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应对的方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52

风险应对的方式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1)

一、PPP项目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PPP模式成为新的贷款投向,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如下机遇:首先,拓宽业务领域,获得优质客户。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于交通、水利等基建类项目的投资相较于政策性银行来说存在一定差距。而PPP模式有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为商业银行在基建类、城镇化建设类项目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其次,获得稳定收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仍是收益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80%,利息收入中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可以达到七成的占比,而贷款业务中中长期贷款又是重中之重。由于我国的PPP模式项目多为基建类,且在市政建设、铁路、水利、医院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前景广阔。贷款资金需求量大,且偏向于中长期,因此会带动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为商业银行增收。又由于发起人多为政府,预计风险可控,收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最后,拥有广泛影响。PPP模式涉及的项目规模较大,涉及上中下游多个行业,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商业银行积极参与PPP项目,可以扩大银行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将拥有更多的潜在客户。

二、商业银行参与 PPP项目的必要性

PPP项目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商业银行也在PPP模式中起到保证资金充足性和稳定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不成熟,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借贷方式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多、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在PPP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商业银行聚集社会公众与企业的大量资金,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参与PPP项目,可以促进资金融通,有效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有收益资本。一方面利于回报率较低的基建公共服务类项目顺利开展,一方面使得市场资金有效利用。二是商业银行能够利用自身信贷项目的分析经验,预测PPP项目的现金流收入,准确发现项目实际价值。三是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分散PPP项目的风险,提供长期资金,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指导,使得PPP项目的风险被合理分担。

三、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主要方式

我国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而且PPP模式投融资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就是商业银行。PPP 项目有着总投资金额高,资金回收期长等特点,导致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受到较大限制。而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充足、融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信贷。商业银行对于PPP项目最主要的支持仍是向项目公司发放贷款,即通过经营贷款、银团贷款等工具为PPP项目提供资金。如中国农业银行安徽池州市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采取的26年期限、4.99 亿元固定资产的贷款,其中有1.25亿元采用银团贷款形式,农行也成为该项目的银团行和银团份额最大的参与行。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用途为置换借款人前期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归还项目的负债等。同时用收费权、预期收益权等对于项目进行抵押。

在确定PPP项目信贷资产规模方面应当科学合理的考虑项目各个环节,保障资金收益。在项目的建设期可运用固定资产贷款,在项目的移交期需要做好信贷资产的收回,做好中短期产品的置换。贷款期限需要综合考虑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及政府服务费的因素,总长度不超过特许经营期,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短期O&M、MC模式(3-8年),中期BTO模式(3-15年)与BOO模式(3-20年)等期限不同的贷款模式。

二是PPP基金。目前,我国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已经成立了省级的PPP发展基金,由省政府发起,财政部门引导资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资认购,规模在百亿之上。多家银行采取该模式,如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入主四川省PPP项目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成为该引导基金管理公司第三大股东,该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预计3-5年规模达到300亿元,是四川省首只PPP项目产业基金;中国建设银行成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最大的出资金融机构,中标多地省级PPP引导基金,与中建、上海建工等优秀社会资本方组建PPP基金联盟;建行资产管理部推出了城镇化基金、“一带一路”基金、政府债务优化基金等,为PPP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等等。

三是提供咨询业务。PPP 项目从设计到建设、竣工都需要商业银行在法律、财务、金融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为项目提供财务、造价以及年金托管等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各类金融机构协商共同为政府提供融资方案,也可以为社会资本提供PPP项目的评价咨询服务。

商业银行提供的融资咨询服务主要包括项目公司股债比例确定、对股东追索责任确定、融资担保结构确定、融资项目未来现金流预测、融资期限结构确定等,华夏银行于2014年推出的“工程通”融资产品就有类似功能。该产品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提高其财务杠杆水平,优化融资结构。通过工程通的模式,施工企业可以获得针对政府项目的一些中长期的授信,减轻政府类项目的资金的压力。

四是对资金进行监管。PPP项目的客户在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等,银行需要为其设计现金管理方案,对客户的资金进行管理。包括对日常资金的管理、结算、收付款、工资、现金的管理、资金网络结算、资金监督与管理、企业理财和信息服务等服务,以此来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参与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PPP项目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较分散,收益较稳定,现金流可预测。商业银行可以参与PPP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与营销,也可以运用信托等表外资金购买PPP资产证券化类产品。

六是投贷模式。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运用投行的资金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营维护类PPP项目的融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运用投行资金使得商业银行成为PPP项目的股东,获得股息收入。以此降低银行单一规模贷款的风险,调节收入结构。

七是商业银行买入PPP项目公司在贸易中形成的应收账款,负责管理、催收等;同时买入PPP项目公司对手方的应收账款,向PPP项目公司催收。

四、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潜在风险

由于PPP项目参与者众多,情况复杂,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例如项目运营模式不成熟,没有参照范本,实施难度大,地方政府不承诺兜底的风险等等。

第一,银行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PPP项目的金融服务仍旧是新鲜事物,缺乏相关的运作管理经验,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风险。在PPP项目的准备阶段,银行可能会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不能充分调查项目,也不能充分介入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在PPP项目的融资阶段,贷款调查不充分、贷款决策判断失误等等使银行面临更多风险。由于从项目发起到项目执行存在多个环节的管理,如何跟踪以及切入项目需要加强研究。又由于PPP 项目的融资额度大,对于融资比例、担保价值、还款安排等要详细论证。另外当经营管理不能达到预期收益时,如何保障银行的效益也没有有效的规范;在PPP项目的建设阶段,由于PPP项目参与方多,周期长,融资金额大,容易造成管理困难等问题。

第二,政府风险:在PPP项目中,政府的角色是项目合作者,而非项目监督者。然而,政府部门对待项目的态度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与银行。不少企业顾虑政府会违反合同约定履行的条款,而商业银行也会顾虑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盲目签订不符合实际的合同,导致难以履约,造成还款风险等,损害多方利益。举例而言如青岛威立雅污水处理项目中,当地政府签约后又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以降低承诺价格;福建泉州刺桐大桥建设过程中,有关政府并未保证项目公司的经营排他权,也未补偿该公司,增加了项目投资总成本,最终导致项目失败;吉林长春汇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项目中,政府临时废除已签订的管理办法,导致公司巨额资金被拖欠,项目最终失败。因此,商业银行在参与PPP 项目时,也要关注当地政府的信用风险。

五、商业银行应对PPP项目风险的措施

目前我国PPP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应对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准确把握项目运营过程中的业务机遇。

