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31 05:00:11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8-0010-04

记者(以下简称记):赵局长您好!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石家庄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城市之一,2012年又被教育部指定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石家庄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赵立芬副局长(以下简称赵):石家庄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1995年,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5年至2000年,是试点探索阶段。石家庄市教育局有组织地赴上海、辽宁等地参观考察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市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1999年,石家庄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城市之一,开通了“石家庄中小学生心里话热线”,办起了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蒙工作开始在一些学校开展起来。

第二个阶段:2000年至2005年,是专业化建设道路的确定阶段,这一阶段我市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重点着手解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2002年10月,石家庄市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成立,并在2003 年2月拉开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化培养的序幕,迈出了队伍建设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第一步。在这期间,石家庄市通过更为广泛的宣传、培训与实践,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了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使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广阔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一名教师都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第三个阶段:2005 年至今,是全面推进阶段,建立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维护网络。从2005年开始,石家庄市陆续举办了各种专家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工作现场会和公益性讲座。2007年,市委宣传部、省会文明办和市教育局三部门联合,构建了市、县(区)、学校三级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并在经费、政策、师资上给予支持,完成了未成年人三级心理维护体系站点的基本硬件配备。成立了由宣传部部长为组长,文明办主任、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思政体卫处,省会文明办未成年人教育处和思政体卫处负责落实,形成了由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在此组织机构领导下,我们做到三个统一:

1.统一规划部署。统一谋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比如启动全民心理健康工程,提出建立市、县、校三级维护网络,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心育氛围。

2.统一督导评估。每次检查评比都以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三家的名义,从建章立制、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工作开展和课程评定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把学校规划、班子建设、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量化,把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的继续教育、科研能力与学术能力培养用制度的方式规范起来。

3.统一拨付资金。宣传部、教育局连续三年投资,支持站点建设,宣传部、教育局各投资百分之五十。完善的领导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记:石家庄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此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局采取了哪些举措?

赵:我们本着“教育为主、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新整合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打造“三个健康”。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把关注点从外在形式转移到内容、实效上,把心理教育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充分结合,渗透于教师、家长的教育行为中,浸润在德育、体育、美育等过程中。目前我市已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引领、班主任为主力、全体科任教师参与的教育模式,不断打造健康班级、健康课堂、健康家庭,营造绿色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二,不断创新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手段。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情景剧,举办心理活动沙龙,进行心理拓展训练,设置心理周报制度等,各校逐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活动。比如: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针对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往往缺乏自信、不善沟通的情况,在每个班级设立男女各一名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心理委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及时反映给心理教师。经过探索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建立“心理教师资源管理”的网络系统,将参加师资培训的骨干教师、人才库中的优秀教师等纳入其中,呈现这些教师的学习培训、授课巡讲、咨询专长、科研成果等发展历程,形成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交流和监督机制,既有利于心理教师队伍的管理,又有利于教师的个人发展。

第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组建本埠及外埠相结合的专家智囊团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由问题形成课题,组织广大教师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注重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以及心理教育在班级建设、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研究,以科研带动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记:石家庄市有四个省级以上贫困县,存在着教育不均衡现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教育局做了哪些工作?

赵:石家庄市下辖23个县(市、区), 有部级贫困县3个,省级贫困县1个, 近60%的人口在农村。石家庄市有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流动人口等多种层级的教育对象,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城乡师生和家长的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为此我们确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城乡全覆盖均衡一体化模式:用市、县、校三级维护体系覆盖所有中小学,采取市内一区带四县的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互助形式,坚持“行政搭台,专业教师唱戏”的原则,通过建立城乡“手拉手互助学校”、送课下乡、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途径,逐步解决城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具体来说,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成立了“以城带乡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坚持“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原则,由市内五区牵头,将23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协作组,建立有制度、有机构、有章程、有队伍、有任务的城乡手拉手工作机制。市区定期抽调优秀心理教师到农村学校调查研究、上观摩课、示范辅导,进行教师培训,举办拜师学艺活动,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在同伴督导中获得共同提升。

第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名校”“名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一是聘请北京等地各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定期指导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一线教师队伍中名师的作用。我市已组建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并以名师、名校为辐射源,带动和引领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

第三,抓整体规划,形成区域推进的教育格局。我市23个县市区都在落实“龙头带动、典型引路、分批实施、分类指导、整体发展和区域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新华区为例,第一步,龙头带动,典型引路。以二十八中、九中等示范校为龙头,带动三分之一区属学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实施途径等,并将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推广到区内各中小学,实现域内辐射,资源共享。第二步,分批实施,分类指导,再发展三分之一的学校为第二批实验校,依托省市教研部门和示范校进行具体指导。第三步,区域推进,整体发展,总结提炼本区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区范围内通过观摩、研讨、评比等形式进行全区推广。

通过这些措施,区域推进城乡协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均衡化。

记: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方面,石家庄市教育局做了很多工作,心理维护三级体系建设工程一直领跑全国,这个工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赵:维护体系建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为了让全市140余万名中小学生就近得到心理帮助,我市投资100万,建立了集学习、研讨、交流、指导为一体的维护中心,设有26个县(市)区分中心,245个学校心理维护站点,构建起功能齐全、上下一体、覆盖全市城乡的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三级体系按照“党委政府支持、宣传部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指导管理、非营利性民营机构承办、分中心和三级站点学校具体实施”的模式开展工作。

一级维护中心:一级维护中心设有一网一刊二话十室,其主要职能是培训师资、整体规划、督导检查。一方面负责专业师资的培训和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督导,同时面向全市开通心里话热线,解答二、三级心理维护分中心(站点)难以解决的咨询服务。

二级维护分中心:二级心理维护分中心至少具备五个功能室,除了面向本校兼顾所在县(区市)的学生家长提供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心理服务外,要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服务,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研究问题,帮助心理教师及时完成情感修复、状态调整,从而完善提高。

三级维护站点:三级维护中心至少有三个功能室,主要功能是宣传普及、咨询服务、整体谋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心理活动课等。

三级维护体系成为集学习、研讨、交流、指导为一体的工作体系。

记: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师资建设是关键,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在这方面,石家庄市采取了哪些举措?

