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预防小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9 16:41:24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1)

1.1本组102例中,男性38例,女性64例;年龄14-76岁,平均45岁;颈椎有慢性劳损史64例;其中长时间操作电脑37例,经常卧位或半卧位看书、看电视、看报刊7例,长期伏案头工作、学习lO例,喜好高枕睡眠10例;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劳损史22例,3种7例。急性扭伤史23例;其中乘车时因急刹车头颈部挥鞭伤8例,因运动、意外坠落、玩耍、车祸等致头颈部挫伤9例,因不正确推拿造成损伤6例。感受风寒所致15例:其中颈背部直接受空调或风扇等冷风刺激10例,睡眠时颈肩部受凉5例。

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其中伴枕后部头痛33例,单侧肩胛部疼痛45例,双侧肩胛部疼痛20例,背部疼痛16例。头颈部因疼痛而主动活动收到限制83例,颈部压痛36例。单侧或双侧肩胛部压痛54例。头颅被动后伸受限68例,伴侧弯受限26例,前屈受限16例,旋转受限12例。压顶试验阳性18例。另外。伴有眩晕22例,头胀痛20例,心悸12例,视力障碍16例,耳鸣9例,上肢麻木18例。

1.3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经x线正侧位照片。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57例,反张成角18例,无明显变化24例,增大2例;椎间隙变窄26例,椎体缘增生32例,钩椎关节骨质增生24例。颈韧带钙化3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手法治疗:采用龙氏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痛区手法。[2]每日1次。

2.1.2中药葛羌芍甘汤加味水煎内服,每日1剂。基础方:干葛30g,羌活10g,白芍20g,甘草6g,湿热蕴结型加苡仁30g,木瓜15g,石膏30go寒凝筋络型加制川乌18g(先煎),桂枝10g。气血亏虚型加黄芪15g,党参30g,熟地30g,当归10g,云苓10g,白术15g,川芎10g。

2.1.3指导颈椎病预防保健。

2.1.3.1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定期仰头、远视。

2.1.3.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选用合适的枕头。

2.1.3.3避免冷风直吹颈部。注意颈项保暖。

2.1.3.4积极治疗咽喉炎。消除对颈椎的刺激。

2.1.3.5常做颈保健操,自我推拿颈部肌肉,常参加爬山、游泳等活动。

2.2对照组

2.2.1针刺加电,分别选风池、肩贞、肩外俞、后溪、悬钟、落枕、压痛穴等,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

2.2.2 TDP照射,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两组疗程均为两周。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痊愈:颈枕及肩胛部疼痛及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显效:颈枕及肩胛部疼痛基本消失,偶因疲劳后出现颈部不适,残留较小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不影响工作、学习:好转:颈枕及肩胛部疼痛程度减轻,对工作学习稍有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3.2临床疗效本组102例病例,按就诊顺序,以随机数字表单双数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l例,治疗两周后根据拟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l例;愈显率(治愈++显效)88.23%。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9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愈显率62.74%。两组愈显率比较,经X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讨论

4.1一般认为,颈椎病又称颈椎关节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导致的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引起的相关症状,其症状和症候多种多样。上自头颅,下至腿足,浅始皮肤,深至某些内脏均可有异常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专家认为:在众多脊柱相关疾病中,要数颈椎错位引起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有人统计过,国内五十岁的人中有25%患过或正患颈椎病:到六十岁,发病率高达50%。故有人说,颈椎病与感冒发烧一样随处可见。随着基础理论和发病机制探讨的深入,发现不单椎间盘变性及退行性变可引起颈椎病,颈椎小关节错位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颈椎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要减少发病率颇高的颈椎病,防治颈椎病从小做起。在社区开展防治颈椎病的健康教育。通过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使青少年从小认识颈椎病会危害一生。普遍掌握防病知识。降低颈椎病发病率和复发率。

4.2社区颈椎病中医药照顾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中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具有贴近群众,适应社区的特点,中医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例如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与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观点都是中医健康照顾的原则,也是现代社区卫生要求。在门诊临症中贯彻这些理念非常重要,对来医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预防保健,重点运用中医药对颈椎病进行早治,及早控制病情发作,终止病变的进展,减少复发,对治疗颈椎病事半功倍。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9-0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主要发生于颈椎部位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缺乏活动、坐姿不正确等等,大学生正逐渐成为颈椎病的多发群体。根据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即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以及椎动脉型[1],对于大学生颈椎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或保守治疗。目前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手法、牵引以及一些药物等等,但是这些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针灸和手法往往需要患者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并且过多的服用药物往往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传统保健体育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颈椎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大学生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大学生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名,观察组中有37名男生,38名女生,最大年龄为24岁,最小年龄为19岁;对照组中有38名男生,31名女生,最大年龄为24岁,最小年龄为18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颈椎评分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保健体育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保健体育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由学校组织专业的传统保健体育教练带领学生开展保健活动,每次锻炼半个小时,每周进行三次训练,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第三路以及其它基础活动[2]。同时由学校组织协同专业医师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为颈椎病的防治知识,为学生讲解颈椎病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等,提高大学生对颈椎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和了解,并将这些活动持之以恒的开展保持一年时间。

1.3 评分标准 根据日本的JOA颈椎评分标准对症状、体检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评分。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 果

