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2 16:50:21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1)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与此同时,病毒技术在战争领域也曾广泛的运用,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攻击,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武器控制系统,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深人,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1. 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计算机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次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硬件设备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和潜在威胁。对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目前尚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和系统软件的完整检验手段,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www)使“地球一村化”,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的空间;新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子系统中不断应用,为计算机病毒的实现提供了客观条件。

实施计算机病毒人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有效注人。其攻击目标是对方的各种系统,以及从计算机主机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网桥等,以使他们的计算机在关键时刻受到诱骗或崩溃,无法发挥作用。从国外技术研究现状来看,病毒注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人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人接收器,进而进人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1.2. “固化”式方法

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赖进口,困此,很容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2. 对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防范的对策和方法

2.1. 计算机病毒防止对策

2.1.1. 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

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应包括多个防护层。一是访问控制层;二是病毒检测层;三是病毒遏制层;四是病毒清除层;五是系统恢复层;六是应急计划层。上述六层计算机防护体系,须有有效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支持,如安全设计及规范操作。

2.1.2. 严把收硬件安全关

国家的机密信息系统所用设备和系列产品,应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实现计算机的国产化、系列化;对引进的计算机系统要在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才能启用,以预防和限制计算机病毒伺机人侵。

2.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

2.2.1. 计算机病毒防治基本方法

目前,反病毒技术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同医学上对付生理病毒的方法极其相似即:发现病毒——提取标本——解剖病毒——研制疫苗。所谓发现病毒,就是靠外观检查法和对比检查法来检测是否有病毒存在。一旦发现了新的病毒,反病毒专家就会设法提取病毒的样本,并对其进行解剖.通过解剖,可以发现病毒的个体特征,即病毒本身所独有的特征字节串。这种特征字节串是从任意地方开始的、连续的、不长于64个字节的,并且是不含空格的。

2.2.2.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方法

(1)基于工作站的防治技术。工作站防治病毒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软件防治,即定期不定期地用反病毒软件检测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软件防治可以不断提高防治能力,但需人为地经常去启动软盘防病毒软件。二是在工作站上插防病毒卡。防病毒卡可以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但防病毒卡的升级不方便,从实际应用的效果看,对工作站的运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在网络接口卡上安装防病病毒芯片。它将工作站存取控制与病毒防护合二为一,可以更加实时有效地保护工作站及通向服务器的桥梁。

(2)基于服务器的防治技术。网络瘫痪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服务器瘫痪。网络服务器一旦被击垮,造成的损失是灾难性的、难以挽回和无法估量的。目前基于服务器的防治病毒的方法大都采用防病毒可装载模块(NLM),以提供实时扫描病毒的能力。有时也结合利用在服务器上的插防毒卡等技术,目的在于保护服务器不受病毒的攻击,从而切断病毒进一步传播的途径。

(3)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目前在网络病毒防治技术方面,基本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但管理上应该积极主动。首先应从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及用户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严惩从事非法活动的集体和个人。

3. 结语

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御手段是不断发展的,要在计算机病毒对抗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根据发展趋势,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实施跟踪研究。实施跟踪研究应着重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一是计算机病毒的数学模型。二是计算机病毒的注人方式,重点研究“固化”病毒的激发。三是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方式,重点研究网络间无线传递数据的标准化,以及它的安全脆弱性和高频电磁脉冲病毒枪置人病毒的有效性。四是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安全策略及防御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2)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的应用,人们开始不断接触和利用互联网,如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文件的传递,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计算机病毒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指数模式进行传播,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损坏计算机内部资源,影响计算机的安全性能,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如何有效治理与预防计算机病毒,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计算机病毒概述

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其特点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易扩散性。计算机病毒程序具有较强的繁衍能力和破坏力,传播速度十分之快,并且互联网的发展为计算机病毒提供了更大的扩散空间,大部分企业电脑受病毒的入侵,致使服务系统出现瘫痪或故障,严重影响计算机的安全。二是潜伏性。部分计算机病毒会潜伏在计算机中,往往会在某一事件发生后攻击计算机,而不是在第一时间攻击,从而使得计算机中的机密信息在短时间内泄漏,如用户的登录密码和账号等。三是破坏性强。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能够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快速破坏,导致计算机瘫痪,并且计算机一旦遭受互联网病毒入侵,则会使更多相似计算机出现故障或瘫痪情况。四是针对性。计算机病毒会有针对性攻击计算机,如木马病毒对用户的银行账号和游戏账号加以窃取。

二、计算机安全问题分析

计算机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系统设计缺陷。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往往间隔几天就会出现补丁,要求用户及时下载补丁,从而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性。由此可知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便是先进的操作与完善的系统,其设计存在缺陷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二是黑客攻击手段和病毒的更新速度快。目前黑客的主要形式就是维基解密,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导致大量计算机瘫痪,具有极强的破坏性,需要国家组织网络安全部队来保证互联网的安全。同时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快的更新换代速度,每一种病毒具有数万种的变种,即便用户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和补丁,也会很快受到病毒的入侵与攻击。当前没有较好的预防方法来彻底规避计算机病毒风险。

三是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但是大部分网民没有全面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忽视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缺乏安全知识技能,无法有效操作安全设置[3]。同时用户片面认为只需将杀毒软件安装在计算机中,就能保障计算机的安全,但实际上这种方式的安全级别较低,无法有效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四是应用软件漏洞。计算机的功能主要是由相关的应用软件加以体现,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计算机应用软件时,往往会在其中设置后门,以便设计公司对盗版信息加以防查。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存在安全漏洞,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和攻击,并且往往需要在病毒攻击完后方可暴露出来。

