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1 17:02:25

降水技术论文

降水技术论文篇(1)

摘要:详细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内外利用该技术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生物强化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应用灵活、效率高等优点,在难降解废水治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难降解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处理 传统生物处理技术在难降解废水中有一定的应用,但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生物强化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应用灵活、效率高等特点,在该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1生物强化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就是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而向该系统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组合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物质的方法。它通过向自然菌群中投加具有特殊作用的微生物来增加生物量,以强化对某一特定环境或特殊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投人的菌种与基质之间的作用主要有直接作用和共代谢作用。 ①直接作用。即通过驯化、筛选、诱变、基因重组等技术得到一株以目标降解物质为主要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并将该菌种投入处理系统以去除目的物。目前投加的高效菌株主要是通过质粒育种和基因工程构建。 a.质粒育种。即将两种或多种微生物通过细胞结合或融合技术,使供体菌的质粒转移到受体菌体内,使受体菌保留自身功能质粒,同时获得供体菌的功能质粒,即培育出具有两种功能质粒的新品种,这已在环境工程中获得初步研究成果:Chakrabarty等将嗜油假单胞菌体内有降解辛烷、乙烷、癸烷功能的OCT质粒和抗汞质粒MER同时转移到对汞(20mg/L)敏感的恶臭假单胞菌体内,使其转变成能抗50一70mg/L的汞且能高效分解辛烷的解烷抗汞质粒菌。把降解芳烃、菇烃、多环芳烃的质粒转移到能降解脂烃的假单胞菌体内,结果得到了可同时降解4种烃类的超级菌,它能把原油中约2/3的烃消耗掉。自然菌种要花一年多才能将海上浮油分解完全,而超级细菌只要几小时就分解完全。将分别含有降解偶氮染料质粒的编号为K24和K,6的两株假单胞菌通过质粒转移技术可培育出兼有分解两种偶氮染料功能的脱色工程菌。Q5T工程菌是将嗜温的Pseudomonasputdapawl和嗜冷的Q5菌株融合,使前者体内降解甲苯、二甲苯的TOL质粒转移人Q5菌株体内构建而成,该菌在0℃仍能正常利用浓度为1000mg/L的甲苯作碳源,这对寒冷地区的废水生物处理很有意义。 b.利用基因工程构建。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又叫基因剪接,是用人工方法把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DNA提取出来,在离体的条件下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离体DNA切割成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每一片段平均长度有几千个核昔酸,用DNA连接酶把它和质粒(载体)的DNA分子在体外连接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体导人某一受体细胞中,以便外来的遗传物质在其中进行复制扩增和表达,而后进行重组体克隆筛选和鉴定,最后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分离提纯,从而获得新品种。 现在,利用基因工程获得了分解多种有毒物质的新型菌种。例如:A.Khan等从P.putdaOV83分离出3一苯儿茶酚双加氧酶基因,将它与pCP13质粒连接后转人E.coli中表达。另外,将降解氯化芳香化合物的基因和降解甲基芳香化合物的基因分别切割下来组合在一起构建成工程菌,使它同时具有降解上述两种物质的功能。McClure用4L曝气池装置考察体内含有降解3一氯苯甲酸酪质粒pD10的基因工程菌的存活时间和代谢活性,工程菌浓度为4x106个/L,存活时间达56d以上。此外,还获得了含有快速降解几丁质、果胶、纤维二糖、淀粉和竣甲基纤维素等质粒的大肠杆菌。 ②共代谢作用。即微生物在有它可利用的惟一碳源存在时,对它原来不能利用的物质也能分解代谢的现象。对于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不能以其为碳源和能源生长,但在其他基质存在下能够改变这种有害物的化学结构使其降解,如在甲烷、芳香烃、氨、异戊二烯和丙烯为主要基质而生长的一些菌可以产生一种氧合酶,这种酶可以共代谢三氯乙烯(TCE)。 共代谢作用可以提高微生物对难降解物质的降解效率。Grav。等发现,漂白厂的废水对产甲烷菌有抑制作用,但当用甲醇或乙醇作一级基质时可以提高对废水中难生化有机卤化物的去除率。共代谢作用主要有3种类型: a.生物在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对二级基质的共同氧化。这种代谢是指当一级基质存在时,一级基质的代谢能够提供足够的碳源

降水技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果房屋因为流沙等原因造成建筑坍塌,则说明建筑周围的地下水水位过高。因此,必须对建筑使用基坑降水技术。基坑降水技术可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防止边坡水土流失。目前基坑降水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轻型井点法,喷射井点法等。在实际的应用中,还要根据各个房屋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方法。

一、基坑降水技术的理论原理

在许多建筑的地下构筑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水流侵蚀等原因导致房屋受损的实例,造成许多工程事故,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因此,基坑降水技术应运而生,这一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降低建筑周围地下水的水位,避免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确保施工场所干燥,防止出现房屋过潮的情况。

合理利用基坑降水积水,能够减少基坑及其边坡的水土流失,改善周围的土质,增加地基的抗侵蚀性,增加房屋的稳固程度。但是,如果基坑降水技术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基坑周围的地面沉降,因此要谨慎使用基坑降水技术。

二、基坑降水技术的主要方法

基坑降水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建筑的不同形式和对地下水位控制的不同,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轻型井点法,明沟排水法,管井井点降水法,喷射井点法,深井点降水法等。下面,笔者将对它们进行一一介绍。