通过传统保健体育锻炼及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颈椎评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导致大学生颈椎病的病理主要是由于体液、生物力平衡、自由基以及炎症等等[3],其临床表现颈部时常出现疼痛、慢性劳损,大学生由于上课时间比较少,因而时常在寝室打游戏、躺床上看书,很多时候都保持着不正确的姿势,长此以往,就造成了颈部慢性劳损,最终出现颈椎病。由上述内容也可以看出,颈椎病主要是由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因此对于疾病的防治也主要是依靠于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和保健。

传统保健体育活动是一项极具保健作用的活动,将该方法运用于大学生颈椎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也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保健方法,对于生活不规律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推广进而适用价值。本次采用的活动主要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第三路,由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保健体育和护理干预后与实施之前相比其颈椎评分得到明显的降低,而对照组的两次评分无明显变化,充分论证了传统保健体育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颈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这一结论[4]。同时,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第三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需要大学生积极传承和发扬,通过这一活动也有效的实现了这一目标。总而言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日常保健护理,加强自身的锻炼,在学习和玩耍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坐姿,杜绝颈椎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玉.传统保健体育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颈椎病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校医,2013,06:437-438.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3)

结果 在4681名中小学生中,发现伴有颈椎病相关症状者2748例,占58.7%。其中经常头痛头胀、失眠多梦或记忆力下降、眼肌疲劳或复视或视力下降者达45.0%以上;颈椎健康检查异常者中,伴有颈椎病相关症状者占97.2%。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 武汉中心城区中小学生颈椎生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应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关键词】 颈椎病;体征和症状;患病率;学生;城市

【中图分类号】 R 681.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87-02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Symptoms Among Student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Urban Wuhan/HU Yong-feng*, CUI Li-jin, XIAO Hai-xia, et al. * Xinzho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uhan(430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symptoms among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urban Wuhan,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By means of cluster stratified sampling, 2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one class was chosen from each grade. The investig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symptoms was conducted among 5 198 students by issuing leaflets, expla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Among 4 681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2 748 case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symptoms, accounted for 58.7%. Among them, often stretching headache, insomnia and more dreams, or memory decline, ocular fatigue, or double vision or decreased vision were more than up to 45.0%. Among the cervical abnormalities accompani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symptoms accounted for 97.2%. The preval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Signs and symptoms;Prevalence;Students;Cities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肌肉、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又称颈部综合征(Cervical Syndrome)、颈椎综合征( Cervical Spine Syndrome)[2]。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在生活、学习、劳动方式上的改变,屈颈频率的增加等,颈椎病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已成为影响青、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3]。为了解武汉地区青少年(包括少数民族)颈椎病相关症状流行现状,分析其流行趋势及危害程度,为制定青少年颈椎病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26所中小学校不同年龄阶段在校学生进行了颈椎病相关症状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武汉市中心城区8所小学、9所初中和9所高中在校学生,每年级抽取1个班,共调查学生5198人。收回有效问卷4681份。其中男生2317人,女生2364人;小学1877人,初中1412人,高中1392人。年龄为6~18岁。

1.2 方法 发放颈椎病防治相关知识宣传单及自行设计的“青少年颈椎病相关症状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问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所涉及相关症状[1,4]自行拟定问卷,内容包括头痛头胀、头昏头沉、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眩晕、猝倒(昏倒)、耳鸣、眼肌疲劳(复视/视力下降)、颈肩酸痛、上肢疼痛、手麻或上肢乏力、心悸(心慌)、胸闷等。由经统一培训的课题组临床和公共卫生专业医师为调查员,对学生进行深入讲解颈椎病知识、本课题实施细则和调查问卷详细填写方法。调查问卷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协同逐项填写,由教师督促3 d内收回。

1.3 统计方法 利用Excel建立中小学生颈椎健康档案信息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百分率计算、χ2检验等。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4681名学生中发生颈椎病相关症状者有2 748例,占58.7%。其中伴有头痛头胀、失眠多梦或记忆力下降、眼肌疲劳或复视或视力下降等症状者达45.0%以上,经常伴有眩晕、耳鸣、肩背痛、手麻或上肢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者达30.0%,甚至有7.3%的中小学生曾经突然出现过不明原因猝倒,见表1。提示中小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近60.0%的学生伴有相关症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即高中生相关症状发生率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在4681例中小学生中,中医手法检查发现颈椎颈项部生理结构异常者1362例,占29.1%。各类型颈椎健康检查异常中小学生较全体调查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发生率明显增高,颈椎健康检查异常者中,97.2%的患者伴有相关症状发生。其中以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棘突偏歪、颈部项韧带弹响症比例增高更为明显,见表2。

3 讨论

颈部是人体最狭窄的部分,承上启下地集中通过了人体最重要的主干神经、血管和各种“信息”等[5]。因此,当人的颈段硬膜、前后纵韧带、项韧带、小关节、颈神经根、椎动脉、肌肉,甚至椎体等组织发生病变、受到压迫或出现创伤性反应性炎症时,可以反射性地刺激交感神经,以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6]。

从调查资料看,中小学生颈椎病相关临床症状表现较为严重,经常出现相关症状的高达58.7%,其中单项症状发生率达30%以上的占9项,特别是伴有眼肌疲劳、视力下降、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和头痛头胀者表现更为明显,曾有不明原因突然猝倒者占7.3%。从颈椎颈项部健康检查异常中小学生看,有29.1%的学生颈椎颈项部异常,其中突然不明原因猝倒者占20.4%,其他症状发生率均在58.0%以上。说明学生身体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颈椎颈项部存在着潜在性发病危险,提示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不容忽视。

调查结果显示,有颈椎颈项部健康检查异常者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说明青少年颈椎颈项部异常者与颈椎病相关症状发生率密切相关,颈椎颈项部异常是导致学生发生颈椎病相关症状的主要诱因。颈椎异常与颈椎病相关症状发生率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患病人数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都易罹患该病,不但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将来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少年颈椎异常与颈椎病相关症状的频频出现,将会逐步引起社会性的重视与关注。笔者从青少年颈椎病前瞻性临床研究可以看出,纠正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规范行为、适量运动、进行有效科学的预防干预(即中国医学提出的“治未病”)可大大降低其症状发生率、发病率或推迟发病,同时青少年颈椎颈项部异常治疗的可塑性也较大,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干预应从娃娃抓起,越早越好。

4 参考文献

[1] 孙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3):472-476.

