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绩效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03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1)

我们国家的企业想要在现阶段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就一定要合理的、科学的利用好管理的技能,不断地对内部绩效管理的工作进行加强,不断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度、不断地对员工的内在能力进行激发,从而才能够达到企业收益的最大程度。在我们国家,因为市场经济的引入时间实际的发展情况还比较慢。在我们国家相关的调查当中能够得知,虽然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引入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单位对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式还是较为满意的,但是大部分的单位绩效管理的方法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我们国家一定要在绩效管理以及理念不断地进行创新。

一、企业绩效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在我国企业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法大部分都是参照国外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国内的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方法,在对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相关的企业没有按照自身实际的环境来进行设计出更加适合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常常都是企业的领导层来进行计划的,没有对于员工的意见进行参考。可是当新的方法出现的时候,绩效管理的模式并不是特别适合现阶段员工的制度。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别的先进的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果在进行确定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之后,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的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的目标。有很多企业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只是关注绩效的考核,而没有对绩效管理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的管理方法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二)绩效管理和辅导环节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企业在进行制定绩效管理模式之后,并没有选择进行试运行,也没有听取相关员工的意见就直接进行实施,但是在前期的宣传力度较小,比较缺少辅导的阶段。企业的员工无法有效的理解企业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模式,也没有很有效地知道考核详细的内容、所进行考核的作用以及实际考核得到的结果。有很多企业都以为确定绩效管理的模式,就是对奖金加上一个外在的体现。在相应的绩效管理进行实际应用之后,大部分的员工只顾着自身的利益,从而就大大的忽视了企业所进行制定的战略前景。在企业有部分部门当中,能够选择量化性的管理模式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方法。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都只是一套绩效管理的方法,绩效管理的模式比较单一。

(三)在绩效管理当中比较缺乏专人来进行监督,比较缺乏公正公平的竞争

有部分员工就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对奖金进行获取,并且有部分绩效管理的部门由于个人的原因等等问题对绩效的考核没有公正的进行评估。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方法只是存在外在的表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算是应用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因为所制定的考核制度非常的不公平,导致公司的员工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因此所制定的考核制度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制定绩效管理的内容不但需要花费非常多的资源,并且所进行的考核办法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应用,致使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恶化、公司的实际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

(四)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环节的缺失

在对绩效管理工作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绩效的反馈制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绩效的管理内容无法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进行制定了绩效管理反馈的机制,可是因为相关的反馈的制度比较缺乏,所制定的绩效管理办法无法有效地实施。

二、创新思路以及方法影响下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

(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点,一定要以员工来作为核心内容,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才能够形成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第二点,在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后,必须要有效地落实,不可以把绩效管理的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一定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的西方的一些管理方法,只有坚持做到不断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才可以将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企业当中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把绩效管理的方法有效与企业发展的计划进行结合,把二者之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才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制定KPI体系的程序。完善的KPI绩效管理体系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六步来完成的,第一,需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当前目标罗列出关键因素;第二,根据企业的层级分别来确定企业中级组织的KPI、部门KPI以及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KPI;第三,按照确定的KPI设立相关的原则,筛选出KPI;第四,对初步筛选出的KPI确定权重和指标考核标准;第五,对上一步骤中确定的KPI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六,完善初定的KPI体系并且通过高层领导的审批和认可由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二)把绩效管理的模式与薪酬进行链接,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以及管理模式

组织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分级管理,企业(管理层)、管理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基层部门(班组、员工)等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企业管理层重点考核决策职能;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重点考核管理职能;基层部门和一线员工重点考核生产作业。企业整体按照闭环管理的原则开展绩效测量工作。同时将绩效管理与薪酬进行链接。绩效考核在现阶段已经是公司来对人才进行录用以及升职非常重要的一项参照内容,这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员工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企业一定要以员工实际的需要来作为核心内容,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完善,组织绩效成绩占个人绩效成绩的一定权重,落实部门和员工责任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着重体现绩效管理的重点,不断加强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控制

在企业管理的现阶段,绩效考核的内容大部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对绩效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完善,也不断对管理的办法进行完善,将企业的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企业绩效考核要以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为前提,任务绩效就是指的企业基于公司自身未来的计划以及实际的内容,就是部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任务绩效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绩效管理的工作,这也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优劣的重要方法。深入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增强考核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契合性。在原有月度、季度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引入年度考核,形成日常考核过程控制,年度考核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新模式。

(四)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提高员工自身发展的空间

把绩效管理的内容有效的融入企业发展当中,这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的企业一定要把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相关的约束机制有效进行结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构建学习、创新等多方面的重要平台,能够让员工可以详细地了解到自己才是企业的当家人,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个比较优秀的员工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以激励以及约束的方法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以及约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够很好地限制员工后期的发展情况。绩效管理的内容是评价一个员工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激励约束制度进行结合的时候,正面所得到的收益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组织绩效管理的内容对整个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以及对新的思想不断地进行学习,对一些新的方法有效地进行应用。

作者:娄杰 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黄丽.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5(06):193.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2)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进步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的政绩观提供了导向,政府也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意味着,政府的绩效是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的绩效,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绩效;是全面、平衡的绩效,是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并重的绩效,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并,重的绩效,是显绩与潜绩并重的绩效。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的提出,在绩效方面对政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政府的绩效严格符合公众的利益,公众的满意应成为判断政府绩效的根本原则;二是要求政府在对自身职能做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健全的绩效指标体系;三是要求政府的绩效数据更加客观、真实,反对一切形式的弄虚作假;四是要求政府的绩效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建设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我国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已有一定的探索,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科学量化和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数据。本文将一些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技术方法引入到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中,以求政府部门绩效评价中定性问题科学量化,综合分析有理有据。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在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范式革命,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大力倡导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主张建立有限政府;二是积极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有的学者将这些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归纳为以下种类:使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产权交易、内部市场、目标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流程再造等等;三是坚持公众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张放松政府规制,强调政府应“重效果和产出,而不是投入”,并努力提高政府的回应性;四是注重政府的责任,认为行政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可以和政治截然分开的,政府应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向公众负责。

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实践和创新需要广泛借鉴相关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这些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理论与标杆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平衡记分卡理论,关键绩效指标与一般绩效指标的绩效指标设计理论,弹性绩效框架理论,激励理论和组织平衡理论等。

1、目标管理理论与标杆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 F.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1954年)中作为一种新管理方法提出来的。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目标为组织及其成员提供了导向和激励。组织目标的设定是以组织的使命和战略为依据的,组织目标设定后对它层层分解,最终使分解后的目标具体到个人,由此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目标管理理论对政府绩效管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是在绩效目标的设定上,组织目标的设定应积极发挥组织成员的参与作用,以便组织成员能够形成对目标的认同感和产生对实现目标的责任感;二是在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组织成员应能对绩效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三是在对目标和结果的重视上,目标管理坚持的是结果导向,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不能将手段和方法当作目标本身。

与目标管理理论相一致,标杆管理(Bench marking)理论同样强调目标的树立。标杆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与企业流程再造、战略联盟一起被管理专家们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所谓标杆管理,是指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产业或国家)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标杆,将本企业(产业或国家)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标杆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比较,分析这些标杆企业(产业或国家)的竞争力之所以最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标杆管理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政府,美国的俄勒冈州就成功地将标杆管理运用到了政府绩效管理中来。俄勒冈州政府通过广泛征询地方政府、立法机关、普通市民、商业团体、慈善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立了俄勒冈州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此评估体系包括了经济、教育、环境、市民参与、社会支持、公共安全、社,区发展七个领域共158个具体指标。标杆管理理论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应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中的组织)的成功经验,并使自己的绩效目标与绩效标准向这些成功的经验看齐,这也体现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开放性。(2)政府的绩效指标应是全面的,因为标杆并不是局限于哪一个特定方面的标杆,几乎是政府绩效需要改进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确定自己的标杆。(3)政府应有自己的愿景和长期战略,政府的绩效管理应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实现持续的绩效改进,从而将愿景变为现实。借鉴目标管理理论和标杆管理理论,政府部门需着眼于绩效目标的实现,设置较为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在绩效指标之下还需进一步确定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Feigenbaum博士于1961年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它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了质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强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最先产生于企业组织,但它并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组织,而且也适用于政府等公共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放在了一个中心地位,政府的绩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内涵是可以借鉴到政府绩效管理中来的。首先,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应体现质量标准,而

不仅仅是数量标准,并且应当努力将质量的状况予以量化;其次,政府的绩效管理不是局限于政府内部的封闭行为,政府的绩效管理必须充分重视公众和服务对象的要求,同时也应积极发挥公众和服务对象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再次,质量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体现在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提高政府的工作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每个运行环节的管理,它不仅强调政府绩效管理中过程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也强调政府绩效管理中广泛参与的重要。

3、平衡记分卡理论

1992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平衡记分卡――绩效驱动指标》一文。之后,伴随着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s)理论的不断完善,它在全球企业逐步推广开来。平衡记分卡理论是作为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创立的,但它也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青睐,并被政府的绩效管理予以了借鉴。平衡记分卡理论严格地坚持了平衡的思想和全面的思想,为政府的绩效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政府借鉴平衡记分卡理论,重要的是借鉴其中的思想:一是绩效指标的设置应围绕着组织的战略与使命,应服务于组织使命与战略的实现,对于这一点,目标管理理论同样予以了强调;二是绩效指标体系应健全,当然,绩效指标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绩效指标的确立应视组织的性质、类型、规模以及所处的环境而定;三是不仅要注重对结果的管理(如对绩效结果的运用),而且要注重对过程的管理,因为绩效过程与绩效结果具有内在的因果联系。

4、关键绩效指标(KPI)与一般绩效指标(CPI)的绩效指标设计理论

绩效指标是根据绩效考核或评估的内容而设置的,绩效考核内容在现实中是复杂的,能够涵盖这种复杂绩效内容的绩效指标也必然是繁杂的。如果将所有这些绩效指标都引入绩效考核中。那么就会给绩效考核带来诸多的困难与不便。然而,在所有的绩效指标中,并不是每一个绩效指标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有的指标对体现绩效考核内容是主要的,我们因而称之为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而有的指标对体现绩效考核内容是次要的,我们称之为一般绩效指标(CommonPerformance Index,CPI)。绩效指标体系不能将每一个绩效指标都包括在内,但同时绩效指标体系又要比较全面地反映绩效考核内容,这就需要在绩效指标中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即关键绩效指标。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来建立绩效指标考核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使绩效考核与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包含过于繁杂绩效指标的考核体系是不便于在现实中运用的;二是使绩效指标体系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绩效考核内容,因为关键绩效指标是主要的指标,是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当然,在强调关键绩效指标的同时,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也可以或者也有必要在绩效指标考核体系中引入一般绩效指标。政府部门绩效指标的设置依据的是各部门的关键职责,而关键职责又是根据各部门的基本职能来确定的。

