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研究生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0:58

地方研究生论文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1)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3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部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超级秘书网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2)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区内有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因高山拦阻高空水汽,山区降水较多,加之高山长年积雪形成“固体冰川水库”的调节,形成了570多条大小河流以及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艾比湖等大小不等的100多个湖泊。

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降水大于100mm区域有部分荒漠植被生长,其他区域多为沙漠和荒漠戈壁,形成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傍河、湖而生的天然植被,多分布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河道漫滩、低阶地、湖滨及低洼地,依靠洪水漫溢或地下水维持生命,沿河形成宽窄不一的由乔木、灌木、草本等植被构成的绿色群落带。这些大小不等、相互分隔的近800个绿洲,形成了新特的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有水则绿洲,无水则沙漠的水生态环境,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安全作用重大。

1生态水环境状况

新疆水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人为垦荒造田等活动所致。1950~2006年间灌溉面积增加4.5倍之多,约370万公顷草地被开垦;引用水由160亿立方米增至508亿立方米,增加3.2倍;灌溉渠道由6km剧增近36万千米。大规模水土开发使河流下泄水量剧减,河流湖泊萎缩,湿地减少,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耕地次生盐碱化等状态不断加重:塔里木河三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进入干流的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为51.8亿立方米,20世纪90年代减少到42亿立方米;干流来水减少导致下游河道断流,1972~2000年,塔里木河大西海子以下河道断流长达28年,下游的尾闾台特玛湖于1972年干涸。

流域灌区大量灌溉引用水,加之灌溉工程设施不尽配套以及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使大水漫灌高定额用水现象普遍,造成水资源浪费,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次生盐碱化。据统计,新疆约有1/3的耕地受到土壤盐碱化不同程度的影响。

干旱脆弱的水生态维持,取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和有效保护,生态需水定位、定量及以管理实现生态水量的基本保障等问题十分重要。

2生态需水量估算

目前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法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河道流量增量法、统计分析法、流量持续时间曲线法、栖息地排水法和水利额定法等。新疆天然生态系统需水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570.7万公顷湿地草甸需水量150.9亿立方米;55.4万公顷荒漠河岸林需水量10.4亿立方米;2.49万公顷河谷林需水量1.3亿立方米;98.1万公顷灌木林需水量16.1亿立方米,合计178.7亿立方米。二是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艾比湖3个重要湖泊需水量27.4亿立方米。三是重要河道生态需水量1.5亿立方米。三项合计需水量约208亿立方米。贾宝全依据部分试验资料,对新疆1995年生态用水进行初步估算:生态用水总量238亿立方米,其分布是北疆占17.8%、东疆占5.4%、南疆占76.8%,其中天然植被生态用水量最大。唐德善认为,新疆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达31.54万平方千米,生态缺水严重,估算生态需水量为255亿立方米。

已有分析得出生态需水量为208~255亿立方米,笔者认为,已有成果差异较大且留给的生态水量偏小,尚需讨论。

3生态需水量评估

3.1生态需水利用定位

荒漠和天然绿洲是新疆典型的2种生态系统。依降水量不同,天山南部塔里木河流域和东部吐鲁番及哈密盆地为极端干旱型荒漠,该区降水不足100mm,植被覆盖度稀少或无植被生长;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为一般性干旱沙漠,降水量150mm左右,荒漠植被有一定覆盖度,植被基本依靠天然降水维护,具有一定的防风固沙效果。其保护和自然修复的主要措施是防止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破坏,关键措施在于控制耕地的扩张和过度放牧,减少风蚀、流沙和土地沙化。但以人工草地替代荒漠草场部分,可纳入生态用水。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沿河流分布,河流水量补给是天然绿洲的生存基础,因此,天然绿洲生态系统需水是主题。

3.2生态需水量基本定额

(1)草地生态分布与需水要求。新疆从平原到山地发育有荒漠、草原、草甸、沼泽等四大草地类型,总净面积4709.89万公顷。草原草地和荒漠草地类,荒漠植被基本依靠天然降水维护;而草甸草地和沼泽草地类主要依靠地下水和河水补给,因而需考虑生态需水补给。因此,需生态给水分布面积为1391.66万公顷。其中河岸生态林面积156万公顷,占11.2%;草地生态面积1235.66万公顷,占88.8%。干旱区生态需水定额问题。参考我国西部干旱地区人工和天然类草地需水量一般500~600mm;中等或干旱条件下的草类,一般灌水4~5次,灌水定额90mm,灌溉定额360~450mm,扣除新疆平原区可能的年均降水150mm,则草类生态需水定额约210~300mm,平均255mm,于是,新疆需生态给水面积估算的生态水需量约315亿立方米。