[2]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主编.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09.

[3] 王拥军,施杞.颈椎病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中医正骨,1999,11(3):41-44.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4)

“未病”即疾病未生、未发、未传及未复的意思。“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世医家将这一思想总结为“治未病”,并认为是医工水平的最高境界。深圳平乐正骨总结“治未病”思想理论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养生固本;既病防变,医疗干预;病后防复,防微杜渐。这一思想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治未病”思想来优化非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也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以人们的健康为中心,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时,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防其传变,以及病后防复是“治未病”的主要理念,也体现了中医学中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重要思想。深圳平乐正骨总结“治未病”防治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由“以治病为目标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转变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卫生方针中“以预防为主,防治中心前移”的理念。尤其在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防治上运用“平乐小圆枕”“平乐练功”“平乐推按手法”和“葛根祛湿合剂”等自然疗法,具有天然、无害、可长期运用的优点,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优势与特色。

2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①颈部椎间盘的退变。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椎间盘的退变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习惯高枕头睡眠时间达5年以上者,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习惯用头顶重物的人群中发病率较其他人群高4倍。颈椎病的发病与身高、颈部粗细、长短没有关系,但与遗传有关。②颈部软组织劳损。颈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主要和患者的职业、颈咽喉部炎症感染、头颈部的外伤、头颈部先天畸形以及颈肩、腰部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因素都有极密切的关系。颈部软组织劳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临床表现出

多种症状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颈部脊椎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半脱位学说、神经受压假说、脊髓受压假说、交感神经性脊髓局部缺血性假说、神经营养障碍性假说、固定假说,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等。

2.2 平乐正骨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 《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杂病广要》记载:“若臂痛不能举,时复转移,或左或右,乃痰瘀所致。”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颈椎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①颈部慢性劳损;②长期低头工作;③睡觉姿势不当;④枕头高低不合适。在诊断本病时,除根据临床的症状、体征外,还应结合颈部彩超检查和颈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在临床上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非脊髓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以颈肩部酸痛,并伴有前臂和手指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根型;以颈性眩晕(即椎基底动脉缺血征)和猝倒史为主要表现的椎动脉型;以颈、肩臂痛,肢体麻木,并伴有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的交感型;以及上述3型中2型以上的混合型。

3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防治非脊髓型颈椎病的思路

3.1 未病先防,养生固本 即未病之前,注意饮食、劳逸结合等养生方式,并针对自己的体质采用相应的积极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剧增,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防治本病的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告诉人们要积极预防,主动养生,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主要措施:①提高养生意识,遵循自然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界规律并与之保持协调关系,才有助于养生、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长期伏案工作、所处环境潮湿、颈肩部受寒或感受暑湿之邪、加班熬夜等因素使人体的生命节律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②改善工作条件,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必要时适当活动颈椎,以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疲劳。枕头高低要适中,一般以10~12 cm为宜。枕头的位置应放于颈肩部,使头部稍微后仰,这样才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以及颈肩部骨与软组织的平衡,一定注意颈椎不能悬空。③颈部适当的功能锻炼。在长时间伏案时,适当地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使局部肌肉得到“休息”,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同时长时间坚持颈部的功能锻炼,还可以增强颈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抗疲劳性能。在对颈椎病的防治过程中配合局部功能锻炼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④调节情志。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放松心情、陶冶情志,防止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生、发展。⑤合理膳食。对于中老年患者,应注意饮食的多样化,荤素搭配。还可以使用一些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类食物,如黑芝麻、胡桃、木瓜等,预防本病的发生。