第一,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关于PPP项目的政策准则,商业银行要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把握各级标准。同时完善自身行业信贷政策,审批标准等等,适应PPP新模式。第二,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要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及时向政府汇报工作,并积极获得相关政策、信息等的帮助。第三,银行要发挥专业领域的优势,做好为项目各方提供专业融资咨询、合理信贷规模及贷款方案等的工作。具体来说,为地方政府提供创新型产品,为项目公司解决合理的质押融资需求,同时通过多种融资模式参与PPP项目的全过程,开发不同期限、利率等等的贷款产品。比如国家开发银行针对社会资本参与交通、水利等基建类项目困难的问题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专业的PPP项目顾问团队,为新疆自治区PPP项目提供项目设计方案、项目评审等的综合性顾问服务,自治区人民政府也确定浦发银行为首批PPP项目顾问银行和PPP项目基金合作银行之一。第四,商业银行选择PPP模式应当考虑选择稳健、有配套设施支持等的项目。选择市政设施、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收益稳定的领域,大型城市、省会城市等经济实力较强,地方债违约较低的区域,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等级较高的合作企业。第五,PPP融资模式的关注点在于项目本身的合同约定,政府与社会的利益分配等,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成为偿还贷款的主要来源。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于项目盈利能力的分析,正确评估项目的未来现金流,确定折现率,保证贷款本息的偿还。同时,银行应当关注贷款抵押物,并且寻求新的风险缓解手段,例如项目公司的母公司提供担保之类的承诺。第六,随着亚投行、金砖银行等的成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有的国际业务渠道上建立新的PPP融资产品,将有实力的PPP项目推向国际市场。

PPP项目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预计未来市场规模有数万亿之多,该模式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又一大投资渠道。商业银行应当抓住这一投资机会,抓住机遇,应对风险,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波,徐飞.公私合作制(PPP)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2-37.

[2]程连于.PPP模式与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03.17-19.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2)

中图分类号:C915;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4)02―0068―06

收稿日期:2013-05-11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风险认知视角"(122400450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金平(1962--),男,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教授,心理学博士。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居民的风险认知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刘金平等人探讨了城市居民风险认知的水平和结构;①崔澜骞、姚本先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②但是,对农村居民风险认知等问题的相关研究还相当薄弱。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个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客观存在的风险的感受和认知,在主观上对风险产生的认识、做出的判断和评价,是个体对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心理感受和认识,它是衡量公众心理恐慌的一个重要指标。③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够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获得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帮助。社会支持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环境因素,又包括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它给个体提供了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针对外在的环境要求,以及在其受到相关的情绪困扰时所产生的认知反应,进而所采取的具有特异性、稳定性特点的行为模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也不同。同时,应对方式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应对方式是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压力的应对模式。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自己个人生活的综合认知和判断,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一个总体的概括性认识和评判,是个体各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合意程度,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观指标。

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①关于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Rui Zheng等认为,公众的社会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②因为,风险认知水平过高会引发个体产业焦虑、恐慌等情绪和不安全感,久而久之则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关于社会支持与风险认知的关系,Rui Zheng等的研究指出,政府支持与社会风险认知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因为,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有个体期望水平、风险沟通、知识结构、个体差异等,得到社会支持多的个体在遇到风险事件时,能够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而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不会过度担忧;相反,社会支持不足的个体在面对风险事件时会有过度担忧,会产生较强的恐惧感,总觉得风险不可控制。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假设1: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从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的概念来看,风险事件是个体面对的应激源之一。在面对风险事件时,个体会产生风险认知而采取各种行为方式去应对风险,个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假设2:应对方式能够调节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方便取样,同时,又因为中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风险认知等方面的表现具有普遍性,故笔者选取中原地区的河南省鄢陵县、光山县和汝州市三地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获得有效问卷603份,有效率为75.38%。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314人,女性289人;已婚者564人,未婚者39人;有工作者230,无工作者373人。

2.2研究工具

农村居民风险认知问卷,是对刘金平等编制的城市居民风险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修订而成的。⑧该问卷由风险的可能性、风险的可控性和风险的忧虑性3个因素构成,共15个项目。经验证,该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好,其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其内容结构良好,可以在农村居民中使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是对Zimet制作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修订而成的,可用来测量个体领悟到的来自社会的各种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支持。该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3个因子。其中,第1、4、7、10项是家庭支持;第2、5、8、11项是朋友支持;第3、6、9、12项是其他方面的支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是由姜乾金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在借鉴国外应对方式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该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该问卷采用利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越倾向于采用此类方式应对压力事件。消极应对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采用被动、消极的方式应对问题;积极应对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越倾向于采用主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⑤

生活满意度量表,是采用Diener&Emmons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该量表由5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对自己的一般生活满意度作出主观评价。SWLS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多项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其信度系数为0.86,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良好。该量表各项目采用7点计分方法,将“完全不符合”记作1分,然后按顺序逐步发展到“完全符合”并将其记作7分。得到的分数越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2.3研究程序和统计方法

本文所有调查数据都是通过个别施测的方式获得的。本研究采用SPSSl9.O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以探讨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探讨应对方式在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3研究结果

3.1 社会支持、风险认知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笔者采用Pearson积差分析法对社会支持、风险认知、生活满意度间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笔者采用Pearson积差分析法对生活满意度与风险认知、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3.2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检验

Baron&Kenny认为,对变量中介作用的检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2)自变量对中介变量影响显著;(3)当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进入因变量回归方程时,中介变量的效应显著,而自变量的效应消失(完全中介作用)或者减弱(部分中介作用)。

笔者采用Baron&Kenny对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工作状况、收入水平)之后,分别做生活满意度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风险认知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以及生活满意度对社会支持、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第一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由表3可知,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58(p

3.3应对方式调节作用检验

对应对方式在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的检验,笔者采用温忠麟、侯杰泰和张雷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即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用带乘积项的回归模型作分层回归分析:(1)做因变量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到测定系数Ri;(2)做因变量对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乘积项的回归分析,得到测定系数R;。若瞒显著高于R;,则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若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显著,则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

3.3.1对积极应对方式调节作用的检验。笔者采用温忠麟等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首先,本研究构建风险认知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然后,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以风险认知、积极应对方式,以及风险认知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的回归系数为1.134(p

为了进一步检验积极应对方式对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笔者以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调节变量的积极应对方式进行分组,并分别作生活满意度对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在高积极应对方式水平上作生活满意度对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认知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显著(B=0.339,p

3.3.2对消极应对方式调节作用的检验。笔者采用温忠麟等检验调节作用的方法。首先,构建风险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然后,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以风险认知、消极应对方式,以及风险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风险认知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乘积项的回归系数为0.510(p

为了进一步检验消极应对方式对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笔者在高消极应对方式水平上作生活满意度对风险认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认知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显著(B=-0.458,p

4分析与讨论

笔者对中原地区农村居民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风险认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以往的研究认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因素,如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化关系等;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如个体的认知能力、价值观、自尊等。本研究的数据显示,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笔者认为,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能够获得较多的物质帮助,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同时,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他们在遇到坎坷或面对不幸时可以得到各方面的精神援助,从而减轻他们的精神痛苦。因此,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风险认知影响生活满意度。由于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能够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社会网络的较多的帮助与支持,他们在面对风险时所产生的忧虑会比社会支持度低的个体少,因此,社会支持与风险认知呈负相关。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中原地区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只是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风险认知之外,社会支持有可能通过影响其他变量来影响生活满意度,这是值得今后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3)

