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劳动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30

创新性劳动教育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1)

曾有人在《体育教师研究》一书中专论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即劳动本身的复杂性和教育影响的长期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过程的制约性;劳动性质的广泛性和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效果的集体性;劳动价值的创新性和教育对象的社会性。因此,体育教师的创新劳动十分重要。

创新型体育教师与一般教师相比,其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只是创新型教师的比例较少,约占9%。学校体育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课外活动、训练、教学活动等,其中教学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这里就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与成果创新做进一步分析。

1对体育教师教学创新劳动的实证

1.1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与创新劳动。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按现行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的。必修教材是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应知应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任选教材是根据不同地区和学生实际选择的。这为体育教师创新劳动提供了空间。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会对枯燥、刻板的“竞技体育”教材进行改造,以减少难度,增加趣味性。一些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还将踢毽、健身舞、轮滑的游戏作为体育的选用教材,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1.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创新劳动。

教学方法是广大体育教师研究的永恒课题。30年来的教学改革体育教师创新出现了许多好的教法,诸如目标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一位有经验的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比赛中经常运用一些独特的方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①改变规则进行比赛。将篮球水平最差的学生定为“5分手”(即该同学投进一球便记5分),次差者为4分手,中等的为3分手,较好的为2分手,最好的为1分手。如此一个小小的规则变动,竟使得全体学生群情振奋。“5分手”立志为集体争光,踊跃上阵;“1分手”一改以前独霸球场的打法,积极为“5分手”和“4分手”们运送“炮弹”提供机会…。②多人双球足球比赛。是针对人数多,场地小而设计的,在比赛时利用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在同一场地上进行,设两位主裁,用不同音响的哨子控制比赛,参赛学生多达30~50人。这对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耐力和足球基本技术有积极的作用。

1.3教学组织的独特性与创新劳动。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矛盾,诸如统一性与民主性的矛盾、习惯性与科学性的矛盾、解决矛盾除改进教法外,还必须依靠严密的教学组织形态。近年来,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创造出许多新颖而有效的组织形态,诸如同质分组(按体能、素质、技术、性别、兴趣、能力、气质、友伴等分组),较好地解决了区别对待的问题;小集团分组,强调学生间的横向联系,提高学习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等。表明组织形态的变化对人际交往的频率和密度影响很大。

2对体育教师创新劳动成果的分析

我们将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活动看作是软件创新,而将场地器材的改造和发明称之为硬件创新。

2.1组合创新法。

这种方法是把已知的事物和观点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新事物和新观念。其中的“复合类”器材多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实践中多种组织形态的变化、多种方法的运用等,都可抑制单一练习带来的枯燥、乏味感,并激发练习兴趣。如“多用健身箱”,既可当轻器械、支撑物、小垫之用,做木箱操、造型体操、俯卧撑、推小车、压腿、倒立、双人角立、肩肘倒立、跳上跳下等练习,也可组合起来当作单杠、跨栏架、跳高架、足球门、羽毛球网拄等,在游戏中还以不同颜色的箱子当“树”、“石”、“物”、“桥”和“靶子”等,可谓色彩斑澜,一物多用。在创新活动中,善于组合,提高组合本领是导致创新成功的重要思维策略之一。

2.2改进创新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原有事物发展的基础上和物品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方案的做法。比如“长有式乒乓球拍”,是在继承直拍和横拍特点及克服两种球拍不足的基础上,设计的四面乒乓球拍。这种球拍是在原有球拍的正面手柄处附加一个小手柄,并与拇指和食指抓握相吻合,手柄后面增加了一个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抓握相吻合的挡板。改进后的球拍,近台可进行四面攻,中远台可以四面拉弧圈球、四面削球,比赛时能充分发挥前三板的威力,更好地实现快攻加弧圈,弧圈加快攻的打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同质分组”形态就是一种递近关系,如按体能分组――按素质分组――按性别分组――按技术分组――按兴趣分组――按能力分组――按友伴分组。每一种新的组织形态的出现是对原有形态的改进和创新。

