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2:08

梅州文化论文

梅州文化论文篇(1)

摘 要:梅州的民间信仰相当复杂,其中地方的水神、商业神祗信仰圈与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圈互动,形成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天后信仰。近年来的田野考察实证,并参考地方文献,可以看出天后文化在粤东内陆山区已经俗化,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士绅在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互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重要作用。中图分类号:G127 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_4225(2004)02_0084_006 天后是粤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之一。随着天后信仰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天后文化"。比如凡天后宫所在地或是码头港口或是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商贸的交易场所。天后信仰不但在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颇有影响,而且在内陆山区的韩江上游主要码头、墟市也相继建庙奉祀。因此,研究粤东梅州山区的天后信仰,进一步挖掘历史上沿海与内陆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民俗学、宗教学等的宝贵资料为现代化服务是极有意义的。 本研究以梅州市为考察重点。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韩江上游之梅江流域。境内多山,有梅江、石窟河、松源河、宁江、琴江、潭江等,水路纵横交错。历史上的梅州在清嘉庆年间从潮州府分治升为嘉应州,下辖程乡县(即今梅县、梅江区)、兴宁县、长乐县(即今五华县)、平远县、镇平县(即今蕉岭县)。梅州的民间信仰相当复杂,其中地方的水神、商业神祗信仰圈与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圈互动,形成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天后信仰。关于天后信仰在粤东梅州的形成与传播,请参考拙作《天后文化在梅州的形成和传播》,此不赘述。本文是作者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田野考察实证,就天后文化在粤东内陆山区俗化,及地方士绅在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互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作一描述性的分析。一孔之见,请方家教正。 一 梅州地区的水神崇拜考察 在传统梅州,俗民保留着极具初民图腾信仰遗俗的地方水神崇拜。崇拜的地方水神主要有:"仙人叔婆"、梅溪公王、龙王、水扛伯公等,庙宇或神坛遍布山区的村村寨寨,并以村社或宗族聚落群形成大小不一的信仰圈与祭祀圈。关于梅溪公王崇信,学界已有专著介绍,此不赘述。下面介绍"仙人叔婆"等地方水神。 笔者1996年七八月间对梅州地区民俗考察时发现,在梅江两岸如蕉岭县的新铺镇、梅县的松口镇等社区,村落有"仙人叔婆"的信众。先是在新铺镇考察,当时得林清水先生帮助,考察其林氏宗祠(位于该镇上南村),但见该祠大门口左侧的墙上供奉有"仙人叔婆之神位",旋即访问林氏宗族老大。尔后在梅县松口镇考察时,亦在官坪村黄家大围屋炽昌堂发现同样的民俗现象。后来回到学校与学生谈起此事时,听兴宁县、平远县、五华县等地的学生反映,他们家乡也有类似的民间信仰。换言之,"仙人叔婆"信仰在梅州山区比较普遍。梅州旧时称从事航运行业的人为"船家"。船家敬奉的行业神是"仙人叔婆"。"仙人叔婆"的神坛多建在沿江河口或岸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凡行驶在同一条河流的船家,都要集体祭神"仙人叔婆"。此外,船家还往往把"仙人叔婆"请上船奉祀,其神位设在船仓的篷壁上,俗谓"船头伯公",每逢开航和到达之日以及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敬拜。 新埔镇地处石窟河中游,聚居着陈、林、曾、邓等20余姓的本地商民,也有来自潮汕各县的商户与船家。旧时镇上有以行业分类的米商公会、商会、船员公会等,各业虽未见有统一的组织,但却有统一的祭祀活动,那就是崇拜"仙人叔婆"。 奉祀"仙人叔婆"的地方是"郭仙宫"。宫的建筑规模虽小,正堂内神龛无神像,仅一木质神牌,上书"法妙仙人之神位"。在该宫门外竖有两根石柱,两柱间竖起一根长长的旗杆。传说"郭仙宫"是新铺镇的风水文化中心,因为新铺墟市傍山沿河筑占,长长的像条木筏,传说就是靠这旗杆拴住,才不致被洪水冲散,而稳住旗杆者正是"仙人叔婆"。换言之,在俗民的心目中,是"仙人叔婆"保护了新铺墟的安全和兴旺。 商户船家初一、十五必进郭仙宫上香。而一般信民则主要参加每年正月半后"起福",十二月"完福",俗称到宫里"做好事"。凡做好事时,四乡群众亦前往凑热闹,并请和尚或尼姑念经助兴,开桌摆凳,共进午餐。据笔者综合考察资料分析,地方水神"仙人叔婆"神灵的原型是蛇。"仙人叔婆"信仰是南方原始图腾龙、青龙信仰的遗俗。传说郭仙宫附近居住着一户曾姓人家,其祖宗为两兄弟,以撑船为业。一次船行至潮州一带,做弟弟的忽然神智不正常,不想吃饭,口里"哥哥叔婆太""哥哥叔婆太"念个没完。当时船上出现一条蛇,做哥哥的见了着慌,对蛇说

梅州文化论文篇(2)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借梅州客家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可有三种途径。

(一)课前引导。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结构清晰,语言严密而生动,是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好教材。为此,我联想到了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共称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梅州客家围龙屋。它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传统的屋式,有着奇特的结构和合理的布局。我利用多媒体,安排课前五分钟的艺术欣赏,播放《客家围龙屋》片段,让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了解、欣赏客家围龙屋。既有助于课堂气氛的酝酿,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苏州园林》的学习中来;又能通过对比,了解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以此丰富了学生们的建筑方面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

二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古希腊普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悉心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导航下体会到自由游弋的乐趣,并在这自主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思想的升华。且我又常积极将课堂讨论与身边的客家文化联系起来,努力拓展讨论的空间,丰富讨论的内容,因而深受学生喜爱。如教学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按照教学要求,着重进行了古文朗读、字词句的学习、整体感悟后,转入理解文章的寓意。此时我引导学生把文章与陆游的《卜算子 ・ 咏梅》、的《卜算子 ・ 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比较欣赏,学生们讨论了起来,理解了作者以梅喻人、抨击时政、要求改革的主旨。此时同学们热情高涨,我因势利导,引发学生对“梅”的品质、情操的思考和讨论,并联系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中“梅花”的形象,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们畅所欲言,从房前屋后的腊梅说到象梅花一样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梅州人。

(三)语文活动课。新课标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体系的课程形式,产生了学科课与活动课两大类型。但随着活动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又出现了新的课程类型――学科活动课。我在摆正语文活动课的位置的基础上,坚持走“内容特色”的路子,即活动内容与身边的优秀客家文化相结合。如举办“我为‘四个梅州’献一策”的口头作文赛;举办“我知道的梅州籍的中科院院士”的报告会;举办“我与客家风情”演讲活动;搞“家乡新气象”画、讲联赛;看风景、风俗片快速写解说词并朗诵……这些活动内容从生活中来,从发展中的文化中来,既锻炼了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又很好地弘扬了优秀的梅州客家文化,因而学生兴趣浓厚。

二、课外活动中巧借客家文化,学生乐无穷

梅州客家文化是“俗民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外活动扩展,向社会生活延伸,能使语文教学丰满起来、生动起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机会和学习机会。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巧借梅州客家文化丰富语文教学,有两种途径。

(一)文学采风。梅州山灵水秀,是历史名城。在这群山绵延之间,走出过黄遵宪、宋湘、张资平等一批名士;也走出过丘逢甲、丁日昌、等叱咤风云的将军;也孕育了曾宪梓、田家炳等商业巨子……这片土地上,有他们光辉的足迹,值得我们去缅怀、去追寻。更兼有滔滔的梅江水,巍峨的阴那山,锦绣如画的茶田金柚……文学社的学子们参观、访问、调查、摄影,行走在山水之间,“借天地之灵气,抒胸中之块垒”。

文学采风本着开拓学生视野,贴近生活中文化,培养写作能力的目的。在采风过程中,仍然注重引导学生创新――写出客家文化的特色。一是内容上写出特色。生活、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多观察、多积累,勇于写出自己眼中的“哈姆雷特”。二是思想上写出特色。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从“内容”特色中掘取思想的精华,表现心灵生机勃勃的一面,表现时代日新月异的气象,完成写作意义上真正的“创新”。

