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49

资本结构论文

资本结构论文篇(1)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1国外研究综述。自1958年MM理论诞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资本结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获得很大进展。Taub(1975)利用1960一一1969年期间89家公司的数据分析表明,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利息差异、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规模、税率、具有偿债能力的时间长度和负债权益比共6个变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Titman与Wessels(1958)认为可能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有:(1)获利能力;(2)规模;(3)资产担保价值;(4)成长性;(5)非债务税盾;(6)变异性。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以Harris与Raviv;与gRajan与Zingales最为突出。Harris与Raviv(1991)表明,负债比率与固定资产比率、非债务税盾,投资发展机会、公司规模成正相关关系,与公司的变异性(风险性)、广告消费支出、破产的可能性和产品特殊性成负相关关系。进入2l世纪后,学术界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显著增多,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广泛运用了数理统计方法,并建立了多种研究模型。总之,国外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早,研究较为全面深入。

1.2国内研究综述。陆正飞教授(1996)从整体上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负债率与企业规模负相关。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表明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两个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公司权益、成长性和行业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作用。胡国柳和黄景贵(2006)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企业规模、变异性、公司年龄等因素与企业的负债率正相关;非债务税盾、盈利能力与负债率负相关,另外,行业效应可能也是影响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一些学者对具体行业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而本文以下的实证也是从这一角度展开的。其中包括,安宏芳和吕弊(2002)对沪市A股29家商业类公司的研究,张喜玉(2003)对沪市38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赵林峰等人(200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钢铁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兰功成(2006)对房地产公司的研究,吴博(2006)对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研究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概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一方面来源于负债融资渠道的匮乏,股权融资监管薄弱;另一方面是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中小股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可以看出,西方企业的融资方式符合“优序融资理论”,即先内源融资,其次是发行债券,最后是股权融资。而且其债券融资占外部融资总量的70—80%,而股权融资只占20-30%。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就明显倾向于股权融资。股票融资比例在绝大多数年份高于80%,这显然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

三、对于我国机械设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A股上市公司中机械、设备与仪表类公司2OO6——2007年的有关数据,数据来源为国泰安数据库。考虑到非正常企业的影响,实证数据中剔除了ST、PT与*ST的公司,同时提出了数据不全的公司,最终选取了187家企业。

3.2变量与含义

3.2.1被解释变量。对资本结构的度量,本文为了全面反映资本结构的全貌,一共选择了3个指标:一是总负债/总资产,即总负债氧(YI);二是流动负债/总资产,即流动负债率(Y2);三是长期负债/总资产,即长期负债率(Y3)。

3.2.2解释变量与假设。参考有关资本结构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所考虑的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包括了以下七个:

(1)股权结构。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够自有流通,并且在实际中国家控股的公司,其行为受到政府行政干预,其很可能会像国有企业那样具有较高的负债率。因此,特殊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对资本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国有股本占总股本的比重应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用X1来表示股权结构。XI=国家股股本/总股本

(2)成长性。成长性强的企业需要的资本量较多,当长期融资能力受限时,它往往通过短期债务进行融资。因此,企业的成长性应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用X2来表示企业成长性。X2=(当年资产总额—上年资产总额)/上年资产总额

(3)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应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X3,来表示企业规模。X3=ln(总资产)

(4)盈利能力。本文用x4来表示盈利能力。X4=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5)非债务税盾。折旧可以作为债务税收优势的替代形式,而且非债务避税不会产生到期不能偿付的风险。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拥有较多非债务税盾(折旧)的公司要比没有这些税盾的公司更少利用债务。本文用变量X5来表示非债务税盾。由于折旧数据难以直接获得,在本文中所用的是折旧的替代项,以年末资产总额减去资产净值替代。X5=(资产总额一资产净值)/总资产

(6)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内部资源、债务、发行新股。因此,企业债务水平应该与其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呈负相关关系。本文用X6表示企业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X6=净现金流量总额/总资产

(7)投资额。当公司不得不融资投资项目时,会积极寻求和获得资金。同时,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进行融资,因为投资项日的实施为债务责任的完成增强了担保。因此,投资额应该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用变量X7来计量投资额。x7=(本年固定资产净值—上年固定资产净值+当年折旧替代项)/总资产

3.2.3资本结构解释模型。本文运用多元同归分析法对上述7个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提供这些变量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公资本结构的经验证据。基本回归方程如下:本文运用多元同归分析法对上述7个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提供这些变量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公资本结构的经验证据。基本回归方程如下:Yl=b0+bl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1)Y2=b0+blXl+b2X2+b3X3+b4X4+b5X5+b6X6+b7X7(2)Y3=b0+blXl+b2X2+b3X3+b4X4+b5X5+b6X6+b7X7(3)其中:Y1为总负债率;Y2流动负债率;Y3为长期负债率;bO为常数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SPSS17.O统计软件对上述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相关回归结果可知:

(1)国家股比例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仅仅对于长期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对于流动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为负,同队Yl、Y2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解释能力不够强。对于其正相关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国有股的比例越高,当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时,政府越倾向于政策扶持或者通过其他干预手段为其“输血”,从而使其破产的可能性会降低这样,银行会更愿意将贷款放给这种公司,从而使其负债水平升高。因此,若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更多地反映了国家股股东的意愿,则其债务水平较高。

(2)成长性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一影响因素同样存在着与xl的解释能力相同的问题,即对三个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影响其解释能力。其正相关的原因,可以解释为:成长性企业处于扩张阶段,资金需求较大,所以企业在成长阶段会大规模向外举债,因此成长性企业具有较高的负债率。

(3)企业规模与债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融资时,规模小的企业会比规模大的企业付出更多的交易成本,这种情况下,小企业本身更愿意利用自有资金;第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放贷时往往对其偿债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提高了中小企业借款的门槛。

(4)盈利能力与债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符合优序融资理论,当企业获利能力较强时,企业就有可能保留较多的盈余,因而就可更少的发行债券。相反,如果其获利能力不足,则就不可能保留足够的盈余,只能依赖于债券融资。

(5)非债务税盾与债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非债务税盾作为债务税收优势的替代形式降低了公司的实际税负,企业融资决策时理性地朝着最佳资本结构方向前进。

(6)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债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同样说明了企业内部融资是企业的首选目标。

(7)投资额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

资本结构论文篇(2)

但是债务筹资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债务筹资的比例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在利益和风险之间做出合理选择,这是资本结构决策的关键所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才是最好的呢?

