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寓建筑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4 16:19:48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寓式建筑从功能上可以简单的分为公寓式住宅、公寓式酒店、公寓式办公。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其定义。公寓式住宅:是相对于独院独户的西式别墅住宅、通常的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而言。公寓式住宅一般建在大城市及商业繁华地段,大多是高层建筑。建筑形式上其以塔式、通廊式为主;功能上每一层内有若干单独使用的套房,大多为一室一厅形式;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单身贵族及白领。公寓式酒店:是相对于大型综合类酒店而言。其大多与公寓式住宅共存于一幢建筑内,具有简单、方便、整洁、消费低的特点,供一些常常往来的客商及其家眷短期租用,与公寓式住宅不同的仅是居住人群流动性较大。公寓式办公:是相对大型综合楼、写字楼而言。其大多也存在于公寓式住宅内,是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每个单元平均建筑面积一般不大于100平方米,有独立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此种物业因面积较小且相对独立,较适合小型公司办公及"SOHO"一族。从上述简单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公寓式住宅、公寓式酒店、公寓式办公实际建筑形式、类别是相同的,甚至可以同时存在于一幢建筑内,因此,可简单把此类建筑定义为"公寓式建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6年版)(以下简称《高规》),对于公寓式建筑在规范条文名词解释和条文说明中并未做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这就产生了公寓式建筑的消防设计是按居住建筑还是按公共建筑的标准执行这一争论。现就在此类型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明确建筑性质

由于公寓式建筑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对于执行标准看,我国标准一直是"处方式",因此对于新型产物具有滞后性,笔者认为就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明确公寓式建筑所在开发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是商业用地还是住宅用地。其次建筑的使用性质,开发公司是按住宅用房还是按商业办公用房为业主办理产权手续,再次是房屋建成后相关的管理规定是否对房屋使用功能进行了明确并纳入购房协议,这样公寓式建筑的定性就基本明确了。如其建筑用地为住宅用地,并以住宅形式办理产权,同时今后使用功能仅为住宅,则可将此建筑适用普通住宅标准,若不满足此条件的公寓式建筑则可按照公共建筑考虑。

2 消防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2.1 底部设置商业营业场所的公寓式建筑防火分隔及疏散楼梯的设置

公寓式建筑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经济繁华,交通便利地段,底部通常会设置一些商业营业场所,上部由几个塔楼组成,集住宅、办公、酒店功能于一体。笔者认为,此类建筑即使建筑以住宅形式办理产权也应作为公共建筑考虑。底部设置商业营业场所,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住宅和办公及酒店区域分隔。其疏散楼梯应与商业营业场所楼梯应分开设置。楼梯的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且楼梯至一层应能直通室外,避免商业营业场所应其非营业时间安全出口锁闭,导致个别疏散出口不通,造成安全隐患。其次,就此类建筑上部疏散楼梯形式看,在《高规》中的规定为:高层建筑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此类建筑上部塔楼如要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必定十分困难,笔者认为此类建筑上部与通常的商住楼很相似,无非功能上更加复杂,但容纳人员数量上与住宅相似,因此其上部塔楼疏散楼梯数量级形式可按照商住楼标准执行。

2.2 公寓式办公房间疏散门宽度及数量的设置

《高规》规定,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时75㎡,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对于住宅建筑一般设置一个户门。而公寓式建筑如作为公共建筑考虑如要求设置两个户门,对于建筑上部为塔式建筑的公寓式建筑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考虑到此类办公或酒店形式内部办公人员一般人数不多,且有独立的卫生设备和辅助设施,实际办公面积将有所减少。如将各单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分隔至楼板底部,其疏散距离可作一定程度的放宽,公寓式建筑各室内任何一点至疏散楼梯的疏散距离不大于15m,当室内设置喷淋保护时,疏散距离可增加3m。如按疏散距离考虑,单位内面积就可适当放宽。其疏散出口数量和宽度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60m2时,可设置一个净宽不小于0.9m的出口,(2)房间内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时,可设置一个净宽不小于1.1m的出口,(3)房间内的建筑面积大于150m2时,应设置二个出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

2.3 内部装修及单元内增设夹层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开发公司相继推出了挑高层高,由业主自行分隔这一新户型。无论是公寓式住宅还是公寓式办公,内部层高从4.5-5米多不等。大多数业主为了增加其内部使用面积,常使用木楼板将单元内分隔成两层,这一材料的使用不仅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楼板耐火等级,而且还增加了火灾荷载;由此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在此种户型的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为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开发公司应对住户明确几点要求:(1)二次装修中对于内部增设夹层的房间,应由开发公司统一建设或在签署装修协议时,应明确楼板装修材料的选型,以应达到消防规范所要求的楼板耐火极限;(2)在消防土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增设夹层后消防设施的调整,消防报警应预留报警点位,喷淋应预留接口,由有资质的消防施工单位统一实施。 (3)对于增设夹层的房间,如其使用功能为酒店、办公的,因其楼板的分隔造成底部一层没有报警和喷淋设施的保护的应自行增设。

2.4 公寓式建筑内消防设施的设置

我们应明确规范所制定的标准是强制性条款或者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单元内设置喷淋及报警设施对于早期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开发项目的成本,对于高层普通住宅户内部分消防设施的设置规范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高层公共建筑,规范将此类建筑划分为一、二类高层及超高层分别要求。笔者认为公寓式建筑,在明确了其土地及房产性质以后,根据其性质划分为居住(公寓式住宅)和公共(公寓式酒店、公寓式办公)。公寓式住宅可按住宅相关标准设置,一、二类高层公寓住宅户内用房均可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然对于此类建筑的公共活动部分及公共走道则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为超高层建筑,除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外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 公寓式酒店、公寓式办公则应按办公用房标准:超高层及一类高层建筑,户内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类高层建筑户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不设,其公共活动部分及公共走道则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总之,公寓式建筑作为新型的建筑类型频频出现在房地产业,其消防设计上也应更加具备"灵活性"、"适用性"、"安全性",在暂无"处方式"标准执行前,执法者应积极探讨此类建筑的消防设计,制定因地适宜的消防设计方案。以上观点仅是个人对此类建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2)

概要

一.本文目的

二.建筑概况

三.总体与环境设计

四.建筑设计

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体量巨大及立面造型的问题

2.交通拥挤问题

1)入口组织

2)电梯组织

3)交通路径组织

3.气候适应的问题

4.增加交往空间的问题

1)增加交往空间数量

2)优化空间品质,引发交往空间的生成

3)多样化灵活的的交往空间

六.结语

一. 本文目的

在我国高校学生多数在校内住宿,据研究表明,大学生每天停留在学生公寓的时间除睡眠外还长达5.8h以上。因此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宿舍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及相互交流的场地,对学生健康的社会交往观念,人格修养的培养起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学生宿舍的规划与设计的优劣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有很大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的从过去到现在大概可以分为一下三个时期:

初期:解放到以前。学校的宿舍与各类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共同组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域。学生被统一安排住宿舍,按全校统一要求,生活趋于半军事化。宿舍建筑基本上是砖木结构,形体对称中廊布局,建筑层高较高,每层有集中公用的盥洗间和卫生间。