1.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过程。风险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方式从投资者处筹得资金之后,以权益资本方式投向选定的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风险企业成长、实现增值,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出售所持的股权,回收投资并获得超额收益。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是指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风险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是时候将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因而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开上市、出售或回购、清算)通过资本市场将风险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为介入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风险资本家实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必须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行选择。

2.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受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股票市场的行情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期限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对这些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

任何投资都追求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追求超常规的高额资本增值,它是通过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的股权来实现的。在风险投资正式退出之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关注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退出,只有当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足够大时,风险投资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卖出”价格。风险企业股权增值状况是决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风险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因素,风险资本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状况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风险资本家将风险资本投人到风险企业后,可以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实施运营监控来促进风险企业的成长,动态地掌握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以获取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整风险投资项目退出规划。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不是事先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的,必须依据投资后的风险企业成长状况适时确定,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时期退出。

2.2 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

所谓的预期持有成本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所发生的直接的成本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预期持有收益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在每一期投资之前对风险企业的价值以及增值潜力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如果继续对风险企业投资,其预期持有成本大于预期的持有收益的话,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退出方式退出,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2.3 股票市场的行情

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价格是以风险企业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要受股票市场的行情的影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票发行一般供不应求,风险投资在使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时可以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取得相当可观的资本溢价。如果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收购公司也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风险企业。相反,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新股上市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折价发行也很难成功,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愿意并购风险企业的公司也会利用这个“低进”的好机会,压低风险企业股份的价格,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收购很好的风险企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时,应尽量选择股票行情较好的时候。 转贴于

2.4 风险资本的退出期限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不论该轮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如期变现,从而保证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的不断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基金主流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为10年。在存续期末,所有的现金和证券都必须在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和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之间分配,风险投资基金清盘。由于存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时间限制,因此无论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如何,风险资本都必须在退出期限之前实现退出。

3.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之后,就应该考虑风险投资项目以何种方式退出。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有四种: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风险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回购、风险企业清算。

风险企业清算是指风险企业在经营期内的经营状况与预计目标相差较大,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又无法得到新的融资,风险资本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并购或回购从风险企业退出,而对风险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分的行为。本文只对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顺利实现增值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应采用何种方式退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的选择时应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

所谓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股份的转让价格。风险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其退出价格往往不同。

在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四种方式中,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取得的退出价格往往是最高的,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往往不高。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资本市场的影响,其退出价格的制定缺乏灵活性,而且极易受外部市场条件的干扰。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是意愿的买方与卖方达成一致的价值,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定价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关键在于该企业对于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此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风险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会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价格。所以,风险投资以IPO方式退出时面临很大的退出价格风险,而以并购和回购方式退出时面临的退出价格风险就小得多。因为企业并购和回购的价格一经确定后,虽然不太可能“冲高”,但也不至于“跳水”。企业并购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的。

3.2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是指风险投资实施退出战略时产生的费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费用非常昂贵。有资料表明,一般地讲,当发行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约为发行市值的15%;而当发行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将大大超过15%的水平。美国NASDAQ的筹资费用占筹资金额的13%-18%,最低不少于30万-50万美元,其中,承销费通常占5%-10%。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3.3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所需交易时间

风险投资采用首次公开发行退出时,从风险企业准备上市到正式上市之间通常至少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采用并购方式或者回购方式退出时,由于很多并购和回购都是双方私下通过谈判达成的,交易所需时间一般较短,所涉及的部门和手续也相对要少。因此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相对于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来说,操作简单,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而没有后顾之优,并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于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弱小、风险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退出渠道。

3.4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市场容量

所谓退出市场容量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家拟发行或转让的风险企业股份的吸纳能力。资本市场往往对采用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事实上,不仅仅是对风险投资支持的首次公开发行有限制,任何资本市场对普通的首次公开发行也有限制,因为一个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融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因资本市场的定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只有当这些企业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后方可上市。例如当前的中国,不存在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则限制多,主板市场相对于大多数的风险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如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的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企业有三年以上的营业业绩且连续盈利等等。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是一种非公开的产权转让,它既可以在上市公司间进行,也可以在非上市公司间进行,或者在上市与非上市公司间进行,因此,从理论上讲,产权交易市场对采用企业并购的退出方式没有任何数量限制。 转贴于

3.5 对风险企业的独立性和风险企业家控制权的影响

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不但使风险企业家获得巨额的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次公开发行可以使风险企业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若风险投资采用这种方式退出对风险企业家是一种有效激励,激励他们在企业上市前更好地为该企业创造价值。与之相对,如果风险投资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则很有可能使风险企业家彻底丧失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容易遭到风险企业家和风险企业管理层的反对,也不利于他们在风险投资退出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和企业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而言,采用风险企业回购方式退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以及风险企业家的控制权,避免由于风险资本退出而给风险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风险企业家很大的激励,使其将自身的利益同风险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前景着想。

4.结论

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地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风险投资顺利成功的退出才能够使风险投资这一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风险投资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以及适合风险企业的最优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以实现风险资本的成功退出,获得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刘辉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4(1):76-77.

曹玲,周莉.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8(6):56-60.

练娜,夏恩君.管理层收购: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5):68-70.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4)

1.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过程。风险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方式从投资者处筹得资金之后,以权益资本方式投向选定的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风险企业成长、实现增值,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出售所持的股权,回收投资并获得超额收益。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是指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风险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是时候将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因而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开上市、出售或回购、清算)通过资本市场将风险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为介入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风险资本家实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必须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行选择。

2.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受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股票市场的行情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期限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对这些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

任何投资都追求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追求超常规的高额资本增值,它是通过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的股权来实现的。在风险投资正式退出之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关注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退出,只有当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足够大时,风险投资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卖出”价格。风险企业股权增值状况是决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风险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因素,风险资本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状况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风险资本家将风险资本投人到风险企业后,可以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实施运营监控来促进风险企业的成长,动态地掌握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以获取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整风险投资项目退出规划。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不是事先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的,必须依据投资后的风险企业成长状况适时确定,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时期退出。

2.2 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

所谓的预期持有成本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所发生的直接的成本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预期持有收益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在每一期投资之前对风险企业的价值以及增值潜力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如果继续对风险企业投资,其预期持有成本大于预期的持有收益的话,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退出方式退出,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2.3 股票市场的行情

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价格是以风险企业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要受股票市场的行情的影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票发行一般供不应求,风险投资在使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时可以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取得相当可观的资本溢价。如果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收购公司也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风险企业。相反,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新股上市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折价发行也很难成功,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愿意并购风险企业的公司也会利用这个“低进”的好机会,压低风险企业股份的价格,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收购很好的风险企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时,应尽量选择股票行情较好的时候。

2.4 风险资本的退出期限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不论该轮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如期变现,从而保证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的不断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基金主流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为10年。在存续期末,所有的现金和证券都必须在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和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之间分配,风险投资基金清盘。由于存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时间限制,因此无论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如何,风险资本都必须在退出期限之前实现退出。

