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6:29

外文毕业论文

外文毕业论文篇(1)

Bachman,L.Fundan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Brown,G.&G.Yule.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Brown,H.D.Princio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4

Carrel,P.C.,Devine,J,&D.E.Eskey(eds.)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ady,J.&T.Huckin. (ed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rion.Camv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1985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1994

Gardener,R.C.&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Garde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gman:Edward Arnold Ltd.,1985

Hinkel,E.(ed.).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Hughes,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James,C.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New York:Longman,1998

Johnson,K.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Classroom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r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1982

Lynch,B.K. Language Program Evalu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Nunan,D. 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Nunan,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O’Malley,J.M&A.U.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dlin,T. Language Transf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Richard,J.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Richards,J.C.&C.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Seliger,H.W.&Shohamy,E.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rn,H.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Ur,P.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Ur,P. A Course in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外文毕业论文篇(2)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语言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专业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外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通过毕业论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扩展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帮助学生接受科学研究、分析方法的初步训练。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使学生在外文资料查阅、阅读和翻译,语言表达、写作能力,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二、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

(一) 方式:

1、由教研室安排教师做“怎样写毕业论文的报告”,详细介绍撰写论文的每一个环节和具体要求。

2、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择和初步确定论文的方向。

3、由论文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供论文选题,在教研室汇总后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题参考。

4、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按学院所提供各专业论文参考选题确定题目,也可自选题目,必须报指导教师,征得同意后方可开题。原则上学生不得跨专业选题。

(二) 范围

英美语言文学、文化、语言学(语法、词法、修辞、语义、文体等)、翻译、国际商贸、国际商务、旅游、外语教学法等。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长度不少于3,000英文单词。

2、论文结构包括:

1) 标题 (title)

2) 作者署名 (name of the author and tutor)

3) 摘要 (abstract)(150—200词,中英文均要)

4) 关键词 (key words)(中英文均要)

5) 正文 (body)

6)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3、摘要(Abstract)通常为一个段落,长度不超过300个单词。

Abstract通常要回答如下问题:

(1)What is the general knowledge of your topic in the academic field?

(2)What research topic is the paper to focus on?

(3)What method or material do you use to support your main point of view?

(4)What conclusion will you draw?

(5)What i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paper?

4、关键词(Keywords)3至5个。除专有名词外,其他词不用大写,词与词之

间以分号隔开。

关键词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常出现在标题与摘要中,多为名词,如用investigation 而不用investigate。

5、引言(Introduction)

6、在引言(Introduction)与结语(Conclusion)之间的正文部分应分若干章节。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如有注释,应为尾注。注释应编号,并置于参考文献之前。

8、参考文献数目不得少于5篇。排列采用以下格式:

1)参考期刊排列顺序为: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

2)参考专著排列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9、论文为Word形式打印稿,纸型为A4,单倍行距,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中文用宋体。

10、字号要求:大标题为3号字加黑,小标题为4号字加黑,正文、注释与

参考文献为5号字。

11、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自觉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虚心接受教师指导。

12、按要求打印装订并上交。装订顺序为:

1)毕业论文封面

2)扉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论文指导书

4)目录

5)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6)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7)正文

8)致谢

9)参考文献

13、进度安排:

1、确定选题 第 1 周 ( 09年 2月 22日前)

2、论文提纲 第 2 周 ( 09年 3月 1日前)

3、完成初稿 第3-5周 ( 09年 3月 22日前)

4、完成定稿 第 6 周 ( 09年 3月 29日前)

5、上交论文 第7周 ( 09年 4月 5日前)

14、注意:

1、目录用Word文档自动生成,用1.5倍行距,4号宋体。

2、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各占一页,按一级标题标示。

四、上交要求

学生按任务书上规定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交辅导员处,辅导员汇总后上交学院。

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样文如下

目 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1 引言 2

2 企业文化的内涵 3

2.1 文化和企业的定义 3

2.1.1 企业组织的法律形态 3

2.1.2 企业组织的管理形态 4

2.2 企业文化 4

2.3 认识企业文化 5

2.4 企业文化的功能 6

3 企业文化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7

3.1 组织创新的内容 7

3.2 企业文化对组织创新的影响 7

3.2.1 影响组织结构创新 7

3.2.2 影响组织流程创新 8

3.2.3 组织制度创新 8

4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众多企业对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个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根本,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地位。本文主要讨论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文中首先给出了企业和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其次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主要功能,最后揭示了组织创新的内容,论述了企业文化在组织结构、组织流程、组织制度等三方面对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企业文化与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文化;企业文化;组织创新