5、弹性绩效框架理论

绩效框架(Performance Framework)亦即绩效合同或者绩效协议,是上下级之间基于委托一理论达成的一致和契约,这种契约明确了下级承担的绩效职责,下级应对自身的绩效向上级负责。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不同,弹性绩效框架理论强调结果导向,同时注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共识,以及下级的参与和下级在管理上的能动性,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有助于实现更加令人满意的绩效结果。政府部门在绩效管理实践中也要积极借鉴弹性绩效框架理论,通过各部门绩效指标的设定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责任,绩效指标的设定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自上而下强制命令的结果。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反复协商、达成一致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上下级之间在下级的绩效职责上达成一个契约。此外,各部门的绩效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绩效,其具有比较的可能,这样就有助于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结果。

6、激励理论和组织平衡理论

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付出积极、主动、有效的努力,如何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便是激励理论所要探讨的问题。在管理学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激励理论有:M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Douglas Magregor提出的人假设激励理论(即X理论和Y理论)、Frederrick Herzberg提出的双因素理论、Victor H.Vroom等人提出的期望理论、Stacey Adams提出的公平理论、B.F.Skinner提出的强化理论、L.Ross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等等。几乎所有的激励理论都内涵了一个基本原则,即激励应以业绩为核心和依据。这一原则在组织平衡理论中体现得更为充分,组织平衡理论就是基于这一原则而建立的,在组织平衡理论看来,激励是组织向激励对象提供的诱因,业绩则是激励对象为组织做出的贡献。组织平衡理论是由ChesterI,Bamard提出来的,Herbert A.Simon后来又作了补充和发展。组织平衡理论既是一种组织理论,又是一种激励理论,其深刻地指出了组织的存续有赖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有多:大的贡献就应相应提供多大的诱因,贡献大干诱因或者是诱因大于贡献都不利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C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4-0032-03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危机、效率危机,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行政改革,这股改革浪潮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深化改革政府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公共部门管理,减少了政府运行成本,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长期以来存在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通过绩效预算来管控政府运行成本在设计方向上是正确的,但能不能真正发挥绩效预算的管控作用,最重要的依赖因素是绩效评估系统,也就是如何对政府真实绩效进行评估。如果评价系统不成功,那么也就无法通过绩效预算管控政府运行成本。而绩效评估结果又依赖于绩效考核。从而形成了:“绩效考核”决定“绩效评估”决定“绩效预算”这样一个不可逆程序。[1]

由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绩效评估都是在企业管理的经验基础之上研究发展而来,而政府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包括部门活动的不可观测性、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不确定性等等,政府运行成本还具有弱控制性,机关活动缺乏有效的制约力量,机关获取经费和提供服务产品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结;政府内部各机关信息传递过程复杂。因此对政府运行成本的观察、衡量、与验证的难度以及处理的复杂程度都远远的超过了企业财务,评价政府的运行效果和经营业绩需要采用特殊的信息来源、指标体系和报告体系。

二、量化指标考核政府绩效的设计性缺陷

绩效预算依赖于绩效评估系统,而绩效评估又依赖于绩效考核。在这个逻辑顺序中,现行的以量化指标作为考核依据并产生评价结果在理论和设计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及缺陷。无论绩效预算是技术论还是制度论,其理论设计的基石是“绩”“效”二字。简单说“绩”就是实现目标,成绩越大越好;“效”就是如何多快好省地完成,效率越高越好。所有理论、体系的设计都是保证的途径和方式。大量的调研结果表明,现行实践运用的绩效评估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1.基于量化考评的细化指标不同权重问题

由于整个绩效预算的信息来源于绩效评估系统,而量化的后果是导致不同权重内容的同性化问题。例如,衣服和大米对人的作用是不同属性问题,我们人为地折算成钱后,就变成了同一的可比较概念。对政府工作来说,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迟到了,在绩效系统中的加扣分只能体现出一个分值,权重意义无法体现。所以不同权重的内容是不可能寄希望于通过更完善的设计分值来达到公平合理的。

某银行单位调研其绩效评估管理系统时发现,相对服务于普通市民客户的工作人员,有能力吸纳大单位资金人员的绩效分值要高很多,连带成经济收益的巨大反差。该行负责人坦言初衷是为了激励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员工能力创造效益,但事实结果是造成部分有便利条件的人员与大部分人员间的不公平待遇,对整体而言反而积极性被挫伤,怨言四起、矛盾激化。

2.不同岗位间的不平衡问题

山东某市质检局调研该局绩效系统实施效果时,发现很多人对岗位间由于功能不同造成的绩效差异意见比较突出。如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对外收费部门间工作性质差异如何平衡绩效?容易完成效益指标的科室与不容易完成的科室间工作难度差异如何评价绩效?外勤人员工作因素不能参加单位学习、活动,拿不到分值是否合理等等。由于考评结果直接对应到工作评价及经济收入,所以实施绩效考评后反而引发了员工对“好岗位”的热衷心理,失去了爱岗敬业的热情。

3.有害绩效问题

这一现象在一些权力单位如执法部门尤为突出。为了绩效突出而滥用权力,造成乱收费,钓鱼执法等在社会舆论媒体上屡见报道。某公安局交通大队关于印发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处罚交通违法每笔,加分,少一起减分;处罚每笔平均金额超过若干元加分;民警处罚笔数日均不能低于若干笔,新警不低于多少,未完成的,一次性扣多少分。交警部门给交警下达罚款指标,在罚款金额与工作津贴、绩效奖金发放、全年评选先进等直接挂钩的压力下,处罚目的就很容易从维护交通秩序,演变成追求罚款最大化。执法变成执罚,公权力便异化为交警部门或者个人牟利的工具。

4.伪绩效问题

伪绩效问题有两种现象一是因为绩效系统的充分量化,部分投机者专研于与本位工作无关的边缘内容,如无意义的加班、制造虚假的社会好评等;二是因近性效应,比如得知上级部门要来检查,许多单位就会突击整改,把功夫做足在这些“重头戏”上,力图获得优评。以一点弥盖一线已成为现在通病。

综上可以看出以现行理论支撑的绩效评估系统本身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可以细化的环节,如文件传递、事件受理时限等流水型程序。绩效评估的误区不在方法,而在于理念本身。政府绩效评估的假设,是政府“绩”“效”可以通过管理团队和管理个人得到实现。那么,政府的“绩”可以分解成各个功能单元的目标,再进一步分解成单元内的团队和个人的绩效指标。政府负责人只要把工作目标分解成绩效指标层层下放到人头,定期监督评估,最后根据绩效完成情况实施奖惩。这样可以称为“自动化管理”或“无人管理”。因此,事实上很多理论把绩效管理误认为就是绩效考核,以为通过设定指标、绩效评估、绩效沟通、指标调整等手段和过程,找出绩效高或者低的原因,就能够通过填填表,报报数字,打打分,写写评语而不断改善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实现组织的目标是不可取的。

三、权变理论与绩效评估模型

权变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一般是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且追求的是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但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因地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这其中“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权变理论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并试图从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动态活动中考察和建立一定条件下最佳组织结构的关系类型,包括组织开发策略、信息处理程序等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的权变关系等。 该理论认为,人是复杂的,要受多种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结构四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方式,好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

权变理论被一些研究者誉为未来管理的方向。它整合了管理学科某些方面的基本认识和方法,建立了多变量和动态化的新管理规定,它提倡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精神,注重管理活动中各项因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权变理论可以看出,组织的绩效并不是一个可以通过同一量化的评估系统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中外学者及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难题。不同属性的单位、同属性不同地域的单位,同属性同地不同人员构成的单位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影响到绩效结果产生。

无论东西方管理模式,可以定论的是“绩效”永远是对政府运行共同的需要。“绩”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改变各自诉求,但对效能的追求是恒定的。西方的社会发展建立在依靠资本的驱动下,所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是可以用一套体系来完成,就像老板如何控制员工开支一样简单。结果,而是管控的使然。但是如要有“绩”诉求,“效”也必然很难实现,原因就是没有激励的环境不可能形成权变的环境。为此应当采用权变理论的观点来分析:

要研究政府内部控制与环境权变因素,要先将其量化,量化过程中构建政府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当前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并不统一,有问卷形式的研究,也有公开数据。本文选取如下指标进行分析[6]:

1.内部控制IC

将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视为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而其他要素的存在也是为了保证政府施政目标能够实现。绩效评估应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展开,采用打分制进行,其主要中心工作可参考表1。

2.环境不确定性EU

在权变理论研究中,环境被定义为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的并对组织整体或者某一部分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即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被认为是风险或者机会,对政府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内部控制系统首先要能够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然而环境的不确定性本身难以衡量,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会对政府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政府目标的变化程度或者变异程度能够用来反映环境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企业中常用的销售收入变异系数、利润总额变异系数来来描述政府支出环境的不确定性。

式中,EU表示政府支出环境的不确定性,CV计算的是政府支出变异系数,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取10为底数的对数来衡量环境的不确定性。ZK指政府近五年的运营支出,Z指政府近五年的平均运营支出。

3.行业竞争程度CI

政府机关支出的特点与其所管理的内容及管理行业密切相关,管理的内容和行业决定了政府的复杂性、任务不确定性等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会与机关规模、技术特点等因素相结合,对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在企业中主要采用赫芬达指数来衡量。

4.机关复杂程度FS

上述两种环境的权变因素代表了政府内部控制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政府机本文采用政府内部下属机构数量来衡量政府机关的复杂程度来探讨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5.机关规模FC

机关规模的发展将会导致管理跨度不断增加和管理过程更加复杂,以至于更需要设计和创新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组织目标。在企业中,大规模与小规模企业采用的分权或集权形式对管理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不同。本文以机关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机关规模。

6.政府内部控制与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模型

由上述分析可得,构建政府内部控制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指标的研究模型,以用来研究内部控制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

式中的β0~β4为加权系数,可根据政府的具体情况加以设定,以模型中的拟合残差ε来衡量内部控制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对政府绩效的影响,

7.政府绩效的评估

内部控制对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影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结论,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同样式中的β0、β1为加权系数,可根据政府的具体情况加以设定, ARES代表了由研究政府内部控制与所处环境权变因素的拟合残差,取绝对值来表示内部控制与所处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残差越大,表明适应性越差,残差越小,表明适应性越好。

四、结束语

据光明网报道,在中国庞大的财政开支中,政府自身消费就占去了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这中间除政府运行成本过高以外,财政浪费也十分惊人,缺少合理的绩效评估是造成上述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绩效评估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在实践中往往无法具体实施,本文提出的基于权变理论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政府内部控制开支与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政府运营绩效。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刘华伟.广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Liu Huawei.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Public Expenditure Management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Jinan University,2008.

