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3 17:00:59

建筑博士论文

建筑博士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75-02

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在高校的功能实现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研究调查了河南省38所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资源状况,并对其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旨在从图书馆建设方面反映河南本科高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概况。

一、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根据教育部网站2011年5月23日提供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名单,提取河南省38所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及师生信息。按照这些院校拥有的学位授权单位级别,包括博士授权单位、硕士授权单位和学士授权单位,对所调查的河南省38所本科院校的图书馆概况进行了分析。所调查的38所院校中,具有博士授权点的院校有6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有17所;在分析时为了使层次间具有可比性,因此,将具有博士授权点院校的数据代表博士授权单位院校,而硕士授权单位的数据为17所减去具有博士授权的6所的11所院校的数据,同理,所用学士授权点院校的数据为余下的21所院校。

二、不同学位授权单位院校图书馆资源调查与分析

1.不同学位授权单位院校图书馆基本资源调查与分析。对河南省不同学位授权单位院校图书馆的基本资源状况分析表明,在图书馆建筑面积上虽然博士授权单位院校的建筑面积高于其他2类院校,但3类院校间没有显著的不同,可见,河南省的所有本科院校在图书馆的规划和建设上都比较重视。除了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外,图书馆的纸质和电子藏书量在3种水平的院校中,呈现出相同的规律,都是博士点院校显著高于另2类水平的院校;就阅览席位而言,也是博士授权单位院校最高,显著高于硕士授权单位院校,从具有博士与硕士授权点的院校的比较可以看出,博士点院校在其建筑面积仅为硕士点院校1.52倍的条件下,容纳了2.00倍的纸质藏书量和2.24倍的阅览席位,可见硕士点和学士点图书馆的布局与利用与博士点院校相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硕士点和学士点院校图书馆可以在现有的面积上提供更多的阅览席位和藏书能力。从3种水平院校的开放时间的分析可以看出,仅具有学士学位点院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要显著低于其他2类院校。可见,学士授权单位院校在开放时间上还有延长的空间,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不同学位授权单位院校图书馆学生人均资源调查与分析。河南省不同学位授权点院校图书馆学生人均资源状况如下:(1)全部在校生平均(/人):①博士授权单位院校。建筑面积(米2)0.65 b;纸质藏书量(册)52.73 a;电子藏书量(册)14.51 a;阅览席位(×10-2个)6.3 b。②硕士授权单位院校。建筑面积(米2)1.16 a;纸质藏书量(册)44.03 a;电子藏书量(册)17.79 a;阅览席位(×10-2个)2.6 c。③学士授权单位院校。建筑面积(米2)1.16 a;纸质藏书量(册)53.16 a;电子藏书量(册)14.64 a;阅览席位(×10-2个)10.8 a。(2)全日制在校生平均(/人):①博士授权单位院校。建筑面积(米2)0.97 a;纸质藏书量(册)74.73a;电子藏书量(册)34.05 a;阅览席位(×10-2个)11.23 a。②硕士授权单位院校。建筑面积(米2)1.39 a;纸质藏书量(册)67.08 a;电子藏书量(册)16.04 a;阅览席位(×10-2个)7.31 a。③学士授权单位院校。建筑面积(米2)1.28 a;纸质藏书量(册)67.21 a;电子藏书量(册)20.71 a;阅览席位(×10-2个)9.42 a。按照全部在校生来看,生均图书馆建筑面积,博士点院校显著低于另外2类院校,而从全日制生均面积来看则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博士点授权单位院校具有较多的非全日制学生,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些非全日制在校生可能对图书馆的利用较少,因此按全日制生均分析可能更加合理。同样,生均阅览席位也与建筑面积呈现类似的规律。而从生均藏书量(纸质藏书和电子藏书)的分析来看,无论按全部在校生还是按全日制在校生分析,3类院校都没有呈现显著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同类院校之间的数据变异较大所致,可见,同类院校生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可能也十分的不平衡。

3.不同学位授权单位院校图书馆教师人均资源调查与分析。从河南省不同学位授权单位教师人均图书馆资源状况调查分析得出,从全部在职教职工人均图书馆资源来分析,人均建筑面积、纸质藏书和电子藏书量都没有显著的不同,但仅有学士学位授权点院校的人均阅览席位却显著高于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从在职专任教师人均的图书馆资源则表明,除了电子藏书量外,也都以学士学位授权点院校为最高。造成2类教师人均图书馆资源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2个方面:一是博士与硕士授权点院校非专任教师的比例问题;二是学士授权单位的一些院校中可能存在一些非全日制的教师;当然也可能是以上2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结论

第一,河南省本科院校对图书馆建设都较为重视,特别是在建筑面积上的建设和发展都很好。第二,河南省本科院校中硕士与学士授权点院校图书馆的利用与合理布局方面与博士授权单位相比存在较大改进或发展空间。第三,相同学位授权单位内的不同院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发展不平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2002]3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Z].2002.