赵:我市多渠道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为完善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支撑、班主任为主导、任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心育体系,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求,我市成立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建立培训基地,将培训日常化、实操化,不断改善模式,加强力度,增强培训前期的规划、中期的实操、后期的跟进,开展分层、分级、分步骤、分梯队的系统培训。

第一,针对农村学校的领导层、教管部门和区域负责人,进行心理教育理念的培训,目的是以领导重视带动教师重视,为专兼职心理教师创设条件,营建整体的心育氛围。

第二,针对班主任、学科教师群体,进行一般性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教育渗透的实操培训,目的是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水平。

第三,针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兼职心理教师群体,侧重理论深化、实战督导培训,目的是建立一支“理念新、专业硬、政策通、方法活”的领导队伍,引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第四,针对拿到咨询师证的农村教师,就培训结束后的工作情况,开展分阶段调查,进行理论和实战的跟进培训,目的是夯实培训效果,扶持农村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发展壮大。

记: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关注中小学生,还要关注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石家庄市教育局开展了教师健康促进工程,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程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赵:教师的人格发展、幸福感、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艺术等,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我市教育局在多方促进心理教育师资专业化的同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推出了教师健康促进工程。

教师健康促进工程是以提高教师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各种文体、健身、心理调节活动为载体,多方面、多层次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这项工程自2009年正式启动,全市各地各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搞活动,愉悦教师身心。各学校建立起师生健身园地,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长购置文体器材,引导教师参与文体活动,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每年举办一次以上趣味运动会和教师运动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体育、讲座等活动,开办太极拳、乒乓球等各种培训班;把心理健康纳入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倡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培训。

二是展风采,提高幸福指数。2009年6月,石家庄市教育局与市电视合举办了首届教师风采电视展示活动。该活动以“健康、时尚、智慧、爱”为主题,通过各县(市)区、直属学校的认真组织选拔,推选出部分教师参加集中训练营,进行语言魅力、服装与色彩、化妆、形体、辩论等方面的培训,再通过荧屏充分展示出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记:2010年,石家庄市在全国率先设立了“5·10”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健康日设立的初衷是什么?它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什么意义?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2)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论是校园环境、人际氛围,还是学习方法;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还是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基本上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年来,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精神卫生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教育学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化心理健康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和队伍的优化,共同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就是发展模式下的重要工作之一。位于滨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自2002年起,该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房树人投射测验等在每一届本科新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针对筛查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干预和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从近三年燕山大学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后期干预的有效经验出发,谈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燕山大学近三年(2006-2008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以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四方面的结果和启示。

1、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2006、2007和2008级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24%,7.86%和4.83%,三届新生总体的检出率为7.89%。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1-3]。燕山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研究中三届新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9%,没有超出上述同类研究结果的范围,基本处于同类研究的中下游水平,提示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

2、三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分在三届新生之间无一例外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有明显的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提示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3、三届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三届新生总体的SCL-90的所有因子分与大学生常模和全国常模相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9个因子分均较低,提示该校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同时也表明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与大学生常模存在明显差异。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分较低,其余6个因子分较高,提示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的薄弱是三届新生的共性,应引起该校相关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的因子分布:结果显示,三届新生中重度症状比例最高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2007级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2008级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三届新生总体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接近或大于2%;重度症状比例最低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2007级和总体均为躯体化,2008级为躯体化、恐怖、焦虑和精神病性,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0.5%。不难看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的异常,是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通病,这无疑给该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众多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论述均指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认识与定位问题等方面[4]。燕山大学心理中心针对大学新生的上述常见心理适应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性和服务性措施,这些措施是在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总结提升出来的,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体系[5]。燕山大学以国内外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涵盖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从燕山大学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发,引申和扩展到我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观念的转变和措施的开展两大方面入手。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

1、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的典型方式。从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角度来分类,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矫治模式以有心理障碍学生为对象,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此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医学色彩,其特点是注重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使双方能在共情的基础上平等、真诚地对话,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矫治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教育策略,即当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性的措施;而且,矫治模式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2、施教者主体的转变

在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施教者的主体是为数不多的校内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是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配比要求——1:3000的比例来配置,对于像燕山大学这样一所仅本科生就达三万名的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不足十名。这样为数不多的数名心理教师肩负着维护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担,很明显是超负荷的,所以仅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协调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此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统筹协调三级网络的工作,使之服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此模式不但能够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燕山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就逐步构建起了由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和辅导员等)和班级学生骨干(班干部和“心理危机阳光小组”成员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一级网络,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以及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指导等;学院的学生辅导员等为二级教育网络主体,起衔接、沟通、强化教育的作用;班级的学生骨干为三级教育网络主体,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该网络体系中各级的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大家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密切合作,通过二级、三级教育网络系统向全校范围辐射,有助于心理中心对于全校危机学生情况的掌握,信息通畅且有效[5]。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体系的丰富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两大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矫治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外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危机干预等几种形式。上述工作形式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坐等心理问题学生上门,然后给予相应的辅导或干预。其工作对象是少数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状况的学生,教育和服务的范围较小。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其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学生学会自己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所以是以前摄性预防为主导思想的。此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将大大扩充,主要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的宣传(如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佳片心理解析、心理知识大赛、朋辈心理辅导、新生心理普测、各年级心理问题排查以及根据普测或排查结果给予的约谈、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新老学生座谈等活动。

