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5:09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1)

在知识经济时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主流。其中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是变革方式中最有特色的一种途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而课堂小组讨论是实施这种合作学习策略的重要环节。随着以高新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影响的不断深入,小组讨论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小组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讨论点,等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小组讨论教学成效显著。

1.教师要精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可以想象:一位紧张害怕的学生,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控制自己别犯错,紧张地猜测任课教师的意图,他还有精力自主探究讨论生物学基本规律吗?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小组讨论教学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友好亲密的同桌,团结奋进的集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是建设温馨和谐的教室文化。从班训到黑板报,从名言警句到各类专栏,都充分体现人文色彩;最后是建立学生认同的制度文化,从而变外界干涉为自动约束。总之,让学生身居其间,充分享受爱的滋润,充分体验主人的角色。

2.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的“讨论点”

“讨论点”通常指讨论的问题。研究中教师普遍认为准确地确定讨论点是讨论式教学的难点,因为讨论点的确立直接关系课堂讨论质量。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讨论点确立依据的共性主要有:

2.1在教学的重点处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思维步步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2在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教学难点是纵横交错的关键点。学生年龄小,对有些抽象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在教学中采取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教法,就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紧扣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难度和梯度适中的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使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点理解的疑难处的深化理解和有机融合。

2.3在知识的关键处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教学中的新知常是旧知的延伸或几块旧知的结合。这些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就是教学的关键。一些问题,要解决它有一些“突破口”,这些“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些关键处,组织小组讨论,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使一些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3.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小组讨论的契机

3.1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课堂小组讨论。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及认知水平不一样,不同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想法,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鼓励勤于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想法中,捕捉出有代表性的意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2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开展课堂小组讨论。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思维方法不合理,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方法,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3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学生经常会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困惑,从而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提问题,这是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教师要结合问题,抓住契机,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

4.教师要有效调控小组讨论进程

教师在讨论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懂得分享其他同学的知识、经验,在讨论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达成共识。也就是帮助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由单一的个体学习转向合作性学习。而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取得上述教学效果就得依靠教师在讨论中实行有效调控。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2)

1.小组讨论――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少年儿童也好,成人也好,都有自尊和实现自我的需要,课堂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的场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倡导体验性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实践。目前,我们实行的都是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限制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纯粹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小组讨论因每组人数少,学生心理压力小,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民主、平等、和谐,每个学生会很自然地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讨论中。学生十分乐意彼此进行交流,倾听、争论、思考他人的观点并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可见,小组讨论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

2.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就不能专心地投入,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开展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小组讨论――促使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小组讨论时,组内无论哪个层次上的学生,在这样一个民主融洽的氛围中,都会进行独立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生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这就使更多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4.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心理学研究早已指出,能力是活动的结果,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一个人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种能力都会不断增强和提高。开展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发展人际交往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合理分组

1.小组的组建要合理。依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教师在分组之前,应对讨论主题的目标和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思考小组成员的构成,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尽量做到“好动”、“好静”结合,“内向”、“外向”搭配,男女相间,“强”、“弱”互补,要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组人数要合理,分工要明确。小组是班级的基本单位,一个班可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以2-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分组讨论时,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人、报告人、噪音控制员(负责控制大家说话的声音,使之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等。

3.小组成员要动态。动态既指组内角色的互换或轮换,也指组间的成员组成要定期或不定期互换或轮换。小组讨论的形式不能单一,组内交流方式也要灵活多样,可以采取组内自由式发言、轮流式发言、连锁补充式发言等。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失去兴趣,同时也会限制学生与班级内其他同学的交往。总之,分组不是为了搞形式,而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有效教学。

三、小组讨论中教师的作用

1.小组讨论前――精讲。精讲是活动开展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若主题内容,讨论的主题要有价值,要有一定的深度,主题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一听就明白,或者过难,就学生目前的水平无法得到结果,这样的讨论就都没有意义,只会造成课堂混乱。其次,教师要精讲讨论主题的知识情境、讨论的程序、活动的目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讨论过程才有序,讨论效果才良好。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3)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假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我们各自只会得到一个苹果;假若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相互交流之后,我们各自就会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思想”。充分说明了讨论的重要作用。讨论是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极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活动讨论法对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很有帮助。通过师生相互合作探索,使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激发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实现对政治观点、原理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应该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

一、“讨论式”教学的一些误区

讨论式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法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有较大提高,树立了自信心,更珍惜、更能把握和表达自己看法,各抒己见的机会明显增加。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努力创新使得“讨论”的应用取得很大成果,但仍有一些教师在实际操作运用中走进了一些误区:讨论小组机械划分;讨论问题多,事无具细,讨论满堂飞。由此导致学生讨论的兴趣不断降低;因为次数过多,讨论时间短(有的是因为问题多使得讨论时间短,有的是形式主义新课改要求用讨论式)导致每次讨论的时间不足,结果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教师便终止了学生的讨论,致使讨论流于形式,讨论不充分(曾有一位老师在讨论一个问题说时给学生一分钟实际上30秒还不到);讨论问题缺乏探究性,答案一目了然;讨论就是对答案,优秀者怕耽误时间不愿讲;平庸者怕嘲笑不敢讲;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讨论处理不当。

