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17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篇(1)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空间结构论文篇(2)

论文摘要: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就空间网格结构和张力结构两大类介绍了国内外(但主要是国外)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这一领域几个重要理论问题,包括空间结构的形态分析理论、大跨柔性属盖的动力风效应、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  一、概 述   在这实际的三维世界里,任何结构物本质上都是空间性质的,只不过出于简化设计和建造的目的,人们在许多场合把它们分解成一片片平面结构来进行构造和计算。与此同时,无法进行简单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空间体系也始终没有停止其自身的发展,而且日益显示出一般平面结构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和创造潜力,体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空间结构的卓越工作性能不仅仅表现在三维受力,而且还由于它们通过合理的曲面形体来有效抵抗外荷载的作用。当跨度增大时,空间结构就愈能显示出它们优异的技术经济性能。事实上,当跨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一般平面结构往往已难于成为合理的选择。从国内外工程实践来看,大跨度建筑多数采用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体系。 近二十余年来,各种类型的大跨空间结构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建筑物的跨度和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尺度达150m以上的超大规模建筑已非个别;结构形式丰富多彩,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了许多新的空间结构形式。例如 1975年建成的美国新奥尔良“超级穹顶”(Superdome),直径207m,长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球面网壳;现在这一地位已被1993年建成夏径为222m的日本福冈体育馆所取代,但后者更著名的特点是它的可开合性:它的球形屋盖由三块可旋转的扇形网壳组成,扇形沿圆周导轨移动,体育馆即可呈全封闭、开启1/3或开启2/3等不同状态。1983年建成的加拿大卡尔加里体育馆采用双曲抛物面索网屋盖,其圆形平面直径135m,它是为1988年冬季奥运会修建的,外形极为美观,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索网结构。70年代以来,由于结构使用织物材料的改进,膜结构或索-膜结构(用索加强的膜结构)获得了发展,美国建造了许多规模很大的气承式索-膜结构;1988年东京建成的“后乐园”棒球馆,也采用这种结构技术尤为先进,其近似圆形平面的直径为204m;美国亚特兰大为1996年奥运会修建的“佐治亚穹顶”(Geogia Dome,1992年建成)采用新颖的整体张拉式索一膜结构,其准椭圆形平面的轮廓尺寸达192mX241m。许多宏伟而富有特色的大跨度建筑已成为当地的象征性标志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 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人们还在不断追求覆盖更大的空间,例如有人设想将整个街区、整个广场、甚至整个山谷覆盖起来形成一个可人工控制气候的人聚环境或休闲环境;为了发掘和保护古代陵墓和重要古迹,也有人设想采用超大跨度结构物将其覆盖起来形成封闭的环境。目前某些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尺度为300m以上的超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方案探讨。 可以这样说,大跨空间结构是最近三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结构形式。国际《空间结构》杂志主编马考夫斯基(Z.S.Makowski)说:在60年代“空间结构还被认为是一种兴趣但仍属陌生的非传统结构,然而今天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从今天来看,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物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各国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例如,早在20年前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曾组织了为期 10年的空间结构研究计划,投入经费 1550万美元。同一时期,西德由斯图加特大学主持组织了一个“大跨度空间结构综合研究计划”,每年研究经费100万马克以上。这些研究工作为各国大跨度建筑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国际壳体和空间结构学会(IASS)每年定期举行年会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著

空间结构论文篇(3)

(二)消费者行为消费者效用函数由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表示,所有劳动力的偏好是一致的,并消费同质产品。地区代表性消费者效用函数如(1)式所示。如果为消费者收入,是传统部门产品价格,而是制造业部门低端产品的价格,是制造业部门高端产品的价格,则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为。

二、均衡分析

本文中的模型是在制造业部门使用服务部门产品的前提下展开的。当使用服务部门的产品时,制造业部门之所以在某区域集聚,是因为服务产业聚集在该区域,然后吸引制造业部门区位选择至此,而制造业部门集聚此地,又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产品需求,因此又会吸引大量的服务业部门集聚,相互作用,不断循环。命题2企业异质性可以作为引起聚集的一种力量,更多的异质性企业更可能导致完全聚集的产生并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稳定。相对于低效率服务企业而言,高效率服务企业由于自身单位投入系数较低而集聚在城市地区表现出的稳定性更高。

三、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一)指标选择通常情况下,经济活动规模越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就越明显,也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于此。因此,经济活动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指标体系共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主要从经济活动规模来描述;另一类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指标,是指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腹地的综合实力、贸易比率、人力资本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制造业集聚度、服务业集聚度、物流业集聚度以及宏观税率水平等指标。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香港,香港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自由的市场制度、发达的金融和物流服务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不但拥有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还提供较为完善的如融资、保险、经纪、仲裁与法律服务等中高端服务业。此外,很多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国际组织总部都选择在香港经营业务。因此,选择香港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代表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对象具有代表性。