三、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策略

(一)安装系统软件和杀毒软件

对正版软件和系统加以选择,能够有效避免木马病毒的感染,保证计算机软件和系统的安全性,促进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但是部分用户喜欢安装免费系统与软件,而这些系统中会人为植入木马,虽然不会破坏计算机,但是会为自身木谋取利润,如GHOST系统,并且部分网络免费试用软件存在木马绑定的问题。此外,部分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计算机高手可通过注册表的修复方式,对病毒进行强行删除,但是对普通用户而言则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极易受到木马病毒的入侵和攻击。因此用户需要在计算机中安葬正版的杀毒软件,利用网络自动升级与更新,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促进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做好数据传输和系统备份

目前数据传输较为频繁,如通过网盘、硬盘、优盘和互联网等不同形式来传输数据和文件,这些数据与文件在打开之前往往需要进行软件杀毒,避免其遭受木马病毒的攻击,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一般来说,计算机病毒不能彻底封杀,因此需要做好数据和系统的备份工作,特别是企业的文件服务器,需要利用相应地移动硬盘加以定期备份,从而技术消除计算机安全隐患,保证企业数据和文件资料的安全。当然如果无法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可通过格式化形式进行重新安装,但是在实际安装中没有备份数据和文件资料,将会使得病毒的破坏性变得极为可怕。

(三)构建全方位的病毒防范体系

互联网中不能仅仅检测与清除单个计算机中的病毒,而是需要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清除与检测,因此构建多维和全方位的病毒防范体系十分之必要,以此实现共同防范、集中管理、远距离安装的策略。该体系主要是指在将反计算机病毒相关软件安装在某单位的全部计算机上,并将防火墙软件等防病毒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这样能够快速有效升级系统,全方位防护网关、服务器和工作站,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系统设计缺陷、黑客攻击手段和病毒的更新速度快、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以及应用软件漏洞等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系统易遭受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降低计算机的安全。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对计算机病毒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正确的系统与软件,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做好数据传输和系统备份工作,构建全方位的病毒防范体系,从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攻击,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长河.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 信息通信,2014,07:145.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3)

计算机技术当前的发展势头正猛,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便利,与此同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接触互联网的同时也意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有报告显示,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速度是非网络环境下传播速度的二十倍,并且前者具有更强的破坏性。病毒一旦侵入计算机,便会对信息资源造成威胁,甚至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研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安全涵盖的领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软件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数据存取过程的安全性,最主要是保证计算机软硬件的安全,从而保证内部存储数据的完整性。当前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比如不可抗力因素、用户自身使用不当、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这其中对计算机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就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升级,就在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机病毒也开始泛滥成灾,由于计算机病毒会严重拖慢系统运行速度,并且会盗取信息、毁坏数据,对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影响非常大。有效防治计算机病毒是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都需要积极面对的一大难题。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能够自我复制、自动执行的程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多数病毒以互联网为介质,尤其是它对信息的破坏作用使企业和个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谓计算机病毒又不同于普通病毒,因为前者是不法分子可以制造出来的,有的属于轻微的恶作剧,不会造成大范围影响,有的则是“恶性”病毒,作者制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破坏信息并获取自身的利益,这种病毒常常会造成计算机死机、重要数据丢失等,更严重的会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导致无法继续提供服务。若是针对用户的信息数据盗取产生的影响则较大,有的黑客是针对企业、国家等进行攻击,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社会混乱,作者通常将病毒隐藏在软件中进行扩散。比如著名的CIH病毒是台湾大学生针对微软系统的漏洞编写的,这个病毒的大小不到1Kb,通过利用虚拟设备驱动技术潜入内存,并对计算机的硬盘和主板进行破坏。又如前些年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的影响。网络病毒的传播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所致,这也充分显现出当前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但是目前所编写的系统和软件都无法避免漏洞的存在。即使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病毒的产生,还是可以做好防范工作,尽量减小病毒带来的危害。

2计算机主流病毒的基本特征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方式较为统一,多由客户机——服务器——客户机这种方式循环传播,并且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病毒。当前环境下的病毒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2.1主动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有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流行病毒有7/10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属于被动式,病毒主要依附在某些文件上,在用户同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的时候进行传播。

2.2传播范围广、速度快

基于上述特点,计算机病毒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可以通过互联网扩散到全球各国,例如著名的爱虫病毒在短短两天就造成欧美等国家大量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2.3病毒变种多、难控制

当前网络上传播的许多病毒都是实用高级语言进行编写,属于脚本语言病毒或者宏病毒等。这就造成了这些病毒容易被修改再进行传播,例如爱虫病毒在短短十几天内产生了30多种变种,这就给病毒防范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

3计算机病毒预防

由于从根本上防止病毒的出现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力争将病毒的危害性降到最小。

3.1行政管理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比较复杂,要从防毒、查毒、解毒等层面着手,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即使没有遇到病毒也要积极做好防患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则等到数据丢失的时候就为时已晚。相关工作的实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国家可以通过立法鼓励防范工作的实施,对病毒制作者实行相应的惩罚。将计算机病毒的治理上升到法律层面,要养成大家自觉防护的意识。