中期:1977年结束以后,高校重新开始招生。这时期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规模扩大。宿舍建筑普遍采用砖混结构中廊式布局平面,多为6~7层,每层也有集中公用的盥洗间和卫生间,外形简单。

后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体制的变化,高等教育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扩大招生规模和改善学生居住条件的双重压力下,学生宿舍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由简单统一向丰富多元发展,建筑规模趋向较高容积率发展,宿舍生活设施更加完善齐全,学生宿舍也逐渐向生活设施更好的学生公寓转变。

由此可见,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居住模式道改变,的学生宿舍向规模更大化、容积率更高、建筑形式更多样、建筑空间更丰富、生活设置更完善、生活质量更优化方面发展。高层学生公寓便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重要的宿舍类型,并日趋常见。因此本文将将此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深圳大学南校区学生公寓为例分析高层学生公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 建筑概况

深圳大学南校区学生公寓(以下简称“南区公寓”)位于深圳大学南校区东北侧,北邻白石路;南与高新南九路旁城市绿地接壤;东侧为岗园东路;西侧毗邻南校区校内建筑。(图1)总用地面积:2800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691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05000平方米,容积率:3.75。建筑共十七层,总高度为69.9米。一层、二层架空层高为6米,三至十七层层高均为3.6米。

三. 总体与环境设计

南区公寓基地的所在区域位于深圳大学南校区的校园东部,是整体校园空间序列的收尾部位,通过进入基地内部的天桥系统直接与深圳大学主校区发生联系。总平面布局以南校区的整体空间为系统概念,公寓建筑延用南校区规划建筑的(围合式+ 板式)形态来对接相邻校园建筑,以建筑群体的集合方式形成校园空间构成和完善总体的肌理关系,强化南校区主轴空间的延伸和连续,并引入过渡和联接性空间,建立清晰的空间层级结构,实现南校区整体的校园形态整合和规划空间的完形。

本工程共有两栋高层建筑,各自围合有一内部中心庭院,庭院设置绿化。基本为南北朝向,局部有少量东向布置。

四. 建筑设计

平面功能分区明,底层以架空休息绿地为主,辅助配有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兼有门卫、值班等后勤保障和设备用房,以及自行车停放处。

首层平面以架空休息绿地为主,辅助配有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兼有门卫、值班等后勤保障和设备用房,以及自行车停放处。庭院一侧有挑廊形成内衔接空间,与庭院相互渗透,院内布有楼梯方便学生到达公寓层内部。二层为同样为架空平台,布置开放式学生活动交流空间及自行车停放区。平台将学生公寓与天桥系统相连。学生可通过天桥直达公寓区域。

南北向为内廊式布局:以中央走道两侧线性均质排列的单元公寓和垂直交通构成的基本建筑单元组。部分双拼单元公寓公用共享阳台,扩大阳台即满足了活动要求又提供了通风条件。东西向为单廊布置方式:房间全部布置在东向,大大减少了西向的不利影响,提高房间的舒适性。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S7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被人称之为“象牙塔”的高等院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同时也是高级人才和现代科研机构、设备比较集中的教学机构。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重点。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建设的快速发展,学生公寓的设计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对此,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的防火设计,是值得设计人员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学生公寓存在的火灾隐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学生公寓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简易的筒子楼,如今的学生公寓外部样式更加新颖美观,内部设施更加完善,住宿环境越来越舒适和方便,但其潜在的火灾危险性也就更大。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生火灾700余起,死亡30人,烧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2002年11月,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2003年3月,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栋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受到牵连,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2003年12月,东北大学第4宿舍发生火灾,得益于日常的消防训练,两千女生机智逃生且毫发无伤;2003年12月2日,北方交通大学626号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损失2万余元。由此可见,高校火灾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学生公寓内的。学生公寓的火灾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燃物、易燃物多。学生公寓虽然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由于追求环境的美观,增加了大量的室内装饰材料和陈设用具,而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日用品也越来越丰富,如床头灯、电视、电脑等电器及木材、棉、麻、丝和纸制品等,这些都是可燃物,另外学生在公寓内私拉电线、使用电饭煲、电炒锅、电熨斗、电吹风、热得快等违规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用电量增大,超负荷用电问题时常发生,另外学生在宿舍内焚烧报纸杂物,乱扔烟头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公寓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2、人员相对密集,易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如今的学生公寓一般一个房间住2-6 名学生, 最多达到8 名学生,一座公寓楼里往往住几百名学生,当火灾发生时,由于烟雾弥漫、学生心理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人员混乱,造成重大伤亡。

3、灭火设施配备不足,学生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实际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的防灾救灾意识淡薄,由于从小到大从未接触过消防工作,对消防常识知之甚少,有的连火警电话都不知道,对一些常见的灭火器材有的看都没看过,更别谈如何使用。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强,学校在学生公寓配备的灭火器材,往往得不到有效保管,经常被人为损坏。这种情况下,一旦不慎发生火灾,常常导致不能及时扑救,使小火酿成大灾。

4、学校在宿舍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矛盾。目前,很多学校一方面为了安全,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在公寓的楼梯间或对外出口处均设置了铁栅栏门,使安全疏散通道不能保持畅通,一旦出现火灾及意外事故,给学生安全逃离火场及组织人员施救带来很大困难,例如2003年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的大火,就是由于疏散通道出口被封锁,造成学生无法逃出火场。由此看来,学校管理和消防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

二、学生公寓的防火设计

从我国一些高校学生公寓的设计来看,特别是一些属于二类高层的建筑,都是按照普通住宅的标准,仅仅设计了消火栓给水系统,走道上设计了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配备了灭火器。防火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尽管这样的设计并不违反规范的要求,但是学生公寓虽然是居住建筑,可其毕竟与住宅有所区别,学生公寓是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从单位面积上的人数来看是属于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而且一般的通廊式学生公寓都是集中的盥洗间,所以不能简单的按照普通住宅的标准进行防火设计。另外,由于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群,有其好动、自控能力较差等特点,学生公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该在通常情况下适当的加强。因此,从学生公寓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来看,学生公寓按照公共建筑来考虑防火设计更为安全可靠。对于那种单元式的学生公寓,由于其建筑布局与居民住宅相同,这种学生公寓可以按照住宅的标准进行防火设计。笔者主要针对通廊式的学生公寓进行探讨,因此下文中凡为特殊说明的学生公寓均指通廊式的学生公寓。

从建筑本身的性质上将学生公寓按公共建筑来确定,建筑高度超过24米归为高层建筑,这样进行定性后,再按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合理地在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消防排烟、消防供电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生公寓的防火设计。

1.学生公寓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火灾扑救的效果,因此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成为学生公寓防火设计的重点。