3.2 既病防变,医疗干预 “既病防变”的思想早在《金匮要略》就有记载,如“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颈椎病患者,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以防止发生严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颈部椎体及附属结构的退变,导致颈部肌肉、韧带、血管及神经等组织的病变产 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病情、临床的辨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控制疾病的发展。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常采用“平乐小圆枕、功、药、推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效预防和治疗了大量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①平乐小圆枕是根据颈椎的生理曲度和睡觉时的体位及翻身需求,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设计改良的颈枕。这一改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颈部曲度和舒适性,便于翻身,并且能够矫正颈椎的反张,减小头颅的重力距,从而缓解颈部伸肌群的疲劳或痉挛,降低颈部椎体的受力,增加椎体的稳定。②平乐练功根据颈椎的活动设计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顾右盼、昂首耸肩等练功方法,改变了单调的“米”字锻炼法,使患者更乐于锻炼。平乐练功可以消除局部软组织的疼痛、痉挛,从而使颈部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减轻,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得到缓解,最终使患者的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③葛根祛湿合剂由葛根、木瓜、木香、当归、白芍、黄芩、柴胡、牡丹皮、威灵仙、地龙、川续断、牛膝及甘草等十几味中药组成。以葛根为君药,性甘味辛,具有濡养筋脉、升阳祛邪之功。当归、芍药、地龙等具有活血之功;牛膝、威灵仙、木瓜等祛风湿,补肝肾,辅助君药。柴胡、木香等为佐使,疏肝醒脾。全方具有补气活血、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之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肩部、上臂麻木疼痛,酸软乏力等症状,疗效显著。④平乐推按手法针对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能够改善颈椎病产生的局部及全身症状,达到未病先防、现病防重、经病防复的治疗目的。其中的许多手法均是为患者自行治疗设计的,左右拍肩、点按风池、扶腮旋转、阳明推经、双手夹颈等手法屡试屡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平乐推按手法能理筋正骨、疏通经络、松解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情况,从而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3.3 病后防复,防微杜渐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颈背部,引起气血不畅、经脉不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可引起本病的复发。中医药在防治非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对非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之后,应戒除不良的生活及工作习惯,如高枕睡眠、长期伏案工作、头颈负重物及坐车时打瞌睡等。应该养成正确的生活、工作习惯,如看电脑时座位高低应适中,要正面注视,不要使脊柱处于偏斜状态;不卧床看书;侧卧时,应注意枕头与肩部同高;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病后的康复训练,并注意颈肩部局部软组织的功能锻炼,如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可以做一些颈部的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动作,或“米”字锻炼等医疗体操。不仅可以缓解颈肩部软组织的疲劳,还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及韧带的强度,从而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对预防非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对于颈部及肩背部的一些扭挫伤或劳损,应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形成颈椎病。

4 结 语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符合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符合“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的主导思想。从“治未病”这一思想出发,对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收效及早康复的防治结合体系,以控制疾病的发生,阻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一条途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可归纳为寒湿外袭,劳损筋骨,气血不和,痰瘀互结,脾肾亏虚,脏腑失调。其中痰瘀互阻证的实质是全身或局部的血液流变性发生紊乱,血液呈异常的浓、黏稠、凝聚状态,微循环障碍;而血液黏滞度增高,是引起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采用“平乐小圆枕、功、药、推疗法”等治法,符合“治未病”防治理念。

5 参考文献

 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颈腰痛杂志,2014,35(1):62-64.

 Webb R,Brammah T,Lunt M,et al.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nse,Chronic,and Disabling Neck and Back Pain in the UK General Population.Spine,2003,28(11):1195-1202.

 李泽佳,宋敏,唐宝明.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思路.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64-66.

 张媛.探讨颈椎病及其治疗的药物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33-34.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5)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负担的加重以及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引起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于年轻化,其中青少年颈椎病患病率增长尤为惊人,研究资料显示60.3%的男生和63.6%的女生存在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颈肩部不适症状,发病率从初一到高三呈递增趋势[1]。另一项研究[2]通过对500名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颈椎生理曲度的调查,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417人,占83.4%,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89人,占37.8%;颈椎生理曲度反曲228人,占45.6%。对临床上青少年患者出现的反复颈肩部疼、头痛、头晕不能敷衍了事,应予以重视。笔者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防治措施三方面,总结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型颈椎病的文献报道,以期进一步加强在临床中对青少年颈椎病的防治工作。

1 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1.1现代医学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青少年开始出现头、颈、肩、臂部的各种临床症候群,通常以"电脑综合征"、"项背综合征"、"颈部软组织劳损"等不同名称命名。1994年,张先发等首先将其命名为"青少年颈椎病"。从现代医学角度,临床研究表明[3-6]青少年颈椎病变的发病原因主要有:①颈项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②感受风寒湿邪;③不良情绪;④上呼吸道感染;⑤颈椎先天畸形;⑥外伤;⑦体育锻炼不足;⑧家长及青少年对颈椎病的知识的缺乏。张先发[7]等认为儿童、青少年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睡姿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迫使颈椎和胸椎上段椎体的生物力学发生多方面的改变, 主要以生理曲度的改变为特点, 引起生物力学的综合性失衡, 进而引起椎间盘退变, 使颈部的椎体排列和各种组织在形态、生化、生理学等方面逐渐改。刘洪涛[8]等选87例经临床确诊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X线资料,对其病因和X线改变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青少年颈椎病是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学习或某些不良习惯使椎间盘长时间处于异常负荷环境下,造成椎间盘提前退变所致,其X线表现主要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和颈椎失稳。覃永平[9]认为颈部的不良使用习惯,致使颈部长期处于前屈位,颈部肌肉和韧带处于异常应力负荷下,久之造成韧带松弛,是形成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的主要原因。王宇澄[10]等经研究证实,青少年颈椎病易反复发作,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可能是导致青少年颈椎病反复发病的关键因素。

1.2 传统医学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在传统医学方面,徐江[11]等认为:青少年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证"、" 项强"、" 眩晕"、"颈肩痛"等范畴, 记录散见于古代医学经典中。而基本病因病机为:①风寒外袭, 经气不利;②跌仆闪挫, 壅滞经络; ③劳倦内伤, 气血失养; ④情志内伤, 气机失调。与现代医学基本相符。吴忌[12]等对137名青少年颈痛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因子分析得出结果为:青少年颈痛的主要病在位局部经筋,主要病性证素是气滞、血瘀、风寒、肝郁、脾虚、湿盛,基本病机包括气滞血瘀、风寒阻络、肝郁化火、脾虚湿盛。

