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管理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8:43

区域管理方法

区域管理方法篇(1)

1 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配电系统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以及用电和配电管理的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作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部分,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馈线控制及数据检测系统,可在正常状态下实现对运行电量参数(包括馈线上设备的各种电量)的采集、监视和设备状态的控制;二是馈线自动隔离和恢复系统,当馈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或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定位馈线故障区域、隔离故障区域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制,并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智能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但是,由于配电终端之间能够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 技术方案简介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一种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所述控制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运行正常,则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故障,则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优选的,所述控制区域是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划分的。优选的,所述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是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优选的,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的过程具体为: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配电网的区域线路拓扑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区域;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配电终端,利用所述配电终端控制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区域内的其他配电终端,利用其他配电终端控制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开关闭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优选的,还包括: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以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交互。

一种配电网区域管理系统,位于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划分的控制区域中,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控制单元,用于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控制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配电网区域管理系统提供电源。通信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以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交互。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主站发送的控制命令,进行相应地处理。

3 应用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文章介绍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将配电网分成了多个控制区域,且每个控制区域内均配置有一个采集单元、判断单元和控制单元,用于采集区域内所有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迅速地处理故障、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既灵活又可靠,从而不必通过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实现故障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进而解决了由于配电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缺乏灵活性以及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4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上文所述,现有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大都是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和运行状态的监制,并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智能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但是,由于配电终端之间能够交互的信息有限,因此,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方面缺乏灵活性,且故障处理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步骤一,首先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预先将配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每个控制区域为配电网中包含一条或多条馈线的区域,并且,每个控制区域内都配置一个采集单元,以采集其负责的控制区域内所有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所述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是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网运行参数,包括电压幅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二,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运行正常,则进入步骤三,如果出现故障,则进入步骤四。

采集单元采集到其负责的控制区域内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后,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所述数据信息均在预先设定的正常范围内,则认为配电网运行正常,进入步骤三,如果所述数据信息超出正常范围,则认为配电网出现故障,进入步骤四。

步骤三,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如果判断配电网的运行正常,则继续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具体过程为:继续采集控制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实时采集配电网的运行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实时判断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与控制。

步骤四,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对应的配电终端,进行故障区域的定位、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判断配电网出现故障后,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及配电网的区域线路拓扑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区域,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配电终端,利用所述配电终端控制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其中,第一控制命令为跳闸命令,即令故障区域两侧的开关断开的命令。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后,控制单元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区域内的其他配电终端,利用其他配电终端控制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开关闭合,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其中,第一控制命令为合闸命令,即令非故障区域的开关以及配电网的出线开关闭合的命令。

5 结束语

文章介绍的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迅速地处理故障、恢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既灵活又可靠,从而解决了由于配电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有限,而造成的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缺乏灵活性以及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参考文献

区域管理方法篇(2)

自然科学也称为“资源科学”,[1]“新中国最早组织的综合考察始于1951年。为了配合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向派出了一支包括地质、地理、气象、水利、土壤、植物、农业、牧业、社会、历史、语言、文艺及医药卫生等专业在内的工作队,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人文状况等进行了将近3年的考察研究,揭开了中国综合考察发展史的第一页”。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竺可桢对自然地理调查与自然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他一再强调,综合考察工作首先是认识自然,然后,才有可能利用自然;而这项工作必须将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取得科学的结果。如今,中国科学院在自然科学这一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齐全的综合研究体系。本文通过对跨区域自然科学重大科考活动档案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加强跨区域自然科学重大科考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找出可借鉴的管理途径。

1 跨区域自然科学重大科考活动(以下称“活动”)档案的形成特点

自然科学重大科考活动档案与其他领域活动档案具有相同的特征。但由于它形成于科学领域,在内容上广泛记载和集中反映与科研紧密相关的信息,这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所决定的。在科研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活动档案,就其本质来讲,它是科研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科研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区别于科研档案的形成特点。

1.1 科研档案与科考活动档案的区别。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是了解自然的一种科学工作,它要组织起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从多方面进行比较论证,提出多种方案,供计划部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作为决策根据。因此,研究活动档案的管理,首先,要弄清科学考察中科研档案与科考活动档案的形成关系,从中找到交叉点和区别点,区分二者的关系,最终,找出活动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1.1.1 科研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文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等科技文件材料。科研档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业性,专业性特点又集中表现在形成领域和内容性质两方面。中国科学院2006年4月1日制定并实施新的归档范围。

1.1.2 活动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考察活动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声像、电子文件等材料。活动档案的形成与科研档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其内容却存在着差异。按规范要求,科研档案归档材料是由从研究准备阶段开始,到成果推广结束整个过程中形成的计划、申请、任务书、观察、试验、实验、工作总结等报告组成,所形成材料都与科学研究有关。与科研有关的考察前期设想、规划,考察地点、时间、路线、人员配备、文献调研、综述报告,科考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的讨论、研究记录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会议记录等材料,都应属于活动档案收集范围之列。

笔者根据几年来利用档案得出体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一是科研档案;二是活动过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我们称之为“活动过程”档案,即跨区域自然科学重大科考活动档案。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科学实验、测试、观察、考察以及计算文件、数据处理文件、原始数据等科学研究文件材料,后者则是收集、整理记录整个活动全过程的资料。

1.2 活动档案形成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1.2.1 活动档案,它记录了科研活动历史的总体特征,是科研历史记录的凭证,记载并传承着该活动的历史。活动档案形成规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既伴生于科研活动且形成特有的材料,但又不在科研档案归档范围之内。

1.2.2 笔者从档案管理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并没有得到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视。在调档查阅时,在科研档案里无法找到这部分材料,有关组织活动的文件归属于文书档案,其他过程材料就无从查找。

1.3 活动档案的形成特点。跨区域重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长期性,二是长效性,三是长期利用性,四是特殊专业性。这四个特点应对了跨区域自然科学重大科考活动的特点,特别是长期性、长效性,表明自然科学研究必须在某一地区进行长期延续性研究工作。这就对活动档案提出了一个保存与利用的关系的问题,在过去的考察资料中找出当前所需的材料,是利用档案过程中经常存在的现象。

2 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

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2]“一般重大活动往往成立临时机构,参与活动人员大多由各单位临时抽调。活动结束人员解散,机构自行取消。人员和机构缺乏长期稳定性,给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带来一定困难。”然而,自然科学重大科考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组织不同,有长期的机构“综考会”,而组织临时活动,参与活动人员也多是各单位临时抽调,给档案的收集也带来许多困难。

区域管理方法篇(3)

1、概况

工程物探勘察是海洋油气开发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平台及管线的逐年增加,我们所进行工程物探勘察作业的区域也变的多种多样起来。本文所提的特殊区域是指大型船舶受其体积及吃水影响不能进入,或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大型船舶不得进入的区域。

根据经验查找到确实的理论根据,根据理论结果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工作。

在这些区域我们作了很多工程物探勘察作业,其中不乏受总公司关注的重大项目,作为整个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特殊区域往往租用小船进行作业。由于每年都有这类工程,例如,平湖管线检测,涠洲11-1N油田开发项目,春晓油气田开发项目等。本文对这些特殊区域所进行的工程物探勘察作业进行总结,得出租借外雇船舶的技术要求,各调查系统安装的注意事项,各系统相互配合进行作业时的注意事项,现场对船舶及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经验。