二、提高“讨论式”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合理构建讨论小组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最好是4~6人为一组,并且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具体操作是:

(1)均衡搭配。一个小组内,学生的成绩好差、能力强弱要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要搭配;男女生要搭配,力求在男生的活泼与女生的稳重间找到一个最合理的支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凸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让学生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组与组的力量要相对均衡,否则,就会出现整体素质高的小组合作讨论热烈,而整体素质低的小组连讨论都开展不起来的情况。

(2)分工明确。为了保证小组合作讨论不会成为某一两个好学生的“一言堂”,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责。

(3)角色轮换。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要经常轮换,以保持小组成员的新鲜感,使他们认识到组内每个成员都应承担一定任务和责任,保证全员参与,共同奋斗。防止合而不作,逃避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

要使讨论富有成效,交与学生讨论的问题首先必须有讨论价值(如开放性与思辨性的问题等),其次必须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此,教师在设计讨论题目时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在激起学生兴趣时,老师提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1)问题要有“含金量”。一目了然,个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没有让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的必要。如“你有过什么不良情绪吗?有哪些?”类似这样的讨论题不要设计。

(2)问题的难度要面向全体并有梯度。问题过难容易冷场或者导致只有少数人真正参与讨论的场面;问题过易会使学生无须作深层次思考,缺少思维价值的讨论没有什么意义。如上《青春误读》时,有位老师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上初中了,觉得自己已是一个大人了,但妈妈事无巨细,总是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我,什么都要管,唠唠叨叨,好烦!我该怎么办?怎样才算是大人呢?这样的讨论话题与学生生活相关,使学生既感兴趣又有话说,从而增加了参与度与合作率,提高了课堂讨论的效能。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撞击思维、交流信息、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3)问题的内容要精选。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重点、难点、惑点、热点、焦点、交叉点、争鸣点,精心设计有梯度的讨论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例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它不仅与教材有密切的联系,也和同学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我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们答辩:①请你描述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②当前,我国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因素?③请你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找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④请你为建设和谐社会写两条宣传标语。⑤请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几条建议?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个有志青少年的中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尽到和谐之责。利用问题作为主线将一节比较抽象的知识,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质疑问难,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广开思路、多面创新,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

(4)要注意设问技巧。如问一些女同学你曾经遇到过那些不良诱惑?有的同学就会不愿回答或回答不充分。如换成“我们周围有哪些不良诱惑”,学生更愿回答。另外要根据问题的数量、难易和学生的素质给予充足的时间是的学生对问题能讨论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头脑风暴,产生思维火花。

(三)培养学生讨论技能

(1)独立思考与学会倾听。独立思考就是在讨论前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边思考边做提纲式的记录(或由记录人)再进行讨论交流。同时,还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在合作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意见与别人有分歧时,既要坚持自己的,又要吸取别人的意见,体现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学会倾听是指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即使是碰到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大家都有话要说,要注意有序性,抓住关键处,听懂别人的意思,并认真地吸取别人的见解,调整自己的观点。倾听规则要求大家: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听清楚发言者的内容,脑海里能理出要点;不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听完后,能将发言者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做比较,形成思维碰撞。

(2)交流原则

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要做好纪律的组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师生要认真听取发言人意见,切忌一棍子打死。即使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让其讲完,然后再慢慢引导,最终寻求正确答案。在解决问题后,还可进行“个性展现”。让学生表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看法和观点。

三、教师宏观调控讨论过程

讨论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可以概括为设计、引导、参与、总结、评价。设计是指精心讨论内容;引导是指小组合作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引导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但要鼓励学生讲思维的结果,更要讲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参与是指学生开始讨论后,教师要放下架子,甘当学生一员,深入下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激发他们讨论的热情和情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自信力。要营造一种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攻关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我的身边。如:小组合作讨论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还不清楚任务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合作讨论提前完成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的完成了所要讨论的题目;总结是指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梳理、整合、归纳、概括、勘正;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善于发现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并以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和必要的强化、引导。正确的当然要肯定,不正确要婉转提出。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利:用多种形式(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教师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多层次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探究交流中。及时奖励表现尤为突出的小组、个人(包括学生的态度、积极性、特别发现等),定期对个人、小组、班级进行评价。

四、思想品德讨论教学模式中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处理好讲与讨论的关系。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的讲,反而是以二者的和谐统一为前提。讲,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求”之上方才有效即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之时,进行必要的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但当学生讨论解决不了或出现偏差时,教师当讲则讲而且应讲清讲透。

(二)处理好讨论中“动”与“静”的关系。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课堂“动”了起来,学生学习热情一高涨往往会出现争吵、打闹、下位、说笑等场景,结果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由于教学目标的完不成老师们很无奈,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压制学生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建立起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善于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4)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分组讨论是常用的基本活动形式,分组有助于强化团体成员的互动,突破全班讲授的模式,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同样是分组讨论,却常常出现不同的效果。最近笔者参加了湖州市心理辅导活动课优质课评比的听课活动,六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大组交流的形式,但只有两节课讨论得比较深入,团体动力启动得比较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其他的四节课,讨论不深入,团体动力方向与活动主题不一致,有的课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调侃现象。

