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30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58-0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2到7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小组之间,成员们通过相互的帮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主体作用、互助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人合作,树立正确的与人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然而,我们不能盲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的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的积极合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在积极的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要以一个管理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参与到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教师的参与,小组学习会变得快速、高效,按预定轨道顺利进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要恰当安排

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小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模式与感悟角度,学生在理解时需要适当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因此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1]。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教师可以在较集中的情况下多时间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表达。

三、做好小组分工与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得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同时,优化分组还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起到一个切磋、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小组间进行公平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小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2]。

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究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者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愉快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五、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但是教师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时候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小组分工,时刻监督者小组的合作的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的调整教学的计划,根据课文资源组织一些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语文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每一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程中,要准确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2)

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可由小组选出一名本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每次要求的不同,代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本组代表,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2.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合作,它需要具备一定吸引力,是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合作参与。

2.1参与预习之合作;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布置预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我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如有一组积极地探究合作,说到帮助田忌取胜时这样提出:科技发达了,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变成豹子腿,那齐威王的马只能望尘莫及了。此想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不由自主为他们小组鼓掌。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小组合作完成了预习任务。

2.2共战课堂之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跳水》一课理清人与猴子的联系能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用示意图表示,学生异常活跃。整个教学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在集体中相互协调、团结探索的规则和方法。

2.3课外拓展之合作;语文无所不在,它在课本里,也在生活中。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合作学习,是教师统一调控的,要想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就必须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语文的世界。课外的生活是学生合作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时空领域。

在学完《将相和》后,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有了印象,为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合作练习: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没有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刻画,请小组借助插图进行讨论,同时合作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男儿膝下有黄金”等名言警句充分运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云雀啧啧”的话外配音更是让师生动情。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能力、协作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3)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首先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进行精心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剂万能的良方,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以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哪些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后有非常良好的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前提。

(二)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之后,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目标具有引领性的价值,它告诉我们教师将要教些什么内容,学生将要学到什么程度。尤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更要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要发挥哪些角色的作用,同时要明确不同的分工合作,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为了更好地落实体育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预设在体育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

(三)宽松的学习空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的重要性,越来越在课堂上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地余地,能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构建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

(四)适宜的合作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合作形式,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创新和探索,让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在小组设置上,教师要不要拘泥于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较为固定的小组配置,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2~6人左右的合作小组。小组合作的灵魂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小组合作这种形式。

二、小组合作的技术性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的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给学生,也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把这种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需要教师在点点滴滴的学习中去不断地渗透。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开展过程中具有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够更好地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意识既是合作意识的深化,也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作为体育教师,更能充分认识到在体育竞技中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在体育课堂中落实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这不仅是让学生强身健体,也为体育输出后备人才。

(二)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的重要环节是小组的组建。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还要落实到实践环节,尤其是对于体育课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小组的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小组划分中要颇费一番周折,同时也要依据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不断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需要。小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已经区别于其他文化科目地成绩好坏,而是根据学生的身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性的表现等等,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区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同的成员要有不同地职责,但是这种职责是需要不断进行轮换地,便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较为全面地得到发展。

(三)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小组合作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形式,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要所在。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引入合适的教学内容,而且每节课的内容并不是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把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好技术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我们知道,体育课程虽然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但是动作要领背后的理论也非常的重要,学生只有在熟稔了理论之后,才可能在训练过程中更容易的掌握动作。其次,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初步训练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动作上的偏差,不要等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之后在进行纠正,这个时候纠正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四)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小组合作的目的和作用都是很明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但是,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小组合作的高效性。这要求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小组合作的具体过程中去,要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与纠正,让小组合作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例如,在学习篮球的简单的技巧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篮球的基本要领,然后通过优秀学生是示范,教师的纠正,让课堂效率获得有效地提高。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小规模的篮球对抗赛,这样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4)

1.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把学生分到小组。

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按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分组,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每学期对小组成员只作一些微调。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

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二、充分发挥组内成员作用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比如,我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学生能想到: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谁负责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以供全班交流。当学生看到各小组用不同的数据能归纳出同一个结论时,都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将是他们后继学习的最大动力。高中物理课尤其是实验课,小组合作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这就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应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共同共同成长进步。

三、合理运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一)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二)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发言,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

(三)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对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延伸的问题在作进一步的探讨;还可以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优生辅导差生,小组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担负起更大的调控和管理职责。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5)

