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素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6:13

生态素养论文

生态素养论文篇(1)

2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在当代世界,设计艺术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行生态设计。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将承担生态设计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该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推动生态设计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价值。推行生态设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设计师队伍。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是生态设计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开展该课题研究,可以明确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和内涵,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对策,建构适应于设计专业特点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而且有利于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

3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3.1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1)研究目标。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为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效果,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决策建议。

(2)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是本研究的理论渊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借鉴。

3.2研究内容

(1)研究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培养的内涵和特点。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从事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和循环设计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品质、生态设计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指高校对设计类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生态文明品质培育和生态设计能力培训的活动过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等特点。

(2)探讨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从发展生态设计的客观需要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从塑造生态设计师的内在要求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从深化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3)调查分析我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我国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生态素养论文篇(2)

 

一、生态素养大学生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文化呈现,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毕业论文,生态理念。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大学是传承人类智慧和创造新知识的场所,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强大起着重要作用。毕业论文,生态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将从工业文明社会逐渐进入生态文明社会。新的社会形态需要大学提供与之相配套的人才,也就对大学的育人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政府、社会、高校都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校。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陈敬佑教授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探索中提出了生态大学的概念: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大学系统内外关系的调控,取得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学校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定义与内涵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发现,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态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时大致有两种称呼,一类是“生态人”,一类是“具有生态素养的大学生”。第一类称呼涵盖面过广,因为主要是探讨的是大学生培养。对于第二类的称呼很多研究者只赋予了它具备生态知识,内涵深度不够。笔者所提出的生态素养大学生是指蕴含和谐理念,具备生态意识,拥有创新精神,掌握综合技能,以求得社会发展与自身完善动态均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生态素养大学生是高校实现和谐教育的一个理想状态,是构建生态大学的最终目标,现在对生态素养大学生培养的探索也刚刚开始,但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内涵决定了它在现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适应时展要求的全新育人理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生态素养大学生的核心是拥有生态理念。生态理念不仅需要大学生掌握生态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处,培养和谐、宽容的生态精神,体现中国古代“和”、“合”二字的精神品质。毕业论文,生态理念。生态素养大学生还应当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掌握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因为生态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只有创新才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

三、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培养途径

1.育人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如将大学比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学生和大学的生态环境系统构成了整个大学生态系统。大学生态环境系统用以前惯用的词来说就是育人环境,即其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育人环境的生态化是培养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素养大学生培养的载体。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以 “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规划理念,体现了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将生态理念贯穿每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生态理念。学校全国首创地将校园和植物园“两园合一”进行建造,努力打造“两园合一、生态种植、示教结合、收藏独特”为特色的生态化校园。毕业论文,生态理念。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生态化的基石和核心,承载着校园生态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浙江农林大学在建设东湖校区时力争体现50余年的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和传统,体现吴越文化的地方特色;倡导“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营造“培养创业者”摇篮的氛围;体现作为高等学校对社会文明的辐射引导作用和向周边地区的渗透作用。学校以竹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为核心大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等主题活动将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培养生态道德,使学生养成生态行为,形成生态文明,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3.育人系统的生态化

育人系统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浙江林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素养大学生。学校构建以三大课堂为一体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促进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课堂采取创新竞赛、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形式,通过实验室开放、导师制等制度,构筑师生互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第三课堂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毕业论文,生态理念。以做强特色为抓手,以基础学科为基石,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组建了农林资源学科专业群、环境学科专业群、管理学科专业群、人文学科专业群等4大学科专业群,努力构建学科专业的生态群落,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敬佑.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大学[N]. 中国教育报,2007-11-28.

生态素养论文篇(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遵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必须与一定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变革,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管理法制化、犯罪国际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及时地调整传统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质量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大批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总要求的公安高级专门人才,是公安高等教育服务公安工作、体现存在价值进而谋求发展的关键。

一、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一)基于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构成要素的分析,厘清了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1、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窗口,正如鲍尔曼和迪尔(Bolman & Deal)所言:“我们必须建立模式和框架,从而使我们复杂的日常管理活动具有意义。”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系统。它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运行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又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是这些基本要素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的统一体。构成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对上述各环节运行效果的反馈即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同样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2、归纳出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厘清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过程中,我们基本认同了以上框架,并结合公安院校自身的特点,将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整体划分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和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主要包括: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学位论文撰写和公安院校针对公安实战所设计的实践课程模拟训练;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主要包括: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公安实践基地、发展支持性学术文化。