(二)数据说明鉴于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和时间的连续性,本文采用2001年-2012年香港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的《香港统计月刊》。本文的计量分析主要使用以下变量,详细划分见表1所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计量软件为Eviews6.0。

四、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基于VAR模型要求系统中各变量的平稳性要求,本文通过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ftop、gdp、hum、infor、jem、zem、tax、trade、traf、yem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这些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差分平稳过程,具体见表2所示。

(二)协整关系检验下面采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来对以服务企业机构数量比重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演进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如表3所示,根据LR、FPE、AIC和HQ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为3阶,那么设定Johansen检验的滞后期为2。选择由ftop和gdp、infor、trade、traf、jem、yem构成的列向量有确定线性趋势且变量之间存在4个协整关系,具体见表4。协整关系方程表明在长期均衡关系中,以服务企业机构数量比重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水平与腹地综合实力、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贸易比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服务业集聚度和物流业集聚度之间存在稳定关系。而人力资本水平和宏观税率水平对 服务企业机构数量比重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此处暂不考虑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腹地综合实力和贸易比率每增长1%分别会引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09%和1.57%;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长期内对中心城市表现出负向作用,即两个因素每增长1%会引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降低1.14%和2.00%;同样,企业异质性对中心城市长期发展的贡献也较大且均起到了负向作用,服务企业集聚度和物流企业集聚度的负向效应系数分别为-1.45和-2.18。

(三)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基于协整关系检验可知,变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ftop)与腹地综合实力(gdp)、人力资本水平(hum)、信息基础设施水平(infor)、贸易比率(trade)、交通基础设施水平(traf)、服务业集聚度(jem)、物流业集聚度(yem)等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根据范晓莉(2012)[15]、郝寿义和范晓莉(2012)[16]的研究方法,在协整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中心城市的误差修正模型,探寻各演进影响因素与发展水平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如式(37)所示。其中,误差修正项为,误差修正系数为-0.04,说明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率的误差修正项具有负向的修正机制,即发展水平增长率对长期均衡的偏离会对短期的发展水平增长率波动产生一个负向影响,但调整速度稍慢,不具有显著性。从ECM模型来看,短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除了受自身增长率的影响外,还受到滞后一期的腹地综合实力的正向影响和滞后二期的腹地综合实力的负向影响。同时,滞后一期及二期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企业集聚度的增长率对于发展水平增长率具有负向作用。而滞后一期贸易比率的增长对发展水平增长率短期内起到正向影响,短期正向效应系数为0.01。而滞后二期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增长率对发展水平的增长影响也为正,短期效应系数为0.04。此外,滞后一期的物流业集聚度的提高则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正向效应作用。

(四)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对于来自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自身的冲击显著为正,冲击响应在第一期为最大值并逐步下降,在第二期达到最小值后处于一种波动的状态;对于来自于“腹地综合实力”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响应在前五期内呈现倒U型的负向效应,从第六期呈现稳步上升的正向影响;对于来自“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响应显著为正,从第一期至第五期均呈现稳定上升的正向影响趋势;而对于来自于“贸易比率”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是显著为正的,在前五期呈现倒U型的波动状态后呈现稳定的正向效应影响;对于来自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响应显著为负,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负向波动状态,且负向影响力度逐渐减弱;对于来自于“企业异质性”影响因素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来说,在前二期内服务企业集聚的贡献为负,从第三期开始逐渐上升,直至第七期达到峰值,此后呈现平缓下降的正向影响趋势。而来自于“物流企业集聚”贡献在前三期内影响力度较弱,从第四期开始呈现U字型的负向影响,从第十五期以后转为稳定上升的正向影响趋势。综上所述,在短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除了受自身发展水平的较大影响外,服务业集聚度和物流业集聚度的提高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带来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短期内对中心城市发展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但长期内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贸易比率在短期内对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弱,但在长期中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力度;与之类似,腹地综合实力也主要在长期内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预测方差分解分析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预测均方误差进行分解。结果显示,短期内主要受到城市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占比为81.36%,同时还受到服务业集聚度、贸易比率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高低的影响,占比分别为2.77%。6.46%和8.11%。长期而言,腹地综合实力、贸易比率、服务业集聚度是影响中心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影响占比分别为7.39%、11.7%和9.97%,其中服务业集聚度的影响力度上升较快。此外,长期内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仍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影响占比为9.7%,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物流业集聚度的影响力较弱,但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空间结构论文篇(4)

1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3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空气支承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等形式。

3.2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薄壳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的结构形式。