Abstract(用Time New Roman 字体)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arrival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ges, the thorough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business enterprise reform, numerous business enterprises carried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brave to 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people know that the corporate culture is a gradually successfully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s a root that affects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management accomplishment,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mes to a decision the competition posi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This tex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rporate culture to organize the creative influence to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Give first in the text definition and its contents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culture, put forward contents and main functions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next in order, announced to public the creative contents of organization finally, discuss the corporate culture to organize the creative influence to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n the aspects of organizing the structure, organize process, organize system wait third.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novation affects mutually, promoting mutually, common to the development creation influenc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Key Words: culture,corporate culture,System innovation

1 引言

不管您意识到与否,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试图让人们认知、认识企业文化。让人们明确,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重视企业文化的影响,据此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兴企、富民、强国的目标。

2 企业文化的内涵

2.1 文化和企业的定义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经济组织实体的企业,为了实现其以行政组织手段替代市场交易来协调生产的功能,就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形态。

一般地说,企业组织形态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其一是企业组织的法律形态,其二是企业组织的管理形态。

2.1.1 企业组织的法律形态

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逐步形成三种主要的法律形态,这就是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这种界定的依据是法律认可的企业产权制度,感情。。。。。。

(以下略)

4 结语

二十一世纪,一个最响亮的词语就是创新。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动力,而企业文化又与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企业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将企业文化与创新思想相融合,发展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企业文化,并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不断地进行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使企业文化与创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致谢

本论文得以完成,首先应该感谢。。。老师。正是她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热情鼓励,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修改论文,我才能顺利完成我的双学位论文。

作为中州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我更要感谢管理工程系给了我能够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机会。在两年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过程中,任课老师们的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人品高尚无时不在影响着我。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老师们的影响却是我终生收益不尽的。在此对我的老师们深表感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一些同学、朋友也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与鼓励。在此一并感谢!

在我的成长、学习过程中,能够在大学阶段同时学习到工科、管理两个学科的知识,是我一生的荣幸与财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师长。

参考文献

[1] 罗仲伟.托起辉煌.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

[2] 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

[3] 威廉•道芬内斯,科林•L•普赖斯.21世纪CEO的经营历理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4] 杰克琳•谢瑞顿,詹姆斯•L•斯特恩.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 艾伦•迪尔,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6] 埃尔文格•罗赫拉.企业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

[7] 窦立夫.论组织效率变革策略 (科学学研究),1995(2)

[8] 连燕华.企业组织创新的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1992(2)

[9] 梁镇,赵国杰.企业管理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10] 林毅夫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3)

[11] P F•德鲁克.创新与组织.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12)

[12] 许庆瑞.技术创新管理.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 颜光桐,刘正周等.企业再造.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4] 周振华. 企业改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外文毕业论文篇(3)

摘要:求学网论文网带来了涉外秘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设计论文有所帮助!

总结:涉外秘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求学网论文网!

外文毕业论文篇(4)

1、 The Importance of Oral English

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English

4、 Formal and Informal English

5、 On English- Chinese and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6、 The Function of Figurative Language

7、 Body Languag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8、 Colloquial English and Written English

9、 Linguistic Study of Journalistic Language

1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

11、 The Function of Grammar in English Acquisition

12、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s

13、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4、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Letters

15、 A Linguistic Comparison Between Business English and Literary English

16、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17、 Adjustment of Syntactic Components for Forcibleness and Impressiveness

18、 The Word BUT in Negation

19、 A Study of Nominal Relative Clauses

20、 The Expressive Function of the Continuous Tense in English

2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English

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Journalism

23、 The Function of English Idioms

24、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A Comparative Study

25、 English and Chinese Sound Systems-----A Comparative Study

26、 On English Rhetorical Devices

27、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Creates New Words

28、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Enlarges Its Vocabulary

29、 How Journalistic English Shortens Its Words

30、 The Witty Use of Conversion in English Journalism

31、 The Witty Use of Compounding in English Journalism

32、 A Pragmatic Study on Conversations

33、 The Practical Us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34、 How to Distinguish English Synonyms

