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1:14

输配电线路论文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3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给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输配电运行过程中故障的研究,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保证输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 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难点

输配电线路错综复杂、分布比较广泛,尤其受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输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另外,输配电线路输电不断增加,在社会生产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人们对其有非常高的期望。笔者结合多年的输配电网管理实践经验,对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难点进行分析。

1.1 输配线路宽度与高度增加,提高了故障风险性

目前,输配电线路为输送更多容量优质电能,新架设的线路应区别于之前的输配线路,因此导致输配线路向宽度更宽、高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其运行所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当遇到雷雨等恶劣天气,其被雷击的机率大大增加。这个问题是当前输配线路运行故障的最重难点问题,因此要求电力运营部门重视难点的分析与研究,为及时排除输配线路故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输配线路缺陷故障巡视的艰难性

由于输配线路散布在广袤的大地,给传统缺陷、故障巡视尤其是如山区这些地方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甚至在配网方面,无数的分支发生故障,均可能造成整条线路跳闸或者不跳闸。

1.3 输配线路所在的特殊恶劣环境,提高了线路污闪、断线、断杆、外力破坏故障率

经济建设的加快,使得如今线路空气环境污染、外力破坏加重。全球气候变化无常,使得如今高海拔地区线路冬季出现持续低温。线路污闪、覆冰、外力破坏故障加重。

1.4 新更新换代的输配电线路,给运检技术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电能需求,现在的输配电线路输送电量较之前有很大提高,而且结构更为复杂、规模更为庞大。尤其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应用在输配电线路上,给输配电线路技术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提出更高要求,否则由于运行检修理论技术技能的缺乏,将造成“医缘性故障”的产生和加重。

2 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预防

针对当前输配线路故障排除的面临的难点,电力运营部门应加强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努力攻坚克难,积极寻找预防故障出现的新方法、新技术,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输配电线路故障。接下来该文对一些预防故障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以供参考。

2.1 加强输配电线路新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输配电线路故障排除时,采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如无健全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电力运营部门应将建立与完善输配线路管理制度当做基础工作来抓,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落实:首先,电力运营部门应根据辖区输配电线路的具体情况,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制定详细且合理的管理制度,要求依照规章制度管理输配电线的运营,且不可主观臆断;其次,明确不同部门人员的职责,尤其对于维护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输配线路日常维护工作,对容易出现故障的线路,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制定定期对各部门人员考核的制度,掌握不同人员的工作状况及技能水平,了解输配电线路的基本运营情况,针对一些易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讨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输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2.2 做好输配电线路基建、技改、大修的规划设计在新技术防治方面的推广工作

良好的规划设计方案是输配电线路良好运营的前提,是避免线路出现故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确定规划设计方案之初应做好积极的准备。在考察及规划电线线路走向和路径过程中,输配电线管理单位应积极的介入,并从防止故障难点上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保证输配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应做好土壤、水源、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的考察工作,为输配线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积极应用特别是新的多雷理论形成成果应用到规划设计中去;供电安全要求高的,要求输配电线路条数应满足N-1供电可靠性规划要求;对配电网络规划时,要考虑变电站合理供电总长和半径、变电站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20KV配电电压等级网络、配网主线或支线带智能化测控的开关柜、柱上开关等新技术、新设备、新问题;针对不同地区积极采用降低故障发生率的新型绝缘子、绝缘导线、绝缘电缆头、杆塔、避雷器、避雷针、接地装置、线夹等新技术材料予以设计应用等。

2.3 加强现代输配电状态预警系统的建设

电力运营部门应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逐步应用到输配电线路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输配线路出现的隐患、故障。例如,建设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监测、雷电监测等多项技术的预警系统。通过该系统在提高输配电线路自动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实时状态监测输配线路运行状况,为及时发现线路故障提供便利。通过分析、准确研究了解输配电线路多种信息参数,防止因受检修水平、自然、外力破坏等因素干扰出现故障。

2.4 加强输配网生产人员新技术水平培训

为保证输配电线路稳定的运行,电力运营部门除注重以上方法外,还应注重提高调度、运检人员的专业新技术技能水平,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新技术新设备理论的培训,使其熟悉不同故障特点,提高其对输配电线路新技术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能力,进而提高故障排除效率。

3 结语

输配电线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电力运营部门应做好故障难点的研究分析工作,并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寻找排除各类故障的新技术,提高输配电线路故障排除效率,将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各类故障的预防工作,确保输配电线路稳定、长久的运行。

参考文献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2)

论文摘要:由于社会对于电力的总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样对于输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成为电力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文章讲述了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概况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功能设计详情,讲述了目前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策略及应用。

一、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概述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参与人员数量较多,但是这些人员的能力水平都是各不相同的,操作人员的各方面知识水平和素质也需要提升。对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就难以替身操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参加培训的人员因为实践比较少,所以技能就比较差,正是这种原因使得人们对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设计现状

(一)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概况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是对现实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系统的抽象属性的模仿。人们利用这样的模型进行试验,从中得到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所需的信息,然后帮助实践者对现实世界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问题做出决策。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是一个相对概念,任何逼真的仿真都只能是对真实系统某些属性的逼近然而仿真是有层次的,既要针对所欲处理的客观系统的问题,又要针对提出处理者的需求层次,否则很难评价一个仿真系统的优劣。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一种先进的实施培训手段,提高培训的效率,强化培训效果。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开发,通过Internet 软件平台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综合设定,使得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可维护控制性。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开发,主要是首先起源于国外对于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应用,尤其是西方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大型企业开发计算机仿真系统,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这样参加培训的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具体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经验,其技能可以与在现场工作2年的人员比,因此很多国家都看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越性,计算机仿真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目前我国对于仿真系统的应用也是在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领域,例如大型的锅炉装置、化学化工及变电站的应用中,后来有人提出在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中应用,但是目前仿真系统在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中应用仅仅停留在提出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开发出完善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