(二)规划出“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

基于上述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分析与整合,本文规划了“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该模式由内循环培养过程和外循环培养过程共同构成,其中,内循环培养过程起主导作用,外循环培养过程起辅助作用。这两个过程彼此渗透,互为补充,为研究生培养营造出有利的内、外环境与和谐的整体环境。它具有动态性、循环性和开放性。

1、动态性

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何种培养模式,只要是僵化固定、单一封闭的,就没有生命力,这是由公安实际工作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性、动态性的本质所决定的。首先,从对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培养模式的建构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只有具备开放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模式,才能适应装备更新、技术进步的新形势,才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实现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契合。其次,从培养模式本身的发展看,它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总是随着教育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改革与变化,不断得到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此外,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是一种多边活动,是培养模式中的多种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期达到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公安人才这一终极目的。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不应是固定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不断调整和更新培养方法和途径。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培养模式。

2、循环性

目前,我国公安高校研究生培养基本遵循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三个环节纵向直线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虽然注意到了三者之间的衔接,但较少根据培养层次、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题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调整,难以充分发挥三个要素过程的内在互相的驱动力,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僵化、呆板。而循环开放模式可以有效作用于这一过程。所谓“循环”,就是力求避免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纵向直线安排,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得三个主要的过程要素相互穿插、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位论文的撰写相对前置,在第一学期基本明确专业方向后,就应该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依托科学研究和参与公安实践,以及穿插的科研方法训练,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最后综合提炼成学位论文。科学研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采取边学边研边明确学位论文研究方向的模式。总之,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加强四个内循环培养过程要素的优化与整合,有效地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战能力的培养。

3、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导师指导下的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公安院校的仿真模拟训练等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要和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公安实践基地、发展支持性学术文化等结合,使得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循环培养过程主导要素与外循环培养过程辅助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指所有这些培养过程要素自身都应具备开放性,任何两个要素之间都可以进行良性互动。三是指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与其他科研院校、公安机关和社会总体环境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支撑性发展条件,在保证公安技术保密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在适度的范围内打破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相对封闭的格局。

“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可用图1来直观表示。

图1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循环开放”动态培养模式

以上是针对我国公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的整体规划构想。是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保持自身 “优势特色”,既顺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合理需求,又适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公安实际工作需要,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生态素养论文篇(4)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重要空间,是大学生个人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形成和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物理空间,寝室具有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精神空间也具备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智慧、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和生态能力等生态意义上的世界观范型。因此,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加强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寝室建设,创建特色文明寝室,能够以一种更为宏阔的思想道德教育视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积极培养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本文从生态理论出发,以浙江传媒学院寝室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具体研究,探讨创建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以面向未来的高度探索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建设,分析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机制和对策,实践生态文明寝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生态理论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内涵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指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共同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与氛围的总和。①它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范畴,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寝室的基本设施、整体布局、环境卫生、规章制度等硬件部分,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指寝室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政治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核心。

从生态理论意义来看,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把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融入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之中的。作为大学生生活的物理空间,寝室具有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精神空间也具备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智慧、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和生态能力等生态意义上的世界观范型。因此,加强以大学生寝室文化为中心的寝室建设,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创建特色文明寝室,能够以一种更为宏阔的思想道德教育视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积极培养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寝室文化体现着寝室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辅助地位和作用。然而,伴随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导致的生活环境改变已经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和谐,人性贫乏,人格萎缩等造就了二十世纪以来生态道德的破坏,也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层面。作为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这种影响在寝室这一大学生最为私密的物理和精神空间中则体现得十分直接和充分,使其蒙上了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加强生态理论下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人与生态的友好型校园文化,已经是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生态理论下大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机制和对策

生态寝室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来努力提高学生自觉习惯的养成品格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全方位实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目标,还必须引入生态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生态理论指引下,浙江传媒学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植根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依托专业文化特点,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进行文明寝室建设的生态性建构,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培养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做出了一定贡献。

1、坚持"六个一",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人性化寝室文化创建制度,打牢寝室文化建设的基。