35、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36、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Basic Word-- Stock

37、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Phrasal Verbs

38、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

39、 Functions of Language

40、 A Study on English Lexical Collocations

41、 How to Use the English Dictionary Effectively

42、 Improv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Anticipation

4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English Learning

44、 Error Analysis and Improving Ability in English

45、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Cohesion

46、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ve Tongu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47、 A Psychological Study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dividual Varie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4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cientific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Advertising

49、 A Study of the Language in Advertisement

50、 A Comparison Between Sino-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51、 A Study of the Web-Chat Language

52、 Discourse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Chinese?

53、 Exploring Gender-related Communication Styles in Chinese

54、 Cultivation of Awareness of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Writing

55、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me and Rhy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6、 The Function Approach to the Reference of the Chinese Reflexive“自己”

57、 Study on Refusal Strategi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58、 Investigating Humor in the Light of Relevance Theory

59、 On English Allusions

2、翻译类

60、The Top Criterion Appraising A Piece of Translation

61、Some 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a Competent Translator

62、A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63、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Idioms

64、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Proverbs

65、What can Linguistics do in Translation

66、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67、Translation from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68、The Techniques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69、The Techniques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70、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to Business Translation Practice

71、How Executing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Differs From Executing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72、On Translation Methods

73、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gative Sentences

74、Language Barriers in Translation

75、Translation Criteria

76、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of Numeral and Measuring Words

77、A Study of Yan Fu’s View on Translation

78、Cultural Discrepancies in E-C/C-E Tourism Translation

79、C-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80、Comments on Huang Yuang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81、“Addtion”and “Deletion” in C-E and E-c Translation

82、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

外文毕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 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c)-0196-01

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素质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扩招后,毕业学生数量剧增,高校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压力增大,指导学生人数和工作量成倍增加,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扩招后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如专业教师数量与水平、教师科研项目数量与经费、科研仪器设备数量与质量、专业实验室数量与面积,等等,很难满足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高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此,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近10年来,进行了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工作,另文报道。为了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认识大学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现将高校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作如下探讨,以期为高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1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高等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的要求。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与校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高校扩招后,由于高校在师资、场地、资金、固定资产、设备、图书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限制,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国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任何一所高校仅仅依靠自身校内教育资源,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合格人才的。高校校内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无限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除了大部分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外,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方面,可以减少校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校内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校外单位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实际选题,真题真做,研究工作条件、环境和经费有充分保障,研究结果对所在单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校外单位满意,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校外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3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外文毕业论文篇(6)

 

一、国外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美国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美国会计协会和美国政策会计师协会确定了本科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①由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89年第一号《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会计教育是让学生准备在将来成为职业会计师,而不是马上成为职业会计师,就业前的会计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把终生学习能力概括为三个要素:技能、知识和职业面向。②第一,技能。终生学习所要求的技能包括沟通技能、智力技能和人际公关技能。沟通技能包括流畅的文笔和口语能力;智力技能包括判断、分析和解决事务的能力;人际公关技能包括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第二,知识。知识要求包括一般知识、组织和商务知识和会计知识。一般知识包括对会计职业有影响的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的知识;组织和商务知识包括组织的运作和结构,以及管理学的知识。对于“会计知识”,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认为对会计的深入了解是保证学生获得成功的必备要素,重点放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上,而不是放在准则的机械记忆上。第三,职业面向。职业面向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和“正直、客观、关心公共利益”等价值判断标准的能力。从美国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中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美国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特别,在美国没有正规的实习。很多学生都是半工半读的。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总结出其实践教学一定的特点。其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课程实践,主要以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文章研讨等方式毕业论文题目,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第二,实验操作,例如模拟经理人、模拟会计师。第三,项目研究,探索项目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并深入地应用团队计划和口头报告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将更多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强调会计学专业教师和实务界人士的合作,将实务经验和当前最新的发展引入课堂。