[2]杨德平,邱丽娟.论“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92-93.

[3]赵芳.面向科研的高校图书馆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227.

建筑博士论文篇(2)

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由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美术城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投资,项目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总占地近66.6hm2,总建筑面积约95万m2,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项目包括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艺术家美术馆群以及西安国际画家村。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是国内第一个以美术和文化为主题的超大型艺术综合体,是国内第一个以民间自筹资金进行规划设计并建设的超大型城市文化建设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美术博物馆及艺术家美术馆群。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的设计概念源于“有凤来仪”的美丽传说,运用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为西安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生态美术博物馆。

“建筑&美术”西安国际美术域系列论坛

论坛邀请到来自瑞士、德国、意大利、美国、中国的12位著名建筑师,以及中国著名美术家、美术评论家范迪安、邵大箴、王西京、程征等10位美术界大师。此外,与会嘉宾还包括陕西省相关领导、空港新城管委会、省文联、省美协等领导,以及200多位陕西省画家、省内文化产业等专业人士、专家学者。这场以“建筑&美术”为题的跨界论坛是全球首创,受到了80家国内知名电视台、国内外建筑专业媒体及大众媒体的关注。

论坛由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美术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艳女士担任主持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美术家王西京,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贺键等嘉宾分别致辞,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美术城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徐伟介绍了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在圆桌讨论环节之前,来自瑞士马里奥博塔事务所的建筑师马里奥・博塔结合自己的博物馆设计经验为论坛做了精彩的演讲。

圆桌讨论环节,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同济设计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章明教授,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陕西大美术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霜林担任特邀主持人,12位国际著名建筑师与10位美术界大师就“建筑&美术”为主题,围绕着“时间、空间、艺术、技术”四个维度来进行讨论:

・讨论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讨论未来的博物馆应具开放性、包容性与国际性。

・讨论西安及长安画派的独特艺术价值及肩负使命,美术城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整合升级的载体,对城市提升的意义。

・讨论艺术家对美术城的美学诉求,从规划、建筑、景观、室内、雕塑小品,应处处体现艺术。

建筑博士论文篇(3)

CIOB第一位中国女性会员

“1993年到荷兰Delft技术大学做访问学者的经历,让我眼界大开,当时我在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当教师。”

在荷兰期间,李世蓉了解到CIOB是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是一个涉及建设全过程管理的专业学会,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IOB会员资格在国际建设管理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于是,她决定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申报“英国资深皇家特许建造师”的资格。

周围的朋友都担心这么高的资格,能给中国人吗?英国资深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派出3人考核小组,到荷兰对李世蓉的研究进行全面考察。通过科研成果介绍、论文答辩和面试等一整套资格评审程序,李世蓉终于获得了“英国资深皇家特许建造师”的资格。

就在这次考核中,李世蓉给3A考核小组中的英国里丁大学教授Roger Flanagan留下深刻的印象。面试后,F1anagan教授邀请李世蓉参加“中英建筑业比较研究”的课题。1995年,她来到英国里丁大学攻读建筑管理专业博士,同时做Flanagan教授的研究课题。

这3年的甘苦,事隔多年回忆,李世蓉还是很感慨。“当时我既有离开家人故土的感情煎熬,更有要完成学业和兼顾科研的双重压力。在英国我人生地不熟,女儿不到10岁,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我却没在她身边。而除了完成博士论文,我还要和导师Flanagan教授完成一项中英建筑业的比较研究,报告全部用英文写作。而因为没有任何时间去打工补贴生活,所以我只能尽量压缩开销,生活简单再简单。”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李世蓉的身体开始“罢工”,她得了严重的耳鸣病,白天工作紧张可以分散注意力,晚上安静时是最难熬的,睡觉时常常把宿舍的二手电视打开,以分散注意力而入睡。去医院检查,却又没什么不对,医生告诫说耳鸣病没有药物治疗,唯有安心静养、放松生活。李世蓉只好每周去看一次心理医生,疏导和释放内心的焦虑。