响应《浙江传媒学院深入开展学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提出"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即一个主题--依托生态理论教育观念,结合专业文化特点,创建特色文明寝室;一个团队--转变观念,以生为本,树立"我与母校是一家"的团队意识;一个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珍惜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一个主线--以习惯养成、品质锤炼为基础,以学生竞争力提升为重点,注重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一个平台--定期开展学生工作论坛,培养一批稳定、优秀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队伍;一个典型--树立生态文明寝室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并据此制订相关制度措施,如统一制定学生寝室值日表,确保寝室卫生打扫明确到寝室每一个成员,全院学生签定"文明寝室创建工作承诺书",培养学生"我爱我家,共建靠大家"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把量化了的寝室卫生状况与学生年度综合测评、文明班级评比、优秀导师评选等挂钩,充分调动学生讲卫生、爱家园的积极性,营造优雅清新的寝室环境,培育大学生爱护周围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自觉养成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文明习惯,确立全新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生态寝室文化建设是学生自身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提升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把文化修身、文明修行的大文化建设贯穿到文明寝室创建中,走出寝室的闭锁空间,拓宽文明寝室创建的天地,与美丽校园建设相结合。发挥学生专业文化特点,开展"爱生活、爱寝室、爱自己"为主题的系列寝室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得到熏陶,提高素质。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生态义务感,并注重实践体验,实现由知到行的生态理念的转换,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2、坚持软硬共建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

在传媒氛围熏陶下的传媒类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生态文明寝室建设往往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如多数学生家庭背景优越,导致对前沿消费的狂热追逐,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责任感较弱;专业开放性特点使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拘常理;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专业特色明显,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精致化等。因此,依托生态理论的教育观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为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精神因素。

广泛动员学生,使其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在寝室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主要方式为聚集寝室文化建设的内核,形成寝室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以集体商讨的方式加强全院上下的凝聚力,如全院学生大会、寝室间交流会、寝室文化建设论坛、导师与学生座谈会等,宣讲整个社会教育背景下生态文明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弊端和建设的意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寝室文明规范制度,如寝室作息制度、寝室安全注意事项、寝室文明公约等。以寝室长为主要负责人,寝室成员之间互相监督、督促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抵制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寝室长负责专门记录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情况,由同学签字确认,从而进行量化,纳入年度综合测评的范畴,以此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高尚文雅的环境氛围。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寝室管理队伍,将入党积极分子全部纳入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包干到户。入党积极分子、助理班主任全部一对一接洽相关寝室;同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涵养,以寝室为基地,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为标榜,带动整个学院学生。

转变教师重教学轻育人的教学理念,制定统一的建设计划、方案。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寻求最恰当的解决方法,互相理解,形成合力,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于师生的交往中,促进学生主动、乐意地接受教师的培养塑造,实现教学相长。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寝室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优雅清新的环境,宽严相济的制度,健康向上的情趣,丰富多彩的生活,高尚文雅的情操,团结友爱的风气,求知探索的氛围,拼搏进取的精神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长点。总之,大学生寝室建设要通过生态理论教育,引导建设者和管理者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生态义务感,为美丽温馨的寝室及校园建设,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而奋斗。

注释:

①文平.试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

参考文献:

[1]朱法贞主编.教师伦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侯琦.校园文化建设方法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3]吕红梅.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对策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武丕才,冯宏岩.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生态素养论文篇(5)