[2]刘玉栋.公共支出的人本绩效预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Liu Yudong.Research on the Humanistic Performance Budget in Public Expenditure.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1203

1引言

高管薪酬过高是全世界范围的问题,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极为关注的热点。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两重天”的局面严重,差距的过大表现在行业、地区、所有制等方面。欧美等国纷纷出台限薪令来平息人们日益上升的不满情绪,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条例来缩小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2009年8月1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社会上称之为“央企高管限薪令”。该《意见》明确规定国企高管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有关,年薪与企业绩效相挂钩。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核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两份文件,要求调整不合理的过高收入,追求效率的同时要求兼顾公平,合理分配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尽量缩小不同行业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酬差距。高管薪酬分配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社会对公平的认知,还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行为,并最终影响公司绩效,因此,高管薪酬公平测度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是理论界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随着公平与效率矛盾的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高管薪酬的公平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部公平性即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将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加以评析。

2相关概念界定

2.1高管团队

高管团队即高层管理团队,它是由企业或公司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群体,相对于其他普通员工来说通常有良好地教育背景,或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极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他们来自公司员工层级的顶层,拥有较强的控制权和决策权。目前学者们对于高管团队成员的界定说法各异,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CEO来代表上市公司的整个高管团队;副总裁以上的管理者;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高级经理等主要负责。我国学者对高管团队的界定一般使用以上第三种,如魏立群和王智慧(2002)指出高管团队包括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以及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或首席财务总监。

2.2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通常指公司员工通过劳动获取的回报,是员工价值大小的体现,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薪酬水平的计量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对高管薪酬的划分也各不相同,这里对高管薪酬进行确认。高管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短期薪酬含有工资、奖金和其他收入,而长期薪酬包括股票期权、长期激励计划支出等其他薪酬。国外学者较多的关注长期薪酬,因为在上市公司中高管的长期薪酬占比较高,尤其是股票期权的激励较大。而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够完善,股票期权激励在上市公司中还不普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主要以短期薪酬为主,高管对它的依赖性较强。

2.3薪酬差距

薪酬差距关系到收入分配结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存在。企业内部也会有不薪酬差距,主要是在管理层之间、员工之间以及高管与员工之间等不同群体薪酬水平间所形成的差距。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概念目前还未统一,我国学者将其界定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CEO或总经理与高管团队内其他人员之间的薪酬水平差别(林浚清等,2003),二是核心高管平均薪酬与非核心高管平均薪酬间的差距(陈震,2006),三是总经理与管理团队平均薪酬间的差距(张正堂,2008),四是总经理与其他两位核心高管平均薪酬的差距(张正堂、李欣,2007)。

3薪酬差距理论分析

早期研究公司高管薪酬时,主要是研究CEO的薪酬支付,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理论如边际产出、理论和交易成本等对其进行解释。边际生产率理论认为高管间薪酬差距由边际生产率决定,边际生产率由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情况决定,而人力资本投资情况可以用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和就职时间等指标来衡量。该理论强调薪酬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认为薪酬增长是平滑的。然而现实中却并非如此,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极大。Simon(1957)研究发现不同行政层级之间的高管薪酬差距在30%左右。如果把薪酬当作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的回报,那么,对一名高管在晋升前后薪酬的巨大差异就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学者们尝试用其他理论来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这两种理论对于高管薪酬差距的解释截然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从最初的两种理论的各执一词到两种理论的融合,虽然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但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支持并加大了两种理论对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解释力度。

3.1锦标赛理论

Lazear和Rosen(1981)提出薪酬差距的锦标赛理论,他们将企业内不同级别管理层的薪酬差距,当作是在竞赛中晋升到更高一级的获胜选手所颁发的奖金,晋升的职位越高,即获胜的名次越靠前,所获得的奖金也就越大,薪酬差距亦愈大,但是这里薪酬差距的大小与参赛者的生产率大小无关,也就是说获胜者的生产力不一定就明显比未获胜者高出很多,扩大不同级别的奖金是为了激励竞赛者取得好名次,拉大薪酬差距诱使高管在晋升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团队活动中的合作化程度需求较高时,监督难度也随之增加,此时较大薪酬差距能够适当减少监督的成本,驱使股东和经营者达到相同的企业目标,因此较大的薪酬差距可以提高企业业绩。Green与Stokey(1983)指出,当某些共同的因素影响组织中个人的产出时,锦标赛式薪酬模式要优于其他薪酬模式。O'Keeffe等人(1984)研究表明:若合理地设计薪酬差距,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竞争,从而给企业带来最优的产出。Bishop(1987)概述了薪酬差距的三个好处:激励员工努力的动机、吸引较好的人才、减少业绩优秀者寻找较好工作的成本。

3.2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与锦标赛理论的解释截然相反,认为缩小薪酬差距反而对企业业绩更加有利。行为理论主要包括相对剥削理论、组织政治学理论和分配偏好理论。相对剥削理论认为员工会在企业内部相互比较薪酬,据此来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的薪酬待遇。当员工发现自己的薪酬低于其他同伴所得的水平,就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从而引发怠工、罢工等负面行为,导致企业凝聚力下降。组织政治学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面临以下三个选择:总体努力水平选择、将总体努力在利己和合作两个极端之间进行分配的选择、政治行为选择。薪酬差距的大小会影响人们所作出的选择,薪酬差距过大会使员工的总体努力水平有所提高,但这却是建立在减少员工间合作、加强个人利益之上,增加高管从事政治阴谋的可能性。当团队工作需要较高的合作时,政治阴谋对合作破坏所带来的损失超过了员工通过努力所带来的收益。分配偏好理论认为,薪酬设定的依据应该是不给员工带来不满为标准。该理论认为存在:团队和睦非常重要、难以衡量个人的边际贡献、团队合作程度较高、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玩弄政治阴谋等条件时,即使个人的贡献差异较大,那么团体内每个成员的薪酬也要相对均等的。

4薪酬差距实证研究

4.1支持锦标赛理论

薪酬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职员的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非常重要,很多文献的研究结论都支持锦标赛理论,他们认为薪酬差距越大,组织或公司绩效提升越快。Eriksson(1999)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CEO与其他管理者的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Lee等人(2005)、Sven和John(2009)、Mahy等(2011)经过实证研究,均发现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有正向激励的作用。国内研究薪酬差距起步较晚,较早研究的是林浚清(2003),他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和公司未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薪酬差距可以提升公司绩效。之后,陈震(2006)、卢锐(2007)、张长征和李怀祖(2007)研究均支持了林浚清的观点。刘春和孙亮(2010)、梁彤缨等人(2013)则考虑了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的内生性,结果发现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正向关系。黎文靖和胡玉明(2012)将研究对象设为国企,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刘子君等(2011)不仅发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显著正向影响,还发现,团队薪酬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大于团队薪酬差距的影响。除了采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外,有些学者通过实验或比赛的方式来检验锦标赛理论的适用性,如Bull、Schotter和Weigelt(1987)、Becker和Huselid(1992)、Lynch(2005)等,均发现高额的奖金能够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验证了锦标赛理论。

4.2支持行为理论

有的学者则支持行为理论,他们认为较大的薪酬差距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更容易给员工造成被剥削感和不公平感,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绩效。O’Reilly(1988)对财富前500强的105家公司的高管人员薪酬进行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呈弱相关关系。Akerlof和Yellen(1990)以好的产品质量代替公司业绩指标,结果显示:不同阶层间的工资公平与产品质量显著正相。Siegel和Hambrick(1996)、Phyllis和Siegel(2005)、Martins(2008)、Chris(2011)等研究均发现缩小薪酬差距能够提高员工间的合作程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公司绩效,支持行为理论。张正堂(2007)、张正堂和李欣(2007)、鲁海帆(2007)以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张正堂(2008)发现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具有滞后性,研究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未来绩效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为负向关系。巫强(2011)从晋升机制角度研究,发现高管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比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更明显。

4.3综合两种理论

除了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或负向影响外,还有一些学者发现二者有区间效应,即认为两种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ingley和Eriksson(2001)发现了企业白领之间的薪酬差异程度与他们的生产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Shaw等人(2002)研究发现,存在正式的个体激励制度和独立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薪酬差距越大,工作绩效越好;而缺乏个体激励制度、工作相互依赖性较高时,差距较小对绩效反而越好。Irlenbusch和Ruchala(2008)对其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相对报酬足够大时员工努力的积极性越高,太高或太低激励作用就不明显,会对团队的绩效产出负面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视角也日益丰富。鲁海帆(2009)从内生性视角出发,研究发现行为理论和锦标赛理论两者是互补的。在控制薪酬差距内生性后,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陈丁和张顺(2011)在竞赛模型中加入“破坏”因素研究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二者呈倒U型关系。吕峻(2014)加入企业个性差异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杨海燕(2014)则从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角度研究,发现薪酬差距与企业业绩仍然呈倒U型。鲁海帆(2010)以CEO的来源角度来看二者的关系,发现在刚更换了CEO时扩大薪酬差距有利于业绩的提升,而当CEO从外部继任以及CEO两职兼任时扩大薪酬差距却不利于业绩提升。王超(201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发现锦标赛理论更适合解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而行为理论更适合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5总结与展望

综合国内外文献,国外对于薪酬差距对高管激励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国内的相关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发现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因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薪酬差距度量方法各异、概念界定存在差异、国内外的制度背景不同等。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目前大多数文献在研究两者关系时,引入的一些控制变量都集中在公司自身的状况(如资产规模、财务杠杆等)易测量的因素上,而影响二者关系的还有一些难以定量的因素,如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程度等。在选定控制变量时,可以加入这些因素。其次,现有文献在大多是以货币性薪酬来衡量确定高管薪酬差距,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高管薪酬的范围也在扩大,把股票、期权、福利、在职消费等非货币纳入其中,所以未来的研究也应加入一些非货币性的因素。另外,对于研究对象的性质也可以拓充,大部分文献都是研究全体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对于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研究的较少。最后,在研究内部公平性对业绩影响时,应考虑国内市场的特殊性。我国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政府参与程度较大,高管权力涉及范围较大,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如政治关联、行政干预等),这对于解决我国高管薪酬的激励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Lazear E,S,Rosen.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5).

