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环境保护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36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1)

一、前言

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多事因人类的自然观和系统观造成,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应从人类的观念和行为上出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思想出发,寻求中国文化传统理论中的一些理论思想,构建起环境文化管理模式,以促进当前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发展方式,从而改善环境问题。下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论思想展开分析,就如何构建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展开具体的研究。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伦理思想的作用

1、“仁爱”凸显的环境管理基本关系

就中国传统来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的一生应做到首先孝顺父母,然后将这种仁爱扩大到爱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博爱,扩大到爱社会、爱国家以及爱护自然环境和天地万物。而我国传统学说,儒家学说也说到,要以“仁”找作为个人道德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则,而应将其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推广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充分发挥仁爱精神和情感,关注到自然万物中。要实现仁爱人民、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思想对于环境文化管理存在一定的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当前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全球变暖问题,全球变暖不仅会导致全球岂会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得很多太平洋岛国和沿海地区沉没,严重的可能会危机到相关地区的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人都有仁慈之心,看到人类同胞正在受到侵害和苦难,都会有一定的仁爱之心,主动从自己的生活中改善生活作风、行为以及方式,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提倡绿色文明出行等一系列的减缓全球变暖措施。这种仁爱的思想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家庭幸福、更有利于全球环境,为子孙万代的利益考虑。

2、“天人合一”体现的整体性思维

事实上,就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于人和自然的想法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天与地、人和自然属于一个整体。在《庄子・齐物论》中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之本也”等理论思想;在《朱熹・朱子语类》中也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等语录。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系统、经济技术系统以及自然系统的一个整体系统,是将其作为一种整体而言的。如果只顾及到经济技术的发展,而未得到自然环境无止境的资源消耗,势必会引起最终严重深刻的生存危机。

例如,地球的淡水资源以及石油资源已经逐渐呈现匮乏的情况,很多地区的石油和淡水资源甚至呈现出枯竭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到了当前部分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更严重危害到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仅如此,恶劣的环境和枯竭的资源还正在朝着越发严重的情况发展,这也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共同繁荣发展,更危机到了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

3、“求同尚俭”突出的社会性思维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在《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孟子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理论,他认为人应“性善论”的思想生活,认为只有将人的先天本性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建立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构建。人在社会上生活必须要关注到衣食住行等方面,但通过这些基本需求要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物质供给系统,以把保障社会制度等。实施上,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和谐,社会的财富要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通过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系统化的物质供给系统,并逐步扩大到全社会。

由此可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提倡“求同尚俭”的理论思想,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力量以促进进一步长足发展。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自然能源,促进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充分发挥社会基础与物质基础,最终实现人类社会色和谐发展。

4、道德人格思想体现的永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类社会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修养,提倡人应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事业理想,积极努力的参与到保护地球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和责任担当中去。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需求重要性,强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说生命与道义不能兼得,舍生取义也变成了自觉的选择。而传统文化更强调求新求变,不仅要最求财富和资源的占有,更追求人生的只会和精神所得,最后更要以精神财富等方式流传后世。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追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以汇聚成强大的道德约束力量并影响人类文明。

而建立这种合理化的社会文明氛围,有助于促进人们合理的消费观念养成,更能促进人们珍视资源,合理运用资源,以改善逐渐严重的环境问题。从根源上抑制环境问题产生,构建平稳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综合发展。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实施策略

1、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定义

所谓环境文化管理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伦理思想与现代环境管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紧急技术体系,促进人类自身行为的调整,以减少环境污染,重视保护自然资源,进而促进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的和谐稳定发展。事实上,人类社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出“仁爱”“天人合一”“求同尚俭”的传统思想理论,利用已有的环境管理理念,逐步完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

