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生进修汇报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9 15:27:46

icu医生进修汇报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70-02ICU是 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员的生命安全,它既是衡量全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ICU里应该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抢救任务。如何提高ICU的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护理在医院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护理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护理的质量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环节的质量产生决定了护理终末质量。我科作为二级甲等医院的综合ICU,现今对ICU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要求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ICU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体系质检标准为依据,不断完善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体现科学的管理内涵,力求管理标准更科学严谨,管理方法更简便、易行,管理效果达到病人满意。

1.2组织结构

1.2.1人员组成

组长:王秀花

成员: 杨站稳 王巧菊 王志红 李记芬

1.2.2小组职责

①严格检查督促本病区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标准和流程。②定期(每周)和不定期对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③定期(每月25日)召开质控会议,对共性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质控重点。④对护理质控会议上确定的意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执行。⑤每月向护理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1.2.3分工

①考试考核:王志红

②消毒隔离:李记芬

③护理文书:杨站稳

④病房管理:王巧菊

⑤病人质量:王秀花

1.3检查方法: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1.3.1周查:每周小组各成员按分工项目按月计划检查一次,有记录。

1.3.2随机查:平时医院各个部门,医院各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发现的护理问题,有记录。

1.3.3周查、随机查结果计入个人评价表,每人出现3次同样错误应写出书面检查。

1.4考评要求

1.4.1检查者要严格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逐项检查,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1.4.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事人,督促其改正。

1.4.3对周查、随机查情况于当月末(25日以后)由组长汇总交护理部(月质量分析记录)

1.4.4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ICU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然后护士长对选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1],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 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ICU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ICU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2],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体会

3.1实施质量控制,掌握标准,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ICU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强化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业务素质得到加强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要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3],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2)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专职护士;设备完好率;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集中危重病人进行加强治疗的病房,它集中了医院多种最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临床护士是医疗仪器的主要操作者,护士工作与医疗仪器越来越密切[1],在国外,ICU有专门负责各种监护治疗仪器使用的治疗师,我国与国外的ICU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由于仪器培训与使用,以及使用与管理工作的脱节,缺乏连续性的分散式专人仪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我科自2014年6月起设立专职仪器设备管理岗位,在仪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一般资料

我院综合ICU床位数10张,呼吸机、血滤机、监护仪等急救设备142台。护理人员22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14人。平均年龄(23.6±3.7)岁,在本科室工作5年以上8人,2~4年10人,1年及以下4人。

2专职仪器设备管理岗位的设立

2.1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ICU的仪器种类杂、数量多,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与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与否有着密切关系。以往ICU的护士对仪器设备的学习与使用、维护因缺乏专人规范化管理,经常因错误操作及维护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因维护、保养不及时影响抢救速度,延迟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2014年6月起为最大限度提高ICU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与完好率,我科设固定专职仪器设备管理护士1名,要求其具有5年及以上的ICU工作经验,熟练掌握ICU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操作规程,通过自荐与考核的方式竞聘上岗。

2.2专职护士的职责每日负责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的表面做清洁与消毒,并检查仪器使用记录;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质控,对上报的异常情况进行排查,负责故障仪器设备的送修,并与器械部门保持有效沟通;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仪器设备隐患分析及相关知识的强化培训与考核。

2.3工作方法及内容(1)仪器设备交接班内容。专职护士负责每日与倒班护士进行仪器的交接班,主要内容为:①各仪器设备数量及送修、外借仪器、数量;②运行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备用仪器状态、标识及流程卡是否规范;③仪器故障排除情况或特殊使用要求;④仪器相关损耗用品使用情况,特殊仪器及备品使用需求。(2)仪器设备的维护。专职护士负责日间仪器设备表面的清洁、消毒及维护,保证备用及外出检查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及时补充相关仪器损耗品,避免使用时物品不足影响使用及抢救。对不能满足本科室需要临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外借,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周对仪器进行检查、维护,评估仪器的质量和性能,对故障仪器及时联系器械科或厂家进行维修,并填写仪器维护登记本,建立与工程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在使用过程中了解仪器对病人的作用,安全操作、识别病人的反应、观察数据和结果并且处理故障等[2],保持临床使用的仪器处于性能良好的安全状态。(3)仪器设备的质控。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由责任护士负责及时、据实、准确登记,专职护士每日质控,对临床医疗仪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报告并找出原因,改进操作流程,减少医疗人身伤害,保证护理安全[3]。应用PDCA模式每月对仪器设备质控及故障处理内容进行汇总,在科室每月的护理安全隐患会上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完善相关内容培训。(4)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科室新引进的仪器设备,专职护士负责制定该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及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编制《仪器常见故障排除及应急预案》。专职护士负责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新仪器的使用培训及考核。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及时对科室仪器的使用流程进行修订,使每项操作规程趋于标准化、规范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根据科室仪器配置,有计划的完成每季度的仪器设备知识考试和操作考核,注重仪器操作技能的实际应用。(5)评价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1)实施专职管理前后仪器设备维护情况比较,见表1。(2)实施专职管理后开展仪器设备专项培训12课时,护士考核合格率为100%,较前提高19.9%。实施医疗仪器设备专职管理人员前后考试考核情况比较,见表2。

4讨论

(1)有利于提高仪器管理质量,降低维修率。定期检查、清洁消毒是消除仪器故障、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4]。以往ICU的仪器设备每日及终末的清洁、消毒均由管床护士完成,专职仪器护士岗位的设立,在减轻管床护士的工作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维护质量,保证了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中或应急状态下的及时、高效和安全使用。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3)

一、概述

杭州某三甲医院新建病房楼的医用气体工程,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外医用气体系统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国内知名医院的设计模式。大楼内重要病区(手术室、ICU层)的主要气体管道采用独立管道设计,气体减压系统采用一用一备,确保住院楼检修时不影响主要病区使用,提高气体使用的安全性,并在严格按照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186-0187-94《医用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前提下,参照了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用气体篇》要求,同时借鉴德国先进的理念和经验,遵循国际ISO7396-1:2002标准。为保证系统今后的扩展性,主要气体(氧气、吸引、空气)机房总管出口处留有阀门,可作为今后其它大楼的用气连接之用。

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要点:

(一)解决全系统的最佳气体流量及压力分配问题

1.根据整幢大楼的总用气点流量,对主管、横管、支管进行一系列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计算,确定最佳管径保证用气点的气体流量。

2.为保证压力符合使用要求,氧气系统中从站房设备经过机房二级减压,以安全的低压气体输送到病区,经过区域报警阀门箱统一管理,可随时监控该区域的气体压力和故障报警。

(二)解决全系统的密封性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密封性,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材料选购、检验均严格按照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186-0187-94《医用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三)解决全系统的寿命及安全性问题

1.为了保证系统整体寿命,除所选用的设备产品均是国际知名产品外,紫铜管的连接采用金属管件密封,系统中无非金属密封材料,避免了系统的老化,从而保证整套管路系统使用寿命超过50年。

