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4:47

数字化转型论文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1)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2)

众所周知,在传统图书出版和电子音像出版领域,教育出版一直是产值比例最大的板块。可以说,教育出版实现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数字教育市场总体上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传统出版单位正在加快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和模式创新”。再观现实情况,当前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产品核心价值不明确、产业链话语权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诸多困难,且缺乏大量人才。有学者认为,缺乏复合型人才是阻碍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1],数字出版专职人员少且多来源于内部转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2]。由此,文章立足于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难点,对数字教育出版编辑的核心素养和专业成长路径进行分析。

一、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人才需求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用于支撑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其产品的核心特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以内容为核心,围绕内容配套相关教育功能与服务,这是其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应用软件和系统的根本特点;其次,以学生为核心用户,兼顾教师、家长等相关群体;再次,在内容、功能、服务等方面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和实际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后,技术实现需要符合网络传播业态和教育规律的要求。从实际看,传统教育出版以教材、教辅产品为主,而数字教育出版则除了数字教材、数字教辅出版外,还增加了数字化课程出版和教育资源数据库出版两大新形式,并且关系到出版平台、商务平台、课程教学平台、版权管理平台等各类配套系统。可以说,数字化教育产品在出版过程中,内容、产品形式、发行渠道和应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当前阶段,数字教育出版的有效业态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包括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结构体系、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许多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各种数字技术如何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在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方面均存有较多难点等待攻克,需要编辑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数字教育出版强调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理论上讲,其编辑应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实现融合应用。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每一个领域均包含复杂的知识、能力体系,且具有各自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加之当前从事数字化教育产品出版的编辑多为传统编辑转岗而来,同时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并实现跨领域融合应用绝非易事。以教育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为例,早在20多年前,将传统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多媒体化呈现就已经是教育出版数字化的一个主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科书内容的数字化已从多媒体升级到富媒体、智能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而这种采用“新媒体技术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的教育出版产品设计方法在近年来一直广泛存在于教育出版行业。该类产品看上去改变了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已经结合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个领域,但编辑在策划产品时对各领域的认识深度不足,仅做了形式上的改变而无法从融合的角度对产品的内在教学逻辑进行系统设计,即并没有触及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需求,因此无法被教育工作者视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有效促进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笔者认为,对多数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编辑来说,应在具备一定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专业学习途径,逐渐成长为能够驾驭一些数字教育出版项目的专门人才。

二、教育出版转型中编辑的核心素养

在综合了能力、知识、素质、态度等要素后,人们提出了在评价人才时可使用“素养”这一概念[3]。在传播、教育等领域,“competencies”“skills”“literacy”等单词都在不同场合被译为“素养”。从这些词的含义和词源不难看出,“素养”本质上是人们胜任某一领域工作时必备的能力、技能、知识等的综合体。所谓的核心素养,则是各类素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根据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编辑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从事数字教育出版的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可概括为社会责任和人文底蕴;第二,具有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即融媒思维和学习能力;第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即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核心素养处于编辑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系的底层,支撑着编辑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建构,也引导编辑长期、持续地进行专业发展。

(一)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社会责任、人文底蕴

社会责任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编辑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化的责任方式两个层面。在社会责任意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坚持。数字教育出版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和育人的职责,读者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产品的政治方向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国家认同等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甚至影响到未来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编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教育理论,这是工作的基本方向。同时,由于数字教育出版工作具有多领域融合的特点,合作担当是有效的社会化责任方式。对编辑来说,应该认识到数字教育出版需要分工合作,以团队方式完成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和运营。人文底蕴是编辑的必备素养,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出版工作,一个编辑的人文底蕴都是不可或缺的。普通编辑学认为,编辑活动的本质就是从原有的社会文化出发,缔构并产生新的社会文化[4]。数字教育出版的编辑工作实质也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将已有的社会文化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内容产品。在这之中,编辑的人文底蕴对内容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并能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二)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融媒思维、学习能力

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出版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5G、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出版的内容、形态及传播途径都需有相应的变革。传统编辑工作多受限于纸张载体进行平面思考,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应树立多媒融合观,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和立体思考模式,主动探究不同媒体的教育功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信息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编辑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广博、系统、复杂且在不断发展。因此,具备学习能力是教育出版转型现状对编辑提出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既指编辑应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同时又强调编辑应具备合理高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比如,编辑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对编辑来说,自身的数字化学习体验会直接影响到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无论从教育出版转型的发展阶段,还是从编辑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来看,学习能力无疑都是编辑的必备素养。

(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创新意识符合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在教育出版转型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前,无论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作为出版服务对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都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填补空白、完善产品设计与应用,才可能进一步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在教育出版的转型过程中,融合创新、集成创新、改进创新都是可以尝试的创新方向,包括将新技术以合理的方式应用于教育出版中并形成新型的产品,应用不同的技术,以创新集成方式为教育出版服务,依据教育和出版的实际需要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等。而所有创新的前提是,编辑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与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时代表征。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所涉及的已不仅限于手工业者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各行各业的通用素养[5]。在教育数字出版中,工匠精神是指敬业态度、乐业情怀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甚至可以认为,工匠精神是上述各项核心素养能够可持续发挥作用的保障。无论是学习还是创新,都只能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才具有持续、深入发展的可能性。上述三方面六项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对编辑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编辑实现进一步发展并推进教育出版转型的关键。

三、编辑的发展途径

如上文所述,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由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彼此融合、交叉形成,并且领域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两个或多个领域知识与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重构了一种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形成新的专业领域。由此,上述新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编辑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以实现核心目标是各教育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具备三方面核心素养的编辑可通过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等方式逐渐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一)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

在教育出版机构中,编辑都已具备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大多数编辑拥有与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包括宏观的教育学、课程论、教育心理学专业或具体的学科专业。少数编辑则是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或数字出版专业。无论编辑本身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首先立足于自身专业,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加深对自身专业的认知。

(二)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

某个具体的数字教育出版项目,并不会要求编辑具备覆盖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单一项目往往只涉及与产品定位相关的一小部分知识或技能。在这些项目的预备或启动阶段,编辑可以通过定向学习集中攻克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基于对自身专业的深度理解在项目范围内实现跨领域融合。在一些项目中,编辑只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基本原理,遵循社会化责任分工,与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完成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这一过程本身需要编辑具备社会责任、善于学习、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

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是教育出版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数字教育出版目前存在太多需要研究的空白领域;另一方面,参与科研是普通编辑成为学者型编辑的必要方式。编辑参与的科研工作一般直接与出版产品相关,属于实用研究。科研的成果将成为提升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品质的直接因素,而科研的过程则是编辑内化知识、创新突破,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当然,对于任何编辑来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科研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更需要编辑具备善于学习、工匠精神等核心素养。

(四)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

创新意味着对旧的、常规事物的超越和突破。由三大领域融合而成的数字教育出版行业,更加需要编辑善于创新,从而推动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但融合创新的本领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哪所高校或研究所可以直接培养出符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要求的创新型编辑人才。那些具备核心素养的编辑,只要在不断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并在一定范围内敢于融合创新,实现跨领域的知识、能力融合,就可以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四、结语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其对传统出版行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有着重要影响。编辑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在这一阶段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核心素养和编辑专业素养提高途径,意在尝试解决当前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编辑人才缺失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看,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有着巨大潜力。但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出版不同于其他传播领域,教育出版的受众对信息掌握深度有刚性需求。这也是技术与内容浅层结合的方式不适用于数字教育出版,以及数字教育出版产品设计、开发、运营面临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需要编辑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莉.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2]雷鸣,湛冠琼,冯英.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出版广角,2021(18):39-42,53.