(2)河流生态需水量。新疆现有荒漠河岸林、河谷林、灌木林面积约156hm2,灌木类河岸生态林需水量高于草类,参考草地需水量500~600mm,取均值并扣除年均降水150mm,得出400mm作为估算定额。于是,河岸生态林需水量约62亿立方米。

(3)湖泊生态需水量。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艾比湖,是新疆干旱内陆区3个极其重要的湖泊生态区,生态需水量维持十分重要,需考虑入湖的基流问题。以入湖基流50%考虑,则三大湖泊生态需水量应不低于23亿立方米,这是因为:①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泊面积240km2,平均深度10m,年均入湖径流量26.8亿立方米,经孔雀河出流12.5亿立方米,最后汇入罗布泊。博斯腾湖生态需水量必须维持13亿立方米。②艾比湖,历史上水面积最大时达1200多平方千米,年入湖水量12亿立方米,因上游开荒截流,年入湖水量只有5亿立方米。艾比湖生态需水量必须维持6亿立方米。③乌伦古湖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和阿尔泰山南麓,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是乌伦古河的归宿地,20世纪50年代每年补给乌伦古湖的水量约8亿立方米;70年代补水量每年仅1.7~2.0亿立方米,因此,乌伦古湖生态需水量必须维持4亿立方米。

因此,新疆生态需水初估总量约400亿立方米。其中:草地生态315亿立方米,占78.8%;河岸生态林62亿立方米占15.5%;主要湖泊生态需水23亿立方米,占5.7%。

3.3生态需水阈值

生态系统受自然,特别是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将发生变化。但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缓冲性能,即生态”生态阈限”。当扰动超过了生态系统阈值,生态系统会恶化或崩溃。生态水临界阈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河流年际年内变化,研究和判定生态基流水阈值。根据来水量差异,丰、平、枯水年会导致湿地不同的生态特征,特别是湿地边界的明显变化,因而以不同年份作为评价基础,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结果会明显不同。笔者认为,以基本生态水为基数的上、下各10%考虑,新疆干旱区生态需水宜360~440亿立方米,生态需水量基本阈值应是400亿立方米。

全疆地表水径流总量为884亿立方米,目前地表水引用量已达468亿立方米,留有生态水约416亿立方米,生态水安全保障量须是400亿立方米,底线为393亿立方米。

4参考文献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超级秘书网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4)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研究生具有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基和生命线,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所在。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广西师范学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基础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名牌高校无法相比。但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强化质量意识,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一、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

十一五期间,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2006—2010年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学校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等;十二五期间,学校在《2011-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完善和规范检查、监督机制,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确保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行。

二、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依据。广西师范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突出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求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国家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改革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进一步突出各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满足社会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①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学校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是: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注意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更新陈旧的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在发挥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注重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②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平台,活跃学术氛围

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都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每年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展跨校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报告、研究生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有效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研究生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学校每年都精心组织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几十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们讲授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这些学术报告引起了研究生的极大兴趣,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与优秀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调动了研究生的学术探讨的热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了研究生的心智。

四、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目前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其中自治区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4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1个。学校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共建单位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通过互聘对方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作为本单位兼职技术人员,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开展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科研、研究生培养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极大地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拓展创新实践途径

(一)以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③,在全国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度重视,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广西通过立项的方式给予立项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必要的研究经费支持。

广西师范学院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研究,对获得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的项目,学校根据自治区下拨的项目经费给予1:2的经费配套。同时开展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并给予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激发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热情。学校鼓励和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研究生发表的项目研究论文约两百多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被SCI、EI、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论文数十篇,多项项目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之一,是研究生在数学建模方面全国性顶级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努力营造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环境和氛围,精心组织研究生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2009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广西没有一等奖,只有广西师范学院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学校已连续三年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是广西高校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这也是全国地方性院校取得的最好成绩之一。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效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的挖掘了参赛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创新

学校有效地把科学研究贯穿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到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导师悉心传授研究方法,导师根据自身科研方向和学术专长,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土地资源管理”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为广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广西60多个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承担了30多个市县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征地价格评估工作,累计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直接为各级政府应用。为了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科研项目,使研究生能够在科研中学习和创新。

六、强化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反映。学校不断强化学位论文的规范性,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的选题、论文撰写、学术不端检测、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从开题选题、论文撰写、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学校还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实行学位论文送审前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送审制度,即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从学校的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位专家评阅该论文,送审的论文中不能出现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及一切可能表明研究生身份的文字。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已进入《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觉接受社会的质量监督。

