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1 17:12:45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1)

1.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2. 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3. 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4. 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5.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6. 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7. 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8.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9.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10. 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11. 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13. 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14. 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5.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大学为例

16. 高学历高收入女性与婚姻问题研究

17. 共青团组织与社会工作

18. 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学为例

19. 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20. 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21. 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二)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三)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2)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3)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4)

[作者简介]李晓阳,杨娟,王鑫鑫,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711班学生,湖北襄樊441053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214-04

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是在众多新兴专业的产生与实践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问题。所谓社会工作,是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各高校中已逐渐产生。但是由于此专业在我国教育史上发展历程尚短,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研究较少。而对于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否在这种模式下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就成为能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然而,现今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

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现状

(一)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缺乏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文科教学领域中,如社会工作专业,不仅过多地重视了学科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而且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教师中心主义倾向。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参与严重缺乏。这不仅使学生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着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师的课堂实践模式固定、单一

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透过抽象、晦涩的语言文字和符号图表,掌握它所代表的实际的理论、方法及原则。可是从各学校的普遍情况看,讲授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在专业理论知识上基本可以把握,但在实践技术上还是有欠缺的。且讲授该专业的经验也略显不足。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或者简单地让学生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三)学校的软硬件设备不足

由于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验室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刚刚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中,还有将近六成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正在筹建中。有些学校由于没有专业实验室,教师只能在普通教室中简单模拟场景。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无法体会出技术要求的实质,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在综合实习中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而束手无策。

(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社会工作教育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是专业知识、技巧的传递过程。社会工作教育以实践为目标,其理论要致力于应用,社会工作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全人教育。”…但高校当前以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论文为考核标准,并且以文章数量为基本考核指标,这无疑对社会工作这样的行为社会科学来说是一种制约。

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现状原因的分析

面对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课堂实践模式出现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现状,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深入的探讨,如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主观因素及教育体制体系等客观因素,从而促进此专业的发展。

(一)固有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深刻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它并不注重提供纯粹的理论性知识,而是注重提供服务的技巧,政策、资源的运用、转化与管理,以及对知识的吸收和分化。相对于高等学校中设置的其他课程,它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一是实践运用性强。虽然它是文科科目,但是它和许多理科课程一样,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内在的知识和精髓。二是综合性要求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该体系所设置的专业理论课程,而且要学习与其体系相关的其他科目的课程。因此,此课程的教授模式应该有别于其他的专业。但是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各个高校开展的情况看,此新型专业被束缚于固有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其困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被过多地强调要多多吸收老师所教的知识,着重理论知识学习;二是众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式安排均没有跳出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的框架,尽管理论教育也很重要,但能力培养始终无法突出。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才能学习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在精神和精髓。

(二)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

从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目前我国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的,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较少,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实务训练。“无论是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体认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知识结构的拓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很大的矛盾。沿用其他科目的教学模式,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被忽视,影响了该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实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有关的实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传授有效的实务知识和技巧。

(三)对新兴专业的重视度过弱

新兴专业是为了应对世界及社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需求而出现的,但社会各界、学生和学校等主体对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这表现在:首先,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看,社会工作还不是一个职业化的岗位,社会上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职业认同感。其次,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重视。很多学生本身对此专业就缺乏兴趣具有抵触心理,加之教师的传统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不了学生们的兴趣,这样就使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最后,学校硬件建设滞后。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同步进行的课程实训,主要是依靠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进行。“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许多主干课程中的技术性理论的教学都需在实验室中的特定场景中进行,但就目前情况看,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于理论教学还是滞后的。”实验室缺乏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模式单一化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未来的发展前景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思考

面对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依靠单一的力量难以实现课堂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笔者将提出五种不同的课堂模式,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教师讲授模式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顺利、高效地沟通;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应掌握一定的活动策划、组织、监督和人事管理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能掌握、利用资源,介入和协调矛盾;写作能力,应掌握日常应用文、基本公文及其他常用文体的写作;调查研究能力,能对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专业服务的能力,具有运用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首先,实践性、实务性是社会工作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功底,也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并把实践经验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就能借助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才不会觉得理论太空洞,也会积极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其次,“要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口授’为标志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劣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

(二)情境模拟模式

“树立专业价值观首先要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最好办法自然不是教师的空洞说教,而是生动的实践。”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内在的价值观等,可以在课堂上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开展情境模拟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和“教师与学生”互动模拟。情境模拟中的案例可以由教师根据上次课堂所学的知识技巧提供与之紧密结合的案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时,可以将班级划分成几个人组成的若干小组,由某一小组学生扮演社会工作者和案主进行社会工作情景模拟,而其他学生观摩。在观摩结束后,首先由模拟的小组谈个人的心得,然后全班再根据本次模拟情况和案例进行讨论。而在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模拟时,教师与学生互换督导、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角色模拟案例,在与教师的情境互动中,更能锻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以充分展示他们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技巧等,学生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鉴于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没有充实、恰当的实践内容,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等于纸上谈兵,形成不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可借鉴基础理论课进行课堂实践的具体做法,也可以设计不同的案主,开展模拟助人服务活动。这样既突出了此专业的特性,也创新了传统式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生主讲模式

学生主讲模式,即学生选取教材或者自身熟知的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在课堂中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主讲。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及所涉及的案例,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备课。此时,教师则扮演学生的角色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在讲授完毕后,由其余学生结合这部分知识给予评论,教师给予关键点的澄清和评价,以加深主讲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同时对其他的学生有启发性的作用以辅助对社会工作中一些知识的认识。在选取此种模式时,各班可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轮流式的主讲或者随机式的主讲。