(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功能设计

目前关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的思想越来越统一,即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必须能够便于施工技术模型的调试和输配电线路画面的构造,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还应采取先进的运行软件和保证运行数据相分离的一种设计思路。

关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功能设计应该分成培训师和受培训者两个方面的功能,对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功能应该是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集成操作,其主要功能是可以控制受培训者的机器,包括受培训者机器的开始暂停关机等功能,另外可以准确知道受培训者机器是否有事故及分析事故产生源,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机器功能还应是控制受培训人员考核的现场等具体状况。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学员机器功能设计,首先要依附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机的功能下,即能够受到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机器的监管控制。在这种模式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受培训人员的机器可以提供参家培训人员的操作画面,主要包括操作的流程图、、控制组、趋势图及操作记录等具体的监控画面。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将电网仿真系统和输配电线路仿真及配电站系统仿真等有机结合进行设计,该系统应该具有的特点是确保在硬件使用上采用了以局域网应用为核心,利用工作站、开放式系统及微机构成的分布式,以便于以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扩充和升级。此外,在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软件上采用了软件相互支持系统技术,这样使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系统更加便于修改和维护。再者,在功能上要更加完善,即充分考虑了仿真电网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及仿真变电站之间的相互影响,使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更加具有真实性。最后,还应通过采用了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多媒体技术,逐步实现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图像化和可视化,比较完整的反映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情况,同时也使仿真的对象更加便于更改和进一步扩充,这样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就会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通过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人员提供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手段,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它的设计及应用可以提高整体的输配电线路施工作业技术,进一步确保电网安全,同样也大大提高了作业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着显着的作用。

三、结论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仿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供电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很大的资金和时间等用于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着力开发完善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仿真系统,使得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仿真系统能自由安排培训项目,并且允许人员在培训中发生各种错误,同时演示出因为操作错误造成的种种后果且不带来任何实际危害,不受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此外还可以人为制造各种故障来综合培训操作人员处理操作中故障的能力。输配电线路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重复性集中培训,从而使的操作人员在短期内接受较多的培训项目,缩短总的培训周期。可节约大量的培训时间与经费。所介绍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培训的质量,在短时间内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对电力系统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很多设计成果效果较为显着,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应用水平,还需要更好的完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争取达到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永生,郝小欣.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在变电站仿真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2000(9)

汤晓青,周林,栗秋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四川电力技术.2007(2)

姜芳芳,来文青,龚庆武.虚拟现实在变电站仿真系统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5(7)

王邦志,林昌年,蒲天骄.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4(8)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3)

引言

10kV架空配电线路很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主要原因是网架结构复杂以及绝缘水平低。由于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在建造电网的时候为了减少线路走廊占用的面积,常常把输、配电线路来回交错、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比较小,架空配电线路旁边常见架空输电线路。其实10kV架空配电线路自身的引雷效果比较弱,但是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尺寸大、电压等级高,很容易导致引雷,高空的输电线路可以很直接的影响到最近的高空配电线路糟遇雷击而跳闸。所以,加深对架空输电线路对周边架空配电线路的风险影响(主要是雷击风险)规律的研究,在建立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时是非常必要的。

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与雷电时空分布之间的关系

1.1 选择统计线路

雷击选择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建筑物外形、空气状况和离子背景等。为了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试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试验时要尽量选择能够控制雷击的不确定因素的架空输电线路。本次试验我们选取的线路都是在平原上的线路,这些线路这边没有高的建筑物、遮挡物以及电磁干扰设备。所以,所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参考价值。

1.2 统计模型

雷电先导只有在进入到物体的击距范围里面后,才能向这个物品放电,否则就不会产生落雷点。文章的统计模型为500kV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不同地区地闪密度的分布。统计显示:根据地闪密度的分散情况来分析,架空输电线路很容易可以引起雷击。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落雷点会慢慢移动到架空输电线路附近,同时地闪密度也要较高于其他的地方。在达到一定距离时,雷电常常可以击中架空输电线路,这时的地闪密度会减少很多。

1.3 地闪密度

架空输电线路有雷电先导的作用,输电线路周围的电场会形成向上的迎面先导而且产生严重畸变的电场,而畸变电场一旦影响到雷电先导,就会快速的向架空输电线路靠近,导致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所以一定要做好高压线路范围内雷电的地闪频次与附近雷电活动的关系研究。文章简要分析下500kV架空输电线路最近1km线路范围和它平行范围地段的地闪密度。统计结果显示:从地闪密度的变化趋势上看,500kV架空输电线路架设之前,地闪密度的变化要小很多而且相对平稳。然而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之后,输电线路范围内的地闪密度相对平行范围地段的数值要大些。同时线路范围内地闪密度随着线路电压等级而增长。这就使得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与它的引雷作用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1.4 雷电流幅值分布

有研究表明,雷电流幅值与输电线路遭到雷击的概率是成正比的,随着前者数值增高,后者的概率也会增大。那就意味着,附近的雷电流幅值的分布会受到输电线路架设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线路范围里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的数值会随着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而缩小,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的分布更加平均而且它的曲线会往高雷电流幅值的方向移动。

2 对架空输配电线路间距离和架空配电线路受雷宽度的相关探讨

文章是对架空配电路与架空输配电线它们的宽度和距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架空输电线路对其影响和功能的研究,从而制定引导架空配电线路以防被雷击而跳闸的政策。