1.轻型井点法

轻型井点法是一种操作起来较为方便的基坑降水法,适用于基坑面积小,地下水水位低的施工现场。在进行时,如果施工现场土层渗透系数过小,则需要先用粘土把土层封住,以提高整个施工现场的真空程度。根据降水的要求,还要选择相适宜的管道。在对管道进行布置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7米至9米的长度的管道,同时注意管道与抽水设备相配套。

2.明沟排水法

明沟排水法是利用排水沟进行排水,它的主要特点是施工较为便捷,但在一些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方则不适宜使用。

3.管井井点降水法

这一降水法的原理是利用钻孔钻井,抽取地下水来达到降低水位的目的。在基坑周围设置一个管井,利用抽水机械进行抽水。要注意适量抽取地下水,以免造成地面沉降。

4. 喷射井点法

喷射井点法的降水量大,但是操作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在基坑周围设置点井,再在点井的底部设置一个喷射器。这一降水法的降水效率并不高,而且会使地面管网十分复杂,管理不便。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这种降水法才会予以使用,一般情况下则不予考虑。

5.深井点降水法

深井点降水法适用于降水水位很深的地区,这一降水法深度大,范围广,因此经常在实际操作中被运用到,但是当基坑周围的土层渗透系数过小时,则不能使用这一方法。

这项施工工艺所运行的流程是复杂的,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带钻机进入建筑场后,进行定位进行安装,然后开井孔。在这之后安置好管道,开始钻井。在钻井结束后,填筑终孔换浆。之后稀释所调试的泥浆,这一次要使用进口的管道。填满砂石后终孔进行抽水,并做好相关的水位记录。

以上五种降水法就是最基本的基坑降水法,然而,在实际的降水操作中,往往不能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两种或多种降水法配合使用,下面笔者将以某政府大楼为实例进行分析。

三、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空有理论,不付诸行动,是无法达到掌握深坑降水技术的。下面,笔者以河南省某市某办公大楼的基坑降水的具体实施为实例,详细讲解一下基坑降水技术在具体工程建设中的操作。

1.该大楼的基本资料

该大楼位于市中地区,宽约120米,长约160米,由于地下土层状况复杂,有粉土,粉砂,砂纸泥土等,基坑开挖深度需为12米。该地区地下水位为-1.58米,为了合理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状况,需采用轻型井点法和与深井点降水法相结合的方案。在大楼的南半部分采用轻型井点法,在大楼的北半部分,由于需要降低的水位较大,则采用深井点降水法。

降水工程要以基坑内最大坑深作为降水设计目标。由于地基土可能存在局部软弱层,地基处理时经常遇到需加大开挖深度的情况。这样水头降低深度在降水设计中要能适时控制并留有余地。另外基坑开挖工期紧迫 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疏干基坑内地下水,并将地下水位降低在基坑底以下。

2.对轻型井点法的施工

一套轻型井点管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水,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 当试抽运转一切正常后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 开机一周后形成地下降水漏斗 并趋向稳定抽水开始后每天观测3次水位水量。当水位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并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1次并及时整理监测记录。

这一部分应当率先进行,挖开地下土层,布置轻型井点,数量不宜过多,间距半米,进行轻型井点降水。要采用专业的导杆式喷孔器进行喷孔,连续十天不断进行抽水并每三天观察一次水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测与汇报工作。

3.对深井点降水法的施工

对另一小半土层更为复杂的部分,要采用深井点降水法,其主要方法是在一级地下土层的基础上,向下挖出二级土层,在这期间不要停止对一级土层的抽水。之后开始安置深井点的作业面。然后再在深井中进行水的集中,采用真空型水泵降水技术,从而将水位控制在-4米至-5米之间。通过为其20天的施工,基本可以达到工程的预期目标,如发现沉降过大或水位平移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4.施工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在施工时,还应注意到的有:第一,保持地下施工现场的真空密闭性,可以采用密闭程度较高的真空管型。第二,在进行深井点降水的时候,可以在深井内对水进行集中,然后再进行抽水,这样可以增加地下土层与基坑的联系程度,保持真空管道的封闭性,从而让水更快的排出,达到施工标准。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房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基坑降水技术对于控制建筑周围的水位十分重要,我们经常使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法,管井井点法,深井点降水法等。本文中,笔者通过河南省某市某办公大楼的实例,对基坑降水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经过对各种降水法的综合考察与运用,从而达到掌握基坑降水法在实际中的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永平.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2]王滨,杜岩,侯连权.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

降水技术论文篇(3)

Abstract: the shallow depth WaFa because a shield law has higher flexibility and more adaptable to the formation, and can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urface to cause WaFa, so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small space between the subway tunnel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subway small spacing in tunnel construction WaFa shallow depth of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 the subway tunnel small spac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allow depth excav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浅埋暗挖法是根据岩体力学的相关理论,并对隧道围岩的变形进行测量和监控,通过新型的支护结构,从而尽量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来指导施工和设计的方法。与盾构法、明挖法相比,浅埋暗挖法因为较盾构法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而又能够避免明挖法对地表造成的干扰,因此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地铁小间距隧道工程的施工中。