学生主讲模式,一方面可以延伸学生对此专业的了解,起补充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见解。

(四)讨论分享模式

进行分组讨论和思想交流不仅是交流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法。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要求在课堂实践模式的选择中,要适当地加入讨论分享环节,让不同的方法为大家所用。这是因为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讲授或模拟所有的问题和情景。不同的学生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中,会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如果大家能有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方法。

在讨论分享的具体操作中,首先是要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以3―5人为宜,每组有各自的组长负责。其次,要确定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有时候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问题,例如可以就最近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专业课程的课后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是方向性的,比如对现存社会问题的看法。这样每个组选择的可能是不同的社会问题,也会用不同的分析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分享各组的成果,便会成为大家共同的知识。最后,对于讨论分享的频率,应该选择2―3周一次,每次为10―15分钟。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74-02

一、当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征

1.生产化

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之一部分,本应有社会定力的作用,应当培养完整意义的人,但与后物欲时代对应的当今大学教育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日渐地成为服务站,成为服务于生产的工具,并以此作为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教育也有偏离人文教育的取向的迹象,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也丧失了其培养完整意义人的目标和使命,成为生产的工具。

2.科学化

社会工作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学科。1959年,剑桥大学的施诺指出,学术文化已经形成两个壁垒森严,互不沟通的世界,一个是人文的,一个是科学的。在今天,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整体科学化的背景下已经日益地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学科。作为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更加重视的是教育及专业本身的科学性,因此也更为重视将之在学科设置、教育取向上更大程度上看起来“更科学”,实证、量化等这些特征充分地体现出来。在研究和方法取向上更加重视的是作为科学体系的东西,而不是学科性的东西。技术取向代替了人文取向,因此,这种导向更多地将社会工作引致为一种技术和方法,剥离了其人文学科的本质取向。

3.实务化

科学化的主要直接后果之一是社会工作的实践挂帅。这一特征当然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西方社会工作缘起于实践领域,实务性可以说是其第一性。具体到中国,由于缺少了实践环节的实践背景,直接作为专业设置在了高校,因此,多少有些先天不足,这使得在美国得以大力发展的社会工作到了我们国家更加的突显出实践实务的重要性。结果就是,在当今的大学里,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甚至超越了纯理论教育的位置,或者至少等量齐观了。这使得大量学子、专业人士的理论基础极为薄弱,无法适应实际生活中的专业价值冲突应对,忽视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价值实践、道德实践的本质含义,重视了实践,但因为一味的重视实践而忽视了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的本土化理论发展的困境可能因此而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解决,受此教育理念影响的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事实上也已经失去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本来意味,沦为纯粹的技术手段。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明显表现出职业教育的强烈取向,不能不令人担忧。

4.专业化

忽视通识教育,专业化口径狭窄。今天的大学在知识爆炸与学术专门化下,学科与学系越来越精细。在这个意义上很多高校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定性与定位偏向于专科教育。一个突出的例子在于,当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主修仍然是主要的修学取向,主修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至少一半,通识课程所占的比例通常不到40%,甚至更少。更重要的是,这些通识课程中,又以国家规定的政治必修课程为绝对主导。但是当今的社会工作领域工作对综合素养及专业修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通识课程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跳出狭窄的一技一能的专家式的思维与观点,而能养成一种多知识角度的观点,也能更使得学生在培养独立判断,选择重要价值并爱之、好之、乐之,坚持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

二、现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后果

1.大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大学是时代的一种表征。这虽然不是说大学要跟随时尚,但却要求大学有时要基于所信的价值,成为社会风尚的定力,成为文化的指针。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日渐地成为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场地,失去了社会风尚定力的作用,使得个体难以应对后物欲时代所带来的多重考验。大学到底出什么问题了呢?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

2.专业社会工作本身的异化

专业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学科。重视的是价值及价值的实践。要求专业工作者具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在比较宽泛的知识视野里寻求理解和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它本质上是人文取向而不是技术取向的。当前高校存在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几种特征逐渐成为一种主导,这样的结果是使得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没有目标和价值的异化体。

3.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异化

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后物欲时代。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理性成为人们生活抉择重要的依据,工作将不再是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物质不再是人们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身份的识别。同时,由于生活的舒适安逸,空虚、无聊必然成为未来人们遭遇的精神危机。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生产化、专业化和非人文化的取向使得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都无法应对休闲与工作的平衡,更多的精神上的困顿将使得其日渐丧失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在后物欲时代的价值体系下沉沦或逐渐消解,成为被消费和符号所操纵的工具人。当然也日渐成为马尔库赛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后物欲时代的这一特征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日益被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符号所殖民,生活世界也日益体现出符号化的特征,个体难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成长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试图通过专业自律来解决社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的助人工作,应当围绕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和“学理化”展开工作。

首先,规范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依据、内容、层次、逻辑、评估等一套规范性的程序。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教育首先是一个人的培养问题,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的技能和训练。第二,基本知识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主体部分。专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和手段的。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实现专业目标。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专业理论的发展,研究新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专业的发展。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的课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有赖于工作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而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或事。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程式化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创造性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

其次,通过教材建设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和督促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奠基性的工作。在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使师生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知识,成为教育者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许多教育者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来抓。翻译教材和编写教材相结合。注重课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大纲建设,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写作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写进教材。为实现教材建设的预期目标,许多系科要求各位教师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研究需要,预选课程,并统一安排,尽可能实现授课的连续性,保证教材建设的连续性和科学性。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材虽仍显落后,但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但是在本土专业性教材上仍然有很大的空白,抓住这个机遇,对于许多开设此专业和课程的院校来说,无疑是专业和师资发展的良机。