2、海上工程物探勘察作业对船舶选择的特殊要求

(1)作业船舶要具有适合本海域的相应船舶证书,经健康、安全、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员审核并书面许可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召开健康、安全、环保交底会议,告知船舶人员工作目的、流程和健康、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并在交底单上签字。在开工前提交健康、安全、环保措施,并进行备案。

(2)作业船舶舵效要高,因勘察作业测线较多且其长度较短(如平湖管线检测中,测线长度为300米,总数有上千条),作业船舶转向频繁,如果舵效差,操舵人员的体力很难保证,从而影响作业质量和进度。

(3)作业船舶要能够低速运行,在进行管线检测中,尤其是利用管线仪进行直径较小管线检测时,较低的船速会增加管线仪的分辨率,而有些小船由于其主机性能的影响,其速度只能在5节或5节以上,如果强行降低其船速则会失控,这样的船舶是不适合进行工程物探勘察作业的。

(4)所选船舶要考虑设备安装的方便、可行。船舶甲板应有开阔的空间以方便工程人员装卸仪器,船舷应适合各种仪器的安装、固定。船上要有密闭性较好的空间充当仪器操作间,以避免雨天对仪器操作的影响,尤其在南部海区进行作业时,由于降雨频繁且有时雨势较大,如果操作间进水,有时会烧坏仪器从而影响作业进度。

(5)作业船舶的操舵人员要有熟练的操舵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由于跑测线不同于航行,进行勘察作业时要求船舶跑直线,偏移量通常为左右5米,所以对操舵人员的操舵水平要求较高。

3、主要测试系统的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

安装仪器要注意与驾驶台的相互配合,由于外雇船舶作业,每次使用的船舶不同,作业人员不同,工期一般又较紧张,此时需要工程项目经理跟操船和作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当安装不同仪器时,操船人员如何操纵船舶给予配合,这些需要在开工前沟通清楚。

(1)定位系统:工作前要进行平面坐标测量参数的测量,并统计测量中误差;电罗经、姿态系统要测量安装误差,并校准电罗经的坐标方位角;精确测量各仪器相对于GPS天线的精确位置。

(2)测深系统:(以多波束测深为例)多波束测量系统:首先,在进入调查区域后,在船体完全停稳后,要对调查区域的海水声速进行采集,最终得到一个准确的平均声速值。

然后安装要选择船上牢固及不活动的部位;安装位置远离噪音源;安装杆要在尽量靠近水线的地方设置固定点;声纳头要超出船底;要做必要的试验以检查回收和放下声纳头后声纳头校准是否有改变;要仔细选择声纳头安装位置,远离船主机、副机和泵;声纳头安装不要太靠后,否则会受到螺旋桨的影响;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的安装原则:要尽可能地装在船的重心位置,中线方向要尽量与船中轴线方向一致,并进行检查和校正安装误差。多波束要进行系统参数的校准,包括横摇、纵摇、定位延迟、船舶吃水等参数。在测区附近要进行船舶对磁力的影响试验等。

(3)地层剖面系统:安装位置要远离噪音源,远离船主机、副机、泵和螺旋桨。根据各区的地质状况选择适当频率、增益和适当的船速及电缆长度,使记录达到最佳状态,并把有关参数标注在记录的开始。每天作业前,做好仪器的调试,保证信号清晰准确,校对仪器中各测量参数的正确性,并做好记录。

(4)地貌系统:安装位置要远离噪音源,远离船主机、副机和泵;连接拖体和电缆,计算并确认拖放长度,拖放长度根据调查区域水深、海况及使用船只的噪声水平综合确定。同时应根据资料情况在作业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资料接收状态;拖鱼与拖鱼电缆在甲板连接后,另一人必须进行检查,查看连接是否牢固,以免发生拖鱼丢失事故;拖鱼入水前必须开机在甲板检查拖鱼两侧换能器是否正常工作;拖鱼入水时应与船舶驾驶人员联系,保持船舶航向及航速,使拖鱼安全平稳入水,达到预定的工作深度。

(5)磁力仪:计算并确认拖放长度,作为一般原则,电缆释放长度应至少为船长的三倍;磁力仪探头与电缆在甲板连接后,查看连接是否牢固,以免发生探头丢失事故,同时应检查浮球绳索是否系牢;磁力仪探头入水前必须开机在甲板检查探头否正常工作;磁力仪探头入水时应与船舶驾驶人员联系,保持船舶航向及航速,使探头安全平稳入水,达到预定的工作深度;在磁力仪下水前应根据工区水深和合同(或甲方代表)的要求调整拴在磁力仪探头尾部用来调整磁力仪探头平衡和深度的浮球的绳子的长度,使磁力仪探头在达到预定的深度的同时又和海底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探头触碰海底;根据磁偏角调整铯光泵的方向,入水观察电压电流值、信号强度、磁场值、深度及高度计值是否正常。

(6)发电机:根据所使用仪器的种类合理选择不同功率的发电机。发电机放置地方要离仪器操作间远些以防止废气对人的危害,同时要防止发电机爆晒和雨淋。

4、小船进行工程勘察作业的工作计划

4.1工作计划的确定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调查船航行的时间和调查主要内容、调查船及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调查成果提交的最终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和对成果的鉴定方式。合作的伙伴、资料传输、经费预算等。随着安全生产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保障人员、设备安全和保护环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海洋石油作业健康安全环保标准》要求的应急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业计划。

4.2测线布设

由于工程物探调查经常多种仪器同时作业,所以要根据设备的测量范围,合理布设计划测线。

1、多波束测量要求全覆盖测量,测线之间一般要求有10%的条幅重复率。

2、旁扫声纳测量也要求有一定的条幅重复率。

3、单波束测深,浅地层,管线仪和磁力测量不要求全区覆盖。因此,根据测区的重要性和要求,合理布设测线。对比较重要和特殊区域要加密测量。在长度上考虑拖体的电缆长度,以及密切关注实际的航迹,在遗漏的区域要及时安排补测。

5、进行工程作业时各个系统注意事项

(1)导航定位系统是最基础的数据,在工作中要确定各个托体在船舶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并在导航记录中分别记录各个拖体的坐标,在工作中除了要记录船舶的航迹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定位的间距,记录拖体的航迹。每天需要提供船舶、拖体的航迹图、航迹坐标。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提供数据。

(2)声速测量测量时要充分了解测量区域的水文变化状况,确定声速测量的计划,在浅水区作业一般至少应在早、中、晚进行3次声速剖面测量。在声速变化比较剧烈的地方,还应加密声速测量剖面点的数量。测量声速剖面时还要注意记录测量时间,注意仪器投放的速度要均匀,要注意设备不能触底。测量完成过程中要注意海流的大小,小心声速剖面仪的安全。测量结束后,要及时提取数据,并确定测量数据有效无误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多波束测量测量前要对多波束测深仪及各种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校准。测量前对多波束测量系统进行如下实验包括:稳定性试验:选择水深大于20m的平坦海区,对水深进行重复测量,要求水深比对限差小于1%,观察主机及其他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不同设计航速,进行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条件下的航行试验,试验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的海区,测定系统在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下的工作状态,要求每个发射脉冲接收到的波束大于总波束数的80%;在每个航次正式测量前,要选择适宜海区设测多条往返重复测线进行横摇、纵摇、导航延迟、光纤罗经偏差等系统参数校正。此外,在试验过程中还要检查、测试DGPS、声速剖面仪、三维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是否工作正常。