3.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之后,就应该考虑风险投资项目以何种方式退出。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有四种: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风险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回购、风险企业清算。

风险企业清算是指风险企业在经营期内的经营状况与预计目标相差较大,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又无法得到新的融资,风险资本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并购或回购从风险企业退出,而对风险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分的行为。本文只对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顺利实现增值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应采用何种方式退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的选择时应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

所谓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股份的转让价格。风险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其退出价格往往不同。

在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四种方式中,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取得的退出价格往往是最高的,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往往不高。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资本市场的影响,其退出价格的制定缺乏灵活性,而且极易受外部市场条件的干扰。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是意愿的买方与卖方达成一致的价值,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定价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关键在于该企业对于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此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风险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会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价格。所以,风险投资以ipo方式退出时面临很大的退出价格风险,而以并购和回购方式退出时面临的退出价格风险就小得多。因为企业并购和回购的价格一经确定后,虽然不太可能“冲高”,但也不至于“跳水”。企业并购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的。

3.2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是指风险投资实施退出战略时产生的费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费用非常昂贵。有资料表明,一般地讲,当发行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约为发行市值的15%;而当发行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将大大超过15%的水平。美国nasdaq的筹资费用占筹资金额的13%-18%,最低不少于30万-50万美元,其中,承销费通常占5%-10%。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3.3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所需交易时间

风险投资采用首次公开发行退出时,从风险企业准备上市到正式上市之间通常至少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采用并购方式或者回购方式退出时,由于很多并购和回购都是双方私下通过谈判达成的,交易所需时间一般较短,所涉及的部门和手续也相对要少。因此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相对于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来说,操作简单,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而没有后顾之优,并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于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弱小、风险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或回购方式退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退出渠道。

3.4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市场容量

所谓退出市场容量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资本市场或产权交易市场对风险投资家拟发行或转让的风险企业股份的吸纳能力。资本市场往往对采用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方式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事实上,不仅仅是对风险投资支持的首次公开发行有限制,任何资本市场对普通的首次公开发行也有限制,因为一个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向公众融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因资本市场的定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只有当这些企业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后方可上市。例如当前的中国,不存在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则限制多,主板市场相对于大多数的风险企业来说门槛太高。如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的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企业有三年以上的营业业绩且连续盈利等等。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是一种非公开的产权转让,它既可以在上市公司间进行,也可以在非上市公司间进行,或者在上市与非上市公司间进行,因此,从理论上讲,产权交易市场对采用企业并购的退出方式没有任何数量限制。

3.5 对风险企业的独立性和风险企业家控制权的影响

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不但使风险企业家获得巨额的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次公开发行可以使风险企业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若风险投资采用这种方式退出对风险企业家是一种有效激励,激励他们在企业上市前更好地为该企业创造价值。与之相对,如果风险投资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则很有可能使风险企业家彻底丧失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容易遭到风险企业家和风险企业管理层的反对,也不利于他们在风险投资退出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对于首次公开发行和企业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而言,采用风险企业回购方式退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以及风险企业家的控制权,避免由于风险资本退出而给风险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风险企业家很大的激励,使其将自身的利益同风险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多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前景着想。

4.结论

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地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风险投资顺利成功的退出才能够使风险投资这一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风险投资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以及适合风险企业的最优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以实现风险资本的成功退出,获得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刘辉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4(1):76-77.

曹玲,周莉.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18(6):56-60.

练娜,夏恩君.管理层收购: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5):68-70.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5)

Abstract:In the PPP Mod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there are a lot of participator, and face many complex risks, Meanwhile,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disease degree caused by the various risks. Which make the risk sharing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is on the major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ing the parties, according to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risk.

Key words:PPP Mode;Risk Analysis;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1.引言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也称为3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PPP融资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伦敦地铁、荷兰 HSL-ZUID 地铁、香港地铁、北京地铁四号线等。工程实践表明, 合理分担项目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效率,这是PPP融资模式成功的关键和最重要的目标。PPP模式下,参与者众多,风险因素多且错综复杂,各风险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使得风险分担变得更加复杂化。

因此,本文针对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PPP模式的风险进行分析。

2.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

PPP项目风险除具备一般项目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

(1)风险周期比较长。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一般都比较长。因此,在PPP项目投资额巨大的情况下,PPP项目公司要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利润,需要较长的期限,则其面临的风险期也较长。

(2)风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PPP项目建设的程序性,决定了其风险也呈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不同阶段,风险种类不同。在建设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完工风险,而在运营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风险和运营维护风险。而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则是贯穿PPP融资模式运作的全过程。二是在不同阶段,风险大小呈明显的阶段性。在建设阶段,由于资金的大量需求,项目本身也未产生任何收入,因此,项目风险随着项目的建设而增加。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由于有稳定的收入来支付生产经营费用、偿还债务,并产生收益,项目风险就逐渐降低。

(3)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在PPP项目中,参与项目的每一方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其在项目中面临的风险不同。公共部门预期通过PPP融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特许期满时无偿获得一部分资产。其所承担的风险有:完工风险、政治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等。而投资者预期通过投资项目获得回报,其承担的风险多且时间长,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等。

3.PPP模式下项目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3.1 政府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

(1)政治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

在PPP项目中,所有的参与方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的影响。而在项目参与各方中,东道国政府是最有能力承担政治风险的,因此政治风险最后由东道国政府承担是最佳的选择。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担保形式,保证不对项目实施强制性收购;若由于发生政治波动、法律变更等事件而使国家收购不可避免,则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在相关的特许权协议中,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可以就风险分担问题进行协商,政府以允许提高价格或延长特许期来补偿项目公司由于法律变更蒙受的损失。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应通过合同的形式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配。

(2)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主要在运营商方面,经营风险主要在项目经营和维护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的疏忽,发生重大经营问题。就东道国政府而言,可以通过选择对拟建项目及其领域内比较熟悉的运营商来预防这一风险,并且运营商具有良好的资信和管理经验。在项目建成后,一般应要求承包商对项目提供一个保证期限,以便承包商对其材料和工艺的缺陷进行修补。

(3)市场风险

PPP项目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市场风险,政府一方面要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以大大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在产品的销售合同上,确定好产品的定价策略。由于PPP项目的产品定价一般受政府的影响较大,所以政府有义务尽可能减少项目由于市场风险而蒙受损失。政府可通过与承包商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或产品销售协议,以减少承包商由市场需求风险导致的运营困难。另外,竞争风险也是承包商十分关心的,为预防竞争风险,政府可以对承包商承诺在项目特许期内,不在项目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建设同类项目,以保证项目的实际收入。

3.2 项目承建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模式下项目承建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完工风险、供应风险和技术风险。

