土流失地区集中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等山区丘陵地带。

(三)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

湖北省洪涝灾害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成灾面积超过67万的大水灾年份达8年之多。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江汉平原,尤其是四湖地区,平均6年1次,是著名的“水袋子”。旱灾是湖北省的第二大自然灾害,鄂西北和鄂北地区,特别是“三北”岗地为湖北省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干旱频次多,是湖北省著名的“旱包子”。

三、经济效率差异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基础条件等的差异,导致了湖北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衡量地区经济效率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GDP,2010年湖北省人均GDP最高的地区武汉市人均GDP达5.688万元,而人均GDP最低的地区恩施州人均GDP只有1.067万元,不到武汉市的1/5。从总体上来看,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东部的平原丘陵区;如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等地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集中分布鄂西北、鄂西南山区,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区。

四、人文发展程度差异

人文发展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自由权利或者社会福利水平。人文发展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该报告认为,人文发展是一个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这些选择可能是不确定的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但是,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始终是三项最基本的选择。现在,人们较多采用人均收入水平、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就业、住房、医疗等一些物理指标来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文发展程度。

湖北省人文发展程度整体上在全国属于中游水平,但省内各地区之间还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武汉、黄石、宜昌等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等衡量人文发展水平的指标值好于其他地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恩施、咸宁、黄冈等地区人文发展水平也是排位靠后。

参考文献:

[1] 郝翔,成金华,汤尚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湖北资源环境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 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1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刘湘溶.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2)

2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所关联的共同体,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促进村容整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实现良性循环。

2.2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加强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树立大局意识,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传承乡土文脉,保护自然生态,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摸得着幸福,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把握其内在的肌理,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别需要予以明确的,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3)

二、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1、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对于环境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实施上关于环境的指标发展体系通常有四大主要原则。首先先进性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理念机制,世界级的生态文明环境是一个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环境体制,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社会环境状态,首先就需要拥有一个全新的环境理念。除此之外第二大原则就是科学性的原则,无论是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尊重科学性,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取利大者而为之,科学性的原则体系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走超常规、高水平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刚才介绍的两种原则之外,还有就是要注重操作性和统领性原则。

2、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发展当中,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一个地区要想发展的更快、更好,首先就要保证自身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所以课件对于环境要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环境的发展能否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去。

3、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体系框架设计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环境改进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区域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其发展体系的框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笔者认为在设计当中首先应当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以及管理科学放在首要位置,这些内容不仅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到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所以在建立区域发展框架体系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策划。

三、基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行为准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观已经演变为对于价值的追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唯独环境是无价的,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被认为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2、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提高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创新的关注。在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创新并不多,近些年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一观点的提出很有意义,改变了我国前些年的一些不正确制度和观点。事实上对于环境的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和有意义。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4)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90-01

一、理念革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发展全局

璧山掀起绿色“革命”,发端于璧南河污染治理。同国内很多城市次级河流一样,从璧山城区穿流而过的璧南河承受着城市生活、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等一系列生态“杀手”的严峻挑战。部分河段水黑如墨,鱼虾绝迹,流域水质普遍为劣五类,水体基本功能丧失,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2009年11月,璧山政府作出了“不要带血的GDP”,“向人民负责、拯救璧南河”,“掀起绿色新政、倒逼经济转型”的重大决策。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环保”的老观念,不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快速发展,这是理念革新的第一步。第二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融为一体。任何一个理念革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治污治河过程中,璧山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而确立了“环境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等各方面,以环境优化带动经济发展。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高调的森林、低调的建筑”,切实做到“尊重天、尊重地、尊重人”,体现“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天然美,通过种树、治河、建公园等,璧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第三步,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确立区域发展新路径。璧山地处缙云山、云雾山两大天然绿色屏障之间,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因此璧山提出“千年璧山,深绿城市”的理念,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第一个深绿型生态化城市。通过几年建设,璧山人给出一个“简单公式”:浅绿城市就是景区化城市;加上环境保护,就是中绿城市;再加上低碳生活、循环经济,就是深绿型城市。