2、阐释环境文化管理模式

由上文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观念,明确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既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包容,又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更凸显出了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整体,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将三大系统看成是一种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必须在经济开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以整体性出发,做好环境问题的预防,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以实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尚俭”的理论思想指出,人类的行为改变是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改变的基本路径和措施,而“崇尚道德”则支出,人类的行为改变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伦理思想与管理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以制度为方针、发展理念等形式展现出来行为,通过创新科技与实施控制再作用于经济技术熊,并利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人类生活习惯作用于生态系统,构建完善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

3、构建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基础氛围

在实际的环境文化管理工作中,要实现高效的环境文化管理,我们应加强对其的宣传力度,争取将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到整个社会、人类共同担当的责任中来。就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情况来讲,尽管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理论与实践,但就大多数的理论和实践来讲,大多都缺乏深入社会的分析,没能影响到个人的生产消费和生活,因此,根本起不到预防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效果。因此,对于未来的环境文化管理工作,要构建完善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应加强环境管理的有限性,以保证现有的社会工作效果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环境管理的理论观念普及和推广,从根本上缩小环境问题的覆盖面以及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应充分挖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论思想,并将其应用到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中,以突出环境保护意识与节约资源能源意识,从根本上缓解问题。

4、环境文化管理模式的教育调控措施

就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通过加强国家政体对社会观念的影响,在追求经济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市场的理性化约束,既要保证刺激发展,又不能过于放松思想建设。正如孔子在其教育理论中支出的礼乐教化,强调的是国家对于人民群众的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仁而爱人”的广泛现象。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助力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人类生活消费、道德文化的影响。通过加强文化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坚持四项原则,在保证稳步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环境问题来讲,要实现完善的环境文化管理模式构建,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多种思想理论,包括“仁爱”“天人合一”“求同尚俭”以及“崇尚道德”等理论思想,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影响措施,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人类意识的提高以及行为的改善,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应的公共发展。(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千,花日茂.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环境文化管理模式[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20- 24.

[2]陈华. 环境友好型社会视阈下中国环境文化新体系的构建[D].长沙理工大学,2008.

[3]刘波. 浅议环境文化建设之途径[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3:122-123+26.

[4]赵云龙. 基于冲突―适应―合作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跨文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王虎成. 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互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02:69+60.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2)

二、在辨析讨论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有关现象及问题的辨析讨论,也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能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和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明辨是非,进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如在教学完《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已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界的生物链如果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如果课文就此结束,学生受到的情感教育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理性地加强环境保护。

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生物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了蛇是老鼠的天敌,可是社会上乱捕捉蛇的现象也不是个别,有的人故意捕捉蛇来卖、来吃,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通过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各自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蛇与人类生活、人类环境的关系,明确保护蛇的重要性。在教学《朱鹗飞回来了》和《金色的脚印》时,笔者也设计了类似的问题:动物也有性情,他们也有生死相依之情,也有亲子之爱,那怎么样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成为朋友呢?学生在辨析讨论中逐渐明晰:给动物生存的空间,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三、在小练笔中融入环境教育

小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延伸,即从具体的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联系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一种读写结合。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3)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进步,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使人们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环境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成为语文教学的靓丽风景。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让环保之花永驻孩子心田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礼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讴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篇章有很多,这些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编得非常地美,教师就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带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使儿童的心灵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出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课文《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树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海底世界》、则将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洋深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课文语言优美,文辞精彩,犹如一幅幅画卷,让人陶醉,使人遐想。品读这些课文,仿佛让人呼吸到榕树的清香,聆听到百鸟的争鸣,目睹到 海底的奇异,感受到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要坚持以读为本,凭借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充分激起学生向往和神游的美好心愿,加深内心体验,获得真切感受。并由此展开想象,投入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在心灵上获得审美享受。从而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知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彼此共存共荣。