再次,特色专业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即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的实践性。这就为许多专业建设者提出了如何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办学院校及地区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进行教学的问题,最终实现回馈社会的预期。

最后,实现体验式教学也很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流学习中自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比较成熟地区体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真实感。

2.重视人文取向和理论实践结合研究

同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社会科学不同的是,作为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更不仅应重视社会学相关原理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理论和学理层面的研究;更要重视应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注重理论的效度,完成对实务操作的经验性研究,拓宽社会工作研究的广度深度,形成自己的学科研究载体和阵地,同时又能合理地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社会工作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创新成果。完整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当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专业系统。

3.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社会工作教育要真正走出当前异化的误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制度化建设才是关键和根本。国家和区域应当基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而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推动者,教育界人士应当通过社会实习路径不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完善,推动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化。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从实践上讲,社会工作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从其专业化角度讲,才区区百年。如果具体到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则可追溯的历史更短。然而,中国社会工作的成长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突出表现在:其一,它利用“后发优势”,短时期内大量集中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经验与实践模式;其二,其自身的发展与实践活动深层嵌入到整个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格局之中,与社会的发展并肩而行。为此,我们应从对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出发,厘清自西方“舶来”的社会工作在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问题,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 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

所谓“理论自觉”实质上是借用自费孝通先生学术生涯最后十年里非常关注和强调的“文化自觉”的说法。费老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费老此处实际上确立了我们对于异质文化的一种态度和立场。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郑杭生教授提出,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在含义上指“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的人对其所教学和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有‘自知之明’”,在使命上一要努力创造自己的有中国风格的理论,二要正确地对待其他各种理论,特别是外来的理论。作为社会学二级学科,中国的社会工作从理论到价值观、从专业伦理到实践模式,无不受到西方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自觉”的提法对社会工作专业在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2 社会工作为何――本土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

对于本土的社会工作,政界、学界及社会各界一直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把社会工作当做一种专业、学科,其持有专业知识、理念、技巧与方法,在相关社会服务领域中进行“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活动,这使得它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广义的理解则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把所有同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相关的活动与工作都视同于社会工作。如果就本文所探讨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而言,应是在联系广义社会工作的活动领域的基础上对于其中的狭义社会工作的一种分析。也就是说,既把社会工作同广泛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联系起来,又承认其独特的专业性。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赋予了社会工作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这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就业领域和工作职能作出了制度安排。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包括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设想被作为独立篇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十报告也强调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联系这些重要文件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强调的社会管理是多元主体――执政党、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民众等――共同参与的,其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可见,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工作本身及社会工作从业者们决定的,其中政府的主导与社会的需求对其有着更为关键的制约作用。

3 问题:理论角色与现实地位的反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 尽管我国近年来把发展社会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毫无疑问,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使得其现实地位与理论角色之间产生了一定反差,并转而影响了社工专业的发展。

其一,微观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工作者们崇高的专业定位与低下的职业地位形成反差。众所周知,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发展走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之前,这使得科班出身的社会工作者在毕业之后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职业去向。社会认知度低、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等现状,使得大量接受了四年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专业伦理价值观培养的社工毕业生纷纷转向别的工作领域。一份来自东莞市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耗竭现状调查报告》表明,即便在我国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东莞地区,现有的社会工作者因其专业耗竭亦存在严重的流失危险。

其二,中观层面上,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与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与现实的萎缩不振形成反差。毫无疑问,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人才广阔的舞台,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社会设置载体,客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与质量。但当前我国无论是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契约性民间组织还是纯民间组织,发展水平均不够高,其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国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但由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社会服务职能并没有社会中的实体组织承接,因而会出现社会服务的“真空”及社会工作者就业困难这样的悖论现状。

其三,宏观层面上,广泛的社会需求同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反差。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基于上述认知,尽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展无论在微观、中观还是宏观领域都受到多重限制。为此,各级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从业者应结合具体情况,从各方面入手,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决。

2 社会工作何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功能发挥

首先,应重视社工人才培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社工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发挥功能的重要保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2006年12月12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就特别强调,要像重视选拔、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不能因为发展困难或遇到问题就龟缩不前,而应该迎难而上,更加重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其次,在社会服务机构发展层面上,各社会组织应把握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现行“双重管理体制”开始试行变革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加强与政府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各种资源,促进机构的发展与壮大;另一方面,积极促成各社会机构间合作,力争达到科研、教学与实务机构之间联动,吸取高校优秀社工毕业生充实自己的队伍,同时提倡有想法有能力的高校领办社会服务机构,并反过来通过与社会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高校专业和职业教育发展。

再次,在宏观社会需求与岗位设置问题上,基于社会需求客观存在且变动巨大的认知,社会工作专业应深刻反思自身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与各地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行动密切联系起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同时,提倡服务-学习的行动教育模式,使得社工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够顺利转化为所需要的实际工作和行动能力,并尽快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期望。

5 小结

我国社会工作既受到西方社会工作多重影响,又深深嵌入到中国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大局之中,其本土化任务任重而道远。眼下本土社会工作无论从专业发展、职业发展、组织机构发展还是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和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问题,其中有的因素来自于社会,而更多的则来自于自身及其与社会的契合及适应程度。“理论自觉”思想提醒我们,应对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本土社会工作之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进行重新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晨.社工离职率高达19.79%[N].东莞日报,2012-09-19(A06).