为了突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导师注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选择本学科的前沿,且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鼓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理论、观点、方法、材料上实现创新。学校把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标准,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使研究生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科研创新训练。

[注释]

①《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②《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③《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

[参考文献]

[1]刘新亚,柯瑜,宣江雷,赵宏.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2011(9).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5)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6)

首先,笔者通过Excel2003统计分析了近10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转载论文共694篇,在这些论文中,有来自中学地理教学三大杂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方面的转载,也有诸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方面的转载,还有来自《教学月刊》、《教学管理》、《课程・ 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的转载,因此,转载的地理论文对当前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从横向(各年论文转载数量)和纵向(各年不同类别论文)转载数量两个维度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为近10年来每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论文转载的数量结果统计。

另一方面,笔者将近10年700余篇论文按照研究的类别进行分析,将其大致归纳为地理课程理论、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理论与地理教学应用两个方面)、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考试试题研究、地理教材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其它方面(包括教师成长、学生作业体系、地理思想教育等)等8个方面,如图2所示。

二、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特点

笔者通过近10年人大复印转载中心《G33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中地理教育研究方面论文转载归类分析,并结合2003年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将地理教育研究分为四个小时期:课改前的百废待兴期、课改时期的“新气象”、以及研究发展的高峰期和发展的平稳期,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各具特点。

1.百废待兴(2001―2002)――深化地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之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使用的是1994年的老教材,它是我国恢复地理高考以来内容最丰富、层次结构最明了的教材,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如表1所示。

从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重要表现为对最后“旧时期”中存有价值的教学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不到80篇文章中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超过一半,包括对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案例、概念、素养、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这是研究层面比较狭小、急需革新的时期。

2.推陈出新(2003―2005)――加强地理多领域研究

2003年是新课程推广的第一年,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模式、策略等方面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出现新的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此变化也为地理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材料。所以,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有对地理新教材的研究(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有注重学生学习的研究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研究等,如表2所示。

虽然教学是地理教育研究的主体,但也出现了相关新内容的细化研究:以教材为例,有“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以教学为例,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等,是地理教育研究深入性、丰富性最显著的时期。

3.百花争艳(2006―2007)――趋于平衡化研究

经历课程改革后,至2006、2007年,全国已有大部分地区进入新课程时期,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新课程背景下进入了多次高考。这一时期较前一时期研究更加平衡化,如图3所示。

从该图可知,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实践、地理教材理论、考试研究等方面趋于平衡。

4.平稳发展(2008―2010)――追求创新性研究

以地理教育为例,它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地理教育的创新研究是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时期文献不多,2008年64篇,2009年43篇,2010年47篇,但是研究的方法形式更具创新意识,如“基于高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研究”――从行为的量化分析入手;“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从学科价值的评价切入,“地理新课程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从“学案”的提出说起等这些维度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往没有出现的,很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针对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教育论研究过于集中,课程论有些失衡;教学论研究层次欠缺,教学评价涉及较少;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研究;教师教育发展关注不够;地理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博也不专;地理考试试题研究呈现减弱趋势;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内容较为薄弱。

三、我国未来地理教育研究发展的展望

1.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完善课程体系观念

地理课程理论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引领性,它规定了地理课程的基本方向、目标、内容、结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上位概念,地理课程的任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误导地理教学。以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为例,它还是实验版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其中可能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与实践中的地理课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缩短其中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完善课程体系,为理想与实践之间的架构起“桥梁”作用。

2.注重教学理论细化研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教学理论研究固然丰富,但是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于思维、方法、策略、地图、案例、能力等方面,那么如何评价这些研究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在注重教学理论的细化研究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地理新课标中提到教学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可以将其具体到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有条件的可以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结合,这样地理教学理论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3.建立“档案袋”研究,关注师生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发展。文献统计中相关内容关注较少,就学生学习理论方面有50篇左右,而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研究不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比较少。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建立“档案袋”形式,跟踪研究,关注教师或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做相关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选题深度问题

(一)选题深度意识不强,缺乏研究目标

选题的深度取决于选题的价值,选题的价值体现出主体对客体的内在属性、功能等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或有用性。论文的选题不在于一味寻求新颖或华而不实的内容,而在于选题角度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是否对研究方向有深度挖掘。大多数研究生对选题深度的意识不清晰,这直接影响到其研究观点不够全面,强调某些方面的价值而忽略了另外一些重要价值,不能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辩证。选题的深度不明确在论文中表现为研究目标不准确。研究目标的准确定位有助于量化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针对明确的研究目标展开研究。在目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由于研究目标缺乏,因此对研究内容模糊不清,论文写到最后分不清是否按照研究目标完成了研究内容,有的甚至偏离了研究方向。研究目标是研究的主线,要始终坚持并明确。在研究论文中要体现研究目标,并通过对研究目标的了解去掌握研究的方向,这是评判学术论文质量的较为重要的指针。在研究生教育中,对于论文的选题,要强调学生在务实的基础上拓展角度,增强对论文选题的研究意识、目标意识、深度意识。