本文试图以具体投资项目为对象,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正确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建立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以利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一、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

关于资本结构理论,国外的一些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是围绕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提出的。

⑴净利法认为,利用债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债务成本一般较低,负债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综合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

⑵营业净利法认为,如果企业增加债务资本,即使债务成本本身不变,但由于加大了企业风险,也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这一升一降,刚好抵消,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仍保持不变。由此导出"企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的结论。

⑶传统法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尽管会导致权益成本上升,但在一定限度内并不会完全抵消利用成本较低的债务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会使综合资本成本下降、企业价值上升。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而且债务成本也会上升,从而导致了综合资本成本的上升。综合资本成本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便是其最低点,此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

⑷MM理论认为,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权益成本会随着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这样,增加负债所带来的利益完全被上涨的权益成本所抵消。因此,风险相同的企业,其价值不受有无负债及负债程度的影响。但MM理论认为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节税利益,企业价值会随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股东也可获得更多好处。而且,负债越多,企业价值也会越大。

⑸权衡理论以MM理论为基础,又引入财务危机成本概念。它认为,当负债程度较低时,不会产生财务危机成本,于是,企业价值因节税利益的存在会随负债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当风险加大,潜在的财务危机成本提高,当负债达到一定界限时,负债节税利益开始为财务危机成本所抵消。当边际负债节税利益等于边际财务危机成本时,企业价值最大,资本结构实现最佳;此后,若企业继续追加负债,企业价值因财务危机成本大于负债节税利益而下降,负债越多,企业价值下降越快。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呢?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净利法和营业净利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债务资本多到无法偿还的情况下,企业将会破产,企业已无价值可言,更谈不上资本结构最佳。营业净利法仅强调了资本结构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却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化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片面地认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后三种观点相对比较接近,都认为当债务资本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时,企业收益和风险处于最佳平衡关系状态,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当债务资本超过一定比例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会上升,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要求较高的回报率来平衡,同时,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也会相应上升,最终导致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提高。

是不是资本结构最佳时企业价值最大呢?综合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资本结构是不是最佳的呢?

我们知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未来各年现金流量按反映一定风险程度的贴现率计算的总现值。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风险条件下净现金流量的大小,是对企业全部资产获利能力的一种反映。

所谓资本结构最优化,是从股东(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提出来的要求,最佳资本结构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所要求的。在一定风险范围内,两个同样现金流量的生产经营项目,当资本结构不同时,股东的回报率是不同的。这主要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出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股东获取的利润相对于股东权益的程度,是对股东投入资本获利能力的一种反映,净资产收益率大,说明企业对股东的回报率高。

我们认为资本结构最佳时企业价值未必一定最大。大家知道,影响企业价值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营业项目的获利能力和项目的风险程度,一般来说,在企业规模相同、财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获利能力大的项目,其现金流量也大,企业价值就大,反之,企业价值就小。

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映在项目的财务风险上。当总资本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过大时,由于财务风险加大会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其二是由于资本结构变化引起付现成本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价值。此时,债务资本比例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而企业价值反而越小。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债务资本加大带来的节税利益不足以抵偿债务利息这一付现成本的增加,导致了现金流量减小。另一方面由于风险加大,同样也会引起企业价值变小。因此,认为资本成本最佳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综合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资本结构最佳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资本结构就越好,因为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尽量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是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和满足资金需要双重目标所要求的,但企业追求的应该是在一定风险范围内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

按期偿还债务应该是优化资本结构的前提条件,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企业是否能够存在下去都是一个未知数,无论怎样的资本结构都不可能是好的,更不可能是最佳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最主要标准是:

1.确保企业可以按期偿还债务,资金能够顺畅周转,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最大。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扩大所有者收益。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力求使负债经营所获收益尽可能多地超过负债经营成本,进而提高所有者的资本收益率。

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很多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

(一)宏观因素

(1)行业因素。不同行业的企业资本结构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高风险行业的企业负债率不高。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组合必然加大企业的总风险,而企业不会盲目追求高收益却不考虑风险,因此企业就会适当减少负债以降低企业的风险;资产流动性强的行业的企业负债率普遍高于其它行业。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强,周转快,流动性资产就可以应付随时到期的债务,降低财务风险,此时企业就能以较高的债务比例经营。

(2)利息率。众所周知,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的运用债务筹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如果运用不当,相应的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我们知道,在会计期末企业是否缴纳所得税要看企业当期是否有税前利润,企业在盈利(税前利润大于零)或亏损的状况下,自有资本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企业盈利时,

当企业亏损时,

其中:iS—资本金利润率

EBIT—税息前利润

I—利息率

D—债务筹资额

S—权益筹资额

T—所得税率

假设自有资本收益率iS、税息前利润和所得税率保持不变,若提高利息率I,会导致债务筹资额D减少;若利息率I下降,则会使债务筹资额D增加。换句话说,低利息率会促进企业举债,反之高利息率会阻碍企业举债。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自有资本收益率iS是负值,这种情况下企业举债是无益的,举债产生的利息反而会冲抵企业的利润甚至是自有资本,此时企业应当尽可能的避免举债。显然,利息率是影响债务筹资和资本结构决策的关键因素。

(3)所得税率。按照税法规定,债务利息可以在税前支付,而股利则必须在税后支付。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的角度,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相比,债务筹资具有明显的节税效应。由于节税效应的存在,使企业在一定情况下会倾向于债务筹资。

(4)通货膨胀。通常人们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举债经营是有益的,因为货币存在时间价值,企业偿还的是更廉价的货币。但实践证明,只有当资产报酬率大于利息率时,企业才会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加而增加债务比例。有些企业盲目举债,希望获得通货膨胀带来的利益,但当资产报酬率小于利息率时,通货膨胀反而会加大企业的债务风险并损害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不能盲目的利用通货膨胀调整资本结构。

(二)微观因素

(1)企业规模。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所需的资本较多,不可能也无需全部是权益筹资,而且适当的债务筹资不仅可以降低资本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收益,此时大企业的债务比例要更高一些。另外,大企业的信用要好于小企业,其抗风险的能力也强于小企业,因此大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债权人的支持。

(2)企业获利能力。前文提到,当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利息率时,企业不仅可以获得节税收益,还能通过财务杠杆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当资产报酬率较高时,企业会选择较高的债务比例,以求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节税利益。但若资产报酬率小于利息率,企业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还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的获利能力直接影响资本结构决策。有很多企业乐观估计自己的获利能力,盲目增加企业的债务比例,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可见,企业能否正确估计自身的获利能力,对资本结构决策是很重要的。

(3)决策者的风险喜好程度。对于同一个项目,不同的决策者会做出不同的筹资方案,这是由于他们对风险的喜好程度不同。喜欢冒险的决策者会尽量增加债务比例,以求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厌恶风险的决策者自然会规避风险,做出稳妥的决策,进而减少债务筹资的比例。在资本结构决策前,企业决策者应当综合各个因素,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此前提下决策者适当的偏好就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4)债务偿还期限。如果债务偿还期限较长,企业就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积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会适当提高债务资本比例,以获得更高的杠杆利益。反之,则会降低债务资本比例,以降低财务风险。

我们认为,要想对所有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着重研究那些关键的、重要的因素,其它次要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三、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我们认为,最佳资本结构是存在的。所谓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在保证企业资金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并且使净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达到最大化的资本结构。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因素:⑴投资项目的资产报酬率;⑵债务资本利息率;⑶债务偿还期限;⑷所得税率。

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分析总结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假设A、B两个项目资金需要量均为1000万元,资产报酬率分别为20%和10%,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两个项目都需要一定数量贷款支持,贷款利率为5%。假设两个项目贷款的还款期限都是5年,所得税率为30%,年折旧额均为60万元(假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比重为60%,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问两个项目的最佳资本结构分别是多少?