2.1 规程法

避雷线是如何能够保护架空线路不被雷击中呢?雷电先导向下延伸到一定高度时,雷云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个别地方被高于架空线路的避雷线限制,下行开始进展倾向被特殊电场的分散所感染,促进雷云单单向避雷线放电。电力行业的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避雷线具备相应的局限性的保护,可以在保护的界限内用架空线路免受雷击。而且架空输电线路具有很强的引雷特性。当达到一定数值时,架空输电线路会被架空配电线路整体屏蔽掉,这时的架空配电线路直接导致直击雷的暴露弧长为0,完全受到架空输电线路的保护,在理论上可能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有可能存在直击雷的风险。

2.2 电气几何模型

在某一固定雷电流幅值下,两基杆塔间水平距离低于临界水平距离时,此时导线暴露弧相互交错,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线会保护架空配电线路,这样直击雷风险降低。在临界的水平距离和架空输、配电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同的时候,那么就会引起雷电的流幅值增大,当架空输电线路的避雷线与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它们的暴露弧互相交错的时候,这个时候开始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线就会起到保护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作用。由于电气的几何模型主要计算的是雷电流幅值在不同时期相对应的输、配电线路两者之间的临界水平距离,可以这样认为:架空输电线路对架空配电线路开始屏蔽时的临界水平距离会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长而变高;此时,架空输、配电线路它们中间水平距离的高低情况,将能够影响到架空配电线路中的被保护的宽度的高低,前者越低,后都越高。

2.3 先导发展模型

引起雷云向地面释放电荷的原委是雷电是一种由上、下行开始对接而形成放电的通道。以上就是先导发展所认为的,雷云下行先导向下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屹立物体较早的产生感应电荷,感应电荷反常空间电场,与此同时产生上行先导。上、下行先导互相吸收,最后交接后形成放电通道,地面就会被雷云释放一些电荷[2]。

因为开始发展模型计算的输、配电线路间不一样的水平距离l对应的架空配电线路受雷的宽度DC。总结出这样的推论:当I≤20kA、l=45m>l1+l2时,架空输电线路的屏蔽不了对架空配电线路的维护,架空配电线路导线受雷宽度跟着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当I=30kA、l=30kA=45m

3 结束语

文章运用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先导发展模型三种方法,解析了输、配电线路之间距离与架空配电线路直击雷受雷宽度的关系。探讨的结果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引起周围10kV架空配电线路跳闸频率变大的原因是输配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越大,那么输电走廊内地闪密度和高幅值雷电流越小,使架空配电线路遭遇到直击雷的风险就会越大。因此,在风险可以降到最低的时候,我们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避免风险的产生。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4)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的难题,在电力的供配网络中需要对线损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技术双管齐下进行线损的管控,使供电企业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提高我国的电能利用水平。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耗电量的类别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耗电量大致分成理论线损电量及管理线损电量。(1)理论线损电量。理论线损电量可以透过计算获得,并且透过技术方式减少线损的电量。主要包含了变压器本身的铁损及铜损、输电及配电线路损耗、电网其他电器元件耗费等。电网的形成、运转形态、运转方式以及运转设施品质均与理论线损电量有关。(2)管理线损电量。管理线损电量是通过计量设施误差引发的线损乃至因为管理不当或失误等因素形成的线损电量,和网络运维管理紧密相连。比如在偷电及抄表核算时由于漏抄或错抄、错算而引发的电能损失。可以透过强化用电管理、企业管理制度乃至员工在工作当中的规范方式予以杜绝。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原因

1.对线损的重视度不足。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电力企业人员认为线损是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因此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关注和重视。这就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实际运行当中,除了产生必要的客观能耗外,还容易因人为原因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电能损害,导致线损问题的加重和升级。2.线损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的电力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短,其电网工程在运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线损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系统、完善、有效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导致电力行业对输配电及用电过程中因收费误差、违章用电、窃电、漏电等造成的线损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惩处和控制,造成电力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3.配电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不高。目前,输配电工程大多应用于民用行业,其输配电的整体负荷较小,但输配时间和范围较为集中,特别是夏季空调制冷等高峰用电时期产生的短时间负荷巨大,这就要求电力网络所安装的变压器能够满足高峰期的电量负荷,也确保用电的正常和安全。然而由于用电高峰期的时间有限,在非高峰期会出现空载现象,导致高配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不高,极大的限制了线损管理的有效性。4.输配电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电力企业输配电线路不被关注,线损管理人员素质的匹配度不够合理,素质参差不齐,欠缺合理的人才,线损管理欠缺专业化的技术性与统一性,对输配电线路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影响。令电力企业在监督方面备受影响,并且对实际线路的管理效用具有影响,无法对相应统计数据给予科学化对比,无法有效设定输配电线损的现场技术处理人员将线损的抢修工作做好。