2.3联想创新法。

这种方法是指创新者从研究对象想到在诸方面与之相近、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并借此来使研究对象发展为新的创造的思维技巧。如“太极柔力球”的研制与玩法,主要是吸取了太极拳沾连粘随,以柔克刚,引进合出,借力打力的拳理,同时汇集了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特点而成为一种融竞技、趣味、健身为一体的新型运动项目,并被国家教委认定为,该运动适合在大中小学中开展,亦是很好的选修教材内容。太极柔力球最独特是改变了传统的击球方法,要求顺来球的方向和路线做出弧形引化球与球拍间不得出现撞击和二次发力行为,这种击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和肌肉的控制能力。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设计的球拍有比赛型、磁疗按摩保健型和普及型,受到使用者的好评。在教学实践中任何将“跑”的教材改造成一种客观时空上的平等和学生心理上的平等非常重要。由现实表现引发的联想,一名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50米跑时总是第一名,冠军的乐趣仅属于他一人,其他学生都是失败者。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有的教师试验了“反50米跑”的教学,即把学生们第一次50米跑到达终点的位置记下,然后把那个位置作为他们的起点(相对起点),向相反方向跑,这样以来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争得第一名,心理状态非常接近和相似,到达了最佳教学效果。

3由体育教师创新劳动带来的启示

3.1创新是当代最强劲的增长源。

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建立,其基本任务就是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体育事业也必须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

3.2在体育教师中乃至整个教师队伍中应大力倡导“创新精神” 。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2)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学生智力开发和个性气质的塑造者。而体育教师同样肩负着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和科学实践经验、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重任。

一、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体育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他们的劳动对象──学生来具体表现的。

第一,学生体质的增强:由于教学和体育锻炼,使学生体格发育匀称,运动能力提高,抵抗疾病和适应各种外界环境能力增强等。它是可察看的,可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出具体量值,称之为明显有形价值。

第二,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体育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它是以意识和能力等形态作为表现形式的,是无法测量和计算,称无形价值

第三,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发掘他们的智力潜能,而且也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产生良好影响。这一点往往由于世俗的偏见未能被大多数人认识。

二、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体育教师的劳动过程

体育教师的劳动具备的三种形态:

1、劳动的潜在形态:体育教师通过学习和训练、业务进修、备课、开展教研活动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身体机能状态达到了适应教学的水平并储备起来,这就构成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的劳动。这种劳动在未投入教学之前是不易被人们认识的。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需要不断付出新的劳动来丰富这一构成。

2、劳动的流动形态:进入教学过程,体育教育在这一过程里,把个体劳动的潜在形态释放出来,积极地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体育锻炼知识、运动技能技巧等,沿着各种途径向学生输送传递,使之从自己的身上向学生“流动”,从课堂教学到业余训练,从早操、课间操到课外体育活动。

3、劳动的凝结形态:是学生被教育加工的过程。体育教师凝结形态劳动的构成形式,是在体育教师主持的各类活动中,学生知识的丰富,运动技能的掌握,思想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发展,体力的增强转入到教育劳动的特殊产品――被教育的学生身上,与学生学习劳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学生劳动的潜在形态,为他们在社会中进行高效率,高价值的劳动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就是参与了社会劳动的再生产。

(二)体育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

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现形式上看,绝大部分由示范动作、帮助保护、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构成这些表现形式的实质基础是颇大的脑力消耗,各种运动技能的获得,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各类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都是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因此,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劳动。

(三)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与深度

在同等的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能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产生更多的教育效应,对学生施加的影响胜于其他教师的劳动范围。首先,校内的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外的各类竞赛、交流、辅导等工作,仅校内部分,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比一般教师大15%-20%左右。其次,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敏果断、乐观活泼、为集体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成为一种无形的深沉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巨大作用。再次,体育本身固有的特点,如其竞技性、娱乐性与集体的协调性都是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相吻合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注意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作用能深化的原因。

三、体育教师的劳动需要创新性

(一)体育教师角色的多元性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创新性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劳动。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实际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由每个教师亲自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带上每个教师显著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可见,教师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关系到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思想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因此,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新者。

(二)教育对象的特殊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创造性

教师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识、有感情、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思想行为的一代青少年学生,而且他们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视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应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方法,并积极尝试新的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性。

(三)体育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创新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使他们呈现出复杂性、变异性、不可预测性。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表现为乐学、善学、能学、自主学习,只有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体育教师实施创新性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体育教师劳动观念的更新