3.2技术措施

要弄清楚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和触发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做出相应对策,针对当前传播较为广泛的计算机病毒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3.2.1构建多层次的网络病毒防护体系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仅仅对某一台电脑的病毒进行处理意义不是非常的大,要把整个互联网看作一个共同体,建立多层次、立体的病毒防护体系,安装基于服务器端的反病毒客户软件,并且保证相应软件的快速升级,有效扩大病毒防范的范围。

3.2.2建立有效的数据库备份系统当前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杀毒软件,如瑞星、卡巴斯基、金山杀毒等,但是这些防毒软件也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有时会出现误报现象,病毒总会有一定几率侵入计算机,因此建立的防病毒系统只能减少病毒的攻击,有效的建立数据库备份系统,力争把损失降到最小。

4结束语

计算机病毒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然而由于相关防范工作比较复杂,许多防范措施的实施都不是很理想。病毒防范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完成,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工作。在使用计算机时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做到操作规范化,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处理,将病毒危害的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王立兵.浅析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2]刘帆.基层央行计算机安全工作重在管理和防范[J].华南金融电脑,2010(0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4)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Study

Yin Xie

(Dongguan Radio and TV,Dongguan523009,China)

Abstract:The computer virus is a man-made,destruc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program.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computer viruses and more serious harm.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find a common computer viruses and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Computer virus;Detection;Prevention

一、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尽早发现病毒并清除它们。计算机病毒的表现症状一般有:机器不能正常启动、运行速度降低、磁盘空间迅速变小、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打印机出现异常、程序同时存取多部磁盘、出现一些异常的画面或声音、异常要求用户输入口令、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或者出现外部设备工作异常等等。以上仅列出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表现形式,实际操作中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其他的特殊现象,这就需要根据用户的经验来判断。

二、计算机病毒检测常用方法

病毒技术与反病毒技术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彼此较量中不断发展,当然,从总体上,反病毒技术要滞后于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可以分成四个方面,即检测、清除、免疫和预防。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检测正是以此为依据的。病毒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校验和法、搜索法、分桥法、行为监测法、软件模拟法及感染实验法等。

(一)比较法。比较法是进行原始的或正常的特征与被检测对象的特征比较。由于病毒的感染,会引起文件长度和内容、内存以及中断向量的变化,从这些特征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异常,从而判断病毒的有无。比较法简单、方便,不需专用软件,但是无法确认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名称。另外,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变化可能是合法的或是偶然的因素造成,有些病毒感染文件并不带来文件长度的改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或采用其他的检测手段。(二)病毒校验和法。计算出正常文件的程序代码的校验和,井保存起来,可供被检测对象对照比较判断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这种技术可侦测到各式的计算机病毒,包括未知病毒误判断高,无法确认病毒种类,无法侦测隐形计算机病毒。(三)搜索法。搜索法是用每一种计算机病毒体含有的特定字符串对被检测的对象进行扫描。如果在被检测对象内部发现了某一种特定字符串,就表明发现了该特定字符串所代表的计算机病毒。特定字符串选择的好坏,对于病毒的发现具有决定作用。当特定字符串选择得很好时,发现病毒的几率很高,即使对计算机病毒了解不多的人也能用它来发现计算机病毒。但是如何提取特定字符串,则需要足够的有关知识。搜索法也有自身的缺点,如被扫描的文件很长时,扫描所花时间也会较多;不容易选出合适的特定字符串;计算机病毒代码库未及时更新时,无法识别出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易识别变形计算机病毒等。不管怎样,搜索法仍被病毒检测软件广泛采用,是今天使用员为普遍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四)分析法。分析法的使用人员主要是反计算机病毒的技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借助自己掌握的关于计算机和病毒的广泛知识,及专用工具,分析计算机是否染毒,确认计算机病毒的类型,搞清楚病毒体的大致结构,从中提取特征识别用的字符串或特征字,用于增添到计算机病毒代码库或详细分析计算机病毒代码,制定相应的防杀计算机病毒方案。由于很多计算机病毒采用了自加密、反跟踪等一些隐蔽技术,使得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工作经常是冗长和枯燥的,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是计算机病毒检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五)行为监侧法。由于病毒在感染及破坏时都表现出一些共同行为,而且比较特殊,这些行为在正常程序中比较罕见,因此可通过监测这些行为来检测病毒的存在与否。该方法不仅可检测已知病毒,而且可预报未知病毒,但是有可能误报,而且不能确定病毒名称,使用有一定难度。(六)病毒行为软件模拟法。软件模拟法专门用来对付多态病毒,多态病毒在每次传染时都通过加密变化其特征码,使得搜索法失效。该方法监视病毒运行,待病毒自身密码破译后,再进行代码的分析。(七)感染实验法。该法利用了病毒最重要的基本特性――感染特性。检测时,先运行可疑系统中的程,序,再运行一些确切知道不带毒的正常程序,然后观察这些正常程序的长度变化,如果发现有变化,可断言系统中有病毒。

防范网络病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对抗的过程,随着病毒繁衍和传播方式变化,反病毒技术必须不断调整。网络防病毒,就是应该利用网络的优势,使防病毒逐渐成为网络安全体系的一部分,防杀结合,重在预防,并把防病毒、防黑客、灾难恢复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形成一整套安全机制,才能最有效地保障整个网络的安全。