2.英国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欧洲作为发展会计职业的起源地,是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较为发达的地区。与之相适应,其会计教育也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而著称,并将理论研究较好地与实务研究相结合,形成自成特色的会计教育模式。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人才培养有不同的模式,其共同特点是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比较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科学,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二是会计学专业和课程设置紧扣时展的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

英国大学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实践。课堂讲授一般分专题进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课程内容的30%,讲解重点主要是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讲解各专题的新理论、新观点,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

文献标。在英国,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所谓的“2+1+1”教育计划。但是不论用哪种方式完成“三明治课程”,学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当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实地考察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3.澳大利亚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对培养学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组织系统中的职业角色,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其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具有的权利。这在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学宗旨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例如,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的态度,即“渴望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发展与创造;愿意开始并参与变革;重视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中的事实、正确、诚实与道德的标准;承担责任、义务并主张权利;欣赏自己及其他的文化与风俗”。并且,强调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增长知识、严谨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拥有完整的、广阔的学科知识;清晰地交流与流畅地写作;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拥有解决问题与做出决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意见;逻辑地推论和从观点中辨别事实。”④澳大利亚大学基于职业资格证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就业导向,使职业教育的摘要紧密联系,有利于教育的准确定位和特色塑造。

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的教育目的,澳大利亚大学会计学专业教学活动形式有多种形式,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Course)为主⑤。其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小组讨论与辅导(Tutorial Questions)、计算机实验室练习(ComputerLaboratory Practice)等形式毕业论文题目,当然,澳大利亚有的大学也可以在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他们的实习会有专门的辅导教师。特别是硕士阶段,要经过一段的企业实习,这段时间有专门的辅导老师,然后通过一些课程的考试,就可以获得CPA(注册会计师)。 当然澳大利亚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美国有相似的地方。澳大利亚本国的许多学生都是PART-TIME的学习者,因此,学校也没有正规组织学生实习的时间。与硕士阶段的教育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4.加拿大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加拿大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践,课程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案例分析以及相关开放性作业。例如,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会计问题建立会计准则等。另外一种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实地训练⑥。学生通过参与一门合作教育课程加强学习的实践部分。合作课程由加拿大联邦政府资助,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相关业务相结合。会计是合作课程的主要领域,参与合作课程的学生将与外界的管理人员一起工作,目的是在毕业前获得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在阿尔伯塔注册会计师学会(AICA)的支持下,实地训练课程卓有成效,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新手所应具备的工作经验。

二、国外实践教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以上几个国家的实践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对于我国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从实践教学的形式看,非常注重课程实践,而且学生是课程实践的主体。不管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课程实践。在课程实践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项目研究、模拟实验以及开放作业等课程实践方法。事实上,国内大学经常采用这些方法,但是在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如,在模拟实验中,教师自己动手做模拟实验,学生观摩教师模拟的过程。因此,方法的运用偏离实践教学的本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二,从实践教学的计划安排看,具有多样性。对我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有启发作用的应该是三明治课程(Sandwich Courses)。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所谓的“2+1+1”教育计划。在美国等真正实施学分制的国家,很多学生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其实践的时间能够得到保证。对于我国的会计学教育来说,什么时候实践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第三毕业论文题目,从实践教学的时间来看,较为充裕。在澳大利亚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其教师授课的时间较少,而是通过作业,项目实践等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美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使学生拥有大量的实践时间。从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来看,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则更加充裕,有1-2年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因此,从国外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看,其实践教学时间多,对于学生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会计学的学生以讲授法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从国外的实践教学模式来看,重构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

第四,从实践基地建设的方式看,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多样性的。在国外,建设基地的主体有教师个人、学校、政府。在我国常见的是教师利用个人关系建设的实践基地和学校建设的基地。加拿大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方式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方式。加拿大开设的合作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政府的资助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

借鉴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本科会计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落实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实践基地。只要这样才能提高会计学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①陈立齐.从死记到探索的美国会计教育.2004年10月24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重点学科厦门大学会计系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上的主题报告.

②陈录.我国本科会计教育.[D]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4,12:8-9.