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其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教育活动及其效能、质量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因此创新性教育应从思想观念着手。首先,要树立创新教育目标观。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教育在目标的认定上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师生一致的目标。教师有了创新教育这一目标观念,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就会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就会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为创造而教”,创造性地教;就会满腔热情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创新素质。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专制型师生观,建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乃至富有理性的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这对于发展师生情谊,促进学生人格和智力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教师劳动方法的革新

教无定法,但又不可无法。实施创新教育要从注重教法转移到注重学法上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参与性”,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往往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反复探索,日臻完美。这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潜能也就释放了出来。教学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应加强研究和实践。其次,教会学习,尤其是教会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在现代社会,“会学”显然比“学会”更重要,“会学”的深层含义不在于教师给学生以“黄金”,而是教会学生价值更高的“点金术”。国内外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研究探索法”、“小群体学习法”等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创新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一个人创新精神越强烈,其人生价值也越高,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教育过程绐终应该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完美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体育教师只有从更高意义上认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以此融入生命活动之中和作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手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欧小松,刘洪宇,魏志耕.创新教育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3)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6-01

1 课题研究,指导发展

1.1 “科创”教育构建的理念

把握现代劳技教育的目标,强化劳科创教育的整合,发挥课程的共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劳技学习空间,提高劳技课的科技含量,就是提高劳技课本身的质量,现代劳技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 “ 劳技、科技、创造” 一体化教育新体系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性价值。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技教育充分融合于实践活动中。综合实践课是人文精神与劳科创教育结合的典型课程,它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劳创教育整合的道路已经开通。这是现代劳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全符合当今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1.2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模式

以劳技动手实践为基础为原动力(称为“帆” ),以现代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重点(称为“船”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称为“航向” )。

1.3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体化”教育已经从认知领域拓展到情意领域,改变了科技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实现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学力教育充分整合,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格完美同步,走出了一条“科劳”育人的五彩路。

2 课程改革,适应发展

进一步深化“生活与劳动”课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知识编排重复等“浪费”现象。加强劳技课与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以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技能。我们的做法是适当调整“生活与劳动”课内容,开设校本课程(创造教育课、现代科技课)。

2.1 优化“创造教育劳技课”

在劳技教育中强化科技教育。我校生活类多数内容归于常识课,手工类部分内容与工艺美术合并。强化了课内课外创造教育劳技课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

①借题发挥,引导联想。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启发联想,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师生的互相启发,培养了联想的品质(方向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小发明作品也由此应运而生。

②改变原有,发展求异。

在劳动技能传授课中,我们始终以学生的“动”为劳技课的主要形式。让智慧在手指尖上闪光。学生浓郁的创作兴趣,敲开了了五彩的智慧门帘。

③展示形态,启发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火花。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原作品引导学生变式想象。如在拼盘比赛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由此及彼发散式的想象力,每人给拼盘取一名,并进行广告语比赛,学生在联想中驰骋万里,想象创造。

2.2 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我们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三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使学生见景生情,揽物感怀,思绪万千,在联想中学习创造。

在上课中我们应强调“四个主导” 。发挥教师组织驾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发挥教师动手演示的主导作用。

3 科劳活动,主体发展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提升科学素养。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落实了“ 四个突出” :突出“ 玩” 中学:激发兴趣。突出“ 创” 中学: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突出“做”中学: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突出“用”中学: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劳科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 五个学会” :学会关心环境,学会实践研究,学会创造创新,学会科技服务,学会科学评价。

3.2 小科学院的日常活动是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主体研究中落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开课、结题、科学小论坛、小课题经验交流会、小科学院的年会及科学讨论会) ,指导主题活动的普及。

3.3 增学力――铸造科技金钥匙

①面向全体分层推进:在活动方式上我们采用参与意识的单项研究性学习的普及层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提高层相结合开展活动。在智能学习上,我们努力建立合理的科劳知识与科学方法学习相吻合的层次结构。如低段通过小种植、小养殖着重训练用感官观察;中段通过劳技制作着重训练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后,找出异同点。科学方法学习的层次由“低级科学方法加工”向“初级科学方法” 递进,科学知识学习的层次由对事物的感知发展向理性思考递进。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4)