在3年时间里,李世蓉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同时还与导师Roger Flanagan教授共同完成了科研报告《中英建筑业的比较研究》。随后,英文专著《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建筑业》在英国出版发行,被英国有关部门称为“在国际上关于中国建筑业的权威性著作”。其间,她还为我国建设部、高校、建筑企业等牵线搭桥,帮助建设部组织的考察团到英国进行学术交流。

1998年,李世蓉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她还获得了英国资深皇家特许测量师、英国资深皇家特许土木工程师、英国特许工程师等资格。

从学者到城市管理者

回国后,李世蓉继续在重庆大学任教,先后主持了2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先后指导多名建筑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她特别强调培养建筑管理领域的国际型人才,通过若干国际间的科研合作项目,让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出国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等。“假如说我有国际化视野的话,我也要让自己的学生国际化,走出国门,学习更多先进的管理经验。他们中不少人很能干,毕业后都在跨国公司工作。”

2003年1月,李世蓉的命运方向再次发生了改变。她被重庆市委组织部任命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副区长,分管城市建设。“我从硕士到博士都研究的是建筑经济管理,所以,从建筑工程和政府管理职能这两方面来说,都与我的专业有联系。”李世蓉说,“大概因为有多年高校和海外求学背景,我一直反对搞什么大广场等形象工程,我和周围的同事强调说,城市建设最要紧的是城市规划。这4年的从政工作对我锻炼特别大,有更多的机会将我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更好地结合,推行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的理念和成果。”

2007年1月,李世蓉被调到重庆市外经委担任副主任。她和CIOB结下的缘分还在继续。

CIOB全球首位女性主席

2007年6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在学会的总部正式宣布李世蓉将担任2009~2010年度全球主席。按照学会惯例,自宣布之日起她就成为全球副主席,2008年6月成为全球高级副主席,2009年6月将“转正”为全球主席。为此,她成为这家有着175年历史的学会的第一位非英籍全球主席,也是CIOB第一任女性主席。博导Roger F1anagan教授和他的学生李世蓉先后担任CIOB垒球主席,成就一段佳话。

“为什么我能担任CIOB全球主席?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既是CIOB对我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的认同,也是CIOB国际化的一种表现。CIOB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焕发新的生命力。”李世蓉说CIOB的认证资格已得到国际上100多个国家的认可,“皇家特许建造师”已成为欧共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非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就业机会的通行证。

李世蓉介绍说,CIOB自1993年与中国建设部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以来,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专业评估以及对大学专业课程的相互认可,举办一系列研讨会,为中国建筑管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对于我国的建筑队伍来说,CIOB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走出去和其他的建筑队伍交流;CIOB在全球有4.3万名会员,在中国有近4000名会员(其中香港有2000多名),可以把国外CIOB会员引到中国来投资。在实际工作交流中,我遇到很多CIOB的会员就是投资商,或者很多ClOB会员是为业主方、投资方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建筑业来说也是一个平台。”诚如CIOB总部给李世蓉的邀请信中写的那样:“我们相信,一旦您成为CIOB主席,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建筑市场的影响和形象,同时为中英两国的建筑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我目前从事的是投资贸易工作,我知道要尽量运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国际化的人脉积累,应该能成为更有效的资源。”

建筑博士论文篇(4)

学习,已成一种习惯

刘志宏博士很喜欢读书,对书籍的热爱,是他自小时候便已经养成的习惯。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身体比较瘦弱,虽然喜爱踢足球,但是他还是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校的图书馆,往往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慢慢地,看书成为了刘志宏博士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而看的书籍早已经由足球延伸至各个领域,诸如科学、数学、经济、历史等。

书籍,就如一级级的阶梯一样,一步步指引着他走向更高、更广的地方。中学毕业之后,刘志宏先生顺利地考进了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现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中,刘志宏先生从来都是全神贯注地吸收着知识,1968年毕业之后,他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用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前往英国深造的机会。

两年的实习时间,对于刘志宏先生来说,收获颇丰,他在英国一家著名的大型钢铁公司累积了两年的工作经验。1970年,刘志宏先生回到了香港,开始了他在香港的一个工程项目――全港第一条过海隧道――红海底隧道。此隧道耗资港币3亿2千万元,全长1.86公里,跨越维多利亚港,将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两岸独立的道路网络连接起来。1971年,深具潜质的刘志宏先生被公司派往英国深造,学成之后,回到了英国总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刘志宏先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才能得到尽情地发挥。