(1)完工风险

为限制及转移完工风险,通常情况下,可利用不同形式的项目建设合同对完工风险进行控制。常见的合同有: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可调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指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以一次包死的总价委托给承建商,这种合同方式对承建商最为不利。成本加酬金合同则是项目公司承担了大部分风险,承建商承担的风险是很小的,这对承建商最为有利,一般这样的项目是竞争不充分的结果。可调价合同中项目公司和承建商对完工风险进行了合理的分担。在项目建设阶段,完工风险的主要受害者是贷款银行,为了限制及转移项目的完工风险,贷款银行通常要求项目公司或者项目承建商等项目其他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完工担保。而承建商也意识到完工风险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损失,为此会采取加快进度,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加强科学管理等措施来保证项目按期、保质完工。但在具体承建过程中,由于项目规模大 、建设周期长、“三材”用量大,因此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项目的总造价影响很大,很可能造成总成本的增加,超出预算。这对承建商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而且因此会导致完工风险,从而影响项目融资的正常运营,为此,承建商可以采用远期合约的手段来提前固定成本,从而有效回避风险。

(2)供应风险

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风险对承建商来说影响较大,承建商通常通过签订长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合同,加以预防和消除。项目能源、原材料供应商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购买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以长期的优惠价格为项目提供能源或原材料,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对进行担保。同时,承建商可以进一步将供应协议设计成“供货或付款”类型的合同,这样,项目的经济强度就能够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与供应商共同承担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3)技术风险

项目技术风险包括项目设计施工方案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技术的选择失败将使承包商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在PPP项目协议中,承建商一般根据项目公司的要求选择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的生产技术。因此,承建商可以通过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顾问来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期间造成技术风险。

3.3 项目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模式下项目运营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环境保护。

(1)市场风险

由于PPP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往往难以预测。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原材料及燃料价格的涨幅超过了项目产品价格的涨幅,那么项目的效益势必下降,势必造成实际收入低于设计预期,现金流不足,难以补偿项目经营成本和按时归还贷款的风险。

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一方面要在项目初期做好国内外市场调研分析,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产品长期购买协议是项目融资能力的基础,这是分散市场风险最常见的法律措施。长期购买协议在不同的融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合同、使用合同、最低支付合同等。这些合同虽然具体形式和内容有区别,但其本质特点相同,即不论项目产品买主或产品设施用户是否取得产品或服务,都有义务向项目公司支付最低金额的款项,以补偿项目公司对贷款人的义务;另一方面是在产品销售合同上确定好产品定价策。根据项目的产品的特点选择是用浮动定价法还是固定定价法,另外还可以采用实际生产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收益的定价方法。政府或公共部门的保证,主要是要求政府或公共部门在特许权协议中明确承诺项目运营初期保证最低车流量或者使用量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2)政治风险

PPP融资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其项目特许经营期较长,对于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特许经营年限一般都在30年左右。对项目运营商来说,其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由所在国法律政策变化等而造成的高成本、低收益的现象。在应对政治风险方面,与东道国政府相比较,承包商显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运营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应对风险:一方面通过买入一些外汇的远期合同来防范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申请政治风险保险来转嫁风险,一旦保险事件发生,则可以申请赔偿;另外也可以通过海外投保方式,使各种担保合同置于东道国政府的管辖之外,尽量避免东道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行动,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3)法律风险

在特许权期项目所在国现行法律的变革、全国性的或地方的法律不一致、进口和出口的规则变化、公司法的变更和所有权法令的改变等都会对PPP项目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为了规避由此引起的风险,运营商需要聘请法律顾问以确保其工作符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要求。

(4)环境保护

各国对环境保护责任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定。因此,在项目融资中根据项目所在国法律规定,谁负有环保责任,该风险就应由谁来承担。环境风险会影响到贷款的偿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分散和降低项目环境风险。运营商应对环境风险有两种措施,一是投保环境保险,二是在合同中明确列出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即估计项目的环境责任。

4.结论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周期长,呈现很强的阶段性,参与项目各方在项目中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要更好地确保参与各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的分担方式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巍.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综合运输,2004(10):33-35.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6)

2风险管理的策略

2.1建筑工程风险的识别以及预测

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预测,其前提就是要对风险发生的案例进行收集,同时要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会为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风险的识别以及预测的手段和方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信息分析的方式、调查方式以及实验论证方式等。对于监理工程师来说,应当对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从中获取相应的经验,继而不断尽心分析和总结,对风险事件进行深一层的分析,从而真正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方式。

2.2建筑工程风险的评价以及分析

对建筑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评价主要就是对风险能够发生的概率以及对整个工程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对其进行识别以及预测的前提下,将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从而为建筑工程风险的规避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在该阶段主要是将预测学以及概率学作为主要的依据,有比较大的工程量。比如说某市的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承办者对工程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恰当的报价方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得资金投入方面所遇到的风险能够降到最低。

2.3建筑工程的风险检查

对建筑工程所存在风险进行相对细致的检查,其目的就是要对不同的风险控制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使得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主要的方式有风险自留、风险控制以及进行相应的风险转移。所谓的控制对策主要就是对建筑工程所产生的风险产生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使得风险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或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对一些有风险的作业活动进行限制或禁止,对一些安全保障的工作执行相应的保障计划,从而使得风险在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风险自留就是对工程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自行承担,其中有计划自留和非计划自留两种类型,要是进行有计划的自留,那些自留方就会在防范风险方面对风险的潜在危害进行降低,要是实施非计划自留就只能对风险进行被动的接受。工程风险自留的对策比较少,但是在投标以及报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一些承包商在进行投标的时候就已经将风险自留考虑到了,同时还其分摊在相应的工程报价之中,不会采取相应的自留对策进行风险承担,主要是采取转移风险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化解,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正常的。风险条款或对策的明确会使得工程的承包单位以及业主对风险进行中试,将风险所带来的可能性损失降到最低,会对工程的建设以及风险规避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风险转移政策来说,使用合同转移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将双方的责任使用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减少风险转移带给另一方的损失,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要有相应的合同条款和标准,转移对策中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就是对工程进行投保,也就是化为保险对策,从而将工程纠纷以及产生的其他风险降到最低,从而真正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

2.险防范的实施决策

对于建筑工程的风险防范来说,其主要内容就是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以及相应的计划来控制损失,采取相应的应急计划,对保险的内容以及金额进行确定,同时还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签订相应的保险类合同,从而将工程的风险降到最低。

