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8:45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1)

劳动创造世界,这是人们早已认识的一个真理。因此,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孩子学会劳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校严重忽视劳动教育的状况,却不能不令人忧虑。

首先,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在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这类常识的教育,国家教委早已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小学劳动课、中学劳动技术课,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设,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观一下,或者“春游”“秋游”一番,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些学校虽然在课表上也标明了这些课程,但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的虚设课程,实际上有的改成上文化课,有的则变成了学生完成各种繁重作业的自习课。

其次,由于一些学校忽视劳动教育,再加上家庭教育和社会传媒的错误导向,致使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鄙视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日益蔓延。很多调查已经表明,中小学生中立志要当工人、农民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大多数人一心要成名成家,却不愿意从事一些脏活累活,不甘当一名普通劳动者。

正是因为一部分中小学生缺少劳动锻炼的机会,他们不仅在品德意志上表现出许多弱点和缺陷,而且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一旦走上社会以后,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而一时无所适从,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摒弃教育观念中一些错误和陈旧的东西,充分认识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大和深远意义,当前特别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起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工农群众,了解实际生活,培养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些道理本来应当为大家所接受和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但是,由于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端正,特别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应付考试”“一切为了升学”成为了少数学校的工作中心,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成为了可有可无以至被遗忘的事情,因此也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相脱离,我们的年轻一代就无法了解理想社会的建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就不可能具备战胜未来生活上各种困难的意志和品格,就难以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同志当年要自己刚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儿子自带粮食和种子到农村去参加劳动,其目的就是要孩子补上生产劳动这一课。我们也必须以对祖国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教孩子逐步学会劳动。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可能个个上大学,不可能全部去做轻松的技术工作,而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去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果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学生从事这种劳动所具有的思想、身体和技能,大家都不屑于或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可能进步与发展呢?所以,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当前加强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2)

为什么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

现在,可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文化革命,既然是实现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你为什么只强调后者而不强调前者呢?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党向来是重视工农群众知识化,也重视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而在这里突出地提出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问题,是事出有因的。因出哪里?现在仍然有些人认为文化革命只是工农群众知识化,用不着知识分子劳动化,而有的知识识分子也说:“我愿意劳动,但是不愿意劳动化。”因就出在这里。“劳心”与“劳力”分裂,这是旧社会统治阶级造成的。“劳心”者总以自己具有知识为优越,而卑视体力劳动,这是几千年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势力。要消除这种旧的习惯势力,必须进行长期的思想斗争。对于轻视劳动,不愿意参加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就有时刻强调劳动化之必要。所以,我们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也算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

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正如林枫同志所说的:“知识分子不参加体力劳动,就不可能彻底改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谈不到又红又专。”两年多来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大多数师生和知识分子,通过学校办工厂、办农场、上山下乡的途径,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参加劳动前,有些人认为知识是个人奋斗得来的,因此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有的人参加劳动就想捞一把,学一点生产技能,取得个工人农民的头衔。这两种人追求的目标,仍然是所谓“高人一等”的资产阶级专家,其实质则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实际锻炼和思想斗争,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知识来自于劳动人民,那些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猎取名利的工具的资产阶级思想是可鄙的,劳动人民才是最高尚的,最没有利己之心的。因此他们下定决心要作一个普通劳动者,并且在知识分子劳动化的红专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共产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无产阶级教育同资产阶级教育的根本分界线;拥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反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根本分界线。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工农群众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所必需的。但是执行这个方针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经过一九五八年以来的教育革命,批判了“为教育而教育”,“为文化而文化”,“为科学而科学”,“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分离”等等资产阶级方向,坚持贯彻了文化教育事业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坚持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经过这场斗争,出现了文化革命的新高潮。我国的文化革命,还仅仅是开始。文化革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革命就会不断进行下去。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文化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斗争。文化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文化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使知识分子劳动化,而知识分子劳动化又是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是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长期斗争过程。现在不是仍然还有人说:“我愿意劳动,但是不愿意劳动化”吗?不是还有人说:“工农知识化,知识分子尖端化,工人都上了大学,大学里就必须再办一个‘太学’我们就要成为‘太学生’”吗?不是还有的人在听到工人提升为工程师的消息时,先是“大吃一惊”,继而觉得“大势已去”吗?所有这些都是对文化革命的一种片面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1