本人在多年的初中劳技教学实践中,深感在当今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劳技教育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对劳技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等进行系列化改革,促使劳技教学走出一些误区,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特别要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促使学生手脑互动,激励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劳技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初中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1.“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劳技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激发学生“动手又动脑”,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解放思想、善于思考、敢于探究;同时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都要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使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动手又动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①生活自理能力。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初中生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初中劳技教育应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②创新能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新课程改革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劳技教育必须开发其全方位的功能,使学生不仅会劳动,还要学会创造劳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劳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③审美能力。在劳技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是“作品”,而不是“作业”。既然是作品,就必须具有欣赏价值。因此,学生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美育能力。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美,教学中要把“学生作品展示 与点评”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除了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成功之处,也要让学生学会发现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努力使作品达到完美的意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

可见,劳技教育通过学生“动手又动脑” 的实践活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动手又动脑”,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劳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不可缺少的本领。脑科学和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手、脑与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协调发育,大脑神经系统基本功能与脑的高级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脑功能的开发不应错过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个“黄金”时期。俗话说“心灵手巧”,这里的“心灵” 实际上是指“脑灵”,可见手与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劳技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又动脑”的实施途径

1、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改变对劳技教育的片面认识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基本理念。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普遍存在着劳技课可上可不上的思想,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劳技课往往被“挤”在“课程表”之外,或者虽然被列入“课程表”,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并未真正按“课程表”上劳技课。使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智慧与才能、个性与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呼唤包括劳技教育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需要从理念上纠正对劳技教育的片面认识,各级教育职能部门都应摆正劳技教育的位置,重视并保证劳技教育课程的正常开设,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又动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陈旧的劳技教学模式

新课改提出了“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理念,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人在劳技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教学方法,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了“创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后,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自主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够体现出个性与能力的作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的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本人深深体会到“创意教学法”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本人在折纸教学中,采用“创意教学法”,在指导学生学会“帽子”的基本折法后,提出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再加哪些步骤,可以使帽子变成其它的物品?”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帽子”在他们手中就象变魔术般地变成了许多新物品,如电话、耳机、桌子、櫈子、畚箕、方鼎、电脑、电视机等。这使我感到喜出望外,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有如此敏捷,想象力是如此丰富,师生都体验到了新颖的“创意教学法”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98-01

劳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必要途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面向未来社会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面向未来社会,劳技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个基本信念、两种政治素质、三种专业能力、四种育人意识。

一、基本信念――育人为本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每位劳技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育人为本就是要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劳技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在素质。面向未来社会,劳技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人格得到充发发展,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两种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要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科学的态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劳技教师,在目前尚无如“分数”似的标准来衡量其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前提下,一定要有爱岗敬业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充分认识到劳技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使命,是培养人才的“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搞好劳技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劳技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道德品行素质。主要指教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

三、三种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劳技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借助于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扩展教育教学方法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地提高学生素质。

2.实践操作能力。劳技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劳技教师只有努力提高实践能力,才能将劳技课的三性(实践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素质教育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多方面技能将成为劳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多种技能。

3.教研科研能力。劳技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科研课题。劳技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劳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依据其规律,根据其实践,共同构建劳动课教育教学体系。劳技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同时,教师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会使他十分看重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这是未来教育十分期望实现的价值。

当然,劳技教师的能力培养还远不止这些。但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关键,以点带面,努力提高新时代劳技教师各方面的能力。

四、四种意识

1.良好的心理意识。劳技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劳技教师的工作除了教学以外还要涉及到材料、基地、设施等问题,所以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在心理上要具有良好的素质,精神昂扬振奋,心胸豁达开朗,意志坚韧不拔,具有抗挫折能力,同时还要有善于应变的机智,调控情绪的控制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质。

2.终身学习意识。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作为劳技教师面对知识激增和未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快节奏。要接受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后的劳动技术,要不断提高劳技教师的基本功水平,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化也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来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我们还要把终身学习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告诉他们走出校门以后还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获得生命之源,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3.创新意识。学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具有开拓意识与创新精神是时代对未来建设者的要求。劳技课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具有思想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劳技课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关键在于我们劳技教师如何点拨。劳技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要结合这门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完成这项教学,在劳动及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在训练劳动工具使用技能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掌握各项劳动技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劳技创造发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人人发展的意识。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才。 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作为劳技教师,首先要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阳光和水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劳技教师是光荣而平凡的职业,劳技教师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传统要继续保持发扬。提高每个劳技教师的个体素质,使劳技教师整体素质“头重脚实根基深”,是当今劳技教师培训的紧迫任务。怎么培训?培训一些什么内容?我们从教师的素质构成和现代社会对教师能力呼唤的分析中可见一斑,从专业素养的构成看劳技教师的培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抓住根本、有的放矢、夯实基础、注重提高,结合特点、重在实效,就能够使得我们劳技教师的培训工作“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一个一线教师对劳技培训的一点思考。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6)

