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30 10:34:59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1)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该卷该给专业已经毕业并正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通过这些学生再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共回收问卷14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还有部分在读的研究生,以及部分没有在高校接受过社工的专业教育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考虑到在读的研究生在本科时接受了社工的专业教育,现在可以站在更高层次对该专业的理论教学进行反思,他们填写的问卷计算在有效问卷内。目前从事社会工作却没有高校社工作教育经历的不符合调查条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28份,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128人中,性别构成为60名男性,68名女性。学历构成为11名研究生,108名本科生,11名专科生,本科毕业生是这次调查的主体,占总调查对象的82.8%。毕业学校为湖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43所高等院校。开始从事社工的时间从2007年到2013,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这四年开始从事社工的最多,分别是29人、26人、25人、21人。所在的岗位既有机构社工、也有项目社工,从事的具体工作有社区社工、学校社工、企业社工、家庭社工、青少年社工、老年社工、妇女社工、残障社工、社会工作行政、机构管理或项目管理等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最长的已经满了六年,最短的不足一年。从开始从事社工的毕业生,正处于角色的转换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能不能帮助他们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他们的感受最直接,而已经从事社工几年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本次调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工专业毕业生对该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收获及重要性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第三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收获及重要性的认识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学校里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认为学校里的理论学习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能使自己更快地掌握技术。具体情况如下:33人认为在学校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占被调查对象的25.8%;59人认为比较有收获,占被调查对象46.1%;35人认为有一点收获,占被调查对象的27.3%,有1人认为完全没有收获,占被调查者的0.8%。20人认为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很大,占被调查对象的15.6%;70人认为比较有影响,占被调查对象的54.7%;36人认为有一点影响,占被调查对象的28.1%,有两人漏填。17人完全赞同理论知识学好了,在实践中可以更快地掌握技术,占被调查对象的13.3%;52人比较赞同,占被调查对象的40.6%;50人有一点赞同,占被调查对象的39.1%;有5人完全不赞同,占被调查人数的3.9%,4人漏填该题。有1人认为理论学习比实践重要,15人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112人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一样重要,占被调查人数的87.5%。

(二)对课程设置的看法

问卷中的十门课程是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分别是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对于课程设置,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社会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很完善的有1人,占0.8%,比较完善的21人,占16.4%,一般的49人,占38.3%,不太完善的51人,占39.8%,很不完善的6人,占4.7%。回答一般及以下的人是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这样就有106人认为高校社会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是不完善的,占了被调查者的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针对特定实务领域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有124人,占被调查对象的96.9%。关于在实践中用得最多的理论课程(这一题为多选),被选择排前三位的课程是个案工作86.72%(111人)、小组工作82.03%(105人)、社区社会工作62.5%(80人),其余的则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60.94%(78人),社会心理学54.69%(70人),社会工作概论41.41%(53人),社会学概论26.56%(34人),社会工作行政23.44%(30人),社会政策概论16.41%(21人),社会保障概论6.25%(8人)。关于理论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安排,4.69%(6人)认为很合理,44.53%(57人)认为比较合理,43.75%(56人)认为一般,7.03%(9人)认为不合理,考虑到被调查者来自43所高校,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理论课程时间设置上不统一,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不大。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题目了解被调查者对各门理论课程在时间安排的看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综合各学校情况看,同一门课程在各个学期开设的都有,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三)对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看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老师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只有当学生认同了、满意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有效果。被调查者对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满意程度不高,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要学好专业理论课主要在于授课教师对实务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采用实训法进行理论教学。具体情况如下:在对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程度上,7人表示很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5.5%;49人感到比较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38.3%;48人觉得一般,占被调查对象的37.5%;23人不太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17.69%;1人很不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0.8%。对于怎样学好专业理论课,17人认为主要是学生努力,占调查对象的13.4%;27人认为老师好的教学方法,占调查对象的21.1%;8人认为老师要有高的理论水平,占调查对象的6.2%;74人认为老师要对实务熟悉,占调查对象的57.8%,有1人没填。关于最适合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这一题是多项选择),具体情况如下:54.7%(70人)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54.7%(70人)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86.7%(111人)选择“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50.0%(64人)选择“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放映电影和案例等;53.9%(69人)选择“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四)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建议采用的是开放式的问题,有60个被调查者写出了对策和建议,具体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被调查者建议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列出的10门课程外,还应该开设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等课程。有人建议理论课程可以不分科目,不要分门别类地上各门课程,而是整合各种理论及实务开设综合性课程。在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被调查者建议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学习西方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等相对枯燥难懂的理论,应当先接触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论,等学生有了兴趣和一定的了解,再去学习更专业、理论性更强的知识。