2.供氧系统中氧气、空气部分的所有减压装置均双路设计,一路使用,一路备用。所有减压系统均采用国外先进设计理念,机房统一经过二级减压后以低压气体输送到各楼层。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杭州市某三甲医院新建病房楼医用气体工程。该病房楼建筑面积90000㎡,主楼地上22层。其中9~22层为病房,开放床位650张;六层为手术部,设洁净手术室13间,另设12张ICU病床和7张术后苏醒及术前准备病床;五层为分娩洁净手术室和68床的NICU病房;四层东侧为5间门诊手术及人流病房,西侧为生殖中心实验室。

工程范围包括:所有医用气体的站房设计、大楼内除洁净区域外的所有医用气体管道、病房床头终端设备以及ICU和手术室内气体终端设备(备注:四~五层洁净区域内气体管道由净化公司负责,我方只负责设计到管井出口处,加装截止阀)。

三、医用供氧系统设计

该院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由中心供氧站、减压装置、管道、阀门及氧气终端等组成。中心供氧站是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核心,站内的氧气通过管道和减压装置输送到各个病区、各病房的快速插座终端处,然后通过湿化器供患者吸氧。它使用起来安全、快捷、方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本工程采用以液氧站为主、氧气汇流排为备用的制氧系统供氧方式。

(一)医用供氧站设计

1.设计依据

医院新大楼设计床位650张,满足手术室、ICU、普通病房的供氧量,根据供氧规模要求采用液氧供氧站作为大楼的主供氧源、瓶氧站作为备用氧源。本工程液氧站设在大楼内,同时考虑充液方便。

2.液氧供氧站

①液氧站配置设备:3m3液氧罐两只,100m3/h汽化器两只,调压装置一套,管道阀门系统一套。

②液氧站主要技术参数:液氧站最大出口流量100m3/h×2;液氧站最高工作压力2.0MPa;液氧站输出压力1.35MPa。

3.备用瓶氧站

此备用站只在液氧罐检修或保养时代替供氧,保证系统不断气。

瓶氧站设在大楼一层,采用双排气瓶,每排20瓶,双路控制系统,一路工作、一路备用,具有全自动控制功能。

氧站内配置:二级自动切换装置GCS1200C 两只,汇流排2×20瓶组,4组。(本工程提供的汇流排获CE认证,符合德国EN737-3标准)

(二)医用氧气管道设计

按国家医药行业标准要求,本工程氧气管道采用TP2脱脂紫铜管;铜管应符合YS/T650《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和GB/T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1.管道管径设计计算

按YY/T0187-94《医用中心氧气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规定:手术室、ICU、抢救室的氧气终端同时使用率按100%计算,普通病房的氧气终端同时使用率按20%计算。根据医院一般用气量要求:手术室使用医疗设备(麻醉机、呼吸机)终端流量按100L/min,ICU、抢救室等由于要使用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等)终端流量按100L/min,普通病房终端流量按10L/min,具体参数,见表1。

计算管道规格如下——

氧站至病房大楼的主管分四路。

病房楼氧气总管:氧站至病房楼一至四层为φ35×1.5紫铜管;氧站至病房楼五层ICU为φ35×1.5紫铜管;氧站至病房楼六层手术室为φ35×1.5紫铜管;氧站至病房楼十至二十二层为φ35×1.5紫铜管;氧气病区横管:普通病区采用φ22×1.5紫铜管;五层新生儿区预留为φ35×1.5,六层ICU、手术室预留为φ35×1.5。

氧气病房支管: 普通病房采用φ12×1紫铜管;重症病房采用φ12×1紫铜管。

2.压力减压装置及区域控制阀箱

为保证病房终端的压力稳定流量充足,氧气经机房压力减压装置通过二级减压,统一由分配器以低压气体的方式输送到每个楼层,然后再经过楼层合理的设计,由每个区域的区域报警阀门箱进行控制和报警。压力减压装置采用一用一备,当一路减压阀故障时,打开备用减压阀即可供气,保证病区氧气不停气。

3.氧气总计量装置

自动控制汇流排GCS1200C是全自动液晶屏显示,可适时检测气体流量计总用气量,无需额外的氧气计量装置,同时气体流量将保存在内存中,可瞬时、累计计量,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接入AMS系统。

4.气体终端装置

设备带上气体终端采用国际领先的德式气体插座,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瓶、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氧气终端可区分其它气体终端,且插拔方便、密封可靠,使用寿命大于20000次,无插头时能自动密封。

四、医用负压吸引系统设计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适用于医院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它是专为各类医院的手术室、抢救室、病房等吸出患者体内的污物、痰液而设计建造的。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克服了电动吸引机随用随搬、不能多人共用、消毒不便等缺点,而且不占用病房空间,无噪声,是现代化医院理想的吸引系统设备。

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组,通过真空泵机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和各个病房终端处产生吸力,供医疗使用。

(一)负压吸引站

负压吸引站设在大楼七层,配置如下:

进口油润式真空机组3台(提供符合EN ISO 7396-1的医用真空管全自动系统,采用一用两备共3台真空泵,独立底座);8L污物收集罐两只;90m3/h细菌过滤器两套,过滤容量99.97%;2m3真空罐一只;真空泵面板(符合EN 60204)一套。

吸引电控柜采用PLC控制,当真空负压超上下限值时有声光报警信号,中央控制系统能保证每个真空泵都有单独的控制电路,以便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整个电气系统可确保其他真空泵正常运转。

(二)吸引管道系统设计

按国家医药行业标准要求,吸引管道大楼总管、病区横管均设计为TP2脱脂紫铜管,进入病房内支管设计为TP2紫铜管,铜管应符合YS/T650《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和GB/T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按YY/T0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规定:手术室、ICU的吸引终端同时使用率按100%计算;普通病房的负压吸引终端同时使用率按20%计算。根据医院一般用气量要求:吸引终端流量按40L/min,计算管道规格如下——

吸引站至病房大楼的主管分四路:

吸引站至大楼九层到二十二层管道井为φ54×2紫铜管;吸引站至大楼六层手术区管道为φ54×2紫铜管;吸引站至大楼五层管道为φ54×2紫铜管;另一路吸引站到一层~四层手术室为φ54×2紫铜管;吸引病区横管:9层~22层普通病区采用φ28×1.5紫铜管;五层、六层重症病区采用φ54×2紫铜管。

吸引病房支管:普通病房支管为 φ15×1紫铜管;重症病房支管为φ22×1紫铜管。

五、医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医用中心压缩系统专为各类医院的手术室、ICU室等提供医疗用气,作为推动医疗设备工作的气源。

空气系统的动力源是中心压缩站的空压机组,通过空气压缩机组排气使空气系统管路达到所需压力值和流量,在手术室、ICU等重病室终端处产生医用空气,供医疗设备使用。

(一)压缩空气站

压缩空气站设在大楼地下一层,配置如下:

设3台进口四级无油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可集成控制;1只380V三相50Hz系统控制柜;两只压缩气体缓冲罐(3000L);两套EcoPharm Tower MA DME 080S吸附式干燥机;两套五级细菌过滤器(含一氧化碳过滤装置);两套进口自动排水装置Bekomat 12;1套压缩空气(带二级减压)压力减压站(一备一用)。

(二)压缩空气管道设计

按国家医药行业标准要求,本工程压缩空气管道采用TP2脱脂紫铜管;铜管应符合YS/T650《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和GB/T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1.管道管径设计

