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6:51

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1)

应党的要求,全中国开始实行新农村建设。我们将视线锁定到到北京市延庆县的名叫“龙聚山庄”的村子。在北京这个行政中心的生态区里,这样一个村子从中脱颖而出。

“龙聚山庄位于北京素有“夏都”之称的龙庆峡风景区,小区北靠冠帽山,东依石京龙滑雪场,南濒万亩妫川平原,整个小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风景秀丽,绿化率高达45%,容积率0。38。龙聚山庄温泉大社会以优美的环境和卓越的配套设施为现代人休闲度假、安度晚年、投资保值的理想去处”这是百度百科对龙聚山庄的介绍。是的,倚在半山的别墅,娱乐设施应有尽有,生态环境质量高。对于这样的诱惑谁又能抵挡得住呢?但又怎能想象得到,十三年前的龙聚山庄竟是延庆县最贫穷的村子之一。据说,龙聚山庄旧称小鲁庄,是一个又破又旧的小村子,这片楼房别墅区,之前是一片山地。现在看起来却是如此的豪华大气,可见,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村长对村子的所投入的感情。

龙聚山庄对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就是以住宅消费为突破口,在半山腰以及山底处建设别墅区,不仅使没有工作的村民都有了可靠的收入来源更随着城里人定居郊区,既缓解城区人口压力,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差距,推动本村自身的城镇化。使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些年来中国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很多的城市人口都愿意去郊区生活。龙聚山庄也没有放弃这个机遇,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入住龙聚山庄,村里开始担心安全问题。便在村子内部招收保安,既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强化了村子内部的治安系统。

随着不断的投入与发展,龙聚山庄便回归本原。让每个村民都住好房,每个劳动力都能得到就业——这是龙聚山庄永不放弃的追求。山庄根据村民住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拆迁补偿办法。本着一切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去与村民沟通,尽可能的不让村民吃亏。这一计划极大程度的收拢了民心,也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新村建设极快的与当地的其它产业相辅相成,合理布局,成功地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村民收入。龙聚山庄通过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很多的用人岗位,现在有很多村民在物业管理、建材运输销售、餐饮旅游、商品零售等部门就业,直接解决了本村劳动力220余名,本地区的劳动力1000多名。

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个难题就是:老龄化问题严重。村里及时发现便制定了,老人养老和干部退休等一系列福利措施,现在50多户60岁以上老年夫妇已免费住进老年公寓;3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在温馨家园吃住养老。本村的学生和老人每年可得到村委发放的600-1000元的教育补贴和养老补助。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2)

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民增收缓慢。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薄弱。四是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落后。五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还有较大的差距。六是农村环境存在严重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必须下大力气尽快加以解决,以便早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1.发挥各自优势,尽量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中部地区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和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农村的二、三产业主要指乡(镇)企业、村办企业、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等。如能把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可以安置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好第二产业可以生产出名优产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体系,走产业化道路。同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好第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扩大收入,不断减少农民数量,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首先东部要发挥农业生产尤其是种养业的优势,不能放松二、三产业发展,从而扩大非农业收入。西部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要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把农业和二、三产业搞上去,尽快缩短和中、东部的距离。国家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健全农村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的县(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大中、东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力度,支援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农村欠发达地区。

2.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首先,党和政府要动员农民通过转包等形式把土地集中在少数种田大户手中,使大部分农民真正从土地上剥离出去从事其他职业。这样一来这些种田大户就可以将承包的土地连成片,实行机械化作业,就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尽快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次,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党和政府要鼓励农民种植具有竞争力的优质粮食作物,扩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再次,各县(市)要建龙头企业,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比如建成了乳品厂就能带动奶牛业的发展。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也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再其次,党和政府要搞好劳务输出与劳动中介部门要加紧联系,尤其是出国打工的中介部门着重与邻近发达多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帮助更多的农民迅速致富。再次,党和政府还要建立各种种养协会,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论什么协会都要做好致富信息的传递工作,种什么养什么挣钱等都要跟农民说明白,就拿种植协会来说,选用哪些种子、产品的销售等都要给农民联系清楚,签好订单,这样就能减少盲目性,使农民致富有保障。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3)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zesthedifferencebetweenthefarmers’qualitiesaboutscience,technologyandcultureandtherequirementofnewcountryconstruction;pointsoutthattheimprovementoffarmers’technologicalandculturalqualitymustdependonruralvocationaleducation,thattheinnovationoftheeducationshouldencirclenewcountryconstruction.Thispaperalsohasadiscussionofconceptinnovation,systemguaranteeandkeysofcreativeideastotheresearch.