空间结构论文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cus on the spac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heory of space structure, the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theory, these theories in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tendency to realize the city - region and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spatial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在全球范围的延伸和后工业化经济组织的巨大变革,城镇发展的区域化与区域发展的日益城市化,已成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主体趋势。目前我国己出现若干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其中比较成熟的区域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中南部地区、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等。

区域一体化既是全球化趋势的国家响应,也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由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型,要求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化,要求行政型的空间结构体系向有序的经济型、生态型空间结构体系转变[1],促进空间结构的体系化,即空间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不是指空间连片,而是指存在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本文主要从空间的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其理论基础如下:

1 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始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德国,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是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的重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区域空间内所有经济客体形成的空间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客体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规模等级关系及空间功能关系等空间组织结构状况;二是区域客体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完善、协调、与区域自然基础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而区域内部群体中的城市彼此都存在着差异,差异是一体化的内在基础。存在差异的一体化,是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机到有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合理方式。空间结构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在不断发生演变、始终在进行重组,空间结构永远不是静态的[2]。有影响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主要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网络型城市理论等。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从微观层面上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关注宏观层面上区域总体经济结构与形态的模式研究。从注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3]。

2 复杂系统理论

城市系统是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系统。城市系统经历着从中制约到协调,再由协调到制约的一系列演化过程,这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4],也是复杂系统演化的循环发展形式。城市系统与城市结构概念不同,城市系统强调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要素之间的动态作用,而城市结构则强调的是城市内部要素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通过城市功能相互作用,即:当城市结构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必要功能时,便可认为城市系统在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中处于一种均衡而有序的状态;而当城市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功能要求时,城市系统中就会涌现改变城市功能的力量,城市结构走向无序直至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诸多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系统具有自适应性,城市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与此相关,因此在空间规划时要应用城市系统的自适应性规律。自适应性规律体现在互动性、共生性和整合性等相关方面,因此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战略要考虑促进城乡空间功能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主动调整城市系统的组织与结构使之跃迁至新的平衡状态、及通过空间自觉调控与自然演进结合形成高效的空间利用和平衡发展。

3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它以认识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及揭示其相互关系为主要目的,既吸收了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又继承了生态学中的整体性思想,为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性视角,也为人们了解景观的生态效应,并通空间规划、管理等手段有意识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规划工具。如果说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那么城市景观无疑是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直接体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其中过程、格局和尺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格局和尺度是有强烈空间性质的概念,过程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由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定量直接地去研究生态过程的演变特征,往往是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变化来反映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结构即斑块-廊道-基质的组合或空间结构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5],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景观空间形态分析、景观空间关系分析和景观空间构型分析[6, 7]。

结语

区域一体化是以空间为载体,涵盖了城市及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空间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应当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港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及生态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于不实现自身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理论基础, 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 经济地理, 2003,23(004): 445-450.

[2]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9(002): 65-69.

[3]郭腾云, 徐勇, 马国霞, 王志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1): 111-118.

[4]谭跃进, 邓宏钟.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 2001,19(005): 1-6.

[5]肖笃宁, 李秀珍.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地理科学, 1997,17(004): 356-364.

空间结构论文篇(6)

1.引言

所谓复合词,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词性的独立词,按一定顺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有复合词,而且占总词汇量的大部分,其中复合名词的比例最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因此,复合名词成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关于英语复合名词的构型、句法和语义关系研究可参见Jackson & Amvela(2000:85)、王文斌(2001:140-145;2005)及其他相关的专著和论文。本文旨在从概念合成理论角度探究英语复合名词的结构法则,揭示其对语义构建的作用。

2.理论背景

传统语法把复合名词的意义看作是复合名词各个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相加之和,这显然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的一个棘手问题。吕淑湘先生在《语文常谈》(1980:65)里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是显示,一部分是暗示,有点像打仗,占据一点,控制一片。”语言的这种“以点控面”的现象,在复合名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复合名词语义构建的主要理论作一些简单介绍。

2.1生成派转换理论

Levi(1978)主张复合词的表层结构是由其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其深层结构是一个关系从句。例如,“toy factory”是由其深层结构“toy that produced by the factory”这个关系从句转换而来的。这种理论虽然比传统语法解释更胜一筹,但它仍然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它不可能仅用几个谓词就能穷尽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名词之间的所有意义关系。例如“rain forest”的意义就不能套用谓词而把它理解为“a forest that has rain”,因为有雨无雨并不是雨林区别于其它森林的根本原因。其次,它不能解释具有歧义的复合名词的意义,例如“dog collar”可以理解为“a collar used by a dog”,也可以理解为“a collar that a dog has”,它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再次,这些谓词的含义太宽泛了,谓词本身的意义也具有模糊性,如“mountain town”和“mountain river”涉及“be”这个谓词,但实际上“town”有可能是“small town”,而“river”则可能是“large river”。这样谓词就失去了它的解释力。最后,转换理论没有考虑到语言意义构建的动态性。语言使用者在构建复合名词的意义过程中,往往会依赖社会知识、文化语境等外部因素,使这意义构建过程具体化。