2.在教学方法上,有人提出理论课程比较枯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讲课之前先花10到15分钟玩热身游戏。有人提出让学生去讲课,而不是老师讲学生听,将教学内容布置成各种专题,让学生去查阅文献资料,以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进行教学讲解。更多的建议强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有以下的建议:借鉴国外及香港协青社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以轻松、幽默、搞笑的教学风格,多分享老师们的实务经验,在案例分享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理论知识。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采用案例模拟、情境假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到机构探访和交流。

3.对专业老师的建议,建议者提出因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有着多样化的流派和相龃龉的理论观点,并未有一套固定的标准或者教学方法,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理论引导和反思,因此,老师不能仅空讲理论,而要与具体实践经验和理论反思相结合。这对于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理论功底要扎实,二是相关的实务经验要充足。教师就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或者是对理论新的解析,把新的思想观念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的理论水平符合现在社工发展状况的需要。积极参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学习和培训,比如到有经验的高教调研,以及参加权威专家对社工的培训。积极参加实务。要用踏实、努力、负责态度去影响学生。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2)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3)

1.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化。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体制、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信息、多元化的道德导向。面对如此多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对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辨别能力弱、社会实践少、阅历浅、思想单纯,容易出现价值判断的模糊和偏差,进而对其在课堂上接受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产生怀疑和否定,这就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2.管理主体错位。在现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把学生管理工作看作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和中心,把学生摆到完全从属的、被动的“被管理者”的位置上,学生管理工作以“我管你”为基本架势展开,以“管住你,管好你”为目标。该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工作量的增加与工作队伍薄弱相矛盾的局面,同时也忽略了学生主动自我管理和寻求发展的积极性。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薄弱。目前大学生数目快速增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力量显得相对薄弱,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组成,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政治、业务素质,能力和经验水平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4.社会就业压力大。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人们对现今的大学教育提出质疑,对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产生动摇,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效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面临挑战。

二、对策与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学生当作能动的、独立的主体看待。

2.坚持服务育人理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调整心态,充分发挥服务工作的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3.确立依法治校理念。规范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优化工作队伍,提高学生素质,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当前在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两课”教师等,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工作队伍,是首要工作;所谓师者,天职即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成效要好于单纯理论的宣扬,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工作贯彻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更适合教育实际。

(三)深入学生实际,把握规律,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1.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和行为方式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存在着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以德为本与道德虚无之间、高雅追求与庸俗趣味之间、倡导艰苦奋斗与贪图享乐之间的反差。针对其思想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学生思想,把思想道德课和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不断尝试更多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融进教材、课堂、网络、公寓、社团和学生头脑。

2.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强,勇于响应时代的召唤为理想而奋斗,同时他们所处的复杂的情境中诸多的应激源——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经济困难、恋爱挫折、就业竞争、网络互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敏感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引导他们,采取正面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及时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

3.把引导学生的需要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大学生处在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人生阶段,对物质和精神存在不同层次的欲望和需求,由于现实与主观愿望存在差距,常导致物质愿望与自身经济条件的矛盾、成才愿望与所处的学习环境的矛盾、成就事业的追求与社会就业难的矛盾,主观愿望的实现一旦受阻,他们往往陷入悲观。因此,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注重工作的时效性和成效性,紧紧围绕大学生的需要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加强对学生需求的引导,贴近实际,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各种需求之间的关系。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不能脱离大学生实际,形式不能脱离社会及大学生的现实,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精心设计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形象设计大赛、辩论赛、音乐会、读书会、体育竞赛、美术书法展、科技活动等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觉悟。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优良的校风和深厚的学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校园网站管理,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在校园网站终端设备安装封堵色情、反动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规范上网内容,开辟红色网站,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始终让生动典型、喜闻乐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149-150.

