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1:35

著名建筑论文

著名建筑论文篇(1)

梁思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他还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近代建筑学方面贡献非常突出。

1946年,留学归来的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的主任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时光如白驹过隙,早从1931年起,他就已经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建筑史著述事业中。梁思成不仅熟知中外建筑的设计方案与理念,而且强烈主张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曾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求教于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态,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缺少的资料。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著名建筑论文篇(2)

    与此同时,国内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也开始广泛展开,专题学术交流如火如荼。1978年5月,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广州共同举办了“旅馆建筑设计经验交流会”,会议成果《旅馆建筑》出版。同年10月,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恢复活动大会上,讨论了建筑现代化及建筑风格等相关问题。建工总局设计局、卫生部和中国建筑

    学会联合召开“全国医院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会议在总结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就县级医院建筑设计、医院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建工总局设计局组织召幵了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此后,还扣继举办了休育、医疗等建筑设计的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中旧建筑学界受意识形态约束,著书立说者常被指为“一本书主义”或有“名利思想”,因而与建筑学相关的著作出版很少。改革开放之初,中老年建筑师在十年动乱中耽误了许多宝贵时光,在老一辈建筑师中,著作较丰者已为数不多。学术荒芜的建筑界急需出版物来传播建筑思想,许多建筑师也急需了解建筑实践的例子,获得建筑理论方面的营养。面对这一现状,建筑学界也开始解放思想,积极行动,整理和编辑了一批建筑理论著作出版。首先,出版社对“文革”期间去世的老一代建筑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结集出版。1982年先后出版了《梁思成文集》、《刘敦楨文集》等。同时,卓有成就的老建筑师如童雋也在开始了有关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写作。1979年,陈志华编写的《外丨11建筑史》出版;1982年,由四所院校教师合作编写、由M济大学罗小未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也出版了。这些®础建筑历史著作的出版,初步改善了中国建筑教育长期缺乏外U3建筑史相关教科书的轩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西方建筑大师的名著也开始被引进翻译出版,出版社还出版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前沿建筑理论。一些西方建筑名荠的中文译本也汗始在书店面世。1981斤:,就翻译出版了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吴景祥译)、PL奈尔维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黄运升译)等。1986年6月,汪坦主编的《建筑理论译从》出版,这是山13本专荠组成的丛书,许多建筑界研究外[1建筑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从书的翻〖筆工作。这一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还组织出版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fi批共12册),介绍了世界公认的12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值得注意的是,丛书的许多作者都是与这些外国建筑师有直接联系的学者,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甚至还有大师言传身教的经历。因此,介绍起来不仅内容真实可信、案例分析很专业,而且还有建筑的学术深度。另外,这些作者本身大都是从事建筑工作的,所以,书籍的内容在专业上分析很到位,在国内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5年,清华大学教授汪坦主持召开了“中ffl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开始了卓有成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中青年教师或建筑师,也陆续出版了研究成果,如彭一刚出版了《建筑画与表现图》、《空间组合论》等。这些著作的出版,无疑对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在新时期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计竞赛是国际上十分常见的建筑文化活动,对建筑专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世界许多国家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设计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扩大建筑领域的学术交流范围、探讨设计发展趋势、征集优秀的设计方案、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意识等,

    从而推动建筑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前也曾经举办过多种建筑设计竞赛,但十年动乱中断了这些活动。建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学术环境的重建,设计竞赛不可或缺。从1980年代初起,各类建筑竞赛活动也开始逐步开展。1980年2月,

    受国家建委及农委委托,国家建委农村房屋建设办公室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举办了全国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各地提交了6500多个设计方案。同年4月,中国建筑学会、国家建委设计局、文化部艺术局和国家建工总局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小型剧场设计竞赛。在此次竞赛中,许多中青年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亟待发展的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1981年6月,全国农村房屋设计竞赛方案揭晓,优秀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深入农村访问了农户的需求,考察了农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以钢代木,推广钢筋混凝土构件,为农村新住宅建设提供了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1981年,创刊不久的《建筑师》杂志成功地举办了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1983年,该杂志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论文竞赛,优秀论文结集成《1983年全国大学生竞赛论文集》出版。参加竞赛的论文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显露出中国未来建筑师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1985年5月,《建筑师》杂志又以“高等学校校庆纪念碑”为题,在福建举办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际建筑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国外一些设计竞赛也吸引了国内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好评。1980年,同济大学讲师喻维国、张雅青、卢济威、顾如珍合作设计的中国乐山博物馆,就荣获日本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佳作奖。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6年间,中国建筑师在国际竞赛中共获奖30余项。^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多出优秀作品,完善建筑文化结构,开始从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综合指标上评选优秀建筑作品,改变了过去30年中国建筑界罕有建筑作品评选活动的局面。