[2]O'Keeffe,M.,Viscusi,W.K.,Zeckhauser,R.J.,Economic Contests:Comparative Reward Schemes[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84,(2).

[3]梁彤缨,陈波,陈欣.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基于不同薪酬水平作用下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5).

[4]张正堂.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组织未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9).

[5]张正堂,李欣.高层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经济管理,2007,(2).

[6]张正堂.高层管理团队协作需要、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竞赛理论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07,(2).

[7]鲁海帆.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合作需求与多元化战略[J].管理科学,2007,(8).

[8]巫强.薪酬差距、企业绩效与晋升机制――高管薪酬锦标赛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文汇,2011,(5).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108-03

财政部“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目标确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并于2011年7月下发《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据笔者了解,一年多来,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效。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基于不同的理念、视角、价值取向、方法选择等因素,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层面呈现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内涵交错、概念模糊、众说不一的局面,致使实践部门在选择模式上出现了概念模糊、引证混乱的问题,对深化改革所带来阻碍十分明显。本文试将以科学发展的视野,对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基本内涵和相关理论予以探讨,旨在提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基本内涵与框架

要实现和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就必须先将绩效管理这一思想、工具“打破揉碎”,并使其进入到预算管理部门的理念中,融入到预算管理工作的各个细节,才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各个子系统和谐运转。笔者就先将“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分解为“绩效管理+预算+机制”,并逐步分析其各自内涵,并为下文提供理论支撑。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框架

“绩效管理”这一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Au—brey Daniels提出后,人们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所谓“绩效管理”是特定行为主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减少中间层次,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业绩成就、成绩、实现、完成、履行等计划目标,达到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绩效的目的管理模式。如图1,也可以理解是一个动(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静(绩效目标、指标体系、考核纪律、评价制度合称)结合循环驾驭管理实践的过程。

众所周知,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已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绩效管理成为一种管理思想、工具,不论从管理的“组织”还是“个体”维度理解分析,严格地说都应属于管理科学,而管理学科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从一般基础理论看其整合了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行为科学、管理学等;从边缘学科理论看其应用了目标管理理论、管理控制理论、成本效益理论、权变理论、激励理论等。这启示:对绩效管理理解,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引进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与实践

将绩效管理理念用于预算管理实践,就产生了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政府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一种理念。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加深领悟和理解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切入点和体现方式,要把预算绩效管理放在政府改革实践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去考研,助于新机制的解读。

基于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兴起,“效率政府”行政理论影响,1949年美国胡佛委员会提出了“绩效预算”概念,开创了预算管理的新时代,其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出台计划一规划预算、目标管理和零基预算等措施。1979年撒切尔政府开始了英国“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并在“效率战略”的指导下,相继推行了雷纳评审、部长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新方案等改革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绩效评估在政府部门中的应用。目前,绩效管理这一理念、工具不仅在发达国家之间盛行,同时也推广到了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将绩效理念引入其政府改革层面也存在差异。但从代表性或者公认性的视角看,英国财政部提出政府绩效3E(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综合判断)内容框架;美国最初绩效预算是按照运作和方案来组织,企图将运作和方案的绩效水平与具体的预算数额予以联系,如今发展到将效率和资源相结合。这些基本凸显出预算绩效管理一个粗略框架,即给部门一个目标,基于完成任务的工作量拨付预算资金,并通过衡量目标完成情况达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强调以结果为导向,部门同时有较大自决策具体的资金运用。

对预算绩效管理理解同样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理念,再结合上述预算绩效管理发展溯源概况,学者们研究认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实践融入了“二重理论”主线。一条围绕“公共产品”、“公共需求”配置和生产效率理论体系;一条涉及政治理论(公平)和行政理论(效率)体系。对于涉及具体理论的知识笔者不再累述,本文主要梳理和探究在这些理论背后,映射了哪些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相关联的问题。总体看: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理论不直接关联预算绩效管理主题,但政治制度制定通过公共选择实践,促使公共产品配置效率不断向帕罗托最优靠近,影射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复杂背景;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理论揭示了政府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低效率、高成本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正是树立“协约”精神以解决激励机制的手段,暗示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政治理论与行政理论之间存在繁杂渗透制约关系,致使政策导向更适合在行政领域去校检,在政治领域绩效管理显示出力不从心的现象。同时还要看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是全盘否认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而是不断整合社会发展新理念,对其进行改造和逐步完善,企图设计出一个理想的管理模式,彰显了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预示着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运行张力界定

“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指机械、机械装置、机械机构及其运行原理,后来这个词移植到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用于指代有机生命体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客观运行过程。机制一词被引入管理领域后形成了管理机制的概念,主要是指管理系统内的诸要素相互作用、自动耦合的原理。按照这个描述,那么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应该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张力是否能适应环境,即管理成为强化预算工作目标实现的“理性机制”;二是预算绩效管理是否按既定程序运行,即管理是隐藏在有效与合理的工具选择、技术体系中,结果可以观察与衡量,也可以区分优秀与普通。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一项制度,落实制度衍生机制内容。机制本身可以不拘场合,可以灵活执行,但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的土壤中,必然有一个“中国化”的转变。笔者认为转变应在通用游戏规则之内,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或者说绩效管理不仅仅将成为为政府服务的工具,也是要将不同群体的利益博弈机制纳入政府决策,建立起民众表达——政府回应公共资金管理的机制,政府部门之间也应有良好的遵循协约精神,并且每个环节都严格受到法律的保护。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舶来的理念,加工具、方法、技术为特征形成的机制。从国内外预算绩效管理发展实践看,基本上是理念、制度(法规)、组织(含专业的人力资源)、技术(工具和信息、标准)、规程(系统运行完整)作基本支撑,形成“五位一体”的管理合力,再达到管理目的的一个漫长过程,忌讳急功近利。或者说新机制相对传统预算管理机制,须从立法、规划、组织、控制内容、责任方式多方面实施改革创新。同时,必须考虑政府内外以及部门在基础工具选择等风险。

总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部门怎么有机的结合,并引导其发展。

二、建立适合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的路径

从以上理论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绩效管理背后有深厚的理论依据,也存在着更高价值根据。绩效管理原理也启示,有效的管理始于准确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建立适合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路径,就是正确运用绩效管理这一理念、工具,并科学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绝非在预算管理中玩弄绩效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突出管理的一个环节,或者与传统的预算执行监督、审计混为一谈。

(一)更新理念,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社会治理范畴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2,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而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是在传统工业化时展起来的中央集权政府,致力于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层叠的指挥系统。二者同时揭示,管理理念源于政治体制的思想意识、权力结构,那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先从管理理念重塑着手。

先放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剧增的大环境下,西方国家面对政府高额财政赤字、低效率、管理失控,引起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高质量服务能力失去信心的问题,“倒逼”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不得不顺势而变,并先后从政府预算管理着手。无论怎么改,现代政府的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由管制政府到责任政府再到服务政府的路线推行。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一企业家政府理论解读,就是将管理主义者边缘化的公民权、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价值量度重新置回公共管理话语的中心,探索以公共服务为依归建立了绩效体系。我国政府向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执行力,中央近期要求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特别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最终目标就是建设服务性政府。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政府统治职能逐步弱化而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日益强化。

因此,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绝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独角戏,应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即政府先要更新理念(有改革的思想意识或者改革共识),根据理念来决策和设计顶层政策,再进行政策的执行。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另一方面要在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有突破,调动社会群体、政府内部不同机构、不同利益代表的积极性,不断改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生态体系。本着平等协商和协约精神,以公共服务为切入点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遏制行政管理的随意性以及貌似型绩效评估的军令状、末位淘汰等单向式考核,拓展公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财政资金资源分配的渠道。

(二)构建平台,以绩效管理系统性协调政府部门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预算公开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严重脱节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一方面《预算法》中对预算管理只有相对原则规定;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内部权力相对分散,预算分配与职权不够统一的问题没有有效制约。当然,我国政治制度有其自身的优势,前面分析也得出,预算绩效管理导向更适合在行政领域去校检,在政治领域绩效管理显示出力不从心的现象。这启示我们,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但要在做好法律制定、公共预算、问责机制,以及相应的财务及审计控制制度等方面下工功夫,更重要的是把核心问题转到政府管理上来,并关注制度细节和系统性。政府应当对总体价值追求、管理工具进行整合,使目前预算项目绩效评估回归到绩效管理主题,实现公共服务为依归的绩效管理系统总目标。

现代社会的政府组织基本上建立于“政治与行政、决策与执行”两分的专业分工基础上。在监督方式上,西方国家普遍采取异体制衡,但也是不是演变成为“互相否决”制度;我国基本可以理解为同体制衡,往往左右手不协同。加之,传统预算管理中,预算部门仅“回答”预算支出后是否符合财务规则。这些问题不同程度掣肘绩效新机制建立和完善。笔者认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应纠结于机构改革与体制改革,或者简单地复制新建(精简机构)组织形式。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后,与传统预算管理比较,在管理主体、管理对象、责任方式上自然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要求部门在预算支出实施前后,不但要给纳税人“回答”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还要“回答”将这些产品和服务完成何种程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循环的管理过程。其中翔实的目标和评价尺度体系,必将改进各个机构互相矛盾、互相扯皮、互相推卸责任的局面,也就是说部门不单一对有利于自身的规则负责,还要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负责。

同时,基于我国当前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应由各级政府建立预算管理部门联席制度,围绕政府战略目标细化部门目标,并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纳入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公检法部门和审计等部门对公务员的监督考核内容。同时,借助人大的权威利益平衡机构的作用,加强人大财经委对预算管理的审查,才能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的系统性,防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出现“伪改革”。