2.2概念合成理论

Fauconnier & Turner(1998)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发展了Langacker的认知理论。Langacker认为复合概念结构(Composite Concept Structure)是由其成分概念结构(Component Concept Structure)整合而来的,在整合过程中成分概念必须调整其概念结构以形成复合概念结构。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tual Packet)(Fauconnier & Turner,1996:113),被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接受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目的域(Target Domain)。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概念合成理论是对在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3.复合名词的概念合成

概念合成就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概念合成网络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类指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The Generic Space)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The Blended Mental Space)。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新显结构(The Emergent Structure)。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对上述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模式,Fauconnier(1997)曾指出,它是通过以下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来产生的:(1)组合(Composition)。对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的构成概念的部分元素组合,并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其组合过程也就是一个新范畴构建的过程。(2)完善(Completion)。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这一组合结构可视为合成空间中一个更大的完整结构中的构成部分。合成空间中由提取结构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不断完善,并形成一个更大的新显结构。(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这就是新显结构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即,根据它自身的新显逻辑(Emergent Logic)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比如“dolphin-safe”这个复合名词,当它作为标语粉刷在金枪鱼捕鱼船上,它的意思是注意保护海豚。其概念合成过程如下:首先dolphin是输入空间I1,safe是输入空间I2,二者用连字符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他们的类指空间,类指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映现,决定了空间I1和空间I2对合成空间的有选择的投射。在合成空间里这两个场景经过组合,形成新显结构:不能捕捉海豚,海豚是安全的。再比如“child-safe”用于修饰房间,它的意思是在该房间里孩子的玩耍很安全,没有任何危险。这里,child是输入空间I1,safe是输入空间I2,两个单词用连字符合在一起构成了他们的类指空间,类属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映现,决定了空间I1和空间I2对合成空间的有选择的投射。在合成空间里这两个场景经过运作组合,形成新显结构:孩子在这个房间里玩耍是安全的。在这些例子里,来自不同心理空间的成分被复合成一个新概念,对它的理解,使用者只能从词语本身得到有限的语言线索,更多的时候,使用者必须经过在合成空间里将两个场景运作组合,形成新显结构,才能使复合名词的理解成为可能。

4.概念合成理论对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的作用

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离心构式复合名词的产生就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因为离心构式复合名词往往与隐喻和转喻有关(王文斌,2005),尽管“转喻投射具有认知域内部的特征,而隐喻投射则具有认知域外部的特征”(张辉,2003:49),可这两种手段都是将源域的某一凸显特征投射到目的域的某一对应特征上来,将两者整合起来。例如egg之所以能与head结合成一个复合名词,就是因为源域egg具有“光秃秃的”这一凸显特征,将之投射到目的域head的对应特征上,在经过与“知识分子”在认知域内部凸显特征的对应,遂组合成egghead,意指“知识分子”。

其次,向心构式复合名词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不同的是,有时会涉及隐喻和转喻,有时则不会,如bubble economy一词,bubble和economy属于不同的心理空间,bubble为具体概念,而economy为抽象概念,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属于反常搭配,人们之所以将bubble与economy组合成一个复合名词,就是因为人们舍弃了原句法结构中各自的次要成分,凸显了“经济”和“泡沫”之间的内在特征,所以才将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表示“虚假繁荣的经济”。此类的复合名词在英语词汇中并不少见,如mushroom cloud(蘑菇云),cold war(冷战),black market(黑市),sunrise industry(朝阳企业),junk food(垃圾食品)等。还有大量的复合词并不含隐喻和转喻模式,但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如sunrise这一复合词,sun和rise属于不同的心理空间,sun为实体概念,rise为空间概念,两个的心理空间结合在一起表示“日出”。

再次,概念合成理论对复合名词的语义解读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离心构式复合名词之所以语义晦涩,是因为它们大多为隐喻和转喻的结果建构,如上文提到的egghead,从组合的角度来看,egg与head两个构词成分属于反常搭配,它违反了词汇的选择限制规则,是一种语义错置,它们的出现扰乱了周围的语义网络,给人们造成了语义理解上的困境。人们在解读复合词的语义时,必须要以凝固化的隐喻和转喻映现模式为基础,输入空间1(如第一成分egg)与输入空间2(如第二成分head)结合在一起形成整合空间,然后“对整合空间进行运演”(Fauconnier,1997:149-151),即根据自身的层创逻辑在整合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复合词的意义正是在整合空间中才得以解读。

5.结语

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离不开概念合成理论。它的四空间模型是以相似性为基础表现层创结构在合成空间中得以产生的过程,它既强调输入空间相关成分的映射和向复合空间的投射,也强调语言理解者应从复合空间里寻求各种可能性,构建与语言理解所必须的相关输入空间,为语言理解提供必要的指称参考背景,使语言理解成为可能。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它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我们正确理解言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但它“并不是唯一需要证伪的理论,而是一个基本框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王文斌,2007),有些问题它也无从解决,如概念合成的理据、语义条件的限制等。这些问题或现象今后尚须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 Turner M.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 In Adele Goldberg(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C]. Stanford:CSLT Publications,1996:113.