梅州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32-02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的对自己生活的全部范畴所涉及的社会现象认知、体验、探索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式的综合课程,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了解社会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好课题,确立研究目的,进行可行性分析,是活动的关键。是指导研究实践,总结反思,达成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万事开头难”,这一实践活动的瓶颈,如何来打开?下面我就结合《绿色梅州之旅游梅州考察》研究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方法,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想。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师提出课题方向。适当缩小筛选范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学习、生活和社会中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有价值的主题。让学生感到活动的主题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智慧和兴趣,从而激发极大的参与欲望。

我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和辅导任务以后,就给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留心生活,积极思考,搜集、记录下你最想研究的问题。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交给班主任,看谁的记录最用心、搜集的信息最有价值。在两周以后的综合实践课上,我组织学生自主交流,学生个个有话说,个个想说,教室里就像过节,样热闹。每个学生都手里拿着本子,三五成群的聊着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千是“反腐败”、“留守儿童”、“迷恋网络游戏”……一个个兴奋的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我大力表扬了他们留心生活、积极思考的优点,并且鼓励他们继续记录问题,养成积累和思考的习惯,为以后发现更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奠定基础。

第二,选择可操作的课题

激发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但学生的兴趣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将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时,不能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必须对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加以分析,判断和引导,使其形成有研究价值、可操作的主题。

动物研究,贫困问题,战争问题,环保问题等等,大到世界问题,远到欧美国家,学生们总是热情高涨,争个不休。最后,大家都等待我的决定。

我没有直接给学生指定课题,首先指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作为一次集体活动,还要统一一个可行的方案,大而远的题目不适合我们学生来做课题。进而借机指导他们选题的一些方法。

(1)回归自我,体验生活。如:立足校园生活。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容易做好,范围越小目标越明确。例如开展“让学生与校园环境对话”实践活动。校园的一花一草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2)体验家庭生活。如讨论《弟子规》中的孝、弟,体验父母的爱和爱父母的感受。

(3)关注社会生活。比如关注最近家乡发生的一些事件或新闻等等。

学生的话题也就相对的围绕梅州、兴宁等范围谈论,并且比较注意课题的可行性原则,不再天马行空,而注重实际了。

学生们的讨论话题渐渐的变成三大类型,一是动植物研究方面,一是学术问题研究方面,一是社会问题研究方面。

第三,注重社会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话题,了解社会动态。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把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选题,不能闭门造车,活动的选题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者身边的社会热点话题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关心社会,关爱他人,课内课外相接合。

于是大家就前面提出的好些话题拿来再次筛选,“中小学生肥胖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研究、学生说谎现象的研究、恐龙为什么灭绝……”这些话题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课题大,不好操作。又有同学提出:这几年《梅州日报》、电视台经常提建设文化梅州,绿色梅州、工业梅州,拿这些来做研究,不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又有社会价值了。

这一提议一下子就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响应。

接下来大家就这方面的话题进行分析,“客家话研究”、“客家人从哪里来”、“梅州名人研究”、“梅州工业发展研究”、“兴宁八景”、“梅州风景”……就这些课题从难易程度讨论和学生的兴趣大小排列,“梅州风景”、“兴宁八景”名列前茅。结合梅州正在建设旅游城市,大家最终定下“绿色梅州之旅游梅州考察”。

第四、明确研究目标

“绿色梅州之旅游梅州考察”这一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如何,还需要看我们的活动目标是否明确。

通过讨论,大家最终一致通过“拥抱自然,品阅美景,建设梅州,热爱生活”作为这次活动的目标。

第五,分解主课题,设立子课题

梅州著名风景区很多,七县一区,每个地方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风景,学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去旅游考察。

于是我们就决定对梅州风景区进行分类,设立子课题。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如按地域分类,有“梅县旅游景点、兴宁旅游景点……”,按景点内容类别分,“有自然景观,人文景点,休闲度假,三高农业、保健养生,客家美食等”……又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按景点内容类别分好,就设立六个子课题,并列举了一些相应的景区做参考:

(1)梅州旅游之自然名胜,如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

(2)梅州旅游之人文胜景;如客家公园・中国客家博物馆、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人境庐……

(3)梅州旅游之休闲度假;如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上举龙文自然保护区……

(4)梅州旅游之三高农业风景区,如黄蜂窝茶山旅游区、雁南飞茶田……

(5)梅州旅游之保健养生;如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

梅州文化论文篇(4)

  目前我国持续稳定增长和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为梅州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按国际发展经验,我国将有一个长达近半个多世纪的增长期。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高速增长期达15至25年,然后转入持续增长,或者进入相对衰落。中国一是大国,二是不发达,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上说可拥有40-50年高速增长期。如果说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之中,那么中国—东盟自由竞争区的顺利推进又意味着中国已经融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为我国更好的利用好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梅州应踏准我国经济发展的节拍,顺势而为,采取合理的开放战略,将梅州的发展深深融入到全球、全国经济发展的双循环中,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其次,泛珠江区域合作战略的提出优化了梅州的区位优势。尽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作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区域概念,其前景是光明的。以香港为连接国际市场的枢纽,泛珠江经济区将可能成为世界最庞大的制造业基地;以世界制造业基地为基础,成为国际物流网络和国际采购重要区域;将形成一个约占世界人口1/13的巨大城市群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互补的新兴经济区将崛起于南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提出,不仅改变了梅州作为粤东山区的传统定位,而且为梅州融入大珠三角、泛珠三角,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累工业化起飞所需的产业、资金,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分享区域合作带来的红利,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竞争提供了新机遇。

       因此如何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实施开放梅州的战略,利用后发优势,争取后来居上是梅州今后发展首先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为此,梅州必须确立发展新目标、增创发展新能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筑发展新环境。

       工业梅州要求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梅州市农业经济曾长期占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先天不足。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梅州市经济一直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一直是困扰梅州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尽管我们想了不少办法,付出了不懈努力,但这一矛盾一直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究其原因,关键是工业不强,特别是缺乏对地方经济起支撑作用和支柱作用的大工业、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梅州市有丰富的资源,铁、石灰石、稀土等储量居全省前列,但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多数企业的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的含量很低;梅州市有大大小小的名牌产品20多个,但名牌产品没有变成“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也没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壮大;梅州市工业门类齐全,有34个大类,但真正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多;梅州市还没有1家企业进入全省50强。很多年以来,梅州市工业发展的水平离发达地区和人们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要知道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财税增收的主源泉,是地方发展的主课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梅州”发展战略,创新山区工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梅州市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明显提高,后劲明显增强,整个工业逐步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实施 “工业梅州”战略给梅州市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激发了山区重视工业、关注企业的热情,全市上下发展工业的目标将更高、决心将更大、愿望将更强。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山区建设新兴制造业基地的总体要求,必将再次掀起实施“工业梅州”发展战略的新一轮高潮。

        生态梅州的实施需要着眼构建长远发展优势,提升绿色竞争力,实现“绿色崛起”,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梅州提出的“生态梅州”设想,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林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生态旅游体系、生态城市体系和生态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质量,将梅州建设成全省的生态经济区,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良性互动。在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经济发展饱和的情况下,梅州山区丰富的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和优良的环境资源,通过生态梅州的建设,足以化“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劣势为优势,使之成为外来投资者青睐的投资福地。

       以前,由于不注重环保,梅州市的水泥、造纸、矿产冶炼等资源密集型工业排出滚滚浓烟和无数污水,梅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治理工业废气、废水。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点,梅江的保洁治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城市建设方面,梅州把环境治污纳入城市规划,细化城市生态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市区绿化,增大城市环境容量,打造生态城市。

       经过几年的绿化造林和坚持不懈的治污,目前梅州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70.5%,建立了自然保护区48个,此外梅州还建立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37个,森林公园25个。梅江“一江两岸”改造项目,集防洪、休闲、观光、交通于一体,获得了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得更多的投资进入梅州,促进了梅州的经济发展。

       文化梅州建设要求立足山区人民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推动科技进步,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和谐文化,并利用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