(三)发展创新,以丰富绩效管理理论提升部门实践水平、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6)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45-12;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根据委托-理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二者目标函数不一致,形成成本,而设立能够对管理者产生约束和激励的契约则有利于减小成本。最优契约论认为,与公司业绩紧密挂钩的薪酬契约是解决问题、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径之一(Jensen & Meckling,1976)。[1]现有关于高管薪酬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是否采用业绩敏感性薪酬(Jensen & Murphy,1990;张俊瑞,2003)[2][3]、信息透明度与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关系(王俊秋和张奇峰,2009)[4]、薪酬业绩敏感性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等(肖继辉,2004;周嘉南,2006)[5][6],也开始探讨产品市场竞争(刘志强,2015)和负债期限结构(孙宋芝,2015)[7][8]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随着安然、世通等公司丑闻的曝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关系掀起了学者的研究浪潮(刘新民、张莹和王磊,2014;张娟和黄世忠,2014;周晓苏、陈沉和王磊,2016)[9][10][11],我国平安总裁天价薪酬与零薪酬等案例的频频出现也引发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深思。中国上市公司薪酬体系建设过程中,多数企业已经建立基于业绩的薪酬制度,但管理者权利的存在使得薪酬契约在实践中难免受到管理者的影响和控制(Bebchuk, Fried and Walker,2002)。[12]如果薪酬与业绩息息相关,盈余管理是否会影响管理者薪酬以及薪酬与业绩之间的相关性,是不是利用管理者在位权利对薪酬契约的影响来实现的?现有文献习惯将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称为薪酬业绩敏感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有效的公司治理水平可以减小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朱星文等,2008;权小锋等,2010)[13][14],但尚未探讨过内部控制对这一影响的治理作用。

根据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种制度安排① ①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年。 。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经营活动有效方面,内部控制已发挥了相应的治理作用,那么,内部控制能否减少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等自利行为的机会,约束管理者权利,进而保证薪酬制度有效实现呢?本文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出发点,检验上市公司高管进行的隐蔽性盈余管理是否会对薪酬业绩敏感性造成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对这一影响的治理效果。具体说来,文章主要探讨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是否具有不同影响,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是否具有差异。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度探讨,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纳入到薪酬契约这一重要机制当中,探讨内部控制能否减少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第二,考虑不同方向盈余管理可能具有不同效应,将盈余管理分为调增盈余和调减盈余,检验两种类型的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相应的治理作用。

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以及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包括描述性统计与回归模型;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最后是文章结论。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盈余管理影响薪酬-业绩敏感性

两权分离后,委托者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为了使管理者与所有人利益趋于一致,现有研究认为企业应采用“业绩性薪酬”对管理者进行激励(Jensen & Murphy,1990;Sloan,1992;Bebchuk & Fried,2002;Firth et al.,2006;李增泉,2000;谌新民和刘善敏,2003;杜兴强和王丽华,2007)[2][15][12][16][17][18][19]。这一实证结果与政策性文件形成呼应,2003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拉开了薪酬制度改革的帷幕。2004年更多有关薪酬制度的新政策出台后,国内多数研究达成高管薪酬与业绩有正相关关系的共识(方军雄,2009;张俊瑞,2003)[20][3]。在采用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作为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时,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呈现出不对称变化的特征(方军雄,2009)[20],即经理薪酬与公司亏损业绩显著负相关(王俊秋和张奇峰,2009)[4]。在盈余管理与薪酬-业绩敏感性方面,已有研究主要以采用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弱化股权激励与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林大庞和苏冬蔚,2011)[21],表现为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之间原本呈现出的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所弱化(苏冬蔚和林大庞,2010)[22],说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收益与会计绩效之间的敏感度(南晓莉等,2013)[23],并且这一特征在后股权分置时代采用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杨慧辉等,2010)及新股发行过程(陈胜蓝和卢锐,2011)中同样存在[24][25]。非股权激励样本中,部分研究认为盈余管理会导致高管薪酬增加,降低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王兵等,2009;雷霆和李彤,2012)[26][27];而罗玫和陈运森(2010)则发现建立以会计盈余为绩效评价指标的薪酬激励机制没有诱使高管进行盈余操纵[28],且市场对高管通过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获取高额薪酬的行为具有内在抑制作用(张娟和黄志忠,2014)[10],周晓苏等(2016)的实证结果也表明货币薪酬及股权薪酬激励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11]同时,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唐洋和郭静洁,2012)以及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杨晋渝,2013)都会随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国企中高管薪酬激励会引发盈余管理[29][30],这一结论与周晖等(2010)一致[31];相反,陈胜蓝和卢锐(2012)则认为非国有公司更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增加自身收益。[32]而董事会监管(李延喜等,2007;朱星文等,2008)[33][13]、公司治理水平(南晓莉等,2013)[24]、高管控制权(卢锐,2008;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权小锋等,2011)[34][35][14]、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洪峰和戴文涛,2013)对于盈余管理影响薪酬契约均有一定的治理作用。[36]

采用业绩敏感性薪酬的一大理论支撑是最优契约论。Jensen& Meckling(1976)认为,将管理者薪酬与公司业绩相挂钩可以激励管理者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有利于减少公司成本。[37]而根据Bebchuk(2002)对“管理者权力论”的论述[12],高管会充分利用其在位优势及权利选取对自身收益有利的方针政策,进而影响薪酬体系的水平和结构。会计盈余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是上市公司制定薪酬契约的基础。由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权利赋予其随意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因此管理者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粉饰业绩,隐蔽地增加自己的收益,表现为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所降低。盈余管理有正负向之分,考虑到不同方向盈余管理对报表业绩的影响,高管所获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应该有所不同。当公司业绩下滑或不理想时,管理者可能会选取替代性会计政策以粉饰报表,调增业绩。此时,通过将自身薪金与调整后的公司业绩高度挂钩,高管可获取高额的货币薪酬。当公司业绩过好时,出于对宏观经济、行业状况的长远考虑以及降低政治成本、减少税负等方面的考虑,管理者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平滑利润。此时,根据薪酬与业绩高度挂钩的契约,管理者薪酬将会随盈余平滑而大幅下降,作为补偿,管理者可能会从其他方面为自己争取利益,表现为当期管理者所获薪酬与公司业绩正向关系显著降低,即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所减弱。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提出本文假设1。

H1:总体上,盈余管理会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H1a:调增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

H1b:调减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

(二)内部控制降低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

自从萨班斯-奥克斯利(SOX)法案颁布以来,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成为国外学者的焦点。Doyle等(2007)认为,内部控制缺陷通常与低质量未变现预期收益有关; [38] Chan等(2007)发现披露重大内控缺陷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有更多的可操纵应计利润; [39] Hollis A-S等(2008)指出内控缺陷及修复对盈余质量有影响,具体表现在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通常具有较低的盈余质量;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比控制组公司有更大的正负异常值。[40]Iv′ an Marinovic(2013)基于积分精度的概念介绍了测量盈余质量的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制度、盈余管理及财务报告变动的关系。[41]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始于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委联合了相关的配套指引后,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完善,国内学者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学者从内部控制鉴证(张龙平等,2010)[42]、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43]、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董望和陈汉文,2011)[44]、审计意见(杨德明和胡婷,2011)[45]等角度检验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吴益兵,2012)[46],包括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43]。

关于制约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中,卢锐(2008)发现内部控制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34]罗莉和胡耀丹(2015)的检验发现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黏性;[47]洪峰和戴文涛(2013)探讨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会计盈余薪酬契约有用性的影响,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盈余薪酬契约有用性更低。[36]

我们认为,内部控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第一,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并限制管理人员对财务报表信息的随意调整,阻止管理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粉饰或平滑利润,进一步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第二,内部控制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并确保每一个过程都能达到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消除管理者机会主义,因此能够全面抑制盈余管理。第三,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督,识破其调增利润增加薪酬的自利行为,减小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第四,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协同作用(卢锐,2008)[34],能够抑制薪酬粘性(罗莉和胡耀丹,2015)[47],即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和企业真实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有强化作用。

考虑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可能带来的不同效应,当管理者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调增会计收益时,高管薪酬与调整后的公司业绩高度正相关(高管获得超额薪酬),此时,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所有者甄别虚假盈余信息,同时加强薪酬与公司真实业绩的敏感性,因此,对于薪酬与调整后的业绩敏感性会有降低作用。相反,如前文所述,当管理者可能会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平滑利润时,管理者权利的存在使得高管从其他方面获得收入补偿,表现为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有所削弱。此时,内部控制将会减少管理者从其他方面增加收益的机会,抑制高管非正常收益,减少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作用。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对于薪酬-业绩敏感性存在“归中”效应,削弱过高或过低两个方向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提出本文假设2。

H2:内部控制能够降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

H2a:调增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组,薪酬-业绩敏感性将在内部控制作用下有所降低。

H2b:调减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组,薪酬-业绩敏感性将在内部控制作用下有所增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6―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按照以下程序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ST企业;(2)剔除金融企业;(3)剔除高管薪酬、财务数据和内部控制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4)对连续变量采用winsorization方法处理异常值,即令所有连续变量中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值分别等于1%分位数(99%分位数)。进行上述数据筛选后,得到的总样本有16417个。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其他财务数据、公司治理相关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内部控制指数由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该指数是迪博公司联合中山大学课题组完成的,指数的构建参考了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及准则,具备较强的可信度。数据的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TATA14完成。

(二)变量选取

1.高管薪酬(Lncomp)。参考已有研究(辛清泉,2007;方军雄,2009;权小锋,2010)[48][20][14],选择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薪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管”作为高管,将其薪酬总额视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为避免薪酬与其他数据之间的级数差异,将高管薪酬总额取对数作为高管薪酬的替代变量。

2.公司业绩(roa)。选取roa=净利润/平均资产这样的相对数来作为公司业绩的替代变量,在稳健性检验中用roa2来替代。

3.盈余管理(DA)。采用修正后的Jones模型控制住年度和行业计算经上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可控应计利润(DA)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盈余管理的方向有正负之分(朱星文等,2008)[13],当DA>0,认为是高管通过盈余操纵调增会计盈余;反之,DA

4. 内部控制有效性(ic)。为了用数值表示,采用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内部控制指数对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度量。该指数满分为1000,为避免数级差异,对其进行除以100的处理。

5. 控制变量。除了上述主要变量外,本文还参考现有研究,考虑到公司规模、产权对薪酬及盈余管理均有影响,加入衡量公司规模及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控制变量;考虑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影响,加入了衡量董事长双重身份的变量dua,其次加入反映财务特征的资产负债率及反映公司治理情况的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进行相应控制;最后对年份和行业都进行了控制。

(三)模型设置

针对假设1,为了验证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影响,本文设置了模型(4):

进一步地,为了检验内部控制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治理作用,本文在模型(5)的基础上按照盈余管理的方向进行分组回归,以检验当盈余管理方向不同时,内部控制作用下的薪酬与业绩呈现出的相关关系是否有变化。da>0,即高管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内部控制能够减弱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后的薪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应该有所减弱,预期α7显著为负。da