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标准规定:手术室、ICU室、抢救室的空气终端同时使用率按100%计算;根据医院一般用气量要求,手术室、ICU、抢救室由于要使用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等)终端流量按60L/min。

空气站至大楼的主管分四路:

空气站至大楼九层~二十二层的主管为φ35×1.5紫铜管;空气站至大楼六层手术净化区域的主管为φ35×1.5紫铜管;空气站至大楼五层的主管为φ35×1.5紫铜管;空气站至大楼一层~四层的主管为φ35×1.5紫铜管;空气病区横管为φ22×1紫铜管;五层、六层预留为φ35×1.5;空气病房支管为 φ12×1紫铜管。

2. 气体减压装置设计

为保证病房终端的压力稳定流量充足,在压缩空气机房出口端设二级减压装置,通过二级减压将压缩空气的气体压力由1.6MPa减至0.5MPa,由气体输送管道将低压力的安全气体送至每个楼层,每个楼层均按欧洲标准及设计要求配置有区域报警阀箱,在压力故障时可声光报警。减压箱内减压装置必须一用一备,当一路减压阀故障时,打开备用减压阀即可供气,保证病区压缩空气不停气。

六、笑气、二氧化碳系统设计

为操作管理方便,笑气、二氧化碳汇流排气源站设在七层同一房间。另外在大楼四楼另外单独配置一套二氧化碳汇流排,供应生殖中心。

(一)笑气、二氧化碳站房设计

笑气和二氧化碳主要供给大楼四层、五层、六层的生殖中心、分娩室和手术室使用,根据规模气源站设计如下——

笑气站:4瓶×2组自动控制汇流排;

生殖中心二氧化碳站:4瓶×2组自动控制汇流排;

二氧化碳站:4瓶×2组自动控制汇流排和一套2瓶×1组自动控制紧急汇流排。

全自动控制汇流排特性:

全自动切换并带停电保护装置,系统断电后不会影响正常使用,采用机械式压力控制装置,确保断电不断气。所有汇流排均能提供日后升级,无需另外购买。

(二)笑气、二氧化碳管道设计

1.管道管径设计

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笑气和二氧化碳主要应用于手术室、分娩室、生殖中心实验室,并根据《国家医用气体规范》的要求,对笑气和二氧化碳的终端出气流量有相应的要求(表2)。

笑气和二氧化碳的使用率按100%计算;根据医院一般用气量要求,手术室、抢救室由于要使用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等)终端流量,笑气按15L/min;二氧化碳终端流量按20L/min计算。笑气、二氧化碳系统管道采用TP2紫铜管,具体管径要求如下——

笑气管道:φ15×1.5 紫铜管;管道井出口预留φ15×1.5紫铜管;

二氧化碳管道:φ15×1.5 紫铜管;管道井出口预留φ15×1.5紫铜管;

生殖中心二氧化碳管道:φ15×1.5 紫铜管;管道井出口预留φ15×1.5紫铜管。

2.气体减压装置设计

为保证手术室、分娩室及生殖中心实验室终端的压力稳定流量充足,在笑气、二氧化碳站房的汇流排上设计有二级减压装置,通过二级减压将压缩空气的气体压力由1.6MPa减至0.5MPa,由气体输送管道将低压力的安全气体送至每个楼层,汇流排内减压装置设计为一用一备。

七、麻醉废气排放系统

采用先进的文丘里式设计原理,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废气排放,无需日常保养,并且不会产生震动,流量可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调节流量,以满足不同手术类型的需要。

八、医用气体区域报警阀箱

(一)区域报警阀箱的应用

区域阀箱安装于每个手术室、病房、ICU/NICU等区域,五气区域阀应用于手术室区域,三气区域阀应用于普通病房、ICU/NICU、抢救室等区域,区域阀门应设有压力显示,两侧设有短管,便于现场焊接(现场不允许酸洗处理)。

区域阀箱安装在房间外面以确保气体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NIST紧急接口接入钢瓶,进行不间断供气。

区域报警阀箱应用场合:

当需要关闭某一区域;由于终端气口或管道损坏而引起病房严重漏气;气体供应压力不稳;气源受污染;病房着火。

(二)区域报警阀箱的功能及特点

1.区域报警阀箱功能

该区域报警阀箱整合了气体切断阀门、压力报警、紧急接口等功能,主要是对医院一定数量病床区域进行气体的管理和监控,以保障该区域气体的正常使用。

2.区域报警阀箱的特点

声光报警遵从EN 737-3 & ISO7396-1;复位按钮可以消除报警声;完善的监测显示单元;压力传感器测量实时通过的气体压力;压力计显示实时压力;内部的监测功能通过报警系统模块传输。

九、医用气体中央报警系统

(一)气源报警器

气源报警器适用于监控各种气源设备,如压缩系统、真空吸引系统、汇流排等运转状况,气源控报警器具备控制功能可以实现紧急处理能力,气源报警器也适用于中央监控。可以用于监控每个区域报警器的信号是否正常,更为客户提供了便于管理、低成本的监控方式。

(二)区域报警器

医用区域报警器适用于监控医院楼层、护士站、手术室等区域供气状况,实时数显气体压力,可设定报警点并实施超限报警,确保医院供气的安全正常。

(三)AMS(Alarm Management System)中央监控

系统监控主机采用Monitor LL/MonitorLLT液晶显示屏对故障单元进行文字显示,同时提供声光报警信号,该中央报警器可提供随时查阅历史维修记录、故障清单、数据趋势等,满足智能监控各种需求。显示屏通过LED灯显示,报警监视器上会显示两行文字。可随意设定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的顺序和报警优先级。

十、结束语

医用供气系统的设计,应遵循GB 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新标准,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用气体设计理念,将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从整个系统气源的产生到气体输送,区域报警系统及中央报警系统,床头病房终端系统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所有设备从设计到出厂都经过严格检验,并遵循ISO7396-1标准,从而带给客户一个安全、合理、规范的医用供气系统,同时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气体。

参考文献

[1]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4)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

  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

  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

  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

  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

医院护士长个人总结2   

  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当一个人,总想有完美表现的时候,要背负的就更多,责任这个无形的东西也就越重。像个鞭子一样,在身后催你前进。这1年来,徘徊过,彷徨过,甚至有很多时候有了问题,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但一直有两个字支持着我,那就是坚持。我想无论任何人,在那样的状态下,所有的事,都要自己一个人面对和解决的时候,还有你必须面对和迎向根本摆脱不了的来自内心无形压力的时候,没有人会不得到锻炼,没有人会不成长。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即将迎来的20xx年,我会继续发扬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负责,绝对不要发生因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恶化,我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绝对负责,这才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好护士应该做的最起码的工作。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飘摇,那今天的自己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也能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

  作为一名护士,我时刻的意识到我担子上的重任,我不会为医院抹黑,我只会来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是会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会做到!