著名建筑论文篇(3)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建筑界的“奥斯卡”,是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我以为当凯悦基金会主席2月27日宣布王澍获奖消息之后,第二天会有铺天盖地的报道见诸报端,但是,没有。这时我才意识到王澍获奖这件事还只是建筑圈子内部的一个讨论,没有扩展到公众。(顾云端语,《中华建筑报》2012年3月6日14版)这也是我答应写这篇文字的原因:在中国建筑圈外的反应寥寥可数,其原因就是很多人不了解普利兹克建筑奖,不了解中国建筑界的情况,亦不了解王澍何许人也。

因此本文从普利兹克建筑奖说起。

美国凯悦基金会(The Hyatt Foundation)设立的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每年度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认为是建筑师最具声望的奖励,人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以普利兹克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商业经营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长久以来以支持教育事业、社会福利、宗教、科学、医学及文化活动而闻名。

普利兹克建筑奖设于1979年,其评选程序与奖项均依照诺贝尔奖的做法而设定。向每年度的获奖者颁发10万美元和一张获奖证书。从1987年起增发一枚铜质奖章,次年又增发一尊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

铜质奖章的设计是以芝加哥著名建筑师――人称“摩天楼之父”的路易斯・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正面刻有“普利兹克建筑奖”字样,反面刻有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该奖接受所有国家的提名,无论是政府官员,作家、评论家、学术研究人员、建筑师、建筑社团或工业家,实际上对提高建筑水平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被提名为候选人,而不论其具有何种国籍、种族或意识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铜质奖章背面的三个关键词――由亨利・沃顿1624年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关键词:Firmness 、Delight和Commodity,当时翻译时推敲不够,译作“坚固、实用、愉悦”,后来又有人想当然地写作“坚固、适用、美观”就更远离原义了。我觉得译为“坚固”(Firmness)、“迷恋”(Delight)、“商品”(Commodity)更为准确,更符合普利兹克建筑奖对建筑艺术本质的认识(见图一,普利兹克建筑奖铜质奖章影像)。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34年来,获奖的国家达17国,以获奖次数计名次,美国第一(8次),英国和日本并列第二位(4次),巴西、意大利、葡萄牙、法国、瑞士5国并列第三位(二次),其余9国(包括中国)均为获奖一次。

从颁奖所涉及的国家、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可以看出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的眼光和水平,称该奖为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是大体名副其实的。它绝对是属于世界一级的建筑文化艺术奖项。截至2012年2月27日宣布王澍获奖,自1979年-2012年共颁奖34次(详见表1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美国凯悦基金会2月28日通知国际建筑师协会,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为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

《国际建筑师协会公报》称,15年来王澍和妻子陆文宇在中国杭州“业余建筑工作室”(Amateur Architecture)开展了一系列负责任的、人性化的、尊重环境的建筑艺术。王澍主张用“慢建造”的方式应对中国目前过热的建设风潮。他用从传统建筑拆下来的废弃材料作现代诠释。王澍强调,“人性”比建筑艺术更加重要,建造工艺比建筑技术更加重要。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Lord Palumbo)阐述王澍获奖的原因时说,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人们关于传统和未来的争论,成为持久深入的植根于自然环境,并永远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建筑。

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环境、关注建造工艺、关注建造材料……这就是王澍的建筑哲学、建筑价值观和建筑设计理念。

王澍的第一个重要建筑作品苏州大学文正书院图书馆,让建筑自然存在于“山”和“水”之间,他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用拆房现场收集的700万块不同时代的旧砖弃瓦构筑新楼。

