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以德育人德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8 14:55:45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24-04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较为自主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延展和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类民营性高等院校,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以及办学理念上,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规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小,办学理念上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同于普通高校在专业学术理论上对学生的更多要求。独立学院更强调对学生在“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等方面的培养,强调自身办学的专业特色和民营高校自主性较大的管理风格。因此,在独立院校这一片“教育特区”,在大学生教育及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更需要行之有效、完善成熟的教育教学制度。

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措施,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授课与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问题,更发挥了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人文情怀涵养等方面的导师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是一支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

一、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与必要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在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特殊性,这一“教育特区”内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成为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地方。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优秀德育导师队伍的过程是培养独立学院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过程,更是提升这些教师职业素质、德育品质、人文涵养水平的过程。因此,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育导师制度更是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保证从这一“教育特区”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的德育、人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1.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德育导师制度不同于普通高校实行的学业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度既继承了西方早期教育发展中的导师制,也发展了我国普通高校学业导师的优秀因素。德育导师制度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的一种全过程关注、帮扶、督促、教育和管理,而且是对青年大学生在数年大学生活中的德育素养、人文涵养、思想政治理论的养成与提升。如果说独立学院侧重于职业技能、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德育导师制度则在这一类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保证这些学生的“德才兼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育为先”是实现教育本义、保证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必然与必要。德育导师制度成为独立学院为大学生本科阶段教育量身打造的一种培养机制,是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自身的必然与必要。

2.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定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独立学院树立的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德育导师制度是保证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伦理道德和品性的重要措施。德育导师制度是实现培养和提升青年学生“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体现独立学院培养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君子之风”,这是德育导师制度的重要使命。德育导师制度对德育导师的要求,不单单是对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课后辅导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导师,不仅要具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德育、人文、思想品德等“软实力”方面的素养以及联系、组织、管理学生的各种应变能力。德育导师不是代替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更不是重复宿舍管理员的职责,而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后,为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在思想道德修养、理性思维、人文知识的情怀和品性涵养上,与学生深刻、广泛地探讨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培养独立创新的思维,顺利并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一支专业水平过硬、思想政治理论觉悟高、德育人文修养深厚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成功的关键。

3.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独立学院在办学与管理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它们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向与水平的体现,更是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稳定、教育教学优质的保证。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建设的关键。因为德育导师的质量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性与完善程度的关键。德育导师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这是因为德育导师不是学业导师,不仅要对大学生的学业、学生生活进行指导与管理,还要关注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人文素质涵养、人格品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中,与学生在德育、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知识等领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状态最了解。这些教师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使他们成为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的最佳人选。

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职业水平直接延伸到课堂之外,与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加强了在课后课外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德育素质、人文涵养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问题。在德育导师工作中,这些教师不仅巩固、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而且加强了自身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人文情怀,为独立学院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德育导师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度建立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必要途径。认定德育导师资格,建立建设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内容,实施德育导师考核机制等,是德育导师制度的基本内容。

1.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德育导师必须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担任。这种任职资格确定的理由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任务内,接触、熟悉、指导、管理学生的时机最多,条件最便利,影响最大。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哲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对学生影响深远。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养深度,是青年学生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尺之一。德育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动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职责内涵要求德育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在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度成为必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措施,德育导师由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中青年教师担任,并且将德育导师工作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水平、授课能力、职业素养、品性涵养等达到德育导师资格认定的要求,才能担任德育导师。因此,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与建设过程,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的过程。这些思想政治稳定、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成为独立学院师资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影响极其深刻。

2.德育导师制度规范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德育导师规范,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德育导师这一职责做到名副其实的重要方式。德育导师制度的规范要求德育导师必须做到:第一,是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教师,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这些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中,德育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力求让大学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能直接接触德育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德育导师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理论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导师的工作既是独立学院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制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德育导师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相对自主的教学管理氛围,利用课后辅导、座谈、讲座、各类竞赛活动、博客、微信群、QQ群等现代网络条件与技术,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道德品行的塑造与涵养,将课堂与课外“两张皮”贴在一起。第三,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德育导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德育档案。将大一新生的个人信息、入学知识状况与德育导师课堂学习状态、德育活动状况、个人发展(尤其是入学后有入党、考研打算的学生)需求等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重点辅导、督促青年学生。再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为例,学校要求每一位德育导师每学年重点辅导的学生数不得少于所授课程班级人数的20%。在实施了两年多的德育导师制度后,该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生德育状态成果显著。