2、与施教者主体扩大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预防发展模式的兴起必然要求施教者主体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从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展到遍布全校的三级工作网络全体成员,此工作网络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心理骨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成为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随之丰富起来,主要有辅导员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或主题班会(常见主题同上),辅导员或学生心理骨干组织的老生经验谈、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班级活动,学生心理骨干自办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板报、报纸、广播节目,同学间的朋辈心理支持与辅导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吉林师范大学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74-77.

[2]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3)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6-03

组织体系健全 心育成果丰硕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您好!2012年,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五华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李劲局长(以下简称李):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五华辖区内小学35所,初中及普通高中11所,共计46所,其中农村学校9所,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了心理辅导室。辖区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兼职146人,覆盖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师生比)为1.65:1000。

2.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五华区成立了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有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各中小学基本建立了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五华区青少年宫建立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

3.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评价体系

2006年五华区教育局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五教发〔2006〕34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74号),要求各校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颁发《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151号),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予以指导和规范,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档案也统一了标准;在《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及其要求。

4.投入了一定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经费

建立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及《五华区师生心理档案系统》;划拨了93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经费及心理健康教师师训经费;划拨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经费。

5.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较为丰硕

与省内其他县区相比,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全部在五华区,五华区有8人次获“健康杯”十佳心理健康教师、十佳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五华区的心理教师群体中有7位骨干教师已成为云南省较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昆八中、昆二中、昆二十八中、龙翔小学被认定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专家团队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与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生命、生存、生活》《教师心理健康成长读本》;与其他机构共同编写了青少年课外读本《七彩心桥》、教师培训教材《搭建农村青少年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开发了远程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量表,完成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2012年五华区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行动计划领航 积极应对困难

记:在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中,五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只有一位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难以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成果。心理教师中专职比例低,师生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根据201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我区选拔了93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仅有2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部分原有的专职心理教师由于多种原因不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在学校也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故心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教师缺员严重(全区4000余名教师,缺员近400名,近10%),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难以以专职心理教师身份进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2.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2006年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力度不够,且文件依据是教育部2002版《纲要》,需修订完善方能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实际。《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制性不够,《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权重较轻,五华区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的运行也缺乏有效制度。

3.心理辅导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

各中小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离《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徒有虚名。目前还缺乏相关管理规定对各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规范管理。

4.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均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补助经费、心理教师持续培训经费、心理教育研究经费、校外心理辅导中心运行维持经费等都需要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5.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亟需构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属于系统工程,不可单靠学校一方之力,还需家庭、社区全力支持配合,只有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才能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6.横向纵向交流合作和示范引领作用还需保持和扩大

从目前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看,玉溪、红河等州市,盘龙、西山、安宁等昆明市其他县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我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报请政府发文,举全区之力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推进六大项目 突出心育重点

记:今年6月25日,五华区教育局就《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讨论稿)召开了听证会,请您谈谈这份行动计划方案的主要设想。

李:本行动计划拟经过三年行动,建成1个区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8个校级心理辅导站、11个校外心理辅导站,形成五华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能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类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健康行为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以家庭教育方法为主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辅助支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辅导,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创适合五华区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新局面,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后三年,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六大项目来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这六大项目是:“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三位一体”工程 编织心育网络

记:这份方案中提到要进行“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请问“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个方面?这项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李:“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是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其在规划制定、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内实现100%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验收,已成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三所中小学保持省内示范领先,20%的中小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有学校完善校内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宫及街道办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三年内实现10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达标、8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达标。

提高师资水平 完善队伍建设

记:目前社会、政府、学校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五华区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将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专门项目提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目标是:优化配备与准入,强化培养与管理,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证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和分层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校外心理健康辅导队伍。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优化心理教师的配备

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比例,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三年内全区学校心理教师与在校生师生比不高于1:1000,心理教师中专职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中学(含一职中专和新萌学校):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心理教师,少于1000人的学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

小学: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生少于1000人的学校可以兼职心理教师为主,但城区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城区普通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50%以上,城郊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也要力争达到20%以上,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10%以上。

2.强化心理教师的准入

进入中小学从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教师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的学历。

专职心理教师:须具备全日制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不含自考、函授、夜校),并取得相关学位,同时要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要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三年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取得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含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

兼职心理教师:有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的相关工作经验两年,取得省市区任一级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3.规范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待遇

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课时/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分钟/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4.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4)

山东省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创办于1967年,学校坚持“用爱心和智慧开启未来”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部级荣誉称号近二十项、“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省级荣誉称号三十余项、首批“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等青岛市级荣誉称号一百余项。