综观王澍这几年发表的文章与演讲内容,可以看出王澍有他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王澍回忆说,“每年春,我都会带学生去苏州看园子,记得今年去之前和北京一位艺术家朋友(艾未未)通电话,他问我那些园子你怕是都去过一百遍了,干吗还去?――我智商不够高,我愚钝,所以常去……在这个浮躁暄嚣的年代,有些安静的事得有人去做,何况园林这种东西。造园,一向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的事。”

王澍以他读元代画家倪瓒《容膝斋图》描述为例说:“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而是先想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稍微细读一下这种描写,这些都是很有益的。比如说对画内房子的描写,‘四根柱子’,柱子‘很细’,这种词都不会乱用,其实都是在设计,在写的时候,已经是再次设计了。……在你做园林之前,你得有一个价值的判断,有一个兴趣的判断,你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活着。否则你不会做这样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为什么有人去做,为什么大家都乐在其中?”

王澍的建筑哲学观,强调对待建筑的态度和价值观判断。王澍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而不是像西人的观点那样,造个房子,再配以所谓景观。换句话说,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在《容膝斋图》那幅画中,人居的房子占的比例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王澍在美国大学做《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讲座时强调:“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多少知识更加重要,这是决定性的分水岭。……历史上谈园子的人非常多,童隽先生认为,谈得最好的是《浮生六记》([清]沈复 著),它基本上是一部小说,不是理论,而以一种和生命与生活有关的态度来描写。我受《浮生六记》的影响非常大,我试图做到知行合一,就是你写的方式和做的方式很像。”据在座的美国同行反映,他们确实看到了一种和他们理解的建筑学完全不一样的建筑学!

参考文献

1. 《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许溶烈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 《建筑哲学概论》:顾孟潮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3.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专辑(1979-2004)》:严坤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版;

4. 《园冶》:[明]计成著,李世葵、刘金鹏编著,中华书局2011年版;

5. 《园林与建筑》:童明、董豫赣、葛明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6. 《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人们相逢于建筑》:《城市空间设计》2010年第6期;

7. UIA/Communiqu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见省略,2012.2.28

8. 《王澍获“建筑诺贝尔奖”》:耿诺,《北京日报》2012年2月29日;

9. 《王澍获“建筑诺贝尔奖”》:李健亚,《新京报》2012年2月29日C12版;

10. 《王澍,向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发一声呐喊》:方振宁,《新京报》2012年2月29日C02版;

著名建筑论文篇(4)

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由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美术城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投资,项目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总占地近66.6hm2,总建筑面积约95万m2,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项目包括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艺术家美术馆群以及西安国际画家村。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是国内第一个以美术和文化为主题的超大型艺术综合体,是国内第一个以民间自筹资金进行规划设计并建设的超大型城市文化建设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美术博物馆及艺术家美术馆群。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的设计概念源于“有凤来仪”的美丽传说,运用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为西安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生态美术博物馆。

“建筑&美术”西安国际美术域系列论坛

论坛邀请到来自瑞士、德国、意大利、美国、中国的12位著名建筑师,以及中国著名美术家、美术评论家范迪安、邵大箴、王西京、程征等10位美术界大师。此外,与会嘉宾还包括陕西省相关领导、空港新城管委会、省文联、省美协等领导,以及200多位陕西省画家、省内文化产业等专业人士、专家学者。这场以“建筑&美术”为题的跨界论坛是全球首创,受到了80家国内知名电视台、国内外建筑专业媒体及大众媒体的关注。

论坛由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美术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艳女士担任主持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美术家王西京,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贺键等嘉宾分别致辞,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美术城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徐伟介绍了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在圆桌讨论环节之前,来自瑞士马里奥博塔事务所的建筑师马里奥・博塔结合自己的博物馆设计经验为论坛做了精彩的演讲。

圆桌讨论环节,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同济设计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章明教授,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陕西大美术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霜林担任特邀主持人,12位国际著名建筑师与10位美术界大师就“建筑&美术”为主题,围绕着“时间、空间、艺术、技术”四个维度来进行讨论:

・讨论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讨论未来的博物馆应具开放性、包容性与国际性。

・讨论西安及长安画派的独特艺术价值及肩负使命,美术城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整合升级的载体,对城市提升的意义。

・讨论艺术家对美术城的美学诉求,从规划、建筑、景观、室内、雕塑小品,应处处体现艺术。

著名建筑论文篇(5)