(1)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4.1条中规定,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的教学楼等其他民用建筑应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也就是说规范只明确规定六层及六层以上的多层学生公寓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但由于学生公寓属于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极易酿成重大火灾,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五层及五层以下走廊较长、房间数较多的学生公寓也应该考虑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1条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这就明确规定高层学生公寓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由此可见,对于学生公寓而言,消火栓给水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一般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接合器、屋顶消防水箱及增压稳压设备、室内消火栓、消防管网及阀门附件等,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物高度、室外管网压力、流量和室内消防用水量、水压的要求等条件进行取舍组合。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选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探火报警和自动喷水控火的优良性能,是当今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多,且造价低廉的自动灭火系统,在我国消防界及建筑防火设计领域中的可信赖程度不断提高。是否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决定性的判断因素,是火灾危险性和自动扑救初期火灾的必要性,而不是建筑规模。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在公共场所内设置自动灭火设备的相关规定,高层学生公寓的房间及走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确保能够及时扑救初期火灾,这种设计满足了“高层建筑立足自防自救的”防火设计方针。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多层学生公寓中,是没有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笔者认为考虑到学生公寓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应该提供学生公寓的防火设计标准,可以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及《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中有关旅馆防火设计的相关要求,在学生公寓中增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灭火器的配置。学生公寓灭火器的设置应该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与计算,一般来说,灭火器都是放置于学生公寓各层的楼道内。实际上,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间宿舍内都应该配备有灭火器,这样更便于宿舍发生火灾时学生及时地采取扑救行为。

2.学生公寓的防、排烟设施。从许多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实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一般都是由于人吸入了火场空气中的有毒烟气,窒息而死。因此,学生公寓人员高度密集的这一特点,使我们不得不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上未雨绸缪。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公寓的内走道一般都比较长,每层房间数量较多,如果不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一旦发生火灾,走道上必然烟雾迷漫,严重影响学生的迅速疏散,极易导致学生的大量死亡。因此,设置机械排烟,在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设计项目来考虑。

3.学生公寓的火灾报警设施。许多火灾实例说明,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能起到通报火灾、及时进行扑救,为防止和减少建筑物重大火灾发生起了良好作用,在技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各种建筑物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的情况比较普遍。从我国学生宿舍的火灾发生情况来看,大多数火灾都是在夜间学校统一熄灯后发生。火灾发生时,绝大部分学生已入睡,故火灾不容易被及早发现。为此,笔者认为在没有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学生公寓内设置火灾报警系统来探测火灾和及时报警,是预防火灾,减少损失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火灾探测器设置的位置应考虑到探测火灾的有效性,每间宿舍均应设置。学生公寓的走道一般不装修且存在的可燃物较少,因此,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走道内可以不设置火灾探测器。

4.学生公寓的电气设计。学生公寓在设计中应该更加人性化,使其既能方便学生的使用,又能保证学生的安全。从很多学生公寓火灾发生的原因来看,大多数火灾都是由于学生违反学校的规定造成的,如熄灯后使用明火照明,点蚊香,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由于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电器设备成为学生在校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针对这些情况,在建筑的电气设计上,可以考虑调整用电负荷和调节用电时间,使学生都能有专用的、足够的供学习和生活使用的电源接口。有些高校不再采取统一供电的方式,而是每间宿舍设置独立的插卡用电系统,学校免费提供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用电量,超过限额的部分由学生个人负担,采取这样的用电管理模式,可以允许加大每间宿舍的用电负荷,减少违规用电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管理

作为高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工作也益发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公寓疏散通道的管理应该从消防角度出发,然而学校为方便管理而将疏散通道锁闭的做法非常普遍。消防疏散通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及时地逃离火灾现场,因此,不论是为了防盗还是为了人员进出管理,都不能成为封锁消防疏散通道的理由,而且在学生公寓的走廊及宿舍内应该张贴救生通道指示图,这样,一旦发生意外,学生逃离时就会明确方向,不至于乱作一团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消防意识,强化学生的救灾基本能力,从而做到防微杜渐,降低小火酿大灾的发生几率。

总之,随着我国高校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标准也越来越高,防火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住宿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公寓的特点,制定更加安全可靠的防火设计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4)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49-02

1 前言

高层学生公寓的出现,是受高校扩招的影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近年来,一些高校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和生存发展的需要,纷纷兴建高层学生公寓。

2 高层学生公寓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集体生活对其一生的性格及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适应环境、与人交流、沟通以及独立生活能力都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公寓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

高校学生公寓一般是六层的多层建筑群,高层学生公寓则是大多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和校园占地面积小的高校以及社会力量未兴建的,如北京林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均建有高层学生公寓。

3 高层学生公寓的特征

学生公寓的内容与形式随地区、气候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高层学生公寓一般在国外或者用地紧张的地区采用较多。学生的作息规律大体一致,学生的进进出出、上上下下其人流量比较集中,故高校的高层公寓更适宜研究生居住。

与以前高校学生公寓相比,高层公寓具有以下特征:(1)楼层多、规模大。高层公寓建筑物建筑高度往往在几十米到百米,安全和消防问题尤为突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高层建筑的灭火和扑救工作十分困难,人员的疏散难度非常大。(2)居住学生集中、人口密。住宿人员高度密集,一幢楼房住宿人数高达千人以上,如湖南城市学院高层学生公寓A栋居住2556人,B栋楼住有984人。

如此之多的学生同住在一幢楼内,上下楼交通和人流的疏散问题即成了高层公寓管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管理者和学校的利益,直接影响到高校扩招后的建设和发展。

4

实例分析——湖南城市学院高层公寓

4.1工程概况

城市学院新校区高层学生公寓(图1)A栋和B栋座落在学院的西南方向,东南面为山坡,北面为学校学生宿舍15栋。既保留原有部分自然环境,又对需要的场地加以改造,加以利用东南方向的山地,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人工环境融入自然环境,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公寓总建筑面积为35201m2,建筑层数为11层,建筑高度为41.70m,结构选型为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和空间构成是基地文脉关系的延续,公寓用地为梯形,整栋建筑由A、B两栋组成,A栋的平面为开口的门型,B栋是内天井的形式,A、B两栋都是由几个长方形体块组成,在一、二层用走廊将其连接。其中在两栋建筑之间的二层设有屋顶平台,可供休闲之用。1至11层均为内廊式学生公寓(图2),在一层设有商店、公共活动室、会客接待室、传达室、洗衣房等配套用房。A、B两栋宿舍总共有寝室885个,能容纳3540人,其中A栋639个、容纳2556人、B栋246个、容纳984人。

由于基地面积相对较紧,但现状校园规划道路已形成,所以道路系统的布置,考虑在东南面山坡上设置绿化群,主入口设置在宿舍的东南角,大楼建筑物四周均有消防车道,建筑的内外立面均可作为消防扑救面,人行流线和车行流线的组织(图3)。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两栋主体建筑均设有封闭楼梯间,室内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消防栓和灭火器,尽量减少建筑内部的二次装修。两栋主体建筑总共有5个楼梯、9台电梯、在底层有两个主要疏散口,4个次要疏散口来满足安全疏散。

4.2湖南城市学院高层学生公寓人流疏导方案

本项目在建设设计过程中,根据人流量对建筑物入口、门厅、上下楼电梯通道等进行了全面考虑,为了保证高层公寓正常投入使用,学校对其使用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方案。