二、地铁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

目前我国许多地铁小间距隧道都属于浅埋隧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埋深浅。而在其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地层损失而造成地面的移动明显,病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对注浆、排水、衬砌、支护、开挖等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施工难度的提高。而浅埋暗挖法则不仅仅只是对新奥法的简单运用,而是在其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由于浅埋暗挖法的设计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岩石的双向压缩应力和应变特性、岩石的三向刚性压缩试验的特性以及莫尔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又考虑到了地铁小间距隧道掘进时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而进一步提出的新理论。这项理论主要集中在围岩变位支护、围岩压力、构筑时机、结构种类这四者的关系上面,并且贯穿于不断变更的施工和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浅埋暗挖法提出了与传统方法截然不同的新观点和新概念,它不仅指导着喷锚支护的施工与设计,而且指导着构筑地铁小间距隧道的全部过程。而在开挖支护的过程之中,浅埋暗挖法主要采用先柔后刚的复合式衬砌,其初衬承担了全部的基本荷载,并由二次衬砌来作为安全储备,初衬和二衬一起来共同承担特殊荷载,通过这样处理就使得其初期的支护强度能够保证足够大。

三、地铁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浅埋暗挖法的施工技术

1、远程监测技术

由于许多地铁小间距隧道的施工通常其线下还将穿越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既有环线区间和地铁车站,因此为了地铁的正常运营以及既有环线结构的安全,需要通过采用远程监控系统来对其轨道变形以及结构等进行全天候的实时测量监控。只有通过先进的远程监测技术,才能由其监测情况来表明该监测系统在地铁小间距隧道的正常运营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其在测试自动化程度、性能稳定及精度方面,均要能够准确反映新线施工过程之中对上方的既有环线地铁所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从而指导运营部门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设单位来进行良好的施工。

2、超长管棚支护技术

我国的部分地铁小间距隧道已经开始采用大跨度的双层单柱单拱岛式结构,对其进行浅埋暗挖法施工时,应根据工程技术特点采用最小埋深、超长管棚超前支护单根长度均符合要求的超长管棚支护技术,并且其应纵向贯通于整个地铁车站。目前这种超长管棚的支护形式在我国的地铁小间距隧道施工中应用还未普及,但前景极为可观,其采用非开挖施工工艺来进行一次性的施作,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采用常规管棚必须要在洞内进行多次施工的不利因素,而且能够确保精度远超过常规的管棚技术,还能够较好地发挥出控制坍塌、减小沉降的作用。其与常规管棚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3、辐射井降水技术

在一眼大口径的井内,将辐射管或渗水管自内向外地径向敷设在其含水层内,这就是辐射井。而地下水则经过这些呈辐射状的水平渗水管然后汇集在大口井内,并随之由泵来排出。因为水平渗水井通常是在大口井内进行施工,并且其在空间上的调整范围非常大,所以辐射井一般还是用于地面达不到降水井施工条件的区域和地段内进行应用。将会因为没有布井场地而难以保证其在无水条件下能够正常地进行浅埋暗挖施工。而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并且同时把对城市交通、环境等影响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的限度,通过分析比选,一般比较适宜采用辐射井降水技术。而且根据实践中的现场地铁小间距隧道的施工情况来看,其施工现场保持了良好的无水状态,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降水效果。而且在此降水过程中,还应对抽水井取水样进行含砂量的测试,测试结果应当符合《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辐射井降水技术的横空出世,解决了在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进行施工管井降水的传统难题,并为浅埋暗挖法施工地铁小间距隧道开辟了全新的降水途径。

4、真空深井降水技术

真空深井降水技术是指将管井潜水泵抽水与真空泵抽水进行结合,或者将辐射井当中的水平渗水井与真空泵进行连接来抽水的技术。其主要是利用真空泵在水平井或管井内产生的真空,从而对地层中的水向管内涌入进行加速,以此来提高降水效果。真空深井降水技术一般用于粉细砂等降水深度较大、但渗透系数较小的地层以及黏土、粉土层。在这些地层中,如果采用常规管井降水,通常难以疏干含水层界面残留水和弱透水层中的饱和水,从而造成浅埋暗挖的带水作业现象,并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当采用了真空深井降水技术之后,根据实践中的现场地铁小间距隧道的施工情况来看,其潜水含水层的地下水能够完全疏干,而且粉土层水也能基本疏干,特别是粉土层中的饱和水,与采用常规管井降水技术相比明显要少很多。而且通过沉降观测证明,真空深井降水技术引起的地面沉降并不会比普通管井降水技术引起的地面沉降更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小间距隧道的施工应用中,浅埋暗挖法及其一整套施工技术以较高的灵活性、对地层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地表较少的干扰等优势,在我过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并且有着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雷泽军. 地铁区间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2] 齐震明.飞. 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03).

[3] 王远. 地铁浅埋暗挖黄土隧道降水技术应用例析[J].建筑,2010(13).

降水技术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94-02

0 引言

近几年来,超声波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探伤、超声波除垢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声波污水处理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单独利用超声波处理污水的效果有时并不明显,因此,超声波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成为研究热点。借助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和热作用来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反应。本文将详细分析超声波工作机理和特点,介绍超声波联用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情况以及国内外超声波污水设备的使用状况。