1.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加深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印象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组成生物课程的两个最主要的部分。课堂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指导,而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劳动技术教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应用于实践,在劳动过程中知识的印象就得以深化。

1.2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培养目标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重复性的锻炼,而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还能够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方式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此外,劳动技术教育还能够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当学生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时能够承担起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拥有多种途径,通过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课堂授课中渗透、生产实践中渗透以及科技创新中渗透。

2.1课堂授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授课时,由于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思维较为活跃,以及劳动教育技术的传授较为系统,所以渗透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实习是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物学知识学习之后,立即在劳动中对其进行检验,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制种基地实习,通过对父本母本植物进行授粉,观察子代形状来检验所学知识,在此过程总还获得了授粉的劳动技术。又如在讲解“无氧呼吸”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水田中观察烂根的水稻,一次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课程时,对学生进行植树技术的教育,给学生传授合理密植的种植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2.2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生物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员利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产的能力。生物学的教学效果要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而生产实践也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渠道。

生物学知识中的劳动技术最主要应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例如生物学教师推广“鲜尿喂牛”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肉牛养殖节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而在生物学中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鸡蛋保鲜、小鸡孵化等劳动技术一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能够对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劳动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体现了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生物学劳动技术,例如人工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物改良等技术,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足以体现生物学劳动技术在生产中的巨大力量。

2.3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发展到生产力发展的转化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基础就是劳动技术的革新。生物学,尤其是微观生物学是本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众多的学术成果在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涌现,所以在科技创新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最初是通过科技小组的形式进行技术革新,例如食用菌科技小组在培育新菌种的过程中对食用菌的养殖收割技术进行培训,之后在组员和群众中进行普及,就能够将技术的革新产业化、效益化。

目前,科技小组的组织形式日益被科技团队的形式取代,团队中具备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兼顾的技术创新集体,在生物教学中,这个集体可以进行研发和劳动技术的传播,已到达技术产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乾.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劳动技术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3(4).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J]. 山东教育科研,1994(5).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4)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从国情和教育规律出发,通过以公共产品定义教育、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竞争开放提高质量,以及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最大化发挥教育先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数量和教育水平优势,取得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成正比关系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

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负担显著提高。保障劳动力供给要求未来考虑提高实际退休年龄。而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教育也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或者说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教育先行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投入比重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3%,只相当于法国的59%,德国的79%,英国的66%和美国的69%。我国提高公共教育投入的目标是根据这个差距设定的。但是,基于以下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设定更高的目标。

首先,学龄人口比重大要求更高的公共教育投入。上面的比较尚不足以显示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实际差距,因为教育投入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关。当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高的时候,也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根据这个原理进行模拟,即以美国学龄人口比重为基准,由于中国目前总人口中仍然有更大比例人口处在受教育阶段,模拟的结果显示,我国在教育上的公共投入仅为GDP的2.8%,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只是法国的46%,德国的52%,英国的52%和美国的59%。

其次,公共投入不足挤压居民正常消费。公共财政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为86%,发展中国家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为80%左右,而中国仅为46%。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比例异常地高。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家庭,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削弱了出口和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扩大教育的公共投入,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教育公共投资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费支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大多源于此。

第三,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应该遵循一个先高后低的倒U字型变化轨迹。首先,我们观察到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比重偏低,这固然是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源不足的结果,但更是导致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处于受教育阶段人口比重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只有实现教育的跨越性发展,才能更快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而这要求有一个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其次,由于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而更高的教育阶段相应要求较多的私人投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口老化,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人口比例也降低,从而在教育总支出保持较高的同时,公共支出比重趋于下降。我们之所以在实际中没有观察到这个规律的作用,恰恰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教育超前发展,从而不能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

三、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5)

劳动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劳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劳动课程教学,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深化素质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一、素质教育与劳动课程之间的联系

劳动课程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从整体角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增强其综合素养。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强化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劳动课程教育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引导。从整体角度分析,劳动美德是传统美德,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更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促使学生平衡发展。劳动课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强化智能训练,在知识与技能的转变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及动手能力,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优化素质教育成果