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比较统一,所以人员上下楼层的时间也比较集中。在这三个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将人员运送、疏散,等候人员多,地点空间有限等候电梯时间长,极易出现拥挤、滞留等状况,不仅给学生造成不方便,而且还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是学校和管理者最为担心的问题。湖南城市学院高层公寓准备采取调控措施主要是以下2种:(1)电梯分层运行。电梯在人流高峰出现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上课之前,午饭前后和下午第一节课之前的这三个时间区段内,电梯集中服务于6层至11层楼,电梯在此时段内不停靠1—5层楼,这时1—5层学生需步行至寝室(如图4)。贵州大学的高层学生公寓也是实行分层运行,1--5层的学生均使用楼梯进出公寓,居住5层以上的学生才使用电梯。如此,电梯停靠楼层时间就会减少,以加快电梯运行速度,未运送更多的学生,增加运行效率和数量。

(2)调整改动学校的作息时间。将一部分院系学生或者居住高层公寓的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提前或推后,错开同一时间学生一起上下楼,这样就有效的避开了人流的高峰期,减小拥挤度。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94-02

高校学生公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构筑大学校园的重要篇章,其规划建设历来为各大专院校所重视。自我国有现代大学至今,宿舍的建设就从未间断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化迅速扩展,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大众化,突出的表现就是高校扩招,校园扩大。为了应对扩招后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宿舍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发展状态,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仅功能得到完善、建筑形式也更为丰富。

本文将以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校18号综合学生公寓为例,分析当前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公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及必要性

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其前身为1901年创建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100多年来,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

山东大学东校区现有文学院、历史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院、化学学院、生命学院、信息学院、环境学院等十多个学院、教学部。山东大学的连年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基本建设投入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致使现有教学实验、学生生活等用房的建筑面积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421”标准,尤其是学生公寓面积严重不足。学生住宿十分紧张。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一流大学目标的需要,为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缓解学生住宿紧张的状况,依据山东大学学校校园规划设计,在东校区新校内建设东校区l吕号综合学生公寓,该地块位于山大路与山大北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南临学生生活区,东靠学校北门及运动场,该区域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50米。

二、建筑概况

18号综合学生公寓楼位于山东大学东校区新枝学生生活区内,东面是运动场,南面为现有学生公寓10号按,西面为山大路,地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节点上。

该建筑用地面积为28694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62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27平方米(其中地下室9317平方米),主体部分两栋十七层建筑,裙房两层,地下室一层,建筑总高度61.45米。地下一层、地上一层、二层层高为4.5米,三至十七层层高均为3.3米。

三、总体与环境设计

18号综合学生公寓楼在总体规划上沿现有学生公寓纵向布置,在建筑用地红线范围内,在满足济南日照间距要求下布置了两栋十七层高的主体建筑,与西侧的裙房。东侧底层通透的连廊围合成内庭院,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休憩场地。

18号综合学生公寓楼面向运动场有相对集中的实体作为其主要的形象焦点。东南面有一大片公共绿地。

四、建筑设计

平面功能分区明确,两栋十七层高主体建筑在底层分别设有学生公寓出八口、门厅、会客室、活动室、值班室;西侧裙房和主体高层一、二层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公安处、学生在线等相关管理、服务设施用房。

三至十七层为学生居住层(南面一栋从:层开始),中部两台电梯及楼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疏散,东侧还设有消防电梯及楼梯;楼层有集中的盥洗室,公寓单间开阔尺寸为3.6米,面积24.8平方米,供四人居住,南北有敞开或封闭阳台,学生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地下室有设备用房及学生使用的地下自行车库。人车分流。

东侧“门脸”二、三层实体及底层架空连廊可作为学生活动交流空间,并将两栋主体高层有机的联系起来。

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用地紧张的问题。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位于市区边缘的高校渐渐成为市区的中心。同时由于连年扩招,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导致校区建设规模的爆炸性扩大,使渐渐挤入市区中心的传统高校感觉到用地紧张的问题。为了在有限的场地内解决更多的学生住宿问题,18号综合学生公寓主体为两栋高层建筑。对我国来说,高层学生公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新事物,我们知道,高层学生公寓具有节约用地、容纳学生数量大的特点,在用地紧张的地区常出现。最近几年,北京、南京等地也有建设。从使用情况来看,基本上都存在上下课人流集中拥挤的现象。笔者认为,在使用上高层学生会寓比较适合作为研究生宿舍,首先是理论上住宿的人数比本科生少一半,其次是他们的作息时间比本科生自由。这样可以解决人流集中的问题。

2.停车的问题。学生公寓的使用者是学生,他们对建筑的使用往往有集中的作息时间。在上、下课或用餐期间会产生集中的高峰人流,对校园内部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是大学生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早期的校园规划中,往往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以至于现在的大学校园大都存在停车老大难的问题。自行车场向校园绿地要空间,即便如此,停车场地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校园一族,很多学生不得不放弃骑车或将车停在离上课很远的地方。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校老师和学生拥有汽车的人数逐年上升,停车也成为影响校园交通状况的一个主要问题。18号学生公寓地下一层设置了集中的车库,并在两栋高层的地下室部分设置了自行车停车位,如此一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社会交往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Baum和Valim曾对长廊式公寓和单元式公寓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长廊式公寓中的学生对不认识的人反应敏感,有躲避的倾向,是消极的,而单元式公寓中的学生却愿意交谈,不躲避,是积极的。分析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密度较高,高密度的环境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流有不良的影响,会产生消极的社会行为。归属感对交往也有重要意义:空问过大,人数过多时,责任感会减弱,既感到这种空间可能属于任何人,也不属于任何人,因此走道型公寓里的居民,由于遭受了更密集的社交影响,相识了解的人数超过个人所能结识的能力范围。集体感激亲切感降低,普遍有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二是交往临近式原则,住在长廊式公寓里的学生,主要交往集中在走道附近的走廊上,而不是发生在距离较远、缺乏领域感的活动室。但走廊作为交通要道,干扰较大,平时驻留时间短。只能满足短时间的交往需求。

4.造型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公寓的单位空间多重复性,给建筑立面造型的发挥余地较小,建筑造型很容易流于单调、平淡。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如何适当地丰富学生公寓简约化的造型和风格,对建筑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工程的建筑师不仅处理好建筑本身的造型变化,而且对建筑外环境,尤其是内庭院的设计均作了全面的考虑。

本工程立面造型时尚、新颖,平面功能布置使得体块在片与面。面与面间交错、穿插。明快的色彩,南面阳台虚实相叠。打破了由于建筑体量长而板造成沉闷、压抑的感觉。局部运用构架手法,使得建筑变得通而不透,极具时代气息:在造型、色彩处理手法上与周围建筑有所协调、呼应,但又有所创新。外装饰面材料为面砖,色彩丰富,简洁大方。

5.功能多样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提高学生公寓的居住环境质量,公寓内出保证有宽敞的生活空问外,还应该设置洗衣房、小卖部、报纸杂志零售点、健身房、咖啡厅、书吧、网吧等服务空间,形成全面满足学生生活需求的新型学生公寓。