[2]宋骅.刍议如何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08,(21):196.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4)

专业名称

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

030301

社会学

647社会学理论

865社会学方法

030303

人类学

648人类学理论

866人类学方法

030304

民俗学

649民俗学理论

867民俗学综合

0303Z1

社会工作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武汉大学社会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1、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社会思想史》 主编:王处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风险社会》作者:乌尔里希•贝克译者:何博闻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

武汉大学社会学方法考研参考书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3、(美)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2-1

武汉大学人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1、朱炳祥:《社会人类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武汉大学人类学方法考研参考书目:

1、[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美]古塔、弗格森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大学民俗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1、《民俗学概论》 主编:钟敬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民间文学》 作者:李惠芳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民俗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

1、《中国社会思想史》 主编:王处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版。

3、《民俗学概论》有关章节 主编:钟敬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考试范围:掌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

(1)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含社会工作的历史、本质、目标、功能、价值及理论的理解等。

(2)社会工作的方法,含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一系列社会工作的方法等。

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考试范围: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认识社会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的基本状况和趋势,掌握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知晓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劳工、残疾人等群体及家庭、学校、医务等领域的实务工作,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问题的能力。

武汉大学社会工作(学硕和专硕)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参考书:

1、《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2009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2月。

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郑杭生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5)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6)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7)

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是整个文化事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发展、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新成立的社科联、文联是县委、县政府联系全县社会科学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和繁荣我县社会科学事业、文学艺术事业的组织机构,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建设经济强县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县社科联、文联的成立,必将为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实际出发,研究确立了加快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措施,努力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界和文学艺术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大领域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促进了理论成果的转化;积极反映现实生活,热情讴歌时代精神,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爱、具有一定影响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县的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事业呈现出崭新的发展局面,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社科文艺界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社科、文艺工作者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发挥好社科、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必定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动力、注入活力。

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社科研究和文艺创作具备一定的基础,曾涌现出了一批影响持久的理论学术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了许多理论、文艺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理论研究推陈出新,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社科、文艺工作队伍日益壮大,为社科研究和文艺事业发展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还要有繁荣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经济强县的进程中,要始终注重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建设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为加快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基于这种认识,县委决定成立社科联、文联两个正局级事业单位,目的就是要把我县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应,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新做法,不断形成新思想、新观点,以理论创新促改革、促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双百”方针,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真实地反应社会实践,讴歌发展业绩,颂扬时代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扎实的作风,认真开展理论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甘于奉献,德艺双馨,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理论文艺工作者。

县社科联、县文联成立后,要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从实际出发,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联络和服务作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把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广泛影响的社科、文艺界人士,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发展我县社科、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社科、文艺工作的有效途径,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全县各级、社会各界要满腔热忱地关心、支持社科、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广大社科、文艺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8)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其主要特点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出现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分不开的。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产生了,从而使西方哲学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转向,即实现了由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转向。到了60年代晚期,结构主义内部出现了以解构现存的知识体系、权威与规则为主旨的解构主义态势,此后逐渐演化成为以反理性、强调非中心性、注重多元化等为主要理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可以说,后现论是通过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继承与批判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后现论也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之上的。后现论家指斥现代社会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无法带给人类一个充满着进步与希望的未来。[1]对于现代主义理论中存在的主要概念,后现代主义者都保持批判与怀疑:个人责任、科层制度、自由与民主、人道主义、价值中立与理性等。在后现论当中,这些概念都被消解掉了,因此后现代主义理论也代表着对现代主义理论的反叛。

乔森纳・H・特纳认为在“后现代”的标签里虽然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观点,但是这个术语包含了两个共通的主题:1.对作为科学的社会学的批判2.与现代性的决裂。[2]与之相通,我们也可以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看作是对作为科学的现代社会工作的批判,同时也是与现代性的决裂。下文将按照这个思路从三方面对后现论进行阐释。

首先,现代主义理论企图将人类社会都纳入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中的努力遭到了福柯与其他后现代主义者的坚决抵制。比如福柯就认为历史事件是异质、独特、不确定与脆弱的,因此,对于社会的研究不能使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而应采用谱系学的观点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的与个别的研究[3]利奥塔也认为现代主义的理论知识是一种宏大叙事,是众多语言游戏中的一种。因而科学没有特殊的权威或权力来管理其他的语言游戏。[4]