二、铁腕治理――以强硬措施整治破坏生态行为

璧山以铁腕强硬整治破坏生态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铁腕治理河流污染。首先明确治污目标是“一年取得明显成效,两年基本达标”;其次治污态度坚决,明确提出“治污先治水、治水先治人、治人先治官”,有效避免了部门配合“打太极”、治理不力现象发生,同时为有效缓解治污矛盾,特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养殖户转产发展,另谋生计;再次,在借鉴国内外治污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治污十六字方针”: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二是狠抓市容镇貌整治。城区道路全部实现“白改黑”,广告牌全部拆除,18条主干道路沿石、人行道板全部更换为花岗石材质,对46个片区、32.6万平方米背街小巷进行改造。同时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着力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污水乱泼和工地乱象,完成2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5余万村民直接受益。全面启动生态镇街村社创建:用三年时间,投入5亿元,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工作,使全区50%的村、社区达到(重庆)市级生态村社创建标准,100%的镇街达到(重庆)市级生态镇街创建标准,80%的镇街达到部级生态镇街创建标准。三是坚决采取法律措施。璧山环保部门及时衔接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西南大学司法鉴定所对欧勇均养殖场污染情况开展司法鉴定,区检察院依据“46.2万元的年损失费和69.28万元的环境恢复费”的司法鉴定结果,依法对欧勇均养殖场提起了全国第二例、重庆市首例环保公益诉讼;区公安局以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对业主欧勇均依法实施拘留。同时实行联合执法:对污染治理不达标的、影响市容整洁的,由相关部门予以处罚或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发展转型――把生态建设融入区域发展细节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011-04

Research on the Global Scenic Construction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hanchuan in Anji

Lu Yun

(Huzhou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Global scenic construction contributes to rich the carrier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development,and to innovative eco-economic management model.Shanchuan in Anji,which has been given the title of National 4A Tourism Spot,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s of Zhejiang Province.Practice in Shanchuan becomes a classic case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upgrading.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global scenic in Shanchuan contains target positioning and strategic planning,resources integrating and brand building,environment maintenance and depth management.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combin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unity of heterogeneity and integrity,unity of form and conception,coordination between attraction and bearing capacity.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Global scenic;Construction mode;Shanchuan in Anji

从10多年前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至今,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很大成效。步入“十三五”时期,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应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先导,加速转型升级。安吉县山川乡是浙江省最美乡村之一,于2015年1月获批全国首个全乡域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域化景区建设的经典范本,本文将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分析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模式,为美丽乡村的深度变革提供创新实践思路。

1 安吉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乡村全域化景区建设,是指在县、镇或村的全范围之内以景区标准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构建生态良好、盈利充分、功能多样的综合性大景区,实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美丽乡村高层次发展阶段的创新举措,其必要性在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需长期探索的实践过程,初期以环境整治、资源保护、乡容改善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态势;随着城乡一体化要求的提升,后期建设转向宜居宜业宜游等多样化功能开发,通过强化经营和整合资源,将分散于各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财富优势。同时,单个村落各自为政的小规模发展局面不利于乡镇生态资源的整体开发,且乡村风貌的同质化也影响投资效益,导致部分资源浪费。全域化景区建设有助于丰富美丽乡村建设载体,创新生态经济的经营模式。

美丽l村景区全域化力图打破景区内外的界限,营造处处是风景的乡村旅游体验,这一理念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基础条件有较高要求,只有基础条件成熟的地区才可能完全实现[1]。安吉山川乡位于湖州最南端,因山川广布而得名,46.72km2行政区域内涵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从2003年开始,山川乡围绕“生态立乡,旅游强乡”的战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五改一化”和“双百千工程生态村建设”,大力改善乡容乡貌、配备完善服务设施,将高家堂村、马家弄村等建成典型示范村。山川全乡拥有91.3%的植被覆盖率,优美生态成为10a山水变迁的缩影,曾获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乡和新浪浙江十大旅游目的地。2013年,山川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6 800万。生态环境的优化、休闲项目的落地、绿色经济的兴盛,在加上知名度的扩大和游客量的递增,都为山川实现景区全域化奠定了基础。