三、提高输配电工程管理的具体方法

1.提高建设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对于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来说,建设方应该在采购设备建设材料时严格按照出台的相关建设标准,主要是对输配电中的导线选择,建设方一定要采购高质量的绝缘性能好的设备电线。因为绝缘性能好的电线能够有效避免线路短路,从而降低因短路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减少合杆作业时停电的次数,降低维修电线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工程线路使用率。除此之外,绝缘性能好的电线还可以简化地面铺设,降低由于其他物体的接触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此类电线抗腐蚀性高,能够延长线路的使用期限,这也间接的保护了输电线路。建设方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比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做出适当的电线规格调整。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的建设方案施工,保证输配电设施工程建设的高质量。2.加强输配电工程建设。施工程安全管理意识以及风险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输配电工程的建设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所以应该加强输配电工程建设工人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他们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另外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技术虽然越来越成熟,但还是要在建设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来减少设备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管理这应该在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比如雷电、人为破坏或者是电线的脱落对人身的威胁等等,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建设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做恢复处理,来规避环境因素下的风险,促进输配电工程的健康运行。3.改善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结构布局。当前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结构布局严重滞后于电力工业和应用的实际,导致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功能难于满足电力的用量需求、效率需求和安全需求,因此,要尽快进行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实际结构的调整,优化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布局。应该从电网布点的角度出发,通过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结构调整实现对电流电压的监控,是整个线路和工程具有健康运行和高效运转的基础,有效降低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损。要切实提高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结构合理性,缩短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距离,避免迂回供电、环形供电的可能,做到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效率和安全的保证。4.加强线损管理人才的培训。电力企业需要强化培养输配电线损管理人员的素质,定期举行相关的知识讲座,综合输配电管理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提升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电力网络的安全管理理念,提升电力企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准,及时处理输配电用电当中会出现的问题,谨防发生偷电漏电的问题,降低线损产生的可能性,完成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转管理。

总之,线损问题是电力工程施工和使用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用户的用电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有效降低能耗。本文分析了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小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

[2]杜红梅.浅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J].大科技,2015,(1).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人类生活的快速发展。但是电力行业中输配电路的故障是常见故障之一,也是有重要影响的故障之一,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相关研究。

二配电线路的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

1故障电流和电压幅值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故障发生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幅值变化进行故障判别,这类方法对于低阻故障检测效果较好,但由于高阻故障接地电流很小,这些方法往往失效。

2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的方法

大量的频谱方法应用于配电线路故障电流波形的分析,这些方法根据故障电流信号的低次谐波和低阶频谱的变化来检测线路故障。故障发生时,往往包含很多非基频暂态成分,许多学者对非基频暂态成分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相应的故障检测、识别和定位算法,例如高频阻抗检测算法、基于高阻随意性的算法等。

3卡尔曼滤波和模式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高阻故障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和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提出了基于微处理器的保护算法,有效区分了高阻故障和正常操作。

4小波变换的方法

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小波变换这一性质,非常适合用于配电网的故障检测与分类,目前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5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主要应用于解决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不确定对应关系的问题,其实质是通过训练样本,在输入和输出之间透明的高维空间内寻找一种函数关系,建立起输入与输出元素之间的不确定性对应关系。

6模糊推理的方法

模糊推理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对于以一般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的数理逻辑进行扩展,从而建立了模糊推理理论,是不确定推理的一种。其模糊知识库使用语言变量来表述专家的经验,更接近人的表达习惯,模糊推理能够得到问题的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这些方案的模糊度的高低进行优先程度排列等。

三输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排除分析

1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 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受到鸟害因素影响,输配电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鸟类经常带回铁丝,电线以及塑料袋等多种类型的杂物,受到地区性潮湿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杂物将极有可能紧密覆盖于输配电线路之上,从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出现包括接地、短路以及跳闸在内的相关运行事故;二、鸟类经常在输配电线路塔杆上排泄粪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绝缘子出现污染问题,发生比较严重的闪络问题,更有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出现跳闸误动动作;三、部分羽翼较长的鸟类在穿越密集性排列输配电线路的过程当中,可能导致羽翼搭接导线,引发故障。

②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要想在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过程当中实现对鸟害影响因素的可靠性排除,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当在鸟类聚集区安装包括风力驱鸟器、智能语音驱鸟器以及防鸟铁丝网等设备与装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鸟类与输配电线路覆盖区域的有效隔离;其次,应当在鸟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加大对于人工驱鸟的投入力度。

2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在大雨天气环境因素影响作用之下,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敷设区域周边出现山体滑坡问题、泥石流问题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而这部分地质灾害的频发性发生最终也将导致整个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②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针对这部分问题所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主要集中于对输配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工作过程当中。

3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广阔的地域覆盖面积使得我国国土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比较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均频频受到大风气候因素的影响。

②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在针对由大风天气因素影响所可能导致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可靠性排除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输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输配电线路所预计覆盖区域内的气候变化规律做好事先调查与研究,特别是针对大风天气的出现频率以及风力程度进行调查,确保在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其次,在输配电线路日常巡视过程中,需要定期针对杆塔以及线杆等相关基础性设备的牢固性进行加固处理;再次,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应当针对整个输配电线路大风天气出现比较频繁区域所对应线路之上增设相应的防震锤装置,配合对线路弧垂角度的合理调整,确保线路应力的有效控制。

4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分析

在我国,雷雨天气是绝大部分地区于夏季季节环境下所可能涉及到的普遍天气现象,并且从发生时间的角度上来说,雷电活动有着比较显著的随机性特征。

②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对于雷击因素可能造成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而言,应当重点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倾向于技术性措施,应当强化输配电线路的绝缘能力。与此同时实现对杆塔位置所对应接地电阻参数的合理降低。

四输配电线路维护策略

1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输配电线路的设计阶段是确保线路整体性能、运行稳定性的基础阶段,要求运行管理单位也参与到线路的规划和审查中,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以往线路运行的经验教训,对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设计过程中,运行管理部门还应关注地质勘查工作,收集输配电线路途径地段的相关参数,为整体设计提供依据;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做好基本的验收工作,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查与控制,严格把控施工关,尤其对以往覆冰问题较为严重的地段,要求根据相关规定设计线路,合理设置档距。

2强化线路的定期检测与检修

加强对线路检测与检修技术的重视,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将各项检测手段落实到位。一般情况下,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的巡视可划分成定期巡视、登杆巡视与特殊巡视三种形式,尤其在特殊环境下,重点检查导线的腐蚀状况、断股或抛股等问题。