暂露头角的刘志宏先生始终不忘学习,1971年,他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1973年,他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习,1977年,荣获伦敦大学土力工程博士学位,1979年至1981年,刘志宏博士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真实地体会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刘志宏博士又开始攻读法律专业,相继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法律学士学位、香港大学法律硕士学位,更取得英国及香港的大律师资格。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在刘志宏博士的意识里,学习,是一个永恒而且持续的过程,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他不停地学习着,不停地用知识充实着自己,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时至今日,他还坚持着每天看书的习惯,他笑说:“不看书,就睡不着觉。”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大海里的灯塔,指引着刘志宏博士不断向前;书籍,也成为了他最忠实的朋友,陪伴着他一起进步。

建筑,以责任为基础

选择建筑这个行业,有些人是为了兴趣,有些人是为了生活,而刘志宏博士为的却是责任。他说:“工程师,是一个很担责任的职业,建筑,是一个很需要责任的行业。”那份责任告诉他,要对建筑的整体进行详细的质量考察,细到每一个工序,对建筑的各个部位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大到每一栋建筑,不得出现一点纰漏。

从1980年到1989年,九年的时间,刘志宏博士参与建设了太古广场、东南亚很多酒店及渡假村以及诸多大学工程等大型项目。香港太古广场坐落于香港商业中枢的金钟,面积逾五百万平方,是香港最优越的购物商场之一。楼高五层,采用的是全天候式设计,尽显豪华与贵气,同时还是港九交通枢纽和中转站。太古广场是香港规模最大的综合商业发展计划之一,亦获公认为亚洲区最成功的混合用途发展物业之一。

每一次的实践经验,都是一块块基石,为刘志宏博士铺平了前进的路,建筑知识的提升,建筑技术的跟进让他在之后参与建筑的项目中,更是得心应手。1989年,刘志宏博士创办了刘志宏建筑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事务所承建的项目以私人工程为主,二十多年以来,建业不少,深受客户喜爱,赞誉不断。每每谈及此,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一个项目,刘志宏博士考虑的都是如何将建筑与城市实际相结合,如何与民众的生活相结合,他说:“所有的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建筑,因此,所有的建筑都要根据人的需求来建设。”

在东九龙启德机场建设项目的建议中,刘志宏博士带领学生设计构造了诸多隧道工程,隧道旁开设商店,既拓展了商机,更丰富了市民的行路内容。在市政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都是政府先规划好,然后寻求建筑工程公司建设,而刘志宏博士所要求的工程却正相反,他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在了解到市民的实际需求之后才策划出项目,他的目的就是方便市民生活。这是刘志宏先生始终坚守如一的对建筑的理念――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靠着这种理念,他把一件件精品建在了当代,留给了未来。

时至今日,刘志宏建筑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旗下管理着多家公司,刘志宏博士兄弟三人,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展开了一张更加绚丽多彩的蓝图。

服务,以专业做铺垫

刘志宏博士既是香港资深的专业注册工程师,也是一位虔诚的奉献者、服务者。

他是一位教师,是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四间著名大学的客席教授或兼任教授。在讲台上,他将毕生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学生,尤其在建筑过程中必不可少,却常被人忽视的建筑法律知识,他说:“如果忽略了法律知识,当工程出现纠纷之时,就显得很被动,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大家对建筑法律知识了解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少,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十年以来,刘志宏博士兢兢业业,他为培育年轻的一代而尽心尽力地奉献着。

2003年,刘志宏博士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成为是黄大仙区议会议员,从那一刻起,在为居民做的每一件事中,总有一股责任蕴含其中。

建筑博士论文篇(5)

在中午举行的主题周开幕仪式上,来自昆士兰的多位表演艺术家为来宾献上了别具澳洲风情的精彩演出。从土著音乐家威廉・巴顿的迪吉里杜管表演(迪吉里杜管是澳大利亚土著部落的传统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到澳大利亚爵士名伶爱丽・浩特的曼妙歌声,无不让在场来宾感受到昆士兰州多元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整个昆士兰周期间,参观澳大利亚馆的游客每天都能在场馆内外欣赏到这些特色文化演出。令人期待的还有来自昆士兰的新媒体艺术家克雷格・沃尔什,他将运用最新科技,在澳大利亚馆内的大屏幕上表现令人称奇的投影艺术。