  医院护士长个人总结3

  我被任命为病房护士长至今已有九个月,现在我将这期间的工作作个汇报,恳请大家对我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说句实话,刚接管该病房时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心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一、经验不足

  因为我从未参与过护理管理工作,对管理的实践经验一无所有;

  二、复杂性

  面临综合病房病人的多元化和病情的复杂性,病区环境的简陋,护患比例的失调等因素使我感到无所适从。

  有句话说的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在院长及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分步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首先根据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将各班包括护士长的岗位责任制和每周、每月工作重点,汇总成表,标示明确,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执行,并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另外对科室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三、规范

  对抢救药品和器材及无菌物品作了补充,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改进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16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theory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Methods 120 patients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care,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for treatment and care. The anxious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anxiety score of experimental group [(40.36±2.61) poi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9.65±2.64) point],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98.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8.3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3.3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8.3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PDCA cycle applied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 and anxiety situations, which also improves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nursing measure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PDCA cycle theo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PDCA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循环体系,分为4个阶段: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它是一切管理活动中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程序化、标准化工作的循环过程[1-3]。在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心脏手术对患者是一项巨大的负性事件,不仅对身体创伤大,而且由于病情变化、术后伤口疼痛、陌生环境、缺少家人陪同、心理变化等,患者情绪波动容易导致病情反复、不稳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繁重、责任重大,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人员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实验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0~77岁,平均(67.3±4.5)岁;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9岁,平均(65.3±6.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按照心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治疗护理。①术前访视:由于心脏手术风险大、手术难度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和预后有较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对手术缺乏信心等心脏围术期常见的心理反应,充分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需求,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②术前准备:术前精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完善实验室检查、备皮、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根据病情,手术前晚灌肠1次,睡前适当镇静。③术前训练:向患者讲解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怎样咳嗽、咳痰、深呼吸;练习在床上解大小便、卧床时肢体活动等。④术后转入ICU:责任护士向手术人员了解手术过程、手术方式、术中有无意外情况、术后护理有何特殊注意事项;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皮肤及治疗情况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末梢循环、肢体颜色、温湿度及活动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每隔0.5 h记录1次,每小时统计1次出入量,房颤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5],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有效固定气管插管,正确测量外露长度,准确记录、班班交接,根据病情需要充分镇静、镇痛,严格无菌操作,按需吸痰,每次吸痰时间< 20 s;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观察尿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每小时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计划阶段

1.2.1.1 分析评价 分析现状,成立心血管外科ICU患者PDCA循环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计11名,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5名。分析评价包括:①常存在的心血管术后不良反应如出血、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低心排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术后感染等[6-7];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③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惧。

1.2.1.2 确定改进目标 实施PDCA循环后,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注重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以利于康复。

1.2.1.3 寻找解决办法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对其进行入院评估。以真诚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以取得其信任,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及预期目标,对一些患者急于知道的问题自己不能解答时,及时积极反馈给组长,如果还是不能解答,汇报护士长、管床医生来切合实际给予解决。组长下午检查工作并安排工作重点。由责任护士向PDCA循环小组介绍该患者的基本病情及实际情况,与管床医生一起确定治疗方案。分析和评估患者现在的状况、可能存在和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订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计划,对于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措施防患于未然,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4 制订措施 实行责任制护理,将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重点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在护理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地减轻患者的焦虑,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1.2.2 实施阶段

1.2.2.1 心理护理 PDCA循环小组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首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方式讲解其病情及当前国际的治疗方法,介绍我院的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团队的组成、手术例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2 术后病情监测 术后患者进入ICU持续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有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肛温,每30分钟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末梢循环,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其在术后短时间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出现一些情况要高度警惕,如:①心律失常;②呼吸急促、节奏不均、喘息音增多、意识模糊;③面部苍白呈病态,血压异常。对于心脏术后重症患者,护士应准确地观察病情,及时地评估、汇报早期症状,以便医生早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2.2.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肺部感染是全身麻醉开胸手术后老年男性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心脏手术前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加之疾病本身的影响,对手术耐受性差;术中体外循环,气管插管造成喉头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分泌物排出困难;物刺激加剧分泌物的分泌。再者开胸术后咳嗽、咳痰无力,加之怕痛,不敢咳嗽造成痰液不易排出等,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质,故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9]。为了更好地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PDCA循环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常规的基础上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种、术式制订了一系列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汇报医生经过仔细评估后实施于临床。在执行时要检查评估,及时修改不足,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病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特征为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在面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时,术后要指导患者戒烟、预防感冒,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间断低流量吸氧,情绪稳定,不要暴饮暴食。术后要密切观察肺动脉压的动态变化,配制、输注药物时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经两人查对后方可使用以保障疗效,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从而加快疾病的缓解和痊愈[10-11]。

1.2.2.4 泌尿系统护理 由于体外循环的低灌注以及红细胞的破坏容易损伤肾,因此术后需注意观察每小时的尿量、尿比重、颜色、性状、酸碱度,定时监测血清钾,如果血清钾> 5.5 mmol/L,需警惕肾功不全的可能,及时汇报医生,按时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留置尿管期间要固定好尿管以防脱出,如果留置尿管超过3 d,每日用呋喃西林溶液(1∶5000)冲洗膀胱,拔管前间断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形成反射性后拔除尿管[12]。

1.2.3 检查阶段

责任护士在交接班时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仔细交接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治疗情况,重点对治疗、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皮肤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13-14]。护理组长每周2次对组员的工作及时检查并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培训,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总结经验对下周的重点工作进行布置。病区护士长定期检查各项护理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检查护士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科护士长不定期地对护理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及预期效果。

1.2.4 总结处理阶段

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使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护士,不仅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而且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在临床推广,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每月科护士长组织PDCA循环小组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由护理组长、病区护士长汇报这个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经验及教训,病区护士长最后总结并指导下一步工作。在PDCA循环执行中,从找出问题到采取改进措施是一个循环而不是终结,循环往复帮助护理人员认清问题的主次,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症状的有无或者出现的频率,量表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为总分,≥ 50分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15]。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内容由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制订,经过3位护理专家评价修改内容,校正后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69,内容效度为0.976,调查指标包括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为(40.36±2.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65±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1,P < 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占总数的18.33%,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占总数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 0.05)。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6)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6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由于重症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因此,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加强护理安全是ICU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我院综合ICU近年来在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措施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具有现存和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重症病人200例,男115例,女8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9岁。病种有重型颅脑外伤85例,重症胰腺炎35例,ARDS 22例,MODS 20例,COPD 18例,其他20例。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的所有患者病历资料,总结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结果

结果表明重症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最高的为意外拔管,其次是褥疮,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率(见表1)。