3输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雷电是对电力输配电线路造成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在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检测手段,增强线路防雷能力;同时,奠定在“因地制宜”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

我国风期普遍集中于秋季与夏季,尤其夏季的风力较强、降雨量增多。近年来由于大风危害而造成的电力系统破坏现象不在少数,因此做好风期来临之前的应对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奠定良好的杆塔基础,做好基本的加强和加固措施;其次,查看杆塔的基础是否发生下沉或者外露问题,检查埋深状况,如果杆塔本体已经遭受破坏,那么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保障杆塔的完好性,才能提高安全性能,也可有效避免倒杆套事故;再次,在风期加强线路巡视的频率,尤其查看电杆横担、铁塔等是否发生锈蚀、是否存在断股、闪络烧伤或损伤等问题,检查导线线架、线路弧垂度等等,确保电力输配电线路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可抵御大风天气的侵袭。

5输配电线路维护过程当中应当针对运行管理机制进行合理优化与完善

在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不断针对自身所具备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合理改进,在此过程当中实现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机制的有效优化。

结束语

电力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彩多姿。人们在享受电力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输配电线的故障,因为,这些故障不仅严重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参考文献

①朱增锋.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策略及应用[J].中国科技财

富,2010(24):258.

②李鑫.我国输配电线路关键技术综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6)

1 前言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向新技术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RTK技术的优化发展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工程的企业,对于我国电力工程行业来说,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国电力工程的进步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步伐下,我国输配电线路逐渐减少故障的出现,就可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输配电线路的自身质量问题、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来进行分析输配电线路的故障,由于各种不同因素会导致短路故障和短线事故,因此本文进行合理地分析、提出增强线路的防护措施及采用有效措施来降低输配电线路的故障出现,对输配电线路的保护措施设备的确切情况进行完善。输配电线路故障成因复杂,线路故障率较高,预防输配电线路故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通过理论、实践不断总结、发展、不断提高。

2 输配电线路的内涵

输配电线路主要是架设与发电厂到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与地区变电所之间的,用于输送电能的线路的总称。其中输配电线路的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的效果。我国在农网改造及城网改造设计过程中,对输配电线路放盐雾腐蚀所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设计到施工及线路的维护,都要加强和改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输配电线路事故率,会直接影响到电网安全、稳定剂供电可靠性,还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输配电线路在运行时一般有电压较高、输送距离较远及输送容量较大等特点。输配电线路主要是针对我国现在的国情而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完善中,其一,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状况也逐渐变得复杂特性,输配电线路所覆盖的区间也极为广泛,而由于各种自然因素会给输配电线路带来不同的故障,所以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及稳定的生活。例如:在那些被架设在高寒和高海拔的地区线路,还会受到夏季较炎热、冬季较寒冷而温差非常大的气候因素的地区,就会给输配电线路的规划建设及给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二,对于现代化的输配电线路在建设中,就要面临着搭建的危险和所占的空间及地面面积较大的问题。现代化的输配电所用到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的量比较大,就给输配电线路的建设及正常运行提出较高的、标准的要求。

3 输配电线路的故障原因

(1)输配电线路本身质量不佳。由于一些企业在生产中会出现一些粗糙的生产工艺、劣质的制作材料、非标准的规格尺寸等都是直接引发输配电线路故障的隐藏因素。还因线路设备自身的残缺故障,有些线路设备老化严重,由此就会常常引线路的短路、输配电线路之间接触不良、连接导线短路断路等故障。

(2)人为因素的影响。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和应用水平也不容小觑,例如输配电线路的带电插拔设备、设备之间错误的插接方式、不正确的参数设置等均可导致输配电线路的故障。

(3)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会面临一些干燥及潮湿、炎热及极寒的环境,就会特别容易使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严重的威胁人类的安全、稳定生活,甚至导致社会及国家的发展,阻碍我国发展前进的步伐。

4 输配电线路的故障处理

对于线路的保护合理选择输配电线路所需要的设备、器材、施工时保持的间距,提高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输配电线路短路的现象发生。

由于输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会较低,当线路遭受一些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时,特别容易造成线路短路等事故,因此在输配电线路中为了提供线路的可靠性,可以在输配电线路间安装联络开关,避免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供电,既可以继续供电,又可以减少停电面积。

针对输配电线路的特点,减少输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有效的控制输配电线路的电压过高,通过间隙放电的分散性来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完全可以释放线路电流及吸收电压的能量。从而对线路的保护,提高供电的需求。电力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电力能源能否安全、持续的供应,对我国能源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紧紧相连的环节,实行的环境较为复杂,从而它的安全运行水平就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效益和社会企业的效益。

以上是对输配电线路故障所作的一个大致分析及故障简要书面上的处理。面对层出不穷的输配电线路故障,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冷静分析,细心操作,对于大部分故障都是可以自己解决的。相信技术与经验的沉淀也会使你逐渐成为一个高手的。

5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于用电量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才能为用户供电做好服务。运用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和最优化的使用方法。减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加强相关管理手段,才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维护能源安全。我国对输配电线路的管理与安全非常重视,我们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好每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并且预防整个线路的事故发生,提高输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电网经济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烈.关于加强输配电线路维护管理的研究[J].硅谷,2013,21:122-122.