二、寓环保教育于日常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除了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外,教师还应该抓住时机,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促进环境意识的增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执教低年级课文《爷爷和小树》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里动手和父母同种一盆花。从生活细节入手,融入环保意识。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美丽校园,身先示范,主动和学生一起打扫校园卫生,拾捡小吃袋、纸屑等垃圾,给花坛除草,并让班级学生办了以“美化校园,人人有责”为主题的手抄报。如:学了《鸟的天堂》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个小小的心愿,班级还共同制定一份绿色环保宣言,并动手制作一些环保绿标语,如给校园草坪制作环保标语:别踩我,我也怕疼!!在室内张贴一些具有提示作用的环保标语: 保持清洁!勿乱扔垃圾、纸屑!不准随地吐痰!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语汇教学中

语汇积累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语汇积累教学中。在收集有关动物的词汇如狮子、熊猫、大象 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动物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语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为教师,作文教学只是传授些作文技法,注重于技巧的训练,而对思想教育环保教育注重不足,这是不可取的。翻开中国文学史册,在星光灿烂的文学长河里有多少诗人墨客,用手中的笔书写了讴歌自然,咏叹人文的千古绝唱和不朽名篇,如李白在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秀美的大自然如一幅画展现于我们面前,从而激起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色彩绚丽,真实描绘出了初春的明媚景色。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用手写环保文章,从而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作文课上,在文章题目拟定、选材等方面,倾斜于环境保护。如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写作中,我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环保。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多方调查研究,撰写出“环保”调查研究报告或论文,对写的好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在班中展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为学生选材提供了素材,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4)

如今,提高环保意识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对保护环境应有的责任感,通过家园共育对幼儿进行环保习惯的培养。针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注重常规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日常教育中开展有关什么是环境保护、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讨论,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我们利用晨间谈话与幼儿共同讨论一些环保问题。如:你是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园的?幼儿们有的说,我家离幼儿园很近,是步行来园;爷爷骑自行车送我来的;我是坐公交车来的等。在家园共育中孩子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懂得了绿色出行;利用外出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要爱护植物,做文明的出行者;同时我们还在园内提供了废电池箱,垃圾分类箱,在班级组织评选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二、抓住教育契机,培养环保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抓住各种机会开展环保教育:散步出游时,教育他们不践踏草地,不摘花、不攀摇小树,看见地上有垃圾要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我们还在教室里设置了“宝贝变变变”区域,重新再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将收集来的旧挂历做成相册;将纸盒变成厨房中的灶台、厨具等,这些材料再利用既能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

三、家园通力合作,强化环保行为

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家长也要配合工作。家长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要爱护环境,关爱小动物;坚持环保出行等。家长还要督促幼儿的环保行为,对于幼儿在环保方面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的环保行为持续保持下去。

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在一天天增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将培养环保意识加深。

1.充分利用资源,加深环保意识

利用园内的有限资源,处处彰显环保意识。如:在垃圾桶旁边贴上了穿着绿衣服的小青蛙“请将垃圾放入我的小肚肚”等,有趣的标记随时提醒了幼儿爱护环境。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结合有关环保的世界节日我们相继开展了:世界地球日,幼儿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宣传海报,倡导大家行动起来爱护家园,保护地球;开展世界森林日,阻止乱砍乱伐,防止土地沙漠化。我们开展的活动虽然比较肤浅,但对孩子们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日常教育活动,体现环保意识

将环保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中,如:综合活动课《花儿好看我不摘》《森林之歌》等环保内容让幼儿懂得不能摘花的道理,萌发幼儿爱护花草的情感;精灵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尽情地欢歌笑语的情景深深地敲开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了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怀;风趣而又诙谐的情景表演《你会给垃圾分类吗》,让幼儿了解乱扔垃圾带来的危害,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废物箱。

对于幼儿来说,我们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树立具有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总之,作为教师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幼儿的环保习惯,使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我们生存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婧.写给孩子的环保启蒙书.新蕾出版社,2012-08.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单元

第10讲

学科

思政课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观看视频等,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内涵。

2.通过观看视频、查阅新闻报道、小组合作讨论等,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

3.激发情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重点

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内涵

难点

能够联系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由于河水被污染,导致鱼儿死亡。

2.小区垃圾无人清理,生活环境被污染。

3.青山绿水的画面

思考,对比、分析污染原因。

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活动一:生态

课件出示:

1.讲述故事:浙江省安吉县的小村庄—余村的变化

2.图片展示:80年代的余村与现在的余村

3.视频播放:余村变化

活动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就像清洁的空气,当我们畅快呼吸时不觉它的珍贵,一旦失去就会无法生存。

2.学习: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3.学习:话语

活动三: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1.文本学习: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历史上,这里森林广布,水草丰茂。后来,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2.课件出示:塞罕坝

3.文本学习: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4.文本学习:爷爷对他们的感人事迹作出指示,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5.图片展示:治沙队员在塞罕坝荒地上植树造林

6.小组讨论:

(1)曾经的塞罕坝为什么会从“水草丰茂”变成“黄沙漫漫”?

(2)今天的塞罕坝为什么能从“荒原沙地”变回“青山绿水”?

活动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1.学习:三大保卫战

2.提问:保护生态环境,生活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3.文本学习: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4.播放视频:制止餐饮浪费

5.出示话语: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

6.图片出示:

(1)热爱大自然,爱护小鸟

(2)爱自然爱山水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

回归自然,亲近大地。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

倾听

思考

诵读

学生学习

学生观看视频

学习倾听

学习倾听

观看思考

思考回答

指名回答

学习了解内容

思考回答

诵读学习

观看视频

诵读

观看图片

思考

通过故事—余村的变化,使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画面,是我们的追求。

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 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让学生知道: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再次学习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感受美好环境

课堂小结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生态文明建设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让每个同学都做“生态文明”的小小践行者。

板书

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而字是最小最单一的教学,然而它就像乐谱中的七个音符一样,会谱写出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篇章。字组成词、词连成句、句构成段、段串成篇,可谓奇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巧妙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则更生动,更直观,成效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如学生在学习生字“惯”时,除了让他们掌握“惯”字的读音、字形,引导其理解字义外,还要启发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组词和说话训练。在教学中,许多同学把“惯”字组词“习惯”,并用这个词说了好几个句子。有的同学说:“我们从小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有的同学说:“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针对这些句子,教师可及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这些句子都说得很好,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环境、不随地吐痰,既文明又卫生,减少疾病,健康成长,这都是保护环境的表现,老师相信同学们说到也能做到。这样,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字词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应学的知识,还在识字教学中促进他们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二、阅读课文自然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巴金先生通过细致地描写将一株适合鸟儿生活的茂盛的大榕树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在文中很自然地插入了一句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回味文中优美的文字,领略大自然美好情趣的同时,不可忽略这句话,而应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孩子们留心这句话。教师可让学生嗣绕“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榕树庞大,可供鸟儿居住造巢。”有的同学说:“位置好,在河中央。远离人群。”有的同学说:“河给鸟提供食物和水。”有的同学说:“树叶茂密能为鸟儿遮风挡雨。”有的同学说:“人们保护鸟,不伤害鸟儿。”由此,孩子们明白了这美好的自然景象的存在得益于当地人朴实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正是这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才使人们拥有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资格和条件。这样,孩子们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与美好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表情朗读正确渗透

朗读训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能与文章产生共鸣,并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之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天堂》、《美丽的小兴安岭》、《七月的天山》等这类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还要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学生通过人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读出生动优美的画面,感悟和领略不同景象美的意境,以唤起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大自然,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

四、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之中,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每当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一个公园,或参加一次活动后,常常要求学生把活动记录下来,作为练笔,以提高作文水平。而练笔的角度,又往往与他们是否有意地观察某些事物有关。因此,在活动前,如果教师能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放在环境保护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暑假前向学生布置任务: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这样,通过有目的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内容的一个范例。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7)

不踩草坪倡议书1亲爱的城市之光业主们:

文明停车是个人素质修养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繁荣的标志。随着春日来临,小区内花红柳绿,风景如画。创造美好的小区环境需要绿化工人付出辛勤的劳作,更需要每位业主的自觉维护。无论是返青的草地,还是新补种的草籽,都禁受不住车轮的碾压。同时转角停车等,既给别人行车造成不便,也容易使自己的爱车遭到刮擦,造成恶性循环,有时还会因此与物业、邻居发生争吵。

在“台州业主论坛”开放之后,“拍客曝光”栏目就不断有业主上传了我们小区一些乱停车的照片,为此我们做谨向城市之光全体业主/居民提出如下倡议:

1、自觉维护小区环境,自觉服从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

2、地下车库的每一位车主都应该把车辆停进自己的`停车位,不要占用他人车位。

地面停车的车主停车时应控制好前后车辆间隔,避免浪费太多地面资源。

3、辛苦我一人,方便他人行,我们真成的希望各位业主/居民将各自的非机动车停放到非机动车库自己的车位上,自觉改变随意停放非机动车辆的陋习,还小区一个安全、有序、畅通的生活环境。

4、提倡热心支持和自觉维护小区的精神,以“维护小区环境秩序为荣,以损害小区环境秩序为耻”。

看到随意停车的现象应予指出,对损害小区公共利益的,应予谴责,对乱停车现象及时到“拍客曝光”栏目进行舆论监督,当小区内监管氛围形成时,我们的小区环境将变得越来越文明。

社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每位业主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文明、整洁的小区环境内,但文明祥和的小区需要全体业主共同来维护和创造。因此,希望全体业主能积极参与本次“规范停车倡议活动”,对破坏小区秩序、不讲公德的行为,大家都一起参与批评和抵制,社区将通过多方力量把小区的生活环境建设好,维护好,共同塑造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小区新形象。

不踩草坪倡议书2我们学校每年都花费很多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读书环境。但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着随意破坏公物的现象,所以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随意践踏草坪,不随意进出花坛,不攀折花木。

二、爱护学校环境,拾起地上的纸屑,不乱扔垃圾,不在校内吃零食,保持环境卫生。

三、爱护学校课桌椅,不乱涂画刻,不随意粘贴物品,不踩、不敲桌椅,小心翼翼对待。

四、爱护学校黑板,不乱涂乱画、不拍打敲击黑板

五、爱护墙体,不乱涂乱抹,不踢踩墙壁,不在墙体上打球,留下任何印迹。

六、爱护学校清洁卫生工具,认真爱护,轻拿轻放

七、爱护学校资源,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节约水电。

八、爱护体育用品,不把体育用品乱玩乱丢。

九、爱护校园内的公共设施,不损坏、不攀爬。

十、损坏公物要赔偿。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私人财产一样爱护公物;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公物。让我们携起手来,做到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一起来杜绝损坏公物的行为。

不踩草坪倡议书3亲爱的同学们: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着一身的蓝;阳光的幸福,是它拥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南审的幸福,是它披着生命的绿衣。在这深秋时节,依然可以见到一片片青毡映入我们的眼帘,妆点着美丽的校园。然而我们却不时看到破坏草坪的现象:有些同学贪图方便常常“另辟蹊径”,使得草坪受损严重。还有的同学在草坪上追逐打闹,肆意践踏,让可怜的小草倍受折磨,苦不堪言。“踩时花溅泪,踏时草惊心”不曾想到,踩在我们脚下的,是花儿的哭泣,是小草的呻吟!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

现倡议如下:

(1)已有阳光大道,何必另辟蹊径

(2)请脚下留情,别伤害无辜小草

(3)参与绿色行动,保护南审家园

不踩草坪倡议书4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你们留心过校园里这群无声的朋友吗?风霜雨雪,酷暑严冬,是她们坚守了校园的绿色;日复一日,春华秋实,是她们见证了__校区的发展;郁郁葱葱,绿草如茵,是她们渲染了校园的春意盎然。她们是__校区的一部分,是她们,撑起了__校区的蓝天绿地。