讨论

1.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由于ICU护理对象大多数为重症患者,各类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及其他科病情变化快,危及生命而转入的重症患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除了患者自身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外,同时也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顺位)依次为:意外拔管30例(15%),褥疮15例(7.5%),坠床10例(5.0%),医院感染8例(4%),烫伤5例(2.5%),心理性危险因素5例(2.5%)。究其原因:①ICU因其特定的治疗环境,患者无家属陪护,当患者处于浅昏迷躁动期时,由于约束不充分,以及护理人员欠缺主动预见风险的意识,不认真监护,导致发生不良后果。②ICU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置多条导管,如气管插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来配合治疗需要,当镇静不妥当,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感觉不舒服,躁动不安,导管固定不牢,缺乏有效约束等极易造成患者自行拔管(非计划拔管)。客观分析,我院ICU护士编制不足,护士和床位之比低于卫生部规定的1∶2.5,护士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护理质量无法保证,加上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以致病人发生意外拔管。③ICU病房内环境相对封闭,医疗仪器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严格,各种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的增加等,都会发生医院感染,结合我科存在实际问题,在相关重症ICU护理中,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由于程序复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如管理执行力不强,容易造成病人获得医院感染。④ICU病房内各种医疗仪器及特殊治疗护理较多,当清醒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设施,如各种仪器的运转和报警声;自身疾病觉得不适;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抢救过程或面对其他患者死亡的恶性刺激,使患者极易产生孤独、焦虑甚至恐惧的感觉;年轻护士较多,未经过系统的ICU专科知识培训,护士长也未加强培训及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护患非语言沟通技巧等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①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医德,树立服务观念。在进行重症ICU护理过程中,应该端正工作态度,从患者的切身需要考虑,增强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沟通和交流。

②强化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护理能力。护理人员要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熟练掌握ICU专科知识,掌握病人病情,对有潜在安全隐患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以预防和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③加强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专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ICU工作制度及探视制度,仪器使用保管制度等。强化安全意识,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

④制定年轻护士业务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科内易发生差错事故人员从严要求,强化教育,力求规范。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2]。

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学习感控知识,护士长或科感控小组负责培训。加强重视手卫生,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⑥加强重病人心理护理,重视基础护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而护理安全又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ICU是医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缺陷,就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完整的ICU护理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每个工作环节上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就能将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3]。

参考文献

[1]夏玉莲.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45-46.

[2]范文英.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808.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7)

医院ICU护士工作年终总结以及工作计划范文(一)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绷鞫洗螅虼酥贫┮惶籽细裰苊埽惺悼尚械闹贫瘸9妫员V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__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__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__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____对危重症患者脏器保护作用》课题的研究。

20__年度我科收治病人____余例,成功抢救了ards,mods,dic,急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等危重症患者,还配合心胸外科顺利完成了多例心外手术后的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科主任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医院ICU护士工作年终总结以及工作计划范文(二)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__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20__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20__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课题的研究。

20__年度我科收治病人余例,成功抢救了急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等危重症患者,还配合心胸外科顺利完成了多例心外手术后的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科主任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医。学教育网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医院ICU护士工作年终总结以及工作计划范文(三)

回顾过去的20__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在ICU全体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下,ICU的工作得以正常运行并稳步发展,现将一年来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ICU工作量统计

今年我科收治了危重病人___例(去年收治病人数为__例),抢救成功___例,死亡_例,成抢救成功率97%,抢救了包括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损伤、多发伤、内脏破裂、严重肺挫伤、急性心肌梗塞、肺性脑病等在内的诸多危重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我科业务收入___万元(去年科室收入___万元),各项收入指标都是成倍增长,从全年业务收入状况来看,呈逐月上升的趋势,尤其11、12月的收入增长幅度达到了历史最高峰,11月收治病人__例,收入 __万,12月收治病人__例,收入__万,较前增长了2-4倍不等,科室人员倍受鼓舞,对科室发展充满了信心。

二、工作情况

1.严格执行ICU管理制度,提高科室正规化管理水平。 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转入转出制度、探视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等,加大了科室正规化管理力度,增强了医护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从根源上杜绝恶性医疗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

2.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针对ICU的工作特点,我们规范制定了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置管技术、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等各项技术的操作和抢救流程,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治疗细节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如:容量管理的正规化,合理应用机械通气,营养支持,血糖监测与控制镇静评估、APACHEII评分的应用等,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学习,科室整体医疗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我科十分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提升科室业务水平。

1)我们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讲座,同时也定期(每周一次)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在本科室开展业务学习讲座,讲座内容有“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急性心包填塞的诊治,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等。

2)我们将每一个病人当成一次业务学习的机会,将每一例疑难杂症当成一次挑战,经常性开展疑难病历讨论,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病例我们还邀请院领导、上级医院专家和专业科室主任参与共同讨论,提升科室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面。比如今年3月份有一个病人,患重度坏死性出血性胰腺炎,合并心衰、ARDS、肾衰、脑病、腹腔膜室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多种危重并发症,在医学上超过4个脏器的功能衰竭,死亡率达90%以上,对于这样一个病人,我们科室没有退缩,在医院领导的调控指挥下,联合普外科、血透室等精心制定抢救方案,我科医护人员专门为他排一套班,日夜守护,加班加点,经过10余天的全力抢救,终于救治成功。通过这样不停的摸索和讨论学习,科室的业务水平较往年有明显的提升。

3)我科室医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ICU医生的技能学习,使我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规气管插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及深静脉置管术,能够规范的进行有效心肺复苏术,能熟练操作目前科室的仪器设备,业务水平迅速提高。

4)20__年10月我科__、__、__三位同志代表医院参加__市卫生局组织的“院前急救知识竞赛”,凭借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急救操作技术,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良好成绩,为医院及科室挣得了荣誉。

4.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救治能力。

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因此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20__年度院领导在医院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排除万难,为我科派出2名医生,1名护士去上级医院综合ICU进修学习。待20__年4月我科外派进修人员全部返回科室工作,我科护士就已全部专科进修,6名医生有4名医生完成了专科进修,建立了一个专业的ICU 团队,提高了ICU对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力,且医生三级查房梯队可完善,从而保障了三级查房制度的顺利施行。

5.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室协作。

一年来我科为全院各科室提供会诊近60次,参与抢救20余次,在关键时刻为各个科室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严格执行转入及转出制度,尊重转来科室,为有危重患者入住ICU的科室经治医生提供各种便利,积极配合科室经治医生工作,绝不说对医院及转来科室不利的言论,积极与各位主任沟通患者及家属的情况,及时发现医疗纠纷隐患,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相关科室将危重患者放到ICU放心、省心,使相关科室愿意将危重患者转入ICU治疗,从而提高ICU的床位使用率。

6.完善病房设施,优化治疗效果。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根据工作需要添置了如下仪器和设备,极大的改善了我科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1)新添了呼吸机和气压治疗仪各一台,优化了治疗效果,提高了病人救治率。

2)添置了鞋柜、置物架、摆药柜等设施,科室物件摆放更加规范有序,取用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定制了ICU工作服装,规范了ICU的着装,体现了ICU的特色,使ICU医护人员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7.积极主动完成教学工作:

1)积极配合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协调好临床和教学的关系,我科承担了教学任务的医护人员按时授课,共完成授课200余课时,无教学事故发生。

2)根据医院安排,我在全院进行了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内容的讲课,同志召集全院年轻医生示范讲解了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操作,反应良好。