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看来,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宏大叙事,因为其将自身作为一种科学来发展,相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是可以解决案主的问题的。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认为这就抹杀了案主问题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仅仅按照科学的叙事来处理实际的问题。如此一来,必定会导致社会工作模式的僵化与人的衰落――不仅是案主,也包括工作者本身。而要打破这种叙事,就必须在工作环境中以经验性的语言来重写案主的生命故事。[5]

其次,后现代主义者消解了主体与理性。主体与理性无疑是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现代主义者坚持普遍理性与主体的存在,例如哈贝马斯。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哈贝马斯用语言学改造了主体与理性,使之不同于传统的先验与绝对的概念,成为了交往的主体与理性。但是他仍然坚持一个主体的存在,相信普遍的理性。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普遍对此表示怀疑,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德里达提出了著名的“一切尽在文本中的”命题,将一切意义从文本之外移入了文本之中,以此消解了主体的概念。主体变成了“一个不断变动的概念,一个不断增补与擦抹的踪迹”。[6]与之类似,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理性再也不具备任何的优先地位。因为世界是断裂的、不连续的、碎片化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语言的游戏,所以被现代义者所抬奉为标准与法则的理性,也只不过是一种被不断建构的东西,是不连贯与流变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现代主义者所说的那种理性。

因此在这里,现代社会工作的种种原则与方法统统都成了问题。那种以案主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理性为指导的社会工作无疑是需要被批判与抛弃的。后现代社会工作提出了各种工作原则与方法,诸如建构主义、构建主义、叙事等等,用以取代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与工作方法。

再次,后现代主义者拒绝各种界限与规则。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各种学科规则、文化与生活、虚幻与真实的界限都是现代主义所划分的,而后现论就应该打破这种种界限。[7]同时后现主义者也试图消解中心、破除真理。他们认为对于中心与真理的认同是建立在各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实证主义与权威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而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扭曲以及权力的衍生,因此应该在理论中摒弃这种取向。如布希亚就宣称自己的理论是一种虚构、科学虚构、诗歌,以区别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原则、中心与真理。

作为对中心和真理的反抗,后现代主义者主张进行语言的游戏,关注微小叙事、重视局部与边缘。利奥塔就认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应该不受制于任何事先建立的规则,不应该用固定的评判与分类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后现代所要做的不是提供现实,而是创造各种暗示与隐喻。[8]福柯也提出了要使用古希腊的生存美学的自我技术去反抗与超越散布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9]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照下的社会工作

在现代社会工作中,中心与真理是确定存在的,对于问题进行各种类型的区分也十分必要,如此以来,才可以使用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与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则极其反对这种理论取向的。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把案主视为主体,无论以工作对象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都是根本错误的。[10]后现代社会工作要求平等而合作的对话,并把社会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富有个性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对话的过程,看成是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取向,是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批判与反抗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主义者用破碎、断裂、不连续来反对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用语言游戏、暗示、隐喻等消解了主体、理性、科学与真理等概念,在很多方面确实提出了一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对于话语与语言的强调使得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十分注重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所提出的一些思想,包括主观建构思想、叙事思想、权力与知识的思想以及通过语言进行意义建构的思想,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实证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三、对后现代社工理论的评价

但是,后现代社工理论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缺陷。很多情况下,后现论家只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什么”,而无法确切地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哈贝马斯就批评后现代主义者无法说明自己批判的规范性基础。[11]而吉登斯则认为福柯理论中的权力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其理论也有虚无主义的倾向”。[12]不管现代主义者对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评价是否是中肯与公道,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后现代主义者无法使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主义理论中的主体、中心、科学、真理、理性等概念进行消解而阐发了自己的理论见解,而且不同于现代主义理论的是,它又不愿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理论证明,如此一来就表现出了一种无根的、飘泊的状态。因此虽然后现论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非常彻底,但是在应用上却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主体消解了以后,社会工作者是谁?其服务对象又是谁?如何对案主及其问题进行界定?社会工作可以不要理性吗?虽然主观建构思想、叙事思想等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多向价值视角、增强人们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发展出多样性和个别性,从而克服传统社会工作道德操守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实证主义主客二分的缺陷[13],但是现代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专业性也一定要随之抛弃吗?