近年来,一些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采取多元化举措坚持劳动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些许问题。部分学生不尊重劳动者、推崇享乐、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耐劳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有人认为基层工作不够体面,宁可“啃老”也不愿到一线岗位,以“佛系”之名掩盖“懒惰”之实;有些女生认为“自己奋斗不如嫁得好”;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劳动功利化思想,表现为平时无功不劳动,就业时眼高手低,还没掌握多少本领,没为单位贡献多少价值,就要求不切实计的高薪待遇,动辄跳槽等。针对以上问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可谓正当其时。

1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1.1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近些年的教育热词,也是教育界的永恒课题和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承担育人根本使命的场域是学校,树人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去进行德育则会稀释育人的成效。回望中国历史,热爱劳动、勤于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中国也正是依靠这个熠熠生辉的优良传统从贫穷落后走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由此,不论劳动形态如何变迁,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宝贵品质热然需要代代相传。当然,引导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养成乐于劳动、勤于劳动、终身劳动的习惯,激发潜在的劳动意识,这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丰富立德树人的内容和形式,让立德这一任务不仅在课堂上加以落实贯彻,而且深入学生的劳动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操、体验让其更加鲜活的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春风化雨般让学生习得健康向上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劳育和德育相互联系、互促互利、相得益彰。故此,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陆陆续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号召大中小学要提高思想站位、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转变唯分数论的人才培养观念,需要切实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时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当下,学习成绩优异,智育水平高的学生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会劳动,丧失自主劳动能力的短板。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一个家庭只养育一个孩子的情况日益增多,他们在家里是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的公主、少爷,在学校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纸质书的短板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电子游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娱乐时间过度,用眼问题突出,同时出现了心理空虚、急躁不安等身心不和谐发展问题,此时,我们更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有利于学生走出隔离的无聊期。但是劳动教育在部分学校中依然被沙漠化,这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片面发展的。因此,只有补齐劳动教育这一块短板,学生才能全方位成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深化,劳动教育具有修德、益智、强体、育美的综合教育功能。坚持不懈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塑其担当精神,提高其劳动素养,在学以致用中提高其动手操作技能。所以,劳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推动,让五者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之需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阶段目标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还有十三年的时间,前进的道路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塑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劳动精力充沛的新时代劳动者。为了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技术型、知识型的、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人才大军,加强青年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劳动教育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在广阔鲜活的社会实践中,让青年站在时代前沿,领略国际风采,拓宽眼界,走出课堂走出国门去锤炼自身,从而在劳动教育中夯实建设伟大祖国的各项能力,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1.4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业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单纯追求高速发展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资料的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也就是高质量劳动者这一关键性因素。伴随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也调节了所依托的发展要素。国家日益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青年创造力和实践力的打造。而加强青年劳动教育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是距离世界工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劳动教育一头连着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一头连着学生步入就业市场劳动技能的培育。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没有健全劳动者能力提升和权益保障体系,加强青年劳动教育,在课堂内传输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劳动者科学的就业观念等理论知识,在课堂之外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中国发展的速度与精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调整就业理想,在劳动教育中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状况,从而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工业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2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2.1优化劳育课堂,实现劳动教育理论融入

开展青年劳动教育,离不开高校思政课、专业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的配合,必须坚守好课堂“主阵地”。学生把课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动起手来大眼瞪小眼,在课堂上学劳动,在试卷上考劳动,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人才可能是眼高手低、实践经验匮乏的。殊不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所需求的人才标准也水涨船高。众所周知,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内化和践行。因此,中小学应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育切实贯彻到教育教学发展计划中来。高校应该积极开设本科生劳动教育必修课,大力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适宜学时的劳育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程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教育等相关内容的讲述。在“工程训练”“专业实习”等专业课程中,联系实际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劳动锻炼要求,开展服务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各类劳动实践。依托有校内学生社团,建设农业工业生产加工全链条劳动教育示范课,扩大学生覆盖面,确保人均课程劳动时长。当然,在劳育课堂上我们还需因势利导地结合当下实际和当地情况,恰当的融入本土化的劳动楷模事迹、抗击新冠肺炎、抗洪抢险等最美劳动者,这些都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生动具体素材,需要教师去用心挖掘。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去讲授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劳动权益维护等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2.2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劳动教育实践融入