(四)描述性统计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从高管薪酬原始数据来看,样本公司中薪酬数额差异较大,“零薪酬”与“天价薪酬”并存,经过取对数和winsorize处理后,最小值11.75,最大值15.92。|DA|为可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表示盈余管理的程度,其最大值为1.77,最小值为0,表明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程度参差不齐,标准差0.23。内部控制指数满分为10,最低分为0,最高分为9.95,差异较大,说明有必要使用数值型变量来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控制指数均值为6.62,小于其50%分位数6.83。产权均值为0.530,所选样本国有与非国有的分布较为均衡;独董所占比例最大值为0.57,最小值为0.29,差异较大;两职合一的均值为0.20,说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在样本中所占比例较小;董事会规模平均为9人,最大规模的董事会由22人构成,而最少的仅有3人。

四、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为了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对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检验结果来看,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所选样本均已采用业绩敏感性薪酬制度,盈余管理程度与盈余管理数值均呈现出与高管薪酬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盈余管理确实会对高管薪酬造成影响,高管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影响自身收益,而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还有待检验。内部控制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而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程度和数值都呈现显著负相关,与现有文献一致,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治理作用。其他控制变量均与现有研究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二)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表4中(1)、(2)两列中的|DA|为连续值,roa1、roa2分别采用两种度量方法的回归结果,为使研究更为稳健,交乘项更便于解释,(3)、(4)两列中将|DA|按照其均值分别设置虚拟变量,并分别采用两种roa的度量方法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四组回归中,roa均与薪酬显著正相关,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业绩性薪酬对高管进行监督和激励。当采用连续型变量DA回归时,无论如何计算roa,交乘项roa×|DA|都显著为负,表明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有负向影响,会降低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当我们对DA按照其均值设置虚拟变量,大于其均值时取1,否则为0,回归结果如(3)、(4)列所示,当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盈余管理更容易降低薪酬和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交乘项系数同样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假设H1通过了检验。

进一步地,为了检验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对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按照盈余管理的方向进行分组回归,检验结果如下。

表5左侧列示的是当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即da>0时,盈余管理对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roa的系数为正,表明薪酬与业绩显著正相关,如政策所建议,上市公司采用了业绩敏感性薪酬契约;交乘项pJC(pos×roa)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当管理者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时,高管薪酬与业绩显著正相关。右侧列式的是当da

(三)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治理作用分析

表6(1)、(2)两列分别列示了采用roa1与roa2作为“公司业绩”的替代变量时的回归结果。从交乘项roa×DA×ic的系数可知,无论是采用何种衡量方式,在内部控制的作用下,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整体说来,在不考虑盈余管理的方向,只考虑盈余管理的程度时,内部控制能够在总体上抑制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DA按照其均值设置虚拟变量,回归结果如列(3)、(4)所示,交乘项roa×DA×ic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假设H2通过检验。

同时,我们根据盈余管理的不同方向进行分组回归,检验内部控制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治理效果。表7列(1)列示的是调增盈余后,高管薪酬和业绩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是否在内部控制作用下有所变化。结果显示,在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下,薪酬和调增后的会计盈余roa未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交乘项roa×da×ic的系数也显著为负,表明内部控制有助于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督,弱化调增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预防管理者利用“业绩性薪酬”这样的契约,通过隐蔽性的盈余管理调增盈余而获取超额收益,假设H2a通过检验。

列(2)列示了调减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组,高管薪酬和业绩的负相关关系是否在内部控制作用下有所变化。理论推导及表5的结果显示,调减盈余后,高管会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收益作为补偿,从而所获得的薪酬与调减后盈余敏感性降低;表7中,在内部控制的作用下,交乘项roa×ic的系数显著为正,但roa×da×ic的系数并不显著,表明内部控制对于负向盈余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假设H2b没有通过检验。

(四)进一步的分析和稳健分析

由于表7中内部控制在da

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如果盈余管理程度高,薪酬与业绩均未体现出显著地正相关关系(Group1,2),说明与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制度在激进地负向盈余管理时是失效的;如果盈余管理程度较低,那么高质量内部控制组中薪酬体现出与业绩显著正相关(Group3),此时,交乘项也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但这一特征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别(Group4)中则未得到体现。分组回归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当管理者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时,业绩性薪酬制度失效,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尤为如此。这与本文的理论推导一致,管理者权利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业绩性薪酬制度的实现,将业绩下调时会对管理者薪酬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有所下滑。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只有在盈余管理幅度较小时才能发挥其治理作用(组别3),说明内控在薪酬制度方面的治理作用有待加强。

五、结论

以2006―2014年的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检验其能否降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一)总体说来,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有负向的影响。进一步将盈余管理按照正、负两个方向分别考虑时,发现调增会计盈余后,高管薪酬与业绩显著正相关;而调减会计盈余后,薪酬与业绩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甚至变为负相关。

(二)内部控制在整体上能够降低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根据盈余管理方向进行分组检验发现,调增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组中,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调减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组中,内部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的贡献在于将盈余管理分为正负两个方向,探讨其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不同影响,并综合考虑内部控制对这一影响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避免所有者权益受损提供一定的启示。一是应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甄别能力,避免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造成影响;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执行。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但降低的幅度没有达到预期状态,对其执行效果应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Jensen, M.,W.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 3(4).

[2]Jensen M C,Murphy K 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 .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0,98(2)

[3]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9):29-34.

[4]王俊秋,张奇峰.信息透明度与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5):96-102,110.

[5]肖继辉,彭文平.上市公司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性研究[J].财经研究, 2004 (12) :35- 44+53.

[6]周嘉南,黄登仕.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06(4):46-52+96.

[7]刘志强.产品市场竞争、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与公司价值[J].经济问题探索,2015(7):183-190.

[8]孙宋芝.负债期限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5(3): 125-129

[9]刘新民,张莹,王垒.创始高管团队薪酬激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4):61-70.

[10]张娟,黄世忠.盈余管理异质性、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4(9):79-90.

[11]周晓苏, 陈沉, 王磊. 高管薪酬激励与机会主义效应的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2):88-99.

[12]Bebchuk, Fried, Walker. 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J].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002(69): 751- 846

[13]朱星文,蔡吉甫,谢盛纹.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8(2):28-33.

[14]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11): 73-87.

[15]Richard G.Sloan. Accounting earnings and top executive compens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3, 16(1-3):55-100.

[16]Michael Firth, Peter M.Y.Fung, Oliver M. Rui.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CEO Conpens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6(12):693-714.

[17]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24-30.

[18]谌新民,刘善敏. 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3:55-63.

[19]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1):58-65.

[20]方军雄.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 经济研究, 2009(3):110-124.

[21]林大庞,苏冬蔚.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2011(9):166-181.

[22]苏冬蔚,林大庞.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2010(11):90-102.

[23]南晓莉,李延喜,侯铁珊.高管薪酬绩效敏感度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3-149.

[24]杨慧辉,潘飞,赵媛.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股权激励契约下的盈余管理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12(4):49-68.

[25]陈胜蓝,卢锐.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 [J].管理评论,2011(7):157-164.

[26]王兵,卢锐,徐正刚.薪酬激励治理效应研究――基于盈余质量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7):72-78.

[27]雷霆,李彤.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2(33):81-83.

[28]罗玫,陈运森.建立薪酬激励机制会导致高管操纵利润吗?[J].中国会计评论,2010(1):9-22.

[29]唐洋,郭静洁.政府控制、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2-107.

[30]杨晋渝,刘斌,孙立.盈余管理、高管薪酬敏感度和股权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82.

[31]周晖,马瑞,朱久华.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4):50-54.

[32]陈胜蓝,卢锐.股权分置改革、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J].金融研究,2012(10):184-196.

[33]李延喜,包世泽,高锐,等.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7(6):55-61.

[34]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7):107-112.

[35]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7):111-119.

[36]洪峰,戴文涛.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会计盈余薪酬契约有用性――来自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6):98-105.

[37]Michael C. Jensen, 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c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1976, 3(4): 305-360.

[38]Jeffrey T.Doyle, Weili Ge, Sarah Mc 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5): 1141-1170.

[39]Kam C. Chan, Barbara R. Farrell and Picheng Le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F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D]. Working Paper,2007.

[40]Hollis Ashbaugh-Skaife,Daniel W. Collins,William R. Kinney, Jr.Ryan La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3):217-250.

[41]Iv′an Marinovic.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Earnings Quality, and the Dynamics of Financial Reporting[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1):145-167.

[42]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2):85-92.

[43]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53-60.

[44]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1(4):70-80.

[45]杨德明,胡婷.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0(5):90-97.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7)

二、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现行绩效管理制度包括《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2017年3月6日),学校各层级在纵向项目间接费用上的管理架构、权责分配及其与科研新政新要求的呼应关系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表1,可以得出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下。1.A大学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较为清晰,学校向项目组发放绩效支出主要依据项目的年度进展、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但是,在间接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缺少了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责,这与中办发(2016)50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2.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支出直接由项目负责人发起,而个人绩效的发放依据主要是项目组成员任务分工和完成情况决定,但是发放的具体比例没有参考标准,主要由任务负责人直接决定,缺少相应的绩效考评方式或指导意见,这与中办发(2016)50号、财科教(2016)113号、财科教(2017)6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

三、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国家新政在间接经费的规定上,参考国外的先进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对间接经费进行了重大创新,包括提高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取消了绩效经费在间接经费中的比例限制等。通过前文的研究可知,在A大学的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清晰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并明确了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发起,科技处、二级单位审核备案,财务处发放的管理流程。但是,缺少了审计部门职责和绩效考评方式的制定两方面内容。针对以上两方面内容,依据委托理论、权变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如下绩效经费管理制度优化研究方案。(一)审计部门职责考虑到研究团队个人的绩效经费已由项目负责人考评,并由二级单位和科技处审核、审批,建议赋予审计部门审批与备案的职能,并可加入到《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中。(二)绩效考评方式绩效考评主要发生在研发团队内部,因此可以由学校统一下发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各研发团队进行细化实施,建议指导意见如下。从工作分工方面,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发团队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并按周期组织内部绩效考评,按照管理流程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绩效奖励发放。研发团队负责提报绩效考核材料,配合课题负责人开展绩效考核。从考核周期方面,包括年终考核、课题中期考核和课题结题考核三个阶段。从绩效考核证明材料方面,包括任务年度进展报告、任务经费使用情况报告、阶段性成果证明材料、文档材料(技术文件、会议记录等)、其他需提供的材料。从考核方式方面,绩效考核方式按照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平衡计分卡理论强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考查团队的业绩,结合课题研究团队的研发特性,主要是平衡研发团队与研发任务下达者的利益关系。因此,编制课题研究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具体分析如下。在财务维度,科研团队与企业管理不同,关注的主要是科研团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的支出和与经费使用相关的票据文件。因此,科研团队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合理的使用经费、控制经费的使用进度、并且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是财务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客户维度,研发团队的客户主要是科研项目的来源单位,纵向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科技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研究成果及研究成果应当达到的技术指标。因此,科研团队在获取科研项目后,要按时、保质和保量的完成研发任务书承诺的科研学术成果,并保证研发的相关理论、设备及系统达到承诺的技术要求,力争达到先进水平是客户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研发团队通过有效的组织程序,合理组建团队成员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研发工作进度和研发任务质量,按时、保质的提交各类技术文档是内部流程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不断的提高团队的个人研发能力,利用各种绩效激励措施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的研发质量、增强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因此团队个人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是学习与成为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四、结论