后现代社会理论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所强调的平等的合作与沟通、关系的建构等观念已经广为接受。然而由于受到其自身的理论缺陷的限制,后现代社会工作在具体的推广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需要看到的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以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对策来应对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对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克服自身的困扰与缺陷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的。同时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具有反思性的本质,强调观念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它又特别适用于社会工作。[14]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这种视野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由于囿于专业化与科学性的要求,而变得忽视了人的真正需求、扭曲了社会现实的本来面目。而后现代社会工作则可以帮助我们冲破实证主义的束缚,破除各种二元对立,重视话语的力量,强调人的价值。本文认为,对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应采取批判性地采用的态度。首先,应该利用其强烈的批判性精神作为有力武器,来检视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不足;其次,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后现代社会工作对于整合和运用传统社会工作的不同辅导模式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对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整体,则不能全盘的接受。不仅因为其自身的理论特性具有先天的不足,而且将其当作一个理论体系进行发展与应用,本身就违背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要求冲破学科规则桎梏、反对宏大叙事的批判性精神。

参考文献:

[1]George Ritzer.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7版).

[3]张旭.文化研究关键词[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

[5]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卷,第3期).

[6]马海良.文化研究关键词[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George Ritzer.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Jean-Francois Lyotard.Postmodern Debates[C].New York:PALG

-RAVE,2001.

[9]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李霞译.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评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卷,第3期).

[11]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9)

一、后现代代表人物的理论

后现代主义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挑战与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一种进步。不仅西方人,而且处于不同于西文文化背景的中国知识界与思想界也感受到了这种强大的冲力。后现代主义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察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课题将以福柯和利奥塔为代表,将他们的一些思想和理论作一次解读。

(一)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

福柯认为理性、进步等观念同疯狂、权力和恶一样,都是各个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福柯揭开了现性的假面,认为所谓理性求真的精神会带来历史进步和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信条其实是名不副实的,它不过是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的另一种传统制度而已。在历史上理性曾经对教会和神权的垄断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可是当理性声称自己垄断着真理,成为历史的主宰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自己曾经猛烈抨击过的那种非理性,它借助于理性的外衣使自己合法化并拥有权力的语言,对那种非权威、非中心、非主流的话语大肆排挤、压制。因而,福柯对这种所谓的理性不屑一顾,把他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被理性规范排斥到现代社会边缘地带的疯子、犯人、移民、同性恋者等群体,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因而,“福柯理论中最吸引世人的地方在于他用‘考古学方法’和‘谱系学方法’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内部规范机制和边缘地带的抵抗倾向[1]。”

福柯通过对理性、进步的批判,瓦解了绝对真理的根基。面对福柯对现代性的冲击,人们可以拉起保卫自己城堡的吊桥,但却不得不正视福柯所关注的权力边缘地带社会群体的问题以及他对真理理性、进步、历史本身等问题提出的挑战。在福柯看来,权利和知识携手共进。这个共生体的表象是知识,但其实质是权利。所谓说归根到底就是说话的权利,谁在说话,代表谁说话。话语是一种压迫和排斥的权利形式,它代表着一方即意着他必定有对立的一方,而对立的一方必定受到压制限定。“所有的知识都是权利意志的体现,这就意味我们不敢讲出实在的真理和客观的知识。”[2]他在《疯癫与文明》中所阐释的,话语被谁掌握,谁有了说话的权利。疯子之所以被理性驱逐在外,也是为疯癫权利的不在场和失声。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为癫说话,就是为了使被权利统治排除在外的、处于边的东西说话,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真理其实不过是权力的产物而已。

毫无疑问,福柯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从理论方面来看,它是指社会话语中心对边缘群体控制的这种不平等关系的揭示、批判和反思,同时,也是对真理的一种反叛。

(二)利奥塔关于科学知识的理论分析

利奥塔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叙事知识,二是科学知识。那么,什么是“叙事知识”呢?利奥塔认为叙事推动人由原始思维到文明的认识能力转化,由口头叙事到图画,文字表达的演进,促进了公认知识的变化与传承。叙事知识是传统话语的典型,它不仅仅由指示性陈述构成,而是包括“知识”中的所有形式[1]。