(二)研究现状不清楚,弄不清研究起点

研究的开展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和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是研究生的基本功,要通过学术现状找到研究方向中的重点问题,它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别人的观点并罗列出不同的内容,而是要在掌握和梳理同领域研究现状基础上对不同研究观点高度概括。如,他人在相同领域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解决了什么学术问题、提出了哪些该领域的学术观点、对该领域起到何种影响等等,由此解决目前未曾解决的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是论文提出论点的起点,有了明确的基本方向,研究的内容才有新意。在对研究现状不明确的状况下去奢谈研究的方向或内容创新,是本末倒置。没有清晰的研究思路作为支撑,研究的起点就如空中楼阁。

(三)资料占有不够,全凭臆想推测

对于研究生论文而言资料的占有是比较重要的,正确地掌握和解读文献资料才能在撰写论文时有所依据。胡适曾说:“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然后可说三分话。”[1]700“研究者需要从看上去毫无联系的散乱文献中寻觅出蛛丝马迹,进而依情理、事理和‘道理’把它们勾连起来”,以形成“合乎逻辑的证据链”[2]。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对待资料的占有关注不够,没有足够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撑论点,仅仅靠对于研究对象的主观推测和臆想得出结论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有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不会做结论,甚至不敢做结论,直接用结语结束论文是不规范的,这样缺乏严谨的学术精神,也不能称其为学术论文。

(四)理论基础不够,缺乏应有的历史知识

现在很多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反映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很差。尤其是做史学的,比如美术史、音乐史、艺术史等方向的研究生,缺乏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所有艺术写作的目的都是真实地描述作品。”[3]2目前研究生论文过多关注所谓的创新,但选题方向无论大小,所体现的研究价值不是突如其来的新异、新变,而是基于掌握史料基础之上的深入分析与问题挖掘。忽略了艺术史研究中历史的事实和真相,艺术史学论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学术问题意识

(一)没有真正的学术问题,需要辨清伪问题

现在很多的研究生论文里没有学术问题,有的论文有学术问题,但是他的学术问题是个伪问题。很多研究生没有能力去辨别什么是真正的学术问题或者什么是假命题,这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亟待加强的部分。在指导研究生写论文时,要让他们明确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实问题还是空问题,从论文中研究的意义可以看出是否把学术问题做实了。如果把假命题或者伪问题当成一个学术问题来做研究,做到最后是不能成为学术论文的,所以,ξ侍獗旧硪有辨析。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要逐步树立学术问题意识,具备真正的问题意识才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

(二)提不出问题,看不到问题,罗列资料

研究生的学习主要是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很多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提不出问题,也看不到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何谈学术研究?学术问题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研究当前相同领域中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找到的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在目前研究生论文中,常常看到学生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最后只是附在论文中,没有根据论文的思路和框架合理地驾驭资料并灵活地运用在论文中,失去了其在论文中的意义。尤其是做史学的,比如美术史、音乐史、艺术史等方向的研究生对资料的运用能力更是缺乏,堆积查找来的文献资料成为他们研究的常态。

(三)缺乏学术敏感,缺少追问问题的思维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强调对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这需要研究生对学术有敏感性。陈寅恪认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4]236有些学生对于学术问题比较敏感,和导师探讨时,能根据一些问题马上追问,并在交流中发现一些真正的问题,由此深度挖掘,从而有了自己的创新点。而有些学生在导师千百遍讲解中也提不出一个问题,对学术的敏感度不够。没有创新思维,学术研究就只能原地踏步。尤其是理论研究,它不像设计学方面的研究是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需求提出某种研究对策、方法和措施,它不解决实际问题,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但有的学生把理论研究方向的论成了应用方向的论文,出现了论文跑题的现象,理论方向研究偏离了理论研究的初衷,成为理论研究逃避问题发掘的脱身之术,这样的论文显然是不合格的。怎样才能变得对问题更敏感呢?应该培养研究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阅读资料时候,要带着问题,要勤于思考、不断联想,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同时,不能把视野单一放在某一个方向,而是要辐射开来。当然,辐射的范围要以研究方向为中心,并作对比,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思考,才能有问题意识。