[2]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49-151.

[3]Fauconnier,G. & 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Jackson,H. & Amvela,E. Words,Meaning and Vocabulary[M]. London:Cassell,2000:85.

[5]Levi J.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Complex Nominal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6]吕淑湘.语文常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5.

[7]束定芳.论隐喻的运做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8]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0-145.

空间结构论文篇(7)

弗兰克继承了西方诗画对比说的古老传统,在形式美学角度考虑文学空间问题,把现代小说中出现的碎片化、拼贴等形式美学技巧视为现代小说的新趋向,使文本形式呈现出绘画一样的空间效果。巴什拉独树一帜,他运用现象学和精神分析法专门研究文学文本中具有诗意的空间意象和其间蕴涵的存在论哲理意蕴。对于巴什拉而言,文学文本中的诗意空间“并非物理空间和抽象逻辑空间图示,它是想象的,体验的,印证人此在的内部空间……”[2]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学空间的探讨角度多样,既有形式纬度也有社会文化和生存哲理纬度,文学空间含义不断扩大,从背景的、想象的、形式的、情感的、时空一体的到隐喻的、诗意的、哲理的,但对文学空间注意还只限于文本某个层面范围。

70年代以后,古伦、米切尔、佐伦等人对文学空间研究进一步深化,直接谈论“文学空间”概念和整体构成上。古伦提出文学空间是文本的空间,认为在文本中具有操纵力量是创作,它产生了文学艺术品这一文学空间,它是文字语言的,具有时间纬度,又是精神的、情感的、心理的、人格化的、认知的,总之要将文学空间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要和时间、人物、叙述者和读者联系起来而非分割开来理解。古伦首次正面论述了“文学空间”概念,他要求将作者、读者和文本空间联系起来考察,这一认识对于目前当代文学空间研究仍有启迪。

W.T.J.米切尔将重点放在文本空间的整体构成上,他以“空间形式”指代文本整体空间,认为文本本身极为复杂,它是多层的,有多重的空间维度,为此,他将文本空间分为字面层、描述层、结构形式层、意蕴层来考察文本整体空间。加百列•佐伦在《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一文意在阐明文本空间结构一般模型,他将文学空间严格限定在“模仿真实空间存在于作品中重塑的空间维度”[3],进一步细化文本空间整体构成,在垂直和水平维度上分析空间整体结构模式。相比前人,佐伦对文本空间结构分析最为严谨和细致,但是佐伦科学理性地建构他的文本空间模型,基本排斥了文学空间的想象性、情感性、隐喻性、动态性等多元内涵。

21世纪初,文学研究和理论出现文化转向浪潮,对文学的社会文化语境强调影响到文学空间研究,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叙事学家试图突破叙事理论封闭自足、过多强调时间忽视空间的缺陷,试图将社会文化语境与文本空间结合起来。弗里德曼重点放在文本再现空间(叙事)层面,为凸显文本再现空间的动态性和社会文化语境,引入作者和读者两极,格外强调读者阅读的心理建构,认为叙事文本空间结构是在阅读中逐渐建构起的,提出叙述横纵轴空间化阅读和阐释策略,水平轴是虚构人物在文本时空体的运动,纵轴是作者书写读者阐释,如此,文本与文学、社会与历史形成互文对话。弗里德曼引入作者、读者、社会历史语境等因素将文本空间构成指向一个动态形态,突破了前人将文学文本空间视为静态、同质、被动的狭隘观点,但是他立足于文本再现世界而悬置了文本空间其他层面,忽视了文本本身复杂性、多重的空间层面,且将文本叙事空间构成完全转移到读者心理建构上的做法也未必完全妥当。随后,玛丽•拉热瑞尔在弗里德曼的基础上指出叙事学的空间概念不应仅局限于承载事件和场所容器样的再现世界中,应包括文本各个层面。

他将叙事文本空间划分为叙述空间、文本的空间延伸、文本载体的空间,文本的空间形式,提出要结合叙述视角对文本再现空间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弗里德曼的疏漏。