③英国特色的三明治带薪实习课程[EB/OL] http://www.eduwo.com/hotnews/ukstudy/focus/files/mbNjGY5gJZc=.shtml.

④杨耀宇.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7,10:18.

⑤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6:66-70.

外文毕业论文篇(7)

第一,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就目前而言,首要任务是加快与贸易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健全应对贸易摩擦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尤其应当加强汽车、纺织服装业、信息通讯业、农业等产业的损害预警。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我国驻外机构要加强相关信息的搜集,特别对重点出口国更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国外有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动向,应当及时把信息向有关企业发送并预警。其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竞争力调查体系。为了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最根本的应对方法。我国外贸法已经将产业竞争力调查在具体条文里加以规定,但没有配套的具体实施规则和办法。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从立法、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完善组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落实竞争力调查体系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具体讲,要从三个层面上提高竞争力:宏观层面的国家竞争力,中观层面的产业竞争力,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力。

第二,应当重视国外针对我国的特殊保障措施立法,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对外交涉和应诉的准备工作,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整体能力。

第三,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参加应诉,尤其是反倾销应诉。不应诉必然会丢失市场,应诉不力,就会丢掉大部分市场。但参加各种贸易摩擦的应诉,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短缺,没有实力去应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应诉,协调各方力量,作好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对出口企业的应诉费用予以补贴。

第四,加大贸易救济工作的专项资金支持。贸易救济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产业安全、国家的整体运行和经济安全。贸易救济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应当把贸易救济所需资金纳入国家整体财政预算范围,加大资金支持,并且专款专用。

第五,培养与贸易救济工作相适应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贸易救济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贸易救济人才必须是精通外语、国际贸易、产业经济、会计、审计和法律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应当通过委托高校培养或到国外培训等方式进行专项培养。另外,建立贸易救济专家库,单纯依托商务部工作人员很难把贸易救济工作完成,这就需要借助外力,尤其是各个方面的专家。

第六,对外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时,在利用“公共利益”条款时,既应当考虑申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应当考虑社会福利性支出和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后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贸易牵制性影响。

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外贸发展战略。第一,在出口指导思想上,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改变传统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的的粗放型外贸发展战略模式,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实施进出口和国内消费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实现出口促进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逐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促进产品升级。第二,政府应当鼓励、促进和指导企业自主创新。目前,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当密切关注行业的科技发展动向,及时向企业反馈前沿技术,帮助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下工夫。第三,通过各种手段改变我国出口秩序混乱的状况。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多年来的价格刚性问题;完善劳动法和环保法规的建设并严格执法;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第四,要通过努力,逐步妥善解决国外对华反倾销应诉中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第五,要进一步推行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协调好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第六,要指导和支持加强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建设。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战略。我国政府应当跟踪全球标准化的动向,及时制定和调整国家战略,与国际标准对接;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争取我国的CCC认证与外国标准互认,使我国的企业不用重复认证,节约费用,便利出口贸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协调工作,争取将我国优势项目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中,变被动为主动。

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已经从传统的产品摩擦上升到了制度摩擦,尤其是由于国外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我国应当加强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与美日欧等的协调与沟通,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对外谈判。政府应当在多边或双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建立更加自由的全球贸易机制。在知识产权争端、人民币汇率和市场经济地位等谈判中,政府应当讲求策略。在具体的贸易摩擦案件和国外贸易壁垒的应对中,政府应当积极推动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加强我国在国际能源和重要紧缺资源的定价话语权。我国必须增加对国际市场价格制定过程的影响力:通过建立储备,抑制国内过热需求和不合理使用,增加对重要资源性商品进口的自我调控能力;对买卖双方市场的聚集力量进行对比,在合作与竞争中把握好分寸,争取最优惠采购价格;建立与重要资源性商品出口国之间的紧俏资源置换关系,实行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在强化国际定价权过程中实现双赢。

在法律中具体规定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贸易救济中的地位。在现有体制下,商务部对于地方各商务主管部门只是工作上的指导关系,缺乏纪律约束,有时商务部代表中央政府发出的要求难以得到落实。东中西部各省市发展程度不同,开展贸易救济工作的现状也不同。东部发达省份,自主性和积极性比较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资金落实等方面做得比较好,而中西部省份就做得比较差些。在没有法律明确定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的短暂利益、政绩工程等,阻止贸易救济工作的开展。所以,应当依据对外贸易法,在具体的规则中明确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贸易救济中的法律地位和工作任务等。