1.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相对融洽的范围内,从教学内容着手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技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剪纸手工课程教学时,可以从以往的作品中挑选优秀样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感兴趣,从而增强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此展开的教学活动必然能够推动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收获素质教育的精髓。

2.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感性层面去引导学生,使其具有一定的感性J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劳动课程开展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措施,劳动课作为重要的教学部分更应当给予重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真筛选教学内容与方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劳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3.完善实作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组成要素也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改革就是创新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创新的主要实施点。劳动课程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劳动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因而在劳动课程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借助不同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认知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第二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使他们养成极好的劳动习惯,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益处。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趋势,劳动课程由于自身的教学优势对素质教育的推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完善劳动课程教学是现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了深入探究,并全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推动素质教育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3).

[2]陈静,黄忠敬.从“体力教育”到“能力教育”――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迁[J].中国德育,2015(16).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6)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中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7)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教育也随之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的教育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广大高校中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根据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制定的一项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带领在校生进入社会,深入工作岗位,依靠社会的力量完成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劳动教育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实习劳动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经验、新问题不断涌现出来。

一、实习劳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实习劳动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对接的平台。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能力对病患的日常生活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做出反应,为病人的康复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医生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一)实习劳动是理论知识教育与工作岗位结合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出的中心问题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深刻地反映出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有担当的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高职护理学教育而言,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康复质量,对于社会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是向新一代人才传授理论知识和经验能力的过程,若仅有理论依据而轻视实践,则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学生虽然有着满腹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将其与工作实际进行结合,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劳动是实现学生理论与知识结合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从学校迈进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在护理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或认识的误区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合格护理工作人员。(二)实习劳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以实践为主,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中受到丰厚的待遇,往往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劳动观念不强,而护理行业又是劳动强度相当大的一个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强化劳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面对社会的挑战。(三)实习劳动可以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开始逐渐提高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积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要求,而通过实习劳动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感受到奉献社会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立志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时代青年。(四)实习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医院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经历和临床护理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积累工作经验的主要机会和来源也就在实习劳动这一环节。因此,在劳动实际中积累经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更加快速的适应护理工作的岗位,提高就业率。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价值弱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现阶段,大学生大多数出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孩子优厚的待遇和功利主义心理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不愿意吃苦,从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不强。(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单一。大多数职业学院将专业技能的教育列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劳动本身的教育,缺乏利用劳动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和刻画的意识,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仅仅采用传统的说教教育,不能带领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无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更有甚者采用粗暴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绪,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式。

三、在实习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实习劳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和就业素质,就需要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学生不怕吃苦,谨守初心的作风,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临床护理行业。通过实习劳动教育的开展,学生可以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护理工作对于病患康复的重要性,加强对本专业的理解,从思想上做到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珍惜学习的时光,为正式迈向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将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纳入对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但对学生毕业所需要的实践学分要求并不是很高,许多学生在第一个学年就可以轻松完成毕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劳动学分,无法满足新课标背景对学生实践劳动时间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向社会各界寻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劳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劳动,并利用好志愿汇等网络APP对学生的实践劳动进行管理和登记。例如,在当地的图书馆做志愿图书管理员、为当地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给当地福利机构捐献物品等等。在实习劳动过程中,要精选适合的单位开展合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时获取最新的学生实践情况和数据,了解学生的劳动情况,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督促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二)开展职业道德专题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岗位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对毕业生的劳动能力、职业道德、诚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大重点就放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劳动道德专题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对于护理工作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医护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承担有一定的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疏漏,极易引起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述几点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我表达等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岗位。学校可以组织实习生定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劳动或者义务活动,也可以邀请医院中优秀护士实行劳动交流并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三)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社会劳动期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工作,能为内心带来极强的震撼,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晚上可以在学生总结工作经验之余,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舒缓紧张的情绪,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正式进入企业后可以尽快融入集体中,建立感情,更好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为病患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劳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实习劳动环节的重视,在实践中完善实习劳动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出实习劳动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医疗护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徐嘉玲.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护理学生实习阶段劳动教育的途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9:62~63