       多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建起了东山教育基地、院士广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出《等郎妹》、《桃花雨》、《客家意象》等文化精品,举办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世界客商大会,出版一批客家文化研究著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壮大和繁荣,为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梅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的精神,正在积极谋划更高层次的“文化梅州”发展战略,这是对梅州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

梅州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249.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102-04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下称世客会)是客家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这个大会又成为随后的客家文化建构的最大平台。各举办地在大会前后进行各项活动极大的增强了本地“客家”人的“客家”认同, 把地区内几乎能够纳入的资源冠上了“客家”之名, 建构起了“世界客都”梅州、 “客家祖地”闽西和“客家摇篮”赣州等地方文化体系。

作为第23届世客会举办地的河源, 在“客家古邑”文化形象下的地区文化建构亦初见成效, 然而, 如何更为深入和有效的文化建构仍然是河源文化界的最大课题。本文将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思考, 希望对河源客家文化建构有所裨益。

一、 “客”与“非客”: 河源客家认同的困惑

康熙年间, 广东紫金县的《永安县次志》和江西兴国县的《潋水志林》两本地方志几乎是同时出现了“客家”二字①, 这是目前为止学术界能找到的最早的“客家”记载。然而,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客家”并未成为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人们的普遍自称或他称, 即便在最需要表明身份与认同的海外嘉应、 惠州、 汀州和赣州等属的华侨也极少见“客家”称谓。据颜清煌研究, 南洋客家人一开始只有宗亲组织和地缘组织, 并未冠以用 “客家”、 “客属” 的字号, 直到 20 世纪30 年代, 才有新加坡客属总会、 昔加客属公会、 古来客家公会、 泰国半山客公会等组织。

从上世纪30年代起, “客家”不但在学术论著、 报刊杂志中常出现, 也成为一部分人的普遍自称。原因是多方面的, 几次有关“客家”的污名与反污名事件促进了“客家”人对“客家”问题的重视, 而又以罗香林先生开创现代学术意义的客家研究为高峰。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观察到, 嘉应属外迁的人多, “客家”认同的需求亦是最强; 在汕头、 广州、 香港等地, 一批以嘉应属为主的政治文化精英主导了“客家”正名运动, 使梅州的客家认同开展的最早, 扎根最深。解放后, 大陆的“客家”问题停止了争议, 而海外却不断掀起一个个小高潮, 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香港崇正总会创办“世客会”为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 梅州人又最早打“客家牌”, 以“客家”认同联系海外华人华侨。1992年, 梅州成功举办第12届世客会, 让梅州人的“客家”认同达到了顶峰, 梅州成为了“世界客都”, 梅州话成为了客家话的代表。随后闽西、 赣南也进行了类似的“客家”文化建构与认同。由此,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一个中国汉族各“支系”中自我认同最强的“民系”(或族群)将自己的文化――客家文化成功建构。对于这样一个事实, 认为所谓“客家”不过是客者们鼓噪起来的万建中教授也不得不承认: 客家文化的建构的确是世界最成功的族群文化的“神话叙事”。 [1]

公元前214年, 龙川成为客家地区第一个建县的地方。然而, 现代行政区划中的河源在历史上的地域管辖分多合少。在宋代, 现在的河源地区就分属循州、 惠州、 梅州; 在清代, 又分属惠州、 梅州、 韶州等。统一的“河源文化”建构直到1988年河源建市才开始, 非老河源县的连平人、 和平人、 龙川人、 紫金人也慢慢习惯“河源人”这个自称与他称。但是, 这种地域归属并没有解决河源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很少有河源人明确认为自己是客家人, 靠近梅州的紫金、 龙川有客家认同的人多点。90年代以来, 河源的地方政府也在打客家牌, 加上“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 进入21世纪, 认同自己是客家人的河源人越来越多, 似乎河源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已经解决。然而, 结果远非如此, 河源人大多数人在回答自己是“客家人”时的声音并不那么响亮, 而梅州人在这样的交流中通常显示出很强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河源到底是不是客家?这个问题的困惑在河源这样一个历史上多分治、 建市不久而又缺乏客家学术研究的地方显得异常突出, 尽管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已经将河源的大部分地区划为“纯客县”, 河源也认为自己是99%的“纯客地区”, 但少量的学术成果并不能为其提供实证。

梅州文化论文篇(6)

一、 天时

首届梅州珠江啤酒美食节是在珠江啤酒梅州畲江新厂正式投产启动仪式当天的晚上开幕,投产仪式上芸集了广州市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导,借这个势能,美食节成为了梅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梅县政府主办的一场政治味很浓的活动,这个时间点为美食节的成功奠定了“天时”的基础。当然,18日-24日,除了20日晚上的慈善之夜,老天感到的眼泪大流外,其他时间老天爷都很作美,也是个很好的“天时”。

二、 地利

梅州地处粤东地区,是个休闲旅游城市。在这个“世界客都”,啤酒市场曾经是珠江一枝独秀,后来被青岛和金威给挤兑了,青岛占据了市区啤酒市场,金威占据了农村市场,珠江啤酒落在后面,姑且不去深究珠江啤酒丢失市场的原因,但是却表明梅州啤酒市场珠江具备深厚的消费基础。

另外,珠江啤酒东南事业部设在梅州,在梅州建有年产能40万吨的畲江啤酒厂,这就证明了梅州作为珠江啤酒东南事业部的根据地市场,它的运作在资源的配置和物流成本以及啤酒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的口感上占据了优势,这些成为了首届梅州珠江啤酒美食节的地利基础。

三、 人和

1.政府牵头

因为借势到了珠江啤酒畲江新厂的投产庆典仪式,首届梅州珠江啤酒美食节成为了梅州市委市政府牵头,梅县政府主办的一场大型的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牵头下,美食节得到了各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包括媒体、场地、安保、卫生、秩序维护、参展美食招商等。正是因为有了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首届梅州珠江啤酒美食节从筹备到开幕仅用了7天时间。

2.媒体持续关注

1)广播和电视联动

梅州人民最喜爱的《民生820》栏目从8月16日开始每天数次在电视台和广播台同时播出梅州珠江啤酒美食节的新闻和动态,而且珠江啤酒在梅州电视台投放的纯生广告中增加了关于美食节的字幕,让梅州人民从视觉、听觉接收美食节的信息。

2)梅州日报高密度报道美食节

梅州日报从8月18日开幕式开始,就每天派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到现场采访,每天以文字配图片或者图片的形式报道美食节的现场情况,有时候甚至一天2篇报道。梅州日报是梅州唯一的一份党报,覆盖了梅州的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法人组织,也在舆论宣传上主导了梅州美食节对梅州市民生活的影响,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就奠定了珠江啤酒在梅州的社会地位。

3)论坛、博客和微博齐上阵

梅州地方性门户网站时空网在美食节期间,以博客、论坛和微博的形式全方位的关注首届梅州珠江啤酒美食节,而以寻人启事形式在梅州时空网的“818梅州珠江啤酒厂庆日,寻找同月同日生的梅州市民”活动,在一周内也得到了梅州市民的大力关注,“你的生日是8月8日吗”这句话在那几天成了梅州市民见面时一句问候语。在美食节期间,每天晚上都不一样的节目,如慈善夜(给20位梅州2012年高考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街舞夜等也大大丰富了梅州网络游民的网上谈资,也成为他们的博客、微博和论坛的信息之一。

3. 联通、电信,鼎力相助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8月16日(美食节开幕前2天)通过短信的形式,向梅州的客户告之梅州美食节,同时中国联通在饮酒试用券的派发上给以了支持和协助,凡是联通的客户在特定的时间里前往联通的营业厅交话费,无论金额多少都可以免费获得一张美食节珠江纯生啤酒2罐的免费引用券1张。另外,联通公司还在美食节现场的摊位上为顾客提供服务。

4.渠道/终端互动

在美食节前2天,珠江啤酒通过分销商、超市的收银台、联通公司的营业厅向梅州的市民发放饮酒券,以免费兑换2罐500ml珠江纯生啤酒引导梅州市民到美食节,培养消费者对灌装啤酒及优质纯生啤酒的爱好,为美食节后的啤酒销售奠定基础。

5.珠江啤酒,总部与事业部积极配合

梅州文化论文篇(7)