下午,在上海城市规划馆正式揭幕的“88年布里斯班世博后的发展图片展”是昆士兰周揭幕日的另一亮点。70幅重现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盛况及世博会址后续规划开发的珍贵图片将在上海城市规划馆5楼作为期十天的展出。参观展出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昆士兰州政府准备的6000份当地明信片。该图片展在昆士兰主题周落幕后将在同济大学继续展出。昆士兰州财长兼就业、经济发展部长安德鲁•弗雷泽阁下介绍说,此次展览意在介绍布里斯班市在世博会址后续利用上的经验。

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主会场位于澳大利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内的布里斯班河南岸,占地32公顷。88年世博会主题是“科技时代的休闲”,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按照世博会惯例,世博会结束后几乎所有的场馆设施都会被拆除。当地市民在了在世博遗址修建高密度商业和住宅的想法后,1989年昆士兰州政府成立南岸公司,负责南岸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希望南岸能成为保留世博记忆、服务市民的公共区域。

亲水平台、热带雨林区、人造沙滩、南岸花廊等人造公园被分批建成。经过重建,世博会会址成了澳大利亚最好的市内公园――南岸公园。南岸公园占地16公顷,沿布里斯班河两岸伸延。沿河设有大量带平台的餐厅,可以看到对岸城市的景色。南岸公园包括四大景区:热带雨林保护区、蝴蝶和昆虫馆、柯达海滩和昆士兰文化中心。

今天南岸地区还聚集了昆士兰艺术馆、昆士兰演艺中心、昆士兰博物馆、昆士兰剧院、州图书馆、昆士兰音乐学院、昆士兰艺术学院以及世界排名前三的布里斯班会展中心。布里斯班河两岸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文化、教育、娱乐、创意和休闲中心。

建筑博士论文篇(6)

中西文化比较

程先生首先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比较,谈了自己对中国建筑现状的文化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大量质量不高的西方建筑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这种千城一面现状的深深忧虑,指出了自己对所谓的“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这些流行说法的质疑。

程院士认为:文化自觉是中国建筑师走出“迷失”,实现创新的前提。没有一成不变的“强势文化”和“普世文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也需要冷静深邃的思考。他指出,中国建筑师必须具有文化观与历史观,应该通过跨文化发展的途径,追求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如何解读西方现代建筑

程院士认为应该从建筑本体出发解读西方现代建筑,要向西方多元化的建筑流派学习,不仅仅要学习他们在形式上的创新精神,更需要学习西方重视理性分析的传统,这对于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他批评了“唯形式论”和“形式一元论”两种当代西方艺术主流,告诫在座的师生不能一昧的食洋不化,要增强自己的分辨力。

如何解读中国传统建筑

第一:是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整体的匀质空间来展现其建筑表现力,这与西方建筑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特别关注与自然的融合。受“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等理念的影响,建筑自然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第三,空间形态的随机性。和西方古典园林几何化构图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形态随机多变,自然生成,与西方建筑有明显的差别。

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

在现代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是自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以后近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建筑师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扰。程泰宁院士则对“传统”与“现代”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理解:

第一: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其实已升华为一种新的文化。

第二: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的讲传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三: 传统≠中国,现代≠西方。未来,他认为: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所追求的应该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唯此才能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四:可以从形,意,理三个层次进行探索,以“抽象继承”的认知模式来吸收和借鉴传统,这样可能会有更广阔的建筑创作空间。

建筑博士论文篇(7)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贝尼玛米特。18岁在巴伦西亚的艺术学校学习艺术之后,于1969年在巴伦西亚的高等建筑技术学院学习建筑,1973年毕业;1975-1979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土木工程,随后两年,继续在该学院攻读结构工程博士学位,1981年获得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空间结构的可折叠性》),随后留校任教。特殊的学习经历成就了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创新大师。 1981年在苏黎世开设了自己的建筑和土木工程事务所,开始参加建筑设计竞赛。1987年成为瑞士建筑师协会(BSA)会员,获得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奥古斯特·佩里特奖,并成为国际建筑学会会员。

图1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来源: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大师系列第二辑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与思想 2006年)

2.建筑与工程的完美结合者

卡拉特拉瓦最初所做的项目多为火车站、机场和桥梁等交通建筑。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精准的结构而形成优雅的空间动态,作品中技术理性呈现出结构空间逻辑的美,同时似乎超越了地心的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使卡拉特拉瓦发现了建筑设计中新的课题。上世纪90年代前后,卡拉特拉瓦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新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从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图2、3、4)。