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形式,活动的效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通过对本次活动中六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笔者自己上课和以往听过的其他活动课的情况,发现心理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活动效果差。分组讨论效果差的活动课常常有以下不足:第一,小组在活动室内整体布局不合理,相互干扰;第二,班级成员自己组合小组,没有进行重新组合;第三,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活动混乱;第四,大组交流时教师站位不合理,不能兼顾所有小组;第五,大组交流过程中,小组间转换过渡不自然。

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应该遵循怎样的操作规范?笔者根据自己六年来作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在120个班级执教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及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心得,结合多年来对上百节不同的班级、不同类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析,认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应该遵循以下一些操作规范。

一、合理分组

1.小组数量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一个班分几个小组,各小组的位置如何进行布局,这些都会影响分组讨论的效果。因此,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前,首先要根据班级和活动室(上课地点)的情况合理确定小组数量,并进行统筹布局。一个班分几个小组,首先要考虑小组不能太多,一方面,活动室内空间有限,小组太多就会显得杂乱并且相互干扰;另一方面,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大组交流时会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人发言,小组太多发言用时过长,不利于活动课的环节安排。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在初中或高中,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分4~5个小组为妥,最多不超过6个小组;每个小组以6~10人为佳,最多不要超过11人。在小学,小组内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6人最佳,多了往往难以控制小组纪律,一般来说宁可多分几个小组。

2.组间布局

小组在活动室内位置如何布局?首先,要考虑小组之间不能太近,尽力拉开各小组之间的距离。其次,所有小组在活动室内最好组成一个整体,一般组成马蹄形或半椭圆形整体,中间留出适当的空地。整个布局要考虑到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个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可以和教师对话,中间没有其他小组的阻断。

3.成员安排

分组讨论中小组成员的组成常常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团体动力方向。在很多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心理教师没有规定分组的要求而让学生自由组合,常常出现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坐在同一个小组内,另外还常常出现男女生分组而坐的情况。这样的小组常常趋于同质,不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而且小组讨论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讲一些他们都喜欢的话题,既不利于小组成员更好地投入活动课的主题中,又不利于课堂纪律管理,容易出现课堂纪律差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的缺点,增加小组成员与班级其他成员接触交往的机会,扩大学生人际交往面,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常常采用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或课堂上随机分组的形式。

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是心理教师或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以及活动的内容,本着有利于活动课中小组讨论的开展的目标,进行精心安排,按同质或异质原则进行分组,事先确定小组名单并告知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按照事先的分组名单就坐。此外,也可以利用电脑对姓名随机排列进行随机分组。

课堂上随机分组是心理教师在心理活动课开始时运用报数、发扑克牌等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常用的是用扑克牌按点数随机分组,它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便于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每个小组人数选用几副牌合在一起(同一点数的扑克牌数正好与小组人数相同),按小组数选取其中相应的点数,随机洗牌,随机将扑克牌分到小组中(以上工作最好在上课前做好)。上课时让每个学生抓一张扑克,然后按扑克的点数到指定的小组就坐。由小组组长检查并收取自己小组成员的扑克,收齐后交还给教师。

4.特殊情况处理

现在很多学校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室,心理辅导活动课只能在班级教室上,上课时也无法重新排列位置,因此只能采用就近分组方式。每组6~8人,按就近的原则组合成若干小组。一般两人坐或单人坐的班级,以两列前后3~4排为一个小组,第一排学生面向后坐,中间的学生侧坐形成一个小组;三人或四人并排坐的班级以前后两排为一组,前排学生面向后坐组成一个小组;多出来的学生随机插入就近的小组。

另外,为了避免学生自己调换,教师应该制定对自己调换位子或不按规定到指定小组成员的惩罚措施,如表演节目、打扫活动室等。

二、规范讨论

1.小组组长

为了让活动进展得更加顺利,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活动中最好给每个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起到组织小组活动、维持小组秩序的作用。小组长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小组推荐和随机产生两种方式。小组推荐是在分组就坐之后,由各个小组快速自行推荐产生大家认可的成员担任组长。

随机产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组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报数分组,教师可随机指定第几轮报数的学生为组长;如果在教室中上课,教师可以随机指定在小组的哪个方位的学生作为组长;如果是按扑克牌点数分组,可以在每个点数中安排一张与其他扑克有显著差异的扑克,抓到这张扑克的学生确定为组长。随机产生组长可能会导致一种现象,就是组长不被小组其他成员所认可,可能会影响小组的活动,特别是在上有小组竞争内容的活动课时,学生会更加在意谁当组长。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该对学生强调尊重每个同学,无论是谁担当组长,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开展活动。在有竞争性的活动中最好不用随机的方式产生组长而采用小组推荐的形式。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关键环节,它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相互沟通与传递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推动团体动力发展,从而实现活动的目标。小组讨论活动的质量如何将关系到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动力是否能够启动,关系到辅导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教师没有重视小组活动组织的规范,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讨论活动混乱,从而影响了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首先在课前就要规定小组讨论的规范,在发言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讨论主题,发言不偏离主题;(2)倾听他人发言,并具备批判能力;(3)把握发言机会,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4)用和谐友善的态度提出不同的意见;(5)提出的意见应该具体明确,不宜空洞抽象;(6)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宜要求自己的想法完美无缺;(7)充分掌握时间,遵守时间规定。为了避免各小组之间因为声音过大相互影响,在小组内讨论时要规定声音的大小——以小组内每个人都能够听清楚而其他小组成员都听不清楚为标准。