Keywords:ruralvocationaleducation;educationinnovation;newcountryconstruction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从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1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差别和分别管制,加之农村经济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形成了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成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分配。义务教育实行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还达不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年限要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到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只占劳动力的13.6%。而同期城市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小学文化程度是农村的18倍,高中文化程度是农村的4倍[1]。由于文化低,致使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农业科技知识缺乏,生活生产状况较差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表现在:一是农民科学种田知识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民仍然按传统的观念进行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作物的防病、防灾害知识欠缺,面对多种病虫害不知如何防治,导致农作物减产。二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不灵,农副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影响农民自身的收益;三是实用技术知识能力不足,进城打工的大部分属苦力作业,在同类作业中,拿的是最低工资,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属此类,大部分农民不懂技术修理技能,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目前农村建筑所用的泥瓦工,一般都没有上岗的资格证,直接影响其待遇。四是农民居住分散、地域广泛,以户为主的作业方式,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纪律松弛,法制观念淡薄,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状况不佳,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相对空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中国农村的现状,分析起来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村经济结构造成的。由此可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

2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打工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而纯农业经济增长却出现停止与萎缩状态。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不同的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财力十分宽裕的情况下提出的,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退耕还林和农作物补贴,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都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十分丰厚的前提下实施的。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建设时间的持续性、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强性、建设思路的超前性、建设规模的宏大性。最终目标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职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条件。

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发挥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适用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方向错位、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全、教师队伍薄弱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依赖技术进步,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技术和人才。只有培养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千百万计的农村青年,就能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线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3.1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

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以往发展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这种发展思路虽然具有许多好处,但从建设新农村角度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要了解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人才需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等。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只是盖集体农庄,不仅只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包括(1)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建设;(2)农村各种保障事业建设;(3)农业经济的增长率和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从粗放作业到精细作业;(4)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管理;(5)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6)农村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7)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过程,是农村分散经济形式向集约型经济建设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过程。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内容及实施步骤,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分析其实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进行,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3.2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

3.2.1投资与融资机制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只能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中央政府投资不足;二是县级经济差别较大,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城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差距较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必须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来源体系,就是要建立以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投资与融资体制。

中央、省和县级政府投资比例占到总资金的90%以上,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应不低于60%。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出现滑坡现象,是因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较少的因素所致。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并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可采取灵活方式,把地方经济形势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采取对经济形势差的县倾斜的办法,适当减少经济形势好的县的投资比例,达到总体平衡,从利益角度分析,在国家、个人、企业三方面中,国家是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任[2]。

融资机制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教的资助或投资,国家对资助款应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资助包括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和场所、师资力量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个人为辅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融资方面,根据“利益所得”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筹措办学资金。农民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应承担部分费用[3],从企业所征的教育培训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经费结构是多元化的,包括中央、省、县级政府的投资、企业和个人的捐资或融资、学生个人的学费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体创收收入、学校举办各种培训和技术推广收入等。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是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

3.2.2政策与管理机制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老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老师待遇不高,好的留不住,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老师队伍.、并配之以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特别是要保护“双师”型教师的利益,提高其待遇。同时建立适应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民免费培训的管理。“十五”以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经费与专项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投入十多亿专款,提高了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校的服务功能,2006年有近16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免费或减免学费,2005-2006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9314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4],2007年国家对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免除学费的政策,要求毕业生回农村一定年限。应该说,中央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和农村城填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政策到位和经费的落实,有些地方向农民发放免费培训证的做法值得推广,其培训费用由政府转移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与招生困难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除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外,还应鼓励教师深入农、林、牧、副、渔生产中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培养新农村建设专门技术人才,对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政府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3.2.3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机制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对此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应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促进农民从事有一定风险但潜在回报相对较高的活动,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使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同时又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1870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参保农民54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全面建设,全国有678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2.36亿;农村社会救助也在同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有384.5万个农户和776.5万个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应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为原则,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支撑,以低保制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配以医疗和住房救助,解决农民基本生存风险[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对农村职业学校老师具有保障作用,使其安心工作;更能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使农民子女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前景。健全的农村保障机制不仅能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子女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地方政府统筹有力、较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系统,使农村高职、中专和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职中、广播电视学校、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基础教育一体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组成责任明确、互为补充、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职教网络体系[6]。

3.3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管理创新为龙头,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着手,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适用性人才为目标,始终围绕这些关键要素进行创新。