Abstract: : Meizhou Hakka cultural base of the buil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Hakka culture,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scale, intensive, professional level, to carry forward the fine cultural industries to explore the city cul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Meizhou,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of the citysignificance. The concept design has made ​​som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Hakka culture,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solve the base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 of outlook to crea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layout of the service facilities, so that the base functions more reasonable, mor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Keywords: Hakka cultur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special tourism; green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文化归纳起来有:客家话、客家文教、客家艺术、客家文物、客家民居、客家学术流派、客家餐饮、客家服饰、客家习俗等。随着梅州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城市建设中的客家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目前梅州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建设来看地域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基于此,本文以梅州客家文化基地概念规划为例,对城市重点地区的地域特色化建设进行探讨。

1项目背景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东北的中心城市,是客家人集中居住之地,素有“客都”之称。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着力推动客家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客家文化产业基地所在的东山片区已经具备开发文化与教育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只要全面整合资源,围绕做活山水文章,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基地的建设为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注入新的活力。

2地域特色文化分析

2.1梅州文化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文化独树一帜,梅州地域文化主要有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其中以客家文化最为典型。

2.2客家文化解读

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与周边文化相互区别的移民文化。其文化主要体现在客家语言、建筑艺术、餐饮文化、传统文化、山歌文化、客家服饰等方面。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兴盛的文教,造就了一批光耀中华的历史文化名人。

2.3梅州客家村落建筑与布局特征

梅州山地丘陵广布,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梅州客家先祖创造性地构筑了客家民居山地建筑模式。客家村落、建筑选址布局,是对中国传统择居选址思想继承与发展,探索适合山地村落布局形式与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功能要求的结果,是客家民系智慧的结晶。

3基地现状、swot分析

3.1本项目基地处于梅州城区边缘,面积约3.72平方公里。梅江从从项目基地两侧蜿蜒而过,项目基地可俯瞰梅江与整个梅城。现状基本上处于原生态状态,区域内以丘陵、沟谷与水库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比较复杂。

3.2综合分析

3.21优势

区位:与城市中心区关系密切,是梅州黄金旅游线上必经之地

交通:具有方便的陆、空交通条件

资源:具有丰富的原生态的山、水资源

文化氛围:周边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名胜古迹

3.22劣势

如何规避场地自身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场地山地多,平地少且分散,大部分平地为水库的泄洪区,开发难度大

场地本身文化资源匮乏,场地的特色与知名度不够

场地内有一定数量的民房和公墓,拆迁难度大

3.23机遇

国家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绿色崛起的政策支持

作为世界客都,具有广大海内外客籍市场资源

梅州旅游定位:梅州明确以“塑造世界客家之都,打造客家文化精品、热泉康体休闲特品和山水休闲度假名品的旅游发展定位

3.24威胁

如何在各地都打“客家牌”的形势下,在周边众多项目当中脱颖而出

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成为梅州旅游重要的一站?如何在地块山地多,平地少,不利因素多的场地条件下,化不利为有利

如何促进梅州旅游业发展,引领新梅州文化旅游新模式

4主题研究

4.1旅游市场分析

梅州拥有全球1.2亿客家人的潜在客群,梅州市旅游消费市场主要以国内为主,境外为次,已初步形成“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并存的市场格局。现状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一定的旅游品牌,因交通的限制和没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有效辐射,外地高消费客群比例较少;市场旅游产品初级,无法实现强有力的持续吸引;本地客群可支配收入较低,消费能力有限。

本项目旅游功能站位需要跳出区位困局,把旅游过路站变成旅游目的地。针对市场,通过走差异化路线、对客家文化深入发掘和体验,吸引海内外广大的客籍消费群。

4.2商业及商务市场分析

梅州现状城市商业落后,城市缺乏休闲类商业项目;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高端消费功能缺失,导致城市的高端消费外溢;经济发展将催生商业向综合业态方向发展,休闲娱乐将在未来商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补缺角色。

本项目商业依托区位条件,与项目邻近构筑新的城市核心商圈。选择街区商业形态,与项目旅游和自然资源结合,打造城市休闲商业和旅游目的地商业,营造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多选择消费空间。

5设计定位与设计理念

5.1定位

(一)战略定位:

“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客属地区文化传播中心”“客都新文化产业改革示范项目“

(二)市场定位

以梅州地区、国内客籍地区为主要客源市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为次要客源市场。

(三)目标客户群定位

海内外客籍华侨、客籍年轻人、客籍成功人士、其他热爱客家文化人士。

(四)项目功能定位

打造以“客家文化”为主线,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养生度假、生态体验、健康人居的绿色产业链。

5.2定主题

宜文、宜游、宜闲、宜居、宜绿

6地域化特色的概念设计

6.1布局要点

在功能空间布局上,紧密结合项目场地“一山三谷”的地形地貌特点,并融入易经思想、五行说及风水理论,将功能、形式、寓意三者有机结合。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体验、景观打造、经济效益四者的有机结合。

6.2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客家精神

通过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崇文重教,文武兼备;尊福敬宗,敦乡睦里;谦和处世,与人为善四大特征。以客家精神为源,演绎文化产品:如文化产业、名士园;终身教育、养生、健身;客家风情小镇;特色教育、退休示范社区。通过产品设置,传承客家文化之灵气,弘扬客家之精髓,为项目主题策划开拓途径。

6.3现状场地景观元素―湖、山、溪、谷、江

整体布局以现状景观为核心,东西两翼展开,分别以湖、山、谷、溪,江为主题打造不同的版块:旅游休闲版块、山林公园版块、溪谷田园版块、养生休闲版块、旅游集散版块。

7结语

梅州文化产业基地概念规划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化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以绿色生态为本,以客家文化为魂,将山、水、人文全程演绎,实现以生态促旅游,以文化提升旅游档次。项目以客家文化为主线,通过客家风情小镇、城市商业综合体、客家祭祀广场等重点项目的打造,地域特色更加突显,形成梅州客家文化展示平台与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对于提高梅州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智敏,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思考.山西建筑.2006,(9):39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4]房学嘉等.客家文化导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梅州文化论文篇(8)

“黄州”,不是指现在黄州区的黄州,而是古代的黄州府,指蕲黄合一以后的黄州以及蕲黄并治时期的蕲州和黄州,甚至还包括已通过行政区划变更出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黄州的历史可概括为“两属十归、两州分合、四戏两祖、八进两出、千六名人、六千遗址、十六大战、十六城池”。

“两属”,是指黄冈文化的双重属性。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因此古代文化具有扩张性和延展性,这与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媒体、通信而一体化和趋同化不同。我国古代分为九州,九州中的荆州和扬州将黄州一分为二,以巴河为界,巴河以西属于荆州,巴河以东属于扬州。春秋战国时期,黄冈处于吴头楚尾,吴国和楚国的边界大体上也以巴河为界。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这里此消彼长、互相融合,因而黄冈的文化便有了两重性。作为我国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苏秉琦认为:“鄂东地区是古代东西南北文化荟萃之地,不仅因为黄冈地处长江中游,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水融,而且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汇。”这表明,黄冈文化不仅具有“东西两重性”,而且具有“南北两重性”。“东西两重性”是指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南北两重性”是指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合。这是研究、分析和看待黄冈文化的一个基点。

“十归”,是指在古时国家分裂时期,黄州曾归属于10个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越、楚交替控制黄州地域。春秋中期以前,黄州地域以越为主体;春秋中期以后,黄州地域逐渐以楚为主体。三国时期,黄州处于吴国和魏国的交界地,或属吴或属魏,动荡不定、归属不定、边界不定。

南北朝时期,黄州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南北两朝对峙时,其分界线就在大别山一带。南朝的宋、齐、梁时期,黄州属于南朝,到陈朝时,黄州归属于北周。北周大象元年,黄州发生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北周将南司州(今黄陂)改名为黄州,将罗州改名为蕲州,蕲州和黄州同时得名,至今已1432年。