[3]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3)

一、绪论

来自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数据表明中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图书零售总量是63.47亿册,零售金额总数为659.15亿元。其中,教育类图书零售量超过了52亿册,在零售总量的占比超过了80%;销售额484.01亿元,占销售总额70.36%。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教育出版在整个出版业的重头地位。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研究中国数字出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全球出版业,从行业层面来看,各种电子阅读终端的研发和问世,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提供了切实的平台。

二、文献综述

(一)“出版”的相关概念界定

教育出版。程三国(2002)指出中国现代出版业是由一般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个部分组成的。教育出版则是指与学习、教育和培训有关的出版,分为基础教育出版和高等教育出版两个业务范畴。刘灿娇(2007)认为模式化、标准化、过程复杂性和强计划性是教育出版物的典型特征,所以是最不会引起歧义、最名副其实的。

传统出版。M Cockerill(2006)在研究出版商业模式时明确了传统出版是区别于电子出版的纸质图书的出版。张莎莎(2013):传统出版是指以传统印刷术为基础,出版产品的信息载体是纸张。相关出版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

数字出版。本文所涉及的数字出版以《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中的定义为准: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

(二)商业模式概念界定

R Clarke(1997)认为商业模型是公司用来获得持续性收益的一种运营方式。

哈佛大学教授Mark Johnson、Clayton Christensen和SAP公司CEO孔翰宁(2008)共同撰写的《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将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概括为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客户价值主张。

三、研究方法设计

(一)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文献检索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与教育出版、数字出版和商业模式相关的文献,以及官方的政策文件、统计报告和新闻事件,采集翔实的参考资料。运用访谈法对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文献资料中数据不足的缺陷。

(二) 资料分析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图书、期刊、论文、专业报道和行业会议等相关材料,对传统教育出版企业进行定位和深入探究。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针对既有资料进行判别和分析的一种非接触性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或是定量分析的方法输出认知。

案例分析法。本文分析人教社所属群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转型的动机;其次分析外部宏观环境,预期人教社转型的战略趋势,借鉴其一系列的操作经验;之后通过对优劣势的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人教社及其他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最后提出模式选择方案。

(三)研究工具

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指的是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本文通过这四个因素来判断企业所处的环境现状,分析数字化转型时机的正确性。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以企业自身的内在优劣势为核心,客观分析企业现行状况的战略分析方法。SWOT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威胁)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人教社概况

人教社以课程教材研究所为龙头部门,设立了数字出版部(职能部门)和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社属企业)。相关产品包括: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教辅和教师用书(1-9年级)、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材教辅、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对外汉语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师范院校教材、其他教育图书、工具书、电子音像、数字产品、人教期刊。本文统计出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就多达215册别。教材出版垄断、教育出版物市场化竞争、企业改制、行业合作与联盟,除了资金短缺,人教社几乎经历了教育出版企业在发展历程中所有普遍意义的阶段。

(二)转型原因的分析

该调查涉及的访谈对象为29人,其中总社管理者1人、分社管理者3人、项目负责人4人、编辑10人、发行经理4人、社属企业职员7人。在访谈提纲的设计上,从人教社当下的企业状况和转型中产生的问题切入,设置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问题。从调查结果发现,人教社所面临的问题有五个方面:

第一,地区行政壁垒的干扰。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冀教版教材、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牛津版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深港版教材等一批极具地域标志的教材教辅由于能为地方财政创收,实现业绩,所以相应的地方倾向性也突显出来。

第二,出版生态环境恶化。企业被“租型”单位恶意盘剥利润。简单粗暴的惯常做法是版权页标注印数3000册的教材,在当地实际印刷量可能是6000册甚至10000册,这样超出的3000-7000册的“租型”费就这样流失了。新华书店账期长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对于一些中小出版企业来说,可能是影响生存的问题。数字出版则可以通过二维码、编码跟踪等技术手段对出版印刷进行数量上统计和监督,并监控其销售去向。

第三,教材与教辅之间的版权纠纷。以人教社为代表的教材出版企业认为教材是自主知识产权出版物,其研发和销售已经市场化,人力和资金等投入都是教材出版社自行承担,所以教材也就不再属于公共出版物,与教材配套的教辅出版物应向教材出版社支付版权费以获取相关内容的授权。教辅出版企业则认为教材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化或者完全的市场化,因为教材出版的准入门槛依然限制诸多,没有去政府化。数字出版可以通过教材教辅的在线链接,通过良性竞争获取市场份额。教辅产品也可以选择缴纳相应的版权费用,以教材企业官方认可的、质量达标的身份获得推荐或链接。教材企业也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教材的研发版权。

第四,教材教辅成本攀高、利润走低。教材品类剧增和教材限价导致教材的规模效益大不如从前。配套教材的教辅版本也随之翻番,教辅产品的价格战长年不断。低价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盗版横行。个别教辅出版企业借鉴人教社“租型”方式,将排版文件直接发到地方印刷厂,为降低销售价格,甚至将彩版直接印刷成黑白版。这样运输费和印刷费的价格空间就压榨出来了,可直接投入市场低价竞销。数字出版本身就省略了运输环节,只需要在线传输;同时也没有印刷成本,可以对恶意的低价手段进行有效狙击。

第五,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90%的被访谈者支持传统教育出版单位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国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绝对性地控制了最大的教育出版资源,数字化转型一旦成功,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具备了核心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整合资源,将教材与教辅在数字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传统版权纠纷带来的损失。数字化转型中的纸张成本及相应的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将极大降低。

(三)人教社转型环境的PEST分析

政策环境(P)。2010-2014年期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中央利好政策和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出版企业数字转型大力扶持的态度。截至2015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建设的数字出版基地已达13家,扶持工作在北京、南京、天津和深圳等多地不同角度和层次的开展进行中,全国教育出版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E)。2009年的《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出版企业给予了实质性的协助,企业可以保留更多的利润用以投入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出版企业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符合条件并申报通过的,退回其中14%的税费,即实际只征收3%的增值税。这两项措施极大地为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新兴市场的进入保障。

社会环境(S)。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2015年中小学在校学生数接近1.61亿,2020年或达1.65亿,分别相比2009年增加2.08%和4.62%。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的需求也将相应回升。

技术环境(T)。2012年前后,中国出版业和IT技术业在云出版、数字版权保护、阅读终端融合、数字出版平台、数字编辑等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教育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不过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软件创新后劲不足引发的数字硬件产品同质化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生产环节上,没有完全摆脱某些企业代工、仿制和拼成本的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教育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纵深发展的进程。

分析结论。通过PEST环境分析,可以清楚发现人教社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享有绝对的优势,技术环境方面的劣势则比较明显。总体上还是非常利于企业转型的。

(四)人教社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

优势(S)。内容资源优势。人教社稳步经营了60多年,积累的传统教育出版内容资源庞大,从中可以提取出适合数字出版的丰富的内容资源。

垄断优势。虽然教育出版已经市场化,但准入门槛比较高,目前全国有法定资格的教材出版社仅有80多家。数字化转型可以将教材和教辅的融会贯通。

品牌优势。无论是哪种出版,品牌都是出版社的信誉和知名度的集中体现。人教社的品牌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在教育出版领域尤其突出。

劣势(W)。缺乏复合型人才。传统教育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需要即懂教育,又熟知出版业务,同时拥有技术理念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的人才需求无法满足。