完善省市一级的“一体两翼”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级的贸易救济工作机制,建立地市级工作机制和省市行业协会之间的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成为商务部和行业协会及企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加强贸易救济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商务部学习和商务部派驻人员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指导工作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争取为地方培养一批能打善战的贸易救济人才。

完善商务部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贸易救济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机制。商务部虽然启动了不同司局与不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络机制,但对于具体贸易救济工作机制的建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作为商务部的“助手”,在贸易救济调查、行业竞争力调查等方面协助商务部开展工作。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提高开展贸易救济工作的积极性。我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马上就要结束,意味着我国出口企业和各产业将面临着全球化的直接竞争,不会再享有特殊保护措施。无论是对外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还是应对国外的贸易救济调查,地方商务部门在维护地方经济利益和企业利益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美国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等都纳入其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法律制度中,这是我们遇到的新情况,也预示着地方政府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在进行贸易救济时具有了独立主体资格。如美国认为我国某一省份对某一产品存在着补贴情况,可能会对该省出口产品单独征收反补贴税,不会涉及其他省份,在进行贸易救济时,该省份就得单独去应诉和处理。

协会和商会要充当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发挥其在贸易救济中不可替代的协调作用

加快规范行业协会的立法。通过规范行业协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行业协会的法规体系,从法律角度保障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独立履行行业代表、行业服务和行业协调的基本功能。如规定行业协会的准入标准,对现有行业协会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

调整行业协会的整体布局。我国现有行业协会的布局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向已经不太协调,尤其是对于新出现的行业,存在行业协会缺位的现象。因此应当根据我国产业的发展方向,重新调整行业协会的布局。

建立服务机制。协会、商会要关注和熟悉国际市场,搜集信息,熟悉和了解进口国的法律制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的要求,提出政策性建议,预防和应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协调机制。协会、商会要指导其会员正确处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维护行业内部企业的利益。应当及时跟踪和调研国外企业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害和损害威胁,代表行业向商务部提起贸易救济调查要求。在遇到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调查案件和贸易壁垒时,协会、商会要出面组织有关企业参与应诉和申诉,充分发挥其协调应诉、申诉的重要作用。协会、商会还应当通过对外协商,真正发挥企业利益代言人的作用。

建立自律机制。协会、商会应通过制定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质量标准、议事规则、仲裁规则等,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会员企业相互监督,规范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制止“削价竞销”,维护产业整体利益,避免遭遇国外反倾销和各种贸易壁垒。

建立贸易救济专项基金制度。协会、商会应当每年预留出一定比例的基金,建立贸易救济专项基金制度,作为支持会员企业应诉之用,这样可以分担出口企业的风险。

加快进行贸易救济工作的人才培养和人员更新。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贸易救济需要专业的法律和经济人才,行业协会由于长期的体制问题,这方面的人才匮乏,进行贸易救济人才培养和人员更新是协会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外文毕业论文篇(8)

选题的背景:

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 欧、美、日、韩呈争先态势。动漫产业是英国的第一大产业, 占GDP 的7.9%;美国网络游戏的产值已经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 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游戏市场每年创造着2万亿日元市值规模, 日本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第六位, 动画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

虽然,我国发展动漫起步较早,从上世纪20 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陆续创作了数个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作品。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原有的动画制作体制、表现形式、动画创意、制作技术、营销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条件下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动画制作一度停滞,更难谈到动漫产品走出国门。

改革开放以来, 杭州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动漫产业被视为21 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 因此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和谐创业”的口号, 倡导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休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杭州的动漫产业已在全国确立了领先的地位。2004 年12 月, 杭州高新区被批准设立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中国美术学院被批准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杭州也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两大基地的城市。从2004 年到现在, 杭州又相继成功举办了“首届杭州国际动漫嘉年华”、“杭州市首届卡通动漫节”、“2004 杭州首届国际动漫交流展”等大型动漫展览及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市由此开始了“打造动漫之都”的发展之路。