叙事知识是一种话语,在叙事知识中没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赋予特权,它们都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变化的语言游戏中。叙事知识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一个整体(如指示性陈述,规定性陈述,效能性陈述等),它们之间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彼此也没有统率被统率之分,它们是平等的关系。叙事知识在时间中的流动其形式从未固定,词法,句法也不规则,不断超出常规,最终形成格言等话语形式,使人们承认其合法性。由此,叙事形式主要不是记忆过去的事件,而是传承其表述方式,叙事的意义不在于由几段历史来证明,而在于呈现出其说明的方式。叙事知识不需要特殊的程序使其合法化人们不会对自己的叙事提出怀疑,他们会按照叙事所说去做叙事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执行着综合的功能,参与者则以不同的方式扮演着叙事需求的角色。

而科学不同,科学知识作为叙事知识的派生物,它以验证真理和修正谬误为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指示性陈述,它以重复验证为尺度,做出真理性的陈述,使人们产生共识。

利奥塔认为科学知识只是一种话语。长期以来特别是从现代以后,人们广泛推崇科学,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世界与规律的正确反映,而利奥塔则认为科学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其规则也是约定俗成的。当对世界的观察了解与这些游戏规则发生冲突时,不是游戏规则服从客观的观察,而是观察服从于游戏规则。他说:“不是因为现实和我说的一样,所以我能证明;而是只要我能证明,就可以认为现实和我说的一样[2]。”他认为,在科学知识这些规则的要求下,它必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时“进步”观:服从自身统一的逻辑需要,一旦科学知识内部的任何一个陈述出了问题,就必须提出新的证据加以反驳或论证,最终再形成自洽的统一体系。于是,科学就在逐步积累中表现出了不断进步的观点,每一次对旧陈述的反驳或新陈述的提出形成新的科学体系,就意味着科学的进步。

既然科学知识也像叙事知识一样是一种话语,那么它为何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主流话语,而叙事知识就不能成为呢?在此,利奥塔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社会在不断制造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理论,这种理论总是把科学的规则当成至上的规则,并推广到一切知识领域,它就是西方哲学。那么,西方哲学又有什么把科学知识当成唯一合法的知识形式呢?通过考察,利奥塔指出,事实上西方哲学也是在借用叙事的形式去证明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它是在用关于条件的话语去定义话语的条件。因此,把为科学知识作证明的西方哲学称为“大叙(grandnarrative)”。由此,他也顺理成章地否定科学知识比叙事知识具有的所谓合法性。

否定了大叙事的合理性,利奥塔并不有完全否定叙事知识的作用,“他认为大叙事失效后,小叙事却恢复了活力,它为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富有成效的想象力。”在他看来,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对世界进行全部描述,都是由局部信息决定和控制的。由这些局部决定而产生的科学知识及其规则自然是多样、异质的,不同科学知识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处于一种平面状态。在这些多样,异质的科学话语的形成过程中,创新和想象是十分必要的,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小叙事却是有帮助的。他说:“小叙事依然是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这首先表现在科学中[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圣,在知识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地方知识的发展更加有生命力。实质上,利奥塔的科学知识理论就是反对科学至上,倡导一种差异性、多元 化和开放性。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启示

(一)中国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反省社会工作理论和自身的技术

社会工作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力求取得科学的特质,而今也被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大众视为科学的一种。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和利奥塔关于知识的理论告诉我们,科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科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主义者相信人类观察并描述世界的能力,不管是任何一种精确、绝对、普天通用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后现代启示我们,中国社会工作者要时时反思社会工作理论和自身的技术。例如,理性情绪治疗模式[1],它过分地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过程。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影响求助者,这种辅导方法有好的方面,但也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为了追求辅导效果而忽视求助者的感受变化等。无论如何求助者应该是辅导工作的中心,只有当求助者体会到,并希望改变自己时,辅导工作才会有效。如果过分强调工作者对求助者的积极影响,就会造成一些虚假的现象,求助者为了迎合工作者,表现有所改变。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统一,认为统一即代表统治,不满足于某种权威的独裁,批判那些现代“唯一真理”,倡导多元论、差异性、对“地方知识、文化”的尊重。西方的社会工作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一味的模仿西方社会工作不是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出路。我们要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