二、课前预习要布置合理适当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任务,也就是“预习案”,要求学生必须把这个任务提前一天完成,第二天教师好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但由于美术课和文化课的不同,我们有时不一定要完全拘泥于这个固定模式。例如,有一次,在头一天的晚自修时我要求每个小组临摹一幅课本中的国画作品。但第二天我检查时发现有的同学画了竹子,有的画了荷花。他们没有按我的要求做好,我没有生气,因为美术教学讲的是美的熏陶,绝不提倡死板。在上课时,学生提出课堂上各个小组要画同一作品进行比较,这一提议得到了各个小组的支持。我没有拒绝他们,如果要他们统一作业,那样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那堂课全班都在描摹竹子,当然各个小组的合作讨论也很认真,小组集体完成本组的作品。最后比较时,每组还是都得到了相同的分数,没分胜负,但大家仍旧很愉悦。

三、体验合作,提高学习乐趣

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喜欢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我不是直接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学生们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最后顺利完成任务。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此外,在美术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作品,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复杂的作品,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演练,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总体看,在美术课堂中开展的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可以提高作品完成效率,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积极评价,延伸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一定要进行展示、点评。每堂课代表人员轮流互换。展示点评形式可多样化,正是通过这多变的形式,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别人作品的评价。理论课,有些同学就采用书面的,口头的,情境演绎的形式,绘画课主要还是以作品的展示为主。通过点评,表现好的同学,我们给予一定的评价和奖励。由于美术作品不像文化课问题的答案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学生评价的标准不一,当有学生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评价不当时,不能完全以学生的评价为准,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明确。积极的评价,能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6)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集体授课制的不足在新课改下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不能满足孩子们对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化上课,孩子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教学中孩子们需要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孩子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实现高效学习,强化合作互助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面对的是相对人数不多的集体,教学时要照顾到孩子们的不同需求,具有针对性,这样便于我们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还能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孩子们自我表达,孩子们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

3.有利于初中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孩子们对问题的想法在以前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效表达,教师在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下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孩子的感受,阻碍孩子们思维与能力创新,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孩子们能分享意见,同时能从组员的发言中获得启迪,拓展思考空间。孩子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孩子们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需要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孩子们学习任务的完成。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以每一个合作都能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无论哪一名成员没完成要求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就没有实现,为此其他成员就会集体给予帮助,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也会倍感压力,这种约束力会促进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以前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这样孩子们为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和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孩子们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一再提倡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进行有效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有效发挥是以对孩子们进行有效分组为前提条件的。根据对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对孩子们的分组不合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孩子们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和探究意识的养成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分组呢?就分组方式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形式可供参考,但是总的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分组要遵循“合理搭配,急求均衡”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各组间竞争。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位置和学习情况分组,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有效分组。力求因地制宜地分组,这样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实效。

2.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对我们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我们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要高效发挥促进作用,及时分析和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当孩子们表现突出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孩子们高效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7)

2.合理建构小组,落实小组成员任务。

课前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把任务落实到每个组员头上。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组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全是差生,也不可以全是优等生,否则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其次,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最后,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是思考者、活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在组内的作用,彰显每个成员在学习中的魅力,为达成最终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保证学习时间,避免流于形式。

在观摩课当中,发现很多老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表面形式,后来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辩论、交流,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体验真正参与的快乐,发挥小组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之前,学生的预习工作要走在前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搜集、查阅资料的时间,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4.教师要通过学生反馈,准确把握教学进程。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强化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转化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到小组当中去,进行简单地指导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及时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比如,在学习讨论宋朝文官制度的意义与危害时,老师可以通过巡组的方法,了解哪些是学生们能够想到的,哪些是他们没能够深入理解的,哪些是有待补充的,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法。

5.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反馈学习效果是必须做到的。这样可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完成知识上的补给,扩大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的反馈方式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自己选择,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让他们自行分配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持有典型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交流。每个组通过汇报展示和相互交流,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马上发现自己的结论是否科学正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汇报的形式多种多样,用小品展示巴黎和会、用舞台剧展示、用歌曲怀念九一八事变等等。

6.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正确引导,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8)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2到7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小组之间,成员们通过相互的帮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主体作用、互助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人合作,树立正确的与人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的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的积极合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在积极的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要以一个管理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参与到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2.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要恰当安排

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小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模式与感悟角度,学生在理解时需要适当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因此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教师可以在较集中的情况下多时间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表达。 转贴于

2.3做好小组分工与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得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同时,优化分组还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起到一个切磋、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小组间进行公平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小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2.4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究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者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愉快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5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但是教师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时候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小组分工,时刻监督者小组的合作的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的调整教学的计划,根据课文资源组织一些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语文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每一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程中,要准确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9)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教师与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的认识不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上常说的词。但很多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只成了口中的词。这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口号与理念只停留在了说与听上。对于如何实施小学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无法合理实施教学行为的。正是教学者中存在的这种不理解与不重视相结合使得开展小学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教育成了空倡导。