小组讨论形式通常有轮流发言和组长主持自由发言两种方式。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从组长的左手边第一个学生开始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组长最后一个发言。全部发言之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根据讨论的情况补充发言。自由发言则由组长主持,大家围绕主题自由发表意见,相互讨论,但所有发言必须针对整个小组和当下的讨论内容。一般来说,团体活跃、讨论积极的班级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形式。对于讨论不够积极的班级,最好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为了避免个别学生不发言,教师可以解释为“认为自己的发言重要,小组人数少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规定小组内不发言的学生大组交流时首先发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查各个小组,发现小组讨论偏题或冷场情景,要进行指导或参与该组的讨论。当发现小组内没有学生发言时,可以询问组长轮到谁发言,如果这个学生说自己说过了,教师可以说:“老师很想知道你发言的内容,请你再说一遍。”这样带动整个小组继续讨论。

3.大组交流

大组交流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在大组交流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倾听、观察和引导,通过组与组之间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的相互碰撞,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推动团体动力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实现活动的目标,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预定的活动效果。如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大组交流不规范,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一般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发言内容与发言人员的确定

小组发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小组讨论产生的意见、想法、信息进行汇总,一般由组长或指定的人员进行记录然后由他进行汇报;另一种是个人感受的交流,这种情况下小组发言人员应该是小组内感受最深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人的确定最好是由小组推荐产生,而且被推荐学生也同意。为了避免小组无人发言的情况发生,在大组交流之前教师要请各组发言代表举手,以确定发言人员。对于未能推荐出代表的小组,可以解释为“每个人的观点都重要,小组内无法权衡”;或者每个学生都想发言,没有诚心诚意推荐别人,因此最后让小组内每个成员从组长开始轮流发言。为了避免小组发言时间过长,影响活动进度,在操作时当小组组长发言后可以问是否能够代表小组成员的意见,若回答“可以”就不再往下轮流。

(2)小组发言学生要遵循的原则

小组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同样要遵守前面提到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3)教师回应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积极营造民主、和谐、信任的交流氛围;倾听、接纳、尊重每个小组学生的意见,并善用幽默感;充分鼓励、强化和支持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又能够顾及学生的体验和生活感受;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向正向发展,避免嘲讽、责备发言学生。

(4)小组发言顺序

大组交流时小组发言顺序的安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小组竞先发言,哪个小组先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先发言。这种情况适合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讨论气氛比较热烈的班级;另一种是教师指定一个小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无论按哪种顺序发言,当一个小组发言时,教师可以在倾听的基础上适当地追问或概括摘要,但不要进行较长的复述、总结或解释。并非每个小组发言教师都要有话语回应,当学生发言比较充分,教师不需要再补充时可用简单手势过渡。为了激励发言,在一个小组发言之后,最好能够全体鼓掌,但鼓掌时间不宜过长,笔者上课一般规定学生鼓掌三下。对于交流有深度的自我暴露内容或悲伤话题时不适宜鼓掌,可作少许停顿。

(5)教师的站位

大组交流各小组发言时教师的站位很重要。很多教师由于发言的学生声音较轻,习惯于走到发言学生前面,或者重复发言学生的话让其他学生能够听见,或者直接和他单独交流。这样就会把其他小组抛在后面,教师无法顾及他们,从而使其他小组脱离了讨论话题,无法将全体学生融入大组交流活动中,整个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或无法朝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整个大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站在与小组发言学生相对应的马蹄形或椭圆形的另一侧(如下图所示),教师要始终能够顾及在场所有学生。当发言学生声音过小无法听清楚时,应当要求学生提高声音。如果是公开课,由于场地的原因,其他教师和部分学生无法听清楚学生发言,应该事先准备话筒和扩音设备,教师和学生应该各有一个话筒,最好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话筒。当条件受限,现场只有一个话筒时,教师可以走到发言学生身边,与学生共用一个话筒,但教师必须和学生并排站立,面向全体学生。

以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是笔者多年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总结,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还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另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讨论内容还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笔者盼望有更多的老师对此进行探索,从而能推动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坤崇.班级团体辅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5)

一、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将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且乐于助人的学生选作小组长,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学习、督促学习过程、检查记录组员学习情况等。再根据学生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对学习小组灵活组合,同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更有利于学生之间愉快地进行合作。力求小组之间能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自行探求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和创新者。

二、培养良好的讨论习惯

学会合作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和欣赏他人的机会,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讨论习惯,合作就是空谈。因此,教师应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切实做好对学生良好讨论习惯的培养。