2005年,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学校被选为向周济部长直接汇报的惟一一所农村基层学校。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回顾二十八中的教育教学轨迹和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初一“迈好中学第一步――适应初中生活,学会学习”,初二“迈好青春第一步――顺利度过青春期,在学习中进取”,初三“迈好成才第一步――端正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进取中发展”的教育,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上交流经验,两次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交流经验,并被确定为山东省心育研究会单位会员和实验基地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即墨市二十八中将不断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再创一流。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24年,是集省重点中学和省规范化学校于一身的岛城名校。被评为“部级绿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及“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获得 “AAA级健康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青岛一中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成立了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家长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两人,兼职教师六人。不但把心理课引入课堂,同时进行了科研研究,以点带面。所承担的心理科研课题“家庭教育中应当遵循的心育原则”获青岛市家长学校研究会科研课题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先进学校。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每年都有几十位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论文获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2005年学校获《成功教育优秀案例》优秀组织奖。

健步挺进的青岛一中这所老校、名校,必将凭借“修德、励志、求真、创新”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与腾飞的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山东省青岛市育才中学坐落于青岛市美丽的海滨,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初中,也是青岛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本着“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育才精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班级心理辅导课现已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特色,正式列入了课程表中,隔周一次。2006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心海导航――初中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指南》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共五册,约五十万字。同时,其他各类心理活动异彩纷呈,“阳光驿站”个别辅导每周五次,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培养自信、领导力训练等小组辅导极富针对性;班主任心理沙龙、学生交往、学习心理沙龙简单易操作;“心灵护士”、“心理加油站”选修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周在全校营造爱护自我、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氛围;学生干部及青年教师野外拓展、全员团队合作训练营使师生更好地感受团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心理小报、心理宣传栏随时随处展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风采。多途径、多形式、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交流、沟通和成长的心理平台。2006年育才中学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

山东省青岛市志成实验中学是青岛市第一所改制学校,学校秉承“有志者,事竟成”的校魂,坚守“使每一个有志的学生走向成功”的追求,谨记“做文明大气的志成人”的校训,坚持“以师德提升人格魅力,以学习提高教育能力,以科研挖掘质量潜力,以特色拓展办学活力,以和谐增强学校实力 ”的发展思路和强校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模式、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卓越的育人成绩成为享誉青岛的优质教育品牌。

学校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追求塑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谐的课堂管理、和谐的学习生活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创造、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学生。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广普及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为学生开设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和培训,师生心理素质得到明显加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创办于1912年,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作为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哈一中凭借校风好、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而享誉省内外,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文明单位标兵、哈尔滨市第十八届劳模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和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学校。三万名一中学子,很多已成为知名的学者、企业家及党、政、军界要人。学校连续15年被市教委评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是哈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早在1992年,陈秀芳老师就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省重点高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部曲”。2000年,该校又在高一学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标志着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里程碑式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哈一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途径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重点,以学生团体训练为亮点,以个体咨询为拓展点,以心理科研为攀升点,坚持“三走进”,抓住教育关键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构建学生完美人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是一所四年制初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4000多人,任课教师189人。目前,学校共有省级骨干教师10人,省十佳教师2人,省教学能手4人。

“春风化雨润心田,润物无声更怡情”,寓心育常规于养成教育之中,寓心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寓心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寓心育于德育之中。学校坚持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沟通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快乐在风华”的育人模式,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的好评。学校关注学生心理成长,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黑龙江省“十五”课题“班集体情感体验教育的研究”中,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成果显著;学校校报的“快乐心理专区”受学生欢迎;心理咨询室――“快乐聊吧”为学生带来快乐,等等。

多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许。学校获得的部分殊荣有:全国百所科研名校提名奖、先进实验学校,黑龙江省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实验学校,黑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绿色学校,黑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基地、先进实验学校。

黑龙江省鸡东县红星小学创办于1975年,现拥有38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102名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创设和谐育人环境,倡导多元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赋学生成长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的特色,坚持全方位打造师德高尚、经验丰富、教艺精湛的教师群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学生成长时空,积极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富有人文气息的时代校园。

学校非常重视以科研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先后承担了省级课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和“单亲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学校教师有多篇心育论文、示范课获部级、省级奖项,如《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学习心理》在部级科研成果会上获一等奖。

学校曾获得省级心理健康教研基地、市级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和鸡西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等一百多项荣誉。2005年校长刘颖俐被评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校长。今天,在心理健康这条道路上,红星人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占教育制高点,与时俱进,激情工作,诗意生活,采撷阳光,再谱华章!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1978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2003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123人,部级优秀教师4人,部级学科带头人4人。学校高考成绩历年均居全省前列,考入重点大学比率达55%,升学率达98%。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幸福教育工程”,形成了教学改革、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进的办学特色,收到了显著成效。

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并荣获了部级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示范校、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管理示范学校等各类荣誉百余项。正如校友周廉院士所说:“吉林一中已成为吉林市的一张名片!”

浙江省永康市民主路小学创办于1908年,坐落在中国五金之都永康,是一所百年名校。学校本着“文明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发展思路,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001年成立了心理辅导室,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有 A级上岗证的心理辅导教师两名,B证的教师九名,C证的教师四十多名。2007年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心理辅导室。学校科研兴校,2004年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情绪教育”获浙江省二等奖,金华市一等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重视家校合作,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2006年开始着手“小学开展亲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亲职教育”已成为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品牌,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该校的教师及家长与此课题一同成长。亲职教育,民主路小学的理念是“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坐落于山水相映、风景秀丽的上虞白马湖畔,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近三年来,学校以“健康、健全、有用”为培养目标,通过课题引领、课程实施、社团活动,全面地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开展,革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率先在浙江省内尝试了年级兼职心理辅导员、体育与生活心理辅导员制度。