五代十国时期,黄州先属于“十国”里的南唐,后南唐战败,将黄州割让给后周,黄州就归属“五代”里的后周。

南宋时期,黄州属南宋,后金、元大举南下,黄州被金和元占领。

“两州分合”,是指黄冈历史上曾发生的两次重大行政区划变更,即“蕲黄并治”和“蕲黄合一”。隋开皇三年,朝廷鉴于南北朝州、郡、县3级制有名无实,为了便于统一和管理,在鄂东地域只设蕲州和黄州两个州,其余诸郡尽废,这样就形成了蕲黄并治的格局。明洪武十一年,蕲黄合一,蕲州和黄州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蕲、黄两州州府所在地先后经历过重大变迁。蕲州的前身罗州城位于现在漕河镇境内的蕲水与京九铁路的交汇处。公元1262年,罗州城被蒙军攻克,被迫迁至江边建蕲州城。黄州经历的变迁更多,最开始黄州是在黄陂的南司州,后迁至麻城的衡州城、新洲的南安城,再到禹王城,之后又迁至黄州宋城,最后迁至明代修建的黄州城。

蕲黄并治历经795年;蕲黄合一历经633年。蕲州在沿江平原,物产丰富,是上等州。黄州比较贫穷,是下等州。坡被贬黄州时,曾大发感慨:“黄州真在井底。”新中国成立后,黄冈地区的范围曾经很大。1953年,黄冈下辖14个县;1958年,大冶划归黄石;1965年,阳新划入咸宁,后又属黄石;1983年,新洲属武汉;1983年,鄂城县设立地级鄂州市。目前,蕲黄合一的整体区域地形就如同一把折叠扇,黄州在扇把上,县市区分布在扇面上。以黄州为圆点,以距黄州最远的一个地方为半径画一个圆,其他3个离黄州最远的点都在圆弧上。

“四戏” ,是指楚剧、汉剧、京剧和黄梅戏。这4种戏的源头都在黄冈,形成了“四戏同源”的独特文化景观。众所周知,黄梅戏发源于黄冈,但要说楚剧、汉剧和京剧也发源于黄冈,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此,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发源于黄冈的一些戏曲元素和遗传基因。

黄冈人在生产生活中,如插秧、薅草、采茶时,形成了插秧歌、薅草歌和采茶调等一些最原始的音乐素材,其基本元素有3个:第一个是“哦呵腔”,也称“鸡鸣歌”。哦呵腔主要分布在浠水县一带,后来逐渐传播到鄂东地区。第二个是二黄。二黄腔是戏曲的基本元素,虽然关于二黄的来源地学术上有不同的说法,但专家最认同且引用最为广泛的是黄冈、黄陂。黄冈、黄陂就是古代的鄂东地区。第三个是“采茶调”,它是黄梅戏的原始素材。

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了“四戏同源”的4个数学等式:哦呵腔+黄陂孝感方言及音乐=楚剧;二黄+西皮=汉剧;汉调+徽调=京剧;黄梅采茶调+安庆方言及民间艺术=黄梅戏。楚剧、汉剧、黄梅戏中,黄冈的元素、遗传基因各占一半;京剧中黄冈的基因占四分之一,这表明“四戏同源”。

在第一个等式中,哦呵腔后来有两个走向,以举水为界,举水以西演变为西路花鼓戏,举水以东保留为原生态的东路花鼓戏。西路花鼓戏就是楚剧的前身,东路花鼓戏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在第二个等式中,发源于黄冈、黄陂的二黄向武昌、汉口方向传播,而发源于秦岭汉中一带的西皮,则顺着汉水经襄阳来到武汉。在武汉,西皮和二黄结合形成了汉剧。

京剧是怎么产生的?就是第三个等式。清朝乾隆年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4大徽班进京,并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同时,来自鄂东地区唱汉调的老艺人谭鑫培(江夏人)、余三胜(罗田人)等,听说徽班在北京发展得很好,也来到北京。余三胜将徽调和汉调结合,迅速脱颖而出,唱成了春台班的“台柱子”。余家祖孙三代都是京剧界的泰斗。2011年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开幕式晚会就取名为“凤还楚天”。其实,“凤还楚天”中的楚天并非泛指“楚”,而主要是指鄂东地区。由此可见,黄冈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曾说:“黄梅戏是被大水冲到安徽去的。”的确,当年长江洪水经常泛滥,黄梅人为了谋生,就逃难到安徽的安庆,将黄梅采茶调与当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结合,慢慢演变成了黄梅戏。因此,黄梅戏是安徽和湖北共享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个等式表明,黄梅戏发源于黄冈,发展于安徽;在黄冈“出生”,在安徽“长大成人”。

“两祖”,是指佛教禅宗的四祖寺、五祖寺两个祖庭。四祖寺建于公元624年,五祖寺建于公元672年。黄冈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我国佛教禅宗一共6位祖师、6座祖庭,黄冈就产生了两大祖庭、3位祖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四祖道信(开辟祖寺)和五祖弘忍(黄梅县人)为我国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两位祖师倡导、实践、开创了农禅双修、农禅并重的新风。六祖慧能在黄梅成长得道,记录其生平活动和机锋对答的《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10品,2万余字。国学大师钱穆将《六祖坛经》与《论语》、《孟子》并列为中国文化的经典。此外,神秀和慧能一南一北,开创了我国佛教的“南顿北渐”。可见,黄冈是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地。黄梅近年举办的湖北黄梅禅宗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吸引了全国的高僧大德前来参加,这说明黄梅在佛教界地位高、影响大。

“八进两出”,是指黄冈的移民史。黄冈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曾有8次大规模地移进移民,两次大规模地迁出移民。第一次移进移民是在公元前255年,楚国先灭鲁国,随后灭掉了鲁国的附属国邾国(今山东邹县),将邾国的君民迁入黄州,并在江边修筑邾城,即现在的禹王城。第二次是朝廷移徙巴人“南郡蛮”。公元47年,巴人叛乱,朝廷统兵镇压。叛乱平息后,朝廷实施“分而治之”之策,将叛乱的七千多巴人迁徙到黄州。第三次是朝廷移徙巴人“巫蛮”。 公元101年,生活在今鄂西川东的“巫蛮”叛乱,朝廷再派兵镇压,“巫蛮”失败请降。朝廷再次将巴人迁移到倒、举、巴、浠、蕲五水流域,成为“五水蛮”。第四次是西晋末年的流民南迁侨置。西晋末年,豫州民众与土族为躲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战祸,背井离乡迁入黄州。这是从中原南移的移民。第五至第八次大规模移民是4次江西填湖广。这也是很多黄冈人说自己的祖籍在江西的原因。

“两出”,是指两次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非常著名的移民历史。元末明初,罗田人徐寿辉建立了天完国,与元朝对抗,难民苦不堪言,便逃往四川。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率队西征川蜀,带去了一支黄州人。明末清初,张献忠在麻城招兵买马约5.7万人,直接带去了四川。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朝廷颁诏移民,蕲黄百姓奉旨入川。

麻城孝感乡是我国古代“移民发源地”之一。孝感乡不是现在的孝感,而是麻城古代的一个乡。当时麻城有4个乡,其他3个在山区,只有孝感乡是平原乡,包括现在麻城的中馆驿、宋埠、顺河以及红安、新洲、黄陂等在内的整个麻西南平原地区。这里有良田沃土,交通便利,便于生存和发展。现在四川、重庆两省市近1亿人,其中60%—70%的人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四川、重庆现在能找到很多麻城的文化遗迹,保留有很多麻城会馆,四川清音中还有麻城调。近年来,很多人怀着虔诚的心来到麻城寻根问祖,寻找他们的精神家园。为此,麻城在举水河畔竖立孝感乡移民始发地纪念碑,正在筹建麻城移民文化园。

“千六名人”,是指黄冈名人灿若繁星,一共一千六百余人。其中进士944人(5名状元,61人官至二品以上)、举人3985人(其中的杰出者192人)、近现代名人466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明朝黄冈进士占湖北的39%,清朝时占35%。如果以州府为单位排名,明清两代黄冈进士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仅次于杭州、福州、苏州和北京。《湖北历史名人》中的三分之一是黄冈人。中共“一大”代表13人中,黄冈就占了3位(董必武、陈潭秋、包慧僧)。北京中华世纪坛收录了40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黄冈有李四光、李时珍、毕昇3人。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授衔的将帅1613位,黄冈有102位,占了6.3%。