从我们常常看到的学校周围被称之为“学生街”的餐厅、酒吧、咖啡厅、健身中心等高朋满座情况,就会知道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是多么迫切了。学生公寓未来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居住、休息空间,而会是集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但它不同于社会上的类似功能建筑,其特点是要有适应性。也就是经济、适用,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枝大学生。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6)

1 工程简况

深圳市某旧村改造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及公寓于一体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建筑。由A、B、C三栋塔楼、四层商业裙房、三层地下车库组成,其中A座塔楼为45层办公,建筑高度约为180米;B座塔楼为49层办公+商务公寓,建筑高度约为180米;C座塔楼为46层商务公寓,建筑高度约为150米。建筑面积约245000.00平方米。其生活及消防水泵房设于地下三层。

2给水设计

2.1 室外给水设计

市政给水水压0.20MPa。本工程由两路市政预留口接入本项目给水管网,并于室外成DN250环状布置,环网上每隔100米左右设室外消火栓。最高日用水量约2800m³/天。

2.2 室内给水设计

对于超高层的建筑物,如何合理的对给水系统进行分区,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大前提下,更好的节约能源,方便管理是设计的重点。本工程根据商业裙楼及各栋塔楼的用水要求和用水特点,在竖向上分区供水,而各分区又根据各栋特点采用不同的给水方式。具体的给水系统分区如下:

一区:车库部分及地上一层:市政管网供水。

二区:商业二层~四层:商业给水变频泵组供水。

三区及以上:

办公区(A栋5层~45层,B栋6层~19层)

A栋(办公):

5层~15层:由设在19层的办公生活转输水箱供水。

16层~31层:由设在屋顶的办公生活水箱减压后供水。

32层~43层:由设在屋顶的办公生活水箱供水。

44层~45层:由设在屋顶的办公生活水箱经加压后供水

B栋(办公):

6层~13层:由A栋19层的办公生活转输水箱供水。

14层~19层:由A栋屋顶的办公生活水箱减压后供水。

办公生活转输水箱的供水由地下3层的办公生活转输泵组供给。

公寓区(B栋20层~49层,C栋5层~46层)

公寓1区:C栋6层~16层,由公寓1区变频泵组供水。

公寓2区:C栋17层~26层,由公寓2区变频泵组供水。

公寓3区:C栋27层~36层及B栋20层~30层,由公寓3区变频泵组供水。

公寓4区:C栋37层~46层及B栋31~40层,由公寓4区变频泵组供水。

公寓5区:B栋41~49层,由设在19层的公寓生活转输水箱经加压后供水。

公寓生活转输水箱的供水由地下3层的公寓生活转输泵组供给。

各个分区的供水点压力,办公超过0.45Mpa/公寓超过0.35MPa时在给水支管上设减压阀。生活用水在水箱或水泵出水供水主管上采用紫外线杀菌仪进行消毒。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约为2800m3/d, 地下三层生活水池容积为500 m3,分为2个;避难层的生活转输水箱为2个,容积均为18m3;系统图如图1所示:

图1 生活给水系统图

3 消防给水设计

合理的选择消防水灭火系统,是超高层建筑消防水设计的关键。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灭火系统,对于火灾时的扑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工程除了常见的消火栓系统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本文不再赘述)外,在中庭位置还设置了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消防水炮)。

本工程的消防水量如下:室外消火栓30L/s,火灾延续时间3h;室内消火栓40L/s,火灾延续时间3h;自动喷水系统40L/s,火灾延续时间1h。地下三层消防水池储存消防延续时间内,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和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共计576m³,分成2格。

3.1 消火栓系统设计

本工程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分为四个区:

一区:地下3层~地上4层;

二区:A栋5层~19层;B栋5层~20层;C栋5层~17层。

三区:A栋 20层-34层;B栋 21层~35层;C栋 18层~32层。

四区:A栋 35层-45层;B栋 36层~49层;C栋 33层~45层。

消防水池设消火栓低区提升泵,提升消防水至A栋19层消防转输水箱,然后由本层的消火栓高区给水泵(双出口,2台)加压。高压出水口成环后供给四区消火栓,三区消火栓由三四区之间的减压阀减压后供给。消火栓高区给水泵低压出水口成环后供给二区消火栓,一区消火栓由一二区之间的减压阀减压后供给。当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屋顶设18m³消防水箱一座,另设置消火栓系统增压装置一套,以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要求。A栋19层设消防转输水箱1座,容积为96m³。系统图如图2所示:

图2 室内消火栓系统原理图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扑灭建筑火灾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根据规范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的地下室,商业裙房,办公区,公寓均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汽车库、裙房商业按中危II设计,办公区及公寓均按中危I设计。

本工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分3个区

一区:地下3层~地上4层,报警阀设在地下1层;

二区:A栋 5层~22层,报警阀设在19层;

B栋 5层~20层,报警阀设在20层;

C栋 5层~17层,报警阀设在17层。

三区:A栋23层-45层,报警阀设在34层;

B栋21层~49层,报警阀设在35层;

C栋18层~46层,报警阀设在32层。

消防水池设自喷系统低区提升泵,提升消防水至A栋19层消防转输水箱,然后由本层的自喷系统高区给水泵(双出口,2台)加压。高压出水口成环后供给三区和B、C栋二区的报警阀,保证阀前压力不大于1.20MPa。低压出水口成环后供给A栋二区的报警阀。消防转输水箱经减压阀减压后供给地下1层的一区报警阀。转输水箱出水管2条,保证报警阀前环状供水。A栋屋顶设18m³消防水箱一座,另设置自喷系统稳压装置一套,以满足最不利点喷头水压要求。系统图如图3所示:

图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图

3.3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消防水炮)

本项目室内净空高度超过12m的部位采用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消防水炮),设计流量为10L/s,火灾延续时间时间为1h,喷头水压不少于0.6MPa。本系统供水由A栋二区的报警阀供给,位于19层。消防水泵和自喷系统合用。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7)

在以前的学生宿舍中,除了必需的照明电器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改善生活的家用电器,对电能的需求也比较小。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家电设备随之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中,以前的电气设计容量和设施已不能满足今天的用电需求。因此,在当前学生公寓的电气设计中,有必要在电力负荷容量确定时,既满足目前的负荷需求,又保证今后5―10年内不落后的原则下适度超前。以下按四人标准间学生公寓列出主要电器设备(见表一),作为电力负荷容量确定的依据。

根据上表所列,四人标准间学生公寓家电配置的总功率约为7―8kW左右,综合各种家电的正常同时使用情况,一般每间公寓设备使用系数为K=0.4―0.5之间,每间公寓平均负荷容量约为3―4kW,综合功率因数取0.80为宜。下面以一栋七层的学生公寓(22间/层)为例进行负荷计算:每间公寓容量:Pe=3―4kW,cosФ=0.8,Ue=0.22kV,则系数为K∑p=0.8,cosФ=0.8,Ue=0.38kV,Ie=∑Pe/(1.732×Ue×cosФ)=100―133A,每层公寓的进线采用70―进线。上述负荷计算的依据是适度超前,考虑到现阶段的外部用电不足的实际情况和投资方对一次投资的控制,笔者认为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宿舍和楼层干线进线截面按超前值预留,每栋总进线和变压器选型可以适当地减小,但应考虑远期总线和变压器的增加或调整的可能性,为适应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二、用电管理