[2]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3]刘继同.回应社会需要与解决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与突破口[J].社会工作,2004(2).

[4]柳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王思斌.试论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J].东岳论丛,2012(1).

[6]易钢.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面临的三大问题[J].中州学刊,2007(11).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7)

科生 认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05-03

近年来,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猛,到2013年已有254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然而,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但培养质量却不太令人满意。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由此产生的不良效应也很多,因而如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本科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而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所以本文拟在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专业认同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专业认同的含义和作用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比较而言,社会学虽然也把认同看成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的过程,但它明确把认同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或个人认同)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后者则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它还认为,无论是社会认同还是自我认同,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社会学既强调认同的个体性,又重视认同的社会性,因而所表达的意思更为全面和准确。

依照社会学关于认同的上述定义,专业认同是指社会(社区、组织、群体等)和个人对某一专业的整体认可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主要包括对该专业的专业伦理、知识体系、技能结构、相应职业及其正向社会功能的认可或肯定态度。可见,专业认同也包括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个层次,而且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本文个别地方在社会层次上使用“专业认同”的概念,但多数是在个体层次上使用,意指“个体根据自身经验形成的对某专业的整体性认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该专业的积极情感”。

那么,专业认同有什么作用呢?从宏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是某一个专业的合法性基础。专业认同度越高,意味着该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大,专业发育就越成熟,制度就越小,否则情形也完全相反。从微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一个学生对某个专业的认同度越高,表明他对该学科的兴趣越浓厚,采取持续的学习行动的可能性越大,目的性也越强。因此有学者指出,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而意义则是“个体为其行动的目的所做的象征性确认”。

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认同的重要性使国内一些学者纷纷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相对而言,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认同问题较为突出,所以引起社会工作教育研究者的深切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结果、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如何提高专业认同等三个方面进行,如陈清丹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等对武汉地区八所高校的调查、张冰对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调查等,结果都发现学生专业认同度较低,但他们在探讨原因时角度各异,有的侧重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角度展开解释,有的主要从个人兴趣的角度进行解释,也有的侧重分析社会环境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这些研究成果虽然都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但系统性和概括性明显有所欠缺。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相当复杂。如前所述,专业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个层次,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因此,某一个专业认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不同认识主体(包括社区、组织、群体和个人)对该专业的基本评判及其相互作用的状况。这种评判的内容至少涉及专业的功能和价值、理论和方法、教育体系、相应职业体系等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也就是说,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发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某一个专业认同度的高低;而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那么,目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有关情况究竟怎么样呢?

第一,考察社会工作功能和价值的实现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代社会工作具有恢复、协调和稳定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它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强调要把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与平等当做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有责任和义务对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群体和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因而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但是,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尽管政府、学界和一些非营利组织都在努力倡导和推行社会工作,然而普通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概念并不太熟悉,对它的伦理基础、理论体系和实务方法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踊跃支持和广泛参与的情形。也就是说,社会基础薄弱是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价值尚未在我国得以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考察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度。一个专业要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就必须具备一套比较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我国,尽管社会工作涉及的一些基本内容古来有之,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社会事业,它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可是由于战乱频仍,国家积贫积弱,所以收效甚微。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工作才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曾经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地影响了这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才因其在缩减社会代价、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和有关部门的人士开始致力于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却未臻成熟,具体主要表现为借鉴西方的部分远多于本土化的内容、专业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错位、理论与实务脱节现象严重、专业内部分化不足等方面。

第三,考察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发展概况。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但国内这方面工作明显滞后。诚然,近十年来已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无论是在培养规模方面还是在培养的层次结构、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办学历史不长、经验不足,主要是由于经费投入普遍不足、教学设施普遍简陋、图书资料和实习资源普遍短缺、师资队伍人数普遍较少、教学科研水平普遍不高、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等因素所致。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是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大部分都是从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中调剂而来的,入校后专业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第四,考察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发育的状况。一直以来,“学以致用”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所谓“学以致用”,通俗说就是一个人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并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因此从事某一专业的专业人员能否学以致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上是否存在一个与该专业相应的职业体系,取决于该职业体系的发育程度。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确定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定期举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列为主体人才队伍之一、《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逐步搭建了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于职业化进程刚刚开始,所以虽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一套专业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和使用机制,但各个具体环节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整体运行效率也有待提高。此外,由于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诸如“官本位”思想仍相当普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待遇较低、升职空间较小、工作稳定性较差,民间非营利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等等,客观上使社会工作职业的声誉偏低。

综上可见,当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固然与生源、个人兴趣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社会工作学科及相应职业体系发育程度不高所致。

三、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思路和方法

鉴于上述情形,在如何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上,笔者认为现阶段不仅应该坚持采取“优先治本,兼顾治标”的方针,而且无论是“治本”还是“治标”,也都应该各有侧重。

所谓“优先治本”,就是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专业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认同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专业特质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专业权威、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等方面;职业特征则主要表现在职业功能、职业报酬、职业声望和职业分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只要具备成熟的理论体系、高度的专业权威、严格的专业伦理、丰富的专业文化、重要的职业功能、合理的职业报酬、较高的职业声望和完善的分工体系,社会工作专业就会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然而,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虽然也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它的功能和价值刚刚显现,本土化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形成,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还在发育过程中,专业认同度较低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按照专业认同的形成机理,当前应该重点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打造专业特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至今还不太明显,所以首先要加强理论与实务研究,尽快形成一套既能与国际接轨,又体现中国特色的成熟而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人才,改善教学条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尽量按照实务原则调整培养层次和结构;再次是通过科学研究制定较为合理专业规范,以便减少主观随意性,塑造专业权威;最后是在社会主义原则下进行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建设,坚决反对“全盘照搬”或“全盘否定”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的错误倾向。