[2]刘素芹.江苏省卫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3]储珍珍.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9:287~288

[4]张娜.民办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以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9,23:121~122

[5]高洪贵,张永杰.服务型乡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范研究[J].三晋基层治理,2020,7

[6]梁佩佩,沈宝国.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分析和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

[7]胡莹瑾,吕丽,胡月阳,狄娜,李艳,李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8)

在教育改革中必须注意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为将来的建设共产主义服务,因此,按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按照将来建设共产主义的需要,更为提高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就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的要求。

少奇同志在视察我校时,对于在教育改革中必须注意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极为关心。他着重地提醒我们:“教育质量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学生关心,教师关心,我们也关心。”他说:“就像和合作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但搞得不好也可能暂时降低农业生产。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中是否会降低教育质量?如果搞得不好的话,也可能暂时降低质量。”

教育改革正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但是,如果搞得不好也可以暂时地降低教育质量,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我们很多同志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是深信不疑的。但是对于搞得不好也有可能降低质量这一点,我们确实有不少人是考虑不够的。少奇同志要我们像在和合作化中注意防止降低农业生产那样,在教育改革中要注意防止降低教学质量,就促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贯彻教育方针,在实际工作中谨慎将事,并且采取措施,防止降低教学质量,从而保证教育改革运动的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的这种态度是和那些“怀疑派”的态度根本不同的。我们是首先相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又注意防止可能由于缺乏经验和工作作得不好而降低质量,因而是从积极方面保证更好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育改革。而那些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看待教育改革的人,他们则是根本否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的,因而对教育改革抱着抵触态度或者消极观望。我们除了要继续批判他们这种错误态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提高教育质量的事实来回答他们。

还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质量也是和那些资产阶极的教育家的看法根本不同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政治觉悟又有科学知识,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而资产阶级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又专又白(或者说只专不红),脱离生产劳动的资产阶极知识分子。因此,我们所说的质量是既有无产阶级的政治又有业务,在业务方面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因而结论是学生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资产阶级的教育家们所说的质量是又专又白,或者说只要业务不要政治,而在业务上也是只重视理论知识,不重视实践知识,因而,他们的结论必然是反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因此,我们必须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而在教育质量的问题上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又红又专、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反对资产阶级的只专不红、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思想。

学校要以读书为主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9)

向少年儿童提出“三爱”要求,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党和国家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表面看来“三爱”要求十分简单,但它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

首先,“三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三爱”这种特定的提法,但崇尚学习、热爱劳动、报效国家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论语》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经典,它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本人也是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格言塑造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爱学习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人看来,“学习改变命运”是天经地义的,这实在比“知识就是力量”还要深刻有力。中国学生普遍勤奋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得到当今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分不开的。爱劳动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勤劳也是世界闻名。在中国人看来,劳动创造财富,勤劳可以发家,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包含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很重要的内容,这无疑也是来自我们传统文化的馈赠。至于爱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正是这种爱国主义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落户何方,都在内心深处有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其次,“三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所倡导和奉行的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传统;尊重劳动、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学说,它强调人在世界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正是“爱学习”“爱劳动”最深刻的理论依据。“爱学习”体现的是认识世界,“爱劳动”体现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我们党的领袖人物,都不仅是政治家和革命家,而且是好学深思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马克思自称“吃书的机器”,恩格斯被誉为“活的《百科全书》”,列宁在艰苦环境中苦读,终生手不释卷,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作为刚健有为的学说,不仅强调认识世界,更强调改造世界,因而它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强调劳动实践的意义。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从猿类进化脱胎而来,关键的因素是人类的劳动。而正是人类的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强调劳动的重要,注重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在爱国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国际主义,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但并不反对爱国本身,而是主张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并突出强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再次,“三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倡导和形成的社会风尚。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临时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全体中国国民的公德。后来这“五爱”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五爱”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提出了全体国民的公德,更在于它标志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转换的开始,即从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的“恨”的话语,转向和平建设年代的“爱”的话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在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大搏斗中,“阶级仇”“民族恨”曾是斗争的强大动力。尽管这种“仇”和“恨”作为一种现实压迫的情绪反应不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它背后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但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党毕竟不能一口气连说五个“爱”,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生活在和平建设和充满友爱的社会环境中,于是,“五爱”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体现的正是“爱的伦理”。“五爱”教育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是非常重要的,它贯彻在全国各行业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德育中得到全面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接续上“五爱”的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提出的“三爱”,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必然要求。“三爱”与“五爱”是相通的,后者包含了前者,而前者是后者的浓缩。