文化学文学空间理论的建构与此同时,当代另有一条从社会文化路径通往文学再现世界中的地理、场所,它以跨学科的视域,融合后现代地理学、社会批判理论洞悉文本再现空间中意识形态元语言,形成目前极为热门的当代文学空间理论。文学空间理论深受当代社会学理论中空间认识论转型的影响。列斐伏尔、福柯为代表的社会理论思想家对传统的空间观发起挑战,赋予空间和时间一样的本体论地位,强调空间的社会生成力量和异质性、多元性、能动性提出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的生产,将空间视为他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石。90年代以来,后现代地理学进一步推波助澜,在对传统历史决定论的清算时,意欲建构历史—空间—社会的三维辩证法,以形成充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人文地理批判话语,实现社会批判功能。在社会理论和后现代地理学重申空间的推动下,人文知识领域各学科(包括文学)纷纷参与空间问题的探讨上,共同积极建构空间理论,探讨空间问题,完成从时间意识向空间意识的转向。跨学科的空间理论与文学理论和研究形成互动策应关系:各学科从不同角度切入文学领域,对空间的分析多少涉及文学艺术,文学理论和研究也积极参与空间理论的建构,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理论在吸收跨学科空间研究丰富的理论资源基础上,积极构筑出文学空间理论和批评话语。

它以文学文本再现世界中的地理、场景、地点等再现空间为主要对象,从文化、社会角度切入,关注文本再现空间的指涉系统,挖掘其间隐藏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意旨在实现其社会批判功能,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批评成果。文学空间理论和批评的兴趣并不在于追寻“文学空间”概念和“文学”本身,对它们而言,文学空间便是“文学景观”,是文学表述层面中的地理、地点、场景等再现空间和其背后的文化、社会等指涉,“文学景观最好看做文学和景观的两相结合,而不是视文学为孤立的镜子……文学提供观照世界的方式,显示一系列趣味的经验和知识的景观。”[4]

文学空间理论和批评之所以聚焦于文本再现空间,重要原因在于它非但是跨学科空间理论的组成部分和产物,还源自目前身处的文学文化转向语境。文学空间理论批评与其他文学文化、意识形态批评一样,不再纠缠于文本审美性、文学性等问题,而将它们视为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性构成的产物,是漂浮的能指和社会实践的话语结果,不再具有终极的意义价值。

空间结构论文篇(8)

1.引言 2.理论背景

传统语法把复合名词的意义看作是复合名词各个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相加之和,这显然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的一个棘手问题。吕淑湘先生在《语文常谈》(1980:65)里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是显示,一部分是暗示,有点像打仗,占据一点,控制一片。”语言的这种“以点控面”的现象,在复合名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复合名词语义构建的主要理论作一些简单介绍。

2.1生成派转换理论

Levi(1978)主张复合词的表层结构是由其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其深层结构是一个关系从句。例如,“toy factory”是由其深层结构“toy that produced by the factory”这个关系从句转换而来的。这种理论虽然比传统语法解释更胜一筹,但它仍然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它不可能仅用几个谓词就能穷尽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名词之间的所有意义关系。例如“rain forest”的意义就不能套用谓词而把它理解为“a forest that has rain”,因为有雨无雨并不是雨林区别于其它森林的根本原因。其次,它不能解释具有歧义的复合名词的意义,例如“dog collar”可以理解为“a collar used by a dog”,也可以理解为“a collar that a dog has”,它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再次,这些谓词的含义太宽泛了,谓词本身的意义也具有模糊性,如“mountain town”和“mountain river”涉及“be”这个谓词,但实际上“town”有可能是“small town”,而“river”则可能是“large river”。这样谓词就失去了它的解释力。最后,转换理论没有考虑到语言意义构建的动态性。语言使用者在构建复合名词的意义过程中,往往会依赖社会知识、文化语境等外部因素,使这意义构建过程具体化。

2.2概念合成理论

Fauconnier & Turner(1998)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发展了Langacker的认知理论。Langacker认为复合概念结构(Composite Concept Structure)是由其成分概念结构(Component Concept Structure)整合而来的,在整合过程中成分概念必须调整其概念结构以形成复合概念结构。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tual Packet)(Fauconnier & Turner,1996:113),被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接受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目的域(Target Domain)。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概念合成理论是对在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3.复合名词的概念合成

概念合成就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概念合成网络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类指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The Generic Space)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The Blended Mental Space)。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新显结构(The Emergent Structure)。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4.概念合成理论对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的作用

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离心构式复合名词的产生就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因为离心构式复合名词往往与隐喻和转喻有关(王文斌,2005),尽管“转喻投射具有认知域内部的特征,而隐喻投射则具有认知域外部的特征”(张辉,2003:49),可这两种手段都是将源域的某一凸显特征投射到目的域的某一对应特征上来,将两者整合起来。例如egg之所以能与head结合成一个复合名词,就是因为源域egg具有“光秃秃的”这一凸显特征,将之投射到目的域head的对应特征上,在经过与“知识分子”在认知域内部凸显特征的对应,遂组合成egghead,意指“知识分子”。