三、学科性质问题

(一)学科意识不清

前面提到的很多学生缺乏学术敏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领域提不出问题,这是由于平时对学科领域思考太少,也是由于对学科认识不清,临到毕业也搞不清自己所学的学科是研究什么的。只有理清了学科的研究对象,才能对选题的方向及其价值意义有正确的判断。

(二)艺术学理论学科与其它学科

张道一在《艺术学研究的经纬关系》中用“经纬相错而成纹”来比喻艺术学研究,认为:“应以艺术的总体共性和总的特征为经,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艺术为纬。具体的某种艺术只能说明具体的某个问题,不能说明艺术的整个问题。只有认识理解了艺术的整体,才能抓住艺术的整个特点。”[5]4-5“艺术学理论是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理论研究,相对于其他门类艺术研究而言比较形而上一些,当然也不是说艺术学理论研究就空,不深入,不具体。也不是这样的。不同于门类艺术那样具体到可以仅针对某个局部问题展开研究,艺术学理论是从大处着手,宏观把握、综合思考、整体入手。”[6]104-114只有理清艺术学理论学科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才能较好地实现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三)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主次问题

跨学科的研究强调在系统、有机的整体上看待研究的问题,但是在整体基础上要分清楚学科的主次、上下关系。在跨学科的研究中各学科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相互结合和配合,甚至还要相互融合。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主次关系。要站在自己所学的学科上进行跨学科,分清楚跨学科里学科的主次,不要在别的学科上跨学科,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四、学术规范问题

(一)摘要、关键词、绪论和结论

“关键词和内容摘要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为的是满足和便于他人检索的需要,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7]17摘要、关键词、绪论和结论等这些学术规范问题是2017年研究生年会的主题。很多研究生毕业论文反映出来的问题,首先是不会写摘要。摘要不能使用第一人称,不能在摘要中用“本文”如何,@样会弱化摘其要点的功能。据《国家标准GB7713-87》的界定:“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次是关键词不关键,没有起到论文的核心词的作用。关键词要让人一眼看到,就可以获取论文的主要信息。再次,在现在研究生论文里,很多把绪论中,比如研究方法等作为正文放在第一章节,这是不正确的,论证过程才是正文,论证结束后要得出结论。正确的学位论文格式有摘要、关键词、绪论、正文、注释、结论等。从论文格式体现出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大多关注选题的价值、论文的结论等,而忽略了作为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

(二)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

研究生应该查阅国家标准GB7713-87,它是对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范文件,对怎么写关键词、怎么撰写绪论、怎么做结论等也都有明确的说明,但似乎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的国家标准。在研究生教育中,从这些规范开始做学术研究,也体现了学风的严谨。

参考文献:

[1]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谢维.考证行为,体察动机――读茅海建《史事考》[J].近代史研究,2005(4).

[3](美)大卫・卡里尔.艺术史写作理论[M].吴啸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M]//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张道一.艺术学研究的经纬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2004(2).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8)

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因斯坦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好的毕业论文一定有一个好的选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选题应该符合专业性。公共管理专业致力于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为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培养基层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践型人才。因此,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聚焦现实生活、社会变迁和热点问题,以及公共管理领域的组织、事件和个人行为。由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所以对于交叉学科的论文选题,为了避免论文在内容上发生学科的偏移,选题的专业性必须要注意。例如,对一个公共管理和法学的交叉学科论文选题,应该从公共管理专业的视角来陈述论文题目和建构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而非从法学专业的视角。

(2)选题应该体现“小而美”。纵观各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从课程设计上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视角、整体思维和全局意识,这是优点,但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就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不足。很多学生在选题上都体现出了这种宏大叙事的偏好,例如,题目中经常出现的“我国…”、“模式研究”这样的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本来就是一个小的科研课题,篇幅也一般在一万字左右,所以重点在于“解剖麻雀”,将一个小问题讲通、讲透,而不能贪大、贪全,可以将宏观的政策、理论和视角作为背景,但落脚点还要在微观行动和具体个案/问题上,因此选题上务必要“小而美”,而非“大而范”。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不断“窄化”、明确的过程。最开始学生可能只有一些比较含糊的想法,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实践和思考,变成某一领域的调查研究主题,最后,通过反复地“学而思”,将这一比较笼统、宽泛的调查研究主题,变成特定领域、特定现象中的针对特定问题的选题。毕业论文选题的“美”主要体现在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上。一个好的论文选题是有核心研究问题的,这个研究问题是现有的文献资料所不能回答的,因而需要研究者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去探究、解密,这也就是论文选题的价值所在。而现在很多本科毕业论文是没有研究问题的,或者这个研究问题过于的简单,这样的毕业论文就只能是泛泛而谈,缺乏创新、反思和深度,也就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论文的意义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之分,本科的毕业论文更注重的是论文的实践意义,所以,论文的选题最好能来源于实践,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内容和结论真实具体,论文的建议具备可操作性。