在课堂教学互动方面,课题组成员纷纷发表文章,挖掘中外历史内容所蕴含的丰富生态环境素养教育的资源。同时,教师们能够结合所讲授的课程,依据教材资源和学生实际,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素养理念与知识的教育。例如,在两大通史的课堂教学中加入环境史研究成果,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整体文明进程有两次重大的变革,都涉及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改变。第一次文明变革就是农业(游牧)生产方式形成,取代初始的采集和游猎文明;第二次文明变革就是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取代了农业文明。目前,正在继续向更高级的后工业的新型文明转化。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了解到环境改变引发农业革命在这一段知识学习中,结合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土壤类型和气候因素促进了农作物生长的结论。师生们可以对此展开讨论:中国农业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自然条件和古代灾荒史记载的史料,学生们形成自己的判断,证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说法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依据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可以说,中国先祖们在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下,通过中国人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发明了许多科学技术成果,才保证古代中国人以农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整体脉络来看,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历代王朝统治者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在环境保护与粮食安全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课堂教学互动中,学生了解到工业文明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这一段知识学习中,结合蕾切尔·卡逊的观点: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利润和产量之神”。工业文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现的一场革命,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资本家成本计算中没有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至于21世纪引发全球生态危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革命是否是最全面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使学生理解当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文明更好地去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率先兴起的环境史,是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在历史学学科的学术映照。而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及完善也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史学思考。通过课堂教学互动,学生认识到学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毕业论文撰写中培养并强化学生生态环境素养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学习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进一步开展培养并强化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理念与知识。学生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的人数逐渐增加以本校历史学专业为例。以往,从教师到学生,基本上不关注环境问题。课题深入开展带动和影响了一批教师,开辟了环境史研究新方向。环境史教科研的开展,不仅使教师们的生态环境素养得到提高,还使学生中关心环境问题、撰写环境史方面论文的人数渐渐增多,据统计,2016届有4名学生,2017届有2名学生,2018届有5名学生,2019届有5名学生,2020届有5名学生,2021届有5名学生。学生通过撰写与环境史相关内容的毕业论文,形成正确的生态认知所谓生态认知主要是指人类对周边生态现象和生态环境好坏及变化的感知和认识,它是公民形成生态价值观和促进其生态保护行为的必要前提。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史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21世纪,共生共存的人类与自然的交锋日趋激烈,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自然。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和全球合作。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所学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探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从自身做起,做简单的人,过简朴的生活,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态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生态环境素养知识。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以“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途径探索”“如何有效建立初中学生的生态认知”“垃圾分类中培养初中生的唯物史观”“以环境史视角在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策略”“绿色农业在乡村实施的困境调查”等为题,开展论文写作,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生态环境素养理念,满足学生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素养论文篇(6)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文化条件,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增强他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自觉,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源泉。

一、生态文化素养的内涵

生态文化素养体现人们在生态文化方面的认知、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修养 体现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对大学生而言,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的教育,生态伦理及其规范的引导以及绿色精神的培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环境熏陶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培养良好的欣赏、维护生态美的能力,养成积极的关注环境,主动地保护环境的心理和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大学校园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生态文化价值理念。20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诸如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等,不仅表明生态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渗透,也展现出一种生态文化现象正在全球蔓延。这种生态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社会文化进步。培育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使我们学会尊重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权利和价值,懂得维护他们的尊严和权益,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人类道德进步和道德成熟,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导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其行为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及未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将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而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学生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内心的生态道德良知、情感直至信念,把自己的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及信念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培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可以促进师生自觉地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并以此影响社会。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等内容。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和谐文化不仅追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生态价值也是其价值追求之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层次认识和把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育人氛围。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 、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也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可见大学的育人(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从校园生态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对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可以说,为大学提供和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是21世纪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人心”,合理的校园布局,美观的建筑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校园环境中所蕴涵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充分赋予校园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融入其中,深刻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生态审美素养,培养它们学会欣赏自然、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情感。要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中的作用,把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外在文化向内在文化转化,促进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和良好行为的培养,自觉保护环境。要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自然的绿色消费观,让学生在这样的无形的精神氛围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总之,大学校园文化应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探究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让生态意识的观念、行为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2、提高教师队伍生态文化素养。影响大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无疑占据重要地位。生态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各专业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防止污染,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此,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所有学科的教师建立起生态文化认知体系,高校教师既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又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

3、在课堂主渠道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基地要重视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写到: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自联合国倡导环境教育以来,世界已有许多国家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如美国于1989年签署了《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把环境教育定为高校的必修课。目前,俄罗斯的大学生态教育已从原来的传统生态学中拓展开来,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生态文化教育,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在非生物、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仍然不多,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应对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整体布置,科学实施,不仅把它作为高校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公共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并且还要把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贯穿于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之中。在各课程中渗透有关生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断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4、在实践活动中培育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也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要突出实践,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不能仅在课堂上讲授灌输中进行,还需

在实践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感悟外化为一种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和提升,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使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得以提高。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许多学校都注册了几十个社团组织,要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各种绿色文明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树立生态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设立有关环保的研究课题,开展环保调研,参观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深入乡村、企业、街道小区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法律法规; 让学生参与到“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戒烟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的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去。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这些活动,把生态意识自觉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关爱,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黄正福.高校生态教育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7(9)