3.3.1办学理念创新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性、技能性和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是培养数以亿计新型农民的教育,不仅只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除此还应担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在城乡农民集中的地方开办农民夜校,延伸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应该说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差。表现在一是守着学校办学,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为辅;三是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农村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正确认识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人才的关系,因为大部分农民工最终还是回家建设,他们的回家是把资金、技术和观念带回来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留在城市继续发展,转变为城市劳动者。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办学。理念创新的重点是培养学习型、技能性,懂生产、会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3.2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教育并非学科教育,技能性人才也并非学科性人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改变传统专业学科教材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主,并非不要理论教学,而是以实践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进,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从而消化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第一次实践是让学生了解某一产品的结构、性能等,第二次实践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动手操作,考取技能证书。客观地说,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与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差距,他们在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较差,所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理解理论知识方面很有作用,是切实可行的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重在教材创新,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制适合职业学生特点需要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在教材上没有大的区别,在内容上变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本,教学内容偏深,理论过多,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性、技能性人才要求,没有自成体系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重在补充实践内容,缩减理论部分,完善实践环节。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训基地和实习设施建设,使实训课程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作者曾考察过多所职业院校,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学生上课教室就是实训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是实训模型,设备的结构、部件、功能和特点直观而生动,学生一目了然,加之多媒体课件,更能加深理论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3.3.3办学形式创新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新农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办学形式不活,一是单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二是开办的短训班较少;三是学生毕业或结业时不能取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些问题进行,就是要从不活到活,以培养技术的实用性和资格证为目标,改变单一的入学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培养不同规格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长远专业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城市职校与农村职校联合办学;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招生和就业方面要做好三个衔接,一是初中与职业中学的衔接;二是职中与高职的衔接;三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7](订单式培养)。培养目标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一技之长的能生产、懂技术、会管理的多方面人才。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主要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市场从理念、教材、教学、办学形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加速县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职教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04):8-12.

[2]王清连,张社字.小康社会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2):7-10.

[3]赵修文,张晓骞.创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6(10):20-21.

[4]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J].中国农村教育,2007,(04):6-7.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81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60-01

1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落实以法治文,科教助文,产业兴文,促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创新机制,构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广大农村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所以在进行群众文化工作更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方针,加强农村人口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众手托举,联手合作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要做好基层文化工作,设施是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工作的载体和基本条件。而目前由于乡镇财政收入对文化投资少、比例低、基础设施陈旧、简陋,服务手段落后,与当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加强精神建设的时代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各级政府都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要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人,要确保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把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所需经费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覆盖面广、牵涉领域多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走向“大文化”的过程,期待新元素的注人和新结构的建立;基层文化建设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渴望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发挥基层文化建设多元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作用,在政府的牵头下,各有关部门联手合作,创设基层文化建设的多平台。引导鼓励发展各类民办(集体)文化设施的建设,群策群力,衔泥为基层文化筑巢、搭台,让老百姓唱戏。采取多体制、多方面、多渠道,群众文化群众办,群众文化为群众的发展新思路。

3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

民间文化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深受其欢迎。各地应以民俗活动、节庆活动为龙头,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抢救挖掘、收集整理各类民间艺术和培养民间艺术队伍人才。一是发展民间艺术社团、民间音乐会、秧歌、书法绘画、戏剧、曲艺、雕塑、手工制作等,在保持民间文化原生态的前提下,把有商业价值的民间艺术融入一定的商业利益,合理适度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积极开展“四进家”活动,即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就业知识到家,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业的要求。三是实施文企、文商联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体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特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5)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6)

[作者简介]耿少龙,广西大学政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创造学会会员,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085—03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广西西部、北部的百色地区、河池地区,许多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群众收入比较低,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地区。本文紧紧围绕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文明乡村”——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为切入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综合研究的角度出发,希望探索出一些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一、适合桂西北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实现乡村文明的根本,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的精神、政治和生态方面的发展水平。特别对于桂西北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的问题不能代表一切问题,却是最主要问题。

(一)特色种植养殖模式

地处桂西北高寒山区的西林县渭归村央洪自然屯,就是靠特色种植业富起来的。他们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山顶林木化、山腰果茶化、山脚粮油化”的立体种植模式发展思路:在山顶开荒种植杉木、松木,在山腰种植椪柑、八角、茶叶,在山脚种粮食、油茶等。短短几年间,央洪屯种植各类经济林、用材林2万多亩,包括杉木、松木、油桐、茶叶、八角、板栗等等,就是几乎覆盖了全屯所有山地的经济林木,成了央洪屯的主要经济来源。

广西横县农民更是靠茉莉花种植发家致富。当地政府注重引导茉莉花茶加工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种植,提高花茶质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引导市场消费,拓展销售渠道,推进茉莉花茶产业健康发展。现在横县被称为“中国茉莉之乡”,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全国茉莉花交易会。

(二)旅游产业拉动模式

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旅游配套服务为补充,取得综合经济效益,并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文明乡村建设。