首先计算A项目可以按期还款的最高贷款额(暂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根据下式计算:

贷款期限=贷款额÷(净利润+年折旧额)

=贷款额÷〔(资金总额×资产报酬率-贷款额×利息率)

×(1-所得税率)+年折旧额〕

代入有关数据,

5=贷款额÷{〔(1000×20%)-贷款额×5%〕×(1-30%)+60}

贷款额=850(万元)

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自有资本

=〔(资金总额×资产报酬率)-贷款额×利息率〕

×(1-所得税率)÷(资金总额-贷款额)

=(1000×20%-850×5%)×(1-30%)÷(1000-850)

=73.5%

此时的资本金利润率达到最高,财务杠杆利益最大。

如果减少贷款额,则资本金利润率会有所下降。因此,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债务资本比例占85%。

同理可以计算B项目的最高贷款额为553万元,最高资本金利润率为11.33%。最佳资本结构为债务资本比例占55.3%。

本例说明了在保证债务按期偿还的前提下,即在一定风险范围内,资本结构最佳时,其综合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假设在一定风险范围内,股利支付水平不变)。

此时的企业价值是不是最大呢?我们现在以B项目为例,考察债务资本比例分别为45%和55%时的企业价值情况。

债务资本比例为45%时的营业净现金流量为:

〔(1000×10%)-45×5%〕×(1-30%)+60=114.25(万元)

债务资本比例为55%时的营业净现金流量为:

〔(1000×10%)-55×5%〕×(1-30%)+60=110.75(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营业净现金流量随着债务资本比例的加大而减小。同时由于财务风险的增加,企业价值肯定会变小,也就是说资本结构最佳时企业价值并不是最大的。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导出计算最佳资本结构的公式。设资本总额为Z,资产报酬率为K,债务利息率为I,所得税率为T,债务偿还年限为n,年折旧额为E,债务资本比例为W,则:

据此可以导出最佳资本结构W(债务资本比例)的计算公式。

式中的为年折旧额与资本总额之比,它决定于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和折旧年限,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条件确定相应的折旧系数。设折旧系数为e,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为g,折旧年限N,则:e==

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变的话,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常数。如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60%,折旧年限为10年时,e为0.06。因此,最佳资本结构W可以用下式计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总额只影响折旧系数,对资本结构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在折旧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资产报酬率、债务利息率、债务偿还期限和所得税率。

下面,我们对公式进行一下验算。假定企业所得税率为30%,折旧系数为0.06,对资产报酬率、债务利息率和债务偿还期限分别给出3个不同数据,测算不同情况下的最佳资本结构(见表3-1)。

表中的数据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不变,并且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情况下,债务资本比例会有所提高。

以上资本结构决策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计算公式中没有考虑企业经营风险等因素。针对这一点,如果用概率结合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计算过程相对复杂一些。另外,企业有很多筹集借入资本的方式,每种方式还本付息的方法都不同,这些问题在决策方法中也未述及,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以期更加完善。

【内容提要】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适当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

企业的筹资方式可分为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大类。一般意义上的资本结构就是指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自有资本)的比例关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才是最好的呢?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这样的,使综合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在实践中,这样的标准是否可行是值得怀疑的。很明显,通常情况下,债务资本比例越高,综合资本成本就会越低,而当债务资本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资本结构理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本文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评价资本结构的标准,建立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资本结构决策数学公式,使其能够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本结构决策。

【关键词】资本结构决策

参考文献

(1)伍中信:《资本经营财务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潘敏:《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与公司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7

(3)郭元晞:《资本运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王勇海:《资产定价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

资本结构论文篇(3)

1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把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经过结构性重组形成一个资产集合(AssetPool)后,通过信用增级、真实出售、破产隔离等技术出售给一个远离破产的特别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由SPV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ABS)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广义的资产证券化,证券化的资产超过了传统的“资产”范围。主要包括一些应收款、未来收益、特殊自然资源等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它属于表外融资,融资的基础是被隔离的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信用基础是企业的部分信用而不是整体信用。企业资产证券化既是对企业已有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又能在不增加企业负债和资产的前提下实现融资计划,而且企业资产证券化特有的交易结构和技术实现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破产隔离,使企业和投资者可以突破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所形成直接投资和被投资关系,在更大范围内满足融资和投资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传统融资方式下,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分析

资本结构的优化不仅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有利于扩大融资来源,推动资本经营的顺利进行。因而企业普遍面临着如何通过融资方式的选择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等相关因素的优化平衡问题。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以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最优的标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即总融资成本的最小化,或者是在追加筹资的条件下,边际资本成本最低。在一定的税率、破产风险等条件下,企业价值可用公式表示为:

Vl=Vu+TD-PVbc-PVdc

其中:Vl—有负债企业价值;Vu—无负债企业价值:TD—税盾效应现值;PVbc—破产成本现值;PVdc—成本现值。

由上式可知,只有当企业边际抵税成本等于边际破产成本和边际成本之和时,企业价值才达到最大化。这个等式可用图1表示为:

3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资本结构优化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3.1融资总成本的降低

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包括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成本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潜在成本。其中筹资成本包括SPV搭建费用、支付承销商、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费用。资金使用成本即SPV发行证券的利率。一般情况下,SPV发行的证券信用级别越高,利率越低。证券化的资产通过信用增级后的信用明显高于企业整体的信用,使得资金使用成本较低。同时资产证券化虽然涉及的中介机构比较多,但由于规模效应的作用,支付的中介费用较低,减少了企业的筹资成本。潜在成本包括破产成本、成本、信息成本等内容。

(1)降低破产成本。一方面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安排,使证券化资产融资是以特定资产而不是企业整体的信用作为支付保证,这使得证券的还本付息不受企业破产的影响,降低了投资者的融资者信用风险。根据风险收益匹配原则,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会计上允许企业把资产证券化融资作为表外处理,降低了资产负债率,提高了资产权益比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破产的可能性,间接降低了破产成本。

(2)降低信息成本。企业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产生“柠檬市场折扣”。企业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个解决柠檬问题的办法。一方面,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通过企业与信用增级机构、担保机构等的合作,使得资产证券化在各个方面都更加标准化,达到投资级别,普通投资者可以免费享受这一评级结果,节约了信息成本。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正向的信号,即证券化资产质量较好。市场和投资者也把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积极信号,使得企业在资产证券化后,剩余资产价值不会减少甚至会增加,避免了传统融资方式中存在的柠檬市场折扣。

(3)降低成本。企业资产证券化将一系列小额资产买给第三方SPV,减少了管理者对这些小额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监督成本,也使得这些现金流不会受经理人的控制,减少了被经理人浪费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的节约,降低了自由现金流的成本;而且,资产证券化将小额的现金流转换成大额的、一次性支付的现金流,管理者可以根据年度财务预算了解经理人使用现金流的动机,使得单一现金流的监督更为有效,成本也更低。

3.2企业收益增长率的增加

一般来讲,企业的市场价值Vm、账面价值Vb与可持续增长率Rg、企业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

