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54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1—0029—03

文化的定义很多,其中最广泛的表述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本文在认同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学校内,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教师、学生、职工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气候与氛围。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生,大都市上海“每8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一个电大毕业生,每8名在读大学生中就有一名电大学生”。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特色,因而没有文化。笔者认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特质不突出,但是没有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没有特色只是一个文化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本文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认同是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任何一所大学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而言,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学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只有那些体现在师生员工身上,绝大多数师生员工认同、遵守并信任的文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组织到底提倡何种文化或价值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员工对文化是否认同。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尺度。

1.文化认同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一般情况下,普通高校大学师生对本校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在我国当下“单位人”未能完成向“社会人”过渡的情况下,广大师生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能够与学校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就是凝聚力。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他们都是成人,有着学校、家庭和单位三个行动空间,每个人的学习目标不同,获取知识的先后也不一致。学员的特点是比较“散”。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广播电视大学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的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同时,作为一种心灵的黏合剂,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身文化的周围,使师生员工对广播电视大学产生一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凝聚力,使广播电视大学不仅仅是现在的或过去的学习场所,更是自己的心灵家园。

2.文化认同可以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大学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大学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广大师生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大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大学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大学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

广播电视大学的校规校纪即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约束力,前者是带有强制性的正式行为规范,后者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就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规章制度无论多么完善,都不可能明确到每个教师、学生的每个具体的行为。尤其是有了工作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即使开除学籍,他的成本很低,而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的约束力就能有效地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校园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营造出一种大家共同推崇和遵守的、高雅文明的精神文化氛围。

3.文化认同可以形成得以传承的学校品牌

现代符号学认为,能指和所指不可分割,能指对所指具有唤起性,特定的能指和所指构成特定的意指关系,这种意指关系一旦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特定符号的产品通过广告、公关等扩散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就在品牌符号信号的认知与品牌产品消费体验中接受了该符号的产品,而且连同符号本身——“品牌”。

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塑造着大学的形象。良好的大学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大学成功办学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标志。学校形象除对本校产生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社会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显示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这种作用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认同感不强

与国内底蕴丰厚的大学相比,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历史积淀不厚,底蕴不深,表象是广播电视大学历史文化感不厚重,无法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特色,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广播电视大学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

1.先天的“补课”功能,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广播电视大学从规模看任何一个普通高校都无法相比。但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高校资源稀缺、大批未能人大学的成人急需“补课”拿文凭和当时先进的传播工具这三个条件。那时的红火有它的特殊性,可以理解为计划经济的 遗产。而当下这三个条件都将减弱或消失。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自信不足,从而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2.对普通高校的文化克隆,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认同是一种意向性反应。如果一个人置身于某个文化情境中,不与异文化接触,可能谈不上有认同的需要或冲动,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

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历史文化不厚重,在羡慕一些名校的同时,开始克隆这些名校的文化,这样在短期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人云亦云,跟在知名大学的后面,邯郸学步,最终丧失了自我,等于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不仅要有高校的特点,更多的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载体和个性。这种个性正是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区别其他大学文化的地方。如果这种特质逐渐消失,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3.浓厚的行政色彩,遮蔽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下,缺少普通高校应该具有的文化元素,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文化行为中,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地位未能真正的确立,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从广播电视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可以看出,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根本就没有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内部机构,而是按照行政事务设立机构。加之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育人的主要参与者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普遍过重,而且游离于教学和管理之间,大部分教授、副教授都是校长、处长、科长。学生也不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认可自己的教师,更多地把广播电视大学当成行政单位,这种行政化,遮蔽了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

三、广播电视大学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面对广播电视大学当下文化建设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的差距,因为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有意识地挖掘、培育和张扬,更要生成、凸现和彰显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操作性的路径进入:

1.“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生成广播电视大学“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学习文化

广播电视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办学理念命名的一所大学。保罗·朗格朗认为,在当今变化的社会,人们不可能获得一种知识或技能就享用终生,教育的意义不再是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终身教育思想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开放的学习,必将成为公民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主要学习形式。而承担终身学习的载体非广播电视大学莫属。因此,广播电视大学要底气十足地大力宣传这张文化品牌,宣传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让学习者认同,更要让教育界的其他系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了解广播电视大学,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

操作上,可以采取“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的办法,使学员终身在广播电视大学内,这就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及多媒体技术构筑虚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空间,不仅使文化传播更为开放和便捷,也更有利于人的认知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全面提升。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广泛开展“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从而生成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学习文化。

2.“一代名师,皆教电大”,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一所大学,表面看,在硬件,在生源。但其核心在于教师,在于大师。一个大师,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符号。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广播电视大学没有围墙,高楼更少,校内短期不可能产生大师,普通大学之间,大师面临选择,而广播电视大学有包容的能力,其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聘请全国的大师。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不仅仅是学习硬件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学习软件的开放。完全可以在教师和教材上博采全国之长,聘请全国高等院校每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各方面专家,由他们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形成“一代名师,皆教电大”的氛围,从而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3.“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

前面所述,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克隆普通高校的文化,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大学。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笔者认同这一说法,但这是普通大学的观念。

广播电视大学教职员工几乎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开始就打下了普通大学的文化烙印,使得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因此,广播电视大学教师除了聘请名师外,要有意识地从广播电视大学学员中选择事业、学术有成就的优秀学员担任教师。“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这样一方面,与实际相结合紧密,另一方面,增强学员对广播电视大学的认可度,长期坚持,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并成为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敏.一所成人开放大学的“大爱”[N].解放日报,2010-05-22.

[2](关)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国际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2)

(一)要敢于打破现有局面,渗透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在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大多都有较长的办校历史,这些基层电大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定思维,也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模式,他们依靠固有的模式按部就班的进行电大的教学管理工作。但是新时期,基层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会阻碍广播电视大学的长远发展。具体来说,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在日常的办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新型管理思想的渗透和强化,对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反复分析,对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要让电大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当前电大的教育环境和面临的新的教育形势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和理念的自觉意识。鼓励管理人员树立新理念,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在新形势下的位置。鼓励和引导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和尝试,让他们逐步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改造。

(二)要关注服务对象,树立高度服务意识

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是为社会和学生服务的,但是很多电大教学管理工作中都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够把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新时期,基层电大必须要关注服务对象,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要认真做好社会调研,搞清学生的需求,建立能够服务学生和社会的教学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匹配的教学服务。

二、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实现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化,引入ISO900体系管理理念

ISO900体系是在总结前人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管理理念,它凝聚了成功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将这种管理理念应用到基层广播电视大学的管理中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提高基层电大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基层电大的管理中引入该体系,着重要体现两个理念的树立和创新:1.树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理念。依据ISO900标准的阐释,顾客是服务的焦点,对基层电大来说,学生就是其顾客。基层电大在教学管理中必须要关注学生,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要本着服务学生学习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自己茫无目的的瞎学,相反,电大作为服务载体,应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学生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电大要积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材料、指导方法等,由电大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研究,督促电大教师为学生提供需要的自学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2.树立全员参与管理的理念。ISO900标准提出了全员参与管理的理念,而事实上,电大的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电大作为一个整体要想实现管理的高水平化,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理念,而全员参与管理强调的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实现协同管理。基层电大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树立这个全员理念,要明确教学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几个管理人员的事,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的任务和事业。只有全员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才能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才能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确保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引入规范化流程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需要标准制度来作支撑的工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制定规范化的制度,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化的管理。例如,要建立教学管理限时完成工作制度,对教学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教学管理进度;建立教学管理工作差错处理制度,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要责任到人,根据制度规定进行相应处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建立教学管理审批制度,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具体事宜的操作进行审批,确保每项教学管理工作都是按步骤执行的;建立教学管理质量监测制度,对教学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确保教学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学籍管理制度,为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提供有效依据,确保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考务制度,为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提供依据,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要引入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明确学生报考工作流程、明确考场工作流程、明确成绩登录工作流程、明确课程注册流程、明确毕业审核流程、明确学籍建立流程等。将流程管理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基层电大的管理水平。