1 超声波及其联用技术相关工艺

1.1 超声波污水处理工作机理

超声波一般是指大于16kHz,能量集中、沿直线传播的高频机械波。当一定强度的超声波在水或者其他介质传播时,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光学、电学等反应。基于这些反应,超声波具有主要四大物理效应可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完成降解、氧化反应去除污水的有害物质。超声波的四大物理效应也是超声波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下面简单介绍超声波的基本效应:1)机械效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过程中,虽然震幅较小,但超声引起的质点加速度却非常大。超声波的机械震荡与超声波降解作用相关,超声波机械震荡能量愈大降解的能效越高,但是并不是超声波的频率越高降解效果越好。不论是以自由基还是以热效应为主的降解作用都有一个超声波最佳频率,超过这个阀值频率之后可能反而会降低污水处理效果;2)热效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由于机械振动的原因会吸收能量加热周围的水,造成局部温度的提高。这就是超声波的热效用。实验表明,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快化学或物理反应速度。CFC- 113等制冷剂水溶液的超声降解结果表明CFC- 113空化泡内的热分解是CFC降解的主要途径;3)空化效应。超声波在水中传播达到一定能量时,会在水中形成局部负压,促使水中的气泡生长直至破裂,形成局部点的高温、高压并伴随有强烈的冲击波和射流,这就是空化效应。超声波空化效应是超声催化的主要理论基础。空化形成的高温、高压有利于反应物裂解形成更活跃的化学成分,如自由基等。另外,空化效应的冲击波和射流有助于水中物质表面的分解和清洗作用并破坏物质内部的结构从而有助于提高化学反应活性;4)自由基效应。超声波产生的高温高压会令水或空气分解,形成多种自由基,例如・OH、・O、・H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会氧化、还原、转移水中的有机分子,从而降解水中的物质,一般会形成无机物、水或无毒的小分子有机物。

1.2 超声波及其联用技术相关应用

超声波降解要走向工业化,仍存在能耗大、费用高、降解不彻底等问题。因此,研究超声波和其它污水处理方法的联用技术是目前超声波实用化的重要手段。超声波联用有很多种类,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联用技术。

1)超声/臭氧联用技术

超声/臭氧联用技术是超声波污水处理技术中研究最多、最早的技术之一。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于水处理。超声波加入之后可以使臭氧能够很好地溶解与分散在水中,提高臭氧氧化能力,节约电能,减少臭氧的投加量。目前,已有众多研究成果表面,超声波可以减少50%的臭氧投放量,其工作的机理在于超声波可以分解臭氧产生大量的・OH自由基,提高臭氧的氧化还原能力,达到去污功效。

2)超声/H2O2联用技术

超声/H2O2联用过程中,超声既可以起到反应物,也可以起到催化剂的双重作用。超声可使有机分子降解,可以作为一种反应物;超声使H2O2分解生成有效的氧化自由基,从而导致有机物发生一系列的氧化降解反应,因此,有时一种催化剂。需要注意的是H2O2的量必须保持一定值。因为H2O2在反应中是起到自由基的清除剂作用,如果含量过大,反而会使水中的自由基数量减少。

3)超声/Fenton联用技术

实验表明,在超声/Fenton体系中加入H2O2催化剂,其超声降解效果更佳,COD去除率更高。使用超声/Fenton体系,加入H2O2催化剂后降解甲基丁基醚试验中,当H2O2浓度为0时,Fenton没有对甲基丁基醚起到分解作用;当H2O2浓度达到一定时,分解作用增大;当超过一定阀值时,降解作用减低。因此,使用超声/Fenton联用技术的作为催化剂的H2O2的浓度应为最优值。

4)超声/磁化学联用技术

利用磁的化学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HO的浓度,大大强化了超声处理效果。国内已经有学者申请了此方法的废水处理的发明专利。

目前,还有许多超声波联用技术,例如超声/脱附联用技术、超声/生物联用技术、超声/湿法氧化联用技术、超声/微电场联用技术、超声/光化学联用技术等等,本文限于篇幅就不在一一介绍,具体可详见文献[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国内外也开始推出超声波联用技术产品。例如如图1所示,就是国内生产的一种超声波联用技术污水处理设备的流程图。国外,日本东京三菱化工机械公司与Proudo公司联合开发成功基于超声/电/磁场联用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开始应用。

2 结论

由于超声波技术具有简便、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超声波联用技术的使用避免了工业化过程中能耗大、费用高、降解不彻底等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超声波联用技术的基础、应用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新型超声波污水处理产品和技术将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降水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E35 文献标识码:A

通常情况下,低渗油田中所蕴含的天然能源和能量都不很充足,原因就在于低渗油田所具有的低渗透性,也就造成了低渗油田的形成不是很顺利,其养成并不充分,地层压力也会下降,我们一次性的采收率也会越来越低,所以,我国国内大部分的低渗油田都会进行注水开采开发。造成低渗油田吸水能力低的原因就在于油田结构,排除我们通常所说的油层渗透率、孔隙结构以及沉积微相等油田自身内在的因素,这一现象还和油层伤害程度以及注采井距偏大密切相关,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和思考,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低渗油田注水能力提升。

一、低渗油田注水能力下降成因分析

(一)技术人员没有按照特殊地质条件要求进行注水

在低渗油田注水工程中,有些技术人员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一油田属于比较典型的低压油田,但是,这些技术人员还是没有将低压条件进行考虑,这样也就增加了低渗油田开采的难度,并且使其不能够进行设备安装,因此,我们只有对其进行高效、持续的注水,才能够将低渗油田进行有效的开发。还有的技术人员不能够对油田进行及时的注水,由于低渗油田注水工程主要受到油田地质和沉积砂体的各种影响,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所注入的水很容易会沿着低渗油田的地下层河道这一方向流走,这一现象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由于主项高压水量太多,侧向会出现低压的情况,最终会导致油田低产情况的出现,因此,作为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好注水的时机,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二)技术人员没有考虑油田生产形势

众所周知,低渗油田实现自身持续稳产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对其进行注水,在我们对低渗油田进行注水和开采开发的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必须要将过去注水的模式进行改变,然而,一些技术人员并没有在低渗油田注水工程中将注水模式改变,很多技术人员甚至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就要求低渗油田注水工程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拥有灵活的思路和思维,能够及时的根据不同油藏和不同区块进行精细注水方案的制定,从而确保低渗油田的注水工程和开采开发工程具有有效性。