即:Vm=■Vb

其中:ROE——权益资本收益率

以下我们将分别讨论上述等式中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

ROE=■=■=■=■=(1-t)ROA+(ROA-r)■

其中:P——净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ROA——资产收益率;D——负债;E——所有者权益;R——利息;r——利息率;t——所得税税率。

资产证券化融资对ROE的影响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将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企业ROA增加的幅度大于D/E降低的幅度,结果是ROE提高;二是企业将此现金流用于投资净现值为正的新项目。由于新项目的净现值为正,企业ROA提高,ROE也随之提高。或者企业采取灵活的策略,将所获得的现金流部分用于偿还债务,部分用于扩大生产,同样也会提高ROE。

Rg=■

其中:b——盈余留存比率。

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后,财务状况的改善使企业为了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往往会留存部分收益以满足扩大生产对资金的需要,因而会提高b。同时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资产证券化后ROE提高,二者共同作用使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比率相应提高。

对资本成本Rc而言,由前文的分析可知,证券化后,企业融资总成本降低,即资本成本降低。

通过上述的分析表明:三者都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向的影响。所以较好的业绩和较高的可持续增长率带来了较高的市场价值。

3.3企业资产风险的降低

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提前将证券化的资产兑现,克服了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大大提高了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一方面,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所获得的现金流可以明显的提高销售收入,降低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需要,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技术使得投资者可以把证券化产生的现金流所暴露的风险与企业的财务经营风险真正的分离开来,通过资产证券化交易分散了风险,增加了投资收益。

3.4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增加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发展的命脉。资产证券化将企业原来不易流动的存量资产转化为流动性极高的现金,实现了资金的提前回流,缩短了产品的商业周期,使同样的资金获得更充分的利用。同时,随着可证券化资产的增加,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实施资产证券化,相当于提供了一种流动性的补充机制,可以满足企业当前和长期的经营发展需要,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增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

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和资本风险,而且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增加了自由现金流,从而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加了企业价值。也就是说Vabs>0,这使得V>Vl。资产证券化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见图2。

4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解决我国企业融资困难的意义

(1)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长期的资产流动性补充机制。一方面,它将不易流动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现金流,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增加了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我积累能力。

(2)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出售部分债权资产获得现金流可以偿还原有部分债务,在降低资产负债率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利息负担,提高了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

(3)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一方面使得许多规模较小、信用水平一般的企业突破自身条件的约束进入融资成本较低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即使是信用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也可以在不降低公司股权比例、稀释股东权益的前提下获得比较低成本的资金。

(4)资产证券化可以优化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结构。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银行信贷缺乏灵活性,导致我国企业负债结构以短期为主,企业资金使用的稳定性不够。资产证券化灵活的期限结构和多样化的分级结构能够弥补我国企业负债上的上述缺陷。

参考文献

资本结构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的问题,即对人力资本的忽视。进而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从而将人力资本成本纳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的计算中,旨在完善资本结构理论,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资本结构 人力资本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存在的问题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的资金来源中负债与净资产,或者说股东权益的对比关系。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它与其他市场契约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企业契约包括了人力资本的参与,它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所有者不仅拥有其自己的人力资源的财产所有权,也拥有其参与签约的企业的所有权。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它就有了相对应的权益要求权,这就使企业披露人力资源价值信息成为可能。 而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却忽视了人力资本。财务理论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税赋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而导致资本成本的不完善,并最终影响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下企业的价值,理性的企业总是追求资本结构的最优化。而在有关资本结构的理论中,无论是以成本为基础的理论模型,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理论模型,还是以资本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相互关系为基础的模型以及以公司控制权为基础的理论,都无法回答为什么同一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营成果这一问题,原因在于这些理论都认为资本结构由权益资本(仅指物质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构成,独忽视了人力资本的存在。知识经济已大大拓宽了资本的内涵,企业资本总额中,人力资本所占的比重相对上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及其自我增值能力已成为企业理财的重心,因此人力资本亦应成为企业筹资决策的内容。只有包括了人力资本的,企业的资本结构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人力资本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在知识、技术、信息同劳动力分离,成为独立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且这种交易在市场交换中占主导地位条件下,由投资而形成的高级劳动力。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已被证实,理应拥有对企业的收益分配权。人力资本收益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本收益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被雇用后所获得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一般的福利等工资性收益和利润分享计划、股权分配、股票期权等分享利润性收益。狭义的人力资本收益是指人力资本以资本形态获得企业收益。它特指人力资本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出的余额的要求权。即企业利润的分配权。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本,除了拥有物质资本相似的生产性、投资性、增值性、风险性的特性外,还拥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即私有性,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只能是活的个人,人的机体是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且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可让渡;产权的完整性,是说劳动者必须完全控制这种人力资本的启动,开发和利用;递增性,人力资本会随劳动者经验的增加而不断递增,与物质资本的效用递减规律相悖。 (三)人力资本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原因 1.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合作实现价值增值的契约。企业具有生产性、交易性、价值性三大特征。其中生产性是基础,交易性是手段,价值性是目的。企业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合作场所,而企业活动的本质是人力资本运营物质资本,实现两种资本增值的过程。正因为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合作实现价值增值的契约,所以企业在资本结构的选择时要考虑人力资本。 2.企业内不同类型人力资本之间的合作会带来合作收益。与传统物质资本的同质性相比,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程度、方式

资本结构论文篇(5)

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必须与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深层次原因,人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出发点,当人类在实践中感到自然匮乏时,便会创造出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愿望。人类需要层次的提高使技术及人工制品多样化,促使技术水平提高。技术进步正是在人类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中完成的。

1.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从技术创新开始的,当新技术产生进而传播和使用,使新技术成为全社会普遍掌握的技能后,这一轮技术进步周期便结束。技术创新是不断发生的,所以技术进步周期是重叠进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技术创新是一项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它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来完成,发明创造者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大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拥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就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是人类偶然性的行为,但技术创新由拥有高水平知识技能的人来完成却是必然的。技术创新产生后,储存新技术的载体仍然是人力资本,因此,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人的作用贯穿于技术进步过程的始终,技术的传播与使用是由人来完成的。技术传播是技术水平的空间高低差异引起的,低技术水平区域通常是作为技术的吸收和引进者,而吸收和引进的新技术的能力是由其本身人力资本存量决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大则学习吸收,消化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就大。技术的使用也建立在一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之上的,拥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可以更高效地将新技术与物质资本相结合,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新技术。因此,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源动力。技术进步带来新技术,新技术使得率先采用新生产函数的产业的生产率提高,其利润率也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此时,未采用新技术的产业会因利润的驱使,积极引进新技术以改进本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缩小与高技术水平产业的利润差距,换句话说就是技术进步使原有产业升级改造。技术进步还使得新产品出现,新产品与以往产品相比,往往具有新奇性、高性能性等特征,弥补了以往产品的体系缺陷,比如微电子原件,纳米生物产品,这些新产品使一些新兴产业出现,这些新兴产业经过发展壮大,有一些可能成为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推动新兴产业的产生发展。综上所述,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二)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与效率功能效应