[2]张军.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关键处理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3,12X:113-114.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线损是考核电力网运行部门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是电力网供售电过程中损失的电量。线损是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对于技术线损则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而管理线损要尽力减到最少。线损理论计算得到的电力网技术线损数值是电力网线损分析和指导降损的科学依据。线损计算是节能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讨论BP神经网络算法在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1 配网线损的计算方法

整个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可以分解为如下元件的电能损耗计算,即35 kV及以上电力网为35 kV及以上交流线路及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计算;20 kV配电网为20 kV交流线路及公用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计算;10 kV配电网为10 kV交流线路及公用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计算;6 kV配电网为6 kV交流线路及公用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计算;0.4 kV低压网为0.4 kV及以下电力网的电能损耗计算;其它交流元件为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调相机,电压互感器,站用变等;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线路,接地极系统,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换流阀、交流滤波器、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并联电抗器、并联电容器和站用变压器)。

目前已有不少计算线损的方法,日均方根电流法应用较多,但它只是对35 kV及以上电压的输电网络比较适用,而对于35 kV以下的配电网,因为线段数、分支线路、配电变压器数量较多,使得其等值电路的节点数和元件数大大增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物力计算所需的运行资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日均方根电流方法难以通用。回归分析方法在配网线损计算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难于确定回归方程,对不同配网结构不具通用性,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近年来,神经网络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为配网理论线损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2 BP神经网络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良好的容错性和非线性逼近能力,受到学界的关注。实际应用领域中,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了误差反传算法或者为其变化形式的网络模型,在这里简称为BP网络,BP网络目前主要应用在模式识别、分类、函数逼近和数据压缩或数据挖掘等方面。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由信息正向传播及误差反向传播两个过程构成,即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学习过程。输入层的每个神经元负责接收来自外界的输入信息,并传递给中间层的每个神经元;中间层是内部信息的处理层,负责信息变换;最后一个隐层传递到

输出层各神经元的信息成一次学习的正向传播处理过程,由输出层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根据信息变化能力的需求,中间层可以设计为单隐层或者多隐层结构;当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不符时,进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通过输出层,按误差梯度下降的方式修正各层权值,向隐层、输入层逐层反传。周而复始的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过程,是各层权值不断调整的过程,也是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的过程,此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或者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

BP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其输入输出模型、误差计算模型、作用函数模型和自学习模型。

2.1 作用函数模型

作用函数是反映下层输入对上层节点刺激脉冲强度的函数,一般取为(0,1)内连续取值Sigmoid函数,即为:f(x)=1/(1+e)。

2.2 节点输出模型

隐节点输出模型为Oj=f(∑Wij×Xi-qj),输出节点输出模型为Yk=f(∑Tjk×Oj-qk),其中f为非线形作用函数;q为神经单元阈值。

2.3 误差计算模型

误差计算模型是反映神经网络期望输出与计算输出之间误差大小的函数:

Ep=1/2×∑(tpi-Opi) ,其中tpi-i节点的期望输出值;Opi-i节点计算输出值。

2.4 自学习模型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即连接上层节点之间和下层节点的权重矩阵Wij的设定和误差修正过程。BP网络有师学习方式(即需要设定期望值)和无师学习方式(即只需输入模式)之分。自学习模型为Wij(n+1)=h×Фi×Oj+a×Wij(n),其中h为学习因子;Фi为输出节点i的计算误差;Oj为输出节点j的计算输出;a为动量因子。

神经网络可以用作分类、聚类、预测等。神经网络需要有一定量的历史数据,通过历史数据的训练,网络可以学习到数据中隐含的知识。

3 BP神经网络算法在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IGA)的BP神经网络方法计算的理论线损是在遗传算法(GA)的基础上引入生物免疫系统中的多样性保持机制和抗体浓度调节机制,有效地克服了GA算法的搜索效率低、个体多样性差及早熟现象,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能。为了解决BP神经网络权值随机初始化带来的问题,用多样性模拟退火算法(sAND)进行神经网络权值初始化,该算法设计的BP神经网络比混合遗传算法有更快收敛速度及较强的全局收敛性能,其准确度优于现有其它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的方法,预测精度在原有算法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更加一致。改进后的算法核心是运用了神经网络的现有理论和结构,借鉴了免疫学原理和相关特性,定义了基于免疫学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运算单元,用遗传算法实现了个体群在群体收敛性和个体多样性之间动态平衡的调整。

4 小结

配电网线损是电力工业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准确简便的线损计算对于电力网络优化设计、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及供电质量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BP神经网络算法有更快收敛速度及较强的全局收敛性能,其准确度优于现有其它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的方法,使得理论线损理论计算与实际更逼近。

参考文献

[1]李秀卿,汪海,许传伟,等.基于免疫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配电网网损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1).

[2]甘德强,王锡凡,王小路.电力系统概率暂态稳定性的分析[J].中国电力,1994,27(4):32,35.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8)

【关键词】线损 成因分析 线损构成 降损策略

1 线损的定义及其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1.1 线损的定义

电厂输送出来的电能,通过电力网的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及用户设备,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电能,这种消耗掉的电能称为线损。

当电力网中的线损用电能损失的形式表示时,就体现为线损电量。线损电量通常是根据电能表所计量的总供电量与客户售电量相减得出,即:

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1.1)

1.2 线损的分类

线损按其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

1.2.1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又可分为不变线损和可变线损。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在线运行,就有损耗电能,这一部分损失认为是不变线损。

电网中电气设备的不变线损主要包括:

(1)发电厂、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的铁损;

(2)电缆和电容器的介质损失;

(2)计量设备的电度表电压线圈损失;

(4)电网设备中的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及PT等设备的固定损失(即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

(5)电能通过电力网的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的,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这一部分损失认为是可变线损。

电晕损耗。

电网中电气设备的可变损失主要包括:

(1)发电厂、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铜损(即电流流经线圈的损失);

(2)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的铜损(即电流通过线路的损失);

(3)电网设备中的调相机、调压机、电抗器、消弧线圈及CT等设备的可变损失(即铜损);

(4)计量设备的电度表电流线圈的损失;