(3)选题应该注意时效性。本科的毕业论文应该关注当下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社会公共管理现象和问题,所以选题应该有一定的时效性,而尽量避免对历史事件的研究,这样能够降低论文研究的难度。例如,部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对公共危机管理比较感兴趣,想将这个领域作为论文选题,但是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紧急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可能在论文研究期间没有典型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因而学生会选择以一些过往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作为案例,但这样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就难以保障了,因为学生会很难找到经历事件的关键人物进行访谈并收集丰富的一手资料,最后这类的毕业论文往往会变成二手文献(尤其是新闻报道)的整理和总结。

(4)选题应该考虑“量力而行”。本科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就应该从主客观两个层面来考虑可行性。主观层面的可行性要综合考量的是[3]: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语言、体力等方面是否具备进行论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客观层面的可行性包括:时间、经费和资料的获取等是否可行;研究是否会侵犯被研究对象的隐私,是否会违背研究的道德伦理,甚至触犯法律。因此,有的论文选题很有价值,但如果受主客观限制,学生完成不了,也要果断放弃。例如,现在很多同学都喜欢写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论文,因为“互联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热潮和趋势,与其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部分学校或教师也倾向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写作此类论文,然而事实上,“互联网+”论文的写作就离不开对大数据的获取、挖掘和分析,但大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很多时候还涉及到商业机密和隐私,所以,作为大多数本科生根本没有办法驾驭此类论文。

(5)选题应该以“学生为导向”。应用型本科的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研究兴趣、意愿和选择,不能搞命题指派或导师包办。只有以“学生为导向”,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避免学生对导师的过度依赖。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而研究方法是实现论文研究的必要手段和工具。研究方法是为研究选题和研究内容所的服务,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体系,它所包括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对于本科的毕业论文而言,研究方法需要关注的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没有必要对方法论和研究方式进行阐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很多,选择的依据是哪种方法能收集到更丰富和真实的资料,通过该方法所收集到的资料能更好地对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行回应,能作为有效论据支撑论点。对于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常见的误区包括:

(1)研究方法贪多。很多学生认为,使用更多的研究方法,能够凸显论文的工作量,体现学生对于研究方法的掌握,其实不然。研究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毕业论文质量考察的重点所在,它只是一种调查研究的手段和工具,因此,研究方法在精不在多。好的毕业论文,只要论据充足,足以支撑论点,用一种研究方法也可以。大部分的毕业论文可能需要多种研究方法来组合和相互补充使用,此时,需要交代清楚不同研究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旨在回应的研究内容,避免出现研究方法多而混乱的局面。

(2)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科学性之争在学术界从未停止,这两种研究方式在哲学基础、研究范式、理论模式、资料收集技术、分析方法等多个层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因此,两者具有较大的互斥性,而非兼容性。此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体系中属于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式,而非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然而很多毕业论文在介绍研究方法时都会写到:“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就犯了两个错误,其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体系中属于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式,学生这么写是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理解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不存在結合的可能性。很多学生理解的定量研究仅仅只是统计资料的分析,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规范定量研究。所以,较好的处理办法是在本科的毕业论文中,避开提及方法论和研究方式,只介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对问卷调查法的滥用。问卷调查法是社会调查中的常用和有效方法,但在本科的毕业论文中,对问卷调查法的应用有很多不当,具体的问题类型包括:第一,将调查问卷的设计局限地理解为问问题。调查问卷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但这些问题是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而提出的,包含了研究者的一些研究假设(例如: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考虑到了测度的效度和信度。将调查问卷的设计狭隘地理解为问问题,就会很容易出现关键问题缺失、问卷的效度和信度不足等问题,问卷调查的科学性也会遭受质疑。第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不与抽样方法结合使用。抽样方法包括两大类:概率抽样法和非概率抽样法。严格的来说,问卷调查法只有与概率抽样法结合使用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但在现实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者无法获得完整的抽样框或被研究对象属于社会少数群体不方便抽样等原因,概率抽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严谨性往往要打折扣,很多问卷调查是基于非概率抽样的。这样的直接影响是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误差。另外,近年来,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喜欢用网络调查法,这是因为网络调查操作简单,发放和回收问卷的速度快,研究结果能够迅速生成。然而,网络问卷调查适合的只是一些对社会舆情、网民态度等的调查,它并不是一种学术论文调研方法。首先,它的抽样方法是非概率的,样本的代表性会很差;其次,研究者很难保证填写问卷的人是否认真、负责,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有效率很难保证;最后,通过网络调查输出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简单的频数统计,没有办法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所以本科的毕业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最好的处理办法还是要将研究的主题缩小,当研究对象的数量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时,可以采用全样本调查,这样就不会存在样本代表性的问题。对于无法进行全样本调查的论文研究,即使无法进行概率抽样,也一定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问卷的信度等问题,不能走捷径。第三,把问卷调查法作为“包治百病”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只是所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它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例如,需要配合抽样方法结合使用,需要被研究对象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等。但当问卷调查法的适用条件不充足或针对某个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有更适宜的研究方法时,需要放弃问卷调查法,改用其他的研究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都偏爱用问卷调查法,而当研究方法选择不当时,就很容易出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三者的脱节错位,最后论文中的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