1.人力资本改变了要素供给结构。要素供给结构指的是劳动,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数量及其相对价格的构成方式。首先,由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可知,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主要解释变量;人力资本可以替代劳动成为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被计算,基于以上三点,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得以实现。其次,对于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合成材料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好,价格更具优势,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替代性逐渐增大,自然资源重要性的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最后,对于物质资本,物质资本必须与人相结合才能具有生产能力,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效结合,使得同等投入下产出更高,或同等产出下生产时间更短。此外,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不但可以自身生产效率提高而且还影响了其它要素的生产效率。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改变要素供给结构。

2.要素供给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的产业生产效率也高,技术水平也高。能够吸纳众多人力资本的产业往往是优势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恰恰是由这样的产业来主导的,增加人力资本要素可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于自然资源,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初始条件,当自然资源丰裕时,该国产业结构发展不会受到制约,但自然资源是客观的、原始的也是稀缺的,它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只有放松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约束才能使产业结构遵照经济规律向高级化运动,也就是说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时,产业结构便得到升级。对于物质资本,优势产业的物质资本投入比非优势产业更多。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物质资本的积累率。物质资本积累率低的产业无法生产出深度加工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所以物质资本的充足供给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综上所述,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三)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

1.人力资本改变消费需求结构。劳动者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自己成为高素质劳动力,劳动者对知识技术的学习吸收能力提高,生产能力也就提高了,生产能力的提高致使收入水平提高。根据恩格尔的研究,收入的提高会相应减少人们对食品等基本生活产品的需求,提高对文化娱乐等产品的需求。人们的需求层次由最低的温饱需求继而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需求结构随着收入的提高也随之变化。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进而使消费需求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2.消费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需求结构与产品结构是相对应的,而产品结构正是产业结构的表现,所以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也有对应关系。在消费需求结构中,保证温饱的消费占主要地位时,需求结构低下,相应的产品如食物、衣服产品等在产品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那么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则较大,产业结构仍是原始低级形态。当消费需求结构中对文化娱乐的消费较多时,需求结构高级化,与服务产品相对应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所以,需求层次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的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选择,理论界通常用的是教育投资这一指标,但这就把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投资等同起来。其实人力资本投资除包括教育投资外还应包含企业用于在职培训的费用,医疗卫生投资及迁移投资。由于数据的可获性,企业在培训费用及迁移投资费用不易获取,但人力资本投资至少应把医疗卫生投资纳入,所以本文选取财政对文教科卫投资额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指标,用HI表示。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将继续上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者”。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阶段,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用Y表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代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指标数据时间跨度是从1952年到2013年,数据来源为《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对所有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用来估计联合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不需经济理论基础和事先约束条件。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是现实中的因果关系而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它常被运用于时间序列变量的动态性分析中,比较适合研究本文所选取的变量。首先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5%和10%的显著性下,HI和Y两列数据是平稳的,可以进行格兰杰检验。通过AIC和SC准则,当HI和Y滞后三期时最为合理,利用STATA12.0软件,对HI和Y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检验结果来看,对于滞后三期的人力资本投资(HI)与产业结构升级(Y),人力资本投资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00,在显著性水平0.01时,被认为拒绝原假设,产业结构升级不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12,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接受原假设。所以,变量滞后三期,人力资本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可见,计量检验结果与前面的理论预期相符,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升级。

资本结构论文篇(6)

1.1成本理论

1976年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将理论引入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中。由于企业中关系的存在,必然产生股东与企业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为解决这些冲突而产生的成本为成本,包括股权的成本和债权的成本。随着债务比例的增加,股东的成本将减少,债务的成本将增加,因此,最优的资本结构就是使总成本最小。

1.2信号揭示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其显著特征是认识到了“不对称信息”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在研究中大量引入经济学中最新的分析方法,一反以往资本结构理论只注重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和“激励”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把资本结构的权衡难题转化为制度设计问题。

信号揭示理论认为,各投资既定时,公司的筹资结构可以看作市场对内部人员的私有信息的外在化的一种反映,从而将筹资结构问题归结为公司对非对称信息的处理问题。在企业投资机会方面,经理人员与普通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通常前者总能比后者了解更多的与投资紧密相关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筹资顺序及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例如:利用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是一项极易被投资者所接受的一种筹资方式,但在不对称信息环境中,却是一种风险极高,代价很大的筹资方式。

1.3顺序偏好理论

Ross(1977)率先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了资本结构的研究中,Myers&Majluf(1984)基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了公司为新的项目融资时的财务决策,提出了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

Myers&Majluf(1984)假设,经理对所要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之了解比任何其他人都清楚,并且假设他们是为公司现有股东的利益着想。还假定公司的现有股东是被动的,即他们不会因经理的决策而调整投资组合而使经理的决策对他们没有影响。

Myers(1998)是这样概括顺序偏好理论的:“(1)红利政策是’粘性’的;(2)相对于外部融资而言,公司偏好内部融资,但是如果需要为净现值为正的真实投资融资,公司也会寻求外部融资;(3)如果确实需要外部融资,他们会首先发行风险最低的债券,即他们会先选择债务融资,其后才会考虑股权融资。(4)当公司寻求更多的外部融资时,他们会按照顺序偏好的次序进行,从低风险债券到高风险债券,可能还包括可换股债券和其他准股票(quasi-equity)证券,最后才是股票。”

1.4控制权理论

随着20世纪80年代兼并行为的增加,资本结构的控制权理论得到了发展。阿诺和博尔顿(AghionandBolton,1992)、哈利斯和雷维吾(HarrisandRaviv,1990)、斯达尔兹(Stulz,1990)等经济学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结构与控制权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企业控制权理论认为资本交易不仅会引起剩余收益的分配问题,还会引起剩余控制权的配置问题。阿诺和博尔顿(Aghion&Bolton,1992)模型在交易成本和合约的不完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财产控制权非常相关的企业融资理论。在其模型中有三种情况:(1)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普通股(有投票权的股票),那么投资者掌握剩余控制权;(2)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优先股(无投票权的股票),那么企业家拥有剩余控制权;(3)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债券,那么在企业家能按期偿还债务的前提下,他拥有剩余控制权,否则剩余控制权就由企业家转移到投资者手中,即企业破产。在阿诺和博尔顿的理论中,剩余控制权产生了,而且不完全合约是剩余控制权的前提。

1.5产业组织理论

蒂特曼(Titman,1984)、布兰德和刘易斯(BranderandLewis,1986)、萨里格(Sarig,1988)等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竞争的市场中,资本结构对企业产品策略以及对企业客户和供应商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Titman(1984)考察的是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产出品或投入品特征之间的关系。此类研究强调负债率会影响企业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关系。Titman(1984)认为公司破产可能会给其客户、雇员、供应商带来麻烦,如客户因此而不能获得零部件及技术支持,雇员拥有的一些技能在别的地方派不上用场等。