第二,逐步完善职业体系。任何一种职业体系都以规范、职位、角色和权威作为核心要素。我国已经初步确定了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建立了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公开、统一考试划分、确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等级并赋予了相应的权威,表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合理设置岗位、确定薪酬和福利待遇标准、拓展职位流动空间和渠道。对于这些问题,虽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办法不同,地区之间差异也很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人财物力高度集中于政府各有关部门,具体服务主要也由这些部门及其下层机构直接提供,政府向民间机构购买服务总体上还处于试点阶段。这种情形既给行政部门增加很大的负担,又很容易使人财物力调配和使用的合法性、正当性受到质疑。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应该大力扶持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进行比较客观的分类评估,然后按照需求量确定投入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尽可能由民间组织提供具体服务,政府主要扮演服务决策者、购买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第三,加强舆论引导,逐渐达成共识。虽然不同个体的专业认同主要源于自身的经验,但是往往还受到他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我国,人们的从众心理比较强烈,而现阶段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普遍缺乏深入了解,这就使个体的观念很容易被群体意识或社会舆论的左右。因此,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客观展示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是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兼顾治标”,是指采取多种方法直接对已经被录取到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工作本科生虽然普遍缺乏“专业自觉”,但可塑性是相当强的。所以,除了要从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常规性的引导,重点应该放在调整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上。由于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门实务性的学科,所以课程体系原则上要减少理论课的分量,增加实务课的比例;教学方法原则上减少课堂讲授的比例,增加实习的分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交流分享,以便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兴趣,感悟社会工作的精神,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

总之,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但只要社会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努力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讨[J].教育前沿,2010(7)

[5]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以M校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2(6)

[8]魏永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认同感的培养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9]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评述[J].学园,2008(2)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8)

一、后现代代表人物的理论

后现代主义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挑战与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一种进步。不仅西方人,而且处于不同于西文文化背景的中国知识界与思想界也感受到了这种强大的冲力。后现代主义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察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课题将以福柯和利奥塔为代表,将他们的一些思想和理论作一次解读。

(一)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

福柯认为理性、进步等观念同疯狂、权力和恶一样,都是各个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福柯揭开了现性的假面,认为所谓理性求真的精神会带来历史进步和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信条其实是名不副实的,它不过是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的另一种传统制度而已。在历史上理性曾经对教会和神权的垄断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可是当理性声称自己垄断着真理,成为历史的主宰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自己曾经猛烈抨击过的那种非理性,它借助于理性的外衣使自己合法化并拥有权力的语言,对那种非权威、非中心、非主流的话语大肆排挤、压制。因而,福柯对这种所谓的理性不屑一顾,把他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被理性规范排斥到现代社会边缘地带的疯子、犯人、移民、同性恋者等群体,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因而,“福柯理论中最吸引世人的地方在于他用‘考古学方法’和‘谱系学方法’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内部规范机制和边缘地带的抵抗倾向[1]。”

福柯通过对理性、进步的批判,瓦解了绝对真理的根基。面对福柯对现代性的冲击,人们可以拉起保卫自己城堡的吊桥,但却不得不正视福柯所关注的权力边缘地带社会群体的问题以及他对真理理性、进步、历史本身等问题提出的挑战。在福柯看来,权利和知识携手共进。这个共生体的表象是知识,但其实质是权利。所谓说归根到底就是说话的权利,谁在说话,代表谁说话。话语是一种压迫和排斥的权利形式,它代表着一方即意着他必定有对立的一方,而对立的一方必定受到压制限定。“所有的知识都是权利意志的体现,这就意味我们不敢讲出实在的真理和客观的知识。”[2]他在《疯癫与文明》中所阐释的,话语被谁掌握,谁有了说话的权利。疯子之所以被理性驱逐在外,也是为疯癫权利的不在场和失声。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为癫说话,就是为了使被权利统治排除在外的、处于边的东西说话,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真理其实不过是权力的产物而已。

毫无疑问,福柯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从理论方面来看,它是指社会话语中心对边缘群体控制的这种不平等关系的揭示、批判和反思,同时,也是对真理的一种反叛。

(二)利奥塔关于科学知识的理论分析

利奥塔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叙事知识,二是科学知识。那么,什么是“叙事知识”呢?利奥塔认为叙事推动人由原始思维到文明的认识能力转化,由口头叙事到图画,文字表达的演进,促进了公认知识的变化与传承。叙事知识是传统话语的典型,它不仅仅由指示性陈述构成,而是包括“知识”中的所有形式[1]。

叙事知识是一种话语,在叙事知识中没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赋予特权,它们都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变化的语言游戏中。叙事知识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一个整体(如指示性陈述,规定性陈述,效能性陈述等),它们之间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彼此也没有统率被统率之分,它们是平等的关系。叙事知识在时间中的流动其形式从未固定,词法,句法也不规则,不断超出常规,最终形成格言等话语形式,使人们承认其合法性。由此,叙事形式主要不是记忆过去的事件,而是传承其表述方式,叙事的意义不在于由几段历史来证明,而在于呈现出其说明的方式。叙事知识不需要特殊的程序使其合法化人们不会对自己的叙事提出怀疑,他们会按照叙事所说去做叙事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执行着综合的功能,参与者则以不同的方式扮演着叙事需求的角色。