1.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讨论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又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学生只有在思考到一定程度时开展小组讨论,才有可能达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以及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才能找到最佳答案。因此,在讨论前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否则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先行预习,有了初步想法后再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认真倾听和文明发言的习惯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6)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分组讨论是常用的基本活动形式,分组有助于强化团体成员的互动,突破全班讲授的模式,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同样是分组讨论,却常常出现不同的效果。最近笔者参加了湖州市心理辅导活动课优质课评比的听课活动,六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大组交流的形式,但只有两节课讨论得比较深入,团体动力启动得比较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其他的四节课,讨论不深入,团体动力方向与活动主题不一致,有的课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调侃现象。

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形式,活动的效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通过对本次活动中六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笔者自己上课和以往听过的其他活动课的情况,发现心理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活动效果差。分组讨论效果差的活动课常常有以下不足:第一,小组在活动室内整体布局不合理,相互干扰;第二,班级成员自己组合小组,没有进行重新组合;第三,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活动混乱;第四,大组交流时教师站位不合理,不能兼顾所有小组;第五,大组交流过程中,小组间转换过渡不自然。

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应该遵循怎样的操作规范?笔者根据自己六年来作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在120个班级执教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及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心得,结合多年来对上百节不同的班级、不同类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析,认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应该遵循以下一些操作规范。

一、合理分组

1.小组数量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一个班分几个小组,各小组的位置如何进行布局,这些都会影响分组讨论的效果。因此,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前,首先要根据班级和活动室(上课地点)的情况合理确定小组数量,并进行统筹布局。一个班分几个小组,首先要考虑小组不能太多,一方面,活动室内空间有限,小组太多就会显得杂乱并且相互干扰;另一方面,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大组交流时会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人发言,小组太多发言用时过长,不利于活动课的环节安排。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在初中或高中,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分4~5个小组为妥,最多不超过6个小组;每个小组以6~10人为佳,最多不要超过11人。在小学,小组内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6人最佳,多了往往难以控制小组纪律,一般来说宁可多分几个小组。

2.组间布局

小组在活动室内位置如何布局?首先,要考虑小组之间不能太近,尽力拉开各小组之间的距离。其次,所有小组在活动室内最好组成一个整体,一般组成马蹄形或半椭圆形整体,中间留出适当的空地。整个布局要考虑到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个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可以和教师对话,中间没有其他小组的阻断。

3.成员安排

分组讨论中小组成员的组成常常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团体动力方向。在很多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心理教师没有规定分组的要求而让学生自由组合,常常出现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坐在同一个小组内,另外还常常出现男女生分组而坐的情况。这样的小组常常趋于同质,不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而且小组讨论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讲一些他们都喜欢的话题,既不利于小组成员更好地投入活动课的主题中,又不利于课堂纪律管理,容易出现课堂纪律差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的缺点,增加小组成员与班级其他成员接触交往的机会,扩大学生人际交往面,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常常采用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或课堂上随机分组的形式。

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是心理教师或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以及活动的内容,本着有利于活动课中小组讨论的开展的目标,进行精心安排,按同质或异质原则进行分组,事先确定小组名单并告知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按照事先的分组名单就坐。此外,也可以利用电脑对姓名随机排列进行随机分组。

课堂上随机分组是心理教师在心理活动课开始时运用报数、发扑克牌等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常用的是用扑克牌按点数随机分组,它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便于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每个小组人数选用几副牌合在一起(同一点数的扑克牌数正好与小组人数相同),按小组数选取其中相应的点数,随机洗牌,随机将扑克牌分到小组中(以上工作最好在上课前做好)。上课时让每个学生抓一张扑克,然后按扑克的点数到指定的小组就坐。由小组组长检查并收取自己小组成员的扑克,收齐后交还给教师。

4.特殊情况处理

现在很多学校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室,心理辅导活动课只能在班级教室上,上课时也无法重新排列位置,因此只能采用就近分组方式。每组6~8人,按就近的原则组合成若干小组。一般两人坐或单人坐的班级,以两列前后3~4排为一个小组,第一排学生面向后坐,中间的学生侧坐形成一个小组;三人或四人并排坐的班级以前后两排为一组,前排学生面向后坐组成一个小组;多出来的学生随机插入就近的小组。

另外,为了避免学生自己调换,教师应该制定对自己调换位子或不按规定到指定小组成员的惩罚措施,如表演节目、打扫活动室等。

二、规范讨论

1.小组组长

为了让活动进展得更加顺利,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活动中最好给每个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起到组织小组活动、维持小组秩序的作用。小组长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小组推荐和随机产生两种方式。小组推荐是在分组就坐之后,由各个小组快速自行推荐产生大家认可的成员担任组长。

随机产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组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报数分组,教师可随机指定第几轮报数的学生为组长;如果在教室中上课,教师可以随机指定在小组的哪个方位的学生作为组长;如果是按扑克牌点数分组,可以在每个点数中安排一张与其他扑克有显著差异的扑克,抓到这张扑克的学生确定为组长。随机产生组长可能会导致一种现象,就是组长不被小组其他成员所认可,可能会影响小组的活动,特别是在上有小组竞争内容的活动课时,学生会更加在意谁当组长。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该对学生强调尊重每个同学,无论是谁担当组长,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开展活动。在有竞争性的活动中最好不用随机的方式产生组长而采用小组推荐的形式。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关键环节,它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相互沟通与传递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推动团体动力发展,从而实现活动的目标。小组讨论活动的质量如何将关系到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动力是否能够启动,关系到辅导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教师没有重视小组活动组织的规范,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讨论活动混乱,从而影响了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首先在课前就要规定小组讨论的规范,在发言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讨论主题,发言不偏离主题;(2)倾听他人发言,并具备批判能力;(3)把握发言机会,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4)用和谐友善的态度提出不同的意见;(5)提出的意见应该具体明确,不宜空洞抽象;(6)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宜要求自己的想法完美无缺;(7)充分掌握时间,遵守时间规定。为了避免各小组之间因为声音过大相互影响,在小组内讨论时要规定声音的大小——以小组内每个人都能够听清楚而其他小组成员都听不清楚为标准。

