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7 15:44:16

初中科学教案

初中科学教案篇(1)

1 设计预学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预学案的设计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预学案。设计预学案的过程应有学生充分地参与,刚开始可以由教师主导进行设计,在学生充分熟悉预学案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后,要尽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预学案,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学能力。在使用预学案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对预学案进行再创造。

周末版内容相对较多,独立性强,以实验为主。这种预学案,由于以个人探究为主,所以要注意难度适中,操作性强,保证学生能够按照预学案的内容进行预学(如表1)。

学生运用预学案进行预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对学生预学的成果进行评比,并对学习成果较优的学生给以适度的奖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设计预学案要体现学习的整体性原则

应用科学预学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新课做准备。它不仅容易引导出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观点和认识,而且可以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预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开展的探究活动等均直指该节课涉及的科学概念。所以,设计预学案要体现该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该堂课与其他章节、单元的相关内容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预学案的内容不仅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该节课的知识,更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3 利用预学案引导学生挖掘各种资源

预学案的一大优点,是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活动,同时相比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条件寻找相应的教学资源。在这方面,小学英语教学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引导和提示。

从表2可以看出,预学案引导学生寻找和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是课堂教学不具备的。而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找和运用这些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更加凸显科学这门学科魅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充分地融入社会生活,使学习过程血肉丰满,充满创造的乐趣。

4 利用预学案促进学生体验科学现象

农村初中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患有“厌学症”的很多,致病原因前面已经简要分析过了。因此,引导学生运用预学案进行学习,切忌枯燥无味的讲学方式,应以引导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为主,在体验科学现象的基础上,再适当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如表3)。

有的老师在设计预学案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成一个个习题,且题型多样,内容繁杂,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学生一见就会生厌,哪来预学的兴趣?

5 结语

实践证明,采用预学案的模式进行初中科学教学,可以充分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着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初中科学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如何使师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优质的效果,使学生学得轻松,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切实、重要的课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也做了一些尝试,现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来优化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1 提出“学案”的理论基础

“学案”教学的总体思路:突出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加强能力培养,学会创新。这种教学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如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建立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能不能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让他们明白这节课要写出什么?记住什么?认识什么?区别什么?列举什么?解释什么?……使得该记住的,该理解的,该学会的,运用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都十分清楚,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这个“练习”就是学生上课时用的学习方案,简称为“学案”。 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编成“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完成对知识点的巩固。同时,教师把经过认真制定的教学目标以练习形式展示给学生,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调动学生的积级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学案”的编写

2.1 分析掌握教学目标是编写“学案”的首要工作

分析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课本,而《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终极目标或中程目标,所以首先要分化为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往往是以母目标与子目标的形式结为一组,母目标一般是指一个教学单元或者一个课题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这里以第六册第四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为例说明“学案”的编写过程。分化具体教学子目标如下:

(1)了解消化系统,具体教学子目标包括:①能说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②能区别不同消化道;③能区别不同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

(2)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①能说出糖类,蛋白质,脂肪在什么部位由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的作用分解?能记住它们的分解终产物;②能区别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消化液的相同和不同点;③能归纳消化的主要特点;④能区别胃、小肠、大肠吸收不同物质;⑤能记住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⑥能归纳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然后根据以上具体教学子目标的要求进行练习的编写,如根据第一个母目标分化的子目标,教师编成的练习图1:

2.2 成功设计“案图”是编写“学案”的重要环节

每堂课前,教师要努力挖掘这节课中能有效地把学生顺利引入课堂情境的问题,然后将问题以漫画形式安排在学案的开头。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有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能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

“案图”除了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的作用。如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节中,教师设计的是一个正在吃蛋和面的男孩。男孩吃面时提出问题:“这蛋和面有哪些营养?它被人吃进后怎样消化和吸收呢?”这里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复习上节课《人体的营养》知识并引出新课。

2.3 进行检验修正是编写“学案”的完善过程

编写练习时,教师对练习的目的、期望结果、实施方式、完成时间等作必要的预测,练习后作反馈、评价。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对练习进行及时修正,以便积累经验,有利于以后联系教学实际,对学案进行检验修正,有利于以后教学。

3 “学案”的运用

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不同,课型多种多样,下面以讲授课和实验探索课中“学案”的运用为例说明:

(1)讲授课中“学案”的使用比较简单易行,一般可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精讲即练”。即:教师讲授了知识点后马上让学生通过“学案”练习落实知识点(子目标),巩固课堂知识。另一种方式是自学反馈,就是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让学生根据学案练习(教学子目标)的要求去看书,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此方式中,要引进竟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快速答题的习惯。

(2)实验探索课的“学案”运用分四步进行,以第三册《水的密度》一节为例。

第一步:教师利用“案图”提出探索目标,学生明确探索目标。本节学案的案图是古希腊国王拿王冠问阿基米德:“这王冠是不是纯金的?”教师利用案图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结果学生无从入手。于是教师讲了阿基米德测金冠密度的故事。通过案图和故事,不仅使学生知道了这节课的学目标是“密度”,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学案,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在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激起后,教师就指导学生探索目标,从而获得知识。教师准备了体积不同的两块铁和两块木块,其中有一块铁块和木块体积相同。“学案”上教师设计了表格(表1)和问题: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