2 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青少年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酸胀疼痛、头晕头痛、颈部活动受限、恶心呕吐、上肢或手部麻木胀痛、心悸胸闷、颈项部条索状物或硬结、颈项部局部压痛等。有临床研究[3]通过影像检查发现:颈椎轻中度增生 (141例,78% ) ,颈椎曲度变直、反张(81 例,45% ) ,颈椎侧弯(13 例,7%) ,颈椎失稳(3 例,2%) ,颈椎间隙狭窄(4例,2%) ,先天畸形(3 例,2%) 。4名颈椎间隙狭窄的患者经 X 线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吴忌[12]等报道:青少年颈痛中医症状出现频率在前15位的症状依次是:易感疲乏(68.6%)、眼干不适(65.7%)、颈项部酸胀(62.0%)、颈部僵硬(58.4%)、视力减退(53.3%)、情绪 低 落 (49.6%)、头 部 沉 重 感 (48.9%)、多 梦(48.9%)、视物不清(48.2%)、口燥咽干(48.2%)、头痛(47.4%)、急躁易怒(47.4%)、健忘(46.7%)、胃胀(43.8%)、怕冷怕风 (43.8%)和少气懒言(43%)。黄德尤[13]等收集 156 例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资料和颈椎常规 X 线影像资料,分析探讨如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116 例(74.4%)、曲度反向27例(17.3%)、颈椎失稳33例(21.2%)、椎体骨质增生26 例(16.7%),以 颈5,6椎体多见,但不及老年骨质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17 例(10.9%)、椎间孔狭窄10例(6.4%)、韧带钙化7例(4.5%)、椎体变异3例(2.7%),其中阻滞椎1例,永存骨骺1例,颈肋1例。均未见骨性椎管狭窄。刘军泉[14]调查抽样学生共1620例中小学生发现:青少年颈椎病影像学改变以颈椎曲度异常为主,初中组和高中组少数可见棘突偏歪。查体阳性征主要表现为:1.棘突旁压痛。2.颈项韧带弹响。

3 青少年颈椎病的防治措施

3.1预防 总结发现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预防是防治的关键,汇集各篇报道[14-17],目前预防措施为以下几点:①纠正不良的:a.严格正确的坐姿,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不变的姿势;b.纠正不良的睡姿:选择舒适适合的枕头,睡眠应采取侧卧或仰卧;c.避免长时间卧位或半卧位看书、看电视;②避免使用单肩挎包。③防寒保暖。④注意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并防止头颈外伤。⑤预防感染,及时治疗颈咽部炎症。⑥注意情绪调节,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⑦提高社会、家长及青少年本身对疾病的认识,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2 治疗 目前,青少年型颈椎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治疗方法尚未统一。姬洪全[18]等认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及早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发病早期应先尝试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出现肌力减退或肌肉萎缩、剧烈疼痛者则应采取手术治疗。单发交感型颈椎病多采取保守治疗。王庆甫 [19]等采用旋转托扳手法,治疗93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3次/w,治疗周期为2w,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的疗效标准,评价治疗结果:治愈51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98%。赵保礼[20]等采用推拿联合颈椎操治疗33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14d,总有效率 93.94%。朱虹[21]等采用针刺、过伸位牵引、短杠杆手法微调综合治疗青少年颈椎反弓 30 例,针刺1次/d,牵引2次/d,手法1次/d,10d 1个疗程,治愈率93.3%。总有效率100.0%。孙晴[22]等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235例,总有效率为99.14%。

综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罹患颈椎病,学习、生活和身心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通过查阅文献,针对青少年颈椎病的特点,我们应该做到,教育和预防为主,提高青少年及其家长对颈椎健康重要性的认知,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另外,青少年颈椎病病势一般较轻,多以生理曲度改变伴发的头颈肩部症状为主,并易反复,治疗亦应避重就轻,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然而,包括手法,牵引,及中药熏蒸治疗在内的物理治疗方案,尚未见统一标准,这也将是我们中医人未来的工作重心所在。

参考文献:

[1]见国繁,陆雪松,白金山,等.北京市平谷区城区中小学生颈椎失衡综合征现状调查[J]北京中医药,2012,31(1):52-53.

[2]王华东,孙保和,宿秀峰,等.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500例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11.

[3]苏江涛,赵伟忠,何颖强,等.某高校学生颈椎病致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3,12:1470-1472.

[4]汤珊珊,林梅.青少年颈椎病的常见病因及干预对策[J]中外医疗,2010,38(27):131.

[5]唐汉武,林定坤,孙丽,等.某高校学生颈椎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1051-1052.

[6]杨红艳,彭海燕.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分析及预防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96-597.

[7]张先发,沈利华,李建康,等.对儿童青少年颈椎病病名来源的探讨[J]西部医学,2009,21(2):337.

[8]刘洪涛,申宝忠,卜丽红,等.青少年颈椎病X线征象分析及病因与防治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3):6466-6469+6392.

[9]覃永平.青少年颈椎病研究现状简述[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1-12.

[10]王宇澄,房纬,张玮.颈椎生理曲度在青少年颈椎病复发阶段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30(4):212-213.

[11]徐江,孙立军,由世浩.青少年颈椎亚健康中医病因病机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232-233.

[12]吴忌,王庆甫,时宗庭,等.青少年颈痛中医证候特征初步探讨[J]中医杂志,2013,54(22):1937-1940.

[13]黄德尤,陆玉敏,李清锋,等.青少年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10):788-790.

[14]刘军泉.青少年颈椎病变及相关症状的调查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3,27(4):180-181.