德育导师的职责不仅是针对大学新生,他们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后课外的德育培养、人文素质训练等工作也是伴随大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的。德育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是大学生评优、入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德育课程不过关,学生不论专业成就怎样优秀,都不能完成学业。因此,德育导师的评价和德育课程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此,德育导师职责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细致、严谨与公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业水平、自身道德、品性、素养的要求,必然是严格而高标准的。只有这支队伍的建设成功了,德育导师制度的质量才有保证,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才能成为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

3.德育导师考核机制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独立学院对德育导师的考核不仅是德育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和监管的保证,而且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德育导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专业科研领域也要取得相应成果。德育导师的舞台不仅锤炼了这些中青年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带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热情,推动他们更严格地要求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德育导师工作成为这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独立学院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不仅丰富了对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扩大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的视野,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范例,成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培养并储备优质教育人才的重要渠道。

1.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德育导师制度是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独立学院这一类高校中,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培养与人文情怀涵养,主要集中在德育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设置与人文学科培养方案中。担任德育思想政治理论骨干课程的德育导师,是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与道德人文素养训练的最主要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而且极其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学生德育素养的内涵与水平。高校教育,尤其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性和进步性的保证。德育导师制度不仅坚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保证了独立学院这一“教育特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稳定与方向的正确,而且活跃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对青年大学生实行导师督导,更加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

2.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设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德育导师资格认定、导师职责履行、德育导师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德育导师制度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聚集起来,并且将这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政治方向、思想觉悟和素养内涵直接定位在高标准的坐标中。实践的效力远远超过了枯燥单一的理论灌输和政治说教,中青年教师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必然成长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必然在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成为青年学生的示范与引导者。一支优秀的德育导师队伍也必然是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德育导师制度保证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稳定性和方向正确性,更保证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素质和水平,为中青年教师锻炼职业能力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3.德育导师制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德育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建设,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空间。德育导师制度的制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窗口,是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校级管理的一个新的理论范例。

4.德育导师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的探索。德育导师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独立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难度;独立学院学生层次的问题,也成为德育导师工作有效性的严峻挑战;德育导师职责贯穿学生4年大学生活的连续性与时效性,其具体实践的难度问题;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德育导师工作的工作量矛盾等问题。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都存在一定的经验不足,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中,才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成效。

德育导师制度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职业水平、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研究的深度,拓宽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德育导师制度是独立学院教育理念和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研究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2)

作者简介:李文静(1971-),男,湖北襄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湖北 武汉 430073)陈耀(1983-),男,湖北襄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助教。(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7-02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1]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2]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3]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4]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5]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6]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7]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高校应积极搭建教师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育人本领;经常参加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讲座、师德经验交流会、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不断提高师德。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高校教师是这一使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2][6][7]金可溪.谈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评价——评美国《道德百科全书》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歪曲[J].人文杂志,1997,(4).

[3]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3)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4)

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德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其突出表现是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滞后,在职业道德教育和学校德育方面都存在。造成中职德育教学内容滞后的原因:

首先,是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跟不上实际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人员还拿不出多少成熟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和影响学校教师的道德教育活动。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只能生吞活剥国家的道德教育指导方针和写在文件里的德育基本原则及其规范体系。

其次,是教育者的形象不佳。按照教育规律,没有教育者的为人师表形象,教育者不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就没有教育,德育教学更是这样。一种成功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始终是主导,被教育者是主体,主体是否愿意被主导,跟着主导走,重要的不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而是教育者的“教育形象”。这就是我们说的以身立教、言传身教。

再次,是学校里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管理机构和制度都不大健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作为道德理论教育,中职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中职德育必修课程进行的。这些课程由于其课程目标和标准的限制,涉及德育的内容实际上不很全面,并不能解决中职学生应当掌握的德育理论知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一般来说,德育教学的课程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仅靠单独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德育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德育问题是脱离其他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附加的内容,仅靠在各门课程中穿插德育理论内容,容易因教师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欠缺而无法将问题深入。