Brander&Lewis(1986)研究的是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上竞争战略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股票的期权性质,负债率的上升可能会引致股东采取高风险的投资策略。Brander&Lewis(1986)假定寡头垄断者可以通过冒进的产出策略提高投资的风险。因此企业可以选择比竞争对手高的负债率水平表明在后续的竞争中它会采用更激进的产出策略。萨里格(Sarig,1988)认为,债权人承担着谈判失败的大部分费用,却只能从谈判成功中获得一小部分利润。因此债权人在一定程度上给股东保了“与供应者谈判失败”的险。债务的增加提高了这种保险的程度,因此加大了股东在与供应者的谈判中的威力。因此,债务能增加公司价值,即如果讨价还价能力或市场可选择供应者的余地越大,一个公司应该会有更多的债务。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运用激励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等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企业的融资行为、融资机制、资本结构和企业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尽管各种理论分析的侧重点主要是突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分析,但是在融资合约、企业行为和资本结构选择对企业价值影响的论证上却存在较大分歧,呈现出一种多层次性的特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还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在研究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建立起防止经营者利用资本结构向市场传递不真实或错误信息的内在机制;如何通过证券设计(债券合约和股票合约)和信贷配给来解决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如何加以计量等。

(2)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在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战略变量选择的影响方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资本结构对企业战略变量选择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对产品价格和产品数量有影响,而且对广告费、研发费、企业规模、生产布局和产品特性等其他战略变量均有影响。反过来,这些战略变量的变化又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深入地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战略变量的关系,有助于解决企业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异,有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财务、营销和生产相结合的一体化战略。

(3)目前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在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方面,忽视了权益资本结构和债务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特别是忽视了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和结构资本等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重大影响。

3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还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如果辩证地看待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许多经济思想仍对我们科学研究和合理安排我国企业资本结构有着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1)大力而有效地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既是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场所,也是企业进行投资和资本退出的重要场所,还为解决问题、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有效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程度要受到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结构状况的影响和制约。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从多方面研究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行为和企业价值的影响都是以完善或有效的资本市场为前提的。所以,在我国要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就必须大力而有效地发展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各种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长期信贷市场。

(2)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强化债务约束。企业债务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合理地举债不仅能够起到税盾和财务杠杆作用,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而且还能够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目前在我国,企业信用度较低和负债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债务软约束”。所以,要优化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就必须考虑债务约束控制这一重要的制度因素。

资本结构论文篇(7)

O引言

钢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行业的发展水平历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全球钢铁行业回暖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导致钢铁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在此情况下,2009年国家已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必须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企业并购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沪深两市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钢铁行业资本结构与其公司收益之问的关系。

1理论基础

经过分析,得知企业收益主要是由资本结构决定的。为方便探讨,现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收益。资本结构指的是公司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之间的构成,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之间的关系构成资本结构研究的核心。Modigliani和Miler提出:在完美资本市场假说前提下,企业的收益与其资本结构无关(MM定理),从此拉开了寻求最优资本结构的序幕。以此为假设条件,理论研究者们先后建立了权衡理论、契约理论等一系列的资本结构理论,大体可归纳为顺序偏好理论和静态平衡理论两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现代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与企业实践的经验比较相符,因此在探求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中,二次曲线回归模型更能得出合理的结果。李义超、蒋振声通过对50家公司的400个观察值的回归分析,认为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的系应该为二次曲线关系,假设以一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目标,得出了最优资本结构区间。由于同行业间资本结构相似度极大,本文以现有的理论为依据,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得出钢铁行业资本结构与企业收益间的关系。

2研究设计

根据已有结论-3可知,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收益之间存在着二次曲线关系。在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点前,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正相关;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点后,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负相关,其图形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为排除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收益之间关系的影响,选取沪深交易所l5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年12月31日财务数据分析,以资产负债率为解释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y,同时在假设其他因素对公司收益影响不显著的条件下,建立回归方程:

Y=++卢3(1)

通过软件SPSS对15家钢铁上市公司2007年12月31日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得出其结果:

为一3.56032为4.1914、3为一1.0396,F统计量为4.98,在为0.05(置信度9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对、卢、参数的检验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得出,与y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其二次方

程为y=一3.5603X+4.1914X一1.0396

3结果应用

在得出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后,可利用方程(2)回归模型进行两方面的应用:

1)给定钢铁行业公司的合理收益来计算其对应的资本结构区间。2009年某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82%,则根据模型,得此公司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为17.09%。:

2)根据模型判断最适合钢铁行业发展的静态资本结构。如果以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2%为企业所追求的绩效目标,通过模型不难得到这一最优负债区间为[44.45%,73.28%]。根据计算,可得出理论上钢铁行业的最大净资产收益率为19.37%,满足此净资产收益率的静态资产负债率为58.86%。

资本结构论文篇(8)

引言

钢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钢铁行业的发展水平历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全球钢铁行业回暖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导致钢铁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在此情况下,2009年国家已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必须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企业并购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沪深两市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钢铁行业资本结构与其公司收益之问的关系。

1理论基础

经过分析,得知企业收益主要是由资本结构决定的。为方便探讨,现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收益。资本结构指的是公司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之间的构成,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之间的关系构成资本结构研究的核心。Modigliani和Miler提出:在完美资本市场假说前提下,企业的收益与其资本结构无关(MM定理),从此拉开了寻求最优资本结构的序幕。以此为假设条件,理论研究者们先后建立了权衡理论、契约理论等一系列的资本结构理论,大体可归纳为顺序偏好理论和静态平衡理论两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现代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与企业实践的经验比较相符,因此在探求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中,二次曲线回归模型更能得出合理的结果。李义超、蒋振声通过对50家公司的400个观察值的回归分析,认为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的系应该为二次曲线关系,假设以一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目标,得出了最优资本结构区间。由于同行业间资本结构相似度极大,本文以现有的理论为依据,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得出钢铁行业资本结构与企业收益间的关系。

2研究设计

根据已有结论-3可知,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收益之间存在着二次曲线关系。在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点前,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正相关;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点后,资本结构与公司收益负相关,其图形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为排除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收益之间关系的影响,选取沪深交易所l5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7年12月31日财务数据分析,以资产负债率为解释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y,同时在假设其他因素对公司收益影响不显著的条件下,建立回归方程:Y=++卢3(1)通过软件SPSS对15家钢铁上市公司2007年12月31日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得出其结果:

为一3.56032为4.1914、3为一1.0396,F统计量为4.98,在为0.05(置信度9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对、卢、参数的检验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得出,与y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其二次方

程为y=一3.5603X+4.1914X一1.0396(2)

3结果应用

在得出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后,可利用方程(2)回归模型进行两方面的应用:

1)给定钢铁行业公司的合理收益来计算其对应的资本结构区间。2009年某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0.82%,则根据模型,得此公司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为17.09%。

2)根据模型判断最适合钢铁行业发展的静态资本结构。如果以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2%为企业所追求的绩效目标,通过模型不难得到这一最优负债区间为[44.45%,73.28%]。根据计算,可得出理论上钢铁行业的最大净资产收益率为19.37%,满足此净资产收益率的静态资产负债率为58.86%。

由此可认为,当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8.86%上下浮动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能获得较大的净资产收益率。

结论分析

从分析结果来看,求出的回归方程能帮助企业估算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区间,并从整体分析钢铁行业的资本结构健康程度。当然,这个区间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由于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普遍相似,数据分布不均匀,而且各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可能会对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带来影响。但相对来说,二次曲线模型对最优资本结构的概括能力优良,所以使用二次曲线模型来求解比较合理。