卡拉特拉瓦集建筑师、工程师和雕塑家各种才能于一身,他的成就超出一般建筑大师对城市、对建筑实践的贡献。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分离使两个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都受到损失。从城市建筑角度来说,建筑师对工程技术的轻视和本身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缺失,使城市和建筑受制于结构的束缚而失去空间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关怀,城市空间过于工具理性,物质空间导致人文精神空间的单一性和趋同性;从工程角度来讲,工程师仅仅完成建筑的功能和形态的配合,而非主动的空间设计者。用一句结构工程师的话语“只要建筑师设计得出,我们就能做得出”来看,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工程师在城市建筑设计和环境营造的过程,工程设计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实践。结构工程师设计的主体缺失使工程设计失去与社会、环境和美学标准上的对话。

图2 西班牙 沃兰汀步行桥日景

图3 步行桥夜景

图4 步行桥仰视

特殊的学习经历和得天独厚天赋以及对艺术的感悟力成就了卡拉特拉瓦。他对结构和机械特性的把握使他拥有对城市、建筑、环境独特的想象力,很多复杂的、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形体通过理性的、几何的手段达到艺术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无疑是一个建筑与工程的完美结合者(图5、6、7)。

图5 美国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日景

图6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展厅空间

图7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停车空间

3.结构艺术空间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能引起建筑师的共鸣,主要源于大师的一种结构理念运用于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无论是桥梁、车站还是博物馆、音乐厅和体育场馆,大师创造建筑的方式都是基于建筑结构与艺术空间的完美结合。在大师的设计作品中,结构从技术中产生崭新的形态语言。结构不单是解决技术问题的结果,更主要的是,结构是为了创造出美的建筑形态的一种艺术手段,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无需隐蔽的表现力量。对大师的结构艺术空间解读,可以从四个方面剖析。

其一,结构的外向形态。建筑通过结构外向构件展示建筑空间形态的外向飘逸性和扩张性。如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坦那利佛音乐厅,建筑的轮廓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特别是屋顶,就像一道海浪从底部升起,飞跃58米高的主礼堂后,形成曲线下落变成一点。又如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整个建筑就像一个展翅飞翔的雄鹰,形态之舒展飘逸让参观者无不感叹其设计的创意和精美。

其二,结构的理性之美。大师深厚的结构知识和实践研究,在建筑结构系统中通过精准的计算来确定构件的材料和形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结构各种材料的特性。在寻找结构受力合理和系统优化的同时,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美学价值的追求。

其三,结构构件本身的装饰性。大师所设计的建筑空间多采用素混泥土构建和钢构件。在处理建筑功能和结构受力精准的前提下,直接将建筑构件作为内部空间的装饰要素。在这样的建筑空间中体现一种理性之美,同时结构构件表达特殊的形态之美。无需装饰,结构构件本身就是很好的装饰。

其四,结构与光影的完美结合。结构受力的精准和构件材料、形式的推敲使建筑空间富有韵律和节奏。在外部光的照射下,建筑形态更为飘逸和优美。内部空间上,结构构件的精美设计与光影的完美结合,形成非常自然和谐的艺术空间。

建筑博士论文篇(8)

博学笃行扬帆业界

学而不倦,刘志宏博士今日之所以拥有如此深厚广博的专业涵养,皆源自其持续不断的进修之道。年轻时,勤奋好学的他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专门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的前身)学习,1968年毕业后即获奖学金资助,前往英国深造。期间他进入当时英国一间著名的大型钢铁公司实习,并在其中锻炼了2年。该公司以建造钢铸大桥着称,1970年时他跟随公司回到香港,并参与了公司接手的第一项大型工程的工作――建设位于红的全港第一条过海隧道。置身其中,刘志宏学会了很多,专业技能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71年,他又被公司派去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即返回原公司工作。所谓学无止境,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刘志宏非常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学识水平,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后,他再次前往英国伦敦大学深造土力工程博士,学业修成后回到香港,先是在工务局担任工程师,1980年转战至当时香港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王欧阳建筑工程师事务所,持续工作9年,期间参与了很多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时代广场、太古广场以及诸多大学工程等。

刘志宏博士在工程专业知识进修上可谓持之以恒,而对于横向知识领域的拓展,他亦非常注重。工作过程中,他于1979年至1981年攻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来又相继修毕英国伦敦大学法律学士及香港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并曾在一短时期内担任过大律师。

