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17

金融业务特点

篇(1)

本文重点分析了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现状与世界整体金融业务情况做了比对,结合世界范围的电子金融业务良好发展的一面,得出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优势之处,对我国未来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一、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工作的现状问题

(一)电子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电子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金融业务工作的现状突出的问题之一。其业务创新以四个大型国有银行作为导向和发展业务的主体,在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目的的情况下推出其产品,其业务又有所不同,很难团结协作。从全国范围来说其电子业务金融中心集中在北京、上海、香港等特大重要城市当中,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业务设计评审机制不足,体现不出区域差异与品牌效应

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一直是围绕金融行业人士推进电子金融业务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在现实中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其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地区发达,内陆地区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银行行业来说,我国的银行采取总分行制的金融业务制度,其产品与服务是从上到下分级推广,业务开展较为复杂,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其就要冲破许多发展障碍。产品服务的创新发展虽然在传统金融产品服务的发展模式继承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有所创新,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冲破传统业务发展模式的牢笼,作为传统金融产品的辅助品,没有体现出创新发展的宗旨,区域化和品牌效应没有体现出来[1]。

(三)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电子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体系较于发达国家还是不够完善,发达国家其金融业务以严格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来做保障,严厉打击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其发展环境较为我国和谐有序。我国还是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在这方面还应该不断完善。由于电子金融行业涉及国家经济机密,其工作环境也是十分周密,需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但是就是有图谋不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贿赂私吞钱款的违法犯罪行为,使金融法制建设,金融业的发展受到重创。

(四)业务创新战略规划不足,资源安排与配套运行机制还应该完善加强

有些金融行业的部门组织对于业务创新战略规划还是认识不足,对于创新目标与发展策略还是不够了解,从新产品与业务的规划方面考虑,没有结合总行业务创新战略,以创新战略作为基础开展业务创新。在业务管理方面,其分行部门组织进行业务管理时,组织架构不够完善,认识不到其职能,负责的业务范围,上下级的协调工作不能够有序衔接,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传达与反馈机制还不够规范。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员工激励机制相对落后,有些电子金融企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产品精细化管理不足,导致业务开展难以继续进行[2]。

二、我国电子金融业务与世界整体金融业务情况进行比较

就当下我国的电子金融业务能力进行评估,与世界整体的电子金融业务水平进行对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就整体的业务能力来观察,西方国家的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较快,能够充分的进行电子金融的业务创新工作,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家上对于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进步的主要阵地。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对世界的电子金融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引导作用。高科技的金融事业走向,也带动了国际的科技水平腾飞。电子金融业务的拓展,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和改革,在金融行业改革体系结构上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虽然存在电子金融业务能力上的弊端,但是依然不能阻止行业拓展的脚步。因为有广阔的市场环境,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只要我国进行电子金融行业在技术方面的改革,并且能够充分的拓展服务的方向,就能够实现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质量的飞跃。为了能够及时的与世界水平相平衡,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必须正视出现的问题,在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后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3]。

(一)促使改革的因素存在不同

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进步存在制约性,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对于电子金融业务能力的推动力不够,在计划设定和分析处理方面的力度不完善。对于当下的金融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价值的更高创收,再者就是对市场经济管控下的环境进行合理调控放松,以此满足发展运营的需求。因此,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电子金融的业务规划。我国当下的改革创新局面就是单纯的推广电子金融业务,却忽视了未来的经济收益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的整体秩序。

(二)改革的社会环境问题

面对目前的形式,进行必要的电子金融行业改革,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求能够有法治的社会以及政治环境最为基础,加上高科技的电子金融职业技术进行扶持,在充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电子金融业务操作。我国的电子金融业务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监管制度进行监督,这是为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稳定公平的竞争环境,还有就是对于未来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良好的管控和促进,保证有能够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对于未来我国电子金融的发展,社会还是十分看好了,能够实现长足的计划和筹谋,就需要有社会环境的帮助,一旦管制的手段过于严格,或者是干扰的因素太多,就会造成发展受到制约的局面,影响未来计划的实施。我国电子金融行业存在改革环境不足的主要因素,就是源于社会管控的专制型,这促使行业的发展被垄断,造成发展的不足。再者就是我国社会相比较于西方国家存在制度上的制约性,没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很难实现改革。

(三)改革内容不一致

在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改革内容的不一致性,主要源于我国涉猎电子金融行业较晚,起步的能力较低。在这个环节上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差距,应该积极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金融发展方式,进行从简单到困难的计划实施。我国社会要在电子金融业务上进行改革,就不能够单一的、盲目的推行银行卡的互动,应该拓展当下的投资理财局势,进行功能性的技术含量提升。

电子金融业务的主要改革内容是进行资本的收集和植入,进行信用消费贷款,或者是进行投资理财的职能实施,再者就是进行网络银行的执行出售,但是能够实施的面积并不大,因此也没有得到特别良好的收益状况。压制我国电子金融发展改革的主要环节还是电子金融技术的缺失,实现技术的提升又需要极度的财政投入,目前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改革内容[4]。

(四)改革后的影响差异

我国的电子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还是因为对于改革创新的业务职能过于看重,忽视了实际的电子金融销售市场。电子金融的实际项目存在很高的科技性,关于电子金融生产后出现的实际产品,只有专业的设计人员才了解其中的主要功能,还有少部分的改革参与人员能够了解产品的大概体系,但是关于产品的细节内容,销售人员很难能够充分的掌握,因此出现了销售的困境。因为客户不了解产品的功能,因此会出现对于产品的不信任,进而导致电子金融业务推广的困局。

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运营的矛盾性。因为电子金融业务的推广存在缺失问题,过度的广告效应很可能会出现市场反感情况,并且出现金融产品的使用功能遭受信誉值损失。

(五)改革后的管理水平不同

我国实施针对电子金融的改革创新之后,存在与国际电子金融业务监管上的差异,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严密监督的。有适当的监管手段才能保证工作的稳定进行,电子金融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迫使企业、公司和个人的经济受损,也会导致国家和社会的金融市场出现不平衡的局面。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监督管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一开始对电子金融的业务细节操作,因为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是发展生产的关键。金融企业的发展基本就是实现高标准、严格要求的重要制度,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国与国际标准相对比,存在的疏漏就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环节。