书中提及的建筑界前辈们大多在19世纪初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把一整套严格正规的教学方法带回国内,创建了完整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成为我国建筑学的奠基者。1949年前后我国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复杂的年代,编著者正是选取了这样特殊的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一方面从我国建筑发展的逻辑揭示了我国近现代建筑实践和理论的新局面和新变化;另一方面揭示出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中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想是如何阻碍建筑事业的前进和发展。读后给人感受最深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阅读这本书对建筑师或设计者的成长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的浮躁作风也反映在建筑设计上,所以一个建筑师、设计师自身的造诣和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大师们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路程学习建筑学专业,他们无不有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好学不倦和惊人的毅力。比如梁思成先生,他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物,他创立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林徽因先生致力于古建筑研究,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顶梁柱,开拓了我国古代建筑实测的道路。在研究古建筑的漫长过程中,发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另一位历史人物杨廷宝老先生,他的名言“处处留心皆学问”平凡而又脍炙人口,已经深入人心。先生随身携带三件宝:钢笔、卷尺和速写本的典故教导我们处处留心身边的学问,多观察,多调查,要不断学习,学无止境。还有童老先生在留学期间就以读书用功闻名。他从不把时间花在无谓的交际和娱乐上。连周末晚上别人都去放松一下的时候他还是埋头研究学问。他总是手不释卷,笔不离手,精通英文,通晓德、法文,习惯于边阅读边摘录,积累资料,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在理论上深入探讨。

其二,阅读此书对我们怎样做人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建筑百家回忆录》的编著者通过完全写实的回忆录,融合了资料性和理论性,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全面而且准确地了解近现代建筑大师的学习精神和优秀品德。陈占祥先生于1988年赴美讲学两年,受到很高的评价,但他不愿意留在美国做“精英”,宁愿“窝”在中国。他说,自己是中国人,事业也在中国。讲完学后,毅然回到祖国。又如戴念慈建筑师始终以一个建筑师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关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尽管受到很多责难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精心设计小面积住宅以适应社会需要,并写过许多文章宣传自己的观念。

杨廷宝老先生给学生改图总是启发式的。他一次次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琢磨。“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辩证的思维观引导学生多方探索。建筑设计方案可以千变万化,不必固定某种模式;反之,就是教条和僵化。他给低年级上课更具体入微,连如何削铅笔,铅笔的选择,如何画线条都手把手的教。童老先生对学生的要求极其严格,近乎刻薄的要求使很多学生都觉得难以承受。他在给学生改图的时候,即使是上了正稿的图,他也会用手指在上面涂画,责令改正。但他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训练。作为我国学术界泰斗级的知名人物,他们却对后生小辈都和蔼可亲,细致关怀,丝毫没有大人物老前辈的架子,都是严师和宽厚的长者。

著名建筑论文篇(6)

1 研究背景

中国有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说到风水,人们总是感觉很神秘,但当你揭开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逻辑关系。风水的产生,是人们希望自身能与自然和谐统一,进而采用的自我完善的方法。传统风水理论能够生生不息的沿袭下来,必有内在原因,我们对它应持尊重的态度,借鉴其中精华为我所用。

水是万物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从人类诞生的那刻起,水与人的生活甚至是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是宽泛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很模糊,可以是冰霜雨雪,也可以是江河湖海。水与人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人对水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中国古代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

建筑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与水有着方方面面的关联。建筑中的水除了作为生活要素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以外,还能作为建筑空间和环境的塑造元素,激发建筑师的灵感。安藤忠雄就认为:水具有刺激想象力,唤起各种可能性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2 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多数建筑师已经认可了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然而,如何才能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是建筑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建筑师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近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丹下健三,被誉为是日本当代建筑第一人。在早期创作生涯里,他对如何在现代建筑形象上表现传统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传统建筑手法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方式,用钢筋混凝土表现出了日本传统木构建筑的美感。60年代以后,丹下健三将关注的焦点从造型转移到空间上来,越来越注重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体验,他设计的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巅峰之作。在作品中,丹下对建筑空间的精神性和象征性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通过现代技术将传统的精神象征在空间形态中加以创造。这代表了丹下健三已经从探索“原型”、“原质”的阶段进入到了探索空间象征性的阶段。