二、“三爱”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三爱”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历史的简单翻版,而是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需要所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首先,“三爱”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当今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和信息化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学习、劳动、祖国的意义和含义产生了新的变化,学习方式、劳动方式以及爱国方式也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些都会在“三爱”及其教育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就学习而言,现在人类的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已经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工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不仅是吸取知识和积累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思考和想象,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宫的主题队日活动中,对孩子们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强调了劳动的重要。在植物农作区,他观看了孩子们的劳作,并对孩子们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这段话可看作是对“爱劳动”的正面阐释。当然,他在这里不可能讲得太深,也不可能展开讲解劳动在当代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其实,当今时代人类劳动的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界限也不像以往那样分明。以前,我们讲劳动时主要指体力劳动,而且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即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现在我们的视野大多了,看到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看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看到生产劳动之外的家务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形式。当然,也要看到体力劳动在现今时代所具有的新意义,而不因为脑力劳动的发达而鄙薄体力劳动,看不起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尤其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锻炼和体验,于身心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爱祖国,环境变化就更大。现在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趋势对民族国家产生很大的冲击,有一些国家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分享了一些国家的传统权力,民族的成员也可以工作和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含现在的一些孩子,将来也可能去国外学习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国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相应的变化,变得更加开放,也变得更加理性。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而是开放的;爱国不是狂热的行为,而是理性的行为,今天的爱国主义要讲这样的道理。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们,以全球化为借口而完全否定爱国的意义,也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三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强调“讲学习”,强调“尊重劳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是全国人民不断学习、工作和创新的产物。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各种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而党的建设也提出了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同时,我们党也一再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提出“三爱”之前的一个月,即2013年“五一”节前夕,在全国总工会同全国劳动模范座谈时,对劳动的意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段话体现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劳动观念,是对“爱劳动”的深刻诠释。这些都凝结在“三爱”教育之中了。

再次,“三爱”教育与当前在全社会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三爱”教育提出的半年后,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就必须把它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事实上,“三爱”教育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外的某种教育活动,而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生动体现,是向青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从内容上看,“三爱”的要求已明确包含在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之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爱学习”主要包含在“文明”的理念中,“爱劳动”包含在“敬业”的理念中,而“爱祖国”同“爱国”是一回事。可见,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开展“三爱”教育具有新的意义和新的要求,它是教育领域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三、“三爱”教育体现学校育人特色

从“三爱”的内容来看,它无疑适应于所有的人,也适应于各行各业。但是,“三爱”教育却并不是某种泛化的面向全国所有人的教育活动,而只是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三爱”教育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青少年儿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必须结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开展“三爱”教育活动。

首先,“三爱”是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从“三爱”提出的语境来说,是总书记在儿童节前夕向少年儿童提出的。他不仅向孩子们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而且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对爱学习和爱劳动作了解释。从“三爱”的内容上看,也具有面向少年儿童的特色。“三爱”的内容是基础性的,是高度简明的,这正是切合了少年儿童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三爱”并不只是三个词而已,而是完整的一句话:“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句话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他们“立志向”“有梦想”,这是基础和前提;二是要求他们“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主要内容;三是希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指他们的近期目标;四是希望他们“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是他们的远期目标。在开展“三爱”教育时,要注意全面理解的讲话精神和“三爱”的要求。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篇(10)

收稿日期:2007―05―12

项目来源: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6CGJY23YBX〕《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61557〕《农村成人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子勇(1960―),男,汉族,浙江丽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研究。