二、提高德育课程教学实效的对策分析

学校的德育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作为改造学生的一种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和遵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原则,而且要求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程的教学除了课堂讲解的方式以外,还必须提供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可以尝试在如下方法的结合中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演讲和客座演讲。教师可以用演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有关德育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历史发展概况。例如,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在社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价值抉择的框架和模式,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等。教师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职业教育机构专职教师来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德育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提供给学生一个接触实践情况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本校德育教师本身在抽象的德育理论方面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相关理论。

第二,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小组,就某个德育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记录讨论的情况并在全班做反馈报告。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辩论小组,设定一个辩论题目,让学生有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做一个正式的辩论。讨论和辩论都可以从某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例如温岭虐童案折射出新形势下幼师职业道德面临的挑战,让学生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讨论和辩论也可以安排在每一部分政治理论的讲解之前进行,这样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师讲解了德育理论以后,再让学生回顾以往的讨论、检讨和对照自己的观点,可以增强讨论的实际效果。

第三,角色扮演的情境训练和个人示范。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实际案例,通过多人组合创式情境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所涉及的角色,像警察、肇事者、旁观路人、调查员等,从表情、服饰、姿态、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服务等多方面考察和训练,并通过分组互相点评、教师点评等方式,纠正其不足之处并演示正确做法,是学生感受职业礼仪规范。教师也可以只提供案例事实的一个大概情况,以便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想象和设想在不同的场景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伦理问题,并大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既是生动形象的,又是富有创意的。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和受教育者所在集体内的相互影响,是两个不可忽视和偏废的方面。凡是要求学生应当有的行为,教师本人应该首先具有这种行为,并且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活的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师、家长等人的全部生活和一切言行举止。

第四,日志和课外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日志的方式记录他们在实习或社会志愿服务中遭遇的伦理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实际处理情况,定期安排时间讨论这些日志中的记录。教师也可以指定一个案例或让学生选择一个案例,以论文的形式写分析报告并作为课外作业提交。在这些论文中,教师不应当期待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清晰的、无误的结论,相反要鼓励学生承认存在的困惑和两难,大胆地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并为自己辩护。同时,可以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强德育实效性。例如,我校以民族结对子班形式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进民族团结;开展“文明校园行”活动,让习礼仪、讲文明深入人心,让学生们树立“万事皆从礼”的观念,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服务态度。这样的德育课外活动,贴近实际生活,浅显易懂,寓教于乐,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而且记得住做得来,从而使德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而正确处理师生伦理关系,了解教师在职业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处理好师生伦理关系,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起了师生人伦关系,就应该遵循教育伦理的道德规则。古人言“玉不雕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化不成才”,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他担负着把一块块的璞玉锻造成美玉的重任。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身作则,敬业、爱业,真诚对待、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单向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为教之理”就是“为师之道”,将二者转化为“为师之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型伦理关系。教师不能自由的选择学生,大学生正处在个性特征较强时期,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同,加之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消极、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的言行还和教师所昭示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矛盾。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明白,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是单向的,学生怎样学不能成为教师怎样教的理由,学生不听课也不能成为教师不认真讲课的理由。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与学生心灵和情感的沟通,教师应以教学艺术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使“他们不仅过着快乐的今天,而且为美好明天打下坚实基础”

二、了解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的特殊性,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

1.“德高为师”。在人们心中,教师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化身,“道德之师”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问之师”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在学生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行,更是道德的标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遵从职业操守,为人师表,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则主张“以身立教”,徐特立则自称是“身教文化者”。 2008年5月22日,北大毕业后在四川一所中学教书的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番地震后的大言不惭的“表白”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范美忠也被网友批为“无道德、无责任、”之“范跑跑”!原因何在?教师职业的内容决定了“教书育人”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教学活动中把美好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在职业活动范围之外,都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家庭生活,在社区环境,以及所有的公众场合,都应表现出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良好的文明举止,始终注意给周围的人以积极的影响,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从而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社会文化氛围。