二、低渗油田注水能力下降对策

在我们对低渗油田进行注水以后,因为低渗油田具有裂缝性,就造成了低渗油田地底的压力很大,所以,我们要在对低渗油田进行开发开采过程中花费人力、物力和很长的时间来对油田的地层进行巩固,然而,在低渗油田注水以后,水流一定会沿着油田的裂缝从而进入到地层中去,这样能够使地层压力得到有效地缓解,也会将有层间孔隙度降低,最终使裂缝得到闭合,降低了低渗油田的渗透率。

由于在低渗油田开采和开发的过程中,会不断降低地层的压力,也就使得低渗油田的地层原油开始出现脱气现象,在油田地层压力已经下降到了饱和压力时,原油脱气也就会逐渐的加剧,最终一定会导致地层崩塌,会增加地层原油密度和粘稠度,在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体积也会急速下降,也就使原来的原油渗流的阻力加大。因为低渗油田地层里面存在气洞,如果出现了原油脱气,而气体中往往会有一些油质,这些油质在自身脱气过程中,遇到冷空气而发生了凝固,将气孔堵住,也就形成了气锁,我们也称其为贾敏效应,这一效应的出现使得有效油流的通道减少了。当我们在低渗油田注水工程中采用了超前的注水方式,油田中底层的压力会比原始地层的压力高,这样能够有效地将原油物性变差这一现象进行避免,最终保证了原油渗流通道畅通无阻,从根本上将低渗油田油井的单井产量提高了。

结语

笔者认为,提升低渗油田注水能力最为主要的因素在于技术人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对自身的工作负责,本文中,笔者首先从技术人员没有按照特殊地质条件要求进行注水以及技术人员没有考虑油田生产形势这两个方面对低渗油田注水能力下降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渗透油田注水能力下降的对策,笔者进行低渗油田注水能力下降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这一思考和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为我们在低渗油田注水工程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个参考,所以,我们要将其和低渗油田注水工程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姜岩,姚益轩,廖文胜,李晓剑,刘超,王立民. 地浸采铀作业过程地层伤害原因分析[A].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 2009 .

[2]王树华,刘晓红,高志斌. 稠油注蒸汽井防砂及蒸汽转向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A]. 胜利油田北部油区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5 .

[3]任晓娟,齐银,张宁生,张国辉. 低渗孔隙介质中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进展[A]. 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 2007 .

降水技术论文篇(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10)x10-4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为尽量发挥混凝土松弛对应力的抵消作用,同时避免在混凝土硬化初期骤然产生过大的应力,应该减慢降温速度。一般规定,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1)选用水化热低的42.5MPa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为340kg/m3。

2)大掺量I级粉煤灰。掺量高达100kg/m3,占水泥用量的29%,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1%。免费论文,混凝土配合比。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2、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全面分层,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42m后,再浇上层,不致出现初凝现象。此方案虽然技术上可行,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但需要增加人力和振动设备,是否采用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3、预测温度

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

3.1计算混凝土内最大温升

据资料介绍,有三种计算公式,其一为理论公式:

Tmax=WcxQx(1-e-nt) x£(1)

另一个为经验公式:

Tmax=Wc/10+FA/50(2)

公式(1)可计算各个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升,从而计算每个温度区段内产生的应力,还可找出达到温升峰值的龄期,从而推定采取养护措施的时间。但在介绍该公式的资料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其适用范围。

该公式似乎未能把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和平面尺寸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如能根据不同情况调整m和£的取值,可能会使计算值更接近实际。

公式(2)计算较简便,在该工程中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差较小,但无法据此计算应力,也找不出升温峰值出现的时间。

3.2混凝土中心温度值

T1=T2+T(t),

因为T(t)计算值较高,夏季的浇筑温度T1应采取措施降下来。如果不采取水中加冰等降温措施,计算得:

混凝土拌合温度:

Tc=∑Ti•Wi.•Ci/∑Wi•Ci=29.1℃。

混凝土出机温度:

Tj=Tc-0.16(Tc-Td)=30.1℃。

混凝土浇筑温度:

Tj-T1+(Tq-T1)(A1+A2+…)=29.7℃。

这个温度是昼夜平均浇筑温度,如果白天最高气温是35℃,这时的浇筑温度Tj=31.4℃。为了降低Tj,采取如下措施:料场石子进仓前用凉水冲洗,水泥在筒仓内存放15d以上,晴天泵管用湿岩棉被覆盖,气温高时拌合水中加冰降温。其中,拌合水中加冰效果最好。免费论文,混凝土配合比。免费论文,混凝土配合比。

可见,每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1℃,平均要使拌合水温下降近6℃。免费论文,混凝土配合比。免费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要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3℃,至少每m3混凝土要加0℃冰40kg.无论如何,在工程中实际浇筑温度Tj,都不能超过32℃。免费论文,混凝土配合比。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只要严格施工规范,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降水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G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088-01

在冷轧带钢应用材料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作为最为主要技术表现类型的剂和冷却剂,对冷轧带钢应用材料的实际生产质量水平的获取状态具备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1]。而在冷轧生产过程中乳化液消耗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的技术背景下,将会导致冷轧带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成本支出规模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给企业实际获取的生产经营造成明显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降低冷轧轧制油消耗的措施展开简要阐释。