1989年,刘志宏博士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既是初步创业,当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从此他便开始专心致志地经营着公司业务,并于二十年间带领公司逐步发展。据刘志宏博士介绍,事务所接手的大部分项目皆是私人工程,项目虽不是太大,但建业不少,很多经典项目的成功实施更是令其引以为豪。而因为刘志宏博士在工程建筑上知识丰厚、经验充足,在香港和国际上都参与过很多重大工程项目,因而其经营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客户对事务所亦是评价颇高。

这么多年来,刘志宏博士带领事务所设计构造的建筑工程不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还非常受市民欢迎,而这,皆源自他所坚持的经营理念――将建筑与城市实际相结合,与民众生活相结合。他认为,建筑工程,特别是社区设施工程,就应该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方便,有利于社区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进步。随即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他担任议员的黄大仙区,区内慈云山地处高地,加上路面老旧,交通拥塞,居民上下山十分不便。2000年时,区议会开始争取在港铁沙中线建立慈云山站,几经努力,终在2004年得到当时的九铁支持,但不久却因工程造价过高而遭到政府的反对,当时居民都对此表示不理解。看到区内居民的失望之情时,刘志宏博士决定用自己的专业学识为居民服务解困。于是,他带领了一帮学生先是对慈云山站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调研,最后发现这个项目其实是非常不经济的,一方面加设了这个站后,从沙田到中环就得绕上一段路,这样不仅浪费市民时间,还浪费了大量能源;另一方面因为慈云山地处高地,隧道工程将耗费大量资金,造价确实过高。发现问题后,他们又积极帮助解决难题。通过研究总结,他们向区议会提交了在慈云山建设自动扶手电梯系统的方案,方案得到区议会的一致推崇,并上报政府通过,现今已正式开始动工。“相信在未来一两年内就可以完成,那时居民上下山就方便多了。”刘志宏博士开心地说。

另外在东九龙启德机场建设项目中,刘志宏博士还带领学生策划了建设观塘至机场人行大桥项目,大大缩短了出行路程。同时他们还为机场设计构造了诸多隧道工程,隧道旁开设商店,拓展商机的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的行路内容。实战历练中,刘志宏博士深有感慨地说:“在市政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都是政府先做好规划,然后找建筑工程公司实施,而我们所做的这些工程正好相反。我们是在发现市民实际需求后才策划出这些项目,目的是方便市民生活,而这些项目皆是可行的,因此我们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行业理念,也是切合发展潮流的。”

传道授业培育后生

刘志宏博士现担任着香港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客席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兼任教授等职务,传道授业中,他不仅教会学生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注重引领他们参与实践活动,为培育年轻一代尽责尽力。

另外,刘志宏博士还从实际经验出发,推动大学发展建筑及法律双学士学位课程,未雨绸缪中,学生亦是受益匪浅。其实,正是在事业经营中,刘志宏博士发觉自身所学的法律令自己受益颇多。他表示,现在很多大学培养出来的建筑工程师对相关法律完全不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忽视了法律的重要地位,因而当工程出现纠纷时就显得很被动,引发一大堆问题。他常告诫学生:“对建筑相关法律了解的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小。从自身经验出发,我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其实是在保护自己和公司的利益。”据他介绍,在科技大学开设的工程法律课上,有很多来自国内的学生都来听课,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很有必要,对于以后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国内工作,都是有用的。问起发展效果时,刘志宏博士兴奋地说道,这两年香港在这方面进步很大,国内虽说刚开始起步,但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完善。

刘志宏博士曾于2004年至2007年间担任注册工程师管理局主席,问及香港注册工程师考核程序时,他介绍道,学生从大学专业毕业后,先是要经过3至4年的实习锻炼,然后再考取注册工程师资格,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而在两者过渡中就是需要学习工程法律相关知识。

另外,刘志宏博士还是中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这是国内给予的专业认可。他介绍说,其实自己早在15年前就参与到两地业界交流中,那时国内工程师与英国工程师互相都想考取对方的资格认证,香港处于中间地位,正好充当了桥梁作用。刘志宏博士以前担任过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副会长,对两地工程认证都非常熟悉,因而国内免试授其为一级注册工程师,也足可见其在此方面的素质技能与发展成就。

服务社群尽责尽力

刘志宏博士另一个主要职务就是黄大仙区区议员,在区内31个议员中,他是唯一一位来自建筑工程界别的专业人士。因此,他亦致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服务社群,造福民众。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政府委任我担此职位,我觉得自己就要尽力为社会做点事。”