3.“德者得也”。《伦语》中说“德者得也”,可见在中国古代,“德”与“得”是相通的,教师道德规范不管制定得多么合理,也必须要靠教师将其内化为德性修养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自身成长与千万学生成长的责任,要通过“德之自修”,加强对身身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养成教师德性,提升教学道德;还应加强“德之助修”,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操守,影响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德性的提高,对自己、他人都会有所“得”,教师职业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职业道德内涵包括爱岗敬业、言行一致、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关心集体等等内容。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回想起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和李长春、刘延东同志的讲话,我的感触很深。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让党放心、学生满意”,这说明中央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非常重视的,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还要有宽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有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要通晓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入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出版社,1996.389.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3]和教育部〔2008〕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4]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与文明,2008,(3).

[5]邹顺康.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6)

一、师范生养成良好师德的重要意义

老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使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得到提高,就要对时代的规律进行探讨,不断拓展途径,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对教学进行合理的实施,对于校园的文化建设要不断促进,另外,对于社会的实践还要重视起来,开发出各种资源,不断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在老师从事教育职业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老师职业道德意识以及规范,品质及情操的总和就是老师职业道德。我们国家未来的储备老师就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高等师范院校也是我们国家对老师进行职前培训的重要场所。事实证明,老师职业道德与教育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近些年以来,老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办法上还是有所欠缺,没有较强的应用性,这样的状况是不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涵义在于在职前的培训阶段,怎样让师范生从内心以及价值取向上对老师这一职业真正的认同。

二、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下的师范生师德建设体系分析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在论著中,都对道德的起源、本质以及基础作了揭示,并提出了很多伦理判断。有些伦理判断不是用来论述道德理论问题的,而是在进行社会的政治问题进行论述的时候提出的。如果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在一起的话,就会涉及到道德理论的每一个方面,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全貌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探讨马克思对道德理论的形成,能够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对于师范生师德的建设有很大的改进作用。首先,与实际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师德规范。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道德,它是阶级、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产物,社会在不断的发展,道德整体来讲还是有进步的。所以,可以看出师德的形成及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师德建设时要与经济以及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使制订的师德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其次,以老师为根本,坚持师德的实践,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综合的产物,既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还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完善,要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进行个人自我完善。所以,在进行理德建设时要以老师为根本,对老师多加关爱,把人文关怀与师德的要求结合在一起。

三、笔者多年工作研究经验下的师德建设途径分析

首先,明德是师德教育开始阶段,明德一词出自于《大学》,明一共有三层含义,一是明白清楚的意思,二是指懂得了解,三就是弘扬与彰现,而德则是指品质、品行以及道德。在这里明德重点是对师德教育开始时的任务的强调。在此阶段重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老师职业道德的法律,二是要求老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性。其次,体道是师德教育发展的阶段,师德教育最关键的在于老师们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思考与掌握,让他们总结职业道德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老师的职业道德理想到底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实现这种理想,帮助师范生思考与讨论社会事件,让师范生不断接近师德的要求。最后,共生是师德教育的升华阶段,在自然界有一种现象,就是如果是一棵植物独自生长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矮小与单调,如果与很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的话,就会变得根深叶茂,充满生机。人类把植物界的这种互相影响与促进的现象,叫做共生效应。这种生物学的理论在社会学以及教育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样,人类群体也有共生效应的存在,如果是在一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相互之间有交流,相互之间能够影响,就会对人才及群体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师德教育的原理就是这样,师德教育就是由师德教育的组织师组成的团体,通过团体内部人员的互相交流与作用,从而养成整个团体的师德教育。团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还可以以系院为单位,甚至可以以整个学校的师范生为单位。从小环境到中环境,从中环境再到大环境,整体建立起师德教育的氛围,在这样的整体内通过制度的建设以及开展活动,把师德追求转变为师范学生内在的追求。所以,师范生师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是个体师德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整个师范学生团体进行师德教育的最好的方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控制与督促,使师德能够快速的养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完全可以进行扩展,甚至可以扩大至整个学校,根据学校教育的轴心作用,把师德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共生组织的多维不但给师德教育融入师范生的学习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深入到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中,使师德教育与师范生的生活与学习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并且重获共生。马克思曾经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论述,指人的本质不只是一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实际生活中,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汇总。真正的社会关系才是人的本质,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会受到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关系的制约,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有受动的一面,人通过劳动创造了很多的社会关系,这又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也有能动的一面。因此,人的本质说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具有双重责任的,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在师德教育共生的大环境下,师范生也是社会的人,他们无论是从能动性还是受动性都获得了很多的体验,师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以及不断的探讨,师德教育还会取得更大的、更好的效果,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36-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不仅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而且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培养中起着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影响深远。教师大计,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推动医药职业院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医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育职业化倾向严重,人文化教育薄弱。一方面,医药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着重于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导致教书与育人分裂化现象严重。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意识淡薄,不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严重阻碍了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在人才使用上,往往重学历和文凭、看业务能力和水平,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忽略了道德的考核和量化。长此以往,导致许多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个人职称的评定、学历的提高、科研的开发与研究上,而忽视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1]。