[3]苏 彤.高校育人与校园“生态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6(10)

[4]黄百成、张保伟.略论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湖北社会科学.2005 ( 5)

生态素养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24-02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内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指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它是由原来的综合素质、三维目标发展到今天的,是三维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在新一轮课改中,高中政治学科把三维目标表述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含有三维目标,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宗旨和目标。没有进行三维目标的培养,难以形成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知识”是什么,在教育学里有许多定义,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有奥苏伯尔的认知观、加涅的认知论和梅耶的知识分类。而现代教育和认知心理学的代表布卢姆,则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个知识维度去分类。能力目标涵括了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应表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注重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方法的使用。这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同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挖掘学生潜能。第三维度的情感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体验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态度是指对待学习、生活、工作、人生的认识,价值观是指对周围的人与事的意义及总的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引我们前进。

二、三维目标与公民实践力的关系

公民的行动力又指公民实践力,它包括应用学科知识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应用具体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技能,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高中思政课呈现为独立的学科课程模块,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它的教学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公民实践力的培养,首先要有学科知识体系,如果没有,则会乱用某学科知识去支持某种论断、表达个人立场,这样难以形成思想政治W科独有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

例如,2015年全国I卷39题: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如果学生没有哲学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那么他会写到唯物论、辩证法等知识。学生具备相应的政治学科知识,才会形成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运用相应的政治学科知识分析、支持某种论断。再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些是具体知识目标的考查与运用,是考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政治学科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突出以探究为核心。学科能力目标是指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包括学习力、思维力和实践力,而学习力侧重于具体学科学习及研究方法,包含收集处理信息和构建学科新知识的能力。思维力侧重于具体学科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具体学科思维能力包含记忆、理解、分析、评价、综合的能力和调用学科知识说明、分析、评价、论证、写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学科思想方法包含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及应用批判思维方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学习力和思维力的内涵来看,这两种能力最终要落到实践力去,无论是处理信息、还是分析综合能力、或者应用辩证观点的能力都是为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服务的。

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2):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一道题首先要让学生去收集和处理材料的信息,学生要知道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其次要调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说明、论证“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最后应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要求学生阐明自己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并不是两种观点都要论证。这一道题考查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而学习力和思维力是为实践力服务的,学生所掌握的能力最终要回到公民实践力上,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体系包含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和展露个性。接受是指倾听不同意见,用开放的心态看周边的人和事;反应是指对政治学科内容表示默许、赞同;形成价值是指接受、喜爱政治学科倡导的价值观;信奉是指遵守法律,遵循规则、尊重别人意见、坚持真理。

如“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和“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两道题都充分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对中学生进行三观、四有、五爱的合格公民教育的再现。“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体现公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体现公民对乡愁文化的认可,更体现公民的爱国。“《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争论”体现倾听不同意见而不是粗暴打断,用开放的心态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在给予某一选定的情景下,倡导和平方式解决争论;在某一情景下人们遵守法律,遵循规则、尊重别人意见、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立场,阐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公民的公共参与,只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脱离公民实践力,定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更要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培养。

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含有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宗旨和目标,作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他们是一体三面、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支撑、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要求有相关知识,才能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能调节和控制知识目标,也调节和控制能力目标。如果我们离开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学习就没有认知的发展,没有认知过程就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最终,教育也是水中望月,更谈不上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体现能力的培养,离开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才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公民支持某种论断需要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能力,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三维目标为例,若没有知识,公民的政治参与会无序,更谈不上三观、四有、五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公民在谈论问题、解决分歧或者两难选择的问题中会有各种态度、立场,如果公民具备学科知识,并有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他会有根有据地表达和主张个人信念,为某一立场辩护。在参与政治生活上,则会减少纠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落实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政治学科的应用价值。

公民的实践力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合格公民,高中思想政治课凸显和强调学科能力,但是学科能力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如果公民没有最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他难以成为合格公民,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这是最终归宿。

高中政治课要求在学习经济、政治、哲学等具体学科的知识和发展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真假、优劣、利弊的审视,在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时,展示个人的情感态度。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2):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l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正是要求高中哲学的认识论知识,从三维目标去分析,是支持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的归宿。面对当今世界我们必须辩证看待,不能一味排外或者一味引进。我们学习了高中哲学模块,形成批判质疑和理性精神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会运用思辨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只具有思辨思维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哲学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如果没有这些,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只会停留在支持或者反对,或者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那样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最终难以解决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注重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教有依据、学有目标、评有标准”。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落实,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最终培养公民的实践力。