发展旅游产业首先要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品牌。这种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比如桂林市在大力宣传漓江优美景色的同时,又挖掘了“刘三姐对歌”的历史故事,推出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进一步提高了当地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其次要改善旅游条件。最重要的是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也要搞好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要逐步改变村民的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还可以带动旅游景点周边村庄的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三)劳务经济带动模式

具体而言,就是转移过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称得上模式,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发展劳务经济还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更好更快地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工避免上当受骗。同时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劳务经济规模的形成。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除了可以改善自身及家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发展的压力,而且可以将获得的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具有桂西北风格的精神文化建设模式

近年来,广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通过大力推行文化产业化,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要素的内在机制创新,完善基层和农村文化服务的设施和网络,从而使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走出了一条精神文化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半小时文化圈”

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全长150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曾是全国18个“老少边山穷”连片贫困地区之一。2001年,、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部门的领导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宣传文化战线的代表先后在百色召开“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工作座谈会、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高度评价“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的创建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索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两个文明”的新路子。从百色城区乘汽车,经田阳、田东、平果三县,大约每隔半小时就会看到一个文化宣传站。它们是右江百里河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小时文化圈”。

1.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村屯文化中心户的“三级宣传文化网络”。建成了21个乡镇宣传文化站,84个村级宣传文化室,334个村屯宣传文化中心户。基本上实现了沿河谷、沿公路的乡镇“十个一”,即每个乡镇有一座升国旗台、一个广播电视室、一条宣传文化长廊、一支文艺宣传队、一个宣传文化站、一所综合培训学校、一片绿地、一个篮球场、一个舞台、一个职工食堂。

2.开展“六大创建活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县城)、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屯、文明行业和文明样板路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内容涉及理论知识、道德风尚、文明礼貌、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卫生体育、婚育新风、交通安全等方方面面。

3.整体推进“五大工程”。一是以弘扬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的思想教育工程,营造“红色河谷”。二是以县乡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的文化道德工程,营造“文化河谷”。三是以科技法律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信息工程,营造“科技河谷”。四是以红棉树林带为标志的生态环境工程,营造“生态河谷”。五是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为重点的平安畅通工程,营造“平安河谷”。

(二)其他模式

广西的精神文明建设可谓多姿多彩,这里还有四种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模式:一是“阳朔模式”,即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品牌,推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项目带动型,他们将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有机融合,成为阳朔县文化产业的龙头,该活动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而且使参与演出的近300名当地农民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二是“恭城模式”,即以发展民族民俗娱乐文化为特色,开发生态旅游建设富裕家园的休闲文化旅游型;三是“横县模式”,即依靠图书馆等文化资源帮助农民增长科学技能的文化知识致富型;四是“靖西模式”,即以绣球和壮锦等民族文化产品为依托形成的项目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民族生态文化型。

三、体现村民意愿的基层民主自治模式

曾经有许多学者在谈到农村的民主政治问题时,认为中国自古缺少民主的传统,而农村更甚。实际上,中国农民缺乏的是愿意为他们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外部力量,并不缺乏对民主政治的热情和对乡村政治文明的向往。村民的民主自治核心价值的实现,其前提是农民自由、自主、自治地开展社会活动。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近的地方,其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水平一般都会高于周边地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政治文明的程度越高,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就越高,文明乡村的建设就越好。

(一)以“公推直选”为代表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模式

1.民主选举制度的创新即公推直选。严格遵循宣传动员、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当众演讲、民意测验、按章依法选举和按程序报批七个比较严密的程序,保障公推直选的真实性。

2.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创新。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取消县(市、区)委书记办公会,扩大全委会权力,全面推行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重要人事任免实行全委会票决制,积极探索重要人事提名全委会推荐制、委员视察督察制度等。凡涉及县(市、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党的建设方面重大问题,关键部门、重要岗位的人事任免和监督,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等,要直接提交全委会进行讨论决策等等。这些内容都涉及到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方面的重大制度创新。

3.民主监督制度的创新。一是明确党代表的职责,规定其职责主要是审议当地党委、纪委的年度工作报告,在换届期间选举当地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选举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的代表,听取上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决议事项的落实情况以及党代表提出的提案、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二是规定党代表大会的召开,既可以每年一次,也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三是规定10名以上的党代会代表联名,就可针对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向当地党委以及辖区内的各级党组织提出提案或质询。

(二)民主恳谈模式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7)

国内外观察家评论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将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历史拐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农村的美丽图景。

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本刊(《支部生活》杂志)记者专访了专门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河北省委党校孟志中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记者:“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就有的提法,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央文件中也多次出现。我们现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高度,有专家说这是与我国发展战略重大转变相一致的深化改革的新提法,但也有人说是对过去的重复,您怎么看?