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知识和文化的尊重,承认“地方知识”的价值。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地方性的知识,“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段与各种问题而言,而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力相关系。”[2]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关于社会工作的看法,由于社会工作要面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又是独特的,它受具体的社会情境的影响或制约。因此,社会工作比较注意社会的文化性,即在某种特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开展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源于西方的现代社会工作以尊重人、个别化、案主自决、非判断、保密等作为自己的价值伦理原则。这些原则背后蕴涵着西方现代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和体现自我意识的哲学观念。而中国的文化伦理价值原则具有独特性,中国文化总体强调家族集体本位,注重静思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关注人际关系的和睦,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世俗社会的积善成德;强调至爱亲情、仁爱、无私奉献、集体至上等价值观。

在后现代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唯一的真理,认为一切统一都是代表统治。正如马尔所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间际性中”,“唯一真理的观点已是昨日黄花,多元比单一及它自身无法表现的自然法则更具有原创性”[1]。西方的社会工作并非唯一真理,社会工作是一个多样化的理论知识,在中国本土上,需要发展适应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工作。学习外来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是条捷径,还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和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服务和助人理念,以及对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的综合和发展”[2]。借鉴、批判和继承是方法,创新是发展。

  当然,过分强调本土知识也是十分危险的,过度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会演变成文化各自独立、区隔、断绝于外界,导致本土知识无法与外界交流。中国社会工作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重视边缘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破除独尊,解放局部,重视边缘,寻求将多样性结合在一起的实务方法,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建立在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权威主义基础上的文化是现代社会工作模式的基本特征;后现代社会工作者应打破这种模式,将多元公正作为社会工作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始终是作为一种相对于中心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边缘话语。它在自身的理论建设与发展中,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中,在关于社会知识的运作机制中,不断的侵蚀、消解、冲击、反思中心话语,并自觉地远离中心话语,使自己的批判与反思无异于自立为新的中心话语。以福柯为例,他在自身的哲学建设中,通过对精神病史的研究,在他的考古学中通过为历史中埋没的声音讲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边缘性的历史,使我们自觉到中心对边缘的压迫与异化。这种边缘性的历史与边缘性的声音是在整个主流与中心文化的权力压迫下产生的。在社会中,我们通常对少数但不同的声音采取忽视的态度。福柯提醒我们,尊重与聆听每个团体的差异。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时时警记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哪些人才是社会工作的真正工作对象。中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工作的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最值得帮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可能会危及生命。在他们的家庭、亲朋、社区不能向他们提供基本支持的情况下,政府要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在政府的福利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就会成为被优先救助和帮助的人,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争取权益,以社会公正公义为宗旨,这是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社会工作的重要关怀和建设性价值观,更是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注重的重要问题。当前,中国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公正社会,这与社会工作的使命是一致的。

(四)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题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指的就是社会工作致力于社会弱势群体帮助和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

从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来看,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及从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丢弃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离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越来越远,于是便产生了社会工作的异化问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工作的批判所针对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到今天面临的本质问题——社会工作的异化。这里的异化指的是“社会工作者抛弃了原来的专业使命和社会工作责任,由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者和社会公义的扞卫者沦为为中产阶级服务的工具。”[1]后现代指出,反对本质、理性、边缘性的、弱者的话语才得以解放。由于话语权利的压制,边缘群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中。就像社会工作的异化问题一样,“社会工作者对话语和专业化背后的权力关系的麻木,以及专业霸权地位带来的专家身份、‘高职厚薪’等各种特殊利益及其附带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的诱惑”[2]。后现代提出道德的劝戒,强调社会工作应该重申历史本源,致力于做好帮助弱势群体的草根工作,而非一味为中产阶级案主推广心理治疗的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或事业,这一专业,是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发生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时,提供专门的助人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爱心和耐心,更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今天,西方社会工作被现代性所异化,被后现代所批判。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要吸取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教训,不被现代性所异化,为避免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覆辙,发展中国社会工作需要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核心部分,只有做好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才能自始自终把持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和专业使命。如果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对社会工作的热爱和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再好的知识和技巧也会失去意义。

(五)后现代对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影响

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发展中国社会作的必要条件,没有专业化和职业化,就没有中国 社会工作的发展。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公正、开放性有益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其中表现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1.后现代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由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人行为的集合向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为的发展过程[1]。