2008年9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钢铁产量出现负增长,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多数企业由赢利变为亏损,尤其是一些中小钢铁企业受冲击更为严重,而一些大型钢铁企业或有铁矿石资源的钢铁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根据沪深交易所21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8年12月31日财务数据(表1)分析:

武钢、宝钢和鞍钢3家公司规模较大,净资产收益率与金融危机前没有明显下降,充分说明大型钢铁企业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大冶特钢因产品结构合理,技术含量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定;凌钢股份、唐钢股份由于拥有铁矿石资源,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针对钢铁行业当前形势,笔者认为钢铁行业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1)坚决执行国家有关钢铁行业的产业政策,加快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体现出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优势。

资本结构论文篇(9)

2.股权过度集中。我国的上市公司多属于“一股独大”型。

3.负债结构不合理。数据表明上市公司虽然资产负债率不高,但其负债结构极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由于资金和负债期限的不对称,将因利率的上升而加大公司破产风险。

4.资本结构弹性小。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弹性小,重股轻债的衍生现象,具体表现在融资工具的选择上,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等很有弹性的融资工具,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

1.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佳,内源融资受限。

2.股权融资的成本低。3.股权结构特殊。

4.资本市场失衡,债券市场不完善。

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途径

1.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

(1)增加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重增加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重。

(2)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历史选择来维护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上市公司来说,要长期使一个上市公司保持在一个资本结构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随着公司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约束的变化而变化,而公司的所处的环境时刻都在变化,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区间,只有公司的资本结构在该区域内活动无须调整,但是一旦超过该区域则需要调整。但如何确定该区域的两端值是该建议的难点,如果公司确定上下域值的成本过高或者是公司确定域值的能力有限的话,应注意两端的端值选择时参考上市公司的所处行业和自身历史的资本结构的历史运行数值来确定。

2.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债务结构的优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能会从以下方面突破:

(1)选择业绩优、信誉好的上市公司作为债券市场的试验田;

(2)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过渡;

(3)企业债券的发行需要创新;

(4)发展债券专业投资基金;

(5)引入国外信用评级机构,强化对企业债券的评级。

3.股权结构的优化

(1)改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改进股市的流动性,主要通过国有股减持来实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国有股减持有利于改进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可以提高股票价格信息的含量,据此设计出的经理人报酬契约更具有现实意义。

(2)防止大股东相互串谋,侵占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在中国上市大股东相互串通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现象日益严重,并且有加重趋势。

(3)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和加快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建设。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是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与努力,而这一过程中的法律规范及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是必不可少,从一定的角度上说,法律能否及时给予足够支持,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把这项工作顺利的完成。

(4)积极培育接管市场,推进上市公司重组。接管市场存在、重组活动的增加,有利于规范经理人员行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目前,制约我国接管市场发育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很差,而其根源在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推进国家股和法人股流通己经成为学术界和管理当局的共识。

4.加强信号披露管理,构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建立在信息非对称基础之上,资本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信息非对称的缓解过程,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委托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一条信息通道,并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从而降低信息非对称所造成的融投资交易困难,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然而,资本结构优化也是有成本,为此,我们必须努力降低资本结构优化成本,加强信息披露管理,构建信号传递机制,是降低资本结构优化成本的有效手段。

四、政策建议及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并且进一步认识到这种合理性的片面以及形成的根源。解决的措施是显然的,就是实现全流通,从基本面上改造整个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从2005年中开始对股权分置进行了一系列整改。而全流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股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具体来说,就是防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和对要求上市公司为其担保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第二,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督和审查。由于企业募集大量的资金,而又缺乏相应的项目,这时会将资金投向关联方的项目中,实现利益转移。另外,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务市场,为上市公司的多渠道融资建立通道。并要尽快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要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关系与理论相符,建立一个良好的债务融资环境,使公司能够在这一环境中公平地进行融资竞争,这样才能使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业绩发挥约束作用。通过从实际数据和制度层面两个方面相结合的分析,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首先,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并不说明其资本结构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有着普遍的股权融资偏好,而这种融资偏好的形成是源于股权分置的特殊制度背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偏好并不是为了谋求公司的最大化价值,因此,较低风险的资本结构没有给公司带来价值。

其次,已有的资本结构理论并不能完全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前面所说的静态平衡理论和顺序偏好理论中,静态平衡理论似乎能更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这是因为中国上市公司在总体水平上高度依赖外部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而并没有考虑从内部融资到外部融资这样的顺序偏好。

第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是我国目前特殊的证券市场背景所造成的,因此,要使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理性化,就必须从保护各方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逐步健全目前的证券市场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资本结构论文篇(10)

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以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股东财富。如何通过融资行为使负债和股东权益保持合理的比例,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并借鉴东方哲学思想,研究企业的适度负债问题。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东方哲学思想对负债经营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与企业价值存在怎样的关系?当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能使企业价值最大?这种关系构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焦点。其中,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创立的MM定理,被认为是当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经典。

(一)MM理论

1.MM的无公司税模型(最初的MM理论)

1958年,美国学者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发表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得出了MM定理,创建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它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企业的价值与它们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即与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无关,该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

2.MM公司税模型(修正的MM理论)

MM理论从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却受到了挑战。1963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对他们提出来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即得出MM公司税模型。其要点是把公司所得税的影响引入了原来的分析之中,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负债会因利息减税作用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3.米勒模型(回归的MM理论)

米勒模型是米勒于1976年在美国金融学会所做报告中阐述的基本思想。该模型用个人所得税对修正的MM理论进行了校正,认为修正的MM理论高估了负债的好处,实际上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个人从投资中所得的利息收入,他们所交个人所得税的损失与公司追求负债,减少公司所得税的优惠大体相等。于是,米勒模型又回到最初的MM理论中去了。

(二)权衡模型

权衡模型的基本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财务危机出发,认为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在于权衡债务税收利益与财务危机成本之间的关系;二是从问题出发,认为资本结构的变换仅仅是股权成本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变换,两者之间的权衡可得到总成本最低,此时为最优的资本结构。

(三)不对称信息理论

公司经营者与投资者相比,总是更了解公司的内部经营情况,总是掌握着投资者所无法知道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

罗斯1972年提出不对称信息理论,他假设公司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充分的信息,而投资者只知道对经营者采取激励和监督措施,通过经营者输送出来的信息间接评价市场价值。他认为:如果公司市场价值提高,经营者会由此受益;如果公司破产,经营者就会受罚。低质量公司的经营者不会进行过多债务筹资,即:越是公司发展前景看好的公司,债务筹资水平越高;越是公司发展前景看淡的公司,债务筹资水平就越低。反过来说,债务筹资是企业前景看好的信号。