三、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防止病毒的入侵需要思想上重视,加强管理。使用计算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般凡是使用外接的移动硬盘时,要先对盘进行查毒。平时要经常对计算机磁盘进行病毒扫描,若发现病毒就及时杀除。思想重视是基础,采取有效的查毒与消毒方法是技术保证。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和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预防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成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重视的问题。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先进,普及程度高,但也是最早受到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国家。正因如此,这些国家相继制定出一些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的使用做出了限制。其次,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加强计算机安全的教育特别重要。要大力宣传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宣传可行的预防病毒的措施,使大家提高警惕,使人们了解病毒入侵计算机的原理和感染方法,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清除。最后,采取更有效的技术措施。现在常用的病毒防火墙,将局域网与互联网、用户与网络之间进行隔离。这些防火墙有的是单独构造的,有的是将功能附加到网络防火墙之中形成的,其目的是检测、隔离病毒,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5)

得益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当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极大的促进了资源空间的共享。在共享资源过程,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因此,针对计算机病毒分析并且提高安全防护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

1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类型

计算机病毒再计算机中加入的恶意的能够破坏信息以及电脑技能的程序,能影响计算机使用性能,降低使用效率的一系列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快、隐蔽性强、感染性强、潜伏时间不定、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等突出特点,可对电脑硬盘数据进行恶意破坏,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如早些年出现的熊猫烧香病毒,CIH病毒等。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有许多,其中包括包括引导区病毒,文件型病毒,扇区病毒以及木马等程序。

2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以及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趋于多想话,病毒的类型衍生也越来越多,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隐蔽,造成当今网络病毒的防范手段越来越复杂,以及对信息造成的损害也更大。在前些年,病毒使通过u盘、光盘、软盘、硬盘等移动存储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的效率不是很高。目前的病毒主要是通过网络传播,在上网时被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捆绑至电脑,有极强的隐蔽性。当前存在的病毒绝大多数都使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之所以病毒区别于其他正常程序,是因为除了一般普通的程序重所具有的存储信息的正常特征以外,还具有四个基本特性。(1)隐蔽性。病毒均可能藏在电脑硬盘不同扇区不同位置,而且出现具有随机性,普通用户很难察觉一个文件是否含有病毒。(2)感染性强。作为计算机病毒最常见的属性,寄生性传染使判别计算机恶意程序区别其他程序的基本特征。(3)潜伏时间不定。病毒可能随时会在计算机中发生作用,也可能等待盗取有用的信息之后才破坏信息文件。(4)破坏性大。病毒能一般受到其作者能力及其目的性的制约。可能只是简单盗取资料,也可能使破坏整个计算机的文件,导致重要的文件无法使用。这也是病毒带来的最大的危害。(5)可触发性特征。计算机病毒为了防止被用户清除,可以自己隐藏进某些文件,不被用户轻易发现,减少不必要的作用,待到特定时间才发挥作用。但是如果病毒抑制潜伏,就无法发挥其感染。只有具备相应的可触发性,才能保持杀伤力,进行破坏文件盗取目标文件的目的。

3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及防护病毒

3.1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由于病毒的启动机制基本都是固定的,都是在开机时就随即运行至随即存储里,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同时导致计算机运行变慢。针对此情况,在启动计算机时候避免插入u盘、光盘等存储介质,防止病毒由此进行传播。此外,还要注重平时使用习惯,利用存储介质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有效保护,对文件备份等操作。

3.2充分利用沙盒软件

对于网上下载的文件,可能无法预测文件是否含有病毒,可以先在沙盒软件中运行该软件,就算有病毒也对自己点计算机没有影响,重置下沙盒软件即可。这样既可以成功的运行目标软件,也能有效防范病毒再计算机中传播。

3.3加强信息人员网络素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不仅要加强信息端技术安全管理,加强IT人员的道德修养也同样重要,是从病毒的起始源预防之策。只要信息技术人员拥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就会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3.4有关部门应该健全相关法律

现在的网络,如同法外之地一般,网络犯罪、侵犯隐私、信息安全问题时刻都有发生。有关部门要充分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有了完善的法律作为支撑,才能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做出逾矩之事,并且在网络上收敛自我。同时要加强对不法人员的惩罚力度。

3.5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

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跨国病毒随之萌生。全球各国家也应该加强国际网络空间合作,携手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共同创立网络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才能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迈向更加平稳的方向。治理好网络空间,加大对网络违法人员打击力度,使计算机技术真正的造福人类而不是造福于不法分子。

4结束语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帮助,但是随之而来的病毒威胁不容小觑,其危害在当今技术发达的时代仍然可见一斑。在利用计算机的简便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计算机维护与安全,有效预防病毒威胁,学习安全防护知识,减少病毒攻击,使计算机不断发挥其造福人类作用。同时计算机领域安全管理问题也十分重要,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治理。同时,每个人也都该担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成昱昊.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的现实意义[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1):150-151.

[2]梅珊.基于复杂agent网络的病毒传播建模和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3]马宗亚,张会彦,安二红.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术,2013,32(5):180-181.