三、毕业论文行文中的常见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几个部分:绪论、文献综述、论文的主体部分、结论和建议。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常见问题见表1。

四、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建议

(1)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和教学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需要强化学校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决定着论文价值和可行性,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很多学生不重视论文的选题,草草选题,缺乏对选题的合理性论证就开始写论文,为后续工作埋下诸多隐患。因此,学生在选题的论证上要多思考、多推敲。

(2)专门开设“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这门课程。尽管在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调查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学术论文报告写作等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课程,但往往不系统、碎片化,或开课时间久远,学生很多知识和能力已经生疏。因此,建议在毕业论文选题之前开设“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这门课程,对与毕业论文写作的重点知识和常见问题进行重申和介绍,这样能让学生少走弯路。

(3)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监管。选题尽管重要,但毕业论文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监管。指导老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序进行。

(4)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僅是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判标准,也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式和完成情况的引导。现在,部分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例如:第一,重复率成了毕业论文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控制论文的重复率,本身没有错,这体现的是学术道德规范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但学生的做法确实有些矫枉过正,部分学生被重复率牵着鼻子走,或者是连正常的引用都放弃;或者是钻技术的空子,从那些查重文库所不能覆盖的学术研究成果、新闻报道、网络文章中抄袭。因此,在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帮助学生明确查重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论文的创新有要求,这也是一种不恰当的引导。尽管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5],但基于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来说,毕业论文创新很难。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结论的创新。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而言,可以鼓励学生创新,但不可将创新作为硬性指标,否则会导致学生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画蛇添足”。所以,总的来说,高校需要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给予学生以正确恰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郭艳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与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1(16):164

[2]任昌荣.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67-68

[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3年8月

[4]张漱梅.“支架”理论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实践.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87-92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9)

2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是研究体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1]。因此,体育科研方法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论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发现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资料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德尔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这507篇学位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论文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这些学生重视研究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说明我国体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体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综合研究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体育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强调对客观现象和事实进行理论性探索或实证性分析,检验理论依据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虽然基础性研究没有强烈的应用目的,但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以获取新思维和新知识的创造性研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并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2]。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的基石,应用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开发性研究之间的桥梁,开发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这三种研究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缺一不可。我们对这507篇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3.7%,基础性研究占的比例为19.2%,开发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1%。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拥有的资料和科研条件有限,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主观上忽视基础性研究,而直接进行研究性研究;三是应用性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不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

4.1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通过对这507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把这些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群众体育类研究、学校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关注的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管理现象及管理问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体育公共管理的重视和关注。在2002-2010年的9年中,这三类论文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3%;2005年到2006年间,三类研究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从2005年开始,竞技体育类研究开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从2005年起,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异军突起,并开始占据首位。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是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而2006年以后,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学校体育类研究所占比例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稳定。在学校体育类的研究中,中小学体育研究和高校体育研究为两大研究热点,也是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的重点也从竞技体育转向了群众体育。目前,对群众体育类的研究已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已开始关注群众体育。

4.2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农村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农村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城市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城市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展健身锻炼的地域不同。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育观念、运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育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间,农村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体育研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达到87.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很多的“体育问题”和“体育现象”都发生在城市体育中,这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关注的热点;二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体育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体育热点“话题”要多于农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三是由于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学习、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体育研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研究的话题。

地方研究生论文篇(10)

对于高校而言,研究生既是知识传授的对象,又是日常科研工作的参与者,其理论学习过程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互交融且呈现多变的特点。[1][2][3]

笔者目前暂不具备独立招收研究生的资格,但依托研究团队和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每年都会协助指导若干名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顺利毕业。在协助指导这些研究生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结合笔者2013~2014年前往英国访问交流一年过程中参加教学培训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的体会,本文从研究型学习方法及其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浅析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体会。