生态素养论文篇(8)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前提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类课程里,由于受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够有效通过新课型实现其课堂管理生态化及课程模式精品化,因此很难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应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关注此问题,运用新课型全面打造生态化精品化人文类课程新模式,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1 问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1 为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依据

通过发挥新课型的优势作用构建生态化、精品化的全新人文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素质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有效拓展课型应用和推广领域,从实际应用角度论证和丰富相关教育理论,为其提供实践依据。

1.2 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全新思路

在现代课程观中,提倡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体现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意识增强、能力提高、人格发展,课程运行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人文类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其教学实践中以全新的素质教育观指导下实现课程教学的生态化、精品化,将改变传统教学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一观念,实现主体性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新秩序模式。

2 新课型模式的基本特征描述

所谓新课型模式即由“咨询型、辩论型、参与型、研究型”等新课型通过角色交叉、优势互补来实现人文素养通识课生态化、精品化的全新教学模式。

其应用能够有效的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生态式”互动优化关系。这种课程类型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探寻,而且也是对学科课程本质的反思,因而代表了当今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和最佳实践途径。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生态管理观”,即指通过构建“生态式的课堂”,让课堂生态实体――教师和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富有个性地自由开放地合作、研究及学习,课堂生态管理观主张师生平等民主的新型关系。

新课型可有效实现提高认知、提升能力、培养情操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咨询为前导,以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辩论、主动性研究为主要课堂组织形式,创设轻松而热烈的生态化课堂管理秩序,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富有个性地自由开放地合作、研究、学习,提高学生知识获取积极性;在课程评价上,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为指引的课程评价体系,最终通过新课型的全面运用打造出素质教育观指导下生态化、精品化的人文素养类课程新模式。

新课型模式的特色描述:

(1)新课型优势组合与角色互补为基础。多种新课型的有机互补,实现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现场辩论、课堂参与、课下与课堂咨询、主动研究等有机结合。有效实现良好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

(2)生态式课堂管理策略为实现手段。如何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将多种课型综合运用的原则、方法与精神贯彻到人文类课程教学当中,全面营造和谐、轻松、自由的生态式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由个性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与实践。

(3)精品化课程模式为最终呈现形式。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精品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建设过程,其课程建设目标应该以应用先导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主体性为特色的教学模式、育人全面性为目标的教学实践等突出特色的精品化课程,从而有效提高和促进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实效。真正在课前、课堂、课后皆实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互动、生生参与、紧张热烈、深入研究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和新局面。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教学以学生主动探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主要形式。最终构建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科学的生态化、精品化人文类课程新模式。

3 新课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实施

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程生态化、精品化新课型教学模式构建,具体说来就是一个由创新的课程组织形式、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的课程互动方式和科学的课程评价办法构成的一个新课型模式。

3.1 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课程特色、运用多种新课型构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种课型在同一课程中综合运用的优势,实现多种课型角色的平衡和互补,创造课上课下活泼、轻松、协调的气氛,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全新教学模式中新课型的应用主要包括:首先课前要体现内容的先导性,主要应用课型有咨询型和研究型课型;其次课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应用课型有:辩论型、参与型、咨询型和研究型;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基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轻松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最后要体现育人的全面性,主要应用的课型有参与型和体验型。

3.2 实用的课堂教学内容

以搜集学生集中关注的课程问题为先导,结合教学大纲和总体进度,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中的侧重点。这是教学内容实用性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和办法。所以在课前采用咨询型课型对于本类课程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咨询型课型改变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结构、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围绕课堂内容设置实用、活泼、深刻的话题进行课堂讨论。

生态素养论文篇(9)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将其视作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大学生作为这场变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理念能否贯彻。大学校园作为加强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对大学生绿色生态人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当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其身份转变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参与社会生产等各类实践活动时,其言行是否符合生态道德规范,则体现了整个民族、国家的生态素养水平。所以,加强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一、江苏高校加强生态素养教育的优势