[4]李厦.谈图书馆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及其预防[J].现代情报,2004,24(7):122-122.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6)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工作、学习中都离不开计算机这一重要的工具支持,但技术的发展,也使计算机病毒开始了进行大规模的传播,目前对计算机运行影响最大的即为病毒的威胁,特别是网络病毒所给计算机带来的损害更为严重,所以加强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的安全保护至关重要,我们针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加强防范,确保计算机使用的安全。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程序,可以导致计算机的数据程序受到破坏,引发计算机故障的发生,而且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计算机病毒最早开始于1982年,通过病毒程序来破坏计算机的功能,使计算机内的数据受到损坏,而且这种病毒程序代码还可以实现自我复杂,严重破坏了计算机的使用功能,威胁着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在刚开始出现时,由于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也没有相应的防范意识,而当人们刚开始认识到病毒的危害性时,计算机病毒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爆发。最初的计算机病毒还仅仅局限在单机中进行传播,但随着网络的盛行,计算机病毒借助着互联网开始进行了迅速的传播和繁殖,其危害已远远超出了人们对其的认识程度,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网络攻击手段,由于病毒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性,人们开始对其越来越重视。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1 传染性

因为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通过网络传输各种数据信息,如果一台计算机感染了病毒,那么就会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媒介传染到其他的计算机上,这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病毒传播的速度会非常快,涉及范围广,对其他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2.2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是以程序代码存在的于其他程序当中,或是较为隐蔽的地方,有时也会以隐含文件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很难将其与正常程序区分开来,而作为独立程序体的病毒源程序,其在扩散过程中会有再生病毒出现,而这些再生病毒则会采用附加或是插入的方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存在,一旦这些程序被调用时,病毒程序也会合法的进入,从而再将分散的程序部分再在非法占用的空间内进行重新分配,形成一个完整的病毒体投入运行。

2.3 潜伏性

很大一部分病毒并不是计算机感染后就立即进行破坏,很多时候其会隐藏在系统当中,其扩散和繁殖通常都不会被人所察觉到,而这些病毒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才会将破坏模块进行启动,从而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

2.4 破坏性

病毒只在在系统中存在,就会对系统和程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性是病毒的又一大特点,但从破坏性的角度来看,病毒还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对于良性病毒其破坏并不明显,或者说基本没有什么破坏性,但其会占有系统资源。但恶性病毒则具有明确的破坏性,不仅会对计算机数据、文件等进行破坏,还可能将磁盘进行格式化,从而给计算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损失。

2.5 不可预见性

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因为人为修改或者程序差异而发生变化,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病毒类型,并且制作病毒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预防病毒的技术往往要慢于制作病毒的时间,而这些都是不可预见的,而病毒的传播制造了机会。

2.6 触发性

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进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攻击力,就必须有可触发性。

病毒的触发机制用于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触发条件,它可以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在某个点上激活并对系统发起攻击。如时间、计数器、特定字符及组合触发条件等。

2.7 针对性

有些病毒的制作具有的一定的针对性,往往是针对一种程序而设置的,所以只有在适应的环境下才会感染,其他系统并不会受到感染。

2.8 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存,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性。病毒程序在浸入到宿主程序后,一般会对宿主程序进行一定的修改,宿主程序一旦执行,病毒程序就被激活,从而进行自我复制。

3 计算机病毒防治

3.1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预防病毒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病毒出现以后研发的应对技术,这种预防措施往往是对于具有普遍性的病毒,这种病毒比较常见,不具有任何的针对性,研发出的预防技术适应性较强。另一种是针对未制作的病毒而研发的,对于制作病毒的方向进行设想,然后有针对性的研发预防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往往应用于某种程序或者保护某些重要的计算机。下面主要对于第一种预防技术进行阐述

3.1.1 不使用盗版软件,有些盗版软件中含有病毒。

3.1.2 第一次运行新软件前应使用病毒查杀软件检查它是否有毒,对不能确定来源的文件一定要进行扫描查毒。

3.1.3 备份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数据,系统盘一般只安装系统,各种软件和文档不要安装在系统盘,对重要的数据还要经常进行备份也就是说要定期备份硬盘的重要参数,如主引导记录、文件分配表等以减少因病毒而造成的损失。

3.1.4 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扫描检查整个系统。

3.1.5 上网的计算机应安装病毒防火墙、邮件监控系统和上网助手等软件,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其附件,预防网上病毒。

3.1.6 及时升级软件。每一个软件都有许多的缺陷,都在不断的完善,新版本要比旧版本的缺陷少得多,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所以我们要使用新版本对旧版本不断进行升级。操作系统也会不断补丁,及时打上补丁,堵塞安全漏洞。

3.1.7 对新插入计算机的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其他可插拔介质,要先进行病毒扫描,确保无感染病毒后再打开其中的文档或程序。

3.1.8 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软件、文档后,不要先行打开,应该先进行病毒扫描,确保安全后再打开。九是文件共享后及时取消共享,防止受到其他电脑上病毒的攻击。

3.2 查杀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都需要安装查杀病毒软件,经常上网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网络防火墙等,当发现计算机可能感染病毒时,需要及时运行查杀病毒程序查杀病毒,若有文件受到感染,还需要隔离受感染文件。常用查杀病毒软件有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等。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的工作是必须依靠计算机才能够完成的,所以计算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各种病毒也日益猖獗,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计算机能够安全运行,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做好各项防范措施,避免病毒的入侵。在信息技术不断的研发中,病毒防御技术将会越来越完善,为计算机技术的安全运行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7)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危害;预防措施

由于网络时代的新兴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也成为各位用户烦恼的问题,比如当年红极一时的“熊猫烧香”,现在谈起来还让人心有余悸。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什么危害?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都是我们在正确使用计算机过程中需要迫切掌握的基本知识。