2.学习分组存在不合理现象。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乏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但存在严重的问题,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想法,而随意划区分组。教师都是在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性格是什么、学生真正想要学什么、学生自身想要和谁一组学习等情况下,随意将坐在一起或是左右临近的几个同学为一组。这种不合理的划分为日后的合作学习埋下了秩序隐患。

3.小组学习存在走形式教学现象。

教师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存在分配问题后就置身事外的情况。在课堂小组学习教学中,教师往往说一句“大家开始小组学习吧”就开始干自己的事情。对于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内容不了解,对于学生是否在真的讨论也不了解。小组学习结束后,仅仅是象征性地让学生发言后,直接公布答案。这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都没有有效发挥。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策略

1.开设教师教学交流课堂。

以学校为学习单位,学校应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培训,同时,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上,学校与学校间教师的研究交流也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不同学校单位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学习交流,并组织不同学校间联合举办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学术会、研讨会,在更大的交流平台上进行研讨,取其他学校之精华,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师有学习储备的前提下,鼓励各教师展开自我认识的发言与建议,在交流中强化教师小组合作教育运用的意识,在发表建议中将小组合作学习种类丰富化、多样化。同时,教师在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也给学生上好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全面性学习、为什么实行全面性教育,这为日后学生更好地适应与跟上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2.按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强项分组。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据相关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喜欢什么内容、喜欢和谁一组,以及原因是什么写在纸上上交,教师通过对学生意愿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间根据意愿组成语文学习小组的同学,也为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和谐的小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语文学习种类及方向对学生进行兴趣主题性的小组成员调配。例如:有些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中喜欢背诵古诗,或是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方面是强项,教师在分配小组的时候就尽可能地将这些学生调配成一组。共同学习强项的小组内的竞争学习,会更好地提高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学习兴趣。小组的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定期进行调配。

3.制定特色教学方法,活化课堂。

可在教师提问环节添加激励项目,设立积分机制。教师在授课时进行适量的提问,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对回答多且正确的小组进行适当的铅笔、笔记本等的奖励。可在授课过程中设立课堂小活动,活动的开展往往可以多方面锻炼学生,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一样,需要合理开展学习小活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力。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学习小活动是非常多的。例如,在课堂上举行小型的朗诵、书法、情景再现比赛等。例如学习《孔子拜师》这篇文言文时,教师要做的不是逐字给学生翻译,让学生做笔记,而是灵活布置任务。要求组内学生进行讨论、解读、诠释于整合,小组内人员角色也是组内自己解决,教师则仅仅提供建议性指导,而非发挥主导作用。将生硬的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生活化的演绎。通过情景再现式活动,不仅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与安排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等,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4.制定课堂讨论新秩序,加强实践考核。

为使得小学有秩序有质量地学习,就需要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前为学生们制定相应的课堂学习规范。教师可以根据民主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衡量和筛选,选好组长,让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长在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要求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并且定期进行组内组长的轮值。这样不仅能很好地维持组内成员职位的平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忽略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考核。不能让学生从活跃的课堂中没学到真知识。对学生的考核不是一味教师出题学生做。在出测试题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也参与,让学生给学生出题,让小组间出题。在出题的过程中,综合锻炼学生知识搜集、收集、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出题方向、难度高低、难点大小上看出学生对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在综合性学习教育的实施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投身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会进一步推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教学是一个引导的过程,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对自身学习有新的认识有至关重要的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在授课时的紧张关系,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使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方法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进行有效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达到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育的真正意义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187.

[2]杨权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J].科教导刊(下旬),2015,06:150-151.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10)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分组单一或随意;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有的问题没必要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甚至放任的态度等等。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呢?

一、营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作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能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能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也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

(二)要关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关系。很难想象,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怎么处理好师生关系?怎么可能使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呢?只有与学生建立比较平等的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近学生,并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多多鼓励学生,要为学生的不断进步而喝彩,――教师在课间和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博大的公平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溺爱不是真正爱,放任不是爱,对学生要严而有度,严慈结合,对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的爱应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都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应当撒向学生都是爱。

二、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文中结尾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认为主要怪父母,二认为主要怪“我”,三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而分组方案最快也最常用的是学生与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还有让学生选择任务分组,学生自主挑选搭档,随机分组和混杂分组等形式。尤其是混杂分组,由于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有其他分组所没有的一些优点,譬如: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纪律会变好;优生会更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组,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可由口才较好的学生担任,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优化内容

上一篇: 给水工程管理论文 下一篇: 公共安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