体制遗留问题。虽然人教社已经改制转企。企业制度逐步向现代化调整,但几十年的事业单位体制的彻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导致人教社的市场化竞争力度不够,绩效制度无法良好运转并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转型进展缓慢。

机会(O)。阅读习惯的改变。2013年9月启动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突破50%,青少年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接近60%。青少年手机阅读日均时长超过30分钟,手机阅读月均花费1.25元。在数字化阅读比例显著上升的同时,用户付费阅读的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这意味着教育出版的盈利环境在趋好。

威胁(T)。教育出版数字技术缺乏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文档关联编码(ISDL)》国际标准虽然在2011年成功立项,但面市后的成效还需要较长的检验时期才能确定其有效程度。而且这一标准无法涵盖数字化教育出版的所有技术主流层面。

技术类公司的强势竞争。与欧美数字出版由出版公司主导不同,中国的数字出版绝大多数源发自IT类公司。人教社的转型将因不具备技术优势受到来自IT技术公司的竞争压力。

分析结论。根据以上SWOT分析,可知人教社现阶段的企业优势大于劣势,外部的机会多于威胁,技术劣势明显。鉴于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宜采用ST策略(多元化策略)。通过跨界联盟方式来解决技术薄弱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可以与技术类企业合作开发并分享利润。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开放合作是规避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短板的最佳捷径,独立打造大规模集约型平台和大规模制造自有产权终端阅读器的风险过大,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与各方关联行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五)人教社数字化试水历程

2001―2015年的近14年间,即使是人教社这类占据优势资源、教育出版阅历丰厚的企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数字出版部和人教数字公司的双轨并行,可以看出人教社对数字出版的重视程度。通过与多类单位的多层次合作、借力发展以及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人教社寻觅到现阶段比较适合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六)人教社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

单一产品模式。人教社尝试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大多数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进军的普遍形式,也就是纸版资源直接转换为数字化内容。转型之初,人教社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数字化内容资源的建设上,通过激活所掌握的巨大的教学资源,以“资源包”的形式与名校名师共建共享。

整合服务模式。电子书包是以数字阅读终端为载体的综合性产品,将文本、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材料进行融合。其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功能之丰富是普通终端或平台无法企及的,搭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功能充分体现了整合服务的成效。

人教网(.cn)是具有经营性的、为学生答疑辅导、为教师提供测评帮助的资源性综合服务产品。人教网原创的网络文本资源年均量5000万字左右;日均页面点击量超过300-400万次;日均访问量约20万。

人教学习网()是人教社旗下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资源类网站。网站引入了课外辅导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反观学习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学习习惯。

人教数字校园(PEP e-Campus Live)以学习、教学、推广等系统认知为理论基础,通过IT技术手段实现对教学研究、教学资源、教务工作、媒介手段、测评诊断进行整合配置,形成立体、开放和交互的在线综合服务方案。数字校园由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和教务系统三个模块构成,充分体现了产品强大的综合服务特质,对关联产品的持续销售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英语互动Q学堂”网络教材。配合《英语(新目标)》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五大组成部分,用户界面模拟实体教材的外观。充分贯彻分层次教学理念,按学生学习能力和进度的不同个性化提供。这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便捷性得到提高,良好的互动功能机制提升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效能。

2009-2011 年期间,人教社经过三年的数字出版运营摸索,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管理、人才、技术以及数字化经验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企业定位逐渐由内容提供商成功升级为“内容+产品+服务”的综合服务商。

平台运营模式。数字出版平台的核心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管理、跨平台及信息服务。教和学的大量素材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基础资源。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整合之后,资源、读者、作者和企业共同构成高度人性化的、强大互动性的数字化平台。人教社研发的网络出版平台,通过对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完善,架构全媒体出版体系,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功能融入出版流程,支持各种移动终端参与基于教学活动进入自出版环节。

(七) 数字化转型成效

人教社社属企业,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收入近2000万元。人教社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收入超过4000万元。2014年数字出版总收入超过6300万元,增长率超过50%。转型成效是显著的。这个数字和人教社十几亿的总体收入来比轻如鸿毛,但从整体行业来看是重如泰山。以人教社为首的教育出版单位的数字化出版盈利,是行业的强心剂。人教社由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的整体趋势,是目前中国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思路。

五、研究结论

第一,成本角度的模式选择指的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出发,选择资金投入量适当的模式作为突破点。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数字出版降低成本最可能方式就是缩短中间环节,减少中间费用的支出。传统出版状态下,纸质产品流程基本上是单向的线性流程,每个环节的开始都是基于上一个环节的终止。数字出版却可以凭借数字多元化和跨媒体的优势实现出版流程的多向互动,直接或间接降低出版成本。

第二,产品差异化角度的模式选择是指在市场中,如果企业的产品(服务)比其他同类产品(服务)更好地满足了某些顾客群体的需求,并使其产生依赖性,差异性化优势自然就发挥出来了。采取该类模式的企业能在市场中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避免恶性的低价竞争。

参考文献:

[1]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4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分析报告[J].出版商务周报,2015: 1-8.

[2] 黎娟.数字出版概念研究,广电传媒[J].2011(8):116-117.

[3] 夏德元.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 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论文,2013.

[5] 尹静.当代教育出版企业的战略转型分析[J].出版广角,2013(13):78-79.

[6] 张立.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7] 张文琪.中国出版业转型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硕士论文,2014.

[8] 钟小青.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内容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论文,2013.

[9] 周蔚华.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4)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在文化资源数字化方面,提出要完成中华字库工程,加快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建设;在文化生产数字化方面,提出要完成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平台,形成覆盖网络、手机以及适用于各种终端的数字出版内容供给体系,开展电子书包实验;在文化传播数字化方面,提出要加快推进出版发行数字化改造,建设规模化数字出版物投送平台。

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工程中,明确列出了六项重大工程,除了上述四大工程之外,还有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和国家数字出版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在31个重大项目中,还有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平台等多个重大数字出版工程。发改委刚刚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规划了文化信息资源库工程。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国家立项的数字出版重大工程,从文化资源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数字化三个维度,分别解决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装备、版权保护、信息传输、应用展示、资源整合、公共服务等关键问题,事实上构成了立体化的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体系,其目标就是为了全面推动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个轮子,两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尤其是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我们最近开展了一次新闻出版行业最大规模的科技、信息化、标准化调查,结果表明:新闻出版单位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亟待加强,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数字出版是数字技术催生的出版新业态,没有数字技术,就没有数字出版。在此我强烈呼吁新闻出版单位一定要重视科技,喜欢科技,应用科技。

新闻出版转型升级是个系统工程

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是个系统工程。做数字出版难,出版数字化全面推进更难,恐怕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工夫。这就要求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必须持续不懈地坚决推进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在资源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数字化三个维度,还是在企业内部生产流程、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没有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闻出版转型升级绝不可能。

知识服务和平台建设是数字出版的关键

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新闻出版单位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信息服务提供商,这一点大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与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亚马逊、当当等电子商务企业,新浪、搜狐等新媒体企业,方正、同方等技术公司,中国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相比,脱胎于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知识的加工整理、深度挖掘,构建以领域本题为基础的知识库,并向全世界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国际上爱思唯尔和施普林格的成功转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08-01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微信等的普及,让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这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报纸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传统报业转到数字报业是报纸行业在未来发展行之有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它的成功转型,让报纸行业窥探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它的成功也影响着整个中国报业,成为中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军。

一、《南方都市报》的数字化发展概述

作为国内首家成功数字化转型的传统报纸,《南方都市报》已经成功推出了三种不同的网络精品阅读模式,分别为南都完整版、南都精华版以及南都播报。南都的这种网络阅读模式充分满足了受众个体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不论是盈利模式,还是报纸运作特点上都凸显出了鲜明的数字化特征。