学生公寓的用电管理包含电费的收费管理、用电容量的控制管理和限时供电控制管理。高校学生公寓的用电管理问题,一直是摆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以前的电气设计中,大多数设计人员采用传统的电表分散或集中布置的方式,这样势必给学生管理人员带来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学生公寓用电管理方式,信息反馈慢,工作效率低,管理质量差等缺陷。为了弥补上述设计缺陷,我们可采用三种解决方案。方案一:采用IC卡电度表来进行电费管理,采用预付费管理方式,可解决电费收缴问题但无法实现用电容量控制和限时供电控制管理。方案二:采用远传电表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完成电耗量的收费和未付费的用户报警及切断,该系统能解决上述的缺陷,但存在投资相对高和布线量大等不足。方案三:采用智能集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系统集电能计量、负荷控制、双重保护、收费管理、用电资料统计分析功能于一体、使抄表和收缴电费等工作被省略;采用信用卡技术进行预收费,实现了用户“先交钱、后消费”的现代消费模式,并可以通过用电资料统计分析来提高管理水平,在布线方面只需一控制线将所有的各层管理机柜和管理室主机相连。经过上述比较,笔者认为采用方案三最适合学生公寓的用电管理,能很好地弥补传统管理中的不足。

三、接地及防雷保护

学生公寓一般都属于三类防雷建筑,防雷保护一般均采用在屋面安装避雷带和避雷小针作为接闪器,利用结构柱内二根大于?16或四根?12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上与接闪器焊接连通,下与基础地梁及桩基内的钢筋相互焊接连通,基础地梁及桩基内的钢筋相互焊接连通作为基础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每栋学生公寓楼均应在底层设置一―二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MEB),所有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弱电系统的接地、PEN线等均应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联结,并通过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与接地系部等电位端子箱连接,实现卫生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对于局部等电位端子箱位置,笔者认为应该设在卫生间的台盆柜下或门后较为隐蔽和便于检修的部位。此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型学生公寓的出现,多种弱电系统纷纷在学生公寓中出现。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工作,在电源方面要求总电源、楼层电源、机房电源均分级设有过电压浪涌保护装置。弱电机房内应设置等电位端子箱,由等电

四、智能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公寓已经变成了课堂学习之外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心,智能型学生公寓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个社会需求。作为智能型学生公寓的基本硬件设施,每间学生公寓内应包含以下三种弱电子系统,分别为电话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互联网宽带接入系统)。整栋公寓楼还应包含以下几个系统:背景音响广播系统、楼道监控安防系统、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等。

五、与建筑和结构专业之间的配合要求

1.在设计中我们应向建筑专业提供智能化子系统弱电机房和强电相关的变配电设备用房的配置要求。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弱电机房有2个,一个是用于监控系统、广播控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量计量管理系统的物业管理用房,它可以和公寓中底层的值班室合用,面积考虑30―40m2;另一个是用于计算机网络、电话交接机间,作为信息控制中心的设备间,一般设置在二、三层,面积考虑20―30m2。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强电设备用房是变配电室和配电间,一般位于自行车库层和底层,设备用房面积大小在设计中应按具体工程的设备布置情况和建筑平面来确定。

2.在设计中我们应向建筑专业提供强、弱电竖井的设置要求,根据规范要求强、弱电竖井应分开设置。弱电竖井的位置应保证至平面任何一点位置的计算机信息点的线缆距离不大于90米,每个竖井的面积一般按综合布线规范的要求定,通常弱电竖井并不是单纯的用于敷设弱电电缆桥架,而要考虑放置网络机柜,弱电竖井的门应选用防火门并向外开启。考虑到学生公寓楼层用电量的增加,以前通过由底层直接埋管引至楼层配电箱的做法已经不适合,我们建议在设计中考虑强电竖井,主要用于敷设强电电缆桥架和有利于今后的管线调整,其尺寸根据具体设计的管线布置来定。

3.我们向结构专业提供有关设备用房的荷载情况、进出建筑物管线穿越地下层剪力墙孔洞大小、数量和位置,另提供竖井内的楼板留洞尺寸和定位。

六、结语

笔者仅对大学生公寓电气设计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01-31.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8)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new type of cabaret management mode--cabaret type apartment is developing in China, its speed is very fast, bu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of it have not form a ripe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abaret type apartments which have been built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summarize some common mode in architecture design, offers the architects some references in design.

Key words:cabaret type apartment; design mode; urban type; vacation type

1引言

90年代末期,一种新兴的酒店经营模式——酒店式公寓逐渐在我国兴起。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酒店式公寓因其具有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和个性化的服务逐渐受到特定消费群体的认可,从兴起至今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酒店式公寓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一种新兴的酒店经营模式,酒店式公寓的设计也应与其独特的经营理念相呼应,彰显其特色,从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些酒店式公寓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模式语言。

2综述

2.1概念及源起

酒店式公寓从本质上来说,是将酒店进行产权分割出售,买家将物业出租给酒店经营管理公司,通过分得其经营利润取得固定投资回报的一种酒店衍生品。买家既可以在支付物业管理费用后享受酒店的星级服务,又可通过出租、产权转让等方式来获得投资回报。酒店式公寓采取星级酒店式服务、公寓式管理,除了提供传统酒店的各项服务外,还向顾客提供了家庭式的居住布局、家居式服务,使客人在享受酒店服务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它集住宅、酒店、会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物业管理概念。

酒店式公寓最早起源于欧洲,是当时旅游区租给游客供其临时休憩的物业。这些客人虽然只作短暂的休息和停留,但物业也给他们提供统一上门管理,所以既有酒店的性质,又相当于个人的“临时住家”,从而形成了酒店式公寓的雏形。这种经营模式在欧洲很快普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如今,酒店式公寓已遍布全球各地。我国的酒店式公寓最早出现在深圳,之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均有发展,现在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度假旅游区。

2.2主题及特色

根据选址不同,可将酒店式公寓分为城市型和旅游度假型两种。前者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消费群体以商务人士、高级白领、跨国公司高管等阶层为主;后者主要集中在旅游城市、度假区和海滨城市,消费群体以游客、度假休闲人士为主。在酒店式公寓的设计中,建筑师要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把握好不同种类的酒店对建筑功能和形象上的特定要求。

2.3总体规划

酒店式公寓的总体规划与基地选址以及酒店的定位密切相关,根据前面的分类,城市型和旅游度假型酒店式公寓的建筑总体规划有其各自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服务对象多为工作繁忙的商务人士,城市型酒店式公寓选址应靠近城市中心或CBD商圈等城市核心区,以便为顾客提供便利的办公环境。主体建筑应以高层、超高层为主,以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使用效率,同时也形成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应充分利用基地面积设置与公寓相配套的网点、裙房等商业设施,商业空间的布局应兼顾为公寓内部和外部的人使用,加强商业空间面向城市的开放性,从而提升其商业价值。由于土地面积有限,绿化布置应尽量利用建筑与基地之间的空隙,紧凑布置,充分设置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提高基地绿化面积。城市型酒店式公寓对停车位的需求量较大,应以地下停车为主,利用高层塔楼的地下部分作为停车场。北京银泰中心是此类酒店的代表(图1),它位于北京中心商务区的核心地带,占地面积约3万m2,总建筑面积达到35万m2。主体建筑由两栋42层的办公楼和一栋63层的酒店式公寓组成,裙房部分设有完善的商业配套空间,车库位于地下三层和四层,可容纳1600个停车位。中央主楼高249.9m,是长安街沿线的最高建筑,成为长安街的至高点和标志性建筑。