刚刚出台的《黄冈名人文化建设规划》中列举了100位文化名人。其中,程颢、程颐开创了“程朱理学”,湖北红安县二程乡就是因他们而得名;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福建泉州人,在红安、麻城客居讲学二十余年。于成龙是清朝“天下廉吏第一”,曾在黄州任4年多的知府,官至直隶巡抚、两江总督,权倾一世。

“六千遗址”,是指黄冈历史遗址、遗迹星罗棋布。黄冈现有遗址遗迹5768处,文物11.7万件,文物保护单位675处,排全省第一。目前,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黄梅县张山遗址,距今约4万年,位于黄梅县杉木乡小溪河与古角河交汇处。黄冈境内有五百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4000年。这些遗址现状堪忧,亟待保护。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华第一龙——黄梅卵石摆塑龙,位于黄梅县张城村焦墩遗址,距今6000年。它是古代先民在预先铺好的红烧土台面上,用色彩各异、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按照构想设计好的图案精心摆塑而成的一条巨龙。这说明长江流域也以龙为图腾,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此外,还有螺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禹王城遗址、罗州城遗址、柏举之战遗址等。

“十六大战”,是指黄冈历史上曾经发生的16次重大战争。历史上,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许多次战乱。这其中包括:吴楚柏举之战、赤壁之战、唐末五代军阀混战、南宋抗金、罗州城保卫战、抗御蒙军、天完国红巾军起义、李自成挥师蕲黄、张献忠进驻蕲黄、蕲黄48寨抗清、太平军捻军抗清、黄广战役、黄麻起义和黄安战役以及4次反围剿等(鄂豫皖根据地与红四方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原突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及鄂东解放及渡江战役。回顾黄冈的战争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蕲黄地区一直深受战争的苦难,百业凋敝、元气大伤;二是黄冈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英勇善战、可歌可泣,具有光荣的优良传统。

“十六城池”,是指黄冈历史上的16座城池。这其中包括:邾城,春秋末期,楚宣王灭邾,迁其君民于黄州筑城,名邾城,东晋咸康五年被后赵军队一把火化为灰烬。寻阳城,存在六百多年,先在黄梅县蔡山镇,后来搬到了九江。罗州城,存在的时间最长,公元1263年被元军毁掉,后来迁到现在的蕲州镇重建。西陵城,在现在的新洲。西阳城,在黄冈市区的长江边上。蕲阳城,在蕲春县八里湖的土门,存在了百余年。黄州城经历了多次搬迁,黄州宋城是夯土墙,现在的黄州城遗址是明朝公元1386年修建的。现在的蕲州城是元朝公元1272年建的,明代公元1408年进行了重修。此外,还包括黄梅县城、罗田县城、英山县城、麻城县城、黄安县城、蕲水县城、广济县城以及荆王府。

追根溯源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黄冈为什么产生这些奇特的文化现象?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归结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首先,古代黄冈交通便利。古代黄冈境内有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和长江,交通极为便利。

其次,有奇特的大别山。大别山是长江和淮河的地理分界线。所谓“大别”是指气候、物产、文化之大别。历朝历代分裂要么以淮河为界,要么以长江为界,都与黄冈有关,所以黄冈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的军事屏障。总体上看,黄冈是东西南北的交汇之地。南北以长江为界,东西以巴河为界,交点在巴河的长江口,这也是文化、军事的交汇点。

再次,在麻城的西南部分,有一个三角形区域嵌入大别山,这个区域包括麻城、红安、新洲、黄陂等一大片平原,又有长江、举水的滋养,物阜民丰,所以这里能成为移民的中转站和大本营。

分析黄冈独特的地理环境,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黄冈独特的文化。从地理环境间接决定文化来看,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黄冈是历代战争频发之地,战争必然带来人口剧减,人口剧减必然带来移民,移民的结果必然带来文化的变化。移民具有两重功能:从生物学意义上讲,移民可以产生远源婚配的优势;从文化意义上讲,移民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

从地理环境直接决定文化的角度来看,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南下,长江下游的文化西进,加上长江中游的本土文化,直接决定了黄冈的多元文化体系。以螺蛳山遗址为例,它位于黄州区堵城镇,是距今约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考古发现,遗址有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堆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都在这里交汇、碰撞、沉淀,形成了黄冈兼收并蓄、复杂多元的文化。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为今天黄冈的众多文化现象找到渊源,即勇猛尚武的巴人血液流淌在黄冈人的血脉里,中原流民侨迁南置带来的农耕文明等。黄冈人崇文重教、淳朴勤劳、沉毅顽强、开放包容的精神特征,应来源于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文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黄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新的历史时期,黄冈人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黄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高度重视名人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从2011年初,黄冈市就开始部署、调研、制定《黄冈名人文化建设规划》和《黄冈市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最近,黄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名人文化建设暨文物事业发展动员大会,并出台了这两个规划。同时,黄冈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推进名人文化建设的意见》、《黄冈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及《黄冈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实施方案》。这为黄冈建设“中国名人之都”和文物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黄冈丰厚的文化资源,黄冈人任重道远。开发利用黄冈宝贵的文化资源,我认为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去做好4件事:讲东坡、论英雄、说禅宗、唱黄梅。事实上,我们已做了很多工作。在打造东坡文化方面,黄冈建成了遗爱湖公园、坡纪念馆,赤壁风景区规划已正式出台;在建设名人文化方面,黄冈出台了黄冈名人文化发展规划;在开发禅宗文化方面,黄梅已举办了禅文化旅游节、禅文化高峰论坛,投入十多亿元正在建设鄂东禅文化旅游区;在继承和提升黄梅戏方面,黄冈市委、市政府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改革、发展专门出台文件,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排演了大型现代黄梅戏《李四光》和《东坡》,成功举办了7届黄梅戏艺术节,正在建设黄冈艺术学校新校和黄梅戏大剧院,使黄梅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梅州文化论文篇(9)

一个地域的饮食文化有着较为稳固的空间属性,各区域之间存在各自空间环境下的差异性和相[1]对独立性。客家饮食文化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迁徙南方定居后,保留中原饮食文化特征外,根据当地的气象环境条件、物产特点、饮食习惯等[2]创造的一种新饮食文化。随着客家研究逐步成为一门“显学”,客家饮食文化研究受到学术届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王增能著《客家饮食文化》,从历史角度介绍了闽西客家饮食文化的形[3]成发展的历史及现状;黎章春著《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站在大客家的角度探究了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客家[4]饮食文化创新的一些思路。从2004年开始,研究客家饮食文化的论文也逐步增多。黎章春提出了[5]客家菜的概念等相关问题;刘春艳阐述了生态环境、族群心理、代际认知、旅游开发与客家饮食[6]习俗适应的困境;黄林描述了大安村饮食习俗、节日习俗、饮食礼仪现象,认为饮食是人们社交[7]的联系符号;李冰论述了地理环境对客家饮食文[8]化形成和特点的影响作用;邓秀勤介绍了我国客家饮食文化炼油资源特点,分析了客家饮食文化[9]炼油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等。2014年,程金生等编著《客家养生药膳》介绍了客家养生药[10]膳的基础知识及梅州客家养生药膳方。2015年,宋德剑、罗鑫著《客家饮食》介绍了梅州客[11]家菜的品种、特色及文化食俗。由此可知,国内学者研究客家饮食文化居多,研究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较少;研究客家饮食习俗多,研究客家饮食食材少;程金生、宋德剑等介绍了梅州客家养生药膳方、客家菜的品种、特色及文化食俗等内容,但是,涉及梅州客家饮食食材选配孕育的历史环境背景分析极少,本文从人地环境视野角度入手,对梅州客家饮食食材选配的历史环境背景、选配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传承创新梅州传统客家菜,推广、弘扬梅州客家养生药膳文化,扩大客家菜在不同人群中所需的消费市场。