2.5工程风险的检查

对工程的风险进行检查主要就是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不断地检查,监看整个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相应的风险漏洞,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和规避风险的方案,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7)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提出以后,学术界对该创新业务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分析。Smith(1987)对商业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进行研究,指出:商业信用能促使中间商在贴现支付与全额支付之间做出抉择,这一抉择反映了销售商对购买商违约风险的担忧。因此如果销售企业对购买者是否违约风险的了解只是来源于市场,销售企业将会提前对该风险产生警惕意识。在无法挽救的投资中,关于购买者违约风险的信息对于出售方而言是有价值的。朱怀意等(2006)将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具体分为需求不确定性、供给不确定性、制造不确定性三种。郑霞忠等(2012)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风险归纳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体包括商业银行、融资企业、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外部风险则包括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研究认为:风险主要来自银行、核心企业、法律三方面,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资信等级、法律盲点是风险控制点。二是供应链金融风险度量分析。胡海青等(2011)研究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其中使用了支持向量机方法,指出:通过考察整条供应链运转情况能有效评估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融资企业违约概率,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减少银行损失,保证供应链业务的顺利进行。何娟、刘苗苗等(2012)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数据并实证分析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建立了存货质押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三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分析。Bardia(2004)对包含如下假设的合同进行研究:汇率不确定、供应商变换选择、订单数量具有弹性、利益共享、供应商反应选择,并分析影响供应商和生产商灵活签订合同的因素,同时,将生产商的供应视为一种风险资产的组合,运用组合理论分析如何降低风险。章玲(2014)对中小企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才能提高商业银行对企业放贷的概率,从而提高解决企业资金缺口的概率。现有的文献给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框架,但很少文献从其具体运作模式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本文从保兑仓运作模式,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关键合约参数的控制分析。

三、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管理分析

在保兑仓融资业务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了保障企业之间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企业合作的协议、合同进行规范是必要的。参与企业必须签订有关合同,例如《:商品购销协议》、《保兑仓业务三方合作协议》、《保兑仓业务四方合作协议》、《发货通知书》、《退款通知书》等。保兑仓融资模式属于预付款融资,该模式参与各方包括:供应商、融资企业、商业银行、仓储监管方。它是原材料仓单质押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先领票后取货。票是指商业银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货通常是指原材料。作为融资企业的中小企业先获得银行贷款采购原材料,再将原材料交由物流企业做质押,作为卖方的上游企业有时也承担货物评估、监管作用。

(一)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识别

保兑仓业务受到宏观因素影响。行业风险是伴随着行业整体的交易环境、科技变化、利润水平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企业所处区域环境的经济、法律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企业面临的区域风险。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的参与者在各自行业中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本就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视为应对行业竞争的创新业务,物流企业也将供应链金融业务视为拓宽市场的措施,各方参与者都将面对同一种压力,即行业竞争。由竞争对保兑仓融资模式业务开展产生的不确定性称之为竞争风险。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能对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如果上下游企业协调不顺畅,将会给整条供应链带来协调风险。协调风险的出现会导致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不畅,进而导致物流层面的运作欠佳。因而,协调风险能从企业之间的合作层面到物流运输层面影响具体保兑仓业务的风险大小。虽然保兑仓融资模式非常注重核心企业在面对剩余原材料的情境下回购原材料的保证意愿,然而信用风险依然是贷款人关注的一项重要风险。四方保兑仓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用风险,即物流企业并没有对货物进行监管,或者承担了监管责任但是没有将真实信息传递给商业银行,或者监管过程中出现监管失误情景。用于业务的抵押物变现风险是保兑仓业务面临的又一重要风险。若质押物的价格发生了波动,或者变质,变现风险会相应增加。对于质物来说,银行应选择价格稳定,不宜于变质,且具有明确的规格,较高的标准化程度,便于计量的抵押物。由于保兑仓融资模式参与主体较多,流程设计较为复杂,因而实际运用中难以避免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流程风险、具体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是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风险;流程风险是指保兑仓业务流程中标准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欠缺造成的风险,保兑仓融资模式中涉及许多步骤,每一步骤的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都将影响业务顺利开展;具体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具体操作风险,具体操作风险与具体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密切相关。

(二)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工作。指标体系为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到:第一、保兑仓模式中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第二、保兑仓中融资企业的业绩与未来发展;第三、融资企业和供应链系统的发展状况。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对具体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否则,容易产生错误的评级以及难以保证评级的客观公正。对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来源有充分认识后,须确定相应指标对不同风险类型和风险来源进行考察。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银行通过对指标体系评分,即可对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对融资企业进行放贷。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层级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统计平均数法等。例如,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在风险评估时,主要采用宏观与行业风险指标、供应链系统风险指标和担保物风险指标等三大类指标。它分别对三大类指标设定基本线,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进行审核。该审核方式简单直接,一方面节省了审核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潜在的违约风险。由于风险管理得当,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于2008年被银监会评级为2B级,位于所有城商行的监管评级中前列位置。

(三)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控制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的来源很多,它不仅涉及到各个参与方,而且涉及到银行和供应链上企业等组成的金融系统结构,同时与业务风险、周围环境以及许多非系统风险均存在一定关系。在保兑仓业务开展过程中,风险大小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保兑仓业务的风险控制应做到关注各个环节的同时也要关注整体。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既要注重业务的各个环节,利用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风险,保证各个控制对象有序运作,同时,利用环境因素进行战略上的控制,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由此可见,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协同性、环境依存性,即风险控制系统应多层次、多角度控制,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各子系统同步控制同时交互信息进行协同控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及时反馈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四、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创新设计

保兑仓融资模式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包括风险的战略系统建立和运营风险控制系统建立。保兑仓融资业务的风险战略控制系统的建立应该既包括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平台,也包括集成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

(一)创建制度创新平台

从宏观角度来看,要建立与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标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要制定风险可控的流程规格。保兑仓融资业务涉及各参与方的利益,同时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随着业务的开展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保兑仓融资业务的复杂性。因此,为了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在业务监管上可能出现的混乱,规范合同条款,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使融资业务有章可循,是保兑仓模型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发展银行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2009)认为,保兑仓模式70%的违约问题,均与业务流程不太统一和规范有关。

(二)创建组织创新平台

保兑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还应进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包括组织之间的关系创新和组织内部的创新。传统业务组织形式主要为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的构成形式,而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业务组织形式是核心企业、融资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形式,或者商业银行、核心企业、融资企业形式。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减少对供应链运作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应主动和物流企业合作,以实现资源和核心能力互补。组织内的创新则要求参与融资业务主体在内部结构和部门设置上与保兑仓业务匹配,设立专门的保兑仓融资业务与运营部门,建立与业务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

(三)构建集成、综合的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保兑仓业务的主导者应构建一个集业务运营、数据收集、风险控制为一体的多方共享信息系统,提高业务运转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业务效率,真正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还能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新的行业政策与企业数据以及抵押物、质押物的动态信息。此外,共享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者对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全面监视。如2012年以来,平安银行使用“供应链金融2.0”系统,通过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和融资企业在线信息的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有效控制风险。“供应链金融2.0”的推出,有效地降低平安银行的风险。2013年6月,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至不足0.4%的水平。

(四)构建集成技术平台

建立综合集成的技术平台需要满足两方面:第一、综合控制业务风险;第二、针对不同风险,实施不同的控制措施。商业银行与物流企业应合作开发用于甄别保兑仓融资业务模式及合作企业的选择技术、业务风险评估技术、风险预警技术,还应合作制定违约处置措施,同时,银行贷款管理水平也要得到保证。对于保兑仓业务而言,建立集成技术支持平台不仅需要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的联合开发,还须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对技术平台的深入认识。只有调动多个参与者的力量才能建成综合、集成、灵敏的技术支持平台。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8)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问题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内部贸易中往往占有优势地位,因此这些企业习惯于通过向上游赊销、向下游压货,将流动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链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企业。非核心地位的企业往往比较弱势,且通常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他们的资产实力和信用实力都较弱,融资成本高。这势必导致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既面临流动资金增加的要求,又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造成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供货成本提高,以及分销商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融资模式,它是银行立足于供应链全局的角度,以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财务成本为目的,同时兼顾协调供应链资金流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缓解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提高资金使用率并为各方创造价值,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然而,供应链融资作为新的融资模式,它包含了供应链中参与方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与一般的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及难点。