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体积 (相同或不同)

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体积 (相同或不同)

然后,教师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以上铁块和木块的体积和质量,叫学生填在表里,并算出质量/体积。再让他们根据数据讨论表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第三步:教师引导结论,学生认识规律,并利用“学案”加深理解。在学生探索接近一般规律,但还不能概括规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规律。如学生通过上面的讨论可得出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但质量/体积不变。这时再引导,不仅铁、木如此,任何物质只要是同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之比都是相同的,这一特性用“密度”表示。这样,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一般规律上来,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飞跃到理性,然后通过“学案”练习来加深密度的理解:

(1)一般来说,“质量/体积可用 表示;

(2)密度的定义是:单位 的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第四步:利用学案,教师检查反馈学生的运用和巩固。在不同课型的学案后,教师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巩固性练习,以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密度》一节,为了让学生马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呼应课前提出的问题再提出:“现在已经学了密度,想一想怎样知道希腊国王的王冠是否是纯金的?”或者设计:“用什么办法把相同体积的铁、锌、铅区别开来?”在学习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节后,可以让一个学生上台吃一块饼干,然后说出饼干的消化过程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4.1 这种教学模式包括

示案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4.2 教师学生在三个学习阶段的任务(如表2)

5 “学案”教学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运用“学案”导学方式,对优化初中科学课堂,体现出诸多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具体在操作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在教学实践中,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信息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去发现问题,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进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来尝试进行对问题的探索,对他们心中存在的疑问逐个找到答案。

其次,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运用“学案”导学方式要求教师适时地进行精讲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授课水平,对问题能言简意赅地进行表达。并通过对问题的阐述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归纳与总结,因为使其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第三,扣标整合,形成网络。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使知识成体系。

最后,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可以通过一定的课堂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必要的练习与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迁移发生。因此在运用“学案”导学方式中,必须强调这一环节的教学。

综上所述,运用“学案”导学有助于优化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笔者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领域永恒的课题。希望本研究能为优化初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科学教案篇(3)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a教师主导”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案导学就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策略,教师借助“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变学习指导者为促进者,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成学生的内化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大致如图1所示:

(一)编制学案。

学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它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案编制一般先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学习目标,结合教材等资料,形成初稿,再由教师个体根据任教班级具体学情进行调整。学案的篇幅和格式基本固定,利于学生方便、快捷、有效地使用学案。学案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学习方法等必要模块。

(二)导学实践。

要体现学案的应有价值,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导学。下面以新授课为例作进一步描述。

在新课学习环节,首先,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后教师利用各种印刻手段,指引学生快速了解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模块和模块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自主学习。学生按照学案提示进行思考和整理,在此过程中可与周边同学一起讨论、辨析。

练习强化环节的主要目标是相关习题的练习巩固。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通过精析引导学生精练,并做好精结,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

在小结提升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等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约为2~3分钟。

最后的作业布置环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习惯指导并做好软性作业布置,如先预习再上课,先复习再作业,边思考边作业。

(三)评价反馈与修正完善。

学案导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存在一定变数。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学案进行调整,完善导学模式。实践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及时反馈,不断调整,不断磨合,直到形成合适的学案格式和所需的导学模式。

二、新授课的学案编制

新授课的学案主要包含目标导航、要点扫描、课堂同步、学习札记、牛刀小试、作业拓展栏目,如表1所示。

三、新授课的课堂导学策略

(一)关注学习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指引和自我学习结果评价分析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实效性,对科学主要知识和相关学习思维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讨论与辨析,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辨析在新授课中的应用主要是新旧知识的比较讨论,以及在新概念的学习中,通过辨析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如在学习杠杆的力臂内容时,杠杆力臂的作图是课的重点,可以通过对其概念的辨析,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作图方法。以下是力臂概念辨析的过程摘录:

生1:力臂就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生2:去掉修饰语,力臂就是点到线的距离,画力臂就是画点到线的垂线段。

生3:数学课上学过这个画法(学生在黑板上做演示说明)。

此时学生基本调动了几何思维,老师再结合讨论结果加以补充完善,对数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给出科学的力臂作图方法,难点不攻自破。

(三)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授课的学法指导涉及面广,如辅助学生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方法等。针对学案的学法指导具体做法为:学法指导布局广泛,可在“要点扫描”、“课堂同步”等相关模块中,对整堂课的学法指导放在“要点扫描”中,对新内容的学法指导放在“课堂同步”中。

如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时,可以在学案中呈现:1.探究方案是为了搞清哪些问题?2.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线圈的匝数与磁性大小的关系怎样?3.实验的变量有哪些?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4.实验所需的器材有哪些?5.实验的电路图怎么画?如何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这样,学生据实参与自主学习,教师据此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策略,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充分体现了师生的合作互动及学生的自主探究,确保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涉及学案的编制、打印等,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配合与支持。