[15]纪经和.青少年颈椎病的相关性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7(11):90.

[16]桂文,刘静,陈青红.健康教育在颈型颈椎病手法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7):1788-1789.

[17]秦鸿利,王志杰,翟云起,等.颈椎病小龄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33-34.

[18]姬洪全,周方,孙宇,等.青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2):117-120.

[19]王庆甫,黄沪,陈兆军,等.旋转托扳手法治疗学龄青少年颈痛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4):22-23.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6)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94-01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变性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一种症状复杂的症候群。临床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部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下肢疲软无力,甚至四肢瘫痪,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又顽固难愈的疾病之一。临床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在治疗前、中、后给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疗效巩固,患者恢复到最佳效果和状态。

1 一般资料

颈椎病患者56例,男3。例,女26例;年龄30~65岁;病程最长5 a,最短3个月。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并经X线证实符合颈椎病的征象。

2 治疗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牵引、按摩、针刺、理疗及配合药物治疗。

3 健康指导

3.1 心理指导 心理康复对机体的功能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功能康复又为心理康复奠定了基础,由于颈椎病会引起患者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酸胀不适,四肢麻木,力量减弱,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耳鸣等一系例症状,并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乃至睡眠。患者会产生紧张、烦躁、焦虑,针对其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讲解本病相关知识,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与过程,成功的病例,疾病的预后以及发挥自身潜能的重要意义,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最佳状态,达到心理康复与功能康复的充分协调,主动配合治疗。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7)

1.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

(2)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3)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制动,需减轻局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

(4)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5)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

(6)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7)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处、内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2.颈部养护

(1)保暖,注意风寒侵袭,如出汗、饭后、浴后、睡后注意防叮?(2)饮食:颈椎病以中老年为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厚味之品;颈椎病肝肾不足,长服枸杞、平肝明目,芝麻、桂圆滋阴补肾,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视力模糊、流泪者,宜多食含钙、硒、锌类食物。如豆制品、动物肝、蛋、鱼、蘑菇、芦笋、胡萝卜,伴高血压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带、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绿豆。

3.颈椎病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损害表现,加上手术部位的特殊,害怕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故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请脊髓型颈椎病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否则相反。

(2)术前训练:颈椎前路术中要求患者仰卧,颈部处于略过伸位,同时为了暴露椎体,需较长时间将气管拉向切口对侧,术后又要求患者去枕平卧至少一周,因此,为适应术中及术后的变化,一般要求患者术前一周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术前3天去枕平卧和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发生尿潴留。

(3)术前物品的准备:颈前路手术患者术后需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因此术前就准备好适合患者的颈围领或石膏颈围领,以防术后颈部活动过大而致伤口出血、植骨块脱落等。

4.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颈前路手术造成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有:术中牵拉气管食管引起咽部水肿;颈部术区血肿压迫气管;咽痛、颈部制动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手术刺激脊髓可使脊髓水肿或脊神经根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脸色的变化,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痰液黏稠、喉头水肿者予雾化吸入,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时,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

(2)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24小时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防止植骨块脱落: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

(4)注意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术后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可导致截瘫加重,故应及时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及自主大小便功能,若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进一步减退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以免脊髓受压迫时间过长引起的不可逆性损害。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8)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所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发展到下肢瘫痪。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发病部位依次为颈5~6、颈4~5、颈6~7。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在下降,有的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即有了颈椎病的体征和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可见,对颈椎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1 病因及病理

颈椎病是以颈椎及椎间盘的退行性病理改变为主,使神经根、颈段脊髓、血管及其他颈周围软组织受压,而引起颈、肩、上肢疼痛、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效率的提高、劳动强度增加、坐姿不正确等,使颈部受累,发病率提高和年龄段的下降。一些特殊人群(长期从事打字、微机、财会、绘图、统计等工作)发病率最高。

颈椎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颈椎段椎骨本身或椎间盘的变性。诱因往往是颈部软组织的外伤、损伤、着凉等不良刺激造成。颈部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的变性使骨膜受到刺激,使间盘血液循环不良,慢慢形成骨赘,间盘变性,继而突入椎间孔,椎管压迫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而发病。

2 主要症状

颈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上肢窜痛、麻木或有头晕、头痛的症状,轻者劳累或工作症状加重,重者休息时即出现上述症状,甚至不能入睡。

3 早期诊断及治疗

以出现上述症状,X线颈椎正、侧片可有早期骨质改变,同时排除其他病变(如肿瘤、结核、骨折)即可基本确诊。颈椎触诊一般按棘突、棘突旁、横突、肌肉等顺序进行。注意压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肌肉和软组织有无硬结或条索状,与周围解剖位置的关系,必要时挤压或叩击头部。骨折或脱位时压痛较明显;压痛发生在棘突或棘突间,并有硬结,可能为项韧带钙化;颈肌痉挛呈条索状,可能为软组织劳损或急性扭伤;压痛在棘突旁并向上肢放射,或头部纵向挤压痛者,考虑为根型颈椎病。对于颈椎病的治疗,80%~85%的患者均可用非手术治疗法治愈。比较有效的方法都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需要手术治疗的仅为少数。治疗以推拿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法。

另外针对颈椎病的口服、外用药物,理疗仪的应用皆有一定的作用。手术的方法是在上述疗法对颈椎病治疗无效,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的情况下采用的。但因是创伤性治疗,费用高,病人比较痛苦,恢复期长,偶有复发,故一般不到不得已不被采用。