首先,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供应链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困境而提出的融资模式,但是它不能回避中小企业资产实力较小和信用实力较弱等固有的高风险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次,最近几年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提出较多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新型金融信贷产品。这些产品通常是现有金融信贷产品的改进和组合,但在合约设计方面和操作流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如何进行有效合约设计、制度设计以及全面的风险设计,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再次,为了确保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能够归还贷款,银行通常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来做保障。但由于赋予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订单抵押的模式中监管货物的权责,往往不可回避地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和融资企业相互勾结和串谋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如何规避道德风险问题,也是供应链金融在风险规避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和融资对象。但是银行不仅要考虑融资的供应链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更要考虑其它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经营和资信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链整体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具有一定行业跨度的供应链的行业前景分析以及对供应链其它非融资企业经营状况、技术水平、资产实力以及信用实力等综合信息分析,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技术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评述

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初步提出是始于Berger在2004年的论文提出的一些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框架和设想。在最近几年的研究里,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的特征。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高能斌(2008)指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大类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银行对不同的物流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和决策规避相应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由企业自身经营导致的,如企业基本实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信用记录等(裴然,2012)。刘长宏(2008)指出供应链金融与传统授信不同,其主要特征在于:供应链金融是在考察供应链各成员经营和资信状况后的群体授信,特别关注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资信,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理顺供应链各方内在的业务关系及潜在风险问题和特征,最终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合理的供应链授信分配体系。

风险与资金管理。Cheng(2011)认为,供应链的资金管理主要是内部资金管理和外部资金管理。前者主要是供应链各成员间的赊销等特征的交易信用的管理与控制,而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的授信。不同特征的资金管理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形式和不同的风险防范策略。在内部资金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支付结算工具和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Warron,2005),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进而节约运营的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在外部资金管理中,采取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王灵彬,2006)以及期货、期权、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工具对冲等方法(Barnes-Schuster,2002)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应的成果十分有限(丁楠,2005)。

融资模式与信用风险管理。刘英(2002)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时就运用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一般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闫俊宏,2007)。邹武平(2009)从逻辑上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一些学者从方法上研究了几种模式的风险防范问题。如吴冲(2004)和方先明(2005)等分别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和三层前向神经网络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价。杨松(2004)和董天胜(2005)针对供应链金融信用模式,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吴德胜(2006)提出遗传算法辅助网络训练的优化策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反映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工作成果和动向,然而,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目前文献大多数从风险识别的角度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时,而关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对策方面的讨论较少,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第二,现有文献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协调鲜有讨论;第三,已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分析银行、供应链成员以及第三方行为的协调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但很少给出参与各方风险协调的具体方法。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趋势

第一,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架构和分析架构。风险识别需要找出供应链金融中既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形成原因。供应链融资对象包括众多中小企业,因此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来源之一。同时,操作风险也是重要的风险来源。此外,不同融资方案还会涉及其他风险,如存货质押融资可能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形成市场风险等。因此,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时需要分析各种融资产品的风险来源,特别是采取Panel Data(面板数据)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这是值得考虑的研究问题。

风险度量是量化供应链金融中的各种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以及各种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压力测试,寻求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由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对不同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见,如何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警机制,为银行、第三方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风险控制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一项创新工作是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技术以及通过合作方式引入其他风险承担者。然而,其前提是对风险承担者进行合理补偿,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如何在供应链金融的诸多风险中进行风险补偿的风险类别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利益分配的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立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供应链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节点企业存货进行质押融资,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的研究不仅是供应链运营的需要,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然而,在不同的监管模式下,物流与资金流的运作协调应出现不同的特征。如何分析和比较在委托简单监管模式、统一授信模式和委托严密监管模式下的质押率的确定,以及在银行和物流企业信息不对称时研究物流企业和借款企业在监管业务上的共谋风险及相关防范机制,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索并检验银行、第三方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需要讨论的问题。

结语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9)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至此拉开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帷幕,雷曼兄弟公司、迪拜世界公司相继濒临破产,我国企业也面临挑战,探究其原因可能十分复杂,但是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严重缺位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内部审计秉承自己的职业特质,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内容,适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积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对于促进企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审计执行者对审计活动本质认识的逐步加深,依次出现过三种审计模式,即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以企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的一种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审计基础方面

风险导向审计改变了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方式,采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内外多种风险因素的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也重视各种环境因素。

(二)审计方法方面

风险导向审计虽然也运用抽样审计技术,但它对风险加以量化,采用了完全意义上的审计抽样,更着重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并减少效率较低的细节测试工作。

(三)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方面

风险导向审计改变依靠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方式,不仅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了解评估控制风险,还要结合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等综合分析评估。

二、构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要点

(一)确定风险审计模型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基础的,所以首先要确定适合企业实际的审计风险模型,根据模型有效控制和降低审计自身风险。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现代风险审计模型,可以表述为:审计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检查风险。其中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指在日常业务处理与管理活动中出现错漏的可能性,包括业务风险和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指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未能发现业务活动中发生差错的可能性,是审计人员唯一可以控制和管理的风险,应充分加以关注和重视。

(二)明确目标,培育理念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应对和监控过程的了解,审查并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制、风险识别与评价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评价职能部门风险管理业绩,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作为一种新型审计模式的引入,培育审计人员的风险导向理念,强化风向意识是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识别潜在风险的敏锐性和自觉性。同时,引导他们对企业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

(三)制定审计流程,强化过程管理

制定审计流程是构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措施。审计流程依次大致包括: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制订项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结果和出具审计报告等环节。

(1)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编制年度审计计划要求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影响企业目标和年度工作重点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和目标的重要程度、风险易发程度和历年的审计结果进行定量评估;根据管理人员的诚信程度、重大举报线索和重大问题的发现程度进行定性评估。根据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充分考虑审计力量和审计风险确定审计策略,排序审计项目,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2)制订项目审计方案

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应在全面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审计项目涉及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线索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在充分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状况、风险管理机制、风险应对策略和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资源分配。

(3)实施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应以有效审查和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审计效率为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选择检测、识别风险的技术与方法,应能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选择评价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应该合理恰当。二是,按照确定的风险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样本规模,以保证获得足够有效的审计证据。三是,当实质性测试不能为某项认定提供充分证据时,必须实施控制测试,根据内部控制在审计期间不同试点的运行及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等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可靠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在收集和获取证据时要重视对资料和证据的分析、归纳和判断,及时确定是否需要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予以补充。二是,应当重视实质性测试与控制测试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控制测试获取的线索证据,进行专业判断与分析,进而决定如何把有限的审计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高风险领域。三是,针对重点审计领域或关键风险点,应当综合利用各种审计程序,获取不同的审计证据,共同支持审计判断。