选题的意义:

动漫产业被誉为“无烟的朝阳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广阔背景下,动漫国际贸易成为动画产业经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动漫产业虽然在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欧、美、日、韩动漫大国来说竞争力仍显不足。

因此,本文将结合杭州动漫产业的本土优势,针对动漫产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提高杭州动漫产业对外贸易的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为杭州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目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结合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的本土优势,针对杭州动漫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提高杭州动漫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动漫产品的出口对策。

主要内容:

引言

一、杭州动漫产业对外贸易现状

二、杭州动漫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政府的鼓励政策

(二)人才方面努力形成了集聚优势

(三)“动漫节”的推动作用

(四)杭州动漫产业与城市旅游互动关系

三、杭州动漫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出口产业链的不完整

(二)动漫基地过多过滥,没有实现产业聚集

(三)缺乏出口龙头骨干企业

(四)动漫原创力不够

(五)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

四、提升杭州动漫产品出口的对策

(一)构建适合中国动漫发展的产业链,发展衍生产品

(二)谋求合并, 形成规模经济, 并进一步形成范围经济

(三)培养和引进动漫专业人才

(四)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贸易环境

(五)结合中国特色,提高动漫的原创性

(六)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七)开展国际合作,拓展营销渠道

(八)建立动漫产品出口管理体系

结束语

研究方法:

本人将采用网络调查、抽样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来进行论文研究。

研究手段:

本人通过参阅各种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口竞争力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以上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观看国内外动画片,漫画以及相关的动漫衍生品,通过自身体会来比较国内和国外动漫的不同,并通过网上查找相关的数据,为论文提供最实际可靠的数据材料。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 袁涌波.杭州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社科视野,2008.09.

[2] 沈玉燕,钱言.杭州创意产业提升商业模式竞争力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

[3] 王勇.杭州动漫产业与城市旅游互动关系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17.

[4] 魏婷.如何“走出去”——中国动漫企业的应对之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0.03.

[5] 冯元章.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动漫产业经济桥梁[J].中国市场,2010.21.

[6] 徐同林.发展浙江动漫产业的对策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9.22.

[7] 丁培卫.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价值链构建及品牌塑造[J].山东社会科学,2010.02.

[8] 孙聆轩,李勇.提升我国动漫产品出口竞争力对策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9] 司思.我国动漫产品出口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02.

[10] 金雪涛,张东胜,檀倩.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商业时代,2009. 01.

[11] 李娟.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7.03.

[12] 陈义冰.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结构现状的产业化探索[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0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文市发,2008.33.

[15]韩英.陈少峰.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东岳论丛,2006.09

[16]郑兴.张坤.新形势下我国动漫产业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17]肖昕.我国动漫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与经济,2009.04

外文毕业论文篇(9)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

(2009届)

 

题    目    紫外诱变选育高产菌株的初步研究                 

学    院              生化学院               

专    业              生物工程               

班    级                053                  

学    号              105043075              

学生姓名              叶中华                 

外文毕业论文篇(10)

二.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流量大幅减少,不会抑制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三.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对策:

一.积极实施双边、区域、多边并举的全球经济关系战略

二.全面评价贸易的贡献,努力解决出口退税资金不足问题

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适应进口贸易的自由化

四.建议今年基本维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暂缓变动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风向标

一、去年全年及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

(一)去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没有预料的明显

——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主要工业国股市急剧滑坡,美元大幅度贬值。

——拉美出现金融动荡。

——世界贸易额萎缩,投资大幅度减少。

(二)国际组织已调低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中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下去,但主要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低于以前的估计。其中,美国和欧元区在2002年的增长率被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其在2003年的增长率则被分别下调了0.8和0.6个百分点。由于预计日本经济已经触底,明、后两年的增长率被分别调高了0.5和0.3个百分点。

另据联合国2002年10月9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0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7%,2003年的增长率则为2.9%,这比先前的预测值分别低了0.1和0.3个百分点,美国在2002年和2003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3%和3.2%。

此外,欧盟委员会已将欧元区2002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1.4%调低至1%,日本政府则预测日本在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零。