安藤忠雄是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他将日本传统美学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与外在形式相比,他更愿意涉及形式背后的情感和精神内容。他在作品中不断强调“情感本位空间的塑造”,就是那些与人的感情相连,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不确定空间,通过空间的塑造来激发并唤起每个人内心关于传统文化的记忆。虽然他在设计中一直采用清水混凝土、玻璃和钢等现代建筑材料,建筑形式、语汇也都是现代的,但在其作品中,人们却能时刻感受到建筑散发出的淡淡的传统味道。

3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概述

传统风水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现在,风水并未完全摆脱神学阴影,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风水学涵盖了哲学、地理学、景观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内容,并非一无是处。对传统风水简单的抱着全盘否定或全盘继承的态度,都是不负责任、不科学的。

3.1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时期,为了躲避野兽侵袭,人们选择山洞作为住所,也可防止被雨水淹没。在山洞的选择上,洞口朝南,可获得更多的阳光,躲避冬季西北风。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走出山洞,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聚居,逐渐形成村落乃至城镇。这时的风水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周易》的出现更是极大的推动了风水的发展。到了秦朝,风水学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玄学之风盛行,风水学理论渐渐完善,出现了管辂、郭璞等风水名家。郭璞被推崇为风水学祖师,著有《葬书》一书,第一次为风水做了明确的定义“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隋唐时期,风水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两大派别:形势派和理气派。形势派创始人是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著有《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序》、《葬法倒杖》等书,为风水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是风水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批著名风水大师,各种著作也纷纷问世,以吴鼐的《阳宅撮要》、蒋大鸿的《地理辨证》、赵玉材的《地理五诀》最为著名。

3.2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派别

“玄学”即为风水,又称堪舆,主要源于《周易》一书,以河图、洛书、五行、八卦、阴阳等为基础,主要研究住宅、陵墓、宫殿、庙宇、城镇的建设规划。传统风水学大致可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部分。所谓阴宅风水就是有关陵寝的内容,基本属于迷信。阳宅风水又称建筑风水,主要是针对人的生存场所,大到城镇村落的规划布局,小到住宅的位置、朝向、室内陈设布局等,都属于它的范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保留至今的许多著名建筑都是依据风水理论建造的,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还有北京、南京等城市规划布局。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世间万物分为阴和阳两类,认为阴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决定了事物的产生并推动其发展、变化。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相互对立而又关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寒暑、昼夜、男女、上下等等,并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在建筑的基址选择和布局上,就有负阴而抱阳的说法,在建筑开间设计上也常取单数,这些都源于阴阳学说。人们还将世界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将世间万物的构成要素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人们认为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构成了一个循环,周而复始。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建筑风水中,强调“气”和“形”,要求理气与形势相结合,形理兼顾。风水理论中,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山石、建筑都可称之为山,河流、湖泊、道路都可称之为水,高低之势即为形。在建筑选址中,首要考虑的就是水法,也就是河流、道路的分布。古人认为气不能自行,必须以水而行之,气不能自止,必须以水而止之,气沿水而行,止于两水交汇处,得水止即得气蓄,形止气蓄。其次要考虑风向,也就是避免处于风口。古人认为风能够吹散或带走气,不利于气的凝聚。这就是“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道理,风水的最高目标就是达到“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境界。

4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建筑中水元素运用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水是重要的核心元素,基本上所有的内容都与水有关。传统风水学中对水的运用和处理方法,在某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强调的一些原则,对建筑中水元素设计有一定启示。

4.1 整体性原则

风水理论将环境作为整体系统来对待,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系统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而风水的作用就是宏观把握各要素间的关系,优化系统结构。正如《黄帝宅经》所说的“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我们在建筑中运用水元素时,也应该意识到水并不是孤立的,水与人、建筑、动植物、山石等要素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水的设计应统一于整体,应与其它要素的设计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整体环境更加和谐。

4.2 灵活性原则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差异大,各地土质、水质也各不相同。传统风水理论强调实地考察环境,观形审势,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灵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使人与建筑融入到自然中,做到天人合一。我们进行水元素设计时,应意识到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万能的,不能生硬的照搬套用某一模式,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造型、空间形式、使用者、地域、文脉等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设计,不拘一格。