第二,注意学案的编制与导学的实施。学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学法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因此学案的编制不能单纯地依靠习题练习,而应关注目标的细化,辅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具体操作切忌照搬照抄,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初中科学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9-01

第一、病案的定义及病案教学法的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用来记录病患疾病的发生过程、演变、预后、诊断手段、治疗过程、效果及转归的原始档案就是病案。病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原始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有关疾病的记录,这可以说是病案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病案则来自于《史记》中的记载,其中淳于意有关“诊籍”的记录,再现了中国古代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1953年,中国国家卫生部将诊籍、病例、治疗过程等统一命名为病案。病案是医务工作者对于诊治经验和临床实践的重要记载和总结,对于后来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受到了医界和学界的重视。

病案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科学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特性,需要大量的实践。其理论内容具有枯燥、抽象、深奥、晦涩的特点,学生需要较强的定力和耐心才能够进行学习。这大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病案教学法以真实生动的病案为例,学生很容易参与其中,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学习,由枯燥的理论到生动的案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多的是作为医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其次病案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内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内科学的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结构的模块化和知识点的典型性,其逻辑性和复杂性则有所减弱。再加上内科学的理论比较抽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比较头疼。而病案教学法的使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强调了临床表现的因果关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体现出临床医治的诊治规律,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病案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内科学是无数医务工作者在长时间的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人体疾病的反复研究和验证而得出的有效的规律性的总价。它是对于临床实践的高度总结,如果没有临床实践就没有内科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但是随着医疗活动的市场化,内科学教学已经无法安排更多的临床实践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但是病案教学法则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缺憾。它通过相应的案例和问题,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

第二、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1.授课前。对于初学内科学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过于深奥和抽象。所以在授课前加入与讲授内容有关的临床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课堂开始前,先选择特点比较突出的病案,或是生活中比较接近的案例作为本次课堂的讲授案例。老师可以先介绍此案例的特点、临床表现、部分实验数据等,对于治疗过程、用药剂量等暂不告诉学生,并提出一个与讲授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课程内容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之前的案例,试着提出诊断过程、治疗方向等。这种教学模式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的优点,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重点记忆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一堂课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授课中。在学生对于内科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来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讲授某个疾病之前,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病案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诊治的方式来进行。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和集思广益之后,得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治疗方案,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授课后。在百人以上的大课堂中,学生对于内科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之后,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在详细讲解课程内容之后,在最后的十几分钟内,教师拿出一个病案,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学习到其他人的长处。

参考文献:

初中科学教案篇(5)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较为枯燥,所以应筛选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初中教学水平稳步攀升,加之新课改策略的合理实施与运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得到积极整改与创新,使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理解程度日渐加深,之后在此基础上有力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与学习目的。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现存问题要点分析

因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性特点和学科实践性特点,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知识学习时务必加深理解程度,随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实践当中。需知,新型教学方法合理介入致使新型教学问题产生,此类问题均会阻碍学习进程,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不完善现象尤为明显,在此前提下便将其投入教学实践,无法带来优良学习效用。以下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问题详述:

1.教学方法缺陷要点分析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最为常见的即为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要素之间难以达成吻合,教师在进行知识教授时,单纯注重表面化知识教学,不注重知识内涵传递,学习方法和学习作用均未深度普及。从实际角度而言,案例教学法是充分利用教学实例和课程相关事项进行教学任务执行,但实际教学环节中有些教师所列举的实例和核心教学目标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与课程内容相背离且充斥着大量反面实例,此处以《发现自己的潜能》课程教学为例,教师所举实例为缺失国家经济发展,虽然本章内容为个人潜能,并且也与国家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但实际对比形式却不相符合,因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所举实例与教学目标相差很多。

2.实际运用缺陷要点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实际运用问题,案例教学策略执行环节中并未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深度明确,教师对政治课程案例知识并未高度重视,只是一笔带过,跳跃式教学现象尤为严重,此种状况产生会让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学习时出现混乱学习态势。《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程教学阶段,教师在讲述问题时忽略自立讲解,而主要讲解一些无关痛痒话题,显然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没有到位。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要点分析

1.案例阅读与了解

集中讨论操作初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资料信息内容阅读,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和信息收集,随之形成初步案例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围绕案例知识主题进行问题思考与揣摩,试出若干思考题目,让学生有顺序、有目的地去解决此类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务必完备。

2.多媒体教学手段介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中可适当融入多媒体教学模式,以传统节日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多媒体文字创建和多媒体表格创建,学生通过看书形式和讨论形式来回答教师问题,通过交流互动,最终由教师进行学生观点提炼,然后便可进行总结性点评与归纳,旨在分析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让学生口述各地文化特色和节日传统,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完善文化习俗案例教学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3.多元化学习小组创建

应适时进行多元化政治学习小组创建,进而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与轻松学习氛围,教师应以主导身份形式出现,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对教学进度全面了解,教学环节中倡导共同探讨学习模式和团队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群体在此过程中可自由发表观点与意见,与此同时也可倾听他人意见,彼此积极交流,结合自身不足与缺点来分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具备真实性特点、互动性特点和形象性特点及易理解特点等,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原有讲台固定讲解模式被摒弃,学生不必忙于笔记记录,学生群体此时可以进行主动思考与主动学习,以至学习能力不断攀升。