(三)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

新时期,电大教学管理手段应该更先进,更具时代特色,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要依托现有的局域网,建立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的技能,要对课堂教学、广播教学和专业课程录制等进行全程监管。要具备建立在线教学管理系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支持,给教师提供在线资源下载服务等。要建立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系统,建立在线考试系统,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内容的细节化,确保管理无死角

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够顾此失彼,而应该树立全面统筹的管理理念,确保各个教学管理细节都被重视。要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资格要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加强对教师业绩考核的管理,加强对教师评价的管理,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这个管理是从学生入学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的,是一种全程管理,对学生入学考试、在校教育情况、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情况、学生所学课程设置情况、面授辅导情况、教师网上教学情况、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学生日常考核情况、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等,都要进行有效管理;要加强学生管理,包括学生注册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评价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毕业证办理管理、学生退学管理、学生考核管理等;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包括对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管理,对教学资源更新情况的管理等。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3)

在广播电视时代,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信息化相比其他普通高校是比较先进的,电视台、闭路电视,录像机、电视机、接收电线等体现着那个时期电大教育信息化的特色。自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特别是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以来,明确确立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划,使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各省级电大教育信息化也逐步悄悄分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到目前,基于网络的省级电大教育技术支持形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服务外包型,学校只做信息化规划,具体实施和技术支持则由技术力量强的第三方(一般是企业)来做。第二种是校内承包服务型,学校技术部门就像公司一样运行,对内负责学校技术支持,对外实行社会服务,实行承包制,由于有政策和资金支持,有的学校引入相关公司加盟。第三种是单纯校内服务型,按照中央电大的技术支持要求,配备一定的人员,保障学校的技术支持,省级电大绝大部分是这种模式,山东电大就是其中之一。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环节牵涉到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环境建设、电教资源建设等。山东电大按照“三通两平台”(“三通”是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是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要求来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网络设施方面,山东电大中心机房2012年改建升级完成。占地100平方米,主存储器容量为40TB,备份存储器一台容量为20TB,服务器20台,并对物理服务器进行了虚拟化。出口带宽502M。对网络核心设备、安全产品等都进行了升级。综合来看,我校的中心机房在省级电大中居中等偏上,基本上能够满足我校现有业务的需求。为加强网上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山东电大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集成,先后搭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全省电大网站群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另外,省电大通过送服务器、电大在线平台、计算机到教学点等活动,支持电大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工作,省电大下派技术人员到基层教学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市级电大及教学点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逐步加大投入,重在应用。上述措施和工作基本上保障了网上教学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资源建设能力方面,拥有设施完备的280平方米电视演播厅,配有满足各种电视节目制作的先进设备,拥有先进的全数字标清电视课件制作平台,中心累计制作电视教学节目3000多课时,并承担过山东电视台大型电视节目的直播。直播课堂已累计制作IP教学课件800多讲。

(二)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和其他省级电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我省电大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不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划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未能充分适应各级电大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现实条件。

2.应用系统相对独立,数据标准不完全统一,应用访问接口缺乏,形成众多信息孤岛式的信息系统,不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一是难以实现信息挖掘与校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等深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另一方面,不能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无法满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在电大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资金投入和实际需求不太合理。

4.存储和服务器等设备耗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随着应用需求的递增,学校不得不购买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提供信息服务,而相应地需要增加更多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更多的维护运行成本。

5.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管理制度应该完善以适应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需求。

6.信息化资金投入相对偏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大投入的过程。广播电视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均衡区域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支撑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探索和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电大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在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分部的大环境下,研究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来适应未来开放大学的发展需要,为全省电大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近期目标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着分步分层次实施的原则,现阶段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实现目标如下:

1.以新一代校园网为核心、打造融合最新信息技术的强大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加之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全面深入多层次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认证平台等基础平台,加强系统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提供直接支撑。

3.建设多类型、多层次、全面丰富的远程教育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建设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形式包括文本、视频、音频、课件等多种类型。

4.建设多通道、多种类的远程学习平台。建设支持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持终端三种访问方式的各类远程学习平台,提供多类型课程学习、学习档案、学习交流等功能,完善各类网络通道,形成多样的资源传送模式,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

5.完善规范高效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6.建设全面的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体系。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山东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基础上进行吸收、扩展和新建,形成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系列交换规范,为资源建设及应用平台建设提供可遵循的标准,从而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连通,完成资源在各系统间跨系统、跨平台的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

三、山东电大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思路

所谓一体化建设思路,是在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针、策略、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机制建设,按照规划协同地推进学校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要素和三个层次来着手开展。

(一)从四个要素入手加强信息化建设

四要素为“信息化基础环境、信息化软件环境、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体制建设”。信息化基础环境是指机房、网络、存储等校园网基础硬件设施及为保证其安全、稳定、便捷的运行和使用而构建其上的基础软件,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软件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业务信息化环境,即围绕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所构建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环境。如学校教学、教务、办公等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指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电视节目资源制作、网络课程与课件制作、移动学习资源制作和虚拟现实课件资源制作;信息化体制建设,包括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信息化基础环境是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软件环境是重点,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信息化体制建设是保障。信息化基础环境方面,当前,很多省级电大正在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改善机房配套设施,优化配置服务器数量和档次,合理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云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化、集中化、虚拟化的高可用数据中心是高校基础环境建设的一个选择。根据山东电大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数据学校除了继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外,数据中心是选择自我运维管理、服务外包还是购买云服务?我们的建议是:保持我校中心机房的现有规模不变,当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后,采取购买服务,最终过度到完全或绝大部分采取购买服务上来。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的96号文《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这是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2014年3月浪潮云计算中心建成启用,位于济南高新区,园区占地面积242亩,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计可部署3.04万个机柜,容纳约100万台服务器,是亚洲目前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这为我校购买专业服务提供一种可能。信息化软件环境方面,山东电大近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应放到业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上,这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之一。建什么样的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业务需求就建什么样的平台,业务需求引领平台建设,平台应用推进业务发展,没有业务支撑的平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何来建?多种模式,自主开发、委托开发、购买等,建议采用委托开发为主,购买为辅,考虑学校技术队伍现状,自主开发作为补充。如何推进?作为学校,如何用好平台是最为关键的,首先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其次建章立制,以制度保障平台应用。如果将网络环境比喻成场地,平台比喻成舞台,资源就可以比喻成表演的节目了,最终吸引观众的不是场地有多大、舞台有多炫丽,而是节目有多少、有多精彩,精彩的节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排练出来的,需要演员长期的磨练而成。作为广播电视大学,最应该有的,最应该做的,最能够做的,也是能够做成的就是教学资源。缺乏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是所有高校的普遍现象,为此,各高校已经开始网络资源的建设了,IT公司研发制作教学资源的软件不断推出,世界著名高校成立了MOOCS联盟,不少公司专门成立了教学资源制作部门。在这种情势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资源制作具有传统优势,与普通高校相比,这是我们的强项。我校的教学资源规划和制作机制与全国其他省级电大差不多,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现在成立专门资源制作部门的电大已经不多了,现在基本是分散的、以教师为制作主体的模式,当然就不专业了。基于现状,山东电大资源建设建议采取“整合+购买+分享+制作”的模式。推动成立数字资源研发与运营中心,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学校各单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服务。完善数字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及数字资源门户,促进数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充分利用。积极探索优质资源进入市场的有效机制。在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思路中,还需要强调管理规范的建设和信息化支持机构的建设。因为信息化建设之后是运行,正常运行才是信息化真正发挥作用的保障,而只有建立好管理规范和支持机构,才能保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山东电大2013年5月先后成立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咨询委员会,宗旨是增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快速、有效地推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发展。