完成测前试验后,即要进行多波束系统实测前的准备。检查系统各电缆线连接是否良好正确,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供电电源、主电源UPS及主电源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端电压是否正确。系统启动时,先打开设备如GPS、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光纤罗经要输入测区所在纬度并预先稳定半个小时。启动主机和实时采集计算机,检查导航系统和系统各项校正参数如横摇、纵摇、导航延迟和电罗经偏差校正值,一般不作改动,只有在获得新的校正值后才需要改变。装入声纳参数,包括频率、纵横摇范围、输出功率、脉冲宽度、ping增益和船的吃水等。装入声速剖面文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根据工作计划输入导航测线,并根据已有资料估算测量起始点的水深值,启动多波束系统处于发射状态。

(4)浅地层剖面仪在海上测量前要对剖面仪及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层理是否清晰。注意发射频率不能长时间太高,否则会烧毁设备。

(5)磁力仪拖鱼入水后,观察电压电流值、信号强度、磁场值、深度及高度计值一段时间。各信号正常后,继续投放拖鱼至技术要求深度,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检测各信号并保持慢航速至确认系统工作正常,逐步升高航速至正常航速,开始上线测量。

(6)调查船要严格按照预定测线进行航行,导航员将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指导船舶航行。调查作业中非紧急情况严禁倒车及急速转向。在进入测线的延长线前将船舶的航向及航速调整到要求情况以使各仪器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在调查工作中,船只航速必须保持稳定且最大航不得高于5节。调查中当船体吃水发生变化时必须校正各换能器吃水参数。调查中当测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超过规定测线间隔的20%时必须重做。注意观察各个拖体之间的影响,关注拖体的之间的物理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电缆是否交叉;尤其注意电信号之间是否影响等。

6、小船进行工程物探勘察作业管理方法

由于小船作业船舶,导航定位和仪器操作人员一般为外雇人员,合同签署形式不同,大家经济利益不同,从而造成现场管理中的一些难度。

1)每天坚持收听气象,并做好记录。不同海区受风向影响的大小不同,项目经理在作业中要及时总结各海区不同季节天气特点,潮汐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出海作业,从而缩短工期。

2)注意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

3)根据不同的作业区域,进行相应的安全防范。

渔业作业区:在渔业作业区域要加强瞭望,注意渔网走向,注意船舶和仪器安全,避免拖体被渔网挂住而受损。必要时要先进行清网再开始进行作业。

浅水区域:浅水区域水深较浅,要注意潮汐变化引起的水深变化,防止船舶搁浅。

深水区域:离岸较远,注意收听气象,如果天气处于台风季节,安全应急计划必须得到保证。

航道穿越区域的检测:在航道内进行管线检测时,由于航道内有工程施工保护管线的石头,有时层厚达到1米,会给管线调查带来技术上的困难。可采取加大发射次数,降低船舶速度,改变计划测线方向,与管线方向斜交。在利用浅地层剖面没有发现管线的部分,利用磁力仪进行探测,结合多波束测量成果和浅地层剖面特征确定管线埋深。由于航道是船舶运输通道,船舶航行密度大,在航道工作需要办理相关证件外,还要加强观察,注意避让。

4)由于小船抗风能力差,工期一般较紧张。抓住好天气进行高效作业就很重要。现场作业仪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仪器测试。测试仪器时,应进行动态测试,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如遭遇恶劣天气,避风时间较长时,避风期间更应注意对仪器进行测试,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排除。以保证天气转好时,立即进入高效作业状态。

区域管理方法篇(4)

一、导言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转向区域之间的竞争。在我国,大型都市圈的成型速度也正逐步加快,大都市圈之外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化特征也愈来愈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城市群研究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区域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难以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长期的计划体制造成了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统一协调以及共同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区域管理的模式依然停留在单一的学术会议上”。经济区域化的管理如何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超越原有的行政管理界限是各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1999年和2002年我国连续两次举办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也足以表明加强经济区域管理的要求已日益受到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重视。wWW.133229.cOm

本文试图从德国区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求值得我国借鉴的方法和经验,虽然由于德国的区域管理的实践仍处于萌芽阶段,不可能有系统的完整理论成果,但本文仍试图借鉴目前德国对区域管理理论的初步认识和实践经验,探讨我国大都市圈和经济区域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二、区域管理的理论

(一)区域管理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区域整治和规划的背景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规划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1)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边界相互开放,国家之间的竞争转为区域竞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被削弱,经济自由化和竞争日益激烈;(2)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区域利益集团能够规避非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国家干预;(3)由于生态风险标准的定义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差距,加剧了国家生态导向的行动和市场导向的地方利益行为的冲突;(4)由于社会各方不同利益冲突调节的制约,导致公共(国家的或欧盟的)投资周期愈来愈长,而私人的投资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竞争的压力则变得愈来愈短,现行的规划行政体系被看作为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上述时代背景条件的出现和所面临的挑战,德国的各级政府和区域科学理论工作者都在不断地寻找一种新的调节形式,即降低协调成本和克服现行规划行政管理不适应区域发展的滞后性,与此同时提高所有当事者的相互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根据这种实际需要人们开始引入区域管理的概念和探讨其范式。

(二)关于区域管理理论的探讨

1.区域管理的定义  在企业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中,通常把“管理(management)”定义为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过程。人们通常认识的“项目管理”也是指现代管理在项目上的应用。而把管理学方法移植到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实施调控的方法,德国区域规划学术界称之为区域管理。这里区域范围的界定是超越城市行政区划、并按一定主题与当事人相关联的地理空间范围(不受州界和国界限制)。为了将区域管理的对象区别于其他性质的区域,以下称之为“合作区域”。普遍接受的“区域管理”的定义是,遵循区域目标模式(自定义的区域发展道路)以及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此来构建区域发展。也有学者把上述定义进一步扩展为,区域管理是建立在发展要素:人力资本、创新环境、网络化、同一性与合作协同基础之上,对未来区域空间的发展进行规划并通过项目实施作为区域发展的导向安排。以上定义表明,区域管理包含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涉及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即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模式和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及战略、措施;二是涉及实施方法,即构造区域有序的发展过程的方法。

2.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  实施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来进行。实施区域管理就是要着手制定“区域发展的导向、构造和调节的措施计划”,需要从区域管理的出发点来考虑,即以哪些方式或怎样才能承担区域管理的导向和构造功能。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则体现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因此区域管理的导向与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可以具体化为:

(1)未来发展设想和目标模式的设计:区域管理的一个中心职能是未来区域发展设想的确定,并具体化,即设计出区域未来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模式,其中关键是对区域职能的确定,即区域内所有利益集团对来自区外的竞争采取的一致行动,使区域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

(2)区域的智囊:区域管理具有确定的机构,因此它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智囊而服务于区域内的所有利益集团,通过它的服务可以提高一个区域空间的竞争能力;

(3)区域的信息源、创新源和动力源:区域管理是通过提供信息、建议、组织并引进创新的措施和项目服务于整个区域;

(4)区域的战略和资源规划的制定:即对区域内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的整合规划;

(5)协调和合作:在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协调、网络化直到建立地方联盟;

(6)冲突调解:调解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冲突是区域管理核心任务;