学校新成立有42个学生社团,各社团运用校园电台、政教信息、家长学校、宣传窗、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知识,并结合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节、报告会和讲座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自助。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生自主的活动落到了实处。2007年11月,学校心理辅导站被授予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称号。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重视课题研究工作。 该校2000~2006参与部级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试验与研究”,获得先进实验校及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称号。2001~2005蔡少惠校长承担国家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多渠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先进单位称号。

该校重视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建设。学校各班设立心理委员,成立师生成长小组,定期开展健心活动。学校学生会每月出一期“心理健康月报”,每两周通过校宣传橱窗更换一次心理健康知识。每周一“校园先锋站”利用广播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每学期定期为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校联系社区、管片派出所,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联系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为教师提供师资培训。

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该校前身为北宋景v二年(公元1035年)名相范仲淹在南园创办的苏州府学。在其悠久的历史上以名师众多、人才辈出而著称。学校现有教授级高级教师五名,省名师、特级教师三十名。据不完全统计,历届校友中担任省部级领导的有七十多人,担任大学校长的有四十多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近四十人。学校目前是首批部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连续三次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科技特色先进学校”、“省级模范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

苏中以科研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由来已久。自九十年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九五”、“十五”、“十一五”七项重点课题的研究,苏中的心理教育不断地发展深入。近二十年来,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校园心理剧,其影响已经走出全国,走向海外。学校编写出版的专著《校园心理剧》是国内最早研究校园心理剧的专著,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苏州中学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理事长单位,被评为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是陕西省重点中学,创建于1971年。学校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占地3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35人,在校生四千多人。

1995年以来,在王永智校长的带领下,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0年至今,学校高考重点线达线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先后培养出四位陕西省高考状元,八年共有351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初中教育质量一直在西安市名列第一,中考改革八年来,学校获得五届西安市中考状元,高分段学生人数以及比例一直名列西安市第一,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学科竞赛成绩优异。2000年至今,全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部级奖项33个,其中一等奖6个;累计获得省级一等奖569个,获奖规格和总人数在陕西省遥遥领先。

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育工作实验学校”、“全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和“陕西省文明校园”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成果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向往的目标和首选的学校。陕西省副省长潘连生曾欣然为学校题词“华夏英才摇篮,三秦一流名校”。

河南省实验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光辉岁月。学校领导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优势突出,成为河南省基础教育的排头兵。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最优化模式,重视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的塑造。在初、高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青春期教育、成功教育、适应环境、认识自我、自信心培养和应试心理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及拓展训练。

建立多层次校内心理援助系统,全方位创设校园心理文化环境,“阳光少年心理互助协会”、“心理剧社团”、“心理茶坊广播”、“心灵港湾小报”、“心灵港湾信箱”等发挥了宣传优势。“校园心理危机三级预警系统”形成了校长领导下,专职心理老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预防机制。

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理论探究,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及“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研究”。学校教师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学校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1951年。是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等。

学校秉承“一手科研,一手管理,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形成了“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被教育部作为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向全国推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领导、实施、监督三位一体的领导机构。

1995年起,学校就参与了国家“九五” 重点课题,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2002年学校与西南师大心理学院联合举办了“实验一小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全校有73名教师参加了培训。2005年,学校在各个年级全面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快乐成长室”先后接受了数家媒体,并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上报材料之一,在央视一套播出。

学校目前有一个幼儿园和六年制的小学,教学班71个。如今,学校三千多名师生正朝“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迈进,为创全国名校而奋斗。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创建于1905年。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3个,学生25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3人,成都市教育专家5人,特级教师20人,高级教师86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21人。

近年来,学校除高考上线率、重点大学上线率、名牌大学上线率等指标居同类学校前列外,学科竞赛、网校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等也引人注目。2007年高考重点率达70.6%,有5人获国际学科奥赛金奖。2007年五大学科竞赛获保送资格的达 90多人次。

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运用卫星技术作为信息传输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跨时空的优越性,现已发展到四个省区120多个远程教学班、11000余名远端学生,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全面发展、特长明显是学校特色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男子排球队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亚洲预选赛,学校管乐团曾荣获西安国际中学生管乐节金奖。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把成都七中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学校,成为教育改革的实验校和素质教育的示范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而深厚的素质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和部分特别优秀的尖子学生。

江西省南昌市船山路小学创办于1912年,坐落在南昌市区中心船山路480号,占地面积1550平方米。因明末清初,船山先生居住于此,故此路命名为船山路,学校也因此得名为船山路小学。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5)

引 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备受我国各级教育机构重视的教育活动,尤其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还能够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目前小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一、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样化

小学低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学生接受程度的限制,因此系统性不强,心理健康教育常是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的。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对心理健康形成认识,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更专业,更多样。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行之外,学校还提供心理咨询室以及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作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2.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心理发展的提高方面,虽然目前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形成系统,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是有限度的,很多学生还存在厌学情绪,由于学生早熟,青春期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发展以及性格发展的影响也没有减弱,可见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二、 提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策略

1.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理解集体和个人之见的关系,而普通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不能展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于集体和个人成长之见的关系,因此,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提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我在一次以“增强自信”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以“自我认识与发展”为主题,设置了“成长三步曲”、“读箴言,诉心声”、“红色轰炸”、“做一幅成功的形象图”等心理游戏及心理情景内容,使学生学会从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使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更加客观,学会准确定位自己,悦纳自己,坚信自己;成员从相互之间的优点赞赏中,体验到彼此的支持和被支持,达到共情,增强自信心。团体成员的相互交流分享,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使学生心理困扰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得到缓解。