小组讨论形式通常有轮流发言和组长主持自由发言两种方式。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从组长的左手边第一个学生开始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组长最后一个发言。全部发言之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根据讨论的情况补充发言。自由发言则由组长主持,大家围绕主题自由发表意见,相互讨论,但所有发言必须针对整个小组和当下的讨论内容。一般来说,团体活跃、讨论积极的班级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形式。对于讨论不够积极的班级,最好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为了避免个别学生不发言,教师可以解释为“认为自己的发言重要,小组人数少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规定小组内不发言的学生大组交流时首先发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查各个小组,发现小组讨论偏题或冷场情景,要进行指导或参与该组的讨论。当发现小组内没有学生发言时,可以询问组长轮到谁发言,如果这个学生说自己说过了,教师可以说:“老师很想知道你发言的内容,请你再说一遍。”这样带动整个小组继续讨论。

3.大组交流

大组交流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在大组交流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倾听、观察和引导,通过组与组之间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的相互碰撞,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推动团体动力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实现活动的目标,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预定的活动效果。如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大组交流不规范,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一般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发言内容与发言人员的确定

小组发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小组讨论产生的意见、想法、信息进行汇总,一般由组长或指定的人员进行记录然后由他进行汇报;另一种是个人感受的交流,这种情况下小组发言人员应该是小组内感受最深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人的确定最好是由小组推荐产生,而且被推荐学生也同意。为了避免小组无人发言的情况发生,在大组交流之前教师要请各组发言代表举手,以确定发言人员。对于未能推荐出代表的小组,可以解释为“每个人的观点都重要,小组内无法权衡”;或者每个学生都想发言,没有诚心诚意推荐别人,因此最后让小组内每个成员从组长开始轮流发言。为了避免小组发言时间过长,影响活动进度,在操作时当小组组长发言后可以问是否能够代表小组成员的意见,若回答“可以”就不再往下轮流。

(2)小组发言学生要遵循的原则

小组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同样要遵守前面提到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3)教师回应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积极营造民主、和谐、信任的交流氛围;倾听、接纳、尊重每个小组学生的意见,并善用幽默感;充分鼓励、强化和支持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又能够顾及学生的体验和生活感受;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向正向发展,避免嘲讽、责备发言学生。

(4)小组发言顺序

大组交流时小组发言顺序的安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小组竞先发言,哪个小组先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先发言。这种情况适合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讨论气氛比较热烈的班级;另一种是教师指定一个小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无论按哪种顺序发言,当一个小组发言时,教师可以在倾听的基础上适当地追问或概括摘要,但不要进行较长的复述、总结或解释。并非每个小组发言教师都要有话语回应,当学生发言比较充分,教师不需要再补充时可用简单手势过渡。为了激励发言,在一个小组发言之后,最好能够全体鼓掌,但鼓掌时间不宜过长,笔者上课一般规定学生鼓掌三下。对于交流有深度的自我暴露内容或悲伤话题时不适宜鼓掌,可作少许停顿。

(5)教师的站位

大组交流各小组发言时教师的站位很重要。很多教师由于发言的学生声音较轻,习惯于走到发言学生前面,或者重复发言学生的话让其他学生能够听见,或者直接和他单独交流。这样就会把其他小组抛在后面,教师无法顾及他们,从而使其他小组脱离了讨论话题,无法将全体学生融入大组交流活动中,整个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或无法朝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整个大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站在与小组发言学生相对应的马蹄形或椭圆形的另一侧(如下图所示),教师要始终能够顾及在场所有学生。当发言学生声音过小无法听清楚时,应当要求学生提高声音。如果是公开课,由于场地的原因,其他教师和部分学生无法听清楚学生发言,应该事先准备话筒和扩音设备,教师和学生应该各有一个话筒,最好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话筒。当条件受限,现场只有一个话筒时,教师可以走到发言学生身边,与学生共用一个话筒,但教师必须和学生并排站立,面向全体学生。

以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是笔者多年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总结,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还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另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讨论内容还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笔者盼望有更多的老师对此进行探索,从而能推动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坤崇.班级团体辅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7)

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讨论课,教师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法、控制手段和评价体系;教师既要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艺术风采的“主导”作用得到展现,又要使学生思辩、交流、表达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做到:

一、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性管理

课堂讨论存在的最大挑战就在于若组织不好,导致课堂杂乱无序,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好讨论小组,选择好的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个性特点,使学生在讨论中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我一般以4~6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允许调换,6个人以上的小组设立主持人和记录员,以控制时间,提高效率。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有多个不同意见的,也可在多个小组间进行辩论讨论、分析讨论等集体讨论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内容、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运用较多应该是小组讨论。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2.选好话题,精心设计讨论的方法及步骤