(7)实施和执行:不仅要承担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也要承担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

3.区域管理的实施方法  从德国规划理论中的工具意义来看,一方面区域管理是一个把各类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规划引向实施的工具,即区域管理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区域管理自身就是一种实施和执行方法,即它是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

在德国的规划理论中,“实施管理”是针对地方(主要是州的发展规划和规划区发展规划)的从目标条文到实施转换存在困难而创建的一种工具。而区域管理中的实施管理则是根据正式规划中的目标和提高特定区域的竞争力而制定出的一种发展措施计划。该类型措施计划是以措施项目和行动为导向,以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和国界为鲜明特征。

项目管理是区域管理作为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项目是以区域规划为基础的许多项目的集合而非一个孤立的项目,这是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的关键不同点。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的显著特征是:(1)被开发的项目要求是具有跨行政区划和跨行业部门的;(2)区域管理的项目更着眼于跨区域的效益,也许在微观意义上并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项目无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即管理权限模糊,对那些具有明确归属的地方项目和行业部门项目原则上不应在区域管理的考虑之列;(4)它是跨区域的、综合性的实验或模型项目。

项目管理的实现原则上按如下步骤进行:

1)研究已制定的区域规划与地方的整体规划;

2)在以上的基础上特别考虑区域和地方结构框架条件下的项目描述;

3)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位分析和区位评价;

4)项目任务的确定和目标设置;

5)寻找、讨论和确定项目的承担者、项目人股与合作结构;6)确定合作的方法和时间流程图;7)确定融资模式与制订融资计划:8)确定项目法律形式;9)项目的实现;10)项目的评价和监督控制。

三、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

以下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一是它对现行的规划体制的影响;二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是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点。

(一)区域管理对德国现有的规划体制的影响

区域管理在德国现行的规划体系中对联邦州、规划区和部门专业规划的层面上产生比较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

1.联邦州层面

在德国的区域规划实践中,地方从法定规划条文到实施长期以来存在着转换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或区域引入了新的非法定的规划即“区域发展计划这是区域管理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因此在现有州层面的规划管理中实际上已经引人“实施管理”程序。但州规划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区域管理的事务,仅对其实施监督。

2.规划区层面

在德国的规划系统中唯独的中间层面——“规划区规划”是一种跨行政区划的规划。德国的规划区的关联空间范围一般是在一个行政区内由3—5个县和2—3个城市构成。规划区的范围界定标准是按一定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的统一性和功能的地域关联性来确定。规划区规划是经州政府批准的正式规划。规划区规划的班子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法定规划以及参与专业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制定等。

3.专业部门规划层面

由于区域管理跨行政区域和横向导向性的性质,使它有充分的机会和地方政权作信息交流和冲突的协调,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地方的项目重复建设和跨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专业部门规划的实施。因此专业部门规划把区域管理看成一种互补的和合作的关系。

(二)区域管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管理并非行政管理,因此区域管理特别强调的是自愿性,它要求合作区域的成员单位具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只有在此基础上区域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入区域管理的动因可以概括为:规划(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施的需求;对区域空间结构与专业部门行动的需求;寻找构建区域发展创新机会的需求;由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跨行政区划合作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需求等等。

(三)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特征评述

区域管理在德国的规划实践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与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是分不开的。

1.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

区域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专业地、系统地和行动规范化地进行运作,这就要求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法人性质、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私法人性质、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和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

1)公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如:规划区规划组织、地方的专题合作联合会、县或行政区主管规划的部门、区域规划联合会会、区域联合会、郊区联合会,等。这类机构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和地方政府的决策层面结合,因此反应快,在创新和适应性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这种组织可以把地方发展任务和经济促进以及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在行政管理中产生协同效应。这类型组织比较适合功能区的管理。

2)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的组织。在这类公司地方政府一般持有51%的股份,如公益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区域开发中心。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在于私人经济对它有更多的认同感,以及更多的支配金融资源的可能性,并充分发挥了和各级政府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因而有更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这类公司比较合适区域管理的项目管理。

3)私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型组织一般是由基金财团、科学院所和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与萨克森州边界地区跨州的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nes”以及德国一捷克边界地区跨国的区域管理组织“egrensis有限责任公司”。这类组织最大的优势是有来自基金财团的资助,区域管理经费相对充足,且有来自科学院所为其提供的科学发展方案,因此在实际中常常承担着大区域的管理项目任务。

4)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根据州颁布的地方合作法(k0mnlzg)建立的地方工作社团,不具有法人资格,是一种松散的地方合作组织。建立这类组织的目的是便于地方之间长期合作中的项目管理。

5)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这类组织区域管理水平的起点一般认为是高于无法律约束力的地方社团组织。它是以区域会议、区域论坛以及区域调控与协调委员会为基础,代表一个区域重要的各个利益集团。这类组织要求有更高的区域合作动因、更强烈的区域一体化思想以及专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有资源分配的协调能力。然而它的具体项目管理能力与地方工作社团相比更为逊色。

2.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征

有研究表明,区域管理的效率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固定的组织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区域管理还需有一定数量的当事人,他们必须是区域组织成员,在共同目标基础上,通过区域管理,使区域规划主体与区域各类利益集团结合,形成区域经济与社会网络。

例如前面谈及的欧洲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 egrensis)有160多个成员,都是来自三方不同的利益集团,如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科学、企业和协会团体。所有成员与承担区域管理的组织形成一种紧密联系的网络。具体的结构可以概述如下:

(1)联合主席团。联合主席团成员共9人,每州分配3个代表。这3个代表来自各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专职业务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助手一人。联合主席团主席实行轮执制,在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中产生。该专职办公室配备有4—5名的科技人员以及2名秘书,并按合作领域分有4个功能部:1)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市场;2)环境与生态保护;3)休闲、疗养与旅游基础设施;4)文化,青少年和体育。专职办公室的4个功能部与本州相关区域的主管部门产生联系,负责落实、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对相关问题展开技术性的探讨、咨询和信息交流。跨区域工作圈。专职办公室负责调控本州的工作圈的同时,与其他州的专职办公室协调跨区域或跨国问题,即形成跨区域工作圈。通过以上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庞大的区域管理网络。运行表明这种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不仅特别有效率而且投人特别少。主席团每季度只开一次会,区域管理在联合会主席团的轮值主席的领导下讨论规划、在建项目、远景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措施计划等。这个组织成立4年来已经成功地实施了近一百个合作项目。

四、德国区域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之处

(一)值得借鉴之处

1.确定跨区域管理的权限,避免权限交叉。由于区域管理的区域是跨行政区划的,因此要避免区域管理的任务域与项目和行政区域管理与部门行业管理相冲突,这要求区域管理的任务域和具有综合性和“横向导向性”的特征。横向导向性的任务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现行体制的权限及任务域相交叉或冲突。因此区域管理项目的性质应该是跨区域的和公益性的。

2.职能域的确定。区域管理的区域导向与区域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确定职能域是区域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一个跨区域的合作中,要避免在合作各方中出现职能重复的现象,职能重复使区域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重复建设和雷同建设的隐患。只有解决了以各方优势资源为内涵的职能的联合问题,区域管理才能着手拟定任务、目标和战略,组织讨论,实施和执行。