报纸与网络相互结合是报纸行业的发展新模式。早在06年元旦,《南方都市报》就已经上线了他们的电子版本报纸。而后,《南方都市报》不断改革、探索发展路径,比如,推出他们的精华版和南都播报等等,07年中旬,《南方都市报》官方网站正式运营,形成了网报互动的新模式。《南方都市报》网站的成功运营开创了报业在信息时代的新模式。

而如今,《南方都市报》已经看准手机端的市场,推出了pad版本、安卓手机版本、苹果手机版本等等,这样,用户在进行新闻浏览时,就不用再下载客户端,直接在手机浏览器中就可以浏览了。而《南方都市报》在这之前在珠三角地区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调研,他们首先在珠三角地区试水,结果大受好评,由此面向全国进行推广。随着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手机新闻市场的扩大是必然的。

二、《南方都市报》的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传统报业的启示

1.整合网络平台,突破区域限制

起初,报纸行业对于网络的探索仅仅只是将自己的东西搬到网络上面去,并没有对网络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但是,经过几年网络报业的发展,报纸行业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在网上公布信息,更多的是,对网络新媒体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不再把自己的门户网站的建立作为主要目标,现在人们把网站当做一个平台,进行新闻媒体的资源整合,进行优化尝试。

对于珠三角地区的人们来说,奥一网也许比较熟悉,这是05年集团委托南都创办的综合性珠三角地区门户网站,是此网站的网址,作为一个门户网站,其功能自然不能停留在新闻,它是社区互动平台是交友平台等等,奥一网依靠南都强大的新闻资源,在中国推出了网报一体的概念,并且付诸行动,而在这之后两年,南都新开了数字媒体部门,这样就意味着南都官网―――南都网() 正式上线。

在网报一体的概念提出后,新闻已经不再同于以前的新闻概念,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而新闻的生产也就不同于以往,互动平台的很多信息,都是新闻的来源,这种采编方式也就成为了南都立于成功地位的基础,而在社区讨论中,言论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是南都所要做的。通过这种社区互动的方式获取新闻咨询更是新闻生产方式的改革,造就了新闻生产的多样模式,而新闻在人们的讨论中互动中持续升温,进而扩大影响力,有利于自身建设。南都报对网络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引发民众讨论,加强舆论监督,更有利于加强自身的影响力,扩大综合实力。

2.“内容+ 渠道”下的理念更新

内容首位,渠道优先。不论时代怎么变革,报业传递给民众的信息内容是媒体行业所最需要注重的,只有有好的内容的支撑,才可以使得报纸的得以生存。而转观09年金融危机,在新媒体的盛行中,很大一部分报社进军全媒体,以内容为首位,加强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但是从目前看来,如果仅仅只是要依靠内容去打拼是完全不够的,更要拓宽渠道。就像人大博导喻国明(2015)说的:“报纸行业现在就像修路,而新媒体就是这条路,只有把最后的都修成功了,这才可以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南方都市报》从06年的上线电子版本到现在的成功,它在报纸行业的数字化探索过程中以内容和渠道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新闻体系,这也是很多的网络所不具备的长处。所以,在报纸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该要与网络新媒体携手共创。同时,也要加强对受众的影响力,与广大受众积极互动。

3.探索全媒体路径,促进媒介融合

南都于09年新成立全媒体运营委员会,为了给传统媒体《南方都市报》增加发行量,增强影响力,也为了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南都还与电视台、广播进行合作,实现新闻资源的广泛传播,搭建起全方位的全媒体平台。

全媒体与网络媒体不同,它依靠的是各种形式的媒体,就算全媒体有了很好的发展,但还是不能忽略纸质版,要不断扩大影响力,以内容为王,提高竞争力。南都于09年中旬,每星期都会推出《深度周刊》,深度剖析新闻事件,给人们树立良好的新闻形象,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尽到了一个媒体的责任。

将来的报纸行业,数字化是必然的,要加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深入融合,以内容为首,全方位的提高影响力,搭建和谐的网报体系,整合资源,进行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报纸信息到网上信息的渠道拓宽,使得数字报业走得更远更好。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从传统报业到数字网报的转型,给之后中国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作为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南都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生产力等都给中国传统报业起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南都的数字化探索和南都的成功也给我国报业报网互动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颖.全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转型途径探究[J].科技传播,2014(04):79-81.

[2]张英军,贾岳.发挥共震效应打造自身特色――报业新媒体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4(03):56-58.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1-0096-0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行业也渐渐与数字信息化进行融合。美国出版商协会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出版业整体销售额较2011年增长4.51亿美元,达到65.33亿美元,电子书销售额较2011年增长了42%,达到12.51亿美元。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与数字出版行业的飞速发展不相称的是相应人才的缺失,尤其是既符合出版行业职责要求、同时又掌握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甚少。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与社会培养大都是沿用传统出版行业培养人才的体系与模式,教育方式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培养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要求,这严重制约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的现状分析

数字出版行业与传统出版行业不同的是,数字出版是以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出版行业技能与内容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海量储存技术等多个IT技术的融合,构建的数字出版平台,让出版行业的信息内容网络化、数字化。所以,数字出版行业对人才能力结构、行业素质、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一)从数字与出版行业融合需求来看

首先数字出版行业人才必须要对其两大基础学科(计算机与出版编辑)的知识要有一定基础,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应用技术与理论支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必须对数字出版的传播技能、媒介运行、网络设计、数字应用等基本行业技能有所掌握。同时,作为一名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其本质还是新闻人、媒体人,必须要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这种素养就是新闻出版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要求行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熟练地掌握采、写、编、评译、校发等新闻编辑技能,追求时效性与真实性。再次,数字出版属于信息技术产业的范围,作为一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除新闻出版专业理念外,还得具备专业的数字理念、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出版产业数字化的经验与知识技能。

(二)从从业知识与能力结构来看

从业者必须学习专业的出版知识、数字技术知识、媒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等知识。同时,必须具备执行数字化媒介运行平台的能力,使数据在多平台上进行编辑出版,从而丰富编辑出版的数字形式。徐维东、许琼英对前程无忧网的数字出版人才招聘启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出版企业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技术、既懂内容加工又懂市场经营的“双栖”人才。而且还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观察力、强烈的求知欲与责任心以及创新精神,这都是一个数字出版人才应该具备的从业素质。由于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众多,从业者还应具备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精神,并有较强的团体协作能力。

二、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数据进行统计,我国2013年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招生单位有100左右,其中设立数字出版硕士学位点的院校约70所。当前大多数高校将新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作为其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和图书馆学等专业的方向之一。只有少数院校确定了数字出版方向。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再加之处于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校数字出版人才教育大都停留在对于培养传统出版媒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上,使得从高校走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行业现实,浪费人才与资源。

(一)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落伍

从国内还是从世界上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来看,传统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落伍。很多高校虽意识到了数字出版时代的变化,并且尝试进行转变,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但是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无法切实有效地为学生整体规划学习与课程体系,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行业要求,培养模式与行业需要错位,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分离。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对于数字出版这样的新兴产业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认知与学习,要有一批精于此道的老师在实践与理论上孜孜不倦地指导。但就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出版教育建设现状来看,熟练掌握数字与计算机技术,并且跨学科精通出版业务的教师不多,且在数字出版机构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少,而且出版编辑专业的教师对于数字技术精通的不多,无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只能死记硬背,缺少实践性指导与讲解。在师资匮乏的难题下,高校中甚至一些本来教授中文、汉语言的人文学科的老师“迎难而上”,去教授相关课程,其专业性也可想而知。