4.3 山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山是骨架,水是源泉,山能阻风,水可行气。山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有山又有水,才能称之为形胜之地。如六朝古都南京,滨临长江,四面环山,大有龙盘虎踞之势,明代有诗曰“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在建筑的设计中,应尽量将山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突显水的特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借景的手法将山体引入到建筑中。当条件受限时,可采用人造假山配合水体渲染气氛,甚或是采用日本枯山水手法,以石为山,以砂为水,借助观众的想象力,营造意境。

4.4 适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大不小,不偏不倚,尽可能接近至善至美。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论语》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风水理论强调山势、水流、朝向都要与地穴协调,建筑大小高低也要协调,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适中原则还要求中心突出,布局齐整,周边建筑紧密围绕中心布置。在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地形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水体,或采用集中水体形成中心,或采用线形水体形成轴线。水置选择要慎重,不能头重脚轻,有失偏颇,要结合建筑形式,选择合理位置,取得协调适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省略

[2]马国馨著,丹下健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王建国、张彤著,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刘宝林著,现代建筑与风水,北京,北京堪舆家建筑技术研究中心。

[5]王启亨著,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6]高友谦著,中国风水文化,团结出版社,2004。

著名建筑论文篇(7)

一、人口密度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forMetropoliitan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Maas,JacobvanRijs,Nathaliede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DowntownAthletic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theModern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著名建筑论文篇(8)

一、 人口密度 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itan 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 maas,jacob van rijs,nathalie de 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 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 downtown athletic 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 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 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 the modern 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 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 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 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

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 "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 ,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赤裸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 "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 "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 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 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 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 。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著名建筑论文篇(9)

一、 人口密度 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itan 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 Maas,Jacob van Rijs,Nathalie de 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 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 Downtown Athletic 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 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 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 the Modern 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 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 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 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 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 ,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 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 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 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 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 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 。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著名建筑论文篇(10)

翻开传统建筑典籍,我们只能看到雅典娜神庙、巴黎圣母院、泰姬陵和凡尔赛宫等宣示宗教神祗威严神圣的所谓“高尚建筑”、炫耀帝王将相文治武功的“高贵建筑”以及那些为社会上流精英服务的天才建筑师名人录。自命不凡的欧洲中心论者只认可沿承自希腊、罗马的设计风格才是正统主流;“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成就和下里巴人的粗鄙陋室只能规列旁门左道的“非正统”范畴,根本无人问津,甚至连个正式的称谓都没有。趋炎附势的历史学家顺理成章地湮没了“鲁班、李春”等默默无闻的平民建筑师和他们的杰作,对此鲁道夫斯基恰如其分地将平民建筑冠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二战后,漏洞百出的古典主义陈词滥调已成明日黄花,建筑理论家开始深入探寻属于普通民众的居所、仓房、街道、集市与城镇,从崭新的视角为读者掀开了更加绚烂多彩的建筑“全景”画卷,展现了反映大众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的朴素建筑的“原始”之美。聪明睿智的历代无名能工巧匠们善于运用茅草、土木与砖石等貌似简单的乡土材料与设计形式,紧密结合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施展娴熟的构建方法同样塑造出了清纯完美的作品。“没有建筑师的简陋建筑”与我们今天的高科技建筑竟然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其复杂程度与使用功能有时丝毫不逊大量采用先进元素的现代建筑。

民间建筑历来是古典建筑学领域中的丑小鸭,留存的资料相当有限。《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书中100多张尘封的照片系作者为组织展览历尽艰难从世界各地近70家博物馆、图书馆、政府机构与个人手中直接或辗转搜集而来的,部分照片的拍摄时间距今已长达近百年。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从影像上贴近鲜活真实的平民建筑,赏析闻所未闻的巧思妙笔,领略积淀千年的乡土民粹。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照片中的图景,很多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甚至消失殆尽。这些保留下来略带斑驳的影像就成为考察民间乡土建筑的孤本文献,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其中洛阳地坑院民居的照片就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飞行员沃尔夫·卡斯特(Wulf DietherGrafzuCastell,1905—1990)20世纪30年代初开拓中欧航线时,从空中俯瞰广袤的黄土高原时偶然发现了充满浓郁中国西北风貌的天井式民居类型,他立即用莱卡相机抓拍下这些永载史册的镜头。

上一篇: 计算机二级论文 下一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