4 预防

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本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联系。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自我保健,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损伤;防止颈椎超限度活动,一旦发生损伤应尽早治疗。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尽早和彻底治疗颈、肩和背软组织的损伤,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注意颈部保暖,如出汗,饭后、浴后、睡后注意防范,防止受凉。及时治疗落枕及颈部不适,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地固定于一种姿势,如低头伏案工作和仰头看电视等,如果是因为职业需要长期低头工作的,应在工作一小时左右就适当地活动头颈部,使颈部肌肉、韧带得到适当休息。老年人睡觉应用硬板床、低枕头,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适宜;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也可选平枕。应每天坚持做颈部轻柔活动2~3次,每次5~10分钟。如头颈前屈、后仰、左右旋转、头部顺向或逆向转动,长期坚持锻炼,有利于颈肩肌肉弛张的调节和改善血循环。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能,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并起到推迟关节退变的作用。

5 保健

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保持心理健康。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制动,就应减轻局部刺激。应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处、内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参 考 文 献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9)

护士易患颈椎病,与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本调查通过了解护士颈椎病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抽查住院部护士50名,在临床工作<3年的21人,3~5年的12人,工作≥7年的17人。对以上护士颈椎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

2 结果

住院部护士颈椎病发病率为60%,不同工龄护士其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士不同工龄颈椎病的发生率(n=50)

3 原因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尤其是护士易患。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肌肉持续性酸痛、眩晕、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恶心呕吐、顽固失眠、肩背酸痛,甚至出现下肢无力、踩棉花感等,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症状将加重。目前认为导致护士患颈椎病的主要因素归为三大类:即职业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3.1 职业因素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如特护病人时的吸痰、量血压、电脑操作等低头工作使颈部肌肉长时间的处于牵拉状态,易造成颈部软组织疲劳、肌肉损伤,进而发展成颈椎失稳、小关节错位。这是颈椎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2 组织管理因素缺乏相关的培训(如 使用正确的工作姿势等)亦是导致颈椎病的一个原因。

3.3 社会心理因素护士工作单调、紧张、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等是护士颈椎病发病率较高的因素。

4 对策

4.1 坚持做颈椎保健操[1,5]①拿捏后颈法:仰卧或侧卧,一手掌托头后,另一手掌放在颈后部,用2,3,4指与掌部用力拿捏后颈肌肉,手指触及肿痛或隆突的钩椎关节时,可停在该处多拿捏几次,左右两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复2~3次,达到左右转颈均感舒适为佳。②仰头摇正法:仰卧位,以右侧为例,左手托头后部,头向右转30°,右手掌托下颌部(右手各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右方推下颌部,使头作仰头并向右上方复正,每次2~3下。双手换位,如法做左侧,如有头颈单侧麻痛的,应先做健侧,后做患侧。③仰卧推肩法:仰卧位,双肩平放床上,屈肘,双手放胸前时靠床,头转右时,右肩用力向前推动(右肘不离床),头转左侧,如法推动左肩,左右各3~6次。除以上方法外,平时也可做一些颈部和双肩部活动,如颈部上下左右缓慢转动10~30次,双肩部向前或向后缓慢转动10~30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健美操、游泳等。这些方法对巩固治疗效果,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预防颈椎病有较好的作用;必要时可采用颈椎牵引、按摩、理疗[4]等;另外预防颈椎病特别重视枕头的选择,枕头应该以中间低,两端高之马蹄形为佳,根据肩宽选用枕头,枕高等于肩宽长度的1/3左右。睡眠最好以仰卧睡枕头中间,侧卧睡枕头两端。每次睡前都有将枕头调整好,睡时应将颈后凹陷部自然支托在枕头上,不要悬空[3]。

4.2 加强培训[2]护士发生颈椎病与缺少自我保健有关,因此初级预防中的主要措施应为护士提供相关的在职培训项目,如正确姿势使用各种设备及正确的工作姿势等。我们知道一个医院护患比少,意味着护士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而护患比的多少是与管理决策部门的决策密切相关的。此外护士一天的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无足够的工间休息时间、工作进度安排过快及工作室布局不合理,如采血台过低、电脑位置放的不够舒适、设备配备不够等等,这些与颈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3 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各种社会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遇事冷静,不急躁,学会精神上自我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护士出现易引起整体心理压力的问题时,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较好,通过讨论找出应对措施,减轻群体压力,加强相互沟通。设立护士心灵加油站,让护士倾诉心中的不快和需求,给予精神支持,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可有计划邀请心理学专家针对女性群体和护士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学术讲座,提高护士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护士拥有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魏征.脊柱病因治疗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234-237.

[2] 谢红珍,藩绍山,王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研究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937.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篇(10)

[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c)-0109-03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关节炎、颈椎综合征,系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病变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并因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为中老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伏案及低头工作、学习、贪玩电脑游戏、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下工作等,易引起肩部扭伤、颈肌劳损、颈椎退行性变、患风寒性肌纤维组织炎等,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2]。颈椎病的临床分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临床表现有颈项强直,活动受限,头、颈、肩、背、上肢麻木、疼痛,不能做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速、心慌、血压改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最终影响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患者缺乏确定与疾病相关事件的能力,无法估计事件的价值,不能准确判断疾病预后等[3]。疾病不确定感应用于其他疾病研究比较多[4-5],应用于颈椎病患者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颈椎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应对疾病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38例。排除标准: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有其他并发症及慢性疾病。其中,男21例,女17例;职业:农民10例,教师、退休各6例、工人5例,公务员4例,司机、职员各2例,个体、会计、无职业各1例;学历:文盲1例,小学10例,高中8例,初中3例, 中专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病变类型:神经根型14例,脊髓型8例,颈型(又称软组织型)7例,交感型6例,混合型3例。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与方法 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该量表有4个维度共33个条目,包括不明确性(13个条目)、复杂性(8个条目)、不一致性(7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评分标准:32.0~74.7分为低水平,74.8~117.4分为中等水平,117.5~160.0分为高水平[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包含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明显[6]。SAS 评分标准: 40分以下者为无焦虑,41~49分为轻度焦虑,50~59 分为中度焦虑,6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标准:50分以下为无抑郁,50~59 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7]。上述量表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均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发放问卷调查表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征得患者同意后让患者填写,对于文盲无填写能力的患者,由调查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项解释,然后由患者选择。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95%。