(三)课程内容陈旧与设置的不合理

在国内,有关数字出版的课程与学科设置可借鉴的经验还是比较少的。这就造成了很多院校开设有数字出版的课程,内容却是老套的、僵硬的,甚至是资料堆砌起来的,在学科以及课程设置中,以新闻为主,辅之以文学、出版、甚至历史的学习,在高校中屡见不鲜。受其影响,数字出版的课程模式设置也趋于僵化,没有创新型,仅有的数字出版的课程大都也是在老师死板地教授、学生僵硬地抄写听讲下进行的。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使之在僵硬的知识灌输中泯灭了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全国目前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院校明确确定了数字出版方向,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日趋完善,值得借鉴。

(四)数字出版机构的接纳力不强

目前,由于高校数字出版教育正处于转型和改革阶段,形成规模的输送数字出版人才还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在数字出版行业最多的还是传统出版型人才,或者是IT等行业跨界人才。而且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平台运作技术是属于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和针对性强的技术种类,所以一般的数字出版机构,或者是传统媒介中的数字出版部门最多的工作人员还是技术类的,而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传统型出版人才一般都是敬而远之。这是由于:传统型出版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在校没有接受过数字出版的理论和技能教育,所以先天不足;目前传统出版机构正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平台正在建构期,需要专业的技术型和经验型人才,高校初出茅庐的学生缺乏这种技术和经验;由于数字出版是新兴行业,其内部也是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状态,没有过多的资源去对已经成型的传统或数字出版人才就重塑和教育,而刚刚走出高校的学生需要一个实践和学习的平台。所以这就造成,在数字出版行业中,对以前的传统出版体系下培养的人才接纳力不足,缺乏教育培养耐性,导致毕业生所学非所用,人才流失、浪费。

三、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对策

大数据时代,怎样培养数字出版的应用型人才,这需要高校与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对于两者而言,培养理念与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体系必须重建,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也必须合理化,师资力量的培养也必不可少。与此同时数字出版机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也需要更加合理化,社会选择和社会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外成功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

(一)转变高校培养理念

现有传统媒介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出版行业学科的细化。梁春芳教授指出,高校的出版教育应当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树立大编辑、大文化、大媒体的教育理念。面向数字出版产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基本素养、具备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了解数字媒体产业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高校的发展应该走在学科与产业前沿,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顺应社会的形势。

(二)构建多元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于适应数字出版产业形势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对于整个出版编辑学科来说,高校应当为学生设立不同的研究与学习方向,让学科更为细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绝对不能盲目地设定方向,或者强制为学生开课,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不完善时。其次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数字化平台中,出版行业归根到底的任务还是对内容的编辑和出版物发行,所以实践技能的教授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一定的经验积累对于学生来说,走上社会以后是很有利的。

借鉴德国的校企办学、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主要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这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的一种方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紧密相连,以学代工。高校依托自身强大的教育优势,拥有深厚的知识与理论底蕴,在此基础上推动校企联合,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与工作经验,无需数字出版机构耗费不必要的资源进行培养,达到毕业即能上岗。

在培养模式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编辑出版为核心内容,综合多学科进行人才培养,不单单局限在单一出版学科内。以武汉大学为例,其数字出版专业以出版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理论为三大基础学科,在此基础上开设相关数字出版课程。为体现出版理论和数字技术的结合。武汉大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类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传统出版理论,如出版学基础、编辑理论等;二是数字技术和信息管理,如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信息组织检索等。模块类课程主要面向新型数字出版业务,如电子书、数字期刊、网络游戏、数字动漫等。

(三)转变课程设置方式,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高校在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为学生设置基础与专业课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进行设置。在校企联合的双元制基础上,基础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应同时交叉进行,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划分专业,实行多元化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编辑内容为核心,经营管理、传播为主导,在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同时,在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培养教育下,设置人文素养类、出版传播类、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类等公共基础课。不同培养方向应围绕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数字出版内容集群主要开设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数字信息内容的策划组织与搜集整合、信息内容创意表达等生产类课程;数字出版技术集群主要开设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开发与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处理以及和数字出版相关的其他技术课程;数字出版经营管理集群,主要开设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经济学、市场调研分析技术、整合营销、电子商务、公共关系课程。避免设置课程的重复,根据企业、学校、学生个人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

在高校师资方面,基于双元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的技术教育由社会实践教师与高校教师同时来负责。来自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以自己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深厚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为学生讲解数字出版业务;理论部分,由在校老师进行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老师必须“走出去”,去一线产业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让实践来印证理论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革,最后达到反哺学校的目的。

辽宁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利用已有的师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由来自出版一线的教师带队,在编辑出版专业开设数字出版相关课程,成立了出版专业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该校还将出版业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产业人员请到学校进行授课、开展讲座、担任兼职教师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结语

在可见的将来,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必将是十分迅猛和繁盛的。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必不可缺。高校与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应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探索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巨大任务。在实践中顺应趋势,继续完善数字出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市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数字出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东霞.近年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

[2]何迪.探讨出版人才职业化及培养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3]吴鹏,程放.数字出版转型期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出版教育,2014,(2).

[4]余燕.数字出版理念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观点,2013,(12).

[5]许远.数字出版转型期出版人才能力结构的新变化[J].科技与出版,2013,(3).

[6]王东霞,赵龙祥.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开放性的三个层次[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7]陈丹,周红.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启示[J].出版研究与教育,2010,(12).

[8]郝振省,等.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on digital publishing indeustry in Ching:2012―2013[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9]王军.数字出版教育的策略选择[J].出版与印刷,2009,(4).

[10]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

[11]梁春芳.转型期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出版,2011,(3).

[12]陈丹,张志林.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索[J].出版研究与教育,2010,(8).

[13]徐维东,许琼英.上海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策略刍论[J].科技与出版,2011,(12).

[14]张照富.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学的变革之道[J].中国报业,2014,(4).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7)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

企业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ation),数字化转型不只是企业内部数字化自动化的应用,其正真内涵载于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通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将企业的前台与后台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从客户为中心出发,把企业的运作、决策及服务紧密围绕客户体验而进行。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能够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对科学、系统研究企业数字化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简略的概括为萌芽、扩张、业务变革和战略变革阶段,这些阶段分类大多以发达国家的视角来进行划分,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国家在不同经济水平,数字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将不一致。综合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数字化阶段的研究,大体将分为数字化初始期、基础设施变革期、业务数字化转型期以及战略变革期四个阶段。

二、企业数字化阶段分类研究

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划分指标。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计算应包含硬件、软件、通讯设备、视频会议室、信息化的培训课程、信息管理部的建设、专业IT人才团队、以及技术的维护。应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最近5年,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费用占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乘以100%

(二)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

企业数字化在企业的地位反映了该企业是否重视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云计算使得21世纪传统行业竞争无比激烈,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其主要评价依据包括:企业信息化领导的地位、信息部门的地位、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水平、信息话的重视程度等。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的任何其他资源都是在人力资源的参与下才变得灵活起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包括:雇员的IT技能和数字化的理念、是否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员、是否建立了IT部门并配置专业的IT人员、信息部门是否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的信息能力和数字化观念等等。

(四)IT的应用状况

无论数字化设施建设多么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战略高度,IT的应用水平都直接关系到企业数字化战略的成败。IT的利用状况囊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度水平、数字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电子商务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企业系统之间讯息共享的程度、能否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互等等。