8.讲团结重奉献,年轻的ICU团队逐渐走向成熟。

ICU是个由6名医生、7名护士组成的团队,大家在工作中讲团结重奉献,在生活中相互关心体贴。我们的医生护士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工作经常加班加点,遇到科室抢救病人多的时候,加班随喊随到,不计报酬,不要求补假,从无怨言。我科同志经常在科室加班,遇到抢救病人,快速反应,自觉加入抢救病人的行动中,而且勤于钻研业务,专业水平提高很快;同志入ICU时间不久,但积极肯干,用心学习,进步明显;同志临床思维慎密,考虑问题全面周到,责任心强,热爱ICU工作,能吃苦耐劳,并克服家庭困难,于今年10月份起,到上级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__副主任在我外出学习进修的半年中,承担科主任职责,吃苦耐劳,用心管理科室,获得了科室及全院的一致好评;___护士长耐心细致,统管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保证了医疗安全。ICU的护理工作繁重而且繁琐,我们的护士不怕脏累,真正做到了优质护理,获得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且医护之间配合默契,协调一致,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ICU是个年轻的团队,13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他们不但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也有医疗工作者的决断与干练,感谢院领导组建并培养了这支年轻精干的队伍,他们的出色表现,常常让我感动,亦让我倍感欣慰,假以时日,我相信他们都会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为我们的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年经的团队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和强大。

三、科室存在的问题

科室虽然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科室人员不足,人员不固定:ICU护理人员不足,派来支援的护士不熟悉ICU业务,抢救意识欠佳,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2.医疗设备不足:ICU是一个新成立的科室,随着科室病人的增多,业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抢救设备,如床旁血滤机、电子纤支镜等,以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医疗救治水平。

3.医疗用房紧缺:现有条件下我科无主任办公室及医护人员就餐室,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四、新年度主要工作思路。

ICU是我院年轻的科室,学科的发展中有赖于领导的关心和扶持,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到:

1.继续苦练内功,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1)我科申请购入床旁血滤机、纤支镜等仪器设备以提高抢救治疗水平,增加科室收入;

2)我科拟开展测尿比重、持续动脉血压监测、呼末CO2监测等监测项目,加强病情监测,指导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增加科室收入;

3.进一步与各科室加强协作沟通,特别是与神经外科、普外科、急诊科、麻醉科、120急救中心的联系,建立专门的沟通联系本,定期与各科室联系,充分听取各科室的意见,充分尊重兄弟科室,加强业务交流,争取兄弟科室的支持和信任。

4.加强与上级医院ICU及专家的联系,不断学习上级医院新的诊疗措施,提高我科的救治水平,同时也提高我院的知名度。

5.进一步规范ICU常见病的诊疗,制定套餐医嘱;总结常见病的医护观察要点,加强对新入人员的培训,;对科室常用药物集结成册,便于查阅;对于新的药物,及时学习掌握用药指征及用法;继续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6.继续每周进行业务学习,每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及时掌握业务新知识、新动态,不断更新诊疗观念,多向专科学习,鼓励科室业务讨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业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7.加强科室质控工作,在架病历及出院病历及时审查,每月底召开科室质控工作会议,总结当月病历的优点及不足,便于改进;

8.借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9.总结治疗效果好的病历,加强科室宣传;

10.继续完善各种诊治流程,集结成册,指导临床工作;

11.严格执行出院病人回访制度,一方面加强和病人的联系,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争取更多的病源,另一方面可验证我们对疑难病历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对于转到专科的病人,我科亦需随访,了解转科后病人的情况及专科对我们的意见反馈,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我科的诊治水平;

12.积极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如九病室的降钙素原、BNP、D-二聚体检测、麻醉科的血气分析等,为危重病人的诊治提供依据及指导;

13.加强病人的管理,防止恶意欠费,逃费等现象的发生;入科病人,常规抵押身份证、农合证等有效证件,详细登记住址、身份证、电话号码等信息,以便追查费用等;

14.详细了解农合医保政策,了解药物、医用耗材等的医保范畴,签署自费药品告知书,并详细告知患者家属,避免由此而引起的纠纷;

15.加强科室人文建设,提倡正能量,针对ICU工作特点,培养和树立爱岗敬业,顾全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的精神,保证科室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共同搞好ICU的工作;

16.改革科室绩效工资的二级分配,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吃大锅饭的模式,采取多劳多得的形式,体现劳动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

17.进一步完善输血制度、对无钱、无家属患者的医疗救治制度、医务工作请示报告制度、特殊状况下诊疗费用处理规定、危急值报告制度、收住及转出患者标准等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科室;

20__年即将过去,有辛勤的汗水,也有成功的喜悦。在今后的日子里,ICU的发展仍然需要院领导的大力扶持,需要各位相关科室的鼎力支持。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医疗服务,让领导放心,让其他兄弟科室信任,让患者和家属满意。

医院ICU护士工作年终总结以及工作计划范文(四)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主任和护士长的精心培养下,在院科同仁的密切配合下,在小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我始终牢记神圣职责、忠诚伟大事业,真情护理、率先垂范、善于沟通、勤学善用,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未迟到早退和病假,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立足岗位实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军嫂,勇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还让丈夫一门心思保家卫国,虽然生活艰辛,但更感荣耀,个人被医院党委表彰为20__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一、真情护理,耐心肯干。“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

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南丁格尔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把工作岗位视为践行宗旨的实践支点,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亲人,始终微笑服务,恪守“病人无错”原则,常常换位思考,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护理工作,尽力让患者安心、家属放心,多次获得病人及家属表扬。一是细心完成生活护理,在严格执行医嘱的情况基础上,积极做好病人卫生护理和褥疮护理,帮助病人及时翻身、保持舒适及功能体位、锻炼肢体功能,耐心协助病人进食,及时处理返流,时刻保持鼻饲通畅,热心开展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向新入病人及家属做好入院宣教;一丝不苟地搞好交接班、患者用具高温消毒、时刻保持保持床单位整洁及仪器整洁。二是悉心关注管理病情,密切观察病人人工气道、血压等各项体征,遇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正确管理使用呼吸机、监护仪、微泵、除颤仪等设备仪器,及时处理病情。三是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情况,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突遇抢救时,仍坚持在两小时内补记完成。

二、率先垂范,尽心带教。担任小组长后,我迅速融入岗位,努力提升抢救技术,尽心履职。一是以身作则带动组员。我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别人不干的,我干;别人干不了的,我干。”一次,值班医生正与病人家属沟通,突然病人全身颤抖起来,如果不能迅速建立通道,病人的生命就将结束。见此情形,我立刻动手为病人建立起通道来。一次次努力换来一次次失败,同事们都劝我,“唐糖,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法建立通道了,而且建不了通道,跟你也没关系,就别执着,别白费力气了。”“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放弃生命。”于是我高声喊到:“继续,只要努力就还有希望”。大家看我还没停手,又提起精神,动起手来。接着,又是失败、努力、失败、努力……终于,通道建起来了,病人得救了。大家欣喜若狂、相互拥抱,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光。那一刻,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荣光与使命。二是尽心帮带,放手不放眼。首先摸清人员底数,根据组员能力素质和特点,按照性格互补、新老搭配的原则,科学制定护理计划,合理分床,认真督促落实,细心检查监督医嘱完成情况和各项操作规程,跟进指导帮助,协助完成困难护理操作。同时,认真做好组员思想工作,利用工作生活中的有利时机,引导组员规划成长路线,激发干好工作的内动力;灵活运动表扬与批评,对好人好事进行大张旗鼓地表扬,自费进行“小奖励”,及时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批评恰当,激发工作热情。认认真真工作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在多次的月考评中获得优秀