首先提出一点,就是专业和专业主义是有区别的。专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分工,专业主义也叫专业霸权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专业及专业人员的利益而牺牲服务对象的利益的专业发展倾向[2]。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最为人们批判的就是后现代主义只是一味的反对专业霸权主义,忽视了一般理论的重要性。王瑞华,杨贵华认为,尽管不同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不同的认识,但社会工作专业有着共同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基础;中国不应排除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中国不能借本土化而否定一般知识的重要意义[3]。其实,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反对专业化,专业化和专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专业化发展不当时就产生了专业主义。

利奥塔指出了大叙事危机使各学科领域的传统界限重新受到质疑:一些学科消失了,学科之间的重迭出现了,由此产生了新的领域,社会工作就是个典型。从实际的助人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由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指导理论的多元化、从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使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的发展路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现实性特征。直到8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理论的时代和现实性特征更是突显无疑,多元化和批判性成为当下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主流。后现论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解构和反思,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当下,中国社会工作应该汲取后现代的营养成分,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受惠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功能和专业地位。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中国社会工作要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的优势视角。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的视角在于寻求多样性,针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后现代主张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学科多样化相结合,把多元化作为发展社会工作的指导原则,促进社会工作学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在在社会工作者层面!上,提高了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整个社会工作层面上,提高了其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后现代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职业化是指某种社会活动被社会认定为一种职业,并得到发展的过程 [1]。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10)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终形成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严谨而开放的体系,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政治论文,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开创新局面站。

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注重形式化、表面化,习惯对学生进行外在强化,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乃至厌学情绪,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目标,育人功能难以真正实现。

2、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理想化色彩浓厚,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认知水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介入,内容更新滞后,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政治论文,忽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对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学习倦怠、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等关注不足,致使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极为明显,效果大打折扣。

3、教育手段陈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课本统一、大纲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通常以灌输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大话讲得多而行为指导少,管教多而启发少,灌输多而引导少,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无根之基、无本之木,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支柱。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1]P6-7。”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那些被社会问题所困的个人和家庭直接提供帮助。社会工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助人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2]”,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政治论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接纳、尊重、自决、保密、中立为原则逐步形成了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社会现实和高校发展实际不相符合的陈旧观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站。

1、平等尊重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尊重当事人,确认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客体的关系,改变主体绝对权威、客体被动服从的陈旧模式,积极促成主客体平等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肯定的心理需要。其次,平等尊重的理念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必须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一种平视的姿态与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对话,真正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行、我教育你服从的说教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得到教育 [3]”,更好地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助人自助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核心的摘要通过“助人”达到人“自助”。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方法

作为科学的助人活动政治论文,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从教学实践入手,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1、个案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站。[1]P103”

伴随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考虑所有学生共同的需要外,还应该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教师在课前,通过向学生告知个人邮箱、电话号码、MSN等形式政治论文,与学生充分互动,开展有效调研,多方面收集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从各种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适当调整授课内容,满足学生需要;课后及时对授课效果进行回访,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可以在课后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个案工作方法的融入,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愿意作为一个平等的教育主体通过开放互动的交流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

2、小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也称为团体工作方法,是“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政治论文,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1]P128”小组工作利用小组成员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成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小组工作相对于个案辅导其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按照各种形式把大的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按小组参与课堂互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自然班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可以按照宿舍分组,组织学生上台讲课;可以按照选题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代表评定各小组成绩,再由小组评定个人成绩,直接与学生个人的学期成绩挂钩。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通过分工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既是专业知识的丰富、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互动中,以小组工作方法的技巧合理建组政治论文,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的各项优势,引领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入小组工作方法不但实现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完善,并通过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群体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信心,协助共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站。[1] P1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论文,基本上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大多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解决了“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行”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个高校都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社区工作方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依赖,重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持续性以及推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区工作方法,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介入社会,以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把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一方面协助社会发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社区资源政治论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实践结合,通过各种课外教学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认知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爱和尊重,学会感恩,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较综合评价和考核,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会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适时更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好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的严峻挑战,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才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3]易钢,肖小霞.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上一篇: 学校安全管理论文 下一篇: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