2.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医药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对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理想缺乏足够的认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淡薄,如有些教师认为自身的主要职责是搞好教学工作,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缺乏关爱和生活上的指导。有些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身兼多职,以致不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在教师队伍中容易形成效仿之风,影响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

3.师德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行动。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通常是加强理论学习,且往往停留在座谈、交流、表彰等常规形式上。师德师风的培养,固然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但更应注重行动的践行。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根基,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才能有效地将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生命的常态。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

(一)教师自身方面

高尚师德师风的形成,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其主要途径有如下五个方面:(1)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自身修养。学校应加强新上岗教师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师德观。(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身在其位,应尽其职。身为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3)关爱学生,师生互重。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形成学生敬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和谐校园氛围。(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穿着谈吐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人先正己,身为人师,更应当严于律己,以身作则。(5)教书育人,知行并重。新时期,教师由传统的“传道”这个单一角色向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道路上的导师,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修养和道德文化修养。

(二)学校方面

1.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好师德建设与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不断提高师德水平[2],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2.建立长期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伟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因地因校制宜,制定配套措施,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1)科学的监管、监督机制。首先,学校要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杜绝师德师风低下的人员进入到教师队伍中,从源头上保证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高校应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通过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和建立监督电话、信箱、网站等形式,形成全面、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并将多渠道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使其对自身的不足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3]。(2)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定期进行师德师风状况民主测评,如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行评价及自我评价,将测评结果列入教师年末测评项目中;另一方面,将激励政策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提高其职称、津贴、补助等物质待遇,从而更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快师德师风的塑造[4]。(3)公平公正的惩处机制。对于出现师德师风败坏的个人或组织,要严肃处理,处罚时要有据可依,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不能出现包庇、迁就、的不良示范。

3.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长期以来,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过于理论化、形式化。理论的学习只能从思想上提升教师对师德师风的认识和理解,但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认知。师德师风建设,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锻炼。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让广大教师走出理论的知识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体验“德”、实践“德”,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将师德师风的理论认知内化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思想道德、文化涵养、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对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医药卫生行业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医护人才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药卫生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医药职业院校作为医护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责任重大。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系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和谐校园构建,更系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冰芝.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J].高教论坛,2009,(5):114-115.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08-1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尽管围绕教师专业属性问题的讨论众说纷坛,人们已经意识到教师职业正往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教师专业化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绝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受到整个社会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

首先,德育教师必然专业化,归根结底是教育历史性发展的结果。从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古代教育尽管没有出现专门的“德育教师”的提法,但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说是德育教师。随着社会分工、学科分化的不断进行,教育系统中出现了专门的德育教师。从教育劳动的性质看,德育主要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活动,是一项严肃、科学、专业属性很强的工作。

其次,学校教育过程中时时有德育、事事有德育,无时不需要德育教师的引领。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寓德于教,开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但“人人都是德育教师”的理想追求,在现实中常常变为人人都可以不必负责任的推脱借口。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受到整个社会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也是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要求。德育工作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一些发达国家,专业化辅导员已是一个固定职业。

德育教师,就是在学校里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或者是负责德育课程教学的教师。然而在其具体所指的对象上,目前仍然有分歧。如果从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直提倡和追求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来讲,那么所有从事德育课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人员,都承担着育人的任务,都是德育教师,这显然是太宽泛了的。从狭义来讲,德育教师应该是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他们是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区分开来的。