(二)通过三个层面来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

三个层面为“规划、建设、应用”,即科学总体规划,协同有序实施,加强信息化应用。科学总体规划。做好总体规划是搞好高校信息化的关键。需要在充分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现状、需求,特别是学校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全面的规划。努力做到:第一,管理、技术相结合。信息化的成败,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许多高校的经验证明,信息化的成功在更大的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要做好一个总体规划,需要有学校高层的管理人员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符合学校的需要,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有我校信息化支持部门参与,这样才能保证与学校信息化现状的衔接;还需要有资深的信息化专家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规划与IT技术发展的统一。第二,实事求是、周到细致。要充分了解学校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规划,而不是根据技术来定规划;要了解学校信息化能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情况,根据实际投入来定规划,而不能做成太过理想不能实施的规划;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方针、策略,也要有细致的实施计划。第三,站在整体的高度全面规划。我校信息化落实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来牵头实施,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来做全面的规划,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来看问题。协同有序实施。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中,相关部门间需要协同有序展开工作。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如教务系统和网上教学系统涉及到教务、教学处,社区教育涉及到继续教育学院,办公自动化平台则涉及到各个部门。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好是在规划的指导下协同、有序的进行,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通用的接口与平台,这样才能形成有机集成的我校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化应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是落脚点,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阶段性工作,使用信息化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重在应用。学校各部门和各级工作人员要增强应用信息化的意识,主动接受信息化。第一,从事远程教育的工作者,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应该继续加强;第二,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推动信息化的应用;第三,不断总结信息化工作的优缺点,及时进行优化升级,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科;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广播研究

作者简介:汪丽,女,黑龙江鸡西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媒介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研究的日臻丰富、成熟,其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也备受关注,人们注意到,广播电视学科正努力从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下属分支走向独立。然而,同新闻学的有无“学”“术”之争一样,广播电视学科的“学”与“术”问题,也历来颇有争议。尤其在业界,始终不乏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支持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广播电视研究脱离实践,有“学”无“术”。对此,本文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是有“学”有“术”的,如何做到“学”“术”并重?以下结合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问题谈个人的三点思考。

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之思

广播电视是否有“学”,如何使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学”?从根本而言,这涉及广播电视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但目前,广播电视学科在此方面仍有若干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其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究竟应如何建设?一般认为,广播电视要建构起相对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并被广泛认可,首先应做到两点,即:厘清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使学科外延与内涵得以清晰界定;关注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类实践,使“学”、“术”得以有机结合。这是建设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正确思路,但在现实中,这两个问题并未得到较好的处理:一方面,广播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过多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并形成分支学科,这看似丰富了学科内涵,实则却模糊了其外延,难以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尚不够成熟的当下,广播电视研究对“术”的关注似乎过度,以致缺乏在学理层面的积淀,这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研究议题的频繁转换上,如“超女”火热就同质化地研究选秀节目,“非诚勿扰”火爆就转而研究相亲节目等,这看似与时俱进,实则是一种浮躁跟风的现象,最终只会导致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论研究成为“术”的尾巴,难以成“学”。

针对这一学科建设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在此,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现状,本文阐释个人较为认可的一种建构模型,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鼎新教授的“两大领域、三大模块”。[ 1](见图1)

图1:谢鼎新教授提出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架构图

在该结构图中,广播电视学科体系被分为理论研究和活动(现象)研究两大领域,涉及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及独特内涵三大模块,层次清晰、分支合理,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体现该学科体系的逻辑性,且对与该学科体系建设相关的交叉综合问题保持必要的张力”[2]。因此,个人认为该模型能够做到前文所言的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应做到的两点,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其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应被纳入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语境中。当今的时代已不可与传统广播电视时代同日而语,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介的融合成为现实乃至大势所趋,因此,需以发展的眼光,置身媒介融合的视野及语境中,来探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首先,广播电视研究应正视并重视出现于该领域的融合活动,以透过实践层面的归因分析与经验总结,从学理上为“学”的建立打下基础;其次,当广播电视领域在媒介融合时代出现了新的现象时,原有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构思路及方法必须更新,即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等都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对媒介融合这一现实的关照,将不仅利于避免书斋学问,更能在新的语境下为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更为合理的研究范式。

总之,对于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上述理解与思考,旨在建立一个基于“术”又与“术”和谐统一的“学”。

二、广播电视学科研究生培养之思

如果说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可有力反击“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言论,那么对于广播电视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反思则旨在反击“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的说法。

广播电视学科的建设发展与高校教育密切相关。之所以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缘于该学科的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大都脱离广播电视实践,这一问题尤其存在于研究生培养中。由于大多数开设广播电视学科的高校均只招收该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其研究又常与广播电视实践活动脱钩,如此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广播电视研究则难免会被认为有“学”无“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理解与思考在于,要证明或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有“学”有“术”,除了理论研究要紧密结合广播电视实践这一基本要求外,广播电视学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设置与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为例,除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外,该院系于2009年底成功申请到广播电视(电视编导)专业这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开设资格并自2010年起招生。该专业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则更注重培养此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使理论涵养在与实践操作的互动中得以提升。从长远来看,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设置对于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尚不成熟的广播电视学科而言,此举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摆脱有“学”无“术”的批判,从而向着更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迈进。

当然,需强调的是,无论学术型还是专业型,都要在研究中兼顾学理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广播电视学科“学”“术”并重。而对二者加以区分,旨在有所侧重地为该学科的不同分支培养人才。

三、广播研究缺失之思

事实上,上述两点思考已基本可反映出笔者对如何使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有“术”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此外,就广播电视学科的相关研究而言,笔者的思考还在于广播研究较之电视研究的缺失问题。

这一点在数字中显而易见。通过中国知网,以“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分别有34851条、100549条、11453条记录,进而可得出,仅关注广播领域和仅关注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有22598个、89096个,后者几乎是前者的4倍,可见,广播研究缺失严重。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广播媒体,还是处于媒介融合浪潮中的现代广播,都应被给予同电视一样的重视。若将研究焦点如此偏颇地聚在电视领域,那么广播电视学科就无所谓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继而“学”“术”问题便无从谈起。

可以说,在“学”“术”并重的发展道路上,广播电视学科任重道远。

注释:

1.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7-48页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223-03

近几年影视传媒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受到的媒体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该专业持续升温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是是属于艺术类专业,要求能够掌握前期的策划,文学创作,节目编排,后期的制作等综合素质,对人文素质及文学方面的素养都有极高的要求。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创作、广播管理、电视节目策划、栏目创办、频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媒体的运转注入新鲜的血液,攫取更多新颖有创造力的思想,学习专业技能让信息的传播达到最高效率,更加便捷的接收信息,让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地方高校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人才培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出现引起了一大批电视人的热切关注,吸引了更多热爱媒体事业的人才,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为人知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很多国家重点大学都先后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普通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纷纷设立了该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即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并且理论与实践要达到有效的融合。但是,就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缺乏一定的培养经验,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占着同等重要的比重,那么如何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齐头并进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还很薄弱,还有待加强。但与当地的高职院校比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难看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教学资源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学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教学课程安排方面;(2)专业教学设施,师资方面;(3)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

2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机会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良好的广播影视编导素质和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能力。单单依靠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教学是远远不能达到岗位学要的标准的。例如周口师范学院严格要求该专业每位学生必须达到172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里面包含理论课程的133个学分,实践课程的39个学分,很明显,实践与理论的比重相差太大。不仅如此,理论课共有1894学时、实践教学却只有567学时,实践教学的比例达不到30%。根据大学课程的安排,一学期有18周的课程安排,一门课程2个课时,一学期36个课时左右,在课程安排上,每门课程还都会有大量的理论讲解时间,这样原本时实践性课程就会多出了理论的部分,缩短了实践的时间。学校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生的实践课程就相对的减少了,而授课老师只能根据理论的只是来讲解,学生自然也就只能依靠理论来学习专业知识,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2.2专业硬件设施相对缺乏,师资力量较弱

对于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来说,教学硬件设施会有所缺乏,加之高校资金的短缺,就造成实践的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时刻与媒体接轨的专业,学生的实践也要与社会岗位所需保持一致。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才能对媒体的运作才能了如指掌。由于受资金的所迫,高校的教学设施都是落后于媒体的,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设备的质量上都远远没有达到教学所要求的,这都是导致学生实践课程少,理论偏重的原因,也就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对于广播电视编导。

参考文献

[1]雷璐荣,赵珈艺.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2014(2):89-90.