三、善于沟通、团结协作。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医院和科室荣誉。积极参加科室活动,从未因非工作原因缺席过。主动了解同事的难处,努力为大家排忧解难。注重加强对上请示报告,积极保持与其他小组的沟通交流,坚持与医生密切协作,宁愿辛苦一些、多干一点,遇有问题也能主动担责不推诿。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155-03

重症监病房(ICU)由于收治的患者病情较危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广泛应用[1],因此ICU是医院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B)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MDRB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感染的复杂性和难治性等均成为国际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2]。虽然目前医院尚不能完全杜绝MDRB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MDRB院内感染的发生。本院ICU自2012年开始将质量管理标准化[3]、科学化的PDCA循环法,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广泛应用到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MDRB感染控制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质控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ICU有创U呼吸机使用患者MDRB院感目标性监测质控记录共计120份,其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有50份记录,将其作为对照组,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有70份记录,作为观察组。质控人员均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护理部、科护士长、ICU护士长及院感小组成员。质控方法均是在医疗环境下进行动态监测,呼吸机的监测为使用中的呼吸机采样标本,空气、物体表面为消毒后半小时采样标本。

1.2 PDCA 循环方法

1.2.1 计划阶段(P)

1.2.1.1 调查及原因分析 回顾性调查2011年本院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的50份院感目标性监测报告及外环境监测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发现与护理工作有关的主要因素为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有文献报道,MDRB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仪器表面、污染的环境等接触传播[4]。

1.2.1.2 制订规范的消毒隔离计划 ①肯格王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进行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不少于3次,60 min/次;②1∶1000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用消毒泡腾片配制成,每日擦拭床单位、门把手、仪器设备表面、地面等不少于3次;③尽量给患者使用一次性护理用品,保证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使用后及时消毒处理[5];④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⑤完善手卫生设施,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1.2.2 执行阶段(D) ①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护理部、科护士长、ICU护士长及院感小组成员从不同的层面对ICU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目标性监测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为使ICU医护人员掌握更多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邀请检验科、药剂科等专业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讲座[6],不断强化ICU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及预防的意识,从而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②严格按照ICU建设指南要求,完善洗手设施,在规定区域墙上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每张床旁备有对人体皮肤刺激小、损伤小的快速手消毒剂[7],保证医务人员在实施治疗和护理时随时使用。③每天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落实与监管,尽可能地提高多重耐药菌控制力度。

1.2.3 检查阶段(C) 根据计划及检查标准,科室负责人每天对空气消毒、物体表面的消毒擦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等情况进行督查,保证定期消毒、终末消毒、随时消毒[8],做到100%质控;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护理部、科护士长、ICU护士长及院感小组成员定期或随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考核,对存在问题出持续改进建议,保证控制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1.2.4 处理阶段(A) 医院建立系统性院内感染通报机制,院感科每月对ICU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考核检查情况及时评价分析汇总,发现问题提出改善计划并记录,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及措施,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不断达到质量持续改进[9],建立追踪机制,制订相关奖惩制度.

1.3 多重耐药菌诊断标准

依据原卫生部 201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PDCA质量控制前后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MDRB检出率的比较

PDCA质量控制后,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的MDRB检出率明显降低(P

2.2 PDCA质量控制前后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多重耐药菌类别的比较

PDCA质量控制后,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耐甲氧西林菌、铜绿假单胞菌等MRDB的检出率降低(P

3 讨论

PDCA循环法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是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MDRB感染控制中,能够通过目标性监测,发现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MDRB感染的隐患,针对性制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及标准操作规程[10],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同时通过不断地加强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还能够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11],使每位医务人员都能够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2012 年ICU在实施PDCA循环法以来,操作台面及操作人员手中的细菌的检出率分别由原来的72%、50%降低到40%、23%。

PDCA循环法的应用提高了ICU医务人员对MDRB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切断了MDRB感染的传播途径。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护理部、科护士长、ICU护士长及院感小组成员对ICU MDRB感染管理工作始终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环节检查与终末检查相结合,有效地使医务人员自觉规范执行各项防控措施,保证定期消毒、终末消毒、随时消毒做到100%。本研究结果显示,ICU实施PDCA循环法后耐甲氧西林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的检出率分别由实施PDCA 循环法前的20%、32%下降到 7%、14%,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了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MDRB感染的发生[12],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13-15],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吴艳春,曾金莺,伍丽霞.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24-125.

[2] 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06-4308.

[3] 余元华,符湘云,王惠芳,等.PDCA循环法在控制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275-276.

[4] 胡必杰,宗志勇,顾克菊.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8.

[5] 荣丽娟,钟振锋,萧帼穗,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7):19-20.

[6] 孙淑娟.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21):123-124.

[7] 杨艳飞.持续质量改进在ICU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808-809.

[8] 陈谷霖,吴红丽,何耀琴,等.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6):1244-1247.

[9] 陈宏.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10-511.

[10] 孙庆芬,张亚军,顾彩霞,等.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5):343-344.

[11] 王秀娟.PDCA循环法在传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88-89.

[12] 黄湘宁,郑俊,刘华,等.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 39(13):3357-3359.

[13] 肖琴,陈赞美,欧慧慧.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0):1316-1317.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9)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3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97-02

安全护理是指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操作标准,科学准确地执行医嘱,保证患者在整个治疗以及康复的过程中的身心安全。ICU通常是急危重患者进行监护治疗的场所,复杂的医疗设备及治疗手段使得ICU存在多种可能引发不安全事件的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为了有效减免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改善护理治疗,本文对2010年―2012年我院的ICU护理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ICU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病情监控不到位。由于ICU患者的病情危重,同时可能存在其他原发性疾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够做到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另外,由于ICU的护理任务重,突发状况较多,一些护理人员可能更多地关注发生意外事件的患者的抢救工作而忽视了对其他患者的病情监控工作,进而引发不安全事件发生。

1.2 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护理人员擅自违反操作规范,不按要求调整缺氧患者的吸氧浓度,及时定期对引流袋、导管等进行更换,进行护理操作时没有进行必要的消毒、更换手套等,就可能导致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下降、感染等意外状况。

1.3 护理记录不完善。护理记录不完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客观性,护理人员对同1例患者的不同护理文件的书写之间存在差异,对同一组液体的执行人员的签名不一致,护理记录不客观准确,例如存在一般、良好等带有主观色彩的词汇,医疗记录的内容同护理记录的内容、时间不一致等。第二,缺乏完整性,例如在患者出现抽搐时给予患者应用安定药物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没有进行记录,在对患者进行降温过程中没有进行连续的记录等。第三,缺乏准确性,由于对ICU患者的护理记录往往是在完成患者的抢救后通过回忆对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救治操作、病情变化等进行记录的,缺乏准确性也是在所难免的。

1.4 用药错误。对ICU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也是成功抢救病人的途径之一,由于患者的病情较重,体质虚弱,用药复杂等因素,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此外,由于ICU患者病情变化快,应用的药物复杂,医嘱经常发生更改,并且很多医嘱是口头形式的,在没有进行严格查对的情况下,加之护理人员缺乏药物知识,很可能在药量、药物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此外,部分ICU患者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对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难以作出准确的表达,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也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