1.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江苏是教育强省,拥有2所“985工程”高校和11所“211工程”高校。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的《中国大学评价(2017版)》中,江苏高校综合实力评分位列全国第二名。这些学校拥有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更优雅的教学环境,为高校生态素养教育的开展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辽阔,湖泊众多,拥有丰富的水土、矿产及生物资源。平原面积之多,水域比例之大,低山丘陵面积之少,在我国各省区中均居首位,素有水乡之称。以上述自然资源为依托建立的农业生态园、生态实践教育基地等,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台,丰富和拓展了高校生态素养教育的场地。3.互联网环境欣欣向荣《2015年度江苏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指出,江苏互联网普及率达55.5%,高于全国50.3%的平均值;而从网民学历结构看,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比例高达30.9%,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此欣欣向荣的互联网环境,给江苏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开启了新次元,提升了生态素养教育的时效性。

二、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必要性

大学作为现阶段我国高层次青年的聚集地,是新思想的萌发地和辐射源。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各种新理念和新观点不断影响着大学生,其中当然也包括“生态素养”的相关理念。在推动生态文明深入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形成深刻的生态价值观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大学生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必须要认清和把握住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高校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深度生态素养教育,可使其在校园学习期间就能正确把握并适应未来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生态素养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克服因群体性而导致的怠于遵守生态规则的现象,帮助其建立生态危机意识、生态使命感。这种生态使命感的建立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各种素质、个性、能力的均衡发展,这种发展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的这种全面发展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绿色发展就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同时这种使命感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未来绿色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构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绿色发展已经贯穿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终极愿景。江苏作为教育强省和经济强省,众多可量化指标均领跑全国。而在江苏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素养教育,可以让江苏继续担任“排头兵”“先行者”的角色,为生态素养教育在其他省份高校的展开提供鲜活经验。

三、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现状

1.生态失范现象尚存笔者在近6年的大学生活中,发现校园里有各种亲切的提示性标语悄无声息地提醒人们用实际行动爱护自己的家园,校园环境也越来越宜居、宜学。但在生态之光照耀不到的角落,诸如随地乱丢垃圾、水龙头长流不尽、公共场所举止不雅等与生态文明要求严重偏离的现象仍旧屡见不鲜。作为上述行为主体,这些行为失范者是否接受过生态教育值得质疑——他们生态意识淡薄。换言之,生态意识没能指导他们实施合规的生态行为。2.生态教育力度不足纵观江苏各主要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可知,生态素养教育在培养环节中的体现仍不够明确。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人与环境”“生态学入门”之类的课程,但多为选修课,而且课程考核多为相对宽松的心得体会、小结论文等开放形式。于是,这种源自顶层设计(如培养方案、课程计划等)的重视力度不足使得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沦为“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毋庸置疑,通过这样的教学要养成真正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习惯是十分艰难的。3.生态教育意识行为转化乏力虽然我国高校生态教育起步晚于西方,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在少数重点大学设计第一批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并在极少数综合性大学开设相关选修课,但时至今日,全国各个层次高等院校普遍均已开设相关课程,并将生态素养水平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生态失范行为缘何依旧时有发生?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笔头、口头,而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以及在此种意识指导下的生态行为的实施,却“着墨”有限。