增加劳动实践岗位供给,在校内广泛开设助教、助研、助管等学生劳动实践岗位。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图书馆劳动、食堂劳动、教学辅助、学校重大活动保障等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丰富劳动育人载体,多种实施类校园生活劳动“责任区”制度。结合校园管理,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参加“绿化责任区”校园绿化养护,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责任区”宿舍园区景观个性化改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性劳动。举办“厨艺课堂”“电工学堂”等劳动技能培训课。在校院两级积极开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场所,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开展校园劳动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打造校外劳动大课堂。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将劳动教育与生活技能、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公益劳动,以服务十四运、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在公益服务的过程中落实以劳育人。与学校周边社区、旅游景点联动,加强区校共建,在接待游客、景点讲解、社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疫苗接种志愿服务等过程中提升师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组织学生到本地企业生产劳动第一线体验新兴技术支撑下的劳动新业态、新方式。依托学校“双创”育人资源,以学科竞赛、科创社团、学生创新创业研习室等平台,奋力建设劳动育人体系。推动各院系立足实际开展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合力构建劳动实践育人大格局。

2.3搭建以劳育人的良好环境

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人、塑造人。劳动教育的开展也少不了良好环境的打造。个体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人会受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的密切配合,无论缺少哪一方的力量,劳动教育都会大打折扣。家庭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原生环境,在家庭中我们习得最初的生活习惯,获得简单的劳动技能,父母的科学教导,有意识培养,对于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有着基础性作用。故此,家长应该牢牢把握爱与独立的分界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并将其付诸行动,不能以为溺爱而纵容学生不去劳动。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汲取精神养分的乐园,高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谋划设计劳育课程,保障劳动教育的课时,传授学生最基本的劳动理论知识。个人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内在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巩固劳动教育成果。社会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隐形环境,社会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制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深入合作,宣传劳模事迹,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和以劳促学、劳动光荣的热烈氛围,拓宽教育渠道,形成社会协同联动教育机制。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7)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8)

坚持“注重实际、把握要害、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实用精炼”的原则,科学选择和确立适合劳教人员特点的教育矫治形式、内容,对劳教人员进行教育,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思想,极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强化教育效果,有效实现对他们的教育、熏陶教化和矫正,从而切实教育矫治质量。

(一)以课堂教育为主,提升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确立课堂化教育的主导地位。课堂化教育是适合劳教人员特点、固定教室和时间、由教师集中授课,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的主导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规范和落实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二是夯实教育矫治基础工作,落实好实施课堂化教育所需的设施、经费、场地、时间和人员。加强教育矫治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统一规划、编写实用的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心理矫治工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设置各级教育专项基金、健全教育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机制,确保开展课堂化教学的专门教室、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三是根据劳教人员的罪错成分、恶性程度、年龄结构、民族特点、文化基础、学习需求灵活设置教学科目,确立教育矫治内容,并进行合理编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立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教学,教学班人数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探索符合管理工作模式改革的教学方式。四是课堂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劳教人员实际情况,掌握程度分为了解、识记、运用和理解四个层次,将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的内容设置。