1.5 医疗设备使用不规范。ICU所应用的设备通常较为复杂,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若护理人员对于医疗设备的性能、操作等不熟悉,极易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而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对设备故障进行排除,就可能导致急救设备难以发挥其作用,进而延误患者的治疗。

2 防范对策

2.1 做好对患者的监控工作。做好对ICU患者病情的监控工作时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基本环节,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监控工作的重视。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保证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先兆时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2 加强对护理人员操作管理。管理人员针应当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完善护理操作规范,并严格落实,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巡视和总结,指出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并积极指导其作出改正。

2.3 提高护理记录管理水平。向护理人员强调完整、准确、规范的做好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依照客观的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等进行记录,同时安排人员对护理记录进行审查,以全面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等原因导致护患纠纷。

2.4 加强用药管理。制定科学完善的医嘱查对制度并严格落实,教育护理人员对存在疑问的医嘱及时同医生进行沟通在确定方可执行。对于医生的口头医嘱护理人员应当向医生再次复述一遍在保证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对于药物的配制应当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保证核对和签名的完善。对药品的数量、位置等也应当严格进行管理。还要加强护理人员对药品知识的学习,全面熟悉药品的功效及用法,保证用药的科学规范。

2.5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设备的操作方法,故障排查方法等,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应当在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其应用后方可投入使用。另外还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总结

总而言之,ICU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样,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ICU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及时针对相关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积极推进ICU护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全面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ICU护理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icu医生进修汇报篇(10)

[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123-02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on Emergency Surgery

LIANG Weiliu LIANG Wenhu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urgery,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Xinxiang 45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in the treatment of serious trauma of emergency surger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12 cases treated by DCS in emergency surgery. ResultsA total of 12 cases selected with the rules of DCS were treated by emergency operation to control the bleeding and contamination,and then resuscitation in ICU was performed. When the vital signs were stable,the definitiv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All the patients of DCS group survived after definitive operation. ConclusionThe correct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CS can decrease the mortality of the wounded in the serious trauma.

[Key words]Traumas;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即先控制危及生命的原发性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使患者安全度过创伤急性反应期,以后再行二次确定性手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危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2007年6月~2009年10月共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2例,均用损伤控制技术施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6~70岁;损伤评分(ISS)>18。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例,坠落伤3例,房屋倒塌砸伤2例,刀刺伤2例。多处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4例,胸部损伤2例。

1.2 救治程序

1.2.1 第一阶段 简单控制损伤,迅速安全转运。在外伤现场使用填塞、压迫、三角巾及绷带包扎止血5例,上止血带2例。1例肠管外露,用干净纱布覆盖后加碗扣在其上包扎固定。2例小腿外伤畸形,先行适度牵引,再用夹板妥善固定。2例开放性胸部损伤,先用敷料封闭伤口,然后用多头带固定,其中1例怀疑血胸和气胸病人呼吸困难,垫高上半身,现场和转运途中面罩吸氧,同时行气管插管以利呼吸。2例途中心搏和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在急诊清创室对2例头皮活动性出血,先行清创缝合,同时快速建立两组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给予配血。两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即刻转手术室剖腹探查,其中1例为肝后段近下腔静脉处破裂,出血较凶,且术中血压一直下降,采用绷带压迫填塞破裂处,止血后马上转ICU。

1.2.2 第二阶段 ICU复苏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此期一般需要24~72 h。Parr等[1]强调,ICU治疗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致死三联征(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积极处理。其主要任务是纠正由于大失血和严重创伤等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通气障碍,纠正凝血障碍,复温并给予充分的通气支持,使患者的生理学状态恢复正常。

1.2.3 第三阶段 确定性修复重建手术 经复苏治疗好转后,再次进入病区手术室,移除填塞物和实施确定性的修复和重建手术,行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3 DCS适应证

综合目前各家的观点和损伤控制适应证的一般原则我科按:(1)酸中毒pH≤7.2;(2)T16s,APTT>50s;(4)复苏中循环不稳;(5)大量失血,预计输血超过10单位;(6)创伤部位两个以上;(7)四肢骨折或脊柱骨盆骨折合并内脏伤为适应病例。

2 结果

DCS患者大多为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本组12例中8例合并多处骨折,行剖腹探查8例,脾切除3例,同时肝修补3例。1例肝后段破裂,肝脏修补不满意用绷带压迫止血后入住ICU,待生命体征稳定后两天,再换药逐一取出纱布和绷带,出血停止,保全了生命。胸腔闭式引流两例。胸腹腔外伤稳定后,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例12个部位。12例均治疗效果良好。

3 讨论

损伤控制性技术是危重创伤病人救治思路的一个大的进步。它的核心思想是危重创伤病人有可能先死于不断恶化的生理功能,而不是解剖学的损伤。它强调必须进行多学科的协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创伤救治有明显的不同,它更注重病人生理功能的稳定,提高病人抗损伤后二次打击的能力[2]。

急诊外科救治多发伤工作有以下特点:(1)伤员骤然增多,有突发性。如批量车祸,房屋倒塌等。(2)伤情变化快,应激反应严重,死亡率高。(3)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4)严重低氧血症。(5)容易漏诊和误诊。(6)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7)现代多数医院急诊科设备较简单,需到后方住院部做确定性手术。

急诊创伤院内救治三种模式:模式一:首诊负责,各科会诊。能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专业水平。缺点:(1)容易注重局部伤情而忽略全身危及生命的体征。(2)容易漏诊。(3)会诊过程冗长。(4)在收住何科室及手术程序安排中会相互推委。(5)容易酿成医疗纠纷。模式二:成立创伤中心,建立一支专职的创伤救治队伍。优点:注重整体,突出重点;有效地贯彻多发伤的抢救原则;有计划地施行各种检查,制定有序的救治方案,使创伤的救治分秒必争、有条不紊地进行。缺点:某些专业水平可能有限;在局部治疗上不一定能达到该院专科的最高水平。模式三:急诊科组织抢救,ICU医生加强治疗。在急诊科领导下将ICU医生在抢救多发伤中“救命”的特长与各专科医生“治伤”的特长紧密结合起来,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优化组合。我院采用模式三,挽救了很多危重伤患者的生命。

多发性创伤处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患者的生命,防止伤情恶化,减少残疾。损伤控制外科认为,多发伤病人的预后应由病人本身的生理极限决定,生理的恢复是患者成功获救的基础,而并非单纯靠外科医师为病人解剖上的修复来达到目的。外科手术只是复苏过程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而非抢救工作的终结。由于实施DCO的病人通常濒临生理耗竭,医院须预先制定有效的协调治疗方案,由医务处牵头包括急诊科、手术室、ICU、血库、检验科及放射介入治疗室,急诊科医师应是治疗小组的领导和核心(因为接诊病人、“内定”DCO治疗、组织会诊、参与救治及手术的常常应是急诊外科医师)[3]。

急诊科开展DCS的意义:显著提高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消除多科救治时容易出现的推诿现象;充分发挥急诊科优势,稳定壮大急诊科队伍。

[参考文献]

[1] Parr MJ,Alabdi T. Damage control surgery and intensive care[J]. Injury,2004,35(7):713-722.

上一篇: 部门经理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挂职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