4.组员代表实例观察

每个小组需要派代表上台发言,进行案例观察与案例分析,最后阶段则需探讨出优质建议,单个组别成员均需发言,可针对小组发言逐步提出质疑点和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小组案例讨论环节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运用集体智慧进行思维深度拓展,势必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大众群体逐渐对初中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是整体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可有效提升基础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因此而爱上思想品德这门学科。

初中科学教案篇(6)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课堂创新教学,历史课程也是重要的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的教学方法需要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和概括提炼能力,培养学生思辨性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历史情境和自己的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中学历史课堂的现状

1.富阳区东洲中学历史课堂现状

随着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很多不合理的教学发生了较大改变,仍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定式的影响,长期形成的习惯难于发生改变,更然会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缺少思辨教学引导,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缺乏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改革的意识。

2.造成现状的原因

首先,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不得不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历史课程设置与历史新目标发生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在考试中历史所占分值比重较小,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重视度不都够,而把分值比较高的数学、语文、英语当成重点,造成学生不全面发展。从教师角度来说,由于教师受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的影响过于深重。使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学生认知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的探究

1.历史课堂时间地点的创新

教学时间地点的创新主要指历史课堂由封闭形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就是在限定的教室内上课,课堂上没有海鸥的氛围环境,历史课堂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应该在授课形式上进行创新,除了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取知识外,历史教学应走出课堂。当今是信息社会,是一个技术发展的年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历史教学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丰富课堂到提高上课效率再到改革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开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人机对话教学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教学手段向着多样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介入,引导,演示,管理,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引导。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点,应带领学生细读,提炼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然后,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历史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技巧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概括提炼出来,并梳理整合。

3.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实用性

教师的授课内容要以历史教材为依托,并且要时刻关注历史学术动态,大胆的引入新的学生观点或者新的教学资料。此外,还要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加强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和沟通。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新的信息调整自己已有的知识,逐步积累知识并形成新的见解,以及提高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4.多样、开放、互动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老师一直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小型专题辩论赛的形式教学,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还可以通过历史情境模拟这种形式教学,这样可以进行互动式学习。这些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对象、内容的不同因材施教,从而丰富课堂内容。

三、结语

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形式的要求。虽然在一些地区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社会、学校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就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长期一来,党和政府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社会各界应该相互合作,推广创新教育模式,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芳.中学历史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王慧琴.中美中学历史课常用教学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初中科学教案篇(7)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探讨实习学生特别是男生在妇产科实习中的教学改革方案。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04级及2005级学生159人分为试验组80人,对照组79人。试验组采用强化综合教学法:包括优化岗前教育,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性别差异; 进行模拟技能示教;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术; 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 教学模式从 “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小讲座及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定期评价教学工作,及时改进。对照组仍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每份问卷分2部分:教师对实习同学在妇产科实习态度的评价,教师对实习同学妇产科技能掌握的评价。利用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 试验组在男生对妇产科实习的态度、男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效果等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改革方案有利实习同学特别是男性学生的妇产科实习。

【关键词】 妇产科;实习;教师;男性学生;教学改革

explor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ng yi-quan,wang zhu-ming, kan yan-jing,et al.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or internship students, specifically male students.methods 159 students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0 students), control group (79 stud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s the enhanced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that included optimization of pre-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eliminate gender disparities, simulated skills, demonstration of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carefully selected teaching teachers,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internship program, teaching pattern from the "teacher-centered" changed to "student-centered", carry out small seminars and case discussions, evaluate of teaching method regularly and improve timely.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fter practice, we conduct survey, each questionnaire divided into 2 parts: the attitude of internship students to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actice, the evaluation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spss13.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mal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attitud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actice, an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actice eff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gram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benefit for internship students, specifically male students.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nternship;teacher;male students;teaching reform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对临床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妇产科的患者均是女性,特别是检查、诊断涉及其隐私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在临床实习中往往会遇到患者拒绝实习同学特别是男性学生的接诊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产科的实习效果。因此,妇产科的教育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思想是难以适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男生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实习的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04级及2005级的全部学生。选择80人为试验组,79人为对照组,共计159人。试验组年龄(21.93±1.15)(21~24)岁,男生22人,女生58人;对照组年龄(22.13±1.05)(21~25)岁,男生21人,女生58人。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t=1.15)、学生性别构成比(χ2=0.35)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1.2 教学方法 试验组采用强化综合教学法:优化岗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性别差异; 进行模拟技能培训,使实习同学特别是男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示教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术; 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 教学模式从 “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小讲座及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定期评价教学工作,及时改进。对照组仍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性的岗前培训后,即下科室学习。

1.3 评估方法 两组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实习6周(妇产科门诊2周、妇科2周、产科2周)后,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带教老师回答,当场收卷。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率100%,问卷合格率100%。

调查问卷由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两种组成,为自行设计。老师问卷共设计30 题,其中29题为客观选择题,1题为简答题,供教师自由回答。每份问卷分3部分:评价实习同学特别是男生对妇产科实习的态度、实习同学及男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效果、对妇产科实习的建议。学生问卷另撰文论述[1]。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客观选择题进行统计,对简答题进行人工统计