1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在计算机使用时,若出现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修改其程序,然后这些程序将被感染而使其存在的病毒程序得到复制,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计算机病毒。它能控制其他任何程序的运行,只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另一个程序的克隆体,是依附在另一个程序上做出运行的秘密执行,它能附加并且复制本身。有的病毒不仅可以复制还可以对其他的活动进行完成,还有的病毒是需要特定条件的满足才能发作。大部分病毒的编写用的都是汇编语言,这是与机器语言尤为相似的低级语言,但也有用高级语言编者编写病毒,例如C语言就是其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计算机病毒编写者的存在,有很多年轻的编写为了显示自己在同样中的编程能力成为了编写病毒的动机,但对于经验丰富的老资格编写者来说,多部分是因为无聊或者厌倦的感觉产生病毒编写的欲望,病毒编写者大部分都会通过Internet站点以及国际电子公告板作为病毒代码联络交换和交往的地方。很多病毒的创建都是病毒编写者在一般情况下对代码进行下载,修改其代码,反汇编病毒等而产生的。这样一来,加深了反病毒工作的难度,对其防治带来了巨大挑战。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在计算机使用中,自从出现了第一次病毒的感染以后,反病毒软件作者和病毒编写者一直存在着激烈竞争。当开发出一个有效抵制存在病毒的杀毒软件时,又有新的病毒出现,然后新的类型杀毒软件又被开发出来。那么了解病毒有哪些类型是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因此以下作者对病毒的分类做一个阐述。

2.1寄生病毒

寄生病毒是最常见并且传统的病毒形式。它能够在可执行文件中附加自己,当某个程序在进行执行时,这种病毒感染将被激活,它是一种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程序,一旦受到感染文件会以不同于之前的方式进行运作从而导致后果不可预料,如破坏用户数据或删除硬盘文件等。

2.2引导区病毒

引导区病毒是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上放入操作系统的引导模块,并且物理位置是控制权的转交方式的依据,因而该物理位置被病毒占据就能拥有控制权,从而转移或替换真正的引导区内容,执行病毒程序后,真正的引导区内容拥有控制权,因而看似正常运转,其实病毒已在系统中隐藏并伺机传染、发作。

2.3存储器驻留病毒

存储器驻留病毒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存中寄宿的病毒。在存储器中成为一种驻留程序,当开始使用时,每个执行的程序都会受到病毒感染。

2.4多行病毒

多行病毒是在程序每次受到感染时都会发生改变的病毒,因此这种病毒的检测是不可能根据其表现出来的外形特征而判断是何种病毒。

2.5隐形病毒

隐形病毒只是病毒的一种形式,对于其检测而言,该病毒可以同时做出隐藏反应。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对使用计算机用户的电脑文件及程序的破坏行为体现出其惊人的杀伤力。病毒编写者的技术能量和主管愿望可以决定病毒破坏行为的激烈程度。数以万计的病毒在不断扩张发展的同时也有着千奇百怪的破坏行为,以下作者对常见的病毒会攻击的部位以及破坏目标作出归纳。

3.1攻击部位

BOOT扇区、硬盘主引导扇区、文件目录、FAT表。通常情况下,恶性病毒是存在于攻击系统数据区内,一旦数据受损就很难得到恢复。

3.2攻击内存

计算机中重要资源是其内存,内存也是病毒所攻击的目标。内存资源在病毒以外的消耗系统和占用地中,能致使一些大程序的运行受到阻碍。占用大量内存、禁止分配内存、改变内存总量、蚕食内存等是病毒攻击内存的方式。

3.3攻击文件

病毒攻击文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改名、删除、丢失部分程序代码、替换内容、内容颠倒、变碎片、写入时间空白、丢失文件族、假冒文件、丢失数据文件。

3.4干扰系统运行

病毒的破坏行为是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但是破坏行为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主要方式有:对内部命令的执行进行干扰、不执行命令、文件打不开、造假报警、特殊数据区被占用、倒转时钟、换现行盘、死机、重新启动、扰乱串并行口、强制游戏。

3.5攻击CMOS

系统的重要数据一般都保存在机器的CMOS区中,比如系统时钟、内存容量、磁盘类型,并且具有校验和。有的病毒被激活时,CMOS区的写入动作能够被其进行操作,并且对系统CMOS中的数据造成破坏。

3.6攻击磁盘

病毒攻击磁盘数据、写操作变读操作、不写盘、写盘时丢字节。

3.7速度下降

激活的病毒,程序启动会延迟其中内部的时间。循环计数被时钟纳入了时间以后,计算机就会被迫使空转,从而降低了计算机速度。

4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4.1计算机使用习惯的注意事项

(1)设置开机密码。开机密码是自身对电脑开始使用是否本人以及是否通过本人允许的最起码保障。

(2)不使用不明来历的存储器。来历不明的存储器不能随意使用。需要使用的存储器都应进行检测,事先对重要的数据或者文件进行备份。

(3)安装防病毒及杀毒软件。进行杀毒软件的安装。对于第一次安装的防病毒软件要进行一次对机器彻底的病毒扫描,以此让还没有被病毒感染的这个防毒软件得到健康保证。定期进行查毒扫描,及时对其软件的更新做升级。

(4)非引导的数据盘不能放在A驱动器。开机时不能在A驱动器中放入一个非引导的数据盘,即使数据盘不能引导系统,但是引导型病毒在启动时可能从数据盘中感染硬盘,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开机时一定要尤为注意。

(5)局域网内不共享文件。在局域网内尽量不要共享文件。计算机会在共享文件中产生漏洞,如连接互联网以后,使用的文件就会在不速之客面前被呈现。因次在使用软件时,最好应用原版软件,尽量减少对自由软件、游戏软件以及公共软件的下载使用。对于来路不明的软件及盗版软件绝对不能进行运用。