2 安吉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模式

景区开发是依据当地条件,投入适当资金,通过科学的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使未被利用的资源得以利用,已被利用的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加强的过程[2]。山川乡凭借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期优势,于2010年提出4A级大景区建设,2012年开启生态之路,落实空间规划、资源挖掘、产品设计、产业推动等,依据时间维度,可将山川全乡域景区建设模式归纳如下:

2.1 目标定位与战略规划 全域化景区建设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在目标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预测景区开发的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对景区要素进行统筹部署,促进资源与市场的匹配。

2.1.1 以“浪漫山川”为目标 寓意深刻、特征鲜明的形象主题是一个景区的标志,构成规划与经营的核心目标。山川乡依托自然环境优势创立“浪漫山川”生态文化品牌,作为全乡域景区的灵魂。“浪漫”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满足生存需求之后的高层次精神需求。“浪漫山川”在生态优美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人景交融,旨在将美丽乡村打造为情缘的起点,心灵的归宿。因此,景区功能定位是多样化的,除休闲娱乐之外,更为注重人文体验。同时,作为美丽乡村深化改革的举措之一,以“浪漫”旅游产业的经营增加当地村民收入,提升生活幸福感,也是景区开发的重要目标。

2.1.2 以“一区两带两组团”为战略 随着美丽乡村的升级,山川兴起大批休闲旅游项目,仙龙峡漂流、芙蓉谷景区、老树林度假酒店、品园山庄等精品点已经成为该乡景区创收的增长极,也是人文和谐的中心点。经济学家纳・松巴特提出“生长轴”,认为空间极化不仅只出现在若干点上,也会出现在连接各点的重要交通干线及其沿线的线状地带[3]。山川乡提出“一区两带两组团”的建设模式,其中一区是指山川乡域大景区,两带是指高家堂村和马家农村沿溪一带、大里村和船村沿溪一带,两组团包括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精品度假项目群。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战略布局,借助各个旅游产业精品点的优势带动整个乡村旅游经济的增长。

2.1.3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 山川乡景区建设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不以牺牲乡村原生态为代价发展旅游业,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加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造。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在道路建设中投资534.5万元、河道整治中投资1 000万元、林荫道路建设中投资315万元。其次,重视污染治理。关停多家造纸厂和竹拉丝工厂,搬迁公墓和散坟,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引入美国阿科蔓生态处理技术治理水源污染。生态保护型的景区开发模式使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同步发展,村民通过环境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依靠绿水青山发财致富。

2.2 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 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元是游客产生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视野下全域化景区建设需兼顾效益丰厚与生态良好的统一,围绕形象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整合、优化乡村景区资源。

2.2.1 鼓励乡民参与建设 全乡域景区建设直接影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景区开发务必要考虑村民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山川乡景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使村民成为旅游环境的改造者、景区业态的参与者、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和最终的受益者:村民入股旅游公司,如高家堂村有100多户村民是景区股东;400多名“50、60”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遍布景区检票、导引、安保、物业、电修等岗位;工匠艺人重返竹编行业,激活景区手工艺品市场;更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向游客展示手工豆腐、年糕等的现场制作方法。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村民收入的增加使全乡域景区经营变成常态,家家户户为景区建设贡献力量。

2.2.2 绿色高端招商选资 适度引入社会资本,有助于最大化开发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依托项目运作实现大景区建设。山川乡经历从引资到选资的转变,按照景区建设需求和生态文明准则有选择地挑选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审查制度,保持山川乡原始风貌。2011年至今,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近10亿元,创建既能体现本乡特色,又能推动山川发展的休闲旅游项目,如仙龙峡、七星谷、落伽山、林清轩、老树林等。同时,山川乡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高端民宿建O,以先进的民宿经营理念,将自然生态与时尚家居相结合,借助新媒体加强营销,满足都市白领阶层需求。

2.2.3 加速文化品牌传播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与文化融合才能形成品牌,品牌必须经营才能鲜明,必须经历产品营销、精品营销和文化营销后才能稳定[4]。“浪漫山川”生态文化品牌的经营依赖于丰富的景区实体,如“五坊六艺”民俗区、“清灵佛禅”感悟区、“山水乡村”生活街区、“安逸隐世”住宿区、“山民生活”体验区;还有多元的活动载体,如按照12个民俗节日推进美丽乡村深度经营,使游客于每个月份都能体验不同节气的乡村风情,在亲子游戏、农事体验、团队协作、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此外,旅游品牌的传播离不开媒介,“浪漫山川”通过标志设计、网站建设、专题拍摄、新闻报道等综合形式不断扩大知名度。