度假型酒店式公寓一般选址在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的旅游区。由于它针对的消费群体是抱着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目的而来,因此这些酒店的总体规划应将营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作为重点。建筑密度不宜过大,以多层、小高层为主。总体规划应尽量争取较多的绿化面积,为营造优美的室外环境创造条件,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将场地周边的优质景观引入室内。对于温泉、海景等主题类酒店,要围绕其主题进行规划设计,紧密结合当地环境,突出酒店特色。以海南白金海岸酒店式公寓为例(图2,图3),它选址在海南高隆湾海岸沿线,东面有大片椰林,东北临铜鼓岭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酒店占地面积约29万m2,建筑面积30万m2,容积率1.05,绿化率达到50%以上。建筑群体规划围绕海景、椰林和海上红树林布置,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此外,还设有潜水俱乐部、游船码头、海景温泉、滑翔翼会所、温泉入户等特色配套设施, 使客人充分享受度假、休闲、养生的乐趣。

2.4建筑设计

酒店式公寓的户型,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40m2~120m2左右的中小户型为主。户型设计应充分体现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房型布局应紧凑灵活,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布置功能,减少户内消极空间的数量,减少公共面积的分摊。居室套型设计可以灵活分隔,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生活习惯的居住者。以威海的海悦国际酒店式公寓为例,其主打户型仅有50多平米,却包括了卧室、起居室、厨房、洗手间、阳台等多种功能,卧室与起居室布置在一个大空间里,厨房结合入口空间设计成开敞式,空调机位在阳台上留出了固定位置,整个户型布局紧凑灵活,空间无局促感。

在物业管理方面,酒店式公寓的物业不仅包括传统酒店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模式,还拥有完善的办公环境,同时为住户提供了家庭住房的格局和家居式服务,如银行、会所、酒吧、便利店、健身房以及秘书、商务中心、信息咨询、翻译等商务服务,与传统酒店相比拥有更多、更全的生活、办公配套功能。因此,在裙房及商业用房的设计中除了设置传统酒店的功能用房外,应充分考虑增加相应服务功能的空间。

在建筑形象方面,位于城市中心区的酒店式公寓应充分体现其统领该区域的核心地位,建筑形象应具有标志性,体现时代感和城市精神;位于旅游度假区的酒店式公寓则应充分发挥自然景观的表现力,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主旨,建筑形象应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2.5室内设计

酒店式公寓的房间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居住性公寓和商务性公寓。居住性公寓多为精装修,室内空间功能划分较为齐备,一般设有单独的厨房、洗手间、阳台等,提供全套的家居设计和电器。在设计上一般以现代风格为主,将时尚气息、实用主义相统一(图4),对于不同户型有不同格调的设计,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功能划分更强调实用性和灵活性,如设置开敞式厨房、活动隔断等。

商务性公寓的主要用途为商务办公,也可兼作居住。这种公寓没有单独的厨房和阳台,室内以大空间为主,以便用户灵活划分办公空间。公寓的室内装修以粗装修为主,用户入住后可直接使用,也可对室内进行精装修。

度假型酒店的室内装修则偏重田园、自然风格,将海景、温泉等引入室内,装修材料更多选用木材、石材、竹子等天然材料,给人贴近自然的感觉。(图5,图6)

3结语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9)

潍坊科技学院软件人才公寓选址于学院东侧偏北,软件园东南角,东侧为城市次干道兴安路,整个小区分成五部分,建筑以5层为主的多层住宅为主,还包括两栋18层的高层住宅,一栋19层的酒店式公寓,小区内的建筑排列整齐,次序有制,道路景观和谐统一,整个建筑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及居住需求。

一、布局分析

整个小区整栋建筑、道路系统及绿化景观分为五个组团,注重每栋住宅景观与视觉效果的均好性。组团中心和景观廊均设有供居民日常活动的各种设施。小区内建筑以5层为主的多层住宅为主,此外还包括两栋18层的高层住宅,一栋19层的酒店式公寓,并配备有必要的公共建筑内容。建筑上的一些基本特征在软件人才公寓表现的很多:重视环境,整体性强。整个建筑整体色块采用灰色,显得稳重大气,建筑上方大约四分之一的部分采用了白色,灰白结合使整个建筑多了一些品位,建筑前方后方又加了些黄色的色块,使黄色突显出来,使整栋建筑又多了一些俏皮。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整栋建筑,整体统一,但每栋楼与每栋楼之间又不一样,户型不一样,构造就不一样,将单栋楼拿出来与其他楼比较会有所不同,但整体来看单体形象又融于群体序列。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软件人才公寓的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楼宇挺拔,很有质感;空间美:进入小区四通八达,非常开阔;序列美:楼宇与楼宇之间排列整齐,次序有制,结构紧凑。延伸到中国的建筑,像形式美法则,在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很成熟的艺术体系,因此也有一整套形式美法则,其中包括视觉心理要求的一般法则,也有民族审美心理要求的特殊法则,迄今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从现象上看,大体有四方面:(1)对称与均衡;(2)对比与微差,造型中的对比关系,行色质都有对比,因此对比又寓于统一;(3)序列与节奏;(4)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相结合,规定出若干具体的尺寸,保证建筑形式和谐有致,符合正常的人的审美心理。中国的建筑都是根植于中国的文化,表现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总体性,综合性很强。软件人才公寓建筑形式设计在满足其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与软件园及校区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多层住宅采用深灰色基座,浅灰及白色墙身,橙色空调板,体现庄重的同时,又不失活泼洒脱。高层住宅采用浅灰,白色相结合,局部点缀以橙色,建筑挺拔飘逸。酒店式公寓体型方整,立面采用网格设计,凹凸有致,简洁生动,时尚而不张扬。

二、道路交通分析

小区主路口位于东侧的兴安路上,有退缩处理,在方便小区居民出入的同时,不影响城市的公共交通。小区西北侧邻软件园区有一次入口,旨在加强软件园与人才公寓区内部联系,方便员工使用。进入小区,内部道路四通八达,一眼望去,相当开阔。在非主路上,一般都会用菱形嵌草砖布置停车位,达到动静结合,既有实用又有美学的价值。道路不仅仅是通道,还是人们交往活动的室外空间,通过它也可以观赏小区的外部环境。因此,道路是小区的重要组成要素。像地形,植被,水体,色彩,文化特征这几个因素都能够代表道路景观的美学价值。