4.2预防“邮件病毒”的建议

电子邮件中常常产生病毒,通常情况是通过附件进行扩散,一旦该附件的病毒程序被运行,电脑就会感染其病毒。因此在没有明确提及或者说明的电子邮件中不要随意打开陌生附件。

5结束语

在今后的生活或者工作当中,我们对计算机的依赖也只会增不减,利用好计算机及计算机资源的同时对其开发和保护也尤为重要,这是一项实践行强、理论性高的长期工作。虽然计算机病毒有着强大的破坏性,也时时刻刻对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威胁,但是随着日益增强的防病毒技术和计算机运行环境,加之我们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保持高警醒的防病毒意识,就能相信未来我们的计算机使用环境会越来越洁净。

参考文献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8)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03-01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安全包含了软件和硬件的安全,同时还包含了计算机数据资料安全以及计算机运行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的安全对于相关数据的储存管理与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为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不断的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灾害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比较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湿度、温度、冲击、振动等诸多因素。而不少计算机房常忽视防震、防火、防电磁泄漏等方面的工作,接地系统也考虑的不够周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软件漏洞

黑客对计算机发动攻击往往把网络软件的漏洞当成最好的利用条件,此外,还有软件“后门”的问题,这些“后门”都是软件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才进行设置的,通常情况下,外人难以得知,而一旦“后门”洞开,其后果和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3.黑客的攻击和威胁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上,黑客攻击事件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已成为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各种各样的攻击者活动的舞台。之所以会出现黑客,大多情况下,并非黑客本身有随意入侵的本事,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并利用漏洞。信息网络具有缺陷和不完善性,这正好成了黑客或病毒进行攻击的绝佳途径,信息网络的脆弱,引起了不少信息社会的脆弱和安全问题,对人们和社会构成了极大威胁。

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种由人为编制、对计算机性能和数据进行破坏且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代码,它感染速度快、破坏性强,且传播形式复杂,很难彻底清除,可以轻易对硬盘、光驱、主板等造成破坏,是当今网络安全的头号强敌,一旦病毒在网路上扩散,会引起网络的瘫痪,使之不能正常运行。所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1.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将原有的明文或数据进行一定的加密转换,对所进行的存储和传输工作进行加密,只有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进行解密之后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使用,这同时也是数据保密性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通常来说,加密算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称加密算法,另一种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主要是指进行解密的钥匙都是一样的,而非对称加密算法所受用的钥匙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非对称加密的方法运用更为广泛。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运用广泛,主要用于网络访问控制、阻止外部人员非法进入,能够有效地对内网资源进行保护。防火墙对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以及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进行检测,再与提前设置的访问控制规则进行匹配,若成功,就允许数据包通过 ;若不成功,就丢弃数据包。状态检测防火墙是当下市场上最常见的。防火墙一般只能防止外部,对内部网络起不了作用。

3.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其工作原理就是运用多种的控制功能进行固态开关的控制,从而保证对相对独立的主机系统进行一定的读写分析。而进行连接的主系统间,并没有相关的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同时也不存在对信息包转发的依据,所以,从物理方面来说,物理隔离网可以有效的对黑客进行预防。

4.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通常就是 :繁殖性强、攻击隐蔽性强、潜伏时间长、传播方式多样、破坏能力大,其注入技术可分为无线电方式、后门攻击式、固化式方式以及数据控制连接方式等。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造的,这也导致计算机病毒对其系统自身和信息储存等危害非常大。网络病毒技术一般有三种,一是病毒预防技术,利用固有的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控制权,判定病毒是否存在,做好病毒扩散的预防工作;二是病毒检测技术,对文件自身特征和病毒特征对计算机进行侦测,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信息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病毒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应的,数据保密也发展到了更重要的阶段,数据保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情况下,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有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网络病毒技术等,相应的,网络安全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法律法规,并对数据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加强,大力的进行宣传教育,尽可能的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傅伟 , 李建 , 张新友 .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技术 [J]. 科技广场,2008(08) :42-4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9)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主动通过邮件系统和网络进行传播。从以上对计算机病毒的概述中可以看到,如今计算机病毒的流行传播渠道为邮件系统和网络。其次是一些不能通过网络传播,但是可以存在于文档当中,通过网上信息的交换来传播病毒,例如:宏病毒。

(二)传播速度快且危害严重。由于网络是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所以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新型病毒的出现,都可以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被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受感染的地区出现网络阻塞、瘫痪、丢失数据的情况,甚至会使一些储存在计算机上的较为重要的机密文件出现被窃取的后果,更甚者会出现重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被黑客所控制的严重局面。

(三)变种多且难以控制。因为现在很多计算机病毒在编写时普遍使用高级语言,所以这些病毒不仅编写方便,并且修改起来也较为容易,进而容易生成比较多的病毒变种,这些病毒变种和母体病毒的破坏和传染机理基本一致,只是在某些特定代码上做了改变。同时由于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网络,所以一种病毒只要在网络上开始蔓延、传播开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难以得到控制。往往是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已经遭受到了网络病毒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对网络服务进行强制关闭的紧急处理措施,才能使病毒得到控制,但这样做可能会使蒙受的损失更大同时也难以被人们所接受。