三、我国电子金融业务未来工作发展建议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协调统统要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是解决电子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电子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尝试,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建立服务体系需要建立的统一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其平台和数据库的建立需要金融机构开发新业务程序,满足纵横业务发展的需要。这里的纵向业务需要对其业务程序进行推广,使其便于操作,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广横向业务,就是减少信息共享的中间环节,减少系统冲突,加强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还应对服务系统进行协调和改造,在数据共享的中间环节连接接口,实现信息数据相互间共享。电子金融业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为了规避风险,需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拿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协调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规避资本风险管理,使其资本充足率保证为8%,通过加强资本金的管理,实施市场化的监管等措施对策规避风险[5]。

(二)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

关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我国还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有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为了促进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坚持合法合规原则,认真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和专业操守,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坚持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风险可控的原则。

(三)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应该根据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今后在开展新金融业务种类采取的模式是从建立试点再到规范,然后进行推广,为了缓解制度的落后制定关于金融方面的计算机安全规章。召集金融行业的著名专家人士,计算机专家对行业的存在的法规问题予以指导,充分吸收国外发达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分阶段不断深入法规制度的完善和修改工作,确立金融电子化的地位,使其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发展[6]。

(四)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2)

二、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第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思维不断深化。在线上服务方面,邮政储蓄银行陆续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交易渠道,并积极利用社交平台推出微信银行、微博银行、易信银行,打造多样化的电子金融服务渠道;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参与“新农保”“、新农合”等代缴服务、依托手机贴膜技术的手机支付业务、具有储蓄、结算、理财等功能的绿卡通•福农卡以及其他惠农代收代付业务;针对小微企业,运用覆盖客户筛选、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的“IT-PADS”信贷技术,积极拓展非传统担保方式的小额贷款。例如互惠贷、增信贷与流水贷;建设“信贷+结算”特色支行,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产业,提供打包业务组合服务。除此之外,邮政储蓄银行还针对特殊群体,如农民工、老年人、学生群体开展一系列业务创新,满足多类群体的特殊性金融服务需求。第二,丰富的客户数据基础。邮政储蓄银行客户大多数集中在金融服务供给较少的弱势群体。而对于这部分群体金融信息的相对优势,使得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深度挖掘更具可行性。截至2013年年底,邮政储蓄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客户达到1200万户,农户800多万户,智能手机用户今年有望超过4.4亿。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价值客户筛选,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将成为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三,县域地区物理网点与非物理网点覆盖率高。截至2013年底,邮政储蓄银行拥有遍布城乡的金融网点3.9万个,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占比超过70%。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县级区域,网点覆盖率达到了100%,在地区覆盖了超过59%的县;62%的网点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除此之外,邮政储蓄银行拥有ATM超过4.7万多台。物理网点在县域地区的大范围覆盖,为其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第四,普惠金融业务人才储备丰富。自2009年开始,邮政储蓄银行着力储备“三农”普惠金融业务人才,招聘转岗大学生“村官”,从事金融支农工作;组建小企业金融部,在二级分行设立37家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通过3.5万人的专业信贷队伍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组建三农金融部,全力支持“三农”业务创新与发展,积极开展惠农服务、特色农业贷款以及移动支付服务。

(二)劣势分析

第一,风险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尽管依据《新巴塞尔自本协议》基本建成了一套按照商业银行模式规范运作、“点面结合、纵横结合、上下结合”的立体化风险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的特殊性,使得构建以业务条线为基础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例如,“三农”金融业务中的自然风险与经营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小微企业贷款中的经营风险与成本高导致的市场风险等。第二,网点服务转型面临突破点。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主要采取交易核算主导型模式,产品单一,主要停留在满足客户存取款、查询等最基本的金融需求方面。除此之外,邮政储蓄网点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滞后,导致网点功能定位及经营模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尽快实施零售网点转型,灵活提供个人金融业务,实现多渠道服务的营销性网点成为邮政储蓄网点转型的突破口。第三,数据分析模式急需转变。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化,涉及资产、负债、客户、交易对手及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资产都会在业务拓展、客户开发、风险控制、绩效考核、资本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商业智能将成为引领邮政储蓄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线。

(三)机遇分析

第一,国家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邮政金融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三农”普惠金融最初指示。除此之外,国家还出台一系列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第二,互联网金融与移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指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结算与信息中介、理财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虽然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客户资源、支付功能、融资功能等带来一定挑战,但是机遇永远大于挑战。互联网金融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注入了新理念和思维,再加上商业银行特有的客户资源、数据与资金优势,开发互联网金融相关产品,拓宽线上到线下的服务模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的主流。移动金融是商业银行基于互联网金融思维,依托移动通讯运营商网络,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手机终端为客户提供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第三,实体经济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我国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势必激活金融服务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提升,刺激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居民消费意识与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创新发展。“农民”“、小微企业”“、社区居民”这些社会经济的基础群体,成为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关键因素,成为商业银行极力开拓的新型市场。

(四)威胁分析

第一,普惠金融业务竞争激烈,导致收益不断下降。近年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生态“宝宝”类金融产品的兴起,充分证实了普惠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当前,开办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实体金融企业,还包括人人贷、宜信普惠、蚂蚁金服等互联网企业,虽然业务重心各有不同,然而竞争却越来越激烈。第二,新常态下,普惠贷款业务风险较大。普惠金融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客户、小微企业、“三农”。相对于信誉良好的优质客户而言,这部分群体的特有属性使得风险成为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征信数据很难取得,或者相对较少,商业银行很难进行有效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导致业务信用风险较大;新常态经济下产业转型的危机不断释放,使得这部分群体总体系统性风险上升。第三,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初期的创新投入高,带来短期的高成本。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必须构建区别于传统金融业务的涵盖数据分析、产品与服务创新、展业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环节的创新模式。然而普惠金融业务开展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前期创新成本的投入,导致短期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惜贷”问题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普遍存在。普惠金融业务的竞争,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更深层次的创新,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这都需要长期的成本投入和积累。

(五)SWOT矩阵分析及启示

根据邮政储蓄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笔者构建了其普惠金融业务的SWOT矩阵模型: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实现“大零售银行”商业化战略的必经之路。通过SWOT矩阵分析可以看出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可持续性的普惠金融必须坚持(见表1)。第一,明确普惠金融的发展定位。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应以小微企业、社区居民、“三农”为服务对象,积极拓展小额贷款增信创新、移动金融创新以及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组合型金融服务模式。第二,以创新思维模式作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引擎。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应构建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积极拓展线上到线下的服务与营销模式、积极探索“银保”合作模式与“政银保”合作模式、组建普惠信贷工厂,以实现普惠信贷从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环节的“流水线”作业、构建普惠客户的大数据分析模式。第三,以风险管控作为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根本保障。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可以创新风险管理理念,突破传统担保模式,构建基于“数据质押”的增信与风险管控模式,通过贷款客户交易数据与行为数据的增信,实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控。