四、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对策初探

1.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从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到镇江市通过竞争性评审入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从省委李强书记提出“两聚一高”到省政府制订“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并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江苏结合省情制订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具体发展方案,这使全省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更应以之为纲,在现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大学生生态素养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加体现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2.推进生态课程改革所谓课程改革是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把课程从强调知识与技能转向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那么,在高校生态教材编写、生态理论体系构建时,就要尝试把借鉴西方名词术语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并融入符合大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的关怀性因素,让教材表述更恰当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给生态理论赋予民族性、时代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努力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形式,而更多地采用情景模拟、陶冶等方法,让生态课程教学形式与高等教育学段更匹配。在评价反思时,要运用好作业、测评作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思想外化为行为的“催化剂”角色,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将自身的生态素养展现出来,外化成为合规的生态行为,养成习惯并加以保持。如此,高校生态课程改革使得教材表述更亲切,教学方法更鲜活,评价模式更务实。3.加强生态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上课。于是在教材选取、教案编写、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等各方面均要考虑到大学生思想逐渐成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教师要尝试找到生态学与各个专业的融汇之处,并辅以日常生活中生动而具代表性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感知到,生态学理论知识既没有被束之高阁也没有和其他学科水火不容,而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是平易近人的“大众科学”。此外,前文所述的融汇之处亦可培养学生跨专业、全局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已养成的生态行为习惯更为稳固。4.重视隐性教育功能众所周知,教育对人的影响、对人思想行为的塑造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针对这种“潜移默化”,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素养教育时,要充分突出隐性教育的功能,即以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为目的,通过无计划、间接、内隐的教学活动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具体而言:公众场合张贴的行为规劝警示性标语可添加更浓厚的文学色彩或采用更丰富的语体,从而在达到规范言行的同时,更体现人文关怀;各级各类团学研自治组织在举办活动的主题设定中可适当引入生态德育内容,从而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多地拥抱生态,构建生态化、常态化的校园文化序列。在这种隐性教育的文化滋养下,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当然会逐渐提高,以至于进一步形成崇尚自然的良好校风。5.用活用好互联网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与教育融合,越来越鲜明地惠及教育。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互联网+教育”,教育手段之新颖、模式之多元前所未有。而针对大学生的生态素养教育更应该用好、用活互联网平台,把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扫一扫”“摇一摇”、网络直播等形式与生态素养教育有机融合,增强生态素养教育过程的参与感、体验感、仪式感。例如:通过“签到”让大学生生态行为日常化;通过“点赞”让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人物事迹得到认可和效仿;通过网络直播让大学生更真切、更直观地了解诸如垃圾处理、水源净化、废物利用等原本相对陌生的生态过程。如此一来,时下流行的互联网互动形式活化了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也拉近了大学生和生态素养教育的距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还是西方教育学说,都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丰富翔实的论述。纵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的本土化、制度化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近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德育和生态素养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和关键环节,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因此,基于对江苏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实施对策进行探索,提出的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推进生态课程改革、加强生态课程教学、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用活用好互联网平台等五个对策,对全国大学生整体的生态素养的提升具有指导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怡波.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蒋国保.我国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13.

[3]万金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J].教育探索,2014(08):114-115.

生态素养论文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加强青少年的生态素养教育,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青少年自身全面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早在1968年就提出了环境素养的概念。美国另一个学者大卫・奥尔在1992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素养”的概念。

在国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教育学院于199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最早使用了“环境素养”一词。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在绿色学校通讯及其网站上使用了“环境素养”一词,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总的来说,近十多年来,众多学者围绕生态素养教育研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学术界相比,此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能够提供给研究者的文献和资料也十分有限。

二、生态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1992年,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环境学教授大卫・奥尔首次提出“生态素养”一词。他认为,具备生态素养的人不仅要具备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和关注生态环境的态度,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另一位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重申了奥尔提出的生态素养概念,提出了关于生命的网络关系的新理解,强调社会成员具备起码的生态素养对于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1]。国内学者完芳对生态素养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她认为生态素养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学习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综合素养[2]。

本文认为,生态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情感、生态审美、生态行为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态知识素养。指个人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主要表现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环境法律知识、生态理论等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是生态伦理素养。指个人对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的认知和了解,主要表现为承认自然应有的地位,学会感恩并善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树立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感。

三是生态情感素养。指个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等情绪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生态敬畏感、生态亲近感、生态善恶感等。

四是生态审美素养。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审美对象,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主要表现为通过艺术及各种形式生态美的熏陶、感染和涵养,形成对地球生态系统“完整、稳定、美”的审美注意,体悟生态自然之美,培养自然审美情感。

五是生态行为素养。指个体内化生态价值观念,遵循生态伦理规范,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实现知行合一。主要表现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自觉采取的保护自然、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生态行为习惯。

六是绿色生活方式。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主要表现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三、我国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的现状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起步较晚。1980年,原国家教委在修订的《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正式列入环境教育内容,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1992年,在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立了环境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环境意识培养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从2004年开始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正式吸纳环境教育,并且将具有环境意识作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3]。尽管生态素养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说,我国的青少年生态素养教育开展得还不够广泛深入,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校对生态德育认识不到位,生态素养教育尚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学校是生态素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相当一部分学校对生态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没能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常规任务来抓,甚至把升学率与生态素养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一些中小学生态素养教育比较薄弱。

上一篇: 幼儿园老师论文 下一篇: 寿险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