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占传统业务的比例。包含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与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线上购买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特征

(一)处于数字化转型初始期的企业

初始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初阶段,此阶段还未建立数字化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其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都不完善,计算机的普及率包括信息技术的普及率都比较低,使用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应用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停留在硬件系统的建设层次。

(二)基础设施的变革期

信息部门开始建立;随之企业开始逐渐建立信息化的管理规范,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上更加注重数字化变革,信息技术开始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与职能部门,并且信息化变革更向着企业的统一化模式发展,企业已构建出具规模的内部网络,此时的信息技术处于推广和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初始阶段有明显完善。

(三)业务数字化转型期

处于业务数字化转型期的企业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配备了专门的数字化部门及专业IT人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全面提高,在企业内部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组织通过数字化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完美结合。这个时期的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信息系统在随着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变革进行调试和改变,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和变动的影响,此阶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进度也会轻微波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施行触及企业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过程。在业务数字化变革中,以变革标的为导向保证变革有一个具有方向性的、能够监测的、有向导的管理环境,为整个变革进程制定计划,构成有实效的项目小组和有效管理项目进程。选用新的领导方式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进程的管理的核心价值进行宣传增强管理层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四)战略变革期

企业领导层面,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变革期的CIO,自身不仅具备了全局性的眼光,同时能够以过程为导向,根据公司的组织设计进行调整.不仅具备信息分析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公司筛选和利用关键信息.并且还具备了能用投资回报率来决定IT方面的支出,高层领导角色在现阶段由CIO来担当,并制定战略层次的方案。在制度层次,企业已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企业的价值链用互联网思维联系和组织起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正真成熟阶段,并在企业的战略层进一步强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且持续对转型进行战略投资。

四、数字化转型阶段注意事项

(一)创新业务模式

数字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设计并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惟以最适合的规范方法不断地重新把全部业务要素纠合在一起才能满足客户期望,领先于竞争对手。

(二)推动构建客户和社区的互动

对客户和社区的自由交换的新模式的构建是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关键能力。传统企业与客户交互大多发生在销售、营销和售后的过程中。而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再到企业的财务方面等等,都与客户进行交互。构建与客户交流的社区,这一点小米科技公司做的很到位,小米社区和论坛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恰当的充当了与客户交互桥梁的角色。使得企业的设计人员、工程师与客户进行交互,让顾客得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优化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

传统企业以满足供应商来涉及供应链,而数字化企业必须针对顾客优化供应链。对数字化供应链进行优化,把这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进行组织,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依据数字化网络系统对信息按要求进行管理和输出。来达到协调远程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四)识别转型时机

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整体掌握来识别转型时期。需要判断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程度,同时把握自身的竞争对手怎样应对新的客户期望。根据时代和客户的变化要重新定义价值主张,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来实现数字化的价值。

(五)执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且持续改进

通过重新定义业务和运营模式,构建新的数字化虚拟社区,来实现客户的交互和数字化供应链的完善。这些不仅需要严格执行而且更需要持续改进,随着市场的变化,顾客的要求和偏好在随时变化,只有通过分析客户交互,来寻求新的源动力。

五、总结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从数字化产品与基础设施开始扩展,进入21世纪初后,开始发展到数字分发与Web战略阶段,其中Web战略与电子商务以及如何通过Web战略提高效率等。直到2010年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到业务模式层面,标志为移动革命、社交媒体、超级数字化。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强大动力,在新世纪背景下,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阐述,从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以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结合企业本身,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那些能够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并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能够在变革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冰.浅谈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9(19):314.

[2] 欧阳峰.我国企业信息化演进的内外影响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173-174.

[3] 龚芳,金岳晴.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33):9185-9187.

[4] Saul J.Berman,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和物理化的融合制定新型业务模式[J].IdeaWatch.

[5] 杜立辉.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8).

[6] Jian Fu Zhang.Eval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J].Expert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8938-8948.

[7] 朱农飞,罗元.数字化转型[J].首席财务官,2014.01:74-75.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TN91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6003303

Research of adaptive algorithm to convert class diagram into relational database

WANG Lili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aoji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Baoji 721008, China)

Abstract: An adaptive algorithm for translating class diagram into relational database is proposed. The class diagram is generated with Rational Rose, and represented by Java language. The Java source code text as an algorithm is executed. The keywords of "class", "attribute" and "relation" are compared by means of specific algorithm to discriminate their classes, natures and relations. After the setting description for the names of database tables, and the type and size of attribute fields is completed, the algorithm is executed in MYSQL database and SQL commands are generat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ve database and tables. It shows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reduce error probability and time of translation.

Keywords: adaptive algorithm; translation; class diagram; relational database

收稿日期:201110150引言

面向对象设计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常用于交互式对象系统的流程设计,它多用于软件设计领域和优化子系统和系统构件之间的关系[12]。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设计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工具,它用于描述并设计软件系统,特别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3]。类图(Class Diagram)是UML的元模型(MetaModel)元素,与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 Diagram)类似,它体现了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由于面向对象设计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和关系数据库(Ralational Database System)的广泛使用,用户可以通过在关系数据库中创建表的方法,将类图转化为实体关系图。目前,关于类和表之间映射的研究很多。Jaroslav Orsag的学位论文中提及的基于类图和实体关系图映射理论,主要研究了如何转化两者之间的关系[4]。Scott W. Ambler的文章中描述了是实体对象映射到关系数据库的各种方法,包括:映射对象属性到数据库表中的列,映射类到数据库表,以及映射各种相关,合成关系等[2,56]。文献[7]中详细论述了将对象映射到表的方法。

1转化算法设计

1.1逻辑设计

将类图转化为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是从概念层次设计转化算法,包含4个要素:

(1) Table:Table是由类Class转化而来,在公共类“public class”或确定类“final class”之后描述表的名称。

(2) Attribute:属性Attribute或者域Field是一个表的组成部分。

(3) Relation: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4) Key:关键字Key分为主关键字Primary Key和外关键字Foreign Key,字段或属性后标记“ID”的是主关键字,外关键字是标记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1.2算法设计过程分析

本文研究的算法设计如上图1所示,分为以下4个步骤:

(1) 创建类图并生成代码:用户通过使用Rational Rose工具创建类图。类图由类的名称、属性、属性类型和关系等组成。在JDK编辑器中使用Java语言将类图生成代码,源代码描述的类可以分为确定型类,组合类、抽象类和接口类。

图1算法用例图不同类之间和关系类型之间的映射方式主要有:相关,集合或合成。如果这种映射关系是一对一的,该算法将根据已有的类创建出2张表,通过表的主关键字合成新的主关键字,从而创建一张新表。如果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算法能将主表的主关键字作为映射后表的主关键字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是其他表主关键字的合成,因此,主类表中的主关键字是其他多个子类表主关键字的合成。

(2) 将代码转化为关系数据库:第1步,将Java文本源代码作为算法执行的输入;第2步,比较文本代码中的关键字,区分出类,属性,关系和关键字。如果类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算法将创建一张新的数据库表,并且该表具有这2个类对应表的主关键字的属性;第3步,通过算法分析文本代码中的“.java”和“/**”,以空格形式将文本代码进行划分,并存入数组;第4步,使用以下算法,比较文本代码和关键字,最终区分出类,属性和关系。

算法1:接收并存储数据至数组变量

(3) 设置描述:在完成从类至数据库表的映射后,用户输入数据,调用该算法编辑数据库表的名称,属性字段的类型及大小,关键字的类型。若属性字段有外关键字,则算法不能进行设置描述。