(三)今年全球经济走势并不看好

美、欧、日均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亚洲的增长也有出现波动的可能。去年9月份,美国的汽车销售猛跌,商品零售额下降1.2%。如果房地产市场也出现降温,则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2/3的私人消费将难以拉动经济增长。欧元区消费和投资乏力,欧元升值将削弱出口竞争力。日本的企业投资仍在减少,通货紧缩现象依然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机构不良债权继续增长,政府尚无良策在短期内解决结构性问题。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去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IT行业生产和贸易的复苏,但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和IT产业本身较强的波动性,使亚洲的增长具有一定脆弱性。

此外,短期内还有一些影响今年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一是美伊战争可能导致油价进一步上涨。根据海湾战争的经验,市场预期使油价在开战之前就达到高点,开战后则逐渐回落。如果美伊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油价就有可能从目前的高点继续攀升,打击全球经济复苏;二是发达国家股市仍不稳定,有可能再跌。目前,美国仍不断爆出新的公司财务丑闻,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如果发达国家股市继续下跌,必将进一步加大财富缩水效应,严重影响投资和消费;三是不能排除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虽然美国在第二季度增长放缓,但进口却大幅增加,预计全年经常项目赤字将达到GDP的4.6%,而且由于推行减税计划,全年财政赤字也将达到GDP的1.75%。这些都可能影响美元的稳定。此外,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在下降,不排除投资者将资金继续撤离美国的可能。

根据上面的分析,去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可能略高于上年,今年即使国际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也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

二、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我国出口有望维持增长

去年前9个月,我国出口额达23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月度平均出口额迈上了250亿美元的新台阶。主要原因,一是美国经济复苏,对我进口需求增加,去年前8个月我对美出口同比增长22.7%;二是全球IT产业复苏,需求猛增,去年前8个月我国计算机及电子、通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6.3%;三是人民币跟随美元贬值,增强了我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估计去年全年出口可实现15%以上的增长幅度。

不过,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在发达国家,鉴于欧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IT产品需求的增长势头可能减弱,加上去年的高速增长抬高了基数,不应指望今年出口维持去年的增长速度,但只要美欧不重新出现衰退,国内政策保持稳定,今年出口实现5%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

(二)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流量大幅减少,不会抑制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去年前9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预计全年将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今年也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一是我国兑现入世承诺,扩大市场准入领域,市场规模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二是全球非石油商品价格走低,竞争激烈,而我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成本优势突出;三是我国近年来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通关效率和规范行政管理方面的举措已见成效,投资环境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四是根据以往经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衰退,资金会更多地流向具有经济活力的发展中国家。

(三)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进口已占全部供应量的1/3,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必将提高我国的生产成本。

三、政策建议

(一)积极实施双边、区域、多边并举的全球经济关系战略

我国出口过度依赖美、欧、日等少数发达国家市场,石油、矿产、木材等资源性产品缺乏稳定的海外供应基地,不利于维持进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全球大部分贸易都在有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国家间进行,大国都重视发展双边和区域经济关系,为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入世之后,我国已具备同时开展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的条件,建议尽快制定开展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谈判的总体战略,确定优先谈判对手,或以市场换市场,或以市场换资源,可考虑授权外经贸部,在双边、区域和多边谈判中灵活掌握,互相策应,互为筹码,将走出去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落到实处。

(二)全面评价贸易的贡献,努力解决出口退税资金不足问题

随着进口关税税率下调,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比例下降是必然趋势,出口增长加上“免、抵、退”制度的实施,贸易方面的财政收支出现失衡是正常现象。贸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创造就业,扩大了税基,对财政的贡献体现在总量而不是局部平衡。出口退税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对于保障一般贸易出口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明年财政预算安排应保证退税,防止因拖欠过多,挫伤企业出口积极性。

(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适应进口贸易的自由化

去年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口低于GDP增长速度,但钢材、汽车零部件进口增长迅速,而原油、成品油、化纤、皮革等进口减少。这反映出国内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对贸易自由化暴露出的结构问题,需冷静分析,将短期市场波动与WTO效应区分开来,以便对2003年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取消数量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早做预案。依据WTO规则采取临时措施确有必要,但同时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四)建议今年基本维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上一篇: 经济类本科论文 下一篇: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