三、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重点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模式与流程优化为重点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创新

对于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业务,邮政储蓄银行重点集中在以小额贷款为重点的创新。一是开发以产业链为依托的小微企业贷款。例如以地区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小微企业贷款、以行业内优势企业为依托的小微企业贷款。二是拓展非传统担保方式的小微企业贷款。非传统担保模式不但能够实现为小微企业贷款增信的作用,还有助于银行掌握除传统担保品外的其他有效信息以进行风险管理,例如“数据质押”贷款、POS贷款等。三是积极拓展“银保”、“政银保”类小微企业贷款。通过第三方担保方式有效化解小微企业贷款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部分非系统风险。

(二)以银行卡为依托开展“三农”移动金融创新

县域农村地区属于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区域,从网点与ATM布局、业务人员配备、客户认可度都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县域地区居民金融意识相对较差,金融生态也远疏于城市地区,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重点开展以银行卡为依托开展“三农”移动金融创新。一是以银行卡为重点,拓展政策性普惠金融。政策性普惠金融是培育农民金融意识的主渠道,通过银行卡的渗透,可以帮助邮政储蓄银行掌握农民的基本金融信息。二是以银行卡为基础,开展以移动支付业务,通过海量交易的特征分析,掌握农民的支付特征。三是以银行卡依托,开展集存款、贷款、理财等于一体的移动金融服务,储备农民综合性金融数据,进而开展深度普惠金融业务。

篇(3)

不同特点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随着银行业进入混业经营和细分市场的时代的形势下,金融机构根据居民聚居区的不同特点(如地理因素、人口密度、家庭人数、性别、行业、收入、职业、教育、年龄、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等)划分不同客户群,细分市场主动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与金融服务,贴近市场需求的选择,是做大自己的必然选择。

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是发展金融服务的三大阵地,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金融服务也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对经济和金融薄弱的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这三大阵地所需金融服务的特点,并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发展具有特色的金融服务,对于加强金融竞争力、加快西部乃至全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北五省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一)西北城市社区金融服务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金融机构不断改进金融服务质量,结合自身实际,拓宽和创新对城市社区金融服务项目,增加金融服务产品。一是开办业务。包括代收代付水电费、有线电视收视费、手机费业务种类不断扩大。二是发展托管业务,开办投资理财,开办品种繁多的人民币基金业务。三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主要是银行卡消费,办理现金的存、取,办理转账业务等。四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借助高科持手段,改变单一的网点柜台式服务,实现网络化、电子化服务。

(二)西北城乡结合部金融服务现状

西北城乡结合部是失地农民和部分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集聚地,

目前西北城乡结合部居民所能享受的金融服务品种一般只局限于存款开户、办理储蓄、汇款等几项传统业务,基本没有涉及个人理财、有价证券的买卖和保管等新业务品种。

(三)西北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西北农村金融机构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创新了一些金融服务产品。在存款方面,增加了教育储蓄、开通了通存通兑储蓄业务;在贷款方面,增加了扶贫贷款、农业产业化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授信贷款等服务项目;在结算上,开办了票据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县辖区辖电子汇兑等结算业务;在中间业务方面开办了工资、代收税款、代收移动、联通电信话费等业务。

二、西北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1.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种类少,金融机构在城市分布较多,金融服务具有同质性。目前,银行市场定位的一个共同现象,是机构多集中在城市繁华区域。金融服务普遍存在同质性,基本上是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中间服务产品种类尽管丰富起来,但形式均基本相似,没有根据网点所处社区的特点,为周围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商贸往来等提供贴心、贴身、个性化、便利化、增值的服务。

2.金融机构仍保留传统经营观念,主动营销意识差。在经营观念上,因循守旧,缺少主动性、开创性,金融产品单调,金融功能落后,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3.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综合性与金融功能不全的矛盾。在新的需求面前,西北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相形见绌,客户诸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达不到社区金融服务的初衷。

4.银行、客户信息不对称。目前个人信用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金融机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提升阶段,作为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掌握有限,不足以支撑社区金融服务需求,这在相当程度上使社区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内容受到限制。

5.金融需求与金融服务人员素质的矛盾。随着社区的不断完善,社区金融需求越来越高,银行客户经理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对金融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城乡结合部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手段缺失,缺乏金融服务新业务、新品种。随着失地农民和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需要更多、更新、更人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但西北多数银行将市场定位在大客户、优良客户和高端客户领域,从而忽视对城乡结合部的金融服务。

2.信贷管理门槛高。由于城乡结合部流动性较强,居民收入不稳定,金融资产微薄,资信难以考察,银行对其管理监控难以落实到位,信贷支持难度很大。主要表现在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实施的信贷政策与贷款人自身的条件不匹配,在信贷管理制度上,银行贷款手续较多,门槛过高,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贷款带来不便。

3.农民工金融服务短缺。城乡结合部同时又是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集中聚居区。金融机构普遍忽视这个特殊地带的金融服务。一是金融机构宣传不到位,农民工对适宜自身的金融服务了解较少。金融机构目前的中间业务营销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对农民工宣传金融产品不够深入,且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认识和接受外界新事物慢,接纳现代金融产品的能力较差,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主动了解金融知识。二是农民工生活、家乡环境限制了银行卡的使用据调查,部分行业农民工的居住环境较差,银行卡保存及携带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卡的使用。 三是金融服务手续费相对农民工收入而言偏高。据对西北五省主要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调查显示,外来打工人员的打工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年收入仅为几千元的农民工,每年除去伙食、住宿等生活必须开支外,节余部分的50-70%均要寄回老家。银行卡年费、异地取款及邮政、银行汇款等费用,对于需要精打细算的农民工来说仍显偏高。

(三)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信贷产品需求多元化与信贷供给结构单一的矛盾日益突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缺乏后劲,设立机构网点缺乏可行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机构网点的设立,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2.受自然、投资环境的制约,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仍然不到位,表现在电力供应没有保障、交通不便、网络通信滞后等方面。受乡镇商业不发达,集中消费场所缺乏,安全保障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具备设立网点的基本条件,设立ATM和POS机的条件也很难达到。