[2]坚斌,方婷婷.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5):180-182.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6)

电视科教频道和电视科技节目的大规模兴起并没有引起各界对电视科技节目语言研究的兴趣。笔者曾对广播电视研究界较为权威的两种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电视研究》进行过资料统计,发现对电视科教节目进行专门论述的文章比较少,更不用说专门讨论它的语言了。而一些专门的语言学刊物,如《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更很少涉足应用语言研究,其他的如《语言文字应用》等并未见到系统研究某一种电视节目语言的文章。实际上,目前的状况是,电视学界对于此类节目语言处在一种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运用状态: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更多的是探讨此类节目的播音技巧、特点和风格问题,而汉语语言学界多对纷繁复杂的广播电视语言立足基础性理论解析和梳理进行宏观论述,少有对一个单一的节目类型的语言运用进行探讨。目前的研究状况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传播学电视学理论的研究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创立促成了电视科教节目地位的迅速飙升,使其成为电视节目类型中一个重要成员,电视研究界也从近些年开始了对电视科教节目的关注。以发表文章为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从1990年到2002年的近150期杂志中,与广播电视科教节目有关的文章不足30篇,2000年之后的文章占了大数。这些文章关注的大多是科技节目的创办宗旨、编排原则、宣传功能、内容选择等,从语言角度进行阐述的凤毛麟角,《电视研究》更少,从1994年到2002年的近100期杂志中,涉及电视科教节目的也不过20多篇,内容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大同小异。两种学术期刊中,重点谈论电视科教节目语言尤其是专题类电视科教节目语言,或对此类节目语言研究具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大体有如下几篇王丽萍的《谈谈电视教育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倪既新的《潜能・现状・位置――谈谈科普类电视节目》、艾红红的《我国电视中科技传播回顾》。

王丽萍的这篇文章,王文以自己亲身的教育节目创作实践为据,提出电视教育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应体现知识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幽默性。王文的阐述明确把电视科技节目列入了教育节目中进行讨论,对于她归纳的四个特性,除了艺术性外,其他均对电视科教节目语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此类节目语言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章还有宋家玲的《科学与纪录――关于科教片创作的一些思考》。这篇文章主要从科教片分类的角度出发,对科教片的题材特性,科学思维与故事叙述,科教片的表现手段和手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提到,采用声画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和阐释,在科教片的表现领域里常常大有用武之地。

专门著作方面,谭树慰有《电视科普节目制作》一书。书中指出,电视科普节目解说词有深化主题、补充事实、加强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转场的作用。电视科普节目中“画面是第一位的,解说是第二位的,而两者既是独立又是相辅相成的。“谭树慰总结解说词的开头有平铺直叙、直接点题、提问式和比喻式四种形式,解说词的结尾的撰写则分为见好就收、描述式、号召式和前后相呼应等方式,解说词主题部分的撰写一般采用的形式有叙述、对话、自述、第一人称、小品创作等。另外,孔德明教授的《电视文体写作》和王东河、王朝东的《电视写作》也都对电视科教节目语言的创作进行了精辟和详尽的论述。

以上这些文章和著述都为电视科教节目语言的研究铺就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石,但只是节目语言特点研究的一个视角。这些研究成果是在新闻传播学和电视学理论背景下,对这类节目的语言创作提出的要求。

二、立足播音主持理论的研究

从播音主持角度研究广播电视语言的著作很多,但专门探讨科教节目的语言使用尤其是专题类科教节目语言使用特点的著述并不多见,倒是有不少零落的关于语言应用的论述散见在各种播音主持著作中。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就是其中一本,该书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认为电视记录片解说的表达特性表现为生活化、丰富性和多重性。解说语言朴实自然流畅。从表达方面看“不刻板,少雕琢,不夸张,较自如”。在表达技巧上。“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使用不同方式、手段创作的不同形态的片子,或一部片子中对解说有不同的需要,往往要求解说具有讲解、朗诵、播读和说的不同语言样式,叙述、议论、抒情、描绘的不同语体以及不同人称的身份感和语气。”《中国播音学》认为,在电视科教节目解说中,画面与解说是互补的。它的表达样式为“讲解型”,表达用声平缓、语言稳实、质朴,不宜太扬、太飘、太快,要耐心,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有兴趣。

应天常以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风格为例,认为电视节目解说尤其是科教节目解说应渗透动人的诗情、采用跌宕起伏的语势、包孕丰富的气音。应天常对于他认为的电视解说的“阶段性成功超越”解释为“运用特定的气音用声方式,把几页静态的书面解说词融于充满诗意和动感的画面,在连绵不断,潺潺流动的语流中,突破标点、突破常规”。

此外,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2月版),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2月版),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8月版),俞虹《节目主持通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吴郁《节目主持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版)等,也从播音主持角度对电视专题节目或者电视科教节目的语言尤其是播音和主持语言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播音与主持研究界的这些成果有力地填补了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的部分空白,并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研究视角,但播音主持更注重操作性,它研究成果更多的也是体现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播音的声音再创造上,即改进播音主持实践,提高播音主持能力上。

三、立足语言本体理论的研究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广播学院的部分教师即开始着手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运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较早的如施旗的《广播电视语言》、牛印文的《广播电视语言应用》等。这些书论述了各种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及播音的语言特点,其中认为科普节目的共性特点表现为用通俗的、形象感强的语言来表述科学概念,把科学知识讲得明白易懂。在此之后林兴仁的《实用广播语体学》第一次对广播语体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把广播语体分为四个层次五个大类,广播地方方言分语体、广播时 代特征分语体、广播交际领域分语体、广播体裁分语体、广播表现风格分语体。其中林兴仁在广播交际领域分语体中提到广播通俗科学语体,他认为,广播通俗科学语体“常常把科学材料加以形象化、情节化,以活泼、生动的方式表达科学的知识原理。在词语方面。少用专门术语,允许以日常同义的口语词替代,不能替代的,则加以浅显的解释或插说。句式比较灵活,多用简明扼要的短句,不像专门科学语体那样多用长句、复句。广播科学语体经常使用叠音词、象声词、叹词、语气词和儿化词。广播通俗科学语体较多地吸收了艺术语体的特点,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对拟人手法的运用。广播通俗科学语体还大量地借用艺术语体的体裁形式,形成科学相声、科学散文、科学诗、科学快板、科学故事等形式。”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广播电视传媒现在的结构模式基本上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的。具体来说,1983年,国家广播电视部根据党的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的要求,召开了中国第十一届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现在,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传媒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可见,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既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盏指路明灯。正因为这样,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后,一方面是广播电视广告业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报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率先起步促进了广电人把广播电视经济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并于1984年开始了“广播电视经济”的研究。到199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是真正科学的、完整的中国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体系以及结构模式是在2000年以后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

一、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

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与我国的宏观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一样,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整体,所谓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也就是我国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在我国传媒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已基本形成。其中的第一个“1”是指传媒经济中枢理论,“2”是指传媒经济造血理论与传媒经济输血理论,第二个“1”是指传媒经济纳新理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依据“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的要求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国的整体传媒文化产业。

传媒经济理论系统涵盖的十大基础性理论是引领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核心理论、路标性理论。这十大基础性理论主要是: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网络经济的本质理论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