2 结果

2.1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态度的评价 见表1。表1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态度的评价

2.2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妇产科技能评价 见表2。表2 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技能评价

2.3 教师对妇产科实习的建议 同学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从容镇定、充满自信,在接诊患者时眼睛里只有患者,而无性别的概念,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实习同学往往只注意提高临床能力,忽视人文关怀。在给患者检查时,态度真诚、注意给患者保暖、体贴关心患者、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赢得患者的配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讨论

3.1 妇产科实习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国内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妇产科已成为医疗纠纷高发专科之一。在国外由于其医疗特性,在医疗职业保险划分中,妇产科医生保费最高。由此可见,妇产科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医疗风险最大[2]。

由于妇产科服务的对象均是女性,往往还涉及个人隐私,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尤其是当前患者、孕妇有权选择医生,患者与家属不愿配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不愿意在学生,特别是讳忌男性学生在场时做示范,更不愿接受男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妇科检查[3]。加之受到愈演愈烈医患纠纷的影响[2],患者常常不能接受男性实习生诊治,并拒绝男生在场,妇产科教师在带教男学生上也有为难情绪。

部分男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部分男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工作,他们认为学好妇产科用处不大,不愿把时间、精力用在妇产科。同时,性别差异也造成了男生产生一种本能的对这门学科的心理抵触。因此,常常找各种借口缺席,在实习中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差,态度不够端正[4]。

3.2 妇产科实习最突出的矛盾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成为一名医生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临床工作的一系列严格的培训,包括亲自管患者、书写病历档案、患者的体格检查、诊疗技术操作以及手术、治疗措施等等。只有在医疗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才能提高。

患者来就医则是要求得到最优质的服务,得到具有良好医德医风、高超的医疗技术医师的诊疗,其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当然不愿接受在医院等级中没有级别的实习医生的服务。而妇产科的临床教学活动直接涉及妇女的婚姻、家庭及生育等隐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对德高望重的医生, 许多患者仍可以正当地拒绝医生将其作为临床教学的对象,特别是男实习同学。

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习最突出的矛盾是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患者权益的冲突。

但躯体的疾病使得患者及其亲属渴望关爱,希望医生询问病史及体检仔细,多查房,多解释。这些特点说明,医患之间有沟通的基础,有建立融洽关系、患者配合教学的可能,但比以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3.2.1 妇产科实习中综合改革方案的初步探讨 近几年在妇产科实习中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的尝试。强化综合教学法为:(1)优化岗前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实习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性别差异。(2)重视技能培训。使实习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实习同学入院第一天,专门安排一位主任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先在妇产科模型上操作,反复练习,特别关注男同学,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3)进行医患沟通的培训。由经过培训的同一位老师指导男学生认识女性患者心理,指导男学生对患者的心理有较透彻的了解,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培养运用恰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能力,使男学生从客观上认识到医患关系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内涵。(4)改革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在妇产科教学中常须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来保持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用不同的教学法加“直观式”、“学导式”、“启发式”、“讲授式”等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选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临床操作,且有一定带教能力的医生进行带教。每个临床教师除了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态度外,同时不能因为是学习妇产科就对男学生有所忽视。对不予合作的患者,老师要耐心解释来赢得患者的配合。(6)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妇产科的临床实习时间为6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分别实习妇科门诊、产科门诊、人流室、妇科病区、产科病区和产房。因实习时间短,再加上初到临床,不断换科,存在着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特点,为了保证实习的圆满完成,除了院级管理外,每个实习科室均有一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承担教学秘书,负责实习的安排。同时对门诊的科室要求每周一次小讲座,病区每两周不少于一次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医院每周举办一次院级学术活动。(7)定期评价教学工作,及时总结改进。为了使临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加强监督与检查,及时进行教学评价。设计了小讲座评价表、专题病例讨论评价表、教学查房评价表、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反馈表,请学生与教师填写。了解学生对教学形式、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教师带教中的想法,针对问题及时协调,不断完善和保障实习目标的实行。

3.2.2 强化综合改革方案初步的成效 绝大多数实习同学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实习同学普遍认为男生应学好妇产科,知道其重要性[1]。在教师眼中男生对实习非常重要及重要占了64%~71%,比同学自我评价低(95%~98%)[1],但在此次研究中两组间无差异。经过强化综合培训,同学们在做妇产科操作时心态有了明显好转;对诊疗时是否有性别概念也较明确了;男生行妇科检查也较从容了,两组有明显差异,见表1。但男同学面对女患者时从容镇定还要进一步加强,当被患者拒绝时,男生表示可以理解的人数是增加了,表现为一种容忍与宽容,与长期所受到的教育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老师认为男同学实习时间没有必要延长,同学预习及遇到问题解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被拒绝的男生、女生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的总体评价及对男学生的总体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试验组学生临床实践如病历采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检查操作的能力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但参加各种学习、医患沟通的能力、临床思辨能力未见显著提高(p>0.05)。