2.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一次或几次集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其作用是有限的,要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还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对后进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多努力。班主任可以将心理效应运用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例如,针对经常与同学吵闹、打架的后进生,班主任经过多次教育仍然没有效果,可以使用瓦拉赫效应,即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对他们的优势的开发进行转化,很多后进生会因为班主任对自己的优点的重视和开发而产生自豪感,为了维护自己在教师和同学面前的形象,后进生的问题行为可能大量减少。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3. 建立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要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光凭学校和教师们的努力是不够的,家庭作为小学生生活的基础,始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内容传达给家长,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以巩固。建立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提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根本。

三、 提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

在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能与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相契合,很多涉及到道德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内容学生不能理解,不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因此,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首先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符合学校实际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种教学辅助器材如多媒体器材和体育器材等,还需要有适当的场地。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根据学校所拥有的资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尽量使学校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并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体系,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有待加强。要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护航者,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也应该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另外,形成学校和家庭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达成有赖于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应用,这也是教师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张 燕.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浅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01):220-222.

[2]夏 庆.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小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03):200-202.

[3]冯程程.大连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10-12.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6)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如朝阳东升,辉煌灿烂,方兴未艾。

由于种种原因,各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要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科学实用、效果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方略,下文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为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管理四大方略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真正科学实施,最重要的是得到领导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与实施,必须依赖如下四个领导管理策略职能作用的发挥。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领导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直接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领导包括各系、各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心理专职教师。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各项心理工作的领导、监控、考核,协调各种大小工作事项。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由专家型成员和通过高级心理培训的兼职心理辅导成员组成“心理咨询中心”机构组织,领导和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策划、预算与施行。“心理咨询中心”的所有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积极开展的大型活动,必须依靠学院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各个部门的鼎立协助与支持。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机构。正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室”,(简称“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负责为大学生开设合理、实用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和配备心理专用功能室与活动场所。经费和场地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大学生年人均心理健康费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日常经费,除此以外,心理咨询中心的办公费用、心理各功能室的设备购置与维护费用、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费用、心理教研室的教学与科研费用都应该有专项经费保障。另外,为了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备心理中心专用的各种心理健康功能场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精彩八块,五级关爱”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模式探析

我院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归纳出了“心灵关爱,领导挂帅,五级管理,精彩八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简称“精彩八块,五级关爱”模式。所谓“五级”指的是在学校设立五级管理,从上到下依次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一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一各系心灵关爱站一班级心理委员一宿舍心灵使者。“八块”即学校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八个基本心理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咨询中心、系心灵关爱站、心理互助朋辈、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及心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在这个模式体系下,我们科学有效地设置了八个职能部门,通过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激活和发挥各个心理职能部门的本质功能,显示各自的魅力与精彩。各心理职能部门的设置与职能属性描述如图表。

其中,《心灵春草》编辑部原则上纳入心理朋辈的组织机构内,所以它不能单独作为块职能机构之一,另外校外心理顾问一般也不在学校编制体系内,其对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管理起建议、参考、指导的功能,所以,也不将其算作块之一。“五级八块”的心灵关爱模式,系统科学、一目了然,对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心理三青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略

有了行动的模式指引,还需要有具体实施和执行这个模式的行动方略,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合理、实用而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方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三大常规工作: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教育与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心理常规三青树”。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7)

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校长、教师、家长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市及农村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河南大学33名心理咨询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在各小学的实习反馈结果显示,开封市各小学都已建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过去实施条件普遍偏差,时效性不高,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大改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开封市迎宾小学为例对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对其以后人生的工作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归因方式、情绪表达方式、人格类型、个体素质等都是在小学阶段逐渐发展确立的,一旦该阶段学生遭遇到重大变故或长期处于不良成长环境(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长期留守、家庭贫困、过分骄纵、隔代抚养等),心理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以理性、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性生活事件,在经历挫折后调节行动策略、坚持自己的目标,发展心理弹性,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全体学生参与

大多数小学只对3-5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意识发展还不健全,思维层次较低,课程起不到作用;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可以缓一缓。小学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须知识和技能的必备阶段,是学生勤奋感的获得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连贯,都会阻碍心理品质的逐步改善,甚至会造成已获得的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2.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我们观察到学生有压力、烦恼时更多选择与同学交流,很少主动向老师反应,没有学生主动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学生往往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是有问题的学生,被咨询者也会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甚至会有羞耻感。而小学阶段由于上课时间固定,班级人数少,学生好奇心重等因素,保密性工作不能得到保证,这可能会造成被咨询学生更大的心理负担,也可能引起其他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恐惧和排斥。

3.心理问题干预的延迟与不足

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业、情绪、人际交往各方面了解比较多的是班主任,他们能及时发现学生状态的改变,非常重视学生心理状况的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提供帮助。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和系统的心理辅导方案,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教学,使得班主任提供心理援助延迟或不能提供心理援助。其次,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能快速发现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心理干预的实施,第三,学校领导、各科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都很重视,但定位不分明,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加上学校制度的不合理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干预大延迟。

三、关于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儿童的必修课程

我们观察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受小学生欢迎,在课程设置中主要以心理小游戏、心灵活动为主,家庭作业多是通过采取行动、言语形式完成(如:拥抱爸妈,赞美他人等),不仅不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反而通过课程获得的心灵愉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小学儿童的必须课程是十分有利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班级特点设计课堂内容,不能硬板教材,事倍功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学习适应、学校人际、亲子关系、自我概念、生活适应五个维度,仅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2.建立完善小学三级教育系统