2.3 环境维持与深度经营 全乡域景区建设意味着乡村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均衡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伴随着资源的消耗、更新和重组。为此,需依据景区容纳能力和旅客需求变化,维护景区环境、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2.3.1 科学调控维持景区环境 全域化景区提供高品质的休闲旅游服务,有效避免了交通堵塞和景区拥挤,但其空间承载力并不是没有上限的,一旦游客人数超越接待能力,就会降低旅游品质,增加环境负担。为此,山川乡特意邀请省内外旅游业专家进行评估测算,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效果等因素核算出最适宜的日接待旅游人次为3 000人,景区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控制接待人数。同时,为了维护全域化景区创建成果,山川乡制定了《4A级景区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由乡村干部依据精细化标准进行卫生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全乡域大景区长效管理制度化、保洁队伍职业化、垃圾分类常态化。

2.3.2 着力提升生态文化品味 文化是景观的灵魂,体现品牌核心价值。乡村全域化景区的建设离不开内涵的挖掘与品味的升华,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充分运用传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知识、民族文化遗产等传统“三农”旅游资源,新建成或恢复了江南威风锣鼓、大里双龙、竹马灯、鳖鱼灯等一批民间文艺队伍,并融合了当地竹、茶、孝、民族、书画等丰富的文化元素,使每一处景观都能渗入人的主观意识。同时,山川乡注重乡民原创文化的培育,如“爱在山川・礼待自然”生态家庭演出活动展现了乡村人民的别样风情,在生动有趣的文化演出中传递生态理念。

2.3.3 广泛吸纳内外合作力量 全域化景区并不是一个僵化封闭的空间,它与外界存在广泛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交换。一方面,在乡村内部需充分发挥当地政府、企业、农民的合力,山川乡在“政府引导、村级主体、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建立起“村企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双赢模式”[5];另一方面,景区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不断丰富旅游品牌营销策略。山川乡与浙江旅游学院开展校地合作,依托高校社会服务平台和专业研究队伍,共同实施旅游业态人才培养、旅游品牌特色创建、乡村旅游服务提升等多项工程,探讨全乡域景区规划建设与经营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问题,不断推动全乡域景区的深入经营。

3 美丽乡村全域化景区建设模式运行需遵循的原则

作为首个乡域部级4A景区,山川乡自2015年至今加强景区项目经营,全长6.1km2的旅游环线即将形成,巴伐利亚风情酒店、宋院南禅精品酒店、零碳度假营等项目相继落实,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山川乡创新实践为其它地区提供了样板,全域化景区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3.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全域化景区建设走精品化路线,景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需充分符合受众需求。乡土特色是全乡域景区高品质要素之一,景区开发要注意就地取材,发挥当地独特景观资源的作用,尤其注重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护与继承优秀的乡土文化。山川的百年老宅和古巧栈道等人文景观,以及威风锣鼓和竹马花灯等民俗活动,形成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闲时赶往乡村享受度假生活,景区项目设计还应与时俱进,跟上现代步伐,不断创新思路迈向精致化。山川乡轻奢型民宿建筑将乡村的淳朴和城市的现代相融合,做到既亲近山水又彰显现代生活品质。

3.2 异质性与整体性相统一 美丽乡村在打造全域化景区时需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与景区的目标定位和品牌塑造息息相关。全域化并不意味着乡村内每一处都要有景点,而是由几个精品点、几条精品线相互衔接而成的若干景区要素的最优化组合,每一种景区要素都有着独特的功能特性和视觉特征,从不同角度服务于景区形象主题。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这是全域化景区形成的重要原理。山川乡大景区以“浪漫山川”为目标,推出11条精品旅游线路,设置观光区、采摘区、展示区、休闲区等多个模块,各种休闲项目设计均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异质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全乡域景区的浪漫风情。