孟志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自1956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一直使用的日常语言。只是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突出,人们才更多的使用了“三农”问题的术语。但是,这次《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绝不是要简单重复过去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许多错误做法,而是要“旧瓶装新酒”,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吸收了近些年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努力解决的实践尝试,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新内容。

记者: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概念并不是新的,却有一个新的大背景?

孟志中:是这样的,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的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关键点上,这就是新的大背景。

记者: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最前面;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清晰的脉络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在于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孟志中:没错。“三农”问题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矛盾,即在不同的历史过程——商品化、市场化、城县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矛盾在当今时代的融合。沉重的千年历史包袱压在破旧不堪的传统农村经济这辆旧车上,必然使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步履蹒跚,而加入wto又增加了这些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同时,“三农”问题又是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变革的转型时期所不可避免的“阵痛”。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农民价值取向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开放型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从分割孤立型向联合互动型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发挥作用。这种转变是脱胎换骨式的转化,转型时期的痛苦和艰难正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体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破解“三农”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记者:按照您刚才的理解,可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标志着党中央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现在的思路和过去的思路有什么主要区别?

孟志中:过去,人们对于“三农”问题的探讨,常常是就“三农”问题谈“三农”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党中央国务院在破解“三农”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晰的思路。这条思路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这条思路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基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则强调了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极大,新农村建设只能从各地实际出发而不能搞绝对同一的模式;尊重农民意愿,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依靠力量是广大农民自己。这就从过去单纯地应付困难问题转为主动出击,在建设中克服问题,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同时,这也意味着从孤立的破解转为全面的建设,破立结合,从而更全面、更具体地把握了我国的“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时代新范畴

记者: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孟志中:单纯的农业问题是个经济学范畴。作为单纯经济问题的农业问题,其范围包括土壤耕作、作物生长和收获、家畜饲养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问题。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农业问题还包括科教兴农问题、农业工业协调发展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业信贷问题、农业工程学问题等等。

单纯的农村问题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在我国当代,单纯的农村问题也就是农村的种种社会问题,如,农村家庭关系问题;农村道德转型问题;农民移风易俗问题;农村民族宗教政策问题;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建设问题等等。农村的这些社会问题具有关联性,我们应当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通过揭示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法。

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因此农民问题具有综合性。单纯的农民问题是一个政治学范畴。我国自秦朝以来,每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都与农民问题相关。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伟人无不同农民问题联系在一起。洪秀全是农民乌托邦政治的代表者和实践者,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要压在农民头上的千年封建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阐明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始于、也成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历史一再表明,只有正确地把握中国的农民问题,才能着手解决中国的其他现实问题。谁能富有成效地解决一个时代的农民问题,谁就能大大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他也就能成为中国的历史伟人。

记者:表面上看来,“三农”问题应该就是中国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能不能说“三农”问题是这三者的简单统称?

孟志中:在现代化进程中单方面的研究、单方面的措施很难解决单方面的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成为研究对象才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任何一个“三农”具体问题都可能具有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个方面,它们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影响到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全局的发展,并且在解决的思路和操作上也必须从“三农”总体上着眼着手才能奏效,因而具有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的特征。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农业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要富裕幸福,农村社会要繁荣稳定。而农村稳定离不开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改革、靠科技,要城乡统筹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民富裕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可以说,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三位一体,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侧面,是立足于国家大局和宏观长远发展而言的时代新范畴。实质是一个问题,即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记者:既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解决“三农”问题是不是也相应地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孟志中:是这样的。中国的“三农”问题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多方面问题并发并且交错纠缠的“综合症”。正如有人所说,农村问题是个永恒的问题,与之相关联的因素太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解决“三农”问题,靠单纯的经济手段、政治建设或文化发展难以奏效,就是多种手段一起使用而不能协调一致,恐怕也会收效甚微。

记者:也就是说,“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孟志中:其一,关于完善农村政策和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县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8)

1)人口密度低、人口同质性强、聚居规模较小。

2)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3)社区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血缘关系浓厚。

4)农村社区是多种功能聚集的地域空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热烈,新型农村社区是目前较为广泛的建设方法。在我国现有的研究中,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村镇规划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主体,一般由2个~4个行政村通过迁并、整合、组建而成的,具有一定同质人口规模且具有较完善公共设施的农村复合单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行以来,在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建设,山东、武汉等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现有“城镇开发建设带动”模式、“产城联动”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等多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村庄资源整合,农民迁移聚居、公共设施布局、产业格局优化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2“村落社区”建设模式的提出