刘志宏博士眼光宏远,在区议会工作会议上,他的发言往往是宏观而又全面的,考虑到了问题的方方面面。像现在政府拨了很多钱用于建设社区小工程,作为专业人士,他要负责把关策略,以求资金用到了实处,真正是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当然这亦是居民对他寄予的希望。另外,虽然自己不参加选举,但他会积极帮助区议会中其它议员开展选举活动,争取让市政方面听到更多本地区的声音。

同时,刘志宏博士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经验亦为大家所信服,因此,当社会上出现了某些工程问题时,电视台、报纸等媒体都会前来谘询他的看法,从而为市民送去专业的意见。例如在2008年7月西环出现楼房倾斜时,很多住客都惊慌不已,当媒体前来访问时,刘志宏博士从专业角度分析,告诉市民楼房虽是倾斜但不会倒塌,也不会影响其它楼宇安全,这对于安抚市民之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刘志宏博士也很自豪地说:“当我能用简单的语言将问题解释给市民听时,我就会觉得很开心。”

生活中的刘志宏博士亦是一个活跃的人,喜欢唱歌、跳舞等,他尤其爱唱意大利、德国等国的古典歌曲,平时于繁忙的工作外放歌一曲,不失为休闲身心的好方法。而对于这位肩负责任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亦不会停止奉献的脚步,在为社群构筑优质生活环境的道路上,他将继续稳步前行……

建筑博士论文篇(9)

2010年是日本奈良迁都1300周年纪念,梁思成铜像被列入其主要庆典活动之一。此次赠送给日本奈良的梁思成铜像取材于梁思成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形象,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王青春创作,由“梁思成铜像评审委员会”从候选的三件作品中综合评定后选出。据悉,参加评审的另两尊铜像分别由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家李象群和铜雕工艺大师朱炳仁创作,展览结束后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除三尊梁思成铜像外,本次展览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梁思成的人生历程和重要贡献。展览由六个部分组成“出生日本:少年记忆;求学美国:中西融贯:探索中国:古建研究;创立体系:独树一帜;现代探索:建筑创作;古都保护:人类情怀”。内容囊括梁思成各时期生活和工作照片、古建筑照片、测绘和设计图纸等200余张,是有关梁思成先生最为系统、全面的回顾和追忆,尤其以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中国营造学社同仁进行古建筑考察、保护的内容令人感念至深。展览还以古今对照的方式,沿着梁思成先生考察的足迹,对西安、扬州、大同等古城保护进行展示。

6月12日下午,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精心策划并作为学术支持媒体的“梁思成学术思想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委会主任罗哲文担任论坛主席,并在论坛上向日本奈良县颁发了”梁思成铜像赠送证书”。并向大同市人民政府、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颁发誉奖。《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出任论坛主持人并谈到:“梁思成先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者和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更是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倡导者,今天所举行的活动,使尘封半个多世纪的那段历史重新面世,必将拉近中日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促进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

建筑博士论文篇(10)

驻足自己的作品前,大师凝神静气。也许是在回忆着过去的灵感,抑或是在更多的思考?看着她和她创作的大殿,在敬仰大师和她非凡的成就时,我也感受到了作品与人之间和谐融合。一个建筑师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人们谈起她的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座城市。或者,当人们谈起一座城市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忽略她的名字。西安成就了张锦秋,张锦秋也让西安这座古都得以升华和传承。

出身建筑世家的张锦秋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研究生阶段有幸师从梁思成、莫宗江先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古建园林研究。1966年她告别曾度过12个春秋的清华园,来到位于古城西安的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

早在1976年,当一代伟人去世时,中央决定建设纪念堂,永久保存遗体,供世人瞻仰。当时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被作为全国六大建筑设计院之一,受到邀请参与方案设计。该院领导从发展和培养新人的考虑出发,决定选派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代表队,张锦秋有幸成为其中青年建筑设计师的杰出代表。在40多天的设计工作中,张锦秋和其他20多位专家们敞开思想、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大家将满腔热情和对的敬爱、思念都倾注到设计之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任务圆满完成。如今的纪念堂与亲手奠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成为世人瞻仰和缅怀的纪念性建筑。

名列世界四大文化古都的古城长安,曾是13代王朝的建都地,是盛唐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众多的汉唐遗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对专攻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张锦秋无疑提供了难得的文化环境;而作为部级大院的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设计任务,这些从客观上为张锦秋继续学习提高、施展抱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上一篇: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下一篇: 工程管理类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