好的讨论话题应该具备三点:

(1)要有难度

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或听老师讲解后无法及时消化的知识点是讨论的好话题。

(2)容易产生不同理解,可产生多个答案的内容

不同观点的碰撞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讨论往往使他们乐在其中,印象深刻。

(3)要有趣味

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但又不十分明了的问题,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乐趣。达到以上三方面条件的讨论才能体现课堂讨论的意义。

为此,教师必须对提出的问题用心设计,充分准备,在抛出讨论话题后,还须配以有引导性和指向作用的问题,指明讨论的方向,提高问题讨论的目的性、时效性。另外,还应注意,问题提出后,应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捕捉思维的闪光点,讨论交流时就能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的讨论才会有趣、有效。

3.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讨论氛围

教师要从过去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把学习目标转变成探究目标,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以问题带动学习,做学生主动探究的参与者和领路人。一方面,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教师提问,敢于向权威挑战,增强自我创新实践能力。对参与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诱导思考,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务必使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集中讨论的热点和普遍疑惑的问题,关注课堂生成性的材料,以便在反馈时更有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讨论效果。对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在小组内予以解决或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讲”“四不讲”讲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学生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小组讨论后能解决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4.尽可能展示讨论“成果”,使学生从讨论中得到“收获”

自己讨论出的“成果”被展示,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相互合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就会不断地激发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但一堂课因时间有限,教师如果只让少数汇报展示,就会让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并影响教学的开放度,为此结果呈现不论采取何种模式,教师都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大参与度,面向全体学生为宜。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了解了生物膜的构成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将模型示意图画出来,教师挑选出不相同的几组,利用幻灯等教具在全体同学前呈现,再进行分析比较。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的讨论能有效进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并上交,然后由教师进行全面评价。

值得深思的是:当学生的讨论结果不一致时,不要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教师所期望的统一结论,这样的做法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他们活跃的思维。把学生的讨论结果作为教学资源,用于教学,这会更有利于学生关心自己的观点怎样被评价。对有偏差的讨论结果,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反败为胜。

二、对讨论内容进行最有效的选择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8)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为师生“课堂心理零距离”奠定基础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并不是置身于外的,而是更要发挥主导作用。作为主导的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才能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找到师生、课堂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对课堂的组织,要有新课程的理念作为支撑。小组讨论的有效进行,需要教师从点滴做起,用新课程理念研究、分析、重组教材,才能真正贴近学生,融洽课堂气氛。教师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实际(素养及现时发展水平等),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共鸣。否则,出现“学生关心的未必是教师预设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未必感兴趣”这种问题,则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要求教师以身示范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课堂评价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注重使用过程性评价,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因人而异的激励性原则,才能实现与学生的“心理零距离”。课堂的即时评价要宽容,比如不说“错了,请坐”而说“有其他的回答吗?”等。小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观点,然后在反思中比较、提高。这样的课堂,随时会生成各种问题,有的指向学习内容,有的指向学习方法,教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去分析这些问题,并把它引入到小组讨论中来——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往往具有高含量的有效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我们期待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小组讨论、对话实现能力的提升。这更需要教师及时、得当、积极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更积极更深入地探究。

掌握小组讨论的相关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效的小组讨论具备这样的特征:一是分工明确,二是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三是时间被高效利用,四是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

二、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方案,使学生产生“可学习、要讨论”的积极愿望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学生“可学习”加工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波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能够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好奇。小组将要讨论的问题、课题,应该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讨论,有可能生成新的讨论、争议;正是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表达和说服别人的愿望。

教师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唤起学生的合作需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个体力所不能及的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分工。试想一下,某个具备讨论焦点的问题经过巧妙的设计,在现有时间、资源、方法等条件下,学生个体很难完成,学生会怎么办?这样的教学结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产生合作动机的预见性。合理的教学结构还应该是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要让学生体验到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快乐。这就要借助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细致安排:活动什么,怎么互动,活动怎样过渡、深入,活动的收放都有什么限度等。

三、巧妙调整小组讨论过程,使学生投入“讨论情境”

怎样才能促使每位同学都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去呢?

首先,要选择组织小组讨论的最佳时机。要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或暗示:现在是“小组讨论时刻”!一般来讲,当出现了新的知识时,当遇到个人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当学生意见相左且有争论时,当学生产生实践的欲望时……这些时机,教师要有效利用。另外,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有控制,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心境。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9)

尴尬一: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我共设计了四个探究问题,在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发言的热情高涨,并且相互间展开了辩驳。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原来预设的四个问题只探究了二个。

尴尬二:出现了“论坛霸主”

在专题五《外交突破》一课中,我设计了“假如你是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会做如何反应”在巡查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留心到个别同学在小组中一直在发言,占据了整个讨论时间,其他同学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全班交流观点时,这几位同学频繁举手,口若悬河,相互补充、辩论,俨然成为了历史课堂中的“论坛霸主”,而其他同学则成为了“观众”。