2.1“村落社区”概念与建设意义

“村落社区”模式的提出是针对于单个行政村而言的,是一种近似新型农村建设中“一村一社区”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模式,是在行政村规划用地范围内,通过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制定村庄的发展目标,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以此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缩小城市乡村差距,做到“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适用村庄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离上一层级行政单位或中心村等距离较近,交通条件不闭塞。

2)农民民居布置相对集中,或村民主要居住区域与村庄主要产业地块分界清楚。

3)村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发展除农业以外的特色产业。“村落社区”的提出,可以指导行政村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既对村庄旧的布局进行改造,也对村庄发展路径进行更新;既引入新的居住模式,享受城市化的现代生活服务,又保留现有村庄特色,传承特色民俗文化。

2.2“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村镇总体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制定文化传承路径。

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入手将村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

1)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2)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2.3“村落社区”模式分类

根据对村落社区的定义,村落社区的构建模式首先应在“土地集约、布局合理、产业兼业、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统领进行探讨。其次在深入了解村落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特色,合理定位、确定村落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上一层级的发展理念和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可持续的规划建设模式。村落社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村落社区规划布局分为居住社区、产业社区和农业社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社区成分和构成方式,可以对村落社区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的分类。

1)根据产业类型分类。根据农村自身的现状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将村落社区分为特色农业主导型、特色旅游带动型、工业企业支撑型和特色资源带动型四类。

2)“点—线—面”布局分类。村落社区规划和城市社区规划相同,在构成模式上都遵循“点—线—面”的构成理论。村落社区规划的“点”分别为居住组团、工业组团、旅游组团和农业组团,“线”为村落空间发展轴线,“面”为合理规划的村落空间布局。根据村落现状的布局格式和地形特点,“村落社区”模式可以分类如下:a.职能分区布局模式。对于职能分区相对较为复杂,构成元素较为复杂,有不止一项经济产业的村落。村落各组团按照一定的有序空间进行组合,强调村庄土地分区协调,各组团用地有机结合。b.带状布局模式。当村庄一侧地形较为特殊,靠山或沿河的时候,此时村庄通常为沿山脚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在都建村落社区的时候,建设要结合现有村庄格局进行带状布局。c.街巷式布局模式。我国东北村庄最主要的一般特色就是院落与街巷(也称胡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东北特色显著的街巷布局模式也是最广泛采取的一种模式,适用范围最广。d.围合式布局模式。围合式布局强调村民居住组团和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通常作为中心组团,其他可能存在的组团散布在中心组团周围。一般来说适用于新开发的村落,现状基础较差,农村特色不突出,是由规划者的意识进行指导的村庄建设,实用性较小,一般用于村庄重建的意向表达。

2.4“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建设受资源因素、建筑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制度因素的多方面影响,综合考虑村庄实际和各项影响因素,“村落社区”的构建主要包括村庄规划、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三方面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的规划是村域规划,将单一行政村落放到镇域范围内,承接乡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对行政村所辖范围的土地、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村庄的现状条件分析、村庄类型确定、村庄规模及发展定位,并对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制定农民增收措施以及预期的农村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微观的规划是针对村庄内部用地而言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村落各项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包括居住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具体规划村庄内部的道路、绿化景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和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村落社区”的微观建设的用地布局内容主要是针对相应模式下的居住组团、旅游组团、工业产业组团,农业组团进行合理布置规划,并针对居住组团深入规划,通过设置居住小区来构建农村社区中的邻里网络。“村落社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和村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文化传承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和社会学两方面:

1)在规划学指导下对村庄的历史文化遗存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确定周围空间的协调规划;并对村庄民居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节点进行合理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2)在社会学的指导下,在村落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下开展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宣扬工作,制定文化传承路径。村务管理的建设内容,涉及规划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三方面,为了将村落建设成为资源集约、特色鲜明的“村落社区”型农村:a.应在规划建设内容中充分反映农民意愿,从而保障规划实施“落地”;b.建设和谐的村内邻里组织,保护村落内生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3“村落社区”构建路径

3.1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在“村落社区”构建之初,要确定农村规划建设的行为主体,本文认为农村规划的主体有三方面,分别是农村村民、政府机构和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村落社区”建设主体。“村落社区”建设的基本主体是农村及其村民,因此村落规划建设的推进应该尊重村庄个体的内源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意愿,发掘村民内在对于村庄社区构建的积极性,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为了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村民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其需求规律,进行模式选择和规划调整;同时,在规划前期进行充分的调研,在规划的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减少个体行为的不利因素,构建“自下而上”的规划氛围,最终形成以人的基本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规划思路。政府机构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承载引导的作用,引导村庄进行良性发展,引导村民表达理性诉求、引导规划人员设计合理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一层面的规划指导、政策规章,引领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导方向。规划人员是“村落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者,要将专业的规划知识运用到社区创建中,但又不脱离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规划人员在进行“村落社区”构建的过程中,要做到“调研先行、综合认知”,了解背景政策、村庄情况和农民需求,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接下来进行的村庄建设具体规划步骤做好项目导航。