随着科技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到来,科技创新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各项旨在进一步释放科技动力的新政策陆续颁布,极大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本文主要依据科研新政策的新要求,从高校的实际科研管理制度出发开展高校绩效管理制度专题研究。针对研发团队的绩效考评工作,提出工作分工、考核周期、绩效考核证明材料、课题绩效奖励兑现的建议,并按照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编制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Z].2011.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8)

业绩管理会计是管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运用责任会计原理,在分权制组织中为提高经济效益,以责权利相结合的会计核算方式促进各级分权组织目标一致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业绩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实践及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双重影响。20世纪以来,组织与经营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由以基层管理为主到以高层管理为主,由以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到以经营战略管理为主,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以有形资产为重的管理到以无形资产为重的管理,由简单管理到趋向综合管理的过程。这些组织与经营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影响着业绩管理会计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一、古典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促进了业绩管理会计的萌芽(20世纪初~50年代)

古典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是以追求企业效率为特征的管理会计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古典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影响下,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以作业考评和计件工资为主的业绩管理会计核算方式。

一)古典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古典的组织理论把组织看作一种封闭的系统,认为组织管理的重心在于组织内部,应事先规定好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原理原则,以此为准绳强化物品和工作的管理来提高组织效率。对组织中的人主要持以“经济人”、“机械人”的观点,即把人看作拥有完全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理性人。

认为人为实现自己物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选择理性的最合适于自己的行为,职工是在管理者的意志、命令、指挥下忠实且合理地执行份内的工作,为达到期望成果而被动行动。古典的经营管理观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让人们完成某种事情,管理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所构成的循环流程。[1]西方古典管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1911年发表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中,讨论和研究如何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动作,制定适当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方法等等。泰罗认为,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其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2]亨利·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古典学派认为完成任何一件工作都有一个最佳途径,并以此引出一系列管理原则,其优点在于强调正式结构的重要性,为今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组织的“机械模型”,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

二)古典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促进了业绩管理会计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这一时期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强调把事情做好,核算的重点是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和工作任务。通过标准时间和实际时间的比较来测定员工的劳动效率,标准时间作为劳务费和奖励工资的基础,这说明绩效管理会计的雏形已出现在科学管理实践中。这一时期,绩效管理注重的是作业效率,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

二、近代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促进业绩管理会计理论的形成(20世纪50~80年代)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市场不断扩大随着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业绩管理会计理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直接促进了责任会计和事业部制组织业绩管理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

近代的行为学派把组织看作一种封闭的社会性模式,认为组织是社会使命的有机体,近代的管理科学学派把组织看作是开放的理性模式,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服从总体组织目标。要把人看作能决定自己意志的自律的人、个人人格和组织人格同时并存于一身的人。在物质、生物、社会诸多要素的制约中,人具有自身动机和意愿,能按自己的意愿和志向来选定目标,并为其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组织的大规模化过程中如果缺乏适当的管理措施,很可能造成双重人格的分裂和对立,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对立紧张关系。近代的经营管理观认为管理就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组织以维持和成长为目标,尽可能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协调统一功能。近代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强调分权制组织架构和分权管理其经典就是职能制组织与事业部制组织理论,从环境———企业组织———人的观点出发重视经营管理中的环境适应与分权制组织中的组织及个人的责权利关系,重视管理的动态过程。在职能制分权组织中,权限的委托关系由供应、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承担;事业部制组织中各事业部是具有较强独立生产或经营能力的组织,事业部长拥有本事业部的新产品开发研究、生产、销售、人、财、物的管理权,有的事业部长甚至还拥有生产经营决策权和相当一部分的投资决策权或投资计划建议权,参与企业内部各事业部之间、事业部与总部及后勤管理部门之间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权。

二)近代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影响业绩管理会计理论的形成

在近代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影响下,为有效实行组织内部控制,实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协调统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制,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70年代,盛行责任会计,20世纪80年代事业部制业绩管理会计得到广泛推广企业经营目标的定位由短期利润最大化转向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职能制组织的责任会计。在职能制组织中,各职能部门的权限委托关系在责任会计上的反映就是各职能部门被称为成本中心或收入中心,各职能部长成为负有成本责任或收入责任的管理者。直线制或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企业采用以预算管理的绩效管理会计方法,这些企业预算指标严格按照管理可能性原则分解为各职能部门预算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以此作为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标准,通过严格按考核标准与实际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测评管理者的绩效明确各部门管理者权限范围内的收入或成本责任,以此达到预算控制目的,保证企业总体的现金流量和利润预算目标的实现。

事业部制组织的业绩管理会计。基于事业部制组织的责权利特征,事业部制管理会计把研究重点放在事业部长的绩效考核,事业部制绩效管理的责任单位为各事业部,各事业部通常是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投资中心是对投资收益负责的责任中心,事业部制绩效管理会计中,把事业部长定位于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负责人,企业总部管理部门负责总部一般管理费用的支出及各事业部间的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整合,以此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事业部制绩效管理会计中,事业部长要负责的本事业部利润指标的计算方法为,事业部管理可能性利润减去分摊的总部一般管理费及共同费用之后的余额。这样计算的事业部利润考核指标促使各事业部长关心并积极参与公司总体战略及管理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使各事业部的目标与公司总目标保持一致。

在近代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影响下,业绩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分权制组织管理实践中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企业的业绩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基本形成。业绩管理会计把业绩管理会计的本质定位于责任会计,以管理可能性为基础,结合管理者责任,区分和核算汇总管理会计情报,来促进管理者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相互统一。这一时期的业绩管理会计理论注重探讨在分权制组织中,如何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运营目标和路径,考核和评价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并以其结果进行差量分析和信息反馈来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等。

三、现代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影响业绩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出现新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及超越竞争的新战略管理理论,以此为背景,绩效管理会计理论也向战略绩效的考评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方向发展。

一)现代的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现代的组织理论把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这种组织模式强调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和性格特征,强调在诸多经营资源中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不仅仅是人力费用支出;强调组织的三要素———沟通、贡献意愿、共同目标;强调企业组织存续和成长的条件为有效性(合理性)、能率(人间性)和道德性社会性)。[4]现代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以战略设定、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流程管理、战略性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展开出现了战略业务单位(SBU)、网络虚拟组织等新型组织。探讨战略管理中各项管理职能(即设定目的和目标、形成动机、构建组织结构、经营者领导能力)对企业的诸多经营活动(基本经营活动、支援经营活动、部门管理活动等)的作用时,强调企业战略与相关各战略中心型组织的战略沟通与资源匹配,关注企业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成果的关键路径和各战略中心型组织及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与提高。

二)现代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背景下业绩管理会计理论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的影响下,管理实践中产生了“作业成本计算”、企业发展潜力评估模型、平衡计分卡、绩效棱柱法等绩效管理会计方法,特别是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影响下,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平衡计分卡系列理论作为战略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责任中心为战略业务单位即战略中心。实施平衡计分卡最理想的战略业务单位,其活动范围遍及整个价值链的创新、经营、营销、分销和服务等活动;该业务单位拥有自己的产品和客户、市场和分销渠道、生产设施;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个定义完整的战略。平衡计分卡可帮助公司建立战略管理的基础架构为组织绩效管理提供战略框架。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分解企业战略、设定各个层面的考核目标和评价指标基准,把公司的战略落实到互为关联、相互支持的绩效责任中心制定一组关于战略执行结果与过程的绩效管理目标,定期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绩效,推动公司的每一战略责任中心乃至小组成员自觉实现战略绩效目标,从而达到战略控制的目的。在财务层面各战略中心业务单位在开始确定其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层面时,其财务目标和指标必须起双重作用即它们是确定战略的预期财务业绩,必须成为所有其他平衡计分卡层面的目标和指标的最终目标值。[6]衡量战略的财务主题有收入增长和组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资产利用率等。在客户层面,各战略中心业务单位在开始确定其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时,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的特定目标(这些细分市场代表了公司财务目标的收入来源),明确辨别及衡量其价值主张,调整自己核心客户的结果指标满意度、忠诚度、保持率、获得率、获利率等),并将这些目标传达给整个企业。[7]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在平衡计分卡中,内部业务流程的目标和指标源自于满足股东和目标客户期望的明晰的战略。内部流程可划分为:运营管理,即生产并向客户提品和服务;客户管理,即建立并利用客户关系;创新,即开发新产品、服务、流程和关系;法规与社会,即遵章守法,满足社会的期望,建立繁荣的社区。运营流程的改善常常通过节约成本和提高质量带来短期成果。来自客户关系增强的收益,会在最初客户管理流程改善后的6~12月内逐步显现出来。创新流程通常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提高客户收入和经营利润。加强法规与社会流程的益处可能要发生在未来。战略应是平衡的在四类内部流程中,每类至少有一个战略主题被包含进来,创造持续的股东价值增长。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其目标为其他三个层面宏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框架,是前面三个计分卡层面获得卓越成果的驱动因素。如果企业希望达到宏大的长期财务增长目标,就必须对企业的基础框架———员工、系统和程序进行投资。衡量员工的核心指标有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生产率;驱动因素有员工能力、技术基础框架、行动气氛等。平衡计分卡体系中激励员工的因素有把平衡计分卡和绩效管理与浮动薪酬相挂钩;把平衡计分卡与员工的招聘、选拔和保留链接起来;把平衡计分卡与能力发展联系起来。[8]战略的协调一致决定无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可分为如下三类:人力资本,即员工技能、才干和知识;信息资本,即数据库、信息系统、网络和技术基础设施;组织资本—文化、领导力、员工协调一致、团队工作和知识管理。当学习与成长层面的三个要素,即人力、信息和组织资本,都与战略协调一致时,企业就有很高的组织准备度。