(五)评价审计结果

现场审计结束后,应及时对审计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评价,结合审计目标和审计实施方案,以确定是否需要实施补充审计程序及审计的事项。

(六)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重点包含对企业以下内容的评价: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风险识别的完整性及风险估量的准确性;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监控手段的合理性。同时,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指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内容

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查与评价企业对风险的管理机制

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需要审查以下方面,以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包括:

(1)审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核实企业是否在全体员工参与和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审查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应当采用适当的风险管理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审查风险预警系统的存在及有效性。核实企业是否定期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审查与评价企业对风险识别的适当性及有效性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企业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包括审查风险识别原则的合理性和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

(三)审查与评价企业风险评估过程和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审查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是否适当,同时应对企业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适当性和有效性审查。

(四)审查与评价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监控手段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审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风向监控手段的合理性。

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具体审计业务中的运用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阶段,笔者认为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具体业务,应该立足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审计资源,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提升传统审计价值,在不断夯实现有审计业务基础职能的同时,结合本单位的风险管理状况,逐步扩展和渗入风险导向审计职能,在不断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风险导向审计业务的开展。

(一)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财务收支审计

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中,应在差错纠弊、注重会计信息失真等财务风险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各项财务制度和各会计岗位责任制中对财务风险的规避和防范以及内部会计牵制制度的有效性,更加关注被审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在应对财务风险方面的策略及其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性,通过对制度层面的关注实现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目标。

(二)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应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各配合部门的任务和职责,最大程度化解审计自身风险;在具体审计过程中,要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活动作为审计的起点,认真设计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突出重大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对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出现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领导干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等进行测试和审查,把审计内容扩展到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等权力运行过程和效果上来,进而重点评价领导干部的风险驾驭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以风险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三)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

笔者在日常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将风险导向审计最终要求企业改进和完善制度或措施的思想引入内部控制审计,打破了传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固有模式(即调查收集、了解描述、实施测试、健全性及符合性评价)。在对企业认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业务性质相似且风险管理基础较好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充分考虑被审单位风险管理职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为企业设计标准内部控制体系大纲,提炼总结关键风险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制作详细的调查、审计提纲。在审计实施阶段,对照大纲进行健全性测试,围绕提炼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进行符合性测试。在审计评价阶段,根据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测试结果,在评价其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企业内控制度应对风险的有效性和健全性,评价企业的风险管理状况。这种审计模式被笔者所在单位审计工作的实践证实:任务明,目的清,风险小,实现了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融合。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学习并借鉴外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总结,逐步构建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参考文献:

[1]汪寿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大连出版社

风险应对的方式篇(10)

1.引言

风险投资是一个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性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增值过程。风险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方式从投资者处筹得资金之后,以权益资本方式投向选定的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风险企业成长、实现增值,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出售所持的股权,回收投资并获得超额收益。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是指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风险投资者认为有必要是时候将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因而选择一定的方式(公开上市、出售或回购、清算)通过资本市场将风险资本撤出,以求实现资本增值或者降低损失,为介入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的退出而实现的,可行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风险资本家实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必须对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进行选择。

2.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受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股票市场的行情以及风险资本退出的期限等因素有关。以下主要对这些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1 风险企业的增值情况

任何投资都追求资本增值,风险投资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追求超常规的高额资本增值,它是通过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的股权来实现的。在风险投资正式退出之前,风险投资家必须关注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因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退出,只有当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足够大时,风险投资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卖出”价格。风险企业股权增值状况是决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

风险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因素,风险资本家不可能对风险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状况有一个确定性的把握。风险资本家将风险资本投人到风险企业后,可以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实施运营监控来促进风险企业的成长,动态地掌握风险企业的股权增值状况,以获取风险企业成长信息,适时调整风险投资项目退出规划。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不是事先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的,必须依据投资后的风险企业成长状况适时确定,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的时期退出。

2.2 预期持有成本和预期持有收益

所谓的预期持有成本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所发生的直接的成本费用和机会成本之和。预期持有收益是指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期间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风险企业投资时,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分期投资的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在每一期投资之前对风险企业的价值以及增值潜力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如果继续对风险企业投资,其预期持有成本大于预期的持有收益的话,就应该考虑选择适当的退出方式退出,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2.3 股票市场的行情

风险企业的股份转让价格是以风险企业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要受股票市场的行情的影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票发行一般供不应求,风险投资在使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时可以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取得相当可观的资本溢价。如果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退出,收购公司也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风险企业。相反,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新股上市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折价发行也很难成功,风险投资获得资本溢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那些愿意并购风险企业的公司也会利用这个“低进”的好机会,压低风险企业股份的价格,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收购很好的风险企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风险资本退出时机时,应尽量选择股票行情较好的时候。

2.4 风险资本的退出期限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不论该轮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它都必须如期变现,从而保证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的不断循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基金主流形式的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为10年。在存续期末,所有的现金和证券都必须在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和普通合伙人(风险投资家)之间分配,风险投资基金清盘。由于存在风险资本退出的时间限制,因此无论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情况如何,风险资本都必须在退出期限之前实现退出。

3.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时机之后,就应该考虑风险投资项目以何种方式退出。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有四种: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风险企业并购、风险企业回购、风险企业清算。

风险企业清算是指风险企业在经营期内的经营状况与预计目标相差较大,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又无法得到新的融资,风险资本无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并购或回购从风险企业退出,而对风险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分的行为。本文只对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顺利实现增值的情况下,风险资本应采用何种方式退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的选择时应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

所谓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价格是指风险投资退出时,风险投资家转让风险企业股份的转让价格。风险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退出方式,其退出价格往往不同。

在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四种方式中,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取得的退出价格往往是最高的,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往往不高。首次公开发行的退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关资本市场的影响,其退出价格的制定缺乏灵活性,而且极易受外部市场条件的干扰。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退出价格是意愿的买方与卖方达成一致的价值,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定价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关键在于该企业对于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此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风险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也会直接影响风险投资的退出价格。所以,风险投资以ipo方式退出时面临很大的退出价格风险,而以并购和回购方式退出时面临的退出价格风险就小得多。因为企业并购和回购的价格一经确定后,虽然不太可能“冲高”,但也不至于“跳水”。企业并购定价机制更具灵活性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的。

3.2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成本是指风险投资实施退出战略时产生的费用。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费用非常昂贵。有资料表明,一般地讲,当发行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约为发行市值的15%;而当发行规模低于1000万美元时,发行成本将大大超过15%的水平。美国nasdaq的筹资费用占筹资金额的13%-18%,最低不少于30万-50万美元,其中,承销费通常占5%-10%。而风险企业并购和回购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3.3 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所需交易时间

上一篇: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下一篇: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