学生在妇产科实习的成果,从表2中显示试验组妇产科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因此临床技能培训、仿真模具的使用非常有益。因妇产科所涉及的器官大多位于盆腔内,学生需要用手感知其大小、形状、位置,如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难免笨手笨脚,引起患者不适与反感,遭到拒绝,所以仿真模具的操练在临床教学中必不可少。试验组入院第一天,由一位主任医师带领在妇产科教具上操作,熟练后再进科室,学生动手的机会大大提高。现代医院人工流产几乎均为无痛,患者在麻醉下处于昏睡无知觉状态,同学操作时心态更能放松,带教老师认为男生动手能力超过女生。

在实习分组上,注重男女生搭配,主要是考虑尽量避免两个或以上男生同时检查一个患者,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减少患者对男生的反感,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从而取得患者的合作[5]。但两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差异无显著性,这就要求在此项工作上多下功夫。可能与妇产科每位医生虽非常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但更重视保证患者满意,无医疗纠纷的发生。特别是患者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减少了沟通带教时间有关。学生特别是男生更希望老师能首先与患者沟通好,以便他们有更多操作实训的机会。当患者稍表现有为难情绪,他们就退缩,寄托于老师,对老师的期望值较高,若未能实现他们则认为老师应进一步努力。老师则认为学生需提高自身素质,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高与患者的交流能力,在与患者熟悉的基础上,使患者能接受问询与检查。

3.3 教师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简单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 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 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 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一名好医生不等于是一名好老师, 要做好一名临床教师,除做好自己医疗和科研的工作外, 还必须负起责任, 认真培养下一代医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带教老师在任何诊疗检查操作前都要反复向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充分领会后再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仿真模具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白,学生操作时要做到放手不放心,既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又要保证医疗安全,在学生操作后进行点评,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其次, 带教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医学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快, 人们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既多又直接(包括医学知识讲座、书籍杂志、通信、互联网等形式),这要求任何一名临床医生都必须不断学习和钻研, 这样才能在医学界立于不败之地, 对临床教师而言尤其重要, 只有自己不断进取, 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学领域也获得了突飞猛涨的进步,医学知识日新月异, 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 临床诊治和预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已很难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 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学发展的动态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这就要求临床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安排以满足这些变化, 将学习内容和临床实际相结合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医疗市场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患者就医有了很大的选择性, 对医院和医生乃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同时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因此医院和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有关权利, 这给临床医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既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符合当前医疗市场的变化, 作为临床教师, 应提高法律意识, 正确处理好医疗和教育的关系,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 为培养新一代临床医生和拓展医疗市场而积极努力。

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患者就诊情况的不同, 他们对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很难完全满足以后工作的需要, 因此, 在临床教学中, 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 适当采用一些其他手段弥补临床实习中的不足,如模具、图片、录像、多媒体等[6],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治规律, 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

总之, 当前医疗形势的变化和医学迅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和获得的快捷、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使得临床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需要临床教师不断改革和摸索, 以最大限度地应对挑战, 认真负责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为培养新一代名医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童华,王一荃,申艳,等.妇产科男性学生实习教学教学中实施强化综合改革方案的尝试.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20(6):6-10.

2 董恒进.医院管理.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2002,126-137.

3 童华,蔡满红. 改革教学方法,做好男学生在妇产科的实习工作.医药世界,2007,98(9):153-154.

4 胡文胜,王健敏.新型医患关系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民革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39-40.

初中科学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G633.41新课程倡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顺应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将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的教学理论转变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师与学生用教材作为媒介进行教学),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初中英语"三环节"教学模式正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教学过程各要素进行整合,并系统安排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学要素,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发现的满足和成功的欢乐,并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学案设计科学、有效,学生就会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学案过于笼统,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学得被动,课堂效率就低。经过近两年的"三环节"教学实践、摸索,我对如何科学、有效的设计预习学案有了一些体会:

一、明确提出预习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目标)和预习重点。

二、单词短语句子课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设计预习任务。

1、引导学生有效地理解单词和记忆单词单词预习就是引导学生会读、会认、会写、能理解单词。可设计单词默写、词形转换、近义词用法辨析、首字母填空等各种考查题型,以保证预习到位。比如在学"windy"一词时,可以这样设计:

(1)单词默写:有风的_________________

(2)首字母填空:The weather is w_________ and cold.(3)词形转换:windy的名词形式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windy\ wind

I usually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ather.