(4) 生成SQL命令:用户在MYSQL数据库中执行该算法,能生成SQL命令创建数据库和表。从类图至关系数据库的整个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类图至关系数据库转化过程2结果输出

使用该算法设计的系统,用户首先输入数据库的名称和插入文件的数量,系统将提示用户导入通过类图转化的Java源代码文件,如图3所示。

图3导入Java源代码文件经过系统输出,将类图转化为关系数据库表的结果如图4所示,整个转化结果包括表名,属性字段名、类型以及大小,关键字和设置是否空值域等。

当用户进行数据有效性检验和修改数据时,可以执行生成SQL命令,生成的SQL命令如图5所示。

图4类图转化为关系数据库表图5创建数据库和表的SQL命令3结语

为了有效验证该转化算法的准确性,必须把握以下4个方面:

(1) 转化后数据库表准确性:转化后的数据库表的数量必须和类图的数量一致,若各种类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则要反复创建新表。

(2) 转化后数据库表中属性字段的准确性:将类图中的属性数量和转化后数据库表的属性字段数量进行对比,包括表之间关系所使用的字段(外关键字)。

(3) 属性类型的准确性:表属性字段类型转化的处理结果必须和表一致匹配。

(4) 类和数据库表之间关系的准确性:比较数据库表中主关键字、外关键字和类之间的关系。

若类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用户需分解出多个一对多关系的类,再运用该算法进行转化。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92 ― 02

构建数字档案系统是高校档案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档案系统是以计算机计算为基础,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本的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收集和捕获其他平台有价值的数字信息资源,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建立分布式、跨地域的有序的信息资源系统。该系统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本文根据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切入,试图构建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并能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档案生态系统。

一、高校信息档案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托和现实意义

信息生态理论主要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核心并针对信息生态学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研究,目前他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美国学者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在1997年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的概念,将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理念引入到信息管理之中。他认为信息生态学就是“信息的整体管理”,简单的说,信息生态学即是将信息活动、信息环境等对象用生态学的方法、观点进行研究的学科。

信息生态系统这一人工系统由信息资源、信息人、信息环境三者组成,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与信息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最终使各类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信息的流量趋于稳定,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生态平衡。信息生态链由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传递者和信息的消费者三个动态因子组成。信息流转是指存在于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学者刘策群、周成聪的《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流转》提到了信息流转的类型,包括信息拒收与信息摄入,信息筛除与信息受理,信息排出与信息吸收,信息内化与信息产出,信息流失与信息供给,信息反馈等。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研究是运用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信息收集、信息交流与信息服务。最终达到优化高校数字档案系统机构,改善信息组织模式。促进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信息流转,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形成并完善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提升高校数字档案系统在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信息档案生态系统构建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研究

(一)高校数字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

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由信息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三要素构成。

1.高校数字档案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

根据其在高校数字档案生态系统中承担的功能和扮演的角色不同,高校数字档案生态系统的信息人可分为三类: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传递者和信息的消费者。他们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一切活动的有机构成者,直接决定着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2.高校档案系统信息的资源构成

高校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总体上来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资源是指纳入高校数字档案系统建设范畴的一切资源,包括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信息系统等信息资源等。狭义上讲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资源仅指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及与之相关的其它信息网络上的档案信息资源等。其具体构成可分为三类: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包括各单位移交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网内的档案信息资源。其他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相关信息资源,数字博物馆相关信息资源,其他网站上相关信息资源。相关的人员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系统等信息资源,包括人员信息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系统信息资源等。

信息资源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字档案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其信息资源展开的。良好、系统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3.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信息环境

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信息环境是指围绕高校数字档案系统发展而变化,并足以影响或制约高校数字档案系统成长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称。信息环境一般是指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内部环境。它是保证高校数字档案系统正常运行,并实现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目标的内部条件和内部氛围的总和。

(二)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生态链的构成及相互依存关系

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由三类生态因子构成,即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不同信息主体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在不同的阶段可相互转化。在高校数字档案馆这个生态系统中档案呈报部门和档案馆员扮演了信息生产者的角色,档案馆员又同时扮演了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而组织部门、教师、学生等用户构成了信息的消费者,各因子之间是共生共变相互适应的过程,他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促使数字档案系统这个信息生态环境螺旋式上升,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为了保持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总有老旧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被舍弃,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同时承担着分解信息的工作。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分解者四类信息人构成,联结不同信息人种类的纽带是信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生态链的实质是信息流转链。

(三)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过程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利用、信息反馈五大模块,并分别对五个模块中的信息流转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信息收集模块

信息收集是信息流转的起始环节,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整个信息流转过程可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信息流转能力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源的选择与控制能力、信息获取技术保障能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三个方面。

2.信息处理模块

任何档案不经过信息处理都无法供用户直接使用。信息处理是档案系统信息流转的中坚环节,具体过程为信息处理平台将收集回的原始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分类整理,最终将原始信息分为对应档案系统列表的各种资源,再分别传送至数字档案系统对应的数据库中。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的流转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整合能力、信息处理方式多样性、信息处理技术支撑能力三个方面。

3.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主要有信息列表、信息导航等列表,用于查询不同类型的信息。在信息过程中,信息流转能力主要体现在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功能完备性、服务平台易用性、技术维护能力四个方面。

4.信息利用模块

信息有效利用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前几个模块中各种完备的能力都是为信息利用模块顺利进行做准备。档案系统旨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档案信息服务,信息利用是重中之重。信息利用过程中,信息流转能力主要体现在用户需求获取能力、深度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

5.信息反馈模块

档案系统通过收集档案管理员和档案用户对档案内容与管理的反馈信息,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档案管理过程和各部门档案递交入馆过程,实现高校从“档案入馆―收藏管理―信息输出―用户反馈”全程的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从而使数字档案系统内部档案管理质量保障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

三、构建高校信息档案生态系统的建设策略

(一)馆藏资源建设

馆藏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的基础保障,是数字档案系统开展信息服务的前提。数字档案系统的目标是服务,要维持其竞争优势需要建设馆藏资源。

1.制定馆藏资源共建共享计划。高校数字档案系统馆藏资源建设应该有计划、有条理的开展,应先以机构、学科、领域等具有共同信息特征的单体数字档案系统为基础实现局部的馆藏资源共建共享,以为日后实现数字档案系统资源的全面共享奠定基础。

2.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可以提高数字档案系统竞争优势,提高数字档案系统自身影响度,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高校大学数字档案系统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定位应以原有资源的结构特征为基础,根据目标用户的特点、需求确定馆藏资源建设的重点领域,确定本馆的特色资源以及特色资源的发展优势和方向,有计划地进行特色资源的整序与开发,保证特色馆藏资源全面、完整、连续地采集与整理,形成具有较高共享价值的特色资源与完整的特色知识资源体系。

(二)人力资源建设

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中,档案管理人员的智力资本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的重要的基础资源能力之一,是信息流转能力重要的载体和外在表现。档案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充分给予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深造的机会,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资格、专业能力、岗位职务提升培训等,进一步加强其职业技能;要注重培训理念的创新,并结合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评价机制等方法,是档案管理人员能更充分地通过学习,掌握应有的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要从内部培养与挖掘档案管理人员的潜能,为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档案管理人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是进行档案赶快来的重要能力,是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可操作能力,鼓励档杆管理人员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可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建设

技术资本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中基础资源能力之一,技术有助于推动档案管理与服务,是高校数字档案系统建设的有力工具。技术建设强调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技术等的应用与管理,为高校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建设提供完善、先进的技术、系统、工具上的支持。