三、景观绿化分析

小区景观绿化是将道路及其沿线所有设施纳入绿化范围,以改善行车舒适度,美化路容,展现小区特色。景观绿化的成效能反映出一个小区乃至一个城市景观建设与管理的特色和水平。软件人才公寓内设有小区中心绿地,小区中心绿地结合公共建筑布置绿化、铺装景观小品和休闲设施;小区主道路上沿线种植了一溜杨树,沿线望去生气盎然,杨树春夏秋冬又带来不同的特色。小区内广场场地铺张很大,从高处望去广场内有两个半圆的造型,一大一小,给矩形的广场带来了一点曲线美。广场边上与道路的交界处布置了健身器材,动静结合,既可观赏又可参与其中。组团中心绿地及周边防护绿地,设置于楼与楼之间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组团中心绿地还优先考虑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的日常生活设施,设置绿地位置。小区内园林绿化、场地的铺装追求意境的创造,品种多样化,色彩丰富化,点线面相结合,力求创造典雅精致的庭院氛围。

总的说来软件人才公寓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想,人才公寓规划与住宅设计充分满足使用者对安全,舒适,交往的要求,创造高品味,现代化的“人居环境”。

高层公寓建筑设计篇(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elderly service (nursing homes, nursing home), TuoLaoSuo, old apartment as fire prevention design of structure to discuss, and points out that old apartment fi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blem, and proposed own solutions, commo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nursing home; Fire fighting design; Fir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设老年公寓的客观因素

根据资料统计表明【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老年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千家万户,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老年公寓的消防安全现状

2008年12月3日凌晨,温州市矮凳桥路宽心老人公寓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导致7名老人死亡。

2009年1月31日,位于俄罗斯科米共和国科尔特克罗斯区波德耶利斯克镇的一家养老院发生火灾,养老院内仅有3人获救,死亡23人。

2009年3月19日晚23时,日本群马县涩川市一养老院发生火灾,死亡10人。该县警署调查得出,火灾是有人吸烟引发,由于扩建等原因,室内结构变得非常复杂,造成了逃难上的不利。

2009年8月27日晨,辽源市西安区煤城新村小区21号楼2单元103室老年公寓发生火灾,6死1伤。起火建筑物为2级耐火建筑,共6层,东西走向,103室位于6层建筑的底层,面积为58平方米,一室一厅。火灾是由吸烟致使床上可燃物引燃导致火灾发生。

2011年5月15日凌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境内一家个体私营的老年公寓发生火灾,2名七旬老人不幸遇难,起火原因系使用蚊香时,衣物、被褥滑落到蚊香上,引发火灾。

2011年6月6日3时40分许,河南省信阳市灿烂夕阳养老院因燃着的蚊香引燃床边掉落的被褥发生火灾,造成3名老人死亡;

2011年6月11日5时03分许,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养老院因使用蜡烛照明不慎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造成3名老人死亡,3名老人受伤。

3老年公寓的火灾危险性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将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年龄段确定为老龄阶段。老人按照其生活行为能力可分为自理老人(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护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老年人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视力、听力、行动能力比青壮年时期下降,大多数老年人需要借助花镜、助听器、拐杖、轮椅等“装备”。

(1)安全疏散难。老年公寓的特点:一是人员集中,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二是内部多是行动迟缓或需要他人帮助、护理的老人,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火灾蔓延的速度又很快,一旦走廊、楼梯间充满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行动,造成人员伤亡。

(2)火灾隐患多。大部分老年公寓都有餐饮、娱乐、医疗服务设施,老年人很多都有吸烟的习惯,有些老年人由于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常常自备电炉或小型柴油灶,冬季有人点炉子取暖,夏季有人点蚊香驱蚊,这都增加了致灾因素。

(3)救援难度大。老年公寓除自理老人外,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在火灾情况下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安全疏散,而火灾时电梯无法使用,只能通过步梯疏散,这就需要大量救助人员,因而增加了救援难度。

4改善老年公寓的建筑防火设计

4.1老年公寓的消防建筑设计

(1)宜选择距离医院、消防队较近,交通方便的位置建造。老年人的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消防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实施灭火救援。

(2)宜独立建设,周围建筑密度不宜过大,不宜改建或设在其他建筑内。独立建造的老年公寓四周易于布置环形消防车道,方便消防车停靠,对疏散、救援行动不便的被困老人有利。有一部分的老年公寓由居民住宅楼改建,或者设置商住楼等建筑内,这样增加了火灾危险性,也不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居民住宅楼是按照《住宅建筑规范》【4】设计,而老年公寓是按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3】设计,后者要求要高于前者。当必须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与其他部位做好防火分隔,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则老年公寓不应设置在二层以上,也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

(3)宜多层,不宜高层。老年人的特点是行为能力弱,常需要他人帮助或自己借助工具。因此,我国《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从消防安全角度讲,层数越高,火灾情况下越不利安全疏散,如因建设用地限制必须建设高层时,则应以安排自理老人为主。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以下称《高规》)中对老年人建筑的设置并没做任何要求,可见这一方面的规范还不健全。高层建筑作为老年公寓尽量不采用。

(4)防火分区标准需要进一步改进。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最低面积标准为25m2/人,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以下称《建规》)最大防火分区面是2500 m2计算,每个防火分区要疏散100名老人,短时间内及时疏散这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难度很大。宜把防火区做小,增加建筑分隔,阻止火势蔓延,为逃生和救援争取时间。

4.2老年公寓的消防疏散设计

(1)疏散距离设计

《建规》只对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疗养院、学校与其他民用建筑进行了区别,《高规》只对医院、旅馆、展览楼、教学楼与其他民用建筑进行了区别。两部规范都没有对老年人建筑疏散距离做明确要求,这是需补充要完善的。

(2)疏散宽度设计

《建规》《高规》中对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1米,《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对公用走廊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米,公用楼梯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20米。

可见后者规范要求更高。

老年公寓的疏散尽量采用环形走道和外廊设计,虽好有两条以上的疏散线路。每一间老人居室有门通向外廊或相连的外阳台,或疏散或等待消防救援。

4.3老年公寓的装修设计

老年人建筑的内部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以减少火灾荷载。尽量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的材料。

4.4老年公寓的消防设施设计

老年人建筑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灭火系统,通过烟感、温感、手报、声光报警 、消防广播等报警等警报装置,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及时疏散。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建筑的特殊性,宜设置火灾智能救助系统,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事件,探测器会自动报警,或由老人手动按下救助按钮,信号通过GPS或 TD 无线网络技术传输到监控中心、辖区消防巡防车、火灾调度指挥中心,为救助赢得时间。

配备特殊的消防逃生设施,如在每个房间配备简易防烟面罩、手电筒、保险绳等,从而帮助老人在紧急、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帮助逃生。

居室、浴室、厕所应设紧急报警求助按钮,养老院、护理院等床头应设呼叫信号装置,呼叫信号直接送至管理室。

厨房应选用安全型灶具。使用燃气灶时,应安装熄火自动关闭燃气的装置。以燃气为燃料的厨房、公用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宜采用户外报警式,将蜂鸣器安装在户门外或管理室等易被他人听到的部位。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4】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50015-2006

上一篇: 数学公式和定理 下一篇: 公务员法律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