这一时期管理会计乃至业绩管理会计的主题和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格局,业绩管理会计追求企业的战略绩效,以公司的战略和对目标市场的价值定位为出发点;把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多层目标,这些多层目标互相关联,一个角度的绩效会影响到另一相关角度的绩效。绩效管理会计强调,公司的战略目标必须逐层落实到下级部门、直至个人;公司及其部门考核指标的设置必须体现出实施公司战略的构思,有利于加强战略内容的控制;有利于激励员工共同努力去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有利于企业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成果,提高企业战略绩效。

总之,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的发展,使业绩管理会计由重视效率(作业工序、成本)和效益(利润、企业增加值)逐步向追求战略绩效转变。新晨

参考文献

1.[日文]片岡信之.要説経営学[M].東京:文眞堂

2.孙茂竹等.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黄芳.分权制企业绩效管理可能性基准的内涵变化经济管理,北京:经济管理杂志社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097-02

平衡积分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平衡计分卡不仅是一个业绩衡量工具,也代表着战略管理的管理理念。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绩效评价由之前的只关注财务指标转变为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创新四个角度来评价企业业绩,将企业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的战略远景上来。平衡积分卡最初的焦点和运用是在改善盈利企业的管理,但在1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部门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引入到公共部门,平衡积分卡在政府部门也得到推广和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到效果。

一、平衡积分卡概述

1990年,哈佛大学会计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波士顿公司的管理咨询师大卫・诺顿对12家在业绩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理论。1996年,《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出版,标志着平衡计分卡这一理论的成熟,将平衡计分卡由一个业绩衡量工具转变为战略实施工具。

鉴于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为依据。平衡计分卡则设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创新四个角度来全面评价企业的业绩。财务指标是企业追求的结果,而另外三个指标则说明了取得这种结果的动因。第一,财务层面。平衡计分卡保留了财务层面的指标,因为财务指标概括了过去容易衡量的经济结果,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于公共部门而言,财务是政府绩效可以直接量化对内容,虽然公共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不管是西方民众对政府开支的密切关注还是我国提出对建立节约型政府的目标,财政层面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第二,客户层面。客户是企业之本,是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所以顾客的感受理应受到企业的关注。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民众度满意和支持,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将公民看作“顾客”,像私营部门为顾客服务那样为公民服务,从而提高政府效率,增加民众满意度。衡量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时间质量和价格。第三,内部流程层面。为企业内部流程制定目标和指标的过程是平衡计分卡和传统业绩衡量系统的最大区别。在内部流程层面,管理者首先应该确认关键的内部流程,即对客户满意度和财政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流程,然后制定尽可能好的指标来追踪我们的进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精简的银行或者企业内部审批流程对于提高政府部门审批效率具有启示性。第四,学习与成长层面。平衡计分卡强调未来投资的重要性,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的重要内容,公务员素质的提高是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和民众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并不足简单地将四个层面相加,而是紧密扣连的四个方面而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四个方面相互平衡,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企业和公共部门绩效的提高。

二、我国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最早也是兴起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公共部门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在西方国家全面推行,当代西方各国,随着政府成本意识第强化和公民监督意识第加强,都致力于建设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体制。所谓绩效,就是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虽然相对于私营部门,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存在产出难以量化、目标不明确、评估信息不健全等问题,但是建立有效率的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追求。随着我国公共部门目标责任制的推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问题也开始引起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国绩效管理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实践中带有盲目性

我国具有数千年的“人治”传统,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权威。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先进管理思想流入国之后的新兴事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体制改革存在整体滞后的情况,各级政府部门都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在认识上不把绩效管理认为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正面举措,而是作为绩效预防的手段――当某一方面问题成堆、社会反应强烈时才采取专项检查、大评比、大检查这样大方式来谋求改进,因而总是陷入被动。其次建立起绩效考核的政府部门考核指标存在单一化趋势,唯“GDP”是论,将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列为考核的唯一指标,从而出现各种盲目的招商引资和大量的依靠买卖土地来增收的管理乱况。

(二)绩效管理缺乏规范化,行动中具有随意性

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前提和重要内容。绩效管理在绩效评估方面就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评估主体不明确。绩效评估行为的完成,最终需要依靠评估主体来完成。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机关对下级的评估,下级对上级的评估往往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缺乏对公共部门内部的自身评估以及公众对公共部门的评估。其次,评估缺乏规范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是否评估或什么时候评估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评估活动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可持续性,经常采用“运动式”方法,往往造成评估流于形式。

(三)绩效考核指标不明确,方法单一

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科学、明确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对指标体系统一、科学、准确的解释,这就造成在很多政府部门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和解释不统一,主观性较大。指标设置或者过于单一,过度关注财政收入增加。绩效指标过于主观,通常利用定性方法进行评估,很少使用定量的方法,出现考评结果领导说了算的局面。绩效指标设立是绩效评估的前提,国外的各项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也主要着眼于选择最为关键的绩效考核指标。因此,我国的公共部门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来体现绩效评估的目的,并通过考核来明确绩效改进的方向。

三、平衡积分卡对改进我国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意义

由以上的分析和案例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绩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前文对我国目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可以在公共部门进行推广,其对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

(一)帮助政府部门建立统一的管理框架和实践工具

平衡计分卡是战略管理的基石,其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将战略规划转化为战略行动。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是组织绩效评估的重要参数,并为沟通和应用评估结果进行管理提供可行性。平衡计分卡使用可衡量的指标,再加上一些定性的评估,即注重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关注个人潜能和成长,对组织绩效的战略化管理起着巨大的驱动作用;其次,平衡计分卡也是战略管理的实践工具,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将战略目标转化分解为分阶段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运作目标,将总目标按照四个层面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级别,不用职能承担的具体目标。公共部门的战略规划和绩效管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趋势,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将对如何落实战略实施绩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二)有助于明确考核指标,实现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单一模糊,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主要关注近期效果而忽视长远的利益,片面追求GDP(财务指标)的增长。这种绩效考核往往会使政府部门产生不正确的绩效导向,损害政府整体、长远的利益,妨碍政府整体战略的贯彻、落实和调整。平衡计分卡就是以“平衡”为主要诉求点,追求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的平衡。平衡计分卡其他三个指标的设立是结果取得的原因分析,非财务指标不是对财务指标对取代,而是对财务指标对补充。

(三)改善内部运行机制

平衡计分卡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体系是内部业务流程,这一点对于公共部门来说也具有特别意义。我国政府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职责不明一直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一方面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导向,联接组织、部门、个人三个层面的目标,在不同部门建立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目标;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加强部门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部门隔阂、减少跨部门摩擦。另一方面平衡计分卡强调对顾客对关注,也意味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要建立起联系,平衡计分卡的实施,实质上是在在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强调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和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建设一个开放的政府系统,透明政府的内部运作同时不断改进内部流程,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

(四)有利于公务人员的学习和成长

建设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当代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共同目标,因此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的四个层面中突出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内容。平衡计分卡专门设置员工学习和成长的指标,督促他们学习,还可以设定明确的学习内容,鼓励公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人们在一起互相探讨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这就会形成公共组织的一种持久的文化。不仅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组织整体也会得到进步。

平衡计分卡被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教训,但是总体来看,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依旧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建设高效的服务性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平衡计分卡对于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内部流程、激励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怎样用好平衡计分卡这个工具,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应地方特色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使其真正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是值得我们今后继续思考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2]胡玉明.平衡计分卡是什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内部绩效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一、国内财务绩效管理理论研究

1.财务绩效管理内容研究

财务绩效管理理论是研究资金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具体包括财务基本理论、财务基本方法以及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与方法(许文翰,2011)。

我国著名的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提出了社会主义财务包括国家财务、部门财务和企业财务三层次的观点,并以国家财务论为其理论核心,提出财务机制与财务调控理论。

我国著名的财务学家刘恩禄教授认为,财务绩效管理理论体系由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部分组成(刘恩禄,2009)。其中基本理论又包括:经济效益理论、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资金保值理论、财务控制理论、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公共关系理论、资金运动规律、资金成本理论、财务系统理论、财务信息理论、财务机制理论。应用理论又包括按环节分的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诊断理论。

王化成教授在阐述其财务绩效理论结构体系时,以“环境起点论”为出发点,以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王化成,2009)。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构想的财务绩效管理理论结构包括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通用业务理论、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以及财务管理的其他领域。

笔者认为,按照上述财务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可以把我国财务绩效理论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础理论,二是应用理论。

2.财务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a.利益相关理论

企业目标由股东利益至上发展到关注相关利益者利益,与之相对应的企业财务绩效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谢琼,2010)。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主体,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国家、相关企业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本企业。这一理论还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企业还不能做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正积极做到最大化内部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王德敏,2009)。

b.规则与分工理论

财务绩效管理的规则与分工理论,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是企业惟一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要提高财务绩效管理效能,使企业财务绩效管理发挥出最大功效,首先必须打造一个高效的财务组织(甄进明,2010)。这一目标主要应考虑设计合理的财务部门结构,设置明晰的财务岗位和建立科学的财务组织管理制度,以促使财务组织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c.风险控制理论

我国目前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表现为:一是与风险管理其他领域相比,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偏少(许海玉,2010)。二是研究领域较窄。

二、国外财务绩效管理理论研究

1.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研究

国外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研究主要包括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以及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等两方面。

国外财务绩效管理的目标。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建立在客观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王琴,2010)。影响企业理财目标的因素很多,但有重大影响的不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理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从理论上讲,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表决,企业经理和财务经理的任免也由董事会决定,因此,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最为重大的影响(吴峰霞,2009)。其次是企业债权人,再次是企业职工。另外,政府为企业提供有关公共服务,要求分享企业的收益,也对企业财务决策产生影响(舒晓惠和刘建平,2009)。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除企业所有者外,企业债权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基本上是受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而决定的。有代表性的财务绩效管理目标有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余小琴,2011)。

国外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国外财务绩效管理的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

筹资管理。公司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首先筹集一定量的资金。筹资是理财的一项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筹资是指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从一定渠道,采用特定的方式,筹集资金的过程。

投资管理。公司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即为确保获取最佳投资收益,公司应投入的资金数额(林良义,2009);同时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合适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李东和曹静海,2009)。

营运资金管理。为满足公司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需要量、节约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等。

利润分配管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产品销售收入,要用以补偿生产耗费,并按规定缴纳税金,其余部分为营业利润,同时也可能会因对外投资而分得利润。资金分配是一次资金运动过程的终点,又是下一次资金运动过程开始的前奏(石金涛等,2009)。

2.财务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临床医生论文 下一篇: 工资结算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