1 轧制油发生异常消耗技术现象的基本原因

第一,轧机设备机组系统存在表现程度较为严重的漏油技术现象,以及频繁发生的撇油现象。现阶段包钢集团配备运行的冷连轧机组生产技术系统,属于全液压压下机组技术设备应用形态,实现了对轴承间应用技术系统,但是由于上述具备液压技术应用功能和技术应用功能的技术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油品泄漏现象,而且泄漏出的油品中包含的破乳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成分,通常能对乳化液化学物质技术稳定性表现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引致轧辊生产应用技术组件的技术性能表现状态发生显著破坏,导致冷轧带钢应用材料产成品,表面反射率参数表现水平明显降低。

第二,在平床过滤器应用设备的整体性技术组成结构中,液位计测量性技术组件,通常被安装设置在平床过滤器技术设备主箱体结构中滤纸支架的下方空间点位,因而导致滤纸发生一定表现程度的堵塞技术现象条件下,出现的大量乳化液物质将被集中蓄积到滤纸的上方位置,无法顺利借由滤纸中孔洞结构进入滤纸下部的技术控制之中,导致滤纸与平床过滤器技术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真空性技术环境,并导致实际安装配置的液位计测量技术组件无法准确检测平床过滤器箱体技术结构中实际表现的乳化液液位参数数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给冒液技术事故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技术可能。

2 降低轧制油总体消耗数量的技术措施

现阶段包钢集团生产的冷轧带钢应用材料,其基础性的厚度参数设定范围介于0.25mm-3.00mm之间,因而在实际生产技术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设定较宽覆盖范围的技术参数标准,在实际进行技术参数水平设置过程中,为切实避免发生技术实现程度不足或者是实现程度过度现象,通常需要采取适当类型的技术干预措施,确保能够准确确定冷轧带钢生产设备机组的边界性技术条件设定结构,从而在有效改善优化冷轧带钢应用材料表面反射率,降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轧制油消耗数量规模的前提条件下,确保企业整体性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收益获取规模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优化[2]。

本次研究中,通过选取和运用如下技术处置方法的形式,确定了冷轧带钢生产技术作业过程中,乳化液物质的最佳浓度参水平技术确定方案:要在确保2号箱技术组成结构内部的技术参数设置水平稳定不变的前提技术条件下,通过将1号箱技术空间之内的实际浓度参数设定水平梯度增加0.20%的技术处理模式,分e完成针对0.35mm、0.80mm,以及1.20mm技术参数设定标准层级的冷轧带钢产品生产作业技术环节,并且借由测定实际产出形成的冷轧带钢产品的反射率技术参数表现水平,具体确认1号箱中承载的乳化液物质的边界技术参数构成体系,并且获取了实验性参数成果如表1所示。

在针对参数标准水平为0.80mm的冷轧带钢应用材料组织开展生产作业环节过程中,如果1号箱内部的浓度参数设置值在3.61%之下,通常会导致带钢应用材料的实际反射率参数稳定处于较低水平,而在浓度参数设置值在3.61%以上条件下,通常会导致实际生产形成的带钢应用材料的反射率参数表现水平显著提升,直接表明3.61%是边界浓度设置条件。

3 结语

针对降低冷轧轧制油消耗的措施问题,本文择取轧制油发生异常消耗技术现象的基本原因,以及降低轧制油总体消耗数量的技术措施,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降水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81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8-0020-06

一、引言

自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往往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税收超GDP增长也成为学术界近年来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伴随着税收征管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如何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进行定量测量?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是主要源于征管技术的变化,还是源于管理水平的变化?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研究者围绕征管效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杨得前(2008)利用1994-2005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28.11%。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是税收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德祥、李建军(2009)以随机前沿函数为基础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参数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拟合求得模型中各参数,从而计算效率值。其主要局限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果设定的税收产出函数与实际相差甚远,则必然导致最终测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二是设定的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而使参数方法无法使用。

与参数方法相比,非参数方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无需对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进行设定。它主要包括DEA和自由处置壳(FDH)等方法,其中又以DEA应用最为广泛。如孙静(2008)基于传统DEA方法对湖北省若干市的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测算。传统的DEA方法的局限在于:一是无法对DEA有效点与弱有效点进行准确区分;二是无法对效率提高的程度进行准确计量。

此外,一些研究者对影响税收征管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这类研究虽针对性较强,但在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更进一步揭示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及其成因,本文以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法对我国税收征管动态

于1,则表明它是生产率提高的根源;如果小于1,则表明它是生产率下降的根源。

(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征税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投入一产出过程,征税过程中的投入主要包括税源数量、税源质量、税务机关投入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物力及财力,其产出主要是税收收入、纳税服务等。合理地定义投入与产出,是正确利用Malmquist指数计量征管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借鉴杨得前(2008)、王德祥和李建军(2009)选择的指标,本文中选取的投入指标有:

1 税源数量。税源可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只能来源于对GDP的分割。所以,GDP是能够较好地代表宏观层面的一个税源指标。但由于我国目前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较少,因此,采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来反映税源数量更为合适。

2 税源质量。税收不仅受税源数量的影响,而且也受税源质量的影响。在税源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税源质量越好,最终的税收产出越多。营业盈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因此,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能够近似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本研究用其表示税源质量的高低,其比重越大,说明税源质量越好。

3 人力资本数量。任何税法在实施过程中都会产生管理费用。它主要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法的顺利实施而付出的各种费用。如税官的薪酬、津贴、办公经费、差旅费等。征税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活动,税务人员数量的多少会对最终的税收产出及管理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税务人员数量作为一个投入指标。

4 人力资本质量。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人员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而受教育水平是人力资本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本研究用各地税务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所占比重作为人员素质高低的替代变量。