一、梅州地区客家饮食食材选配孕育环境因子

梅州客家先民,从西晋年间起,黄河流域及长江北岸的汉族人民,为避战乱、外患和灾荒等不断南迁,经闽西、赣南迁入粤、闽、赣三省交汇粤东北一带,前后达1000多年。客家先民多迁居岭南山区,于是他们披荆斩刺,扎根于山。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时原居住梅州地区的土著人多属畲、瑶等族,客家先民经长期与他们融合后,于宋明时间成为客家人。客家民系与古中原汉民族有直接的血缘和历史地缘关系,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由于外界的对抗使客家先民产生内聚力,由于条件的艰难使他们产生怀旧情结,形成了浓厚的怀恋中原意识,大家以共同的习俗、信仰和观念群居在一[12]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性。梅州客家先民不断传承、发展中原文化,并与土著文化不断融合,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在粤、闽、赣边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饮食文化。梅州属两广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山川纠结,山峦起伏,形态万千,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盆地、台地等,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水—分田”之称。山地丘陵中,100m以下台阶地占3.5%,100~200m低丘地占36.8%,200~500m的高丘陵地占44.2%,500~800m的低山占13.6%,800m以上的低山、中[13]低山地占1.9%。梅州市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又面向海洋,深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为2109~122kcal/m。年平均气温(各县气象站)为20.7~21.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3~2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1.0~13.1℃。4月至10月,月平均气温都在21℃以上;降雨量充沛,雨季长,年降雨量为1400~1800mm,雨日在140天以上,7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其中,春季相对湿度为82%。同时,存在“二风(台风、寒露风)”、“二水(龙舟水、早春阴雨水)”、“干旱(春旱、秋旱)”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二、梅州地区客家膳食食材选配意念

(一)根植自然地理环境因子

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和日照是反映自然天气气候的六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我国传统中医依照人与自然统一的框架,把自然天气气候要素定为“六气”,也就是风、寒、湿、燥、火,如果“六气”超出了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六气”就可能成为致病的“六淫”。从内容上说,中医的“六气”和气象气候学的六个基本气象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中医所说的“湿”、“燥”两气,与气象学中的湿度内容基本一致。当空气湿度过大时,人就容易遭到“湿淫”的侵害;当湿度过小时,则需防“燥淫”(也称燥邪)。试验表明,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若过高或过低,则会诱发湿热、咽炎、气管[14]炎、肺炎等病症。梅州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位于粤、闽、赣三省交汇山地丘陵区,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冬季,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其中,春季相对湿度为82%,形成了春季湿冷、夏季湿热、秋季干热、冬季干冷,瘴疠邪毒多的居住环境。这种生活居住环境与中医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超出了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成为致病的“六淫”,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冷湿”、“湿热”、“燥热”。暮春初夏,梅州客家地区常为湿气所苦,吃尽“南蛮瘴气”苦头;夏末秋初,天热下降,地湿上蒸,湿热相缠,尝遍“湿热淫气”痛苦。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长时间的水土不服,梅州客家人在过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从梅州自然环境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土野生或培植的地道中药药材,运用中医药知识,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与实践,发现、总结出了大量日常饮食食材选配的品种与方法,以达到清热祛湿、润肺排毒等功效,摆脱“冷湿”、“湿热”、“燥热”的侵袭与困扰。春季冷湿,阳气初生,选用桑叶、、薄荷、五指毛桃等食材,夏季炎热,火邪炽盛,选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食材,夏秋湿热相缠,选用小豆、绿豆、藿香等食材,秋季内燥,选用百合、银耳、石斛等食材,冬季寒冷,选用桂圆、羊肉、狗肉等食材。

(二)根植中原饮食遗风情结

中原汉族的数次大规模南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梅州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徙到粤、闽、赣三省交汇的梅州地区,他们披荆斩刺,扎根于山。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胃对食物具有记忆功能。在“衣、食、住、行”中,因自然环境变化而带来水土不服的现象,“食”的地位显得尤其突出,对中原家乡的饮食食物、饮食习惯及饮食风俗等怀旧情结特别浓厚,对饮食食物、饮食习惯及饮食风俗仍然“不忘初心”。梅州客家人借助胃对食物的记忆功能,沿袭中原饮食习惯风尚,结合梅州地方饮食食物品种,传承中原饮食食材选配风格,创造性地制作了具有保留中原饮食特色又有梅州地方风味特色的客家菜。据史料记载,春节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梅州客家先民带来了中原的饮食习惯,逢年过节都要包饺子,但南方不产小麦,弄不到包饺子的面粉,聪明的大埔客家人把当地种植的山芋、薯类制成淀粉作“饺皮”,用当地盛产的竹笋、香菇、木耳加以肉料作馅,变通制成形似“饺子”的粄,因内包馅料主要是竹笋,人们就称它为“笋粄”。“笋粄”是大埔先民运用智慧、因地制宜,在艰辛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地方小吃,其文化内涵和品尝口感与北方饺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带有浓厚中原饮食文化烙印的典型地道风味小吃。“笋粄”已成为久负盛名的“大埔小吃”,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广东省名小吃”。

(三)根植寓医于食中医文化

源于中原地区的梅州客家先民,带来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技术与知识,千百年来一直注重“寓医于食”,讲究“医食同源、药食同用”。“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药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食物[15]也具有“四性”、“五味”。梅州客家人向来注重养生之道,其养生药膳理念认为,疾病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病因、体质、气候等因素的变化,一种疾病可能出现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应根据不同的证的需要而分别给予膳食的配置。在传统“辩证论治”和养生理论指导下,将客家地区常见中草药及“药食同源”食物相配伍,养生药膳大多采用药食同源材料,制成色、香、味、形、养俱佳的传统客家菜肴,在大饱口福之际,又可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延年寿益之功效。如,2002年,国家卫生部公布文件所列举药食同源材料名单,蒲公英、益智仁、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葛根、鱼腥草等在养生药膳中应用较多;对照国家卫生部2004年公告的普通食品管理,梅州客家养生药膳应用较多的是油菜花粉、玉米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魔芋等;此外,还有柚子、橙子、桔子、金樱子等一大批常见的[16]天然果品也应用到客家养生药膳中(表1)。“寓医于食”是梅州客家人在长期艰苦卓越的生存环境下磨炼出来的一套本领,是广东客家菜的一大特色,也是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理念。

三、梅州地区客家膳食食材选配方法

客家人认为人的健康主要在于吃,所以爱吃。当然,爱吃就会吃出经验来,什么“雄头鱼,鲢鱼肚”、“烧猪皮,腊鸭颈”、“鸡婆清火鸡公燥火”、“冬吃萝卜夏吃姜,勿劳医师开药方”,等等。“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香蒲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稻儿香……”,这首民谣一直在梅州客家乡间广为传唱。它诠释了客家人客家饮食食材选配的能力与智慧。

(一)“药食同源”食材选配

梅州地区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山地、丘陵面积大,十分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蕴藏着丰富的药材、药膳资源。在长期迁徙过程中,梅州客家先民为了克服水土不服,摆脱因“冷湿”、“湿热”、“燥热”瘴疠邪毒而引起身体各种病痛,以各种野菜、药材果腹,在草药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运用草药时,将草药与食物相配,形成了客家美食的一大特色。客家滋补养生药膳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身体得到滋补,病痛得到治疗或缓解。梅州客家饮食食材选配突出“寓医于食”。在百姓家的餐桌上,经常可以看到用各种“树头、草根”等与禽兽肉类制品混合煲成的老火靓汤。梅州“树头草根”演绎了千年客家美食文化。“登陆”客家百姓餐桌的滋补“树头、草根”有五指毛桃、牛乳树根、鸡矢藤、五叶神、溪黄草、红丝线、鸡骨草、老艾根、铁甲草、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葛根、鱼腥草等,而与其“搭档“的主角有鸡、鸭、鹅、骨猪头、鲤鱼等禽畜河鲜,还有鸟、蛇、兽等山珍野味。