3.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德国区域管理组织系统的结构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共资源体系;二是整合各利益集团形成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概括来说,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1)大型的区域管理并非区域管理专职组织能够独立承担,而是利用了网络,形成了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系统。(2)以现有的机构为主体,利用现有的组织系统实施区域管理的运作。德国的规划协会、地方联合会长期承担国家、公共和地方的具体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形成了了多层次(由州到县级)、涉及面很广的规划体系;(3)区域管理并没有依赖行政权威,而是通过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斡旋人的方法来解决冲突问题。(4)区域管理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这和区域管理往往要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不无关系。

4.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对于中小型区域合作的管理一般是项目管理,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不同所有制的、登记注册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大型的区域管理项目,由于涉及面广,并已成为各州政府的区域合作的中心工作,实际上是在州政府的领导下,利用了行政管理渠道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区域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专职业务办公室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5.对区域管理人员的要求。区域管理对管理者除了要求很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有很高的品格、很宽的职能权限,采用“精兵”的人员结构,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具有更高的革新和创新能力,熟悉区域的关键性决策的主体和个人;具有对冲突协调和调和一致的引导能力,能够支配更高的工作时间弹性和强度;具有和各级政府专门委员会和私营经济体共同工作和交往的能力,能够突破传统的、因循守旧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的能力,能够充分地利用区域各种资源的能力。

(二)关于区域管理若干实施步骤的建议

1.跨区域管理应采取渐进稳步发展的策略。德国区域管理理论虽然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跨区域管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的规划区规划管理。我国的跨区域管理应从容易程度着手,例如先从项目管理、实施管理开始,逐步积累经验。

2.跨区域管理不同于行政区管理也不同于均质区域的管理,因此需要跨区域协作的各方和各利益集团有很强的合作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3.关于区域管理的约束力和协调力应引入协调工具和冲突管理的工具,这是由区域管理对象所涉及的当事人具有同等权利这一本质所决定的。

区域管理方法篇(5)

一、导言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转向区域之间的竞争。在我国,大型都市圈的成型速度也正逐步加快,大都市圈之外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化特征也愈来愈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城市群研究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区域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难以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长期的计划体制造成了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统一协调以及共同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区域管理的模式依然停留在单一的学术会议上”。经济区域化的管理如何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超越原有的行政管理界限是各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1999年和2002年我国连续两次举办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也足以表明加强经济区域管理的要求已日益受到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重视。

本文试图从德国区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求值得我国借鉴的方法和经验,虽然由于德国的区域管理的实践仍处于萌芽阶段,不可能有系统的完整理论成果,但本文仍试图借鉴目前德国对区域管理理论的初步认识和实践经验,探讨我国大都市圈和经济区域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二、区域管理的理论

(一)区域管理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区域整治和规划的背景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规划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1)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边界相互开放,国家之间的竞争转为区域竞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被削弱,经济自由化和竞争日益激烈;(2)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区域利益集团能够规避非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国家干预;(3)由于生态风险标准的定义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差距,加剧了国家生态导向的行动和市场导向的地方利益行为的冲突;(4)由于社会各方不同利益冲突调节的制约,导致公共(国家的或欧盟的)投资周期愈来愈长,而私人的投资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竞争的压力则变得愈来愈短,现行的规划行政体系被看作为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上述时代背景条件的出现和所面临的挑战,德国的各级政府和区域科学理论工作者都在不断地寻找一种新的调节形式,即降低协调成本和克服现行规划行政管理不适应区域发展的滞后性,与此同时提高所有当事者的相互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根据这种实际需要人们开始引入区域管理的概念和探讨其范式。

(二)关于区域管理理论的探讨

1.区域管理的定义  在企业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中,通常把“管理(Management)”定义为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过程。人们通常认识的“项目管理”也是指现代管理在项目上的应用。而把管理学方法移植到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实施调控的方法,德国区域规划学术界称之为区域管理。这里区域范围的界定是超越城市行政区划、并按一定主题与当事人相关联的地理空间范围(不受州界和国界限制)。为了将区域管理的对象区别于其他性质的区域,以下称之为“合作区域”。普遍接受的“区域管理”的定义是,遵循区域目标模式(自定义的区域发展道路)以及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此来构建区域发展。也有学者把上述定义进一步扩展为,区域管理是建立在发展要素:人力资本、创新环境、网络化、同一性与合作协同基础之上,对未来区域空间的发展进行规划并通过项目实施作为区域发展的导向安排。以上定义表明,区域管理包含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涉及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即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模式和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及战略、措施;二是涉及实施方法,即构造区域有序的发展过程的方法。

2.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  实施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来进行。实施区域管理就是要着手制定“区域发展的导向、构造和调节的措施计划”,需要从区域管理的出发点来考虑,即以哪些方式或怎样才能承担区域管理的导向和构造功能。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则体现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因此区域管理的导向与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可以具体化为:

(1)未来发展设想和目标模式的设计:区域管理的一个中心职能是未来区域发展设想的确定,并具体化,即设计出区域未来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模式,其中关键是对区域职能的确定,即区域内所有利益集团对来自区外的竞争采取的一致行动,使区域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

(2)区域的智囊:区域管理具有确定的机构,因此它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智囊而服务于区域内的所有利益集团,通过它的服务可以提高一个区域空间的竞争能力;

(3)区域的信息源、创新源和动力源:区域管理是通过提供信息、建议、组织并引进创新的措施和项目服务于整个区域;

(4)区域的战略和资源规划的制定:即对区域内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的整合规划;

(5)协调和合作:在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协调、网络化直到建立地方联盟;

(6)冲突调解:调解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冲突是区域管理核心任务;

(7)实施和执行:不仅要承担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也要承担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

3.区域管理的实施方法  从德国规划理论中的工具意义来看,一方面区域管理是一个把各类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规划引向实施的工具,即区域管理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区域管理自身就是一种实施和执行方法,即它是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

在德国的规划理论中,“实施管理”是针对地方(主要是州的发展规划和规划区发展规划)的从目标条文到实施转换存在困难而创建的一种工具。而区域管理中的实施管理则是根据正式规划中的目标和提高特定区域的竞争力而制定出的一种发展措施计划。该类型措施计划是以措施项目和行动为导向,以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和国界为鲜明特征。

项目管理是区域管理作为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项目是以区域规划为基础的许多项目的集合而非一个孤立的项目,这是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的关键不同点。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的显著特征是:(1)被开发的项目要求是具有跨行政区划和跨行业部门的;(2)区域管理的项目更着眼于跨区域的效益,也许在微观意义上并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项目无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即管理权限模糊,对那些具有明确归属的地方项目和行业部门项目原则上不应在区域管理的考虑之列;(4)它是跨区域的、综合性的实验或模型项目。

项目管理的实现原则上按如下步骤进行:

1)研究已制定的区域规划与地方的整体规划;

2)在以上的基础上特别考虑区域和地方结构框架条件下的项目描述;

3)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位分析和区位评价;

4)项目任务的确定和目标设置;

5)寻找、讨论和确定项目的承担者、项目人股与合作结构;6)确定合作的方法和时间流程图;7)确定融资模式与制订融资计划:8)确定项目法律形式;9)项目的实现;10)项目的评价和监督控制。

三、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

以下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一是它对现行的规划体制的影响;二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是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点。

(一)区域管理对德国现有的规划体制的影响

区域管理在德国现行的规划体系中对联邦州、规划区和部门专业规划的层面上产生比较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