3.3 形式与意境的交融统一 随着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推进,乡村景区功能也经历转型升级,从单纯的身心放松逐步演化为文化渗透、寓教于乐和性情陶冶。游客除了欣赏山川美景、呼吸新鲜空气之外,更希望返璞归真、重享儿时乐趣、せ厝松真谛。为此,景区项目的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现代人的情感需求,通过设计丰富的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景区内享受审美、休憩、体验学习、情感增进等多项功能。山川乡大景区依靠自然生态优势实现空间视觉美学效果,同时更为强调自然生态与乡土文化的结合,举办系列亲子活动、情侣活动,做到乡村景区“形”与“意”的交融统一,提高旅游景观的文化品质。

3.4 吸引力与承载力相协调 具有吸引力的景观项目虽然给乡村带来了客观的旅游收入,但是仍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平衡的打破。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景观项目与乡村原始风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生态保护为重要原则精选投资项目,合理布局景观要素,将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和村民生活习惯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大景区建成之后游客量的增加,势必考验景区接待力和环境承载力,这需要当地政府对旅游经济效益和乡村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理性取舍,运用专业力量科学计算景区承载力,制定合理的开放运营计划并严格实行,兼顾乡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宴.美丽乡村样板村的兴旅之路[N].湖州日报,2014-11-11.

[2]王军.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82.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6)

安吉县域经济的转型、提升是发展思路与时俱进的体现、发展成果集聚裂变的展示、发展优势撞击放大的结果。

生态资源化阶段。“靠山吃山”,安吉处于产业分工底层和区域竞争的末端,是全省25个贫困县之一。穷则思变,广大干部群众想发展、思发展、盼发展,打通交通大动脉,把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资源经济化阶段。安吉工业化发展初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1998年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随着利税大户“老石坎纸厂”关闭而终结。痛定思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愿望。

经济生态化阶段。安吉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并在2007年正式确定“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2008年在全省率先建设“中国美丽乡村”,2010年提出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不断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的相互支撑,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赢。

转型的做法

安吉县的每一次大发展,都是伴随着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以此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体制机制优势,高标准、全方位地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1.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力提升科学发展的思路。安吉县以解放思想启动工作、以思想解放推动发展,确定“安吉路径”。通过“走出去”,到上海、苏南和杭甬台温等地学习,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实施“请进来”,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授课指导,理清思路、规划发展;开展“大讨论”,通过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六破六立”、“激情与发展”、“赢在执行”等大实践活动,统一思想、提升思路。在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县后,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评估,提出坚持“三大发展战略”,沿着打造“一地四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的发展路径,深入开展“奋战五年・再造安吉”推进行动,最终实现“建设民富县强和谐安吉”的发展目标。

2.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全力开创城乡融合的局面。安吉县按照打造县域大景区的思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塑造“安吉样板”。构建“三级联动”立体化格局。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构建“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立体化格局,实施建设和经营行动计划,健立全国示范的建设标准化体系及考核指标体系、长效管理体系;出台专项政策,整合支农政策向美丽乡村倾斜,确保五年投入2亿元用于风情小镇建设,每年投入30亿元建设优雅竹城。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杭长高速等项目建设,推进天荒坪二期等前期工作;实施“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健立“户集、村收、乡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网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广播、电视、电话等进村入户。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实施“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小康生活”民生改善系列行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体系,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3.以产业转型为支撑,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安吉县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转型主攻方向,突出大平台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安吉速度”。推进工业新型化。坚持“集约集聚集中”原则,打造省级开发区、天子湖工业园、临港经济区工业“金三角”,规划省际边际产业集聚区,推动工业园区向工业新城转型,提升平台承载力。构建“2+5”产业体系,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主推项目建设,打造区域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农业休闲化。按照一产“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思路,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全面启动“一区一轴三带十园”基地建设,打造安吉白茶等农业品牌,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休闲化发展。推进休闲旅游高端化。坚持规划引领,出台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和实施意见,培育竹海熊猫、室外滑雪等新业态,探索“旅行社+景点+农户”等服务外包,打响“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品牌,促进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转型发展。