3.除存、贷款服务外,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性金融服务少。由于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垄断地位,缺少竞争力,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开拓成本高、风险大,金融生态脆弱,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冲动受到抑制,产品更新意识淡薄,金融服务产品种类单一,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上,没有考虑农民自身的金融需求,导致新的服务品种和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得不到运用。

三、西北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金融服务相关政策建议

(一)城市社区金融服务政策建议

1.提高服务意识,开展多种营销。城市居民对金融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建议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必须转变忽视对个人服务的经营观念,努力开拓个人金融服务业务,主动融入社区生活,有针对性进行市场营销,增强银行对社区的渗透力,以此留住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2.制定顺应城市发展的发展战略。在网点规划和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每个社区的不同的经济特点,根据不同社区的服务需求。让社区内的每个客户都能享受到个性化服务。

3.丰富金融衍生品,量身定做理财产品。随着社区居民金融知识的普及与提高,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日益增强。银行对经济、金融的信息反馈比较灵敏,在理财服务上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提高客户的金融资产盈利率,争取实现客户与银行双赢。

(二)城乡结合部金融服务政策建议

1.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城乡结合部的群众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城乡结合部往往是原有居民和农民工聚居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浅显易懂的金融知识宣传和咨询工作,引导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农民工关注金融,重视金融,更好地利用金融手段创业兴业,实现发家致富和扩大再生产的愿望。

2.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的小额贷款力度。金融机构要要加大对失地农民的信贷投入,加大对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城乡结合部百姓自主创业,探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他们在城市自主创业,切实解决创办企业贷款难问题。

(三)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1.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的认可度。一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加强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培训和风险培训。积极宣传推介典型,形成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二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竞争力,增强融资能力。从规范章程制度、股金设置、工商登记、内部管理、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方面规范运行机制,重点扶持提升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加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吸引力。

2.加强金融机构的特色服务力度。一是要加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识。农村金融是一片广阔的市场,只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金融服务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整合金融资源,加强投放力度。充分认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合了单个农户的信用和抗风险能力,将不透明的农户信息透明化,能降低金融机构的调查及信贷成本。把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与农村传统信用资源对接起来,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建立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

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三农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银行和农户共同努力,落实好国家的政策。二是促进税收政策优惠。争取税务部门对农产品在收购、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政策优惠。三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建立农产品的风险保障,丰富农业保险的险种。四是建立统一规范的涉农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建设覆盖农村的征信系统平台,依法采集、整合和应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有序推进农村信用服务产品创新。通过培育“信用专业大户、信用家庭农场、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及“信用户、信用村”等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为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3

近年来,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社区金融服务需求开始不断增加。但与日益凸显的社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现有的社区金融供给总量、供给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增加社区金融供给,加快金融服务下沉,广州市各大商业银行近年来均先后提出了进社区开展金融服务的思路。但由于社区金融在中国尚属新鲜事物,很多用户对其不了解,很多金融机构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为了进一步推进广州市金融服进社区,找到一种满足客户群体金融需求的经营服务模式,解决社区居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重点,针对小微金融用户、金融机构、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对于小微金融服务的需求展开调研,通过分析现状、问题及趋势,对未来广州市推进小微金融进社区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一、社区小微金融服务概述

社区类金融机构是指从事社区类金融机构信贷行为。依托在地方人文关系的基础之上,从事着关系型贷款服务的机构[1]。近年来,广州社区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社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均等、效率低,社区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专营性金融机构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少,金融机构存贷比偏低、资金供给量不足,小微企业风控难度大、银行偏好“保大放小”,信用担保体系薄弱、金融机构认同度低,社会诚信体系缺乏、企业违约风险加大等问题。

二、广州市白云区社区小微金融服务现状

现阶段,广州市白云区拥有社区金融服务站36个,农村金融服务站3个。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服务质量方面,均难以和广州市其他区域相比。整体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在区域方面,各类不同级别的社区金融服务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越是大型社区,金融服务站点布局越是紧密,而小区域和村镇等级别的社区,金融服务水平明显示弱,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网点设备等,呈现弱化趋势。二是客户群体方面,社区金融更多侧重于中、大型社区中的中高端客户以及白领阶层。而针对当年城市人口发展老龄化的局面,并没有太多关注体现在“一老一小”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三是目前的社区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平衡,在较为繁华路段和中心商业区的金融物理网点分布较多,但在真正需要社区服务的各类社区和居民集中居住地段,配置的金融物理网点明显不足,给社区金融需求满足造成一定影响。

三、广州市白云区社区小微金融服务的问题

1.社区金融服务效率有限、整体水平不高

广州社区金融服务的诞生和兴起,是伴随着广州市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应用而生的。随着社区规模的日渐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在广州市一些大型住宅区和集中住宅区均出现了各类社区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需求的内容也从原有的简单存取款过渡到投资理财、小额信贷等多种领域[2]。但从目前广州社区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现有的社区金融服务范围较小、服务效率有限,整体水平难以和江浙等同类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多数社区金融服务机构仅仅具备简单的存取款一体机和1-2名工作人员,办理的业务范围也以存取款为主,多元化、深层次的业务内容尚未得到w现,不少地区的金融服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盲点,难以满足区域金融服务需求的基本要求,更难以通过机构网店传递服务理念,形成服务特色产品。

2.社区金融服务网点较少,服务渠道有限

现阶段,广州市白云区专供社区服务、小微群体金融服务的专门性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较少,社区居民、小微群体融资渠道严重不足[3]。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物理网点329家。其中,驻区商业银行共18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银行业金融机构1家,商业银行一级支行21个,银行柜员机数2175台,其中存取款一体机数约1620台,POS机数约为2973个,从业人员约4631个。此外,白云区拥有社区金融服务站36个,农村金融服务站3个(表1)。

但上述金融机构中,真正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并不多。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如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均以大规模客户群为首要服务对象,门槛较高,其并不是专营型的针对小微金融服务群体的服务机构,致使普通居民一旦有融资需求却难以问津。如其中,中信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户均贷款额超过2000万元,建行服务的客户群体户均贷款余额达973万元。而真正如民生银行、民泰银行等村镇银行这些民营小型金融机构,其服务的客户群体户均贷款额均在100万元以下,已成为白云区当地重要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因为缺乏专门的小微金融机构,一些小型的融资群体往往在发生融资需求时转而寻找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等其他途径。由于民间借贷的成本较高,除了本身较高的利息支出外,企业还需要支付各种保证金、担保费、中介费等费用,使得风险不断加剧。