尴尬三:同学不愿参与讨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讲完红军的长征,我设计了“什么是长征精神”的小组讨论题,问题提出后,我意外地没有看到预期的热烈讨论的场面。我的心中顿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连续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对近期的课堂情况进行反思。其实在此之前,小组讨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讨论时部分同学容易钻牛角尖、发表意见时总爱走题;讨论时的音量越来越低;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少……由于这些点滴的变化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最终产生了上述三幕令我震撼的场景。在迷惘中,放眼四周,发现课改后的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已成为新的宠儿,备受青睐。但同时,让我感到困惑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各类公开课中频频出现。难道小组讨论法仅仅几个月就该“寿终正寝”?师生互动只能回到传统的单一“问答式”?小组讨论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再次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再度审视小组讨论,认识到会出现上述尴尬主要是因为自己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运用小组讨论。

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优化小组讨论的要求,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总结了以下几条对策:

一、讨论前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

充分,细致地进行课前准备是讨论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前准备我认为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补充资料.补充的资料应该与讨论问题有关的原始资料,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有关的史学著作的书目,节录,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及主要相关论文目录,论文摘抄)补充资料中的一部分可由教师提供,但主要是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获取。补充的资料要有客观性,可信度;形式应该多样,可以有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资料还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资料。

2.辅导.对学生怎么准备讨论,怎样进行讨论在方法上给与辅导,包括如何拟定讨论提纲,如何做到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丛史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等。

3.拟写提纲.学生搜集总材料后拟定发言提纲。例如,学生在学习“法兰西第一帝国”时,可以围绕拿破仑上台的偶然性,必然性,拿破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在学习课本知识基础上,研读历史材料,图片,观看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提供的活动地图,形成对法国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对拿破仑的个人整体印象,继而进行讨论。

二、讨论的题目要有针对性:针对一般遇到以下情况进行

讨论

1.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时进行讨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教师如果把结论首先告诉学生,这无疑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师不要急于定论,而是让学生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历史人物的事迹为依据,进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淡化书本的定论,允许得出与课本不同的结论,只要是以事实为依据,讲的有道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允许多元思维并存,这无疑有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

2.从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时进行讨论。学习历史,不能只在故纸堆中打转转,了解昨天是为了今天和明天,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起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辨别和认识是非的能力,真理来自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因此,必须教育学生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认识水平。例如,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你从二战的发生、发展、结束中得出什么样的启示?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诸如此类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启示也不一样,同学们各自说看法,可以互相补充,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精心科学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

小组讨论的问题,要符合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探究性的特点。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作出多种解释和回答的可能性、发散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激励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向纵深发展。层次性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上,充分结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究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四、精心组建讨论小组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篇(10)

一、构建小组,结构合理

为避免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走过场、装门面、“假大空”的现象出现,让它不流于形式,使之真正成为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笔者在初中思品课上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讨论式教学。在组建合作小组,人数最好是4―6人为一组,小组成员应有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有差异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实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且要安排学生当好汇报员、记录员、评分员等,角色安排可视教学轮流换岗,规定小组发言稿必须在课后上交给老师,并且引入竞赛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记分奖励。这样,在进行讨论和交流时,可以取长补短,做到“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巡视指导与调控,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教师要改变原先“那个同学来说一说”的口头禅,要表扬与适当的调控相结合,汇报成果要颁发小组奖,可防止“空洞的讨论”浪费时间,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讲,兴趣是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初中生处于少年时期,好胜心强,对任何事情都要探个明白。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开展小组讨论的中心,合作讨论要始终围绕问题进行。初中思品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我认为教师要改变传统备课法,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精心设问,讨论的材料应来源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讨论的题目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

三、营造氛围,民主安全

心理学家罗杰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动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发散思维时无需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笔者认为,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是小组合作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参与课题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把学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知道他们能够充当哪一方面的角色;“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应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小组合作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索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与答案大相径庭时,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能凶神恶煞地呵斥或冷嘲热讽,特别是对学困生,要肯定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走出思维压抑状态,诱发学生敢于质疑,探索的愿望,使讨论更发散和创新,让自己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

四、以学生为本,发散个性

“少数学生包场”是小组合作的大忌,它不仅会影响小组合作教学的深入展开,而且会影响学生间,师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技能,尤其应注意训练学困生善于充分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敢于和善于与他人争辩,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三学会”(会倾听、会质疑、会组织),同时通过建立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使组内成员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各成员间就会互相关心和帮助,从而“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差异,逐步消除部分学困生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和团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五、不断汲取,提高素养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他需要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课堂纪律,预测许多备课时无法预测到的情况;精选材料,创造有利于学生讨论的情境;合理调控学生的情绪和讨论的进程,这都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调控能力。鉴于此,教师就要经常性地进行理论学习,吸收最新的观念,并根据思想品德课学科的特点,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六、小组合作教师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组合作讨论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题性目标的实现。如,分组简单机械,讨论流于形式,讨论变成“闲聊”,讨论过于频繁,问题设计过滥,汇报停留表面,教师缺乏理性点拨,学生参与不均,教师缺少引导等一些问题,任课教师引导好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正向引导,合理调控。

总之,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应改变枯燥的政治说教,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出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群体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 程序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