4.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优化服务发展的环境。安吉县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势,打造“安吉服务”。激发体制活力。首创“镇区合一”管理体制,下放重点园区开发权限,优化了资源配置;成立城市管理局、昌硕街道,提升了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改革和调整旅游管理体制,增强旅委(环灵峰山管委会)对休闲旅游的统筹力。提升服务效能。深入开展“效能革命”,创设“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建立“1+3+6”企业服务体系,压缩审批时限、就低标准收费、整顿中介机构,推行项目审批网上预审和四部门“一窗式”服务。创新机制优势。健全落实机制,成立抓落实办,推行领导联系、部门领办、乡镇负责和村组配合的“四位一体”落实体系;强化保障机制,实行乡镇“三线工作制”和部门“两线工作法”,完善干部“一线工作体系”,实施“五百干部行动”;建立激励机制,推行乡镇“加快发展创业奖”、部门“提升效能创新奖”和干部“突出贡献奖”,探索6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乡镇党委班子,落实村两委主职报酬县乡村三级统筹。

转型的成效

通过持之以恒地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更加明晰了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以“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为发展格局,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的思路,更加坚定走生态文明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互促互进、共建共享的科学发展路子。

1.县域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综合实力在省市位次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全国试点,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美丽乡村上升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品牌。

2.城乡一体化不断提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县142个村完成创建,10个乡镇全覆盖,建成1条旅游大环线和4条精品线;6个风情小镇启动试点,天荒坪旅居小镇项目列入省重点。基础设施一体化明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18个地域文化展示馆建成并运营。构建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142个标准化村级服务中心,各项社会保障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更高,城乡收入比1.96:1。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加重。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推进,将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挂钩,更好的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概念

1.1生态红线的概念

在生态环境中,有一些区域处于生态破坏边缘,这些区域就被成为生态红线。作为环境保护的底线,生态红线在环境保护中一直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红线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想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必须做好生态红线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

1.2三界四区的概念

所谓“三界”就是指土地资源利用扩展边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禁止建设边界以及土地资源利用规模边界。所谓“四区”就是指禁止建设的禁建区域、限制建设的限建区域、被允许建设的允建区域、具备建设条件的可建区域。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每个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均明显划分了这些区域。想要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率,在进行“三界四区”划分时,就应该进行慎重的考虑、科学的规划,达到土地利用最大化。

2生态红线规定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红线规定原因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类别,分别为:生物保护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物保护的多样性生态红线根据评价的高低分为三类,高评价的一类为野生生物类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等;中评价的一类为自然林地、灌木林等;低评价的一类为草地、耕地等。生物生活环境的敏感性也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低度敏感。生态功能根据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其中极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林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河岸带和湖滨带,一般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农业区域等。生态红线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具体、系统地划分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有了生态红线的划分,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就有轻重缓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

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作为生态红线划分的试点,施行生态红线划分,不久的将来,生态红线划定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施行。只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生态红线与环境功能的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在目前,我国生态红线的划定内容并没有增加到环境功能划分区域内。因此,想要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就必须首先实现生态红线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衔接。具体内容如下:

3.1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一定的依据被分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其中一类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特殊保护区等,在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不足、大气环境承载力大,为了保护这类区域的空气质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禁止建设区域。二类区包括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等,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平衡、大气环境承载力适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限制建设区域。三类区包括特定工业区等,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过度、大气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允许建设区域。

3.2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地表水水域根据一定的依据被分为Ⅰ类区、Ⅱ类区、Ⅲ类区、Ⅳ类区、Ⅴ类区等五个区域。其中,Ⅰ类区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源头水源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不足、地表水环境承载力比较大,在土地利用規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禁止建设区域;Ⅱ类区包括水生物生息繁衍区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区域一级保护、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平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适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限制建设区域;Ⅲ类区包括水鱼虾越冬区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失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有条件建设区域;Ⅳ类区包括人体未直接接触娱乐用水区域、一般工业用水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失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有条件建设区域;Ⅴ类区包括景观用水区域、农业用水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过度、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很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允许建设区域。

3.3土地利用规划与声环境质量控制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声环境质量控功能总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分区。其中康复疗养区等对声环境要求很高的区域被划分为0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禁止建设区域;文化教育、居民住宅等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被划分为1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限制建设区域;商业、贸易等对声环境要求一般的区域被划分为2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限制建设区域;3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有条件建设区域;交通干线等对声环境要求较小的区域被划分为4类区域,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允许建设区域。