由于各省税务机关的办公经费没有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没有将其列为投入指标。税务机关的产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二是纳税服务。但是,由于在对纳税服务的定量测量上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没有将纳税服务作为一个产出指标,而是仅将税收收入作为税务机关的产出指标。

三、数据与实证

本文使用1997-2007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其税收征管效率及其提高进行

测算,在研究中没有将作为样本,其原因在于税务统计年鉴中没有地方税务机关人员构成的相关数据。其中,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收入、税务机构人员数、教育程度数据取自于1998-2008年《中国税务年鉴》;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取自于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列出1997-2007年各地税务机关的投入产出数据,而仅列出了分析结果。采用DEAP 2.1软件对1997-2007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TECH)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指数(sECH)。结果报告在表1、表2和图1中,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判断。

1 从总体来看,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具体表现是,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年平均提高3.6%,技术变化指数平均提高8.4%(此为所有指数中变动最为显著的一个指数),综合效率指数平均下降4.4%,纯技术效率指数下降3.6%,规模效率指数下降0.9%。在分地区方面,从税收征管效率指数来看,1997-2007年,除河北、安徽、湖北和湖南外,其他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来看,除上海外,其他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技术变化指数来看,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2 经济发展水平对征管效率有显著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1997―2007年,税收征管效率提高幅度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天津、广东。征管效率提高较快的多为经济发达省份,这表明征管效率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税务机关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税收信息化建设中,从而有效提高税源管理与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源数量较充足,税源质量较好,纳税大户多,这些都有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

3 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1997-2007年,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和技术变化指数上升的同时,税收征管效率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是引起征管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原因。另外,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下降表明了组织管理水平在1997-2007年间呈下降趋势,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则表明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至此,可以得出结论,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4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1997-2007年纯技术效率指数平均下降3.6%,而规模效率指数变化不大,平均下降0.9%。由于纯技术效率指数反映了生产中现有技术利用的有效程度,因此,纯技术效率指数的下降说明新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有效利用程度在下降。另外,组织管理水平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税收管理中现有技术利用有效程度的下降,而不是规模效率的下降。

四、对征管效率提升原因的进一步讨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平均每年提高3.5%,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务机关开始把计算机技术引入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税收管理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1998年后,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科技加管理”、“信息化加专业化”的总体改革思路。1998年初启动的“金税工程”二期、2003年10月开始的“金税工程”三期都显著地提高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有效提高了税务机关监控税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税源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税源管理的成本。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也是征管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最高的一个年份。另外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增值税的征收率由1997年的44.6%上升至2006年的86.26%。

1997-2007年我国税务机关组织管理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在税收征管中,我国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忽视了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忽视了合理处理好人与先进技术、设备的关系,强调了科技兴税,淡化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进而导致相应的管理没有同步跟进。其具体表现是一些税务部门对税收信息化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对手工劳动的替代上,现管信息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降水技术论文篇(9)

一、引言

自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往往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税收超GDP增长也成为学术界近年来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伴随着税收征管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如何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进行定量测量?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是主要源于征管技术的变化,还是源于管理水平的变化?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研究者围绕征管效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杨得前(2008)利用1994-2005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28.11%。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是税收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德祥、李建军(2009)以随机前沿函数为基础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参数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拟合求得模型中各参数,从而计算效率值。其主要局限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果设定的税收产出函数与实际相差甚远,则必然导致最终测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二是设定的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而使参数方法无法使用。

与参数方法相比,非参数方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无需对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进行设定。它主要包括DEA和自由处置壳(FDH)等方法,其中又以DEA应用最为广泛。如孙静(2008)基于传统DEA方法对湖北省若干市的税收征管效率进行了测算。传统的DEA方法的局限在于:一是无法对DEA有效点与弱有效点进行准确区分;二是无法对效率提高的程度进行准确计量。

此外,一些研究者对影响税收征管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这类研究虽针对性较强,但在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更进一步揭示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及其成因,本文以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法对我国税收征管动态

于1,则表明它是生产率提高的根源;如果小于1,则表明它是生产率下降的根源。

(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征税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投入一产出过程,征税过程中的投入主要包括税源数量、税源质量、税务机关投入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物力及财力,其产出主要是税收收入、纳税服务等。合理地定义投入与产出,是正确利用Malmquist指数计量征管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借鉴杨得前(2008)、王德祥和李建军(2009)选择的指标,本文中选取的投入指标有:

1税源数量。税源可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只能来源于对GDP的分割。所以,GDP是能够较好地代表宏观层面的一个税源指标。但由于我国目前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较少,因此,采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来反映税源数量更为合适。

2税源质量。税收不仅受税源数量的影响,而且也受税源质量的影响。在税源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税源质量越好,最终的税收产出越多。营业盈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因此,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能够近似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本研究用其表示税源质量的高低,其比重越大,说明税源质量越好。

3人力资本数量。任何税法在实施过程中都会产生管理费用。它主要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法的顺利实施而付出的各种费用。如税官的薪酬、津贴、办公经费、差旅费等。征税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活动,税务人员数量的多少会对最终的税收产出及管理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税务人员数量作为一个投入指标。

4人力资本质量。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人员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而受教育水平是人力资本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本研究用各地税务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所占比重作为人员素质高低的替代变量。

由于各省税务机关的办公经费没有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没有将其列为投入指标。税务机关的产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二是纳税服务。但是,由于在对纳税服务的定量测量上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没有将纳税服务作为一个产出指标,而是仅将税收收入作为税务机关的产出指标。