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等四大理论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传媒经济中枢理论。传媒经济中枢理论是一种引导性理论、灵魂性理论、宏观性理论、聚集性理论、共享性理论、中心性理论、主导性理论,它一方面告知传媒人应该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媒介和科学开展传媒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又告知传媒人应该如何科学感悟传媒现象和自己的传媒行为。传媒经济中枢理论是阐述传媒的性质、功能、走势等传媒的重大理论问题,不是阐述传媒运作的具体技巧,但是它可以引导传媒人通过自身对传媒经济中枢理论的感悟而创造出具体的、具有特色的传媒经济的运营技巧。

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等四大理论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传媒经济造血理论。血对于人体是何等的重要,同样,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它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血”。传媒产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血”是从哪里来的呢?简单地说是从传媒产业经营活动中来的,若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它是由传媒人在传媒经济造血理论的引导下创造出来的,是以传媒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传媒经济输血理论――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市场营销理论。传媒经济输血理论与传媒经济造血理论是传媒经济生命理论链条上的两个环节,传媒经济造血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如何创造价值(造血),传媒经济的输血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如何实现价值(输血)。传媒经济输血理论是从医学中的“输血”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理论。输血理论是当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采供血理论和输血理论两个部分。传媒经济输血理论的实质就是借鉴医学领域中输血理论提升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任务主要是:(1)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传售各类传媒产品;(2)监督和检查传媒产品的质量;(3)实现传媒产品的价值,保证传媒产业功能和传媒事业功能的实现。

传媒经济纳新理论――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网络经济的本质理论。传媒经济纳新理论是根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态现象以及传播媒介生存、发展、壮大的实践要求形成的一种理论。我国有一个成语,即吐故纳新,其原意是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后来,人们常常把扬弃旧的、吸收新的行为称为吐故纳新。一个组织要永葆青春,就应该不断地吐故纳新。同样,传播媒介作为一个实体也必须吐故纳新,只有这样传播媒介才能永葆青春,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地、更好地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但是,传播媒介的吐故纳新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吐故纳新,又是具有传播媒介特点的吐故纳新。所谓具有传播媒介特点的吐故纳新,主要是指传播媒介实体应根据传媒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那些不适应传媒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媒生产关系,绝不是取消某些传媒实体。比如我国的报刊、广电等传统传媒可以借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传媒的孵化器作用,推动传统传媒实施吐故纳新,一方面提高了传统传媒的网络技术含量,实现了传统传媒的吐故纳新,另一方面借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整体传媒文化的融合,为推动我国整体传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方位地发挥整体传媒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做好了传媒体制上的准备。

二、广电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形成过程

(一)广播电视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始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现在可区分为两个阶段:1.广播传媒单一事业功能发挥作用阶段。1940~1980年的40年间,我国广播传媒和1958年5月1日开播的电视传媒(1958~1978年称为北京电视台,1978年后改称中央电视台)只执行单一的事业功能,否认广播电视传媒的产业功能。2.广播传媒事业功能与产业功能共同发挥作用阶段。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在功能上开始由单一的事业型功能转变成为两种功能――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可见,我国广电人对于广电传媒二重性的认知是从认知广电传媒的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开始的。广电传媒的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是一种传媒现象,广电传媒二重性是传媒本质的体现。根据认识论的本质要求,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从其现象开始的。可见。广电人对广电传媒二重性的认知过程,是认识规律的一种体现。

随着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功能作用的发挥,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内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经济学理论开始萌芽。1979年初,当我国的电视传媒广告经营问世以后,电视传媒产品经营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为了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经济的萌芽,1979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肯定了传媒恢复广告的做法,并作了具体规定。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信息。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先后开办或恢复播出广告节目。

在此情况下,人们对广播电台、电视台能否创收(即经营收入)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传统观念开始动摇。正当广电人困惑和徘徊的时候,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于1983年3月13日~4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经验,讨论和确定了广播电视传媒改革的基本方针,会议指出:要“自己走路”,要“以宣传为中心”,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要“四级办节目、四级混合覆盖”,要“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财源”,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985~1991年的六年间是我国整体传媒经济元素发现最多的六年,也是广电传媒经济发展最快的六年。在这六年间,就传媒经济元素问题学术界进行了认真讨论,进而科学地确定了哪些是传媒经济元素,哪些不是传媒经济元素。比如新闻就不是传媒经济元素,它是新闻学的核心元素,但是,也是发展传媒经济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六年间,在广电传媒经济理论上确定了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等传媒经济理论元素;在广电传媒实践上,于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经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广东省委的批准成立,其办台方针是:“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呼号为:“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从此时起,中国大陆第一个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用全新的广播方式开始了播音。1990~1993年,我国相继成立经济广播电台14家、经济电视台10家、有线电视台12家。

1992~1995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广电传媒开始进入了市场。

1996~2002年,中国传媒经济理论博弈进入高潮。1996年5月29日,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事业集团宣告正式成立,并宣布从即日起中国传媒业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在传媒理论界也开始了中国传媒集团应该是产业性还是事业性的博弈。1999年6月9日,中国第一家城市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宣告成立,此后,中国传媒集团性质的博弈进入高潮。2000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家省级广电传媒集团――湖南广播影视事业集团宣告成立;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传媒事业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挂牌,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管理体制和事业性运行机制“重大改革”的全面展开,广播影视事业集团化运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以后,一方面广播影视事业集团的弊端日渐暴露,另一方面广播影视产业的优势在“夹缝”中有了一定的发挥。为了促进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明确提出“产业化年”的口号。2005年1月,广电总局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不再组建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对已组建的广播电视事业集团改为“总台”,同时对“总台”进行“产业化”改革,并恢复了建立“制播分离”制度的政策。2005年以后,广电总局没有审批一家广播电视事业集团,但是有相当多的省市成立了与“总台”并行的“广播电视台”。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安徽、黑龙江、湖北等省成立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现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正朝着传媒融合化、一体化以及整体文化的方向稳步健康地发展。

(二)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广电传媒经济同我国整体传媒经济一样,是逐步走向成熟的。

1.广电产业经营已市场化。自1978年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广电传媒产业从“无”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再到产业化经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在它的变化过程中,我国广电传媒人创造了许多广电产业经营市场化的经验,其中有两种广电传媒产业经营的经验是一定要写入传媒经济发展史的,因为它体现了广电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这两种广电产业经营的经验是:一是由央视传媒人创造的黄金传媒资源广告招标式的广电广告产业经营模式;二是由湖南广电传媒人创造的用广电经济活动塑造企业形象的传媒产品经营模式。

2.广电传媒经济政策已逐步走向完善化、科学化。从整体传媒经济来看,比较完善的、科学的传媒经济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实施这些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如果把我国制定的传媒经济政策细分一下,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辅助类政策,即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解决报纸所需资金短缺问题所采用的政策;其二,事业类政策,即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2年间制定的关于传播媒介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其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类政策,即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的《人民日报》等八家在京新闻单位可试行的一种办报模式;其四,产业类政策,即在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类政策的博弈中以渐进式态势逐渐走向完善化、科学化的传媒产业政策。这类传媒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3年中央37号文件确定的“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三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之路的论述。十年来,我们在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就是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手抓,两加强等,并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全面阐述了我国传媒文化产业政策。