2、有效地理解、运用短语。

可设计短语默写、短语辨析、完成句子等各种考查题型,以保证预习到位。比如在学词组be good at时,可以这样设计:

(1) 短语默写:擅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语对比:对......有益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完成句子:我擅长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理解要精深课文预习任务的布置不可仅仅停留在课文表面的阅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层阅读。在布置阅读预习任务时,我总是给学生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或给句子判断正误;或填图列表;或讨论问答。学生依据预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理、自学、自悟,逐步养成正确的预习方法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同时阅读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三、分析语言难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预习疑问反映在预习质疑里面。在扫清单词、短语、句子障碍后,让学生在预习课文过程中,自己找出语言难点,利用手头的参考资料分析难点,独立解决问题,倘若实在无法解决,便将预习疑问反映在预习质疑里面,以便老师搜集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四、预习任务要明确、具体。预习任务的设计是预习学案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的预习任务能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有方向、预习效果的检验有标准。所以,我在设计预习学案时非常认真,总是根据单词、短语、句型、课文来设计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预习。因此,虽然是新课教学,但学生却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热烈讨论,就课文要点能进行很好地梳理与归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导作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有效组织预习过程。

首先,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保证学生的预习时间。倡导学生利用自习时间完成预习学案。同时为了保证预习效果,务必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六、教师及时收集预习信息,做好预习评价。 我总是课前随机收取两个学习小组(三分之一的学生)的预习学案进行批阅,对预习的结果、存在问题、学生提出的预习质疑进行统计,进行二次备课,以便课上在讲授时有的放矢。

对预习学案,按书写情况和正确率给予等级评定,课上要留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及时作出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同时引入组间竞争,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人完成预习任务的优劣纳入到小组评价之中。也要对预习任务完成较好的个人进行表扬,并对不能完成预习任务的个人进行督促,从而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七、课中组织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依据预习学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认识,相互印证学习成果。汇总预习疑惑,初步形成预习共性问题。

初中科学教案篇(9)

一旦确定了教学目标,案例选择就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这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案例一定要把握好四个要领:

1.要紧扣教学目标选案例。教师事先要把教学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具体目标,然后紧扣具体的教学目标策划案例,选择时不能包罗万象、求大求全,要做到主题鲜明,针对性强,一个案例解释一个教学目标。

2.要瞄准时事热点选案例。要注重案例的现实性、时代性,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3.要别出心裁选案例。选择案例要视角独到,内容新颖,力戒平庸,这样才能有震撼力,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心,打动学生。

4.要以人为本选案例。案例是给学生看的,就要符合当代中学生的自身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喜闻乐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二 充分备课,准确设置问题。

充分备课,准确设疑,是教师组织学生做好探究讨论的前提。

设置问题时要牢记中心只有一个。一个案例能够反映出来的问题很多,但有主次之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选择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准确设计出主要问题,并充分准备一些相关问题备用,为主要问题服务,避免因准备仓促或即兴设置问题,造成与学生讨论脱节。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时,我选择了同学们熟悉的本市的一个侵权案例:2008年底,山东即墨黄酒厂将即墨市同样生产老酒的7家酒厂告上了法院,以对方侵犯了"即墨老酒"这一知名商品特有的权利为由,分别向每家索赔10万元。09年4月市中院作出判决,即墨玉福春黄酒厂和即墨第二黄酒厂生产的老酒因包装、装潢和"即墨老酒"相似而构成侵权,被告应停止生产侵权产品,并分别赔偿即墨黄酒厂6万元。其余5家酒厂的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审理。

这个案例涉及的问题很多,根据教学目标和案例特点,我给学生设计的主问题是:我们应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无形财产?显然这个问题与案例提供的信息有一定的间接性,还需要相关的问题补充引导。于是我准备了以下几个相关问题:即墨黄酒厂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它受侵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你怎样客观评价即墨黄酒厂维权的做法?导致目前众多企业侵权的现状即墨黄酒厂有无责任?假如你是法官你将依据什么法律依据进行判决?目前维权后的即墨黄酒厂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如何?等等。这些相关的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服务了主要问题的探究,使案例的前因后果得到了全面立体的展现,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思维,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深度,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叶圣陶说,教师要"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恰当运用案例层层设疑,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在复习《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一课时,学生搜集了大量材料,有青岛的哥莫立斌捡到巨额珠宝归还失主的案例,有惊动全国的许斌恶意取款案例,有青岛某银行保安捡到顾客信用卡并及时归还失主一例。在分析这些新闻案例的过程中,我故意提出"捡来的财物不合法"这一观点。很多学生对此表示不理解,因此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争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提出了一些与本课知识相关且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比如"把钱借给别人属于行使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什么权?"、"父亲买了一辆二手车,结果后来被警察告知是犯罪分子偷来的,要予以没收,这不是很冤吗?"可见鲜活的新闻案例不仅能展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引发激烈的课堂辩论,广泛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了思品课的德育功能。

思品课倡导的新闻播报和案例分析就给学生搜集和展示资料、探究解决问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如发动学生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搜集富有意义的社会热点,实行"新闻分析";组织学生积极搜集资料的同时,把手头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甚至展开讨论。记得2009年国庆假期,我们布置的作业是"通过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搜集有关国庆60周年的资料,设计几个问题并附上您的参考答案。"有个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我们的国庆典礼成功举行背后支撑是什么?答案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②庆典仪式向世人展示了哪些光辉思想?答案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③建国六十周年来中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似简单的几个小题,无需长篇大论、筛选材料,却直接指向重要的知识点,显而易见,运用新闻分析教学能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分析理解能力。把新闻案例与所学的知识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 课后加强训练,培育学生媒介素养。