德育教师是中职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专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职校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不断发生着变化,面对新情况和新挑战,德育教师这一职业承担着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引领和主导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帮助引导当代中职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中辨别是非、明确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在积极吸收和传播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教育引导中职生增强民族文化意识,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等问题,需要德育教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作出研究和回答。

德育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综合素质: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德育课程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

(二)扎实的业务素质。作为一名职校德育教师,应具备相当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应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而且应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逻辑学等科学理论知识。

(三)道德伦理素质。德育课程教师主要担负着塑造灵魂的重任,即担当着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任。这就要求德育课程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

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德育教师群体为争取这一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德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是这一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德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依赖于个体对专业成长的追求。德育教师要顺利实现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专业自我,提高并不断增强自己的课程文化反思力。要成为一名成熟的德育专业教学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达到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对此问题的对策如下:

(一)明确德育教师的专业地位,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德育教师的知识一般包含科学人文基础知识、德育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理论等三个层面。强调德育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专业素养和课堂智能进行整合,是对教师专业化进阶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抓德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研室文化建设,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青年教师的专业进阶离不开外在的指导和外界所提供的专业发展活动,离不开学校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首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使之成为从外部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的必要力量;其次,营造出良好的专业学习的德育教科研氛围,通过探索、交流与对话创造出新的教师教育文化。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从事教学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给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的同时,加强培训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力争让每一次培训都能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帮助下“开发教学案例”和“建设校本课程”,针对当代中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科研活动等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成为促进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黄自敏.我国"德育教师"研究的概况、问题与设想[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8).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04-01

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德育

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可以说是教育的根本及目的。在教育教学中,与其说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如说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从而学会“做人”。身为一名教师,应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点贯彻始终,必须做到充分了解学情、通透理解课文、联系实际,从而有效发挥民族师范学校汉语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渗透贯彻始终。

二、议论性散文与德育

议论性散文熔抒情、形象、哲理于一炉,渗透着作者的观点,充满了睿智。

作者透过“散文”这一形式,阐明观点、抒发议论,从而引发思考,使读者收获智慧。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是议论性散文的内涵,启发、教育是其最终目的。

在民族师范学校,汉语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承载“德育渗透”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以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方法,逐渐渗透德育是一种“双赢”(赢得了文学知识,赢得了知道人生的道理)。既传授了必要的文化知识,又可以“育人”。议论性散文教学中的审美与智慧,常常育人于无形,宛若潺潺的溪水净化人们的心灵。散文虽常常与“美”相伴,但“德”何尝不是“美”的极致。可见,议论性散文教学与德育的微妙关系。

三、议论性散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

议论性散文是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可以在品读、体味的学习过程中,将德育灌输给学生。

根据我校“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及汉语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下学期汉语教材中的议论性散文单元,将德育渗透的魅力列为以下五点。

(一)言传身教的魅力

教师应将“为人师表”四个大字深植于心,时刻督促、警醒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知识的传授绝不仅仅局限于言语,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往往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巧妙导入的魅力

课文导入究其实质无非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最优的情境。例如,导入《说不尽的狗》时,我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作为引子,使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并适时提出问题:对于这种差异的存在,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引导学生归纳出“接受、包容”,进而升华至对他人的理解。只要心中有“德”,在巧妙导入的同时也可以育人。

(三)作者人品的魅力

好的作品自然少不了优秀的作者,这样的作者不仅可以使学生品读睿智的“文品”,还能窥见到不凡的“人品”。《渐》的作者丰子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做一个最像人的人”是其人生追求。在教学中,将作者的“多才”一一展示,使学生逐渐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用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育“德”于无形中。

(四)诵读品味的魅力

诵读可以品味文字之美,也可以提升理解能力。文中极具智慧的箴言足以点亮整篇文章。例如,“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永劫”,理解“以小见大”(课文《渐》),注重细节,以小见大。当一句话牢记于心,不觉中已明白了诸多道理,名言警句的魅力莫过于此,德育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就这样形成了。