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为目的,它是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农村成人教育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为根本途径,成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一、农村成人教育赋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而农村经济和社会本身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立足点。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显示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没有众多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实现也只能是海市蜃楼。总理指出“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地感受到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性。”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智力、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人、服务人、造就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与城市教育差距正在拉大。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显示:全国有80739万人口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的63.91%。全国有42989万人口只接受过初等教育,45191万人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每年还有近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乡务农,农村文盲仍有8000万人。这些低文化层次的群体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构成了农村从业人员的主体,他们扮演着现代农业的主要角色,其素质直接影响了对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对开发新的农产品、培育新的农产品市场、形成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解、吸收和运用。据统计,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70%左右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5%。因此,重视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达到7500多万,年均转移为1500万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员工素质的要求,如果其素质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将会直接影响转移劳动力的经济来源,影响城镇化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可见,加强农民的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

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为根本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样化的培训策略,发挥社会各层面的积极作用,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农村成人教育负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传承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弘扬先进文化的保证,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二、农村成人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是社会赖以发展的诸要素中之“第一要素”。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从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来说,现有农民的素质很难适应形势的要求。农民教育与农民素质的提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去发展农民教育。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去走什么道路,而是他已经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①。用教育唤醒农民沉睡的需求意识,提高接受教育的程度,使农民在不断产生新需求的同时,并内在地产生进取精神,这需要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必须具有真正群众运动的方式”。②到底用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来适应现有的农村教育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若干年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路。”③为此,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农村成人教育打破了传统的“一次性”、“制度性”学校教育概念,扩展到一个人的一生,构建成一个社会化的学习平台,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教育和学习方式是农民认可的教育有效方式。所以,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农村成人教育模式是农民可以接受的唯一模式。

三、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的环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将会加快农村城镇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将有序快速转移,因此,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依靠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开发其潜力,提高其掌握运用科学技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现有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二是对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他们投入到社会中去。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时,要结合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的全新要求,既要注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和专业技能,又要注重人才的多样化。这就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适应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因此,农村成人教育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流动。通常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而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并且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通过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提高其素质,有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乡村到城市的转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目前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多数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业、餐饮业以及工厂等从事简单劳动。这并不是城市对农民工的歧视,而是由农民自身的素质决定的。有学者测算,如果将目前农民工的素质由初中提高到高中或相当于高中的职中水平,那么他们的择业范围将增加30%,就业机会将增加50%;如果提高到大专水平,择业范围将增加一倍以上,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加。不仅如此,高素质的劳动者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高,这也增加了劳动者再就业的能力,提高收入水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成果《2005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调查显示的数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并且每个转移劳动力平均寄、带回现金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形成永久性的转移。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融入非农产业,以实现永久性的转移。

3.农业劳动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消除城乡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低,文盲基数大。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同时,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大量的劳动力流失进入城镇。到2020年,预计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城镇中将出现2.2亿左右的新增人口,其中绝大多数为转移来的过剩农村人口。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瓶颈。要“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④,必须从根本上构建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农业人才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农户等,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途径。

四、农村成人教育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它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农村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这样,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劳动力再生产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发展的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充分发挥成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确立成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的理念。成人教育在内容上要贴近农业发展、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需求,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为目的。

一要贴近农民发展的大局。农村成人教育要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这种实际是把它放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三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因为农业产业化必将促进工业化,而工业化必将推动城市化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必然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三化”进程中,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促进农村的繁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决不能局限于在农村中发生与进行的教育,同时还应包括城市化中进行的一切可能的教育,体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既满足扎根农村的农民成人教育的需要,又切实满足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教育需要。

二要贴近农民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包括向农民传授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农技知识,如农田水利资源开发、农药化肥使用、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农业管理知识,也包括向农民传授非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电工、水暖工、维修工等培训,以便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国内城市工作和生活。对于青年农民,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知识,营造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良好环境,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对刚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要系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安全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达到就业的要求。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完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坚持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的相互沟通,这是农村成人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确保农村稳定和发展,以实现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的必然选择。

三要贴近农民的实际。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扩大“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技电波入户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农村成人教育在教育内容应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以及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确定教育内容;二是紧紧结合培育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农业新技术成果项目推广应用的实际需要确定教育内容;三是结合农村成人的特点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确定教育内容。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适应农民自身生产生活需求的需要,真正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目的,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注释:

上一篇: 电子商务企业营销策略 下一篇: 财务会计基本职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