此外,在当前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各大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网点设置往往以盈利性作为基本出发点,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和眼前效益,能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并不多[4]。因此,在利益和成果导向的基本前提下,各大商业银行在设立时,首选的地址均在白云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一些商业中心、产业集聚带、园区密集地等,以便能较快实现当年设立和尽快盈利的目标,尽快稳定业务来源。因此,该类物理网点的主要服务群体以公司业务为主,间接辐射周边社区,对于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功能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广州市对于小微金融进社区项目的扶持政策有限,即使有少量进入学校、社区等地展开金融服务网点布局的金融机构,也因资源少、成本高、业务少、利润薄等原因,难以支持,往往需要本机构其他金融业务作为补贴才能持续下去。更有一些地理区位优势不足的社区,自始至终无法进入各大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的视野,社区金融服务需求与社区金融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社区金融机构认同度低

目前,白云区的社区金融服务机构以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为主,含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但由于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服务机构在广州市的发展地位尚不稳固,非业界人士对其的认同度较低,导致该类金融机构虽然在社区中设置物理网点,但却缺乏业务来源难以维系。社区居民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办理业务,但在白云区各类社区中,该类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却十分缺乏。此外,在小贷公司方面,广州白云区内注册登记的小额贷款公司共3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共2家。3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5亿元,2014年度投放贷款521笔,投放金额15.02亿元,纳税总额1990.44万元。截止2014年底,累计投放贷款1363笔,累计贷款金额39.5399亿元,为地区企业、居民贷款融资提供了有效补充。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合计3.1999亿元,2014年度合计业务收入为0,净利润-248万元。此外,近年白云区已有两家融资性担保公司退出市场。因为小微企业贷款具有少、频、急、短等特点且服务的是抗经济周期能力差的小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小微金融服务机构的自身营风险,从而加速了小微融资性担保公司退出市场的步伐[5]。

4.地方政府对社区金融支持力度有限

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予以政策倾斜,有助于小微金融机构展开金融服务、金融风险防范。在我国现行“一行三会”垂直领导的金融审慎监管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权配置严重失衡,地方政府金融事权缺失。目前,区县级金融工作部门唯一有权实施直接监管的机构是小额贷款公司,对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各种类金融机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只有协调力,没有控制力。地方政府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意愿强烈,但工作抓手少,对地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仅停留在实施政策引导扶持、推动政金合作等方面,推动力度明显不足。

四、提升白云区社区小微金融服务的举措

1.进一步加大社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

针对目前广州市白云区社区金融服务网点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的局面,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加大社区金融服务网点的建设。政府可通过在政策、规划、制度等方面适度倾斜,在考核标准方面设置社区服务指标等方式,适当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科学布局,不仅仅以盈利为目的,更要根据全区金融发展的规划,在各类社区设置不同等级的社区银行、社区金融机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区域之间、社区之间的金融服务网点平衡。

2.积极创新社区金融服务产品种类

要结合社区居民和小微群体的金融需求特点,积极创新符合社区金融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特别是商业银行,还需对小微客户进行细分,以采用不同的业务流程、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流程及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如针对社区金融中需求的存取业务、网络服务、投资理财、小额信贷等主要金融需求,积极开发适合不同社区层次、规模的个性化、差别化社区金融服务产品,促进金融服务不断下沉到社区、服务到基层[6]。同时要促进社区金融服务软件的提高,如积极培养社区金融服务的专业团队,培训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人才,帮助其掌握社区金融服务特点与流程、提供上门服务等。通过软硬环境的改善,切实提升社区金融服务产品质量和水准。

3.不断完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

不断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的公共平台,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社区金融服务提供保障。如要针对社区居民金融业务需求的特点,从用户需求出发,为用户着想,结合具体业务,适度简化各类业务办理程序,减少社区居民和小微群体在办理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足、流程不熟等困难。同时,加强对于社区居民金融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社区金融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对不同群体展开分类管理和后续服务,力推网上银行与物理网点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社区居民实现简单业务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复杂业务能尽快找到社区网点办理的金融需求与愿望。

参考文献:

[1]许英明,汪远航.提升城市社区金融服务的路径和机制――基于公共服务视角的分析西南金融,2013(2):13-16.

[2]樊大志. 强化创新社区金融服务[J].中国金融,2012(21):21-23.

[3]罗剑. 大型银行的金融创新实践――成都武侯区社区金融案例分析[J].西南金融,2011(11):44-45.

[4]蔡宁伟.社区银行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与模式创新――基于中外社区银行的内容分析与案例研究[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5(3):46-49.

[5]郭明奇,刘书钢,果蕾,等.社区银行机构发展研究[J].华北金融,2014(3):47-50.

篇(5)

作者简介:王弘颖(1968-),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马凌(1979-),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F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61-02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经济的方针与政策导向,具体实现根本路径还在于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增长,其中发展特色农业就是重要理念和方式。特色农业是与我国农业水平相适应的发展目标,所谓特色农业,是指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产出特有商品的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满足民众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并籍此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方式。

邮政金融主要是指邮政储蓄银行,利用中国邮政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点、人力资本以及品牌信誉等资源,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零售金融产品(服务)业务。2007年3月正式挂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网络优势,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金融支持。从现实角度看,邮政金融相对完善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现状分析

特色农业依赖特定的自然条件与区域环境,其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可以保证长期而稳定的产品市场价值并带来较高利润,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特色农业发展类型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以下5种:第一是特色种植业,是比较普遍的形式,如特种稻米、特种蔬菜等;第二是特色林果业,主要是经济型果木种植,如蜜桔、核桃等;第三是特色养殖业,主要是水上与陆上的、有特定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养殖业,如养鱼养虾、养貂、养蛇等;第四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是对前几类特色农业成果的深加工。是融资需求较高的工厂化农业;第五是观光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等形式存在。是民众休闲时间增加与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提高而兴起的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可期实现的关键路径,借助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能够促进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和深度开发,保证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之外,也应增加资金的支持力度,但是政府只是国家管理部门,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金融机构,因此农村金融体系提供相应产品与服务就显得举足轻重且必不可少。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机构也有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与全面,存在“瓶颈”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有三类主体:一是国有银行(包括邮储银行),二是属于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三是农村信用社。以国有四大银行为主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其服务对象和目标客户基本都锁定在城市和相对高端的行业,为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萎缩(网点较少、产品单一);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粮棉油的收购和储备资金的供给服务,通常不涉及一般的金融零售业务;农村信用社是服务农村基础金融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是有限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以及常年经营累计的负担和风险,极大地限制其提供金融服务的规模和种类。