其次,向心构式复合名词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不同的是,有时会涉及隐喻和转喻,有时则不会,如bubble economy一词,bubble和economy属于不同的心理空间,bubble为具体概念,而economy为抽象概念,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属于反常搭配,人们之所以将bubble与economy组合成一个复合名词,就是因为人们舍弃了原句法结构中各自的次要成分,凸显了“经济”和“泡沫”之间的内在特征,所以才将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表示“虚假繁荣的经济”。此类的复合名词在英语词汇中并不少见,如mushroom cloud(蘑菇云),cold war(冷战),black market(黑市),sunrise industry(朝阳企业),junk food(垃圾食品)等。还有大量的复合词并不含隐喻和转喻模式,但也是概念合成的结果,如sunrise这一复合词,sun和rise属于不同的心理空间,sun为实体概念,rise为空间概念,两个的心理空间结合在一起表示“日出”。 5.结语

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离不开概念合成理论。它的四空间模型是以相似性为基础表现层创结构在合成空间中得以产生的过程,它既强调输入空间相关成分的映射和向复合空间的投射,也强调语言理解者应从复合空间里寻求各种可能性,构建与语言理解所必须的相关输入空间,为语言理解提供必要的指称参考背景,使语言理解成为可能。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它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我们正确理解言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但它“并不是唯一需要证伪的理论,而是一个基本框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王文斌,2007),有些问题它也无从解决,如概念合成的理据、语义条件的限制等。这些问题或现象今后尚须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 Turner M.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 In Adele Goldberg(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C]. Stanford:CSLT Publications,1996:113.

[2]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49-151.

[3]Fauconnier,G. & 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Jackson,H. & Amvela,E. Words,Meaning and Vocabulary[M]. London:Cassell,2000:85.

[5]Levi J.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Complex Nominal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6]吕淑湘.语文常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5.

空间结构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31-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量新生事物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与之相对应的新词(neologisms)。英语中不断出现的新词引起很多学者和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对英语中的新词从构词法角度进行了详尽的搜集和整理,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新词产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年来英语中出现的有关“人”的新词进行分析,所选语料来源于wordspy网站,通过这一研究试图揭示新词产生的心理认知机制。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是探索意义构建、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Fauconnier & Turner,2002)。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是概念整合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包括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各空间之间通过跨空间映射进行对应连接。在概念整合中,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形成类属结构。合成空间除了包含类属空间中的类属结构外,还包含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的特定结构以及合成空间本身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而建立起的新现结构(emergent structure)。新现结构不存在于原有的输入空间中,体现了概念整合的创造性。概念整合中的任一空间都能随时得到调整,不但输入空间可以影响合成空间,反过来合成空间形成之后也可以影响并调整输入空间。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中关于“人”的新词的认知分析

1.本研究的新词汇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也高速发展。与此相关的各类新词汇也应运而生,而人作为各类社会活动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身份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新的词汇来描述其新的特征,英语中因此涌现出了大量的关于“人”的新词汇。本文所指的“新”是指1996―2012年这段时间,研究所用的语汇来源于英语新词网站http://,该网站已开办近20年,积累了大量英语新词。网站收录从1996―2012年间的新词共计5475个,词汇包括经济、文化、语言、科技、社会学等,其中在社会学类词汇中关于“人”的新词共有433个,在所有类别新词中占有比例是最大的,占全部新词的7.9%。通过对这433个新词进行构词法分析后笔者发现复合词和拼缀词分别占45.7%和29.3%,是此类新词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两类词,对这两类新词进行认知分析显然对于理解新词的认知机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本文将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这两种类型表示“人”的新词进行认知分析。

2.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表示“人”的英语复合词。复合法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创造英语新词的构词法,但复合词的构建机制又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单词的意义相加。当然有一部分复合词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两个独立单词的意义拼合,比如新词“career coach”就是职业指导或职业咨询师的意思。但英语中很多复合新词的意义往往是更加复杂的,比如“pancake people”就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做煎饼的人”,而是指在信息时代涉猎各个领域而不是专注某个领域的一类人。理解复合概念的过程也是创造新概念的过程。下面以新词“barking head”为例来探讨用复合法创造新词的认知过程。

“Barking head”指的是“狂吠政论家”或“大声且粗鲁发表评论的评论员或专家”。该词的意义构建过程需要首先建构起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建构了大声叫嚷、吼叫的人头的心理空间;输入空间2建构了狂吠的狗的心理空间。两个空间的相似特征“野蛮、粗鲁、偏见”投射到类属空间,而在合成空间形成的新结构就成为“持有偏见粗暴发表评论”,这样新的意义就产生了:大声且粗鲁发表评论的评论员或专家,如下图所示:

这一意义建构过程也遵循了概念整合的转喻压缩原则,即输入空间的某些成分往往通过转喻等压缩手段进入合成空间。这里的“人头”经过转喻映射,代指这样一类人,其理据是人头在人体器官中的重要性,故而经常成为人的代称。比如英语中的谚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就是用“head”一词代指人。采用类似认知机制创造的新词还有“shouting head”,“robo-signer”等。

3.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表示“人”的英语拼缀词。拼缀法(blending)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构词法,是把两个词同时进行裁剪,或截头去尾,或只裁剪两个词中的一个,保留另外一个,然后把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词。如“many”(male + nanny男保姆),“celesbian”(celebrity + lesbian本身为同性恋者的女名流),“frenemy”(friend + enemy伪装成朋友的敌人或互相竞争的同伴)。拼缀词结构紧凑,把复杂的概念压缩在一个语言单位里,研究拼缀词形成的认知机制对于我们认识词汇语义心理构建过程具有普遍的意义(周启强、白解红,2006)。下面以新词“screenager”(屏幕少年)为例探讨用拼缀法创造新词的认知过程。

“Screenager”是由“screen”和“teenager”两个词拼凑而成,汉语可直译为“屏幕少年”。新词“screenager”的语义建构可以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简单型整合方式来阐释。在简单型整合网络中,一个输入空间包含特定框架及其角色,另一输入空间包含无框架组织的元素,跨空间映射将角色与元素进行匹配。该词的创造过程首先需要建构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screen”这个概念,该空间包括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角色;输入空间2输入“teenager”这个概念,该空间内容为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一元素,跨空间映射在角色与相应的值之间进行匹配后,合成空间中便形成了“屏幕少年”这个新词的意义:经常坐在电视和电脑前、对各类技术信息领悟能力较强的年轻人。通过类似的概念整合还可以创造例如“nico-teen”(nicotine + teenager会抽烟的十几岁青少年)等新词。

四、结语

人类社会活动的多样性造就了社会主体“人”的复杂性,各类关于“人”的词汇的创造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部分英语新词的意义构建过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主要对复合词和拼缀词进行了认知分析。但本研究涉及到的新词数量十分有限,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的新词类别也不够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这一理论在新词分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周启强,白解红.英语拼缀构词的认知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空间结构论文篇(10)

1.引言 2.理论背景

传统语法把复合名词的意义看作是复合名词各个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相加之和,这显然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的一个棘手问题。吕淑湘先生在《语文常谈》(1980:65)里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是显示,一部分是暗示,有点像打仗,占据一点,控制一片。”语言的这种“以点控面”的现象,在复合名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复合名词语义构建的主要理论作一些简单介绍。

2.1生成派转换理论

Levi(1978)主张复合词的表层结构是由其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其深层结构是一个关系从句。例如,“toy factory”是由其深层结构“toy that produced by the factory”这个关系从句转换而来的。这种理论虽然比传统语法解释更胜一筹,但它仍然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它不可能仅用几个谓词就能穷尽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名词之间的所有意义关系。例如“rain forest”的意义就不能套用谓词而把它理解为“a forest that has rain”,因为有雨无雨并不是雨林区别于其它森林的根本原因。其次,它不能解释具有歧义的复合名词的意义,例如“dog collar”可以理解为“a collar used by a dog”,也可以理解为“a collar that a dog has”,它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再次,这些谓词的含义太宽泛了,谓词本身的意义也具有模糊性,如“mountain town”和“mountain river”涉及“be”这个谓词,但实际上“town”有可能是“small town”,而“river”则可能是“large river”。这样谓词就失去了它的解释力。最后,转换理论没有考虑到语言意义构建的动态性。语言使用者在构建复合名词的意义过程中,往往会依赖社会知识、文化语境等外部因素,使这意义构建过程具体化。

2.2概念合成理论

Fauconnier & Turner(1998)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发展了Langacker的认知理论。Langacker认为复合概念结构(Composite Concept Structure)是由其成分概念结构(Component Concept Structure)整合而来的,在整合过程中成分概念必须调整其概念结构以形成复合概念结构。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Conceptual Packet)(Fauconnier & Turner,1996:113),被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接受投射的心理空间称为目的域(Target Domain)。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概念合成理论是对在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3.复合名词的概念合成

概念合成就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概念合成网络模式是由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类指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类属空间(The Generic Space)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The Blended Mental Space)。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新显结构(The Emergent Structure)。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4.概念合成理论对复合名词的语义构建的作用

概念合成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在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上一篇: 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 下一篇: 美容医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