3.2规划步骤

“村落社区”的规划步骤符合一般村庄建设的流程,并在基础规划的层次上增强对于村落社区居住组团的建设。总得来说其规划步骤是对农村内部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最适宜村庄发展的社区模式。并在具体环节操作的过程中注重社区空间内部的层次性,提升村庄建设的可识别性,杜绝“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构建和谐宜居的村落社区。

1)确定模式。规划村落社区,首先要对研究村落进行调研,正所谓“三分规划、七分调研”。通过调研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分析,摸清村庄的主要经济构成,从而确定村庄的类型、发展规模和经济定位。进而要通过现状进行总结和深入挖掘,明确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确定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点、核心与目标,同时要结合村庄的文化脉络和自然属性,重视村庄特色传统,从而来确定适宜的“村落社区”模式。

2)规划设计。在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模式后,进行村庄具体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村庄平面布局,各组团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和空间布局既要方便村民生活,也要卫生、安全、合理,综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空间方面要将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农村社区中心位置,以构建起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根据市政工程相关规划规范,结合人口预测用量,合理布置村庄各项工程管线。

3)居住组团构建。对村落社区中的居住组团进行重点规划,结合现状进行农村居民区布点的空间重构,建设村落邻里网络,包括微观上的农户用地规模、用地类型、居民点的集中布局,以及中观和宏观上的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及布局的重组。本文研究的村落社区居住组团,下设居住小区,每个小区由30户农户组成———邻里网络因子,每个小区按照农村习俗,继承现状居民点的构建模式;组团中要设置组团中心———邻里网络中心,中心配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聚集理念,延续村庄中良好的地缘关系,保护村民的仁同意识和归属感,形成和谐的农村居住邻里关系。

4)文化传承。在村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特有民俗的文化传承。在具体的规划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对农村色建筑的保留修建、公共空间的打造、展示空间和门户空间的建设以及景观节点的文化渗透。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于“村落社区”的建设应采取更新与传承相交织的方式,延续文脉、保护特色。

3.3后续推进

“村落社区”规划建设的后续推进工作,是指规划设计后,在村落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和村落社区模式建成后所涉及的相关工作。本研究认为村落社区建设的后续工作可以从行动规划和村务管理两方面进行。行动规划是指规划的建设过程是逐步推进的,而非大刀阔斧的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表2所示。分层级的将规划落实,更易于村民接受生活环境的改变,提升村民对于村落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而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关系融合度;同时可以增强政府、村民、规划人员三者之间的沟通,使村落的规划更落于实际。村落社区模式下的村务管理工作,是空间—社会理论的一种递进,即通过居住小区的构建,每30户农户推举一位村民为意见代表,参与到村落规划或管理的相关事务讨论中来,并设置临时性村务研讨会,建设项目结束研讨会便自行取消。研究认为这种“以事论事”的村务管理方式能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村落社区式邻里网络。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9)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因病致(返)贫,因教致(返)贫现象还很普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定位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个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素质的含义,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民教育培训上的具体体现。"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住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机遇,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三是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民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民。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第三,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增强"三化"带"三农"的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业、艰苦创业、返乡创业,大力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采取"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发达镇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

第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有: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田的积极性,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在镇村布局规划完成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成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管理制度,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新农村建设论文篇(10)

二、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效益提高职能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科技有硬科技和软科技之分,硬科技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技能、技巧及其设备工具,软科技是指农业相关的管理才能、决策能力、智力水平以及制度创新等。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虽靠祖辈相传和世代效仿积累了许多精耕细作的传统方法,但与国际现代先进水平相比,无论是硬科技还是软科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相当落后,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仅为0.7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水平;我国50%以上的优良种子、70%以上的高效化肥、100%的高端农药基本上是由国际资本提供和掌握[7]。在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也因制度不完善、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等原因,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推广率不高的问题还普遍存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5%左右,不足发达国家的1/3,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也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耕作模式。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这是国际经验佐证的共识。科克伦及约翰逊的农业技术扩散应用理论同样认为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8]。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扎根于农村,熟知当地农村土壤、气候等自然禀赋以及作物生长特性,也了解当前所用技术的缺陷所在,为种子改良、农用设备改进等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如,黑龙江绥化市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就是由当地聚宝繁种联合社与绥化农科所、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三方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逐渐形成了“科研—推广—生产”互动循环体系,既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也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就是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有效的建设力量,促进生产的发展[9],这种组织本质上是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制度创新,也提升了我国农业管理水平。农服部门兴办型、政府发起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与纵向体系较为完善的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中横向协调性差的问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通过能人效应、典型示范、咨询指导等途径,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如,甘肃兰州永登县中川大接杏产销协会带头人,不仅自学了大量果树栽培技术、果园管理知识,还手把手地教社员嫁接、种植、果园规划布局、果树病虫害辨认及防治等技术和知识,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围农民不断走上了致富道路,当地水果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以科技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既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职能,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任务。