1.2.2 管理线损

所谓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其数值等于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之差值。该种损耗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有不确定性,难以用仪表和计算方法确定,只能由抄表统计电量确定,其中包括用户违章用电的损失、漏电损失、抄表员错抄表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计量表计误差超限所造成的损失等。

另外,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负荷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叫理论线损,又称技术线损。

1.3 线损产生的原因

线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理论线损主要是配电线路,主、配电变压器用电计量表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损耗。

(2)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超供电半径,线路距离超长。

(3)配电变压器的负荷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负荷峰谷差大,线损率高。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现象。

(4)无功补偿不足。很多用户不具备无功就地补偿能力或无功能量补偿不足,因而从配电网大量吸收无功功率,用电设备容量较多地被无功容量占用,设备承载率低。

2 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计算理论线损时,本文提出了两种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即电量法和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监控终端(FTU、TTU)的实测数据,以区段为单位进行理论网损的计算。线损的大小与电源的布局、负荷分布、网络结构、运行方式、电压等级的技术性能因素有关,并与调度、运行、检修等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应对电能损耗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内容可按实时、正点、日、月分时段或累计时段进行,并与计划值、同期同口径值、理论计算值分重点、分压、分线、分台区进行比较分析。

2.1 高压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选择

由于35KV及以上高压输电网结构相对简单,输送负荷大,对线损计算精度要求高。对于35KV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为:输电线路中电阻损耗、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三部分;而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除了35KV的损耗外还存在线路的电晕损耗和线路绝缘子泄露损耗。由于输电网的线损是指整体输电网络单位时间的电能损失对时间的积分,因此高压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有:代表日线损理论计算、全月线损理论计算,全年线损理论理计算。输电网由于表计安装充足,计量仪器和各种测量装置齐全,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大,输送负荷大,对线损计算精度要求高,因此应采用具有收敛性好、速度快等优点的前推回代潮流的方法来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2.2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选择

配电网线损是整条电力网线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的特点是:网络结构为辐射状、设备型号多、主馈线支路多、以及所接的配电变压器数量相当可观、网络结构复杂。目前,配电网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按电量求阻法、按容量求阻法、线损首端负荷曲线特征系统法、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平均电流法、线路等值电阻法等等。由于配电网仪器设备安装不够齐全,分支路的电参量数据往往无法获取,因此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通常采用近似简化算法。在原理上这些方法采用了对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等值电阻的计算方法,一般认为网络各节点的负荷特征系数与首端相同,不考虑沿线的电压损失对能耗的影响。

3 降损改造方案制定策略

3.1 无功补偿方案制定

在分析电网电能质量和无功潮流分布最优的基础上,计算无功补偿方案的需要投资评价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制定无功补偿方案策略,有选择的采用一种或多种补偿方式:配电站集中补偿(随器补偿)、线路末端补偿(随线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随器补偿)、低压设备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3.2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以降低电网技术线损为重点,加强电网运行管理,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深入分析配变经济运行区域,比较线路负荷电流分布和经济负荷电流,确定变压器运行最佳容量和线路经济运行方案,通过平衡变压器低压侧相间负载、调整变压器运行电压、提高线路末端电压和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加强配电网三相负荷平衡工作,及时调整低压侧三相负荷,减少电能损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城市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十分关键,并且要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解决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问题和日常维护问题是提高供电系统能力的重要途径。供电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为此要想解决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问题和日常维护问题,就必须先要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本人通过总结多个典型常见案例的到的结论与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特点归纳总结如下:首先,输配电线路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十分广阔,并且其设置区域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输配电线路大多数都建设在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早晚温差较大,并且酷热难耐,严寒难抵的地方,在这些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建设施工,使得输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建设阶段以及竣工后的运行管理都更要精益求精,严谨不怠。其次,建设输配电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塔架与杆塔都是电路系统中输配电线路所使用的必不可缺的实施,二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输配电线路的扩大建设,他们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越来越大,,这也给建设者和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不仅如此,要想提高输电电压的等级,就必须要通过增加绝缘子串的长度来实现,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绝缘子的数量以及重量,并且他们是成正比例增加的。毫无疑问,就会使得输配电线路建设的通道在施工时也要相应地扩宽。再次,输配电线路输电的基本运行原则就是要确保供电的安全稳定可靠,为了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以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就必须要不断加大提高输送电的容量。最后,为了整个现代输配电路线系统的综合实力能够得到全面快速的提高,就要在输配电线路系统中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大力推广新的设施材料,加强应用新的科学工艺,尽管这会使得建设维护和管理输配电线路的工作难度加大,但这才是我们进步的必经之路。

1输配电线路日常运行管理手段

输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输管理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及健全、输配电体统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输配电线路运行分析和故障统计制度的实施。要想输配电线路得以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就要建立一个健全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可采用以下方法:a.实施运行值班管理,建立交接班制度,将值班人员的值班交接时间、值班方式、交接内容、交接程序等纳入规范化管理;b.落实输配电线路巡视、管理、维修、检测责任制,使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都分配到个人,以此增强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c.重视运行设备管理。对于在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出现的设备缺陷,应做好记录并汇报给上级部门,同时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缺陷危害程度提出解决的建议。将对近期线路安全运行影响较小的设备缺陷,列入到季度、年度检修计划中予以处理。建立好运行管理机制还要配以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由于输配电线路的覆盖区域的自然条件气候十分恶劣,因此对线路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非常重要。要通过对其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来保证输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在进行检修时,务必要遵循“应修必好,修必修好”的基本原则,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线路检修时,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取停电作业或者带电作业,请注意停电检修的次数应适当减少。而且要积极采用新的科学工艺和先进的检修设备使检修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输配电线路设备的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每一步管理计划,并根据计划管理认真做好检修工作,按照检修结果制定出未来一年中各个阶段的计划并认真落实执行。同时,更要不断对输配电线路的施工和施工质量进行加强管理。在进行施工检修工作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如检修岗位和施工安全质量等。并且对于投票制度和监工制度要认真执行,对检修施工和带电作业要做好统计记录。要合理安排制定各项施工流程,明确施工标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