3.广电经济理论已体系化。基于整体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广电经济理论也已体系化。所谓理论体系一般是指基于某一公理的演绎。传媒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就是基于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营规律而形成的一种被社会认可并能指导传媒组织或机构实体依据传媒运营规律持续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传媒经济理论基于的一种“公理”。对于传媒来说,这一“公理”就是传媒二重性理论,它是实现传媒经济平衡发展的支点理论。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只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平衡。因此,保持传媒活动各要素的平衡、有效开发传媒资源是传媒人追求的基本的价值目标。但是传媒活动各要素的平衡是相对的,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传媒人为了促进传媒业的发展,必然追求新的传媒平衡并努力保持这种平衡,因为平衡可以表明传媒业已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统一、和谐、一致,标志着传媒业已在原有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平衡与不平衡的博弈进入了一个高水平的平衡。传播媒介同其他事物一样,就是不停地从不平衡进入平衡,循环往复,进而促进传媒业的发展。可见,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化必须具有三组基本的传媒经济理论系统,即传媒二重性理论系统、传媒资源理论系统、传媒平衡管理系统。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内的这三组基本理论系统的科学结合度是决定传媒产业发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传媒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4.广电经济活动制度化。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制度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特别是广电传媒更加强调公有制。后来,随着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和发展,除在传统传媒领域仍然坚持公有制外,在新兴传媒领域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

就传媒经济活动制度来说,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传媒经济活动的主体已经多样化,既有公有制性质的实体,又有集体性质的实体和个人。但是大部分传媒经济活动是由传播媒介主办和发动的。

就传媒管理体制来说,当前的传播媒介基本上是以事业性管理为主,产业性管理所占的比重还不大。但是,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来看,传媒文化产业在整体文化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决定其产业化管理所占的比重将会增大。具体来说:(1)报业传媒将实施“三分开”的管理体制,即产事分开、产政分开、管办分开。通过“三分开”的管理体制的实施,一是改变报业的高度垄断状况,二是纠正“千报一面”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实施“三分开”管理体制以来,虽然推广较慢,但是效益还比较理想,因为“三分开”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报业尽快转企改制,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报人办报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报业资源,有利于改变过去“千报一面”现象,是报业传媒体制改革的最佳途径。(2)广电传媒应实施“制播分离”制度,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业界率先提出来的改革设想。经过18年的反复实践,证明这是广电传媒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3)我国的网络传媒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实施传媒产业化经营,充分调动各类网络传媒的积极性。

总之,根据我国传媒产业制度的特点,要解决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经营好公有制传媒产业的同时,支持和扶植民营传媒产业公司的发展,以便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促进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5.广电传媒经济教育规范化。传媒经济理论作为一门专业课走进大学课堂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其中作为一门知识课较早走进大学课堂的应该是《广播电视经济学》。所谓广电传媒经济教育规范化就是说《广播电视经济学》作为一门新专业不仅已经走进大学课堂,而且从1995年起,我国的一些高校已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开始招收传媒经济学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还招收了我国第一位传媒经济学博士后。从此,传媒经济学就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常设课程,既有规范化的《传媒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又有相应的《传媒经济学》教材建设,传媒经济教育已被纳入到了我国规范化教育的行列。

三、未来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我国已形成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和我国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的传媒环境,未来我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是: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即树立科学的整体文化观,深化城市广电传媒体制改革,加快实施转企改制,促进广电传媒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城市广电传媒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我国未来城市广电传媒发展的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只有从整体文化的角度和整体传媒文化的视野去改革城市广电传媒、去发展城市广电传媒,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传媒才能够快速发展,才能够大发展,否则,企图把城市广电传媒做强做大是不现实的。现在,根据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化整体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理论环境都已具备。对于我国城市广电传媒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抓住机遇,既要在宏观上弄清楚我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大好形势,又能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地实施转企改制,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样,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中国整体文化特色的新的城市广电传媒将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思想,它一方面科学地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文化法制建设、文化市场培育等都作了全面部署;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并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次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党的十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快车道,有关“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日渐明确,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日渐完善。这种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已为深化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传媒生产力做好了准备。

从文化和文化产业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楚了要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就必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就必须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传媒文化产业。

任何一种传媒产业都是传媒文化产业,都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柱性文化产业,其发展受着两种力量的支配,即受传媒发展规律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支配,特别是受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传媒经济活动是所有传媒活动基础,因此,传媒经济的发展同样受传媒发展规律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以及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作为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的支配力量是永恒的,但是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活动的支配力度是同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和驾驭度相联系的。那就是说,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越深、驾驭度越娴熟,传媒经济发展就快些,反之,传媒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慢些。但是,还应该明白:从总体上来看,不管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如何,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的支配作用是不会改变的,这是真理,是不可怀疑的。作为社会生产力对传媒经济的支配力度通常是指社会生产力对传媒经济的影响力,其核心是传媒自身的力量,即传媒文化生产力或传媒技术的作用力。比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产生了许多新传媒,而且也促使传统传媒焕发了“青春”,衍生了新的生命力。现在,我国的传媒经济在传媒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的支配下,不仅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且它正在促使我国的分散性的传媒文化、“独立”性的“传媒小文化”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传媒大文化的方向发展。分散性的传媒文化造成了我国传媒文化机构“林立”和在传媒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独立”性的“传媒小文化”造成了传媒实体的“小而全”“大而全”和“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整体传媒文化功能的发挥。造成我国传媒文化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的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二是由于观念更新的滞后性。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造成了我国长期的单一纸传媒文化独占鳌头的传媒文化模式,不会与新传媒合作,更不会与新传媒分享传媒资源,于是,当一种新传媒产生以后不得不另立炉灶,实施分散化独立运营。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新传媒越来越多,形成了我国目前多传媒并存的局面,或者说是多传媒割据的传媒结构。观念更新的滞后性造成了我国传媒文化组织职能发挥的局限性和组织职能的相互制约性,使本来就具有局限性的我国传媒文化组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耗,既影响着传媒文化组织职能的发挥,又影响着我国传媒文化的发展。根据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的经验,要改变目前我国传媒文化现状,必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本精神,不断提高传媒融合的品位,在实现传媒高层业务融合的同时,积极推进传媒文化机构之间的融合和传媒文化机构与相关宏观文化机构的融合,逐步改变我国分散性传媒文化和“独立”性“传媒小文化”的现状,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文化”,即整体文化。

实现分散性传媒文化和“独立”性“传媒小文化”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大文化”的转变,是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聚合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也是未来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对于传媒文化经济与我国宏观文化产业经济的关系问题研究的较少,只是在传媒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中、在传媒经济整体理论体系的研究中以及传媒经济发展走势的研究中,对于整体传媒文化经济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宏观文化产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其目的是为了给未来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从现在起,特别是党的十以后,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是:在已创立的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整体传媒经济理论和文化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大文化”观统率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指导传媒文化经济理论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去解决传媒文化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这既是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心,也是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重心。

城市广电传媒是我国广电传媒产业的基础性产业,它具有数量多、差异大、资源丰富等特点,它既是我国城市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又是我国城市文化产业主体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我国整体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过程中,城市广电传媒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对于整体广电传媒文化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体传媒文化的发展以及整体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要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把握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我国已形成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和我国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的传媒环境对于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把握传媒生产力就是传媒文化生产力,它是我国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在理论上,一定要明确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城市传媒资源整合的一种主导性力量。

其三,在资本运作上,一定要面向资本市场,充分利用传媒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盈利点多、资源广泛等优势,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率,满足社会投资者的需求。

其四,在广电传媒产品的经营上,一定要提高传媒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广电传媒产品经营者可以借助于传媒产品品牌的力量占领市场、获得盈利,促进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提高传媒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必须强化品牌策划,必须打造那些具有本地特征的传媒产品品牌,打造那些贴近本地受众文化心理和审美诉求的传媒产品品牌,用这些品牌产品提高城市广电传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5-0070-02

让一个行业维持发展的脉搏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对其的干预和影响,因此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在源源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中既能够保持原本的优势,又能够与时俱进。这实际上对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上各行业成分的变化,媒体行业已经成为新一代主流行业,计算机时代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国媒体行业迅速发展,并带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这方面讲,媒体行业的发展是我维持国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元素。想要一个行业在社会中持续发展,首先要从人才方面着手。