1.联邦州层面

在德国的区域规划实践中,地方从法定规划条文到实施长期以来存在着转换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或区域引入了新的非法定的规划即“区域发展计划这是区域管理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因此在现有州层面的规划管理中实际上已经引人“实施管理”程序。但州规划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区域管理的事务,仅对其实施监督。

2.规划区层面

在德国的规划系统中唯独的中间层面——“规划区规划”是一种跨行政区划的规划。德国的规划区的关联空间范围一般是在一个行政区内由3—5个县和2—3个城市构成。规划区的范围界定标准是按一定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的统一性和功能的地域关联性来确定。规划区规划是经州政府批准的正式规划。规划区规划的班子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法定规划以及参与专业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制定等。

3.专业部门规划层面

由于区域管理跨行政区域和横向导向性的性质,使它有充分的机会和地方政权作信息交流和冲突的协调,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地方的项目重复建设和跨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专业部门规划的实施。因此专业部门规划把区域管理看成一种互补的和合作的关系。

(二)区域管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管理并非行政管理,因此区域管理特别强调的是自愿性,它要求合作区域的成员单位具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只有在此基础上区域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入区域管理的动因可以概括为:规划(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施的需求;对区域空间结构与专业部门行动的需求;寻找构建区域发展创新机会的需求;由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跨行政区划合作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需求等等。

(三)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特征评述

区域管理在德国的规划实践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与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是分不开的。

1.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

区域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专业地、系统地和行动规范化地进行运作,这就要求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法人性质、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私法人性质、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和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

1)公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如:规划区规划组织、地方的专题合作联合会、县或行政区主管规划的部门、区域规划联合会会、区域联合会、郊区联合会,等。这类机构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和地方政府的决策层面结合,因此反应快,在创新和适应性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这种组织可以把地方发展任务和经济促进以及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在行政管理中产生协同效应。这类型组织比较适合功能区的管理。

2)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的组织。在这类公司地方政府一般持有51%的股份,如公益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区域开发中心。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在于私人经济对它有更多的认同感,以及更多的支配金融资源的可能性,并充分发挥了和各级政府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因而有更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这类公司比较合适区域管理的项目管理。

3)私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型组织一般是由基金财团、科学院所和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与萨克森州边界地区跨州的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nes”以及德国一捷克边界地区跨国的区域管理组织“Egrensis有限责任公司”。这类组织最大的优势是有来自基金财团的资助,区域管理经费相对充足,且有来自科学院所为其提供的科学发展方案,因此在实际中常常承担着大区域的管理项目任务。

4)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根据州颁布的地方合作法(K0mnlzG)建立的地方工作社团,不具有法人资格,是一种松散的地方合作组织。建立这类组织的目的是便于地方之间长期合作中的项目管理。

5)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这类组织区域管理水平的起点一般认为是高于无法律约束力的地方社团组织。它是以区域会议、区域论坛以及区域调控与协调委员会为基础,代表一个区域重要的各个利益集团。这类组织要求有更高的区域合作动因、更强烈的区域一体化思想以及专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有资源分配的协调能力。然而它的具体项目管理能力与地方工作社团相比更为逊色。

2.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征

有研究表明,区域管理的效率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固定的组织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区域管理还需有一定数量的当事人,他们必须是区域组织成员,在共同目标基础上,通过区域管理,使区域规划主体与区域各类利益集团结合,形成区域经济与社会网络。

例如前面谈及的欧洲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 Egrensis)有160多个成员,都是来自三方不同的利益集团,如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科学、企业和协会团体。所有成员与承担区域管理的组织形成一种紧密联系的网络。具体的结构可以概述如下:

(1)联合主席团。联合主席团成员共9人,每州分配3个代表。这3个代表来自各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专职业务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助手一人。联合主席团主席实行轮执制,在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中产生。该专职办公室配备有4—5名的科技人员以及2名秘书,并按合作领域分有4个功能部:1)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市场;2)环境与生态保护;3)休闲、疗养与旅游基础设施;4)文化,青少年和体育。专职办公室的4个功能部与本州相关区域的主管部门产生联系,负责落实、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对相关问题展开技术性的探讨、咨询和信息交流。跨区域工作圈。专职办公室负责调控本州的工作圈的同时,与其他州的专职办公室协调跨区域或跨国问题,即形成跨区域工作圈。通过以上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庞大的区域管理网络。运行表明这种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不仅特别有效率而且投人特别少。主席团每季度只开一次会,区域管理在联合会主席团的轮值主席的领导下讨论规划、在建项目、远景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措施计划等。这个组织成立4年来已经成功地实施了近一百个合作项目。

四、德国区域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之处

(一)值得借鉴之处

1.确定跨区域管理的权限,避免权限交叉。由于区域管理的区域是跨行政区划的,因此要避免区域管理的任务域与项目和行政区域管理与部门行业管理相冲突,这要求区域管理的任务域和具有综合性和“横向导向性”的特征。横向导向性的任务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现行体制的权限及任务域相交叉或冲突。因此区域管理项目的性质应该是跨区域的和公益性的。

2.职能域的确定。区域管理的区域导向与区域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确定职能域是区域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一个跨区域的合作中,要避免在合作各方中出现职能重复的现象,职能重复使区域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重复建设和雷同建设的隐患。只有解决了以各方优势资源为内涵的职能的联合问题,区域管理才能着手拟定任务、目标和战略,组织讨论,实施和执行。

3.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德国区域管理组织系统的结构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共资源体系;二是整合各利益集团形成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概括来说,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1)大型的区域管理并非区域管理专职组织能够独立承担,而是利用了网络,形成了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系统。(2)以现有的机构为主体,利用现有的组织系统实施区域管理的运作。德国的规划协会、地方联合会长期承担国家、公共和地方的具体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形成了了多层次(由州到县级)、涉及面很广的规划体系;(3)区域管理并没有依赖行政权威,而是通过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斡旋人的方法来解决冲突问题。(4)区域管理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这和区域管理往往要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不无关系。

4.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对于中小型区域合作的管理一般是项目管理,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不同所有制的、登记注册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大型的区域管理项目,由于涉及面广,并已成为各州政府的区域合作的中心工作,实际上是在州政府的领导下,利用了行政管理渠道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区域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专职业务办公室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5.对区域管理人员的要求。区域管理对管理者除了要求很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有很高的品格、很宽的职能权限,采用“精兵”的人员结构,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具有更高的革新和创新能力,熟悉区域的关键性决策的主体和个人;具有对冲突协调和调和一致的引导能力,能够支配更高的工作时间弹性和强度;具有和各级政府专门委员会和私营经济体共同工作和交往的能力,能够突破传统的、因循守旧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的能力,能够充分地利用区域各种资源的能力。

(二)关于区域管理若干实施步骤的建议

1.跨区域管理应采取渐进稳步发展的策略。德国区域管理理论虽然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跨区域管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的规划区规划管理。我国的跨区域管理应从容易程度着手,例如先从项目管理、实施管理开始,逐步积累经验。

2.跨区域管理不同于行政区管理也不同于均质区域的管理,因此需要跨区域协作的各方和各利益集团有很强的合作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3.关于区域管理的约束力和协调力应引入协调工具和冲突管理的工具,这是由区域管理对象所涉及的当事人具有同等权利这一本质所决定的。

区域管理方法篇(6)