为了更好呵护我们__校区的绿色精灵,同时也让同学们彰显班级风采弘扬班级特色。我们倡议发起以关爱校园草坪为主题的绿色活动。我们的口号是:“传递绿色希望,共创绿色校园”。

在此,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以学办为单位,在校园里认领一片草坪,定期进行必要的养护和杂草处理;

二、每个学办想一句相关的口号,制成告示牌,立于所认领的草坪;

三、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意践踏草坪,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

同学们,我们这次倡议发起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草坪,也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要树立绿色文明意识,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加校园爱绿护绿的行动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校园、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们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多弯一下腰,多伸一次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让我们的行动成为校园景色中最靓丽的一道人文景观。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创造出一个干净、整洁、温馨的校园而共同努力!为珍惜绿色、爱护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传递绿色希望,共创绿色校园!

不踩草坪倡议书5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8)

现有116个教学班,朱田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58年。学生3521人,教职工225人,校园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5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首屈一指的花园式绿色学校。曾荣获临沂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工会工作单位,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市先进教研室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胡文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视课堂主渠道。

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9)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品德学科上的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利用品德学科,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天气越来越热,学生上完体育课以后,会满头大汗,会特别渴,手上也很脏。这时,学生就会弄些纯净水喝,或者到洗手间洗手,可这些小事也总会出现一些状况。有些学生就会利用水龙头来玩水,将衣服弄湿,将瓶里的纯净水随意倒掉。这样无意中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厉的批评只能一时奏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于是我把节约用水的意识有机地结合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品德与社会书里有《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这一课,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在讨论中学生明白:全球自然资源频频告急,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有的地方还严重缺水,闹起了水荒。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玩水龙头的现象自然消失了。

二、利用品德学科,对学生进行爱护绿化教育

我们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先进学校”。但是,有一些好动的孩子,在课间会出现摘花折柳的现象。学校也在相应的地方插上了精美的告示牌,但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是天真的小学生,只有空洞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我在教育学生爱护绿化时,因地制宜,利用品德与生活书上的《别把花草弄疼了》,随机应变,让学生学习课文,说说大树有哪些作用,哪些是破坏绿化的行为,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花草树木功劳很大,它们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装扮了地球,是我们的好朋友。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保护花草树木,千方百计地护养它们。我们也应该积极地投入到爱护花草树木的行动中去,为护养它们作贡献,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养成自觉爱护绿化的文明行为和习惯,当好爱护花草树木的小哨兵。

三、利用品德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爱护环境保护论文篇(10)

关键词

儿童 动物福利 环境教育 环境创设

据记载,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已经消失。现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据专家估计,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 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迫在眉睫。

对保护动物而言,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为动物提供适宜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等条件,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也就是保证动物福利。

一、从儿童做起,培养其动物福利意识

“环境教育,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促进人类积极保护环境、关心地球的首要因素是他们在儿童时代就能认识和热爱大自然,即所谓“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帮助广大幼儿树立动物福利意识,养成自觉的动物福利习惯,并使之成为他们天性的一部分,是孩子一生的大事。

将动物福利理念融入到现代幼儿教育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儿童道德教育的内涵,使“人类中心”和“主宰万物”的思想走向万物共生共荣的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实现从儿童开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启蒙教育,且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更好的实践契合点――从动物福利教育切入,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意识。

二、从感情入手,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愿望

动物福利意识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儿童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于动物有一种发乎天性的喜爱,从情感入手培养孩子动物福利意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之前,在孩子的心里喜欢就要拿来,就要占为己有,如因为喜爱他们会把猫、狗、鸟儿等动物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圈养在家里、关在笼子里……因为喜爱他们会把藏在泥土里的蚯蚓等各种小虫子挖出来玩耍;因为喜爱他们会把池塘里的小蝌蚪、青蛙、小乌龟、田螺、小螃蟹等装进自己喝过的饮料瓶里带回家;因为喜爱他们会把鸟窝里的鸟蛋拿走等等。受成人的影响,他们比成人更喜欢吃野鸭等野生动物……面对天真幼稚的孩子,这个时候适时引导,利用各种方法,如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让幼儿明白怎样做才是真正爱动物、是动物喜欢的,明白动物和人的关系,明白喜爱不等于占有,人对动物要有一种互生乐善的思想,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它为自己生、为自己长,和人一样也有生存的权利,不要无故伤害动物,让幼儿明白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也有痛苦和悲伤,也需要人类的保护,激发幼儿养成动物福利意识。