(二)在教育中加强思想行为渗透式教育。

在目前劳教经费紧张、场所安全压力突出、生产模式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为了使生产、管理、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开展课堂化教育的同时,以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为教育载体,将系统的教育目标体系和抽象的教育内容分解、转化成具体的项目分类、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实现教育工作的活动化和活动具体化。譬如,通过主题教育、影视教育、案例教育等将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宗教政策、风俗习惯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通俗理论与经典实例与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和经典史例教育有机糅合,强化对劳教学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教育;通过读书看报、写日记周记、文化辅导、知识竞赛等具体活动,加强对劳教学员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加强对劳教学员潜移默化的思想行为的渗透式教育,使之与课堂化教育、习艺劳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易于文化基础、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各异的劳教学员的普遍接受和理解,更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和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三)创新帮教,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一是突出个案矫治。各劳教场所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个别教育的谈话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个案分析制度、集体会诊制度、挂牌攻坚制度、重点顽危确定转化制度、交流评比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奖罚办法,将个别教育向个案矫治深化,进一步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和规律性。尤其,加强个案分析,其主要对象为危顽、难改造人员、“三类”等典型的重点人员和其他行为表现异常突出的典型学员。二是强化分类矫治。根据各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尤其社会治安形势、违法犯罪特点和各类劳教人员违法原因、矫治方向、行为特征、思想实际、改造特点、群体和个体典型案例、管理策略、矫正方式、教育内容、转化方法、分类矫治规律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突出分类教育主题,建立攻关课题,深挖教育转化规律,从不足或失败中总结成功经验等具体措施,强化吸毒、三类、、多进宫、外省籍、难改造等重点人员的分类教育矫治,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三是切实加强延伸性的社会帮教。目前,许多劳教场所社会帮教,仅限于帮教的社会有关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的捐赠、讲座、参观、联欢等活动,以及亲属的会见、谈心、通信等形式的帮教,劳教人员改造中出现的一些诸如家庭破裂、家庭困难、子女就学就业、照顾老人、劳教人员解教后安置就业、进行操守保持综合监督治理等深层次问题都没有有效解决。四是以地域和民族特点分类,突出和创新地方少数民族劳教学员的分类管理分类教育的特色。由于西北、西南等省份的少数民族较多,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他们各自都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和民族心理。对少数民族的劳教人员,在遵守国家的劳教政策、法规和基本执行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他们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民族心理和劳教场所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强化、创新具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分类管理教育工作,从而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特点,并进一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二、加强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创新

(一)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治”的创新。

劳动教养场所收容的劳动教养人员较90年代相比,日趋复杂,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法纪观念、行为方式等均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有的已经在心理上表现为“病态”,如“恋物癖”的劳动教养学员,他们见了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对这样的劳动教养学员,如果不对其进行心理矫治,他们有可能发展为所内作案,继续违法犯罪。应该说,每个劳动教养场所都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学员,这些人心理表现为畸形发展,有一些已表现为变态,不单对场所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也给场所的教育改造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对这部分人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开展“心理矫治”的创新。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开展心理矫治之前,要对所有劳动教养人员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判断他们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做到公平,也便于后期工作的保密性。目前这方面的测试方案也有很多,常见的有SCL—90,WM2000等心理测试软件。测试完以后,可以将“有问题”的测试结果与被测人员过去的档案及现实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再制定严密的矫治方案,在进行心理矫治时,可以改变以往由大队干警包干的做法,改为心理专家或由有一定相关知识专业的社会热心人士,社会团体等来所进行心理咨询,便于对有心理疾病的劳动教养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开展心理矫治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劳动教养人员中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减轻压力,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等等。使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一些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种授人以“渔”而非“鱼”的做法,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对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的效率。

三、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

一是建立入所严管封闭专队。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入所教育训练。期间,开展适应性教育矫治,进行服教生活指导,进行劳教法规、劳教人员守则、内务队列、所规所纪、安全生产、心理健康、禁毒知识等内容的入所教育,帮助劳教人员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使其认识所犯罪错,明确矫治目标和努力方向。二是落实“6361”制度。坚持每周一下午全所集中上课教育,另半天由大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凡全所性的教育,劳教人员必须参加,大队不得随便安排生产劳动。三是对临解教人员,每季度举办集中出所教育学习班,对劳教人员进行巩固性思想教育、前途政策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帮助劳教人员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针对劳教人员不同罪错性质特点,开展各种分类教育活动,如针对吸毒人员,进行吸毒型教育矫治,积极从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入手开展禁毒教育;对普通劳教人员进行财产型教育矫治,通过改变认知、行为矫治等方法,矫正导致其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建立教育矫治质量评价体系。

按照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目的性、重点性、整体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从法制观念、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五个方面,分阶段地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三)建立一支较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打造一流民警教师队伍。二是形成“教育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层层落实的课堂化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教研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教员工作职责》、《学员守则》等规章制度,使课堂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形成劳教民警专业化管理教育格局,将管理、教育、生产、生活卫生专业民警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司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四)建立检查、考评机制。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9)