第一级由学校及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从教育管理方面支持、协助和督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第二级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组成,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和技能培训,提高学校老师心理辅导技能,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开展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三级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家长组成,学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构建完整的家庭与学校链接。完善的教育结构对促进心理

3.实行导师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学校所有老师(包括校领导)都要带一定数量的学生,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组建心理互助小组,老师不随学生年级增高而变动,学生随机分配也不随班级变动更换导师。依据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小组成长方案,商定小组协议(小组成员互相保密,按时参加等),每周固定交流时间,总结一周情绪状况,首先能了解到不同时期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反馈给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小组内学生互相协助解决学习、人际、生活适应等问题,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发挥学生能动性,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第三小组内部互相保密,营造安全感和彼此的信任,促使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同学交流,并能逐渐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于将教育者的科学辅导建立在小学生的主动要求和参与的基础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展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普及,教育部门、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愈加重视。截至目前,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以上问题,但相比过去已经有了极大改善,相信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育体系、规律的心理援助对将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02:274-277.

[2]汪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心理科学,2001,01:87-89.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8)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呼吁人们注意:“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也是提供基本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地方。” 我国著名教育先驱者黄炎培早在100多年前就为当时的上海闵行区浦江一小提出了“学做人”的三字中小学教育方针。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同时,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健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体道德和性格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政策、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重点。

特别是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另外,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2013年6月18日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学校已经开始在德育课以及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见图1)。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因为此项目包括课程、指导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项目。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联合出版)。健康与幸福课程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健康与幸福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健康与幸福课程教给学生关于生理、心理、情绪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十项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知识深度。闵行区试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把美国教材本土化,以及如何把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已有的体育、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的实践过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是一个多方协调性项目,包括健康与幸福课程、体育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校幸福教育活动、家长及社区的参与,见图2。在这一学年中,闵行区健康与幸福项目组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教育转型的教育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健康与幸福》,从而确定区、校两级课程实施方案,理清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实施途径方法、管理及效能评估。

二是从理解国际教育趋势和把握现实可能的角度,思考如何“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始终保持事业的“开放性”,与国内外有关出版社、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和引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效能评估等。

三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引方向于区域,生智慧在学校”,始终保持实践的“校本化”,进行了如下工作:一是围绕校本问题的研讨培训;二是基于校情的课程整合;三是立足于经验分享的校际伙伴合作;四是基于学校案例的成效表达。

健康与幸福课程从十个有关健康的方面进行组织,即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个人安全,酒精、烟草和其他药品,慢性病和传染病,消费者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文版),每册书内容均涉及这十个主题。在每个模块中,都要教授活动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实践健康学习的十项基本生活技能,即实践健康行为,设定健康目标,管理压力,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解决冲突,运用拒绝技能,获取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做一名健康倡导者。

在为学年2012-2013的《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本土化试点过程中,闵行区采取了7项校本化、本土化措施。即:(1)课程实施标准的研制及课程核心内容的梳理;(2)本土化内容适切点的遴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3)闵行区教研联合体的校际互动研讨31次;(4)原版教材三年级、六年级两册《教学指导用书》的翻译工作;(5)80多节教学案例的征集评比和25个课堂实录的网上交流;(6)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及家庭社区结合等多形态实施途径的探索;(7)12份课程实施前测调研报告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效能评估。

三、 健康与幸福课程项目评估方案设计与过程

为了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创新,上海闵行教育学院与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对试点学校的国际课程教育进行了健康与幸福知识的测评, 并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学校教师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测评健康与幸福能够帮助教育决策人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鸣,并为教育者、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优先顺序,以便在孩子最宝贵时光中支持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调查。

1.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评估设计

此次测评是为了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实验证据:即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健康的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根据健康教育标准不断进步。

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测评与传统考试有三点不同。第一,评估题目是根据国际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这样,测试结果就能很容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解释。评估报告可以证明,学生有能力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第二,评估结果表明了学生学习国际健康教育标准以及课本中十项生活技能的情况。这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第三,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并将学生分类,而是了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我们参照了三个相关文件,一是美国州际学校督学会(CCSSO)学生健康教育评估计划概念文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 三是美国国家健康教育项目评估标准。

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共有8条,每一条标准都对应一系列性能指标(包括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一个年级都对应若干指标)。在为闵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设计知识测评题目时,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与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健康与幸福教育框架、中国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了匹配研究。根据匹配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框架,包括健康与幸福教育的3个综合性标准(标准A,B,C),即身体和情绪健康知识、实践健康行为和减少患病和自然风险的能力、社交及沟通技能以及提高健康与幸福的能力。这三个标准在评估报告中的简化名称为“健康知识” 、“个人健康技能”和“生活/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每一条标准,我们都从健康与幸福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行为、态度、价值观调查以及健康与幸福测评模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本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与幸福教育,让他们对生活拥有正确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健康幸福能力的公民。因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评估另一个目的是,测评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态度、行为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评的有效性,我们参考了2013国际经合组织幸福感测量指南,以及来自健康测量文献中的跨理论模型。这两个文献为如何测量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如何解读数据提出了理论依据。

我们为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制作了针对学生的4个方面的测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以及两种评价工具: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学生知识和技能测评主要是运用国际健康教育标准和指标,开发试题。为了测评学生在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期间的行为变化,我们为每个年级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及家长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题反映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及十项生活技能相关的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问卷题目必须注重紧密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此次测评除学生试卷及调查问卷外,我们设置了相应的教师和家长问卷,从多方面采集数据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