而科学不同,科学知识作为叙事知识的派生物,它以验证真理和修正谬误为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指示性陈述,它以重复验证为尺度,做出真理性的陈述,使人们产生共识。

利奥塔认为科学知识只是一种话语。长期以来特别是从现代以后,人们广泛推崇科学,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世界与规律的正确反映,而利奥塔则认为科学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其规则也是约定俗成的。当对世界的观察了解与这些游戏规则发生冲突时,不是游戏规则服从客观的观察,而是观察服从于游戏规则。他说:“不是因为现实和我说的一样,所以我能证明;而是只要我能证明,就可以认为现实和我说的一样[2]。”他认为,在科学知识这些规则的要求下,它必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时“进步”观:服从自身统一的逻辑需要,一旦科学知识内部的任何一个陈述出了问题,就必须提出新的证据加以反驳或论证,最终再形成自洽的统一体系。于是,科学就在逐步积累中表现出了不断进步的观点,每一次对旧陈述的反驳或新陈述的提出形成新的科学体系,就意味着科学的进步。

既然科学知识也像叙事知识一样是一种话语,那么它为何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主流话语,而叙事知识就不能成为呢?在此,利奥塔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社会在不断制造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理论,这种理论总是把科学的规则当成至上的规则,并推广到一切知识领域,它就是西方哲学。那么,西方哲学又有什么把科学知识当成唯一合法的知识形式呢?通过考察,利奥塔指出,事实上西方哲学也是在借用叙事的形式去证明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它是在用关于条件的话语去定义话语的条件。因此,把为科学知识作证明的西方哲学称为“大叙(grandnarrative)”。由此,他也顺理成章地否定科学知识比叙事知识具有的所谓合法性。

否定了大叙事的合理性,利奥塔并不有完全否定叙事知识的作用,“他认为大叙事失效后,小叙事却恢复了活力,它为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富有成效的想象力。”在他看来,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对世界进行全部描述,都是由局部信息决定和控制的。由这些局部决定而产生的科学知识及其规则自然是多样、异质的,不同科学知识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处于一种平面状态。在这些多样,异质的科学话语的形成过程中,创新和想象是十分必要的,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小叙事却是有帮助的。他说:“小叙事依然是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这首先表现在科学中[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圣,在知识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地方知识的发展更加有生命力。实质上,利奥塔的科学知识理论就是反对科学至上,倡导一种差异性、多元 化和开放性。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启示

(一)中国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反省社会工作理论和自身的技术

社会工作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力求取得科学的特质,而今也被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大众视为科学的一种。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和利奥塔关于知识的理论告诉我们,科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科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主义者相信人类观察并描述世界的能力,不管是任何一种精确、绝对、普天通用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后现代启示我们,中国社会工作者要时时反思社会工作理论和自身的技术。例如,理性情绪治疗模式[1],它过分地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过程。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影响求助者,这种辅导方法有好的方面,但也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为了追求辅导效果而忽视求助者的感受变化等。无论如何求助者应该是辅导工作的中心,只有当求助者体会到,并希望改变自己时,辅导工作才会有效。如果过分强调工作者对求助者的积极影响,就会造成一些虚假的现象,求助者为了迎合工作者,表现有所改变。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统一,认为统一即代表统治,不满足于某种权威的独裁,批判那些现代“唯一真理”,倡导多元论、差异性、对“地方知识、文化”的尊重。西方的社会工作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一味的模仿西方社会工作不是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出路。我们要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

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知识和文化的尊重,承认“地方知识”的价值。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地方性的知识,“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段与各种问题而言,而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力相关系。”[2]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关于社会工作的看法,由于社会工作要面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又是独特的,它受具体的社会情境的影响或制约。因此,社会工作比较注意社会的文化性,即在某种特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开展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源于西方的现代社会工作以尊重人、个别化、案主自决、非判断、保密等作为自己的价值伦理原则。这些原则背后蕴涵着西方现代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和体现自我意识的哲学观念。而中国的文化伦理价值原则具有独特性,中国文化总体强调家族集体本位,注重静思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关注人际关系的和睦,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世俗社会的积善成德;强调至爱亲情、仁爱、无私奉献、集体至上等价值观。

在后现代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唯一的真理,认为一切统一都是代表统治。正如马尔所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间际性中”,“唯一真理的观点已是昨日黄花,多元比单一及它自身无法表现的自然法则更具有原创性”[1]。西方的社会工作并非唯一真理,社会工作是一个多样化的理论知识,在中国本土上,需要发展适应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工作。学习外来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是条捷径,还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和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服务和助人理念,以及对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的综合和发展”[2]。借鉴、批判和继承是方法,创新是发展。