1.2.2 调查数据录入 所有调查问卷使用双人录入,进行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数据失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用直线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得分情况

38例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如下:不明确性得分为28~55分,平均(42.45±7.25)分;不可预测性得分为13~22分,平均(16.82±2.71)分;复杂性得分为20~34分,平均(26.79±4.05)分;不一致性得分为20~31分,平均(25.79±2.41)分;总分为87~132分,平均(111.84±12.84) 分。38例中处于不确定感中等水平25例(65.79%),高等水平13例(34.21%)。33个条目中,得分由高到低的前6项分别为:第31条“当我需要时,护理人员总能给我帮助”[(4.55±0.60)分],第33条“医生和护理人员对于治疗的说明,我可以听得懂”[(4.42±0.60)分],第32条“我的病情严重程度已经很确定”[(4.05±0.77)分],第10条“我了解医护人员向我解释的每件事”[(3.97±0.75)分],第4条“我不知道还会不舒服到什么时候”[(3.82±0.98)分],第8条 “我无法预期我的病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74±1.01)分]。38例患者焦虑得分为32~72分,平均(51.76±8.15)分,与全国常模[(29.78±0.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8.62,P < 0.05);其中,无焦虑3 例(7.89%),轻度焦虑15例(39.47%),中度焦虑12例(31.58%),重度焦虑8例(21.05%)。38例患者抑郁得分为36~65分,平均(52.76±8.15)分,其中,无抑郁15例(39.47%),轻度抑郁15人(39.47%),中度抑郁8例(21.05%)。

2.2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由相关性分析可见,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各项目得分(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不一致性)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均P < 0.05)。见表1。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病情呈渐进性发展。由于颈椎病的退行过程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在病变初期,由于肌肉、骨关节的自身与相互代偿作用,患者只感觉到一些轻微的不适。因此,病变早期往往被忽视,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典型的症状后才引起重视。颈椎病易反复发作,造成颈椎病复发的因素主要与颈椎的解剖和生理功能、颈椎周围结构和病理变化,如肌肉痉挛或肌肉萎缩无力、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后关节错位等,以及外感风寒、感冒、劳累和头颈部扭伤等有关。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由于颈椎病是一种反复多变、病程迁延、不易治愈的疾病,而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类型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加之颈椎病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缺乏,使其无法预知疾病预后,并且患者长期被病痛折磨,导致机体应对能力下降,而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悲观、失望、烦躁等负性情绪[8-9]。有研究结果表明,40%~60%的颈椎病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神经精神方面表现,患者心理越紧张、情绪不稳定、顾虑重重,可使颈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加剧,疼痛明显,导致症状加重,而治疗效果不明显,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造成了恶性循环[10]。本研究结果表明,38例颈椎病患者具有轻度以上焦虑35例(92.11%),轻~中度抑郁23例(60.53%),与国内报道相符[11-12]。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存在中度水平以上的疾病不确定感,而且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由此说明,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明显,其焦虑、抑郁程度就越严重。

由于颈椎病是一长期、慢性、进行性疾病,而且容易复发。所以,应提倡患者自我治疗、自我保健,如开展家庭自我牵引、自我颈部按摩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避免导致颈椎病复发的因素,如枕头不宜过高,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长时间应用电脑,用空调时应室温适宜,防止颈部着凉,防止过度劳累和突然回头导致颈部过度扭曲、损伤等。医护人员是颈椎病患者获知有关颈椎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因此,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应将本病的病因、不同患者所患颈椎病的临床类型和临床表现、治疗、预防颈椎病复发方法等告知患者,让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预防颈椎病复发。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颈部的锻炼既是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巩固疗效的措施。因此,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病况与身体整体状况,选择合适并教会其颈椎病运动锻炼方法。同时,应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向其说明不良的心理因素可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颈椎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其应对疾病能力,从而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覃永平.青少年颈椎病研究现状简述[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1-12,66.

[2] 赵玉堂,杨恩广.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2):195-197.

[3] 班亮阶,陆青梅,覃美兰,等.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影响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6):864-865.

[4] 班亮阶,陆青梅,覃美兰,等.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59-160.

[5] 高森,刘纯艳,闫玲.社会支持因素对胃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11):3030-3032.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7.

[7] 李二妮,赵辉,侯志勇,等.痉挛型脑瘫患儿母亲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12,52(9):983.

[8] 罗石坚.颈椎病的负性情绪分析及其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08, 26(5):379-381.

[9] 何倩,曾翠,肖春卫,等.女性性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8,17(7):9-11.

[10] 李宏伟.颈椎病诊断与防治[M].长春: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178.

上一篇: 社区安全教育 下一篇: 合同管理工作重点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