普罗查斯卡(Prochaska)的跨理论模型(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中。近几年来,这个模型还应用于身体锻炼行为变化的研究以及行为态度变化过程的研究。普罗查斯卡提出了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适用于多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行为态度变化的研究,见图3。他认为,通常一种行为的改变开始于无意图阶段(没有准备)、意图阶段(正在做准备)、准备阶段(做好了准备)、行动阶段(行为改变)、维持阶段(能保持持续行为改变和具有自我效能感)。

从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回流”现象。这个理论模型不但能帮助我们设计行为及态度变化的调查问卷,而且它也为我们利用教师、家长问卷的回答来分析、确认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应该注意的是,跨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对健康与幸福的理解变化和支持。课程评估可以了解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哪一阶段:有实施的愿望,准备实施,开始实施,持续性习惯性的健康与幸福实践(见图4)。总之,跨理论模型为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3.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的实验组来自9所小学1597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32名六年级学生,对照组来自9所小学1510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11名六年级学生。

“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评估方法:

方法一:学年末用学生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健康与幸福”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在健康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方法三:通过老师和家长问卷调查来核实和评估学生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及其家长和老师对课程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

方法四:通过校长访谈来评估学校的管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实施情况。

四、 结论

第一,三年级实验组健康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回答更积极,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行为变化和态度变化方面比对照组同学有显著的积极选择和答复。六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对学校在健康知识成绩方面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96%?的三年级实验组学生和87%的六年级实验组同学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很大。

第二,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三、六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给予以肯定。 三年级和六年级家长对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高度评价。95%以上的家长对学校教授健康与幸福课程很满意。

第三,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6%的教师们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使得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85%的教师认为,他们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与人沟通。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个人学习、生活能力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关注。

第四,通过校长访谈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建立健康幸福校园的长期战略目标的需求。实验学校校长计划通过学科整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完善。所有实验学校都计划在2014学年继续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逐年在更多年级和课程中渗透推广。

第五,整体来说,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方面有积极影响。评估报告的结果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UNESCO, 2010. Module 8: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9)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年,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篇(10)

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发展,应该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培训。通过培训,辅导员能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和技巧、开展系部心理活动方法、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策略提升、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识别和大学生心理危机觉察及干预等知识,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也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支持体系的建立。加强学生心理骨干培训提高朋辈指导能力。应加强对班级心理联络员、宿舍长在内的心理骨干开展专题培训和主题班会。分别对心理骨干的职责、工作技巧、重点学生的排查、特殊情况的识别、如何更清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以及如何开展团体辅导做出详细讲解,同时,制作《班级心理状况晴雨表》,方便心理骨干对班里特殊情况的月排查工作开展与详细记录。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组建包括心理专干、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联络员以及宿舍长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坚持“三结合”工作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传统教育与活动相结合。构建并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关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其基本情况、约谈记录、干预措施、跟踪关注等详细记录。形成“重心下移、工作前移、重点突出”的运行机制,深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该校打造了“三级心理危机防御体系”,一级防御针对危机个体,实行24小时危机预警;二级防御针对问题人群,通过学生约谈等方式做好心理咨询与督导;三级防御面向广大学生,通过举办讲座、心力论坛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搭建“四级联动”工作网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和学生工作处、院系学生工作组以及楼栋、班级。实施“三个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延伸工程,实现每个院系有一个“心力支部”,每栋宿舍楼有一名“心力天使”,每个班级有一名“心理委员”,使心理教育深入院系、班级、园区。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线上活动和线下心理健康调查,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通过主题团组织生活,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心理健康观念,有助于建设学生的高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为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到学生生活中,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平台推出相应专题。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加大心理委员培训力度;立足“5•25”,开展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一是开展了主题为科学管理睡眠、春季心理疾病预防等宣传活动;二是每月定期有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为全校学生举办一次大型讲座,三是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四是开展影视艺术辅导心理健康五是进行心理排查工作,邀请心理专家进校园。[1]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为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指出,高校心理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国内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西南交通大学为完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构建了以部级精品课、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视频公开课为核心,以通识教育课为骨干的30余门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年均开办近70个班次,选课学生年逾7000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朋辈教育活动体系,开展校园心理剧表演、心理素质拓展、学生心理骨干系列培训讲座等活动,参与学生上万人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基本覆盖。构建优质网络课程互动体系,开设多门心理健康教育MOOCs课程,“心力心理测评与咨询网”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自测、在线咨询等服务。[2]

五、创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社会整体环境所存在的各种价值导向的偏差对大学生成长过程具有本源性的影响。在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当自我认知与现实协调时,个体就容易肯定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反之,当个体所持的自我认知在现实中遭遇否定和挫折时,往往会造成个体内心激烈的冲突,形成消极的自我,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社会和和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不能有效地、令人信服地说明社会现象的是非曲直时,大学生就就很容易受社会现实各种思潮和热点影响,造成精神的污染,诱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主要涉及到校园心理文化环境、具体的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位优势,照顾学生实际需求,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到校园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中去。在班级中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娱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大学集体生活中去。实践中的成功案例有:倡导“3•25善爱我”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阳光、感恩、坚韧、创新”的心理文化氛围。通过宣传画征集、校园现场心理咨询、心理话剧、心理诗朗诵、新媒体平台推送等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校园心理文化。

作者:屈海香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 结核门诊工作计划 下一篇: 文员工作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