(五)拓展延伸的魅力

课文的学会结束,但智慧的宝藏无时无刻不在等待我们的挖掘,课后的拓展延伸便是挖宝的良机。在议论性散文《渐》的学习中,学生们知道了时间的隐秘性、欺骗性,懂得了珍惜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受用这一“宝藏”,在课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如何珍惜时间?并给出良策――制定计划,使学生充分了解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计划。其实,德育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环节只要用心发现都将成为育“德”的良机。

四、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注意

(一)德育需“渗透”

虽说“德育为先”,但并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应注重知识的传授,德育只需渗透,点到即止。否则难免会丢失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顾此失彼。

(二)引导为主,切记说教

师以德育人德论文篇(10)

【关键词】立德树人 工作机制 优化研究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阐述了高校最首要、最核心的职能,即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当前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只有对高校开展德育建设的环境和内在要素进行剖析,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影响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因素剖析

(一)高校在立德树人理念上有所偏离。

德育理念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部分,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理念往往针对性不强,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没有清晰的表述,这种普遍式的口号往往不能对教师起到重视进而践行的作用。普遍看来,高校领导们都非常注重德育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但是学校领导干部又不得不放更多的精力在科研、学科建设,实验室和项目上。这就造成德育理念不能很好地内化,口号和行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校立德树人忽视了对主体和对象的关注。

德育主体是德育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很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德育主体应该具有良好的德育修养、德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教师的业绩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上,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于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来说,相比九十年代以前,生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规范意识和诚信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德育树人过于强调认知教育,没有客观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三)网络阅读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互联网的普及形成信息全球化,大学生借助网络获取信息更迅捷,手机上网非常普遍。但网上信息良莠不分,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作用不可轻视。大量在网上浏览信息,使得他们不再阅读经典著作,注意力分散,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是附和而不去思考。过于依赖网络甚至会形成网瘾,造成心理疾病。

(四)德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境遇。

德育理论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虽然国外有许多德育思想理论,但缺乏实际操作性,造成一些高校立德树人困境,表现为对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能及时抵制,对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未能有针对性地说明和论证,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不能进行有说服力的评判和引导。现实生活中一些情境虽然稍纵即逝,但仍需要给予分析指导,使道德理论与社会发展相配合。

(五)德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一些学校,教学的地位明显高于德育,教育仍然以应试为主;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处理往往以偏向管理型,重在约束学生,以防学生出事,这就造成学生对于德育工作存在对立情绪,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另外,一些高校对于全员育人贯彻不够,辅导员事务多、责任大,而一般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不够,人文关怀少。

二、构建立德树人实现的有效机制

(一)更新德育理念,凸显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

好的德育理念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情况凝练德育理念,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学校的德育理念。我们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德育教育理念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以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内心矛盾为切入点,对社会思潮的嬗变审时度势,对现实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及时给予应对和解答,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是由她的传统作风和育人特色积淀下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风骨,体现一个学校的软实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物质文化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校园里激发师生奋进的校训、温馨提示标语、宣传栏等文化设施,将无形的文化理念寓于有形的校园环境之中,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高校的精神文化彰显学校的内涵,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内涵,高校应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着力改善师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师德修养,使教师淡泊名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其各项组织管理制度都应该为教育的目标服务,各部门的工作应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德育工作的政策措施,使德育工作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形成人性化管理。

(三)建立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

高校办学应改变现有的质量评价体系,采取多元评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考核指标占适当的比重;将德育评价指标分为不同层次,对德育工作水平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把立德树人的成效纳入教师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优秀教师的评定、先进集体的评选都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重要的依据。

(四)整合力量,形成德育工作新系统。

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部、学生处、关工委多方面协调互动,依托学校党政工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为主的德育骨干队伍,形成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把握好立德树人的网络载体,优化网络舆论环境,使思想道德教育进入网络、微博和微信,使网上信息和实际工作格局协调同步。

(五)把握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提高德育课程的有效性。

在高校的德育开展过程中,德育课程无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其目标应该是价值观的形成。而当前的德育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教育教学方式死板机械,在学校的地位不高。高校应注重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宣传之中,使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把思想引领工作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同时,加强对德育工作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及现实问题的研究,得出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上一篇: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下一篇: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