  当然,过分强调本土知识也是十分危险的,过度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会演变成文化各自独立、区隔、断绝于外界,导致本土知识无法与外界交流。中国社会工作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重视边缘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破除独尊,解放局部,重视边缘,寻求将多样性结合在一起的实务方法,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建立在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权威主义基础上的文化是现代社会工作模式的基本特征;后现代社会工作者应打破这种模式,将多元公正作为社会工作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始终是作为一种相对于中心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边缘话语。它在自身的理论建设与发展中,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中,在关于社会知识的运作机制中,不断的侵蚀、消解、冲击、反思中心话语,并自觉地远离中心话语,使自己的批判与反思无异于自立为新的中心话语。以福柯为例,他在自身的哲学建设中,通过对精神病史的研究,在他的考古学中通过为历史中埋没的声音讲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边缘性的历史,使我们自觉到中心对边缘的压迫与异化。这种边缘性的历史与边缘性的声音是在整个主流与中心文化的权力压迫下产生的。在社会中,我们通常对少数但不同的声音采取忽视的态度。福柯提醒我们,尊重与聆听每个团体的差异。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时时警记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哪些人才是社会工作的真正工作对象。中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工作的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最值得帮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可能会危及生命。在他们的家庭、亲朋、社区不能向他们提供基本支持的情况下,政府要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在政府的福利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就会成为被优先救助和帮助的人,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争取权益,以社会公正公义为宗旨,这是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社会工作的重要关怀和建设性价值观,更是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注重的重要问题。当前,中国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公正社会,这与社会工作的使命是一致的。

(四)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题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指的就是社会工作致力于社会弱势群体帮助和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

从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来看,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及从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丢弃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离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越来越远,于是便产生了社会工作的异化问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工作的批判所针对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到今天面临的本质问题——社会工作的异化。这里的异化指的是“社会工作者抛弃了原来的专业使命和社会工作责任,由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者和社会公义的扞卫者沦为为中产阶级服务的工具。”[1]后现代指出,反对本质、理性、边缘性的、弱者的话语才得以解放。由于话语权利的压制,边缘群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中。就像社会工作的异化问题一样,“社会工作者对话语和专业化背后的权力关系的麻木,以及专业霸权地位带来的专家身份、‘高职厚薪’等各种特殊利益及其附带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的诱惑”[2]。后现代提出道德的劝戒,强调社会工作应该重申历史本源,致力于做好帮助弱势群体的草根工作,而非一味为中产阶级案主推广心理治疗的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或事业,这一专业,是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发生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时,提供专门的助人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爱心和耐心,更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今天,西方社会工作被现代性所异化,被后现代所批判。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要吸取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教训,不被现代性所异化,为避免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覆辙,发展中国社会工作需要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核心部分,只有做好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才能自始自终把持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和专业使命。如果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对社会工作的热爱和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再好的知识和技巧也会失去意义。

(五)后现代对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影响

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发展中国社会作的必要条件,没有专业化和职业化,就没有中国 社会工作的发展。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公正、开放性有益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其中表现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1.后现代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由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人行为的集合向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为的发展过程[1]。

首先提出一点,就是专业和专业主义是有区别的。专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分工,专业主义也叫专业霸权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专业及专业人员的利益而牺牲服务对象的利益的专业发展倾向[2]。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最为人们批判的就是后现代主义只是一味的反对专业霸权主义,忽视了一般理论的重要性。王瑞华,杨贵华认为,尽管不同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不同的认识,但社会工作专业有着共同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基础;中国不应排除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中国不能借本土化而否定一般知识的重要意义[3]。其实,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反对专业化,专业化和专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专业化发展不当时就产生了专业主义。

利奥塔指出了大叙事危机使各学科领域的传统界限重新受到质疑:一些学科消失了,学科之间的重迭出现了,由此产生了新的领域,社会工作就是个典型。从实际的助人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由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指导理论的多元化、从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使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的发展路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现实性特征。直到8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理论的时代和现实性特征更是突显无疑,多元化和批判性成为当下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主流。后现论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解构和反思,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当下,中国社会工作应该汲取后现代的营养成分,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受惠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功能和专业地位。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中国社会工作要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的优势视角。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的视角在于寻求多样性,针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后现代主张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学科多样化相结合,把多元化作为发展社会工作的指导原则,促进社会工作学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在在社会工作者层面!上,提高了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整个社会工作层面上,提高了其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后现代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职业化是指某种社会活动被社会认定为一种职业,并得到发展的过程 [1]。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9)

注:本文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和职业,正式传入我国并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蓬勃发展,随着大众对社会工作专业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向着专业化和本土化的方向。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同时民族地区民政工作的局限,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也使得如何进行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一个问题。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具有的特殊性,那就是必将面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使主流文化与民族地区的次属文化相融合,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

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2010年开始出现,首次开办的社工专业硕士的学校共有33所,直到2012年全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校增至58所。从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招收以及培养情况,笔者看到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招收学生数量较多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招收学生的数量较多,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2010年和2011年中央提出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在2020年,我国要建立较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这就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导,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社工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崛起,社会工作领域的实务工作不仅需要一线的社工人才,还需要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和实务经验的高级人才。一些已经具有社会工作本科学历的实务工作者,希望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理论的指导达到实务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生源在不断扩大,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的人数远远多于学术型硕士。

第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实习与实践课程较多,但是质量不能保证

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学位要求学生修满800-1200小时的专业实习课程。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习单位行政化色彩较浓,例如民政部门、司法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对其价值观造成冲击,导致学生对社会工作产生排斥,使得学生实习选择了非专业领域,失去专业实习的真实意义。

第三,理论学习偏西方化,本土研究较少

首先,社会工作学术型硕士办学时间较长,发展较稳定,教学质量考核形式比较系统,使得现在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偏重西方理论研究,大多数理论侧重于移植社会学理论。这种偏重理论的教学,是由于可用的理论本土化缺乏,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研究,涉及本土文化的实务研究较少。其次,在内蒙古地区的非营利组织较少,没有具体的实践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依靠模拟个案和小组工作,所以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能深入研究社工的本土化发展,也不能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务操作。