三、数据与实证

本文使用1997-2007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其税收征管效率及其提高进行测算,在研究中没有将作为样本,其原因在于税务统计年鉴中没有地方税务机关人员构成的相关数据。其中,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收入、税务机构人员数、教育程度数据取自于1998-2008年《中国税务年鉴》;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取自于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列出1997-2007年各地税务机关的投入产出数据,而仅列出了分析结果。采用DEAP2.1软件对1997-2007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TECH)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指数(sECH)。

1从总体来看,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具体表现是,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年平均提高3.6%,技术变化指数平均提高8.4%(此为所有指数中变动最为显著的一个指数),综合效率指数平均下降4.4%,纯技术效率指数下降3.6%,规模效率指数下降0.9%。在分地区方面,从税收征管效率指数来看,1997-2007年,除河北、安徽、湖北和湖南外,其他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来看,除上海外,其他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技术变化指数来看,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2经济发展水平对征管效率有显著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1997—2007年,税收征管效率提高幅度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天津、广东。征管效率提高较快的多为经济发达省份,这表明征管效率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税务机关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税收信息化建设中,从而有效提高税源管理与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源数量较充足,税源质量较好,纳税大户多,这些都有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

3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1997-2007年,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和技术变化指数上升的同时,税收征管效率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是引起征管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原因。另外,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下降表明了组织管理水平在1997-2007年间呈下降趋势,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则表明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至此,可以得出结论,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4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1997-2007年纯技术效率指数平均下降3.6%,而规模效率指数变化不大,平均下降0.9%。由于纯技术效率指数反映了生产中现有技术利用的有效程度,因此,纯技术效率指数的下降说明新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有效利用程度在下降。另外,组织管理水平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税收管理中现有技术利用有效程度的下降,而不是规模效率的下降。

四、对征管效率提升原因的进一步讨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1997-2007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平均每年提高3.5%,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务机关开始把计算机技术引入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税收管理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1998年后,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科技加管理”、“信息化加专业化”的总体改革思路。1998年初启动的“金税工程”二期、2003年10月开始的“金税工程”三期都显著地提高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有效提高了税务机关监控税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税源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税源管理的成本。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也是征管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最高的一个年份。另外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增值税的征收率由1997年的44.6%上升至2006年的86.26%。

1997-2007年我国税务机关组织管理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在税收征管中,我国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忽视了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忽视了合理处理好人与先进技术、设备的关系,强调了科技兴税,淡化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进而导致相应的管理没有同步跟进。其具体表现是一些税务部门对税收信息化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对手工劳动的替代上,现管信息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降水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35-01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占世界的1/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关系日益加剧。东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旱灾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是造成粮食减产减收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开发农业生产潜力、提高和稳定粮食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择原垄卡种+中耕深松+化学调控+秸秆还田综合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对该技术的降水利用率和产量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一、试验内容

本文选择原垄卡种+中耕深松+化学调控+秸秆还田综合技术,示范面积1350亩,前茬为玉米茬,对照为常规垄作。通过调查该技术与常规垄作的大豆形态指标、土壤指标和产量指标,来测定水分利用率和产量水平,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二、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铁力市王杨乡宏伟村,东经127°52′48″,北纬46°56′24″,年日照2430h左右,年均气温1.1℃,≥10℃活动积温2380℃左右,无霜期116天左右,年均降雨量642mm。供试土壤为草甸土,土壤pH5.9,有机质含量4.2g・kg-1,碱解氮248mg・kg-1,速效磷22.3mg・kg-1,速效钾102mg・kg-1。

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合丰50。

3.试验设计

选用原垄卡种+秸秆还田+中耕深松+化学调控技术,对照为常规垄作。前茬为玉米茬,肥力相同,在大豆各生育时期调查形态指标和土壤指标,在成熟期调查产量指标,并对降水利用率和产量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三、试验结果分析

1.大豆形态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大豆株高、茎粗和根茎叶干鲜重与对照差别不明显,但叶片含水量及叶面积指数比对照高2.2-4.3%,说明原垄卡种、秸秆还田、深松及化控剂的应用可以增加大豆的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有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

2.土壤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2.1土壤水分含量调查结果分析

0-30cm土层含水量在22.8-33.2%,30-50cm土层含水量在21.2-29.5%,说明表层土壤较疏松,透气性好,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增强土壤的供肥能力,供大豆吸收利用速效养分。

2.2土壤容重调查结果分析

土壤0-50cm土层的容重在 1.291-1.315之间,而土壤0-10cm土层的容重在 1.105-1.109之间,说明表层10cm以内的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

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土壤容重(0-50cm)为1.291,对照土壤容重(0-50cm)为1.315,说明原垄卡种、秸秆还田、深松及化控剂的应用可以降低土壤容重,疏松土壤,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产量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百粒重17.4克,对照百粒重16.9克,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产量为2910 kg/ha,对照产量为2550 kg/ha,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比对照增产12.4%。

4.土壤水分利用率调查结果分析

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土壤水分利用率为0.69,对照土壤水分利用率为0.61,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土壤水分利用率比对照高11.6%,说明该技术起到了保水保肥、增加籽粒产量的作用。

四、初步结论

1.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可以增加大豆的叶面积指数。

2.表层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同时也协调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相互关系,增强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供大豆吸收利用速效养分,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原垄卡种、秸秆还田、中耕深松及化控剂的应用可以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也提高了百粒重和产量,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五、主要成果

通过对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与对照的大豆形态指标、土壤指标、产量指标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了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

上一篇: 数字化营销论文 下一篇: 舞蹈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