(四)东方哲学的启示

我们合理的做法是领会西方资本结构的精神,结合我国的国情去解决负债的“支点”问题,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如用东方哲学解释就是一个“中庸”之道问题,也是道家的“阴阳和谐”问题。中国的商品经济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欠发达,起步也较晚,但是,也不乏如范蠡、胡雪岩、荣毅仁、李嘉诚、王石这样的顶级成功商人。他们都很好地借鉴了东方哲学理念,解决了许多问题,这种借鉴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以较为超脱的精神去经营理财,防止我们陷入西方数学模型的怪圈之中不能自拔。如何用东方哲理去看待最优资本结构问题呢?那就是一个《易经》中的“天人合一论”的问题。那负债经营呢?就是一个道家学说中的“阴阳互根”的对立统一问题,我们可认为自有资金为“阳”,则负债即为“阴”。我们为何去负债经营呢?就是我们的自有资金不足,才去借“负债”这个“鸡”,去下“利润”这个“蛋”,既使我们不缺自有资金,在经营情况好的情况下,为了扩张的需要,也要适度负债,这是经营之道,也是资源稀缺性争夺战的必然,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济,乃生万物”即是这个道理。但筹集的资金必须有效使用,即是“财务杠杆”问题。是谓“无生有,有则用,用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即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之目的。否则,“存而不用,物极必反”企业就会因恶性扩张而患“坏血病”。我国许多企业不是集不到钱,而是集的钱太多,没进行理性投资,而遭受挫折和失败,如:秦池,习水等。以上思想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冷静、科学的负债经营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总之,资本结构决策在实践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因此,如果简单的依据哪个资本结构理论进行财务决策,一旦其假设条件不存在(假设条件是学者的奥康剃刀,他们为达研究目的无处不用),则会使理论脱离实际,导致决策的失误。为避免这一失误,我们要将先进的经营理念,超脱的理财精神,科学的量化经济模型等综合加以利用,才是我们解决该问题的不二法门。

二、企业负债决策的重要依据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用杠杆跷起整个地球”,在物理学中,杠杆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同样,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杠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支点”的选择更为重要。企业财务活动中的杠杆叫“财务杠杆”。即:不论企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单位货币盈余所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地减少,能给每一普通股带来较大的收益;适当举债中的“适当”,即是我们通过量化分析寻找到的“支点”,解决好这一支点问题就是我们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财务杠杆原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这就是企业负债决策的主要动因。

我们对负债经营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首先,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在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其次,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第三,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

三、资本结构理论下负债筹资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处,只有相对的好处。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面就对其利、弊加以分析,从而使我们对负债经营的合理、适度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负债筹资的有利因素

其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公司所得税

债务筹资最大优点是可以享受利息减税优惠,债券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从而可以抵减企业的税前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最终达到“税盾”的效果,而因股权筹资而发放的股利却是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一个项目,不具备少交所得税的优势。

2.股权成本

负债筹资会相对减少股东的监督成本,减少经营者进行“在职消费”的现金流量支配权。债券持有者作为企业的债权人,为了确保发债企业到期能还本付息,不惜花费人力、财力对企业经营状况予以关注,并对企业的某些行为进行监督,以防止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发生,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实质上是不利于还本付息的行为)加以限制。

3.保持控制权

债权人只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但无论提供资金多少,他都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股东可按所持股票数量的多少,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对于股份制公司的现有股东而言,公司每增发新股都会使他们的股权被摊薄。所以,债权筹资可以使现有股东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防止其股权被稀释。

4.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能绝对消除的。负债筹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签署债务合约时,会对经营者做出某些限制,之后,也会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以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者与外部投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相对股票筹资而言,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债务筹资给市场传递的是“好消息”,因为发生财务困境的企业会对发行新债非常慎重,否则,将面临破产的风险。换言之,负债筹资的企业一般财务上不会有大问题,现在资本市场日益规范、透明,财务上有大问题的企业很难融到资。

5.债权人要求的收益率低于股票投资,加上利息减税,使债务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债券投资一般比股票投资风险低。按照“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一般原则,债权人要求的收益率通常比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低,加上债务利息可以减税,债务筹资成本会更低些。

(二)负债筹资的不利因素

其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财务危机成本

过度负债会加大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降低公司价值。特别对拥有大量无形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公司,利润波动很大的公司更易发生财务危机。

2.负债成本

过度负债会引起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大债务合约成本和监督成本以及各种限制条款产生的机会成本。

3.投资机会成本

过度负债会降低公司再筹资能力,可能会丧失投资机会。从企业的债权人而言,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限制负债企业进一步负债,以规避投资风险。从负债企业来说,过度负债也会使之比其他企业面临更大风险,他们不敢再度负债。因此,过度负债的企业有可能无法筹集到所需资金。这样,他有可能丧失好的投资机会。

负债筹资既对企业发展有利,同时也存在弊病,因此,不能简单得出负债筹资好或负债筹资不好的结论。而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一般以行业平均负债率作为分析的起点,再根据企业特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进行多次调整,才能最后确定企业的合理资本结构。

四、如何实现企业最优资本结构

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进而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首先,只有当企业盈利的情况下,负债才能发挥减税作用;另外,负债融资引起的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企业的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负债融资产生的收益大于负债的利息支出时,股东的实际收益率才会高于企业的资金收益率。因此,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应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当企业的预计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就可以大一些。

(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质就是企业的资产风险,因为经营风险是资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企业的资产性质和资产结构的不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同。企业的总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要将企业的总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经营风险增加,必须通过降低负债比率来减少财务风险。因此,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是否最优,还必须视经营风险大小而定。

(三)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确定资本结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分析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企业负债金额越大,到期越短,固定成本就越高。这类固定成本包括负债的本息、租赁支出和优先股股息。在企业确定其负债比率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分析未来的现金流量,尤其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当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充分、稳定时,其偿债能力较强,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也就可以大一些。

(四)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关系。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密切相关。资产结构指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企业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当企业面临偿债压力时,可以通过资产变现来偿还负债。流动资产相对于长期资产变现时价值损失较小,即破产成本低;而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相比,在企业破产后的价值损失很大,不少无形资产变得一文不值,其破产成本高。因此,资产结构不同的企业的偿债能力不同,破产成本也不同。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比率高的企业的破产成本高。面对不同的资产结构,企业要调整资本结构,从而相应地降低企业的破产成本。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比率高的企业,可以通过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比率来降低破产的风险。

(五)企业财务的灵活性。由于债务约束硬化,对企业的限制性较强,而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又是不确定的,如果企业将财务杠杆用足,达到最佳负债水平,一旦遇到不利的经营环境,就有可能使企业财务恶化。而遇到新的投资机会需要再融资时,企业融资的选择又将受现有资本结构的制约。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在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佳资本结构而要保持适度、略低的负债水平,在财力上留有余地,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财务储备。财务储备包括未使用的负债能力、变现性强的流动资产以及超额信贷限额等。保留财务储备后,企业在财务上就具有了灵活性,而财务灵活性是企业捕捉发展机会、保持经营灵活性的保证。只有具备财务和经营灵活性的企业,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综上所述,企业负债融资应处理好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找到一个阿基米德用杠杆跷起整个地球的“支点”问题。成功的决策者会根据企业内在发展需要、匹配地、科学地去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去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不是为筹集资金而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乔世震。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8-144.

[2]叶全良。负债经营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80-180

[3]赵炳贤。资本运营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257-282.

[4]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4-216.

上一篇: 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下一篇: 土地测绘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