(四)病毒功能性越来越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在具体的编制上也开始跟随科技发展的潮流逐渐变化和提高。现在相比较以前的病毒只能对自身进行复制给别的程序而言更具有如,蠕虫、后门、病毒等功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大面积的传播,同时还可以通过非法入侵的方式来达到远程控制或者窃取被控制计算机内信息的目的。

(五)可操作平台越来越广泛。我们现在正身处在一个科技瞬息万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计算机病毒编制技术的发展。而正是由于病毒编制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病毒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感染范围上又或是操作平台的数量上都呈现出一个日益增多的局面。如今的病毒除了文件系统外还可以使邮件系统等计算机其它的方面受到感染,同时它的可操作平台除了DOS、Windows、Unix外还可以出现在一些新型的电子设备上如网络设备、掌上电脑、手机、信息家电等,它们都有可能被病毒袭击而出现故障。

三、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一)特征代码。如今被广泛应用的、开销最少、最简单的用于对已知计算机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就是特征代码法,这种检测方式的优点就是:检测快速准确、误报率低、可以对病毒的具体名称进行识别,同时还可以针对病毒根据检验结果对它进行解毒处理。

(二)行为监测。行为监测是指,对病毒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它特有的行为特征来对它进行监测。我们在对病毒进行监测时所普遍使用到的行为特征有,占有INT13H、截获系统操作、在可执行文件内做写入动作。它的优点就是可以对未知的病毒做较为准确的预报。

(三)校验和。校验和的方法对已知的和未知的计算机病毒都能进行显示,并且一些杀毒软件为了提高病毒的检测效力,除了特称代码法外,一些别的病毒检测方法也都纳入到了校验和的范围,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对检测出来的病毒的种类、名称进行显示,并且容易造成误报。它的优点是,能检测出未知的病毒,同时使用方法较为简单,可以发现查处出来的文件的细微变化。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篇(10)

1 当前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管理系统本身的漏洞

其实计算机管理系统本身就是存在有漏洞的。这些漏洞的存在给了病毒可趁之机。不少病毒能够进入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漏洞给病毒打开“安全大门”。这一问题的存在给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病毒的预防措施的制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

1.2 外来人员使用计算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图书馆的计算机并不是单纯给馆内人员使用的,有时候外来人员也可以使用图书馆的计算机。但是外来人员带来的移动存储设备上可能隐藏有病毒,一旦这些设备接触计算机就可能对计算机产生极大的危害,让病毒进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内。

1.3 病毒的快速更新

和计算机系统更新的速度相比,病毒的更新速度十分的惊人。一般来说,计算机的更新速度都赶不上病毒的更新速度,而且新型病毒出现的速度比较快,破坏方式更加多样,破坏性更强。以此在病毒面前,计算机只能够采用被动防御的方式来自保,这种方式十分的被动。

1.4 部分人员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不科学

除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本身的漏洞以外,部分人员对计算机的使用习惯也可能使病毒进入到计算机。比如说有的人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喜欢关闭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有的人在上网的时候喜欢点击一些可能隐藏有巨大风险的小广告或者浏览一些隐患比较大的网页。这些都可能使得病毒对计算机管理系统产生巨大的危害。

2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如何防御病毒

2.1 利用好杀毒软件做好杀毒工作

杀毒软件是帮助计算机抵御病毒威胁的重要工具。利用好杀毒软件可以比较好的降低计算机遭受病毒侵害的几率。所以为了保障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图书馆管理方面必要给计算机配备高质量的杀毒软件,以此来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有必要的话图书馆应该分拨专门的资金用来购买正版、高质量的杀毒软件。此外,在配备了杀毒软件以后,图书馆应该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计算机杀毒和软件升级等相关工作。如果工作量比较大的话,图书馆方面甚至可以配备更多的人员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图书馆可以利用杀毒软件给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令人满意的保护。初中数学论文

2.2 保证服务器的安全

其实大部分病毒危害计算机都需要经过服务器。服务器的安全保障可以说是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保护好服务器的安全同样能够对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图书馆在选择服务器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保障服务器的安全。必要的话要经常的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检查。在制定检查制度的时候要重点考虑服务器可能遇到的攻击并制定专门的预案,力求将病毒的危害降到最低。

2.3 发挥好防火墙的价值

防火墙在保障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计算机遭遇病毒攻击的时候,防火墙能够比较好的将病毒和计算机隔离开来,这为计算机的安全提供了巨大的保障。此外,防火墙可以辨别进入到计算机的信息是否安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病毒进入到计算机的几率。

2.4 明确计算机的使用权限

为了保障计算机的安全,图书馆方面可以为每一台计算机设置不同的密码,这些密码可以保证非有关人员不能够擅自使用这台计算机。这样不仅能够保护本台计算机的安全,对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同样能够提供巨大的帮助。

2.5 将重要信息进行备份

为了保证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图书馆应该将重要的信息进行备份,这样即便病毒真正对计算机管理系统产生了毁灭性的伤害我们也能够保证相关信息的安全性。

2.6 提高使用人员的素质

为了防止不恰当的操作可能对计算机产生的伤害,图书馆也应该重点提高计算机使用人员的素质。在一些比较醒目的地方,我们可以张贴一些有关注意事项,以此来避免不恰当的问题可能带来的系一列问题。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其安全性我们应该积极的调动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御措施,保证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免于病毒的危害。虽然要做好这一工作难度比较大,但是相信只要努力还是能够做好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促进民间投资的建议 下一篇: 工程造价专项审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