三、从考查入手,激起儿童对动物生存状态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类,尤其是儿童,对周围环境和动物的喜爱是他们的本性。对幼儿进行动物福利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带孩子到附近的农场、养殖基地、动物收容所、野味餐厅、社区等地走走、听听、看看动物的生存环境,了解动物生活在垃圾成堆、苍蝇满天飞的恶劣环境里的无奈;感受动物被虐待、殴打时的痛苦;看看很多动物挤住在狭小空间里的艰难……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幼儿强烈感受到动物生存环境的恶劣性和危害性,从心灵迸发动物保护的意识。

在《认识猪宝宝》的活动中,我组织幼儿深入养猪场、农家住地,让他们感到猪宝宝的可爱、猪宝宝整天被圈养在猪圈里,没有自由,以及农场主怕它们互相撕咬而把猪宝宝的尾巴全部割掉的痛苦和到处都是猪粪、垃圾等脏乱差恶劣环境。从而进一步打消幼儿圈养小动物的意识。即使圈养,也要给他们自由,让它们有好的卫生条件,有自己的活动空间。爱心,要从爱护一个小动物,爱护一个小生命开始。从自己做起,不虐待、殴打动物,不吃野生动物等。以直观教育的方式,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里的所有生命,热爱青山绿水之情。同时,引导他们初步懂得保持生态平衡,就是要爱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让它们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它们的生存环境需要人们保护和创造,使他们明白自己能为保护自然和居住环境做些什么。激发幼儿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 。

与此同时,我们借助于幼儿喜爱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文学作品,让孩子观看、了解目前动物的生活状况、动物对人类的贡献及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动物福利教育。例如动画片《地球超人》、童话故事《嘟嘟鸭星球》《送子报恩》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爱护动物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我们还经常给孩子讲解那些宣传环保、爱护动物的画报、图片,让孩子了解一些爱护动物的基本知识,通过图片、录像及大量的资料诱发幼儿的生命感动,树立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情感意识,自觉养成保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四、从环境创设入手,让动物福利权利在行动上得到落实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保护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环境,对孩子进行爱护动物的壁画宣传,还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动物的各种图片、故事等装饰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让孩子随时随地抬眼就能看到;还经常利用“家园同乐”机会各班自编排演了各种形式的爱护动物节目,如《猴子的诉说》《地球一家人》等,这样既使幼儿在排演活动接受教育,又使家长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受到了一次环保教育。我们还坚持出环保板报,向广大家长宣传环保、爱护动物的意义,还把动物福利的活动刊登在我们的园报上,并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每个月都有家长给我们的园报投稿,如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环保教育后,有很大收获,回家后念环保儿歌,在马路上行走也注意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看到别人乱摘花草,不讲卫生,会说那是不应该的,还主动把之前自己宝贝似的小鸟给放飞了,说是要爱护动物,给它自由,我们对幼儿园从娃娃抓起进行环保教育表示赞成和支持。又如另一位家长说,我女儿的陪审员表演,我觉得比上课还有效,首先是将良好的习惯带进了生活,同样也给我们家长敲响了警钟,不仅仅是环保要从娃娃抓起,一系列好的习惯也应该从娃娃抓起,感谢老师的精心培育。我们做家长的义不容辞地要配合教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为环保教育出一份力。

从这些家长的来信中,我们看到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进而增强了我们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信心。通过幼儿向社会、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大家知道“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她”的道理 。