初中科学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27-02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定位不明确问题日益突出。为强化办学特色,实施“异轨竞争”(许祥云,2008),一部分科研实力较弱的本科院校提出并践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会学习的“应用型人才”(陈盛,2007)。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企业等组织从事职能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郑春华,2008)。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除了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体系并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任教师已在课堂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对于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际推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不足,本文拟探讨其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推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在模拟真实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其中包含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说服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等,并极大地丰富学生关于各行业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管理权变论的理念。具体来说,案例教学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管理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以一系列来自于实际和具有高度仿真性的案例,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接近于社会实践的真实而具体的管理情景(陈德智,2005)。具有高度仿真性的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凌乱的、隐含的和不完全的。案例教学迫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把重要和不重要的事区分开来,并学会在缺少足够和必要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正确而果断的判断。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团队的有效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同时学会聆听和说服别人。从态度与世界观层面上,全面打造学生的沟通及说服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效率提升能力(陈树文,2006)。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案例教学与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参与对于他们学习并理解管理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课前需要认真准备,查阅文献,构思和拟写发言提纲;课堂上应该积极参加小组和班级讨论,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珍惜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课后需要进行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是学生再次进行独立思考并锻炼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

二、面临的阻碍因素

1.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严重制约了他们驾驭案例的能力。根据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及意义对相关的新的知识进行的积极的处理(再构),并且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对相应的观点、技能和思维等的整合(王沛、康廷虎,2004)。基于这样的逻辑,学生在学习案例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缺乏充分理解案例内容的知识基础,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

2.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普遍偏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任教的多数管理学教师取得的是科学学位,而且来自名校的比例不高,这就导致他们在读书期间几乎没有机会获得正规的案例教学训练。因而,他们完全是通过自我摸索来领悟案例教学要领的。此外,这些教师通常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部分老师的实践经验甚至与学生差不多。这些因素使得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领会不深、方法运用不当、对案例课堂讨论的组织不力。

3.缺乏反映中国国情特别是地方特色的好案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多采用来自国外或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案例。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环境的差异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上的差异,国外案例对学生没有亲切感,难以和学生今后的管理工作联系起来;而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案例在规范性方面与国外案例尚存在差距,并且,其采集的样本企业多是国内知名企业或其他地方的企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学生特点使得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当地的中小型企业工作,这就导致国内知名高校编写的案例不一定是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

4.领导和教师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哈佛和毅伟等知名商学院之所以在案例教学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学院领导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很高,还因为拥有一批热衷于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教师。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领导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在发展思路、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考核、资金支持以及机构建设等方面没有给予案例教学法足够的重视。

5.民族文化特征使得案例教学法在中国遭遇某种程度的“水土不服”。案例方法首创于美国,它产生于美国或西方的文化或历史传统的特定的背景中,因此,我们发现案例方法强调个人主义、推理的力量、论辩和自我表现,以及质疑权威和官方观点的愿望(小劳伦斯・E.列恩,2001)。依据霍夫史蒂德的研究成果,中国在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美国。这使得中国学生一般不会在公开场合挑战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学生往往不太适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获得的主动性,而教师也不大适应部分地丧失主动权和掌控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文化特点导致中国课堂上的案例教学缺乏效率,甚至使得实际执行的模式与哈佛等院校所倡导的标准案例教学法大相径庭。

三、对策与建议

1.从领导和制度上重视案例教学。相关领导需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对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以及院系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案例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整合学校和地方资源,从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案例采写、编辑与整理,案例查询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与其他机构的联络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考虑从物质和精神上激励教师从事案例的教学、研究和编写工作,制定正式的办法来计算案例编写方面的工作量及相应的报酬。

2.大力提高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素养。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并习惯于这种教学法。一个教师从不熟悉到熟悉案例教学,至少要花二三 年的时间(史美兰,2005)。因此,必须鼓励教师赴案例教学开展得较好的国内知名商学院甚至国外名校进修相关课程,资助相关教师参加案例教学法方面的培训;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教师去企业从事一段时间的实际管理工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管理学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并且,要大力推动相关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仅靠教师的单独摸索是难以构建一支合格的案例教学队伍的。

3.力所能及地开发一些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管理案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决定了它们应该植根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之中,从各院校各专业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需求的实际出发,制定富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刘国买、许德仰,2008),从而培育出当地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然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学案例选用的或者是西方企业的管理实践案例,或者是国内大型企业的经营案例,难脱教条主义的讲授模式。探索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学案例,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解决高校与企业在合作办学中存在的矛盾,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马俊苹,2007)。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企业案例。

4.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得益彰。实践教学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应构建由课堂实践、模拟实训、课外工作实践和校外实习四大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可以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丰富并改善学生用以理解管理案例的知识基础,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挖掘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

收稿日期:2011-07-29

作者简介:周俊(1978-),男,安徽庐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战略管理与国际商务研究。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0-41.

[2]陈德智.管理案例编写与教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5-36.

[3]许祥云.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施“异轨竞争”的理性选择[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2):1-4.

[4]陈盛.应用型本科人才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1-6.

[5]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8-70.

[6]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7]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5):17-21.

上一篇: 企业风险与合规 下一篇: 档案的安全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