1.1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媒体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为此,媒体行业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行业,而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媒体中人们接触较多的一个行业,其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进步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了能够维持国家经济增长,必须让广播电视新闻发挥最有效的作用,那么就必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指导。因此,培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国家人才政策的必然要求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能型人才是近年来我国一直想要落实的目标,随着这样的政策提出,教育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做了改革。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培养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对学员的教育,而是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培养。国家人才政策的提出是对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要求,想要促进企业发展,必须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指导。因此,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是我国人才政策提出的必然要求。

1.3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所面向的群众范围比较广大,想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少,高校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那么为了使其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保持只进不退的步伐进行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做出严格要求。

2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进步,提高我国经济实力。通过上文对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从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还是单纯就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方面来看,制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战略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2.1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铺垫

无论在何种领域,知识是让一个人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元素,因此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首先要对其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打好基础非常关键。一般来说,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充足的,在大学期间利用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就可以将基础文化理论知识学习透彻,但是并不是要学生盲目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2点问题。首先,专业知识要牢固。专业技能是检验人才的标准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的学习要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科目为辅。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对学生专业性要求严格,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学科知识要了解。有很多人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只要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对学科知识完全不在意。但是学科知识对专业知识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政治。文学、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后,会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人才全方位发展,估计建设全能型人才。因此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2.2实践环节促进专业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与其他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的学科专业不同,广播电视新闻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文化理论知识,同时要对传播、播音、主持、摄影等多方面与广播电视新闻相关的媒体设备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接触,通过实践来增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都开始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人们交流也通过多种媒体方式来沟通,可以说媒体实现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革新。那么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想要达到当今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在实践环节中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这也是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3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为了让广播电视新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稳健的步伐,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本文通过对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总结出具体策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希望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者有帮助。本文仅是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浅显议论,更多内容有待研究者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言靖.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素质培养[J].新闻知识,2009(6).

[2]郑好.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120.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9)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成立4年后在江苏召开首次全国广播电视研讨会,对目前广电理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后主要进行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获得各种经验和成果都在会议中作了详细的总结,并对日后如何推动广播电视理论的发展给出意见和策略。会议中还对改进理论研究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是从个体研究发展到群体研究等问题。此外,会议中还讨论的了1992年到1995年3年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理论发展计划,最终形成《全国广播电视研究工作会议纪要》。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在此次会议之后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成果。其中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广播具有的性质、特点、工作规律等进行分析;在决策管理上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等进行讨论。

在广播电视成立后,对于广播电视具有的功能和属性也多了不同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认识在起初的几年内一直认为是政府的喉舌,对它具有的经济效益和属性认识不足。尤其在1992年10月,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广播电视列为我国第三大产业,明确指出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创建具有活力的第三产业。广播电视领域认识到自我发展的机制后以及认识的逐渐深入,使得广播电视行业掀起了对产业属性、经济功能研究的热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理论刊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此前后陆续发表了《市场经济与广播电视改革》(1993年第1期)、《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产业化趋势》(1994年第1期)等文章,并从产业层面和市场角度提出如何进行广播电视改革,以及广播电视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推向市场等给出自己的意见。1994年10月,在山东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进行了第三届学术年会,对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存在的不好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1996年10月,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东省广播电视学会、广东电合举办的“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出现了较多独特的、不错的想法。有的同志明确表明:广播电视既是宣传工具,也是传播产业。历经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人们不断加深对广播电视产业的认识,为中国特殊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理论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

2创建新时期广播电视理论体系

2.1秉承“水准高、格调高、质量强”的办刊原则以及“严谨、务实、创新”的办刊风格秉承“水准高、格调高、质量强”的办刊原则与坚持“严谨、务实、创新”的办刊风格,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其中前者是要求和目标,后面是办刊的策略。

2.2实时注意广播电视发展的难点、重点、热点,配合总局中心工作实时注意广播电视发展的难点、重点、热点等问题,并坚持与广电总局的积极配合,广播电视在发展中遇到难点、重点、热点等问题也正是广电总局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广电总局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对广播电视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热点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现有的实际情况与理论密切的结合,注意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热点,才能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才能保持刊物的青春活力。

2.3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尊重劳动与创造期刊的创办努力为读者服务,在创办期刊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的宗旨。刊物是连接作者和作者间的桥梁,因此它要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服务于作者,服务于读者。众所周知,刊物服务的对象是读者,而读者也是刊物的资金供应者,刊物只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就有发展的空间。而刊物的创作者作者,也是刊物服务的对象。对于每一份读者来搞,我们都会秉承高度认真的态度,即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创作的尊重。

2.4主动融合做事与做学问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而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创办的期刊也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办刊中,我们既要做好学问,也要做好我们的主业,此外还要做好经营的副业,努力将做事和做学问融合在一起。在创办期刊中要不断的做学问,以此增加办刊的水平,提升刊物的水平,并且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刊物形象,和以此为基础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而增加期刊的影响,这样才能提升期刊的经济利益,将刊物的发展推向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加固刊物存在的社会地位,实现期刊长久有效的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10)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不仅兼有广播电视的诸多功能,例如传递信息迅速及时、声画同步等,还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大、海量存储及全球传播等独特优势。凭借这些优势,网络在与广播电视争夺受众的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广播)电视传媒“老大”的地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其既有的传播理念与节目形态。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在竞争中既相互融合又渗透发展,已成为电子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网络的崛起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把以广播电视历史进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广播电视史学置于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一系列新的视野亟待开启。

一、网络媒体使广播电视史学研究领域“扩容”

在网络传播出现前,“广播电视”的概念被界定为“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播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编制的声音或音像节目转换成电子信号,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等方式公开传播,人们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接收装置收听、收看。”①

现在,随着各网站(而不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声音与图像以网络传输、以网络计算机接收这种新手段的加入,广播电视传播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元素,过去较为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如今变得交叉混杂,“广播电视”的原有概念限定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广播电视在网络空间的扩张,必然引起相应的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网络传播出现后,许多电台和电视台为求未来生存计,纷纷开办了网上广播或电视。与此同时一些非广播电视媒体网站也在积极开辟网上音乐广播、网上电视等传播业务。截止到目前,有些电台、电视台网站已发展成为用户点击率极高的知名站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网站等)。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国就有近100家广播电台、60家电视台和25家有线电视台、10家卫视台上网。②借助这些网站,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即时浏览或互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问,广播上网,还叫广播吗?我们同样需要追问的是,电视上网,还叫电视吗?

有观点认为,确立一种传媒是否叫做“广播”,需依据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而定,如点对面的传播形态,平民化的传播媒介等,而目前的所谓“互动式广播则基本上属于乌托邦,实际上互动不起来”,因为网络传播者仍然把着传播工具主动的一头,控制着受众的反馈,最终结果还是由他们把经过过滤的内容传播出去。③因此,这种观点强调,目前的网上广播依然属于广播的范畴。也有人对此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反对将网络广播电视称作广播电视,而干脆把网上广播电视与其他商业、政府网站统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这一争论目前仍莫衷一是,在此暂且置之不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广播电视却肯定是要与网络联手走媒介融合之路。据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电视的主要模式将是由单向电视转变为“网络传播交互电视”,而新世纪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也将主要在网上进行。④

如果说网上广播电视可以不再归属“广播电视”范畴,那么广播电视的另一未来存在形态——“交互电视”(或称互动电视)是否该划归此类?——电视依然是过去的电视,无需电脑、调制解调器或电话线路;惟一需要的是一个数字或模拟的机顶盒,一个遥控器或无线的键盘。利用以上设备的转换和接入,观众即可通过电视机浏览因特网,参加社区和全球“闲聊”,接收电子邮件——刚刚卸任的香港卫视执行主席Gareth张认为,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急速发展,电视能比电脑更好地进行因特网运作,尤其是在电脑还不多的地区。因为“因特网没有内在的因素非要求用电脑才能上网”⑤。目前,这项技术已被攻克,“交互电视”已在欧美发达地区的家庭出现,并将很快推及全球。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受网络影响,恐怕以后的广播电视都将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原来意义上的纯粹单向传播的广播电视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史研究者如果只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研究领域,而拒绝拓宽关注视野,势必使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超前于理论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不久的将来,恐怕还将陷于“领地缩小”甚或“家园失落”的尴尬境地。