[DOI]10.13939/ki.zgsc.2016.51.134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专业是高校与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要通过所设置专业以及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体现出来。大力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教育,发挥其专业服务社会的优势,对于提高专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月,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未来5年辽宁推动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陆海统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通过整合资源,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招生人数、生源结构、新专业申报等方面进行调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从2001年至2016年,共有70篇论文的题名涉及“区域”和“专业结构”。国内学者对于专业结构跟随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海洋经济视阈下的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课题通过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管理学与法学学科关联度分析。法学和管理学都是与社会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两大科学体系,法律与管理都是基于组织目标,使组织更加有序化,因此,管理学和法学学科的关联度较高。

(2)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急需管理类与法学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务人员、海上执法人员、涉海企业法务人员、涉海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专员都在辽宁省重点企业紧缺人才目录中,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①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人才需求;②熟悉管理知识;③熟悉法律知识。

(3)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建设也必须与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专业综合评价中,专业结构是否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社会服务优势、推动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

因此,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包括三大模块的内容:管理类专业结构优化、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以及管理与法学跨专业结构优化。课题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为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理论层面,课题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变革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同时对于专业发展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实践层面,课题对于辽宁省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的结构调整实践、提高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促进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策略

3.1 建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方向优化方案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法学专业为例,可将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方向进行如下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法学专业分为海洋行政法专业方向与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行政管理专业分为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行政管理专业方向。

3.2 专业招生人数与生源优化策略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的结果,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对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对于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整合学校资源的基础上,高校申报适应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新专业可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交叉学科。

3.3 构建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的支撑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情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课题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模块。其中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设置海洋企业战略管理、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海洋企业员工流动管理等课程;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设置海洋行政案件查处、海上犯罪侦查实务、海上治安案件查处、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课程。与此同时,还应包括微课、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等。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①验教学方面。根据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可共享实验教学软件,并且根据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配置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

②实践课程方面。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增加海洋与渔业认识实践、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实务、海洋文化认识实践等实践课程。

③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积极拓展涉海企业、事业单位作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实践基地。

(3)加强教材的建设

根据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需求,建设管理类与法学类教材,按照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可分为海上执法系列、海洋管理系列等。

(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符合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包括高水平教师的引进方案、教师的校本培训方案,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春林,丁波,吴彪.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2):58-61.

区域管理方法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引发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产生。我国是一个区域间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区域之间在现代化程度方面呈现很大的差别,因此,造成我国公共管理问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出来。集中体现为:第一,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内陆次发达地区以及西部边远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的代沟越来越大;第二,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老牌工业基地以及中部次发达地区一些具有较好工业基础的省份,其发展已经进入到瓶颈期,经济萧条,结构落后,由以往的“模范区域”转变为我国的“问题区域”;第三,边远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区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现代化脚步落后;沿海发达地区内部差异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致使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产生。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处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科层制,且这种机制是唯一的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分权改革不断推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缓慢,法治建设进程的滞后,行政性分权的配套改革尚未建立起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诸多新型的社会公共问题的产生,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在空间上的重组和集聚,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束缚,扩散和蔓延到由多个地区组成的某一经济区域,衍生为区域性公共问题,造成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复杂化。总而言之,我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方面,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能够自发地调节经济秩序,有利于各企业自主经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另一方面,促使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产生。

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公共问题往往是区域内的事,但事实上却成为行政区划内部的事,公共问题的处理仍以内向型的行政方式为其主要解决手段。同时,当前公共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改革进展的缓慢,配套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等,使得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区域间政府在处理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缺乏协作精神。

1.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存在着“泛行政化”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制度与其他国家大不相同,组织运行方式行政化,权利来源行政化,组织目标行政化,这些可以有效地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促进政府之问的合作与沟通。但同时,我国的行政区域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各个级别的政府都不愿放弃对本区的独立经济管理权利,行政区域意识阻碍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公共管理的“泛行政化”将有效解决区域问题的宗旨扭曲,破坏了在管理中的合作、平等精神,相关组织及政府的办事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最终导致区域公共管理制度难以创新。

2.我国区域之间的公共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诺斯强调在众多影响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因素中,法律与法规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它能够为制度的创新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通常来讲,一个国家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时,必须要以该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一旦创新内容与该国法律法规不相符,制度创新也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不能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以此同时,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区域主要领导人在制定区域间合作方案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

3.区域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缺乏协作精神。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各区域政府之间在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上缺乏协作精神。通常来说,如果区域之间就公共管理问题引发矛盾,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不同区域之间政府进行协作。但是,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各区域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存在主观臆断,因此,两个政府之间往往不能达成一致,需要两个区域共同的上级政府予以解决。第二,各区域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在公共管理问题上缺乏协作精神。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广泛,其中包括区域政府、各种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等。但是,在具体公共管理实践中,主要以政府为主体,利益集团只是充当着客体的角色,而非政府组织由于数量少、能力有限很难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发挥作用。

4.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所取得的业绩、成就和实际效果进行考察评价。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而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我国对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政府官员进行绩效评价时,通常将GDP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以及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志。这种不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导致政府官员为了提高GDP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以及公共环境的破坏。

三、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路径

从现实国情看,我国确实已经出现了许多普遍性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但政府现行的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己经不能满足于现实发展的要求,一种与市场化、区域一体化、全球化相适应的现代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还未建立起来。这就迫切要求政府尽快提升公共管理问题处理能力,改革政府治理方式。此外,如何实现不同区域之间制度协调、制度创新和制度重构已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尽快解决当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着力于推动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促进我国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1.转变政府的治理理念,加快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路径的形成。

所谓转变政府的治理理念,就是针对区域公共管理问题,政府的理念要从政府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首先,政府治理的理念应该把相互协调、均衡发展、和谐共融的指导思想融汇到执政理念当中去。其次,区域公共管理制度要想得到创新,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就必须加以突破,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中运用新的治理理念,使区域间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统筹规划。政府应拓宽管理视野,在公共事务管理中超越行政区划的阻碍,大力发展非官方组织,即中央和区域官方政府之外的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区域公共管理在公共权利的运用方面,其依赖的权威应该是上下互动,且多元的和分散的,彼此之间是一种合作网络的关系。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方面,各主体间相互合作,通过谈判、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目标。

2.加强和完善有关区域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设,为我国区域间的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在我国的各个区域内,一致性规则的缺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地区所提出的对策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应该在各地区之间建立共同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些公共政策必须统一起来,如信息共享、招商引资、外贸出口等。区域公共管理规则要想完善,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在经济领域。应该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角度对生产力布局及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则进行调整,应该冲破区域之间的壁垒,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开放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最终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和谐发展。其次,在社会领域。区域内的管理制度应该统一协调起来,为解决公共管理问题提供制度依据。应该统一开发并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共同保护和治理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同时加强制度改革,如社保、户籍、教育、就业、医疗等制度的改革,使制度架构得以统一、实施细则得以统筹,最终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促进区域政府之间的团结合作,建立多层面网络组织机构。