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带来农村金融需求的快速增长。例如与特色农业密切相关的小额贷款的需求,就呈现逐年大幅增加的局面,而与之相符合的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规模有限、门槛设定较高。此外,金融行业存在对农村市场的“地域歧视”,忽视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改善后出现的金融服务的新需求无法满足。邮储银行的定位便顺势而为,依据差异化营销理论,锁定农村金融市场为业务经营导向,尤其是据此所提供的面向农户的特色微型金融产品,极大地填补了此类空白,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融资途径,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邮储小额贷款。

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农户和商户(小企业主)推出的贷款产品。其中“农户小额贷款”是指向农户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生产经营需要的短期贷款。主要包括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保证贷款,贷款额度户均上限是5万元。还有农户与商户都可申请的定期存单贷款。这些业务形式贷款门槛比较低,还贷形式灵活(如一次还本付息法、等额本息还款法、阶段性还款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途径,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邮储银行利用自身的邮政业务建立起来的网络,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收益之比相对合理,也为自身市场开拓与实力增长提供了新源泉。

二、策略思考

基于特色农业与农民增收的金融服务需求与邮储银行的服务定位,二者的协调发展,既能促进特色农业与农民收入的提升,也能促进邮储银行竞争能力与利润水平提高,属于典型的合作双赢关系。两者合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合作深度与广度上还有极大空间。围绕特色农业与农民增收需求,邮政金融应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一)坚持社会性原则。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邮储银行是脱胎于邮政业务的商业银行,由于母体渊源的特殊性,使得广大的农村地区对于邮储银行的信任程度和接受程度非常之高。同时,遍布乡村的约3.6万个营业网点,是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基础优势,因此邮政金融应坚持商业性与公益性的适度结合。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城乡差别较大,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公共财政机构的数量与服务能力严重不足。邮政金融可利用自身网点和公信力的优势,提供部分涉及公共经济与财政的服务。特色农业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和支持,特色农业的财政补贴、专项财政拨款等的发放,可以借助邮储银行实现。此类包涵更多公益性和社会性意义的中间业务,无形中为邮政金融带来广告效应和市场口碑,在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逐步实现过程中,会产生持续的连带效应,吸引农户在需要其他金融服务时,首选邮储银行,构建由维护公益性而带来的隐性的后期利润收益的良性通道,公益性与商业性的相互促进,是邮政金融服务于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履行社会责任的独特途径。

(二)实现定向性原则。特色农业类别多样,其金融需求尤其是资金需求的特点各不相同。结合目前的邮储小额贷款,邮储银行可以为农户开设特定的银行账户,结合特色农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特色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的资金需求在数量和时间上就不尽相同,种植业倚重季节性,养殖业则更多地考虑养殖周期,邮储银行应分别考察融资需求,提供相应的资金准备,同时合理调控贷款的授信额度,并把握贷款者还贷的适当时机,保证农户增收,也降低自身经营风险。

特色农业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范围内具备趋同性和规模性,邮储金融的定向,可提供批量的、有指向性的融资产品,实现金融服务的高效对口。同时也便于统一宣传与业务处理,有利于降低邮储银行经营成本。这是邮储金融服务于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拓展综合性原则。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服务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是邮政金融的重要业务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成分与产业类别趋于多样,农民金融需求也愈多样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商户)以致富增收为目标的额度较大的融资需求在增加。同时,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也产生了对其他类别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

在提供基本的相对低端的农村金融产品基础上,邮政储蓄应审时度势,为农民提供更全面系统的服务。目前邮储银行已开办绿卡、保险、代收代付、汇兑、划拨以及基金代销等中间业务。邮储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平台,大力拓宽中间业务。特色农业的政策扶植的手段之一就是农业保险,邮政金融在商业保险之外,也应争取农业保险的中间业务,使得特色农业的金融业务(信贷与保险)实现全程对接,为特色农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条件,为农民增收做好基本的金融服务,也创新自身的核心业务。

另外,结合特色农业市场化的“订单农业模式”,邮政金融可以尝试“第三方支付”的角色,为农户与订购者之间提供独立单向的资金支付业务,参与和监督订单农业的过程管理,平衡各方利益,控制风险,实现多赢。这是邮储金融服务于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服务体系的创新途径。

(四)关注延伸性原则。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4.9%,同时农民各类金融需求亦逐年增长。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加入延伸性内容,就成为前瞻性的战略策略。例如在特色农业的信贷业务中,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保证客户经理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直观推介业务功能,加强互动和沟通,并为农户延伸提供贷款规划、家庭财务计划、理财规划等咨询服务。客户经理可在完成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农户生产情况和家庭经济条件,帮助其将增收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在生活生产条件改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家庭储蓄等方面提供规划咨询的延伸服务,促进农民增收与理财观念的建立。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此类供给尚有极大空白,是邮政金融促进农民增收、延伸服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虽然某些定式思维认为农村金融“本大利小”,但是经济学的“长尾理论”表明,借助时间与规模所产生的累计效应,农村金融服务亦可实现良性循环与可观利润。邮政金融的定位和发展重点在农村金融市场,立足特色农业和农民增收,应结合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提供差异化的特色服务。农业发展与邮储金融,二者的深度合作,必将带来农户与邮储银行间的多赢与良性互促,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邮储金融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尧都农商银行陆港支行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在各级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秉承着“做客户放心满意的银行”发展理念,以服务侯马的发展为己任,积极助推当地普惠金融发展,实现了支持经济与自身发展的双赢。截止2019年2月末,陆港支行各项存款余额5.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2.36亿元。现就如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以下观点:一、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消除金融服务盲区,增强服务渗透力,延伸服务触角,弥补基层金融服务空白。2016年以来,我行根据上级单位会议精神及要求,着力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稳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设立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点。目前,我行已在侯马市的19个行政村、社区增设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配备了标准化的助农终端机具,帮助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查询余额等各种金融业务,并根据民众业务需求,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农村金融知识宣传。