要特别注意:a.只有持有权威认可资格证的施工人员才能通过考核批准后上岗工作;b.在进行重要的大型检修项目和改动工程之前,也要按照审核流程获得批准后才能施工;c.无论是施工材料还是检修材料也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鉴定后合格的才能投入使用。另外,检修施工的外包工程项目必须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并认真做好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同时也做好输配电线路运行分析和故障统计的工作,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安监部门搞好事故调查。搞好线路故障调查统计、掌握事故规律、积累运行经验,提高送电专业生产管理水平。

2输配电线路日常运行维护措施

首先,要重视检查、检测、检修工作。在输配电线路的正式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定期检查检测,及时检修,加强对故障多发点的巡视、观测,不留检查死点。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包括期巡视、特殊巡视和登杆检查,要加强特定环境下对导线腐蚀、抛股、断股的检查,同时要加强各类设施的巡视检查,对于不合格、老化的相关设备做好设备缺陷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严格按照缺陷流程进行管理和更换,不留隐患。

其次,要规范线路巡视记录与巡视内容一切巡视工作都将按照相关作业指导书中规定内容做好巡视记录,且各班将“巡视作业指导书”内容录人GPS巡检器,逐步向无纸化巡视过渡。还没有配备巡检器的,可将缺陷内容记录在正规的巡线卡中。同时,还应记录线路防护区内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状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宣传工作。若发现线路缺陷后,根据缺陷分类标准准确进行分类并记录。特别要注意记录好遇到雨、雾、雪等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时,线路重负荷情况以及绝缘子、导线连接器发热、放电情况。

最后,要建立现代输配电预警系统,监测输配电线路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值,气象参数值以及绝缘子表面的盐密值,塔架上的风速风向、雨量、风偏角、风偏间隙等,通过综合分析,使其在达到临界状态时能够先期报警。

3结论

总而言之,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影响输配电运行及维护的因素较多。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地运行管理方案及日常维护措施,以此来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罗丽萍.浅谈电力企业中的输配电线路和运行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9).

[2]李建忠.如何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07(5).

输配电线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43-02

随着输电线路工程应用技术日异月新,企业对于输电线路施工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十五年既是电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输配电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线路施工是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具备制定线路施工方案、组织输电线路施工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重大影响。

一、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的工作岗位特点

高职院校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电力工业电网建设,掌握电气、力学、电力线路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检修等技能,能胜任电网企业、供用电企业和电力建设企业从事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与检修等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大多为线路施工、线路施工管理、线路施工监理等,这些工作岗位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现场操作性强。例如线路施工中的基础测量、基坑开挖与混凝土浇制、组立杆塔、放线紧线、金具安装以及线路运行与维护中的缺陷检修,都必须在输电线路现场进行。

二是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线路施工中一个标段线路长度可达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而且几乎都在野外作业,不仅风餐露宿,还经常会面临恶劣的天气。

三是作业条件复杂。施工场地人员多、设备杂,例如混凝土浇制需要大量的动力设备和浇制设备,开挖杆塔基础需要大型的挖掘设备等。

四是讲究团队合作。每项工作任务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少则需要几人,多则需要几十人,必须分工明确且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五是安全责任重。由于线路施工属于高危作业,不管是施工或检修,都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和专人监护。

二、线路施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的工作岗位特点来看,该专业的课程教学不能按照传统的纯理论知识讲授的方式,其教学安排在突出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既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强调工程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线路施工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由于高职院校逐年扩招,招生录取分数线一般都不到高考总分的一半,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偏差,特别是理工科,甚至出现“零起点”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学习,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他们往往无法适应教学要求,最终陷入“学不会――无信心――不努力――更学不会”的恶性循环。

(二)学生感知知识和技能困难

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局限在室内,教学手段主要使用板书或者采用图片、器材展示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经常似懂非懂,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因此,学生往往感觉线路施工课程“抽象、枯燥、乏味”。

(三)实训有一定的随意性

长期以来实训被认为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仅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教学质量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这导致实训的目的不是很明确,缺乏项目的创新,学生参与度不高。有的学生眼看手不动,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职业心态还有待培养,应该让学生以一种职业者的心态去进行技能学习。

(四)教学手段和考核单一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习惯于把知识和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单方面被动地听讲,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在课程结束时采用以笔试为主、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小实训项目报告为辅的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很难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线路施工课程教学设计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课程的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理念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情境

在对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对线路施工作业全过程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梳理,提炼线路施工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构建学习情境而后设计课程教学情境(如表1所示)。

(三)实施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

1.任务项目导入。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引入本次项目的内容,并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项目有整体了解和认识,同时明确完成该项目任务可以达到的相关职业能力,让学生做好项目任务的相关准备工作。

2.任务驱动。首先,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及项目任务的难度,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均设组长一名,组员4-6名。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经过小组协商自主选择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再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完成任务的详尽计划。

3.任务实施。小组成员根据制定的计划和分工情况实施任务,对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由小组成员之间沟通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提出合理的预判和应对的方法。

4.展示成果及评价交流。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将学习成果通过电子演示文稿的方式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交流。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依据,通过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将完成任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汤晓青.输电线路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汤晓青,杨 力.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输电线路施工课程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4]李盛林.线路施工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上一篇: 法治管理论文 下一篇: 生物制药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