第四,实习过程中缺少督导和有效的评估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生的督导包括学院督导和机构督导,学院督导主要指导学生理论知识部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帮助实习学生进行实践。机构督导主要帮助学生实践实习部分,更好地在社会工作领域进行实操。督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好的、更专业地为案主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在内蒙古地区,一方面由于本土化经验不足,外聘来的督导又不能切实的了解本地的发展状况,所以督导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有实务经验的工作者,但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少,不能帮助实习的学生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的结合。

其次,在社会工作实习过程中,评估制度也很重要,评估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估、督导评估和机构评估等。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实习过程中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满足案主需求以及服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为以后社会工作的学习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成长和反思的机会。可是,内蒙古地区的社工实务评估制度不健全,造成学生实习无目标、实务操作无标准、效果体现不明显等后果。

二、改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办法

针对以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办法。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一项对人的工作,而人又是复杂的,我们所强调的价值观的培养,其实是针对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而产生的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热情好客,助人自助的观念很强,具有较强的社会工作文化基础。所以,针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工作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人的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才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刚入校的社会工作学生要从访谈和参观开始,建立他们对社会工作的兴趣。

第二,提高学校教学的能力

学校教学能力的提高要从教师、课程、督导和评估四个方面入手。教师方面,应该从实务入手,介入到自己研究的专业社工机构当中,学习担任组织者和机构兼职社工等角色,从基层的一线社工到项目管理都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身理论修养。课程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学习,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务课程,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课程设置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增加选修课,例如,医疗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内容,培养综合型人才。督导和评估方面,建立健全督导和评估制度,增加校外督导,建立学生自我评估和机构评估制度。

第三,鼓励有实务经验的人员进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学习

在内蒙古地区,要积极鼓励有实务经验的工作者,例如社区工作人员或者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等,进行社会工组专业硕士学习,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具体的理论知识做指导,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利用这些人员来拓展学生的实习空间,在互利双赢的情况下,大家共同建设社会工作专业。

第四,推动“服务-学习”模式的发展

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可以利用“服务-学习”模式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即通过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服务,结合提前制定的课程和学习目的,丰富学生的课内学习。据数据显示,一般在教学中通过课堂、阅读、音频和视频学习的内容一般被吸收的内容只能达到5%~20%,通过示范、小组讨论吸收的内容能达到30%~50%,但是通过亲自实践和教给他人的办法来学习,最后能收到75%~90%的效果。可见“服务-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有利于社会工作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习和利用。

三、结语

我国社会工作培养模式不成熟,办学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现实需求,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力求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适应民族地区不同的发展需求,确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特征,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1 (4)

[2]张静.成就注满价值的社会工作者[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3)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篇(10)

(一)客观方面

1.进行社会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认知度

社会工作是个朝阳职业,但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社会工作仍然是个陌生的名词。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问“社会工作是什么,社工是什么,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什么人才的,是类似居委会的工作吗”,可见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较低,这种低社会认同度势必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招生生源质量,也对推动社会服务不利,因此有待于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可资借鉴的经验是:同步推动社会工作的宣传和普及。社会工作需要被关注,也需要主动向外推展。因此,无论是社会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一线社会工作机构及其社工,都应该具有宣传和普及社会工作的强烈意识,也要和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策支持

中国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模式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把社会服务的一部分“打包”给社会工作机构,称为项目运作。项目运作有其好处,通过竞争可以提高社会工作机构及其社工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但也有其弊端,如:持续性不够,系统性不够,具有时间制约性,单纯的靠项目支撑对社会工作机构的长远发展不利等缺陷。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为主的学科,专业人才需要到实务部门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考虑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作方式,可考虑项目组运作和基础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的持续性培养。

(二)主观方面

1.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准确定位禁毒社会

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能力体系经过社会需求的调研、行业参与、专家咨询、召开分析论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论证、分析禁毒社会工作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明确禁毒社会工作职业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体现行业发展需要的一般能力、关键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此类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机构需求为导向,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不是“简单操作型”。

2.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

(1)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应合理配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大知识模块。在专业基础课部分,开设社会学、社会福利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学等相关课程,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部分,在确保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侧重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比如:禁毒社会工作、戒毒学等,从而突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优势和工作能力。

(2)强化专业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知识、进行技能传递,更注重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助人自助、利他主义”。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没有奉献精神、使命感和正确、坚定价值观的社工,很难长期工作下去。尤其是在禁毒社会工作,其服务对象大多是与相关的弱势人群,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能都有所扭曲。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专业价值培养,以价值教育为核心,将服务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环境熏陶相结合,价值内化和实务训练相结合,以社会服务促动教学,服务与学习相互促进,逐步建立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3)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培养实务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工作的专业需求和能力培养目标,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块结构划分为五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另一方面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对传统教学内容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上进行调整,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达到1:1。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理念,运用情景式实际案例教学与分享的方式和“问题为本”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3.应积极主动做好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实务能力的训练,理论不能与实践脱节,应结合实际,致力于寻求校外资源,构建校外实习基地。

(1)加快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

社会工作实验室是校内实训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接受操作实践的重要场所,很多专业主干课程,比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只有与社会工作实验室的操作训练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开辟校外实习基地

积极联系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自愿戒毒场所、民政福利事业单位、残疾人士康复服务机构等开拓有特色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需要。此外,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设有督导,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成长。

4.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增强执教信心

应着重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可通过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实务训练、进修、专修,打造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社会工作专业还可应用“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到实际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

上一篇: 城乡规划设计论文 下一篇: 跨文化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