二、探索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制建设,有效缓解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侯马市作为商贸物流名城,市场商户众多,小微企业发展活跃是当地的一大经济特色,然而,“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不少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行立足侯马市的商城经济特色,在总行的支持下,先后推出“阳光快贷”“便易贷”“汇商通”“福农卡”等多个小微特色业务产品,产品具有“服务高效快捷、用信方式灵活、担保方式多样”的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小微金融服务渠道,实现了与小微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三、创新服务模式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探索“金融仓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以“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形式满足经济实体的资金需求,为不同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篇(7)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而农村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开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输出提供了方向,因此,两者之间属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应以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为核心,丰富农村金融机构资本注入渠道,规范农村金融行业服务秩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特征

农业属第一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

1.1农业产业化定义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存在些许差异,农业产业化概念是美国著名学者高德博格教授于20世纪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他将农产品的形成过程和初加工、深加工、宣传、销售等环节进行区分,并使用“链”一词来比喻农业产业化的各环节。我国将农业产业化上升至农业发展战略层面,对农业产业化有着如下定义: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方向,以地区主导产业为核心,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农作物产品的集中存放、科学生产、全面推广,建立起以农村居民为共同利益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2农业产业化特征

相比较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农业现代化体系中的农业产业化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2.1以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方向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在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后,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通过灵活的市场运营体制,完成农业产业化的最后一个环节——销售。1.2.2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来说,地域性特点较为明显,这主要是由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产品体系差异导致。农业产业化的地域性能够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地区农业经济特点,一改传统农业生产星罗棋布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效率的显著提高。1.2.3农业产业化具备规模化发展特性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并且,农业产业化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制订了一系列保证农业产业化顺利实施的标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发展特性,能够带动地区产业链的共同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农村金融的服务内容与特点

作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农村金融的服务内容及对象

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资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流动,其中包括资金的输入与输出,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农业金融机构的盈利,当前我国主要的农业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基层银行等。在服务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信用贷款、理财等形式,服务对象为信用良好,且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民这一群体,还包括在农村地区投资建厂的企业。

2.2农村金融的特点

由于受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金融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2.2.1受季节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与季节有着直接关系,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活动受季节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但大多数农业生产活动依然需要按照时令进行。例如,恶劣天气导致农作物受损,区域农民经济收入明显降低,而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净收入将呈现出负增长,甚至会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产生影响。2.2.2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在农业金融行业中,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国农业产品依然停留在直接产品阶段,经深加工再销售的农产品少之又少,因此,农产品所创造的直接效益并不高,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较低。并且,基础农业对市场波动的自我适应能力较差,所造成的影响也是破坏性的,使农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面临困难。2.2.3金融服务的差异性特点即使是农村,由于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水平都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导致地区金融服务也具有差异。我国各地区政府为实现区域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地区农业经济生产需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2.4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特点相比城镇金融服务来讲,尽管农村金融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问题,然而,由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较少,可选择的金融服务内容有局限性,在获取金融服务时,往往需要获得更高的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来讲,农民缺乏具有等同价值属性的抵押物,在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时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出现违约等情况,金融机构的损失较大,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增加。

3我国农业产业化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成为改善传统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的关键内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之相配套的农村金融体系也日趋完善。然而,研究发现,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村金融发展依然存在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1我国农业产业化下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基于对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领会,全面落实我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时至今日,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已超38万个,创造经济价值约4258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岗位约1.26亿个,农民人均收益达3380元。我国农村金融是农业产业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农村金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村民生等提供资金支持、理财等多种服务。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逐渐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各大银行进驻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更加实惠的服务,并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其次,农村金融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提供的各项服务也在随之增加。在最初的农业贷款业务上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例如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小额抵押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民生工程贷款等,并且,在开展贷款类业务的同时,也将最基本的理财业务纳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2农业产业化的农村金融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农村金融凸显出的改革乏力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不良贷款比例持续增加农村金融所涉及贷款额度较小,然而,庞大的贷款人群使得这一贷款规模不容忽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基层,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不足,业务熟练程度较低,素质较差,为完成业务而简化信用审核流程,为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了隐患。3.2.2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与其进行了更加深度的融合,然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却在此过程中忽略了相关风险的存在。在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时,未对意外情况下导致客户还贷能力下降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资产抵押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科学的资产价格审核制度,相关资产审核标准体系也未建立,一旦发生客户无法及时还清贷款的情况,农村金融机构所收回的抵押物也无法弥补其损失。3.2.3农村金融机构鱼龙混杂随着我国逐渐放开农村金融市场,除正规银行参与农业产业化外,一些私人银行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大多数银行都是在银监部门的管理框架内开展相关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然而,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收益,提供自营范围外的服务内容,采用不正当手段与正规银行进行竞争,损害了正规银行的利益,也扰乱了原本正常的农村金融体系。

4农业产业化的农村金融改革重点

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运营情况分析,生产周期长、利润低、资本来源有限、风险大等问题成为该类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保证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开展,农村金融改革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4.1制定稳健的信用贷款政策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然而,在制定农村金融信用贷款政策时,应当在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问题的同时,兼顾小额贷款的风险防范。通过制定稳健的信用贷款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2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性

为保证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农村金融不仅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应当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针对重点企业的金融服务来说,应当提供上门服务,并且,对业务对象的经营情况需要持续跟踪,降低农村金融所承担的风险。

4.3丰富农业金融服务内容

从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到农业产业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也在不断调整服务内容,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然而,信用贷款为银行提供的收益较低,为保证银行最低资本需求,降低银行运营风险,除提供基本储蓄服务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开拓理财、信用评级等多种业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

4.4加强以政府引导为核心的融资环境建设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承担起引导责任,与农村金融机构结合,建立地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并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公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企业的信贷审核主要以信用等级为依据,这就从根本上对企业诚信经营行为进行鼓励。与此同时,政府的介入,能够在政策上稳定农村金融体系,将非正规金融机构排除在农村金融体系之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融资环境。

5结语

通过不断的改革能够提高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与承担的责任同步增加。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农业产业化也将成为此次调整的重点,因此,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解决当前农业产业化所面临一系列问题,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三农”信贷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抢占发展先机的有效途径,对于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开拓创新,坚持务实求效、因地制宜、协同配合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努力开发和推广各种适合“三农”信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为“三农”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新型金融服务。

各金融机构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巩固发展传统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之上,立足实际,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农业银行要以股份制改革为契机,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原则,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切实加大支农投入,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村合作银行要利用“点多面广”优势,坚持“小额、流动、分散”原则,努力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现代农业和农村消费等资金需求,不断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邮政储蓄银行、温州银行等要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通过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拓宽支农领域,满足不同层次资金需求。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利用规模、技术、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二、开拓思路,积极进取,着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各金融机构要结合“三农”发展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深入研究各类农村群体的资金需求特点,根据生产、创业或消费等各种资金用途,有针对性地开发、创新产品,扩大支农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