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课程流于形式、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是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生产见习中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劳动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因课程认知片面化、课程内容刻板化、教学方式单调化、考核方式随意性等原因,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形式化严重,劳动教育内涵有待提升。一是课程认知片面化。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知不清,使劳动教育沦为“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部分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或以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代替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有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因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重技术技能教学、轻思想观念引导。二是课程设置简单化。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评价以及投入等方面的统筹不够,缺乏整体性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导致课程设置简单化。部分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设置。三是课程开展形式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使学生的身体完全置于劳动之外,要严格禁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部分学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用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技能;部分学校热衷于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这些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但缺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很难接受到实践锻炼。2.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制度构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为提高自学考试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劳育”的现象,劳动价值观培养被忽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受功利化思想和就业率考核等因素影响,片面注重劳动产生的外在价值,鼓励学生将劳动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技能手段,忽视劳动的内在价值;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资金、精力、资源等投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开展动力不足。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三是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的内容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实践平台、充足的师资保障、规范的评价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模糊,局限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较单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兼任;劳动教育评价以实践活动报告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指导;劳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劳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占比,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强化劳动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抓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成长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培育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道德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激发劳动热情和劳动意志,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模精神,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树立崇高的劳动理想。再次,增强劳动自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既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意识、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帮助学生学习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重要讲话的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劳动因素,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加强劳动技术技能培养,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并推进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其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是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清扫卫生、设备管理等。二是结合专业见习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三是结合志愿活动开展服务型劳动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四是结合求职就业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强化“双创”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网络空间、虚拟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再次,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将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校外聘请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教育观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劳动教育团队。二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劳动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三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对承担劳动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聘请校外劳动模范和行业专家担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术技能。3.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培育校园劳动文化。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行校报、校园广播等创新劳动话语传播方式,讲好劳动故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科技大赛等关键时间点和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如杰出校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其次,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劳动教育物质基础,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设备、实践场地、实训基地等实践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占比,制订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课内外劳动情况,并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再次,形成三方协同的育人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抓好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合理安排课内外劳动项目,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要发挥好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政府要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与高职院校结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志愿、公益活动、社区治理等服务性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劳动技能,进而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03-2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创新性劳动教育篇(10)

1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能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

2知识经济社会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经济时代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教育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时代任何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都不可能一次性地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揭示了教育与经济这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显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依赖教育。教育是生产、积累、传播、使用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和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知识经济必须以教育发展为基础、为后盾、为保证、为动力。教育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点,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根本。

3知识经济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引起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将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将给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的竞争能力主要转移到三种能力竞争上:即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智能人才,各种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调整劳动力结构。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劳动将被复杂劳动取代,知识型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这种变化意味着绝大多数国民必须适应知识劳动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形势下,传统的一般劳动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下岗转岗的危险。

(3)迎接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社会的特征是知识生产快速,形成知识的爆炸以及知识寿命的缩短。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新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职业。一方面,新产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逐渐发展、转移、异化,甚至消失。许多新兴职业、交叉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许多老的职业将被淘汰,即便是一时还保留的职业,也可能由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注入,要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陈旧,周期愈来愈短,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产品换代加速相对应的是职业的更替。

(4)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触及生产方式,还包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分配方式等,人们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知识产业背景下,绝大多数人从事智力劳动,其消费将由物质性消费为主转向以知识消费为主,社会分配转向基于知识的占有程度的分配,智力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占有量将是人们富裕程度的标准。同时,知识不仅给个人带来挑战,它也给人们带来生活、工作、消费等方面上的享受和乐趣4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教育也必将随着社会变革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社会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继续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

4.1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动力的创新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经营活动国际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等要求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创新,劳动者只有以良好的整体素质为依托,才能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迸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知识是成指数级速度增长和积累的,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接受新知识,包括知识的传授者。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2树立通才教育的教育内容观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综合化、整体化,而知识的综合和集成最能反映这一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都是集各门学科的知识于一身而获得的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综合性的探索将成为主要方向,在技术领域,更多的将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或技术与技术的综合。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和最受欢迎的是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等知识于一体的通才。“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应该树立通才教育的内容观,宽广的知识不仅可以使人从容应对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智慧。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基础知识的铺垫,避免过分专业化,尤其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注重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具有竞争力,开发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

4.3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方法观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发展个性。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知识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是指尊重人本身的价值,使人的一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包括人的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自我实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继续教育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积极为他们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人所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走上一个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人生之路,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达到最佳的状态,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 产业数字化论文 下一篇: 社会保险管理条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