(四)学习型数字档案系统建设

构建学习型数字档案系统,首先要完成管理结构的构建,扁平化管理可以解决结构上的制度问题,扁平化管理结构使信息交流更加及时,资源整合更具针对性,内部协调更加有效,对外界的反应更加迅速,为学习型数字档案系统的建立创建基础和平台,在服务时间中不断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和推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和上下及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并在竞争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整体互动、协调合作的氛围。从而形成适应学习型数字档案系统要求的组织体制。

(五)文化型数字档案系统建设

高校数字档案系统要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作用,提高数字档案系统信息流转能力,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就必须建立一种信息的学习型文化。学习型文化的创建,首先要营造一种内部学习文化氛围,培养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学、创新、进取精神;其次,高校数字档案系统内部创建一种能够促进学习、增加沟通与交流、加强创新和应用知识的环境;此外,既要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又强调团队合作意识和知识共享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档案管理人员尽情发挥个人才智,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服务。最后,要营造相互信任、倡导合作、鼓励成功、公平竞争的机制和氛围,以和谐的组织文化提高团队成员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加强服务管理能力。

结论

构建一个科学化、系统化且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档案生态系统要从馆藏建设、人力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建设、学习型数字档案系统建设和文化型数字档案系统建设五方面入手,从而提升高校数字档案系统的服务效果与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黄玉丽.基于图书情报组织的信息生态心态模型构建及其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09.

数字化转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27-02

2014年4月25日,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1]。目前,随着高校转型的热潮,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改变思维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上大胆摸索并探讨转型发展的走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主动搭建高校和地方的信息枢纽平台,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的联盟,参与校地互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一方面达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达到壮大图书馆规模、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

1遇瓶颈,剖析亟待解决问题

1.1宏观认识存在欠缺

从表面上看,高校图书馆转型只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面的问题。其实不然,图书馆转型与高校顶层设计、图书馆领导的理念以及图书馆整体改革都有直接的联系,其不仅涉及战术层面,更关系到战略层面。因此,高校图书馆转型必须要着眼宏观,熟悉当前国际上图书馆领域变化的进程和特点。图书馆领导要有超前的思维和先行的理念,从而影响学校关于图书馆转型的顶层设计改革方案,加大图书馆转型的力度,提升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2内涵建设不到位

为了适应高校转型,图书馆在内涵建设方面要有重大突破,要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馆目标,构建服务教学科研、贴近学生实践教育的服务体系,以内涵提升为抓手,加强资源建设,优化内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使图书馆实现从知识中心向学习中心、文化中心的转变。

1.3转型依然存在许多发展的障碍

图书馆如何转变长期形成的传统的大空间大流通格局;如何构建严肃的科研服务与阅读多形态、休闲文化方式等多样化服务体系;在资源建设方面如何协调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大体系建设和新增专业、应用专业集群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传统纸质图书建设与数字联盟和移动网络飞速发展下的数字资源之间的并重发展,这些都是在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3]。

2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切入点

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首先要理清思路,结合实际,抓住机遇,敢于挑战,创新服务模式,找准切入点,明确转型定位,创新图书馆业务流程,变革服务方式,建造新的服务环境和社会交流空间。图书馆要积极融入地方发展,积极与地方政府、各行业和社会团体、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共同搭建高校院系与地方联合的平台,形成产学研共建、共享的柔性机制。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和资源优势,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实现与用户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在缩小社会上新出现的“技能鸿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完善图书馆转型发展服务机制,立足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承担社会赋予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走出一条符合图书馆实际的特色之路。

3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3.1资源建设的多元化

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要重新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并重发展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资源建设多元化,其理念主要体现在:①馆藏结构多元化。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要以学校专业建设为龙头,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并向重点学科、新增专业、特色专业倾斜,以“应用型”为支撑,以重点学科为主,集文、理、工、贸、经、体、艺等多种学科为一体。②数字资源多元化。在数字资源建设上,高校图书馆应将科研型和应用型数字资源结合起来,注重资源种类的多元化建设,既引进科研类数据库,提高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又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把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各类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列入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大力购买、自建适应教学和学生自学的数据库以及适应用户需求的应用数据库。③人才培养多元化。根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聘请知名的社会学者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人士做报告,介绍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④资源建设渠道多元化。图书馆应注重高校专业建设的需求和读者阅读取向的发展,引进应用型的书籍,扩展资源的获取渠道,从而使资源建设能支撑专业发展、贴近读者需求、适应阅读趋势。

3.2空间设计多元化

对于现代图书馆空间的认识,必须注重两个层面。①虚拟空间的建设。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核心,首先就要让读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种资源。其通过将图书馆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英文期刊数据库、报纸、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种文献系统地整合于同一平台,实现了纸质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图书馆还可以利用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方式帮助读者获取文献、整合数字资源,形成科研参考、视频教学、网络自修、电子阅读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从而成为服务于高校和地方的数字资源学习中心。②物理空间的设计。图书馆作为现代化的学习中心,应该具备丰富的功能、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图书馆在设计和布局上要充分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其要在原有的传统阅读大格局的基础上,完善文化氛围建设,优化微环境,建设多元学习空间,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述求[4]。

3.3建立数字化、智慧型、多元化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转型重点和中心任务是要建立数字化、智慧型、多元化服务体系,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拓展信息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构建互联网、高校与地方的网络服务平台,以功能现代化为标准,建立数字图书馆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多媒体导读系统、通信系统、咨询系统以及文献查阅系统等,从而使整个图书馆的流通借阅系统和信息输送服务系统更具现代化和自动化效果。图书馆要依据用户的需求创建智能化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知识管理服务模式,加强信息沟通和统筹,建立综合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提供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与信息技术,以电子资源为切入点,以网络联盟为途径,整合基础设施资源、人才资源、网络资源、读者资源,扩大流通领域和流通渠道,变拥有为付出,变静态为动态,变分散为整体,变自足为共享。图书馆要积极搭建政府信息网络中心与高校网络中心联合的平台,借助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构建集高校、社会和科技情报所三位于一体的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形成统一的大型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图书馆还要充分利用共享资源,通过馆际互借、原文传递、开展咨询解答等,形成集定题服务、课题跟踪、个性化服务、重点读者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型咨询服务体系。

3.4创设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应用技术大学环境下的图书馆转型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高校领导在顶层设计方面的支持以及宏观的管理和引导。创设良好的转型发展氛围,需要图书馆以追求环境优美、技术先进、服务一流、流通多元化、读者满意等为目标,以资源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信息个性化为突破口,在开发、整合、流通、传播、应用等工作中实现创新。对于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矛盾、分析矛盾、逐一化解矛盾,从而切实解决图书馆转型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宣传,创设有利于馆企合作的制度环境,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以及数据库,建立应用科研机构,逐步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5]。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联盟平台,发挥图书馆在资源、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积极参与和开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研究项目,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服务职能。

4结语

地方高校图书馆转型是紧密配合地方高校实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早改革,早受益;晚改革,晚受益;不改革,不受益。地方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挑战巨大,涉及制度建设、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因此,其应彻底抛弃等、靠、要思想,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图书馆”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加快高校图书馆转型的进程,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ZK(#]张祺午.驻马店论坛:多视角关注本科转型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4(12):44-48.

[2]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8-71.

[3]何青芳,姚俊兰.“第二届(2014)新技术时代大学图书馆领导与管理创新国际会议”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4(8):110-112.

上一篇: 设施农业论文 下一篇: 医学中级职称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