现阶段,面对日益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己经难以应对,所起作用也愈来愈小。因此,区域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必须顺应区域一体化、全球化的潮流,朝着多层次、网络制的方向发展。区域合作组织应该谋求共同的利益,协商共赢和求同存异是其原则,这极大地拓展了利益主体的获利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可以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市场中介这三个组织层面上实现制度化,使各方之间相互协调。增强协作精神,进而推动区域公共管理朝着开放性方向发展,以实现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4.改进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杜绝公共资源的浪费以及公共环境的破坏。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又称为政府业绩评估,主要针对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所取得的业绩、成就和实际效果进行考察评价。通过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实现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政府及其部门业绩的考核和评价,所得结果是对下级政府及其部门业绩考核、确定和判断其工作优劣情况的一种综合反映,同时也可以为上级部门进行干部选拔提供真实、准确的参考依据。目前我国通常将GDP水平的高低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标准,会造成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以及公共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要改进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一,在政府绩效评价主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相关部门之外,企业、人民大众、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主体。第二,在政府绩效评价的标准上,不再将GDP发展水平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进行政绩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社会的发展程度。

区域管理方法篇(8)

1.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定义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管理核心,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公共管理[1]。区域性公共管理涵盖以下几个内涵意义:第一点,多元化是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突出特征,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私域机构以及第三组织;第二点,区域性公共管理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公共利益为工作核心,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工作目的是解决复杂交错的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多是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建设层面生成的;第三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政府组织的区域管理,不存在任何竞争性质和强制行为,而是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处理区域性管理问题;第四点,区域性公共管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马浩原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区域个体与共体之间逐渐形成了交互重合的发展趋势。

1.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政府区域管理机制中新兴的主导形态是行政区行政,行政区行政是国家治理的历史产物,也是社会演进的时代标志,在人类行政区划史的伴随下诞生并发展。由此可见,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内部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导机制。传统的行政区域管理机制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行政区域管理目标模糊、治理主体单一、“权力至上”等[2]。随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国家行政部门对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切实感受到区域性公共管理对构建有序社会的积极意义,使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区域性公共管理面临着多种因素的挑战,同时也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机遇,“无界性”和“外溢性”是当今世界格局下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征,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事业的治理急需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规范,它要求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区别于传统的行政区划模式,同时发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全新形态,进而推动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

2. 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管理现代观念的突出表现形式,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都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性。现代区域性公共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以至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发展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区域性公共管理是以国家为主导、各阶层组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多元化公共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内部的科学管理。如何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成为新形势下强化国家区域管理的重要议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论述了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科学含义以及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从多个角度强调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和时代优势,为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指明了方向,以期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关键词:现代性 区域性公共管理 发展策略管理挣脱了传统行政划区的硬性束缚,同时弥补了行政区行政的制度缺失,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下构成了区域性公共管理机制的稳固框架。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价值导向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探析。

2.1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出发,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社会开放和政府制度透明的时代产物,它满足了公民知情权的合法享有,是构建民主社会的机制保障。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下,权利变更、风险加大、难以估测是社会生态复杂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科技信息的普及化以及社会公共事业的高度渗透巩固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依存状态,进而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层面不断扩大,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广度”与“深度”的全方位管理。

2.2 从价值导向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出发,公共问题和公共事业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价值导向关注的重点内容,弥补了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中以行政区划为一切工作重点的固有弊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秉承区域性行政和共同合作治理的科学观点,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事务分层和细化治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广泛的,既有国家政府部门,也有私域机构和第三组织,切实构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新格局。

2.3 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出发,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实现了多元、分散、上下互动的管理对象的有机整合,理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中合作网络和交互重合的复杂关系。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联合治理,这种联合治理的模式遵循了经济市场的内部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点,实现了公共利益的多元认同,加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

3. 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发展与崛起的策略方法

3.1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实践工作,继承并革新先前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精华,打破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缚,与现代管理理念接轨。在满足时展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共同合作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加快改变区域性公共管理“集权式”的传统模式,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与多层客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主体与客体的现实联系,促成新形势下多元化的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体现出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创新的优势。

3.2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设

区域管理方法篇(9)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然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受利益的诱惑,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政府就必须重视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概述

区域经济合作指的就是多个区域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开展合作,使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越来越严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有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保障,只有做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各区域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制度的缺失

制度作为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就当前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来看,政府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不同区域的管理方式、理念不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冲突,难以达成利益的平衡性;其次,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这种管理观念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管理的主体一直是政府,进而容易造成政府专权的现象,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二)缺乏法律保障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加大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健全的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区域之间的不正当经济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

(三)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管理主体由一变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有着的区域政府贡献力度大,有的则稍微不足,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时,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政府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区域公共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政府就必须响应时展的需求,用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及时的更新观点,加快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其次,政府要拓宽管理视野,适当下放权力,大力发展非官方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进而更好地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法律建设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依靠法律来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效率,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约束管理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此,政府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有关区域公共管理法制建设,利用法律效力来约束行为,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在经济领域中,要完善经济法,对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则进行调整,确保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领域中,要加强制度改善,加强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制度的改革,进而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区域双方或者多方的利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而要想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加强区域联系。首先,区域合作双方必须建立统一的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管理网络,实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的贡献。其次,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各区域要深入到对方区域中去,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进而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要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就区域合作内容进行明确,当利益分配出现矛盾时,要明确补偿方式,进而确保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行为进行管理,而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益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就目前来看,政府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区域公共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就区域经济发展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对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在政府绩效评价主题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四、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汇总,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双发的利益,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公共管理中,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体制,加强公共管理法律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04).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刘仁春.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4]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5]郑红军.“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6]姚玫玫,陈静华.论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J].黑河学刊,2006(05).

区域管理方法篇(10)

2.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

区域性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管理现代观念的突出表现形式,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都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性。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挣脱了传统行政划区的硬性束缚,同时弥补了行政区行政的制度缺失,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下构成了区域性公共管理机制的稳固框架。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崛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价值导向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探析。

2.1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社会背景出发,区域性公共管理是国家社会开放和制度透明的时代产物,它满足了公民知情权的合法享有,是构建民主社会的机制保障。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下,权利变更、风险加大、难以估测是社会生态复杂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科技信息的普及化以及社会公共事业的高度渗透巩固了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依存状态,进而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层面不断扩大,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广度”与“深度”的全方位管理。

2.2从价值导向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出发,公共问题和公共事业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价值导向关注的重点内容,弥补了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中以行政区划为一切工作重点的固有弊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秉承区域性行政和共同合作治理的科学观点,实现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事务分层和细化治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广泛的,既有国家部门,也有私域机构和第三组织,切实构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新格局。

2.3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谈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特点

从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出发,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实现了多元、分散、上下互动的管理对象的有机整合,理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中合作网络和交互重合的复杂关系。协商、洽谈、调解、谈判等方式方法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对区域内部以及与该区域有横向或是纵向交错关系的区域进行联合治理,这种联合治理的模式遵循了经济市场的内部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点,实现了公共利益的多元认同,加强了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

3.推动区域性公共管理发展与崛起的策略方法

3.1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

区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创新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实践工作,继承并革新先前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精华,打破传统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缚,与现代管理理念接轨。在满足时展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共同合作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加快改变区域性公共管理“集权式”的传统模式,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体与多层客体之间的关系,加强主体与客体的现实联系,促成新形势下多元化的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体现出区域性公共管理理念创新的优势。

3.2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是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规范区域性公共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始终走科学化、理性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的责任践行范围和权力使用范围,加强区域间公共管理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国家间的国际化合作。纵观区域性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现代区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化树立了区域性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威形象,保证了区域性公共合作管理的持续性。

上一篇: 高中家庭教育指导 下一篇: 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