目前,已有人在研究“新媒体电视”、“网上广播”、“网络广播的数字化生存”、“交互电视”等课题,“广播电视史”研究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扩容”,是否应该把网络广播电视包括在未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答案应当是肯定的。理由是,虽然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广播电视传播加入网络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但就目前状况看,网上广播、电视和电视的网络化传播依然具有明显的广播电视属性,依附于原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展;而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也大多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分支机构,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拥有自己的特殊称谓。况且,受网络影响,广播电视的节目栏目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与广播电视已成水融的发展态势。若硬要人为地把二者区分,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一点,本文在后面还要论及,此处暂不赘述。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广播电视毕竟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单向发送的广播电视。它最终必将独立出去,并具备自己鲜明的媒体特征,“新”、“旧”媒体甚至还将面临再次的分化与整合。到那时,网络媒体的名称与所属范畴如何确立,则需另当别论了,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把年轻的网络广播电视纳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避免就事论事、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等缺陷;还可通过这种综合的立体考察,从中发现媒体交替过程中彼此相互借鉴与影响、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对于广播电视的历史研究而言,可谓有多利而无一弊。

二、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术研究工作。只要拥有一网计算机,研究者不仅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各种网上搜索,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馆际、跨国界的网上文字与图像阅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双向传播功能,已为以计量化方法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在网络传播中,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主动寻求和传播信息的用户。也即是说,每一个用户都同时担当着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双重角色。“电脑的显示器与电视大同小异(外型看起来就是一个‘电幕’),但当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可以举出Internet与以电视(传统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众多差别,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模式的根本差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信息传播中的‘发送者’转变为‘接收者’”。⑥可以说,无论是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者,还是对其历史的研究者而言,没有哪一种理论,也没有哪一种号召会比网络更能活生生地展现“受众就是上帝”这一观念。网络传播使“受众”主体和传者主体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受这种观念影响,有的电台和电视台已开始自觉地把“受众”参与传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受众与媒体的沟通与互动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0年4月,为纪念其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开播7周年,也为增进节目制作人员与观众的交流,征询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意见与希望,电视台与网站联袂出手,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演播室的交流与网上直播的交流汇聚一起,为实现其“将沟通进行到底”的初衷开辟了新的渠道。另一个大型谈话节目《对话》,也通过网络反馈,挑选现场参与观众。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这种受众参与和对传播效果的重视还会随网络的发展而加强。相应地,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研究也必将被提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纳入广播电视史的研究视野。

回顾新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史学研究,多偏重于从社会政治的视角,考察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注重的是在时间流程中,描述某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致情形。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即受众反馈情况却往往涉及较少。如此治史,自然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我们知道,由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直到新时期以前,广播电视史研究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学科规范和学术方法较为含混的状态;(撇开民国时期尚未成型的史学研究不谈,)解放以来,国家逐步走向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控制时期,广播电视业本身的多种功能逐步被简化为单纯的“党和政府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电视传播主要是服从于中央的各项部署,对于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需求则较少顾及。在这种以实现“上情下达”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面前,受众的实际需求当然不会成为广播电视传播者追逐的最高目标。因此,改革开放以前,广电传媒有数的几次受众调查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受众来信与来电往往成为检验节目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因此,对传播效果的科学考察和对受众的反馈研究自然难以进入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从而导致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史学“传统”:当牵扯到具体的节目栏目沿革、受众反映、社会影响等问题时,往往语焉不详。

当然,中华民族重总体、宏观的思维特点,重集体、轻个人的文化传统等,无疑也是导致这种史学传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联手发展,为以计量化方式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所谓计量化,即自觉、系统地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理论方法进行历史的描述、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新时期以来,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发展迅速,但由于这是一门专业性强、耗资巨大的事业,所以一般仍局限于个别高校和某些专门的舆论调查机构。而在网络形成后,这种调查活动将变得轻松易得;各网站可通过在网上的调查问卷,或统计用户点击率,判断节目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还可通过设置用户联系信箱、BBS(公告栏)获知用户的真实感受;当然也可根据用户的反映及时调整节目栏目,以适应他们的欣赏口味。而受众的有效参与,也成为广播电视发展链条中一个必经环节,为以受众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数据和资料。目前,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栏目调整,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受众调查中的分析得出的收听收视率情况进行的。试想,若从节目接受者的视角,回溯中国广播电视80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是否会发现历史的另一半面孔呢?比如,研究广播在中国诞生时受众的反应,统治时期广播承担的社会角色,或者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下附着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广播电视存在形态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和“以史鉴今”,为探讨广播电视的未来走向提供借鉴。当然,要想对几十年前的受众进行补课式收听收视调查,时过境迁,未免强人所难,也不具可操作性;但作为广播电视史学工作者,注重在这方面做些查漏补缺的工作,收集一些以往的文字记载,在广播电视历史研究中加以有效的重视和运用,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加拿大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指出,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与储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对传播工具的使用创造了人的行为模式与精神状态。计算机互联网不但方便信息传输,而且使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自然地处于一种动态的交互过程中。这种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必然使它的使用者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发生深刻变革。

美籍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扛鼎之作《万历十五年》的中文版后记(1987年版)中,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其所谓大历史观点,“其中包涵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即首先要注重于以长远的眼光,“从技术上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凡是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叙事不妨细致,而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既从世界的视角俯看历史,又出入其中,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证据充分、逻辑严密的条分缕析。也即是说,只有以宏阔的国际视野,登高望远,才可以见微知著,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走向。

受黄先生“大历史”观的启示,笔者不禁想到,我们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建立一种立体反映广播电视发展全貌的“大历史”观呢?在目前网络“网罗世界”、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这种“大历史观”的生成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所谓广播电视史学的“大历史观”,笔者尝试提出以下3层涵义:

1.完整的广播电视发展史首先就应该是其参与各方“俱在”的历史。所谓“俱在”,至少应当包括传者、受众、信息、媒介等。这一点上文已经述及,此外不再赘述。

2.应当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就广播电视论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不同的广播电视存在状态,实际上都反映了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要求。而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演进也总是体现与反映着其动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状况的特点与要求。因此,要考察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就不仅需要从描述、分析广播电视业本身入手,而且也应该把其发展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审视。

3.要有一种国际视野,把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世界广播电视的历史格局中加以考察。(本世纪初广播电视的出现,已使世界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较之从前有了突飞猛进。)世纪末互联网络的崛起,更使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的世界。只要接通网络,“世界”便扑面而来。过去只能在书中通过文字间接体悟到的西方各国广播电视媒体,现在借助网络传播,都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CNN、ABC、CBS、NBC,甚至新近开播的美国互动电视OPENTV等。地球的确越来越像一个村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传播也越来越频繁。表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界,则是近年来对西方广播电视从内容到形式的学习与借鉴,还有从技术到设备的引进与改造。这就要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学者,建立一种国际性的大传播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媒体独立发展思路,在开放的世界背景下把握个案。比如,若从世界的眼光,打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我们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我们原创,而是西方各国已经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汲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加以推广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许多弯路。而站在这样的视角治史的结果,也会更清楚地发现我们的优势与局限,从而使广播电视历史学能够更好地发挥鉴古知今、鉴彼知己的社会功能。

网络媒体还处在童年阶段,它的未来发展也还需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内容,当然也包括学术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史学研究。

注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7页。

②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2000年6月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③刘舜发、陈熙:《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第131页。

上一篇: 实验师职称论文 下一篇: 化学学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