五、从课堂教学入手,渗透动物福利教育

教育方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制订了严格的接触动物的行为准则。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渗透有关动物保护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尊重所有动物,无论是大还是小;知道动物需要什么;接近动物的时候要安静并且动作要缓慢;不要试图触摸野生动物;不要把野生动物从它的栖息地带走;将你动过的石头、木桩和树叶等原样放回;注意安全,活动结束后记得洗手等等,这就为教育者、被教育者以及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减少了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教育的实效。另外,重视“生态体验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教授同情心和关心环境等概念,不仅效果显著,还能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如在户外“自然侦探”活动中,创设一个不打扰自然界动物与植物的“探索小道”,为儿童发放到自然小道的“通行证”、扮演到探索小道“做客”的角色、遵守“不说话、不翻动环境、只看和记录”的行为要求,让儿童在活动中始终以一个动物的“客人”的平等身份,进行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儿童体验到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体现在整个教育的有准备的环境之中,体现在亲身的感受、实践和思索之中的。正所谓:爱是体验到的,不是认识到的。光有认识、没有体验,不可能产生真爱。

如在主题《挂鸟巢》的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去森林公园实地调查,让幼儿听听树林里鸟儿的叫声、看一看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通过比较、感受,让幼儿明白:由于人类的关系,鸟儿、兽等动物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小,从而进一步增强爱护动物的强烈感情,最后,孩子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鸟巢,挂在公园的树上,希望每个小鸟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如在“好玩的汽车”中,小朋友发现汽车的尾气也给人们带污染和危害。有的幼儿甚至从汽车污染联想到环境的污染,如,高楼、河里的油污,乱砍滥伐树木、哭泣的老虎等等,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借用录像、幻灯播放污染泛滥片段,各种动物皮毛制品、各种虐杀动物图片等,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们看后,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许多许多的环保图画:河面漂浮的污油,翻着肚皮的小鱼,流着眼泪的太阳,面向上天求助的狮子、笼中哭泣的狗等。最后,大家共同绘制出一个满是绿色和清清河水的地球。通过这些适宜而丰富的内容,使孩子们了解了一些动物保护知识,为进一步进行动物福利教育提供了“食粮”。

六、从“节日活动”入手,渗透动物福利教育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挂鸟巢、放飞笼中鸟、收养流浪狗、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动物福利教育,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树木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树木和地形的关系,乱砍滥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让孩子们意识到动物、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认识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认识几种明显的标志,如海洋、河流、山脉、陆地、城市等;“地球生病了”,教师用地球仪表示地球,通过讲故事《地球生病了》,组织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会生病,怎么办?以及“地球小卫士”“地球的病好了”等活动,通过上述主题活动的开展,拉开了生态教育的序幕。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理解生物、人和各种环境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这些为幼儿成长后,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培养。节日活动还有“爱鸟周、无烟日、世界粮食日”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结合教育目标,适时适地对幼儿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七、从家园合作入手,做好动物福利教育

父母是家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与家长朝夕相处,他们的动物福利意识与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言传身教。比如爱护动物、主动放飞动物、禁食青蛙等野生动物等等。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随时制止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另外向家长介绍新动态,传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使家长成为环保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万物皆生命,呵护始于人。教育儿童从小就以理性的、有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弱小的生命,珍惜动物的生命、善待动物的种群;树立关爱动物也就是关爱了自然界,关爱大自然最终也是关爱了我们人类自己的观念;要学会“站在动物的后面”,从它们身上学习很多东西,力争成为动物的朋友,而不是强迫动物成为人类挂名的朋友。

爱护动物是人类的美德,爱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孩子收容流浪动物,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有个温暖的家;让那些失去爱的动物有生活保障;让更多的人加入关爱动物的大家庭。从孩子着手,带动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环境,关注动物福利教育。

参考文献

[ 1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 2 ]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 教育与管理论文 下一篇: 美术教学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