(一)着力开发适合“三农”产品,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创业贷款,不断扩大覆盖面;鼓励开发适应“三农”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特点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发放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大学生“村官”创业等创新贷款,不断满足“三农”有效需求;积极发展基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各种贷款模式。探索开展“订单农业+信贷”方式支持广大农户有序开展种养殖业生产。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市场和农户加强合作,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风险分散优势和辐射拉动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针对各类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需求特点,积极提供多元化便利融资;着力研究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需求。

(二)进一步拓展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实现贷款担保方式创新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进一步拓展涉农贷款的抵质押物范围,制定完善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抵、质押财产的评估、管理和处置机制;积极发展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仓单、存单等各种权利的质押贷款和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抵押贷款;加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在试点基础之上有效推进农房抵押贷款工作;研究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

(三)积极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篇(9)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Internet of Finance)逐渐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其业务主要集中于支付、融资和理财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可谓风驰电掣,势不可挡,极大丰富和拓展了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案件的频发,业界和学界也关注到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以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利用互联网作为金融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媒介,对金融业务相关流程进行重组,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通过对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的逐步重构,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经营模式。余额宝、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已经打破了只有传统金融才能吸收存款的界限。可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特点与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既具有互联网高度开放性及兼容性特点,又具有金融业的特点。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的网络特点,网络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开放、互动平台,通过标准化的服务和合同,形成互联网金融产品效用随用户数量增加而非线性增加的消费者规模经济。其次,互联网金融具有金融业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业务虽已经营信息化,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核心仍然是提供金融功能,包括支付清算、再分配资源和风险分散等。最后,互联网金融具有“去中介、去中心”、“扁平化、轻资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具有双重性,既要面临传统金融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又要面临由于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金融的跨界经营、业务活动的“虚拟性”以及法律与监管的缺失等所带来的隐性风险。大致看来,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有:网络技术风险、操作性风险和虚拟性风险。

1.网络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运作,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交易信息完全通过网络传输,然而,由于网络及计算机自身缺陷或技术不成熟,病毒、黑客等可能导致网络软硬件瘫痪、信息泄露或被篡改,这严重威胁到互联网支付密钥的技术管理以及 TCP/IP协议的安全性,致使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信息或资金被非法盗取、篡改以及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金融、传媒、支付类网站成为仿冒重点目标。

2.操作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活动的高技术性带来操作性风险。大数据经营、操作主体变换、互联网金融账户授权使用、操作流程设计对网络系统依赖、真假电子货币识别,以及黑客入侵互联网金融机构放置逻辑炸弹、修改服务程序等致使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性风险无处不在。而且由于缺乏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互联网金融机构使用外部技术支持来降低营运成本,从而使金融机构无法提供高质量虚拟服务,也可能引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

3.虚拟性风险。互联网的“虚拟性”使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者身份、传递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互联网金融活动信息不对称,这一方面可能会使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交易者利用虚假身份信息进行网络洗钱、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互联网金融平台难以对在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沉淀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管,引发支付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互联网金融是新时代金融创新的方向,它不仅使传统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发生巨大的变革,也使当代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这需要健全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配套技术、操作流程、监管准则和政策措施,以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

(一)完善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体系

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的基础。加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操作系统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金融信息、数据的安全防范技术等,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防护体系。

(二)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流程,构筑操作性风险管理体系

规避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需要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流程,不仅要建立互联网信息技术风险评估、管理、预警机制,还要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两个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进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防范机制。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监测,完善业务管理风险动态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统一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体系,营造权责分明、法理明确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中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立完善的网络融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严格新业务开展报备和审查制度;改造业务开展流程,优化信息管理手段,不断规范和改进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的风险管理操作,推行基于大数据全程追踪和预警的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方法。

(四)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

完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章程》、《互联网金融自律公约》等互联网金融公约准则,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机制。同时,还应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风险分配和责任承担,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篇(10)

难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情况

1.1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市政府会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级小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形成了中央、北京市、区县协

同推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体系,确定了科技金融工作组开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协调落实试点政策、促进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发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科技金融宣传推广和信

息交流活动等五项工作内容和部市会商机制、联系服务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工作组议事机制和集中办公等五项工作机制。

1.2信贷服务创新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传统信贷服务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快速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

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共为5250家/次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03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

722亿元,其中2011年新发放贷款313亿元,示范区企业信贷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1.3金融市场创新

在积极推动信贷服务创新的同时,通过金融市场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也成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

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新增挂牌企业24家,参与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59家,已挂牌企业103家。

1.4融资渠道创新

不同的科技企业因细分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为满足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广开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

点建设“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及小额贷款。

二、制约金融和科技有效对接的因素

2.1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天然障碍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资金需求量大,缺乏固定资产,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均需要大量的、不同性质的资金。有关资料统计,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三个阶段

,所需资金比例一般是1:10:100。而且科技企业在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往往只有一项技术或知识产权、专利,难以形成有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知识产权或专利又难

以作价,资本的投入无有效担保,此外技术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以及资本退出机制的风险,都使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因此,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

天然障碍。

2.2现有的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对其的需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来源通常有: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商业贷款、信用贷款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银行信贷资本,中

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保险等。 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投入有限

,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亦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门槛很高

,导致了当前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不足。 --!>

2.3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导致其融资难

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阶段性特征决定其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北京的科技企业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示范区现有企业近两万家,其中十百千企

业300多家,高成长瞪羚企业3000多家,其余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企业近3000家,自灭死亡企业也近3000家。多数企业具有规模小、无形资产比重高、财务管理能力弱

、信用水平低等特点,而且很多企业家都出身与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第一,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建立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集聚发展,孕育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创造出支持科技

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探索建立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组合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助资金。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服务体系,打破领域分割、业务独立的现有服务体系,按照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引导各类金融服务

组织进行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激发各类突破性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对接不畅的矛盾。

第三,不断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政金企进一步深化合作,了解科技企业融资面临的难题,各方协同努力完善科技

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引入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认证等中介机构构建信用体系。积极发展各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平台,培育发展集成型科技金融服务商、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联盟等市场化的平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利用平台型国有投融资服务企业促进资源整合。

上一篇: 企业科技项目管理 下一篇: 科技类项目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