三、文化传承、文明进步职能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我国有着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传统文化虽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积淀深厚,但在我国近代历史中,这些文化遭受了很大的摧残和破坏。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健全,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强化主体竞争意识、利益意识、自主自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毫无疑问是人类社会进步。但市场经济也会因资本追逐利润本质的影响,产生负向变迁而导致个人唯利是图,滋生拜金主义,进而冲击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如广东肇庆以高文化品位享誉世界的端砚,其年产量在20世纪50年代末只有几百枚,在唯利是图观念驱使下,到90年代已经膨胀到了50万枚,其中不乏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端砚文化传扬。市场经济负向影响具体作用到我国农村领域就表现为农民社会责任感的日益丧失,使农村生活逐渐失去了原本独到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农村传统文化的断代和衰退,使农村年轻一代无法对农村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更高形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传统文化的衰退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文明的进步。根据新制度学派(Neo-institutionalschool)的观点,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是正式和非正式约束的集合;正式制度由政府供给,表现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形式;非正式约束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是社会约束体系的重要构成[10]。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是非正式制度建设[11]。任何组织都是深嵌在特定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具有现时文化背景的章程对组织内成员的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改变了有些农村地区唯利、唯亲的处事准则,形成了新的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和价值信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员之间通过互相调剂劳力、互用农机具以及经验交流、技术传授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了我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销售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与农村、农业以外的区域和部门的业务往来,将外界新观念、新思想输入到农村,更新了农民传统落后的意识形态,形成了新文明风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领社员致富的榜样示范,改变了广大农民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激发了他们勤劳致富的热情和愿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化解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设施滞后等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较好地弥补了政府在这方面的缺位和失位。因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传承和文明进步社会职能,通过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村庄治理职能与农村民主政治的进步

村庄治理是指政府、乡村组织以及村民等利益相关者为了增进乡村利益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而共同参与、谈判和协调的持续互动的过程或状态[12]。村庄治理涵盖了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及农村集体经济等多重内容,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大部分村庄陷入“原子化”状态,村庄治理面临着“无人参与、无钱举办”的局面[13]。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今,大量农村精英外出务工,根本无心参与村庄治理,这无疑制约了村庄治理水平的提高。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与监督也是村庄治理中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择手段通过骗选、贿选等手段混进村干部队伍,使村集体经济成了村干部个人及其利益集团的“敛财金库”。如广东江门古井镇某村林某、钟某两次贿赂选民,当选村干后非法转让和倒卖土地、侵吞村委款项以及郑州花园口镇申庄村原村支书侵占近16亩农地建别墅出售等事件,都是典型案例。更应警惕的是,受低俗电视、影碟中暴力情节的不良影响,不少农村地区缺少教育和缺乏判别能力的青年开始崇尚暴力,给村庄治理带来了新的隐患。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JameN.Rosenau)认为,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虽未得到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管理机制[14]。在村庄治理中,有许多角落和事务都是授权机构难以触及的,未得到授权的组织充当了事实上的治理主角。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家庭为基础单元,把农民整合到同一利益联盟里。利益追逐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原始驱动力,利益联盟则是参与各方理性妥协、互相认同的结果。利益联盟的形成有利于避免和化解农村内部各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向社员宣传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思想,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为村庄法制建设奠定了最为重要的思想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村庄治理中形成了“农民、合作组织、村两委、基层政府”等多元治理主体[15],增强了村庄治理的内生性力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社员通过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来共同管理组织事务,这本身是一种能减少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并可有效避免道德风险的关系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必将对村庄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多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通过设立监督机构,强化了廉洁监督和财务监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户分享到了外部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提高了农民家庭收入,增加了农村青年接受正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如河南灵宝市信达果业合作社不仅使社员亩均增收约3000元,户均增收约2万元,其每年开展的20余次技术培训,也使社员受益匪浅。总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村庄治理,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进步。

上一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论文 下一篇: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