4结语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小影响。近年来,我国因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人体疾病、物种数量减少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角度下将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起来,确保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吉喜.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J].环境保护,2014,6.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47-02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既是发展的目标和文明的形式,也是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发展的资源和基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经济生态化发展战略,从源头预防到全过程控制,改变原来对自然界无限索取的生产与生存方式,向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向恢复自然生态和扩充环境容量的方向转变,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 077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交通区位、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差别,与此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地位。

中国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是首先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然后再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先农业支持工业化建设,再工业反哺农业;先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加快城市化步伐。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在遵循这一发展轨迹而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污染事件警示我们,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行不通,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往往是1倍的产出、需要成百上千倍的投入来治理。如何化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避免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找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通过资源的最小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从而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三、县域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建设文明的物质基础,需要在建立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与东部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以及三农问题等诸方面,而县域经济又是这诸多矛盾的交汇点。根据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揭晓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

西部地区县域辽阔,煤炭、石油、有色金属、水电等资源丰富,农林牧特色产品优势显著,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县域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9)

从区域问题、区域矛盾与冲突、人地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那么,为何“十一五”期间才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生态文明呢?这是同中国发展的体制与阶段性特点有关的。“十一五”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全面调控区域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成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在“十一五”前中国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改善与修复自然生态环境、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人口空间分布的经济基础。应该说,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十一五”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现实基础。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文明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即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使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开发同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相匹配,避免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物质文明水平。不难看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基础,即实现科学发展并促进社会和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生态文明是主体功能区所要实现的目标。

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生态文明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篇(10)

二、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正确理解和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水生态文明是一种爱水亲水、节水保水、量水而行、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形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水环境以提升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和系统修复水生态以增强水生态服务功能的一项系统工程。水生态是生态系统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领域、重点领域和基础领域。

2.我国水情决定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我国水资源极其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退化。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城市缺水尤为严重,2/3的城市缺水;非法排放污水现象屡禁不止,水污染严重,1/3以上河流受到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超过承载能力,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约19万km2,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湖泊、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湖泊和天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15%和28%。面对极其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形势,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三、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进展但问题不少

1.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一系列进展积极开展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重点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开展了以城市为单元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初步开展了河湖健康评估;开展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大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2012年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系列挑战和问题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薄弱。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较为薄弱,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现象依然严重。我国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产品及单位农产品水耗均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超采,恣意侵占和破坏河流、湖泊和湿地,恶意排放污水、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等现象严重。

涉水体制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包含降水、径流、蒸发、渗透等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也包含开发、利用、排放、处理等水的社会循环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过程、多领域、多环节的管理。然而,目前多数地区涉水事务还分散在水利、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多龙管水”局面在多数地区依旧,尚未形成统一的涉水事务管理体系。

相关机制问题十分突出。水价形成机制尚不能充分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水资源费等水资源经济补偿机制尚不能适应节水保水要求,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尚不能满足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水域和湿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普遍缺乏。建设经验模式有待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虽不是全新工作,但需要全新的体制、机制、管理、经验和模式。加之各流域、各地区的水情,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与水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迫切需要差别化地探索和推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

四、建立健全机制,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1.制度保障,持续推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顶层设计,重点建立健全和切实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等制度;加强区域、规划和项目层次上的水资源论证,实现项目建设、规划计划和区域发展的“量水而行”;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以及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建立和实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评估体系,及时、科学、定量地评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成效与问题。

2.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加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宣传教育,加强水生态文明常识、技能宣传和普及。建立全社会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传播、诉求表达、实时监督、自我约束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重点在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团体、重点社区和大型企业等开展节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改革体制,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和统筹作用。强化涉水事务的统筹统管,积极有效地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重点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地区,特别是在所有城市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必要时可设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

4.健全机制,有效推进改革和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逐步接近水资源的真实稀缺程度,实行阶梯水价等差别化水价制度。改革和规范水资源费制度,积极稳妥和差别化地提高水资源费标准。改革和完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减少污水排放,实现污水处理良性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改革和健全水源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对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湿地、库区的财政支持机制,切实提高水资源和水生态的保护水平。

上一篇: 数学的学习方法 下一篇: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