(二)“四季五补”食材选配

中医讲究“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17]四季宜“通补”。“鸡婆清火鸡公火燥,梢鲢搜病甲鱼滋阴”,从这首梅州客家人的饮食谚语可以看出,滋补养生应节气而存,只有科学掌握科学的饮食观念和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进补的最佳效果。梅州客家民间“四季五补”饮食食材选配方法,遵循中医食疗的原则与要求,顺应自然环境变化与人身心健康运化协调法则,因时而异。春季,注重“春夏养阳”,补肾填精养血,选择多甘少酸温、微辛清淡、甘辛护肝食材,如,丛葱、蒜韭菜、大枣、枸杞、山药、小米、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鸡、芹菜、白菜、白萝卜、生姜等。夏季,注重补养肺肾,选择枸杞、生地、百合、桑椹、山药、莲子、扁豆等疏肝解郁、健脾祛湿、健脾补肺的食材。秋季,注重养阴防燥,选择芝麻、核桃、红枣、莲子、桂圆、绿豆、扁豆、薏米、荷叶、芡实、山药、小米等食材。客家俗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注重“冬藏”,选择小麦、牛肉、红枣、花生仁、羊肉、狗肉、鸡肉、枸杞子、木耳、黑芝麻、核桃等阳气内藏、固守的食材(表1)。

(三)“日常食品”食材选配

客家社会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缩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得客家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劳作来支配社会生产运转。客家人自迁徙到梅州之日起,面对生存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日三餐果腹之物全部来源于其自身所处生产生活的田野、江河、高山,“五谷杂粮,山野之根,田园之蔬,禽畜河鲜,山珍野味”构成梅[18]州客家菜食材的物质基础。“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便是梅州客家食品食材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道自然本色。梅州客家主食食材来自田园、山野,天然质朴,主食品种多样化。客家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还有小麦、番薯、木薯、蚕豆等。聪明的客家人,对大米等主食食材,经过配搭其它食材后,可以制作成风味各异的客家特色食品。在梅州客家地区流行一类叫作“粄”的食物,它就是以大米为原材料,配搭其它辅料、食材,制作出各种不同风味食品。因制作工艺、方法不同,其食品名称亦各不相同。将发酵粉(客家人称为“酵种”)、糖、红曲掺入粘米粉加水拌和,发酵后倒入陶制“饭钵”中蒸熟,这种食物叫“发粄”,可现蒸现吃或切片煎炸后吃;将米磨成浆后,加入少许食用碱水(客家人称为“饼药”)混匀,用沸水冲浆,倒入碗内蒸熟,这种食物叫“味酵粄”(四周膨胀略高,中间稍凹陷),用红糖、酱油、生姜熬制成甜料舔着吃,或配以肉丝、香菇、鱿鱼、葱花等调料炒后吃;将米粉用开水拌和成团,用“粄擦”擦出每条1~2寸粄条掉落锅中煮熟,叫“老鼠粄”,配以猪油、肉碎、鱼露、葱花、胡椒粉后即吃;另外,还有“捆粄”、“忆子粄”、“丁子粄”、“药粄”、“叶子粄”、“甜粄”、“清明粄”,等等。薯类也是梅州客家地区主粮食材之一。它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用经过特殊制作的上等淀粉,配搭其它辅料、食材,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风味食品。如,配用当地盛产的竹笋、香菇、木耳加以肉料作馅制作成“笋粄”(中华名小吃);配以肉丝、香菇、鱿鱼等食材制成“算盘子”(中华名小吃);配以赤豆、食盐、鱼露等食材制成“豆粄”;配以其它辅料、食材,可以制作出“薯粉粄”、“煎荞粄”、“勺菜粄”、“仙人粄”、“捏粄”等客家风味食品。

四、结语

广东客家菜以梅州客家菜为代表,梅州客家饮食食材选配、菜肴特色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孕育人地环境背景。“五谷杂粮,山野之根,田园之蔬,禽畜河鲜,山珍野味”构成了梅州客家菜食材的物质基础。梅州客家人从人地环境出发,充分利用本土地道中药药材,运用中医药知识,总结出了大量日常饮食食材选配的品种与方法,以达到清热祛湿、润肺排毒等功效,摆脱了“冷湿”、“湿热”、“燥热”的侵袭与困扰。梅州客家菜除保留中原饮食文化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子及物产特点,并吸收当地优良的饮食习惯,逐步形成了广东三大地方菜之一。

梅州文化论文篇(10)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政策是通过制订扶持政策,采取激励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调动全社会参与旅游休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该政策于2010年2月开始实施。本文通过对试点市梅州与非试点市湛江之间比较,对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效果进行评估。

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定量数据为2009 年和2011两年市旅游业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情况,其中试点市梅州为干预组, 非试点市湛江为对照组。

2 研究方法

倍差法

对定量数据采用倍差法进行分析,假设2009 年试点市与非试点市国内旅游业收入分别为Yt0,Yc0,2011 年分别为Yt1,Yc1,则政策带来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净变化为DID =ΔYt-ΔYc=(Yt1-Yt0)-(Yc1 -Yc0) ,倍差法的基本模型公式为:Y=α+βt+γd+δtd+ε,其中α 为常数项, β 为随时间变化的自然趋势效应, γ 为样本间的差异效应, δ 为干预带来的净效应, ε为不可观测的影响因素,t为时间虚拟变量,试点前t=0,试点后t=1;d为虚拟变量,试点区d=1,非试点区d=0..利用Excel 2007 整理获得的定量数据并导入Eveiw6.0 构建数据库,分析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对的试点市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影响。

3 结果

干预组梅州2009和2011年国内旅游业收入分别为48.51亿元和113.94亿元,增长率135%,对照组湛江国内旅游业收入分别为51.64亿元和90.56亿元,增长率75%。

表1 倍差法测算干预组地区国内旅游业情况

3.1 干预组国内旅游收入变化情况

无论是应用自身前后对比还是使用倍差法分析,梅州国内旅游收入均呈上升趋势,采用自身前后比较,梅州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5% ,采用倍差法控制其他非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政策因素带来的指标变化影响后发现,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政实际造成梅州国内旅游收入上升,净效应δ为正(δ=21.27115)(见表1),指标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

3.2 梅州与湛江旅游人数情况对比

梅州与湛江国内旅游人数均大幅度增长,但湛江增长明显高于梅州,其原因在于2009年湛江旅游业未被社会关注,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人数基数小;第二,湛江常居人口数量多于梅州,2011年分别为426.81和706.92万人;第三,湛江依靠优越的旅游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多于梅州。第三,通过对地区三星级以上宾馆数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梅州增长率为93%,大于湛江。

4 讨论

4.1 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促进梅州旅游业发展

梅州地理位置和交通上并不优于湛江。但通过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政策使梅州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梅州文化是招牌,人才是特产,生态是优势。通过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的策划开展,梅州的客家文化、绿色生态、红色经典三大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逐渐发挥其重大的产业价值、市场价值,提高了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梅州旅游业进入急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南航为梅州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梅州与南航合作是计划之一,南航在确保梅州至香港、梅州至广州航班正常飞行的基础上,开通梅州至深圳、厦门、上海、北京、台湾等航线,并利用本身的航线网络、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等资源,为梅州宣传世界客都旅游品牌提供优惠条件,把梅州打造成中国最佳国民旅游休闲目的地。第三,政府的资金支持也是重要条件,广东省中旅计划投资五亿元人民币,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与梅州开展全方位的旅游合作。

4.2 湛江旅游发展建议

第一,细分市场,发挥优势。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基础上,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提高湛江海滨旅游景点知名度开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出行的舒适性。

第二,政府加大投资及规划,保护尚未开发的海岸沙滩,先基础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对尚未污染和利用的海滩开发为旅游景点,并加强监管和保护。

第三,建立完善健全的融资平台,为风险投资公司和旅游相关行业创业者提供一座便利桥梁,达到双方互惠互利的效果。并定期举行与旅游相关的大学生活动和比赛,提高大学生对湛江冰海旅游业的关注,为建设湛江知名城市滨城市增添动力和机会。

第四,通过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旅游业专业人才,为湛江的滨海旅游业发展壮大提供优秀的接班人。学校与滨海旅游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实现培养人才和提高知名度“一举两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凯,孙强,左根永,等.山东省基本药物制度对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及患者费用影响研究:基于倍差法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04:62-64.

[2]程占红,张金屯,上官铁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关系:旅游影响系数及指标分析[J].生态学报,2003,04:703-711.

[3]李静,张凤,杜乐乐,等.中国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93-95.

上一篇: 结构主义论文 下一篇: 证券监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