一、基于研究型学习的培养特点剖析

1.基于研究心态的理论知识学习

为了便于开展科研理论分析工作, 研究生培养的初期阶段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课程知识学习,而专业课的授课内容更突出针对性和研究性。[4][5]研究生若带着研究的心态学习这些专业课程,必将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锻炼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实现专业课程的研究型学习,对专业课的讲授方式和内容设置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笔者在英国哈德菲尔德大学留学期间,对于该校课程设置和讲授方式深有感触。在跟课的“Dynamic Analysis and Control”课程中,主讲教师通过设置多个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开展授课内容讲解,实例中计算数据均来自实际工业系统,布置的作业也与科研项目紧密相关。这种研究型的授课和学习模式,可以使得研究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应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于今后开展研究工作也有触类旁通的优势。

带着研究的心态来学习理论知识, 还可以通过对应的科研实践来巩固研究生理论水平培养的效果。通过适当的科学研究实践,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知识动态融于理论学习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学习的抽象性、知识的落后性等不足,实现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的扎实培养。[6]

2.基于主动挖掘的科研实践思维

研究生的培养中,“学”与“研”的培养相互作用、互为促进。“学”是手段,“研”是目的。多学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深入的科研工作可以为主动学习提供积极的动力。

研究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开展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将其引入科研项目中,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项目分工,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探索热情,使其能够自主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在此阶段,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热情被充分激发和释放,将主动收集与所研究领域有关的资料和文献,通过整理、消化和吸收,主动挖掘更为深入的理论知识背景,形成独立的见解和科研成果。

主动挖掘的过程中,科研活动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挖掘提升了科研能力水平,体现了研究生培养的“研”“学”并重特点,和以“研”促“学”的培养理念。

二、实践研究型培养方法的一些举措

1.科研实践培养突出研究特点

(1)引导研究生承担部分理论研究工作,培养从理论上解决技术难题,形成解决方案的能力。此外,研究生还要承担一部分的工程任务,以锻炼其实践能力,明确研究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2)构建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研究团队定期学术讨论与总结机制,以竞赛激发科研兴趣,加强互联网资源使用的引导。总结交流是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借助互联网这一开放式学习平台,研究生可与组内外、国内外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实现互补与互助提高。

(3)开展全面而深入的学术访问和交流。学术无止境,交流共提高。研究生在培养阶段应该多走出校门,借助国内外学术会议平台培养建立学术联系、提升交流水平和展示学术成果能力,为以后潜在的合作研究奠定基础。笔者在英访学期间,曾走访了帝国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等知名学府,他们的科研硬条件一流,软实力水平也非常高。这些大学的研究非常开放,很欢迎中国的留学生前去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国内的研究生可以积极联系这些单位,争取去联合培养的科学研究机会。

2.学术论文撰写体现高度责任心

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撰写是检验研究生培养成效和研究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一方面研究生可以梳理理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凝练研究工作,提升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

(1)论文选题要明确、突出研究价值,内容要详实、有据可依。所撰写的内容应来源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撰写时需要精心设计论文内容和组织结构,重视文献查阅与阅读工作,对所研究内容和发展现状等要有深刻的认识。

(2)论文撰写要沉下去、静下心, 敢于取舍。研究生在初学撰写、修改论文时,必须要静下心、钻进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锻炼,不断挖掘和提高理论深度。同时,要让论文的内容充分地“沉淀”并经得起推敲,过滤掉“杂质”。笔者在访学期间,与国外学者交流,他们通常的写作过程是,首先用一到两个月写出论文初稿,然后将其放置一段时间后至自己忘记稿件内容,再次阅读并修改稿件。这种方法被他们形象地称为“遗忘式”写作方法,笔者实践过,确实行之有效。

3.行文注意丰富多变的科技词汇运用

学术论文通过严谨、凝练的表述来展示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生在行文时如果英语基础较好、写作功底扎实,则可以运用丰富而准确的科技词汇来组织内容,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广泛阅读英文参考文献是扩展词汇量和提升英文行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三、结论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反复迭代的系统过程,带着研究的心态去学习理论知识、将学习的过程融入科研实践,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锻炼科研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其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文涛,赵学增.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述评及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3).

[2]季俊杰.优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2).

[3]向 诚,柴 毅,王东红,等.紧贴行业需求,校企协同培养控制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4):11―15.

[4]汪 洋,高久群,汪华侨,等.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06).

上一篇: 基础设计论文 下一篇: 小学师德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